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业范文

2024-08-19

新闻从业范文(精选11篇)

新闻从业 第1篇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信息传播的区别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不同, 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在传播载体、传播形式、阅读难易度以及保存难易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

新闻传播的载体不同。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为传播载体, 观众、听众或读者在获取信息时只能被动地从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中进行筛选, 而且还要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 另外, 这些新闻信息传播载体携带也不是很方便, 这样就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获得新闻信息时既费时又费力, 不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 网络逐渐成为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无线网络的发展, 掌上电脑的出现, 以及个人手机的无线上网, 使得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而这些新闻传播载体也更加精致, 携带更方便。目前, 网络已经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组织都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 特别是传统的新闻报纸单位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现在, 传统的新闻媒体, 除了有纸质报纸外, 还有电子稿, 他们通过将这些电子报纸“挂”到网上, 让读者在电脑旁就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看的新闻。

传播形式更具动态性。传统的新闻媒体主要以报纸为载体, 提供的多是静止的图片, 这对于读者快速了解所发生的新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对为什么会发生图片上这一幕, 就必须看文字报道。而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时候不仅有静止的图片, 还有流动的画面, 通过这些流动的影像, 读者可以更容易地获取信息。并且网络不受版面空间的限制, 可以上传较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读者阅读变得更容易。长久以来, 我们想要获取或了解新闻就必须看报纸或电视, 买份报纸拿在手中, 在较短的时间内看不完, 留着占空间, 扔了又怕错过了好新闻。而电视的局限性就更不用说了, 体积大, 且需要比较稳定的信号, 携带也是个问题。但网络不同,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掌上电脑、手机上网的普及, 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而且网上信息量极其丰富, 再加上图片和影像的配合, 使读者再不必费劲去读那些文字。可以说,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加速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

新闻信息保存更容易。传统的新闻信息多以纸质的和录影带的形式保存, 要占据大量的空间, 而且要有专门的地方和人员去管理, 并且这些东西大多为一次性的, 一旦失去这些纸制品或录影带, 将是永久的、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些都为传统新闻信息的保存和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而网络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难题, 通过网络传播的新闻信息, 通过数据线上传到电脑上, 不但摆脱了传统纸质新闻的束缚, 而且, 不需占用多大的空间就可以将所有的新闻信息全部保存下来。另外, 管理难度也大大降低了, 只要做好备份, 这些新闻信息就可以进行永久地保存, 不必担心会丢失。

网络时代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

为适应网络时代新闻传播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中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也是评判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是否胜任新闻工作的基本判断标准。

要注重坚定的政治素质的培养。由于网络时代各种思想冲击更加强烈, 新闻从业人员更容易丧失明确的政治立场, 甚至可能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1) 因此, 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具有鲜明、坚定的政治立场, 成熟的观点和思想, 能够熟练运用政治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新闻从业人员的地位特殊, 处在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 传达着政府政策等, 同时也反映着人民的需求和愿望。因此,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 必须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来。

要注重过硬的业务素质的培养。网络时代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掌握和具备良好的文化和知识储备以外, 还要求其熟练掌握电脑技术, 对一些电脑操作软件如Word、Excel等软件的基本运作程序和操作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另外, 由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时效性等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使得新闻从业人员具有更强的新闻敏感和敬业精神, 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 一方面要苦练并掌握新闻专业基本功, 强化精品意识, 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另一方面, 要注重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只有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 敬业精神才能得到提升, 业务素质才能过硬。 (2)

加强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培养。网络时代人们更容易受各种诱惑的影响,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无论是从自己的职业责任, 还是社会地位、社会影响以及个人成长来看, 新闻从业人员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3) 在采访活动中, 记者会经常接触到社会上的矛盾冲突,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个称职的记者, 要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 以除恶扬善、扶正祛邪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坚决同那些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以及错误言行作斗争。

结语

目前, 新闻信息传播已完成了从“冷媒介时代”向多向交流多元发展的“热媒介时代”的转化。但新闻界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恶俗化、假新闻等问题在网络化时代变得更加严重。这一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另一方面, 也需要我们加快网络新闻传播的法治化建设, 为新闻传播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得新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任何新闻信息。与此同时, 网络的普及, 也给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网络时代为背景, 通过对比分析网络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与传统新闻信息传播的异同, 得出网络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新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新闻从业者

注释

1丁红:《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研究述评》,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 。

2刘慧:《网络时代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新闻窗》, 2010 (6) 。

新闻从业资格证多少分通过 第2篇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应届毕业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报名参加考试,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

(一)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受过党纪政纪开除处分的.。

新闻从业资格证有什么用

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是合法取得《记者证》的前提,没有该证的从业人员不得申领记者证。该证自8月开始,由国家新闻总署委托各地新闻出版管理局,对所辖各新闻单位的新闻采编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者发给培训合格证书。

然后,新闻单位凭此证为记者申领记者证。之前,广播电视新闻机构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理,负责资格培训和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

新闻从业者应具备的职业精神 第3篇

坚持事实真相,坚持真理。因为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而记者又是新闻的第一见证人。所以,坚持事实真相,坚持真理的职业精神是新闻本身特质对新闻从业者所提出的必需要求。在新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真实性有两个层面:一是新闻要素要真实;二是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状况的本质事实要真实。当一位新闻人将探求真相的精神贯穿到自己本职工作的方方面面,积极调动各种力量把真相揭露给享有知情权的社会大众,并且认为从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工作价值得到了体现,这种精神就是新闻从业者职业精神的理想境界了。曾自费创办《京报》的邵飘萍,既是业务社长,又要搞经营管理,同时继续他的记者生涯,坚持以“探求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曾因拍摄九江决口、SARS病房等新闻屡获新闻大奖的《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曾说过:“将人们关注的事情真实地告诉读者,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我愿意与人们一起共享欢乐,也愿意与不幸的人一起面对苦难。”相信真实的力量,坚持求实精神,新闻工作就有了坚强的精神支撑,信念赋行为以意义,新闻从业者就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新闻真实性这一职业特征,所以说,求实精神是新闻从业者职业精神的核心所在。

正义感和同情心。一个优秀的记者是公益事业中的社会工作者,需要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看到不平就要管一管,就如邵飘萍在《京报》创刊时,自勉和激励同仁而悬于编辑室正面墙上的四个大字“铁肩辣手”,用意就是关注普通人、关注不平现象、关注报道的社会效益,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我国现代著名的记者、作家、翻译家萧乾就曾通过对许多特定弱势群体的关注来反映现实状况,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省,来共同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

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无畏的勇气,有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从业者肩负着记录重大历史事件、见证重要历史时刻的光荣使命,起着一般职业不能替代的作用,优秀的记者不仅会记录历史,甚至会以其敏锐的视角、前瞻的心态,起到引领时代潮流发展的作用。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就是当之无愧的“新闻勇士”。 他曾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报道,在他的笔下被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不在少数,他本人也经历了许多生死劫难。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优秀的新闻人总是怀着可以牺牲自我推动社会进步的职业精神知难而上,有所不避。

