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见领袖范文

2024-07-15

网络意见领袖范文(精选12篇)

网络意见领袖 第1篇

关键词:意见领袖,网络集群行为,舆论引导

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意见领袖及群体们通过设置网络议程, 把网民的眼光引到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上去, 形成较高的关注度之后, 网络意见领袖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舆论, 不仅影响网民“想什么”, 而且影响网民“怎么想”。网络意见领袖还可以唤醒一部分“沉默的螺旋”, 从而使网络舆论更加复杂化, 网络也真正成为舆论开放和自由发布的平台。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1、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中的经典概念之一, 由拉扎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提出。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贝雷尔森等人将伊里调查的成果汇编成《人民的选择》一书, 其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 (two-step flow theory) , 发现了在人际交流中对他人态度产生影响的“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 r) 。他认为:对于媒介传播的信息的观点, 有部分受众会积极接受, 并加以再传播, 这些人即为“意见领袖”;而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依靠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接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中的枢纽。两级传播论是拉扎斯菲尔德在其经典传播学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 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 而是通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 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一般人群, 从而形成“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样的两级传播模式, 通过研究人员比较, 意见领袖拥有更多的主观兴趣, 他们对媒介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一般人。

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研究认为, 大众传播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 信息流即媒介信息的传播是一级的, 它可以像人们感觉的那样全部直接到达受众, 而影响流的传播则是多级的, 要经过大众信息的“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抵达受众。这里说的“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

“意见领袖”及“两级流动传播”理论的提出, 有力地驳斥了当时比较盛行的“魔弹论”, 给当时的传播学效果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 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 西方大批学者掀起了对“意见领袖”和“两级流动传播”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卓越贡献。

2、网络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同样存在于网络环境中, 与传统的意见领袖不同, 在网络传播中, 博客和论坛是网民发表意见和事件讨论的主要途径。为了科学的筛选“华南虎事件”这一网络集群行为中的意见领袖, 本文将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定义为:积极参与事件中相关信息的传播, 并且其发言内容引起众多网友参与、发言内容被广泛认可的网民。

在博客中, 访问量、文章的阅读率和回复率以及转载率等都是衡量发言者是否是意见领袖的重要标准。而在论坛中, 意见领袖的筛选方法主要是根据发表帖子的点击率、访问量、跟帖网友的态度倾向等来判断意见领袖。

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格局, 也改变了人际传播形式, 实现了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等传播形式, 呈现多元化的网状结构。网络意见领袖也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而有了新的变化。

3、网络集群行为

戴维·波普诺指出, 集群行为是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 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而发生的行为。相比传统集群行为, 它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1、发生环境网络化;2、行为互动符号化;3、参与超功利化;4、成员关系松散与自发分工并存;5、行动信息的多点化和多向化;6、不在场和匿名状态下的有限理性。

借鉴社会学对于集群行为的描述, 本文将网络集群定义为: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 围绕特定的现实主题, 在一定诱发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 以意见的强化与汇聚为特征的, 具有现实影响力的网民聚集。

二、网络意见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的差异性

拉扎斯菲尔德在1940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那时普通受众对媒介接触不高, 获取信息相对较少, 因此当少数人与媒介接触的多时, 获得的信息量多, 就自然成为了意见领袖。传统意见领袖地位的形成需要更多的口头传颂, 并经过观点的传播在群体中得到肯定, 慢慢树立其威信, 且其更多的与其专业知识面、人际交往频度和信源接触相关, 并成为群体中的意见领袖。

结合上述传统现实中的意见领袖的特点, 分析“华南虎事件”这一网络集群行为中意见领袖的特点, 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不同点:

1、从意见领袖个体来看

(1) 网络意见领袖更加多元化, 更强调意见的发表, 而不是信源。在网络传播中, 传受者的身份较模糊, 使得很多网民不仅仅是接受信息而且发布信息, 这就是说, 传播者群体范围的扩大也随之带来意见领袖范围的扩大, 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普及造就了更多的意见领袖。网民看重的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期望从意见领袖那里寻求对于某事件的观点和态度。

(2) 与传统意见领袖侧重于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不同的是, 网络意见领袖侧重于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在网络中, 文字是与大众交流的主要手段。态度的表明和观点的展现都是依靠文字来表现的。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是网络意见领袖不可或缺的。也许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不善言辞、性格谦卑、羞于表达的人, 但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他就可以成为意见领袖。文字的强大力量在网络中得到充分表现, 这一点与传统意见领袖强调社交能力不同。

(3) 网络意见领袖具有流动性。由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匿名性与互动性, 人们可以主动搜寻自己所需的知识, 针对某一领域也许会发现多个意见领袖。追随者便可以随时随意更换自己在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追随者和被追随者之间关系的稳定和明确性削弱, 呈现流动性特征。

2、从意见领袖产生的影响来看

(1) 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范围更大。传统现实中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过程中表达传递信息, 影响范围受到局限。网络意见领袖所发布的信息和观点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 能够无限次的被人浏览, 而网络的跨地域性也使网络信息的接受范围更为广泛, 意见的影响范围更大, 影响力也更强。

(2) 网络意见领袖的说服力更强。网络发布信息的快捷性可以使网民对于意见领袖的观点随时给予反馈, 这种互动也可以使意见领袖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说服, 而这种有针对性的说服效果更为明显。甚至在互相的辩驳“论战”中使观点更为明确, 对于某些“质疑”的声音, 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及时沟通和说服, 避免网民误解产生的负面影响。网络中意见领袖更容易说服网民。

参考文献

[1]张峥, 谭英.网络论坛参与下的议题互动[J].东南传播, 2008 (2) .

[2]邓希泉.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 2010 (1) .

[3]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10) .

高端产品的意见领袖力量 第2篇

高端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社会精英,他们购买稀有、高价位的产品已成为一种高品质生活的标签,享受普通大众无法享受到的物质生活,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更是一种尊贵身份的标杆。相对于同类产品而言,高端产品向消费者传达的产品内涵与独特化、产品差异化内涵与定位,则是一般品牌无法比拟的。

高端产品的目标受众在购买产品时,很多时候看重的是产品的内涵和文化,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一个定位清晰明确的高端品牌,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品味,是消费者把该类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区分的重要元素。高端产品的高价位也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很多企业为了打开市场通常走的都是薄利多销的渠道,利用低廉的价格或者是一些其它的促销手段来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果是这样,那么就降低了它作为高端产品的门槛。

在硝烟四起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狂轰烂炸的广告模式他们对此已有了抵抗心理,不再是过去那种认为能打得起广告的就是好产品一说,反而更加相信行业内的意见领袖,他们更有发言权。他们高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试想在高端品牌众多的市场上,如何让消费者对某个品牌情有独钟?如何对这个产品有着深厚的记忆和感情,怎么样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类产品呢?怎样才能让高端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成为人人都想购买的产品?除了自身的产品过硬之外,意见领袖就成了它打开高端商品市场甚至团队市场的“杀手锏”。

意见领袖在高端市场起的是一个中流砥柱的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他们自身的口碑、地位、身份和影响力去影响他们周围的人,从而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接受这个高端产品,引领着高端产品的消费潮流。一款高端产品不论标价几何,如果没有得到意见领袖这个群体的接受,那么这款产品最终也只能是曲高和寡无人问津,

意见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往往消息灵通、精通时事,或足智多谋、在某个方面有出色的才干,或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能力而获得大家认可并成为群众或公众的意见领袖。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标榜自己特立独行,并且愿意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他们的一言一行,吃穿住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消费大众的消费态度。

在特定的消费群,意见领袖的消费,往往会生成意见消费圈或是群,他们定期聚会或是参加互动活动,就某些消费产品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些意见领袖圈或群还会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相对稳定的社团和组织。

一个合适的意见领袖再加上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不仅能够在本行业内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使高端产品的品牌价值得到凸显,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传播成本,这需要企业的掌舵人具有火眼金睛,适合时宜的抓住时机,并善于利用意见领袖的力量制造热点事件,并且利用各种传播渠道,为高端产品打开市场销路进行推波助澜,从而使大众接受高端产品,在他们心中竖立其品牌!实现其产品从观望――相信――购买――品牌忠诚,当然,商家的最终目的是要他们的产品好卖。

国内高端产品的巅峰行走,必须具备品牌度、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忠诚度等这些参数。但是,要想一支独秀成为行业内的翘楚,最为核心的竞争点还是在于产品的品质和定位以及意见领袖的支撑。如果能够成功的将高端产品和意见领袖紧密捆绑,那么无疑为高端产品打开市场打入了一支强心针。

网络意见领袖应做好言论自律 第3篇

赵普的言行到底是对是错?作为网络意见领袖,赵普率先披露明胶丑闻,是为了告知公众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提防避免受害,是“基于公共利益”,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主持人,当赵普以这个身份出现在社交网站时,就应为自己的行為负责。而且作为媒体人,在“毒胶囊”报道尚未播出前,不应提前曝光新闻内容,这是他必须遵守的行业纪律。另外,其发布的信息又是大众极为敏感的食品安全问题,极易引起社会恐慌。

目前,“毒胶囊”事件已然清晰,而“皮革酸奶”事件却尚未平息,赵普至今没有再在央视银屏露面也引起了网友的猜测和联想:“毒胶囊”就是“皮革酸奶”事件的下文,央视领导担心“皮革酸奶”会引起社会恐慌,因此禁播,在赵普曝料后才推出了“明胶第一季之毒胶囊”。“皮革酸奶”并非空穴来风?赵普因微博曝料而被央视封杀?

