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范文

2024-05-28

马克思经济学范文(精选12篇)

马克思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比较

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是前后相继的两个经济学体系。两者在理论上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国民收入分配是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主要的重要问题, 李嘉图研究到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斯密也把国民财富分配当做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要探究内容。

一、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经济机器工业时代的环境下创立, 当时工业革命于英国已经创立完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等先进国家占据着主要地位,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积累的逐渐扩大, 工业无产阶级人数也在慢慢增多, 在这种环境下, 工人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得到提高, 反而越来越差。此时就产生了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 工人运动逐一展开。这种无产阶级运动需要经济理论作为精神支柱, 在这一背景下, 诞生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理论, 对地予以发展进行了批判。在早期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时, 就注重价值和市场价格跟随价值变化的规律, 开始时也认同了李嘉图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并不符合私有制现实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下价值并没有实际意义, 应该看重的是竞争决定下的市场价值。私有制体系下, 资本家与地主应该支付利润与地租, 这些都是由商品价格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吸取了古典经济学中的生存工资的设定, 如果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发生改变, 工人们的生存工资就会一成不变。这种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工资成为了体现价格和劳动力价值的变化形式, 也展现了资本主义专有的剥削特点。

马克思将李嘉图“必要劳动量”进行了完善, 他们都认为劳动量的消耗主要来源于在劳动时间上的消耗。李嘉图觉得可以用不熟练的劳动者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下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量的多少, 马克思则提出可以将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工人于社会标准生产环境中进行商品生产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量的多少。

马克思在晚期批判了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具有对立统一关系, 价值可以成为交换价值的基础, 它们之间可以是物质承担者。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指出工资可以作为劳动力的价值, 而不能体现非劳动力的价值。

二.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把国民划成了资本家、地主、工人这三个阶段, 资本家获得利润, 地主获得地租, 而工人可以获得工资。斯密则把资本主义社会国民划为了资本家、地主和工人这三个阶级, 商品的价值是由利润、地租和工资这三种收入组合而成。而利润、地租和工资也是所有具有交换价值的最基本来源。李嘉图认为可以将所有社会商品用利润、地租以及工资的形式划分给资本家、地主以及工人, 他指出工资是体现商品价值的一部分, 利润与地租则超过工资。

古典经济学指出, 资本家雇佣的工人阶级, 应在剩余中不能有所收获, 如果工人要得到工资, 就要经过工资率的变化, 工资的高低由生存需要等因素决定。雇主经常将工人的劳动工资减少在正常的工资率之下, 但是劳动工资方面具有一定的标准, 工人的最低劳动工资不可以在生存工资之下。

古典经济学认为, 资本投资呈逐年增长趋势, 而资本边际效率在另一方面又呈下降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 利润率在不断的下降。李嘉图探究了工资与相同地租在彼此牵制情况下的变化, 证明了一般利润的下降趋势无法阻挡。

古典经济学家利用多种研究途径分析了收入分配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最后得出结论:因为利润率会下降到最低限额, 所以资本积累将会停止, 经济停止增长, 人口不变, 社会就会进入静止形态。

古典经济学的地租论指出, 地租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必要结果, 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会提高社会对粮食的需求量, 因为土地有限, 土地报酬也在减少, 如果要求谷物与之前的数量相等, 就要投入更大的劳动量, 这两种形式则会引起地租上涨的情况。斯密认为, 社会一般利益与地主阶级利益有着密切关系, 可以促进社会一般利益的因素, 就会促进地主阶级利益, 可以伤害到社会一般利益的因素, 也会伤害到地主阶级利益。

结语:

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过程中, 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具有一致的结论, 不管经济怎样增长, 工人只能获得生存工资, 企业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地租的支付则呈增长趋势。虽然在国民收入分配这点上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但是利润、地租以及工资的决定性原因、它们的来源以及会产生的后果都具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古典经济学认为, 自然工资率决定着工资, 劳动者与资本家签署的契约取决于工资, 随着人口变化的规律, 工人只有生存工资可得。马克思认为, 工资可以体现劳动价值, 在工资争议的过程中, 资本家占据了有利地位, 资本积累会拉开工人与资本家的贫富差距, 工人应该联合起来, 抵制雇佣劳动制。

参考文献

[1]田卫民.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动态演变—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比较[J].学术探索, 2013 (04)

[2]蔡继明, 王成伟, 李亚鹏.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从对峙走向融合[J].天津社会科学, 2007 (21)

[3]朱富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思维及其实践价值—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路线之比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马克思经济学计算题 第2篇

[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七大转化之一}

[难度] *** [概念]预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注:流通资本和固定资本,一个是小c;一个是大C,一个是预付;一个是生产,一个是价值构成;一个是有机构成,有阶级性}、利润率、七大转化:略。

6、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7、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1)、m¹;是多少?

(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3)、M¹;是多少?

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 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¹;=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4-0005-04

一、理论基础的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需要同西方经济学融合吗

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继承原有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结合中国实践,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鲜活内容。而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不应是马克思经济学原有的理论基础。因为马克思经济学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但劳动价值论许多方面是不科学的。而萨缪尔森、约翰·罗默等西方经济学家也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否定和责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本质上是发展着的马克思经济学,因此仍应把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我国与西方国家都是搞市场经济,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应当与西方经济学融合,以便形成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引入稀少性概念,价值理论可以没有差别,可以把“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结合起来”。但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效用价值论,两者能否融合是一个急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相当大的差别。(1)关于价值实体。马克思经济学所指的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西方经济学所指的价值实体,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效用,而不是劳动。(2)关于价值量的决定。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西方经济学则认为价值量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及消费者偏好决定的。(3)关于价值形式。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价值形式有时指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形式”’,有时指货币这种最终的经济形式,有时指价值所决定的价格: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形式,是市场价格,或是效用的大小。(4)关于价值的本质。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而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人们对某种物品或商品的主观感受或心理感受,因此价值是一种主观价值。(5)关于价值规律。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社会的基本规律,它的内容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价值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价格)受市场供给和需求影响,价格上升供给增大,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大。(6)关于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和价值量往往背离;而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就是价格,就是效用。(7)关于劳动力的价值与使用价值。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使用价值是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的一种有用性;西方经济学只承认劳动的价格,认为劳动是一种生产要素,它的价值(价格)仅仅表现为市场所决定的工资。显然,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迥然不同的,两者涉及的基础理论范畴均有重大区别,难以找到共同之处。而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必然是并行独立,难以融合的。