要力争站在新闻的现场,走在时代的前列。我国著名的作家型记者刘白羽在总结其短暂的记者生涯时认为,一个优秀的记者“永远应该到前面去。”这种前面一方面表现在要冲到新闻采访的第一线,另一方面是指要站在社会发展的第一线,以自己的新闻作品给人们以启发,推动社会的发展。

国际驰名的新闻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一句话是新闻从业者所熟知的:“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1998年的抗洪救灾,2003年的非典“战争”,2008年的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前线,我们都看到了记者们无畏的身影,看到记者们为争取到前线的机会而努力。一线记者为人们带来了最真实、最直接的报道,体现出令人钦佩的职业精神。时间回溯到上世纪40年代。1940年8月8日,美国记者爱德华·默罗站在一间普通民居的屋顶上,告诉等候在收音机前的千万观众:“你好,这里是伦敦,我现在正站在楼顶上巡视着伦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战争现场进行直播,记者爱德华·默罗在大战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创造力,为新闻行业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典范,这次报道,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是既站在了新闻的现场,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新闻不会等人,历史时刻转瞬即逝,一个优秀的记者要具有时刻待命和随时“冲上去”的职业精神,更要储备足够的知识、能力,两者兼备,才可能在历史时刻到来时站在一定高度把握历史事件,探索事实真相。

要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具备不断质疑求证和思考的素质。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认为好奇心是推动记者“不断发问”的动力,使得记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占有更多的真实资料。新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新闻从业者永远在和新事物打交道,经常面临新知的挑战,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要有不断探索、超越自我的职业精神,成为学识渊博的“杂家”。 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现代著名记者穆欣认为,新闻报道需要在资料知识的搜集与分析上下功夫,一个报社要有一个完备的资料室,一个记者和著作者要有自己的资料库。著名记者邹韬奋坐船乘车必看书学习,从不浪费一点时间。现代信息社会对知识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即使是在新闻专业领域获得突出成绩的人,也要随时关注行业内的发展,不光是硬件技术方面的学习进步,在采访思维、表现方式、综合报道手法方面更要不断推陈出新,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新闻从业人员要多说“人话” 第4篇

1 多接地气夯实多说“人话”之“基”

新闻工作是对实践创造的真实记录, 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基层是社会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 也是开展新闻工作的源源活水。新闻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 才能感知群众冷暖, 体察群众诉求, 才能将现实生活生动地刻画出来, 把群众呼声真切地表达出来。

新闻工作者既要上接“天听”, 更要多接“地气”, 沉下身去, 亲临基层。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是新闻真实性的内在要求, 要克服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不做复制粘贴的“电脑记者”;避免“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不良倾向, 不当照抄照搬的“文件记者”;提倡体验式和调查性报道, 不当坐等来稿的“衙门记者”;强化只有在基层在现场才能抓独家、出精品的意识, 不当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

笔者认为, 新闻工作者要有悲天悯地的情怀, 具备普遍的同情心和爱心, 时刻感受这个时代的脉动;在至真至情的书写中才能感动更多受众, 在大视野的视觉下才能写出立意高、影响大的作品。带着感情和责任去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切身体验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 倾听普通百姓的意见心声, 把对人民群众的情感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

2 转变文风提升善说“人话”之“技”

近年来, 网络媒体的互动特性对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构成了严峻挑战, 此种背景下, 传统媒体更须放下身段, 转变高高在上的作风, 改变曲高和寡的文风, 倡导平民视角、平等交流、平实文风, 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增强文章亲和力和感染力, 使文章耐看耐读, 雅俗共赏, 切实提高传播实效。

新闻作品不是整天板脸的包拯, 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僧。在传媒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新闻创作需要创新, 需要重大的新闻题材, 需要完美的新闻策划与新颖版式, 更需要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漂亮的文本, 要练就“活”“短”“实”“新”的新闻写作本领, 以满足受众的阅读需要, 尽量给读者“悦读”体验。

“活”。就是熟练掌握消息、通讯、时评、新闻特写等不同文本类型, 摒弃一切呆板、晦涩、八股的写作手法, 巧妙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合理借鉴电影蒙太奇、回话白描等处理技巧, 想方设法让新闻语言生动活泼起来, 避免干巴巴、苦涩涩的行文, 真正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短”。就是要避免“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现象, 文本一定要干净、利落, 力求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简短精炼。如果可以, 枪毙每一个多余的“的”“地”“得”。

“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作品要立足实情、贴近实际, 报实情、讲真话。大道至简, 文风贵实。新闻内容要多提实实在在的“干货”, 少说不痛不痒的“水货”, 语言力求平实, 情真意切, 真正让受众喜欢读、读得下、读得懂。

“新”。要在充分拥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 努力从实践中发现新东西, 做到富有新意。积极探索新闻写作手法的创新, 认真对待每一次新闻采访、每一个标题制作、每一篇新闻写作, 力求在相同的题材下能赋予新闻新意, 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 追求文本之美, 给读者带来更多愉悦的阅读体验。

3 立足常态强化可说“人话”之“机”

多说“人话”是每一名新闻从业人员的题中之义、应尽之责, 作为新闻传播机构更要强化措施, 营造“多说人话”的氛围、培育“多说人话”的土壤。

强化可说“人话”之“机”, 要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鼓励新闻记者到基层一线去, 到群众中去, 把工作的重心和报道的重点放在基层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上,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多到现场, 多抓细节, 扎实采访, 创新文本, 综合运用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现场抓拍、评论述评等多种体裁或手段, 用好镜头, 用活语言, 切实提高新闻作品的贴近性和可读性, 使文章好看耐读。

强化可说“人话”之“机”, 要坚持不懈地实施“走转改”。“走转改”活动的宗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是贯彻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具体体现, 绝非传媒行业的权宜之策, 而是长远之计;不是偶然之举, 而是必经之径。“走转改”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不能搞“一阵风”, 也不可“运动化”, 要建立和完善“走转改”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让其真正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追求, 促使活动常态化开展, 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强化可说“人话”之“机”, 要坚持开门办报办台。把更多的笔触、镜头对准人民群众, 用更多的版面、专栏、篇幅、时段聚焦世态人生, 让多说“人话”有氛围、有阵地。新闻作品好不好, 读者观众说了算。要建立和完善新闻作品评价体系, 将受众的看法纳入到评价体系, 并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广泛征求受众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作风文风, 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增强新闻宣传水平。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第5篇

