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功能区论文

2024-09-23

混合功能区论文(精选8篇)

混合功能区论文 第1篇

1 从曼哈顿说起

曼哈顿是全球最早的, 也是最成熟的CBD之一。曼哈顿CBD主要分布在该区内曼哈顿岛上的下城 ( Downtown) 和中城 ( Midtown) 。下城是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区, 是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律师云集之地。但是, 下城的白天成了沸腾的海洋, 晚上成了一座“死城”。1961 年, 简·雅各布斯 ( Jane Jacobs)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指出: “下城的确是陷入了很严重的麻烦境地, 到底通过什么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 改善这个地区的使用者在时间段上的极度不平衡?”[2]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 为解决因功能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 纽约市政府对曼哈顿的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 使中城区呈现出功能多样性, 不仅是公司总部和专业服务的聚集区, 也是集奢侈、精品、时尚、文化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综合购物、休闲和聚会场所、高端居住区。被美国政府定为“国家历史地标”的在洛克菲勒中心, 白天不仅游人如织, 晚上更是灯红酒绿, 歌舞升平。中城区的繁荣, 带动了下城区的功能调整,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迁到中城区, 金融用地比重降低; 二是居住用地增加。可见, 中城区的繁荣、下城区从晚上“死城”变为“不夜城”, 关键因素是商务、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的合理配置。

商住比是反映城市功能混合的重要指标。商住比= 商业使用总建筑面积/住宅使用总建筑面积。这里的“商业”是广义上的商业, 指住宅以外的经营性服务业。我们把曼哈顿划分为12 个社区 ( 见图1) , 2003 - 2010 年各个社区的商住比如表1[3]。从表1 可见: ( 1) 自下城到上城的南北剖线上, 商住比由高到低的次序为中城、下城和上城。 ( 2) 下城第1 社区 ( 金融区) 和中城第5 社区商住比最高。这两个社区的功能类型主要为商务服务。 ( 3) 从时间序列上看, 下城的商业用地比重在减少, 城区边缘商业用地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2 成熟CBD的功能区规划设计

一个城市, 哪些区域属于CBD呢? 1954 年, 墨菲 ( Raymond. Murphy) 和范斯 ( James. E. Vance) 在美国《经济地理》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 认为在这样的地区, 商业和商务功能是核心职能, 而居住、工业、批发等功能是核缘的辅助职能[4]。为此, 墨菲和范斯提出两个指标, 即中央商务高度指数 ( CBHI, Center Business Height Index) 和中央商务强度指数 ( CBII, Center Business Intensity Index) , 用于界定CBD范围。CBHI和CBII的计算公式为:

墨菲和范斯将CBHI>1且CBII>50%的地区, 界定为CBD。1959年, 戴维斯 (Davies, 1959) 在Murphy和Vance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硬核 (Hard Core) ”的概念, 即CBHI>4且CBII>80%的地区为“硬核”, 也就是真正具有实力的CBD, 其余地区则成为“核缘 (Core Fringe) ”。[5]

那么, 在CBD内部, 产业功能如何配比呢? 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日本新宿副都心、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在20 世纪后半叶基本形成了CBD。在国内, 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建设CBD, 也已经比较成熟。根据国内外成熟CBD的功能配比情况, 其功能包括商务办公、商业零售、高端居住等。只有商务、商业、住宅等多元化功能配比, 相辅相成, CBD才能保持活力。成熟CBD的功能结构如图2 所示。

在图2 中, A区为高档零售区, 位于交通可达性最佳的位置。B区为次级零售区, 通常位于A区一侧或围绕A区不连续分布。C区为商务办公区, 分布在展示性较好的位置。D区为餐饮娱乐及临时居住区, 与A区、C区相连。E区为公共管理及办公机构区, 一般位于CBD一侧。F区为居家住宅区, 一般位于CBD边缘、环境较好的位置。

上海CBD是国内比较成熟的CBD, 包括外滩、小陆家嘴和北外滩三个部分, 如图3 所示。其中, 外滩片区110 公顷, 小陆家嘴片区160 公顷, 北外滩片区35 公顷。中心商务功能的营业面积占三个片区CBD的57. 3% ,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文化娱乐构成的中心商业功能占32. 1% ( 见表3) 。从三个分区看, 外滩、小陆家嘴和北外滩的商务功能分别占营业面积的46. 50% 、62. 40% 和55. 50% , 商业功能分别占营业面积的37. 70% 、28. 90% 和35. 90% ( 见表4) 。

按照国民经济产业标准分类法, 三个分区CBD各个功能的营业面积构成如表5。在三个分区CBD的各行业中, 比重最大的是金融业, 占26. 9% , 接着依次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7. 7% , 批发和零售业占14. 3% , 住宿和餐饮业占12. 2% , 而房地产业的比重仅4. 7% 。从分区看, 外滩分区比重最大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批零商业、商务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 陆家嘴分区比重最大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批零商业和住宿餐饮业, 北外滩分区比重最大的行业分别为运输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商务服务业和批零商业 ( 见图4) 。

在上海三个分区的CBD中, 商务功能的比重大, 而商业功能比重太低, 尤其是陆家嘴地区, 商务功能占比达到62.40% 、商业功能的占比只有28. 90% , 不能很好的满足商务人群的购物、餐饮和娱乐消费需求。为此, 2009 年以来, 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把“吃饭难、出行难、文化设施配套不足”等作为陆家嘴地区环境配套改善的重要工作, 制订出台了《关于完善陆家嘴金融城商业配套的财政扶持办法》, 采取政府奖励和补贴的方式, 先后实施了十大商业配套工程, 大幅度增加陆家嘴地区商业功能比重, 推进陆家嘴CBD由以金融为主向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

