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接触范文

2024-08-05

早期接触范文(精选5篇)

早期接触 第1篇

1 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内涵

早期接触临床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医护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很多研究均发现,早期接触临床对医学生今后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2,3,4]。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改变传统“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早期就使学生接触临床,以便其快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技能,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强化专业技能,增强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医护人才。在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已成为医学课程整合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早期接触临床是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它对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5]。

2 乡村医生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991年初,卫生部颁发了《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正式提出在我国对乡村医生全面实施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乡村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素质偏低的状况也有所改善,约70% 的乡村医生接受了系统化、正规化的中等医学教育[6]。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2001年卫生部又颁发了《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明确指出要在2005年底实现“全国10% 的乡村医生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其余乡村医生应具有中专学历或水平”的目标[7]。二十几年来,乡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满足了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教育理念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

由于传统乡医培训多为短期集训,为实现单位时间内输出大量知识,长采用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学生不能通过直观的临床实践来消化学到的理论知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科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必然会使学生纸上谈兵,缺乏临床经验,如此不仅不能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医术,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增大误诊风险。

2.2 人员组成上,年龄跨度大,队伍不稳定

乡医队伍组成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差别:有接受过系统医学教育的大中专学生,也有一定医学基础和传承的地方郎中。总体而言,乡医成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这些成员参差不齐的医学教育背景也为乡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乡医队伍组成复杂,很多人在做乡医同时也从事其他行业,只有业余或农闲时间为农民看病;兼职乡医由于工作变动、搬家等因素都会改变当地的乡医队伍组成,流动性很大,队伍不稳定。这些因素增加了乡医课程的设置及授课时间安排的难度,不利于乡医教育的良性发展。

2.3 知识结构上,框架不合理,缺乏针对性

乡医的成员结构十分复杂,每个人的年龄、教育背景、从医经历等各不相同,因此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乡医教育多在乡医上岗前进行普适性的统一培训,考虑到成员背景的差别,只能在短期培训中对全科医学知识进行基础讲解。一方面没有针对不同成员的背景差别进行深入教育,知识较为浅显,很难帮助解决疑难杂症;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各地的地方病、随季节出现的多发病等实际情况,没有解决乡医从医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对其业务水平的提高也十分有限。

3 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引入乡村医生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队伍是我国新时期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引入乡村医生教育,本质上是对乡医教育的丰富和完善,实现防病与治病、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结合。目前由于资源所限,乡村医生往往需要承担全科医护的职责,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可以增强乡村医生对临床实践学习的重视,通过临床实践指导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弥补知识结构上的漏洞,提高全科诊疗水平。另外,临床实践的早期引入可以使乡医明确自己神圣的使命,增强人文关怀,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将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引入乡村医生教育中,可以解决目前乡医教育存在的问题,满足未来我国乡医发展的要求,对提升整个乡医队伍的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4 早期接触临床教育下乡村医生教育的策略

4.1 课程体系的优化

为了改变传统乡医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贯彻早期接触临床教育思想,课程设置需结合一定课时的临床实践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由于乡医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很难按照课时安排学生去医院或实验室实习,实践课程就要根据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教师带学生到农民家里问诊,走上田间地头,可以使学生融入农村环境,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地方病往往是地理、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原因造成的,其诊断和治疗是多门理论知识的综合实践应用,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能力。

4.2 教学方法的改良

组织乡医接受短期集中培训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但是学生很难将其大部分消化理解,从以往经验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引入为教学方法的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把理论教学和出诊有机结合,出诊过程中如何准确诊断病情并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梳理一门课程的体系、强调重点并指导临床实践的最佳方法。还可以打破短期集中授课的约束,根据季节病多发时间、常见病多发季节开展教学讲座,讲授如何预防和治疗当地地方病、季节病,乡医学生在讲座的理论学习之后可立刻投身于临床实践中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3 人文素质的加强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相对闭塞,人们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健康卫生意识十分薄弱,生病之后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很有可能耽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多数农村中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与成年人相比,他们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更容易有偏差。这些都要求乡医提高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强化人文情怀。乡医通过早期临床实践活动,尽早融入当地环境中,多与老人、儿童交流,营造轻松、温馨的气氛,尊重当地习俗,结合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找到与之融洽交流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完成诊断和治疗。乡村医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功能能否发挥作用,关系到国家农村卫生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关系到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效果,影响着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8]。