--《新闻传播学理论前沿》讲座报告二

张 铮

在报告一中,笔者主要根据本学期的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各讲的重要内容——传媒产业化进程及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一共十五次讲座中,笔者印象最为深刻和感受最为强烈的是2005年3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进行的题为《我国传媒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讲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一直是笔者十分关注的话题,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陈教授的讲座有翔实的调查数据,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同时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展望,让我深入地了解了现实也引起了深刻的思索。陈力丹教授的讲座首先从2004年发表的2003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状况调查谈起,这个调查针对全国55家传媒进行了调查。此后2003年3月22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针对新闻从业人员做出了规范。之所以这个问题引起了这样的重视,陈力丹教授分析了这样的几个原因:

1、体制转型: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党政机关的一部分,不是一种社会职业。传媒从业人员给别人一种“错觉”,虽然不是公务人员,但是似乎具有某种“权力”。当传媒在市场经济中的资源和空间不足时,在新闻道德意识弱化和职业规范不明确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上述的那种“权力”寻租的现象,以党政“权力”违法换取广告和发行量。

2、商业利益:市场经济后传媒成为经济利益的单元,这样就有了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市场机制引发了利益、生存、发展之争,引发新闻从业人员行为的多种选择,外部的诱惑越来越多。但是,并非市场经济会带来道德缺失,而是目前的市场还不规范。

3、行业混岗:现实传媒体制内部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这是造成“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原因。编辑部人员不得不利用手中的“报道权”(这本来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要求所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订阅。特别是拉广告,丰厚的回报对于传媒业人员诱惑大,新闻价值和政治宣传价值会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扭曲。

4、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处在生存焦虑下的传媒和记者,职业意识和责任感下降,记者的生存困境和激烈的竞争带来生存的困境,有些记者甚至没有正式的身份,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下降是必然的。此外,媒体人员的流动性过高,很多记者或者编辑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媒体经过很短暂的培训就上岗,甚至有时候要“来之则战”。因此这必然使得从业人员缺少对岗位的责任感和对职业的珍惜,“能赚一笔是一笔”成为很多从业人的信条。

接下来,陈力丹教授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一是专业(行业)意识,即监督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二是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三是专业知识、技能和培训,四是专业资格的认可,五是专业内部的自律,六是专业精神的范例,总之是要将传媒的责任、使命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目前首先要做的是:

1.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2.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的内化而形成;

3.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规范。我国目前的新闻职业规范偏重于相对抽象的职业道德原则的概括,而且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职业规范的细致约定,因而要进行细分,以制定具体的、可感知和可执行的规范条文,从而提高传媒职业规范的水准。

4.提升新闻伦理学的学术质量。我国的传媒伦理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论著尚停留在阐发较为

抽象的原则层面,缺少新闻传媒的专业特征和可操作性,与传媒业实践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此后,陈力丹教授总结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道德的15种现象:

1.编辑部和经营部混岗,造成“有偿新闻”泛滥;

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

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4.受贿无闻

5.假新闻

6.制造“假事件”,即所谓“新闻策划”

7.免费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

8.侵犯公民和法人的隐私

9.侵犯当事者的“著作权”

10.“媒介审判”,即媒体报道司法审判,以非法治的意识报道法治

11.介入式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

12.拒绝更正与答辩

13.恶意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

14.无人性的冷漠新闻

15.虚伪广告和庸俗广告

最后,陈力丹教授分别用图形代表了职业从业者职责忠诚的倒金字塔模式,即个人职责为最轻,其上是组织职责,再往上是专业职责,最高是的社会职责;与此对应提出了媒体自律的正金字塔层级模式,即以制度化层面作为基础,再往上分别是行业层面、传媒层面、职业层面。

陈力丹教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此后我看了一系列陈教授论述传媒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文章。现在回头看这个学期的历次讲座,不禁又想起了《穆青传》的作者张严平在2005年3月8日做的讲座中深情地介绍穆青老人的场面。可以说,这两次讲座都是有关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讲座,如果说陈力丹教授偏重于学理研究和探讨,那么张严平做的介绍穆青新闻生涯的《穆青传》的讲座则是为我们这些后辈树立了一座高山。穆青同志是“喝延河水”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是新闻战线上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和在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声誉的名记者,他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脊梁和良心”、“中国20世纪新闻史的写照与奇迹”。范敬宜院长高度评价穆青同志说:“穆青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所以他有最肥沃的养分,他的作品也能代表最大多数的人,他能用最底层的事感动最高层的人。他有我们许多记者都不曾享受到的幸福。”穆青同志可以说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的典范。“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把握大局”,是穆青在长期记者生涯和新闻领导岗位上恪守的原则。

如果把记录穆青同志光辉一生的《穆青传》、张严平老师深情的回忆和陈力丹教授揭露的我国传媒业目前存在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问题做一对比,忍不住会让人感觉到进行职业道德的提倡和职业规范的建立十分有必要。但是这也要我们思考,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很多记者忙着跑新闻发布会,拿材料,没有时间搞调研,还能产生穆青这样划时代的记者吗?媒体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报道方式,穆青的“讴歌式”报道是不是已经过时了?我们这些出生在和平年代,而且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的人没有遭遇过社会的风浪和人生的起伏,我们能有那样敏锐的把握社会脉搏的高超水准吗?但是无论怎样,穆青同志为我们树立的光辉的榜样和他的“为党的新闻事业贡献我的一切”的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但是,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而言,仅仅有光辉的榜样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全社会和全行业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并实现行业自律,同时也有必要建立适合的职业规范,这些都需要进行实践的探索和学理的研究。

《全球化传播背景下广东新闻传媒的他律与自律研究》课题组于2003年8~10月对广东新闻从业者进行一次关于职业道德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广东省的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状况不容乐观,这里面涉及到前面所述的很多行业内的“潜规则”,也有很多是违背记者职业规范的做法。从对策上看,笔者认为,首先,新闻传媒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应该在行业内部大力提倡良好的职业道德,采取手段促进新闻从业者自律,使新闻从业者真正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其次,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有效发挥自身在规范传媒行为方面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制度建设;第三,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加快立法,通过法律及其执行机制来界定传媒的权力范围。一方面要尊重传媒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的合法利益,保护传媒的采访权、报道权、传播权;另一方面要抑制传媒权力的任意扩张,确保传媒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认真完善现有的与传媒管理相关的行政法规,逐步推进新闻职业道德有关条例的法律化,从法律上来抑制或减少新闻侵权的事件。

此外,对于新闻伦理学的建设需要大力加强。现在的新闻道德与职业规范很多是领导部门拍脑袋写出来的,而即便是经过严谨论证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在实践中仍然有很多的矛盾出现。比如前一阵子惹来沸沸扬扬的争论的一组发生在厦门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新闻事件尽管不大,但却成为网民争论的焦点,在于记者传达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心之间应如何平衡的问题。

笔者看了很多关于这组图片的讨论,既能理解摄影记者的委屈,也理解网民的愤怒。结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来说,这反映的就是记者舆论监督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之间的距离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记者的职业道德的局限性。

记者的职责非常明确,要忠实于客观,忠实地记录新闻事件的发生,不能人为地干扰新闻事件的发生。从这个角度来看,记者本来就是有一定旁观身份的,暗中观察,伺机等待,不光是表现在揭黑、曝光等负面新闻中,甚至是有些中性的社会新闻,记者都只是事实的记录者,而不是干扰事实发生的人。

然而另一个问题是,记者也是社会人,也需要讲求公共道德。因此网民的愤怒就在于记者可以漠视即将发生在眼皮底下的灾难或事故。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不具备社会公德的记者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好记者呢?

