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职业倦怠范文

2024-05-22

克服职业倦怠范文(精选12篇)

克服职业倦怠 第1篇

一、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第一, 待遇偏低。曾经有一个调查数据表明, 有71.1%的公众认为, 教师是一个很累并且没有成就感的职业, 仅有13.2%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高。另一项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 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少一个小时, 娱乐时间少0.5小时, 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像这样高强度的劳动, 得到的报酬却没法成正比。以某县为例, 一个工作20年左右的教师, 月工资仅2000余元。教师工作是一项无法量化的工作, 能量化的都是表面的东西, 而真正起作用的是敬业精神, 当教师发现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如此之低的时候, 很难想象他们还会有很高的敬业精神。没有了敬业精神, 随之的是失去工作热情, 情绪厌倦, 行为懒散, 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提不起兴趣, 时间一长, 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

第二, 压力偏大。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生活, 另一方面则是工作。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 而压在他们肩头的家庭担子很重, 上有老下有小, 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去张罗, 孩子读书、就业, 自身健康、家中老人赡养、经济压力等问题都时时在折腾着他们。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很苛刻, 待遇上低人一等, 要求上要高人一筹, 恨不得教师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可是, 教师是人不是神, 当他们的生存出现问题的时候, 会马上放弃自己“神”的荣誉而去解决温饱问题。加上各方面的检查越来越多, 教师经常疲于应付, 题海、分数像压在教师头上的一座大山。师道尊严的扭曲、个性特长的泯灭、人际关系的异化, 使得教师压力剧增, 其幸福感越来越弱。

第三, 成就感缺失。曾听到不止一位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工作, 面对学生, 我根本体验不到一点儿成就感。”如果一个人在教育岗位上没有对人的价值的认知, 没有对人的成长、发展、未来的关注, 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获利, 他就没有教育情怀, 又何谈教育的“成就感”?导致农村教师成就感缺失有多方面原因, 如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 认识不到自己工作的责任感;各种各样的检查、评优、评先的机制:小学教师在30岁左右就评上了小高职称, 对于他们而言, 职称已经到顶了, 以后, 评优评先也没什么作用, 加上一些学校为了让更多的教师评职称, 在“优”的指标上基本上靠“让”, 谁用得着, 就给谁, 像这样“排队轮流坐庄”的办法怎么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呢?

二、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 那将对教师个体、学生和学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 对教师自身的影响。职业倦怠不仅会导致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极度疲劳, 并很容易诱发其他心理问题, 而且不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方面的发展, 甚至会严重影响教师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教师职业倦怠易导致家庭冲突发生, 容易激化人际矛盾。教育的成功是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 失去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 便没有教育。职业倦怠者一般兴趣寡然, 害怕与他人交流;在面对朋友的时候, 他们总是烦躁易怒, 甚至把怨气发到别人身上;对待学生, 他们使用粗暴的体罚, 急躁的情绪、行为来对待学生, 失去学生的信任。

第二, 对学生和教学工作的影响。倦怠的教师职业道德缺乏, 对学生缺少起码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工作投入和参与少,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没有耐心, 课堂准备不充分, 教学效果差, 学生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牺牲者。

第三, 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 消极、懒散的情绪容易影响学校里的教师群体, 一个学校如果以“倦怠”为特点的人多了, 这个学校必然缺乏生机与活力, 致使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成长缓慢, 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三、农村教师走出职业倦怠、促进专业发展的对策

农村教师怎样才能摆脱职业倦怠而重新追求专业发展?需要从社会层面、行业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自身等方面寻找出路。

社会层面:提高农村教师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提升教师的经济地位, 它是教师安心从教、尊严从教、积极从教的物质基础;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它是教师安心从教、尊严从教、积极从教的精神保障。物质与精神水乳交融, 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相辅相成。收入低已经影响到教师的公众形象。因为收入低, 每一块钱对教师来说都很重要, 花钱时就“潇洒”不起来。这不但没有得到公众的同情, 反而成为讥笑的对象。在人们的价值观逐渐物化的今天, 经济地位甚低的教师社会地位也随之大幅降低, 当教师光荣已经变成当教师“无能”。这是农村教师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只有改变这种现状, 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行业层面:促进农村教师适当流动。常言道:树挪死, 人挪活。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因由之一还在于他们长期固守一所学校, 甚至有的教师一辈子就在同一所学校任教。周而复始、单调的环境使教师失去新鲜感, 更不要说创新了, 久而久之, 倦怠感不断加深。因此, 教师队伍建设应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尊重个体职业流动的客观需求。也就是说教师管理办法与政策的制定, 应该设身处地地为教师成长着想, 为他们营造愉悦、有新鲜感的工作环境。事实上, 教师流动是国际通行做法 (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 。教师流动制度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其实这一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恰好是教师本人。

学校层面:合理引导。一是引导农村教师个人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只有发自内心地“乐而为之”, 才会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才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 才会不由自主地热爱学生, 并从这种爱中得到极大的职业享受。学校要引导教师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价值认定, 最大限度地避免职业倦怠, 尽量让每一位教师“乐而为之”。二是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奋斗目标。许多农村教师长期重复相同年级的教学, 久而久之滋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绪, 工作无方向, 事业无目标, 职业倦怠随之产生。因此, 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教师确定恰当的目标, 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获得成功。三是引导教师注意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做好工作, 热爱工作, 以及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影响而成的, 学校领导要以良好形象为教师树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榜样, 同时对教师付出同志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 及时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积极分担教师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 分享教师成功与快乐。

教师自身:正确认识自我, 不断学习与发展。教师要想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 就必须具有教育情怀, 认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承担的重大使命, 能面对教育的现实与困境, 对教育的未来和发展倾注真挚的爱。职业倦怠感一旦产生, 对于教师本人来说, 要学会自我调节, 要正确认识并接纳现实, 改变对职业价值的认识, 寻找教师工作的乐趣。要坚持学习, 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促进专业不断发展, 将自己的价值、追求融化在学生成长的喜悦中, 并使之转化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要躬于实践,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起教学探索的新理念, 把每堂课都上成一节崭新的课。要勤于读书, 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制定读书计划, 既要读职业用书 (教科书) , 也要读一些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著。要善于写作, 常写教学随笔,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经常性地进行反思, 写小论文, 总结教育教学成果, 积累教育智慧。要乐于交友,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平时和同事多交流一些教学体会, 消除自己在专业探讨方面的孤独和无助感,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增强专业自信。

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第2篇

问明“怠”因 对症下药 ■ 小 慧

教书的倦怠,大致出现在两年或三年后,这时正好是一个新教师开始感觉不再“新”的时候,自觉该遇到的“事”都遇到过了,该学会的东西也都学会了,教育教学过程不再有新鲜感,整日里重复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订正、辅导”之中。当一个人感觉在机械重复做事时,倦怠就不可避免。这时,继续工作惟一的支撑点就是为了生活。

然而,各人产生倦怠的原因并不相同,要解决倦怠问题必须各自反省,搞清产生倦怠的原因。方法很简单,只有弄清是什么让你觉得最烦的,这烦恼事就是造成倦怠的最大原因,排除它,我们就能会再生新意,又会充满激情。

笔者也曾倦怠过,那段时间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颇高,周围教师中差不多无人能比了?该得的奖都拿过、又被评为“准”名师?,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和希望。那时,感觉天天都在机械重复,完成日常事务后,就是聊天、看电视和玩,寻找消遣,直至有一天在媒体上读到孙维刚老师的事迹后,被他的成就深深触动,他的七个月教学胜过别人的三年教学成绩让我一下子惊醒。山外有山楼外楼,在孙维刚面前顿觉自己“渺小”,从此,我又有了追求:我要成为一名高效教学能手。

后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我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一个小进步都会由衷地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想多了,自然有成绩,有了成绩自然就想写下来,写多了就成了一个写手。文章的多发又进一步地促进我向更高层次攀登。

一直以来,我为此努力,为此奋斗,不知疲倦,不敢懈怠,相信小成功的累积便是大成功。(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中)

关爱学生,幸福自己 ■ 李瑞婷

优秀教师,之所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希望,感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美德和思想境界。他们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己主要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从工作中获得乐而忘忧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做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感,获得幸福感,就要学会关爱自己的学生,使自己在关爱学生中,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关爱学生是对学生的成长寄予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它不同于一般的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是高于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要关爱学生,就要求我们:经常的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当学生的身心、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挺身而出。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给予及时的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他们成功„„。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与学生同喜,与学生同忧。

当过老师的教育部周济部长曾寄语广大教师:“当老师的,要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幸福的事情。”的确,只有我们树立了关爱学生的情感和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才能作出优异的成绩,才能为学生所爱戴,才能为社会所称道,才能真正从中体验到做教师的幸福与快乐。(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李家埠一中)

解决“有心无力” ■ 张秀梅

所谓“有心无力”,是指某些教师虽然有着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热情,事业心也比较强,但是,或因系民办转公办未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或因身处偏僻乡村很难接触新信息、新理念、新经验;或因学校和家庭比较困难,现代教学手段无条件应用,因而功底浅、知识少、能力差。虽然这部分教师主观上有“一腔热血”,但在具体教学上总是“捉襟见肘”,乃至与表扬无缘、奖励无份,成绩上不去。久而久之,棱角磨平,干劲消减,于是自甘平庸,沦为职业倦怠一族。对于这部分“有心无力”者,最好的办法是实施“助力工程”:或通过有关部门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或把这类教师分期分批送出去培训充电,打牢他们的知识基础;或多让他们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教研活动,培养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或有意识地在评先树优中给其一席之地予以激励,使他们通过不断的成功,积小胜为大胜,在自己文化知识、业务能力、理论功底都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重新树立信心,告别平庸,从而消除职业倦怠,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涨的干劲,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取得思想教学双丰收。(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安丘市贾戈街道中心小学)