3 启示: 混合就是活力

随之福建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CBD也在各个城市兴起。自20 世纪80 年代末, 福州第一幢经营性高层纯写字楼“国际大厦”的建设, 标志着福州五四路就具有CBD的雏形。经过近30 多年的发展, 五四路与湖东路、华林路一带的写字楼、酒店、公共设施集聚, 成为福州市最早的CBD。如今, 五四路CBD进入新一轮升级, 闽江北岸CBD和金融街CBD也在快速发展中。在厦门, 西部区域的鹭江道CBD区、滨北金融区、滨南商务区、火车站—莲坂商务区、湖里物流园板块和SM - 江头商务区是比较早的西部区域的CBD。随之厦门“城市东扩运动”的发展, 东部区域的观音山CBD、五缘湾CBD和湖里高新科技园区成为厦门岛内新兴的CBD, 而岛外的集美新城CBD、海沧环湾CBD及翔安新城CBD也在快速发展中。此外, 泉州、漳州、莆田等城市的CBD建设也在积极规划建设中。但是, 在如火如荼的CBD建设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过于强调企业总部和金融等办公功能, 不仅造成写字楼供给过剩, 入驻率低, 而且配置的服务功能太少, 生活不便, 晚上像空城。据统计, 近五年福州写字楼已经存在近80 万平方米的存量尚未消化, 而接下来福州写字楼还有极大体量, 消化周期为4 - 5 年[6]。国内外成熟CBD的案例, 对福建省城市CBD功能去规划设计, 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 CBD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城市建设CBD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包括: 城市在区域中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国际化程度比较高, 经济实力比较强, 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交通、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位置, 聚集丰富的商务服务业多方面的人才。因此, CBD的发展和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息息相关, 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自然产物, 而不是规划出来的。

第二, 科学设置CBD的功能配比。CBD无疑是以商务服务为主导功能, 但不是唯一的功能。商务、商业、住宅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合理配比, 对CBD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陆家嘴过于强调写字楼的密集布局和商务、金融功能集聚, 其弊端已经显现出来。混合功能才能使得CBD充满活力。当然, 借CDB之名, 兴住宅建设之风, 也是不可取的。在有的城市, 众多住宅项目贴上CBD或后CBD的标签, 对CBD的建设形成“挤出效应”, 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 配套开发居住区。实践证明, CBD的持续发展, 不仅需要聚集大量商务商业机构, 也有赖于高端居住社区的建设, 构筑产城融合的优良环境。在纽约的CBD周围, 就聚集着若干大社区。被称为“富人区”的上东区, 在相当程度上是支撑整个曼哈顿区的商业繁荣, 是CBD的重要配套条件。

第四, 创造浓厚的人文氛围。CBD聚集的高楼背后是人的聚集, 蕴藏着社会、经济和精神力量的统一, 对人本的关注是CBD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 文化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可在CBD内规划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 如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音乐厅、剧院、画廊、会所、文化馆、体育场等, 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摘要:本文从考察曼哈顿CBD入手, 分析了国内外成熟CBD的功能区规划设计, 认为商务、商业、住宅等多元化功能配比, 相辅相成, CBD才能保持活力, 最后对福建省CBD功能区的规划设计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CBD,规划设计,功能配比

参考文献

[1]Burgess E W.The growth of the city:An introduction to a research project[J].The City, 1925:47-62.

[2]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173.

[3]殷秀梅、周尚意等.影响纽约曼哈顿商住混合度变化的因素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 2013 (8) :74-79.

[4]Murphy R E, Vance J E.Delimiting the CBD[J].Economic Geography, 1954:189-222.

[5]Davies D H.Boundary study as a tool in CBD analysis:an interpret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the boundary of Cape Town's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J].Economic Geography, 1959:322-345.

PS:图层高级混合功能详解 第2篇

选中这个选项可以将构成一个剪切组的层中最下面的那个层的混合模式样式应用于这个组中的所有的层,如果不选中这个选项,组中所有的层都将使用自己的混合模式。

为了演示这个效果,我们首先在上面的那个例子中将图层1和图层2转换成图层3的剪切图层(方法是按住Alt键单击图层之间的横线)。

接下来双击图层3打开其层样式对话框,选中“混合 剪切图层”选项,然后减小”填充不透明度“,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注意其中的红色区域和绿色区域分别是图层1和图层2的内容,它们也受到了影响):

如果不选中“混合剪切图层”选项,调整”填充不透明度“会得到这样的效果(注意图层1和图层2的内容没有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 [将剪贴图层混合成组] 相当于把 剪贴组内的所有图层都合并到最下层中,共用它的[填充不透明度]和[图层混合模式],否则各个层的这两项属性独立~

透明形状图层

这个选项不选中的话,整个图层就没有“透明”的地方了,

那么使用图层蒙版的情况下又会怎样?

浅谈当代混合功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第3篇

建筑中的功能混合现象自古便有。古代的城市建设者严格限定了城市边界以抵御不可知的来自外界的威胁;与此同时, 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相对落后, 许多货物商品的运输都需要借助人力完成。空间与生产方式的双重限制导致在很多情况下空间的使用功能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商业、居住及工作等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共享同一个空间, 亦或是呈现出竖向叠加的关系。此时期建筑中的功能混合主要出于生活便捷的需要。

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功能混合现象集中产生于19世纪末的欧美大城市, 经济发展带来了市区土地价格的飞涨, 为了追求更大利润以平衡收支。开发商将商场等可带来较高收益的功能置入了传统的居住建筑之中。此时期的功能混合建筑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的产物。

20世纪后半页至今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膨胀时期, 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土地价值的飞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混合功能建筑的发展。一方面, 复合功能建筑所涵盖的领域得到扩展, 例如美国西雅图的新艺术中心便是一个美术馆与银行总部的混合体, 丹麦哥本哈根的斯卡拉大厦也融合了城市图书馆、零售、商业与酒店业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在资本与技术的双重催化下, 其设计实践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与原有的将不同功能简单相加的做法相比, 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探索功能混合所带来的新可能, 试图在其中发掘出其对建筑本身以及对城市周边的积极因素。

2 当代复合功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2.1 建筑“城市化”

简.雅各布斯在其著述《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曾对差异性及多样性在激发城市活力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做出过详细论述。这个观点同样激发了雷姆.库哈斯对于建筑中混合功能的兴趣。在《癫狂的纽约》一书中, 库哈斯提出建筑就如同:”社会的聚光镜:一台可以制造并加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大机器。”其1996年的实验性作品HAPERBULIDING便是一个可容纳120000人, 包含有居住、教育、文化、医疗救助、工业及零售等功能的超大型综合体。

类似的实践也常常出现在新兴经济体中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 如霍尔在北京及深圳郊区的作品。由于缺乏完善的公共资源的支持以及周边环境的相对严酷, 这些地区往往需要在建筑中营造出一定的类似于城市的“多样性”, 这便使得建筑本身成为了”微型城市”。

2.2 形态多样

正如史蒂芬.霍尔所讲的“将多种社会行为置于一个结构框架内, 使原来纯粹的建筑类型发生了拓展与变异”。许多原本毫无关联的单体在现代城市中被合而为一, 这些类型学上的“混血儿”在形态上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美国学者约瑟夫.菲顿对混合功能建筑的形式做出了如下分类:1.组织混合型:不同的功能单元拼合成与城市肌理相吻合的方格状形态。2.嫁接混合型:不同的功能单元在建筑形态上都有明确的体现, 建筑形体表现为不同独立功能体块的组合。3.整体混合型:功能单元组合成为统一的具有连续性的建筑体块。