“皮革酸奶”是否真的存在,赵普是否因微博曝料而被央视封杀,我们可能一时还无法证实。但是,“皮革酸奶门”引发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何做好一个微博意见领袖。

在新媒体时代,微博成为向公民传递信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是个人向社会喊话和表达的渠道。因为其个人属性,与其他媒体相比,它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而微博意见领袖,很容易形成影响力,甚至形成网络民意,“皮革酸奶”事件就充分证明了赵普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网络意见领袖,尤其是公众人物,如何在为公众发声的同时,做好言论的自律,值得我们严肃思考。

前不久,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与复旦大学学生交流时透露:人民日报人在新媒体格局中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他引用该报一位年轻编辑的话说,“微博女王”姚晨有1955万受众,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

作为传統媒体的党报都公开称,因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而感到强烈的危机,微博意见领袖们更应该自知自重,审慎发言。当然,对各类公众人物网络发言的规范也应尽快制定和实施。

公共知识分子的网络意见领袖作用 第4篇

公共知识分子的界定

一般认为, 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雅各比。1987年, 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提出“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 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专业, 放眼天下, 用自己的言行和创作参与社会运转, 并呼吁富有社会责任感、勇于充当引路人的公共知识分子出现。 (1)

在我国, 公共知识分子是《南方人物周刊》在2004年9月9日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推的一个概念, 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其共同标准为: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他们来自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不同的专业领域, 在取得各自专业成就的同时还对国家的兴衰、社会制度的完善、国民的幸福承担了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上, 积极表达自己的言论观点, 引导社会舆论, 推动公共舆论事件的解决。

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的特征

“意见领袖”是指接收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 再将其传递给其他公众, 并对公众态度和观点的形成施加舆论影响, 起引导作用的人物。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一种意见领袖, 就是那些能够汇聚、传递、表达普通人群在公共事件中的意见、诉求和愿望且能捍卫其权益的公共知识分子。

社会知名度高。拥有3亿博客点击量的韩寒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受到与他同时代的“80后”、“90后”的热烈追捧。他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至今, 对政府部门的批评和对社会公共舆论事件的意见成为其博客的主打内容, 如“周老虎”事件、汶川地震、杭州飙车案等, 都能在他的博客中找到对这些事件有见地性的评论。他的观点在当时都引导着社会舆论, 影响众多的网民, 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善于利用互联网。互联网的勃兴, 让知识分子群体中涌现出一个小群体———“意见领袖”。他们是“公共意识和公共利益的看门人”、“社会正义和世道良知的守护人”、“沉默的大多数的代言人”等。 (2)

公共知识分子的“意见领袖”作用影响着数以万计的网民。他们借助互联网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 将之作为传播观点、表达主张、影响公众的主要平台。他们都在网上开设博客、专栏, 及时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论跟进, 理性地对公共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积极批判现实, 发出质疑, 有效地与网民、媒体之间形成互动, 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引导者。2009年, 韩寒对央视大火事件、绿坝事件、大学生救落水者事件、谷歌扫描图书事件一一发表意见, 许多网站转载他的博文提高点击率, 韩寒正是利用便捷的网络平台扩大了他的影响力。

影响力重大。公共知识分子的“意见领袖”作用对网络舆论产生的影响力是重大的。首先它影响了众多的网民。他们是那些积极表达自己言论观点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忠实关注者, 每当社会上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 网民习惯于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去浏览公共知识分子的博客、专栏, 对他们关注的事件进行评论跟帖并加以转载, 这样就使公共知识分子所关注的舆论事件得以在网民中快速广泛地传播。其次影响舆论的走向。他们影响舆论的主题和倾向, 表现为设定舆论的议程和讨论的框架, 网络上的一些热点, 往往是社会上的突发重大事件。从议题分布来看, 公共知识分子最关注的话题除了政治、经济等国家大事外, 还有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改革、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他们快速地在网上发言, 抢占舆论的先机, 由于他们富有鼓动性, 对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直言不讳, 先入为主的观点对网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理性看待公共知识分子的“意见领袖”作用

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截至2009年12月, 30岁以上人群占网民的38.5%, 10岁以下网民增至1.1%, 小学及以下人群占网民的8.8%, 年增幅3.4个百分点。这一事实充分表明, 网民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低于传统媒体受众的年龄和文化程度, 因此在舆论酝酿和发酵的过程中, 更容易受到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作用的影响。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互联网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新闻媒体。互联网便捷、开放、互动的传播特点, 催生了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 他们借助于互联网这个有利平台, 积极参与公共事件, 引导舆论, 自觉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不但有利于政府倾听各种声音, 同时对政府避免决策偏颇也有积极的影响。

我们在关注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时, 不但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表意见, 也要避免不同专业背景的公共知识分子群体被“标签化”为某个特定的利益集团“代言人”, 要理性看待公共知识分子的“意见领袖”作用。

参考文献

[1]拉塞尔·雅各比:《大智慧, 小影响》, 学术中华网,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1619

[2]新闻周刊记者黄豁、郭奔胜:《瞭望》, 《理性看待民间“意见领袖”》,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4/20/con-tent_11219374.htm, 2009年4月20日10:01。

网络意见领袖 第5篇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要回答好并不容易,

许多企业人习惯性地认为:市场营销,不就是想办法把广告做好吗?显然,这是对现代企业营销非常落伍的理解。

市场营销,从本质上讲就是对竞争要素的话语权争夺,其中包括产品话语权,技术话语权,渠道话语权等等,只有掌握尽可能多的话语权,才有可能赢得市场的胜利。

然而,当竞争对手越来越精明,产品创新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营销载体越来越多样化的时候,传统营销观念与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营销形势的需要。面面俱到式的营销,已经为大多数企业所抛弃。寻求最短的营销路径,成为联想、海尔等一批远见型企业的必由选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意识到了新营销时代的到来,这,正是大多数企业难以获得市场突破的根结所在。

打破传统套路,实现营销创新

创新,无疑正在成为当今社会主旋律。

但是,大多数人对创新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产品创新的层面,很少联想到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一型创新很难形成合力,就好比一块木板做不成木桶。产品创新必须借助营销及管理创新等系统支持,才能形成生产力。当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产品创新意义的时候,却有意无意忽视了营销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导致企业难以形成系统竞争力。越来越多企业营销思维难以适应市场形势,甚至有成为企业“木桶”最短板的危险。

如今的市场竞争,已经被称为“过度竞争”,其惨烈现状可见一斑,企业要想建立可持续发展力,必须建立与产品创新同步的新营销体系,唯其如此,营销才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而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力量。

因此,打破传统思维,建立全新营销观念,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市场突破的第一要务。

意见领袖,备受媒体追捧

所谓“意见领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家与权威。这个群体因为掌握众多产业信息资源,对产业发展与企业经营有深入研究,其观点往往能影响产业发展方向与进程。因此,专家观点备受媒体推崇,具有强大的公众传播力和影响力。

实际上,专家观点还有更神奇的一面,

专家观点不仅能消费大众,甚至能影响媒体本身。一旦专家观点被媒体广泛接受,专家观点就转化为媒体观点,专家说什么就成了媒体说什么,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会成百上千倍地放大。

举一个例子。某彩电企业执意上马等离子面板生产线,虽然该企业一再宣称中国平板电视产业必须突破上游资源依赖进口的瓶颈,但是,该项目一直被专家认为风险大于机会,导致该企业的等离子战略,怎么看起来都像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

来自调查机构的数据似乎更能说明问题。某国际调查机构内部数据显示,中国媒体使用专家观点的频率,在过往的二年里由不足25%,提高到54.4%,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61%。