读好书 驱倦怠 ■ 刘志祥

做教师久了,特别是教同一个年级、同一门学科久了,往往觉得每天都在做重复性的工作,由于对本门学科比较熟悉,所以觉得没有挑战性了,除了重复性的工作以外,就是倦怠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有句名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其实,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教同一课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倦怠,其实就是思想停滞的表现。一旦产生倦怠,必须及时警醒自己。这个时候我往往会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读一本好书,不断充实自己。读好书,找出自己与名家的不足,改变自己幼稚的想法,提升自己的理念,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而在读书中寻找乐趣,寻找幸福,并依靠不断给予我营养的书驱走弥漫在我思想上的倦怠烟雾。(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安县双溪初中)

警惕:教师职业倦怠 ■ 万安

一、多读书,勤学习,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师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而且还应该博览群书,这样可以净化心灵、开阔心胸。另外,工作之余教师还可以与书画为友、与琴棋为伴、与诗词同行、与音乐共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必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二、参加体育活动,解除心理危机。

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活动能使精力充沛,应付不良心态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覆盖”了笼罩于压力情境的时间,有效地利用“休闲”机会,可以对问题加以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尝试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当你遇上不遂人愿和力所不及的事时,你要多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像旁观者一样告诉自己:你一定能行,决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每桩伟业都是由信心开道,由坚持告终。经常给自己以自信,你一定会心境开阔、精神愉悦!

总之,教师面对职业倦怠,若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就一定会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惑,为自己的心灵撒上和煦的阳光!(作者单位系浙江衢州航埠高级中学)

随遇而安,创造属于自己的乐趣与幸福 ■ 冯贻联

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职业倦怠表面上看主要是因为重复,而深层原因其实是焦虑与烦躁。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欲望过高就可能出问题。教学成绩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选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教师干的是良心活,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凡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违背自己的做人原则就行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小得小失。俗语说得好:“知足者常乐”、“心静自然凉”。

学会体验“过程”的快乐。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的生活是有些重复,但这重复之中也有着许多的变化,我们应当学会优化并体验这个“过程”中的快乐。学生的学业进步了,有自己的功劳,不管进步是大还是小,我们都应当并且让学生意识到,一起享用这成果;师生间、同事间的关系拉近了、融洽了、密切了,自己应该为自己的努力高兴,与学生、与同事共同庆贺这成功。有位哲学家警示世人,铲除杂草的最佳方法是在那里种上庄稼。我们种下轻松快乐的“庄稼”,还会怕厌倦悲观的“杂草”?(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邹城市太平中学)学会理性妥协 ■ 侯法美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给人生航程“清淤”导航,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您不妨学会理性的妥协。(作者单位系山东寿光台头一中)

寻找成功感 ■ 余 俊

一是要调整心态,克服自卑与自傲心理。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得到。要像魏书生一样做个大度豁达的人,遇到烦恼的事情放开点,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佳,境遇太差,把成败归咎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认识这个特点,你要能细细体会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各条战线上为党为人民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在幸福中又怎么可能心生倦怠呢?

二是要有兴趣。教师的职业烦琐、细腻,只要肯做就无休无止,有做不完的事,讲不完的课,教不完的学生。一个人长时间地投入在一个工作中,把压力重重地压在自己两肩而不堪重负。要想抛开压力,最好就是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锻炼,可以活泼一点,可以朴素一点,可出可入,可庄可谐,总之挖掘出自身潜能,辉闪自己长处,心生自豪,心生荣耀,心生自强,在成功中你又有什么可能倦怠呢。(作者单位系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三小学)

人文关怀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 ■ 宋晓燕

一、把人文关怀体现于挫折教育。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只羔羊喂养在相同的环境下,只是一只与狼相隔咫尺,这只羊在诚惶诚恐中不思进食,很快死去,而另一只则茁壮成长。这个实验启示我们:人的情绪对其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业特征形成了教师自尊心、进取心、荣誉感都较强的心理特征。每逢考试结束,学校都会进行总结,奖优罚劣。对于考得差的学生,教师一般都以鼓励为主,批评辅之,惟恐刺伤他们受伤的心。而教师也是凡人,因此,学校领导对考试失利的教师也应该进行挫折教育,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尽快从自责、痛苦中摆脱出来,重新找到自信,全身心、高效率、更有针对性地投入工作。

二、把人文关怀体现于日常管理。青年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多发群体。所以管理者应从小事、从细微处关心他们。牟平一中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作为省级规范化学校,该校的年轻教师来自五湖四海。每逢中秋、元旦等节日,学校都要宴请青年教师,主要领导亲自作陪。同时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他们到周围观光、考察,并及时把学校的教育理念灌输给他们,从而使青年教师激发出深厚、稳定的工作热情。(作者单位系山东省牟平一中)

以变克倦 ■ 卓凤强

一、力克机械、重复。机械、重复,不单身体容易劳累,影响到心态,则身心俱疲。年年岁岁生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以变化的准备,迎接变化的学生,我们就多一份有备而来的主动、轻松,少一点被动的叹气、埋怨。

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活着没有目标,就如航船没有方向。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名师,但就像不可能人人成为书法家一样,勤练字总比不练要好。平时多读书看报,对比同龄人,有优越感时会忆及自己的汗水而继续扬鞭;有差距时会心生羡慕或妒忌而督促自己。这样,有目标有行动会时刻带给我们一份活力。

三、培养一点课外兴趣。胡适曾给毕业生开出的防身药“兴趣散”,指一个人应有本职外的兴趣,就可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义。事实上也是这样,下课后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浇浇花,练练字,既放松了身心,又补充了课堂,何乐而不为?可以想像,带着一身的疲倦回到家,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身心如何放松?爱因斯坦工余尚且拉小提琴,何况我们一般教师?(作者单位系广东省高州市平山一中)

不断制定小目标,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 ■ 宁 杰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若人生中没有奋斗目标,不管干什么事,时间久了就会不思进取,产生厌倦情绪。因此,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但目标太高了,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就象登山一样,一步不能从山底登上山顶,如果用沿途的景点来分解漫长的登山路程,这样就可以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自信中逐渐接近山顶。人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也是如此,需要把远大的目标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奋斗目标。

小的奋斗目标仅仅是我们在实现大的目标过程中小小的一步,它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其中体验到的成功的快乐就成了我们实现下一个新目标的动力。所以,我们就必须把人生奋斗的最终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小目标。虽然大目标看起来遥遥无期,但小目标却是很容易实现的。因此,当我们完成一个小目标后就要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新目标去奋斗,在不断实现小目标的同时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工作着的幸福,从而工作中的倦怠症也会离我们而去。(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寿光市牛头初中)

走进学生中间 ■ 王维梓

那天课间,我在教室中呆坐着,想想生活当中众多的不如意,评职、考核、进修„„越想自己越觉得当老师没劲,肯定我当时的表情很痛苦,不知不觉地泪水也流了下来。

一只轻盈的小手滑过我的面颊,“老师,您怎么哭了?”是我的一个学生。我一愣,慌忙擦去腮边的泪。“我们玩得多快活啊!老师,您也加入我们的游戏吧!您不是常说‘运动使人快乐’吗?来吧,来吧!”没办法,我也参加了进去。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他们围着我,跳啊,唱啊,非常快活,慢慢地我也被他们感染了。不知何时,微笑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我感到一身轻松。

上课了,目送着学生们进入教室,我的心情竟变得非常愉快„„

如何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 第3篇

一、把脉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为何我激情不再?心理医生汪华认为,对工作或职业形式产生疲倦,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由于工作到一定程度,程式化的默契本身很容易在人类“求新求异”的本能心理需求中被厌倦和抛弃。

人们常说婚姻有“七年之痒”。而不少教师也对工作也发出“七年之痒”的感慨,刚刚踏出校门的激情满怀不知从哪一天起消失在城市的高楼里、马路上,工作的环节既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挑战性,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取代自己成为学校培养和考查的焦点,而学生却是一届比一届让人生气,于是工作越来越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时,该怎么办呢?出现症状的人不必因此而背上心理负担,关键在于如何找到痒症的来源并积极去预防和治疗它。在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症“患者”中探访,发现出现职业之“痒”的原因五花八门,

总体归纳大致如下几方面:

1.社会期望过高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和伟大的,然而在当今社会里,价值取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我校学生家长很大一部分是先富起来的农民、个体户、下岗职工、打工者,他们迫切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以获得社会认可或者子女将来能谋到一份好工作。所以,我校90%的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

个人期望值太高,当一个人的梦想放到现实中反差太大,或者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只好失望。

2.舆论压力较大

社会一面赞誉教师的“红烛精神”、“春蚕精神”,一面又要求教师“恪守师道”,若有半点闪失,便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动辄指责教师,有的甚至上访、上诉。教师在一些人的眼里成了嗤之以鼻的嘲讽对象,成了任人宰割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形下,教师被放逐于尴尬的境地,忍受着多方面的烦扰。

3.经济收入偏低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得教师的经济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其他吃财政饭的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仍然是偏低的,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持续的物价上涨,使生活在城镇的小学教师入不敷出。而城镇生活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相比之下,低微的经济收入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心理失衡,有的感到心力交瘁,有的则心绪不宁。

