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解剖学

2024-08-03

兽医病理解剖学(精选3篇)

兽医病理解剖学 第1篇

1 取舍教材内容, 突出重点

针对卫校学时少, 病理内容繁多,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舍弃一些难点且与临床相关性不大的知识点, 以与临床密切相关且临床上常见的内容为重点,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掌握必要的病理知识, 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教师要注意掌握好删减的程度, 切勿删除过多教材内容, 使得学生所学知识面过窄, 影响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2 运用PBL教学法

P B 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P r o b l e m-b a s e d learning, PBL) ,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实施教学过程中采取“提问-讨论-总结”三步走方案。教师在精通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病例的基础上, 对相关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结合临床病例表现提出合理的问题, 学生课后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例如到图书馆查资料, 到网络搜索资源等等) 来思考、讨论并解答老师所提问题。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分析、总结。PBL教学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的方法, 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 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2], 可显著提高学生推理、综合应用能力。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作为形态学科, 图文并茂是病理解剖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编者精心选择的插图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病理状态器官的形态结构。但是以往传统教学过只是板书结合挂图, 学生上课过程中易产生视觉疲劳,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随着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发展给教师带来了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信息与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知识, 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3]。作为病理解剖学老师应该熟练掌握这一新兴技术,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传授个学生, 易于学生的吸收与理解。

4 积极开展病理实验课

卫校由于条件限制, 病理标本数量有限, 病理实验课不被重视, 甚至有些学校不上实验课。病理解剖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实验课通过观察病理标本, 可以使抽象、空洞、复杂的知识具体化, 给学生直观、真实的感觉, 从而使学习变得生动、形象。除了积极开展实验课,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开展实践操作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病理标本, 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又丰富了以后教学病理标本, 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改进教学手段, 积累相关教学经验, 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效果, 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病理解剖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座桥梁, 但内容繁琐, 加上中等卫生专科学校学生知识水平较低, 接受能力不强, 故学生掌握该科目的 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卫校病理解剖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理解剖学,卫校,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萍, 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3) :22~24.

[2]沈建新, 上海燕, 王海汇.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 2001, 22 (2) :36~38.

《病理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2篇

(Pathoanatom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6400510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102(51/51)、周学时

6、学分

4、开课学期4。1.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从形态、机能和代谢变化角度研究和分析疾病,阐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转归和后果,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或实验依据。与先前所学的其它医学基础课关系密切,并为今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基 础。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 学 内 容 与 时 间 安 排 表 章次 内 容(宋体五号字)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1 1 一 绪论 5 3 2 二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3 2 1 三 损伤的修复 7 4 3 四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2 6 6 五 炎症 10 7 3 六 肿瘤 12 6 6 七 心血管系统疾病 10 4 6 八 呼吸系统疾病 14 5 9 九 消化系统疾病 7 4 3 十 泌尿系统疾病 4 2 2 十一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2 1 1 十二 内分泌系统疾病 9 4 5 十二 传染病 3 2 1 十三 寄生虫病 3 3 十四 实验总复习102 51 51 合 计 :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观察、描述疾病 1 的病理现象,并能根据病变的基本规律去分析病变,揭示疾病的本质,阐述病理与临床的联系,为学习临床医学和疾病的防治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病理解剖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它以学生已学的基础医学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等课程作为学习病理解剖学的基础,而病理解剖学则是为学生日后学习临床医学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李玉林主编《病理学》 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本教研室自编《病理学实验指导》 2003.(3)李甘地主编《病理学》 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董郡主编《病理学》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5)Cotran RS,Kumar V, Collins T.《Robbins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6th Edition)》 W.B.Saunder ,1999.(6)Kumar V , Cotran RS,Robbins SL.《Robbins Basic Pathology(7th Edition)》2003 ⑺陈杰、李甘地主编 《病理学》 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并辅以实例标本、幻灯、投影和录像等相结合的直观教学。

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课程考核方法以理论考试为主,结合课堂测验、课外练习、实验实践等方式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内容,理解主要内容,了解一般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考试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与课堂练习占总成绩的10%。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践性教学以实物病理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观察、描述为主,辅以幻灯、投影和视频材料相

结合的生动、直观的互动性教学。

二、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1学时)1. 主要内容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在医学中的地位、研究方法和发展史。2. 基本要求 理解:病理学的内容、任务和研究方法。2

