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整合范文

2024-06-26

城市整合范文(精选12篇)

城市整合 第1篇

1 城市道路景观概念

从城市景观建筑学的角度来分析, 城市道路景观是指人们所感知的道路实体要素与空间要素的组合体, 然而因为人类的行动、感知能力往往通过某些方式影响或作用于物质化的客体景观, 与人类关联的城市道路景观所包含的意义远不止于客体的外在表象, 还与景观中的行为主体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 城市道路景观就是道路空间、城市社会生活、道路实体所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体。

2 当前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但是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城市综合形象的提升。城市道路景观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 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个性较为突出, 较多地考虑个体的特征, 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城市道路景观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导致城市道路景观较为混乱, 降低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可识别性。

其次, 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 施工现场给城市景观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施工现场脏乱差的情况较为突出, 直接降低了城市道路景观的连续性。

第三, 城市道路两侧的宣传牌、报刊亭、路灯等设计风格较为单调且缺乏较好的统一性, 整体的自我表现意识较强, 彼此表现出较强的不协调性, 影响到城市道路景观的统一性, 加剧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混乱。

第四,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城市道路成为了车辆的天下, 道路红线不断聚集, 给城市人们的步行等带来了较大的限制, 不符合城市道路景观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第五, 城市道路虽然是政府的形象工程, 但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过多的考虑道路的观赏效果, 导致城市道路景观整体的生态效益较为缺乏, 传统的降噪吸尘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降低了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效用, 不符合当前构建生态和谐型城市的要求。

3 城市道路景观整合设计的内涵与原则

3.1 城市道路景观整合设计的内涵

城市道路景观的整合设计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组合所有的功能, 而是对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交叉综合分析, 在交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实现城市道路景观各个要素的重新组织和调整, 将城市道路景观的结构、质量及数量从功能与结构的角度整合为一体, 因此, 整合城市道路景观是一种手段, 更是一种方法, 通过整合城市道路景观, 构建出渐变且连续的秩序, 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在城市道路景观的所需要的心理与生理需求, 最终全面体现出现代化城市建设当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3.2 城市道路景观整合设计的原则

3.2.1 整体连续性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整合过程中, 遵循整体连续性原则是人类对连续性活动的一种客观要求。人们的活动是城市道路景观中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动态过程, 具有非常强的连续性, 因此, 整合城市道路景观也应全面体现出连续的整体, 更好地保证城市道路景观整合的效果。

3.2.2 层次性原则。

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整合过程中, 还应当遵循层次性原则, 这是在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 有效实现各个模块的有机整合, 协调城市各个子母系统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保城市道路景观处于一个动态连续当中, 最终形成一个衔接有序、层次分明的城市道路景观整体结构。

3.2.3 综合多样性原则。

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整个认识的过程中心理模式的引导起着关键作用, 所以, 同样的事情, 由于人们实际需求、身份及职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给人们带来的体验就有着较大的不同, 因此, 这就需要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整合时, 应当多样化、多功能的满足形形色色人的需求。综合多样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功能的不定性与景观的多样性。

3.2.4 动态渐进原则。

动态渐进原则是指城市道路景观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当形成一个相互补充、良性互动的过程, 最终实现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互动发展。同时, 根据人们直觉恒定性, 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整合时, 应尊重现状、尊重历史, 需保留一定的历史记忆, 从而有效地达到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的满足, 从而使城市道路景观整合的结果对人们显得亲切又熟悉。

4 城市道路景观整合设计策略

4.1 城市母系统与城市道路景观整合策略

城市道路景观处于城市这个大的母系统中, 因此, 应当做好城市道路景观与城市母系统之间的有效整合。具体实施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各项管理措施、交通政策、结构层次, 从而实现城市道路景观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协调发展, 例如, 通过增强城市道路网的密度, 优化城市支路与干道系统, 有效地引导车辆分流, 缓解干道交通压力。同时, 在整合城市用地与城市道路景观时, 应全面遵循多功能复合的原则, 缓解城市道路空间的空气污染问题和压力;甚至将大型商务办公等公建的沿街线性布局调整为成片区布局, 引导大型商务活动向用地的纵深方向发展, 从而将它们吸引到交通流转移到城市支路, 分散干道上大量的交通流。

4.2 城市道路景观自身整合策略

城市道路景观在整合过程中, 应有效整合自身所含的元素, 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 应首先整合客观要素, 实现各个客观要素, 例如:形式、色彩、材质等要素达到相互兼容、相互协调的效果。其次, 有效整合主体要素, 满足当前城市道路景观整合整体性与连续性的要求。第三, 有效整合主体要素和客观要素, 从而使客体要素适合主体的人体尺度、视觉习惯等心理约定, 主体能够自觉地融入客体景观, 并会本能地适应和理解客体景观环境。

5 结语

综上分析, 城市道路景观整合的过程中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既需要考虑整个城市结构需求, 还应当从各个分点的要素入手, 全面保证各个要素之间的合理融合。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整合时, 谨慎选择设计方法, 做好每个环节的设计与施工, 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 才能取得最好的城市道路景观整合效果。

参考文献

[1]闫佳伟, 张建林.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简析——以铜梁县已建城区主干道景观改造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 2010 (5)

[2] 张翼峰, 龚先锋.基于“缝合”理念的城市交通性干道城市设计探析——以武汉市雄楚大街 (西段) 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 2010 (11)

[3] 周聪惠.城市广场用地规划整合与调控途径——以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规划师, 2015 (1)

整合资源实现城市协调的论文 第2篇

摘要:软实力影响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未来走向,城市软实力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和长期的过程,也对现代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从城市管理的视角,对城市软实力建设进行思考。

关键词:城市软实力;城市管理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对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对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21世纪又称为城市世纪,作为国家构成主体的城市,它的实力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它的崛起能带动国家的崛起。

城市实力可以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指的是一个城市在经济、军事、科技、资源、人口等物质性力量。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主要包括文化资源、政治制度、管理体制、道德传统、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可以说城市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和载体,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限延伸。从城市发展阶段上来看,在城市发展的初期,软实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不突出。城市刚刚诞生之初,自然资源的开采、基础设施的修建与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等是城市最迫切需要进行的活动。这个时间阶段,即使单纯开发各种物质资源,忽略城市自身软实力力量的充分挖掘,也可能使城市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和提高。而随着城市成熟期到来时,各种物质资源都已经被开发到极限,城市开始面临发展瓶颈问题。此时,软实力对城市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强化城市软实力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致力于城市软实力的建设,有助于城市尽早走出发展的停滞期,找到新的突破点,进而促使整个城市向更高层次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逐步增强,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在这个大背景下,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很多城市也已经迈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城市硬实力稳步提升。但是,城市软实力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政府为主体、各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对城市的公共设施、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展开的管理活动及相互影响的过程。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等等。管理本身既是一种软实力资源,又是软实力衍生的作用机制。城市资源在管理的有效经营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为此,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与做法,才能有效发挥管理的软实力。

一、转变政府现行的管制型的治理理念,积极向服务型政府靠拢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是在公民本位的理念的指导下,以公众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公共机制的建立向广大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而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1]。新公共管理运动运用在城市管理中,要求城市政府转变理念,将城市管理看作一种公共服务,看作城市公共物品提供者和被提供者的协调和共赢。要按照建立建设服务政府的要求,树立以公众满意为价值取向的服务理念。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政府官员还从“官本位”的角度看待权力,在行政行为上,大多采用行政强制、行政命令、行政制裁等具有单方性和不平等的方式,造成了地方政府和人民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城管与市民冲突事件频发,已成为当今城管中的突出问题。理清城管执法的边界,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必要的管制仍不可缺少,对于那些严重影响公共利益的市民,如恶意违法经营的商贩,应当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市市民构筑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对那些因生活所迫而谋求生存的商贩,应当予以尊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他们的生存权与财产权。可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分类管理,设定禁止区、限制经营区和开放区,在能够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的同时,也将游商小贩纳入有序的管理范围内。

国外有很多城市在这方面的很好。以国际大都市著称的泰国首都曼谷,哪里有人就有摊点。从繁华的商业街道,到偏僻的居民区,都有流动的商贩。因为泰国政府认为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比市容更加重要,不让这些人摆摊谋生,有的人就可能为了生计去偷去抢,影响社会稳定。[2]有“欧洲之都”美誉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有城管,且看重规范,以维护市区的整洁和交通;但规范的执行,却比较宽松。在布鲁塞尔申请执照比较简单,只要向联邦政府出示身份证,以及当地政府相关证明文件即可,批准过程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小商贩们缴纳的税收、管理费很低,比固定商店少得多;在市区街道的“流动商贩”,可以在规定的街道范围内流动;对无照商贩的处罚相当宽容,许多时候只是警告。[3]

