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策略

2024-06-30

教育国际化策略(精选12篇)

教育国际化策略 第1篇

在国际化大发展的潮流中, 中国的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处于上升发展的重要阶段, 把握准确的方向、选择正确的道路极其关键。因此, 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 有必要学习分析并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

高等教育顾名思义, 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目的是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 美国学者简·奈特 (JaneKnight) 将其定义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将‘国际的维度’融和到高等学校的教育、研究和服务等功能中的过程”。简而言之, 就是指各国大学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跨越文化的多边交流, 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整合到高等教育的诸多活动和功能之中的过程, 各国大学在此过程中通过相互合作与相互借鉴融合得以更进一步发展。

阿萨·H·诺尔斯曾对判定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进行界定, 他指出“国际高等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国际内容、教师和学生从事于教育、科研有关的国际流动及教育系统从事跨国界的技术援助和教育合作计划”。与此相对应, 国内学者主张高等教育国际化也至少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走出去”, 即将高等教育的范畴从一国扩展至世界, 让在校学生、甚至是教职员工都能够接受世界各国丰富的教育资源, 鼓励他们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二是“请进来”, 即邀请国际大师来校交流、讲学, 或主动承办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除此之外, 本文还认为, 高校国际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还应有一支能够不断推动大学国际化进程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就是受益于其聘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校长及很多院长, 他们具备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 大力助推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 使得南洋理工虽仅有20年左右正式独立办学历史却已成为世界最年轻的百强大学。

二、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示与经验

1.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成为时代标志起, 英国政府就开始将目光聚焦于高等教育, 力图通过市场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并开始关注国际教育这一市场。显然, 英国作为英语母语国家, 在语言优势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 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英国政府采取了更多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归纳起来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 加大宣传, 扩大影响。英国文化委员会在全世界110多个国家设立派驻机构, 开展留学生教育咨询、举办教育展览、宣传课程内容等活动;英国高校还积极与国外大学探索开展境外办学, 通过或共建分校、或远程授课、或联合培养的方式, 扩大在国际化教育市场上的影响力。其次, 提高自身, 完善政策。对于高等教育, 英国政府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 以此来巩固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英国政府出台了《教育机构与留学生工作规范》, 对入学程序、福利待遇、信息提供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从而保证留学生学习、生活及签证等需求的满足;作为发达国家, 英国高昂的学费让部分海外学生望而却步。据调查显示, 留学生在英国学习的费用甚至高于美国和加拿大。为此, 英国政府增加了奖学金投入, 设立了专门的政府奖学金、高校奖学金和学术团体奖学金。最后, 适应需求, 开发课程。为吸引留学生, 英国高校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课程, 如学位课程、文凭与证书课程等, 针对有语言困难的留学生还有特别的语言课程。另外, 诸如世界经济、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涉外专业和课程的开设, 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海外学生。

2.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高等教育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 都位居世界前列。20世纪初, 美国就出现了私人组织以设立奖学金形式来推动学生和教师交流的现象。1948年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机教育交流法案》、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66年的《国际教育法》, 以及随后陆续颁布的一些其他列法案, 都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通过政策手段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明确了美国大学的培养目标, 即通过不断改革教育方法, 提升教育质量, 使受教育学生在毕业时都能符合知识的世界级标准。由此可见美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一项策略便是政策支持, 提升教育国际化的地位。

除此之外, 美国教育部重视多样化、多渠道的国际交流;美国高校也在不断地调整国际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并积极开放教育市场。

3.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把握并引领了全球教育国际化浪潮, 其教育国际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留学生, 将留学生政策视为实现“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政府大力推动下, 外国留学生人数在2010年达141, 771人, 而1980年仅有6, 572人。30年间人数上涨95.1%。另外, 日本还重视参与国际组织的教育事业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开发, 于2003年设立了“国际开发合作支援中心”, 旨在促进大学与国外大学、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 使各界有组织地参与国际教育开发。

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一百多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数量达1908所, 在校学生余2700万。教育的国际化可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 同时也是提高办学层次、增强高等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教育国际化可以为我们带来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拓宽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 吸引政府、民间和国际投资, 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教育资源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使得教育市场的竞争在国际的舞台上更加强烈, 教师队伍的争夺与流动、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会受到挑战, 高校之间的优胜劣汰也会因此而加剧。这样容易造成强国更强、弱国更弱, 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局面。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策略来应对教育国际化的大浪潮, 并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1. 制定规划, 明确目的。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这就为我国教育的国际化道路指明了方向。在这种大方向的指导下, 各高校相应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 明确教育国际化目标。视野决定成就, 目标决定高度, 符合高校发展现状的发展规划与目标是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指明灯。在制定发展规划与目标时, 首先应明确高校现阶段国际化发展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重点困难, 结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办学定位要求及自身特色, 对国际化目标进行梳理、分解, 明确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基本方式, 站在高校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高度, 明确重点任务、确定重点项目, 对其他高校经验进行重点学习, 在此基础上, 形成本校的国际化实施规划, 科学确立开放国际化的路线, 使得国际化蓝图逐渐清晰, 形成助推国际化的长效机制。

2. 保障质量, 持续发展。

教学质量是高校国际化的生命线。失去了质量保障, 教育的国际化就无从谈起。除了参考国家在国家层面建立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认证制度, 学校也应在院校层面, 建立衡量评价国际化效果、保障教学质量的体系, 形成定期与不定期评估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具体做法上, 在国家层面, 遵循国家相关规定, 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确立学术标准。在院校层面, 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质量保障部门, 确立保障制度及管理规范, 形成教学质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 如课程开发的审核、教学过程、考核及课程的年度评价。

3. 增强合作, 深化影响。

影响力及知名度是高校国际化的旗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并扩大宣传, 是提高高校国际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所谓开展国际合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走出去”, 二是“请进来”。“走出去”指将国内、校内的学生和老师送出去, 学生在国外学习的过程中, 有机会接受国际教师的培养, 共享国际教学资源, 极大地拓宽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水平;而教师在国外, 可以与国外专业领域大师讨教学习, 提高科研水平, 提升外语水平, 在回国后, 为本校国际化课程的开发添砖加瓦。而且, 在国外的学生及教师对于国内高校, 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宣传作用。“请进来”指将国外的教师请进国内, 请进校园, 让没有出过国门的教师和学生也能接触到国际的教育资源。长期请进的国外教师, 可以长期聘用的方式进行, 在不同学院从事专业课教授和科研工作;短期请进的教师, 可通过讲座形式与学生和本领域内教师交流学习。这样的人员流动, 可极大地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吸取国际化交流方面的经验, 赢得在国际交流中的主动权。

4. 开发课程, 构建课程体系。

要实现教育的国际化, 国际化课程和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是重要依托, 因此, 首先就要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在国际化理念的指导下, 调整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 删减陈旧落后的课程。课程内容要积极更新, 引进补充最先进的知识, 尝试使用国外教材。此外, 还有一个影响中国高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就是中文。国外学习中文并不像我国学习英文一般普及, 因此中文的难度让很多外国学生望而却步。为了吸引高水平的国际学生, 国内很多一流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开设了英文授课的硕士课程。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代表的医科大学也纷纷在本科层次开设英文授课, 并且收效明显, 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国内其他高校亦可在现有部分英文授课专业学科的基础上, 进一步推广, 开设更多与国际化课程接轨的本科、研究生课程, 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

四、结论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提升, 是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浪潮中, 高校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 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学习借鉴他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经验, 探索适合本国、本校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只有充分发挥本国、本校优势, 有机吸取国外成功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 制定合理规划, 保障教育质量, 加强国际合作,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二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蕴哲, 金锦.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选择.域外扫描.

[2]季舒鸿, 张立新.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着力点.教育与职业.第6期 (总第718期) .

[3]金帷, 马万华.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历程——以动因—策略为脉络的历史分析.教育学术月刊, 2012.1.

[4]易红郡.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留学生视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1, 第11卷 (1)

[5]沈玉宝.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特点及启示.北京教育, 2012.02, 总第594期.

[6]吴振军.影响我校国际化因素的研究.中国轻工教育, 2009年总第50期.

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第2篇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人类共通的情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及种族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当下的“中国梦”强调与世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与国际理解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教育梦”蕴含着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期待,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人是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途径。这正与《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为“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的教育目标相吻合。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围绕“国际理解”这一教育理念而开展、组织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自1946年第一次被提出后,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展,国际交往逐渐加深、日益频繁,其内涵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完善。其目的是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每个人在认识、了解“自”与“他”的基础上,达到“理解与尊重、理解与合作以及和谐共生”。

(一)认同多元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国际理解教育首先是教育学生要深入了解本国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民族自豪感,以继承文化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广泛了解各种异国文化,在走向多元文化的视野中,尊重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秉承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并形成理解和尊重的理念,以一种宽容、开放的民族心态看待并接纳世界历史与文明。

(二)胸怀全球文化,培养国际视野

全球胸怀与国际视野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关心人类、关心世界的宽广的全球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通过拓宽学生的国际知识,形成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知识视野是其前提,即让学生了解人类生态状况,了解世界各国历史、科技、文化以及各种社会制度下政治、经济的不同和联系等。情感态度是其核心,即通过国际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开放、平等、客观、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包容全球文化。行为能力是其升华,即引导学生从全球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对异域文化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知,形成跨文化对话交流的能力等。

(三)理清依存关系,共享资源信息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深,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固守封闭的状态下得以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公共”,世界各个地区将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人类共同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加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享财富,信息的社会化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国家之间、人类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国际理解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确立人类及其文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相互依存意识。

二、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学英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是世界教育范围内比较重视和关注的一项教育内容,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中学虽然已意识到英语课程教育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且逐渐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国际意识淡薄,理解教育重视不够

以中高考为首要目标的中学英语课程长期以来过分重视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致中学英语课程对国际理解教育重视不够,长期忽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及国际意识的培养。而会说一门语言并不意味着就懂一种文化,语言只不过是一种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只有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达到学习该语言的目的。“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学习语言掌握一种文化”“达成国际理解才是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有了(国际)理解,中国人才能算是走出去了,才会成为国际型的人才,才能真正地领导世界”。

(二)文化理解片面,认知水平整体偏低

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受汉语固有思维方式的局限,对英语国家的独特文化理解较为片面,对国际理解的认知水平整体偏低。虽然多数中学生从心底里很愿意接受他国文化,但由于涉外经历少,不同地域的学生差异较大,大部分中学生容易从静止的、固定的角度看待异域文化,从而导致国际理解教育中文化理解的表象化与静态化。

(三)应试教育限制,师资力量储备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处于中学英语教学一线而又有能力担任国际理解教育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从现有的或储备的数量与质量上都显示严重不足,大部分教师多是片面依赖教材和课堂授课。另外,相应教师培训机制的欠缺,教师出国培训机会少等,都严重影响教师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中学英语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语言环境缺乏,情感态度常被忽视

