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2024-05-23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精选12篇)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第1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平等,终身教育,教育理念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不仅首创私学, 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 而且编写教材, 整理文献, 使中国的上古文化得以全面整理和发展, 并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传统, 成为儒家的一代宗师。诚如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所言, “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 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来。”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历经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 许多观点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应结合时代特点, 赋予孔子教育思想以新的意义, 以探析其对当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平等观

中国古代的教育在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学, 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同社会理想, 孔子遵循“建国君民, 教育为先”的古训, 通过和谐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从三十岁左右开始, 便打破历史陈规, 创办私学, 明确提出“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的思想。孔子认为, 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 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实现这一原则, 他在招收学生时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 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脩以上”, 都来者不拒, “未尝无诲焉”。孔子一生弟子三千, 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 也是人类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打破了封建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 为普及教育打开了广阔的天地。他所倡导的人人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其实质就是说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都能通过教育而得到转变和提升。孔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提倡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典范, 我们今天要全方位地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 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使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 确保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 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 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孔子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在教育教学方面, 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 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 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倡导“有教无类”, 在招收学生时来者不拒, 这样, 学生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如“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 以及“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废哉, 人焉瘦哉?” (《论语·为政》) 正因为如此, 孔子十分熟悉自己学生的特点与个性, 教学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差异施以不同的教育, 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除此之外, 孔子还特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避免硬性灌输, “夫子循循且善诱人”。孔子的教育是诱导的, 他是依受教者的思想、品格而施教, 不勉强人, 不压制人, 不挡住人, 把门打开给他看, 循序渐进地诱导他进去。但用什么诱导他呢?“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子罕》) 意思是说孔子用丰富的文献典籍知识诱惑学生, 用高尚的礼仪道德约束学生的行为, 这样一来学生想停止学习也不可能了。

孔子所处的时代, 社会政治呈多元化倾向, 孔子学生的身份、个性不同, 其入学目的和需求也不一样, 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多种多样。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也表现出对人个性的尊重和张扬,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蕴含的丰富人文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教育主张, 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以孔子为鉴, 我们更应该做到以厚德博学影响学生, 以德艺双馨感染学生, 以昂扬明快的生活情怀开导学生, 以心怀天下的道德使命感引领学生。[1]

孔子的终身教育观

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不间断地接受教育, 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人的发展是毕生的, 人是在终其一生的不断探索中展开教育活动的。圣哲孔子在这方面亦有同样深刻的主张, 他的教育思想涵括了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内容: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有一次, 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 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 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叹。他一生以好学著称, 学而不厌的精神尽人皆知。孔子曾说:“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七十多岁时, 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以自我修身的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人只有毕生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教育, 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 求得发展。

除了强调终身学习之外, 孔子还很重视对弟子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为此, 他亲自整理编辑了六部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作为教学的主要科目, 并且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 实现以变化气质、成就人格、提升生命之境界为最终目的。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又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局限于教材, 而是积极地引导弟子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 走近泗水河畔, 让一花一草含情, 一树一木开口, 一山一水育理。[2]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主张学无止境、学无常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 孔子不仅教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 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所谓“师者也,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成功的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耀眼的理性光芒, 对我们当代大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新理念具有以下重要的启示。

1.大学应将培养有教养的人置于首位

教育的根本目的, 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 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 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完善。将培养有教养的人置于教育目标的首位, 学生的知识掌握、认知发展、专业能力、创新品质等都从属于教养, 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校园生活等都服务于培养有教养的人的需要。如果不把人性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并彻底地转变以往的传统价值观, 那么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 也更谈不上学习社会的创建。

“理想、道德、人生观是永恒的教育内容”。在2500年前, 孔子就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认识和掌握社会纲常、事物规律, 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不断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 并以此为基础, 教育可以实现促进家庭的和睦美满, 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平等, 实现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 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从中可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 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他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

反观现今的大学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专业教育, 追求大学所学与社会之用的直接结合, 片面强调学业成绩, 而忽视对学生的品性、修养、责任、情感的培养, 导致学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文化、没教养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深刻理解孔子倡导的教育思想, 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 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应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本, 大学因学生而存在的教育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同一类人, 而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他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施以区别性教育, 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的发展, 其思想实质是充分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本。我们今天的教育则多侧重于知识内容的传授, 更多地把教育视为一种工具, 而忽视了学生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和自由天性的启迪, 这是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的。

大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尊重人性, 正确认识人的价值, 突显人的主体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给每个学生以最适合的教育。面对渐趋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 我们应重温古典的教育理念, “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灵肉交流活动, 包括内容的传授, 生命内涵的领悟, 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的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也曾经指出, 教育首先是培养人, 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 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 而是应去唤醒学生力量, 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 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作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3]

3.教师应当转变观念, 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也是教育变革对教育者自身提出的要求。孔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终身教育理念, 作为高校教师, 我们更应该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我们不应再局限于传授和储存知识, 而是要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 须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惟有发现事物的规律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才是真正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教师责无旁贷。

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 而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 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 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 引导大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一军: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精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1_3153146.htm2008-01-11.

[2]潘群敏: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理念.http://www.cn-sgw.cn/WenHua/ShowArticle.asp?id=3882008-10-6.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第2篇

内容提要:要检讨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与高等专业学校不同,强调综合、广博、人文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是: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积累、扬弃与发展;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引导社会良性健康发展;培育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公众知识分子与健全的国民。过于功利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目标设计、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是十分有害的,需要从长时效的视域来反省我们的大学教育。目前大学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很多问题。提倡读经典,让大学生学会品鉴、欣赏中外高雅的精神产品。要改变师生之间隔绝与疏远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教育、理念、目标、经典导读、师生恳谈

一、从课程设置说起

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理想范式是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其内部也严重分割,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今天,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已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增设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让各院系学生交叉互选,每一位学生至少要有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1]但总的说来,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分必修或选修)、专业课(分必修与选修)三大块设置,这仍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师生意见最大的:一是公共基础课中,政治理论课6-7门,比例过大,且教学效果甚微;二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过于狭窄。一些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脱离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与现代社会人生之实际,没有达到养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识、处世能力的目的;而过于狭窄的、太强调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使学生在知识面、智力与方法论上,均难以面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学科的综合发展。其实,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强调实用性的课程,到头来越设有实用性。有一些专业课其? 凳遣槐厣璧模???强梢晕奘ψ酝āN乙晕??笱Ы逃??趴硇亓浚?叛塾诔ぴ兜奈蠢矗?朔?涤弥饕宓钠?颉4笱Ы逃?⒖纬躺柚靡?械?裕?荒芴?腊濉?/P>

现在我们注意到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学生,文、史、哲、艺、宗教、语言等人文学科学生,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人文与科学的交叉,特别是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提倡与重视,已卓有成效。从人性的养成来看,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人文的陶冶与性情的养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学习人文学,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智慧,是体验、丰富、提升人生的内涵与境界。但人文学工作者拿什么来满足大学生的人文需求呢,在他们最珍贵的大学生涯中,我们提供什么最有价值、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目前我们课程设置上反映出的另一方面问题是,四类课程(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公选)多为概论课,即二级或三级学科的某某学或某某学概论、通论、原理、通史、断代史等。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各院系的课程设置中,极少有导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为内容的课程,这是中西方文科专业类、通识类课程设置上的最大的区别。国外名校文科的课程设置,多以历史上流传久远的名家、名著、经典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反复研读,反刍其原创性的内涵。[2]而国内素质教育课程(或称通识教育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乃至文科基础、专业课程仍流于一般概论原理或通专史,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或貌似严整实为拼凑的体系。有人认为,读经典,读几部书,知识面不是更狭窄了吗?修若干门概论,知识面不是更宽一些吗?这种认识是有毛病的。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指出,精神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不成比例的,希腊史诗、哲学、艺术和莎士比亚,仍然能够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3]文明史上的经典是高不可攀、不可替代的。例如荷马史诗与《诗经》《楚辞》等,尽管其中不免有历史的局限,但今天人们浸润其中,仍然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指导同学们直接读文明史上具有原创性的经典,与思想、文化、艺术、哲学大师作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全面深厚的而不是片面浮浅的。他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品鉴、欣赏、享受高雅的精神产品,学会读书的方法,求取新知,丰富自己,拓展兴趣爱好,进而陶冶人格与人性,使之深化而完美。读经典、诠释经典,是创造式的,对话式的,身心交融的,而读概论则是被动的,是把老师嚼过的馍再喂给学生,硬灌给学生。当然,我并不一般反对概论、通专史体系的教材与教学,这可以提要钩玄,方便初学的学生把握一些基本知识,但如果所有的课程都这样,那就有问题了。至少应有一部分课程是原典教学。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针对不同科系、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中西文版本,导读不同或同一经典。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动者和研究专家黄俊杰教授分析了西方、日本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不同模式,特别评析了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古今的经典(包括古希腊、中世纪、近现代的大师名著,也包括东方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为课程教育的中心的经验,很有价值。“近百年来美国的经验显示,以经典作为通识核心课程,是传承文化价值的有效方法……应该成为知性与理性迈向成熟的大学生所共享。? [4]目前,我们的通识课、公选课太泛太滥,应逐步形成以代表历史文化精华的中外经典为主要内容和教材的核心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及其精神价值。

