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小学教育中的竞争

2024-09-19

反思小学教育中的竞争(精选11篇)

反思小学教育中的竞争 第1篇

一、TROPS运动中“反竞争”的本质

“TROPS”是在逆向思维作用下将现代竞技运动“SPORT”逆行拼写而产生的新名词, 由日本体育社会学家影山健先生首先提出。“TROPS”不仅仅在拼读方式上与“SPORT”相反, 在运动理念上亦如此。在“SPORT”强调少数人精英竞争的同时, “TROPS”决定逆“SPORT”而行, 回归大众, 成为多数人获得快乐和健康的体育形式。“TROPS”提倡的新运动中虽然仍可能采取比赛的形式, 但却不以比赛成绩而分胜负。其所追求的核心理念在于:“比起竞争, 更重视协同;比起技术, 更重视表现;比起争斗, 更重视共存;重视创造。”[1]它更多的是让参加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在背“SPORT”而行的发展和反思过程中, “TROPS”呈现出其独具特色的思想理念和基本要求。首先, “TROPS”要求使人人获得快乐, 而快乐来自于“成功”。不同于竞技运动中少数人的成功, “TROPS”要求保留竞争的同时, 使每个参加者都能取得成功。人人成功的实现就要依赖于项目本身的主动改变, 即对竞技运动规则的改变, 使之变形成为一种“共赢”的新运动。这种新运动既可以从过去的竞技比赛项目中去挖掘, 也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其次, “TROPS”强调运动过程中创造性的共同体现。“TROPS”反对专门化和划一化, 对于运动本身可任意由参加者群体共同商量从而进行创新和改造。“TROPS”更倾向于宏观层面上弱化“输赢”竞争因素的游戏, 由游戏的共同体共同制定属于其自己的规则和形式, 达成共同体中的默契, 自愿和主动地去遵守规则和参与活动。再次, “TROPS”提倡公平对话。公平对话是在人权平等的前提下, 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人与其自身的对话。是人在自然的环境中, 暂时远离城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喧嚣与浮躁, 在运动中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 发现并正确认识自身, 从而发展自己。

二、竞争教育与其对象的成长阶段性特征

竞争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 在学校教育中必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 在小学教育中, 结合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的心理特点, 竞争已超越了低年级学生的主体发展范畴,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的竞争教育

1. 不利于成为“完整的人”

(1) 将少数人的自信建立在多数人的失败上。低年级的小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社会经验、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 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较简单、极端, 他们多通过同伴来衡量自己。在体育竞赛中, 此阶段的学生对成功的判断标准更多的是与同伴之间直观的比赛成绩。而竞技体育的特点是金字塔型的, 由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 一定会出现直观的相对水平, 而竞争的最后只能产生一两个优胜者, 剩下的学生都被划分到失败者的范畴。胜利与喜悦只属于少数的学生, 竞争性运动更多产生的是失落的冠军陪伴者。所以, 在学校体育中对低年级学生过多采用竞技性的体育教材, 落后的学生会将名次及成绩作为评价自己的直接依据, 进而认为自己不如班里其他同学优秀, 从而产生自卑感,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 不利于学生的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的知觉和评价的总和, 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 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 是自我概念的一种重要的基础部分。[2]儿童的身体自我主要表现在身体能力和身体特征两方面, 如果一名小学生身体能力较强, 身体特征令其满意, 则其身体自我发展就较好, 反之, 其身体自我发展则较差。低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很差, 基本上依赖教师和家长等客观他人的意见和评价。因此,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 对低年级学生过分强调竞赛活动, 就会对学生的运动行为给予直观的名次排位。此时, 成绩落后的学生就容易形成消极态度, 从而阻碍正确自我概念的获得。

(3) 对学生的情绪造成消极影响。情绪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当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积极情绪, 反之则产生消极情绪。在学生的竞争活动中, 获得胜利的学生, 内心潜在的成功需要得到满足, 产生积极情绪, 而大多数的非冠军群体则因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此外, 处在备战状态时, 由于对胜利的渴望, 同场竞争的同学则成为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假想敌, 容易引发消极情绪, 若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 则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及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影响。

2. TROPS运动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1) 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通过身体运动使肌肉兴奋刺激体内神经产生神经冲动, 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从而获得快乐体验。但是, 在现实中的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堂中, 由于盲目地引入竞争性活动, 使得学生较单一的注意力转移, 而非关注于体育本身。TROPS旨在通过去竞争化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运动的胜利者, 因此, 应从满足参与者需要的角度, 使其具有实现积极情绪的前提;使运动单纯化、非功利化, 让学生聚焦于运动本身, 全身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从而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2) 唤回在心理上排斥和远离体育课堂的学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和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 往往使得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需要, 他们会更加愿意投入到体育课堂中的体育运动中来。但是, 竞争活动的主要特点便是仅凭单一竞赛规则确定胜负, 部分学生或由于自卑造成自我否定从而远离体育活动, 或由于自身未意识到的身体素质难以适应较高难度、较大强度的运动形式而产生了对运动的厌恶, 对此, 学校教师应对那些内心远离体育课堂的学生排斥体育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有针对性地修改活动规则, 创新出更适合具体班级群体的体育教材。

(3) 因材施教。TROPS运动规则的灵活可变, 为体育课堂中的因材施教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常常出现学生因为遗传因素导致身体素质低于平均水平, 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信心、焦虑甚至放弃。体育课堂因材施教中的“材”就是学生参加运动的基础, 即身体素质。TROPS运动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改变以后项目的运动规则。譬如, 在100米跑中, 终点线一致, 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划分属于个人的起跑线, 让学生单纯地体验运动过程中的正确姿势、运动技巧对最终成绩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长期锻炼出来的, 学校应通过加强一些基本训练, 让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潜力更有自信, 并在运动中不断提高和超越自己。

(二) 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中的竞争教育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点逐渐明显, 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了明显发展, 他们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比较, 从而能够独立地对自己作出评价, 从注重行为效果的具体评价过渡到注重行为动机的抽象评价。[3]此阶段的学生能够对社会观点进行采择, 并进行自我反省和换位思考, 教师应以竞争为工具而非目的, 可以选择适当的竞争性体育活动为教材, 促进学生积极的社会性发展。