4.4 实践活动的发展

乡医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多样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与人文素养。由于目前农村留守老人较多,可以组织乡医队伍定期为老人举办义务体检和义诊活动;部分地区农民的卫生观念较差,乡医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情景模拟表演等向农民宣传卫生常识;季节病多发期间,乡医可以开展科普讲座、印发手册,组织农民学习防病治病的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强乡医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增强乡医与农民的亲和力,使乡医和农民之间的医患关系更为融洽。

4.5 网络平台的建设

相比于医学院教学而言,乡医教育缺乏系统化和正规化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通过网络平台实践可以打破理论与临床之间的界限,改善了农村由于没有实验室导致的缺乏临床实践条件的状况。在网络平台上,乡医可以获取与当地相关的卫生医疗信息、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观看医疗记录片、听名医讲座、观看实时手术直播等,都可以使乡医教育的早期接触临床实践部分更为系统、正规和完善。农村网络的普及,还使农民与乡医的保持密切互动,通过网络平台,农民可以询问防病保健的知识,乡医也可向农民普及基本卫生常识,同时,网络平台的构建也可以完成病史询问、后续治疗情况追踪等过程,为乡医进行早期接触临床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

总之,医学是一门需要技术的自然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服务人类的人文科学。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更需要了解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是医学的艺术性[9]。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医德与医术俱佳的乡村医生不仅是新时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将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引入乡村医生教育中,不仅可以使乡医更好地消化理解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较高医术的乡医人才,还能提高乡医与农民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乡医的人文关怀意识,推动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

摘要:乡村医生直接承担着广大农村群众的预防保健、治疗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由于其重要性和特殊性,乡村医生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该文通过介绍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内涵及乡医教育的现状,提出在乡村医生教育中进行早期临床接触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乡村医生医学教育中实行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乡村医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理念,策略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乡村医生历史回顾与现状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Rooks L,Watson RT,Harris JO.A primary care preceptorship for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coordinated by an area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program:a six-year review[J].Acad Med,2001,76(5):489-492.

[3]Hampshire AJ.Providing 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 in primary care[J].Med Educ,1998,32(5):495-501.

[4]Steele D,Susman J,McCurdy F,et al.The Interdisciplinary Generalist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J].Acad Med,2001,76(4Suppl):S121-126.

[5]张凤,乔宇琪,邵莉,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71-72.

[6]李长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J].中国社区医师,2001,17(12):2-4.

[7]钟秀宏,张以忠,郑中华,等.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乡村医生医学教育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9):1069-1071.

[8]刘聚源.2010年中国乡村医生现状调查[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医学院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意见 第2篇

早期接触临床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医学教学改革活动,“全球医学教学最低基本要求”提示医学院校要相应地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尤其要提前为医学生创造接触社区医疗和临床一线的条件。为了使基础阶段的低年级学生能够较早地树立“临床”意识,促进医学前期基础课程教学与后期专业训练相结合。了解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状况,培养医学生对医疗卫生职业的情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单位,以学生家庭所在地就近选择为原则,凭学校推荐证明,自行联系学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上的医疗机构,进行实践活动。

二、早期接触临床的时间安排,专科学生在第一学年暑假进行,见习时间为二周,或在第二学年寒假进行,见习时间为一周;本科学生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暑假进行,见习时间为二周。

三、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根据学生专业,选择安排在门诊、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检验科、妇产科、康复医学科等部门进行。

四、要求见习单位对见习学生填表登记,佩戴见习证,入科前进行形象、安全、纪律、人际关系、实习内容及目标等要求进行简单明确的培训。

五、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一是进入相应科室进行定点专科医疗见习,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了解一些疾病的阳性体征、检验报告、器械检查和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了解医护人员关心患者,与病人良好的沟通技巧及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了解医护人员对医学知识的宣教及医际间的协调;了解医疗文书的书写;认真听取老师的分析诊断,锻炼临床思维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临床学习方法。二是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涉及内容包括专科医疗保健知识、医患关系、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等。设计问卷围绕两个目标展开:

1、借问卷调查普及医疗保健或专科就诊知识。

2、通过调查医患双方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不同评价,分析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

六、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活动的程序,1、假期前二周实践活动动员、安排,2、学生凭推荐证明和活动“意见”联系医疗单位并进行见习,3、完成见习后,填写实践活动考核登记表、撰写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实践单位相关科室鉴定,老师签字,实践单位证明盖章。

七、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提供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和实践考核登记表等材料,经审定真实有效的,作为获取课外学分的依据,按《台州学院学生课外学分管理办法》,每周计1学分(每一假期最高计2学分)。

早期接触 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

七年制医学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创新能力及实施基础阶段科研能力训练为宗旨,其目的是培养新世纪具有更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让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在学习期间接触并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并获得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高等医学教育积极探索的领域。笔者作为3名2006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基础阶段的责任导师,在指导学生基础阶段早期接触科研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与同道一起探讨。

一、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长学制医学教育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是培养医学精英的更高教育层次。但是我国长学制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间和力度上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现有的公共基础教育1年,医学基础及专业教育3年,临床训练3年的培养模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匆匆地把各类课程学了一遍,并没有许多时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后就进入了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能够有效地弥补现有医学教育体系在这方面的不足。早期从事科研工作即指医学生在大四以前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从事基础医学或临床医学的科研工作。通过早期系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基本素质的训练,使一个从未接触过科学研究的医学生能初步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医学人才的竞争,医学和医学教育正呈现全球化趋势,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兼备科研与创新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尽快地开创新的局面,使自己获取更多的知识,并长于将新的知识融会于临床实践,进而升华为新的知识和技术,逐渐缩小我国医学人才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二、基础阶段的科研训练

1. 实施导师制

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导师制。导师分两个阶段安排,第一阶段为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导师由校本部教师担任;第二阶段为临床实习阶段,由临床专业硕士生导师担任。基础阶段的导师负责学生思想和学习的全面发展,根据七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随着课程的进展,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导师的科研工作,组成导师指导的科研小组,培养学生初步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报告书写等科研能力;组织专题讲座、科研调查等学术活动;指导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论文、综述或调查报告。基础阶段导师(第一学年)由卫生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基础阶段导师(第二—第四学年)由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拥有良好师德和丰富专业知识的具有教授、副教授资格和获得硕士学位的讲师担任。

2. 基础阶段科研训练的方法

(1)开设相关理论课程

基础阶段科研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初步科研能力,为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开设《临床流行病学》、《医学实验动物学》、《医学文献检索及应用》《医学科研设计》等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取进行科研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不至于在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时感到无从下手,不能切中要害分析问题;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新进展讲座及反映高新科技的《基因工程细胞学》、《医学与分子遗传学》等新课程,高起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2)把科研能力训练引进实验教学

实验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科研能力训练引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内容,开展形态和机能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多渠道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以机能学实验为例,我校在充分征求各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三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实验为主体,集器官、系统功能的客观系统知识于一体,既学到了人体正常机能及其调节机理,又在实验中联系了临床疾病的情况下机体的改变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为学生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是对拟定研究的问题进行的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探索性研究。开设此类实验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验设计的选题、实验设计的开题报告、设计方案的实施、数据的记录与整理等一系列环节的培训,可以使学生从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到实现“在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上对科研基本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科研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积极申报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开展“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计划,在导师指导下成立科研小组,积极申报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科研一般方法、基本程序、操作规范及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安徽医科大学每年都积极组织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为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基金资助。在准备申报的过程中,结合导师正在进行的研究,要求学生检索和阅读一定量的中外文文献,以对导师的研究领域概况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选取一个切入点立题。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内容不能过多,以解决一个小的科研问题为主,并考虑现有的实验条件、经费支持和项目的可行性。通过机能学设计性实验课程所学习到的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七年制学生自身外语能力较强的优势,大多数学生都能较顺利地完成这一申报立项的过程。笔者所指导的3人科研小组,去年申报的课题获准立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对课题研究充满了兴趣。

对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思考探究,通过完成课题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研究设计,从中学习科研思维方法和具体技术路径。总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医学人才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不断探索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医学人才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麒麟.七年制临床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9) :185-186.