我个人在武汉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发表了《理念 特色 经典导读》[5]一文,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为例,指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材中应逐步改变概论加通专史的结构,突出经典导读。我院近年来创办的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的课程设置,以古今中西大传统中的最著名的十多种经典为主要课程,让学生直接读具有典范意义的原著原典,在文科教学方面突破了近五十年的新传统。

二、大学的定位:功利性与实用性之反省

课程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理念与目标。当前讨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问题,我想主要是针对太过功利性、实用性或为技术而技术的目标设计的。大学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口号当然是对的,但又是不全面的,因为这种服务不是直接的,或者说不完全是直接的。它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适当的功利的要求,例如对大学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肯定是有问题的。把教育与浅近直截的政治或经济目

的直接挂钩,已经使我国高等教育付出了不少代价,浪费了不少本来就不丰厚的教育资源。

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那也仅仅只是第二位的。当然,对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6]在费希特、洪堡看来,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不占第一位。

大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洪堡特别强调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反思性”问题,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造性与不断反思的精神。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和学科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的行为准则的反思。”“科学是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个性,然后他们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洪堡还指出:“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7]

据德国现代化研究专家李工真教授研究,普鲁士至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典范之一,乃在于他们自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传统:第一,大学的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摆脱对出身的依赖和对工商职业利益的兴趣,大学要与“社会实际政治与经济利益”保持距离,使大学、教授、学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国家与社会上的一支校正力量,校正那些不能把社会引向健康的东西,哪怕是形成为强势或话语霸权的力量。第二,大学是研究者的共同体。不断研究不为人知的东西,发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接近,积极、永恒参与学术探讨,以及研究的独立性、独创性,是大学教授们的最高的道德义务和原则。国家、大学必须有一套竞争、淘汰机制,保证、激发青年学者献身于科学研究,向已形成的舆论和权威挑战,冒着与他人在学术上冲突的危险,扫除门户之见,克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取得学术上的真正的突破与创新。第三,大学一定是综合性的大学,它不同于地区性的学校,不同于专业高等学校,不同于工科、实用学科的专业化分工的学院,更不是职业训练所。因为大学强调综合、广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强调人文教养、人文底蕴、人文积累与科学自由精神,不允许定位于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大学实行的主要是讨论课(Seminar)教学法。大学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自由进入图书馆,进行同学结伴式的自由讨论。青年人要离开大学时,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或仅仅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人。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8]

由上可知,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与社会热点潮流,与商业化的大众文化保持距离和培养人才的全面性、反思性、和谐发展,是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灵魂。这与把大学教育功利化、实用化、技术化、短时效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单一性、工具性、职业化、无批判性的见解是格格不入的。用极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维考察大学与大学的科研、教学与学科建没,在收益成效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都要求短、平、快,立竿见影,立等可取,这种短视的观点、短期的行为,是十分有害的。目前的大学管理部门缺乏中国智慧,不懂有为与无为的关系,缺乏弹性。他们真是去“管”教授,而且“管”得细密琐碎,根本上是以不信任教授为前提的。对大学教育及教师的`许多评价指标、量化标准或考核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重量不重质,完全丧失了学术品鉴的能力,如以刊物的所谓级别判定论文的水平等,一味强调形式、噱头、花架子。庞大的教育机构出台的很多做法,特别是评价体系的导向,不讲学养,不要积累,鼓励出很多无用的垃圾或泡沫,无异于逼良为娼,杀鸡取卵,这很可能断送大学教育的前途。这还不仅仅指大学教师人怨沸腾的、扰民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例如卷帙浩繁、名目繁多的报表,无休无止、鼓励钻营的申报、评奖、评估、检查、答辩,及其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用工科思维、工程方法去评价人文学术或社会科学,在尺度上、参考系上根本无视学科特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目前官僚化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与体系本身,即成为学术腐败的真正渊薮的问题。事实上,它事关大学的理念与目标。

三、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植社会资本

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大学当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的目标首先是人类与族类文明的传承,即在同情理解前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把人类各地域、各族群的,包括本土本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伦理、道德、艺术、哲学、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等文化资源,通过重新翻译、理解、诠释、交流、沟通、融合,批判地继承与创造地转化,代代相传。通过深入研究与教育,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扬弃与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全球化决不意味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恰恰要求我们发掘本土知识的普遍价值。

其次,大学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他们同时是能自由发展并具有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当成为社会的良知。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有理性的批评的态度,且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民胞物与”的境界。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指出:“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不论是学术、企业、媒体或政治,都需要专长……但除了专业本领以外,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关怀,才配作知识分子……自然科学家也可以培养深厚的人文关怀。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学领域里的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自我反思的学问

,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的自我反思。”“能不能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是评断大学素质的重要标准。培养批判精神,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也是大学的目标。”[9]富有人文关怀的健全? 墓?谥?斗肿樱?梢源庸憷?氖右翱悸钦?錾缁岬恼?巍⒕?谩⒎?伞⒔逃?⑽幕?⒌赖隆⒙桌恚?缈萍悸桌怼⑸??桌怼⑷?蚵桌恚┘吧缁嵝睦淼任侍猓?腠臼北祝?嵘?缁崂硐耄?傅忌缁崃夹缘亟】档胤⒄埂?/P>

再次,作为大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对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养,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别人,敬业乐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们称之为“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效率优先”,但办教育不能要求有太快的效益与回报。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服务,需要从长时效的视角来观察,不能理解得太直接、太狭隘。从直线性的“投入”与“产出”的观点来看待大学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有毛病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2)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4)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5)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10]他主张,通过人本化的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知识与人格获得均衡的发展,使他们不仅对身心禀赋与潜能、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有深度了解,进而有关怀他人的情操,认同团体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意愿和关心全人类的胸襟。他们应有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与怀疑批判的能力。这一教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兼顾德(公德与私德)、智(知识与能力)、美(高尚的审美品位、格调与能力)、群(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而且向内向外扩充。他们不仅对本国历史文化有关怀与理解,而且能从世界的观点,有理解与欣赏世界各文化及其差异的能力,有尊重他国文化与人民的态度,[11]达到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最近,媒体报导了北京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到动物园用火碱与硫酸伤害黑熊的事件;天津大学学生马晓明因被退学而觉得生活无意义,遂杀死了亲生父亲与祖母,并打算再杀死母亲和自己;北京一位大学生马忠义也是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持刀夜闯女生宿舍,想杀人以解脱;台湾一位马姓老妇到法庭状告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工所的博士儿子不认亲娘。[12]这里面有非常具体复杂的原因,有的属于心理上的疾病,有的属于社会或家庭教育的缺陷,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的问题,是人性养育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刘海洋事件等,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健康的,是有志气且蓬勃向上的。但我们仍然有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可否认,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也渗透到大学校园,造成有的大学生的两面或多重人格,以及道德价值观上的庸俗化、功利主义或虚无主义。家庭经济背景的贫富差别,使得部分贫困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相比,现代大学教育结构的弊端是:德业分工,知行脱节,为人与为学分裂,师生之间隔绝或疏远。大学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还比较多,但与本科生之间在学问与人品方面,已不复有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目前我院建立师生恳谈日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渠道,使师生在德业等多方面有所交流。大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社区。大学应当强调教师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淳化师德、学风与校风,涵养师生的心灵,扩阔师生的胸襟。首先是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地帮助学生自己去立人去达人,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总之,人文教育在今天的大学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问题,它服从于我们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注释:

--------------------------------------------------------------------------------

[1] 详见《武汉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上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月。

[2] 参见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七、八章有关美国、日本教育的考察报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第48-49页。

[4] 除前揭黄俊杰书外,又请见林孝信、黄俊杰《美国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实践》,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3月再版本,第117页。

[5] 拙文发表于当时的《武汉大学报》,后收入《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6月。

[6] 托马斯•里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慕尼黑1983年版,第57页。转引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DD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8月版,第52-57页。