二、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增强城市管理软实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以人为本要求城市管理者通过提供高质量、优品质的公共产品,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公共需求,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照顾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因此,在城市管理中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城市的管理要围绕市民生活舒适为轴心,以市民的幸福感指数的提高为努力的方向,在每个政策、每个环节、每个举措都具体落实这种理念,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出现一批祥和的氛围,城市就极具人气和吸引力。新加坡政府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理念随处可见,如针对多雨、烈日的气候特点,每幢房子之间、通往公用设施的路径都有绿荫长廊相连,行人可免遭日晒雨淋之苦;最近林厝港组屋因拆建需集体搬迁时,政府认为居民相处几十年的良好邻里关系应予保持,便将大部分住户集体迁到新居,保留居民的生活习惯环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政府的种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成就了这个和谐、文明、富足的现代化国家。我们现在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以人为本为重要基础,以每个城市的和谐为节点,进而实现整个社会为覆盖面的和谐。

三、公众参与成为当今城市管理的趋势

城市治理的过程,并非是城市政府单方面行使权力的.过程,而是政府与城市公民共同作用于城市事物的过程。这里的公众不仅包括个体的市民,还包括各类企业、协会、社团等等。单靠政管执法部门管理是难以涉及到城市各方面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公民的参与可以反映公民的偏好,城市政府制定出的公共政策才能有效回应公民的需求,同时城市政府自身也能得到提高与完善。为此,公众作为城市利益的相关者,应当积极行使民主权利,主动参与城市管理。作为公民,一方面要认识到自身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和法律所赋予的公共权力,具有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公民要提升自身参与处理城市事务的能力。作为城市政府,应当尊重并保障公民积极行使民主的权利。尤其应该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使公民了解与城市公共事务相关的信息与资讯,另外,尽可能的为公民提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城市事务处理的机会和途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节约城市管理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一种互动的效果,公众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提高、权利得到尊重的同时,城市的管理成本逐步下降、城市各方面也得到完善,进而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四、改变管理目标,以单纯发展经济转向建设宜居性城市

所谓宜居性城市,不同的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总的来说,分为三点:一是城市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二是城市各项物质条件完善,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交通、住房以及市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条件良好;三是城市的人文氛围浓厚,城市的道德风尚、文化底蕴以及市民受教育程度。

过去,由于我们过去一贯形成的要以发展为导向、盲目追求GDP等经济指标的思想,使得我们在城市经营中在追求速度与规模的时候,却忽视了城市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日益密集,城市居住空间日益紧张,城市污染问题也接连而至。近些年来,城市更新改造更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固然一些城市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城市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管理思想的指导,带来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多城市以经济利益至上,不顾城市的整体社会效益,大拆大建缺乏规划,不仅造成了人、财、物的损失,而且使得城市的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到了市民的基本生活状况。因此,宜居性城市应成为众多城市新阶段的建设标准。城市的管理中必须倾向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宜居环境的营造,关注居民的幸福指数。

总之,对城市的建设往往是阶段性的任务,而对城市的管理则是要长期进行的。建设好的城市不见得能长期维持下去,只有管理好的城市才能得以长久的存在。城市管理能够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城市高效协调运行,促进经济、社会以及城市软实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

[2]皮乾坤。城市管理与化解矛盾[J]。城市管理前沿,(1)。

城市信息管网存量资源整合分析 第3篇

摘 要:为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管道资源,促进电信运营市场有效竞争,很多城市近年来成立信息管网公司负责本地信息管网的统一建设、统一运营。新兴信息管网公司普遍面临城市既有管网的资源整合难题。从运营商竞争、现行法律、法规及政府管理职责等方面对城市信息管网存量资源整合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管道;存量;整合

管线分离可以促进通信市场竞争有效开展,提高社会效益,前提是管网公司的管道能尽快形成颇具规模的网络。因此存量资源整合是管线分离体制实施的关键。然而由于存量管道问题是历史政策长期遗留的问题,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整合存量管道资源具有相当的难度。

1 运营商缺乏开放存量资源的激励

追求垄断是任何一家公司正常的经营需求。在城市大部分地区,主导运营商通常拥有较多存量管道。出租或出售管道为其带来的收益显然远小于用户改用其他运营商网络的损失。出于现实竞争的需要,主导运营商囤积闲置管道资源,以小博大具有市场合理性。即便是非主导运营商,如果拥有存量管道资源,也不愿意向其他新进入者开放。

2 现行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2.1 地下空间权立法上呈现盲区

所谓地下空间利用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利用地表以下一定范围的空间并排除他人干扰的权利。城市地下资源属国家所有,可利用空间是有限的,现实情况是基础通信管道管理形态物权缺陷、产权界定原则模糊。

物权是指依法对特定的物进行管理支配并享受物之利益的排他性财产权利。基础通信管道形态的物权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建设开发商仅能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可分为地表土地和地下空间两部分,因而产生地表土地使用权和地下空间使用权两个概念。我国对地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法律规范较全面,而对具有相同属性的地下管道资源使用权和产权,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是基础设施建设法律制度上的空白。

在传统的土地法理念和土地法制度下,土地所有权效力的范围是以地表为中心而有上下的直接支配力。作为土地所有权客体的土地于物理上虽可区分为地表、空中及地中三部分,但在法律制度与社会观念上,仍是将三者视为一个整体。这种绝对的土地所有权理念直接导致了权利滥用。

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明确: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目前,我国关于地下空间利用方面的专门立法尚属空白,仅存在相关的单行法及一些地方性法规。

2.2 信息管道在城市配套设施中的定位

邮电政企一体时期,电信主营业务是话音,并且主要为党政军、企事业单位服务。随着国内电信市场迅速发展,通信转变为面向所有人的普遍服务,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非奢侈品,因而通信网络敷设必须覆盖整个城市范围,即有道路就应该有通信线路。道路是城市的交通脉络,通信线路是城市的信息之路,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通信管道是通信线路的物理承载,出于城市美观考虑,应随城市道路同期规划、建设,根据相关规范预埋在道路一侧或两侧的地表之下。从信息化对现代城市建设的意义上来说,通信管道显然和城市道路一样可以定位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虽然通信管道在今天已经具有城市基础设施特征,但是现行模式是各通信公司在取得管道用地后,投入资金进行管道建设、维护和管理,在市场竞争格局下,通信公司不仅要考虑管道投资本身的效益,还会因其资源的紧缺性,作为竞争手段而加以利用。

2.3 国有资产监管执行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资格,应促进国有财产保值增值。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第五十五条:国家出资的企业,由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说明中指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国资委)的监管范围,确定为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地方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由改革后设立的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监管。

国资委在《关于中央企业加强产权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等产权管理基础工作,做到产权归属清晰、资产评估科学。产权登记的主要作用是依法确认国有资产权属关系,企业通过产权登记取得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证是确认企业产权归属的法律凭证。信息产业部在《关于通信管道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国家在对电信体制改革和重组中已经明确,各通信公司现有的通信管道资产属于各通信公司所有。中央国有通信企业的资产列入中央财政,属中央所有,各地不宜以行政命令平调。通信管道资源的重组和调整,由各通信公司根据市场经济原则自愿进行。

2.4 电信破路权与稀缺资源分配

《电信法(草案)》在“电信管道建设”的条款中规定:“电信管道的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协调。规划、建设道路、桥梁、隧道或者地下铁道等基础设施的,应当预留电信管道建设空间。”

基于WTO法律文件《基础电信协议》中《参考文件》第6点“稀缺资源的指派和利用”:任何分配和使用稀缺资源,包括频率、号码、破路权的程序,应以客观、及时、透明和非歧视的方式进行。2002年初WTO电信专家组解释“破路权”的含义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管线建设时,通过道路(如市区、桥梁、公路、隧道等)的权利。

关于“破路权”和“稀缺资源”的解释,利益各方尚有较大分歧。如果将城市地下空间明确为稀缺资源,则各家通信公司应有权共享地下通信管道。破路权的法律规定广义上应调整的是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道路管理者、桥梁所有人、其它不动产所有人及其他合法权利人之间在“破路过桥”等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运营商实际工作中最大量的通信线路建设是这类行为,是否构成电信稀缺资源,目前没有相关司法解释。主导运营商认为,即使瓶颈地段的通信管线可作为电信稀缺资源,但不能采用行政征用和划拨使用的方式。