在媒体研究人士看来,这是中国媒体走向成熟的标志,他们更愿意认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专家恰恰就是这个“少数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认识到了专家的意义。有些企业总是带着有色眼睛看专家,甚至有些企业不可思议地把他们不喜欢的专家列入“黑名单”,直接拒绝和专家交流沟通,这是典型的“鸵鸟政策”。拒绝交流,只能将企业置于更加不利的舆论氛围之中,这是企业危机管理最大的忌讳。在营销专家看来,和权威专家作对,等于和大众媒体作对,当然是得不偿失。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企业花费巨额广告费所做的宣传,专家一句话就让它几十万、几百万投入打了水漂。

实际上,一些企业正在品尝自己给自己种下的苦果。因为其产品和技术优势得不到专家支持,其影响力大打折扣。而企业问题则有可能被专家有意无意地放大。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果能够建立良好的企业与专家沟通机制,这样的危机完全可以避免,巨额的投入就可以缩减下来。

有人说“中国企业正在进入意见领袖主导的时代”,应该说并非言过其实。


关于作者:

刘步尘:现任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历任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TC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新浪网、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人民网、博锐管理在线等媒体专栏作家查看刘步尘详细介绍 浏览刘步尘所有文章 进入刘步尘的博客

★ 企业如何善用“意见领袖”?网络营销

★ 领袖自我介绍范文

★ 《领袖们》读后感字

★ 领导和领袖的不同

★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含义与特点

★ 《集合含义与表示》高一数学教案

★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领袖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 领袖成长营四年级作文

★ 世界工商领袖的第一份工作

网络意见领袖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意见领袖 舆论引导

[作者简介]张健(1971- ),男,江苏启东人,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8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蘇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党员民主素养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80093)和2012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政研究重点课题“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项目编号:SZZD201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67-02

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最早提出“意见领袖”,即“在将媒介信息传给社会群体的过程中,那些扮演某种有影响力的中介角色”。①“意见领袖”是保证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意见领袖”理论在网络世界中的应用价值。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大学生群体的身份特征和知识结构,大学生意见领袖在网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引导着高校校园舆论的走向。合理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题中之义,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高校校园舆论中引导效能,提高高校的舆论应对能力,维护并提升高校形象,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网络意见领袖是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社会中,通过网络社区、论坛、微博、QQ群等平台自发形成的,在观点表达、信息传递、互动交流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对大量受众产生影响的“活跃分子”。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往往有两种,一种是论坛的管理者,即版主;另一种是出现频率很高的ID,由于具有独到见解或掌握信息源而对他人产生较大影响的人。基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高校人群的身份特征与知识结构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网络意见领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1.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关注度高。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关注时事,思想成熟,意志坚定,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洞察力。热衷于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能将自己的思想有效地传达给身边的同学。

2.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人际吸引力。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一般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广泛的社会人际网络,有一定数量的追随者。他们用个性化的网络言行进行交流互动,充分展现人格魅力,引发关注,吸引大量的粉丝,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3.网络参与率高,喜欢分享观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网络参与更具深度和广度,充分活跃在BBS网络论坛、微博、QQ群、人人网等网络媒介中,有广泛的信息来源,具有较高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对网络技术运用娴熟,乐于分享观点,与网友互动,从中能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4.自发形成,具有流动性强和不可控性。与学生干部的产生不同,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必须经过“网络历练”才能得到其他成员的认可。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其流动性强和不可控的特点。很多时候,某个舆论热点问题的持续发酵很可能催生出某些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但当热点事件冷却后,他们也很有可能“功成身退”。毕业后,大学生身份的终结,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流动性更强。同时,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也存在难以控制的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校园舆论中的角色定位

1.信息的传递与加工者。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本身受关注度较高,他们制造、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快速大范围地传播,成为很多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信息源。在校园舆论发酵过程中,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用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对网上的提问给予解答。在信息的传播、分析、解疑、再提问的系列过程中,使得热点事件被持续关注,逐渐形成主流舆论。

2.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员。在虚拟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发表的观点和意见、转载的消息随意性较强,带有主观倾向。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在网络中积极作为,有效引导,快速传递信息、给予回应,有力把控舆论方向。例如,有些同学对于奖学金评定、困难生认定等产生的不满情绪在网上发泄时,个人不客观的言行很容易影响他人,在学生中间产生不良连锁反应。这时,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及时分析相关政策,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耐心解答,消除误会。

3.网络的动员者。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具有的群体动员功能。一方面,为扩大自身影响,延续意见领袖身份,他们有意识地将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引到网上,引起大家的关注,形成舆论热点。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本身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促使他们通过网络动员,将网络影响力延伸到现实世界中。如号召大学生们组织开展版聚、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的新现象。

4.成员网络关系的协调员。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往往是大学生交往关系的维系者。大学生网络群体成员间也会有误会或矛盾,造成人际交往的阻隔,此时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就要担任调解人的角色。大学生网络意见群体的平等身份性和独特人格魅力,容易赢得大学生的信赖,这使得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处理成员人际关系时得心应手,保证网络交际的正常开展。

三、有效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建议

1.有效身份识别——建立甄选机制。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识别标准与作用机制的探索,通过关键人物访谈法、观察法、自我任命法、网络测量法等深入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到相关网络社群中。根据“意见领袖”的特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要求、发现鉴别意见领袖。在工作中要重视活跃在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同时要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年龄、兴趣爱好、观点、活跃范围等进行分析研究。对于特别活跃,影响力和号召力比较强的意见领袖,应随时关注其动态,对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发表的观点及时给予回应和引导。要有组织地让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加强对其的学习和培训,使其成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中的中坚力量,这既是对学生党员加强民主和法律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牢牢把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对热点问题给予及时正确引导的有效措施。

2.积极主动干预——建立沟通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一般思维敏锐、思想成熟、自尊心强、能力突出,因此以平等的态度与其相处,讲究引导的艺术性。尤其要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场中占据主动权,与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建立双向沟通机制。例如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系列活动,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议题、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排解不良情绪,激发学生的正能量。特别是出现校园网络舆论危机事件的时候,要积极邀请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参与到事件处理中去,解答他们的疑问,给他们提供一手资料,最终借助他们的力量将事件的真相传播到同学中去,避免谣传。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发布的意见与信息,在大学生群体中被看成是独立客观观点的舆论核心,具有说服力和可行度,这对处理高校舆情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3.大力优化队伍——建立培育机制。一是要搭建可持续性发展的校园网络平台,积极创建精品校园主题网站,开辟各种大学生专栏,鼓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承担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网络舆论的责任。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综合素质。如采取集中授课培训或网络远程教学;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分享平台等。用多种方式来满足大学生意见领袖的个性发展和成长需求。努力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领导力、议程设置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三是要加强监督,营造理性的监督氛围。在网络空间里,网络意见领袖很少会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责任,而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有时会在不经意间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要加强舆论信息源的监督和控制,如通过组建网络警察等方式把控舆论方向。

[注释]

①(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2.

[参考文献]

[1]王贝贝,张景书.“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角色与管理[J].商洛学院学报,2011(3).

网络意见领袖 第7篇

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的助推作用显著。能提出指导性见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叫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意见领袖在网络论坛中积累了较高的声望,在舆情事件酝酿和发酵过程中,舆情主体更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意见领袖的言论和意见往往会影响和改变其他人的意见,引导和推动事态进一步发展,他们在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而对意见领袖的挖掘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研究网络舆情,关于网络意见领袖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贾文凤[1]分析了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构成,以概括现象的方法对意见领袖影响力作了论述。周裕琼[2]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研究对象,总结概括了政治论坛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特征及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机制。这两篇文献均以研究意见领袖的特征和重要性为主,未能实现意见领袖的挖掘。Gao Junbo等[3]对基于小世界网络的在线论坛中意见领袖的发现进行了研究,虽然找出了论坛中的意见领袖,但采用的是论坛单日数据作为数据集,结果准确性不高。

本文面向国际互联网论坛中的海量评论,设计并实现了网络论坛意见领袖自动挖掘系统,以期准确挖掘出论坛中的意见领袖,为相关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及时发现热点问题、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关键技术

1.1 网络数据采集技术

网络数据采集技术是网络舆情研究的基础,数据采集一般使用网络爬虫[4]实现。网络爬虫是一个沿着链接漫游Web文档集合的程序,它一般驻留在服务器上,通过给定的种子URL,利用HTTP等标准协议读取相应文档,然后以文档中所有未访问过的URL作为新的起点,继续进行漫游,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新URL为止。网络爬虫的主要功能是自动从Internet上的各Web站点抓取Web文档,并从中提取信息来描述该Web文档,为搜索引擎站点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追加和更新数据提供原始数据。