4.工作强度过大

城镇学校大多是高班额,高班额带来上课管理的高强度,刚开学老师们就哑了嗓子,特别是任教低年级的教师终年声音嘶哑。高班额随之带来每天批改作业量大,辅导学生作业时间多。教师扮演多重角色:为了学生安全,教师要带班开餐,扮演“食堂协管员”;学校中心活动多,教师要组织每天的晨检,督促每天的卫生,扮演“校园清道夫”——还有带班放学,应付各级领导的检查、评比等等,都让教师心理不堪重负。

能力有限,压力太大。就好比一个人老是跳着才能拿到东西,那么他很容易就会劳累。

5.评价标准偏颇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上级主管部门考查我们教师的方式依然是考试,想要学生取得好成绩,就要进行应试教育。所以,我们城镇学校仍同大多数学校一样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至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健康人格的培养等则很难进入评估体系。单调的评价标准造成教师间的不良竞争,影响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教学评价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占大部分比重,教师自身的发展程度评定只占很小一部分。这种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外部评价方式,不同程度湮没了教师职业自主性,使教师合理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倦怠。

缺乏工作自主、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和,都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症。

很多教师对于职业倦怠症往往故意视而不见,以为像感冒一样能不药而愈。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己愈来愈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症中。

二、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一)正确分析,自我调节。

在学校教育情境下,教师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找到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技能,学会应对压力,学会调控自身的心理状态,以保持心理健康,促进心理成长,达到防止职业倦怠之目的。

1.不妨来点阿Q精神胜利法。例如,在你三令五申的情况下,有个学生又违反纪律被学校领导抓住了,这本是件令人恼火的事情,有时甚至产生“这个班主任不干了,随他们去吧”的念头。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用“阿Q精神胜利法”想一想:正是由于孩子们自制力差才需要我们去教育啊,学生违反了纪律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这样一想,就把产生倦怠情绪的消极因素转化成了产生工作积极性的积极因素。

2.不要太在意领导。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老是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在工作中只要你自己觉得我干得不错就行了,不要老是认为如果哪个方面工作完成得不漂亮,领导会怎么来看待我,对我会有怎么样的评价等。越这样想,工作就越没有劲,老是觉得领导对自己不公。把领导抛开不管,或把他们当一般的同事来看待,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领导也未必就那样去想,只是你自己多虑了。

3.找个清净的地方静养一下。在喧嚣的尘世中,若遇到不顺心的事便会看到什么都不顺眼,干着什么都不顺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产生倦怠情绪,这时就需要找个清净的地方静静地呆上一段时间,等这种烦躁的情绪平静下来,新的一天又重新开始了。

4.找家人和知己多交流一下。当心中有了疙瘩后就会以消极的态度来应付工作,从而产生倦怠症,它闷在心中越久,产生的消极作用就越大。这时就需要与家人或知己交流一下,发泄出心中的郁闷,让他们安慰一下自己,你就会重新找到工作中的乐趣。

5.找出原因所在。工作中出现了倦怠情绪,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反思一下,找出其原因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在科研中激励自己

1.在读书中充实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过程实际就是自我培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得到升华,性情得到陶冶,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与名人对话,了解自身的差距,从而激发自己向上发展的动力。通过品读美文,多沾书气,多闻书香,成为与书为友的“书虫”。通过与思想家、哲学家辨认,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做到物我两忘,才能忘却工作中的种种不快,才能愉悦身心,积极向上。这样通过读书,让我们的教师远离功利主义的温床,做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通过读书,使教师有了“文气”,“底气”,“静气”。

2.在科研中激励自己。教学科研是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教育科研不仅仅是口号,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多写,还要会读会写。这一过程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是“慢功”,更是“内功”。它要求我们平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操练,将枯燥化解为充实,将单调化解为快乐。

(三)多给自己一点爱

1.教研上,给自己一点期待。倦怠是由于工作的被动,缺乏新鲜感、成就感。尽管上级要求很严,管得很死,可每堂课都得自己上,每项工作都得自己做,这就不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探索和创新。自己完全可以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研究课题或方向,使自己有个期待,有个理想。人,最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不能有所期待。若能有些成就,如论文发表、成果显著,就会觉得有意义了。

2.生活上,给自己一点色彩。教师的工作循环往复,单调贫乏,容易使人倦怠。其实,完全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多些色彩,如有个读书计划、写作计划、短程旅游打算、与同事和亲戚安排个野餐或钓鱼活动等等,都会使生活有些味道。

3.精神上,给自己一点忍耐。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如意时,不能爆发。在自己即将“火山爆发”时,提醒自己:忍耐,再忍耐。忍耐是一种风范、一种胸怀,忍一时,峰回路转;耐一刻,天高海阔。说不定就在忍耐中会出现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给自己一点爱,这是一种生活技巧、一种人生智慧。当别人不能给予自己关爱时,就自己给自己一点爱。

每个人都曾倦怠过,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颇高,周围教师中差不多无人能比了?该得的奖都拿过、又被评为“准”名师,失去了追求的目标和希望。那时,感觉天天都在机械重复,完成日常事务后,就是聊天、看电视和玩,寻找消遣,直至有一天在媒体上读到孙维刚老师的事迹后,被他的成就深深触动,他的七个月教学胜过别人的三年教学成绩让我一下子惊醒。山外有山楼外楼,在孙维刚面前顿觉自己“渺小”,从此,我又有了追求:我要成为一名高效教学能手。

后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我不断学习和实践,每一个小进步都会由衷地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想多了,自然有成绩,有了成绩自然就想写下来,写多了就成了一个写手。文章的多发又进一步地促进我向更高层次攀登。

一直以来,我为此努力,为此奋斗,不知疲倦,不敢懈怠,相信小成功的累积便是大成功。在探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尽管教师人群因为其工作性质的原因容易导致职业倦怠,但是我们也看到,仍有大量活跃于一线的教师从教育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就需要。

另外,这些教师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态积极。因为心态积极,所以总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因为心态积极,所以总能战胜暂时的挫折和抑郁。

克服职业倦怠建立阳光心态 第4篇

一、自我调节, 孕育阳光心态

作为师者, 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不断地完善自我, 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1. 欲速不达

功到自然成。老子曾言:事情的发展要符合规律, 道法自然。不能拔苗助长。不经过长时间的锤炼与学习, 急功近利地要荣誉是不行的, 应学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在教育之路上。

2. 量力而行

教师应认清自己的能力、特长, 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能做什么, 能做好什么, 增强自信, 愉悦自己的心灵。而不是超负荷工作, 超负荷运作。心理健康的、有定力的教师, 仍然会摸着石头过河。

3. 知足常乐

工作的激情是不应泯灭的。工作上的不知足, 可以促进你不断地学习、前进。而名利方面的追求只要你做到了, 该来的自然也会来;凡事要有个度, 过犹不及;物欲过盛, 就会祸起萧墙。

二、改善环境, 创造阳光心态

1. 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以人性为中心, 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 以教师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 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 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教师的成长和价值, 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学校文化建设, 使教师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 为达成学校发展目标作出最大的贡献。

第一, 倾听纳谏。民主管理, 管理者基于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 引导师生研讨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 大家共同制定, 共同遵守。在这个过程中, 管理者充当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 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审时度势。像魏书生一样, 像广全中学、杜郎口中学一样, 一项制度、一条班规、一个评价标准, 只要大家同意, 可以随时删减或增补。制度文化在逐渐完善中, 明确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在满足学校总体框架的基础上, 提升教师的自我意识, 满足自尊心。

第二, 知人善任。科学管理是管理艺术中最关键的一点。知人善任, 要求管理者充分了解每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和特长, 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著名校长刘彭芝曾说:“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能者显其才, 贤者彰其德。”让每个人各得其所, 各得其乐, 亮出自己的王牌, 无限地扩大自己的优势, 实现自身价值, 促进学校发展。

第三, 关心体贴。教师不是为生存而工作, 更多的教师是在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提升自己的人格尊严。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让教师在创造价值的同时, 愉快地实现双赢, 还要关注教师的情感体验、价值需求、生活状况、身体健康情况等, 理解、信任教师, 设身处地多为教师着想,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让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愉快地工作。

2. 环境熏陶

耳濡目染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以我校为例, “欣欣然”植物园的设计, 让人们赏心悦目, 顿生清新喜悦之情。“爱池”的建造, 寓意着“阳光教育”的终端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大爱”。见到它, 师生们会不自觉地受到“爱”的熏陶。学校环境教育不能忽视细节, 要让每一处墙壁都说话, 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如镜面的“微笑就是阳光”就时时提醒大家, 工作、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你笑它也笑, 要微笑面对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家人、你的工作, 保持阳光的心态。

三、心理疏导, 形成阳光心态

1. 稳定思想情绪

第一, 宠辱不惊。其意是无论获得成功或是遭受失败, 都应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你的身心才是和谐的、健康的。孔子长寿的秘诀之重要原因就是他高贵的精神境界———宠辱不惊。魏书生老师主张的“松静匀乐”也是如此。日常工作中, 改变不了的事情, 发牢骚没用。遇事应稳定情绪, 才能理智处理事情。

第二, 宽容大度。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需要有宽容的心态,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容人所不能容、做人所不愿意做的事情, 才走到宰相的位子, 才坐稳了宰相的位置。感恩批评自己的人、宽恕伤害自己的人, 才能使自己的心情是轻松的、愉悦的。