1. 竞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竞争意识直接指导着学生在竞争活动中的行为, 拥有竞争意识是学生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心理素质之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中的比赛, 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 谁的节奏更快, 竞争意识更强, 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4]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各种竞争性体育教材为学生创造竞争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胜负、成败、荣辱、争让等情感体验, 使竞争意识得到升华。多让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组织, 从客观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竞争环境, 使竞争的意志品质深入到学生的各种生活当中去, 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竞争能力是人们参与竞争并为夺取胜利所必需而且直接影响竞争结果的个性心理特征。[5]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四个方面。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素质的生物学前提, 是竞争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体育课堂通过身体练习以发展身体素质为直接和直观的目标, 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生理及环境共同作用使得参加者产生各种情感体验, 以增强其心理素质。此外, 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现代竞争能力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 此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学生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因此, 在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时, 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价值导向,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其竞争能力。

2. 竞争教育中的德性发展

德性的竞争是人的竞争, 此时的竞争意识不同于历史发展过程中遗传的竞争本能, 而是社会化后具有社会性特征的竞争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的体育课中, 应重视在竞争活动中贯彻德性教育,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在他们的道德自律阶段明确其道德标准, 为学生在竞争教育中的德性发展奠定基础。竞争中德性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平 (公平竞争、凭实力取胜) 、公正 (行为正当、切忌奸诈) 、公开 (光明正大、不搞阴谋) 、公心 (出于公心、共同进步) 。[6]体育竞赛活动是在严格的统一的规则下进行的。公平意味着夺冠的机会平等, 每个参赛者都有相同的权利, 统一的规则是判决的唯一标准, 作为评价者的教师或者同学要保持公正, 为竞赛者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保证竞赛的良好运行。公心不仅仅是自己和同队的队友之间的团结, 还在于和竞争对手的协作。因此, 体育运动的竞争要求参与者具有优良的运动者风度, 应当尊重对方的人格, 视对手为比赛的合作者, 以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提高作为自己竞争能力提高的前提。

3. 引导学生对成功与失败的再次理解

即使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及社会性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仍处于发展阶段, 没有完全成熟和适应, 易把竞赛活动的成绩高低认为是成功与失败的直观表现。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合理归因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期望, 削弱他们的学习动机, 从而影响学业和生活, 甚至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教师要在活动中帮助学生适应竞争,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原因归为自己的能力, 即内部的稳定的因素, 增强其自信心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可根据情况将原因归于外部的可控的因素, 以带给学生更少的负面影响, 使其更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使其建立在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理解及归因的基础之上, 刻苦、勤奋、努力及付出也是成功必备的优秀素质。

三、结语

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 不要违背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 一味地按照社会需要而刻意强化学生的社会性。因此, 在学校体育课程中以竞技性运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时, 要分年级层次, 充分考虑到竞争是否超过主体范畴, 是否对学生成为完整的人造成消极的影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因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差, 不宜过早进行社会性的竞争教育, 否则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建立以及积极情绪的产生皆有不良作用。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的成熟度已可使竞争教育产生积极价值, 但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德性的引导与成败归因的再理解。

参考文献

[1]朱卫东.托罗普斯 (Trops) 运动概观[J].体育与科学, 1996 (4) .

[2]李丹.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冯维.小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5]皮建英.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J].体育学刊, 2001 (2) .

浅探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 第2篇

邢银波

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摘要】当前知识经济的到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改革发展的步伐,社会的发展对人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索新形势下小学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目的在于探索竞争意识的内涵、竞争意识与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以及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进而从体育教学培养竞争意识的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竞争意识;培养

前言

一个强大的民族,必然有全民族强烈的内部竞争意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必然有全民族强烈的对外竞争意识。只有具有这种可贵的竞争意识,这个民族才能兴旺发达,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未来的世界,是经济实力竞争的世界;是文化教育竞争的世界;是高科技竞争的世界;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世界,而这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口素质的竞争。没有强烈竞争意识的民族,是不可能强大和有希望的。历史告诉我们:人无竞争,必成孬种;国无竞争,必成弱国;在还没有完全铲除以强凌弱劣根和完全形成大同世界之前,弱者和弱国不一定都能得到怜悯和同情,中国的近代血泪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家庭生活条件逐渐富裕,使小学生的优越感日益增强,父母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所忽略,导致学生出现依赖心理,学习没有激情,意志薄弱,缺少拼搏的精神。作为学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这个重任,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1竞争意识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1.1竞争意识的内涵

竞争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为了满足完善自身,实现自我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竞争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地说,是人们运用竞争规律,根据竞争双方的客观实际,为夺取胜利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并以此作为在竞争中指导个人行为的特殊心理过程[]。它是个人或团体间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使人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事业的发展,它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团体乃至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态。

本人之所以要再提这个内涵,是因为不少教师或家长对这“竞争意识”还有很大的误解,他们片面认为,鼓励孩子们去争期末考试的“第一名”或“前几名”,这就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这种认识,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新观念面前,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认识。是的,鼓励孩子力争班上或年级校级学习上的“第一名”或靠前一些的好名次,这无可非议是属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但是,难道力争其它名次如由“倒数第一名”进步为“倒数第二名”的就不算有“竞争意识”了吗?难道除了考试、升学,平时就再没有竞争活动了吗?难道,除了智育、分数,就再没有竞争的项目了吗?一个真正具有竞争意识的班级,反映在学生个体上,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你追我赶,在德、智、体、11马爱国。体育与竞争意识的社会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1):24-25。

美、劳诸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他人;反映在群体上,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任何一项比赛或活动中,都想超过其他班级,都有一种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在一个班级里,如果只有少数人暗暗争夺几个好名次,而且仅限于争夺学习考试上的好名次,那不是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应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竞争意识应是所有学生自觉参与的,是全员性的。