二、方法的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比较

要揭示经济规律,必须运用适宜的方法。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并不相同。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运用的是方法群,其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经济学家孙冶方还将其中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具体—抽象的研究方法”与“抽象一具体的叙述方法”称为“脱衣法”和“穿衣法”。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具体应分为9类。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依据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科学纲领方法论”的方法等等:而西方经济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有:(1)叙述法,即通过文字表述阐释问题的方法。(2)对比法,即根据数据对比得出结论的方法。(3)假设前提法,即是将所研究的问题限定在某一特定区域,得出结论的方法。(4)数理模型法,即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数理模型来揭示规律的方法。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假设前提法和数理模型法,这是被西方学者认为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相比,有下列特点:第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种类比西方经济学更加丰富。第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一般从多角度来揭示规律。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一般侧重于实证分析。第四,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包容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叙述法、对比法及假设前提法,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能包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该说,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为全面和系统。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之所以惯用假设前提法和数理模型法,是为了使经济理论更为科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欠妥。第一,经济理论科学与否,在于是否符合客观逻辑或客观实际,在于是否是一种正确认识,而不在于是否运用数学和假设条件。第二,马克思经济学同样运用了大量数理模型,只不过不像西方经济学那样一味追求数学的精致化。第二三,方法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及途径,只是得出理论结论或表达思想的工具,科学性的实质应是思维及理论的正确性。第四,经济现象复杂而多样,解决不同的问题理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第五,数理方法只是众多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并不能代替一切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科学。

马克思经济学的中国化,也要注重其研究方法的中国化。第一,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必须能解决中国经济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确立。第二,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应继续传承和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具有的方法群。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应该在不同的条件下运用。第四。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精髓应是理论联系实际。

三、理论内容的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

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应该是中国经济实践的客观反应与正确认识。因此,我们既要坚持和继承马克思经济学,又要借鉴西方经济学,并根据中国经济实践,归纳总结出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劳动价值论、剥削理论、转型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主要有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奥地利学派、制度学派等。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内容要通过继承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借鉴西方经济学精华及对中国改革实践的正确认识来形成。这需要解决几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第一,对马克思经济学科学性的认识。马克思经济学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可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一系列论点之上的,……许多论点,马克思并没有科学的说明,甚至根本就没有说明。”应当“将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些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存在下列缺陷:其一。马克思经济学并不适用于非商品的交换。其二,马克思经济学没有论及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使“使用价值没有抽象的权利”。其三,马克思并未说明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何这个中心就一定是价值。其四,马克思经济学没有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劳动生产力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什么是成反比的。此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约翰·罗默等也对马克思经济学提出责难,特别是认为其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希望建立一种“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其实,上述学者的观点要么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些经济范畴及其含义未弄清楚,要么是混用了形式逻辑及抽象逻辑,或者是将马克思经济学在一定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扩展为在其他条件下的结论,它们都是不妥当的。当然西方经济学家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责难也受到另一些经济学家的反对。例如戴维·莱布曼认为萨缪尔森的追随者霍奇森等人“没有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只不过是重复了某些传统的反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证并加上他自己的少数论点”。同时,认为“劳动价值概念是和这些关系的数量方面的精确表述完全一致的”。所以,一些怀疑马克思经济学的学者的观点不能证伪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

第二,对西方经济学科学性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国家最先实行市场经济,而西方经济学是其市场经济现实的反应,是科学的。因此,我们搞市场经济应依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其实,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一是西方经济学作为学科而言,是很多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的综合,没有统一的哲学基础及逻辑基础。二是不少理论内容彼此矛盾,使人茫然。例如,价值这个范畴,既指价格,又指效用;而效用理论又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却互相否定。即使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人性假设”,也有“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之说。三是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纷繁复杂,整个体系显得松散而不严密。四是阐明理论的方法单一。经济现象十分复杂,应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剖析,单一的方法是不行的,不同方法是在不同情况下阐述理论的有效手段,而西方经济学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不少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抨击。例如,著名经济学家艾克纳认为:“(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毫无现实基础的理论构成的……。事实上,除了……一系列演绎推理外,经济学几乎一无所有。”我国学者也认为:“由于假设条件的严峻,由于脱离任何特殊的生产关系,由于违背资本主义的现实情况,……从而,微观经济学的结论不能够成立。”正是上述一些原因,导致不少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还不是科学。但是,西方经济学毕竟是西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社会的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真理性。

第三,对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科学性的认识。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理论基础、方法、理论内容等方面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它运用于中国实践的科学性。首先,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应当传承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因为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这是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细胞——商品,建立一系列经济范畴,得出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的基石。100多年来这个理论基础尽管受到一些责难,但任何人都没有能动摇这个理论基础。相反,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却显得十分薄弱,这也是西方经济学家们互相责难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为主,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为辅。在方法上,马克思经济学运用的是方法群,比西方经济学运用的方法丰富。更能多层面、多角度解决经济问题。再次,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应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借鉴西方经济学。因为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严谨、系统性强,更具有说服力。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则矛盾较多,不甚严密,但也有可取之处。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应该一方面来源于马克思经济学,另一方面应该借鉴西方经济学。此外,还应来源于中国的现实经济实践。