1.2 网页预处理技术

原始网页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与研究无关的信息,且这些无关信息会影响到后续结果的处理,因此使用网页预处理技术来提取对研究有价值的正文信息。信息抽取技术的常用手段是通过正则表达式[5]实现,采用不同的正则表达式去分别匹配原始文件中的帖子标题、帖子内容、发帖作者、评论人和评论内容等信息,同时构造正则表达式过滤网页源码中的制表符、链接图片、字体等信息。只有通用性强、完善性好的正则表达式才能提高匹配的效率和准确率。

1.3 影响力计算

意见领袖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其他用户的影响力上,Pagerank[6]算法是google用于网页排名的算法,挖掘意见领袖实质是对论坛中用户的影响力进行排名并找出排名靠前的用户,两者具有相似点,文献[7]对应用该算法处理社会网络数据进行了尝试,并对采用该算法探测意见领袖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基于Pagerank算法思想可对论坛中的帖子作者进行影响力计算。通过程序读入处理后的xml文件,将发帖者看作被链接的网页,回帖者作为链接网页,最后读入回帖文本,通过文本进行倾向性分析计算出此次链接的重要度结果。

1.4 倾向性分析

分析用户之间关系时,除基本的连接关系外,一个用户对另一个用户的支持度计算是核心内容,通过对帖子的文本内容进行倾向性分析可提高支持度分析的准确性。文本倾向性分析是指通过挖掘和分析文本中的看法、好恶等主观信息,并对文本的情感倾向做出类别判断。倾向性分析一般由论坛情感语料库和帖子文本计算打分两部分组成。

论坛情感语料库的建立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将论坛的历史帖子作为训练和测试语料,以支持向量机模型[8](SVM)作为分类器,其关键技术是中文分词和特征抽取[9]。中文分词是将一个字串分成词串,去掉没有意义的停用词,最终将一个句子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特征抽取是挑选出各种代表情感的特征词,如“糟糕”、“很好”等。帖子文本计算打分建立在论坛情感语料库的基础上,计算过程先对文本进行分词并基于语料库抽取情感词,最后通过加权计算得到文本的情感倾向的计算结果。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总体结构

网络论坛意见领袖挖掘系统综合运用了网络爬虫、正则表达式匹配、文本倾向性分析、Pagerank算法、网络可视化等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自动挖掘。

系统主要功能由以下6个子模块组成:网页抓取模块、网页信息提取模块、Pagerank算法矩阵构造模块、意见领袖挖掘模块、挖掘结果验证模块和网络可视化模块,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2 子模块功能实现

1)网页抓取模块。该模块利用改进后的开源爬虫netcrawler实现,根据用户提供的网络论坛种子URL抓取网页及相关帖子并存储到本地,供网页信息提取模块使用。

2)网页信息提取模块。该模块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提取网页中的正文信息,包括网页标题、作者、发帖内容、回帖者、回帖内容等,并将同一个帖子的所有信息属性存储到xml文件中,最后生成论坛中所有帖子的xml文件库。

3)Pagerank算法矩阵构造模块。该模块通过读入预处理得到的xml文件,结合文本倾向性分析构造算法矩阵。第i个用户每次回复第j个用户的回帖内容,经过倾向性分析计算所得支持度数值,矩阵上每个点P(i,j)对应数值即代表第i个用户对第j个用户的支持程度。

4)意见领袖挖掘模块。该模块是论坛意见领袖挖掘的核心,通过设定Pagerank算法迭代收敛误差和需要提取的意见领袖人数,通过迭代计算得到论坛中的意见领袖。

5)挖掘结果验证模块。意见领袖挖掘模块得到的意见领袖可能是由于论坛中存在孤立结点导致等级沉没得到的,不具有孤立结点是Pagerank使用的前提,因而需要验证挖掘结果的正确性。验证时主要是通过人工浏览某些构成了孤立的小网络用户是否被选为了意见领袖,如果存在表明结果有误,剔除这些结点后重新执行意见领袖挖掘模块。

6)网络可视化。该模块使用基于prefuse[10]的社会网络可视化工具Vizster实现。系统去掉了繁多的个人信息,增加了凸显意见领袖和查看总得分功能,并且由于Vizster支持可视化搜索、分析和自动关联节点等功能,通过系统能够很容易地观看到整个论坛用户的影响力结构图,并通过颜色区分快速发现意见领袖。

3 运行实验及结果分析

3.1 实验环境与实验数据

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05编码实现,实验使用的PC机配置为内存2G,主频2.10GHz,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实验数据集为天涯论坛篮球公园版块2011年5月1日前的所有主题与评论。程序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

图3显示的是天涯论坛篮球公园版块论坛意见领袖可视化展示效果图。

3.2 结果分析

在统计结果时发现椰子肥仔熊、缺啥有啥、阿杜犯规3个支持总人数仅有十多个的用户被选为了意见领袖,进一步查看发现三者相互支持且与外部很少交互,由此可见他们构成了一个孤立的小网络,导致了等级沉没。剔除这三个用户重新执行意见领袖挖掘模块,最终得到论坛意见领袖,对比查看天涯牛人堂上关于天涯篮球公园论坛意见领袖的资料,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系统挖掘结果与依靠人工统计得出的意见领袖大致相同,系统运行得到的意见领袖准确率达到了90.9%,这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准确性。两者之间存在的微小差异可能是爬取的数据集不够充分或者衡量指标不同导致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天才混混qd、张佳玮、民非明是自由撰稿人、作家、资深篮球写手;天涯体育、地狱吸血鬼、甚爱毕大费是天涯篮球公园版主;赵一刀、商业包公、温酒一刀是篮球公园2010年度十大牛人;上帝之鹰和微雨霭芳原是论坛活跃用户,发表了大量帖子拥有众多粉丝。他们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符合意见领袖的特征。

4 结论

本文综述了网络论坛意见领袖挖掘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设计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和运行流程,并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系统功能。经实际运行测试,系统能够准确探测出论坛意见领袖,与论坛的官方数据对比分析,证明了本系统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挖掘结果是准确的。随着论坛意见领袖重要性的不断凸显,该类系统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

摘要: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作用显著,如何从海量评论中挖掘意见领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运用网络爬虫、正文抽取、文本倾向性分析、影响力计算、网络可视化等信息处理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网络论坛意见领袖自动挖掘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识别结果准确、效率高、健壮性强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论坛,意见领袖,pagerank算法,文本倾向性分析,舆情

参考文献

[1]贾文凤.BBS舆论领袖的构成及其影响[J].青年记者,2006(20).

[2]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J].当代传播,2006(3).

[3]Gao Junbo,Zhang Min,Jiang Fan,et al.Analysis of Opinion Leader in On-Line Communi-ties[J].Anhui: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05.

[4]罗刚.自己动手写网络爬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余晟.精通正则表达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余小兵.Google搜索引擎的核心——PageRank算法综述[J].电脑与电信,2006(12).

[7]吴令飞.寻找“意见领袖”:应用Page Rank算法处理社会网络数据的尝试[D].北京:北京大学,2007.

[8]王素格.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倾向性分类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

[9]单大力.中文WEB文本倾向性分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自由与言说理性 第8篇

一、意见领袖与言论自由价值的彰显

人类对于自由的渴望至今从未改变, 互联网实时性、交互性、匿名性、公开性、去中心化特征决定了言论自由在此成为最大的可能。 人们在自媒体所提供的宽广平台上踊跃发声, 一方面以此确证自我的存在,分享彼此的关怀,寻求心灵的呼应;另一方面将目光投之于社会,积极建言抑或肆意吐槽,固执地观察、守望。 然而,对于众多草根来说,人微而言轻, 源于喜爱、投缘,更源于信任、崇拜,他们在自我表白的同时, 寻找更有力的代言者, 迅速向网络名人聚集,将后者推向意见领袖的宝座。