我国以应试训练为主的中学英语教学,由于忽视对国际理解教育语言环境的构建,忽视多层次的信息与情感态度的交流,让学生的英语交流交际只限于课堂,导致目前多数学生对国际理解能力不足与态度不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是个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国际理解能力与态度只有在跨文化实际体验中才能更好地形成。

三、改善中学英语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策略

结合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针对我国中学国际理解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就英语课程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策略作了进一步探讨,具体如下。

(一)培养国际意识,拓宽视野,明确教育目标

一是要加强国际意识的引导培养。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想顺利参与国际合作、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培养掌握国际知识、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意识与国际视野的人才是关键。中学教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应把国际理解教育与提高国际竞争力教育纳入中学英语课程,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与国际社会融为一体。时下盛行的慕课教育就是全球化学习的一个很好体现。如人们熟悉的网易、新浪的公开课等,无论形式如何,利用互联网可以很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知识。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各式各样的文化形态。英语不再是学生眼中繁重的作业,或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与世界友人沟通的工具,而这一切都要依靠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去认知世界。二是要正视素质教育的长足影响。素质教育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无论是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都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强调要在各个教育阶段坚持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培养其国际理解精神,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国际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延伸与深化”。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有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教育不仅要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当前发展需要的单一型从业者,还要培养出今后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理性地分析、判断和思考问题的国际综合性人才。例如,众所周知的马云不仅英语好,他还首先嗅到了互联网购物的商机,奇虎360的总裁周鸿祎率先跨界免费推出电脑杀毒服务等。

三是要明确国际理解的教育目标。国际理解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授,而是情感的转变与价值观的树立,国际意识与国际视野也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就要解决与外国人沟通、交往的语言问题。因此,中学英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要以英语学科的语言实践交往需要为基础,预见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的文化分歧,营造英语应用的开放性话语空间,提供语言知识、文化特色等必要的学习内容,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全面渗透。

(二)培养英语思维,提高认知,开展文化交融

一是要培养思维方式的英语性。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容易在学习英语时潜意识地运用汉语的思维进行理解与表达,而没有形成真正的英语思维。因此,要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逐步提高对英语思维形式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更好地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提高国际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交际活动是在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题材、围绕特定的人和特定的对象开展的活动。因此,在使用一种语言时,为了保证传递信息的实时性和精确性,应当选取符合特定语言环境的“本土”语言表达法。例如,在见面相互问候时,不能说“Did you have lunch?”或“Where are you going?”对于初次见面的人应说“How do you do?”熟人则说“How are you?”“How’s everything with you?”等等。接通电话,如让对方稍候,一句“Hang on a minute”就行了;而在商务等其他正式场合,为显示礼貌与尊重,“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moment?”则更为恰当。

二是要培养文化理解的双向性。正确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彼此交流中增进互信并求同存异,才可能达到国际理解的目的。近几年来,汉语语言学习的潮流已风靡世界。在韩国,当地孔子学院兴办的数量不计其数。在美国、英国等传统的西方国家也开始大力兴办汉语课堂。同时,中国每年也会举办我们耳熟能详的“汉语桥”国际友人汉语能力大赛。这个现象说明了双向理解文化对语言学习的优势所在。中学英语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不单单是“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理解他人的语言、文化、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异域文化”,而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应用英语这门语言的交流能力和文化交际技能,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平等对话,真正地认识到每个人和每个国家的存在对于整个地球和人类世界的影响。

三是要强调文化理解的动态性。文化理解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诉求。每一种文化都处于新陈代谢不停的运动发展过程之中,文化理解也同样是处于对世界历史吐故纳新的动态理解。国际问题也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和开放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时局的变动而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去理解和把握。中学英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也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应该在相互渗透与有效交流中完成。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升素养,促进国际合作

中学英语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素养,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现有的逻辑能力和思维水平为水准把握知识点,才能够创新思维,用精巧的点拨打开学生的智慧大门。

第一,教师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内化为个人思想。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到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积累经验,通过中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潜移默化地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传输给学生,使其内化于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对他人理解的能力。

第二,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国际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中学英语课程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国际知识、较好的国际交流技能,更有赖于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对国际理解教育素材的有效挖掘和课程模式的有效构建,通过课程教育来提高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育部门要强化培训,提升师资队伍和课程国际化水平。要鼓励学校对教育系统的英语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甚至出国进修,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素养。要鼓励学校适当引进外籍教师或专家,要加强英语学科建设和海外科研合作。

(四)构建语言环境,加强实践,培养交际能力

一是要加强教育实践,重视文化体验。英语本身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承载着英语国家的思想文化精髓。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文化学习的双向互动。如学校可根据外教授课、英语角、观看外语片、举办外语文化周及异域知识竞赛增强国际互动。组建师生国际合作小组、与外国学生交笔友、组织夏(冬)令营到国外进行文化考察等活动能让学生亲身参与沟通与交流,深入理解多元文化与价值,促使学生在体验、碰撞中了解异域历史、现状、文化特点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二是要重视英语交流,拓宽交流途径。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能力的提高。在中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异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及对不同民族的习俗、风土人情、价值理念等的体验,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作出思考与价值判断;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作出客观和理性的评价,逐步提高学生交流和交往、总结和表达的能力;要加强学生与异域文化的交流,通过对话等直观感受各国文化,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要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运用录音、录像资料及各种慕课资源,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拓宽学生进行国际理解与交流的渠道,强化学生在国际理解教育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是要创设语言环境,体现真实生活。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国际理解教育也只有面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国际理解教育提供英语学科的是一种包容的思维方式和服务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活生产愿望。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根据教学、教材积极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之中,获得更多直接使用英语的场所和机会,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对于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教师可利用一些相关的图片来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可找出一定图片,利用适当的关键词,让学生在图文线索提示下展开描述;也可利用视频资料原景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不动声色”地把学生引到特定的场景中。

教育国际化策略 第3篇

【摘要】教育国际化发展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顺应及保障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顺利进行,高职英语教学必须采取相应策略进行调整以适应国际化需求。本文主要探讨,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英语应把握机遇,通过树立国际化教学理念,正确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程设计,加强教师的培养等方面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元文化和跨国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与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大势所趋。教育国际化指的是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同时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取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也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

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使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强大,并使其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理解与认同。二、通过教育国际化培养的国际性、开放型人才将成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者,以及本国发展的栋梁。由此看来,全球教育一体化也会使民族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在世界舞台展现的机会。

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和应用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类型,相对来说技术在国家之间乃至世界范围内更容易获得普遍认定和进行广泛交流,所以,高职教育具有国际化的天然属性。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能够立足于本土、放眼世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并具有较高技术和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当今世界,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国际交往的必备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在语言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英语水平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起到提升职业技术水平、增强职场竞争力的作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然要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

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英语的教学策略

教育国际化给高职外语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资源、教师素质等很多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要积极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加强英语教学改革。

1.树立国际化教学理念,正确确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树立国际化英语教学理念,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国际化之路。传统教学理念,很难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市场需要。高职教育国际化大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国际化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文化的多元性,从国际社会的广阔视野出发去判断事物。英语教师,也应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观念,并把这些融入到的教学中。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职英语应立足国际化背景进行改革,教学目标需要重新定位,以提升高职英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以便更为透彻地理解学科专业知识,也可为进一步的深造奠定扎实的英语基础。这样即可以迎合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还可以提高高职英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增加国际化元素,优化教学课程设计

高职英语教学应融入国际化元素。我国高职院校已纷纷开始国际化专业,目前我院已有四门国际化专业,在这些专业中在不断增加国际化教学元素,尝试引进外语原版教材,增加国际化课程的内容,聘请外籍教师讲授英语课及专业课等。教学中应尽量体现世界最新的资料和观点,内容上应该更多关注世界上先进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和价值观等,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理念,培养国际化意识。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有效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在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优化设计英语教学,可以保证高职英语整体教学有序进行,为更好培养学生提供理论基础。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学生主体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以及要求,然后分步骤、分阶段制定学科目标,并指导学生分步完成。在了解市场和学生需求,并大致设定阶段任务后,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构建符合教育国际化背景的课程体系。例如,可以精简、调整基础课,然后在教学中引入ESP课程(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此课程要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设计,教学内容与行业和具体的专业密相关,他的关键在于要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具有比通用英语更为明确的目的性。这样学生通过高职英语学习能够掌握必要的交际技能,并具有了深入学习探究的能力。具体制定课程设计时,各专业可以针对如何开设的双语课程进行有效衔接而予以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对于学生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尚可的,可考虑与课程进行衔接,从原本的语言学习向内容学习转变,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加强英语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师资队伍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培养具有高技能应用人才的根本保证。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有把英语作为实用工具,在各行各业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也要深入行业,了解相关行业情况以及英语在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从而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成果引入到课堂。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单纯的培养语言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能否与他人顺畅的沟通和良好的交流是评判英语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这种无障碍的交际不仅要建立在双方语言互通的基础上,更在于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掌握对方民族心理和民族传统。为此,高职英语教学要尽可能引入文化教育,通过教学对各个国家的进行文化介绍,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不同国家的文化,从而避免学生因对外国文化的过度崇拜或是盲目排斥引发的极端态度。总之,要通过文化的引入增加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欣赏,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引入现代科技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教学也日益走向现代化和科技化。高职英语教学不断引入现代教学手段,这样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内化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充分抓住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心理,通过不断引入现代科技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观摩英文片、文化教育片等的同时,提升英语能力。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上公开课,观看学习国外一些知名大学的相关课程。网络信息越来越丰富,教师还可布置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搜寻需要的资料并结合专业知识完成课业,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网络广泛涉猎国外先进文化、理论及专业知识,更好契合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与理念。

三、结论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学生素质的高低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人员的语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水平不仅可以作为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还起到了提升职业技术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把高职英语看作一门普通的课程,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英语作为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工具有其特殊的性质。这些特质使它应该和国家的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国际化、学校发展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高职英语面对机遇挑战并存的国际化潮流,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调整,优先朝国际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胡海燕. 高职教育国际化及实践思考〔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7(2).

[2]宋剑祥,赵红,王艳. 论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英语能力培养〔J〕. 高等职业教育,2011(2).

[3]袁圣军,符伟.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挑战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4]Arum,S..“The Case for Diffus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1,1998.