四、实践的中国化:中国经济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合理吸收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内容。特别是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吸取经验,形成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结论。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是实践的经济学,是发展的经济学,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马克思经济学。早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大批经济学家就在努力地探索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道路。他们除了阐述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外,还研究了商品经济的若干问题,形成了“宽派”、“中派”商品经济理论,充实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宝库,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所以。从1978年开始,我国能够较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从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实践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迄今,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在下列理论上有所突破及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以及这个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个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指出了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这对马克思经济学作了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的内涵是复杂多样化的;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第四,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这个理论是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及企业理论发展起来的。这个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通过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及激励约束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及竞争主体。

第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这个理论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个人收入分配采取商品、货币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在分配政策上提出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在保障制度上,提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这个理论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成为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理论指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式的、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的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结合,应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改革的核心是企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不同阶段改革的重点会变化。要与发展战略的转变相互配合,同时进行。

马克思经济学 第4篇

第一, 关于这场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目前, 国内外对此流行的种种说法, 比如, “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等, 只是从操作层面来描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技术性的失误和政策性弊端。但更重要的, 是必须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其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 来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 其直接表现, 是美国具有高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性, 及其管理失控与崩盘所致, 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但其更深层次的根源, 则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并表现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手段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的对抗性爆发。美国发展次贷的最根本原因, 就是要满足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工人不消费就无法再生产自身, 工人阶级的生活消费, 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不仅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自己, 另一方面, 还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消费就是资本家拴牢雇佣工人的一条“看不见的线”[1]。如果不搞次贷, 就无法维持美国工人的消费, 而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旦丧失, 资本主义再生产就难以维系。

美国工人消费得越多, 就被资本的绳索拴得越牢, 通过借贷消费, 提前将终身的劳动力让渡给资本家阶级, 而透支未来的收入是不可能持久的, 这就埋下了危机的一个隐患。工人消费得越多, 意味着其劳动力价值就越高。美国资产阶级一是提高本国垄断的那些商品、技术和服务的定价;二是用对外扩张的资本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纳入自己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三是发展信贷消费, 这使得工人的工资虽然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却依然能够维持消费的增长。在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之后, 房地产业及其金融化担起了维持消费增长的重任, 并积累了次贷泡沫, 最终使一度被延迟的经济危机更加猛烈地爆发出来。

这才是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和经济实质。它同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经济危机没有本质区别。

第二, 正确看待美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几经周折, 国会终于批准了奥巴马政府7 800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那么, 美国政府此举能否奏效呢?此项举措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首先, 美国金融危机并不是美联储多印些钞票、政府多花些钱购买不良资产就能解决的。马克思在分析1857年英国经济危机时曾明确地说过, 危机“不会因为有一家像英格兰银行这样的银行, 用它的纸券, 给一切投机者以他们所缺少的资本, 并把全部已经跌价的商品按原来的名义价值购买进来, 就可以医治好。”[2]

其次, 政府如果急于救市而滥花钱, 某种程度上是相当于在救市过程中延续了危机对现有生产力的破坏。凯恩斯曾经说, 如果财政部把用过的瓶子塞满钞票, 放在已开采过的矿井中, 然后把矿井填平, 再让私有企业根据自由放任的原则把钞票挖出来, 那么失业问题便不会存在, 而且会推动社会收入和资本财富增加[3]。这类的救市政策与危机本身的效果相似, 就像上面提过的一样, 是靠主动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恢复经济。

再次, 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等建设, 在私有制条件下, 会加速剩余价值的积累及其转化为新的资本, 从而加剧生产过剩。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循环时指出, 资本家作为产业资本的人格化, 他供给的商品价值C+V+M, 总是大于他需求的商品价值C+V[4]。这就是说,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在扩大就业、扩大需求的同时, 必然要让相关的私人企业获得利润, 而资本获得剩余价值后无非是把它变成新的资本, 寻求更大的价值增值。因此, 政府投资看起来是部分地克服了当前的生产过剩, 但实际上是在为将来更大规模的生产过剩铺路。

可见, 只要逃不出资本主义的框架, 美国政府就没有什么克服危机的灵丹妙药, 要么是饮鸩止渴, 要么是到国际上谋求出路。

第三, 中国在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如何发挥作用?当前国内外流行着一种观点——主张中国应当救助美国、并且救美国就等于救中国自己, 认为一旦西方国家经济好转, 就又会大量进口中国的商品。实际上,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即使中国出手相助, 也不可能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 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尽可能少地受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拖累。即是说, 我们的着力点要致力于自防和自救, 而不是用中国极为有限的财力, 用中国人民来之不易的一点血汗钱, 慷慨大方地去挽救西方资本主义。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财力和实力, 比中国要雄厚得多。他们自己在拥金自惜, 却要算计别人、拖人下水。中国虽然有必要采取积极行动应对全球性危机, 但是全力救助美国, 既不可能, 也不可取。说它不可能, 是因为这样做至多使中国的出口驱动型增长退回到从前重头再来, 然而, 中国的资源生态、土地、劳动力、金融以及国际竞争环境都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昔日的增长模式根本无法复制。不可取, 是因为美国拿不出与中国商品对等交换的东西, 它的核心技术、实业、资源都紧抓不放, 因此, 中国牺牲环境、资源、工人福利, 能换来的最终只是美国国债等一些不具有实际价值的资产。

至于中国应当采取的行动, 简要地说:首先自保自救, 防范还在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风险, 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二是苦练内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行结构调整, 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出口结构等生产力结构, 还要调整生产关系结构, 比如说创办国有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三是争取与国际责任相对称的国际权利, 要将现有战略优势尽可能地转化为现实战略利益;四是向世界输出信心,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尤其是面临危机的大环境。这个信心不仅是度过寒冬的信心, 还要有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 坚定人类终将在社会主义原则下彻底克服经济危机的信心。

第四, 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或者说从这场金融危机的产生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至少有以下几点:

