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2024-07-16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精选12篇)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第1篇

1.1 湖北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1.1 总量快速增长, 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突出

截至2010年底, 全省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195家, 资产总额3568亿元, 分别比“十一五”末的2005年增加762家、2223亿元。2010年, 全省汽车整车产量在上年历史性地突破百万辆大关后再上新台阶, 达172.3万辆, 是“十五”末的3.71倍, 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4%, 在全国的位次由第5位上升到第1位。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5.5%、14.7%、21.7%和28.8%, 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1.4%, 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1.1.2 结构明显优化,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 全省汽车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品种更加丰富, 商用车优势得到强化, 乘用车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0年行业前10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32.8亿元, 占全行业的比重为59.8%;产业区位结构趋于合理, 已建成十堰、襄阳、武汉沿汉江沿线, 荆州、黄石沿长江沿线两条汽车产业聚集带, 其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种类、规模、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配套率均超过全省总量的90%, 其节点城市武汉乘用车制造基地、十堰中重型商用车制造基地、襄阳轻型汽车和发动机制造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 随州被命名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1.1.3 投资力度加大, 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 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 年平均增幅达30.6%, 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3.02%。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结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二厂项目、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三阶段扩产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使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65万辆, 汽车发动机产能达到110万台, 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超过130万辆份, 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一倍以上。

1.1.4 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产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全行业已建立各类研发机构260多个, 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 省级研发中心14个。已具备各类载货汽车、特种专用车和基本型乘用车以及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专用汽车产品水平进一步提高, 电喷、安全气囊等关键汽车零部件总成领域取得突破, 轻量化、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应用, 汽车再制造和材料回收利用取得初步成效。共有41种产品被授予“湖北名牌产品”称号, 2种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

1.1.5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取得突破, 产业化发展迅速

全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武汉市和襄阳市已被列入国家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天然气公交车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混合动力客车、场地车等已基本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混合动力轿车产业化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一批纯电动城市客车和公共服务领域用车列入了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1.2 湖北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2.1 湖北汽车产业产品结构分析

湖北汽车产业作为全国汽车工业主要基地之一, 其产品结构全面但不合理。湖北汽车产业产品结构原来为生产单一的载货车, 现在为生产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装备的产品格局。目前。湖北轿车品种发展成为拥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悦达起亚等五大品牌:产品结构拓宽到三大系列:突出经济舒适的富康轿车系列、追求精致现代功能齐全的爱丽舍轿车系列和凸显个性的萨拉毕加索多功能单厢轿车系列。汽车产业作为湖北的传统支柱产业, 经过20多年的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品种多、规模大、分布广的庞大体系。深入分析湖北汽车产业产品结构现状, 是进行湖北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湖北汽车产业以东风汽车为中心, 汽车产品主要分布集中在十堰 (中重型卡车) 、襄樊 (轻型车) 、武汉 (轿车) 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十堰一襄樊一武汉沿汉江汽车产业长廊, 宜昌一荆州一黄石沿长江汽车长廊两条汽车产业长廊。到2000年, 东风汽车公司已形成重、中、轻、轿系列产品格局, 汽车生产能力:轿车15万辆、轻型车15万辆、中重型卡车30万辆。湖北汽车产业将呈现出以轿车为主导产品带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 轿车占汽车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

1.2.2 湖北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分析

从产业结构看, 湖北汽车产业结构虽然较为完整, 但有的环节还很薄弱。湖北汽车产业组织结构是建立在政府规制基础上的合作性、封闭性寡头结构和纵向一体化结构。世界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一般走的是一条集团化、专业化、批量化、全球化的道路, 这是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通常途径选择。湖北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与国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显著不同, 国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是在国际汽车竞争市场中运行的, 湖北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是在行政手段的干预下进行的。必须对湖北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和优化, 才能促进湖北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 提升湖北汽车产业的竞争力。针对湖北汽车产业组织的问题, 优化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非合作性、开放性的寡头结构和非纵向一体化的结构, 即湖北汽车产业一方面与国际汽车巨头合资, 另一方面要加大自主开发的力度, 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次, 要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 对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进行剥离分拆, 形成更多的专业化分工。只有改善汽车产业组织, 完善市场结构, 才能促进湖北汽车企业开展应有的市场竞争, 改善市场效率, 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 减少不合理的利税, 实现规模经济。

2 湖北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定位

2.1 湖北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构建的指导思想

湖北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是整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 支撑湖北汽车产业和湖北各市汽车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进步的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是湖北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关于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的精神, 平台建设将结合湖北实际, 紧紧围绕湖北汽车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围绕建设创新型工业强省和建设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的目标, 集聚整合汽车产业创新要素, 激活创新资源, 转化创新成果, 培养创新人才, 着力增强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2 湖北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

2.2.1 政府引导、多方共建

汽车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一项战略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公益性、意义重大且耗资巨大的工作。这项工程的目标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战略高度相关, 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 才能保证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目标的实现。平台建设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运作, 多方投入, 产学研相结合, 在各级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同时, 积极引导和吸引企业参与平台建设, 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建立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竞争高效、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产学研联盟, 学科链结合产业链, 改变过去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基本处于被动接受成果的状况, 实现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从而有力提升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

