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2024-07-18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精选12篇)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1篇

众所周知, 文言文, 顾名思义, 就是古人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它既是“言”又是“文”, 文言文的学习, 应当“言”“文”并重, 不管是有“言”无“文”, 还是有“文”无“言”, 都是对文言文教学的误解, 同时也造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低效。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适应新课改,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这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言”与“文”并重。

一、灵活教“言”,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 加之古人写文章的词、句与现代文的词、句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高中生阅读它必定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 所以在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 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书籍能力的关键。

笔者认为在这方面首先要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合作探究为辅。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 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 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 了解文章背景, 通过熟读课文, 划出不懂的字、词、句,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 研词究句, 弄清文意, 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解疑, 交换意见, 展开讨论。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面对一篇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文章要把“言”讲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教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灵活选择教学点。古今差异大的实词、虚词和语法现象, 高考大纲中规定的实词、虚词都应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要使学生对一些基本的词汇都能了然于胸。

此外, 在语言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典型句式及重点词类, 在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还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以实教“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大多晦涩难懂, 被学生们戏称为“半门外语”, 因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成为摆在文言文教学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 文言文教学也要上出人文情感, 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 情感上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授《勾践灭吴》, 教学时可用“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调动学生情绪, 使他们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鼓舞。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用现代思想观念对文言文的思想内容进行多元解读, 并能学以致用。如教授《伶官传序》后, 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文章中的“满招损, 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都可以成为学生谈论的话题, 促使学生确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上只是笔者的拙见, 探索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钻研和创新, 并最终能让学生打开这扇通往古代灿烂文化的大门,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长河里遨游!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 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 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更是高中语文教师争论的焦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 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 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重“文”轻“言”和重“言”轻“文”两种现象, 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浅谈了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应做到“言”“文”并重。

关键词:文言文,偏差,自主学习,多元解读

参考文献

[1]王晓军.文言文教学的历史使命及其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意义[J].现代语文, 2010 (14) .

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第2篇

[内容]

改无所谓;有的教师为难,想改却无从下手。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到底需不需要改革?怎么改革?以此为中心,我们将在“大家谈”专栏开展“怎样教好文言文”的专题讨论。本期首先发表的两篇文章,思想观点并不一致,却都发人深思,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热诚欢迎广大教师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尝试改革的经验,共同把讨论引向深入。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有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经”,叫做“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八字真经”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以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考文言文就该这样考,舍此别无他途。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会成为改革死角的症结所在。

所谓“八字真经”,无非就是由老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以应付考试(文言文考试也必须相应改革,这应该另写文章讨论)。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而且其肢解的细碎程度,比之现代文教学中的肢解课文更甚更惨,说它“碎尸万段”也不算夸张。文言文事实上已经不再是饱含思想情感的“文”,即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无论“韩海”“苏潮”,一到语文课上,都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微澜。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于是,几位很权威的专家曾主张取消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理由是:像现在这样蜻蜓点水式地教一点文言文,教学效果又差,与其如此,倒不如干脆不教,以便集中力量教好现代文。这个主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真要实行的话,恐怕很难得到大家赞同;国家教委近年新颁的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也还有一定的要求。我认为,我们可以不赞成取消文言文教学的主张,却不能不正视主张取消的同志所根据的事实。

我主张中学里不但要教文言文,而且要适量多教一些,但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教法。

为什么语文课上要适量多教一些文言文?理由很简单: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凡卓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散文家,大多从这个宝藏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们本人愿不愿意承认。我们的中学生,作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现代人,适量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对他们提高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拒绝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现代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正如一件缺乏民族性的艺术品谈不上世界性一样。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97-01

一、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大部分学生主观上对文言文存在着“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态度,对文言文的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多学生在教师要求和考试的逼迫下勉强学习,也有少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把文言文的学习看作是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

1、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对古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缺乏一些必要的汉语语法知识储备,因此,当高中教师在讲解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的时候,学生连基本的语法概念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对一句古文进行语法分析了。

2、随着现代白话文、普通话的推广,文言文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因此,很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强烈,更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之用。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呢?再加上,高中教学对文言文常采用串讲的方式,学生便更加觉得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

3、教师在注重字词句讲解的同时,忽略了对文言文本身蕴含的思想或者作者理念的传承,学生学习过后,只记得几个字或者词,而其思想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学生认为没有任何收获,久而久之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没有了兴趣。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1、创设背景情景,让学生有参与文本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行文逻辑、词汇意义、句型结构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较强的文古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青文教学中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虚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霸王别姬的小故事,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相关电影作品,让学生融入具体的课文情境中,并提高学习兴趣。

2、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词、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