2.3 结构创新

复合功能建筑往往是结构复杂的巨构建筑, 这便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

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 层高越大意味着与之相关的电梯及其他设备所占用的空间越大, 这会使单元层的可使用空间面积大幅缩水, 与此同时原有的结构体系会越来越难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在当代的建筑实践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结构创新实践案例:SOM设计的迪拜塔将核心筒加表皮结构的支撑方式转换为多个塔楼形成的三角受力模式, 建造出世界第一高的超高层楼建筑;REX设计的博物馆广场项目则是将三座超高层与空中连接, 使之形成彼此之间互相支撑的整体结构。

2.4 空间的不确定性

库哈斯曾经说过:“对于摩天大楼的设计来说, 平面图就是一切。”如今这种想法正在被挑战, 由于对垂直层面不同功能之间联系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并置空间开始出现, 这些空间通常贯穿多个层面, 联系着数个有着内在关联的功能区, 这些空间难以被定义, 却在激发建筑内在活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5 塑造城市公共空间

当代的复合功能建筑正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们正在改变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格局。一系列从垂直层面展开的公共空间正在参与构建未来城市三维的公共空间网络, 这些公共空间降低了人们对于机动车辆的依赖, 并成为了区域公共生活的中心。JDS的MOUSSAKA复合功能社区采用了网格状的公共空间系统, 将居住、娱乐、商业、餐饮、运动等功能有序的组织在此网络中。而BIG的SCALA大厦则是利用超高层面对街道的外立面创造出了台阶式的公共休憩空间。

3 结论

建筑的功能复合是城市紧缩式发展的产物, 城市建设者们必须要面对的大趋势。复合功能建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 在当代还有与绿色节能技术相结合的新探索, 如何迎合这一潮流, 发掘出其对城市发展与人类生活的积极效应, 是今后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

摘要:建筑中的功能混合现象并不是新生事物。但进入20世纪以来, 混合功能建筑在资本、技术与城市密集发展需求的催化下表现出了许多新特征。本文试图梳理出混合功能建筑的发展脉络, 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总结。

关键词:城市建筑,功能混合,特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美]雷姆.库哈斯《癫狂的纽约》, 莫纳切利出版社1994

[2][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译林出版社2005

混合功能区论文 第4篇

传统的MCI诊断方法包括认知测验、神经影像学检查、量表检查、生物学标记物检查。但这些方法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问卷形式的量表检查如总体衰退量表 (GDS) 等, 依赖于被调查者所得分值的界定, 由于被调查者的主观理解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误差。生物学标记物检查由于被测者的体质, 身体素质不同, 不能准确反映被测者的状态。其他方法检测周期长, 测试项目繁多, 且实验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相关研究发现, 与正常老年人相比,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相关脑区的大脑皮层厚度发生明显的减少。所以本文中以人类大脑皮层厚度作为分类特征, 利用SVM对正常老年人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分类,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Relief算法和SVMRFE算法的混合特征选择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1 支持向量机简介

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是Corinna Cortes和Vapnik等于1995 年首先提出的, 它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 并能够推广到函数拟合等其他机器学习问题中。支持向量机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 根据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 (即对特定训练样本的学习精度) 和学习能力 (即无错误地识别任意样本的能力) 之间寻求最佳折中, 以期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

支持向量机是以统计学习中的VC维理论, 结构风险最小理论为基础。对于线性不可分的问题, 利用非线性映射将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所以原空间对偶优化问题变为:

拉格朗日法求得的最优分类函数为:

不论是寻优函数还是分类函数都只涉及训练样本之间的内积运算[2]。

SVM已有广泛的研究, 产生几种新型的SVM, 比如粗粒度支持向量机 (granula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GSVM) 通过常用粒度划分法构建粒度空间获得信息粒, 然后在每个信息粒上学习, 最后通过集合信息粒上的数据获得最终的支持向量机决策函数[3]。该方法可以通过数据的粒化将线性不可分问题转化为线性可分问题, 从而获得多个决策函数。

模糊支持向量机 (Fuzzy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SVM) 是将模糊数学与支持向量机结合, 用于处理样本中的噪声数据。其针对训练样本内噪声和孤立点的敏感性, 在训练样本中增加一项隶属度, 并赋予支持向量较高隶属度, 非支持向量赋予较小隶属度, 从而降低非支持向量和噪声对超平面影响[3]。

2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在一组特征中挑选出最高效的特征集合, 从而降低特征空间的维数的过程。能否选择出有效的特征对分类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基于评价准则划分特征选择方法, 可以将其分为过滤式 (Filter) 和封装式 (Wrapper) 两种。

Filter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一般使用评价准则增强类与特征的相关性, 减少特征间的相关性。常见的评价准则有距离度量、信息度量、依赖性度量和一致性度量[4]。Filter式的特征选择方法有Relief方法、t-test和MRMR方法等。

Wrapper式的特征选择方法直接使用特征的分类性能作为评价标准, 直接选择分类准确率最高的那些特征来构造分类模型。该类型的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缺点是时间复杂度高, 运行速度慢。常用的Wrapper式的方法有SVM-RFE等。

2.1 Relief算法

Relief[5]是一种采用距离度量为评价标准的Filter方法。它是一种公认的效果较好的Filter式特征选择方法[6]。该方法根据各个特征和类别的相关性赋予特征不同的权重, 权重小于阈值的特征被移除。该相关性是基于特征对近距离样本的区分能力。

设样本集合S={}, 每个样本包含p个特征, 则={, ...}, 两个样本与在特征t上的差定义为:

其中和分别为特征t在样本集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算法首先从样本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样本, 然后从与同类样本中选择最近邻样本H, 从不同类样本中选择最近邻样本M, 利用下列公式更新特征t的权重

由公式 (4) 可以看出, 区分能力强的特征应该是同类间差异小, 而异类间差异大。所以权重应该为正值。同时为避免一次抽样的随机性, 上述过程迭代进行m次。W={} 为最终特征向量的权重。

具体的算法过程如下。输入:样本集合S, 特征个数n, 样本抽样次数为m。输出:各个特征权重。

1) 初始化所有特征的权重为0。2) fori=1 to m。3) 随机选择一个样本s;在同类样本中找到距离s最进的样本H, 在另一类样本中找最进的样本M。4) for t=1to n do。=-diff (t, s, H) /m +diff (t, s, M) /m // 更新特征的权重。6) end;end。7) return。