2.2.2 规划先行、有序进行

汽车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大投入、多主体、长周期、多目标等的特征决定了其构建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统一规划, 尤其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汽车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必须结合湖北实际,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需求, 明确平台框架构建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做好前期需求调研及相关研究论证工作, 解决平台规划思路、组织结构、建设重点、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章程和运行机制、保障措施等, 针对湖北各市区汽车企业的需求、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建设有区域特色的汽车产业创新平台与支撑体系, 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根据构建平台的基本要素, 条件成熟一个建一个, 不求全。

2.2.3 系统筹成、整合资源

汽车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一项复杂工程。目前,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已经成为国际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向全球产业链协作的趋势发展, 国际汽车整车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已经形成了互相依存的紧密协作关系。湖北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是面向湖北汽车产业内众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 以支撑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目标的, 它的构建需要通过有效整合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 涉及资金、设备、人力、技术、场所等多个方面, 而这些创新资源大多都零散地分布在各区域各企业以及汽车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

2.2.4 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汽车产业创新平台的构建是一项可持续发展工程, 这一工程既体现宏观层面的国家长期战略目标, 也体现中观层面的地区发展产业目标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发展需求。因此平台的建设需要结合国家汽车产业振兴和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 针对湖北汽车产业的特点、产业链的状况、存在瓶颈及发展需求, 按照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同汽车的产品特点以及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或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 围绕新车型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系列问题, 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平台建设与发展。

2.3 湖北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

其一, 协调官产学研合作, 为湖北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包括研究湖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汽车项目管理、提供各类咨询服务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等。

其二, 提供条件资源服务。整合湖北汽车产业领域的优势资源, 面向区内汽车企业提供检测、设计、信息、标准、知识产权等技术服务;依托平台具有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 开放平台先进的整车与关键零部件开发、检测、测试、试验设备, 为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配套支持服务。

其三, 提供技术研发服务。通过汽车产学研联合, 开展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前瞻性技术的预研;受企业委托, 开展技术研发与咨询诊断;充分发挥平台的中心和纽带作用, 为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其四, 提供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对已有成熟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和工程化;向中小企业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产品;引导协助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技术成果的完善、产业化转变和推广;同时将平台的工程技术研究成果向汽车行业内的企业转让、开放, 以带动湖北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 提高产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指出了湖北是汽车工业大省, 汽车产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湖北省汽车产业现状, 从产业结构、组织结构、汽车产业链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 在借鉴国内其他省份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湖北自身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构建的指导思想及定位。

关键词:湖北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构建

参考文献

[1]汪秀婷, 胡树华, 面向自主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2) :103~106.

[2]薛捷.国外产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2) :87~90.

[3]邹亚军.中国技术创新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 2002 (6) :143~144.

[4]胡树华, 汪秀婷.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5]胡树华, 汪秀婷.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平台[J].上海汽车, 2002 (11) .

2018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第2篇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它是淡水螯虾家族中的一个中小型种类。1918年,日本的本州岛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于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最初在江苏的北部,50年代初即在南京出现。随着其自然种群的扩展和人类的养殖活动,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华南的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台湾地区,形成可供利用的天然种群,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资源。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小龙虾的养殖大国和出口大国。

近年来,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至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由26.55万吨增加到85.23万吨,增长了221%;全国养殖面积超过900万亩。2016年,我国小龙虾总产量为89.91万吨(含捕捞产量),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近年来,随着“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小龙虾养殖发展迅猛,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冷链物流、餐饮节庆”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很多地区将小龙虾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主导产业进行打造,小龙虾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编写了湖北2017年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旨在总结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一、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

养殖规模效益再上新台阶。2017年,湖北省新增虾稻综合种养面积64.14万亩,新增小龙虾池塘养殖面积14.6万亩,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和池塘养殖面积分别达到416.82万亩和127.12万亩,小龙虾年产量达63万吨,养殖年产值达到254.27亿元。

湖北小龙虾产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加工出口、稻田养殖(虾稻连作、虾稻连作+共作)、小龙虾深加工、冷链物流、餐饮流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小龙虾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小龙虾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小龙虾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服务业。据统计测算,2017年全省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综合产值达851.82亿元,同比增加17.76%。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60万人。

(二)产业布局

小龙虾养殖主要集中在武汉、荆州、黄冈、孝感、荆门、潜江、鄂州、黄石、天门等9个市,9个主产市产量占全省产量的95%左右。荆州市养殖规模最大,2017年,荆州市小龙虾产量28.89万吨,约占全国小龙虾产量的三分之一,占湖北省产量的一半。荆门市、黄冈市、潜江市养殖规模增长较快,孝感、武汉、咸宁、黄石、天门等市小龙虾养殖也逐步发展,养殖区域逐年扩大。