其一, 调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必须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这支“看不见的手”以及政府调控这支“看得见的手”的“两手作用”。单靠任何一手都是不行的。不重视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是错误和有害的;认为“市场万能”, 同样是错误和有害的。因此, 我们不能搞市场崇拜、不能搞市场原教旨主义。

其二, 这次金融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破产。这次由于美国当局在次贷问题上的自由放任政策, 所引发的美国和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并且正在危害实体经济, 首先是在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地区发生的。它表明,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无论是在拉美这样外围地带, 还是北美西欧这样的核心地区, 都会给予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灾难。这就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破产。

其三,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才是我们正确观察、分析和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 破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社会难题的理论法宝。求助于新自由主义、采用西方所谓“主流经济学”或回归凯恩斯主义, 来反思和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 从根本上看, 都是无济于事的。从一定意义上说,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在对我们进行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它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是观察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这场国际金融危机, 对我们同时也是一副清醒剂。它使人们看到:“美国不是什么都好”, 资本主义世界不是人间天堂;资本主义以周期性 (无论是七八年一次的短周期, 还是五六十年一次的长周期) 发生的经济危机, 表明了其生命力的枯竭和衰落;它宣告了一些人将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由、民主”神化为“人类普世价值”的破产。其实, 只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才是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抗性矛盾的历史出路;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形态, 才是我们防范和克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消极影响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659-662.

[2]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555.

[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M].高鸿业,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34.

马克思经济学 第5篇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哲学始终是人类对时代主题的反思性追问,是对养育自身的时代精神的自我理解.当生存与发展在公共实践中成为世界主题之时,哲学终于将自己专注的目光投射在人类生存境遇之上,“生存哲学的转向”成为主题性哲学的时代就必然到来.马克思哲学在其存在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前概念、前逻辑、前反思的世界,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初生存关联,从而跃出了知识论路向,开启了注重用现实的实践改变世界的.哲学的生存论路向,构成了哲学革命的全新地平线,由此鲜明地指证了马克思哲学超越近代哲学框架的当代性质.

作 者:王艳萍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1)分类号:A123关键词:知识论路向 生存论路向 存在论 对象性活动 实践

马克思经济学 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异化劳动理论;工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0-02

一、对“异化”概念的各种解释

“异化”概念是近代欧洲哲学的概念。霍布斯第一个用异化来说明社会政治问题。他在《利维坦》里说:“因为由于国家里每个个别的人所给予他(指君主)的这种权威,他就可以使用每个人转让给他的足够的权力和力量,凭首这种权力和力量所引起的恐惧,把大家的意志都引向国内和平和互相帮助,来反对国外敌人。”[1]这里所说的权力转让,原文是estrangement,可译为异化。黑格尔是第一个从严格的哲学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的人。他用“异化”概念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哲学》中指出:“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2]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隐秘就在于:“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的、转换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3]费尔巴哈还认为黑格尔哲学也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绝对哲学就是这样将人固有的本质和固有的活动外化了和异化了,这就产生出这个哲学加给我们精神的压迫和束缚。”[3]与资产阶级学者不同的是,马克思用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内容充实和阐发了异化概念。异化,主要是指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或隔阂,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马克思把哲学的“异化”概念与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合并起来,构成“异化劳动”的概念。主要含义是:“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4]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以及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二、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化大生产,使人类物质文明大丰富。但工业革命并没有给工人带来幸福。相反,工业革命给工人阶级带来了苦难。

“在工人居住区,房屋建筑简陋,天空浓烟密布,街道狭窄拥挤。有的工人家庭祖孙几辈挤在一间矮小的房间里,有的工人找不到栖身之所,寄寓于地下室中。兰开夏一个工人的家是“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5]这就是工人创造财富的同时被资本家剥削的后果。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劳动产品作为人的创造物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独立于工人之外的存在,进而是与工人相异的东西,最终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敌对力量。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多,意味着他将被资本家剥削得更多,而他则会越穷。工人们不仅无力购买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而且受到他的创造物的统治。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倒在产品的控制下处于更加悲惨的境地,这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工人被产品异化最形象的写照。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劳动对象的相异化。

(二)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在社会化大生产期间,工人的肉体与精神受尽折磨与摧残。“艰苦繁重的劳动,极端恶劣的生活,污秽不堪的环境,伤寒、霍乱等流行病的肆虐,使工人及其子女的健康受到致命的摧残,寿命缩短,年少夭亡。根据1840年的调查,利物浦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57%以上不到五岁就死亡。”[5]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6]

劳动应该是人的自愿行为,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向工厂屈服,因为工厂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工厂工人被迫签订契约,放弃他们的个人自由,成了“手的集合”中的一员,被迫在千篇一律的条件下劳动。厂主颁布各种工厂规则,对工人随意地进行罚款。工人变成了机器的简单附属品,并且无时无刻地受到厂主、监工的监视,甚至有大量的儿童和妇女被迫卷入了劳动力市场。工人并没有在劳动中感到幸福。相反,工人的肉体和精神在被迫的劳动中受尽折磨与摧残。工人很想逃离工厂,逃离劳动。但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劳动。人沦为了动物。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人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行为本身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是资本家强制力下的反应。工人的劳动不再属于工人的自身,即工人与其劳动自身发生了异化。

(三)从人的类本质看,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强调,“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实现表现为人愈加失去现实的主体本质。由于劳动本身发生异化,导致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和自然界被夺走,即人类失去了自身的类生活和类本质。其结果是人类不能进行发展自身、肯定自身的劳动,即人与自身类本质发生异化。

(四)人与人的关系中,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的异化就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最终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与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破坏机器是工人阶级自发斗争时期的主要斗争形式。但随着工人阶级人数的增加、力量的增强、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工人们便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反抗方法,成立了联合会(工联的最初形式)。工联在各地逐渐地建立起来,而且罢工更成了家常便饭。但这时的工人斗争已经不是反抗机器,而是反抗资本的权力。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那就是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人同人相异化的结果。