2.2 SVM-RFE算法

SVM-RFE算法是一种基于SVM的最大间隔原理的序列后向选择算法, 它是RFE算法在SVM上的推广, 是一种Wrapper式的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是在一定的特征排列准则下逐个排除次优特征以获得最优特征子集的方法。该算法是根据SVM在训练时生成的权向量W来构造排序系数, 在算法每一次迭代中去掉一个排序系数最小的特征属性, 最终得到所有特征属性的递减顺序排序。其排序准则分数为:

算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输入:训练样本矩阵X =[x1, x2, ..., xm]T, 类别标签:

初始化:当前特征子集指标s =[1, 2, ..., k], 特征排序指标r=[]

特征排序过程:

循环迭代以下过程到s=[]

获取当前训练样本

训练分类器α=SVM -train (X, y)

计算排序准则ci=||ωi||2

寻找排序得分最小的特征属性f=arg min (c)

更新排序特征指标r=[s (f) , r]

消去最小得分特征属性

输出排序系数r

2.3 本文方法

Relief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排除无效的特征, 但是该算法无法得到较高的分类准确度, 且不能去除冗余的特征, 算法会赋予所有和类别相关性高的特征较高的权值而不管该特征是否与其余特征冗余。而SVMRFE算法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但该算法采用的是贪婪搜索法, 在数据量较大的时候, 计算复杂度很大。

本文采用了2 种算法相结合的Relief-SVMRFE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Relief方法, 计算每个特征的权重, 去除小于阈值的特征, 得到新的特征集合, 针对Relief不能去除冗余特征的问题, 本文对新的特征集合进行冗余分析, 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 相关性强的一对特征中分类权重小的被去掉, 大的被保留。相关性弱的特征和上行保留下的特征的集合作为最终的特征集合。最后利用SVMRFE算法对去除冗余特征后的特征集合进行排序, 得到最终的排序系数。具体算法过程如下:

输入: 样本集合S, 样本特征集合X={Xi, =1, 2, …n}, Relief过滤阈值 δ, 相关度阈值c, F=NULL。

输出: 特征排序r。

1) Relief (S) 得到特征权重W={Wi, =1, 2…n}

2) For=1, 2, …n

3) If (Wi>δ) F=F ∪ { }// 将阈值大于 δ 的特征提取出, 得到新的特征集合F。假设有m特征, 将F中的特征按权值从大到小排序, 依次为1, 2…m。

4) For =1, 2, …m-1, For j= +1, +2, …m

5) If correlation (, j) ≥c F{=F-Xj}//correlation (, j) 表示序号为和j的特征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相关性大于阈值c的一组特征中, 删除Relief权重小的特征。

6) SVMRFE (F) 得到特征排序r。

3 基于SVM的分类实验

3.1 数据集

本文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来自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ADNI) 数据库。ADNI是规模最大的医学影像学项目之一, 它的数据涉及正常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兹海默病群体的结构磁共振成像 (s MRI) , 功能磁共振成像 (f MRI) 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等脑影像数据和血液、脊髓、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和临床评分等各种生物指标。

所有的脑影像数据由磁场强度为1.5T的西门子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完成, 其失状位T1 加权图像通过3D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失状方向的平面分辨率为1.25mm×1.25mm, 厚度为1.2mm。考虑采集脑影像数据时采用不同的磁场强度可能会对数据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因此数据中由磁场强度为3T的磁共振设备采集的脑影像数据被排除。

在计算大脑皮层厚度等形态学指标之前, 需要对图像做预处理, 大致的步骤包括配准、不均匀场校正、去找、分割、重建等, 本文不再具体介绍每个步骤。

本实验采集109 名的MCI患者 (男:女=81:28) 和99 (男:女=50:49) 名正常人的数据。参照AAL模板划分的脑区, 计算每名被试者相关78 个脑区的327684 个采集点的大脑皮层厚度, 相关的皮层厚度计算方法有T-link、T-near、T-normal和T-average-near算法[7,8], 本文利用T-link方法获得脑皮层厚度, 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每个脑区的大脑皮层的平均厚度作为实验数据。

3.2 特征选择

通过3 种特征选择方法, 分别得到了每种方法对应的特征排序, 然后利用留一交叉验证计算了3 种特征选择方法的特征数目和分类准确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见图1。

由图1 得出最优特征子集, 使用Relief算法, 当特征数目到61 时得到最高的分类准确率, 使用SVMRFE算法, 特征数目在19 时, 得到最高的分类准确率, 使用本文提出的Relief-SVMRFE方法, 当特征数目为50 时, 得到最高的分类准确率。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利用选出的最优特征子集, 使用SVM为分类器, 采用RBF核函数对正常人和MCI患者进行分类, 实验方法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我们得到了3 种特征选择方法的最优的特征子集对应的分类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实验结果如表1。

由图1 和表1 可以看出, SVMRFE算法需要对全部78 个特征进行搜索排序, Relief算法需要对69 个特征进行排序, 由于SVMRFE算法采用贪婪搜索方法, 其相比于Relief算法更费时。而分类准确率方面, Filter型的Relief算法分类准确率为77.88%, Wrapper型的SVMRFE算法分类准确率为78.85%, SVMRFE算法在准确率上更有优势。而本文方法, 通过Relief算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 将特征空间降低到63 维, 同时相比于另两种方法, 获得了更高的分类准确率。所以本文方法克服了另外两种方法各自的不足, 在这方面来说该方法要优于另两种方法。

但是可以看出, 本文方法最优特征子集数目为50 个, 而SVMRFE方法只需要19 个, 从这方面来说, 本文方法还是存在不足。所以如何在保证最高分类准确率前提下, 使最优特征子集数目更少, 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4 总结

本文提出一种Relief-SVMRFE算法, 对于特征集合中的无效特征首先用Relief算法去除, 然后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两两冗余分析, 去除冗余特征, 最后利用SVMRFE算法得到最终的特征排序。并利用SVM, 使用留一交叉验证策略验证该方法效果。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单独使用两种方法相比, 能获得更好的分类效果。

参考文献

[1]Petersen R C, Roberts R O, Knopman D S, 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ten years later[J].Archives of neurology, 2009, 66 (12) :1447-1455.

[2]张学工.关于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J].自动化学报, 2000, 26 (1) :32-42.

[3]丁世飞, 齐丙娟, 谭红艳.支持向量机理论与算法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40 (1) :2-10.

[4]姚旭, 王晓丹, 张玉玺, 等.特征选择方法综述[J].控制与决策, 2012, 27 (2) :161-166.