1.2竞争意识的时代特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代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体育比赛,在机会均等条件下,谁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强,谁就有可能占据优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竞争机制已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竞争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效益、发展经济的手段,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生机。俗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机制给人带来危机感和压力,为了摆脱这种危机感和压力必然要在竞争中取胜,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对小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2竞争意识与体育教学中的联系 2.1竞争意识与学习动机的联系

一般来说,学生的竞争心理具有激励作用,它可以满足学生对于自我实现和自尊的需要,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但是,本人在教学观察中发现,不是所有的竞争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甚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例如:有些学生在拍球比多的游戏中经常失误,而且没有能力改变这样的情况,导致这些学生认为反正我也比不过其他的同学,选择自我放弃,不认真进行练习,从而无法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时还影响了其他同学,扰乱了课堂秩序。

本人认为,竞争心理主要反映了学生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是自尊的需要。上述事例中学生自尊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这样明知自己会失败而又必须参加的竞赛,学生最感厌烦。对于这样的自尊无法满足的学生我们应该想办法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多安排有特定范围的练习或比赛,并鼓励他们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使他们通过体育学习,感觉到自己确实学有所得,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再如,在竞赛分组时,应尽量把水平接近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既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也使竞赛者兴味盎然。积极的、良性的竞争意识会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加强,使得体育教学事半功倍。2.2竞争意识与学习效果的联系

普遍来说,竞争可以促进体育教学效果。本人做过一次小的试验,对我校二、三年级学生进行跳远测试。第一次测试时我告诉学生,这次测试不计入期末成绩,只是一个份调查;第二次测试时我同样告诉学生这次测试不计入期末成绩,但是我要对你们的成绩进行排名。结果显而易见,如表1所示,第二次测试成绩明显好于第一次测试成绩,差异显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测试都是可以符合上述规律。本人因此又设计了一个试验,方法与第一次试验相同,只是测试项目改成了后滚翻技评,结果如表2所示,最少的班级也有一半的同学技评成绩差于第一次成绩,有些已经在平时练习中掌握了后滚翻技术动作的同学也出现了动作明显错误的情况。调查下来,当学生知道老师要进行排名后,他们脑子只想着如何顺利地翻过去,就用了自己平时最习惯的动作。

综上所述,本人觉得当学生完成力所能及或者熟练掌握的技术动作时,特别是那些简单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动作时,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学习或完成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不宜过分刺激他们的竞争心理。

表1前后 2次跳远测试比较

第二次成绩好于第一次

班级

样本量

成绩(人)

201 202 203 204 301 302 303 30

4表2前后2次后滚翻测试比较 第二次动作差于第班级

样本量

一次动作(人)

201 202 203 204 301 302 303 304

36 36 36 36 36 36 3628 26 24 22 21 21 18

次动作相近(人)5 10 12 13 13 13 1

5次成绩(人)3 0 0 1 2 2

3第二次动作与第一

第二次动作好于第一

36 36 36 36 36 36 3628 31 26 32 29 29 3

1于第一次成绩(人)8 5 10 4 7 7 5

第二次成绩等于或差

3体育教学中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3.1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调控学生情感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提高课堂效率。如:课堂中经常地让学生四人小组、六人小组、自由组合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并鼓励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这样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便不会无所事事。而是在一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健康地竞争,从而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

3.2成功动机法

动机是个人心理趋避相对的两种倾向,把某种成就活动、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追求,以达到成功或完美的境地的动机称为成功动机;把害怕挑战、避免或迟疑加入一种成就境地的动机成为害怕失败的动机。两者关系为:成就需要=追求成功动机—害怕失败动机。追求成功动机高的人会勇于克服困难、有挑战欲望。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项目特点、个体差异、爱好特长不同,把握学生的成功动机心理,提高竞争意识。3.3目标定向法

目标定向指一个人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是内心追求的成功取向。高任务(低自我定向)、较低任务(高自我定向)的动机更利于提高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和努力程度、持续性和运动效果。所以目标定向要适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由参与任务变为自我参与、自我竞争,主动达成自我定向。3.4因材施教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材”进行教学,引起竞争,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分三层次(1、2、3)进行短跑教学,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目标,根据体质、技术水平等安排不同的运动量,让身体素质好的在成就中突破,中等素质的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求进,体质差的学生在兴趣中提高。

3.5比赛法

在体育比赛中,特别是在紧张、落后的比赛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经受着考验,因而我们特别要注意对其比赛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总结评价每一次的体育竞赛活动,通过总结教育学生要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使自己的心理更健全。在体育教学中竞争无时不在,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比赛法,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比如在练习广播操时让学生分小组练习,然后进行评比、评优,还有各种球类赛、小团体接力赛等,利用比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3.6游戏法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方式的一种,既有娱乐、健身、技能学习等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东西,容易兴奋,抑制能力弱的特点,若教法过于死板、单一或难度过大,技术动作过于复杂等等都不容易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常常会有侥幸和逃避的心理,如果把教学内容融在游戏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7多元评价法

合理、及时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培养体育品质,改进学习方法,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学习积极性,展示自我,促进竞争,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对其多元化评价。内容上对学习态度、合作交往能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和进步幅度、体能素质(协调性、柔韧性、肌肉力量等)等方面评价;标准上采用相对性标准与绝对性标准相结合,相对指自我比较进步程度,绝对指对比他人所进步的幅度;重心上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移,注重学习习惯、技术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形式上由自评、互评、组评和教师评的多元化的评价形式相结合;方法上采用规则定性与目标定量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竞争。

总之体育强化竞争意识,竞争意识也能在体育教学中得以培养。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6.5

[2]刘平清.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竞争机制[J].中国学校体育,2005.4

[3]严连强.正确运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提高体育教学效益.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3 [4]刘顺凯.浅谈体育教学评价的六大变化[J].试教通讯.义务教育2004/35-36合刊(总第159-160期)

[5]杨代聪.如何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9

[6]张晓峰.浅谈体育运动与培养竞争意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3

反思小米核心竞争力 第3篇

有人将小米看作是一家营销公司,起码是非常懂得营销的公司。在手机产量只能逐步累积、缓慢加码的情况下,立体化营销先行,通过发布会、限量抢购、F码和各种具有创意的营销案例,取得了极佳效果。