3、创设开放情景,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心态处于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状态;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自身的知识视野,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广泛听取学生不同的观点、看法,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对于教学结果,不满足于课本、权威、名师的所谓参考答案,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笔者在引导学生概括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时不经意说了一句: “刘兰芝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执著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那些朝三暮四的青年男女学习……”话还没说完,谁知有一位学生即刻站起来反驳道:“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成人,为了爱情,我们自私地‘逃脱了,那我们的父母该怎么办呢?”笔者即刻陷于尴尬的境地,但也意识到,如果此时笔者毫无气度地强力压制学生的观点,势必打破讨论的宽松气氛,甚至会打击到该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因此,笔者心平气和地微笑道: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啊!对于刘兰芝,我是从女性的角度看到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为爱而殉情的可贵精神,我们要肯定的是她对爱情的态度,绝非殉情的行动。而这个同学则是从思考生命的角度看到了刘兰芝性格中不足的方面:为爱而盲从的举动,真是难能可贵。从这个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听了这番评价,这个同学脸上洋溢着一种成就感。于是,课堂上一度出现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小小的波澜促使下一个教学片断的讨论越发活跃、出彩。

4、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参与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参与是分析文章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学生在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心智因素理解读物。教师要注重思维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领悟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从而解除国难的深明大义、机智善辨的形象,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2)国难当头,烛之武面对郑文公的请求,他作何选择?

(3)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4)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么样的形象?

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整合等方法,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收获阅读的幸福。

三、结语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4篇

那么, 一线教师的古文修养、文言文教学改革意识、文言文教学效果等等方面的现状如何呢? 我就本县高二语文教师群体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一、问卷调查现状

1.教师主动阅读古典书籍的程度。在调查中发现在大学期间, 教师们主动阅读古典书籍的意识强, 但工作以后, 教师主动阅读古典书籍的意识弱, 尤其是年轻教师。

2.教师阅读古典书籍的面非 常窄小, 几乎只与教学的课本内 容相关。

3. 对教学文言文的态度、关注教改的程度以及有无尝试改变教法。对于文言文教学, 高级教师大部分呈喜欢态度, 越年轻越不喜欢文言文, 而关注语文教改的教师群体绝大多数为一级或高级教师, 越是年轻越不关注, 尝试改变文言文教法的教师群体也以一级、高级教师为主, 年轻教师为少数。

4. 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效果。无论用考试成绩来衡量, 还是用学生喜欢程度来衡量, 认为效果很好的是绝少数教师;效果一般的多, 认为不太好的占大多数。

5.教师认为文言文的实用程度。几乎所有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对考试有用, 对思想情感修养和人格精神塑造作用很小, 还有少部分教师认为没有什么作用。

综合来看, 主动去接触古典书籍的教师, 教学文言文的兴趣浓一些, 较多地去关注教改, 也愿意尝试改变教法, 是良性循环。而自己不愿主动阅读古籍的教师, 文言文教学的兴趣也不浓, 也不愿关注教改, 也懒得去改变教法, 那么可以推断, 文言文教学效果无论从哪一角度衡量都不太好, 且年轻教师这种状态尤显严重。

二、促使教师改变现状的出路

1.亟待转变意识, 努力创造 条件, 加强教师古典文化底蕴。

上一世纪, 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曾云集巴黎 (西方的汉学中心) , 向世界发出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很好地生存, 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孔夫子时代”, 汲取孔子的学识和智慧, 而孔子的学识和智慧均蕴含在经典的《论语》等文言文中。文言文——这一载体承载太多的文化精华。所以一 线教师首先要转变意识, 转变文言仅对学生考试有用的观点。但许多教师苦于工作的压力与疲惫, 资料的稀少与匮乏, 心里虽想着改变, 实际又难以落实。这就需要学校及教育部门努力创造条件, 加强教师古典文化底蕴。

我校的做法是, 由教科室联系评我校为优质资源生地的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文学院, 请求他们为我们的语文教师开出提高教师文化底蕴的书籍, 包括古典书籍和现代书籍。由图书馆购进, 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去图书馆借阅, 一个月召开一次主题读书沙龙, 出教科简报, 刊登教师读后感, 发至全校师生, 并在学校电子大屏幕上展出, 大会小会表扬宣传, 并给予一篇文章五十元的奖励。于是, 教师们的QQ空间、博客逐渐有了连续的读书心得, 不少人去顶, 去评论, 读书沙龙也不再寂寞, 读书的教师多了, 风气也就形成了。

除了鼓励教师多借阅之外, 由教科室和语文组有经验的教师定期阅读翻阅, 选择复印优秀教改文章及课例发至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案头, 促使他们去关注, 去阅读, 让他们跟上教改的潮头, 掌握前沿信息。这样一来, 加强了对自身课堂的要求, 课堂显出高效, 课堂气氛令人愉悦, 让教师们知道改变过去文言文课堂枯燥乏味的难堪境况不是不可能。

2.引导、鼓励、督促教师进行文言文教法转变。

“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类的文言文教法不改变, 教学效果永远不会多收三五斗, 语文教师们在意识到文言文课堂沉闷、枯燥、效率低下后, 也迷茫如何改变, 这时就依靠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带领大家寻找有效甚至高效的教法, 学校则应引导、鼓励、督促语文教师进行教法改革。