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发展史。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5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 细胞凋亡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萎缩、肥大和增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化生、变性、坏死和凋亡的概念;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的常见原因、形态改变和意义;坏死细胞核的改变;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的常见原因和形态特点 理解:萎缩、肥大和增生的类型;常见的化生及其意义;坏死时细胞质和间质的改变;坏死的结局和后果。了解:粘液样变、淀粉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和病理性钙化的病变特点;凋亡的临床意义、凋亡与坏死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3学时)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再生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第三节 创伤愈合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再生与修复的定义; 三类不同强弱再生能力的细胞;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结局;一期愈合、二期愈合的特征和区别。理解: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和作用;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骨折愈合的过程。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7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第二节 出血 第三节 血栓形成 3

第四节 栓塞 第五节 梗死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淤血的原因、病变、后果;肝、肺慢性淤血的形态特征及后果;血栓形成的概念和形成条件;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病变;栓塞、梗死的概念。理解:血栓的类型和形态;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其它栓塞;出血的病理变化和后果;栓子运行途径;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了解: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原因和后果;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血栓形成的机制;血栓形

成的过程和类型;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败血性梗死。第四章

症(12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炎症的概述 第二节 急性炎症 第三节 慢性炎症 第四节 炎症的结局 实验 临床病理病例讨论 2.基本要求 掌握:炎症的概念和基本病理变化;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炎症介质的定义。理解:炎症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急性炎症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管通透性升高;主要炎症介质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一般慢性炎症的病变特点。肉芽肿性炎的常见病因、形成条件、肉芽肿的类型和组成);炎症的结局 了解:炎症的原因;出血性炎。第五章 肿 瘤(10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的形态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和异型性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4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第六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第七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八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九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和原位癌 第十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学 第十一节 常见肿瘤举例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肿瘤性增生的主要特征;分化与异型性的概念,异型性形态表现与临床意义;肿瘤的生长方式;肿瘤的扩散;肿瘤命名的一般原则;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和上皮内瘤变的概念;癌与肉瘤的区别。鳞状细胞癌、腺癌; 理解:肿瘤的概念;肿瘤的分级与分期的标准和临床意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的分级标准及意义;肿瘤的组织结构;乳头状瘤、腺瘤。了解:肿瘤的大体形态;肿瘤的特殊命名;肿瘤的分类;肿瘤的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生成、演进和异质性; 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细胞生长增殖的调控、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环境致瘤因素。遗传与肿瘤。肿瘤免疫。基底细胞癌;间叶组织良性肿瘤;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神经外胚 叶源性肿瘤。第六章 心血管疾病(12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第三节

高血压

第四节 风湿病 第五节 感染性心膜炎 第六节 心瓣膜病 实验 临床病理病例讨论

2.基本要求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病情况和病理变化;冠心病:心绞痛(原因及诱因、类型);心肌梗死(病因、类型、病理变化、合并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良性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动脉病变、心脏病变、肾病变、脑病变);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湿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的概念;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心脏病变和血流动 5

力学改变。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心肌纤维化;高血压的病因;风湿性心肌炎、心外膜炎;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临床病理联系;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心脏病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主要动脉的病变(主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肠系膜动脉);冠状动脉性猝死;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恶性高血压的肾、脑病变;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动脉炎、皮肤病变和风湿性脑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10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上呼吸道与肺部炎症性疾病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实验 临床病理病例讨论 病理尸体解剖录像 2.基本要求 掌握: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合并症、临床病理联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肺心病的病理变化;肺癌的病理变化; 理解: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肺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变化;肺癌的病因和扩散途径。了解: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肺气肿的类型;肺心病的临床病理联系;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14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胃炎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病 第三节 阑尾炎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 第五节 肝硬化 第六节 胆囊炎与胆石症 6

第七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实验(一)实验(二)临床病理病例讨论 2.基本要求 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病变特点;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变、结局及合并症;阑尾炎的类型与病理变化;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急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慢性肝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肝硬化的概念;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早期胃癌的概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和镜下观;原发性肝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病理变化。理解: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阑尾炎的结局和并发症;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变化;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坏死后性肝硬变的病变;胃癌的扩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扩散途径。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胃镜检查特点;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病理联系;阑尾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坏死后性肝硬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胆汁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急性重型肝炎与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胆囊炎的病理变化;胆石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胆石的种类;食管癌的病因、扩散途径和临床病理联系;胃癌的病因和组织发生;大肠癌的病因、分期与预后。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6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肾盂肾炎 第三节 泌尿系统肿瘤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肾盂肾炎的定义;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变化。理解: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和临床表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联系和结局;肾盂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联系。了解: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病变特点;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结局;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7