小米2012财年719万台手机的出货量和12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营销立功不小。而2013年3月末,经过“禁售”风波的小米盒子连续两轮开放购买,均被抢购一空,在有足够好的产品支撑下,小米的营销方式还将继续发挥其威力。

也有人说,看到最后小米其实就是一家手机制造商,抛开营销层面,小米真正的核心竞争产品只有一个小米手机,而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也仍然跳不开CPU、屏幕、电池等实打实的硬件比拼。小米的很多做法,比如线下服务、运营商合作,实际上都是传统手机厂商的做法,在手机的地盘上抢空间。

如果小米真的只是一家营销公司或者手机公司,那对小米的想象空间,也就到此为止了。

死胡同

在3月初闭幕的MWC(移动世界大会)上,高通公司发布了最新的骁龙Snapdragon系列处理器,其中高端的800系列为主频2.3GHz的4核芯片,次之的600系列则是主频最高1.9GHz 的4核芯片。

如果不出意料,之前4款手机(小米1、1S、1S青春版和2)均采用高通芯片的小米,将毫无悬念地在2013年8月推出小米3,采用2.3GHz、4核的骁龙800系列——并在随后将这一信息在小米官网显著位置搁置一年。

如果说第一年这样的玩法还会让人兴奋的话,则到了第3年,如果小米还将硬件主要是CPU列为自己营销第一亮点,这样的做法将让人感觉一丝乏味。

屏幕、电池也是如此,亮点足够一两次使用,但不堪反复言说。

在手机硬件层面,因为产业链相对稳固,各家手机厂商或主动或被动都会被卷入硬件的“军备竞赛”,而“军火商”则就那么几家。屏幕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强,在趋于成熟的规则体系下,这种情况将会使得小米手机硬件本身越来越难以成为营销的内容主体。

小米正在从一家创业公司变成风格越来越确定的成熟公司。营销方式虽然依然有效,要想再有突破性的玩法却更是难上加难,而在它从被行业“看不懂”到“看很懂”的过程中,其营销无法构筑起自身的高门槛。换句话说,小米的营销方式,并非是无法模仿的。

即便通过独特的风格和电视媒体进一步提升的品牌渗透,小米还能保持一些既有优势并惯性前进,可是“硬件+营销”双枪并行的模式,将越走路越窄。

真正的竞争力

3月18日,有消息称小米公司准备开始卖帆布鞋,随即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上予以了承认:小米想做家好玩的公司。

帆布鞋很好玩吗?小米要抢凡客的饭碗了?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经小米证实,事实上尝试推出的并非简单的帆布鞋,而是搭载了传感器芯片的“智能鞋”。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进一步表示,“未来穿上小米智能鞋,与小米手机连接在一起,不仅可以测算路线,还可以测算出跑步时的心率等情况……与小米盒子一样,智能鞋也将是产品链条的延伸”。

最早琢磨出在鞋子里加芯片的是耐克,随即在“NIKE+”策略下,利用传感器将人的运动状态数据化、可视化并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匹配,成为了耐克的大战略。前不久Google利用阿迪达斯运动鞋所展示的“智能鞋”,也在往这个方向上靠。而现在,互联网“鞋匠”又多了一个小米。

以小米手机为中心,帆布鞋将成为能与手机信息互动的又一个“手机配件”。从这个方向看,很容易将“米鞋”和小米的“Phone飞车”、小米盒子等产品混为一谈。

可如果仔细思考,这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市场。玩具车只是个控制玩具,真的“好玩”而已;小米盒子则是另外一个可完全独立使用的产品,而其使命是将电视和客厅场景智能化,与手机的互动只是其噱头和功能之一。

鞋却不同。首先,它最核心的是传感器芯片,由此获得了以前在现实社会无法获得的数据——运动轨迹乃至心率;其次,这些数据经过与手机的互联,可实施链接互联网,一方面使得它们可以分享出去,另一方面又让应对运动场景为人提供服务成为可能,比如“心率过高时提醒跑慢一些”;最后,基于硬件(传感器与手机)、软件(数据与互动载体)和服务(数据分析与联网后台处理能力),将有可能重新定义“鞋”这一事物,并赋予“智能鞋”用户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体验。

如果说MIUI包括最近连续的小米手机助手、小米商城等App,并不能将软件提升至与小米硬件同等的地位,则在新的以智能鞋为代表的“现实场景互联网化”过程中,小米将有可能真正站在手机之外更大的“硬件、软件和服务铁人三项赛”的赛场上。

越是远大的前景,在初期将越为混沌。也许小米自身还没有认识到“传感器革命”与自身的匹配,又或许它能意识到,却将自己绑在手机与营销的战车上,不知将如何前进。

小米O2O

还记得在2012年,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与国际互联网思想大师凯文·凯利有过一次对谈。在现场有人问马化腾:“你觉得未来什么样的机会最让人兴奋?”马化腾指着凯文·凯利腰间的一个黑色仪器说:“这是一个监测血压等身体参数的机器,它能获取数据并针对你的健康状况做出响应。这就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机会。”

现在的世界,实际上正在完成一个实体事物、包括人被不断数据化的过程。在美国,Fitbit通过监测人各种行动的状态,为人们运动和睡眠提供数据分析后的建议,革新了计步器这一传统工具;在中国,手机地图已经能给予用户越来越多现实信息,包括厕所和加油站;斯坦福大学周围,一家咖啡馆都会摆上Facebook“赞”的二维码,供用户在线上给予正面评论;深圳海港城的餐厅则几乎一夜之间随处可见微信二维码,让顾客成为用户。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将随处获取信息和生成数据的能力加速分发给了所有人,线下的各种场所正在获取与人们的线上互动能力,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手机之后,包括鞋、眼镜、手表,所有适合加入传感器和智能芯片的场合,事实上都存在全新的机会。它们将应对于各种场景,比如眼镜之于信息获取与回馈,手表之于push消息和运动,它们将切入手机很难切入的更加垂直的场景,获取数据、实时响应、提供服务。