①组织观摩名家文言课堂。

不会上学着上, 是最简单的出路, 观摩名家课堂, 认真琢磨为什么这么组织课堂步骤, 怎么去突出重点难点的, 怎么上课能让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文言字词, 又从文章中体会到了思想感情, 学到了写法技巧。例如我县“金帆杯”教育科研活动曾两次请来苏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 为我县语文教师上示范课及做讲座, 黄厚江教师《阿房宫赋》一课给我校语文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结束了课堂后, 语文组又重新仔细观摩课堂, 总结出名家文言高效课堂的特点。

②由优秀教师领头, 组内教师共磨一节文言文课。

基于农村中学的特点, 语文学科在高一高二期间完成必修与选修课本的大部分教学任务, 所以时间紧, 任务重, 不是每一节课都能精心打造的。我校语文组有多年的传统经验, 即每一位教师重点备一篇或几篇课文, 组内教师资源共享。

在教授一类新文体或一个新内容时, 由优秀教师领头, 共磨一节课。定一篇文言篇目, 由这位老师具体备课, 组内老师都去听课学习, 并指出不足, 提出修改意见。之后由这位老师再备课, 再上课, 组内老师再听课, 再讨论, 直至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相对满意为止。

在文言文教学中, 要求教师哪怕依葫芦画瓢, 也要琢磨出打破原来文言串讲的做法, 当然, 事实上教师们通过学习名家课堂, 并在组内共磨一节课的实践中, 已经习得经验, 所以在备课时, 很少有教师再循老路或拘泥地套用名家课堂结构, 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施教学的方法, 都能用起手头的工具书, 查阅相关的资料, 常常为一个文言实词要查上数十本文献与工具书, 注重了探本溯源。有了这样一个备课过程, 无论对文言字词的含义上, 还是对文章文意、艺术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比以往一篇译文打天下的局面要自信得多。

③评课议课, 打磨经典文言教案与课堂。

我校每周一节教研课是雷打不动的, 在学期初就已经排好, 轮到开课的老师, 提前备课、试上, 组内老师评课议课, 这位老师再思考、再修改, 打磨出经典的文言教案与课堂。这样的文言课堂有时也对全县语文老师或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市兄弟学校开放, 往往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纷纷感叹我们把教改落到了实处。

3.群策群力, 指向文言的现 实和精神致用, 实现文言教学改 革窘境的突围。

钱梦龙先生说过:一个拒绝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现代人, 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 正如一件缺乏民族性的艺术品谈不上世界性一样。文言课堂有了全新改变,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如何保持这种积极性, 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拓展自己的文言阅读面, 主动接触一些经典的古文书籍, 这又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从现实和精神两个层面来突破文言文实用的瓶颈, 实现文言教学改革窘境的突围。

①开设校本选修课程

学校每学期都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校本选修课程的科目提名, 一是列出符合学校选修课程目标的科目, 一是对教师申报的科目结合学校选修课程目标进行论证。我们语文组群策群力, 研究一些不同于文言课堂的校本课程, 比如:《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与经营谋略;中国古代的茶文化;中国古代笑话集;用中央台拍摄的《唐之韵》开设“唐诗韵读”等等, 这种课程的开设, 既有生活性、实用性, 又有趣味性, 所以选修的同学很多, 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②将文言生活化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渗透文言文阅读与使用意识。笔者在带班时, 高一时即对学生提出, 每一位同学要确定一本文言书籍作为自己必读书目, 结合注释、译文, 边读书边写随感, 反复读。同一篇文言文的优秀读后感或者好的文言随笔, 打印出来课堂一同欣赏讨论, 推荐校报发表并投中学生作文的一些刊物, 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文言文改革性论文 第5篇

一、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方面仍存在的问题

1.部分文字被错译

错译是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比较常见的问题。例如,在文言文《祭十二郎文》中,有一句“然后惟其所愿”,新版教材中对于这句话的翻译有些不妥。教材中的翻译是“指让奴婢们按照他们各自的想法离开或者留下”,然而,在《教师教学用书》中,针对这句话的翻译却是“这样办了,才算了却了我的心愿”。显然,对于这句话,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是翻译出了错误。因为,“然后惟其所愿”其中的“其”是代词,然而却不是指代“奴婢”,而是指代作者本人“自己”。更何况,韩愈写的这篇祭文的重点内容也不是描写奴婢的去留,奴婢的去留并不会产生什么变化和影响,祭文全篇的主要人物都是“吾”和“汝”,也就是我和十二郎之间的谈话,若在其中突然插入一句关于奴婢的去留问题,必然是十分牵强的。因此,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译文是错误的。