[5]Kira K, Rendell L A.The feature selection problem:Traditional methods and a new algorithm[C]//AAAI.1992, 2:129-134.

[6]Kononenko I.Estimating attributes:analysis and extensions of RELIEF[C]//Machine Learning:ECML-94.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94:171-182.

[7]Mac Donald D, Kabani N, Avis D, et al.Automated 3-D extraction of inner and outer surfaces of cerebral cortex from MRI[J].Neuro Image, 2000, 12 (3) :340-356.

混合功能区论文 第5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宅用地,混合功能发展,规划

1 引言

美国规划协会(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APA)认为混合功能发展是在不同规模下将可兼容的功能、公共设施等结合,营造以适宜步行、高密度和多样性为特征的建设环境,激发城市活力,使人们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工作、游憩和购物1。随着城市的发展对用地性质的弹性需求加强,开发建设中土地不同功能混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外先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加强土地的混合功能发展,既有利于鼓励土地集约使用,也有利于各类公共设施的落实,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比如,在居住用地内增加商业功能和文体等配套设施,在产业用地内增加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从而解决功能单一带来的工作生活不便。保障性住宅以低收入群体居住为主,需要与城市中为其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其他功能相结合,建立不同土地使用功能间内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社会空间结构的有机联系。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用地由政府划拨,在获得功能混合发展的可能性和实际操作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完全可以突破原有同一土地用途内部指标提高的局限2。从2011年开始,保障性住宅建设以公租房为主,保障群体范围较广,单个项目建设规模趋于小而分散,适合与城市其他用地混合发展。

2 适宜与保障性住宅混合发展的城市用地研究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2011年6月)中提到混合用地是指一个地块中有两类或两类以上使用性质的建筑,且每类性质的地上建筑面积占地上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均超过10%的用地。城市保障性住宅中居住群体为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希望拥有就近的工作岗位、便捷的交通出行、完善的生活设施、良好的自身能力提升环境。应在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将其与能够提供这些便利的社区级商业服务业设施、商业服务业、文化设施、一类工业、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场站等适宜混合发展的用地进行研究。从城市用地混合使用方式的角度看,混合功能发展可以归纳为建筑层面的竖向混合、地块层面的水平混合、步行尺度内综合竖向与水平的混合、时间维度的混合四种类型。混合功能发展按功能尺度分类可以归纳为建筑单体尺度、街区尺度、片区尺度和城市尺度四种类型。其中在建筑单体和街区尺度上的分布范围最广泛3。

2.1 保障性住宅与工业用地的混合发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按照工业对居住和公共环境的干扰污染程度将工业用地细分为3个中类。其中一类工业用地是指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等。一些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劳动密集型的一类工业,与人民生活日常消费关系密切,吸收劳动力较多,技术操作容易,职工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保障性住宅本身安排的人口为城市低收入者、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等,就业岗位以低端服务业和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业企业为主,如果城市中有明确的对居住无干扰、污染的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那么结合园区所需就业人口数量在园区内部布局一定量的保障性住房,吸引城市低收入群体入住4,增加了低收入群体就近就业的机会,减少了他们的通勤时间,降低了他们的通勤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部分城区的交通拥挤问题。这种保障性住宅混合功能发展可采取地块层面的水平混合,在街区尺度上实现。

2.2 保障性住宅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混合发展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文化设施用地与保障性住宅用地混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实施性,有利于低收入群体就近接受教育,提高劳动技能。文化设施用地包括图书展览设施用地和文化活动设施用地两小类。图书展览设施用地中的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在城市中具有发展速度快、分布较均匀的特点。2008年9月,人口不到60万的西雅图有了27座图书馆,1个市总图,26个分馆,分馆同时也是社区活动中心,弱势群体成为图书馆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利用馆中的电脑上网找工作5。新加坡政府颁布的《社区住宅规划法》中规定每个社区必须建立图书馆,他们把图书馆建在地铁站附近、商业中心、闹市区等,通过营造阅读环境使图书馆成为令人享受的空间6。城市中小型公共图书馆,以其小巧、休闲、便捷等特点,成为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明和文化需求的重要基地,可将保障性住宅与图书馆混合建设,中小型图书馆布置在建筑底层,保障性住宅布置在上部,既使部分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在城市中拥有相对较好的区位,又能为其提高知识水平创造条件。这种保障性住宅混合功能发展以建筑层面的竖向混合为主,在建筑单体尺度上实现。

2.3 保障性住宅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混合发展

城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具有和保障性住宅用地混合使用的条件。将对日照要求较低、层数也不可能多的商业用房、集贸市场、餐饮用房或独立地段的电信、邮政、供水、燃气、供电、供热等其它公用设施营业网点及私人诊所、宠物医院、汽车维修站等服务用房的上部空间开发为小高层、高层保障性住宅,既可以相应地减少住宅楼栋间距、节约土地,进而提高群体布置下的整体容积率;中低收入群体在服务业场所就业较多,如商业设施中的服务人员,集贸市场中摊位经营者,餐饮场所服务人员等等,保障性住宅与此类设施混合建设,能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减少其交通时间及成本,为自身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大型商业服务业设施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地价较高,多与商务设施用地混合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价值。考虑到保障性住宅与商业服务业用地混合功能发展实施的可能性,应选择城市次中心区的商业服务业设施、边缘区居住区的社区级商业服务业设施与保障性住宅混合建设,采用高层高密度建设方式,以建筑层面的竖向混合为主,在建筑单体尺度上实现为主。

2.4 保障性住宅与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的混合发展

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中的轨道交通用地、交通枢纽用地、交通场站用地都具备与保障性住宅混合发展的条件,交通场站用地尤易实施。交通场站用地指交通服务设施用地,包含公共交通场站用地和社会停车场用地两小类。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中提出在城市用地紧张的大城市,停车场可向空间或向地下发展,尤其规定在北方(黄河以北),停车场中停车坪上必须有热水加注装置,有条件宜建成封闭式停车库。在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稀缺的香港和新加坡,广泛采用修建立体公交场站或与其它建筑物相结合(一般置于地下一层)的形式,其上部上盖物业,发展成为所在片区的商业、文化等中心,吸引大量人流,提高交通设施的客源量。将保障性住宅与交通场站混合建设,有利于低收入家庭居民的出行,并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就业机会,在土地适度多功能混合使用的同时,由于居住与公交场站、交通枢纽站点等差异较大的城市功能空间相混合,存在噪音、空气污染、交通安全等较为严重干扰,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保证居住品质7。这种保障性住宅混合功能发展以建筑层面的竖向混合为主,在建筑单体尺度上实现为主;也可采用步行尺度内综合竖向与水平的混合,在街区尺度上实现。