这才是真正的O2O(Online to Offline)。每一个场景都可以说是大机会,而进入它们,所需要的都是硬件、软件与服务一体的能力。

虽然马化腾说对智能健康设备有兴趣,但腾讯似乎并没有真正想要进入硬件。而对传统比如手机制造商的硬件厂商而言,很难快速具有互联网公司基因,补齐软件与服务能力。

但小米不同。虽然从小米手机1发布开始,小米公司看着一路都疲于奔命,但狂奔到2013年,它似乎站在了一个奇妙的位置:有硬件能力,也没有丧失软件能力,从线上到线下的服务能力在不断强化与补完。这样跨界的位置,让O2O的大潮到来时,它将具备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都不具备的可能性:成为一家真正的O2O公司,并用自己的各品类产品真正推动现实世界互联网化的大潮。

越是远大的前景,在初期将越为混沌。也许小米自身还没有认识到“传感器革命”与自身的匹配,又或许它能意识到,却将自己绑在手机与营销的战车上,不知将如何前进。

传闻2013年小米正在研究多种新硬件终端,比如电视、手表,而前不久富士康CEO郭台铭走进小米公司与雷军的会晤,则让这些硬件的推出又多了一些可行性。

警惕竞争在教育中的扩张 第4篇

现代教育则完全不同,教育与竞争开始“灵肉”结合,难分彼此。主观上,教育不再是生存之外的精神提升,而是受教育者获得良好生存“资格”的途径,竞争是内在性的。同龄人大量聚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在教育史上是“新生事物”,在之前的教育都不是这样的。大量聚集的同龄人,受作为成年人代表的教师支配,为竞争的发生与激化奠定了客观基础。一方面,年轻一代都有好胜之心,聚集在一起,比个高低优劣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另一方面,作为少数派的成年人,教师自觉不自觉地用激发竞争来管理受教育者。如果聚集在一起的同龄人学习的是不一样的内容,竞争的土壤也许就没有那么肥沃,问题是聚集在一起的同龄人学习的是同样的内容,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比出高低优劣,也即竞争是自然的结果。

现代教育不仅有竞争的主客观基础,也有向竞争靠拢的实际行动。首先,现代教育有一个竞争结构,或者说,现代教育的竞争是结构化、制度化的。从纵向来看,现代教育是一个梯形结构,就是激发受教育者彼此竞争以攀登上教育的更高层。从横向上看,同一层次的教育又有等级差别,也是激发、激化竞争的结构。其次,从文化上看,竞争已经渗入教育的每一寸肌肤,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文化品格。比如哪怕是课堂上回答一个问题,老师也会下意识地说“看谁回答得最好”。被竞争附体的教育,无论是从外在形式、存在结构,还是从内在精神和心理习惯上,都被竞争改造过了,体现出彻头彻尾的竞争性。正如伊利奇所言,“学校教给学生的东西——深入其内心并形成其习性的东西——正是竞赛本身”。

特定范围、特定程度的竞争自有其意义,但教育不是竞争大行其道的合适场域。这是因为,竞争以人人为己为基本逻辑,或者说,为己排他是竞争的基本德性,而这恰恰与教育引导儿童由己及人的目的背道而驰。竞争教给年轻一代的,首先是自我保护,即在竞争中保全自己、战胜他人;其次是焦虑,即没有人是安全的,这一次的胜利并不能保证下一次的胜利,结果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安全感;第三,如果说仁慈是找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和相同性,那么竞争则一定将人区别开来,即区分出赢家与输家,对输家不需要任何仁慈,否则他就会变成输家,冷漠待人是竞争的内在要求;第四,竞争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模式,关心、合作、爱护等关系模式都是表面而次要的;第五,学习和做事的意义只在竞争,只在战胜别人。

《竞争与合作》教学反思 第5篇

受固有的观念影响,本节课的“活动式”导学的开展并不顺畅,有形式,但缺乏实质内容,流于表面。如在学习本节课“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一重点内容时,我设置了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探讨“假如我是巴西队主教练,我会怎么样去向队员贯彻战术思想”这一问题。我原来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先分组合作讨论,大约三分钟时间,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挥“导”学的作用,一步一步启发和引领学生总结归纳出三个重要知识点:①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②要理解、沟通和宽容,③要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却出现了学生启而不发,举手示意的学生廖廖无几,并没有呈现出我原来预设的踊跃发言表达意见的场景。这一种课堂临时生成的偏离预设的情景有点令我感到意外。在看看时间紧凑不够的前提下,我只有亲自上阵,代替学生来把问题一一归纳整理出来了。这也就宣告了我之前想尝试改变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失败的。

课后,经过反省,我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活动前设置的问题不够清晰,指向性不够明确,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给学生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第二是老师要保持“淡定”,保持耐心,在学生启而不发的情况下,不要操之过急亲自上阵去代替学生总结,不要急于把最核心的问题呈现出来,而应该临场应变。可以再以另一种方式去引导启发,也可以延长学生交流合作时间,教师从中点拨提醒。第三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每个小组参与他们的合作探讨活动,听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合作中的问题,辅导学生如何去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掌握学生活动的第一手素材。这个环节很重要,它为接着下来的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借鉴参考。而我在这一活动环节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巡视了一圈,然后就直接进入了师生互动环节,所以说酝酿和准备是不充分的。

其次,在课堂语言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第一,过渡语没有处理好。

课堂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巧妙的过渡可使教学过程水到渠成、自然流畅。课堂过渡语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可以明确课堂的教学思路,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增强教学的美感,过渡语的使用可以使一堂课更精彩、更生动、更完美。在本节课当中,对教学过渡语的设计、考虑和使用方面确实欠缺,不够简洁、不够自然,而是显得过于生硬,比较随意。很多知识点之间的过渡,直接就由教师跳跃性地跨了过来,如“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内容的学习”。这种简单直接的过渡会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断层感,究竟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这种任务应该是由过渡语来承载的,但却被忽略了。这是因为在本节课当中,在备课和教学设计环节,我并没有很重视这个问题,没有投入过多的时间来进行考量和设计这个过渡的细节,没有意识到过度环节的重要性。