[7] 同上

[8] 参见李工真:《德意志道路DD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8月,第56-65页。

[9] 杜维明:《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刊4,稻乡出版社194月,第47页。

[10] 杨国枢:《大学之理念及其实践》,刘安之、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实践》,逢甲大学与台湾通识教育出版社,209月,第1页。

&nbs

p;  [11] 参见同上,第5-8页

人文教育:纽曼与大学的理念(十) 第3篇

从上次对liberal education在20世纪以前发展史的勾勒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这一教育传统的三个重要层面:它以学习经典作品为主.着重培养个体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关注有关人和世界(包括神)的哲学问题而不是现实生活的问题。我们此前反复提到.在纽曼生活的19世纪.这一非功利性的教育传统已经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自然科学的发展,功利主义伦理学的流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实用主义教育的推动以及整个基督教社会的日益世俗化趋势。作为一位终生致力于教育和宗教两大事业的保守派,纽曼一直把继承和发展liberal education的传统当作他的大学理念与实践的核心。从他在《大学的理念》中的论述和为爱尔兰天主教大学制定的规划中可以看出.他不仅竭尽全力坚持和维护这一传统的三个层面对传统、对个体、对哲学的追求.而且用充满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语言阐释和拓展了每一个层面。另一方面,针对他所处的时代在精神上发生的危机.纽曼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即把liberal education的智性传统与天主教的道德精神统一在大学这片世俗世界的圣土中,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质。不论他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所谓“时代潮流”.他的真诚、勇气和超越性的眼光确实带给后世教育者们许多感悟。下面,我们就分别考察纽曼对liberal education三个层面的阐释和发展。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第4篇

一高等教育新理念之一:重视无意识, 寻找智慧之源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有人把它比喻为一颗不断生长的知识树, 树的生命来自根, 而智慧是滋养这棵树不断生长并开花结果的根, 没有根的树是死树, 没有智慧的知识是迂腐的知识, 而没有智慧的教育是没有价值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生命就是智慧的教师所赋予的。

现代脑科学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外部刺激而建构大脑神经网络的过程, 而教育的本质就是控制和完善外部刺激从而进行意义的生成, 不断开发人脑的潜能, 塑造智慧的大脑。如果高等教育在完全不了解大脑思维机制的情况下进行, 就可能是“盲人摸象”、“雾里看花”。我们庆幸西方自然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大脑认知图景, 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基于脑的高等教育的理念。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因其著名的“裂脑试验”理论获1981年诺贝尔奖, 其主要观点是大脑两半球各司其职, 左脑是语言脑、理性脑, 负责阅读记忆、书写、概念等抽象和逻辑思维, 右脑是感性脑、智慧脑, 负责图形识别、音乐、空间感知辨别等形象思维和综合能力。然而, 随着脑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化, 这一理论已经不能自圆其说, 1998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两位心理学家发表了《人脑的功能一侧化的认知神经科学:裂脑研究的教训》, 基于大量实证指出脑神经系统并非按左右分工原则组装, 更多的是皮层、边缘系统、额叶和枕叶, 乃至背侧与腹侧等多种形式组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美国科学家奈德·赫曼又提出四大象限全脑模型, 他认为人的思维由四大象限集合而成, 各大象限形成神经网络, 产生交互作用。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前填鸭灌输的“左脑”教育, 又开展轰轰烈烈的“右脑”教育, 看来都没有切实的科学根据, 那么怎样理解全脑开发呢?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潘菲尔德医生在1954年出版的科学专著中描述了这样的科学事实:医生为一位年已60多岁的患者在切除位于颞叶的病灶之前, 对附近的正常颞叶皮层用适当的微弱电流刺激, 则病人立即童声地唱起早已失传的童谣。停止电刺激, 病人立即从50多年前的生活情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医生请他再唱刚刚唱过的歌、说的童谣, 他却十分茫然, 完全不明白医生什么意思。这说明人类无意识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祖先的遗传、生活的经历和文化滋养等都积淀在大脑皮层中, 犹如水面下的巨大冰山。然而, 脑中巨量无意识的内存总是找机会发挥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自动投射到意识中来, 这是大脑意识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

意识活动转换到无意识活动的现象也很多, 比如看到一个熟人我们竟然一下子叫不出他的名字, 一个常用字就是想不起该怎么写, 事后一下子它又从头脑中跳了出来, 这就是记忆的干涉现象, 说明内隐的无意识活动与外显意识活动有时会相互转化。

如果我们把意识层面的叫经验或知识, 那么内隐的无意识层面就是智慧之源。意识活动调用无意识大量内存使它们服务于现实的意识活动任务, 这是自觉的智慧生成过程。所以一切伟大创造都是意识与无意识领域交往时灵感油然而生、豁然开朗的境界, 脑功能开发正是要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无意识宝藏使其在必要的时候投射到意识中来, 从而对信息的选择、思维的模式重新认识。另外, 由于内隐无意识可以促进意识活动也可能妨碍意识活动, 脑开发的含义也在于创造条件促进外显意识与内隐无意识的相互转化。因此, 笔者认为最佳的教育, 就是能提高转化效率的教育, 即从完善知识到滋养智慧的教育;最佳的教法就是促进转化的教学训练方法, 也就是那句著名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我们“传的、授的、解的”内容包括两方面, 第一, 现有的知识是如何生成的, 第二, 从现有的知识怎样走到未来知识。其实这正是中国古老哲学“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的辩证思想, 老子的“道可道, 非常道”、“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庄子的“相与于无相与, 相为于无相为”、“无为也, 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 则为天下用而不足”。这些都说明了“小我” (外显意识) 和“大我” (内隐无意识) 的关系, 强调必须重视内隐无意识的巨大力量, 而这种无意识正是所谓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二高等教育新理念之二:尊重个性, 以脑为本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说的是自然的法则与规律, 不要加以干涉。庄子《天运》中说“夫鹄不日浴而白, 乌不日黔而黑”。万物出自本性, 不能强行改变。他说:“众技众矣”、“出入六合, 游乎九州, 独来独往, 是谓独有。独有之人, 是谓之贵。”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的古老智慧对宇宙万物各自个性、独特性的认同是一种非常现代的教育思想, 是对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完美概括。

近年来, 美国倡导一种颇具影响的基于脑科学的分层课程教学模式, 为我们展现了“以脑为本”的关注个性、关注学生学习倾向差异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前首先利用MEG (脑磁描) 技术对学生进行检测, 了解学生大脑中的预设要求。教育中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基础上, 容纳学习倾向的差异性, 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脑科学研究证明人并不是生来就拥有一个功能完备、高效运转的大脑, 大脑的逐渐成熟是一个人的遗传特征与外部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大脑可塑性是说人脑并无固定模式, 脑的结构和功能都可以随着环境、学习、教育、行为等诸多因素而发生动态变化, 换句话说, 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重组能力。

大脑可塑性和关键期理论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它是教育必须尊重的规律和法则。为了大脑的无尽智慧, 教育不能随心所欲, 不能忽视智能认知关键期的培养, 而是要有计划和有目的地加速神经元信息传递、促使轴突髓鞘化、构筑神经网络通道,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知天之所为, 知人之所为者, 圣也!”

三高等教育新理念之三:激发强大的情绪智力

对学习中情绪智力的力量, 中国智慧同样作了最深刻的领悟, 孔子的“知之不如好之, 好之不如乐之”、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都强调情感和情绪的作用。

同样现代脑科学研究也显示:杏仁核作为情绪前哨在学习和大脑整体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强调情绪激发在人类记忆、学习中起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

美国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家约瑟夫·杜勒研究发现, 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 电刺激杏仁核可以引起愤怒、恐惧或快乐感, 它在情绪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由于杏仁核靠近具有记忆功能的海马区, 作为脑的情绪哨兵, 可以通过其控制的情绪把接受的信息直接转变为长期记忆, 也可使信息在传输中立即发生“短路”, 推翻了以前认为杏仁核必须依赖脑皮层的信息形成情绪反应的观念, 揭示了在大脑皮层思维中枢未作决定前, 杏仁核就可能已经越俎代庖的事实。同时, 心情愉悦时大脑会释放大量的“多巴胺”、“5羟色胺”和“内啡呔”等神经递质, 使信息传递顺畅, 在快乐情绪背景下激素分子可以径直钻入细胞乃至细胞核内引起CREB激活, 产生“一见钟情”的长时记忆而且能维持长久。这些研究告诉我们:情绪信息总是优先得到加工, 情绪记忆是最高效的记忆。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高度清醒时, 大脑发出β波, 这时人很激动和烦躁, 当人们松弛而清醒时大脑发出α波, 被称为“放松性警觉”, 这时大脑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 通常以最优的方式学习, 资料收集加快, 记忆力增强, 在这种状态下大脑思维可以进入潜意识, 促进灵感产生, 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非凡的记忆和创造力也都可以取得。