3 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清,行业监管乏力

由于国家对基础通信管道利用城镇地下空间资源存在着物权缺陷,加上长期以来,我国电信行业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使得国家对利用城镇地下空间建设基础通信管道的行业管理主体难以明晰。

在实际管理中,通信管道建设市场实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电信、电力、公用、民防等各行政管理部门各司其职的原则,这些部门分别代表国家对国有土地地下空间资源履行行业管理职权,事实上造成了政府管理部门职权不明晰、行业监管乏力的现象。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通信管道建设市场变化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没有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启动司法程序,如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等对通信管道产权予以明确,通过政府机构改革调整有关部门的职能,因而出现监督的真空地带。

《信息产业部关于对电信管道和驻地网建设等问题加强管理的通知》(信部规[2005]330号)指出,本着有效利用、节约资源、技术可行、合理负担的原则,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实现电信管道、电信杆路、通信铁塔等电信设施的共用。已建成的电信管道、电信杆路、通信铁塔等电信设施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将空余资源以出租、出售或资源互换等方式向有需求的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开放。在空闲资源满足需求的路由和地点,原则上不得再新建电信管道、电信杆路、通信铁塔等电信设施。对于已建成的电信设施无空闲资源可利用的路由和地点,应当尽量通过技术改造、扩建等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满足需求。《通知》要求企业自发调节现有资源,不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在实际操作中,监管部门也没有办法确认运营商是否有闲置资源,因此可操作性不强。

4 促进城市信息管道存量资源整合几点建议

存量资源整合需要政府调控和市场激励相结合。随着城市信息管网公司的成立,运营商一般不再享有获取城市地下空间权利建设信息管道,管网公司在新区新建的管道是每个运营商今后拓展业务的必备资源,政府、管网公司和运营商之间良好互动才能推进管道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通信运营商均为央属企业,通信管道属于中央财政管理范围。2003年2月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最新《电信业务分类目标》已经将通信管道的出租、出售从基础电信业务中删除,地方政府可以此为契机与国资委协调对各通信公司管道资产的管理,促进管线分离。

国资委和通信运营商均反对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征用或划拨通信管道,可行的办法是对通信管道进行国有资产评估转移至地方政府实施监管,特别是在城市瓶颈路段,可以作为地方政府优化通信管道资源的入口。

物权法通过确认产权和保护产权,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物尽其用。现行运营商之间通信管道资源分配不均,是电信市场化改革的遗留问题,但是通信管道的产权是明晰的,因此无论运营商管道资源多寡,在物权法上都要实行平等保护。

作为地方政府,可以在公共资源的配置、市场准入等方面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有关市场准入的特别规定,在工商范畴进行调节。

烟台城市整合营销策略研究 第4篇

一、相关研究评述

西部大开发时期的美国最早对城市营销进行研究, 20世纪初期欧洲的一些沿海城市也开始将城市营销运用在旅游业中。但是实际上城市营销的概念是在城市销售的基础上提出的。城市销售顾名思义, 是只针对受众市场通过推销或促销的手段尚不涉及城市内部的营销。城市销售的诞生基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经营的某些模式日趋成熟, 相关学者开始借鉴市场销售思想提出销售城市的看法, 即通过对城市自有资产的市场化利用, 实现“以城养城”的目的。城市销售与商品交易不同, 城市销售不涉及所有权的转变和权利的运用,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城市整体资产有效利用的理念, 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思路。1980年城市之间竞争加剧, 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在政府公共管理事务中的应用, 并把城市视为企业, 以城市未来作为产品, 形成了城市营销的最初思想。1998年Shoa和Kim在对市场营销的研究中结合了城市管理实际, 形成了城市营销的理念。接着Kotler等人对城市营销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

二、研究主体

烟台是山东沿海城市, 是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 有“苹果之都”“黄金之城”等美称。2016年4月26日, 以“避暑胜地·宜居烟台”为主题的城市综合营销推介会在北京举办。相关部门和人员分别围绕“宜游、宜居、宜业”对烟台的亮点和特色做了重点推介, 引起了与会嘉宾对烟台的极大关注。烟台城市形象宣传广告亮相北京是烟台市委市政府城市综合营销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 旨在通过首都北京的强大辐射能力, 提高烟台知名度, 扩大烟台影响力。早在2015年烟台市进行了烟台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城市别称、城市形象标识“三项征集”活动, 活动成果如表1:

(资料来源:中国烟台政府门户网站) Sheet One“Three Collection”activities (Data source:Yantai China Government Portal)

尽管烟台在城市营销中积极调动市民的积极性, 努力形成烟台市城市营销特色, 但是到目前为止, 烟台市还没有一个综合的系统的被广泛认知的城市定位, 城市建设缺乏独特性, 城市定位不明确。烟台市的城市营销务必从现有经济、文化、旅游、人文等方面着手, 进行具有烟台特色的城市营销。

三、烟台城市整合营销策略新思路

(一) 整合各方力量, 为城市营销助力

整合营销理论是指统筹各种传播方式实现最佳组合, 以特定的目标受众为传播对象, 传递类似的营销信息, 加强联系的活动。烟台市城市营销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 整合各方力量达到协调配合。为完成烟台市特色城市定位, 城市相关管理者要尽快建立起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城市营销研究队伍。管理者可以在高校或其他社会组织中启用优秀人才投入到烟台市城市营销活动中。另外, 城市管理者加强城市营销理念的宣传, 改变人们城市营销淡薄现状, 通过搜集民众感知资料进行整合并结合烟台市实际寻找城市特色文化。

(二) 加强环境建设, 渗透特色城市形象

城市环境和软环境作为重要的城市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要有必要的城市形象渗透, 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外化表现,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诟病, 对城市营销产生制约作用。城市管理者要建设适宜的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价值, 立足实际, 强化城市特色绿化;软环境的建设包括思想观念、政策法规和文化氛围等, 城市管理者出台经济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 同时提高服务水平, 注意对问题反映者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 创建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

(三) 加强周边合作, 形成互助群体

加强周边合作有利于优势弥补, 形成牢固的竞争力, 增加市场占有量。烟台曾是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周边譬如青岛、威海等城市的合作, 形成“城市集群”, 联合进行城市营销, 推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 共同实现高效的城市营销。。

总结

总之, 城市营销的成功务必建立在清晰的城市定位上, 通过改善城市内部环境加强城市营销的效果, 以保证城市在城市现代化和激烈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增强城市政府、企业、市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琳.烟台市城市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 2014.

[2]李玮.烟台城市营销策略研究[J].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 2015.

整合资源 制定清单 建立城市党建 第5篇

立标:跟时间赛跑,把刚性准则树起来

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既是一项创新举措,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省、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部署启动会结束之后,该县积极推行第一时间学习贯彻、第一时间专题研究、第一时间成立机构、第一时间考察学习、第一时间制定方案、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开展培训、第一时间试点先行的“八个第一时间”要求,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这次外出考察学习安排的非常及时,村级党员“积分制”管理、班子成员“驾照式”量化扣分管理、党性体检清单、党员“红黄榜”等经验做法,对我们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该县界石铺镇党委书记张亁龙在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中这样写到。

先学先行、以学促干。为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该县安排组织部长带领有关乡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党务干部赴安徽考察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学习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确定20个农村、机关党支部开展前期试点工作。同时,重点从推动实现党支部政治建设、组织设置、班子队伍建设、党内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基础保障、考核评价机制等七个方面制定了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规范标准和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支部建设标准化行事历》,分阶段量化、细化为43项具体目标任务,策划制作“一图看懂”和《成纪先锋微报》,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提供了遵循和标尺。

对标:与基层接轨,把差距短板找出来

有了标准,就要实施标准,实施标准,就是要树立标准化意识和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和破题指向,按照标准来查摆问题、整改提升、推动落实。近年来,该县一些党支部不同程度出现政治功能弱化,抓党建责任体系不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开展不经常规范,出现职责盲区和制度漏洞,工作“浮在面上,停在纸上”“自我空转”“两张皮”等顽疾,成为目前亟须破解的一道道新命题。

“只有在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科学实用的标准规范,推动支部建设对标开展、对标衡量、对标督查、对标问责,才能增强抓党建的意识和动力,提高抓党建的能力和水平。”该县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实施方案起草小组负责人在方案讨论会上强调。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在推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中,该县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自身实际,依据标准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查摆问题不足和差距短板,农村党组织对照8项标准50条规范,机关党组织对照8项标准39条规范,国有企业党组织对照6项标准26条规范,厘清规范事项,逐一对照检查,分清哪些达标,哪些未达标,查找具体原因,逐条逐项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清单,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促规范。各级党组织对照手册,清理所属支部不达标的项目共计3245条,层层建立工作台账,结合“温馨提示”配套任务清单,实时掌握工作动态,逐项对账销号达标,目前已整改到位2571条。