2.部分文字为硬译

在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中,硬译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例如,在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有一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界为之天门云”,其中,对于“崖限当道者”的翻译也是颇有争议。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的翻译是“崖壁挡在道路上”。然而,通过对于全篇的语境以及作者所描绘的泰山特点,以及作者正在登上这一举动来看,如果真的如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所翻译的“崖壁”“挡在登山的路上”,那么作者还能够继续登山吗?而且,对于文言文来说,其翻译必须将每一个字都翻译出来,达到通顺、不丢字落字才可以。然而,如果逐字的翻译检查一遍,可以发现,新版教材中对于“限”字并没有翻译出来。显然,如此翻译是与原文相违背的,所以教材中的翻译必然是硬译的、错误的。根据查阅资料,以及分析语法和语义,整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现在人们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中的那些崖壁挡在路上,人们将它称作为天门”,如此才能符合文章的情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改革的方法

1.新教材的文言文编写需要体现中国汉语文化变更的规律

汉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在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中,我们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学起,都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分别进行深入学习,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对于文言文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改从“文言文词语”入手,在了解和读透每一个词语的含义之后再对文言文句子、乃至文章进行学习。如果对于“文言文词语”的掌握没有良好的基础,便不可能学习好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前提,便是要为学生们讲解古代汉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规律等等。所谓的“发展规律”,其最重要的标志便是指“词语”所出现的顺序规律。每种语言的出现以及发展都有着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这个方面,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并没有体现出对其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们不能够完全的理解文言文篇章的含义以及文言知识的趣味性。

2.新教材的文言文编写需要体现中国汉语文化的全貌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载体,它记录着中华文化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只有将文言文的各项知识以及对文言文的理解方法向学生们有效的传授,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们提供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发展全貌的机会与能力。因此,在新教材的文言文编写中,选取适当的、能够直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特点的文言文是十分关键的。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文化思想的熏陶与引领,对于高中生的文化思想的建构都是十分关键的。在原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对比下,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对于文言文的注释与参考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根本性的提高,可以说基本上是成功的,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例如汉语文化的充分展现,不仅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感悟到传统的辉煌。在学到《劝学》这篇文章时,“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以优秀马与劣等马行走的路途为依据,比喻人们要锲而不舍的完成某一件事情。学生认识到文本蕴含的哲理,也体会到马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由此拓展了古代文化认识。

三、总结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教学改革研究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教材 文言文

一、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特点

(一)多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增加了古代作品的所占比例,古诗文共占据了全篇目的四成以上。通过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研究后可知,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水平,还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古文作品,一方面培养高中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新

首先,相较于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材,新教材中的内容淡化了工具性,着重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并应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其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再次,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最后,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发展健康个性,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深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更加深奥,例如由王勃所创作的《滕王阁序》采用了大量的铺排渲染手法,在每个句子中都蕴藏不同的典故。再例如《庄子·逍遥游》中阐发了老庄的哲理。诸如此类的文章不胜枚举。

二、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难度即为转换古文与现代文之间的关系,其中不仅包括古语同现代语之间的表述差异,而且包括古人与现代人之间的思想差异。事实上,在面对数量众多的虚词与实词时,很多教育者只能够采用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积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正是这个道理,当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势必会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在日后的文言文课程教学中,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制订知识积累计划,帮助他们将零散的古汉语材料系统化处理,建立“文言知识库”。通过此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人的想法与写作意图,还可以让他们熟练掌握虚实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如在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的“夫”字,如果是运用在文章开头处,那么其所起到的作用为平衡句子音节,让整个句子更加有层次;用在句中则具有代词作用,可将其理解为“那、那个、那些”。教育者要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

(二)要把握住中国汉语文化的变化规律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开始,其中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对于相对烦琐的文言文课程来说,教育者应当从相对简单的“词语”入手,当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逐一了解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句子和段落学习。

相较于现代文来说,文言文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都会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较大的畏难情绪,教育者应当采用一些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面了解到中国古汉语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规律。此外,为了解决教材内容中没有涉及的难点问题,教育者还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引入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词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言文知识与内涵。

(三)要展现出中国汉语文化的全貌

文言文是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详细记录了我国历代的发展历程。高中语文教育者如果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百年前的语言文化,那么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赋予他们感悟文字的机会与能力。为此,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文言文编写,需要尽可能凸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脉络,从而向学生展现出中国汉语文化的全部面貌。通过上文的介绍可知,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具备引领文化与熏陶思想的重要作用。此外,高中新教材中有关于文言文的注释与参考部分的内容变得更加详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言文内容,还能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例如在《劝学》这篇文章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此句文言文将好马与劣马作为比喻,通过其行走路途的遥远教育人们锲而不舍的人生道理。高中生通过对此篇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马是古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还可以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哲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文言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玉倩.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改革探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24.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7篇

一、践行新课标, 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程是一种模式, 就是从作者介绍到朗读到疏通词句, 最后到课文内容分析。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一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接受, 二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 三是以诵记为中心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 教师讲得很多, 学生记个不停, 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 明天检查!不用担心学生掌握不了。但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知道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对文言文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 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 但并非仅此而已, 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大多数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有很强的文学性, 其人物的思想性格, 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 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有很大影响。如《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 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 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作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 想象文中之景, 领悟文中之道, 感受文中之雅,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以“两手抓”为重点, 指导理解课文