在此研究基础上, 美国哈佛大学的行为与脑科学专家戈尔曼教授近年相继推出了《情感智力》和《情绪脑》两部著作, 提出“情感智力”和“情商” (EQ) 概念, 向那种狭隘的经典智力和智商 (IQ) 概念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情绪与认知并不是对立的两个过程, 而应当理解为两个并行的过程, 它们以特殊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在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 谁拥有“自我控制、坚定持久、心地仁厚、交游广阔”的高情商谁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现代脑科学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教师作为交往者必须营造快乐轻松的氛围,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质疑热情, 鼓励和支持对知识探究的乐趣和自豪感。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理念, 否定了过去单纯以提高“智商”为使命的狭隘教育方针, 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范畴, 厘清了高等教育的概念, 使情感和情绪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主题。

参考文献

[1]吕林海.分层课程:一种以学生问为中心的差异性教学模型[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 3.

[2]周加仙.走向智慧教育:探究课程的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 2003, 6.

哈佛大学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第5篇

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做有意义的工作,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判断标准,才是哈佛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哈佛大学并不适合每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读博士并不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脚踩两只船”“曲线救国”“见风使舵”。这样做,什么时候才是头呢?什么时候才能做真实的自己呢? 哈佛大学有一个理念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思考,如漆黑的夜里一簇火苗,给你以希望,如浩瀚的大海里一串浪花,给你以勇气”; 热爱阅读,会感受无穷智慧,会拥有宽广胸怀。你会知道科学家伽利略为何要为真理而献身,你会明白梭罗为何亲近自然陶醉于瓦尔登湖;热爱阅读,可得到灵魂升腾,可体验精神飞翔。阅读,让你的视线穿越千年;阅读,让你的心灵神游八荒……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第6篇

[关键词]文化教育;大学体育;改革

大学体育教育理应有别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显示出其较高的层次差别。然而,事实上是大学体育根本就和中小学体育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简单的一种身体锻炼的方法、技能的学习。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还缺乏对于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培养。想要保持一个健康而持久的体育生活习惯就必须有理性的动力来支撑,当前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缺失正是体育教育缺乏活力的关键原因。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是“文化育人”

(一)关于“文化育人”教育理念的理解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教育呢?其实教育无非就是人、文化以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们两两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具体如下:就教育和文化而言,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就教育和人而言,教育运用文化来促使人的发展;就文化与人而言,教育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转化的作用。教育是一种活动,它能够使个体社会化,它是一种将外在文化不断的内化到个体中的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核心,而教育则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

(二)体育是一种文化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体育的观点、认识和总结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体育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体育可以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论是通过劳动创造成果、人类的来源以及生存无疑都与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说我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应当不仅仅局限在锻炼身体的方法、竞技以及技能的传递,而更应当将其当作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三)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通过体育得到充分反映

体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世界的认识、改造和适应。体育不仅包含了各类如攀岩、漂流等极限运动项目,也包含了足球、田径、武术、篮球等等内容,但总的来说这些都是人类在挑战、适应自然和自我提高过程中对于外界环境和规律的客观认识和掌握。伴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在场馆、器材等各个方面都有发展和创新,可以说体育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又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

体育在反映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主要现象。人类社会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前进,也变得十分的复杂,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行为准则、价值观、审美观等等,而这些内容都通过体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外,人类的天性诸如勇敢与怯懦、内向和外向、坚强和脆弱等等都可以通过体育生动的表现出来。

二、大学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以文育人”

(一)大学体育的灵魂是“体育文化”

“以文育人”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原创体育还是传统体育,只有坚持“以文育人”才能够实现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它是整个大学体育的灵魂所在。因此,应当将体育文化渗透到体育教育中,才能够实现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广大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并培养他们较高的体育素养,让体育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中的价值取向

上文中我们也说到体育文化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它能够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同时它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具体包含了一些长期以来在体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内容。通过体育文化在学生中的深入,能够形成一种对其一生受用的健康的价值取向。所以说,体育文化使大学体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竞争教学、技能的学习或者是锻炼身体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哲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个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保持身心的协调与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体育文化”促进大学体育目标的实现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同时它也已经与其它的教育观念并存了。通过在体育活动中进行体育文化的不断的渗透,使得其正在对人们的精神层面产生着越来越大影响,人们的法治观、道德观、生命观以及健康观等等深受其的影响。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大学的体育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身”、“心”,使其能够和谐发展,不管是在当前的学习状态下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让学生学会在自然环境、自身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这里所说的“身”、“心”和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身”指的是身体形态、素质、运动能力以及机能;而“心”指的是包含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内容在内在心理素质。不管是什么环境改变时,都应适应其发展,真正做到“身”、“心”的和谐发展。也只有坚持“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培养出这样“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不仅符合大学体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大学体育文化本就属于大学文化,它对于人才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的体育教育理念应当从文化角度出发。作为广大的大学体育教师也应当在以文育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重视体育文化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并且坚持以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盛.试论“文化育人”教育理念与我国当代大学体育“文化本位”思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编.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温惠琴.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变与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8 (3).

[4]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1):4-7.

升华生命是大学教育的哲学理念 第7篇

大学是一个神圣的殿堂:家有大学生, 便是一种身份;谁是大学生, 便是天之骄子;许多人喜欢进入大学去感受那份文化氛围, 去体会人生那种升堂入室的美好。那么, 大学教育的魅力从何而来?显然,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因此, 要了解大学教育的本质, 首先必须了解人, 大学不过是培养理想人的教育而已。

生命是一种不能用理性概念描述的活力, 是一种不可遏止的永恒的冲动, 是一股转瞬即逝的流动, 是一种能动的创造力量。它既井然有序, 又盲目不定;既有一定方向, 又不能确定。生命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我的内省而体验得到的, 人们对它心领神会。它表现出来就是知觉、思想、情感;再进而表现为语言、道德、哲学、法律、艺术、宗教、国家、社会制度以及历史等等。生命最后在狄尔泰那里落实为历史。狄尔泰说:“生命是丰满的, 多样的, 是个人经验的种种相互关系。在它基本的质料上, 生命与历史是一回事。”[1]人是一种生命性存在。不管是微生物还是高等的人, 他们都在改造世界使其符合自己的需要。生命, 蕴含着许多先验的内涵, 是绝对命令。例如, 人作为生命需要实现生存、安全、爱与归属、自我实现等等基本需要。孤儿院的孩子在成年后有很多都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健康, 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幼年时期缺少爱, 说明爱与归属的需要是生命的绝对命令之一。[2]在人的生活中, 如果去掉了生命的绝对命令, 那么人就不成其为人;生命是人的奥秘, 是人的形而上的表现, 是万物之谜的灵光。作为一种追求生命意义的存在, 人开始立于世界。但是, 达到生命这个神秘境界的途径是什么?人总是在根据他人的生命经验与自己的生命历史苦苦求索。一个方面, 他要运用自己的心智改造自然界, 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第二方面, 他离不开社会, 又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他要处理好同社会的矛盾;第三方面, 生命的含义并不是天生让人明白的, 人应该发展自己的自我意识, 体会与寻找生命的含义。这三个方面, 本质上是让生命升华, 是教育的本质内容, 当然也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内容, 大学教育不过是教育的高级形式而已。升华生命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所;升华生命是大学生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的关键;升华生命, 是大学生人生成功的关键;因此, 升华生命是大学教育的本质。

二大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一, 大学是追求真理, 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场所。有人可能会说, 大学是一些抽象的无用的道理。其实, 大学的用不是即饮可乐, 它可能是植树造林、围湖引风、建房挡雨的环境, 它也可能是改造自身让其自我调出清凉感的基因工程。

第二, 大学是反思终极意义, 树立世界图景的场所。人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 首先要明白什么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就归结为一种人生意义的追问。那么, 什么是世界的本质与人生的真谛?如何破解生死之谜?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死以一种巨大的物理事实笼罩着我们, 物质世界绝对真实, 人死后物质世界永恒运动, 人只是历史短暂的一瞬, 人再也不会回到世界, 那么, 死是不是体现了人生是悲剧?[3]而要破解对死的恐惧心理, 必须进行哲学思考, 从而树立新的世界图景。新的世界图景的创立不仅可以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而且可以打开思维的创造之门。