三、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观

“以20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危机为产生契机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在二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异化观。”[8]“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改变了马克思在异化思想中对生产关系的批判的立足点,转向了对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的批判。从异化的领域来看,异化的批判主要指向了消费领域当中。”[9]二战以后的时代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大有不同。由于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处的时代在资本主义全新历史阶段,当前的社会历史矛盾也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关注的矛盾焦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谈到的异化思想的批判维度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存在极大的不同。他们的理论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极大的推动。他们的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当代人的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后果[EB/OL].2007-03-14.http://civ.ce.cn/zt/gygm/om/200703/14/t20070314_10690907_2.shtml.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陈乐.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探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

马克思经济学 第7篇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劳动和私有财产是一种紧张关系, 对于这一紧张关系的认知不同的阶级从其特定阶级利益出发而不同。马克思通过重新发掘了私有财产这个被国民经济学所故意忽视的经济范畴, 他“通过分析, 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 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 使得马克思认识到“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 但确切地说, 他是外化劳动的后果”[1]p61也即私有财产来源于异化劳动。因而, 私有财产本身并不是社会不公平真正来源, 异化劳动才是各种不公平现象的根源。

正是私有财产这个“经济事实”的存在导致了“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 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劳动生产了智慧, 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p54正是私有财产的存在导致了“工人降低为商品, 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 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1]p50而“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 以致一个对象, 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 也就是说, 当它对我们说来作为资本而存在, 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 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 才是我们的”[1]p85总之, 异化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不公平现象存在的原因。

二、提出了建立真正公平社会的途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对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国民经济学由于以不考察工人 (即劳动) 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1]P54在他们看来依照私有财产的占有来分配财产是一种最大的公平, 而他们的所有论述都是以私有财产是从来就有的为基础的。它“虽然从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这一点出发, 但是它没有给劳动提供任何东西, 而是给私有财产提供了一切。”[1]P62也即它虽然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私有财产看作一般的、抽象的, 因而也就是永恒的存在, 因而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公平的社会。因而, 使得他们故意忽略了私有财产的存在造成的社会不公平。因此, 马克思认为他们所主张的那些规律“只不过是一些表述异化劳动的规律罢了”因而也是抽象的和不真实的。

对于如何是实现社会公平,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粗陋共产主义则主张通过简单的对私有财产的平均分配来实现, 也即“蒲鲁东从这个矛盾得出了有利于劳动而不利于私有财产的结论”[1]P62马克思认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私有财产的本质, 因而他们的主张只是一种在不触动私有制基础上的, 将“社会抽象为资本家”的暂时的、不可能实现的公平。

对于, 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我们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 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 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1]p61因此, 私有财产的本质上不过是劳动的异化的表现。因而, 现有国民经济学的主张的抽象的公平只是一种忽略了现实的抽象的公平。而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简单的平分只不过是一种粗鲁的平均主义观念, 实现的不过是私人的目的。马克思认为真正公平的社会的建立是要通过的异化劳动的扬弃来实现。马克思认为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 也就是说, 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 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 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p85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真正公平的社会才能建立, 而所有的社会不公平才会因此而消灭。也即在异化劳动被克服的基础上, 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才会全面的占有自己的本质。

三、公平社会的目的:人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不是脱离了人的何人无关的“死的”抽象的范畴, 而是建立在人的劳动的异化、劳动外化这个事实基础上和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人本身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对于人的问题的解决, 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 而不是私有财产的占有和归属这个表面问题。在手稿中, 马克思写道“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的进程的关系问题, 就已经解决了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因为人们在谈到私有财产时, 认为他们谈得是人之外的东西。”[1]p63也即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这个一般人认为外在于人, 客观化的存在, 本质上还是来源于人, 因而也脱离不了人自身。因而, 私有财产的克服本质上还是一种对人自身的解放。

在手稿中, 马克思认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 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 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 而一起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1]p63也即马克思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根本目的还是实现人的解放, 而工人的解放不过是这种解放的政治形式罢了。

而对于未来的真正公平社会的 (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描述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p81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两者关系的分析, 认识到作为是私有财产根源的异化劳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不公平现象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认为未来真正公平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是建立在对通过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扬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它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马克思经济学 第8篇

关键词: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人”的需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表至今, 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手稿》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以“劳动创造美”为核心命题, 以“人的全面自然发展”为主线, 论述了“人的内在尺度”、“美的规律”、“人和对象的关系”等观点, 从而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手稿》里,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些部分进行了大段的关于“美”的论述, 而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这样的特定语境下, 马克思提出和阐述了“美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视阀下的美的规律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美的规律”不能直接理解为艺术活动中的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规律, 而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的规律, 只能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而人的劳动则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对象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活动。另外, 在笔者看来, “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但并不属于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 而是带有社会历史性质的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在脱离了纯粹的动物特性之后组成新的社会群体时, 美的规律才得以发挥作用, 并且随人类的主观目的意图的转变而适应性地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对客观对象有审美意识是动物与人在实践活动中最根本的区别。在《手稿》中, 马克思早已经把审美看作是人的实践积极性的品质,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无机界构造人本身, 又由于劳动活动具有审美的性质, 所以, 这个创造过程并不是自然而为, 而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能够追求效用和创造价值, 并且人在这个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中能直观自身。可以说, 美的规律是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构建, 是关联于人的感性的历史实践。如果离开了主体, 离开了人, 离开了社会, 任何事物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美的规律无关。美的规律不能单纯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或内在特性的结合去解释, 也不能从人的心理历程去解释, 只能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去解释。

二.“美的规律”与“内在尺度”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蜜蜂筑巢, 海狸搭窝, 蚂蚁建穴, 都属于生物进化进程的一种本能行为, “它们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2]而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使自己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