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 第4篇

同时, 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为创业提供了融资的便利条件。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 服务经济是国家主导产业, 技术的开发并不是这个国家所擅长的, 而技术的匮乏又限制了创业的实施。因此, 新加坡的创业教育特别强调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一方面通过选派大学生创业者到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科学院、日本筑波科技园等技术集群地区去实习、参观、访学, 力图在实践中感悟和学习;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国际化思维和对国际企业运作的感悟。

因此, 探讨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及其实践平台, 剖析其隐含的内在价值定位, 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发展主体

虽然新加坡创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 但其在亚洲享有良好声誉, 这与政府投入、社会配合、高校推进密不可分。丰富历史经验、多元文化背景、地处亚洲中心为新加坡教育发展奠定了国际化战略地位, 其培养开创性和全球化视野人才的教育理念与其国家国际化发展战略并轨, 提供了独树一帜的博雅教育。

(一) 政府——创业资源的支持者

20世纪90年代, 新加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为了使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 在改革教育体制、制定教育发展政策、建构国际化课程体系、吸引优秀的国际人才、与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每年均以国民生产总值3%~4%的经费发展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投入仅次于国防, 占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1]近10年来, 新加坡政府以每年不少于20亿新币用于对风险投资、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 大力鼓励诸如创意产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2]

为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 打造“东方波士顿”, 新加坡政府全额资助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两所国立大学, 不断提供教育经费支持以及设立教育基金。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海外合作、创业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的设立、创业教育论坛和全球创业峰会的举办、训练营地活动的组织等做出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二) 社会机构——创业氛围的营造者

新加坡自1965年成立以来, 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①20世纪60年代经济前景迷茫的动荡期;②70年代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时期;③80年代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时期;④90年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繁荣时期;⑤21世纪专注于创新、知识密集和研发时期。[3]

1961年, 新加坡成立经济发展局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简称EDB) , 旨在推动新加坡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 创造蓬勃商机和良好就业机会。在经济发展局 (EDB) 带动下, 新加坡经济由技术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产业转型, 为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机会。如营造投资的理想地点, 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海外培训计划, 促进人员出国交流合作;发展多元产业形态, 创造合适的创业机会;携手教育界, 探究创业教育深度实施课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伴随下, 创业教育也开始在新加坡得到极大的关注和发展。

(三) 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者

新加坡经济从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 国家创新体系的变化发展所带来的人才规格及其培养方式的改变, 需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意识, 与产业界相关的研究等途径来推动经济发展。[4]新加坡创业教育在十多年的发展中, 逐渐建立起一套覆盖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完整的、系统化和国际化的体系, 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小学阶段, 学校通过“虚拟股份”之类的游戏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中学则在课程中引入管理企业的普及性知识课程。大学期间, 南洋理工大学还开设创新与创业硕士学位课程 (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preneurship&InnovationProgram) 。[5]

二、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

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官方语言英语的优势为其与欧美国家交流清除障碍。独特的中英双语环境和中西方结合的教学模式, 构建优越的教育体系。政府高额的教育经费投资, 引入先进的软硬件教育设施。这些为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开展创造了条件。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课程的国际化

为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打造成世界级大学, 实现新加坡成为“东方波士顿”的目标, 新加坡政府于1997年邀请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知名学府的11位专家组成国际专家小组对大学课程提供建议, 做出调整和改革, 采用较为灵活的学分制, 设立基础宽厚的学科, 并开设许多国际性的课程。[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与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在2001年共同创办南洋科技创业中心 (Nanyang Technopreneurship Center, NTC) 。创业中心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创业规则的创业与创新人才”为目标, 开设创新与创业硕士课程, 本科生创业辅修课, 和创业短期课程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项目。[7] (如表1所示)

(二)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历年来, 新加坡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引进、培养和国际流动, 为培养“全球思维人才”, 新加坡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打造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 为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1. 注重与发达国家高校的积极合作

新加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汇集许多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杰出教授、企业家、风险投资人、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等, 这些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 都有创业实战经验、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和创新精神。

2. 注重教师“走出去”的交流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尤其注重派遣教师参加学术人员交换计划, 选派本国优秀的教师到世界顶尖的大学去深造。例如, 南洋理工大学每年都有20%的教师被派或批准到国内外高校、企业进行学术深造和技术培训, 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10]

3. 全球招募优秀师资

新加坡也从世界范围内吸引和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师资。新加坡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有很多是高薪从世界范围内聘请的。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专门设有师资招聘办公室, 在纽约和伦敦也设有师资招聘办事处, 并派专人去欧美等名牌大学物色优秀的老师, 目前国立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有50%为外籍教师。[11]南洋理工大学提出的“要想方设法把海外优秀人才‘空运’到新加坡”, 学校长期请专人在欧美等地物色相关领域的拔尖者。[12]

(三) 教育合作的国际化

新加坡高校独树一帜的“跨国办学”模式和全球性学生交流计划, 增加了国际化交流, 带回了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 加速了其教育合作的国际化进程。

1. 跨国办学模式, 增加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建立的海外学院, 让本校学生在全世界创业热点地区进行实地亲身感受。例如利用一年的时间在美国硅谷或清华大学等高科技创新公司进行全职实习;向企业家或投资者学习;在合作大学进修课程。表2介绍了国立大学自2001年以来在国外建立的7所海外学院。

这种跨国合作的办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业实践, 合作双方所开办的学科专业都具有非常强的创业创新特征。此外,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国的10多所重点大学也建立了合作项目,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全球化教育战略的推行, 使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与世界名校的交流与合作中, 博采众长、融汇创新, 进而也带动并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水准的课程体系。

2. 海外交流学习, 带回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

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新加坡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交换生, 有的到国外知名的大学学习, 有的赴各类知名创业型公司学习。例如, 国立大学推出的全球性计划、学生交流计划以及双学位和联合学位计划, 让学生有机会在一些世界名校进行学习, 这些学生带回很多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总统奖学金”和“公共服务奖学金”, 每年都会选派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去深造。同时, 鼓励并帮助教师创造机会到海外大学讲课或在海外企业学习、兼职, 进行交流、合作。[15]

三、国际化实践平台——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

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践平台, 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企业中心, 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联合创办的南洋创业中心, 承载着创业教育的实践功能, 既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在科研和商业化方面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为例研究其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践平台。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前身新加坡大学始创于1905年, 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且最富声望的大学, 是一所立足亚洲、放眼世界的世界级一流大学。1980年8月, 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全球化的研究型大学, 它有3个校园, 14个院系;有9081名员工, 其中有2000多位教授, 2000多位研究员;有36966名学生, 10000多名研究生;拥有7所海外分院;22个校级研究中心;有4所卓越研究中心, 还有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的第五所研究中心。[14]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 (NUS Enterprise (ETP) ) 的目标是:第一, 通过体验式创业教育 (Experiential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将创业精神融为其教育的一部分;第二, 将国立大学的研究转化为创新或者商品化, 例如通过工业伙伴和创业扶助实现研究创新化和商品化;第三, 成为亚洲创新和企业的智库。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将教学、研究中心和企业三者联系起来, 旨在培育创业创新和全球思维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通过体验式教育, 行业参与和伙伴关系以及创业支持激发创新和创业精神 (如图1所示) 。[13]

(一) 体验式创业教育

体验式创业教育主要通过“深化”浸濡, 体验计划, 海外创业实习经验, 教育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全球化眼光和思维。

自2001年以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迄今已建立7所海外学院;2008年, 创业中心启动创新本土成功企业家发展计划 (i LEAD) , 为国立大学的学生提供在本地知识密集型企业实习和学习的机会;2010年, 创业中心启动博士论文商业化调查项目, 设立博士奖学金, 让学生探索其博士论文研究中的商业可行性。同时, 创业中心实行创业与创新实习项目, 通过小额拨款让学生开发/实施他们的创意。

(二) 行业参与和伙伴关系

行业联络处充当技术转让中心的角色, 与企业和政府建立伙伴关系, 为它们获取大学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提供渠道, 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新发现和创新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 并通过授权这些技术以实现其商业应用。

(三) 创业支持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 (NUS Entrepreneurship Centre) 主要负责大学生创业支持的运作,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扶助 (如图2所示) 。创业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创业发展、创业教育、创业和创新研究和国立大学企业孵化中心。

1. 创业发展

创业中心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发展项目, 培养大学生和新加坡人的创业兴趣。例如, 将国立大学团体放到现实世界的创业实践中, 使他们在其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包括1999年开始举行的新加坡最大的年度创业计划大赛, 每月的技术风险投资论坛, 2004到2006年举行的全球事业讨论会, 2006年召开的国立大学全球创业峰会, 以及2011年举办的社会商业训练营地活动。

2. 创业教育

创业中心为国立大学社团创造和开发体验式学习的创业教育项目。1999年, 创业中心已经成功开发对所有国立大学本科生开放的科技企业家辅修课, 2006年这个课程转到国立大学商学院。

创业中心推出的其他教育活动, 包括每年给外国学生举办的“创业暑期学校”, 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开办的“开创新事业研讨会”, 以及举行的一系列新加坡初创企业CEO“半日实用研讨会”。

3. 创业和创新研究

创业中心引导高科技创新与创业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相结合, 推进科技创业政策和实践认知。创业中心也定期参加和国外顶尖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例如与斯坦福区域创新创业精神研究部 (SPRIE) 的合作, 与全球创业观察 (GEM) 项目和全球创业型大学—学生调查 (GEUSS) 项目。

4. 国立大学企业孵化中心

企业孵化中心通过构建孵化生态系统, 解决新加坡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遇到的挑战。包括创意和资源的缺乏, 资金、现金流、网络的不足, 管理和经营经验不够, 融资体系和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其中企业孵化计划通过孵化中心的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 在创建企业、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建立融资和基础架构的基础上, 最终通过与行业的合作、特许经营和产品衍生等方式形成成果。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累计数据, 国立大学的创业成果概况如表3所示。

四、新加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发展创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和成功的经验是实现“创业教育国际化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及“国家竞争优势”三者有机融合和匹配。创业教育契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与国家的“人才建国, 人才立国”战略理念一脉相承。

由于起步相对较晚, 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为创业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国际化新道路。因此, 借鉴新加坡创业教育的“海外学院”模式、灵活的教育途径、政府助推创业教育的提升、教学体系的校外评审制度, 与国家发展战略并轨的创业教育理念定位等做法, 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有如下启示。

(一) 凝练创业教育理念, 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质上有着双重目的:技术和国际化能力培养。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衔接还有很大的缝隙, 创业教育定位模糊, 例如: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概念不清晰, 没有体现出国家特色、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借鉴新加坡“理念与战略并轨”“技术与金融结合”的创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 我国在发展创业教育时应凝练理念、明确定位、彰显特色, 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

(二) 建立国际化战略联盟, 培养开创型人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全球某些顶尖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获取最前沿的教育和研究机会, 与国际伙伴合作设立教育和研究海外机构, 加入某些知名全球网络, 成为其成员。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国际化战略发展模式, 在政府的引领下快速跻身国际行列, 建立全球化战略联盟, 培养国际人的素质和造就具有国际眼光和知识的高水平人才。

(三) 加大政府投资额度, 引领国际化发展

从新加坡政府的支持计划的经验来看, 我国应该从实际着手,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放宽政策门槛要求;成立创业研究中心, 为创业发展、创业教育提供有力和持续性支持, 鼓励学生和教师“走出去, 引进来”, 在国际化发展中承担引领者的角色。