第三, 大学是画出人生意义的场所。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作为人, 无论他是领袖名人还是凡夫俗子, 都是珍贵资源的结晶体。对于一个做卫生的老太太, 富翁可能不把他看成资源。但是, 这个做卫生的老太太可能握有一张选票、可能拥有一个博士儿子、可能忠心耿耿帮富翁守护财产、可能窥探富翁腐败的证据、可能把富翁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向社会倾诉最后给富翁极大的社会压力……, 也就是说, 做卫生的老太太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一个人想成为人才, 需要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善于挖掘这各种资源的人在社会上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挖掘各种资源, 除了能够用自己的资源和别人进行交换以外, 也需要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 这样才能使人让渡资源 (这个资源对让渡人可能是无意义的) 。要得到他人积极评价, 就需要树立自己的形象。树立良好的形象, 需要专业本领、需要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以及人格魅力。寻找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画出人生意义的能力。而人格魅力, 表现为一种人生境界。它可能是“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悠闲淡定;可能是“醉里挑灯看剑”的壮怀激烈;可能是“孤云去独闲”的悠悠雅兴;是“念天地之悠悠, 独怅然泣”的凄美孤独;还是“长太息以掩泣兮, 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沧……。

第四, 大学是培养人根据人的心理状态, 满足人的需要从而使他人让渡自己利益的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没有任何大学学历的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具有一门迄今大学都没有讲授的学问, 这就是根据他人需要, 运用策略调动他人为己服务的学问。人在提出各种生命的目的后, 他需要进行各种决策为目的画圆, 例如, 他可能需要说服姨妈和他共同投资;或者需要确定计策、压制各种反对实力取得政治斗争胜利;或者需要采取巧妙手段、压制情敌取得女朋友的青睐;或者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市场情况、推出营销策略, 这些, 都需要了解物的联系与生命规律, 并由此形成创造性的方法, 这可以称之为获取人生价值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人是需要通过与他人打交道来获得自己的利益, 因此, 他需要进行人情投资。人情渗透法律, 关系击穿秩序, 贿赂打通关节。因此, 不但应该重视人与人公平的物质交换, 而且在交换能的过程中应该打开他人的心灵。

第五, 大学是培养人的政治导向的场所。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 人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时呈现出千姿百态、高低不同的各种方式, 而这些不同的方式与人的自利性互相支持, 形成了人与人矛盾冲突的根源。更加重要的是,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服务于经济基础, 因此, 思想政治必然为统治阶级服务, 甚至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上经常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为经济基础服务无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载的。它要提出社会理想, 论证社会理想的历史合理性并且以此为基础树立道德标准与法律标准, 再运用教育规律内化为人的心理结构。

上述所说五个领域, 第一为了解生命的环境的方面, 就是传统所说的专业教育;后四种领域, 是了解生命本身的, 有的散落在专业领域教育, 有的大学教育根本没有涉及, 有的由思想政治在承载。这些教育, 都围绕生命, 或者是生命的环境, 或者是生命本身的发展, 最后都是为了升华生命。这些教育的达成, 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因为这五个方面都围绕生命, 都是为了升华生命, 都是以生命为基础进行实践, 因此, 可以以升华生命为理念发展大学教育。后四个方面, 我们可以按照传统分类方法称为人文能力。人文能力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骨骼。如果缺少了人文能力教育, 那么大学生可能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没有快乐、没有坚守、从而没有创造性;如果缺少了专业教育, 那么大学生没有实际能力, 社会文明无法继承与发展, 人停留于纯粹感性阶段, 人会逐渐成为与低等生物类似的存在。著名教育家纽曼说:“如果一定要为大学课程制定一个实际的目的的话, 那么这个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良好成员。”[4]大学教育的目的无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传统片面追求专业教育的结果是大学生就业的艰难。

三以升华生命为理念发展大学教育

众所周知, 认识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大学的专业教育必须结合人文教育, 这样专业教育才有不竭的发展源泉与动力。创造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 由此必须贯注热情、生命, 而这需要人文教育提供动力, 需要满足生命需要。人文教育以其特有的方式, 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批判精神。人文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 因此, 在大学教育中, 应该以专业教育为主体, 以富有特色的人文教育为灵魂, 两者相互配合, 推动大学精神的形成。

制度是大学创造性的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一系列规定的总和。大学制度的核心是生命哲学, 是大学精神。大学制度以其维护与反对、弘扬与提升温暖与激励着大学教师与学生, 大学制度以其行为方式服务与推动着大学教育的发展, 是大学教育发展的根本部分。因此, 首先应该以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理念, 形成大学的制度性硬核。

应该针对以上所说四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系统工程建设, 以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大学语文学科、美学学科等为班底建立大学科群与大教学队伍。首先是重编各类教材, 我们可以以《马原》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应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的起源, 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 世界是否有神, 人死后是否有另外的世界, 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如何等都要进行回答, 奇怪的是, 现行教材竟然对这些问题都视而不见。这样又怎么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底层, 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 必须根据升华生命的理念建立新的教材体系, 为大人文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重视世界图景构建。信仰, 是对于精神事物的坚定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 或对道德遵从, 对于真实生活的热望等, 把他们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是人对生命的再创造。人在树立正确的世界图景后才有可能有坚定的信仰, 人是有死的存在, 人是一种从世界寻找永恒的价值的存在, 在理解了生死之谜, 创造了理想世界的图景后, 人的心灵的深层结构得以形成, 人由此安身立命, 在此基础上才能树立坚定的信仰。树立了坚定的信仰其他一切人文素质树立才有良好的基础。

把五个领域有机的结合起来,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现大学教育的本质。人要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这需要劳动, 需要培养专业本领;人需要社会协作, 因此, 他要改革生产关系, 规范自身行为;问题是, 人生的意义还不是设定的, 需要人自己去挖掘, 人文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能力, 或者叫做“画人”能力。这样, 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变成一个有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矛盾的人、变成一个懂得人生价值并且能够发现与创造人生价值的人、变成一个遵守社会规范、奉献社会的人, 也就是说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从而实现大学发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5.

[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廊坊:华夏出版社, 1987:101.

[3]郑晓江:关于生死问题的几点思考[J].哲学研究, 2007 (9) ;115-120.

探讨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审美理念 第8篇

一、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审美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审美有了更高的认识。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舞蹈教师将美作为舞蹈表演者追求的标准,认为学生只要将优美的舞蹈动作表演出来,引起观众的喜爱和赞扬,就达到了舞蹈表演的最高境界,之所以人们追求美,将舞蹈的美作为对舞蹈表演好坏的标准,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一味地重视舞蹈表演的每一个过程,比如说舞蹈表演中涉及到柔和的、欢快的、 冷漠的、低沉的,所表现出来的并不一定是人们口中说出来的美,然而每一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是美能够概括的,舞蹈的美里面蕴含着很多的意味,只有真正的拥有审美理念的人才能真正的挖掘其中美的内涵。

总之,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审美理念,需要大学舞蹈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利用正确的态度去评价舞蹈的艺术美,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大学舞蹈教学的实效性。

二、增强学生审美理念的策略

大学舞蹈不仅仅需要将形体体现出来,而且里面所蕴含的感情都是活生生的生活写照。舞蹈表演者在表演时利用自己身处的场景然后将感情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舞蹈的内涵,在大学舞蹈美育教育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将很多时间都花费在舞蹈形体的练习上面,在情感渗透方面知识将知识进行意味地灌输,其训练的结果也是起不到作用,这样学生只能进行盲目的练习,并不理解舞蹈动作练习对于自身,对于美有什么价值。在这样一个没有学习目的性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失去了方向,而且思想和行为很容易会受到左右,当教师对学生说舞蹈形体美非常重要时,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就偏向教师说的话,然而并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思想已经陷入了误区,为了扭转这种现象,作为大学教师必须首先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点,教师应该让给学生知道什么是舞蹈的本质,让学生自身懂得舞蹈的基本内涵,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知道什么样的标准符合舞蹈的审美。当学生意识到了审美理念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学习中, 学生就不会单一的思考问题,而是从各个角度对舞蹈美进行评价,然后增强自身的审美理念。

在大学舞蹈教学中,教师想要在美育教育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更加细腻和丰富,就应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舞蹈学习功底,并且在表演时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要想将学生舞蹈水平进一步提高,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音乐故事,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进行换位思考,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和体验,就能够将舞蹈动作和音乐结合在一起,运用恰当的面部表情, 来充实舞蹈的基本内容。