这里就体现了笔者提出的加强新闻伦理学研究的必要性,记者在这里面临的是两难的境地。填平了水坑或者树立了警示牌就干扰了新闻事件的原始发生,或许会失去一条好新闻,而另一方面,如果等到事件发生了再树立警示牌不但会背上“缺德”的骂名还会失去原有的新闻的社会效力。这本身就是有矛盾的,一方面要保证公众的消息绝对正确,一方面又要献身于公共利益,这本身就是很难两全的。中国的新闻理论里面规定新闻是自发的,不能人为地干扰,以笔者的理解,这无论如何都与公德心挂不起钩来,这也就是说新闻事件发生时,公德心对记者而言相对要弱化。而网民关于记者公德心的指责也应该引起重视。所以说,更应该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的是记者的职业道德准则,而非记者的社会公德。

新闻从业 第6篇

关键词:新闻法制节目;法律意识;思考

目前的法制节目成为新闻、电视竞争的又一重头戏,法制栏目、法制频道成为从中央台到各省市各种新闻媒体竞相攻占的又一块阵地。中国加快法制化进程对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是电视法制节目兴起的主要因素。随着节目的深入发展,因新闻从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而产生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法律意识的弱化成为电视法制节目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为电视法制节目开拓出更宽的发展道路提出思考。

一、电视法制节目的创立、发展及现状

1创立、发展度遗留问题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最早出现在荧屏上是以转播庭审为发端的。198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10名主犯,中央电视台承担转播任务。中央电视台、地方台先后推出了固定播出的法制栏目,电视法制节目有了自己的阵地。1998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开播,到现在观众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被人称之为“中国人的法律午餐”。1999年5月,长沙政法频道悄然开播,开国内之先河,成为全国第一个法制专业频道。电视法制节目跃上一个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电视法制节目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孕育而生的。新生的电视法制节目缺乏法制社会土壤的营养补给,使得电视法制节目在诞生之初就营养不良,法律专业和新闻专业知识双剑合壁的人才奇缺,加之改革之初舆论监督正处于法制化、机制化的摸索阶段,新闻媒介缺乏关注社会矛盾、推动上下沟通、平衡舆论生态的责任意识和法律保障。

2目标现状及出现的新情况

随着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的提出,民主法制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方面。中国法制化进程正在加速前进,大众对法制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从本世纪初起,电视法制节目的崛起和迅速火爆成为中国电视荧屏上的新亮点。

迫于广大受众要求和品位的不断提升,新闻从业人员只一味的追究迎合观众收视率而忽视“根在法”这一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出现了记者角色错位、舆论误导、注重案件离奇、缺乏人文关怀等忽视法律意识的倾向。另外,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保障舆论监督的同时。近期也频频爆出了多起包括中央电视台女记者在内的从业人员以新闻传媒“话语权”为自己谋私利的职业丑闻。这些都与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电视法制节目需要法律意识的“保障”

1新闻法律关系的变化需要记者“知法”

我国新闻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新闻主管机关、新闻媒介单位、新闻工作者、公民(自然人)、法人。其中,作为新闻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公众(受众)、新闻机构和政府机构(法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已由过去受众对于新闻机构和政府机构的单一服从关系以及政府机构对于新闻机构实施直接的政治领导与行政干涉关系。转变为社会公众、新闻机构和政府机构都互为权利主体,同时又都互为义务主体的复合与交错关系。

记者的职责不仅仅在于客观地向大众传播信息,某些情况下还要向大众表述自己的观点。记者只有懂法,才知道怎样采访,才能做到客观、全面、准确,也才能知道怎样恰到好处地表述观点,才会保持客观中立的身份和公正的立场而不影响、干预司法。不合时宜的表述观点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往往会激化矛盾。

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在节目定位上就十分注重新闻法律关系平衡。“点滴记录中国法制进程,守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口号,与同是中央电视台的舆论监督的“热点”栏目相比,他们的定位朴素低调,紧紧把握群众对舆论监督要求的特性,聚焦普通受众对法律法规的盲点,将节目话语权的中心下移,让节目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另外,该栏目“故事+演播室权威点评”作为节目构架,通过专家的评说,阐明法律问题,做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节目编导记者“知法”素养是节目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央视收视排行榜上迅速攀升走红的整体优势所在。

由此可见,电视法制节目应将自己视为一个引导员,首先注重从受众中普及法律知识入手,宣扬公正严谨的法律意识。让受众的舆论监督由自发感性阶段向自觉理性阶段过渡。其次对被监督机构的监督即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又做到舆论平衡、上通下达,营造舆论监督的特有法制环境。从而更坚实地奠定舆论监督的社会受众基础,在一个沟通而不是激化的良性的社会环境中,完成法律赋予的舆论监督权利和义务。

2舆论监督法制化需要记者“懂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许多社会问题浮现出来:行业不正之风、制假售假、执法犯法、渎职贪、贪污腐败等等。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声势逐渐增大,一方面新闻媒体对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出现新闻记者只凭借一腔热血冒然行事而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从而更好的履行监督义务的新问题。

我国目前虽没有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但并不是说我国就没有新闻法规范,不仅《宪法》对新闻活动的方向和公民从事新闻活动的权利有明确的原则规定,在众多的基本法律、法律及其司法解释中有许多与新闻活动相关的条款。例如,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知情权又称知悉权、了解权,是指自然人享有最大限度地知悉、获取各种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知情权的确立,就是要让公民有权了解社会诸活动,包括了解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它事务。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来。为了满足大众的知情权的需要,新闻工作者有了采访、报道、批评、评论的职务权利,换句话说,新闻工作者的职务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是人民知情权的一种延伸。同样享有知情权的新闻工作者就有了及时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被监督单位或个人不应拒绝新闻记者合理提出新闻调查的要求。与此同时各地方也陆续出台一些办法和措施支持舆论监督。如湖南浏阳市近日出台《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设立新闻发布四级应急响应,强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要让公众知情、让媒体“说话”,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事发后“力争第一时间发布”,对恶意阻挠记者采访的要追究事发单位及事发地政府领导的责任。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也推出了6项措施,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和协作。安徽省则明确表态,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权力机关和公务人员,并以地方法规为依据,实行新

闻曝光追究制。这些措施充分说明舆论监督进行制度化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促进了舆论监督环境的改善。