(一) 内在尺度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 对于这两个概念, 必须要给予清晰的概念定位, “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物种尺度”。马克思撰写《手稿》正是处于以费尔巴哈为首的旧唯物主义者清算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的美学哲学思想交织的时代, 马克思的思想也深受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 是最高的能力,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 以及人的存在目的。”[3]人以这种本质作为衡量对象的尺度, 这个尺度是类的尺度, 而“类的尺度就是人的绝对尺度、规律、标准”。[4]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和类的尺度的观点可以成为我们对马克思的内在尺度的参考。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内在尺度”是就人类物质生产来讲, 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尺度, 具有人的主观意识, 我们或者可以称之为人的尺度, 这个尺度包含了人类的要求和目的, 审美理想和功利主义, 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二) 内在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

在对两个尺度进行论述之后, 马克思接着说,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因此”二字逻辑上就直接体现出因果关系。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首先人无法脱离本身的动物特性, 所以先要按照各个物种的尺度去生产, 其次人懂得把握内在的尺度, 能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生产活动, 只有把这两种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人类的生产才有“美的规律”。而在这两个尺度中, 最为重要的还是内在尺度。

比动物高明的人可以按照任何的尺度进行生产, 比如人能造蚁穴, 也能筑蜂房。但如果能达到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 这样的物种尺度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要按照人的尺度进行。马克思指出, “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6]那么“一切对象必然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7]。作为客观事物, 一切对象有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 而作为主体的人, 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把握也有差异, 在审美活动中, 对象要成为有特点的人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要得以实现, 离不开每个人对内在尺度的把握, 这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

三.按照美的规律构造是“人”的一种需要

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实践生产活动应以“美的规律”为准绳, 同时他把“美的规律”的运用体现在人类生存的每一个领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按照人的需要、人的目的来进行创造。马克思是认为美的规律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着内在的必然性联系。马克思“美的规律”的观点突出了人的主体性, 始终将人放在了首位。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美的规律的基础, 而按照美的规律构造则是“人”的一种需要。

在生产过程中, 人现实地改造着客观世界, 确保了人的对象化本质。一方面, 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使得“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8]由于依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对象, 使得对象世界刻上了人的烙印。另一方面, 对象世界由于人的精神意志, 使得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之所以能够从对象世界直观自身, 就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而这个改造的基本方式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美的规律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是人类感性的历史实践, 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而人又始终不懈追求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正是这种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这是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体系, 也是人的理想劳动状态, 而美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美的规律”对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手稿》整体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劳动创造美, 而人类社会实践需要美的规律, 而“美的规律”作为人的生存所应遵循的尺度, 是人合目的性和自然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具有明确的意识和目的, 可以说, 只要有人与自然存在, 实践生产活动存在, 美的规律就存在。

参考文献

[1][2][5][6][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58、58、86、86、58.

[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69.

马克思经济学 第9篇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理论的分析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自古以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就在其思辨哲学中对人的本质问题作出了经典阐述。黑格尔受到国民经济学的启迪, 把劳动这一思想引入到哲学领域, 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命题。这与以往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 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他把劳动仅仅理解为一种自我意识, 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自我运动的结果, 是绝对精神的一种外化和外流。对此,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1]163马克思进一步分析道:“人的本质, 人, 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因此, 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作人的本质的现实的异化表现, 即在知识和思维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异化的表现。”[1]165马克思道破了黑格尔哲学的真谛。在黑格尔那里, 人的本质不是别的, 无非是自我意识的异化, 纯粹是精神的异化。从国民经济学引进的劳动也是精神通过粗俗的外在形式的自我运动。黑格尔最终还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早期唯物主义思想家费尔巴哈挣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 把人的本质从思想的空中楼阁带回到现实。费尔巴哈认为, 不是神, 不是绝对精神, 也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把本质异化给人, 相反, 是人把自己的本质异化给神, 是人创造神。但是, 费尔巴哈没有辩证地看待黑格尔哲学, 他在否定黑格尔唯心的、思辨的辩证法时, 将其合理的部分也否定了。他不理解人的本质是劳动这个判断的合理因素, 忽视了黑格尔所强调的意识的自觉性。费尔巴哈认为:“单个的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只包含在人和人的统一中。”[1]360因此, “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 把许多人自然的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367费尔巴哈把人看成生物没有区别的“类存在”, 他不理解人的“类特性”。虽然费尔巴哈把人看做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是物质的、有血有肉、有理性的感性存在物, 但是, 他却孤立地抽象地看待人的本质, 撇开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来理解人。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只是把人看做是自然界的存在物, 他的“类”只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 是一种抽象的由个体堆积起来的整体, 它只是个体的简单延伸, 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人的本质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在扬弃的基础上, 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人的本质的思想理论。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既不是黑格的抽象的精神劳动, 也不是费尔巴哈所说的“类”。他在《手稿》中虽然也用“类”来表示人的本质, 但却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中灌注了新的内容。马克思特别强调“类”特性的具体内容和性质。他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有意识的活动。”[1]96这使人与动物相区分。动物只会被动地适应外部世界, 在直接的肉体作用下生产, 而人则能在超越这种肉体需要下生产, 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生产劳动把世界变成自己意志、意识的对象, 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 使外在世界成为真正的人的对象世界。

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把人看做是自我产生的一个过程的思想, 肯定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活动过程, 从而把人看做是人的劳动的结果的思想。马克思把劳动看做是人的客观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过程, 人是劳动的产物, 劳动是人的本质。由于劳动, 人不仅能反映世界, 认识世界, 而且能够改造世界。他指出:没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物质对象———自然界, 也就没有人的思想、人的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又特别指出, 没有被人改造了的自然界, 人化了的自然界, 人就不能实现人的类活动, 也就没有人的存在, 也就没有类社会。由此可见, 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 也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他在《手稿》中说:“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 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 “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 他的生命表现, 即使不采取共同的, 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 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在这里, 他以萌芽的形式表述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重要思想。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意义启示