教学中不仅注重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积累, 还要注重文章结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赏析。对文言文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 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 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陋室铭》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其文学价值极高。文言文中的诗、词、曲就更具有文学价值了。如果我们仅从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 就会割裂成支离破碎的古汉语知识。这些文言文作品集中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境界, 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是很有影响的。所以, 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学教学的观念, 学会对文言文作品初步的鉴赏与评析, 认识文言文作品的整体美感, 体味文中之情, 感受文中之雅, 是文言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三、通过拓展延伸, 提升文学素养

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的分析引导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让学生举一反三, 把相同写法的文章归类, 进行对比鉴赏, 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提升。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 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渭城曲》时, 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等古诗词进行类比, 让学生鉴赏这几首送别佳作,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如:让学生将同样是李白诗作的《望天门山》和《早发白帝城》进行类比, 这样, 学生就会发现两首诗在色彩的表现上, 一个明快亮丽, 一个幽静深沉。此外, 具有可比性的还有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经历遭遇、语言风格、文章体裁等, 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 作者都是被贬的北宋文学家, 他们的政治抱负都隐含在文章之中, 需要我们去分析和思考, 从中体味到作者的一腔热诚。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还可以延伸一下思路, 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续写或者改写, 通过自己的见解, 来重新设计情节和人物的结局。学生思考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能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风格和技巧, 直观地体验到现代文和文言文之间的区别, 并从中体会到文言文的美。

四、进行综合比较, 引导知识迁移

学文言文难, 表现在诸多方面, 如在实词方面, 有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 等等。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捕蛇者说》中, 有两句中出现“赋”字, 即“岁赋其二”, “更若役, 复若赋”。这两个“赋”字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 “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 “赋税”的意思。再复习旧知, 《岳阳楼记》中也出现一个“赋”字, 即“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句中的“赋”和前两个“赋”的意思又不同, 此处的“赋”指一种文体。这样加以综合, 学生能一目了然, 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 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 加深印象。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 这就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 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 情况比较复杂, 常见的有:a.作代词用, 可以指代人、事、物,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 (们) 、她 (们) 、它 (们) 等;b.作助词, 既可作结构助词“的”, 有时也无实在意义, 可不译;c.作动词, 这种情况不大多见。例如, “又离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等, 这就需特别当心。复习时这些知识须综合讲授, 然后要求学生举例, 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提高的目的。

文言文教法改革的尝试 第8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那么, 怎样打破僵化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呢?

一、激发兴趣打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兴趣对学习动机的巨大作用。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首先就应当打破传统的以介绍作家作品为基础的导入方式, 找到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点, 弄清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不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是个难题, 也是个简单的问题。老师们总喜欢去揣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而用揣摩的结果来取代真正的结果。为什么我们不换个角度, 听听学生自己的声音呢?

一位老师在《曹刿论战》教学中, 别出心裁地提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使教学的切入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在经过简短的导入后, 提出了几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三遍, 在读过三遍后, 再边读边思考问题:

1.曹刿是个什么身份的人?鲁庄公是个什么身份的人?

2.课文中谁听从了谁的意见?你对此有什么评论?

3.谁能为大家叙述一下长勺之战的经过?

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 通过仔细阅读及深入思考, 忽然发现曹刿原来不过是一个平民百姓, 却能够向一国之主直言不讳的发表批评意见, 并且还得到君王的信任, 亲自参与指挥与敌国的战争, 这些非同寻常的事情立刻吸引了学生, 使他们对这篇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 许多学生热烈举手, 请求为大家讲述长勺之战的经过。他们尤其对“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特别感兴趣, 在叙述长勺之战经过的时候, 对曹刿说这句话的情景反复描摹强调, 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奋与鼓掌。

很明显,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 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教学困境了。

二、创新教法求突破

传统的文言文“串讲”式的风格让学生内心所产生的厌恶感是不言而喻的了。换一种教法, 是一门艺术, 也是打破传统模式的根本。我们必须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也把出错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学生就是最容易出错的人, 他们是学生, 他们出错是天经地义的。斯宾塞认为:“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 我不再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而是发动学生表演课本剧, 以小组形式来分配角色, 设计台词, 舞台布景, 揣摩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任务布置下来, 学生激情高涨, 在几分钟内就分配好了邹忌、客、妻、妾、徐公、齐王的角色。于是开始了他们的表演设计。凡是我想要让他们知道、记住的人物性格特征、人物的对话以至于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心理, 学生都揣摩的分毫不差。表演完后, 我让他们点评, 学生们像模像样地玩起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模式。被点评的学生因为自己被注视而喜悦, 点评的学生因为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骄傲。无论是被点评的学生还是进行点评的学生, 他们本质中最殷切的渴望被肯定, 需求不是都得到了满足吗?一堂原本枯燥的文言文课被学生们自己演绎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而我所做的仅仅是把权利还给学生而已。