第三, 舍得相伴。有舍才有得, 这是一种平衡。大自然有风和日丽的时候, 也有狂风暴雨的时候, 但我们仍然安详地生活着, 这也是一种平衡, 是自然界内部的一种高度的和谐。在我们的思想意识里, 如果真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你就少了一份急躁、一份担忧, 多了一份责任、一份平和。

2. 激发工作热情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育难题, 生发教育智慧。拿破仑·希尔曾讲过“塞尔玛的故事”, 塞尔玛遇到困难想逃脱时, 反复思量父亲送给她的两句话: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 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一念之差, 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为此, 她还写成了一本书, 名为《快乐的城堡》。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使教育成功, 消极的教育心态必然导致教育失败。教育行为开始之前换位思考, 容易解决问题。“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 与学生换位, 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 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 学生才会有自信, 才会有追求, 才会有奋斗的行动。教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 就燃起学生一分自信。

3. 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又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道德层面的信任, 这是交往中最被看好的一个方面, 品行好, 朋友就多;二是能力层面的信任, 这是交往中容易冲动地投入情感的一个方面, 能力强的人很容易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之情。作为教师个体, 如果同时具备道德与能力双重特质, 那么其人际关系会很和谐。如果教师谦虚地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平庸, 那么你就一定无限扩大你的品性, 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与同事相处, 应把所有的教师都当成是你的帮手, 而不是你前进的阻碍;与学生相处, 应把所有的孩子都当做你的粉丝, 在那里你找到了自我;与家长相处, 应把所有的家长当做你成长的助教, 在那里你找到了自尊;与领导相处, 应把所有的领导当做导师, 在那里你找到的是自信。这样, 你的人际关系顺理成章就和谐了。

4. 善待自己和家人

克服职业倦怠感受教师幸福 第5篇

感受教师幸福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工作,影响人的工作,导致工作恶化,于是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继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工作状态,导致进一步的工作恶化,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我认为首先应认真分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本。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社会的原因;二是体制的原因;三是自身的原因。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原因很多。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为了提高升学率,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的企盼,不允许学校和教师有一点差错;班级人数的膨胀、过多的考试与授课数量也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使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彻头彻尾的谎言,让老师们的身心备受煎熬。加之当前对校生,师生间矛盾的处理解决上过分的强调对学生的维护,忽略了学校和老师的正当权益,形成了一股不正当的维权风,加速了校风学风的堕落,形成恶性循环,让老师们压力倍增,工作起来战战兢兢。最后的结果是不敢望其项背,罢了,罢了。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体制原因主要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放不开,依然是以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校进行评价,而事实上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教师的教育水平,教育效果的好坏不是在短期内就能作出评判的。烦心的职称晋级,揪心的工作调动,伤心的工资待遇,寒心的福利发放,就连基本的考试也让老师们感到太多的不公平。教师的过多兼职也让人心力憔悴,老师不光是老师,还是保姆、保安、侦探、调解员,法官。

导致教师倦怠的原因还关乎到教师的个人的素养。教师职业倦怠虽然由工作引发,但也与教师的不正确认知和不良人格特征有关。教师对教师“完美形象”的认知误区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教师个体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有关。如有的教师往往把专业能力的现状归结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放弃主观努力,导致越来越丧失信心。拥有这种人格的教师,其性格中的不良方面,如怯懦、孤僻、狭隘、缺乏耐心等容易使教师在面临压力时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应付,久而久之,形成教师职业倦怠;教师个人的期望与工作现实的矛盾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

教师本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要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能力锻炼的绝佳机会。我们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松有驰,不能凭一时的工作热情,在一次任务中就耗尽心理、生理上的能源,以致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倦怠,丧失激情。

教师首先应学会认识、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爱自己。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怎样关爱自己?总体来说,教师心里要有一张“时间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到了休息的时间,要让紧张的神经细胞得以休息,疲惫的身体予以恢复,这既是对教师本人负责,同时又是对学生负责。在这里我不想多谈一些大道理,只想给大家提供一点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办法,让大家能够努力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愉快的状态工作。、关注自己的外表,努力把自己修饰的高雅、大方、得体。

关注自己的外表,首先就是对自己服饰的关注。每天出门前一定要照一照镜子,把自己简单打扮一下,挤出不到10分钟的时间为自己施点淡装,整理一下衣服,擦干净鞋,就可以让自己优雅得体,干净利索,充满自信、精神抖擞的走出家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之中。不要忽视得体的服饰,教师服饰的最大功能不是让自己变的漂亮,而是提高教师的自信能力。有调查证明,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度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能力、知识渊博,教师的服饰所反映的外在形象明显有关。加拿大形象设计师提出,女人穿着不当,保证他一定失败。(有的老师真是不舍得这点时间,恨不得多睡一会,蓬头垢面的面对学生和家长,你的威信还有吗?我作为家长,看到我女儿的老师的观点可以借鉴,孩子也效仿你的打扮)修饰自己,不仅仅取悦于学生及家长,还有你的丈夫和家人。记得有句名言:女人,对自己下手要狠点。我认为此言有理。当工作压力大时、心情郁闷时怎么办?和学生、家长甚至家人生气时怎么办?只生闷气是没用的,和也不能天天发牢骚倾诉,而我们这个职业注定每天的烦恼是推不掉的,就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节。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大家去逛街买衣服,把钱当作出气筒,钱花出去了,新衣服穿上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很多,就是一种发泄和调节的手段。对自己狠点是有用的,也是我和我的好朋友们常用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加强身体锻炼,攒好革命的本钱。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个理念大家都懂,可是每天真要我们拿出一小时锻炼,确实很难。怎么办,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要挤时间。“时间像海绵的水,只要想挤,一定会有的”我们可以忙中偷闲,充分利用大课间操的半个小时时间出去走走。快步的行走是最简单易行而有效的锻炼方式,大家一起行走的过程中,可以交流经验,沟通感情,发泄不快,也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心理调节的方式。最近我校的一些老师的确提升了健身的理念,已经实施了这样的健身方式,我看效果很好。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生活!、增强自信心,以开放的心态走出自己狭隘的天地。

女人一定要学会善待自己,必须善待友情。交几个好朋友,及时倾诉烦恼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理调节方式。

不要心里只有孩子和老公,而没有自己。要用心交几个好朋友,创造闲暇的空间和她们一起或逛逛商场,或在家小聚,或出去吃饭,寂寞无助时让她们陪一陪,在美酒茶水中把知心话儿一吐为快,即使发泄烦恼,也拓宽自己的视野。(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的天空是狭小的、单调的,而友情织成的天空是广阔的,也是灿烂的。友情,能给你的生活增添情趣,让你更多地洞悉外面的世界。忧伤时,有朋友与你同担,伤痛会减掉几分;欢乐时,有朋友与你共享,欢乐会更加浓郁。友情是人生中一笔无价的财富。、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攀比心理

克服虚荣心理,不要和别人攀比家庭,老公和孩子,不比自己的老公的工资和学识,不比孩子的学习。只要自己的丈夫懂得体贴关心你,孩子知道努力学习,全家健康和快乐,那么你拥有的幸福就是真实的。感到心理有落差时,就去找比你生活状况差的女人聊聊天,感受一下他们的辛苦、豪放、自信、满足,你会觉得你也该知足了。

5、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松弛有度。

每周偶尔抽空上会网,或聊聊天,或玩会游戏,该自己提供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机会。(我们很多妈妈每天的时间都是在孩子身上,连周末都不给自己放个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等到自己老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自己)

6、学会自我保健,培养疾病防御意识

要了解一些医学常识,防止常见病的发生。尤其是中年女教师,一定要定期进行妇科体检,防止妇科病的发生。中年女教师更要时常有个好心情,防止更年期提前到来。(每半年自己体检一次,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要等疾病到来时才想去看医生)

7、养成清洁的好习惯,每天要换内衣,每天洗澡,要常去看牙医,不要让口中成为臭味的发源地。在卫生方面,要做个敏感的人,要常问自己:是否对别人的嗅觉造成的污染?

8、重视充电,提升自身素养

有闲暇是时间,读读书,提升知识素养,拓宽视野(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多读书,带动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们的知识很匮乏,如果不及时充电,容易被淘汰。

9、学会微笑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善于微笑也是调节心理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我们的职业病造就我们不喜欢微笑,尤其是对学生,由于长期板脸,以至于日久面部神经麻木,不会微笑了。为了自己心情愉悦要强迫自己学会微笑,看到同事时要笑,看到朋友、熟人一定要微笑,在笑的同时就排遣了一些烦恼,大家一定要尝试。

职场新人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感 第6篇

对于前者而言,这种职业倦怠感可能源于低水平的重复工作,而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入职几个月就出现这种倦怠感,往往是由于对现阶段的职业抱有过高预期造成的。

■ 职场新人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感?

与长期从事一份工作的人不同,如果你初入职场就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可能是因为对工作的看法过于理想化。很多人认为一定要找一份有趣的、有价值的工作,而真实的情况是--没有一份工作是完全有趣、有价值的。以广告创意为例。我以前曾经在广告领域工作8年,所以经常会有人问如何进入广告行业。而在回答之前,专家一般会问对方三个问题。

1、你愿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份工作,其实它不想表面看上去那么有创意,在刚进入的时候,你还是要从基层做起,在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整理成word,跟客户开3、4个小时的会。

2、你愿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份工作,你每天要加班到很晚,经常是9、10点钟,如果遇到大型的比稿项目,甚至会到凌晨3、4点,更悲惨的是9点钟你还要准时上班,因为要给客户提案。你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

3、你愿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份工作。你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非常棒的创意,然后拿给客户看。客户说,这个地方不太好,改改。这样接连改了十几次。客户说你怎么一点创意都没有,每次都是按我说的改。这还不是最杯具的。最杯具的是客户沉吟了一下说,我觉得还是第一次的方案比较好。然后你就疯掉了。你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吗?