过去人们过分看中《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 将其视为《手稿》的核心内容, 而忽视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甚至将其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当做不成熟的思想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对立起来而加以否定。其实, 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人的本质放在社会领域中去考察。不同于以往哲学家对人的本质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的探讨, 马克思站在劳动者和无产阶级的立场来考察人的本质, 第一次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 理解为实践批判的活动, 为科学地理解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人的本质及其发展, 为革命和改造社会并取得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唯心主义, 反对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只看做感性存在的形而上学, 为全面把握人的本质, 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对人的本质的探求不仅在抽象的哲学领域有着里程碑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有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和现代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各国经济、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 人们越来越相信自然科学的力量, 坚信科学技术能把人从任何困境中解救出来。人们在无休止地追逐物质利益, 沉浸在科技力量带给人的满足中时, 早把对人本身的价值的思考抛之脑后, 把人的存在和本质、生命和世界终极意义等形而上学问题束之高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也不可幸免地遭遇着西方社会曾经和正在出现的社会顽症, 环境、资源以及与分配有关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社会矛盾趋于紧张, 从而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理性的发展并没有消除人的生存困境,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没有增加人的幸福感, 却经常把人抛入紧张、焦虑和异化之中。马克思一个半世纪前在《手稿》中分析的异化现象在中国的土地上真实地再现了。马克思在《手稿》中说:“人和自然界之间, 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在共产主义这种社会中, 人不再成为自然必然性的奴隶, 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调整和控制生产关系, 使生产符合人性, 符合人的本质需要。马克思从人出发, 从对现实的人的异化的批判出发, 从对人的现实存在状况的人道主义关怀出发, 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地位和意义的尊重和统一。

总之, 马克思在《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本质理论和规定虽然比较分散和隐晦, 但却为后来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学说的构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人存在与发展的本真含义, 有助于人类摆脱当前的困境, 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画迈出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马克思经济学 第10篇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马克思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究,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生态经济问题。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详细阐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把人与自然看成独立统一的整体;《资本论》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探索具体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的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哥达纲领批判》则把自然和劳动看成是一切财富的来源。马克思认为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无穷的财富。由此可见,马克思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做出了重要指示。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相继步入工业化社会,至此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人类开始大肆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使生态环境出现了极度恶化。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随之而来的就是煤炭、铁矿、森林、水资源的枯竭[1]。这就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与生态矛盾,为系统的研究生态经济做出了铺垫。

(二)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生态经济的理论思想,共同指导和促进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生态经济思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1.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他们承认自然的客观独立性和地位的优先性,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独特产物。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自然是人类生活和进步的前提,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处于掠夺状态,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2. 物质变换的思想。“物质变换”思想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提出的重要理论。“物质变换”具有深刻的生态内涵,值得现代人进行探究和钻研,也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曾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由此可见,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人类劳动才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主要手段。自然界的变化是无穷的,人类不能改变自然,但是能够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行为,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人对自然的“合理调整”和“共同控制”思想。以劳动为基础的物质变换其实就是自然界逐渐“人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与人的实践能力相统一。

二、绿色经济的发展之路探析

(一)“绿色经济”的历史渊源

近年来“绿色经济”的概念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被广泛应用。同时,“绿色经济”以其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观念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绿色经济”的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的作品《绿色经济蓝皮书》中。其指出了构建绿色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08年10月召开了《绿色经济行动倡议》项目启动会和《全球绿色新政》专家会议,又在2009年4月发布《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宣布启动“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这些实践都表明了人类的思想在进行着积极的转变,已经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必须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4]。

(二)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

1. 发展绿色经济的共同目标和使命。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它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引导、推动、保障社会产业活动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从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而且更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市场的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形势。对世界各国而言,绿色经济的发展为其经济与生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和再生能力,能够引起工业社会向绿色社会的回归,是环保与发展之间和谐相处的关键。

2. 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众多发展中国家,我国需要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而绿色经济正是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考虑,与我国目前所推行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连。因此,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三、发展绿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一)绿色经济将是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中,对环境保护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对环境问题关注度仍不足,虽然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但随着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突破中等收入缺陷,继续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创新驱动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使有限的资源转变为更加丰富的创新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亿万人民。

(二)发展“绿色经济”是中国的自主选择

放眼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作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而中国在这方面更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能力。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哲学家们就提出了“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避免出现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发展的现象。自2005年起,我国在绿色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了2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6%和14%[5]。

综上所述,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渠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绿色经济打破了传统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的“三高”现象,击碎了资源瓶颈的制约和阻碍,是我国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形式转变的有力武器。

摘要:近年来,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发展绿色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在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性以及当代价值,突出确立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4(1):2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赵建军,杨发庭.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J].城市,2011(11).

马克思经济学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需要;人本主义视角

一、人的需要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需要的满足以实现人的本质为前提

《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一切动物都有指向物质资料的肉体需要,反映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满足肉体需要的方式,表现为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 “首先,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活动。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①他进一步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特性实际上是人以真正的需要为尺度指导活动过程,即需要触动人的意识,是人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深层因素。马克思还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对接,从而对人的真正需要给予很高的地位:“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②马克思并没有对真正的人的需要作解释,而代以美来形容人的需要。在他眼中人的需要必然反映理想的、抽象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道:“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③即要以人的需要改造世界,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对“人化自然”——当时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认可,肯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质结果。“通过工业——不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④如前所述,马克思论需要的客體是人化自然中的物质资料,人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满足需要,这是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所以,需要、劳动、人的本质是理想的统一,三者互相表征。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需要否定了人为之人的应然本质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异化的现象。追逐利润的资本使工人只能维持生存的需要,与一般动物并无差别。这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国民经济学则索性将工人的需要抽象化,倡导工人要节制生存以外的需要,“人不仅没有了人的需要,他甚至连动物的需要也不再有了。爱尔兰人只知道有吃的需要,……连野蛮人、动物都还有猎捕、运动等等的需要,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⑤异化需要一方面表现为整个社会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满足需要的资料日益精致,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工人的需要被彻底的、抽象的简单化。资本制造出工人与资本家需要的对立:有限的、简陋的需要与无节制的、奢侈的需要。总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人的、异化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⑥无论资本家还是工人,富人还是穷人,他们的需要都是异化需要。