大学舞蹈美育教育,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生来说,其中的审美情趣是非常大的,而且审美理念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最明显的。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是将每个学生都能培养成为国家比较专业的舞蹈演员标准,而是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下不断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到舞蹈中蕴含着的美。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学生来说,舞蹈不仅能充实他们的生活,而且还是学生未来为之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所以增强舞者的审美理念,将会对学生的一生带来巨大影响。

学生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将美蕴含其中,或者是对他人的舞姿进行评价,也是不断完善舞蹈动作的一个标准,当今大学生应该在美育教育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并且陶冶情操,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确的认识美,深入理解美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舞蹈美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神火。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能盲目地追求舞蹈美,应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仅要从音乐、人体的形体、舞蹈寄托的情感方面体会出审美的意味来,同时还要求大学生不断的在舞蹈形式上进行研究和创新,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大学舞蹈美育教育,才能充分体现出大学舞蹈美育教育的本质,进而使大学舞蹈艺术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人们在观看舞蹈时,对舞蹈总是用美来进行称赞,美是人们的一种追求,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大学舞蹈美育教育中,教师需要从舞蹈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挖掘到舞蹈美的价值所在。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理念与创新 第9篇

知识经济 (Knowledge Economy) 是以信息和创新为基础,知识为驱动力量、带动经济成长、财富累积与促进就业的经济,是一种竞争激烈的知识高度密集型经济。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知识已上升到绝对的优势位置,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就必须依靠知识不断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生产新知识的能力、以一种先进的方式生产知识、以及了解和使用知识是未来的关键”。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以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为己任的大学教育无疑将在更加广泛地发挥重要作用,大学教育理念的创新就赋予特别重要意义。

(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理念与创新

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生命力、活力、凝聚力之所在,它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维系大学发展的内在牵引力,是推动大学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没有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指引,大学就办不好,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维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大学的教育理念为了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更注重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教育的本质,正是培养学子以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为基础,适应经济时代需要的知识型创业人才。“创新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探讨大学的教育理念就非常必要,与过去传统教育比较,大学教育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强调终身和自我学习的观念

以往人们的学习时间,全部集中在求学阶段,但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累积与更新更胜从前。由于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非常的快速,再加上信息沟通和科技的助长,让人处于一种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感受到许多的不确定性。人们意识到从学校学习的知识是无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下永保竞争力,只有通过终身的不断学习,才能不断保持自我竞争力和维持知识常新,在这种形势下,终身学习成为无可避免的趋势,学习不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终身的使命。大学应该要成为终身学习者的苗圃,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以及能力,以面对外在环境的改变,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终身学习的进修渠道,使身处知识时代的人们可以及时地吸收新知识,充实自身的内涵。并把终身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学校中长期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实现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理念的重要一环。

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此外,人们除了要接受学校教育外,也应当了解自我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经济社会由于知识的快速积累,通过学校教育是无法大量且快速的获取知识,学习的内容与方式也无法多元化,而且知识经济社会,学习能力的培养重于学习内容的记忆,教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强调自身学习的观念,使学生无论是在学校或者在步出校园之后,依然可以继续学习深造。

2. 提升外语应用能力

在知识经济竞争激烈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习第二种,甚至第三种语言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尤其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正领导世界经济走向,英语俨然成为全球共通的语言,所以想要在世界的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就非得学好英语不可,才能更容易取得最新知识,进而提升自我竞争能力。

3. 加强创新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知识经济的特征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国力竞争,实际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也就是创造力人才的竞争,实施创新教育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大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的创新教育包括课程的创新、设备的创新、教法的创新和师资观念的创新等等。而教法的创新是当前教师最薄弱的一环,也是影响知识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因此推进教师的创新教学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建立创新教学团队是当今提升教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团队的合作与讨论,进而发展具有创新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崭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活泼化,创新化。创新教学团体不但可以使教师专业知识得以成长,还可以使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得以增强,形成双赢的效果。此外,教师也必须进行终身学习,通过自身的进修,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得以成长,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需求,进一步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对学校而言,营造创新学习型的校园学习文化也至关重要,如建立学校知识库,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互相流通和分享,进而在不同教师身上转化成新的教学知识,达到教学方法创新的最终目的。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和技术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更需要人们对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审美能力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校先后进行了STS教育改革运动并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并力求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各学科的科学教育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课,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文化”、“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动机和活力”等课题研究,以培养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感,还有合理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摘要:文章探讨在知识经济快速膨胀与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代,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创新。与过去传统教育相比, 当今的大学教育更注重以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能力为基础, 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知识经济,大学教育,创新,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胡守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理念[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4:39-40.

[3]李孔珍, 洪成文.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特殊使命[J].美中教育评论, 2005, 7 (2) :44-48.

[4]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念问题探讨 第10篇

人格教育本来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强项之一, 如今却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归根究底, 乃是由于当今的社会正处在一种急功近利和高度竞争的时代, 因此, 每个大学生都只想到自己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够在社会上出人头地, 而人文素养似乎并不被大家所考虑。在高中的时候, 老师们也是强调学生们必须得考上大学才能够赶得上“富二代”, 只强调智育的培养完全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再者, 现在的高等教育不断地强调要培养大学生的谋生技能, 总认为学校能够帮助同学们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 就是功德圆满了。这种教育理念直接导致大学生们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知识与技能, 而完全忽略了个人内在心灵的培养与提升, 使得现今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 只顾着自己如何能够赚大钱, 一切向符合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思考, 而高校教育也变成了一种职业培训中心, 一切以学生的就业率为最高指导原则。失去了大学本身应该具有的高度与深度。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都是具有高学历的高材生, 而这些高智商的罪犯因为拥有过人的专业知识, 更是让警察们头疼。因此, 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只强调专业技能的养成, 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文素养, 因为一位欠缺人文素养的大学生, 可能拥有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将引起更多潜在的社会问题。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下面这段话。

让学生获得对各种价值的理解和感受是很重要的, 他必须能真切地感受到美丽与道德的良善, 否则他的专业知识只是使他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 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

因此, 高校教育的目的除了要给予知识技能的训练之外,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 使他们能够明白生命的意义, 找到生命中的灯塔, 确立人生的方向, 不致成为社会的隐患。例如, 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同学、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同学, 甚至是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林森浩同学。本来他们应该是社会上的人才, 应该为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 但他们的人生以悲剧收场, 这难道不是高校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二、大学生的养成与完善人格的关系

中国高校教育的起源, 主要是在清朝末年。以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创办的大学为基准, 是一种专业分工与养成的教育, 例如创办于1879年的上海圣约翰大学等, 随后的洋务运动所开办的新式学堂也都是同样的模式。因此中国高校基本上都是仿照西方的教育模式, 按照不同的专业教授学生不同的专业知识, 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或志愿选择自己的专业学习领域。但是, 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适合读什么专业, 总是按照各式各样的参照标准选择自己的专业。例如, 父母或长辈的建议、老师或学校领导的建议、前人的选择标准和社会上主流的价值判断等, 甚至还有些同学是因为调剂的原因而选择的专业。因此, 在这些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现象, 例如上课兴趣不高, 考试及格就好, 去年学的今年就忘了。可想而知, 做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 想要有好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在有关个人内在品德能力上, 更没有达到应该有的修养水平。换句话说, 大部分的大学生既没有良好的专业基础, 也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格, 因此大部分的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培养也只能是一个普通人, 表面上具有高学历, 但一到社会上工作时就很难跟其他人才竞争, 从此又衍生出许多大学生就业问题。

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确实, 目前非常欠缺中国本土培养的国际一流人才, 但是中国真的没有人才吗?事实上,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近代的胡适、林语堂、蒋梦麟、蔡元培、李大钊、冯友兰等, 这些历史人物, 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杰出人才。所以, 应该说是现代的中国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但重点是为何在他们之后杰出的人才就寥寥无几了呢?关键在于他们都是自小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开始学起, 从小就接受了一种重视人格发展的全人教育, 当他们具备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后, 再出国留学学习外国的先进知识, 自然就如虎添翼一般。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和李远哲这些诺贝尔奖得主, 以及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殊荣的那些得奖者, 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这些老人基本上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完成教育, 也就是说他们是一群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科学家。