第二,评价语没有使用好。

课堂评价语,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如对问题的回答等所进行的语言评价。评价语课堂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评价是一种荣誉。恰当的课堂评价语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同时,评价是一门艺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整体素质。好的评价能使师生的思维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有序、和谐,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本节课当中,我课后通过听录音和其他老师的听课反馈,发现自己的课堂评价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重复比较多,这个也是我在课堂进行中就能感觉出来的。如“好”“非常好”“不错”等评价使用频率很高,过于单调,不够多样性。二是评价语应该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作出实质性的点评,这个方面既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把握,也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这些方面都要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

反思教育中的遗憾 第6篇

一位年轻的中学教师刚接手一个新班,课上让一女孩回答问题。不知为什么,这个女孩死活不肯站起来。教师气火了,厉声说道:“你不站起来,明天就别来上课!”第二天,女孩果真没来。等到了第三天,女孩还是没有来。教师有些着急了,给女孩的哥哥打电话询问原因。哥哥说他们家境困难,他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顾,妹妹不愿意上学了。既然是这样,教师也就把这件事情放下了。

事后教师偶遇女孩,通过交谈才知道,当时女孩认为教师是故意跟她过不去——因为全班那么多同学,教师却偏偏叫她这个“差生”,她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放学后,想要自杀的她在河边徘徊了很久很久……教师听后内疚极了。后来女孩在商场里做了收银员,这位教师在那里购物碰见后想要跟她说话,可女孩把脸转向别处,看也不看教师一眼。教师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了,这成为教师心中最遗憾的事情。

显然,这位教师本不是要跟女孩过不去,因为不了解学生情况,才导致这般结果。如果课前教师能像老中医那样望闻问切做足功课,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脉搏,那么令人遗憾的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教师发火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女孩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实际上是教师认为是学生的行为挑战了教师的权威,惹怒了教师。教师的内心想法是:“我叫你站起来,你居然敢不听!”不听话的后果是严重的,惩罚立刻兑现,那就是明天别来上课。这本来只是教师一时的气话,女孩却当真了。女孩的命运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彻底改变了。

整个事件中,如果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是非得顾及自己的面子,就完全可以改由其他同学来回答问题。正是由于教师方法简单粗暴,才导致了矛盾的激化,乃至让女孩绝望得想到了自杀。这是令人痛心的某种“毁灭”。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重来,有很多错误可以弥补,唯独教育不行。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生成长的不可逆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给学生造成的某些伤害可能永远无法消除,影响学生的一生。正因如此,很多这样那样的失误成为教师心中永远的的遗憾,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伤痛。

一个优秀的教师绝不会任由遗憾空留心间,而会善于通过深刻的剖析与反思,能从遗憾或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案例中的那位教师从遗憾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教育永远比教学更重要!这样的思考让遗憾有了一些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当年的遗憾之事升华为一种教育思想。从那以后,这位教师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则,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带着问题回家。至此,遗憾转化成一种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表现为一种对学生充满关爱的教育行为。十几年后,这位教师成长为一名省特级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回顾自己早年担任教师的经历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拯救。” 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们总想着怎样让学生快乐,总想着怎样鼓舞学生,总想着怎样拯救学生,总想着怎样让学生进步,令人遗憾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作者单位:淄博市临淄区稷下小学山东淄博255400)

竞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策略 第7篇

竞争作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协作学习策略,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竞争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竞争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

小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课堂教学纪律的组织一直是我们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通过竞争活动的开展和进行,笔者发现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即使是平时在课堂上好动、调皮的学生也能积极地举起小手,认真地回答问题,课堂纪律有了很大的提高。

2. 竞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课堂的小组竞争活动中,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会令他们学会如何与同学进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他们以后成长和工作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同学间的友情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加深厚。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使得学生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体现出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3. 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得到较好的评价。把竞争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优生来说,竞争取得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就会转化为更强烈的求胜心和求知欲;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来说,在竞争中获得哪怕小小的成功或者是偶尔的表扬,也能让他们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巨大乐趣,尤其是得到了同学的鼓励和教师的肯定后,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也会随之增强,这种成功也会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竞争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会更加地认真、课堂表现会更加地活跃、学习效果也会更好,这比单纯的说教和引导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会更持久。

4. 竞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竞争符合小学生与生俱来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将会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的氛围而言,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会非常地显著。

二、提高学生竞争能力的策略

面对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积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衡常性比较薄弱,体现在希望自己比别人强的意识经常是一闪而过,只在特定的时间、场所存在于他们脑中。我们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一萌芽的火花,并经常去点燃,在教师的时常提醒和激励下,学生那一闪而过的竞争意识便会慢慢地连续起来,日积月累,就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2. 积极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具有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视起来,自我提出更高要求,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有的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过分紧张,反而会造成一种负面影响。就拿考试来说吧,学生希望自己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这是好事,但有的同学却因此会有一种惊慌、恐惧情绪,怕自己不如别人。考完试后,获得好成绩趾高气扬,名落孙山则有可能一蹶不振。为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竞争氛围,让学生们知道竞争的结果固然不可忽视,但最重要的还是竞争的过程,只要自己是在不断努力就行,尽力就行。

3. 积极搭建竞争的舞台

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小学英语的一段时间内,学习英语的兴致较高,效果也很好。但笔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差别很大,有的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学生则是羞于、怯于表达,再加上非母语环境平时使用得较少,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兴趣。将竞争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能更大地引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

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的活动形式。在学习中引进竞争不但能让课堂更富有生气,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能产生成就感。针对学生们爱动的天性,我把小组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首先我把整个班级划分为十大组,每组六个成员,然后按照组员的成绩及能力分别编为Number 6,Number 5,Number4…and Number 1。每周划分五大对抗组,对抗组间的同号成员互相PK,以便创设组间竞争、组内互助的机制。小组合作还可以通过1号带4号;2号,3号相互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只有竞争意识还不行,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竞争,让他们享受到竞争带来的乐趣,让他们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竞争的多彩舞台,让他们在舞台上各展其能,尽显风采。给学生提供的舞台主要是课堂,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英语朗读比赛、英语单词快速记忆比赛、英语说话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比赛;在形式上,可以进行英语个人赛和小组赛,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学会英语的识记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桂芬.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J].校园英语(教研版),2009(4).