基本上,听完这三个问题还坚持要进广告行业的人,都会有长远的发展。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无法忍受我最坏的一面,你也不配得到我最好的一面。”工作也是这样。职场新人还要面对的一个挑战是,刚进入职场,能力还比较低,与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只能从执行性的工作开始干起。这样的工作往往是枯燥的、重复性的、没那么有趣的。今天的职场精英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先尝试去接纳这一点。

■ 跳槽可以解决倦怠感吗?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只要跳槽,找个更喜欢的工作,就可以解除倦怠感。这在短期内或许会有一些效果,然而从长久来看,频繁的跳槽让你无法在某个领域得到充分的积累。

很多人认为,找到一份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的职业就不会出现倦怠感。所以人们经常会被“新手的好运”迷惑,轻率做出转行的决定。所谓“新手的好运”,是指很多时候,当你刚进入一份工作的时候,你觉得进步非常快,似乎有很多这方面的天赋,非常适合这份工作,是“天生好手”。然而工作了几个月以后,你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你发觉自己成长的速度开始降下来,你开始变得有些沮丧和焦虑。这时你对自己说:“看来这份工作是不适合我的。”于是你辞职进入另外一份工作,然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希望找到一份真正热爱的、值得去做的事业是很好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马上就要实现这个梦想。现实与梦想之间的鸿沟,需要你用更强的能力去填补。否则的话,神马都是浮云。对职场新人来说,一份感到倦怠的工作,是你修炼专注、负责、关注结果等职业心态的最好契机。

■ 创造属于你的乐趣

职业出现倦怠感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有一些人职场新人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工作内容单调乏味,而且缺乏挑战性。

如上文所说,新人通常会做很多执行性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本身往往没有太多乐趣可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思考的是,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让你的工作变得有趣些,更富有挑战?举例,有一个出纳,她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数钱。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无趣的工作,然而她想出了个办法让这件工作没那么乏味。她的做法很简单--每次数钱的时候打开计时器,测试自己点钱的速度有没有新的突破。不断挑战自己的记录,让她每天觉得很开心。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些方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有趣些。关键是,为你的工作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除了在工作内找到乐趣外,我们还可以发展一些生活中的爱好,让自己度过倦怠期。以《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为例。他原本是广东省的一名公务员,但他通过业余时间潜心投入写作,把对历史的爱好倾注其中,终于写出长达七卷的畅销书来。工作并非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你处于倦怠期,不妨从你生活的其他维度来补充。

■ 职业的“分红”,你看到木有?

还有一些职场新人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在工作中得不到足够的价值。

因为初入职场,我们的许多工作都是一些执行性的、琐碎的工作,薪资不高,也不会特别受到领导的重视。很多人容易因为回报太少而沮丧,认为这份工作“没有前途”而放弃。其实职业中除了那些明显的、直接的回报外,更重要的是一些隐性的“分红”,这是对职场新人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很多人往往没有看到它。举例,做完一份工作,你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分红:第一,经验的积累;第二,能力的提升;第三,人脉资源。

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分红。大企业的分红。第一是组织制度和培训体系都比较完整,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某个专业的能力。第二,大企业里资源丰富,做起事来不会捉襟见肘,便于积累操作大型项目的经验。第三,大企业的客户往往是国际性客户,能够让你培养国际性的视野。小公司的分红。小公司虽然相对大企业有一些局限,但也会给你很多东西。大企业通过制度训练专才,小公司通过混乱训练通才。小公司人力不足,一人必须多用,会让你自己有机会得到大企业员工得不到的跨部门工作的机会和能力。小公司里没有可以遵循的工作流程与规章,相对地也就多了更多的弹性和创造力,能够让你有机会独当一面。

当你看到分红后,关键是如何创造机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职场新人的学习机会相对有限,该如何做?

台湾饭店业教父严长寿刚开始是从美国运通台湾分公司的传达小弟做起,他说:“假如必须要从人家喜欢的、正在做的事情去学习,我大概没有机会。也许对我最好的学习,就是从人家不喜欢做的事情学起。也许我就是做一个收垃圾的,也能从这些垃圾学到一些东西。所以我所谓的'垃圾桶哲学'就是宁愿像一个收垃圾的人一样,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知道只要'有机会去做',就是一种学习。”

总之,面对职业倦怠问题,有各种方法做出调整。首先,看一下是否你对职业的期望太过于完美。因为无论梦想有多么美好,我们都需要一步步去接近它。第二,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做这份工作或者从生活中寻找其他的乐趣。第三,关注你从这份工作中得到的“分红”。

引导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思考 第7篇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的含义和表现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倦怠”一词是美国神经科医生弗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职业主体不能应对工作挫折和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时所处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教师不能有效释放压力时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上的疏离和冷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教育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创新力,开始认为教育工作毫无意义,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繁琐事务。

2.在意向方面,表现为无心工作,对教育事业失去了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在情绪上,表现为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波动大,常常感到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产生压抑、忧郁、猜疑、自责等情绪,不愿与学生交流沟通。

4.在行为上,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对学生冷漠,拒绝与同事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福利待遇。

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和危害

(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工作压力大。现阶段,社会、家长,甚至教育界内部,评价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标准依然离不开升学率这把尺子。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定升学指标。在这种强大的压力面前,教师们无可选择地踏上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致使教师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育失去了内在的动力,教师自身也日渐疲惫。

2.工作强度大。教师不仅要在八小时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早晚自习和课堂外的时间承担对学生的辅导工作。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以我县高中班主任教师工作为例:早上6:20起床和学生一起出早操———用餐——查看班级早自习情况———3小时备课或改作业———平均上2~3小时的课———晚自习———查寝(22:20回家),大约工作时间在13~14个小时。教师的超负荷运转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更容易比别人产生职业倦怠。

3.社会过高的期望。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宝贝还小,你要用心教他,因为你是老师;领导对老师说,学生成绩不好,你要用心提高,否则让你下岗;政府对老师说,你们先好好干,你们和公务员同工同酬,法律规定的有望很快实现;学生对老师说,读书有什么用,我就是不学,你又不能赶我回去;专家对老师说,要改变教学方法,只有教不好书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社会对老师说,你是园丁,你是蜡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被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教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学校管理的滞后。学校的管理能否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情感状态。首先,学校领导的管理思想不够明确,工作过于形式化,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其次,有的规定没能考虑到人本思想,一味实行所谓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细节管理”,不断增加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多使用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的认同,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让不少教师与同事、领导、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导致身心疲惫。

5.学生问题的困挠。中央二台经济与法的一个节目“都是蚊子惹的祸”。一个学生可能因为蚊子叮咬而得了乙脑,治疗无效死亡。家长找学校索赔20万,为什么呢?说是学校的蚊子咬的,学校说你在家里得了病怎么说是学校的蚊子咬的呢?然后家长找学生来证明是学校的蚊子给咬的,学校也找学生来证明不是。然后家长说是因为学校没有及时给学生发蚊帐,致使孩子被咬。但同宿舍的孩子都挂着蚊帐呢,怎么会单单不给他挂呢?学校的解释是孩子自己不愿意挂,学生说是上铺没有办法挂。然后家长起诉学校,最后学校为了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蚊子赔了5万元。对于这个家庭的不幸,我很同情,但对于教育的不幸,我更觉得悲哀。家长不能提供孩子是在学校被蚊子叮咬的证据,但学校最终败诉。

如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差,问题行为很多。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压力。

6.家长过分的苛求。网上最近流传一则名为《困在厕所里的老师》的段子: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觉得影响课堂秩序,不准。结果该生尿于裤中。家长状告,该老师侵犯人权,剥夺学生如厕权利,应严惩之;又一日上课,一名学生要求如厕,老师准之。谁知该生滑倒在厕所。家长状告,上课期间擅自让学生离开教室,导致学生受伤,应严惩之;又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如厕,老师害怕他在厕所滑倒,前往陪伴,谁知老师离开课堂期间,学生相互打闹受伤。家长状告,该教师上课期间擅离职守,致使学生打闹受伤,应严惩之;又一日上课,一学生要求如厕,于是该老师带领全班一同前往厕所。家长状告,该教师玩忽职守,上课期间不传道授业,应严惩之。

一方面部分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在独生子女的学生群体中常有这样两类家长: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价,甚至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导致教师工作长期不被理解,工作热情降低。

7.教师自我发展的困惑。教师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又要担任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不尽如人意的奋斗结果,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殃及个体身心健康。

8.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教师待遇较低。一是基础工资太低,就以大家认为待遇较高的高中教师为例,一位近 10 年教龄的教师,由于每年的职称名额有限,多数还是初级,初级教师国家打卡直发领到手大约900元(实际890元),加上绩效70%的1300元左右,固定收入2200元左右,一周14节正课,每周4节自习辅导,也就是正常的工作量能够领取绩效的30%,大约530元,共计2730元,加上高中周六补课一周以四节计算,每月大约有600元,全部收入就3300元左右。再看看我们的物价,特别是我们的房价,以新政为例,现在大概是4500元一平方米。也就是说一位老师不吃不喝还要再挣1200元才能买到一平方米。二是绩效工资没有起到绩效的作用,前面提到的绩效的30%,大约500元,就导致老师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收入方面也就两三百的差距。窦文涛就说过,中国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这样产生的,干活的拿不到合理的报酬,于是都活得很累很没尊严,干出来的活质量不行,整个社会效率就非常低下,虽然表面看大家好像都很忙,其实很多都是无用功。