马克思从批判社会经济现象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利用需要范畴触及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贫富分化,贬斥工人与资本家的异化需要。马克思始终把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与现实的异化需要作对比,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在他那里,人为之人的应然需要作为抽象不变的参照物,与抽象的人的本质观结合在一起。

三、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过程被看作是抽象的“异化——复归”史

马克思认为,历史是“人化自然”的历史,体现人的本质。历史遵循着人的本质“占有——异化——复归”的顺序发展,而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也将经历与人的本质一致的过程,即扬弃异化需要,复归到终极状态: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面的需要。《手稿》下述论述中可看到这种一致性:“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⑦“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⑧马克思眼中人的需要的发生和满足如人的本质复归那样,要建立在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水平上,但当谈到需要的终极状态时,便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标准决定属人的需要,即人的需要是主观想象的、预先设定好的,它根源于人的抽象本质。

四、人本主义逻辑下需要范畴的论述意图

《手稿》中尽管马克思没有完全将人的需要架空在意识层面,从需要的客体满足主体的层面来说,是唯物的、现实的;但从需要的本体来说,则是唯心的。总体而言,马克思始终围绕抽象不变的人的本质来论述人的需要。《手稿》里人的本质观是形而上的,预先设定了抽象的人的本质作为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可见,马克思从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论述需要范畴,并通过对比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的批判,对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及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批判。这正是《手稿》中马克思论人的需要的意图所在。(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冯文光.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5]姚顺良.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 东南学术, 2008(2).

[6]赵长太. 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路径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7).

[7]杨鲜兰. 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J]. 哲学研究, 2011 (5).

注解

①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7.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8.

③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6.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9.

⑤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2.

⑥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120.

⑦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81.

马克思经济学 第12篇

一、《手稿》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

(一) 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 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 (2) 他认为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 也就是说为了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 因而是类存在物。那么, 人又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3) 人作为有生命的类存在物, 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 人的类特性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种生命活动是有自由的, 另一方面是这种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象, 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自身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 可以按照人的类的意愿自觉地改造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那么,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 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 (4) 这也就是说, 人的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生产生活, 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也就是通过人的生产生活的形式来表现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 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类本质在于人能够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 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 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的生命活动来阐述人的类本质的。

(二) 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 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 (5) 马克思运用生产劳动这个概念去解释人的本质, 把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的基础, 认为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是人的自我创造的活动, 正是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因此如果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 那么把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又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6) 劳动产品就是劳动对自然物体的加工的结果, 也就是说劳动主体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 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 产品有人的属性。一方面, 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 另一方面, 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劳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其对象性就表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地对客体进行能动的改造, 并使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7) 总之,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生命活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 来揭示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 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

(三) 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证明自己的类本质

既然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那么实践的实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 马克思得出结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 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 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 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8) 首先, 马克思这里将实践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 实践活动证明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的本质, 从而实践也就成为人的本质。其次, 马克思将实践与对象化活动联系起来, 既然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那么实践也就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再次, 马克思还将实践与人的类存在联系起来, 实践证明了人的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 而人的这种活动恰恰是人的类存在, 因而实践也就成为人的类存在的规定, 或者说人就是以实践为本质的类存在物。

总之, 在《手稿》中, 马克思阐述了人是类存在物, 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以及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但我们也必然要认识到, 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断仍是从理想的人的本质出发, 并未从根本上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藩篱。

二、《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尽管《手稿》中马克思仍然使用了费尔巴哈的“类”、“类本质”、“类生活”等概念, 但这些概念在本质内涵上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费尔巴哈把人的类本质归结为类意识, 认为真正人的生活以友谊和爱为前提, 把友谊、爱情、意志和心看作人的类本质。而马克思认为真正人的生活是以实践、劳动为前提, 认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然究其实质, 这里马克思所论述的仍然是理想化的人和理想化的人的本质。诚然, 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 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个人。但是,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的时候, 却发现现实的人其实是处于各种异化关系中的人, 这种关系中存在的人表征的却是人的异化存在, 这种异化状态的人实则是一种非人, 马克思把这种非人看作是要扬弃和否定的对象。人的非人状态一旦扬弃, 那么对人的理解就进入到理想性的层面。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 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 即社会历史是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因此这里马克思所讲的人是理想的人, 人的是理想的本质, 他仍把抽象的人的规定作为社会历史主体, 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越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藩篱。

我们知道,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理论革命的开端。它第一次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 这既是与人本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人的本质论的彻底决裂, 也为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确立了新的出发点。此后, 《德意志意识形态》着重批判了从人的本质出发来规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理论原则。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已不再是从抽象角度考察人的本质, 不再是将“类”作为考察对象, 而是具体到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级。而且, 马克思是以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现实人的作为出发点, 用物质生产劳动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的, 因而对人的本质的论述达到了唯物史观的高度, 克服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影响。《共产党宣言》则公开宣告了“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的理论破产, 实现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深刻的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认识社会历史应当从思辨的王国降临到现实的王国中来”, “从人们设想什么回到人们实际是什么, 从他们想象什么回到他们怎么行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行动的问题上来。”也就是说, 研究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只能从社会存在出发。

三、《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 还是在我们人类伟大的实践中, 都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为理解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 全面具体把握人的本质,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 人的真实生成本源是人的实践活动, 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 也不在外部自然界, 而是存在于人自身。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 而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 无论对人的本质, 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 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 在此基础上, 才能真正地把握人的本质理论。因为, 只有实践才是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真正根源和动力源泉。

其次, 我们要在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发展和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当前, 我们所推进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 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地、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积极贡献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最后, 根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的理论, 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与其自身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 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面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开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篇:英汉语法特点下一篇:小学低段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