三、学生自主得进步

只要是在不违背根本原则的条件下, 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在允许的范围内, 你给学生的自由越多, 学生所运行的空间也就越大。我曾读到过一个教例:一个老师教授《〈孟子〉二章》, 一个平时胆子比较大的学生问老师:“我可以像古人那样读书吗?”老师刚开始没听明白, 经过他解释才弄清:学生说他看到电视里古人读书都是摇头晃脑的, 看起来挺有感觉的, 自己不知怎么的就产生一种冲动特别想体会一下。老师同意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竟然读得陶醉极了, 声音越读越大、连眼睛都眯了起来。以至于许多同学回过头来盯他都浑然不觉。他的这种新奇的方式很快感染了全班同学, 不一会儿,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沉醉在这种读法当中了。那一堂课, 是学生读书读得最认真, 也是最好的一课。我牺牲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默许, 可我收获的是所有学生对文言文朗读的喜爱。难道不值得吗?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9篇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看看我们周围文言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授课要么“一言堂, 满堂灌”, 重复讲解, 乏味低效;要么止于读懂课文, 不重能力迁移, 学生不是厌学、怕学, 就是苦学。凡此种种, 都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 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我认为, 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还“诵”本色

正如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 随口念一遍, 就算是读了。如今, 在文言文课上不重视诵读的现象仍然普遍, 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 学生在下面不停地做笔记, 而鲜有朗朗的读书声, 这使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本真。

其实, 诵读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间, 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2]可见, 诵读取得的效果, 有时靠讲解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

新课标要求“养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语感从哪里来?从反复的诵读中来。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法, 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 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将诵读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反复进行, 就能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学生口与耳会, 眼与心谋”, 就能产生共鸣, 进而品味到文章的情味理趣。经常诵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言文, 在诵读中品味, 在品味中体验, 在体验中理解, 在理解中记忆, 在记忆中积累, 久而久之, 对语言的锤炼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从而增强了文言语感。因此, 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让诵读回归文言文课堂, 恢复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为此, 要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朱熹说:“学者观书, 务须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读一字, 不可少读一字, 不可多读一字, 不可倒读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读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 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 初步朗读

要求能正确地读准字音, 把握朗读节奏和句读。一般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 每人读四五句, 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 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 充分暴露问题, 其余学生随时准备纠正。这样一来, 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 而且学得紧张, 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 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 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如果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 此时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试读者认认真真, 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听读者仔仔细细, 积极发言、辨析正音。

2.“入乎其内”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吟咏有声, 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追求古人的读书境界, 如入无人之境、尽情地朗读。因为“声入心通, 声通义解”, 所以要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 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 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读进去。只有这样, 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 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总之, 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 保留文言教学的优良传统本色, 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对完成背诵任务外还有余力的学生, 教师要指导他们背诵一些课外的古诗文名篇, 以增加文言积累, 积淀文言语感, 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变“灌”为“导”

教师要把“一言堂、满堂灌”变为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的效率。

1. 指导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 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知识基础, 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 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上课时要组织学生先用一些时间认真自读, 并明确自读要求 (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 理清文章思路, 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要废止喋喋不休的翻译讲解, 将精力放到指导学生如何自读上去, 让学生掌握自读的方法。只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 亲身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 依靠自己已有的积累去感知课文, 并大胆质疑, 才能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 学生就会养成自读的习惯, 学会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 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增强主动求知的信心, 从厌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并会学文言文。

2. 指导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读后, 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因为在自读后, 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 就要通过小组讨论, 让他们出谋划策, 各抒己见, 共同研究, 寻找办法。

比如, 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 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 积极还是消极?我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决。他们有的查找时代背景, 有的分析陶渊明的从官经历;有人言辞偏激, 立刻有同学提醒要辩证分析;有人观点在理, 大家马上致以掌声鼓励;在互相提醒补充中, 他们终于得出较中肯的评价。总之, 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合作探究, 他们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找到合作的快乐并培养了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当教师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时候, 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 尝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3. 指导整理归纳

过去, 由于搞“满堂灌”, 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探究的时间, 学生几乎所有的练习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数理化等课的学习任务很繁重, 学生常常无暇顾及语文的练习, 更难抽出时间去整理复习, 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 便能节省时间指导学生整理归纳。

首先, 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教师必须点透。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 通过比较差异, 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 让学生把握规律, 便于整理归纳。其次, 指导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比如,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分工合作, 把每课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做好分类归纳, 并坚持长期积累。我还让学生整理归纳15个虚词的用法, 选出优秀的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 办成文言虚词专栏。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为学好文言文夯实基础。