(二)职业倦怠的多方面危害

一是它给教师情绪上带来的困扰,会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是职业倦怠导致的教师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的歧视、排斥等问题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如何避免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关爱、尊重教师,唤醒教师的自主意识

教师工作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爱,就要体现在如何减轻其负担上,要想方设法地排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多了解教师,开导教师,除日常工作外,还应该多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如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教师趣味体育运动比赛、教师演讲比赛等活动,尽可能地减轻教师的精神负担和工作负担。此外,还应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今年,我校举行了三次群众座谈会,征集老师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非常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100多条,既有关于学校长远发展的,又有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教职工代表大会也是学校的重要权力机构。学校每年都要召开教代会,重大决策都要认真听取教师代表的意见,让他们广泛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和学校大事的讨论和决策,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涉及福利、评先进、评职称和学校发展等问题,都要集体决定,使教师感到管理者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上下同心”的局面,形成民主治校的氛围。

(二)引领、激励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采用引领、激励的方法,科学的引领与激励可以使教师明确自己在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的过程中的地位和工作目标,积极地履行职责。管理者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1.开展热爱学校的教育,树立校荣我荣、校辱我辱的荣辱观念。使广大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每个人都要和学校荣辱与共。有了这样的激励,教师工作再累都不会叫苦,困难再多也不会抱怨,处处为学校着想,事事为学校分忧。

2.开展学习师德模范的活动,进行师德宣传,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可以利用教职工大会对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表现出色的教师给予表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3.开展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情感投资,不要做伤害教师情感的事。学校领导者要树立从“管理”到“服务”、从“控制”到“解放”、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的管理理念。变传统的监管、行政约束式的管理方式为以情感激励为主要方式的人文化管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这样教师才会尽心尽力地努力工作。在2013年我校初一招生考试中,我校一位年轻老师负责初中招生考试,由于从没有接触过小学教学,所以在命题时出现了个别原题,导致招生考试成绩普遍较高,难以选拔。这位老师也非常自责,自愿承担相应责任。我当时虽然气愤,但冷静下来一想,这位老师平时工作很勤奋,他从没有教过小学却让他为学校初中招生命题,确实为难他了,所以我包容了他的错误,并和他分享了我的一些管理经验。这位老师经过这次事件后更加拼命地为学校工作,成长也很迅速。

4.赏识教师的成绩、进步,让教师得到“赏识”,激发教师积极性。教师在取得成绩时需要赏识,在失败时同样需要赏识,特别是年轻教师,工作中难免会遭遇挫折或失败,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失败,给教师一个宽松的环境,教师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

5.建立奖惩机制,利用奖励和惩罚的调控作用,矫正教师存在的问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想真正达到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的目标,就必须把报酬与贡献联系起来,使教师认识到工作的好坏、贡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从而把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进而保持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三)完善、成就教师,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愿望,而让每位教师的自身价值都能得到提升才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校本培训。将日常教学、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首先要大力开展新课程理论培训,落实学习和教研制度,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更新。其次应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吸收先进的教学信息。最后大力开展对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培训,鼓励教师更新教育教学手段。

2.要进行专业引领。专家们的亲身示范和现身说法能让教师获得强劲的成长动力,因此,青年教师除了要大量吸取专家论著中的精神营养外,更要尽可能多地走出去听课学习考察,面对面聆听专家的教诲,或请专家们来校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零距离的指导,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把脉。同时还要注意发掘本校身边的宝贵的“校本资源”,启动“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3.要让教师走出去进行交流,提供舞台,展示个人才华。要多为教师提供展示才华、推销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压力中发掘潜能,在竞争中加快成长。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多与兄弟学校沟通交流,鼓励教师们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学评比活动,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我们可以采取重点培养、分批实施、多轮推进的措施,确定重点培养对象,从听课、写教学反思、参加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技能、试卷命题、教育理论学习、专业知识积累、继续教育、读书笔记、学生满意度、教科研案例搜集分析、经验交流、精品教案、论文发表、指导学生、教学质量、公开课、教学比赛、课题研究等方面做出要求,带领部分教师赴绵阳观摩学习,首批重点培养教师承担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探讨,安排部分成员上了县、市公开课。

(四)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学校领导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教师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增强工作的吸引力。

(五)改善学校管理方式

改善学校管理方式是减轻教师压力、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情绪出现的重要措施。

一是学校各级领导要实行开放的民主的管理方式,尊重教师,充分给予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要多关心教师,多和教师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尽量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

二是改革教学评价体制。考核教师工作,不应以分数为唯一尺度,要兼顾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研等,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激活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防止懈怠情绪的产生。

三是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使教师之间既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又能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友好、互相支持、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四是切实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考核等,使教师拥有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为教师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使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克服职业倦怠 让幸福常驻心间 第8篇

一、坚定信念———树立健康幸福观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被认为是辛勤的园丁, 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 我们要对得起这些光荣的称号, 要真正地做到乐教、垂范、求真、拓新, 教师要具备积极的心理和乐观的精神, 要有一颗淡泊恬静的心, 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得与失。教师这一职业的精神实质, 就在于通过辛苦的教学工作, 将学生培养成栋梁之才后, 由于职业生涯的目标与现实生活的统一而产生的心灵与精神上的双重愉悦。这种精神享受远远大于物质回报, 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没有办法得到的幸福。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这一精神层面, 就会发现人生处处有惊喜, 有了这种信念,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 就能体会到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的精神享受。

二、改变态度———拥有阳光心情

首先, 要学会为生活中的点滴喝彩。教师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在工作中多称赞自己, 多奖励自己, 要多注意工作中各种点点滴滴的小细节, 哪怕是小小的一点成绩, 也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肯定, 为自己加油。每一天都当做新的一天来过, 如此一来工作效率自然会提高。教师要关注工作和生活的精彩点, 尽管每天从事的是同一种工作, 也要善于从中找到赏心悦目之处。教师的教学工作, 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言, 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况且所教授的学生也都是有思想的个体, 这是一个动态的、有活力的教学环境。

其次, 要学会丰富自己的生活。教师生活的圈子本来就狭窄, 所以非常有必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和文化学识。宽广的文化视野, 可以极大地调节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与情绪。不管工作如何繁忙, 教师都要学会忙里偷闲, 多多参加一些业余活动, 在各种有益身心的业余活动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为枯燥的教学生涯补充生活情趣。如逛书店、穿上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吃自己最喜欢的食品、联系老朋友、上网、去体育馆健身、多听听愉快舒缓的音乐、多读书、学会适当放弃、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参加志愿者活动……这些事情都是超低成本的付出, 而且几乎每位教师都可以轻易做到。当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 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 自己心中充溢着满足感和幸福感, 就会精神

在这个世界中偷菜、杀人, 时间长了, 他们认为这些正常了。拿同学12元钱, 虽然不对, 但不一定是刻意所为, 如果上升到理论高度、道德层面, 真是害死人了。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 身上寄予了家族的希望, 在家里很少受父母责骂, 心理比较脆弱, 承受不了错误带来的后果。

在2010年, 班里的班费195元放在教室里丢了, 调查的结果是把目标集中在一个学生身上, 因为放学后他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当我找这个学生谈话时, 他浑身发抖, 说不出话来。

我说:班里丢了班费, 拿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他说:一定认识到了。

我说:不管钱剩下多少, 只要还回来, 就等于改正错误了。一个人犯了错误, 要勇于承认, 及时改正, 如果不改正, 心理压力很大, 会产生心理阴影, 付出的代价更大。

他说:老师, 不是我拿的。

我一直没说丢钱与他有关, 事后他没有悄悄地把钱还回百倍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而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教学效率增加, 从而又增加了幸福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可以说是一本万利。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的心境对于身体的疲劳与痛苦, 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再次, 教师还要多跟其他人交往、沟通, 不只同别人倾诉自己的心情, 也要倾听他人在工作中的感受和经验, 这样的沟通, 可以帮助教师缓解心理上的倦怠情绪, 重新打起精神, 振作起来。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它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矛盾, 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很多事情证明:对他人不存在宽容之心的人, 对自己也会过分苛责。长期苛求别人或者苛责自己, 必会使精神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 这样紧张心理的刺激会影响内分泌功能, 而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增加人的紧张心理,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对身心健康百害而无一利。宽容, 意味着有一颗平常心, 不会再患得患失。宽容, 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 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宽容。“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同事、朋友、家人和自己, 以平静的心积极应对每一个挑战。

此外, 教师要有积极的心态面对新事物。要注意改变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心理, 主动积极地接纳新思想, 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三、提升素质—塑造人格魅力

首先, 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学生, 把教学看做自己的人生追求, 当做自觉行为。在教学活动中享受到教书育人、授业解惑的乐趣和塑造人才以及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喜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热爱学生, 才会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教师的爱是学生进步向上的动力,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有了爱, 教师才能产生职业幸福感。