(四) 引入校外评审制度, 完善国际化教学体系

石油企业开发国际化人才的策略 第5篇

冷 潜

2006-01-28

中国石化新闻网(sinopecnews):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石油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必须采取有效举措,积极开发国际化人才资源,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石油企业开发国际化人才资源十分紧迫

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迫切需要。为缓解石油供需紧张状况和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我国确立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石油供应多元化的石油发展战略。石油企业作为实施这一重要战略的主体,要不辱光荣使命,必须加强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满足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的需求。

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现实要求。国际市场竞争既是装备、技术、资金和管理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中国石油企业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新军,要在国际大舞台上与跨国石油公司同台竞技,必须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塑造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尽快形成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是提高国际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国际化人才一般是指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惯例,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提供施工劳务为主,主要输出技能工人,还有少量的技术人才;二是主要采取与外方合资合作的方式,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第三个层次,以进入国外资源市场、拥有自营区块为标志,需要大量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国际化经营水平越高,对人才的需求数量越多、能力要求越高、素质要求越全面。目前,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已从第一个层次发展到第二、三个层次,要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必须增加人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

中原油田开发国际化人才的探索

我国石油企业为开辟国际市场,扩大发展空间,在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中原油田作为我国较早进入世界石油市场的企业之一,在国际化人才选拔、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选拔从“优”。从1996年起,中原油田采取理论考试,技能测试,外语口语面试、答辩,量化评分,专家评议等方式,先后组织8次较大规模的公开选拔,择优选拔国际化人才2500余人。目前,他们大多数奋战在苏丹、也门等国外市场,成为国外市场的中坚力量。

引进重“广”。中原油田拓宽用人视野,突出实施“人才国际化,用工本土化”策略,招聘、雇佣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工人,先后吸引了来自德国、印度、苏丹和哥伦比亚等15个国家的电器师、机械师、地球物理师等200多人加盟,雇用外籍操作工2400余人。

激励求“活”。为加大对国际化人才的激励力度,中原油田采取灵活措施,将那些优秀的人才安排到关键岗位上,委以重任;在薪酬待遇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享受境外工资待遇。

培养务“实”。中原油田近年来根据国际化经营的需要,采取油田内部培训与油田外部培训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脱产培养与在岗培养相结合,自学与教学培养相结合,先后培养英、俄、日、西班牙、阿拉伯语等外语人才5000余人次,项目经理、国际贸易、财税等对外合作管理人才10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次,关键岗位操作人才6000余人次。

中原油田在国际化经营中,培养了人才,锤炼了队伍,拓展了市场,实现了由单纯提供劳务到合资合作开发,由合资合作开发到拥有自营勘探开发区块的三级跨越,2004年承揽国际项目33个,新签合同2亿多美元,拥有8个境外公司,队伍遍布欧、亚、非、美四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强化国际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对策一:严格选拔标准,高质量选才。要立足“三个着眼,三个梯次”选拔人才:着眼于国际化经营结构调整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国际化人才中选拔境外公司经理、项目经理以及熟悉国际投资和资本运作的高级管理人才;着眼于国际化经营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从专业技术人才中选拔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着眼于国际化经营扩张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坚持本土化原则,从东道国选拔一批操作服务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在方法上,层层筛选、择优选拔;在程序上,坚持选拔岗位、标准、过程、结果“四公开”,真正把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选拔到国际化人才队伍中。

对策二:构筑绿色通道,实现“无障碍”引才。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人才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建立需求多元化、对人才有吸引力、对外有竞争力的引才机制。重点是两类:一是根据拟引人才与企业文化关联程度,实施“文化关联度引进”。如果文化关联度强,就会大大缩短人才与企业的融合过程。国外引进的“本土化”人才,要相互尊重各自文化,促进与当地文化融合,确保国际市场的巩固和拓展。二是实施“柔性引进”,即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谋求与跨国石油公司结成“人才资源联盟”。

对策三:搭建成长阶梯,促进素质整体“高移”。重点是培养四类人才:培养“战略型人才”,选派部分境外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到国内外高校接受MBA、EMBA培训,参加国际石油经济高端论坛,不断开阔视野,增强把握全局、驾驭国际市场能力,培养具有国际战略思维,有效整合国际资源的战略型人才。培养“公关型人才”,选派一些高情商、善交际、会沟通的人才接受国际公共关系等专业知识培训,安排到境外公司挂职见习,参与项目谈判和运作,增强跨文化沟通和解决争端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岗位轮换,培养更多精通专业,外语好,熟悉国际规则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型人才”,依托有影响力的国际项目,建立国际化专业人才定点培训基地,分期分批选派石油地质、石油工程等主体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地和院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能力。

对策四:打造创业平台,实现人企双赢。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把国际化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特长、最能施展才华、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成立“国际化人才智囊团”,及时征求、采纳国际化人才的合理化建议,使其能够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搞好职业生涯设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个人职业发展取向,为国际化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计划,鼓励并帮助实现个人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搭建人才成长舞台,为石油企业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实现个人“升值”与企业发展双赢。

教育国际化策略 第6篇

【关键词】教育全球化 高校 国际化办学 策略 探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经,使得高校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高校国际化而言,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仅是一次重要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办学不仅有效发挥了办学的内涵,还提升了办学实力,对于我国国际化办学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同时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现状

为了适应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逐渐开始和国外院校加强合作交流的机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办学的观念,这种做法不仅有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使不少高校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为高校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在加强国际教学中,以海外交换生、留学生教育等方面为实现高校国际化办学做出了重要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领域,促进国际化办学的健康发展

高校应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从而使国家化办学领域得到拓展。尤其是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关系,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促进了国际化办学的进程,使其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外籍教师管理逐渐正规化发展,教师国际化进行加快

近几年来,不少高校逐渐加大对外籍教师的管理,比如让外籍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讲授,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许多高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逐渐开始到国外进行交流访谈,加大了出国培养的力度,使得国际交流机会逐渐增多,有效提升了教学水平,推进了国际化办学的进程。

二、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办学策略

(一)树立全球化教育观念

高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是实现教育全球化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国际化办学应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眼光,形成具有世界性的民族性教育理念。其次要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这样才能对教育资源进行优胜劣汰,使教育市场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高度敏感性,从而促进高校国际化办学进程。最后要将全球化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国际化办学中,跟随世界发展的脚步,从而培养具有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意识,积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开放的气氛。

(二)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战略研究

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办学应加强国际化战略研究,具体可包括:首先要建立高校国际化办学战略研究机制,比如,高校可专门设立研究机构,建立相关合理的经费等制度,将国际化办学战略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办学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国际化办学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将研究的内容逐步深入到国际化办学思路中,比如可以通过建立不同渠道的信息网络,有效掌握国际高等教育的相关动态,同时结合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宜自身发展的模式,从而制定出经济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措施。

(三)充分发挥高校国际化办学优势

由于我国高校具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已经具备了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条件,只有充分发挥高校国际化办学优势,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国际化办学进程。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院校在整体国际化办学实力还有一定不足,但我国已经具有了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因此,我国在推进高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中依然存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我国高校针对全球教育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推动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发展。

(四)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基础

由于高校国际化办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有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基础,做好国际化办学的坚实后盾,这样才能促使高校国际化办学得到稳定发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国际化办学体制,充分调动国际化办学的积极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建立具有国际化教师团队和科研团队,提高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师资水平。最后要建设满足国际化教育需求的课程体系,有效推进高校国际化教育。总之,不断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基础,不仅包括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还包括对国际化教育制度的创新,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热潮,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需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以全球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树立全球化教育观念,强化高校国际化办学战略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国际化办学优势,不断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基础,走出一条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适宜高校国际化办学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郭晓旻.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策略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7-169.

教育国际化策略 第7篇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国际上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为theprocessof integrating an internation dimension into the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elementsof theuniversity,即整合国际上大学教学、研究和服务元素的过程[1]。 国内学者对于“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莫衷一是。 但是,总结国内学者的普遍观点“, 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摆脱地域国界限制,跨文化交流。

2.求同存异。 不同地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主导因素不同,并且发展理念模式也存在差异,如何进行有效融合需要因地制宜。

3.强调同化。 有激进者认为“ 国际化”是文化入侵的方式。 事实上“, 国际化”确实强调一种同化的过程,各地争相效仿先进经验与理念,但最终,还是以发展各地方高等教育为最终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的对象不仅限于人才,还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等。 各个地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要素不同,这就要求学习者不能止于照抄照搬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制度、模式,还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先进经验内化,从而形成独特适宜的自主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发展

根据《 2012 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 得知,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 北京、上海、黑龙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位居前三, 为第一个层次,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 天津、江苏、浙江、吉林、辽宁为第二个层次。 云南等其他省市低于全国国际化平均水平的为第三个层次[2]。 全国各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相差较大,东部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地区的国际化水平都在前两个层次之列,且有近70%的省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提高。 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区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 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全面扩张,新一批的新建本科院校、专升本院校以及高等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大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在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下,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到中国学习工作, 这些来我国进行国际交流的外国师生,本身也是一个消费群体, 也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媒介,对于经济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国内高校也积极派出优秀学生出国交流学习, 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更好地促进本地企业与国际接轨,同时也提升了高等教育服务地区,尤其是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功能。

另一方面,地区发展水平制约着国际化水平。

其一,地区高校的发展水平是吸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因素。 高校人才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国交流新技术、先进经验,有利于开拓新兴产业。 国际交流有利于先进知识、技术的传播。

其二,经济发达的地区国际化水平较高。 经济合作是国际化的重要领域。 地区经济发达,国际交流合作的项目较多,高校人才成为这一交流的观摩者、参与者自然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地方提供有利于培养高校人才的条件,不仅是财政政策、资金投入的支持,还需要有具备先进理念、成熟运行机制的国际型企业为基地,开阔高校学生的国际型眼界。 地方国内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并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最终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高等教育,融合先进教育经验,培养卓越人才。

三、基于国际化理念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息息相关,而地方高校成为连接两者的重要纽带。 地方高校可以在致力于区域发展的过程中, 利用国际化这一浪潮,有效推进人才培养,加强自己与区域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 一) 立足产业发展,参与区域决策

中国目前的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政策,但相比其他教育大国明显不足,并且呈现中部凹陷现象。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过渡,意味着更大的投资需求,所以仅靠国家财政的单方面支持不足以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 因此,寻求更多的社会办学力量是大势所趋。 以美国的“ 人民的大学”为例,他们以扩大受教育范围为手段,提升地区受教育水平,以促进地区发展这一途径得到了地方力量的支持[3]。

寻求地区力量办学是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 国家的财政支持有限,多元的地区力量可以多方位地支持高校发展。 并且,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更强。 在2010年,高校专利授权数浙江、江苏、北京位居前三,三个地区的总和占全国授权总数的40.9%。 并且,高校的技术转让合同金额以北京、江苏、上海为首,并共占据全国技术转让合同金额的47.8%。