有创新就有风险。在取得的成绩背后出现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遇到围攻、殴打,甚至被绑架等伤及人身权利的事件;节目播出后遇到新闻侵权诉讼;进行舆论监督时,被诬告、被陷害、被攻击的现象。过后反思。往往是记者面对这些现象时总是束手无策、自食苦果、毫无反击之力,就像一名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就冲向战场的鲁莽之夫。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基于现有法律平台加强法律意识、努力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将法律作为手中的“矛”和“盾”来维护一名新闻记者的正当权益,例如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注意依法调查、收留采访证据、依法保护自己应有的权利等,才能持久地战斗在舆论监督的第一线。

3舆论监督的大众化需要记者“用法”

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怕上告,就怕上报。”一些问题一旦经新闻媒介公开曝光,公布于众,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精神压力,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重视,就有可能很快得到解决。首先这是法制节目作为大众传媒对舆论监督的载体有其特殊效果。其次说明舆论监督本身具有大众化特点。舆论监督是舆论主体通过大众媒介为主体表现自己的批评监督的意志。这是社会民主的象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舆论又有其分散性、自发性、非理性的特点。

舆论监督的大众化往往导致新闻记者忽视法制意识的存在,被群众化舆论牵着鼻子走。有些记者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千方百计去调查事实真相,隐性采访、介入式报道频频出现在新闻记者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一味的追求轰动效应,给某些人和部门难堪或者泄私愤,而忽略了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安定的根本目的。这种被老百姓的情绪发泄所误导的肤浅舆论监督,正是新闻记者缺乏法律意识的具体表现。

19世纪著名的美国哲学家米尔认为“理性的人不应该以偏见来接受或否定任何一种意见”。要构建民主法制健全的和谐社会,需要广泛的舆论监督,更需要高度具备法律意识的新闻从业人员利用公平、公正法律精神来引导大众的舆论,让老百姓的声音通过法律渠道表达出去,从而完成新闻工作者推动上下沟通、平衡舆论生态的舆论引导任务。

三、电视法制节目得益于法律意识的“指引”

与其他专业栏目不同,法制新闻节目面对的是一个非常系统、严谨的学科系统,既肩负着舆论监督的重任。同时又受到新闻传播法则的约束,因此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备舆论监督的法律意识。

1新闻从业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可以避免新闻从业人员角色错位现象

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大众对法律信息的饥渴和对舆论监督的要求使得法制节目的生命力得到激发。而后其发展逐渐面临着生存竞争压力和舆论压力,新闻从业人员出现了急于对法制事件的是非对错加以评判,以体现至高无上的法律威严和为民除害的法律威慑力,从而在各个栏目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和权威的现象。

然而媒体的本质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不是维护正义的组织。在大众传播学中,新闻媒介在舆论监督中首先应该是“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而不应该造成一种记者角色错位的现象,即播出的节目带有强烈的“媒体审判”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司法审判,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在我国,宪法和法律给予新闻工作者选择新闻的一定的自治权,他们的角色作用是双重的:当批评社会和国家时,他们是人民的代言人;同时,他们又是人民的教育者,肩负着教育人民的义务。在报道争议问题时,他们应该高高在上,站在争辩各方之间,做不偏不倚的观察者来代表民主的声音。新闻从业人员只有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时刻提醒自己以法律来约束行为,冷静头脑,摆正位置,才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合格战士。

2新闻从业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可以防止和杜绝新闻犯罪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规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视规则、冲击规则、曲解规则、甚至自定规则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点上,媒体同样无法避开。法制节目蜂拥而上,电视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队伍中具备法律和新闻专业知识的人才奇缺,大部分新闻记者对法律意识的淡漠等同于老百姓,有的甚至知法犯法,出现了记者利用自身独特的“话语权”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样的新闻腐败案件。究其根源,就是新闻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形成“新闻犯罪”。新闻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当个人或者小团体利益与职业权利挂钩,而没有钢性的法规制度加以监控时,就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单靠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不能起到彻底杀菌的作用的。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首先应该是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而后才是一名肩负公平正义的舆论尖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让舆论监督在良性的法制环境中运行是才是制止新闻犯罪的最佳途径。

3新闻从业人员具备法律意识可以优化新闻舆论的自我调控功能

舆论监督是公众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并以法律和公共道德为标准,对人们尤其是对政府和国家公务员行为施行的社会评判,它包括对模范行为的褒扬和对不法行为的批评及直接间接的制约与制裁。新闻媒介有舆论自我调控能力:揭露批评、批评监督、组织引导、颂扬激励、潜移默化。很多新闻工作者单纯的认识到其中揭露批评和批评监督的功能,忽视其他,从而导致目前的电视法制节目中或注重情节上的曲折离奇或注重画面的暴力血腥,只图一时之快。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舆论监督也不例外。舆论监督是一柄双刃剑,掌握不好,容易走偏方向,发生消极作用。因此,一定要准确定位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舆论监督的目的,端正舆论监督的指导思想。

当代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第7篇

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加强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就比较关键, 新的传播形式和载体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传播打破了以往媒体单一化发展局面, 新闻信息的多元化传播在方便了人们对新闻了解的同时, 也面临着新闻的虚假等问题, 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在这一方面将社会责任得以正面树立, 为新闻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二、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及主要内容分析

(一) 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内涵分析

以网络为主的第四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的快捷和透明化, 人们对各个方面的信息的关注速度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这一发展环境下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及群众所关心的社会问题等, 就成了新闻从业者的重要使命。将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进行提高, 唤起新闻从业者的社会担当是对新闻可信度的保障。社会责任主要是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也通常是组织承担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 尤其是对当代的新闻从业者而言, 社会责任在这一职业上的体现就更为重要。[1]

(二) 新闻从业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分析

当代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在主要的内容上就是引领时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 还要能够真实客观地对新闻进行报道, 新闻如同镜子一般对社会的面貌进行反映, 而真实性则是新闻的根本核心, 只有在这一方面得到了保证才能得以正确地引导舆论。再者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发挥传媒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传播力, 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最后就是要提供文化娱乐服务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

三、当前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

(一) 当前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问题分析

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 当前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问题还比较多, 主要体现在新闻媒体在激烈竞争中为迎合受众的需求获取更大的利益, 通常采取夸大以及恶炒和渲染等不适当的手法来报道色情以及血腥的社会新闻, 从而将社会责任以及导向作用忽略了。另外就是对新闻的报道失真, 欺骗受众的感情, 这一方面也体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道德的缺乏;有的新闻从业人员为了一己之私通过文化杜撰等臆想手段来制造新闻, 从而带来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损失。[2]

再者就是娱乐报道不顾人伦, 新闻媒介作为大众的精神武器, 所以应当是担负着历史的作用, 要高举民生大旗关注民生。但是在这些年的传媒对人的生命及尊严的报道中, 表现出极为冷血和冷漠, 有些新闻从业者却将痛苦作为游戏, 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作为新闻的从业人员要能通过媒体进行惩恶扬善弘扬正义, 还有就是有偿新闻、三俗现象的普遍存在。