达标:和问题较真,把工作质量提起来

如何处理好标准与质量的关系,是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核心所在。“推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不是在以前工作基础上重构体系、另起炉灶,要结合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把党支部日常工作纳入标准化体系,用标准矫正、匡正以前不够规范、不够严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提升工作的质量。” 该县县委书记王晓军在参加全市党建统领“一强三创”理论研讨会上发言时说。

在解决问题上较真。针对对标环节查摆的问题不足,该县推行党委统领牵总抓、书记负责率先抓、班子成员齐心抓、党务干部全程抓、严督实导跟踪抓、宣传推介引导抓“六抓”模式,建立分类指导机制,40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1+3”、各党(工)委书记、党建办主任(分管领导)按照“1+1” 分类指导模式,包抓联系190个基层党支部,每月对“责任田”联系指导不少于1次,并每月通过抓党建“温馨提示”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包抓领导,从而形成县级党员领导主动帮抓和指导分管领域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引领效应,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主动认清问题短板,逐环节规范、逐问题整改,形成了自上而下聚力抓标准化工作的全新格局。

标准化离不开信息化。该县积极推进标准化与信息化有序衔接,依托“成纪先锋”智慧党建平台和“一大一微”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开发建设集基础信息录入、分析评估、动态监测、达标验收、成果展示等为一体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管理系统。全面推行积分管理和痕迹管理,科学设置党员合格指数量化考评标准,积极整合开发基层党建信息网络资源,管好用活“一大一微”“一站一眼”“一云一号”和空中课堂等党建网络平台,为支部标准化工作提速推进装上了“助力器”。

评标:拿效果说话,把优劣高低筛出来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身子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那么,对照高标准,有没有实现高质量,工作成效就是最好“试金石”。

“结合我县基层党建实际,在承接省、市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大一微’、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运行管理,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温馨提示’和督查通报,党员积分管理,‘三个带头人’队伍管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这里的每一项标准、每一个指标我们都要盯紧抓实,加强过程管理和考评结果运用,确保每一项标准、每一个规范都能落到实处。”该县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在全县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部署启动会上这样要求。

为确保每一个标准都能在基层支部得到实践检验,该县坚持标准要求,建立定期自查问缺、随机抽查问实、季度巡查问效、年度考查问责的“四查四问”常态指导督导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评定、坚决兑现奖罚,采取月报告、季调度、随机抽查、观摩交流、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抓好平时督查考核,采取“第三方”参与和交叉检查等方式,进行科学评估、抽查验收和评定等次,一个支部一个支部考、一个标准一个标准过,确保等次评定真实准确,真正让好的、差的对号入座。

浅谈高层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第6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建筑形态;空间整合

1.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

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型式:

1.1周边式体型

建筑占满基地,没有外部空间,这种类型主要见于高层建筑发展的早期。

1.2广场与城市环境结合

高层建筑沿街道后退,在其前部留出广场,作为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中介。

1.3利用裙房丰富外部空间

高层建筑裙房的出现是由内部功能问题所带来的。在空间上却可以拓展外部空间。裙房形式比主楼自由,如裙房与庭院和广场相结合,可以丰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如加拿大温哥华的纳尔逊大厦,主楼高25层,在一侧设计了“L”型的裙房。从裙房到广场地面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和色彩,精心设计了层层跌落的水池、台阶、花台与铺地。外部空间為公众服务,层次丰富。

1.4主楼底层架空,与城市空间结合

高层建筑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底层架空的手法,将底层变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中介空间)。如香港圣约翰大厦,位于港岛花园道与红棉路之间一条狭窄的弹丸之地,22层高的大楼,标准层面积只有约13m×32m,地层架空,成为城市公用空间。

1.5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成为一种中介空间

高层建筑的室内中庭与外部空间相结合,向公众开放,成为一种有屋顶的城市公共空间。

1.6高层建筑群形成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群之间围合成城市广场。

2.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控制原则

2.1外部尺度的控制

为解决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导致城市空间生硬、纷乱的现状,设计师应注重对建筑外部尺度的把握,避免建筑体量失衡,带给人们疏离感或压迫感。建筑物的尺度包括其形体的长和宽、局部之间、整体之间、局部与整体以及整体与城市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即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元素给人的感受。在这一问题的控制上,应首先考虑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受,并以其为标尺,结合街道尺度、城市尺度等整体考量。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这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应考虑列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应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干沿街部分,减少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为保持街道空间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呼应。对城市尺度的考量主要表现在选择合理的建筑高度以控制其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建筑应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是突出自我,盲目炫耀。

2.2体量的控制

高层建筑因其巨大体量对城市空间的改变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设计者应从“在城市空间中进行创作”这一高度展开设计思路。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其造型往往有追随于结构形式、避免变化的趋势。如何在形体规整的几何体上运用加法、减法等处理手段,设计出既符合城市风貌,有具有明显识别性和代表性的建筑外形,是现今国内外建筑设计师的一大工作重点。

3.高层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策略

3.1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的组合方式

城市区位空间的平面视角是人们身处城市中对城市形成的直接感知,其内外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方式对城市空间的构成及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大型的高层建筑必须将内外部空间向城市空间开放,以便使得城市的区位空间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让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相容。

3.1.1发挥广场的作用

让广场成为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的过渡和协调点,这是联系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区位空间的最简便的方法。广场的开放性空间既联系了室内空间,而且就其本身来说,是城市区位空间的组成部分,与城市区位空间不存在任何遮挡。因此,采用这种方式来连接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是有效的。并且为了增加高层建筑与城市区位空间之间的链接的层次性,可以通过水平界面的抬高或者降低,使得广场立体化,从而构成立体化的城市区位空间。采用这种方法要求高层建筑宜向后退,以便形成空间的渐次性。这其中存在一个尺度,尺度把握不当,要么不能减少对视觉的压迫,要么就使得高层建筑与街区分离。

3.1.2以中庭链接高层建筑与街道

中庭也称室内广场,它有城市广场的一切设施和功效,并且还具有城市广场所没有的功能,即四季如春,流水潺潺,这里是一个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大型室内空间,是一个全天候的公共活动场所,通过中庭,在空间的高度上便形成了一种层次性,阻挡了高层建筑在视觉上的对街道的压迫感。

3.1.3利用过渡空间

过渡空间是建筑外部公共空间与内部公共空间的中间体,是链接城市区位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纽带,它同时属于建筑空间和城市区位空间两种空间系统,与城市的区位空间有直接的联系,它通过将外部空间的室外感转换为内部空间的室内感。不同与广场 中庭,过渡空间的表型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如骑楼、柱廊、连续的拱门等,这些空间能够形成室外空间的围合界面,从而使得室外至室内的空间变得有层次,正是这些层次,变换了人的尺度,从而消除了人们从城市区位空间进入建筑内部空间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3.2高层建筑单体的控制

就高层建筑本身来说;其外部空间表现形式对城市区位空间的影响巨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体型以使得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和谐就尤为重要。由于塔楼是高层建筑的主体,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其要进行严密的设计,要既能融入周围的空间,与周围的城市空间相和谐,同时又能表征一个城市的形象。除此之外还需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首先,建筑单体各部分的尺度比例协调。高层建筑有主体、裙房和顶部三部分组成,这三者的尺度比例合理,才会使人感到舒服,建筑在总体的外观上才具有美感,它是建筑与城市空间和谐共生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比例不合适的高层建筑能够融入城市空间,只能破坏城市空间。

其次,处理好立面的尺度关系。立面的设计包含两个因素,即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在设计的时候,要使得这两个因素的的比例以及这两个因素与整体的比例关系相匹配,从而达成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立面应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从而使高层建筑统一、协调。

再次,从整个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说,裙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裙房对城市区位空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使得高层建筑的体量富有层次的变化,使得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表形式有了过渡,从而使得高层建筑不是突兀地矗立在城市的区位空间里,因此,对于裙房的造型以及色彩应当要进行细致的设计。 (下转第155页)

(上接第148页)4.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顺校.周湘津,高层建筑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整合 第7篇

1 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间。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休闲场所,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 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块。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穿插的塔楼,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正如一幅艺术摄影,照片是单向面的,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3 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比例感受的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理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存在三者合理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以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是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2) 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除了需注意以上两点外,还应考虑局部尺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城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之目的。