反思小学教育中的竞争 第8篇

1 成功教育的概念与作用

成功教育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本理念和根本追求, 其核心是认为每一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以及成为成功者的愿望和需求, 他们有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1]。实施成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可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观念, 触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 自我开发潜能, 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进而为成为优秀卫生人才做好准备。

2 具体方法

2.1 深入了解学生, 积极点燃学习热情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体现成功教育的理念。班主任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 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自身、家庭情况, 了解学生心理及思想动态、对专业的认识等。在课堂内外, 与学生一对一对进行深入交流, 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 就有了学习动力和进步向上的信心。如笔者班有一位学生, 最近始终闷闷不乐, 不愿与人交往, 学习成绩下降, 经过几次交谈了解到, 原来她在中考中发挥失常, 原本和自己学习成绩相近的几位同学都考入重点高中, 她觉得前途渺茫, 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笔者循循善诱, 谆谆教诲, 拿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等一些成功人物的人生奋斗经历来激励、教育她, 最终这位学生成功的渴望被点燃, 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班干部。

2.2 激发成功渴望, 公平、公正、公开竞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 学习目的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他把这种内在的力量命名为认知内驱力, 而竞争是打开内驱力的一把行之有效的金钥匙[2]。改变班干部选拔由教师提名大家选举的方法, 采取自荐、推举、竞选的方式选举, 并制定一学期为一任期, 任期结束进行综合评议, 重新选举。通过竞选, 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竞争环境, 刺激学生竞争心理, 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选举产生优秀、团结、奋发向上的班委会、团支部。另外, 通过竞争可让每个学生从内心产生班级主人翁意识, 激发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心理, 引导他们自发关心、团结同学, 愿为同学服务, 全班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凝聚力, 为班级管理营造了育人的和谐氛围。

2.3 运用激励机制, 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积极向上的竞争中, 将激励机制贯穿于始终, 为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喝彩、鼓掌,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进步的快乐。对进取心较强的学生, 运用“批评的鼓励”, 即对学生严肃批评后, 不忘记鼓励;对一些缺乏自控力的学生, 运用“鼓励的批评”, 即批评前, 先肯定其成绩, 给予鼓励。这样可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得到认同, 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

2.4 联系当前, 观看成功学教育讲座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信息铺天盖地, 对学生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绝大多数学生只会短信聊天、上网游戏等, 虚度年华。在班会、课余时间, 笔者向学生介绍一些成功学方面的书籍, 比如卡耐基的著作, 并摘取一些语录, 与他们分享。如“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 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 一鼓作气中途决不停止是‘气’, 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等。每学期适当安排几次观看热点成功人物的演讲, 如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成功学演讲师陈安之等的演讲视频, 并组织学生就演讲者的一些观点进行讨论, 可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 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实践证明, 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安排课堂学习及业余生活。

3 讨论

目前, 由于普通高中扩招, 以及各校招生竞争日趋激烈, 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大部分学生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 由于反复的失败, 使他们存在一种消极心态, 对学习恐惧、逃避。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必须改变学生的心态, 使其树立信心, 而成功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 触发其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 自我开发潜能, 成为学习的成功者[3,4]。

成功教育认为人人都可以成功, 强调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 尤其在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的实现上,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5], 其在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可以让成功教育理念得到充分、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另外, 在成功教育理念下, 竞争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竞争可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成绩;竞争可增进学生间友谊, 增强班级凝聚力;竞争有利于增强班干部的责任心[6]。

竞争机制结合成功教育理念引入班级管理之中, 强化了学生自我发展目标, 培养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端正了学习态度, 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团结、进取的良好班风。

参考文献

[1]李敬军.中等职业学校更应重视成功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6) :38.

[2]黄行芝, 袁国珍, 张娟.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护理管理的做法和体会[J].现代护理, 2005, 11 (13) :1059.

[3]俞艳芳.成功教育——卫校学生英语学习通向成功的桥梁[J].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12) :33~34.

[4]季诚.成功教育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尝试[J].中华护理教育, 2006, 3 (4) :170~171.

[5]阎振华, 袁惠莉, 鲍荣颜.道德教育以人为本[J].卫生职业教育, 2002, 20 (4) :41~42.

反思小学教育中的竞争 第9篇

高中生与父母聊天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高中生已经成长于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Idea Resource Systems调查机构联合进行的一份针对四国高中生权益意识的调研报告显示, 四国高中生在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方面均有一些差异。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教授介绍, 学习太紧张是四国高中生共同面对的“最大烦恼”。其中, 中国普通高中生每天学习时间最长, 即使闲暇也多与学习有关;相比之下, 日本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最多。就健康观念而言, 中国高中生在调研中的得分要高于日、美、韩三国学生, 但他们在健康行为方面却明显存在差距, 例如吃早餐的习惯不及日本学生, 起床时间普遍较早。在家庭沟通方面, 中国父母最尊重孩子对日常生活事项的意见, 但美国父母更尊重的是孩子在个人发展事项上的意见。中国高中生觉得父母关心自己最多, 但他们与父母聊天最少。

儿童营养不足又过剩

让孩子健康成长, 是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不过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曾燕波指出, 我国不少家长在对孩子实施的“食育”上还有认识偏差, 导致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面临“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方面挑战。

曾燕波说, 一方面, 我国儿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 普遍缺少维生素、钙和铁, 部分孩子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另一方面, 我国又与发达国家一样, 部分孩子面临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衡所导致的肥胖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大多数孩子作为家庭的轴心成员, 都能享受到最好的营养。根据国家从1985至2005年每5年一次的中小学生体质调查发现, 虽然他们的体重、身高增长了, 但像肺活量、速跑、立定跳远、柔韧性、运动能力等体质体能指标却下降了。更为严重的是, 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心理疾病日趋增高。

曾燕波就此建议, 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尤其要对家长进行“食育”教育, 到底给孩子吃什么, 如何才算让孩子吃好。同时,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建立儿童健康监测系统, 为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