而大多数意见领袖的表现也不负众望, 责任与雄心使其明白若仅是日常琐事的爆料、 无关痛痒的批评、模棱两可的表态、持中调和的逃避,则远远不足以证明自我的存在。 若希冀彰显言论自由的真正价值, 就绝不能以私生活的卖弄抑或几句心灵鸡汤式的宣导为意,唯有突破狭隘的私语,频频出击,介入公共生活, 积极地表达出对社会事务的热情和恳切,方能真正成为公共领域的领袖。 为此,他们不仅着意于知识的增进和真理的追求, 更以民主的姿态展现出介入公共事务的视野与能力。 因尼斯认为, “不同媒介对控制有着不同的潜力 。 不能广泛传播的, 或者需要特殊编码和解码技术的媒介很可能会被上流阶层所利用, 他们有时间和来源获得这些媒介。 相反,如果一种媒介很容易被普通人接触到,它就会被民主化”[1]。 毫无疑问,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已成为网络的中坚力量。 以微博为例,近年来,意见领袖们在山西疫苗案、玉树地震、宜黄强拆、上海火灾、甘肃校车、薄熙来案、斯诺登案、夏俊峰案、神木 “房姐”、农夫山泉案、香港占中案,以及微博打拐 、免费午餐、 光盘行动等社会关注的公共事件中频频发声,充当着消息传播的“核心轴”角色,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他们站在“舆论场的金字塔尖”,引发话题,设置议程,高举舆论监督的旗帜,直指国家政治、经济、司法、教育等领域,尤其在反腐、民权、国际局势和弱势救助、慈善公益等议题上慷慨陈词、直言不讳。 他们的发帖常常会引发迅速而广泛的回应,然后被加精、置顶、转载,整个过程表现出迅速化、规模化、行动化的特征,出现“几何式放大效应”,爆发出星火燎原之势。意见领袖和动辄数以万计的拥趸在网络所赋予的超大平台上形成一个个单元式的舆论场,而单元间的广泛联通则直接织就了一个庞大的话语广场。 鉴于意见领袖的强大号召力以及网络舆情的特征,其网上言论往往会迅速引发现实回响,有力促进变革的发生和正义的伸张。 由此,互联网日益成为广大民众介入社会、曝光问题、表达见解、实行监督、参与决策的重要阵地,中国网民的意见正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热点事件中,网络舆情影响话题走向的比重已经超过传统媒体,在基于“自由”二字的现实语境中,一个新的公共领域正在形成。

二、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误区与话语自由的边界

如上所言,网络意见领袖异军突起,多有建树, 备受瞩目,然而作为凡人,任何社会角色的扮演都不是万能和完美的。 他们并非“救世的基督”,笼罩在其身上的种种光环和神力时有暗淡,甚而消散。 意见领袖的话语能量巨大,一旦缺乏应有规制的约束,很容易为名利操控,产生危及社会的不良影响。 始于2013年8月的一场肃清风暴, 使人们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看法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随着“秦火火”“立二拆四”、 周禄宝、傅学胜等一批网络名人的落网,其背后令人瞠目的行径也遭遇起底:“7·23动车事故外籍遇难旅客获赔2亿元 ”“中石化女 处长身陷 非洲牛郎 门 ” ……谣言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材料显示,“秦火火”个人制造并传播的谣言就多达3000余条。 谣言肆虐中,受害者名誉尽毁,难以自清,政府公信力备受质疑,官民冲突扩大,矛盾激化。 除上述极端案例以外, 网络意见领袖的种种局限与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如有的网络意见领袖常发雷人之语,以博出位, 频频转发不经核实的骇人新闻,故意卖弄、披露自身及他者的隐私猛料, 对公共事件爆出极端性或特异性雷人评判等,真可谓为求出位不择手段。

有的网络意见领袖信息传播失衡, 热衷于负面传达,刻意将自己扮演成“社会不公”的审判者角色, 或不顾真相,曲解事实;或一叶障目,偏执一词;或只破不立,没有建言。 有的则是发泄情绪,攻讦诋毁。 还有的难抵商业运作,俯首利益驱使。

三、关于话语自由边界的探讨

少数意见领袖的不良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加剧了社会恐慌,危害了社会公信。 如何既重视网络意见领袖这一新兴舆论力量,保持其话语活力, 又防控其中少数人滥用话语权利, 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而认真审视网络言论的自由边界是化解困境的基础和关键。

为厘清边界, 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甄别有关言论自由度的几个争锋焦点:关于发现真理、关于促进民主、关于宽容等。 纵观多国规制以及专家学者的理论,一方面均对言论自由的权利予以坚决的捍卫,但另一方面大家并不主张对“自由”二字做绝对主义解读。 例如“以为各种想法都会进入市场是错的,纵使各种想法都出现在想法的市场上, 某些因有较佳资源以响亮宣传使每个人都能听见的想法也会掩盖过其他想法”[2];又如“言论自由有其环境的特定性并需承受其后果的约束, 而环境和后果在社会特定的时间段会有差异。 某个时间段内没有负面影响的话,换一个时间段则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有权力也有责任通过立法来防止整个社会为这些言论自由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3];再如“宽容不等于对任何事情都接受, 在文明社会里, 应当宽容什么,是有限度的”[4]。 综上所述,对“言论自由” 这一名词尽管几乎所有人都对其社会价值表现出无比的向往和执着,并从法律上、伦理上赋予其崇高地位,然而,与此同时,鉴于人的社会性以及群体共同利益,亦将“群己权界”考虑在内。

其次,边界的厘清,除去从观念上认知对言论自由做绝对解读的偏误之外, 来自国家层面相关规制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也极为重要。 认真对照我国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的一些现有规定,均有涉及言论自由的条文,然而面对陡然开放、迅猛发展、既生机勃勃又泥沙俱下的网络, 从前的法令规章则显得过于简括,对于言论自由的具体内容、具体后果、具体场景、具体受众,缺乏详细考量,因此难以准确应对纷繁复杂、矛盾丛生、变化无常的现实案例。 而欧美国家在厘清言论自由边界时所采用的法益衡量原则、主观故意原则、明显而即刻危险原则、双轨原则、 言论内容细分原则等对我们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述诸原则作为他国多年探讨摸索的经验, 具有良好的细分性、 针对性和操作性,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上述所有关于言论自由的争锋与原则的设定落实到当下的网络世界后均指向一个问题, 这就是要对网络话语的自由度进行把握, 为之设立一个可以最大限度趋利避害的边界。 自由和自律从来都是一对共生的概念, 意见领袖若无原则无底线地随心所欲,那么无论是“真理之发现”“民主之促进”,还是 “自主性之提升”“容忍之发扬”, 这些言论自由所倡导的价值均无从实现。

四、树立自由而自觉的言说理性

自由边界的厘清是网络意见领袖理性发声的前提。 在言论自由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言说场域不断走向开放的今天,既大胆发声,又谨言慎行,既充分彰显言论自由的积极价值, 又有效规避不当言论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对意见领袖的呼唤,另一方面也是意见领袖应有的自觉回应。 为此,意见领袖在行使自己的话语权、 在公共领域中彰显自身的社会影响时,应该努力做到:

(一)明确角色定位,提升话语价值

网络意见领袖的身份、职业、学养、个性各有不同, 在社会谱系上,有影视明星、媒体人、商人、作家之分, 有博士、教授、小编、“P民”之分,但无论是“阳春白雪” 还是“下里巴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在其网络角色定位中,均应力求超越自我。和普通民众不同, 意见领袖的发言往往会通过拥趸的裂变式传播,溢出私人话语空间。萨义德在阐述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时说:“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 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5]相比较而言,意见领袖比普通知识分子在影响力上更大。 为此, 其言论一定不能是无所顾忌的私语,必须兼顾社会效应,譬如对慈善、环保、政改、贪腐等种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追寻, 都不仅达成了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有力促进了民众对复杂社会的认知、对真理和谬误的澄清以及对科学民主的建设。相反,一切私语化、庸俗化、虚伪化、偏激化的言论,也许在一些畸形炒作中能使人名噪一时,但终究是昙花一现。意见领袖要想使自己的话语生命长青, 就务必利用自身的话语优势,将为民代言作为提升话语价值的基石,将真实的批判与理性的建言相结合,将维护民众利益,帮助实现民众福祉作为最高追求。

(二)爱惜自身羽毛,厘清规制与边界

网络名人上升为意见领袖, 是口碑与人气不断积攒的结果,没有高质量的网络发言,就不会赢得网民的青睐与信任,更不会产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应。 意见领袖在论坛、微博中发言,务必爱惜自身羽毛、谨言慎行,不为浮躁所左右,不为名利所驱使, 不为虚假所蒙蔽,竭力避免由“大V”变“大嘴”、由“大嘴”变“大谣”等诸如此类的情形。 意见领袖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务必要澄清利害,厘清法律与道德的边界,自律自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失语亦不妄言,从而成为法律的坚守者、公序良俗的维护者、正能量的释放者和新思想的倡导者。

(三)坚守人格独立,担当社会责任

对独立性的坚守,首先表现为不为金钱所驱使。 意见领袖和商业利益的关系虽然不能一味制止,但在坐享红利的同时,也起码应坚守真实性的底线,而不能为金钱所裹挟,误导公众。 如若真能做到“素位而行”,则更受敬仰。 其次,独立性表现为不依附于权力,不屈服于强制性力量的宰制,无惧压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执着于道德力量的彰显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再次,网络意见领袖往往同时拥有知识分子身份,而“从事批评和维持批判的立场是知识分子生命的重大方面”,为此,其话语往往应是怀疑的、反讽的、尖锐的、“一步都不让地说话”,而非“仅能做的是不和它较劲”之类的心灵鸡汤式的化解与回避,更非 “在商言商”“不谈政治”的冷淡和沉寂。