4 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这是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的一种新思潮。高层建筑生态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注重把绿化引入建筑楼层,考虑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等因素。此外,屋顶绿化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可以看出建筑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即便这样,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数是平屋顶,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

5 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处理

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城市的标志。在十分重视城市空间设计的今天,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在保护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和维护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肤浅甚至盲目地把它仅仅当作权利、财富和技术的象征,极力追求所谓的个性,而产生了一批极尽奢华甚至怪异的高层建筑顶部,或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制造了大量平庸的复制品。这个结果导致了整个城市空间的破坏、城市整体性的支解和“千城一面”的局面。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一个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而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地发展下去。

6 总结

高层建筑以走过百年历程了,其设计风格虽部段变化着,但始终与城市空间环境发生着关联。任何设计风格的形成,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和意义。因此,重视探寻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结合,有助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完善,是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的途径。

摘要:对于一座建筑来说, 其外观的成功只能说明它雕塑性质的形象满足了人们视觉审美的基本要求, 而高层建筑的设计才是每一位设计师都需要仔细推敲的内容。文章针对在现在建筑如何做到与整个城市空间的融合进行阐述。

佛山城市中心区形态整合初探 第8篇

改革开放以后,佛山地区发展成为全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城镇密集地区之一,2002年11月18日,佛山市实行区划调整,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佛山所面临的更多是其内部的整合,而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的城市中心,随城市人口的骤然激增,负荷大大提高,无论在建筑容量或道路容量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成为城市建设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的焦点;再加之佛山原中心城区经济实力并不强,兼并后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城市中心以分担城市公共职能,由此形成了佛山中心组团“新、旧”双核心的城市结构,其形态问题是佛山城市在兼并完成后进行形态整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2 佛山城市中心“双核”结构空间形态的形成

区位优势使市中心成为城市结构体的核心,制约着整个结构体的构成与发展,并保持与城市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对于佛山而言,行政区划调整后其中心区的“外溢”已超越了一般蚕食的速度,更多的是在政府人为因素影响下直接划定扩大化的中心区范围。随着佛山市域面积的扩大,服务人口的激增,城市中心区所需求的公共设施种类较之前增加不少,这些公共设施各自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必将导致城市总体形态分化聚合的状态。此外,作为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保护祖庙街区的古城风貌,开发新区的规划措施更是势在必行,从而必将形成佛山城市新、旧两个并列的城市中心双核形态格局。

区划调整后的佛山采用了大城市型发展模式,祖庙街区的传统城市中心与正在兴建的“一河两岸”新城中心构成了大佛山中心区“双核”的空间结构形态,二者由于形成机制的不同,在空间形态上将表现为较大的差异性,需要对其进行形态整合以构建大佛山城市中心区的连续整体空间形态。

3 整合思路与框架

3.1 形态整合的总体思路

佛山新城中心的规划建设依托祖庙传统中心,二者必须建立交通、空间和意象上的关联,在空间、尺度、结构上保持有机的联系,形成对话,“新与旧之间的延续可以保持城市结构的连续性,对于历史形成的城市特征起到强化和发展的作用。”

3.2 大佛山城市中心区空间构成的总体结构框架

3.2.1 空间特色环境分区

佛山城市中心区内因不同功能性质、不同位置、不同的自然风貌而形成不同的空间特色,各类功能环境都应本着突出功能性,形成区域整体环境特色的原则进行分区,保持不同使用空间的个性和可识别性。一个容易识别的城市中心区,能够让使用者在情绪上感到满足和安全。

佛山城市中心区应该具有多功能或混合功能,并建有一定量的居住和相配套的商业和文化娱乐设施。整合办公、商店零售业、酒店、住宅、文化娱乐设施及一些特别的节庆或商业促销活动等多种功能,发挥其多元性市场综合效益。这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为步行者提供便利,还能增加中心区的活力和亲和力,促进其繁荣。而以商业为主的混合使用开发地域所聚集的人流将充分利用中心区的主景观空间,成为核心区复合和持久的凝聚力。

佛山新城区近邻旧城,新中心更是处于旧城中心南扩的发展轴上,如此,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旧城中心则可以对整合后的大佛山区域中心地区内的多样性起到很好的补充。

3.2.2 轴线体系

佛山新城中心区跨越禅城、顺德两区,沿东平水道南北两面拓展,由佛山城市源头延伸至江南新城中心区的城市南北向发展轴将佛山老城中心与新城中心很好地联系起来,成为大佛山城市中心区的跨越发展轴。大福路作为佛山中心组团发展中轴线局部,以其连续性的狭长空间产生了强烈的指向性,形成了体现佛山中心区景观构架秩序的视觉走廊。

3.2.3 道路交通体系

城市中心的活动分为购物、游逛、饮食、娱乐、交往、观赏等,在城市中心区,步行将成为最主要的移动方式。道路交通应以人行优先、公交优先为原则,道路上的各项内容都不应对行人步行和公共交通造成障碍。

增加交通的可达性,改善交通环境的舒适感,可减少交通不利因素对佛山城市中心区的消极影响。现代城市设计应担负起为人们的各种流动形态(人流、车流等)的和谐交织而努力的责任,同时应使建筑群与交通系统有机结合。注重交通的便捷可达性和舒适感是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佛山城市中心区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中心区环境质量建设的重要指标。

3.2.4 开敞空间体系

在佛山城市中心区内构建彼此渗透、有机联系的开敞空间体系,既为人们提供从外部认知、体验城市中心区空间的良好场所领域,同时也是体现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主要领域,亦可改善中心区形态环境。诚如塔克尔所说:“开放空间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量而在于如何设计,并处理得与开放相联系。”

在佛山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中需要由公共性、私密性的一系列不同性质的空间领域层次,以构建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空间。佛山城市传统中心区的更新与改造应该加强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开辟步行区,开发高层建筑的裙楼屋面,增加可供步行、活动使用的设施,改善外部空间的环境质量,与新城中心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体系联系,形成大佛山中心区整体性、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空间。

3.2.5 生态体系

流经城市的河流是城市一种自然的财富,佛山涌和东平水道穿城而过成为佛山市的主要地理特征,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对于城市个性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佛山城市中心区的整体设计应充分考虑河流对于增强其独特城市形象的潜力,对佛山涌和东平河两岸进行开发和整治,让绿色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沿河地带的生态环境将积极促进城市中心区建设成为富于地理特征的区域。

4 结语

佛山城市兼并后的中心区范围涵盖了传统中心与新城中心,二者构成了大佛山中心区新、旧核心并列的“双核”形态格局。由于二者的形成机制不同,反映为空间形态的差异性。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基础,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对佛山城市中心区“双核”的空间形态在交通、土地利用、公共空间、文脉延续、视觉通廊、生态环境及中心区意象等层面进行引导性策略的初步探讨,建立传统中心与新城中心的连续整合性空间形态。

摘要:对佛山城市中心“双核”结构空间形态的形成、差异进行了分析,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大佛山中心区“双核”形态整合的总体思路和结构框架,以构建大佛山城市中心区的连续整体空间形态。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双核结构,形态整合

参考文献

[1]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16.

[2]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68.

[3]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14.

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第9篇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我们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它是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

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热潮,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见的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遭破坏,城市空间失去识别感与归属感,高层建筑自身也缺乏美感。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由于建筑设计者受条件限制(用地问题、造价问题等),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因此,探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做到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是有必要的。这里从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为出发点,来谈谈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1、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而在街道层上却以人的尺度行事。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快。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是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中穿插的塔楼,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可正如一幅艺术摄影,照片是单向面的,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3、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的感觉。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针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的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理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两点:

(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当其三者合理的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是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2)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到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以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除了需注意以上两点外,还应考虑细部尺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城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的目的。

4、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这是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的一种新思潮。高层建筑生态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注重把绿化引入建筑楼层,考虑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等因素。此外,屋顶绿化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可以看出建筑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可看到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即便这样,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为平屋顶,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

5、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处理

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城市的标志。在十分重视城市空间设计的今天,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在保护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和维护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肤浅甚至盲目地把它仅仅当作权利、财富和技术的象征,极力追求所谓的个性,而产生了一批极尽奢华甚至怪异的高层建筑顶部,或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制造了大量平庸的复制品。这个结果导致了整个城市空间的破坏,城市整体性的肢解和“千城一面”的局面。