3 混合功能发展的保障性住宅规划布局策略

由于城市发展的历史原因,城市中不同区域混合功能程度、形成原因、表现形式都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总的来说,传统的城市街区尺度越小,由于功能的变更与交替,功能的混合程度比较高,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城区除了专门的混合功能开发项目之外,城市新建区域的功能混合程度比较低,街区尺度比较大,功能单一的倾向明显8。为了应对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城市规划的弹性控制作用,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中混合用地应用越来越多,允许部分建筑、设施混合布置。在数量相对较多的具有居住功能的混合用地中,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使用等多方面因素,针对城市新区和老城区不同的土地使用特点,选择一些适于建设保障性住宅的混合用地,将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实现低收入群体在城市中均为分布的理想状态。

3.1 城市新区中混合功能发展的保障性住宅规划布局策略

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我国大中城市新区地价不高,区域内快速交通系统的引入,工业园区的建设,大规模居住区的开发等都为保障性住宅在新区的大量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情况下,应在目前大面积集中建设保障性住宅基础上,引导小规模适度混合发展,避免出现住区规模较大,封闭管理,功能单一,通常只有少量商业以及配套的会所、幼儿园或小学,缺少互补的如办公、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等功能。可在城市新区中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地中(尤其含培训用地)混合建设保障性住宅,如大连市高新园区玲珑居公租房(图1),它位于大连旅顺南路产业带瑞安天地软件园内,为软件工程师公寓;也可结合城市新区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配套设施混合建设保障性住宅,如厦门市率先结合公交场站建设保障性住房,充分利用其上部空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实现了功能混合。如观音山公寓(图2)和嘉庚BRT枢纽站项目,占地面积都不大,在规划和设计上,妥善解决了车流与人流相互干扰问题。

3.2 城市老城区中混合功能发展的保障性住宅规划布局策略

城市老城区中应建设部分保障性住宅,一方面,在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第二产业不断外迁,导致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高度积聚在市中心区域,低收入家庭赖以生存的低层次就业岗位主要由老城区提供,另一方面,老城区的服务配套等城市资源状况最佳,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应避免由中高收入阶层独享。老城区更新中很多地块用于绿地、道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非经营性质用地建设和盈利性商业服务业设施开发,同时要延续原有的混合功能状态,通过小尺度、小地块的局部更新与开发,维系并发展城市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这些因素为保障性住宅与文化设施、交通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等功能混合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美国波特兰市区旧城区1930年代建成的“书签公寓”(图3),是一个县图书馆的扩建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统一起来的成功案例,“书签公寓”共4层,首层是图书馆和储蓄所,2~4层是廉租公寓,同时还开发了近一半的市场化公寓,实现了混合居住的目标9。厦门市老城区的BRT前埔枢纽站保障性住房,是最受申请户青睐的一个小区。

4 小结

城市用地混合功能发展能有效地降低交通需求和减少出行距离,节约能源消耗,促进街区功能的有机性,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空间资源使用效率10。保障性住宅用地与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等适宜用地混合功能发展,根据城市老城区和新区中不同区域土地混合使用特点,合理规划布局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宅混合用地,增加低收入群体就业机会,减少他们的出行距离,降低出行成本,为日常生活的购物、休闲、教育培训提供方便,使保障性住宅不仅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摆脱贫困、促进代际流动创造条件,实现在城市中均匀分布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Standards[M].Hoboken:JohnWileyandSons,2006.

[2]郭菂,王正,常宁,郭静.提高用地效率改善居住品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节地策略研究.建筑学报[J],2011(2),82-85.

[3]许思扬,陈振光.混合功能发展概念解读与分类探讨[J].规划师,2012(7),105-109

[4]邢佳林.大型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规划实践——以西善桥岱山西侧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例[J].建筑学报,2011年第35卷增刊1,157-160.

[5]廖桂贤.遇见好城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

[6]周园.对城市社区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增刊(1),10-12.

[7]郭菂,王正,常宁,郭静.提高用地效率改善居住品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节地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1(2),82-85.

[8]朱长友,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混合用地的研究[J],《理论科学》硅谷198-199

[9]高志,关瑞麟,Michael Cavander.“混合型”经济适用房在美国大城市的实践和启示[J].建筑学报,2011(08),93-96.

混合功能区论文 第6篇

1 含Ag功能性混合溶胶及其薄膜的制备[3,4,5,6,7]

将AgNO3乙二醇溶液[m(AgNO3)∶m(C2H4O2)=1∶100]与壳聚糖冰醋酸溶液[m(壳聚糖)∶m(冰醋酸)=3∶1]混合后置于0℃之恒温水槽,将水合肼乙二醇溶液[m(水合肼)∶m(乙二醇)=1∶100],以1滴/5min的速度滴入并不断搅拌,直到溶液变为红棕色。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亚氨基二乙酸单体(GMA-IDA)(自制)用水溶解,n(GMA-IDA)∶n(BA)=1∶6,与BA以摩尔比1∶6混合,加入少量异丙醇作为共溶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在65~70℃下聚合6~7h。将Poly(BA-co-GMA-IDA)乳液与Ag溶胶混合后在室温下磁力搅拌数小时。将全棉类黑、白、蓝、绿、红色面料(规格为:20×5/48×48坯布纯棉布21织纱经纬60×68)各一在Ag功能性混合溶胶中浸涂10min,放入烘箱在120℃干燥30~60min成膜,冷却至室温备用,单位面积干膜质量约为0.035×10-3kg/cm2。

2 Ag溶胶复合薄膜在棉布上的隔热效果

将测试样品固定在圆形塑料杯口,其上罩以中有圆孔的隔热锡纸,圆孔的大小与塑料杯口的大小相等,以保证红外光仅能从样品上通过。在样品上方以500W的红外灯作热源,红外灯的轴心与杯口的圆心对齐。控制红外灯与样品的距离为20cm。在样品下2.5cm处,横插量程为100 ℃的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图1~图5为Ag功能性混合溶胶分别在全棉类红、绿、蓝、白、黑色面料上成膜后的隔热效果图(室温20℃)。

涂布有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的棉布和空白试样相比,升温速度差异很明显,开始时两者温度呈线型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接近平衡状态,20~30min时两者温差达到平衡。Ag隔热涂料具有明显的隔热效果,对白、蓝、绿、红、黑色棉布的降温幅度分别达到了3~4℃、3~4℃、4~5℃、4~5℃,对黑色布料的隔热效果更高达7~9℃。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对近红外辐射的吸收能力是由Ag的金属性所决定[7],与带螯合基团的Poly(BA-co-GMA-IDA)有机组分与Ag无机相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也有关,这种强相互作用较好防止无机纳米微粒的团聚,使纳米微粒能长期稳定均匀地存在。Ag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核壳型结构也有利于吸收和反射近红外光。