(四)提升媒介素养,树立交往理性

理性是治理乱象的重要依凭。 依据哈贝马斯的观点,语言交往行为的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这三种有效性是交往理性得以贯彻的决定性前提。 为此, 网络意见领袖首先要力保话语的真实性, 尽量开阔信源,理性甄别,增强信息发布的客观性;其次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解码能力, 对所关注领域有更多的专业性研究,发表言论着重于鉴别、质疑、分析、推理和解决方案的阐释,而非巧言令色或意气用事,对于自己不懂的事物谨言慎行;再次,应始终保有言说动机与方式的真诚性,使主体间的诉求秉奉平等、尊重、对话、协商的精神,无论争执还是莫逆,都多一些理解与包容, 力求使公共辩论变得理性而强健,使 “实质民主 ”得以达成 ,使真切反映民众意愿 、凝聚多元智慧的社会诉求得以实现。

网络意见领袖 第9篇

一、当前网络舆情的几个特点

一是突然爆发性。由于通过网络散布信息简单、快捷而且身份隐蔽, 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 赢得声援。目前, 中国网民总人数超过1.1亿人, 网站数量超过69万个, 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前段时间网上的“表哥”事件, 一经网友曝光后就在网络上形成了燎原之势, 一发不可收拾。

二是长期破环性。网络舆情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与政府、工作人员在观点甚至行动上的剧烈冲突。如“云南躲猫猫”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 短时间内网民的意见铺天盖地, 对执法机关的信任度产生质疑。这些对我们政府的公信力, 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威信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

三是处理的紧迫性。重大事件发生后政府机关处理事件的过程必须及时迅速, 尤其必须对即将或已经发生舆情危机迅速做出迅速的反映, 防止事件的扩大和升级。如“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发生后, 在许多群众心里造成了恐慌, 对我们的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政府部门马上行动, 成立调查组查明原因, 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大众发布了正确的信息。正因为政府部门如此迅速的反映, 才将此事件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慢慢的平息了社会上的谣言。

网络舆情的发展非常迅速, 这对我们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时候, 我们的基层乡 (镇) 政府的能力还显得比较薄弱。一是认识不到位, 观念相对落后。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缺乏处置预案, 发生舆情束手无策。对网络舆情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 对可能引发群体性问题的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 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态, 消除负面影响。

二、网络舆情与政府工作互动的主要成效

(一) 推动了思想理念的大解放

首先,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政府把网络舆情作为听取民声、观察民意的重要渠道, 高度重视和理性对待舆情影响, 充分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 实现了基层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有效转变。其次, 拉近干部与群众距离。面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网络民意, 政府干部要主动为网民揭示真相, 澄清事实, 理性接受人民群众对政府意见, 才能赢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主动权, 从而使政府走向善管、善治和善用的道路。引导网络舆情消除双方的生疏感、距离感, 促进双方的直接对话和平等沟通。最后, 推进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 合理引导网络舆情, 利用网络寻问题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政府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 特别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舆情却无法生搬硬套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影响力和管理方式, 政府应该放下架子, 采取主动交流沟通的方式, 与网络媒体形成良性互动, 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从而影响和有意识引导网民的观点, 主动取得网民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和支持, 树立政府的正面形象。 (3)

(二) 推进了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

作风体现民心, 党员干部只有心理时刻装着群众, 想群众问题, 办百姓事情, 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一是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急网民这所急, 想网民之所想, 做到“民之所忧, 我之所思;民之所思, 我之所行。”二是增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政府提倡为民办实事, 政府本对网络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关键, 重视网络工作, 不敷衍了事, 把网络作为一个直接了解民情民意的渠道, 重视民众的建议, 让民众感受的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从而提升政府形象, 改善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明确政府给民众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三)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领导干部通过网络这一载体了解民情, 集中民智, 实现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通过网络这一载体, 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 引导民众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 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一、创设了服务群众的平台。开设干部与百姓沟通窗口, 构筑了近距离服务群众的平台, 急农民所急, 想农民所想, 真心实意为广大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二、拉近党群关系的距离。政府着力解决透过网络舆情所反映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距离, 尊重网民的民主诉求和民意的充分表达, 广泛吸收民智, 及时化解矛盾, 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三、促进急难问题的解决。四、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地方政府通过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问政于民,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 尊重网民的民主诉求和民意的充分表达, 广泛吸收民智, 及时化解矛盾, 从而推动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发展。

三、引导网络舆情的对策

(一) 、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首先, 坚持预防为主, 健全网络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 政府的专业人员采取科学方法分析当前事件, 把握网络舆情的事实和走向。及时了解舆情信息, 密切关注网络动态, 有效疏导和缓减负面舆情。建立应对处理机制, 分析研讨舆情提升洞察力。还要建立舆情反馈机制, 着力化解舆情危机。要提高网络舆情研判能力, 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 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 不做无谓争辩, 不跟风炒作, 防患于未然。建立机制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及时解决老百姓的呼吁, 重视网民的要求, 及时解决, 否则便会恶化事态发展,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及时回应各种传言, 积极推进“网络问政”, 做到第一时间听取民意、吸取民智, 第一时间回应民意、顺乎民心。

(二) 、多渠道了解民意的诉求与表达

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 政府干部以普通网民身份浏览网民在论坛中和跟帖中发表的对政府事务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开设公共信箱、留言板等, 从而获得网民对有关问题的观点和意见。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意, 聚集民智, 反映民愿。领导干部要走向群众, 到群众家中的坑头, 到工间, 到农田头, 真正与群众面对面, 零距离。要认真对待网民留言, 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 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 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 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 努力集思广益, 避免闭门造车, 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正性、增加透明性, 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 、及时公布真相, 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谣言止于信息公开, 危机也止于信息公开。面对网络舆情, 地方政府要强化信息公开的理念:公开是原则, 保密是例外。地方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在应对网络舆情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向社会通报事件最新进展和处置情况, 时刻掌握舆论主导权。没有现实中实质的政府信息公开, 没有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 网络舆情的处置和预防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5) 一要完善现实中的民意表达机制。唯有真正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 才能体察民情民意, 凝聚民心, 集中民智, 制定的政策才能体现民意, 实现民利, 作出的决策才能民主。二要促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可以使公众更好的了解地方政府如何在网上了解问题, 和网下解决问题, 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消除公众对政府的误解, 改善政府的形象,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 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改善政府形象,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 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已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特别是作为接触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基层乡 (镇) 政府更是一项新的挑战。本文以当前网络热帖为背景,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和利弊, 探讨地方政府如何成为意见领袖, 探讨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力,对策

参考文献

[1]、《提高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探微》, 张继梅, 《理论与改革》2010年1月第28卷第1期;

[2]、曹毅, 《浅谈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及其管理》, G《才智》2011年27期;

[3]、秦微琼, 《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008;47;

[4]、宋恒毅, 湖北工业大学,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研究》, 2012年5月1日;

网络意见领袖 第10篇

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演变的影响

当下,网络舆论场日趋呈现出两元化——“官方网络舆论场”与“民间网络舆论场”。以前,传统媒体垄断着我国公共事件的议程设置,主要由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媒体机构所掌控。而近年来,新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增强。在突发性事件中,新媒体的议程一定程度上能够主导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

根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微博用户规模已超过3.3亿。同时,手机作为上网终端的表现抢眼,不仅成为新增网民的重要来源,在即时通信、网络新闻、微博等网络应用中均有良好表现。

“官方网络舆论场”与“民间网络舆论场”间信息传播的博弈与争夺,使得微博的力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社会舞台,网络意见领袖更是推动了一系列“微公益”“微维权”等行动的诞生。这里通过图表来形象展示在两个场域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演变。

近年来,因环保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频发之势。笔者通过对比研究2007年厦门PX项目事件、2011年大连反对PX项目游行、2012年什邡市反对钼铜项目事件、2012年启东市反对排污项目事件与2012年宁波市镇海区反对PX项目等系列事件发现:这些群体性事件从早期现实生活中的示威游行转向现在的线下运动与线上传播的互动;并且借由社交网络工具,网民的个人情绪在网络的交互传播中,常常会演变为社会情绪。这其中,网络意见领袖对舆情演变有着推进作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新媒介的舆情有时甚至决定着整个事态的走向,以致政府不得不出面公开应对。