三、由“内”迁“外”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 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 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懂课外文言文文段。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材料都出自课外, 但它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在课内, 因此, 在文言文教学中, “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怎样迁移?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 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 另一方面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 难易适中的课外文言文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以了解学生掌握字词、句式的情况。遇到学生不懂的, 还要补充讲解, 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 在学完《孔雀东南飞》后, 我用了2006年广东高考试卷中一道题:“邻家孽畜, 可厌乃尔”, 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学生开始很困惑, 后来联系了课文中“府吏再拜过, 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 认为考题中的“乃尔”, 应解释为“这样, 如此”。这样的迁移练习, 激发了学生钻研的欲望。当得到教师的肯定的时候, 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总之, “立足课内, 延伸课外”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10篇

文言文的学习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文字翻译上,而放弃探究其文字承载的文化内涵。另外,从考试大纲的要求上看,文言文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更是为了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对现代中学生进行熏陶与启迪。忽视后者,前者将如强弩之末,毫无前途可言。因此,重文言轻文化现象似乎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笔者在高三语文任教过程中,细读2012年高考文言文选材与试题,深感高中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文化教学。

从高考文言文的选材与试题上看,近年来,各地高考文言文的选题以人物传记为主,主要体现人物的“忠”、“孝”、“有才能”、“有远见”、“正直”、“仁义”、“宽容”、“清廉”、“勤政”等精神品质。例如,2012年山东、江西、广东考卷分别从考查传主的“美德”、“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实心任事”方面出题。看似简单,但同时设有对考生有干扰作用的选项,如果对这些精神品质的内涵理解不深就会误选。比如江西卷“廉洁”一词侧重于清廉、不贪污,因此选项D中提到的“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正合题意。要想在这些题上得分,只靠文言词语的积累是不够的,还要以课本为基础,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指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机构的共同精神、共同心理状态、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苏武的坚贞爱国、荆轲的舍生取义等,这些无一不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启迪着后代的智慧,滋养着民族的灵魂。学习古人的精神品质,不仅能健全学生的人格,而且能使学生在考场上对文章中人物的行为与品质有正确的分析与把握,不至于混淆概念,被选项所迷惑。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贤形象”所体现的精神主要集中在刚健有为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三方面。这三方面又包含许多一般命题,作为传统文化的“内核”历经千年被沉淀下来,与现代文化和谐相融,以其深刻的内涵帮助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即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力量。近年来高考中的新材料作文所涉及的立意大多不出其左右,因而又成了历年高考作文中常出现的论据材料,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学生阅读文言文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代。时代不同,制度不同。首先是官员任免制度。辽宁卷的“黜”(还有2010年的“荫”和2011年的“充”),广东卷的“擢”、“豁”、“举”,安徽卷的“补”等,这些都涉及古代官吏的任免制度。在日常教学中这样的词语屡见不鲜,例如,表示官员升降的词语就很多,如果简单地将其译为“升”或“降”,就很容易丢分。看似意思相同的两个词的含义是有差别的,需要根据古代官员任免制度和具体语境译为“贬斥”、“提升”、“免除”等。正如外国人学习汉语一样,同一个音却可以表现不同的含义,常常使其迷惑,学生在识记这些词时容易出错。因此,教师可结合相关的古代官员选拔、任免制度进行讲解,如除,含有免去旧职、授予新官职的意思,可译为“授予官职”;“拜”,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可译为“授予官职,任命”;“举”字则多用于布衣做官,可译为“推举”;出,指出京受任;“去”,指卸职。凡此种种,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准确把握词语,真正理解文意。

其次是古代礼仪制度。繁琐的礼仪制度的描写往往使学生对古人的言行感到费解,从而视为赘笔,其实不然。礼仪制度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儒家文化是其基础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礼”。“礼”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富的内涵。1988年,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集会宣言中有这样一个口号:“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需要传统的礼仪教育的回归,而语文课堂正是这一片沃土。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礼仪制度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如经典篇目《陈情表》,充分展现了封建传统道德中的“忠”、“孝”的礼仪文化,可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了解汉朝“以孝治天下”的文化背景,了解古人“忠孝两全”的终极追求。只有加以引导,使学生透彻理解作者李密的两难处境,才能为之动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否则,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理解古人的内心情感很难产生共鸣,更感受不到的文化魅力,也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当然学习传统文化更要把握传统文化的特点,加以引导取舍,从而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注重伦理本位,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显然与时代脱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现实联系,引申为父慈子孝的和谐家庭关系、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尊敬爱戴老师的和谐师生关系等。传统文化也富于辩证思想,如在《陈情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经典孝行故事,了解“24孝”、“百善孝为先”的古代文化。还要引导学生辩证思考,既要继承其文化精髓,如“爱国”、“孝顺”的思想,又要和封建糟粕“愚忠”、“愚孝”相区别。