3 结 论

Ag隔热涂料在全棉类面料上也表现出明显的隔热效果,对蓝、绿、红、白色布料降温可达3~5℃,对黑色布料的降温效果更高达8℃左右。以高分子模板制备的Ag功能性混和溶胶在制备具有抗近红外/紫外功能的凉爽型纤维及织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摘要:在合适的前驱盐溶液、还原剂和乙二醇溶液中一步合成了Ag金属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并以表面具有螯合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Poly(BA-co-GMA-IDA)为高分子液体模板制备了Ag功能性溶胶复合薄膜。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在全棉类面料上表现出明显的抗红外隔热效果,对蓝、绿、红、白色布料降温可达35℃,对黑色布料的降温效果更高达8℃左右。在制备具有抗紫外、抗近红外功能的凉爽型纤维及织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Ag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抗红外隔热性能

参考文献

[1]Zhu C,Guan W,Long H.Plastics,Rubber and composites[J].Macromolecular Engineering,2004,33(8):335-337.

[2]朱超,官文超,曹远美,龙华.Y2O3溶胶复合薄膜的抗近红外/紫外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6,34(3):21-23.

[3]Warshawsky A,Kahana N,Kampel V,[J].Ion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01,286(5):285-295.

[4]Fitzgerald J J,Ferrar W T,Binga T D.[J].Journal of AppliedPolymer Science,1998,70(8):1633-1641.

[5]Wang Ping-Hua,Wang Qian-Wen.[J].Colloid Polym Sci,2003,88(7):1747-1751.

[6]Wang P-H,Pan C-Y.[J].Colloid Polym Sci,2002,280:152-159.

混合功能区论文 第7篇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恰恰是一个开放的、所有住宅均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施工的小区, 总规模2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60 米, 为居民提供3000套公租房, 是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投资在建的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公租房社区。设计开始于2013 年, 按照“开放街区、组团围合、混合功能”的设计理念, 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全部采用装配式施工。

一、开放街区

现在的小区采用封闭式管理方式, 主要是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同时, 尽可能地降低管理的成本。用围墙把小区与城市隔开了, 管理容易了, 安全也得到保证, 但是在传统城市是最有活力的街头空间也被围墙打断了。

另外, 在大型公租房社区里, 承租人的经济水平相似、圈层相近, 造成阶层单一, 封闭式的模式, 使得阶层的互动的可能也被打断了;低收入人群的大规模集聚也会对公共管理和服务提出挑战。

鉴于此, 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在规划时, 就提出打破全封闭的管理模式, 采用街区模式——社区开放、组团围合, 把整个用地分成9 个街区, 街区之间的道路直接连接城市公共空间, 使居民直接与城市公共生活相邻。

沿用地的南北向设计了一条S形的绿化生活轴, 连接两个入口广场和中心花园;沿用地东西向规划了一条商业步行街, 连接用地西南侧的公共绿地和东侧的沿街绿地。这样形成的“十”字形公共空间骨架结构, 将小区分成9个小型开放街区, 直接与城市相连。道路、公共绿地、步行商业街向城市开放, 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向社区的延伸。

采取开放街区的模式, 当然会增加物业管理的人力投入, 但对于破除大规模高密度社区的封闭感、增强承租人与城市公共生活的联系作用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围合组团

每个街区用两到三栋住宅与配套公建围合成院落, 院落内是安静和安全步行空间;机动车行驶在街区外的公共道路上, 实现了人车分流。围合的院落, 有利于增强居民的归属感。每个院落有独立的步行入口大门, 公共门厅成为社区生活的核心节点。

三、混和功能

许多小区只有单一的居住功能, 被人们称为“睡城”, 无法形成有活力的社区。为避免这种情况, 在郭公庄一期公租房小区内, 规划设计了15% 的商业、办公、社区服务设施, 这些设施沿着十字形公共空间轴布置, 与每一个街区都有方便的联系, 这些公共设施除了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也能为“小、微”创业提供场地, 为承租人提供培训, 增强就业能力, 增强造血机能。通过管理上的创新, 通过社区居民的自组织、自服务, 提高社区生活品质, 也能提供就业岗位。

多种功能的有序混和, 对提升社区的活力, 改善社会组织结构, 减少城市通勤交通的压力都有益处。

四、公共大厅

公租房人群收入虽然较低, 但也有社交的需求, 应该为他们的精神需求提供合适的空间。

狭小的户内居住空间难以满足居民的社交要求, 因此, 在每个组团设计了一个公共大厅, 把门厅扩大, 大约100 多平方米, 大厅内布置了会客、休息、自动售卖机、快递收寄箱、寄存处、儿童活动区、洗衣房等设施。借鉴酒店前台的管理方式, 在适中位置设计了综合服务台, 各个功能区域均在服务台的视线覆盖范围之内, 只需要一名管理服务人员即可, 节省人手, 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又能够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自豪感。

五、文化韵味

规划设计, 需要兼顾城市、现代和传统, 创造了具有文化韵味, 特色鲜明的现代建筑形象。

通过标准化构件的排列组合, 与阳台的功能结合起来, 形成类似博古架的表情, 统一而又富有变化, 现代中透着传统。

对窗台、窗台板、分格、空调机位等部位进行细部处理。为避免千篇一律, 强调立面的识别性, 在阳台栏板上随机涂饰颜色, 自下而上逐渐减少。由于大量采用标准化的构件, 立面形式尊重功能, 有效地控制住了成本。

六、全装配式

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全部按照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设计和建造。

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PC结构) 。预制构件的部位包括外墙、楼板、楼梯、阳台和空调板, 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预制率约35% ~ 40%。外墙采用三明治复合墙体, 由外页墙 (50 厚) 、保温层 (70 厚) 和内页墙 (200厚) 组成。楼板、阳台板和空调板均采用叠合楼板方式;楼梯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楼梯段。

内部装修也采用全装配的建造方式。采用了干式施工工法, 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的建造方式。

装配式建造方式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方案之初就要先进行技术策划, 确定产业化的目标、途径和技术, 并对预制构件的种类、数量进行统计, 确实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要充分考虑结构的要求、预制构件的加工要求、运输和安装的要求, 并对连接节点进行深入设计。