具体来看,上述几个事件在舆情发生阶段,更多表现为区域性的局部事件。但舆情的形成除了受舆情对象(事件本身)的影响外,还受社会心理基础等环境因素影响。“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不稳定期,这个时期的信任结构呈现出传统信任作用减弱与现代型信任相对欠缺状态。”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官方网络舆论场域”与“民间网络舆论场域”通常表现出对抗性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面对着空前的舆论压力及现实压力——如果不能适时“引导”,而采取强制性的“封堵”“拦截”,往往会导致民众在此过程中冲突加剧,甚至让事件出现失控。而一旦有媒体介入,事件易很快变为影响广泛的公共事件。

而在舆情扩散阶段,网络意见领袖能够在舆情演变过程中起到节点作用, 甚至通过新媒介议程设置,调节公众的心理与态度倾向所带来的舆论压力。

以什邡事件为例。随着舆情的扩散,2012年7月3日开始,韩寒、李承鹏等网络意见领袖开始加入此事件的传播。韩寒相继发表《什邡的释放》(被转发接近30万次)和《已来的主人翁》 (被转发超过18万次)两篇博文,李承鹏发表了《一次路西法效应实验——什邡小调查》的博文,受到广泛关注并转载,助推了全国网民对此事件的关注。此外,网友“宋祖法言”也在微博平台直播赴什邡后的见闻,也使得什邡事件的关注度持续走高。值得注意的是,什邡事件中,当地的中学生也自发参与到抗议示威中,并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如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称不应鼓励学生参与群体事件和政治冲突,并以红卫兵为例表明“利用未成年人实现政治目的”是不道德的。韩寒及时作出回应, 表示同意《环球时报》的观点,认为“应取消少先队以及政治课”。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演变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们正是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其独到深刻的见解,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关注度和话语权的优势,影响着议题的走向。

启东事件则稍有不同。爆发伊始, 民众就呈现出非理性的、失控的状态。针对此,网络意见领袖李开复就通过微博呼吁“不要出现流血事件”“不要用目的美化手段”(被转发4万多次,评论1万多条),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事件的理性发展。之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跟进,客观、公正的声音进一步对冲了民间网络舆论场域的负面情绪偏向。在启东事件中,正是两个场域间不同舆情主体的良性互动,促成了事件的良性收尾。

事实上,在微博时代,能够给政府回应突发事件的时间非常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称之为处理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即在事发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既包括第一时间发布的权威性,也包括解读的权威性,这背后实质是话语权的争夺。需要指出的是,微博客、QQ群、人气高的BBS论坛等“黄金4小时媒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经过他们的传播,突发事件能在数小时内迅速发酵为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如果政府等有关部门一味封堵、拦截,只会把网上话语权拱手让给网络意见领袖。当他们掌握的话语权越大,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就越强。“浙江乐清事件”就是一个相当有力的佐证。

在这一次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围绕钱云会的死,市委、警方的官方发表与村民、网民、网络意见领袖的个人意见不断产生争议,引起了网民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一连三日“围堵”“拦截”的迅速反应,进一步激发了大众负面的群体心理,更加剧了社会心态的变化。意见领袖后来就掌握了网上话语权,并成为起到关键作用的节点人物。

实名认证的《南方周末》记者刘长发表微博表示,由于建嵘、笑蜀牵头的乐清事件公民观察团会就钱运会死亡事件与寨桥村征地问题展开深入调查。之后,很快形成舆论压力,他们也成为舆情扩散阶段的推动力量。可贵的是“学界公民乐清观察团”始终严谨、客观地分析,不造谣、不误导,对相关部门处理该事件形成了动力和监督,促使事件得到合理解决。

正是因为网络意见领袖易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情激变的关键因素,网络意见领袖的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的冷思考

再关注于建嵘介入的另一网络群体性事件。他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却参与了“新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曾因胶济铁路事故被免职”的谣言的制造与传播,甚至说出“看样子,铁道部真的无人可用了……”等话语。当网民受到他个人的不满情绪的感染后,集体无意识的盲从使他们失去了客观、真实、中立的立场,进而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周边的人,最终形成了对该事件“对抗式解读”的社会情绪。

究其原因,网民包括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社会这一“拟态环境”的认识还并不够。当下,“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所以,网络传播过程中并不是对真实环境的“镜面”式的真实再现,而是经过社交媒介等的选取、加工、变形、异化等处理,展示“拟态环境”。就为网络信息传播带来复杂的影响。

同时,微博等社交新媒介的广泛运用,将大众推进了“自媒体时代”。这时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缘被不断模糊,并呈现出公共空间私人化、私人空间公共化的特点。而媒体从业人员因其职业原因,也常常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络意见领袖,其影响更加复杂。

例如央视主持人赵普引发的“老酸奶事件”。诚然,“整个工业明胶产业链被曝光,肯定触动一些人、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网友也几乎一致力挺赵普,支持他发微博揭内幕,但甚少有人反思作为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他在私人空间里继续公共空间未尽的话题, 使其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呈现出无明显差别的状态是否合适?另外,在信息发布时,不完整的信息往往会比真实、完整的坏信息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影响。根据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等关于流言传播的基本假设:R(rumor)≈I (importance)×A(ambiguity) /C (critical ability)。即流言的泛滥程度与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 与公众的批判能力成反比关系。在赵普这一微博事件中,食品安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公众认为这则讯息越重要,赵普微博中关于具体情况、危害程度的讯息越模棱不清, 就越有利于流言的传播。另一方面,如果公众的批判能力越强,传闻的传播量就会因受到抵制而越少。然而赵普作为著名的央视主持人,无论是受众对于赵普本人还是其所在媒体平台的形象,都使其言论具有相当高的信任度。正是由于公众对其微博的批判能力微弱,因此广为转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博发言最活跃、影响力最大的175个用户中,从事媒体及其相关行业的超过一半,包括一线骨干记者、资深编辑、电视节目主持人、时事评论员、新闻网站和新闻媒体官方微博等。”所以,当记者、编辑等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涉及社交媒介时, 规范行为尤为必要。事实上,在国外, 很多新闻机构对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都有着严格的规定。2013年5月,美联社更重新修订了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守则。

新规强调,“员工应致力于避免转发那些网络上还未经证实的流言,即使其他记者或者新闻机构已经进行了相关报道。”关于转发,“推特转发,不应该看起来像你在表达对事件的个人意见。转发而没有评论,很容易被视为你同意你所转发的内容。”等。反观国内,我们亟需相应的职业规范。

意见领袖 人物志 第11篇

郎咸平最近在一次演讲中说,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过冬策略”值得内地企业家学习。

李嘉诚旗下公司负债比例极低,只有20%,手中握有220亿美元的现金和高流动性债券。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能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从2007年开始,李嘉诚大手笔减持手中的中资股,回笼资金至少上百亿港元;2008年初,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多次抛售手中的物业与楼盘;在2008年11月,李嘉诚在北京投资的第一个别墅项目“誉天下”,也实行“一口价”,以最低5.7折甩卖。李嘉诚投资的几个行业之间,都有很强的互补性,使得最终现金流达到稳定。

郭松海:开征不动产闲置税

全国政协委员、住房部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经纪专家委员会委员郭松海建议对项目闲置房屋以及长期闲置房屋的业主开征不动产闲置税,以调整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而达到调节房价、化解滞销的目的。

他表示,目前增量空置房产,加上个人持有的闲置存量住屋等等,全国闲置房屋面积估计总量在2亿平方米以上。“一边是上亿平方米的房屋在空置,一边是需要房屋的居民居住困难,面对这样一个尴尬局面,采取开征不动产闲置税的措施,可以强迫开发商降价促销,以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并促使一些长期闲置的房产进入流通领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抑制一些投资者的过度投资需求。”郭松海表示。

曹仁超:经济转型过程痛苦漫长

香港《信报》董事、知名财经专栏作家曹仁超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改变全球经济失衡需要欧美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出口,中国及印度等国家则应增加消费、减少出口,这个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将是十分痛苦和漫长的。

中国人有责任去降低储蓄率、增加消费,这不是为别人而是帮自己。要让居民降低储蓄率,就要让他们对将来有信心,不必担心养老、医疗和子女的教育。在欧美失业并不是特别痛苦的事情,但中国如果有那么高的失业率,就会出现社会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不够。

金岩石:第二波海啸将登陆欧洲

传说中的第二波金融危机会在哪里登陆呢?在我看来,更值得关注的是欧洲金融业:理由之一是金融危机重创了欧洲金融业;之二是东欧各国货币最近贬值了25%至50%不等;之三是欧元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欧盟成员国的国家信用等级正在不断下降。已经有两个国家被降级。如果超过半数的欧盟成员国信用等级下调,成员国之间的互信就可能动摇。