[2]牟玲, 魏蔚, 王晓等.医学生科研实习——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西医学, 2008, 23, (5) :1009-1010.

早期接触 第4篇

我校于2002年获准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借鉴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四阶段的培养计划。第一阶段(1—2学期):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二阶段(3—6学期):医学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加强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及基本的科研方法。第三阶段(7—8学期):临床课程学习阶段。使学生通过临床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和技能,能处理常见病和危急病症,了解疑难病症的治疗和初步处理原则,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掌握中医学及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大力加强学生基本功和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第四阶段(9—14学期):临床实习阶段。分为临床通科实习阶段和临床选定科实习阶段,在选定科实习阶段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

目前各校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内容和方式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我校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有效地接触早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系统的导师制

与其他学校不同,我校在学生刚踏入大学校门即第一阶段就确立了导师制。由卫生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在第二至第四学年更换成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具有教授、副教授和获硕士学位的讲师资格的、拥有良好师德和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

基础阶段的导师负责学生思想和学习的全面发展,根据七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随着课程的进展,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导师的科研工作,组成导师指导的科研小组,培养学生初步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报告书写等科研能力;组织专题讲座、科研调查等学术活动;指导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论文、综述或调查报告。

通过建立系统的导师制,我校大大缩短了学生由高中到大学的转型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效率,也为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奠定了基础。

二、开设形态学综合实验和开放(创新性)实验

我校利用基础医学院的优秀资源,组织富有经验的教师对七年制学生开设了形态学综合实验课,系统编写的《医学形态学实验教程》已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并用于指导学生实验。综合实验课内容包括“一氧化碳中毒动物模型复制和形态学技术实验”、“肝脏生物学”、“血液生物学”、“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头部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等五部分,融合了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内科学和诊断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并接触了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处理分析软件、(石蜡、火棉胶和冷冻)切片机和流式细胞仪等先进或大型科研仪器。这改变了传统的演示验证式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面向全校开展开放性实验的同时,我校重点面向七年制学生开设了开放或创新性实验。创新实验的项目每年根据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申请情况而设定。我校开设了“人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细胞器分级分离”、“微丝的染色及形态观察”、“细胞融合实验”、“凋亡细胞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被动吸烟对胎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高脂饮食大鼠肾组织内凋亡细胞的观察”、“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观察实验”、“肾缺血对小鼠肾的组织学影响”和“一氧化碳中毒小鼠海马神经元电镜形态学观察”等项目。创新性实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完成查阅文献、设计方案、配制试剂、动物模型复制、实验操作、测量数据、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等实验,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性实验和科研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形态学综合实验和开放(创新性)实验这个平台,七年制学生有效地提高了科研能力。

三、参与导师科研活动

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的前期准备、开题报告、项目检查和项目结题等工作,认识和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学生协助或者独立完成科研工作中的部分内容(如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翻译资料、实验室工作、数据分析等工作),在科研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养成。导师结合自己和所在教研室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调查研究、数据处理、论文书写等初步的科研能力,并指导学生完成一篇论文、综述或调查报告。

以微生物学教研室为例,我校针对七年制和研究生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课程,该课程设置为30学时完成,包括“鸡胚原代成纤维细胞的制备与滤泡性口炎病毒(VSV)的培养增殖”、“Hep一2细胞的传代培养”、“VSV TCID50滴定”、“干扰素效价的测定”、“VSV中和试验(稀释血清同定病毒法)”等系列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的专题讲座。这些集中训练使得学生掌握了微生物重要组成之一病毒学相关实验技能,为今后开展研究生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统计,在本教研室中,接受科研训练的学生先后参加了“弓形虫嘌呤补救通路基因沉默研究”、“Toll样受体3介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动物干扰素的研制”、“TORCH诊断试剂盒的研制”等多项课题[1]。

四、设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专项经费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从而锻炼实践才干,我校设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在第四和第五学期申请。这段时间对于学生的科研训练来说,可谓是承上启下阶段,学生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科研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科研工具及科研方法,为基础医学阶段进行系统科研训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此时在学生原有的科研知识基础上再次加以强化,势必可以加深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科研的兴趣,为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奠定扎实的基础。申请的项目要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力求解决一个小的科研问题,目标明确具体。指导老师则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具体的指导。