论城市主干道与绿化空间的整合 第10篇

1 目前城市主干道的绿化现状

首先, 从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角度来看, 城市主干道发展与提升意识不强, 实践目标不明确, 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市区内的道路绿化设计没有统一且宏观大局的指导思想, 导致城市干道绿化景观整体性与美观性不强。缺乏将道路景观作为提升整个城市形象的意识, 例如, 该选择哪条街道作为城市的景观主轴, 如何连接主干道上的各个景色, 如何进行有特色的植物种植, 怎样将整个城市的街道绿化既统一起来又富含各自新颖的变化。

其次, 从绿化植物本身调查可知, 道路绿化中植物的景观季并不明显, 色叶植物、观花植物的利用相对较少, 常用的品种使用泛滥, 缺乏引进培养再育种的创新精神。再者, 植物群落结构单一也是目前一大现状。城市道路绿地中仍然有着许多随意点植灌木, 乔木与低矮植物缺乏结合的现象, 例如单层乔木或乔木加草本植物、灌木加草本的绿化结构, 以及利用灌木修剪成大片带有字体或者商业标志的图案, 追求大色块来博人眼球, 人工化过于明显, 缺乏考虑植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与群落结构。这样既营造不了生机盎然、具有特色、变化丰富的景观, 同时影响了植物生态效应的最佳发挥, 易引发病虫害。

再次, 从使用者角度考虑, 道路绿化缺乏亲民的人性化设计。在当代“以人为本”已是各行各业无不优先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就园林绿化建设而言, 它要求设计中必须充分符合人类的基本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 公平对待社会各个阶层人民, 不搞特殊化, 解决身有不便或者是残疾人士的出行障碍, 提供最好的绿化环境以争取每一块绿地发挥其最佳的使用率。而现阶段, 仍有一些植物景观设计连最基本的遮荫防晒功能都达不到, 盲道设计不当或立有障碍物无法使用, 更不用提使用者在干道周围感受绿地、使用绿地的功能。

最后, 从空间资源分析, 城市街道忽视对空间的利用, 使得空间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没起到多大作用, 并且绿化缺乏与街道周围店铺及商业圈的整合意识, 缺少新颖的融合方式。城市主干周边的商业类型, 消费行为, 休闲活动等也应作为道路绿化设计的重要指标, 如何高效地充分发挥空间及生态效益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城市空间的浪费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事项, 然而, 过分注重视觉冲击效果, 时兴种植大面积草坪的现象已不计其数, 其生态功能远低于群落结构较为丰富的植物配置, 且耗水大, 成本高, 后期维护管理较为费力。在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乔木的优势, 多节约空间, 而不是无谓地占用空间。

2 城市主干道与绿化空间的整合案例

对于初到新环境的他乡异客来说, 映入眼帘的城市道路即刻塑造了自己对该城市的第一形象, 城市道路能够完成对交通的引导, 也是陌生环境中便于他人熟悉环境、找寻方向的一大标志物。其中, 绿化造景形成的空间可谓是对硬质、单调的道路进行最生动的形象改造方式, 它能够整合多项资源, 利用各种肌理, 通过以小见大, 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等手法把各个空间组织成统一流畅的整体, 减弱硬质景观的机械性分割, 使用植物来吸引行人注意, 进行安全引导。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条形、点形、块形、环形、岛形的绿色版块, 将城市干道与绿色生态走廊连成一体, 使绿色在道路空间中流动。

以闻名全国的“山水洲城”———长沙为例, 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发展程度迅速上升, 自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以来, 园林及绿化水平不断改善、提高, 在人口和建筑高密度聚集的城区中大力组织生态网络空间的交织, 有效地防止城市中心地带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其中城市主干道的绿化建设也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以近年来成效良好, 深入民心的湘江大道具体来说, 南起沙河桥、北至长沙湘江航电枢纽, 全长10.5km, 根据城市一级主干道标准设计, 路幅宽42m, 双向6车道。

从整体而言, 湘江大道远眺岳麓山之形, 毗邻湘江之水, 近借橘子洲之景, 连接两岸城区, 打破中心地带由于密集的建筑、拥挤的交通等不良的城市效应。就湘江大道本身来说, 其借助以自然景色来充实沿线道路景观, 符合道路交通要求, 能够保证车行、人流、聚散秩序井然地进行, 又坚守因地制宜的原则, 巧妙整合沿江风光带自然资源, 利用并维持生态平衡, 注重与城市各空间的有机结合, 创造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使用环境 (如图1) 。

道路绿化也应强调生物多样性和空间的层次感, 湘江大道道路隔离带上层以香樟、复羽叶栾、广玉兰等大乔木为主, 中层配置红檵木、山茶、杜鹃等季相变化较为丰富的灌木, 下层则铺植草被地被, 其中某些路段还设计有特色绿化景观, 例如, 连接解放西路口的一排成年合欢, 在开花季节十分引人注目。从城区各方向道路来往湘江大道旁的沿江风光带均设计有人性化行人出入口以及合理的出入车道, 在自然、流畅的开放式沿江绿地与湘江大道之间开辟有三条宽敞的行车道与一条停车道, 既方便车辆的出入与满足停车的需求, 大大缓解了中心城区停车的空间压力, 又增加了一级干道与休闲景观带之前的层次感, 起到良好的空间过渡效果。在该过渡道路面采用生态、环保、透水性强的橡胶沥青混凝土材料, 以此来降低噪声, 增强路面的渗水性, 涵养土壤。其中还采用了大为推广的高科技智能技术, 例如, 太阳能、风能等转换资源的节能低污染的路灯, 防止光污染对车辆和行人的过分干扰。

湘江大道承接过渡空间才得以到达沿江风光带的设计方式, 可以大大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率, 使道路正常行驶与停车驻足进行游玩活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并且在一定距离上隔离游乐休闲场地, 既不扰乱驾驶人员的视线与注意力, 也为景观带削弱了噪音等的影响。沿江风光带与湘江大道的整合相得益彰, 其中沿江风光带绿地总面积达3O多万m2, 通过利用本土植物资源优势, 注重乔灌草的群落结构配置, 以生物的多样化, 丰富的季相交替,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多重体验, 结合推崇的垂直绿化设计, 结合边角、硬质部分的自然绿化覆盖处理来不断地增加绿化率, 提高市民的亲切感受与喜爱程度。更值得一提的是, 各地块根据不同的主题, 营造了不同的绿化空间形式与人文环境, 包括自然式、规则式以及混合式的园林设计手法, 布置些许具有艺术性及文教性的园林雕塑、艺术小品、公共建筑等设施, 目的在于寓教于乐, 放松休闲, 提高城市居民日常的生活品质。同时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空间, 为整个长沙城区注入一股鲜活清新的空气, 有效缓解各类由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病 (如图2) 。

3 城市主干道与绿化空间的整合建议

城市主干道路多为狭长的线型空间, 在此空间设计中应考虑到景观绿化的变化, 以各具特色的景致标识不同的路段, 同时还能有效缓解驾驶者的视觉疲劳。其次, 空间中自然环境本身就复杂、多变, 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考虑保留与利用原有自然生态景观空间资源, 运用植物的不同品种及习性来进行绿化造景, 软化硬质景观给人带来的不佳感受, 使道路景观既有观赏意义, 还兼具对城市环境的生态起到保护作用。再者应当在城市主干的合适地段创造绿化空间, 节约城区道路的边角, 见缝插绿, 以生态的造景手法降低车行带来的环境污染, 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其中, 应当把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以及生态学原理作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导向标。以构建绿色生态廊道为目标, 改善城市绿地生态网的基础, 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到设计规划细节, 则提倡以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来建立稳定的群落结构, 多采用乡土植物, 适当引进外来物种进行合理培养, 并合理有效地进行绿化维护。同时注重城市道路的生态、环保、低耗等功能, 充分利用绿色节能建材。如车行路面选用经久耐用, 透水能力强, 防滑耐磨, 安全无污染的材料, 人行道路面选用环保砖、透水砖, 彩色沥青等材料。灯光亮化使用节能灯, 节制对霓虹灯等容易造成光污染的灯种的使用, 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由此可见, 作为城市网络中首要躯干的主干道应该连接好每一处城市用地, 形成清晰, 稳定, 容易产生标识性和认同感的道路系统, 展现现代化都市高效有节奏感的鲜明形象。同时进一步提高主干道绿化水平, 充分利用好绿地空间, 结合适宜的植物品种及配置方式, 做到观赏、生态与空间利用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王敏.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系统整合[J].新建筑, 2000 (2)

[2] 韩鹰飞, 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5 (5)

[3] 陈炎, 乔建刚等.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评价体系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

[4] 王毅娟, 郭燕萍.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与生态环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12)