目前, 郭公庄项目的北区12 栋楼已经结构封顶, 工业化建造的效果已经初步呈现出来。

设计指导:崔愷

设计主持人:赵钿韩风磊

方案设计:赵钿、秦冬、陈霞、韩风磊

施工图设计:韩风磊、张守峰、杨晓剑、刘高忠、梅玲、黄健勇

景观设计:雷洪强、方威

混合功能区论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为A组:正常志愿者35例,男女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25-58岁;B组为粪便中不伴有脂肪滴的慢性胰腺炎(CP)20例,男女分别为12例、8例,年龄42-64岁;C组为粪便中伴有脂肪滴CP 20例,男女分别为11例、9例,年龄50-67岁。三组均予胰酶肠溶胶囊(商品名:宜佳,0.6,3次/d,服用3 d)。

1.2 试剂

13C混合甘油三酯呼气试验试剂由美国普特技生公司提供。

1.3 粪便检查

CP患者试验前采集粪便,用生理盐水涂片,苏丹Ⅲ染色,显微镜观察呈橘红色为阳性。

1.4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试验前3d进食低脂饮食,试验前12h禁食,第2天晨起通过吸管向试管底部呼气4-8 s后,作为0时13C丰度,即δ13C(δ=‰)值。随后将含15mg 13C的混合甘油三酯3 mL掺入113 g标准布丁试餐中,5 min内进食完毕。进试餐后6 h内不准饮水和进食,6 h后饮少量水,8 h后恢正常进食。每30 min向试管呼气4-8 s,收集气体。呼气样品用核素比值气相色谱质谱仪自动检测分析不同时间的δ13C值。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

呼出气体的即刻δ13 C,是不同时相的δ13C值减去0时δ13 C值,即为该时刻13C丰度变化(Δδ13C)。δ13C=(Rsample/RPDB-1)×1000。

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入选者的基础δ13C(13C/12C)值为-29.28‰~-28.29‰,平均-(29.12±0.25)‰,其中对照组为-(28.81±0.46)‰,CP组为-(29.43±0.56)‰,两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进食混合甘油三酯试餐后30 min已出现13CO2升高,并逐渐增高,通常5.5-6.2h达到最大的PDR,平均为5.83h,以后渐下降。

有脂肪泻CP组13C cPDR/6 h较A组和B组明显降低(P<0.01),A组和B组的PDRpeak也高于C组;B组cPDR/6h和PDRpeak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补充胰酶治疗3d后,C组cPDR/6h和PDRpeak分别为8.82±0.72、2.35±0.3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cPDR/6 h仍低于A组(P<0.01)。

3 讨论

临床上诊断慢性胰腺炎和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是胰腺外分泌功能,通过测定重碳酸盐、胰液和胰酶分泌量以判定胰腺外分泌功能[2]。胰腺直接外分泌试验是利用胃肠激素直接刺激胰腺测定胰酶和胰液的分泌量;胰腺间接外分泌试验是通过试餐刺激胃肠激素分泌,刺激胰腺的分泌,或通过口服某种物质,或通过测定粪便中糜蛋白酶、弹力蛋白酶、脂肪等[3]。目前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的黄金标准是直接试验;间接试验具有痛苦小、费用较低、省时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较快。

胰腺直接外分泌功能试验包括胰泌素-胆囊收缩素试验和胰泌素试验,通过测定胰液的排泌量、碳酸氢盐浓度和胰酶的改变来判断胰腺的外分泌功能。直接试验由于需置管于十二指肠,因其耗时、侵入性等弊端,在临床上未被广泛推广应用。

间接胰腺外分泌试验包括Lundh试验和非插管间接胰腺外分泌试验。Lundh试验是通过试餐刺激胰腺分泌,测定胰酶的含量,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该试验的优点是不良反应轻,但因同样具有侵入性,且要求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同时该法不能测量胰液的分泌量和碳酸氢盐的分泌等,临床已较少应用。非插管间接胰腺外分泌试验包括:BT-PABA试验、胰腺月桂酸荧光素试验、粪脂测定、粪糜蛋白酶测定、粪弹力蛋白酶-1试验、双标记Schiling试验、13C呼吸试验等[4]。

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时脂肪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粪便中脂肪量增多,粪便脂肪定量试验可定量地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状况,但该方法费时、复杂,不能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无创且可定量测定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方法[5]。本研究采用13C混合甘油三酯呼气试验测定胰腺外分泌功能,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无创伤性、简便可行、特异性高。

综上所述,13C混合甘油三酯呼气试验可有效检测胰腺的外分泌功能,通过补充胰酶后再行呼气试验能更准确地诊断伴有脂肪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

摘要:目的 测定慢性胰腺炎患者13C-混合甘油三酯呼气试验,了解对胰腺炎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A组35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20例无脂肪泻慢性胰腺炎患者为B组,20例有脂肪泻慢性胰腺炎患者为C组,进食13C-混合甘油三酯后,检测呼气中13CO2,评估胰腺的外分泌功能。C组患者补充胰酶后再行13C-混合甘油三酯试验。结果 C组13C-混合甘油三酯呼气试验显示,13C峰值(PDRpeak)和6h呼出13C累积丰度(cPDR)较A组明显降低[(1.63±0.25)%Vs(2.93±0.52)%;(6.83±0.62)%Vs(12.11±1.35)%;P<0.01],补充胰酶后PDRpeak和cPDR/6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35±0.32)%,(8.82±0.72)%;P<0.01],但cPDR/6h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组PDRpeak和cPDR/6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3C通常在(6.12±1.32)h达到PDRpeak峰值。结论13C-混合甘油三酯能有效地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和了解胰酶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呼气试验,混合甘油三酯

参考文献

[1]Domínguez-Mu.oz JE.Pancreatic exocrine insufficiency:diagnosisand treatment[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26(Suppl 2):12-16.

[2]Domínguez Mu.oz JE.Diagnosis of chronic pancreatitis:Functionaltesting[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10,24(3):233-241.

[3]Nakamura H,Morifuji M,Murakami Y,et al.Usefulness of a13C-labeled mixed triglyceride breath test for assessing pancreaticexocrine function after pancreatic surgery[J].Surgery,2009,145(2):168-175.

[4]Ishii Y,Kohno T,Ito A,et al.Evaluation of pancreatic exocrinesecretion using 13C-dipeptide(benzoyl-L-tyrosyl-[1-(13)C]alanine)breath test:focusing on pancreatoduodenectomy cases[J].Pancreas,2007,35(4):313-319.

上一篇:扶贫攻坚战下一篇:公路桥梁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