事实上, 中国传统的教育向来是以重视人格教育为主的全人教育, 四书里面的《大学》被列为四书中必须先读的一本书, 它强调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教育, 应该注重哪些方面。所谓,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里《大学》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就说明了, 培养一个成年人学习的方向, 首先应该是彰显个人良好的品德, 其次是改革原先不好的习惯, 重新培养新的习惯, 最后就是能够使人达到一种最完善的状态。孔子也谈到,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做人首先要立志迈向人生的正道, 其次确实把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 努力发挥个人向善的特质, 并能够做到推己及人, 最后才能去发展自己的知识爱好。然而, 现今的教育不论是家庭教育也好, 或是学校教育也罢, 几乎都缺乏这些清楚的认知, 只知道“游于艺”。然而究竟游什么艺?为何而游?这些一概不清楚, 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因为一开始就偏离了正道, 所以很难有好的发展, 接着就是发生许多心理问题, 甚至还会造成社会的负担。换句话说, 所有的学习都应该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为目标。孔子说,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身为一个人, 最重要的就是先学习了解自己, 学习了解应该如何做人处事, 学习了解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和应该如何在社会上贡献一己之力, 最后行有余力才去追求学问。孔子还说, “博学以文, 约之以礼, 亦可弗畔矣夫!”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 若能够尽量学习古代圣人的思想并以礼来约束学生, 那么就不至于会偏离人生的正道了。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 凡是能够挣大钱的知识才是好的, 对考试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才是重要的, 以至于那些真正重要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反而变成一种形式的标语口号, 就像是一个祖宗牌位, 只是被人供奉在旁边。想到的时候, 才大肆祭祀一番, 剩下的时候根本与自身无关。

我们知道外国的教育,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没有入学考试, 基本上都是采取申请的方法入学, 而且申请的材料就是学生们平时在学校的表现成绩, 所以外国学生平时在学校里, 老师不会教他们如何才能考上重点高中, 如何才能考上重点大学, 老师们更多的是教育学生们如何了解自我, 如何了解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彼此定位关系, 了解自己的固有文化, 等等, 外国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在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成长。所以, 外国的大学生基本上能够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哪些专业, 并且也不会为了别人而读书。为何诺贝尔奖得主绝大多数都是西方人, 相信他们决不是为了想要得到诺贝尔奖而去研究一门学问, 相反他们是在人格发展完全并充分了解自我后, 才投入某一个自己想学的专业领域。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完全将自己投入某一件事情时, 才能有所成就。

三、大学生缺乏完善人格的反思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从计划经济快速地往市场经济的道路发展。学生们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 越来越多的物质诱惑和越来越昂贵的物价, 促使着学生们想要一步到位的价值观亦是越来越普遍, 再者反观国内的教育总是太倾向功利主义, 忽略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周晓华认为:成人高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才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并直接体现在其择业、就业和成长发展过程中。[2]

学生们凡事习惯先从自己的利益去思考问题, 造成了本末倒置的怪现象层出不穷。例如, 为了能够使自己在班上的排名超越其他同学, 而勉强自己去学习一项完全不感兴趣的专长, 或去从事一项社会实践;又例如, 有些学生为了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而去学习日语, 原因是日语的题目比英语简单多了。而事实上, 同学必须了解, 做一件事就是以做好那件事为主要目的, 如果一件事与另一件事挂钩, 往往会使得事情变质。这也就是许多国外的大学根本不承认国内的高考分数, 因为他们都知道, 那个分数很令人怀疑。还有一些制度, 本来在国外实施得很好, 一旦搬到国内, 就走样了。比如, 托福、雅思或是GRE考试等, 本来这些考试可以很客观地测验出一个学生的实力水平, 但是, 中国学生却是测不出来的, 表面上分数很高, 其实真正的水平却达不到。

在台湾曾经有一件轰动一时的研究生溶尸案件, 有两位清华大学的女研究生因为同时喜欢上一位博士学长, 而且彼此都认识, 在一次争风吃醋中产生了杀人动机, 其中一位女研究生就动手把另一名女研究生杀害, 并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专业知识溶解尸体, 企图湮灭证据, 最后当然还是难逃法律的制裁。最近还有一位郑姓大学生, 只因为心情不好, 便持刀跑去地铁车箱内疯狂砍杀无辜的乘客, 直接造成4名乘客死亡、多名乘客受伤。还有许许多多的金融诈骗案件甚至自行研发毒品等, 都是那些大家所认为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为, 然而究竟为何会发生这些危害社会的案件呢?原因就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为何, 更不知“仁”为何物, 学校也没有适当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所以父母家长与学校在教育方面应该先专注道德观和仁爱之心的培养, 所谓“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使同学们都明白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自我价值感, 并将与人为善、和谐共存作为一生首要的目标, 有了这些认知后, 再来教育那些学科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 自然就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甚至出现严重问题, 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界所重视的大学生能力, 最重要的并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 而是学习能力与可塑性和主动积极的态度。这一点和儒家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可惜这种中国传统思想, 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不到大家的重视, 已经成为少数人研究的一门学科而已, 再者, 现今的大学教授也很少有人培养大学生做人处事的能力, 学生也不晓得在做事之前要考虑会不会损害他人。结果, 许多大学生就出现一毕业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情况, 甚至出现啃老族的怪现象。

四、建议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雅号, 可惜这种彬彬有礼、雍容大度的修养在一切只向钱看的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不可讳言的, 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 确实给我国经济、科技、制度等方面带来了许多帮助, 但同时也带给我们在道德、人格发展上的危机, 而且社会的主流思想也一再给人们灌输:拥有越多的物质财富就越是代表成功的典范。殊不知, 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 正是迷失自我的毒品。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 特别重视个人而忽视他人, 只想着自己如何才能成功、如何一步到位, 而鲜少谈及修身养性、人性道德。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都偏重于技能知识的教授, 而较少涉及大学生们的人格教育等相关议题, 虽然大家的物质生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有了明显的改善, 而中国也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精神生活却远远落后, 人们的道德文化水平更应加强。否则, 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 实际上仍是庸俗不堪。更会造成种种的社会问题, 例如越来越冷漠的社会关系, 互相猜忌、互相利用的人际关系, 想要达到和谐社会似乎遥不可及。

大学的教育应该特别注重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可以利用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 提供给大学生一套有系统的生命教育, 这才是大学教育的首要责任。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要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基础才能有所成就, 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 基础越深楼层越高, 相反, 若是没有根基, 那么楼越高就越容易倒塌。因此高校教育应该教导学生注重德行和人格的系统性, 重视个人与群体的共同福祉, 于公可以达到利人利己的双赢局面;于私可以达到“内圣外王”的个人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 (Rogers) , 也是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就认为, 一个人的人格自我发展 (Personality self-development) 是否正常, 直接影响一个人能否完成“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 ”。而高校教育正是帮助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最后一关。所谓“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这里说明了, 中国古代老师们的责任, 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们了解人与天地间的自然法则, 解答人生的疑惑。可惜, 或许是大过于重视专业分工, 使得这些本来应该是人人都具备的知识, 却变成少数人学习的专业, 甚至是某些人赖以谋生的工具而已。也因此, 现代能够确实做到这些部分的老师真是少之又少。所以, 高校老师们必须先自我提升, 努力地成为一位自我实现的标竿, 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才能具有通达的见识和心灵的觉醒。让大学生个个都具有高度、广度与深度的视野和关怀社会、和谐你我他的心胸。

摘要:中国向来重视人格教育, 但这个传统在近代逐渐式微, 造成现在的大学生不再像大学生, 学生心中只知道利益, 而忽视了人文素养, 由此所衍生的社会问题也日亦严重。所以, 高等教育不应该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 成为一个职业培训中心, 而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成为一个培育高尚品格的殿堂, 帮助同学追求统一的人格和建构健全的人生观, 如何根据中国传统文化适当地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培养方案, 是当今高等教育所应该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德育,人文素养,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美]何姆斯, 梅尔.爱因斯坦的智慧[M].汉斯, 译.台北:圆神出版社, 2003:118-119.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第11篇

人文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一九九五年,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在五十二所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一九九九年,教育部决定批准建立三十二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刻的变化,逐步建立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框架。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两课”、外语、体育等)、文化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大部分组成,推动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压缩专业课部分,新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内容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地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不低于十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就长期趋势而言,英文学分有可能降低,相应增加大学里的中文(特别是古汉语)学分,文化素质课的学分会进一步调整到适当的比例。