城市整合 第11篇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文化价值;城市形象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承认与肯定,利用三十多年的时间经济总量超越西方诸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获得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各类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经具备相当高的现代化水平,经济建设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换言之,城市的硬实力获得了强有力的发展。但是,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城市间的竞争,并不仅仅是硬实力决定一切的时代,软实力的概念得到中国学者和决策者普遍认同的今天,各城市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潜力资源发掘出城市雄厚的软实力,成为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不能回避并亟待面对的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孟建教授和孙少晶副教授认为,“城市软实力”是基于“国家软实力”基础上提出的概念,并根据“投射法”,将“城市软实力”定义为:城市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1]由此可见,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前途,很大程度上受城市软实力的牵制,城市的文化价值在这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精神,纽约的多元文化精神、伦敦的理性精神、巴黎的创新与批判精神,使得这些国际化大都市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与青睐,而在其不同城市文化精神特质的背后,则蕴含着其在三个层面上的共同本质,即:城市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城市的文化产业、城市的优秀文化人才和高素质市民。[2]因此,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的提炼,便是一个城市文化价值的兑现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又融合了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和文化人才的开发与发展。

在国家提升软实力、城市提炼文化精神和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于2009年7月22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同年9月26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此后,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在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被提出,并于2011年3月被写入“十二五規划纲要”。于是,文化产业、文化精神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政策推动文化要素发展成为现实。

本文就将以西安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和西安市提出的“国民文化总值(GCP)”为切入点,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视域下,关照其城市文化价值的兑现,以供其他城市在进行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中予以借鉴。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引入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由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麦迪尔新闻学院(Me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唐·舒尔茨(Don E. Schultz)教授提出,该理论前瞻性的认识到了企业的经营是一种战略性过程,要着重“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运用一切接触形式,获取协同优势,建立持久关系,整合内外传播,建立战略管理过程,重视长期效果”等品牌为核心、用一个声音表达(Speak With One Voice)的多元内容整合运用。

1989年,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受全美广告主协会(ANA)和美国广告代理商协会(AAAA)委托,对美国消费者商品广告主进行了营销传播实施状况的调查,在调查中,克拉克·卡尔伍德(Clarke Caywood)、唐·舒尔茨、保罗·王(Paul Wang)率先为整合营销传播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最大化。”[3]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汤姆·邓肯(Tom Duncan)和西北大学教授克拉克·卡尔伍德在1994年又提出如下概念:“整合营销传播是战略性控制和影响所有信息以及鼓励有目的对话,以创造和培养与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可获利的关系的过程。”[4]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和海蒂·舒尔茨(Heidi Schultz)于1998年进一步把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战略性经营流程,用于长期规划、发展、执行并用于评估那些协调一致的、可衡量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是以消费者、客户、潜在客户和其他内外相关目标群体为受众的。”[5]

综合上述定义,便可以总结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要素和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从现实和潜在消费者出发,“由外而内”地选择最能够满足他们对信息需求的沟通方法;二是运用一切接触形式,将一切有关品牌或企业的接触来源作为潜在的信息传递渠道;三是获取协同优势,一切沟通要素(广告、销售现场、促销、活动、人际传播等)都必须传达本质上一致的信息;四是建立持久关系,以强化品牌忠诚;五是整合内外传播,需要组织上下的支持,需要每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真正认同,从而主动传递企业和品牌的正面信息;六是建立战略管理过程,整合营销传播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横跨了从品牌、消费者、产品到服务的整个范围;七是重视长期效果,兼顾长期绩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6]八是注重细微环节的操作,使企业的品牌真正完成最后的价值兑现。

nlc202309030537

在唐·舒尔茨教授的整合营销传播思想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Marketing i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s marketing)。那么,可以这样理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在于整合传播,该理论不仅仅适用于营销传播领域,而且对其他领域的传播也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引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用以分析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关照城市文化价值的兑现。

三、西安城市文化价值的兑现

有着3100年建城史和1100年建都史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都城,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其无可辩驳的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那么,西安对文化資源的利用,将文化和城市品牌相连接,进而使文化上升到城市价值的高度,其实践经验十分值得借鉴。

(一)西安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6月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规划中提到“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的核心;构建由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三级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五级组成的城镇体系,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7]西安和咸阳两个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早在2006年9月咸阳电话区号从0910变更为029就已经拉开了帷幕;而距离西安市区距离仅25公里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也早在1991年9月就已经竣工;另外,自古以来,我国多个朝代的都城也一直在西安和咸阳之间进行轮换。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中,西安和咸阳两座城市间的融合都一直不断,而这集中表现在两座城市的文化价值的统一,即地缘接近、空间毗邻、文化交融。

西安之所以能够继北京、上海之后,成为我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主要优势便在于西安的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位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渭、泾二河作为黄河最主要的支流,从古至今一直都在描摹着中华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轨迹。国家发改委在批复《天水-关中经济区发展规划》时,将西安作为这一地区的核心,并将其上升到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可见西安的城市发展,必然是其城市文化价值得到认同、得到兑现的结果。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进行分析,西安市整合周边城市资源的同时,更整合了这一脉城市中所附着的文化资源,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文明、多个朝代的都城旧址等人文资源和历史资源,都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国家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内各城市的品牌传播力和城市间的品牌联动,都有利于西安这个核心城市的文化价值得到彰显,进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整合是注重协同和沟通的,西安就是有效的将历史人文资源作为沟通的桥梁,将城市内、省内、区域内不同的文化资源有效的协同并沟通,带来的是城市价值的提升和品牌传播力的趋强走向。

(二)西安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示范

根据西安市政府公布的2011年西安市经济运行数据,2011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50.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2010年增长31.4%[8],占GDP的比重为6.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6%,对西安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9]虽然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值并不高,但其增长速度和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着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也充分表现出西安市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破费心思。

中国文化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是在2010年10月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得到确立的,而西安市在2003年被确认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后,西安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就将文化产业确立为西安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并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10]西安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以政策先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也成为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更在客观上强有力的促进了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调整和相关项目实施。

位于西安市东南方位的曲江新区的发展轨迹,体现了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曲江,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先河,是建筑、园林、绘画、诗歌、宗教等汇聚的“盛唐气象”典型代表。秦时曲江称“陔州”,意为临水的长洲。汉时建有皇帝行宫“宜春苑”,“因其水曲折,形似广陵之江”,便有“曲江”的美称。唐时,被辟为皇家园林,引终南山的水源,修葺扩充出千亩水面,建有芙蓉园、杏园、紫云楼、汉武泉、青龙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诸多景观,楼台亭阁绵延不绝。1993年之前,曲江新区这片区域还是一大片农田。1993年,基于曲江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此开发旅游业,建立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从1993年至2002年,对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的投资共约6000万,由于与市区距离较近等因素,度假区一直发展缓慢。2002年初,“文化曲江”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这明确了曲江以文化产业为龙头的发展方向,同时,曲江确定了“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发展思路。2003年7月,经西安市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曲江新区”。在发展曲江新区的过程中,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产业聚集等措施贯穿始终,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城市”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依托曲江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区,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带动其他文化产业门类发展,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形成文化产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最终兑现和提升城市价值。[11]

曲江新区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整合调动着各种文化资源,换言之,整合传播的思路贯穿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始终。以对人文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为例,曲江新区的实践在三个层面上清晰的体现了整合传播的思路。

nlc202309030537

一是空间上的整合,即:分散的文化遗产整合为集中的文化景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遗址、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秦二世陵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西安市的不同区域,且相对比较分散,彼此间的距离相对较远。曲江新区管委会通过保护和开发两种形式,整合西安市的优质文化资源,将这些分散的文化遗产纳入到曲江新区的管辖之中,并将其间的内在联系予以挖掘,进而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唐文化气氛浓厚的大曲江景区。同时,开发与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和商业设施,将曲江迅速打造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和游客集散地。换言之,曲江着重打造的唐文化景区,与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价值;而公共文化场馆和商业设施的配套,则更是满足了市民的多元需求。

二是时间上的整合,即: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时尚元素的整合。在不影響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前提下,引入易被大众接受的时尚元素,构建西安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和吸引游客的旅游度假景点。曲江新区在大雁塔北广场建造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大唐芙蓉园引进了堪称世界一流的水幕电影;曲江池遗址公园拥有全国第一个载人氦气球;寒窑遗址作为王宝钏、薛平贵的爱情故事的载体,以真爱体验为主题,加入现代爱情元素,设立遗址区、婚庆区和商业区三大文化板块,让游客获得全景式体验。加入了现代时尚元素的文化景区,使曲江便不再显得因历史的厚重而缺乏活力,极大程度地满足现代人群将旅游与文化、娱乐联系在一起的心理诉求。时间似乎是历史与现代间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但正是这些穿越时间的文化符号,在经过细微之处的精雕细琢后,有效的架起了穿越时间界限的一道桥梁,最终让我们意识到,历史与现代本来就不是割裂着而独立存在的,二者通过文化的脉搏一直紧紧相连接。