( 二) 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国际合作

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本身就有很强的优势,相毗邻的国家多是教育大国,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 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处于中国的最北方,并非经济发展中心,且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相距较远,联系并不紧密。但在地理位置上,与俄罗斯毗邻。 一些地方高校凭借这一独特优势多开发特色专业,例如黑龙江大学的俄语语言专业。 因其不可比拟的良好语言环境,市场贸易需要大批人才,使得黑龙江大学的俄语专业得到高效发展。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居于全国第三,其主要原因离不开依托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

另外,随着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很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且城市设施建设完备,交通便利,自然成为很多外国企业、国际型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如此便为当地高校的国际型交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典型的城市便是上海。 拥有大型外国企业数量位列中国排行榜榜首,同时上海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位列全国第二,这并不是偶然的。

( 三) 内化国际教育理念,实现服务地区功能

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2013—2014年世界最佳大学排行榜中,前50 名高校,中国共有5 所学校入围。 通览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拥有一定数量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可或缺的[4]。 就目前国内多层次高等教育水平现状来看,内化国际理念,使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发展,更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1.提升教育效益,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校企合作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平台。“ 211” 工程、“ 985”工程、“ 2011 计划” 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说明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注重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加强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努力更好地实现产学研合作。在政、企、校的合作模式之下,需要三方的通力合作,而这三方都与区域发展紧密相连。

目前,国家积极扶持区域创新大学工程项目,促使大学与企业合作,但国家扶持的项目范围很有限,不足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更多的高校并未享受如此的“ 福利”[5]。 因而,各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自己的实践道路,加强与地方区域企业合作,进一步实现教育产业与经济产业融合。

2.特色专业接轨企业需求。 目前,在国内院校当中,各个高校仍以全国重点院校为导向,并按照其学科专业的设置来规划建设自己的专业学科布局。但是单纯按照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科专业模式, 只会增加专业的同质性,使得学科专业趋于雷同,缺少特色。

东北石油大学凭借其独特地理位置,一直以大庆油田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致力于服务石油产业,为其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2013 年,沃尔沃汽车生产制造公司进驻大庆, 这对于大庆产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股新生力量。面对这一机遇,东北石油大学新增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及工程车辆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检测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企、跨国企业会逐步深入到更多的城市。

3.适时引导就业趋向。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高校人才大多倾向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 稳定、高薪”依然是很多学生及家长衡量工作合适与否的主要标准。 这就致使大批高素质人才不顾专业对口与否,首选国企、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浪费了大量技术人才。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大学生强调“ 就业难”,强调薪资水平和待遇不够;另一方面,企业称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过关,缺乏经验,无法胜任工作。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提升高校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适时引导学生进入地方性企业,国家和地方能够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校企合作的双方给予优惠政策或奖励支持,不仅有助于平衡高校人才供需,也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应对教育国际化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奠基石。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有助于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摘要:文章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国际化理念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蒋凯.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袁振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高等教育与区域:立足本地,制胜全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马陆亭.建设一流的高等学校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9,(9).

教育国际化策略 第8篇

1 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1 概念解析

大学教育国际化也常被称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广义上来说, 大学教育国际化包括有形的、可衡量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可感知的精神文化。包括课程、学者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与社区的各种合作计划、培训及广泛的管理服务, 还应当包括“明确的赞同、积极的态度、全球的意识、超越本土的发展方向, 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是一个将“国际的维度”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 即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诸功能中的过程。国际化意味着一个国家努力达到某些标准, 以进入国际社会、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相应地, 高等教育国际化就被界定为大学用以应对全球化及其影响的关键策略和手段。因而策略和手段是国际化的核心要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IAU) 给出的定义则具代表性与综合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视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过程, 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 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 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认为,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涵包括了以下四点:从质量上说, 强调各国要提高大学的水准, 使各国大学教育的水平有可比性, 并为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在空间上, 强调大学的开放性, 各国都要开放教育市场, 既要到国外办学, 也要接纳外国在本国办学;在资源上, 强调资源的共享性, 各国要广泛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做到扬长避短、互通有无;在理念上, 要不断改革创新, 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使大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而且还要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此, 大学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毕业生, 他们不论是在一个地区还是全球范围内, 都能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理性行为, 胜任工作, 理解个体、国家和世界不可分离的整体性;他们能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 在不同的语境下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文化视角来论述,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层意义是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服务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1.2 影响因素

第一, 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及国家的法律体系建设。政策上鼓励更多组织和个人办学, 并提供相应保障, 鼓励高校自主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法律体系上修定和制定有关教育法律法规,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第二, 人员因素。这一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体现, 即留学生的流动数量、学生在国际市场上的就业情况、国内外教师的流动数量和频度及中国学者主持和参与的国际学术活动。第三, 财政因素。一个大学要开展国际交往活动, 必须有经费支持。经费来源的国际化, 教学资源的跨国共享, 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使用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是大学国际化程度的表现。第四, 信息因素。包括国际化的大学理念, 课程设置有国际化的核心要素;国际化的大学文化, 大学拥有独特的教育观、先进的教学方法, 鼓励创造性思维,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使其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具有思想灵活而自治的国际化大学管理和服务,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尽可能地提供与国际同步的信息平台, 增强我国大学竞争力。第五, 组织因素。包括学术制度如学年规定, 学分和学位互认, 双学位的国际合作;大学实行地区和全球性的合作计划;大学内外专门的机制保障, 负责支持合作和其他国际交流;大学享有学校运营自治权。大学借助上述所有因素进行合作办学, 也反映出一所大学进行国际合作的能力。

2 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障碍

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主要的障碍既有组织层面的也有来自个人层面的因素。国家和学校没有独立的针对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政策和策略支持, 教师和学生缺乏参与国际化所必需的兴趣和热情。

2.1 缺乏全面的国际化意识

学校的领导者特别是大学校长的领导力是直接面向学校的, 领导力的核心是引领方向和施加影响。领导者对国际化教育的关联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可能是大学教育国际化最强大的阻碍。我国大学根植于中国本土, 肩负传授基本知识的本职。相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名目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估, 大学管理者、师生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解决自身生存的问题上, 而非研究教育国际化与大学功能及其他目标的关联性。但是, 如果领导者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以更长远的眼光看, 他们就能够把国际的和本土的联系起来, 认识到国际化教育与学校和组织远期发展的关联, 理解国际化教育为学生将来成为公民和在跨文化环境下工作做好准备的作用。

2.2 缺乏有保障的制度性策略

较少大学有国际化的策略。我国大学通常把国际化局限于一个或两个分离的活动, 比如招收更多的国际留学生或是派遣更多的学生出国学习。很少有大学实实在在地把国际化看做一项优先事业去制订计划, 或者发展一个项目以呼吁教育国际化各方合作;甚至于没有一个持续性的团队对教育国际化进行战略性的思考;通常国际化任务都是由已有的组织合作完成或是已有项目的延伸。一个好的大学国际化发展策略应该包括开展活动的明确计划, 把活动的预期结果同学生与国际化相关的学习产出结合起来。教育国际化制度性策略的核心即学校目标、学生学习产出和学校项目活动的国际化结合。

2.3 缺乏国际合作的沟通机制和共享国际资源的平台

一个国际化项目的开展, 应该使学校师生、教职员工各方共同受益。但实际情况是一个学院聘请国外专家讲学, 得到的响应或许仅仅来自本院, 而该学院对其他学院致力于教育国际化的努力也是抱着漠然或不关心的态度。导致的结果是不同项目、资源之间丧失了协同合作的机会, 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这种缺乏信息沟通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的现象在我国大学普遍存在,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4 缺乏足够的支持教育国际化的资金

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 资金不足的问题几乎在每一个大学都存在, 而且是大学迄今为止最难解决的一个难题。随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凸显, 政府对其他公共开支的投入大幅度增加, 虽然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比重有所增加, 但是不足以满足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经费的庞大需求。因此, 虽然小投资也意义重大, 特别在课程开发、支持教师出国考察的部分资金投入是一种实惠的开销, 有着可观的回报, 但是用来支持国际考察和国际化课程发展的资金还是短缺的。

2.5 忽视课堂上教育的国际化

国际化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看做是发生在课堂外的、学校应该完成的诸如出国留学、偶尔的在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外国专家讲座等。不能否认, 这些形式在促进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效果, 但是, 对于大部分在校学生来说, 出国学习是不现实的, 实地参加学术交流、听讲座也只是占据他们学习时间的很小一部分, 他们大部分的学习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因此, 大学课堂教育的国际化就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必须有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对师资国际化的发展支持就非常重要。大学应该开辟专门机构培训教师, 丰富教师国际化的、跨文化的和全球化的知识结构。

3 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以上分析的障碍, 一些大学正在采取措施努力克服。这里也提出一些实现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仅供参考。

3.1 提高整个教育界的国际视野

俗话说, 站得高, 方可看得远。“教育国际化首先是一个视野, 一个国际的视野, 提高教育国际化的水平首先要扩大我们的国际视野, 站在世界的高度, 面向世界来观察我们的考虑和教育发展, 来制定我们改革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1) 国际化的视野使我们能够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动向, 世界科学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向, 融入世界解决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借鉴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同时, 致力于“培养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专家学者,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事务, 与国际竞争的国际人才”。

3.2 强化领导者的国际化意识

我国大学领导者应该是教育国际化的热心支持者和公开捍卫者。这些高层领导者向教职员工、学生和相关的其他部门传递出连续不断的信息:教育国际化对于整个国家、整个学校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有必要持续关注教育国际化事业, 并把教育国际化作为学校组织的一部分和一项需要几十年来努力实现的长期事业。除了言语上的支持和鼓励, 领导者还需通过筹集和重新分配资金来提供实际支持;在了解和把握国际化存在的障碍的前提下, 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和参与。

3.3 制定策略性框架

大学在关键时刻总是善于改变的, 但是国际化要求的不仅是增加一门通识课程或是多招收国际学生。教育国际化是大学在文化、价值、政策和行动上的变革, 影响到学校的各部门、各学院。它需要明晰的目标, 需要制定相互关联和促进的策略来实现目标。一所国际化的学校除了有系列的课程和计划来促进国际化, 一个策略性的框架更是把所有的因素联系起来, 创造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经验。

3.4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首先, 利用我国大学已有资源。尽管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整体实力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我国大学同样拥有大量的可以促进国际化的资源。第一资源即学生本身。比如, 暨南大学是一所华侨大学, 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有一半的学生都是外招生, 学生构成就非常多元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把他们自身的文化和经历带到课堂上, 带到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我国很多大学都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大学有自己的企业或者是与其他企业合作项目。全球化运作的地方商业企业可为大学国际化提供关系上和财务上的支持。一些大学担负着本地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任务, 甚至参与到国家和地方的国际贸易往来中, 进一步显示出大学在地方经济中参与全球化的地位和作出的贡献。其次, 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源, 积极进行电子资源数据库建设,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 如网络, 实现学术信息的资源共享, 至少在信息获取的时间上与世界同行保持同步。