其次,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一个具有良好思想素养的教师会把教育事业看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会对教师职业产生一种自豪感责任感, 牢固树立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以极大的热情积极负责地从事平凡而艰辛的教育工作。凡是用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并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人生哲学的教师, 一定是对本职业和教学工作充满热爱、诉求和激情的。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上级与同行的积极肯定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这也是教师幸福感的来源。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蜡炬成灰的执着, 甘为人梯的豪情会铸就明天的辉煌。物质的贫乏可以用精神的富足来填补。物质的光环有散尽之时, 精神的富足却常驻心间。精神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追求和拼搏的动力, 一个人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有了崇高的人生目的和信仰, 即使物质生活条件差一些, 也会苦中有乐, 仍感到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充足, 人生的幸福。

【责编张景贤】

来, 我在班里再没提过此事, 也没和一个学生说过此事。高三毕业时, 这个学生用短信向我承认错误, 他说谈话以后他知道自己错了, 但是没有勇气承认, 钱花了一部分, 没法还了。从那以后, 他再也不敢看我的眼睛, 现在还没有勇气向全班同学道歉。以后一定会找机会向同学道歉, 今生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我想:他只有向同学承认错误, 才会卸下沉重的精神负担, 这就是他没有及时承认错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也许有的教师认为我这样做纵容了学生。试想: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 就认定这个学生拿了钱, 如果他不承认, 我和学生逼迫他承认, 他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还可能物极必反, 引起及其严重的后果, 也可能连高中也念不下来。事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发誓以后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面对生命、面对尊严, 让我们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吧。

刍议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克服 第9篇

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出现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状态就是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一旦产生,就会导致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发生很大变化。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职业倦怠心理,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情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让学生唤醒教师的责任与热情

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想要克服职业倦怠感,获得幸福感,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理解家长的心。只有爱学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动力,才会甘愿无私付出,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使自己在关爱学生中、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快乐与幸福。记得我刚担任美术教师时,由于条件受限,学生的美术课通常只能在教室里上。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午后,还没有上课,学生看见了我就问:“老师,今天美术课上什么呀?还是绘画吧!为什么美术课不能像上体育课一样,也上室外课呀?”学生的话音未落,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这节课正好学习的是“大家一起画”,我何不带领学生去室外画一画呀?于是,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到室外去上课,大家可以用树枝、树棍在雪地上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学生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画了起来,整节课学生的兴致都很高,画出了小海龟、小鸡、小鱼等好多图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成功,虽然自己辛苦一点,但是看着学生热情洋溢的笑脸,我感到自己很满足、很幸福。

二、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在科研中激励自己

1.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读书的过程实际就是自我充实、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可以得到升华,性情可以得到陶冶,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找到心理的平衡点。通过读书,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学会热爱自己的事业;学会知足常乐;学会笑对人生。

2. 教学科研是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

教学科研能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从教学实践的困惑出发,让教师把坚持个人研修作为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在研修思想的引领下,探究教育的未知领域,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教师在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在教育领域做到游刃有余,树立高度的自信心。教学科研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关键还要落实到行动上。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在上“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等教具,还创设了蔚蓝的大海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的课堂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就要多读、多写、多画,还要会读、会写、会画,这一过程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是“慢功”,更是“内功”。它要求教师平时要不断积累、不断感悟、不断反思、不断操练,将枯燥化为充实,将单调化为快乐。

三、学会调节自己

1. 在教学上,给自己机会,试着创新,留有期

待,让每节课都表现得很精彩,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堂。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被动,缺乏工作的新鲜感、成就感而造成的。尽管每一节课都要严格按照教育目标进行,但是教师不妨在课前很好地设计每节课的教育环节和教育内容,以求用一些新的创新和想法来调动自己和学生的上课热情,这样慢慢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就感,教师就不会再觉得上课是一件很枯燥、很疲劳的事情了。如若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再发表一些科研文章,就更会觉得有意义了。

2. 在生活上,给自己添一些色彩。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克服策略 第10篇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源于内在的心理原因与外在的社会原因两方面因素。

1.内在心理原因:

(1)职业认同感缺失。原本对教师职业的美好憧憬与客观现实的巨大差距,引起对职业认同的悲观失落,导致消极心理产生。

(2)职业属性转变引起抵触情绪。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也由管理教授型向服务引导型发生转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树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大环境下有些教师由于观念滞后方法陈旧,导致教学中出现许多新问题以及和学生的对抗矛盾。这些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产生的新压力引发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对职业的困惑厌倦。

2.外在社会原因:

(1)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通常辛勤的付出与成绩回报又极为不相称,这样导致教师对劳动价值产生怀疑而失去工作激情。

(2) 不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工作热情造成伤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的劳动付出不完全相符的情况。学生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唯成绩是论极大地扼杀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使教师自我价值丧失,自然而然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一名教师如果不去调适和克服倦怠心理,而是带着心理的疲倦去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这势必会对教学效果、师生关系、教师自我身心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和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1.教学效果下降。教师心理疲劳过度会变得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工作机械、效率低下、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师生关系不协调。心理疲乏会使情绪急躁不稳,性格变得充满忧郁和攻击性,表现为对待学生简单粗暴不耐烦,甚至体罚学生造成师生关系对抗,严重地给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给自己造成难以承担的后果。

3.造成自我身心伤害。教师职业倦怠会造成教师自身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轻则是工作中的悲观态度和消极情绪,重则会引起神经衰弱,导致精神崩溃,最终直接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4. 教师职业倦怠还会导致教师队伍的高流失率,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由于倦怠的产生,教师会在情感上疏远学生,对学生冷漠、厌倦,有的甚至视学生为宣泄对象;工作中经常以责怪、迁怒、体罚等急躁的情绪和行为来对待学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教育行业中的这种现象、并积极探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纠正倦怠心理,让教师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使教育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1.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通过相关理论学习让教师明白职业倦怠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心理现象,所以不要过于紧张担忧和责备自己。重要的是要在自身出现职业倦怠症状,并在危害产生之前就意识到它,并使自己能很快地恢复心理平衡。因此,教师应以乐观的态度去正确看待职业倦怠,以便及早纠正和心理调适。

2.坚持职业信念消除内在心理原因。坚持教育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教师通过加强对新时期教育理论、理念和技能的学习掌握,重新审视和认识教师职业属性,确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顺应时代变革潮流,从而克服对职业认同的缺失和职业属性的转变引起的不适应。坚持自己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做新时期自信、快乐、人民满意的教师。

3. 建立合理的期望值消除外在社会原因。教师应该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了解自己能力的局限性;同样,学生也是良莠不齐,对学生期望不要过高,以避免因失望而心理失衡。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4.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帮助教师减轻压力和倦怠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精力充沛,应付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体育锻炼减少了压力情境的时间。体育锻炼要有规律和持之以恒,以适量和娱乐性为原则。

5.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应当改变评价机制。学校在对教师提出要求的同时,更要理解关怀教师。改革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的、建立健全评价机制、让教师真正从唯成绩是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工作得到肯定、培养教师工作成就感、使教师在身心愉悦中投入工作。

6.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经济地位,让公众关注教师职业,使教育行业成为队伍稳定让人羡慕的职业。此外,当教师个体在无力解决自己因职业倦怠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时,必要时应该求助于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治疗。

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使教师走出倦怠心理阴影、以阳光的心态走上讲台、教师这一职业也终将会是公众羡慕、受人敬重的职业。那时教师职业倦怠将不会是社会问题,而羡慕教师职业会成为社会时尚。

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因此,要让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坚持职业信念消除内在心理原因,建立合理的期望值消除外在社会原因,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应当改变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走出倦怠心理阴影。

以积极的心态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第11篇

一、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1.工作热情减退,易产生职业倦怠

从执笔登台授课到从容应对各种状况,从对理论概念的反复玩味,到对实践操作技能的把握,每一位中职教师都经历着一个蜕变的过程。在职业生涯中,通过艰苦的历练不断提高对本专业课程的熟识度。当我们回顾经历过的这一切时,除了收获喜悦的心情外,自满心理也往往伴随而生,在不知不觉中难以听进异己之见,工作止步不前;随之而来的是工作热情的减退,倦怠情绪随之而来。

2.与学生年龄差距逐步拉大,倦怠之心滋长

岁月匆匆,已不见当年的倩影和风度,三尺讲台映照下的是鬓角的白发和苍老的脸颊。随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年轻的学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曾几何时,和学生打成一片、谈笑风生的青年教师,多年后依旧在教育的田园里耕耘。在感悟人生的时候,往往不能做到用激情照亮自己的内心,倦怠由此滋生。

3.工作重压之下难以重新找回自我

中职教师在履行职责时,一方面要致力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招生就业的巨大压力,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学校管理中的“摊派”问题,等等。为了融入大环境,很多时候教师要花费大把的时间来应对各种差使,繁杂的日常事务使教师难以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很迫切。但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却步履维艰,中职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等问题都让教师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技术滞后,思维停滞,教学枯燥,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中职教师自己知道,又怎能不倦怠?

二、解决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职业倦怠表面上看主要是因为工作的长期性和重复性,而深层原因则是焦虑与烦躁。教师的职业具有特殊性,干的是良心活儿。绝大多数教师做人做事都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因此,要克服职业倦怠,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1.要锤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首先,要力克工作的机械、重复。机械、重复的工作不仅容易使身体劳累,更会影响到心态,严重的会让人身心俱疲。以变化的准备,迎接变化的学生,我们就多一份有备而来的主动和轻松,少一点被动的叹气和埋怨。

其次,培养一点业余兴趣。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多个兴趣点,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乐于与年轻人为伴;切忌凭空长叹,多愁善感。应当积极乐观,多看看青山绿水,多想想甘甜欢乐。心态放平了,兴趣产生了,思维就灵活了,怠惰之心自然就消失了。

再次,教书育人是种清苦的职业,是种奉献的职业。目前教育领域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社会上许多人对教师的工作不能够全面理解,不时会有一些情绪化的表达。身为教师要学会接受不同的声音,要做个心胸豁达的人,不要一味地抱怨,把成败寄托于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的成果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而且具有长期性,充分认识这个特点,我们就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多年后,当我们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成绩时,身为教师怎能不感觉到幸福和自豪呢?以如此心态投入工作,又怎能心生倦怠呢?