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这一深刻变化,意味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和改革时期。一九五二年开始,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大学一年级就分专业,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这为当时的迅速工业化培养了急需的大量专门技术人才。而在今日的情况之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正成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突出的问题;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正是要强调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压力。首先,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中国大学面对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本科教育很容易落入“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陷阱,其次,大学全球化带来的普遍后果是片面或极端强调科研,轻视教学,尤其轻视本科教育,这在转型中的中国大学,将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在一个全球英语化的教育和学术国际环境下,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和非西方文明,中国大学的人文处境更是极为复杂和困难。另一方面,在内部环境上,在我国大学急剧扩招而加速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中国大学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膨胀的速度非常惊人,由此引发了学校资源紧张、校园环境恶化、师资力量(尤其是人文教育师资)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人文通识教育乃是面向所有本科学生的公共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将会成为推行通识教育的一个严重困难。

面对这一严峻处境,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这一论题尤具意义。“中国文化论坛”的宗旨是“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正包含着教育上的“文化自觉”的含义,人文教育乃是促进文化自觉的首要因素。人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经由大学教育,能够抵制纯粹功利的职业取向,克服狭隘的专业意识,从细小的专业分支中走出来,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经济有多方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文化自觉的地步。大学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这一理念贯注在每一个大学生心目当中,使接受了大学本科教育之后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基础。今天的中国人尤其需要了解,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中国和世界。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制度或更广义的“通识教育”制度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人文教育尤其需要长期的讨论和辩论,更需要大学内外各方面的努力和妥协。在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比较稳健务实的道路是“逐步调整,小步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的实际成果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空间,最终形成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比较完备的制度”。

人文教育的关键:确立大学本科教育理念

近二十位发言人提交的报告,从各个层次分析了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进展状况。从若干所大学的经验中可以发现:目前阶段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相当游移,导致大学人文教育难以树立明确的指针。

概括而言,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以下四个方面的模糊之处亟待澄清。

第一,大学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学(尤其是高中教育)与大学的衔接。无视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也就不能设计好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目前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有相当部分与中学的课程重复,内容也没有新鲜感,另外,我国中学教育目前正进行各种试验性的改革探索,其中的经验教训都与大学本科教育息息相关,需要认真地总结与探讨。

第二,一些大学的素质教育往往采取“小灶班”的形式,抽取少量学生进行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试验。这一做法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也给教师、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这一做法实际是把大学本科的文化素质教育理解为培养少数本科生的“英才式教育”,完全忽视了大学本科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质正在于:它是针对全体本科生的公共教育。

第三,大学本科教育必须摆正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我国大学从强调专业教育转向注重本科通识教育,这是个困难的过程。目前各大学都强调本科生教育要从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研究训练等各方面开始朝向“通识教育”基础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方向发展,但在根本的观念上却并未把握通识教育在大学本科阶段的意义,而是更多地以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来支撑本科教育改革,强调本科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不强调本科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这样的指导思想恐怕仍是以往强烈的“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

第四,需要正视职业教育对大学本科教育的冲击,特别需要认真考虑法学院、商学院等等职业学院在大学中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商、法等学院在大学本科中急剧扩张,这诚然是迎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其合理性。但这类职业学院占据大学本科相当大的资源,将对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本身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指出,高考的考生十八九岁直接就读商法学院,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有好职业、挣大钱,道德教育和通识教育势必无从谈起,而如果商法学院转为“后本科的职业教育”,必须先读四年本科文理学院才能报考商法学院,这样既强化了大学本科的人文通识教育,又确保了商法学院的学生必然是已经受过最好教育的学生,如此,大学本科的人文教育才能比较从容地设想、强化和改善。

与会者强调,在大学快速扩张和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本科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应该具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大学本科阶段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学识,这包括全面的素质教育和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素质教育”一般是指大学本科生新入校不分专业,学习通识课程,一至两年后再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学习。素质教育作为本科教育核心的理念,要突出培养全面人格的精神,一个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中不仅能得到基本的学术训练,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所谓受过教育的人,是指除了专业的学习外,一方面要对其他知识领域有广泛的涉猎,一方面对自然、社会、价值、传统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用古典的语言说,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既“有能力”又“有教养”的人,既“道问学”又“尊德性”的人。

人文教育的核心:建设“经典阅读”主干课程

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课程体系问题。各个大学于此都做出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北京大学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五个领域开设系列精品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同时以专业课程为中心向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扩展,以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清华大学重点突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武汉大学挑选出五十一门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每门二学分,还有约二百门通识教育任选课,每门二至三学分,并规定学生在本科期间必须修满不少于十二学分的通识课程,人文、社科、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每个领域至少选修两个学分;山东大学依托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在全校非文史类本科生中同时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课程,以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但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只是“课外活动”的一部分,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人文教育更多地被视为一般文体活动和一般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培养人文传统和文化精神的本质。校方把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增加通选课的数目上,有些大学的任选课甚至达到近三百门,这无疑增加了教学成本,导致学生的迷茫困惑并常常做出避重就轻的选择,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流于表面。

相当一部分与会者强烈主张:一定要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模式,代之以研读古今中西原著经典。要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中国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作为全校必修课,例如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两课两学期,再加上学习古汉语的中文课,从古到今的学,同时,健全大学助教制度,应该禁止硕士、博士发表论文,而让他们做教授的助教参与本科教育特别是经典阅读课程,这可以解决中国大学现在的很多问题,比如教师不足、研究生质量差、本科生没有人管等等;如此坚持二十年,学生和教师素质就将有极大的改观,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会逐渐形成制度和传统。

人文教育的扩展:校园文化·艺术修养·社会服务

大学人文教育同时还包括校园文化、艺术修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园之建造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态势,从涉及方案及完成状况看,有极大的趋同性。其中的原因颇多,但主要原因却在于人们对于大学校园所持的功能化理解。另一个问题是,大学扩张导致了多校区办学的困难,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办学成本、教育质量和校园文化传承这三个方面。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

大学里的艺术修养培育需要加强,这涉及到每个人今后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境界。有学者强调,高等艺术院校近年来的扩增、扩建、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失调,教学服务敷衍、教学品质下降等现象,在这一形势下,艺术教育本身应考虑做出变革,比如:废除外语考试强制性,在艺术教育领域,除了史论专业,一律废除外语考试;酌情废除艺术学院学位制,参照西方经验,各艺术学院的教学半数以上废除学位,开放给社会各年龄的学生,这既保证了艺术学位的严肃性和艺术精英的培养传统,也有助于大量热爱艺术的各色人等有机会进入艺术学院;再者,应大力培育形成艺术场馆文化,中国早已建立许多美术馆、音乐厅和博物馆,这都是储存完整历史记忆、真正实行人文艺术教育的场所。

大学生的“社会服务”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环节,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有可能一无所知,对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厮守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人文教育的大课题。了解中国的国情,增强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识,应该是大学人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第12篇

一、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一) 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 我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招生规模, 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幅。据2014年教育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27万人。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涨, 而社会经济却无法供给相应的就业岗位, 在此背景下, 社会需要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创业型人才。为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创业教育理念, 是时代的发展要求, 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点基地, 肩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重任。创业对于社会个体而言, 是一种获得生存机会的方式, 然而对于国家而言, 创业不仅仅代表着生存, 更是代表着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考验。开展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号召的一大创新举措, 是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培养素质人才的希望之路。

(三) 大学生自身就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 伴随社会经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模棱两可, 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 机遇来临时举棋不定, 遇到困难时畏缩不前。通过创业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 学生在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的同时, 也能加强对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 从而拓展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 培养积极的创业精神。

二、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首先,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把融入创业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到实处, 与此同时也要兼顾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 分析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 要加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力度, 以强化学生的积极创业素质为中心, 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的, 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再次, 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并在活动中加以锻炼和培养。最好, 还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其日后的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二) 明确创业教育的内容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应把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上来, 通过创业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融合, 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目的。同时, 为了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 还要明确创业教育的内容, 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向学生灌入创业理念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改进课堂教育方式, 增大实践教育比重等。

(三) 开展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大多来自于他们在实践中的灵感, 所以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就必须要从实践教育入手, 开展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在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开设与创业理念相关的课程或者开展一些相关活动, 如:企业管理课程、创业设计比赛等,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学习机会, 让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从而为日后的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第一, 各大高校应革新自身的办学理念, 在原有的办学理念基础上, 支持创业教育。第二, 从制度入手, 完善大学制度建设, 在组织上支持大学生创业。第三,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 为学生打造一个有利于创业教育的校园环境。第四, 学校领导要加大对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 同时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要身体力行。

结语

综上所述, 素质教育背景下, 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学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认识,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举措, 深入钻研科学的教育方法, 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业教育理念的融合, 开创一条“创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道路, 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乐.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01期.

[2]刘娜, 张红兵, 张冬.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 2011年30期.

上一篇:管理的基本原理论文下一篇:前列腺增生(B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