3.5 激发学校成员的参与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国际化的受益者, 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学生是大学的主体, 他们的参与才能使教育国际化真正流行起来, 富有活力和生机。学生接受了, 喜欢了, 教育国际化才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教师是一个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执行者, 教师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 通过学生的接纳和实践, 使大学国际化成为现实。一旦教职员工获得了第一手的国际化经验, 他们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就会迅速增加。提高教职员的素质, 为他们提供走出国门参与考察学习的机会, 必定会增加他们对教育国际化的支持, 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4 结 论

大学是造就人才的地方, 大学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国家的、世界的称职公民, 是未来各种职业的胜任者, 大学应提供给学生一种了解和包容他国文化和历史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大学需要国际化。对于很多大学来说, 国际化关注的第一步就是学校领导观念的全球化, 把中国的国际化步伐同更广范围内的全球环境相联系, 寻求更多的地区与全球之间的联系链条。同样地, 国际化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 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 需要资金、资源支持, 需要成立专业的部门组织运筹。

本文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 虽说收集到很多资料, 但是实时性不是很强, 缺乏具体的调研数据。本文障碍、策略分析多为感性见解, 理性思维不足。相信还有很多研究成果是已经做出而我未知的, 也相信在教育国际化这个领域还有许许多多是共同未知的, 我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与国外大学的国际化相比, 我国大学的国际化仍然相对滞后。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一个过程, 没有终点, 在这个过程中时刻都存在障碍与挑战, 包括思想观念的局限、教育物资资金的不足、获取信息资源的滞后等。因此, 把握国际化动态, 适时调整战略, 采取相应的策略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障碍,策略

参考文献

[1]常永胜.大学国际化:背景、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 (1) :101-104.

[2]陈明选.国际化视野下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江南大学学报, 2007, 27 (3) :31-34, 59.

[3]廖进球, 谭光兴, 朱晓刚.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 :59-61.

[4]刘道玉.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选择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4) :6-10.

[5]刘正良, 施华玉.新一轮教育国际化的运作表现与我国教育发展[J].时代人物.教育前沿, 2008 (9) :34-35.

[6]佟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5) :40-42.

[7]王颖.近十年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趋向[J].江苏高教, 2008 (3) :47-50.

教育国际化策略 第9篇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的渊源

就历史发展脉络来看,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十二世纪到十九世纪末

大学在创立初期, 就已经具有“国际化”的特色。大学起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巴黎、意大利波隆纳等地, 由于皆以拉丁语授课、拥有相同教学内容和考试制度以及学位在欧洲各地都被认可的传统, 因此欧洲大学有着不受地域性束缚的特色;此特色也使得大学得以跨域疆域在各地不断地设立发展。

2. 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进入二十世纪, 国际局势的变迁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使得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国防安全问题成为各国最关注的焦点, 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就成为国家的重要策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促进国际间相互交流, 国际联盟成立了“国际学术合作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 ;美国在1919年成立“国际教育协会”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法国成立“国际学术联盟” (Con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Etudiants) , 协助学术旅行和访问;德国在1925年成立了“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 Dienst) ;英国则在1934年成立“英国交流学会” (British Council) ;这些官方组织皆制定策略让教育的国际流动成为有组织的活动。在此时期, 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需要才是扩大国际教育的主要动力。

3.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

八十年代, 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欧洲共同体的加强, 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开始崛起, 日本和欧洲都开始投资于“研究与发展计划”, 与美国展开竞争。美国面临挑战也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在私人基金会的资助下, 成立了包括156个成员机构的“高级外语学习和国际事务研究联合会”。九十年代以来, 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 留学生人数快速成倍增长,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国际上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发达国家借由高等教育国家化深耕政经关系、扩大国际影响力, 发展中国家则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视为改善教育与研究的手段。

(二) 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实施现状

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已成为各国展现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而国际化推动较晚的亚洲国家, 也不甘落后于西方国家, 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政府均表态争取成为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的枢纽, 通过各大学区域地位的提升, 进而成为国际一流的学府。表1显示自2000年来, 全球的国际学生人数不断增长, 各国受此影响, 招收国际学生的人数也呈现增长的趋势。

资料来源:研究者整理自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2011) ;Janpan Student Services Organization (2011) ;OECD (2011) ;中国教育年鉴 (2001-2011) 。2000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高校生人数 (本科生+研究生) 586.21 1659.64 2149.32 2285.15 2385.63

1.美国

美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拥有“世界大熔炉”的美称, 进入21世纪之后, 美国联邦政府一如既往地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先后发起国际化措施, 制定新策略。发起“国际教育周”, 建构国际教育交流新环境;制订吉尔曼奖学金方案, 提供有意赴海外进修的美籍低收入家庭、社区学院学生、残疾学生及不同种族背景的学生为期一年的海外研习机会;改革政策增加奖励, 广泛吸引海外国际学生, 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综合改革法》给予国际学生临时工作的签证, 由每年6500个增加到11500个, 另外决定给所有在美国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的国际学生免除临时工作签证与绿卡配额的限制。美国是一个极力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 不论是在教育国际合作或是人员交流方面, 都位于世界前列。

2. 澳洲

二战后澳洲开始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于1951年开始推行《哥伦布计划》, 该计划为澳洲和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协议, 内容包含资金和技术援助、教育及培训计划等形式的国际合作。90年代开始, 澳洲联邦政府解除了国际学生市场的管制, 市场的开放造成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 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与香港为主要招生目标市场。澳洲联邦政府设立了“澳洲国际教育处” (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 成立目的在于加强政府与国际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络与合作关系, 提高澳洲在国际教育以及培训领域中的地位。此外, 澳洲国际教育设立运作规则, 保障教育机构及国际学生权益。但是经济利益也依然成为澳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驱动力。

3. 日本

1980年代以后, 随着经济力量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日本开始推动国际化。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开始倡导“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观念, 文部省在1995年的《教育白皮书》中特别指出:“为增进国际理解, 确保世界和平与国家社会的稳定, 必须继续有计划地推进教育、文化、体育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建立国际信赖关系, 并且进一步对外开放。”面对国际, 日本首先采取强化与世界各国教育交流的策略。首先在1990年与澳洲、韩国、泰国、新西兰等国联合发起成立了“亚太大学交流会” (UMAP) , 举办了多次政府会议, 推动亚太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本高等院校于80年代末开始在海外建立分校, 到了90年代中期已在7个先进国家开办了26个分校, 其中有15所分校设在美国;其次日本努力与海外大学签订国际交流协定;完善发展学分互换制度。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

(一) 我国高等教育留学生策略实施现状

2002年,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调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 将标准平均提高44%, 涉及88个国家和地区, 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公派留学奖学金资助标准提高幅度最大, 惠及留学国别最多的一次, 也提高了公派留学人员的地位。之后政府于2002年取消了大专以上学历出国留学人员毕业后必须为国家服务五年的限制, 亦不再收取“培养费”, 并取消“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2002年成立“教育涉外监管机构”扩大政府对各类教育涉外活动的控管程度。我国在2000年宣布《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意见》, 提出通过改革奖励、津贴办法、创造良好环境, 逐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2001年, 教育部联合各部会下发《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 成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第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二) 我国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策略实施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于2000年由教育部、外交部与公安部共同颁布实施, 其内容强调:“高等学校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工作, 应当遵循深化改革, 加强管理, 保证品质, 积极稳妥发展的方针”, “高等学校具体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 “高等学校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为了让更多的海外学生、学者到中国进行学习和研究, 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01年, 教育部出台《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规定》, 由教育部制订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计划, 留学基金委具体负责奖学金生的招生工作及在华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至2012年政府奖学金主要可分为9项:中国政府国别奖学金、长城奖学金、亚洲留学奖学金、中国———东盟 (AUN) 奖学金专案、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奖学金专案、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高校研究生专案、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省、自治区学生专案、中国政府专项奖学金———支持地方奖学金专案、世界气象组织奖学金。以上先由留学生基金委审核资格, 然后由各高等院校决定奖学金学生的录取工作。

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策略实施问题

(一) 高等教育学生留学率仍偏低

学生的流动是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的重要指标, 要判定我国高等教育是否达到国际化, 必须考虑高校生人数。表2数据表示, 虽然近年留学人数与高校生比例有微幅上升, 但其实仍是凤毛麟角而已。这或许与我国当前留学策略主要皆为配合国家发展, 首先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有关, 且“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奖励名额太少, 2012年仅有500名, 难以对推进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资料来源:研究者整理自中国教育年鉴 (2001-2011) 。

(二) 对公派留学人员和自费留学人员投入失衡

中国基于自费留学人员的财政支持, 与自费留学人数占留学生总数的高比例及国家GDP快速增长的状况不协调, 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始终占留学生总数的90%左右, 攻读国外学位的人数远超过公费留学人数。虽然2003年启动“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但是规模极小。

(三) 高等院校软硬设备未达到国际标准

首先我国部分招收来华留学生的大学硬件设备过于落后, 多媒体教室短缺、科技资源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华留学生受教育的品质。其次, 大多数大学教授教学时仍使用中文教材, 并缺乏适用于来华留学生的原版双语教材, 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授课, 其教学内容对来华留学生而言,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四) 我国国际学生学历学位在国际上认同度低

目前我国的来华留学生仍以周边邻近国家为主, 且他们留学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此现象也说明来华留学生的市场需求有限。我国国际学生的学历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同度较低, 这样便限制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输出。另外, 我国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种类及金额十分有限, 除了对少量公费留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外, 对自费留学生很少有相应的激励策略, 从而限制了招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

(五) 来华留学生公共服务机能不健全

来华留学生所需的服务市场不完善, 大学也缺乏为来华留学生服务的意识, 诸如:签证服务、行前咨询、住宿、实习、打工等留学服务机能仍是缺少的。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 明确规定来华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许打工, 不可就业、经商, 也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部分想自费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

四、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策略研究

(一) 留学策略

放宽返国服务规定。近年来, 获得国家奖学金出国的留学生必须回国履行服务义务的观念开始转变, 留学生从国外获取的收益主要是观念的更新、外语水平的提高、学术水准的提升、交流能力和资讯获取、鉴别能力的提高, 等等, 这些收获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所从事的教学、科研或工作。若强制留学生回国服务, 必然能提升国内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 但却削弱了文化传播功能。身在海外的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通过他们在世界舞台上游走, 使中国了解世界, 也让世界认识中国, 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留学奖助策略不具回国服务这一理念已成为国际趋势, 许多先进国家的留学策略目标为鼓励学生至海外进行文化交流, 拓展国际观, 因此优秀学生获奖学金后可来去自由, 无为国效力的责任。然而我们在推动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之外, 更应重视海归留学生人才的利用, 西方先进国家虽大力推动留学生出国, 但同时也招收大量国际学生, 因此高级专业人才不致匮乏。我国也应注重对于海外留学人才的规划利用。