2.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有了目标和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教师要设定自己的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去实践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当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各种阴霾就会被风吹散,自己生命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3.多读多思,勤学好记

长期教授一门学科,似乎每年都在做雷同的事情,看似机械性的重复,实际上往往不是这样,这重复之中有着许多变化,教师应当学会优化并体验这个“过程”中的快乐。中职教师应当博闻强记、多读多思,把知识和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4.关爱学生,幸福自己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职教育目前在我国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担当的教育使命。与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中职生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悉心引导和无私关怀。中职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希望,要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同喜,与学生共忧。只有我们树立了关爱学生的情感和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落实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才能真正从中体验到做教师的幸福与快乐。

总之,教师面对职业倦怠,只有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才能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惑,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充满和煦的阳光!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增强教师幸福感 第12篇

数据固然有些呆板, 但引人深思。作为学校管理者, 也经常听到身边同事的抱怨。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 老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工作没有了积极性, 对学生没有了耐心, 备课、考试也不再追求“完美”……这已经成了许多一线教师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按照心理学解释,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个体化的认知及情感的消极反应。曾经有调查显示, 北京市80%以上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 75%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都想改行。在北京尚且如此, 别的地方更是可想而知。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现象,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

民族的兴旺在教育, 教育的兴衰在教师。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 提升职业幸福感, 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为什么会感觉压力很大?为什么部分教师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和幸福感的缺失?大家都在分析它的成因:工作压力大, 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 社会地位不高;教育对象复杂;应试体制的束缚等原因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识。辛苦、压力、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确实可以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但任何事物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回溯历史, 大教育家孔子, 一生致力于讲学授业;孟子也曾高呼“君子有三乐,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其一乐”;朱熹在岳麓书院招徒讲学, 质疑问难;历朝历代, 以传道授业为乐者不计其数。回首现当代, 张伯苓在半个世纪里, 从开办“家馆”开始, 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小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陶行知坚持“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他们是真正懂得教师职业幸福的人。我们不难发现, 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似乎并不完全源自物质的丰裕、社会地位的提高。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被誉为中国当代实践性的教育家, 他头上的光环无数, 但始终未脱离教育一线, 他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时, 还继续兼一个班的语文课。是什么鼓励着他在教育的一线奋斗, 是职业的幸福感。

实践证明, 一个教师没有幸福感, 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不仅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 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如何让教师充分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已成为学校乃至社会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014 年9 月9 日上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强调“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 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习近平说,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号召广大教师做“四有”好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在习近平看来, 首先, 要有理想信念。其次, 要有道德情操。再次, 要有扎实的学识。最后还要有仁爱之心。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固然有工作压力大, 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 社会地位不高;教育对象复杂;社会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原因,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倦怠与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来自教师自身。有人说, 应试体制下的学生是戴着脚镣跳舞。那么, 应试体制下的教师又何尝不是被捆着双手舞蹈。但我们不能因为体制的不完善就懈怠于自己的工作。教师也要戴着脚镣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最优美的舞姿。

一、理想信念的缺失导致职业倦怠, 教师需要理想的支撑

唐代大诗人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所说的“道”是为人之道。古人云:“经师易求, 人师难得”。一名优秀的教师, 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既要精于“授业”“解惑”, 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一位称职的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 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华中师大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老师的20 项修炼》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从来如此, 也将永远如此, 真正优秀的教师, 是个理想主义者;真正的教育家, 是个理想主义者;真正的教育理论家, 是个理想主义者。因为教育是为理想而生的, 为理想而活的, 教育指向的是未来的事业, 面向未来是教育的基调。的确如此, 做教师, 就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 做一个追求卓越的完美主义者。当一个教师失去了教育理想, 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的时候, 他就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刻, 这样的教师又怎能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呢?

突然想到一篇散文中的几个句子: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 因为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充实的人生, 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快乐的人生。对于胸中有梦的教师来说, 教育不是牺牲, 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 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 而是生活的过程。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 但它应当犹如百合, 展开是一朵花, 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犹如星辰, 远望像一盏灯, 近看是一团火。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 “照亮”自己。

其实, 在一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同时, 教育队伍中还有另外一个群体, 他们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 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 也成就着自己。他们致力于打造优秀的班级, 追求优秀的教学成绩, 从来没有报怨过。他们不计较金钱的多少, 甚至自己掏钱添置教学用品。他们坚守着几间破旧的教室, 几个孩子, 他们知道教育永远是一种慢的艺术, 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他们会耐心地为学生规划理想的蓝图。很多时候, 我们在高呼职业倦怠, 却没有意识到, 我们缺的不是金钱, 不是地位, 而是胸中的理想。

苏格拉底说过: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教师只有有了理想信念, 才能真正克服职业倦怠, 提升职业幸福感。

二、道德情操的缺失导致职业倦怠, 教师需要提升道德修养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对教师的道德修养阐述得非常到位:“你们穿什么样的衣服, 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与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 对孩子们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你们的态度神色上的些许变化, 孩子们都能感觉到。你们思想上的一切转变, 无形之中都能影响到孩子, 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道德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具有示范性的教育力量,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孔子说过,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可见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何其深刻, 何其深远。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高超的教育技能, 在道德修养方面自然要比其他职业要求的更高。

有人说过,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 育人者必先行示范。作为教师, 第一要务是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乐于奉献, 不计名利, 廉洁从教。让自己的灵魂在现实面前保持淡然和冷静, 不为社会生活中的糟粕和庸俗的道德左右, 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坦然地面对学生透亮的眼睛, 不让自己的精神防线在物质利益、个人利益面前出现一丝一毫的裂缝。”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 是四川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悬崖小学的支教老师。他们支教的村子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 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五架木制的云梯, 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 李桂林夫妇坚定地扎下根来, 和学生一起爬天梯, 过悬崖, 每次上学、放学, 他们把孩子们一个个背上、背下, 十九年如一日。而代课教师陆建芬每月仅有200 多元的工资。现实中, 还有许多像谭千秋一样的教师, 当灾难降临时, 面对死亡的威胁, 他们的“本能”却是挺身而出, 以一人之躯, 换回学生的生命;还有“一人撑起瑶家小学”的全国模范教师盘振玉;还有“三十年守候太阳山”的全国模范教师邹有云……

这些教师虽然普普通通, 却犹如璀璨的群星, 闪闪发光。他们凭着一份爱心, 一份责任, 一份追求, 一种精神, 做出了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用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坚守成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也是对教师修养最好的诠释。

教师缺失了道德修养, 无形中也贬低了自己的身份。这样的教师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 他们无法体验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 久而久之, 教师职业只会让他们感到乏味甚至厌倦, 何来幸福可言?

三、自身学识的欠缺导致职业倦怠,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倘若当教师的, 自己天天去研究, 有所得, 即随时输入于学生, 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 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 固然要学而不厌, 就是当教员的, 也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在他看来, 教师只有天天学习, 天天接受再教育, 才能常教常新, 有教学之乐, 而无教学之苦。陶行知每天问自己这样四个问题: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平淡无奇的四句话, 却发人深思。正所谓要想让学生进步, 教师自己要先进步;要想让学生学习, 教师自己要先学习。如果不读书学习, 思想跟不上时代, 只是做到专, 而不能做到博, 课堂就缺少激情。央视百家讲坛短短的四十分钟总是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那些大师们在讲坛上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地讲解历史文化, 深受欢迎。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赢得尊重, 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的博学。试想, 如果一个老师能像大师一样古今中外, 信手拈来, 那么学生会怎样?教学的效果会怎样?教师自身的感受又会怎样?这样的教师会有职业倦怠感吗?

而很多老师没有读书学习的习惯, 上完课完事,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内容还是那些内容, 熬到退休, 难免出现职业倦怠。甚至一些青年教师, 因为不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而在教学工作中屡屡挫败, 长此以往, 他们体会到的只能是失败感, 何来幸福可言?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不断积累, 不断更新, 不断提高,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方能得到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享受, 追求精神之乐, 进而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感。

四、爱心的缺失导致职业倦怠, 教师要富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雷玲在《教师的幸福资本———做成功教师的8种特质》一书中指出, 幸福的资本之一就是做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育人, 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懂得用爱心去关怀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 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灵,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一篇文章中这样阐释爱心与教育:“用爱耕耘, 用心收获。因为爱教育, 你才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因为爱教育, 你才不会过多关注自己付出了多少;因为爱教育, 你才不会为了一时的不快而垂头丧气;因为爱教育, 你才会不失时机地创造教育的奇迹;因为爱教育, 你才会时刻收获教育的感动;因为爱教育, 所有的坎坷都像野花般清香, 橄榄般耐人寻味。你不为工资低而烦恼, 你不为学生的调皮伤感情, 你不为领导一时的不公正而闹情绪。”的确如此, 因为爱, 什么困难你都不会在乎;因为爱, 你永远都体验着幸福;因为爱, 所有的阴霾都会一扫而光。

上一篇:三级预防保健下一篇:管理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