三是“形”与“神”间的整合,即:有形的文物遗址与无形的历史典故的整合。在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对文化遗址进行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将许多已在历史发展中消失的文化符号重新集聚,构建与文化遗址和历史典故有关的雕塑、房屋、庭院等,尽可能地复原历史原貌。当文化遗址被赋予了一系列可欣赏、可参与、可体验的文化符号后,被现代人忽略的、荒芜的遗址便变成了易于现代人接受和理解的文化产品。例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设计完全反映唐大明宫的建制,充分展现唐大明宫的规模、格局与体制,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担纲建筑设计的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筑造型尽量切近唐丹凤门的建筑特色和风采,在引发人们历史联想的同时,也能登高望远,北眺大明宫遗址群及园区景色,南望现代西安的繁华景象。再如唐城墙遗址公园,用书法雕塑的形式表现480首唐诗,并辅之以园林景观作为衬托,在公园内设立“吟诗坛”,让游客多角度感受唐诗文化。所以,文化的整合,特别是历史人文资源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外在的“形”与负载在“形”上的“神”之间的整合。

因此,以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曲江新区为代表的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和现实做法,体现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间的整合、历史资源与现代元素间的整合、有形文物遗址与无形历史典故间的整合、分散文化景区的整合、公共空间与旅游景区间的整合,这不仅促进了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更彰显了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整合理念和品牌发展思路,还特别展现了西安城市文化价值兑现的持续追求。

(三)西安城市价值全新解读的GCP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标不能只考虑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高低,更要考虑文化产业对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的贡献、对人们精神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为此,以曲江新区、浐灞生态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西安市文化企业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GCP”[12]。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GCP主要包含三个体系——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贡献、公益文化活动的价值贡献和文化产业的价值贡献。[13]而在这个评价指标中,特别强调的是位于前两者的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贡献和公益文化活动的价值贡献,只有此二者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才有文化产业价值贡献的最终达成。换言之,城市文化价值的兑现,需要以公共文化和公益文化的实现和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和依托。

浐灞生态文化产业园和曲江新区都可以被认为是用GCP衡量城市价值的例证。浐河和灞河是许多历史事件的事发地,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成败。开发前,这里已经沦落为是西安市的脏乱差地区,浐、灞河是西安东部区域的污水汇集地。2010年7月17日,西安浐灞生态区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并于2011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浐灞生态区彰显的现代、生态、科技、低碳等理念也吸引了大批的文化企业入住园区,成为涵盖会展、旅游、金融、科技、商贸、居住等领域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同时,浐灞生态区成为西安市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越来越多西安市民把家搬到浐灞生态区附近。在曲江新区,修建的绝大多数遗址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为市民们带来了更多的文化公共空间和休闲娱乐场所。这其中包括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园林式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开放式的唐文化艺术长廊唐城墙遗址公园,借鉴传统北方、皇家园林和佛教寺庙建筑风格的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就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而言,不但浐灞生态文化产业园和曲江新区将市民利益、市民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协调在一起,而且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更深刻的体现了GCP中的深刻内涵。

目前,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整合了传统人文资源和现代人文资源,同时注入了生态、低碳、绿色等大环境理念,构建了“培育三大街区、建设四大园区(基地)、打造五大特色产业带、培育六大重点行业,形成多层次、多主题、多元化的文化产业”的新格局。西安市民昔日里的公共休闲区域只有兴庆宫公园、莲湖公园等几个公园。而随着近年来城市文化资源的不断开发与整合,已经建成了大唐西市、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西安博物院等一大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落成,使西安一举具备和同等地位国际化大都市平等对话的“文化硬件”。正如纽约、巴黎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化的文化设施、公共文化场馆体系享誉国际,这些文化场馆的价值赋予了西安全新的文化内涵与载体。[14]这都表明,西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注重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整合与利用,而且特别注重公共文化和公益文化的实现与持续发展,这不仅诠释了GCP的本质和内涵,更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中重视长期效果和长期绩效的体现,最为关键的是,这让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在发展中不断得以兑现和提升,最终达成循环往复的良性运行。

nlc202309030537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视角,从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作为文化产业示范、西安城市价值全新解读的GCP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最终认为西安城市文化价值的兑现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对于以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为核心实现城市文化价值的城市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西安的城市宣传片从《荣耀西安》到《华夏故都 山水之城》,都用宏大的视角展现出西安这座城市的魅力,但在语言和画面的使用上却完成了由“自赏”与“桀骜”向“典雅”与“温情”的转变。城市宣传片作为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一项宏大叙事作品,能够达成在传播理念和诉求方式的渐变,西安的城市整合营销传播在政府的层面和政策的高度上便迈开了夯实的第一步。作为中华文化发祥地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拥有的不应该只是古老与素朴,更不应该只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功利性索取,而更需要的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城市中公民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城市公共文化价值的肯定,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兑现城市的文化价值。城市的形象是需要传播和经营的,文化作为城市的“软实力”,在这种传播和经营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力,以市民为中心,满足市民的公共文化需要,发展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在细微之处孕育城市的文化精神,协同沟通城市多元文化的积极因素,并将这种理念长期稳定的坚持并使之良性循环,城市的文化价值便在这种整合传播的过程中完成了最终的兑现。

本文主要以分析西安对文化价值的全新解读和如何利用人文历史资源为主线,并未触及西安市文化资源利用的不足和局限,这些内容是后续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与国内外其他城市文化价值兑现的对比研究,也是后续研究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孟建,孙少晶.中国城市软实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中国大陆50个城市的实证研究[A]. 软实力与政府传播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2009:62-78.

[2]鲍宗豪.国际大都市文化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16-18.

[3]C.L.Caywood,D.E.Schultz,P.Wang. Inter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A Survey of National Consumer Goods Advertisers[R].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eport,1991.

[4]初广志.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J].现代传播,2010,(4):101-106.

[5]何西军,黄鹂,朱彩虹,王龙译.整合营销传播——创造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6.

[6]初广志,王天铮.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2-15.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EB/OL]. http://www.shaanxi.gov.cn/0/1/6/17/786/68552.htm.

[8]许祖华.西安2011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达250亿元[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1/19/c_111452759.htm.

[9]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三项数据,根据西安市政府发布的2011年经济运行數据计算得出,西安市2011年GDP达3864.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93.91亿元.

[10]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统计局. 2009西安文化产业统计概览[R]. 2009.

[11]王天铮,李晨宇.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文化产业导刊,2010,(9):25-31.

[12]GCP,全称为Gross Culture Product,中文意思是:国民文化总值.

[13]王天铮,李晨宇.古都西安:基于人文资源的文化复兴[J].文化产业导刊,2010,(9):10-15.

[14]刘小荣,周清,张静.文化惠民让群众共享文化产业发展成果[EB/OL].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2-01/20/content_5888756.htm.

【作者简介】

李晨宇,男,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告传播、整合营销传播、文化产业。

浅议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整合 第12篇

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已进入了一个热潮,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里从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为出发点,来谈谈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1 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间。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休闲场所,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 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块。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穿插的塔楼,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正如一幅艺术摄影,照片是单向面的,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3 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比例感受的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理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3.1 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存在三者合理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以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是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3.2 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除了需注意以上两点外,还应考虑局部尺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城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之目的。

4 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这是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的一种新思潮。高层建筑生态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注重把绿化引入建筑楼层,考虑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等因素。此外,屋顶绿化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可以看出建筑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即便这样,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数是平屋顶,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

5 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处理

造型独特的顶部设计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成为林立在建筑群中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城市的标志。在十分重视城市空间设计的今天,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在保护传统街道空间特色和维护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肤浅甚至盲目地把它仅仅当作权利、财富和技术的象征,极力追求所谓的个性,而产生了一批极尽奢华甚至怪异的高层建筑顶部,或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制造了大量平庸的复制品。这个结果导致了整个城市空间的破坏、城市整体性的支解和“千城一面”的局面。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一个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而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地发展下去。

摘要:高层建筑反映了现代新技术成就给城市带来的活力与形象,但由于目前许多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格格不入,使人们产生了对它的冷漠感、距离感。分析了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在融合中存在的缺陷并论述了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

上一篇:转型期农业经济下一篇:学前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