(二) 国际学生策略

1. 持续引进海外人才, 宽松的工作限制

自从教育部提出“扩大招收国外学生计划”, 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源, 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我国。政府通过计划的推动与法规的修正, 将国际学生重新做了诠释, 主要意图为扩大生源。我国研究领域注入海外高精尖人才可以补足我国的研究能量, 激发出更多的研究潜力, 提升大学院校学术研究的国际地位。适当放宽国际学生在我国的工作限制, 更有利于招收国际学生来华留学。

2. 严格把关国际学生品质

我国在“扩大招收外国学生”计划之初, 部分高校滥用高额奖学金压低学费吸引国际学生就读, 如此一来偏离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初衷, 导致高校中国际学生良莠不齐, 原预计可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大幅度降低, 更有甚者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负面伤害。2010年开始我国推动以质量和发展并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 以提升国际学生品质为指导思想。

3. 建立健全国际学生在华留学硬软件设施

我国高等院校招收国际学生首先要建立健全高校内的硬软件设施, 使硬软件设备要和国际接轨, 增加多媒体教室, 科技资源, 采用双语授课和双语原版教材。完善来华留学生的公共服务机能, 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品质。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发展, 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成为实施高等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是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师生互换、学者互访等国际交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以及教育技术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源内涵的研究, 探究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现状,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婧, 吴坚.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特点[J].文教资料, 2009.

[2]史亚杰.简论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3]汪霞, 钱小龙.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J].全球教育展望, 2010 (11) .

[4]钟宇平.全球一体化与市场化下的高教发展[J].江苏高教, 2000 (2) .

[5]曾满超, 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学概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2) .

[6]李素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4) .

[7]王庆石, 刘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5) .

教育国际化策略 第10篇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 教育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和深入。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同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标志之一。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为培养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在传播本国文化、提高本国国际地位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我国的现代留学生教育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 经过几十年蓬勃地发展, 到2001年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已达六万余人, 学生也由公费留学生为主转为自费留学生为主。从2001年至今, 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8年期间, 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从此, 我国高校日益参与到世界留学生市场的竞争中, 并以留学生教育为龙头, 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 如中外教师的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教材的引进等。留学生教育的开展, 促进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 而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则进一步促进了留学生教育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院校如何在制度和师资队伍两大方面有效地开展来华留学生工作、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办学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积极探索适合国际化特点的留学生管理体制和模式

高等院校是开展来华留学工作的主体, 而其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成败, 是整个来华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可为留学生教育事业起良好的推动作用, 反之亦然。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 全国范围内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小、数量少, 主要以计划模式为主。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 来华留学的规模日益扩大。留学管理工作由国家指令计划过渡到各校自主招生、自主发展的新阶段。由于没有规范所有学校的教育模式, 从而形成了目前各院校不同的学生管理模式和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 许多高校单一的外事行政管理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纷纷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教育学院或者教育中心, 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管理等, 解决留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年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证明, 统一的学院和中心管理模式, 符合留学生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 使得留学生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 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优化配置并发挥出最大优势。学院和中心管理模式也符合留学生管理的要求和特点, 受到留学生的普遍欢迎, 保证了来华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 从而促进了各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培养优秀的来华留学工作队伍, 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从事来华留学生教学的教师以及留学生管理人员是留学生教育的最终实施者, 师资队伍的好坏和来华留学生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来华留学生工作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因此, 要想科学地发展留学生教育, 高等院校应首先重视来华留学工作队伍的培养。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队伍, 提高教师的全面教学水平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应了解各国留学生的文化差异,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促进每位来华留学生的成长。同时为留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 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双语版教材和双语教学, 确保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 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国际型人才服务于社会。此外, 我国目前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高校为数较少, 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 要建立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学队伍, 高校就要重视对外汉语教学, 要把对外汉语教学当成一门专业学科来发展, 要成立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教师队伍要专业化, 才能使得来华留学教育走向国际化发展。

留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是科学开展来华留学工作的保证。留学生管理干部首先要有工作责任心, 因为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 有着不同的文化, 他们初到中国语言不通, 风俗习惯不同, 又远离家乡亲人, 这就要求我们的留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要想留学生之所想, 急留学生之所急, 为他们排忧解难, 尽快让他们熟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新环境。其次, 留学生管理干部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留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校规、校纪等方面, 留学生管理干部需要掌握和理解这些管理规定, 使留学生管理日常工作法规化、制度化。另外, 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会话能力也是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必需技能。管理干部日常的工作对象为各国留学生,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外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才能顺利地开展留学生管理工作。

四、结语

高等院校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此过程中, 高等院校自身只有在制度建设和师资培养等领域科学地开展工作, 才能进一步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不断发展, 也推动了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在国际化新形势下, 来华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学生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高等院校应不断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体制, 建设一支国际化的来华留学工作队伍,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教学、科研、服务和国际交流构成现代高等学校的四大功能的观点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此背景下, 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社会效益越来越被认识。因此, 我国高等学校如何在制度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上科学发展、走国际化的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积极科学地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无疑是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等院校,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爱军, 张海燕.新世纪外国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文教资料, 2007, (3) :11.

[2]朱志龙.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 2010, (3) :48-52.

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策略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国际会计准则

一、会计国际化的概念

会计国际化的全称是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客观上讲,为了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处理会计事务上,会逐渐的趋同于国际惯例。这有利于国际会计行为间的互相沟通、规范、统一和协调,也就是说,将国际公认的会计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上去。

二、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进程已经不断加快,但是总的来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

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主要是参照发达国家的经济环境,而作为经济转型国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较短,部分领域的市场不够活跃和规范,许多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主要都由国有资产控股,且治理机构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于这些上市公司中。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相关,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制约。

2、我国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以及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三个部分。首先,由于企业监督机制不健全,弱化内部会计监督,使得监管功能难以发挥;其次,财政税务和证券监管部门都有权监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当没有形成有效地监管机制;另外国家监督方面依然缺乏监管手段;社会监督方面事务所执业人员素质不够高也影响了监督的质量。这种种问题,都可能导致有企业公然作假,不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有效执行,有的甚至人为操纵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准则的实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执行,这就有赖于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建国初期的一段时间以内,由于国家没有很好地重视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教育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得到重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但与发达国家会计从业人员比仍然偏低,总的来讲整个会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少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通晓国际会计管理。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策略

1.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为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自不同的国家的组织成员在参加国际准则制定时不可避免地要站在本国立场上发表意见。因此,在制定国际准则的过程中我国应积极参与进来,如果在制定准则的各个部分有更多的中国代表参与,使其更多地兼顾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那么更有利于我国提高行业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2.在发展国内的会计行业这一方面,我们应当大力开展调查研究,使新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更强,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准则制定水平。

(1)构建我国会计概念框架。我国目前的会计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仍然是基本会计准则,但它并未达到作为概念框架相应的功能,在实质上只能算是一个雏形。因此,为了完善和补充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我国仍应建立一个具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2)需进一步改进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形成一个有效的制定准则的机制体系。前面谈到的我国新准则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有很多都关于制定程序。我国在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过程中应借鉴IASB的应循程序,使得会计准则制定工作能够有序开展。(3)努力使会计准则的应用性加强。由于新准则比IFRS的内容更加简练,它的制定是以原则为导向制定,所以,要想减少会计实务操作的随意性和人为操控因素,就要提高会计实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3.制定配套法律法规,衔接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以顺利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

相关部门、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强互动、沟通以求共同演进。及时梳理与新准则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修订不需要或不适合实施新准则的法律法规。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配套法规,根据新准则的需要,使其与法律、法规相互协调、口径一致,确保能正确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

4.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教育。

(1)完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对会计执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建立会计行业自律组织归属于财政部门,可参照国际惯例完善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同时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考评,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警示和奖励,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体系。其次,应建立和完善配套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机制。(2)更加注重培养精通国际会计的专业人才,目前同时熟悉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并能将国际会计准则与其结合进行研究的专家型人才极度缺乏,中高级人才奇缺,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教育层次,改革对于会计职业人员的教育体制,重点培养高级会计人才以适应国际竞争。并让执业人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加大力度继续教育会计职业人员,使其一直保持一定水平上的专业素质。要加强国际间会计从业人员的交流,并引进国际会计师资格考试,从量到质整体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3)进一步注重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净化会计师行业中,注册会计师是中间力量,我国能稳步进行会计国家化,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改进选拔制度,如职业考核方面,可适当地加入对会计实务操作和理论知识的考核。

四、小结

综合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尽管还有很多障碍和阻力存在于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中,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会计准则必须国际化,资本计量的内在动力在推动它,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积极把握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只要我们掌握分寸、利弊和进程,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提高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水平,制定配套法律法规以配合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就能够平稳、有效地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而实现整个会计国际化,更好地发挥会计这个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单位: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屯兰矿多经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锦霞.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2.

[2]叶枫.新阶段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第12篇

一、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概况:启迪和思考

对于“国际理解教育”, 虽然尚有不少问题需要厘清, 但是, 不可否认,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一大世界潮流。[1]尤其是随着诸如流行疾病、恐怖活动、能源损耗、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科技的过渡使用等问题的不断加剧, 各国越来越意识到, 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将越来越依赖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携手合作。

国际理解教育虽然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史, 但相对来说, 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试验时也各有侧重。如美国是最早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国家之一, 在发展过程中虽一直伴随着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不断争论[2], 但一直在深入探索其更好的定位和方式, 21世纪后, 其发展越来越重视州际协商、公众参与、政府支持、课程开发等。日本的国际理解教育从最初的“战后反思、追求和平”的思维基点到“有国际素质的日本国民”的目标定位, 21世纪后, 日本国际理解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并呈现出核心主题不断聚焦和实施形式越发多样的发展态势。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起步较早, 发展较快,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比周边国家全面且深入, 制度、政策、课程、项目、培训、评价等多类措施并举推进, 取得较好成效。韩国设立了亚太国际理解教育学院, 已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的中心[3]。

我国也有不少地区在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路径。从课程角度看, 国家课程的渗透 (以外语、地理、历史、政治等为主) 、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课程的实践是三种主要路径。鉴于国际理解教育过于宽泛的定义, 有些学校不仅在课程实施角度, 还在教育内容角度进行了研究, 如我国有学校提出“六大中心概念———相互依存性、文化多元性、社会公正性、纠纷性、变化性、稀少性, 五大学习领域———民族文化理解、异文化理解、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4]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选择与组织思路。有些地区或学校集中力量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 以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系统性教学资源。整体来讲,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能够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并逐渐在全球化背景下, 从学生发展需求角度, “去政治化”式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式。其中, 教育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和资源建设是研究重点。