东欧国家货币贬值的原因之一是高额外债。总计1.6万多亿美元的外债如果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次级贷”,今日欧洲就相当于2008年初的美国。次级贷的危机就将在一年内蔓延到欧洲金融业的各个角落。

盖茨夺回全球首富宝座

《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最近发布了2009年度全球富豪榜,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的净资产为400亿美元,重新夺回全球首富头衔。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富豪们的资产也在缩水。今年,共有793名富豪上榜,低于去年的1125人。富豪们的平均净资产为30亿美元,同比下滑23%。

在所有中国富豪中,排名最高的是香港和黄集团董事会主席李嘉诚(第16位),他的个人资产总值为162亿美元。在中国内地富豪中,排名最高的是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第205位),他的个人资产总值为30亿美元。

褚时健二次创业种冰糖橙

原红塔集团掌门人褚时健1995年因贪污而被收审,并于1999年1月9日被判处无期徒刑。2002年,褚时健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转身投入水果行业。现年82岁的褚时健精神矍铄,目前他的公司靠借钱创业,拥有果园面积5平方公里,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0000棵。他说,明年就将有收获,现在即使“钱再多也不会心慌”。

朱江洪董明珠成“薪酬之王”

通过股权激励,有国资背景的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在2008年总收入达到4000万元,成为中国A股市场新的薪酬之王。他的亲密助手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仅比他少12万元,居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亚军。据悉,四年来,朱江洪与董明珠分别累计获得激励股权800多万股。以近期格力股价计算,朱、董两人身价分别达19亿元。业内有关人士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虽然按照当时公司与高管人员之间关于股权激励的约定,已经达到了高管行权的条件和要求,但这些条件和要求是否存在过低的问题,并通过薪酬是否合法化问题,联想到美国AIG的巨额高管奖金风波,其冠之为“薪酬门”事件。

尹同跃否认洽购沃尔沃

奇瑞汽车近日发布两大高端品牌——“瑞麟”和“威麟”,前者主打乘用车市场,后者则是高端商用车。成为除上汽荣威外,第二个推出中高端车型的厂商。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认为,过去自主高端产品在发展上不是很顺利,原因可能和品牌定位、市场水平、技术水平,还有国人的自信心,以及国家政府对于自主豪华品牌的支持都有关系。而针对此前关于收购沃尔沃的传闻,尹同跃表示:“我们要少收些不良资产。有些国家都不是造汽车的国家,工厂又不允许搬过来,在那些地方养活着一堆人的话,没有很大必要。”但他同时又表示,如果有些资产价格合理,且国内再无其他厂商要买,奇瑞愿意考虑,他不希望看到中国人互相抬价的情况。

潘石屹称要抄底京沪商业地产

网络意见领袖 第12篇

一、何谓“思政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 他们所生活的大学是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地方, 在传承与创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碰撞, 而大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的学习、交往活动必然表现出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熟悉和了解大学生群体并给予其积极的引导与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 用优秀的文化培养大学生, 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 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 笔者文中提及的“思政视角”就是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人、培养人的高度审视大学生群体的具体问题。

二、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界定

一般而言, 大学生网络社区就是专门定位于大学生的网络社区, 主要满足大学生学习、考试、求职、创业等方面的需求,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虚拟的释放压力的空间。现代生活中,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人们能够更好地放松自己, 以便更好地投入现实生活。虚拟的网络社区能够为青年人创造一个全新的展现自我的舞台, 使青年人能够在其中做许多平时不能完成的事情。同时, 网络社区也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 它集结了海量的内容, 在这里大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大学生喜爱结交新朋友, 寻找有共同兴趣的人交流讨论, 网络社区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交流的空间, 深受他们的青睐, 因此, 人人网、占座网等各种大学生网络社区日渐繁荣。

本文探讨的大学生网络社区, 是指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网上交流空间, 包括论坛 (BBS) 、网络群组 (QQ群) 、个人空间 (BLOG、QQ空间) 、社交网站 (校园SNS) 等形式。这些大学生网络社区都具有为参与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共同特点, 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网络社区如北京大学未名BBS, 具有如下特点和功能:1.拥有学校最广泛的日常固定用户群落, 是校内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2.凭借即时的不间断的信息更新和高度互动成为学校最活跃的互动媒介;3.作为最大限度反映学校师生思想教育文化生活的网络窗口, 为学生工作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研究样本。另外, 人人网是SNS社区具有代表性的网站。人人网的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12月的校内网, 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内, 它构建了一个集门户网站、校友录、QQ空间、博客等多种网络社区功能于一体的个性化平台。大学生是人人网用户中最为活跃的人群, 2009年8月14日, 校内网经历了一次技术的转换后正式更名为人人网, 取意于“人人都能参与, 人人互相联系”。截至2009年年底, 人人网注册用户已达7000万, 而大学生注册用户已有3500多万。它有如下特点和功能:1.具有以个体为中心的开放性管理模式;2.具有年轻化的用户群组成结构;3.具有实名制下的即时信息互动分享机制;4.打通网站服务界限, 提供海量附加功能。

三、大学生网络社区中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 又称舆论领袖, 这个概念起始于法国学者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 (1895) , 后来由美国传播学者保罗·拉扎斯费尔德在《人民的选择》 (1944) 中正式提出, 其概念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 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 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 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他们拥有改变个人或团体思想和行为的力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传播中的舆论领袖日益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

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是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产生的, 一些研究对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进行了分析, 如《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筛选模型初探》 (余红, 2008) 和《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形成模型研究》 (胡勇等, 2008) 。网络意见领袖是在意见交流过程中逐渐从话题参与者中涌现出来的, 与话题参与者发言频率、辩论能力、影响力和自我坚持力等基本属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发言频率越高、辩论能力越强、影响力和自我坚持力越大的话题参与者, 成为意见领袖的可能性就越大。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通常都是舆论的引导者。在大学生网络社区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信息交流空间中, 每个大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平等权利, 这就会出现成员对同一件事、同一个话题形成不同的看法, 很难形成统一的网上舆论。而意见领袖的权威作用在统一口径、引导舆论方面是非常突出的, 尤其是当网络社区中出现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以致成员无所适从时, 意见领袖若能迅速、正确地作出分析和评论, 那将对舆论走向起到关键作用。

四、从思政的视角看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

面对庞大的大学生网络社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选择何种方式争取这一“网络阵地”, 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 已经成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宏观的应对策略, 即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区舆论的宏观监控。笔者认为, 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关注要从思政视角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这个能代表和反映大学生群体特点和动态的事物进行微观思考。

1. 可以通过关注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调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问题

大学生网络社区中的大学生都关注哪些问题、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基本状态、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特点等内容都可以通过意见领袖这个特殊群体传达和表现出来。可以说,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网络社区中得以开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学生网络社区就是一个网络上的学生非正式组织, 群组、论坛便是一个个非正式的学生组织单位, 它们是大学生之间为满足自身需求而自然形成、凭感情联系起来的一种自发形式的非正式体系, 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这个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员和活跃分子就是意见领袖。从思政的视角来看, 这个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非常值得深入关注和思考。

2. 可以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的网络表现和现实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这一研究拟以三个特定的大学生网络社区为研究对象:校园SNS以人人网为研究对象, 校园BBS以笔者所在高校的学生网络论坛为研究对象, QQ群以笔者所在高校的学生QQ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网络社区对意见领袖进行可操作的实名追踪, 对他们的网络表现和现实表现进行分析和比较, 从而获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帮助和指导的研究信息。大学生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影响是网络文化影响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 意见领袖能够充分反映大学生网民的主要特点, 并在大学生网络社区中具有影响力。我们可以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的影响进行两方面的研究, 一方面是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网络社区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影响, 即大学生对意见领袖的思想和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复制”。同时, 我们还要对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在现实中的表现进行调查和分析, 并与大学生网络社区中的表现进行比较, 研究大学生网络社区的意见领袖能否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意见领袖。从大学生网络社区的研究为起点,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的识别和确定, 对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研究, 分析和总结其特点和规律。这一从思政视角的关注正如图1所示。

3. 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引导机制的研究

在思政的视角下, 我们非常重视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对大学生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引导机制的研究。因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区的一种路径, 它可能涉及对现有大学生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教育, 也可能涉及高校辅导员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否成为大学生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问题。无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何种方式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区, 它的前提条件都是熟悉和深刻理解这个组织的基本运行规律和特点, 思政的视角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戴海波.大学生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分析[J].新闻界, 2009, (5) .

[2]胡勇等.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形成模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 .

[3]余红.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筛选模型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2) .

[4]蒋广学, 李星野.高校BBS与SNS网站比较研究[J].北京教育, 2010, (6) .

[5]张耀等.大学生网络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9) .

上一篇:城市绿化发展策略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