第十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4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第二节 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 第三节 乳腺疾病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病理变化;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乳腺癌的原位癌概念、分型及病理变化;乳腺癌的浸润性癌概念、分型及病理变化。理解: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变化;宫颈癌的扩散和转移;葡萄胎的临床病理联系;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变化;绒毛膜癌的扩散和临床病理联系;乳腺癌的扩散途径。了解:子宫颈癌的病因、临床病理联系;葡萄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2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第二节 胰岛疾病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 理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联系;糖尿病的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了解: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第十二章 传染病(9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结核病 第二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四节 伤寒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8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病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理解:局灶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球的病变特点;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及传染途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病理联系。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因和传染途径。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与结局;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制。艾滋病、淋病、尖锐湿疣和梅毒的主要病理变化。第十三章 寄生虫病(3学时)1.主要内容 第一节 阿米巴病 第二节 血吸虫病 实验 2.基本要求 掌握: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病理变化;血吸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器官的病变及其后果。理解:血吸虫病的病因及感染途径。了解:阿米巴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阿米巴肺脓肿、阿米巴脑脓肿;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

实验总复习(3学时)

撰稿人: 钟本土

试论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学的创新 第3篇

关键词:动物解剖学,畜牧兽医,教学创新

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当中的一项基础课程,因此加强动物解剖学的教学创新,能够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动物解剖学是研究禽类与家畜基本形态以及其内在构造的一门科学学科。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动物解剖学进行学习,才能够了解禽类与家畜的基本状况,从而掌握其专业知识。但是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牧兽医专业的动物解剖学教学也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的状况,很多教学方面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因此,探索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动物解剖学教学创新,有助于推动畜牧兽医学专业的发展。

1 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

当前在我国食品领域出现了不少安全问题,如苏丹红、瘦肉精等,因此强化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才能够让他们真正学以致用,为人民群众培育出更好的禽类与家畜,为社会主义的畜牧兽医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技术和实践能力,但是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不可能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因此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日常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动物解剖学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加入职业道德的元素,帮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为社会造福、为人民群众造福。

2 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解剖学的专业名词和概念。动物解剖学当中涉及到许多的专业概念和知识,这些东西想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才能够进行记忆。动物解剖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动物解剖学中较为复杂的概念,从而让他们更加顺利地掌握专业的动物解剖学名词。比如动物解剖学当中的鼻窦这一种概念,主要是指动物的鼻腔两侧的结构,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鼻窦这一概念就需要他们通过分解的方式,认识其主要结构,从而帮助动物解剖学概念的分解。动物解剖学需要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基础概念,这就需要动物解剖学的教师帮助学生分解这一基础概念中的构成,让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基础概念。

其次,动物解剖学当中需要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不同禽畜器官的解剖结构,包括其结构、形态等。对于动物解剖学当中涉及到许多具体的解剖学结构,单纯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进行认知,可能他们没办法形成具体形象的理解。因此,动物解剖学的教师应该结合标本挂图或者是动物尸体,进而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的解剖结构。这需要在教学方法上面进行突破,也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标本或者活体认知的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更快地掌握动物解剖学的相关概念。

最后,动物解剖学的教学当中,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各个动物的细胞器官结构。由于很多细胞结构都是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所以需要动物解剖学的教师通过标本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显微镜等途径进行观察,从而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在不同情况下,动物的细胞器官结构所产生的改变以及其包含的特征。这样能够帮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认识动物的微观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起更加完备的知识。

3 结束语

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真学习好动物解剖学的专业知识,对他们形成牢固的专业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动物解剖学的教学方法上,应该尽可能地创新各种方式,通过标本、活体等不同的方式,让畜牧兽医学的学生更进一步的掌握动物解剖学的有关概念,从而让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更加具备创新性。

参考文献

[1]董玉兰,等.以提升综合能力为基础的《动物解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J].家畜生态学报,2015(09).

[2]苏建青,等.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3).

上一篇:死亡因素分析下一篇:五味子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