纵观各国、各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历程, 对照闵行区的地理位置、社会需求、教育历程、学校分布、经济与文化发展速度等, 不难发现, 拥有上海市近三分之一境外学生、多所国际学校、多所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多所国际部 (或国际班) 的学校、100多所招收境外学生随班就读的闵行教育, 已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一些国际化办学、管理、教学等方面的经验, 但要持续、科学发展, 仍需深入、系统研究基础教育国际化。其中,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首先引起重视, 并得到率先研究。闵行区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 需要厘清或研究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 闵行区基础教育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条件是否充足?如课程是否具备, 学校硬件能否满足, 学校和社会是否支持, 经费有否保障, 师资能否适应等。

第二, 闵行区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定位?具体来说, 需要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社会公民 (或中国公民) 的特征或特质是什么;在学生的国际化素养中, 哪些素养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 哪些是因个人差异产生的;本地区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在推进过程中如何凸现地方文化特质和地方教育特点等。

第三, 闵行区可以采用哪些途径或方式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如采取自上而下地整体推进还是学校自主实践, 抑或跨校合作探索;是以国际交流和实践为主的活动式、体验式学习为主, 还是以国际理解教育专业性课程为主;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特殊群体学生等。

第四, 如何保障和评价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区域性教育决策, 既要注意其适应性、科学性等, 还要注意其发展性、创新性。如何让本地区国际理解教育能够保持良性、持续发展, 师资培养、课程规范、制度保障、经费支持等都需要系统设计。

二、区域国际理解教育推进思路:定位和策略

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来说,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形势, 国际理解教育确可成为改善、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的思想和策略。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目标愿景既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也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庸之策”。对于我国区域基础教育来说, 一方面, 要吸收国际理解教育的思想, 从全球化趋势、人类发展、文化共生等角度丰富区域基础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 要从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及区域教育实际出发, 从教育文化、资源条件、师生需求、课程体系等多角度, 分析优势和不足。闵行区融合这两个视角, 合理定位, 实践选择, 推进区域国际理解教育, 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品质。

(一) 根据基础教育价值取向探寻区域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位

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国际沟通、国际协作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闵行区认为区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 基于此, 突出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多维视角, 认识世界

基础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以历史的视角认识人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也要指导学生理解当前的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科技。但是, 单一知识体系下的学习难以支持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要达成对人类社会、真实世界的认知, 必须拥有多维视角。

2.尊重差异, 和而不同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 同时, 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性的。[5]认识、鉴别、尊重差异是理解多样性的前提。人的差异、家庭的差异、地区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国家的差异、文化的差异等客观存在着。但是, 长期以来, 教育内外对“一致性”的追求遮掩了对“差异性”的关注。基础教育要借用国际理解教育思想, 引导学生重视在“差异”中形成对本地区、本民族、本国的客观认识, 并在差异中形成对“自我”的准确定位, 提升民族自信心, 基于此, 学会彼此理解, 共同生活。

3.沟通协作, 和谐发展

上世纪末,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个学会”由此成为教育界共识, “以理解、沟通与合作为基础的共同生活的教育目标”开始备受重视。但是, 从世界历史和当前实际来看, 各类“冲突”不可避免;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 “竞争”永伴其行。要发展我国的教育文化, 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协作或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要在教育的方式上强化之, 还要在教育的内容上丰富之。国际理解教育可以给“合作教育”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从不同个体、不同情境、不同任务下的合作延伸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协作, 鼓励学生在国际视野和人类发展历史视野中, 理解合作意义, 通晓国际规则, 熟悉多元文化, 习得沟通技能, 促进和谐发展。

(二) 根据区域教育实际探寻国际理解教育的支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对于任何地区的国际理解教育来说, 既要服从于国家整体的教育规划和要求, 也要根据地区经济、文化、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和人民需求, 探寻适合于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闵行区根据区域基础教育的教育目的和要求, 立足闵行地区文化、本土资源, 聚焦“多元文化”, 探寻国际理解教育推进策略。

1.着眼文化交流:了解多民族文化, 传承地方文化

“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理解, 丰富文化交流方式, 提高合作效益”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目标。地区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时, 一方面, 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等。另一方面, 要指导学生了解其它地区的文化、本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及其它国家的文化, 理解其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及表达形式, 分析文化差异, 探索文化交流方式。

闵行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 充分利用了闵行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基于我国多民族文化特点,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闵行“马桥古文化, 七宝、召稼楼等古镇文化, 七宝皮影、马桥手狮灯舞”等地方文化;基于人口导入大区的特点, 组织学生学习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促其养成“各地方和各民族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习惯;组织部分学生带着闵行文化走出国门, 让学生探索如何让越来越多进驻闵行的外国友人了解闵行地方文化及中国多民族文化, 促其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文化交流。这些措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各类文化———识别文化标志、了解文化背景、认知文化特点, 既理解了文化对于地区、国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也逐渐习得了文化交流技能, 提升了文化尊重意识, 让更多的闵行学生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闵行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展者。

2.着眼社会责任:了解地方经济, 呵护生态环境

国际理解教育提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意识的全球公民。无论是作为全球公民还是合格国民, 社会责任感都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社会责任感不是停留于知识层面, 还需用结合社会需求落实于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地区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各类问题, 如社会民主、环境质量、地方经济等。

组织学生通过比较、观察、考察、文献等多种手段发现社会各类问题, 认知问题背景、本质及影响因素等, 基于发展观、系统观等思考可能的问题解决策略是闵行国际理解教育推进的重要方法。如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问题, 促进新旧上海人相融合的新型社区的设计规划, 九星市场模式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农业经济、拆迁等问题, 梅陇镇、吴泾镇、七宝镇等河流污染现状及其根源, 黄浦江文化标识及其沿岸经济, 工业区土壤污染现状及其解决策略, 五号线对闵行经济的促进作用, 上海与其它国家轨道交通设计思路与技术引用的比较分析, 上海城市交通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闵行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如何融合发展等是闵行学子们正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程设计, 巧妙渗透相关问题, 引领学生应用相关知识, 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实践能力, 提升社会责任感。学生随着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逐渐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认识到合作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领悟到国家或政府、企业或单位、家庭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对问题缓解及提升其解决效度的意义所在。

3.着眼人类文明:了解科技革命, 关注文明进步

人类文明史既是一部文化冲突与发展史, 也是一部科技发展与革新史。国际理解教育倡导保持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这除了要坚守文化的和谐发展外, 还要关注科技的力量。科技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但是, 不可否认, 在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 人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科学技术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科学技术稳步推进文明进步, 这需要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建立起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对于中国来说, 科学是舶来品。我们更需要强化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方法教育, 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信仰与科学、经济与技术等之间的平衡关系。

闵行拥有紫竹高科技园区、航天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新技术单位, 科技闵行、智慧闵行是闵行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闵行需要更多具备良好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能参与科学决策、发展科技文化的公民。闵行区域发展对闵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 吸收国际理解教育思想, 指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理解和学习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成为闵行教育的举措之一。由此, 学生逐步理解技术革新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伦理道德、政策法制等对于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攻克技术难关的常态化, 生态文明与各类技术的综合运用关系等。国际理解教育赋予了闵行科技教育以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内涵。

(三) 根据现行课程制度确立区域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选择路径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载体。要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必须依托相关课程:一方面, 鼓励各校利用已有的课程载体 (如国家课程) , 按照相关教育理念, 合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另一方面, 整合资源, 引导和支持各校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优化课程体系 (如区、校课程) , 强化落实国际理解教育。两种策略融合运用、多类课程相互衔接, 全员参与、全程渗透, 全力推进、有效落实区域国际理解教育 (具体见图1) 。

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条件、核心目标、实践经验、师资力量等, 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为了引导各校更好地开发和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闵行区确立了区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总目标, 即:了解多元文化、学会共同生活;关心世界和平、促进文化共生;理解全球治理、共建和谐世界。

荩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及载体;知道全球主要问题及危害;认识新型世界关系及表现;掌握跨文化沟通要求与技巧。

荩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比认识各国文化过程中, 学会比较学习的方法;在追溯各国文化背景及其发展过程中, 学会用历史的观念、辩证的方法认识世界;在认识和了解全球问题过程中, 学会批判地分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参与实践、角色模拟等活动中学会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表达。

荩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形成全球视野下理解、尊重、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胸怀与责任;养成沟通交流、互相合作、和谐发展的人生观;孕育文化共生、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世界观。

国际理解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逐层浸润、系统教育的过程。为此, 我区还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分别设计了学段课程目标。

荩小学段目标:知道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 每一种文化都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载体 (如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 得以传递和表达;认识到某些世界问题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 问题解决需要各国合作方可达成;喜欢全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荩初中段目标:知道任何文化都是在一定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关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理解文化共生是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 人类和平需要大家一起维护;综合运用多种载体全面、客观认识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掌握中国公民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与沟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初步形成世界公民的意识。

荩高中段目标:知道文化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人的需求”, 文化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多元文化关系理解文化冲突的原因及背景;分析世界文化发展态势和解决世界问题的方法;体验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文化合作力量;学做世界公民。

三、地区国际理解教育持续发展:机制和保障

闵行区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 除使用项目推进、专家引领、经济支持等保障之外, 还在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

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首先必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如果说国际理解教育也有三维目标, 则对于基础教育的国际理解教育来说, 其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比知识目标更重要。教师的全球化视野、教师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教师对国际性重大问题的敏感度、教师的科技文化素养等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闵行通过英语教师出国学习、外教进课堂、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全体教师通识性培训 (如“闵行区国际理解教师读本”) 等方式, 提高教师的国际交流技巧、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

(二) 搭建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校校际交流平台

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不仅需要思想引领、理论支持, 还需要实践研究、经验分享。由此, 闵行区搭建了国际理解试点校与国际学校的常态交流平台, 促进学校较直接、直观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价值、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搭建了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校之间的常态研讨机制, 给予不同学校对国际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和正在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共同研究的机会;搭建了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校的经验推广平台, 这既肯定了国际理解试点校的实施成效, 促其持续深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也有利于提炼闵行区域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经验, 让更多学校更有效地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三) 建构区域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

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 闵行区确立了地区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并建议学校主要通过国家课程渗透、校本课程开发等途径融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如何合作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等问题, 所有学校都在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行动探索着、解决着。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设计、引用的教学资源、开发的校本教材等都是其解决问题的阶段成果。其他地区的实践经验、专家研究的成果、引进的课程资源等和学校、教师自主探索的课程与教学资源汇聚一起, 并不断更新和发展, 成为闵行区区域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张民选.国际理解教育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选择[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1) 卷首语.

[2]姜英敏、王雪颖.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国际理解教育轮刍议[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 .

[3]余静.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熊梅, 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 2010, (1) .

上一篇: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研究下一篇:冒泡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