(二) 解决新闻从业者社会责任问题的措施探究

针对新闻从业者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相关问题要能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首先在自身的职业道德方面要能得以充分加强, 社会责任的实现和传媒从业人员分不开, 所以要能明确自己是在为大众的利益进行的工作, 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的, 自身要能够保持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 将社会效益作为最高的准则, 传播符合民族伦理道德的主流内容。[3]

新闻从业人员也要能够坚持尊重新闻事实以及客观报道, 要以高度的新闻职业道德进行约束自己, 从而追求客观的报道。还要接受道德层面的教育, 对道德修养进一步的加强, 作为新闻从业者要能在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价值, 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 以正确的舆论为导向, 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任何的行业都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而新闻工作者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就更为突出, 所以要能树立媒体的公信力, 只有将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了提升, 才能在种种的诱惑前保持坚定的正义立场和清醒的头脑。[4]

再者就是要能健全新闻媒体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在建立法律监督权力体系当中, 重点是要完善规范权力主体上的立法, 制定新闻职业道德细则以及违规行为的惩戒办法。新闻从业人员要能够严格地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国家的利益以及安全进行维护, 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 遵守新闻工作纪律。

另外, 新闻媒介自身也要能够在管理上加强规范, 做好自我检查以及自我监督和批评, 新闻媒介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能从程序上杜绝虚假新闻信息的产生, 强化岗位人员的政治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通过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新闻传播中的不足, 并及时地制定公关预案。再者就是要能够构建档案管理制度, 在这一方面不仅要能够对以往的新闻信息实施保存, 同时也要能总结经验,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提升新闻从业者自身的新闻管理水平。[5]只有从多角度地加强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才能在社会责任上得到恪守。

四、结语

针对当前的新闻发展的环境,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要能对新闻本着求真的原则, 严格地遵从新闻职业规定和职业道德, 将社会责任和本职工作得到紧密结合, 和时代的发展同步, 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会责任得到较好的履行。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 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阶段, 新一轮的改革也影响到了新闻领域,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新闻从业者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显露, 针对此种情况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规避。基于此, 本文主要就当前的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内涵以及主要的内容加以阐述, 并对当代新闻从业者社会责任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希望能对新闻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社会责任,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文英.思考舆论导向的“度”[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14 (02) .

[2]熊庆文.实施“安全生产工程”确保舆论导向正确[J].新闻前哨, 2014 (07) .

[3]蔡晖, 刘慧.对提高新闻舆论导向水平的探讨[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6) .

[4]王浩.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J].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3 (01) .

新闻从业者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 第8篇

一、新闻从业者要肩护社会责任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传播信息、发布新闻,不实报道和网络谣言时有发生。它不仅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干扰,还会不断摧毁社会信任体系,并严重损害政府形象。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担负起正面如实报道新闻的责任,向公众还原事件真相。

新闻工作者是新闻调查者。如采写新闻《110拨不通究竟谁的错》时,从民众投诉110出警迟缓开始,引发相邻两县警力互联互动误解,再追踪锁定事件由手机信号漂移所致,最终电信移动两部门业务缠斗浮出水面。又如采写《福寿螺为害前进村稻田》和《危险的“致富”》,一个引进外来物种福寿螺繁衍成灾,一个引进白色垃圾加工污染遍地,写出了当地民众生活和收入受影响背后灾情逐步蔓延的过程。

新闻工作者是事件探索者。时下,大量土地碎片化闲置,有人在呼吁资源整合,有人在呼吁资源收益。如采写新闻《土地流转:“流”向创富之手“转”出新型农民》时,立足探索从土地资源出发,总结宣扬可利于模板推广的样式。《村民档案撰出变化来》则把村民纳入动态管理规范,积极主动成为民生获益的推动者,又是民生管理的促进者。

新闻工作者是问题终结者。系列跟踪报道《一人养猪一巷臭》、《监督还清源》、《松溪垃圾专项整治见成效》、《松溪关停20家废旧塑料企业》等报道,一次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断跟踪报道,零容忍抱定不因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而让集体利益、公众利益受损害延续,集人大、村居及政府各职能部门合体执行,妥当解决当地环保污染问题,不留后遗症。

二、新闻从业者要紧扣时代脉搏

新闻从业者要自觉主动融入时代熔炉,体验时代的脉搏。要用自己的思考和智慧,一起推动时代巨轮不断向前,这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成熟的重要标志。

融入时代才能有大格局。写新闻不能一直停留在一般的事件介绍上,要在更大的背景里来叙事分析。这样更有深度,更显力度。在本人荣获国家电视新闻作品二等奖的《别让“啃老族”啃掉未来》作品中:因能力、生活环境、成长教育等各方面问题,出现了年轻的啃老一族。他们分散在各个家庭中,在本应担当的年龄却成了家庭的负累,蜗居在家中,高不成低不就,吃着老人的养老金或劳动所得度日。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势必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帮助这些年轻的啃老族走上社会,更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体验时代才能把脉未来。新闻事件是一面镜子,曾经兴盛隆极一时的国家及省级非物质传承物,有闽南乡土特色相声《打嘴鼓》,有名扬四方的拳脚格斗术《五祖拳》,有珠光宝气的绣制品《珠绣》,还有从神坛走下的精湛手工艺品《漆线雕》,昔日风华被今日浮尘盖住,时常拨开,光芒依旧。

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就是生活、社会和时代。唯有主动融入其中,积极参与其中,才可能有新发现、新感悟呈现给读者。

三、新闻从业者要对群众有感情

一个新闻工作者唯有融入生活、融入群众,在思想上牢记自己是群众中的一员,和群众同悲同喜,跟时代同频共振,才能对新闻事件感同身受,才能敏锐发现社会进步的点点滴滴,并满怀激情为之鼓与呼。例如:当人口计生政策作为国策一路走来,作品从《一个女人的插花梦》讲述转变计生婚育观念开始,到《幸福工程就是要让你幸福》助力计生困难户发家致富。其中,曲解到不解、释怀到欢欣,让有生命抉择的经历者慢慢读懂何谈容易。

新闻与人的关系极为紧密。所有的新闻都跟人有关系,写新闻的是人,新闻所报道的要么是人做的事,要么是为人服务的,新闻更是给人看的。在新闻写作中,我们要在众多人中寻找出人物与时代相融合的点,从万众的人中寻找出具有典型人物、反映出时代大内涵的新闻事件,提升新闻的深度与广度,提升新闻的时代示范意义。如此,新闻工作者又怎能不关注“人”这个因素?怎能忽视受众的所思所盼而自说自话?怎能神情冷漠、冷眼旁观而不感同身受呢?例如:《依依惜别情》中村民对下派村支书依依不舍,送莲、送蛋,随车前行,流泪长相送;《救助生命》里被弃庙中的患有心脏病的女孩,谈起她说是两个人在战斗,原来是孤独时左手握着右手;《一个想当霍金的脑瘫少年》中那个男孩的母亲说,绝望时抬头望天,希望的光芒一直都在……