五、设立“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专项奖”

为了鼓励七年制学生积极参与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实践,激励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其在训练中出成果,我校还定期对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优秀成果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奖。另外,我校还积极鼓励学生以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成果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

六、效果

我校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进入研究生与临床科研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2007—2008学年有四个小组独立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等刊物发表科研文章,一个小组获得了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二等奖。

七、体会

在七年制学生参与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实践过程中,我校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有一些不足。第一,时间紧张。七年制学生的课程比较重,这样业余时间就比较少,有些实验就不能够系统地设置。比如形态学实验过程往往是连续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小科研,学生由于正常上课,白天没有完整时间,他们往往利用课余、周末时间或暑假进行开放实验,通过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来保证开放实验正常进行,但前者往往影响实验的连贯性[2]。第二,学生对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认识不足。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进行津贴补助和学分奖励;要推行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把学生的科研训练效果直接与综合素质测评等挂钩。第三,学校难以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创造良好的场所。以形态学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为例,目前七年制学生的规模在扩大,而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没有增加,这就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要加强组织,营造校园科研氛围。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重要性,积极设计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此外,对于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训练对教师的科研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随着我校近年来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教师引进工作力度加大,大多是重点院校或者海外留学毕业博士及高级人才,这为七年制早期接触科研训练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

总之,从各个开展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学校,以及本校的经验来看,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对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的培养非常必要,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素养的锻炼,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尤为重要。

摘要:“七年制早期接触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性科研能力医学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科研训练, 有效地提高了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 为学生进入研究生和临床科研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训练,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余莉, 方海红, 吕树娟, 陈灵芝, 丁晓娟, 王明丽.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8, (2) :196-198.

早期接触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近3年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人员流动较小、规模较大的某家具厂, 选取接触苯系物2a以上、血常规检查正常的涂装岗位作业工人106名, 其中男60人, 女46人;年龄 (27.34±7.12) 岁, 接触苯系物工龄 (3.96±0.15) a。排除标准:年龄在40周岁以上者, 入厂前有苯系物职业接触史者, 近期或长期有非职业性苯系物接触史者, 有重大疾病者。同时在该企业内选择无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的110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62人, 女48人;年龄 (26.28±6.78) 岁, 工龄 (3.73±0.83) a。其工龄、年龄、性别构成等与接触组类似 (P>0.05) 。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 (瑞士罗氏公司) 、B超、心电图仪、气相色谱仪 (美国安捷伦公司) 、美国Gilian空气采样器、试剂盒等。

1.3 监测方法

依据国标用活性炭管采样,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检测该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 (CSTEL) 和时间加权平均 (CTWA) 浓度。

1.4 职业健康检查

在2009年5月对接触人群和对照人群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增加氧化—抗氧化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 、谷胱甘肽 (GSH) 及丙二醛 (MDA) ;遗传损伤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MN)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SCE) 和染色体畸变 (CA) 发生率。

1.5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所有资料经检查后均采用SPSS 12.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 检验水准α=0.05。样本均数比较采用u检验或配对t检验, 样本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结果

2007—2009年, 该公司涂装岗位的苯系物的CSTEL和CTWA均未超标, 合格率为100%, 结果见表1。对照组工作岗位苯系物浓度均低于检出限 (<0.3mg/m 3) 。

2.2 健康检查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显示, 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牙龈出血、女工月经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3 心电图检查和肝肾B超检查

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显示, 接触组心电图和肝脾B超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4 血常规检查

接触组的WBC、RBC、PLT、Hb及N其均值在正常范围之内, 但与对照组的均值相比较, WBC和PLT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4。

2.5 血生化指标

接触组ALT、AST、BUN及C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5。

2.6 血清氧化—抗氧化指标

接触组血清氧化—抗氧化损伤指标SOD活力和MDA含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组的GST和GSH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6。

2.7 遗传损伤指标

经统计学分析, 接触性遗传损伤指标MN、SCE、CA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7。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该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 接触组作业工人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牙龈出血、女工月经异常率均明显增高, 这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1]。苯及其同系物的毒作用比较广泛, 除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等外, 血液系统的损害亦更为常见。虽然本研究选择血常规检查正常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但接触组WBC、PLT计数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血液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 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 虽未发现急慢性中毒和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但对作业工人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的影响已存在。