浅析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第11篇

一、将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导入课堂

我们学习文言文,在于了解历史文化,探索他们的历史贡献以及人生智慧。文言文是语言的精髓,具有言简意赅,意味深远的特点,但这却给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语言交流方式不一样,表达习惯不一样,导致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是一种排斥的态度。所以,课前故事化导入,讲解一些历史人物背景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高中文言文有不少的历史佳话,例如《荆轲刺秦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荆轲会冒着株连的罪名刺杀秦王?靠近秦王,荆轲要拥有怎样的胆识和智慧?最后刺杀秦王有没有成功?这件事给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将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联系起来进行导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带着疑惑和思考进行这篇课文的学习,效果会很好。文章描述荆轲赴秦国路途中作歌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颂了荆轲舍身救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又如《赤壁赋》,这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一场战争,用三国时期经典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进行导入,当时魏国举兵南下,试图剿灭吴国,而在诸葛亮和周瑜的策划下,孙刘联合抗曹,于赤壁下火攻破曹,成为历史佳话。苏轼借古讽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感叹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运用历史故事,让学生对整篇文言文有了大体上的认识。学习文言文还需要一定的兴趣,因为一般文言文篇幅较长,生僻字较多,句子多为复杂的被动句型,还有很多文言虚词实词,给学生理解文章带来不小的困难。所以,故事情节导入,有利于学生一开始就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对文言文有整体上的认识。

二、反复阅读,增强文言文的语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文言文更是需要经常阅读,增强文章语感的,只有整篇文章朗朗上口,才能更好地对文章进行讲解分析。在语文早自习上,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整体阅读和理解,对于重点句段多次阅读,帮助学生划出句断,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因为很多文言文句式复杂,不进行合理的句断划分,就没法进行正确的理解,例如《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荀子所表达的思想,开篇即道出“学不可以已”。在谈到坚持学习时,感叹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不不舍,金石可镂。”这篇文章可以靠阅读进行理解,读者可以从中感到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语感强而有力,意味深远。又如《师说》一文,和《劝学》类似,文章有一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样进行断句,容易找出句子的主谓宾,进行理解。反复通读《师说》,你会发现有很多语感很强的句子,并且朗朗上口,其义自现,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师说》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言文,需要学生进行多次阅读,了解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大体意思,为之后的理解和分析做铺垫。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师生共同坚持,保持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步骤,文言文是需要靠长期阅读才能品学出来的,增强文章的句式感,有利于日后的理解和消化。

三、步步为营,掌握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和句式

学好文言文,需要记忆一些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文言句式的含义。很多学生之所以在通读全文之后仍不知文章的大概意思,是因为不知道一些基本实词虚词的含义,给学生理解文章带来很大的困扰。文言文进行一词一句地翻译方可全部理解,这就要求学生保持好的习惯,记忆一些实词虚词的基本含义,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猜测和推理,灵活多变,基本正确理解考试中的那些未见过的文言文。高考中必须掌握18个文言虚词,笔者在这儿就列举分析1个,例如:“而”,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②表递进关系,可译“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表承接关系,可译“就,接着”,“拔剑切而啖之”。④表示转折,可译“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⑤表假设关系,可译“如果,假如”“储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⑥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⑦表示修饰,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文言文还有很多使动句式,被动句式,主谓倒装等句式,需要学生进行日常整理,高中文言文学习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坚持下去,一定会达到质变。

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第12篇

一、明确文言学习的重要性

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 学习文言能更好) 地“知古”。从感性上, 文言文就是我们的精神继承。为了文化的继承, 我们就要先知古,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 科学地预见未来。文言文内涵丰富, 语言优美, 有很大的现实借鉴和利用意义。文言文就是我们语言的先祖, 只有了解“先祖”, 才能了解自己, 才不至于把我们的根基忘掉, 才能进行精神文化的传承。

从文学理论上看,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就是学习我国古代的文化, 就是将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对于生活在当下的学生, 不能只是对当前的社会有所认识和了解, 还要了解历史, 只有熟悉我国的历史文化, 才能更好地以史鉴今, 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我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吸收的有价值的东西, 而文言文是了解这些知识的工具, 因此, 我们要学习文言文。

二、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由于时代的不同, 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因此, 要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据新课改要求, 用独特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意设置问题矛盾, 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一种思维冲突。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 着重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抓住契机, 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 应从实际出发, 不能故弄玄虚, 把学生弄糊涂。

为形象地表达文言文的意思, 教师可以举办有趣的活动激发思维想象。表演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过程, 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能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让学生分小组表演, 然后再进行比赛,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促使学生去研读课文, 揣摩文意, 享受学习的乐趣。当学生们根据课文的提示、教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加工整理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时, 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功的享受。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角色转换

传统文言文的讲解, 教师占据主体, 一节课下来全是教师在讲课, 这样不但达不到教学效果, 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难以提升教学质量, 如同冬天的大地没有一片生机。而学生们也只是忙于做笔记, 很难真正理解文章的含义。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这样被忽视了。因此, 要想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效率, 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

上一篇:万科股权之争下一篇:信息化融合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