只有对群众投入感情,多融入群众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才能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想法,新闻报道才会有温度。写出的新闻才不会脱离实际,刻板生硬、冷冷冰冰,让人感觉味同嚼蜡;才不会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无视弱势群体尊严、侵犯他人隐私,让人痛心不已;才能切身实地做到想群众所想、说群众所说,新闻才更具有价值、更让群众喜爱。

新闻工作者要时时问自己:群众关注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关注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讲述身边的故事,方能写出贴近实际、对群众胃口的好新闻。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浅谈 第9篇

1新闻从业人员常见的职业道德问题

1)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其服务的媒体在采编活动中向采访报道对象索取、收受有价物品,如礼金、礼品卡、有价证券、纪念品等, 并提供一定的新闻作品版面,播出时间,为报道对象进行宣传的所谓的“新闻报道”,其往往带有浮夸、虚假的成分,往往与新闻的真实性不相符。有偿新闻的实质,就是将法定赋予的新闻单位传播新闻的权利,作为个人或团体的私有商品非法出卖, 是典型的“权”“钱”交易。

2)有偿“不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过程中,借舆论监督之名,主动或被动接受被舆论监督报道对象的贿赂,从而中止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以消除或降低对被采访对象的舆论压力的行为。有偿“不闻”的实质就是新闻敲诈。

3)新闻低俗化。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及其所在媒体为了增加媒体的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访问量等,在新闻选题、标题制作、新闻采写中,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低俗趣味,一味追求新闻的娱乐化、情色化、惊悚化、猎奇化等,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新闻低俗化是对新闻伦理的践踏。

4)新闻歧视。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及其所在媒体,在新闻报道活动中,违反公正、公平性原则及基本的人性关怀,对弱势群体、边缘人员等特定群体的报道带有歧视性、偏见性。比如,在对爱滋病患者、吸毒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 失足妇女等进行报道时,使用歧视性语言。

5)新闻逼视。又称舆论绑架、舆论审判,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及其所在媒体,在报道某些受众比较关注的新闻事件时,以“仲裁者”的角色,选择一些迎合受众心理的题材,对报道对象私人领域过度公开的报道行为。这些过度公开的、有选择性的报道,在客观上营造了一种新闻“逼视”、新闻审判的舆论压力和氛围,使新闻事件朝着媒体和公众预期的方向发展。新闻逼视,往往干预了正常的法律审判,是新闻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

2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原因

一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全媒体时代,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媒介商业化是当下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一些媒体为了抢占市场,不惜迎合受众的娱乐、猎奇心理,片面追求报道的娱乐化、社会化。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迎合“东家”的这一要求,也在新闻报道中不顾职业道德,绞尽脑汁低俗、媚俗,使得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是缺乏职业素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媒体从业人员队伍壮大迅速,大量新人加入到新闻从业人员队伍中来,其中一些并没有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对媒体行业的一些“行规”并不了解,对更高层次的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理念,也就更不熟悉了。这就使得这部分人在具体工作中过于随性,甚至有时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触碰职业道德底线。

三是个人自律意识差。廉洁奉公、抵制各种诱惑,是新闻记者应遵守的伦理道德。著名记者范长江曾经说过:“有了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忽视自我改造、自我提升,人生观、价值观错位,无视新闻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肆无忌惮地利用职务便利为个人捞取好处。

四是媒体对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忽视。在市场经济思潮的冲击下,部分媒体的管理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只要从业人员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犯错,至于平时在采编活动中,收受礼物、红包、纪念品等,并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无伤大雅, 从而放松了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五是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媒体主管部门对新闻工作的监管还不太健全,存在监督不严、监管不力,把关程序不完善,审核趋于形式化,奖惩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往往在监管上雷声大,雨点小,这在客观上放纵了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

3加强和改进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议

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事关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要抓好学习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各级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本单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组织新闻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新闻工作的宗旨和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增强自律识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三贴近”原则,积极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坚决杜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 树立新闻从业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要健全制度管理,强化约束机制。各新闻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划定红线,形成钢性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闻单位的日常工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采编管理责任制度、防范打击新闻敲诈与虚假新闻行为制度、奖惩制度等,完善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规定,明确新闻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筑牢机制防线。另一方面, 要狠抓制度的执行,坚持有制可依,有制必依,违制必纠,使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 行有所止,有效规范新闻采编工作。

三要加强全面监督,促进健康发展。要通过部门监督及社会监督,将新闻采编工作置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下。一方面,新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新闻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使所有从业人员始终心存敬畏。另一方面, 要通过聘请新闻阅评员、读者点评、设立举报热线等形式,让社会大众参与到对媒体的监督工作中来。 畅通举报和处理机制,发现有违新闻工作职业道德者,能及时举报,快速处置。只有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新闻从业人员才能不断改善工作作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明霞,李明星.由虚假信息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J].科技传播,2010(8):7,59.

[2]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22-23.

新闻从业 第10篇

关键词: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正在面临21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对新闻从业者的挑战。新闻从业者肩负着服务社会公众、服务社会政治经济的任务, 尤其是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水平、能力直接影响其新闻事业职能和作用的发挥。我们可以得出, 新闻从业者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自身修养, 是时代刻不容缓的内在要求, 是新时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业务和自身素质是必须进行的。

在信息化大时代背景下, 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已经趋向理性化特点。而作为其中心力量的新闻从业人员想要坦然面对挑战, 必须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担负着整个社会的舆论监督和新闻传播的重要职责, 在涉及到各种利益之间的取舍上, 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冢、民族为先, 要以高度的思想政治、整体大局、新闻责任意识为宗旨, 切实地发挥好自己的职责。根据刘梓良 (2010) 在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从业者素质-建立《新闻采编执业资质标准》试点报告中指出, 新闻从业者需要具备素质的权重大小, 可以看出新闻事业从业者素质要求与自己的专业技能同等重要。在报告中, 明确地指出在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构中, 理论素养占到20%, 实践技能占到20%, 职业道德占到20%, 工作业绩占到40%。