有研究认为, 自由基的形成和氧化—抗氧化失衡可能是苯系物职业接触的健康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2]。MDA是体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 其含量可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强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接触组工人MDA含量增高, 提示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可导致机体氧化损伤。SOD活力可以反映机体清除自由基水平, 其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认为测定SOD活力可间接反映体内自由基水平[3]。本调查结果显示, 接触组工人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可使作业工人SOD活力增强, 与李玲等报道结果一致[4]。SOD活力的增强可能与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和自由基产生增多有关, 可能是机体抗氧化代偿期适应的一种表现, 对机体氧化损伤作用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一旦这种适应能力不足以消灭苯及其同系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 机体将遭受严重的氧化损伤。因此, 动态监测苯系物接触人群血清中SOD活力, 对于了解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适应性改变和代偿性反应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为细胞遗传损伤的群体生物学监测指标, MN、SCE和CA的联合检测, 可较为全面了解化学毒物的遗传损害, 三者在职业危害、环境污染、致突变、致癌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5]。本研究结果表明, 低浓度苯系物接触亦可导致工人外周血MN、SCE、CA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果提示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具有一定的遗传毒作用, 可能是其早期健康损害的重要标志;苯系物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N、SCE和CA的检测, 可为了解苯系物接触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损害以及遗传学生物学监护提供背景资料。

综上所述, 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可造成血液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以及细胞遗传学损伤, 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1) 可能与现行苯、甲苯、二甲苯的职业接触限值大小有关;我国2002年前苯的职业接触限值MAC为40mg/m 3, 2002年后我国将其改为TWA:6mg/m 3、STEL 10mg/m 3, 但并不能认为该限值就是绝对安全的限值。美国现行的苯职业接触限值为3.2mg/m 3, 并正考虑将其降为0.5mg/m 3。 (2) 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以及部分工人的服从度值得考虑, 不排除有经皮肤等其他途径进入体内的可能。 (3) 苯系物之间可能存在联合作用, 对机体的损害比同一浓度下单一物质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 (4) 暴露时间在低浓度接触的情况下可能显得更为重要, 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导致苯系物在机体内的蓄积, 此时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并不能准确、全面地代表机体接触的实际情况及健康损害作用。

本次所选对象为同一家企业, 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 且苯系物三者成分间混合比例不恒定, 难以计算其联合作用, 低浓度苯系物早期健康损害标志物选择以及损害的靶器官等问题仍需扩大样本继续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研究, 其健康损害的具体原因亦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对作业工人的早期职业健康损害。方法①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检测与评价;②对接触组106人和对照组110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测定血清中氧化—抗氧化指标和遗传损伤指标。结果①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系物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②接触组神经衰弱、牙龈出血、女工月经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 ;WBC和PLT均数低于对照组 (P<0.01) , 氧化指标SOD活力、MDA含量以及遗传损伤指标 (微核,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畸变) 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结论长期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可造成神经、血液、氧化—抗氧化以及细胞遗传学损害作用。

关键词:苯,甲苯,二甲苯,职业损害

参考文献

[1]任铁石.接触低浓度苯系物对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职业与健康, 2009, 25 (7) :698-699.

[2]Sungkyoon K, Roel V, Suramya W, et al.Using urinary biomarkers to elu-cidate dose-related patterns of human benzene metabolism.Carcinogene-sis, 2006, 27:772-781.

[3]Whysner J, Reddy MV, Ross PM, et al.Genotoxicity of benzene and its metabolites.Mutat Res, 2004, 566:99-130.

[4]李玲, 王文东, 栗学军, 等.低浓度苯和甲苯及二甲苯对作业人员健康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3, 29 (4) :238-23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早期接触】相关文章:

早期临床接触论文题目04-04

接触网施工的接触悬挂02-12

接触压力05-06

接触系统07-23

接触控制07-25

接触应力分布05-23

课外语言接触07-04

与食品接触07-05

接触疲劳寿命07-17

男男性接触人群05-07

上一篇:人本化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韩国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