生存竞争观念待纠正

“中国的孩子活得太累了!”论坛上, 不少专家呼吁为孩子“减压”,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赵修义看来, 成人世界信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成功观”, 正在不断侵蚀青少年本该有的童趣和快乐, 成为青少年群体的“压力源”。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 就是把整个社会生活看做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 把人生就看做一场非输即赢的赌博。如今, 这种观念不仅支配着许多成年人, 而且正在强势地灌输给青少年。“只要看看那些早教机构的广告,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赢在起点’, 就可以知道,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泛滥绝不是危言耸听。”赵修义认为, 当社会达尔文主义观念经由家长、教师以及传媒传递到青少年身上时, 孩子们身上无拘无束的童趣、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玩伴的友情、阅读的快乐、情操的陶冶等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都被“竞争”“输赢”和“成败”挤掉了。

反思小学教育中的竞争 第10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人文素质,修养

一、问题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德与哈默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 该文精辟地论述了特定企业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此概念提出后, 西方一大批学者紧随其后, 特别是美国麦卡锡公司的研究结论———核心竞争力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使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显学, 并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众多领域。

近年来, 核心竞争力被引入高职教育的研究领域, 虽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德国:首提“关键能力”;英国:构建了完善的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 政府重视, 成果显著。从20纪80年代起, 英国在国家NVQ体系中实施六项核心能力 (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 的培训和认证;美国:政府重视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 测评认证体系完善, 推进有力。澳大利亚:1990年开始, 澳洲进行即以“核心能力取向的教育” (Key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KC教育”) , 新加坡:2003年, 新加坡人力资源部 (MOM) 成立了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 (WDA) , 以引导并推动新加坡的劳动力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借鉴英、澳经验, 推出资历架构, 制定课程结构, 强调职业核心能力, 引导培训。台湾地区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 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为“关键能力”, 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 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为“基本能力”, 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称为“软技能”;香港称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等。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具有鲜明的共识:职业的核心能力是就业需求的必备技能。

二、核心竞争力与人文素质两者关系

人文素质:它是相对于“科学主义”, 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 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 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 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协同学 (Synergetics) 是由赫尔曼·哈肯 (Harmann-Haken) 创建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而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就是交叉协同的关系。

“人的一种可感觉的综合素质”,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高, 则核心竞争力就强, 成正比例。核心能力在的人本主义的引导下, 会朝着人的健康与幸福的方向发展。人文素质则是贯穿在核心能力中的主题与实质之中。以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具有鲜明的共识:职业的核心能力是就业需求的必备技能。通过重视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能力) 的培养培训, 使劳动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 (人文素质) 能力等, 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 提出了“四个学会”的教育理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 这四者形成教育目标的整体, 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四个支柱, 也成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描述“学会做事”这一支柱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理解学会做事的含义就是为了培养某人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不能再被看做是单纯的传授多少有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知识和信息对生产系统起着支配作用, 专业资格的概念变得有些过时, 雇主们越来越注重能力方面的要求, 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 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精神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未来的劳动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个在就业市场上提出来的问题, 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 根据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在17个国家的研究表明, 职业教育和培训在适应企业和劳动者的就业需要上却总是令人失望。针对这个问题, 世界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十分关注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寻求改革举措, 以期建立一支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的劳动队伍。为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富有远见的目标:“开发劳动者的核心能力”。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而, 核心能力又推动了人文素质的提高。他们互为影响, 共同推动向前发展。

三、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的人文素质, 增强人的核心竞争力

1. 强调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注重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的开设的科学性。

就是自由成长的需要, 使教育教学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人类也同样如此, 人无完人, 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生存的空间。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知识的挖掘和个体能力特色的培养, 这就为培养专长打下基础, 为特殊技能成为专家打下基础。注重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的开设, 注重特色与创新性, 规模化与竞争力, 文化性与社会性, 教育与经济的兼容性与双赢性。

2. 探索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在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方面, 提高就业和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教育与就业质量, 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质量观, 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理应被视为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不是单纯的岗位教育。

3. 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

通过学分互认, 学分替换, 发展学生能力。通过重视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培训, 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等。

4. 加强对职业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探讨融合性;

探索高职职业核心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吸引力:特色与创新性, 规模化与竞争力, 文化性与社会性, 强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培养与训练。面对教育实际, 树立科学发展观, 强调以人为本:独特性、价值性、系统性、稀缺性、发展性。20世纪末出现的一场波及全球的新技术革命, 一方面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并构建着新的行业, 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新的需求及其消费方式。在这两个互为因果条件的推动下, 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市场需求结构的巨大变化, 推动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组, 改变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和速度。这种巨大的变革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化。首先, 大批新职业以超出人们想象的形式和速度显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这些新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更新快、技术复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 工作的完成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的善于学习, 会解决实际问题, 并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其次, 现代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产品、服务和管理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工作的完成更多地依靠每一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此外, 人们发现不再有终身职业, 工作流动加快, 人们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改变职业, 不管你现在掌握了什么技术, 都不能保证你能成功地应对明天的工作, 社会最需要的是能不断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能力。

5. 探索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以人文素质建设为平台, 大力开展学生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方法能力” (含“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三个模块) 和“职业社会能力” (含“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三个模块) 组合培训;可以全部模块系统培训, 也可以按需选择模块培训。职业院校开展各项学生活动, 与企业一道举办各种竞赛, 提供学生拟就业和创业平台, 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 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政府、行业组织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 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良青.核心竞争力视阈下的示范院校建设[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2]成长春.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46-147.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思 第11篇

一、对数学教学的整体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方面去展开。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对教数学而言,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本质性问题。

二、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反思

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而学校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点上方可有效。否则,小组合作要么是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唯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讨论流于形式。如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教师在呈现问题情境时,留片刻独立思考时间,学生对问题情境没有理清,就没有什么方案可谈。有些时候,我们总会在大部分的课堂上看不到学生的课本或有课本而学生不用,特别是在公开课或优质课课堂上,学生也很少有动笔练习的作业,还有部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淹没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牵着老师走,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在农村这一块阵地上,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同时,还要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在追求教学艺术的完美之时,更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上一篇:纪录历史展望未来下一篇:服务业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