作为面向社会群体的新闻从业者,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不能放松对自身政治素养的要求, 这是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所应具有的基本要素。在我们新闻事业中, 新闻工作人员要保持在新闻报道当中, 时刻要以国家和群众的利益为中心, 坚决杜绝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改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开性。在平时的工作当中, 更要时刻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社会的价值取向的变化,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此基础上, 新闻工作者要把自己放到社会当中, 勇于实践、敢于实践, 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回报于社会, 用于生活当中, 做到应知应能, 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 以老带新, 互相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新闻媒体采访和编辑过程中, 要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行动, 客观地全面地用新闻的角度来阐述事实的真相, 报道社会最真实的一面, 急社会之所急, 报社会之想报, 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 从大的方向报道出社会中的现象, 杜绝不符合事实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同时, 也要注意到我们的舆论是以社会安定为前提, 我们报道的目标不是激化矛盾, 而是要解决问题。如笔者在采访中曾了解到某特教性质的希望小学由于后续建设跟不上, 限制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发挥, 学生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问题。如果将该问题公之于众, 必定引起一定的关注。我们必须要介于希望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福利公益项目的角度, 如果公开报道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真正受损害的是广大需要援助的孩子们的利益。我们选择了内部信息通报的方法, 这样直接有力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我们不能只把新闻作为一份工作来做,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它当成是促进社会和谐、揭露社会丑陋的手段。我们不得不认同一件事实, 那就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从业人员一定要秉持认真、严谨的态度, 并且在新闻事件中一定要保持中立, 以真实为依据进行客观如实的报道。那么如何能在报道中保持中立呢?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要本着在工作中学习的原则, 即学之所用, 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 要不断地接触新知识、了解社会动态。新闻媒体工作人员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断汲取自己所缺的知识、能力, 这样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变化。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速度, 那么也可以定义一个国家的新闻导向决定了这个国家的人们所关注的信息方向。在如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新闻工作者应该更多地提倡和发扬社会美好的一面, 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用真心开创出党和人民都愿看到的新闻工作的新局面。

社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这个群体当中, 有着社会矛盾的交锋、更有着市民邻里之间的小事, 也有人们内心深处情感的纠葛, 更有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社会变局, 新闻工作者要做的, 不仅是看见、更要发现, 不仅是观察、更要深入, 能够把握新闻的本质, 把人们想见到的、想知道的, 用最快的声音反映社会最真实的现状。新闻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关键群体, 打造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队伍, 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更是我国新闻事业提高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是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新闻从业 第11篇

1 网络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特点

在职业化的背景下新闻记者其职业素质也需要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这种适应体现在职业素质评价维度的完善和职业能力要求的提升等方面。如何来界定新形势下的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就需要首先了解职业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特点。

首先是新闻信息传播网络化。网络的出现使得新闻信息传播素质呈现级数级上升。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多的新闻受众者开始通过网络对新闻本身的真实价值进行考证。可见, 这种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真实性和及时性的要求比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而言要求更高。同时由于这种传播方式是公众共同参与的, 体现了一种新闻的广泛性和参与性, 在提供民主创造新闻的同时也增加了新闻信息量, 为合理的传播真实信息带来了难度。新闻工作者-记者在新闻信息化背景下的功能逐渐被弱化。

其次是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交织。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 非主流意识开始通过网络等手段和方式扩散。网络受众相比一般传统媒体受众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年轻的学生, 即相对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缺乏意识形态的判断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新闻传播在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的选择过程中就更需要考虑受众的一般特征和个体特征。迅速的网络传播速度和多元化的网络新闻参与, 同时网络时代记者功能被弱化, 加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和非主流意识的合理引导的难度。

再次是新闻信息呈现多元化。网络化给个体和群体提供了表达心声的平台, 一般的群体行为在网络平台能得到有效的关注, 同时在现实层面得到满足, 尤其是强化主流新闻信息的情况下。但是个体意识表达在网络时代中, 往往被忽视。其就可能造成网络时代中新闻信息孤岛。这种情况的出现新闻信息群体和个体特征之间博弈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 越来越多的网络新闻信息提供者要求体现个性化的网络新闻信息, 来满足多元化的网络新闻信息的需求, 这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网络背景下新闻从业的职责

在网络背景下, 新闻从业者需要根据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新闻职业的职责, 要求新闻工作从业者有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是要求新闻从业者为新闻媒体提供真实的新闻信息。网络化背景下, 每个公众都可以参与到新闻信息提供的工作中来, 使得每个公众都可能成为新闻信息的创造者。大量的信息涌入网络媒介, 使得网络新闻中存在着真实与虚假信息的问题。这也不乏有部分不法分子专门为制造虚假新闻获得非法的收入的情况。作为新闻工作者就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和职业道德, 维护网络中的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在新闻从业过程中恪守新闻职业操守, 提供真实有效的新闻, 抵制新闻信息中的过滤和选择性等问题。

其次是强化主流意识的新闻信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宣传, 代表了时代的鲜明特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导向性。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新闻传播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新闻工作者就需要考虑在新闻的采集和整理过程中区别非主流新闻信息和不法新闻, 在网络环境中体现新闻信息的主流价值, 同时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正规的合理渠道进行发布正确的真实的宣传社会中的主流价值,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再次是多元的新闻信息提供。多元的新闻信息提供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满足新闻信息的受众对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的新闻信息的获得,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满足非主流新闻信息受众对非主流新闻信息的需求。这种非主流的新闻信息需求, 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新闻信息的导向职责。从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到新闻信息的真实整理和合理表达, 满足一般受众的需求的同时, 发现非主流群体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的要求, 并通过主流媒体的新闻信息的传递引导非主流新闻群体对新闻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3 网络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质

在网络化, 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交织和多元化的新闻信息需求的网络新闻环境下, 要求新闻从业者有真实新闻信息提供、强化主流新闻信息传播和多元化的新闻信息提供等职责, 这也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较高的政治素质。网络化在给公众提供有效的新闻信息平台的同时也为非主流的意识形态提供了滋生的舞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引导能有效促进网络时代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但是如果不能有效的识别网络新闻信息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就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这就要求记者等新闻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效的区分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

其次是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种职业素质就包括了一般的职业道德、真实的信息筛选和及时的新闻发布能力。在进行新闻的采编和整理过程中, 需要根据新闻的大环境真实发布新闻信息, 在面临新闻被误读和非法利用时, 及时更新发布具有权威的新闻信息引导公众的舆论。

再次是关注民生, 提高新闻的广泛性。网络新闻需要体现民众的心声, 这就需要更多的新闻从业人员从社会民生出发来发掘百姓中的新闻, 并有效的为百姓代言表达他们的想法。其关键在于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有一定的新闻信息表达能力, 通过合适的语言和合理的网络渠道进行新闻的传播。

摘要:本文以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在网络背景下新闻记者所处的网络环境的新闻职业特点, 即具有网络化, 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交织和多元化的新闻信息需求的特点, 其次讨论了新闻从业人员承担新闻从业者有真实新闻信息提供、强化主流新闻信息传播和多元化的新闻信息提供等职责,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背景下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真实的信息筛选和及时的新闻发布能力等职业素质, 希望通过对其职业素质的探讨来提高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网络化,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丁莉.新闻从业者实践逻辑的分析路径[J].青年记者, 2009 (15) .

[2]李恒.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J].新闻爱好者, 2009 (10) .

上一篇:幼儿园英语教学模式下一篇:让学生在阅读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