(三)技术模式

湖北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虾稻综合种养、池塘养殖二种模式,其中虾稻综合种养模式占主导地位。虾稻综合种养是湖北稻田综合种养的主导模式,其面积占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的80%以上。2017年,小龙虾养殖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养殖模式多元化。湖北小龙虾的养殖模式有:虾稻综合种养、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藕塘(田)养殖等。且呈现由单一的稻田种养向稻田种养和池塘种养方向发展、由单一的稻-虾双元复合模式向虾-鳅-稻、虾-鳖-稻等多元复合模式发展的趋势。二是养殖效益不断提高。小龙虾养殖不再以天然饵料生物为主,而是以人工投喂为主;生产方式实现了由过去的粗放粗养向半集约化养殖转变,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稻田亩产小龙虾100-200kg,亩效益3000-5000元,池塘亩产小龙虾200-300kg,亩效益5000-8000元。

(四)种业

种业是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湖北通过研发了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技术,实现了春季生产成虾、夏季培育亲虾、秋冬季繁育苗种的全年候生产,突破了小龙虾规模化苗种繁育。该技术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小龙虾主产省区得到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小龙虾苗种供应问题。2017年,湖北又着手研究小龙虾温棚规模化繁育技术,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建设小龙虾苗种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五)产业政策 1.政府重视

为确保小龙虾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湖北省2017年出台了《湖北省小龙虾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小龙虾十三五产业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凸显了政府在促进小龙虾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湖北省政协还召开了“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探索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月度协商座谈会,会后整理形成了《关于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探索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的建议》,有效促进湖北省各有关部门协调推进湖北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湖北省农业厅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2.资金保障

为保障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小龙虾产业从业者积极性,湖北省有30多个县(市、区)发文明确稻田综合种养支持政策,每个县(市、区)都拿出真金白银,积极推进适宜区域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六)龙头企业

放眼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已经由“散而小”向“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型。湖北省小龙虾养殖发展迅猛,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培育壮大了湖北莱克集团、潜江虾皇实业有限公司、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盛老汉家庭农场等一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其中湖北莱克集团小龙虾加工量和出口创汇占湖北省总额的50%以上,并连续12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现拥有“一院”(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一中心”(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三大加工厂”(均属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五大养殖基地”(自建小龙虾生态繁养基地5万亩);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出口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制品以及淡水小龙虾、鮰鱼、鳜鱼、大白刁、鲈鱼等淡水产品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先后通过美国、欧盟、俄罗斯和韩国卫生注册,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英国BRC认证,是英国玛莎百货在中国的唯一一家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获得欧盟甲壳素系列产品注册的企业;潜江虾皇实业有限公司是以专业烹饪油焖大虾闻名的特色餐饮店,也是潜江市目前最受欢迎品牌酒店,其旗下拥有20多家分店及连锁店及从业人员1000多人,养殖基地规模1200多亩;作为大米加工行业全国第二、米制品排名全国前三的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拥有3万亩稻虾种养基地,集团投资建设的龙庆湖小龙虾交易中心,每天发往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重庆等地的小龙虾超过3万斤。

(七)市场消费

小龙虾季节性供给特征明显,上市量和市场价格随季节变化而波动。2017年淡水小龙虾批发市场价格仍呈上升趋势,3~4月为苗种上市旺季,价格较高,最高达到60元/kg;期间,商品虾价格也较高,一般为80-120元/kg;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价格有短期回落,6月中旬后价格回升并一路走高,50-80元/kg。

(八)加工流通 1.加工

湖北省加工产业链条稳步延伸。受国内庞大市场需求拉动,虾尾、清水虾、调味虾等面向国内市场的小龙虾加工产品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大幅增加。小龙虾精深加工稳步推进,用虾头虾壳提取甲壳素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壳聚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制品生产拓展至医药产品领域。2017年湖北省小龙虾加工产值达到116.39亿元,同比增加21.96%。2.流通

目前,湖北省市场交易活跃,各个水产品交易市场都经营小龙虾的买卖。主要特点:一是批发市场逐步扩大。2017年,除武汉、荆州、鄂州、潜江等市州外,一些县市也建设了自己批发市场。二是网上营销风生水起。2017年,湖北省小龙虾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亿元。潜江华山、湖北莱克、洪湖德炎等公司的麻辣小龙虾、虾球等产品居于京东、微信等电商平台人气榜首,年销售额分别达到9000万元、6300万元和1200万元。潜江“虾谷360”垂直电商平台以“互联网+小龙虾”的模式运营,入驻采购大户和交易商户达300多家,小龙虾物流配送能力辐射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3000多家终端客户,全年小龙虾交易额达到3.59亿元。“中国虾谷网”小龙虾垂直电商平台的年销售额达到9600万元。

(九)区域品牌

湖北省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宣传建设颇见成效。首先,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安全,支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严格投入品使用,强化源头、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其次,深入实施品牌培育计划,鼓励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稻渔品牌创建,通过参加农产品交易会、举办节庆活动,积极宣传推介稻渔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优质安全、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稻渔品牌,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效益。目前,湖北省依托稻田综合种养的优良品质,已为稻、虾产品打造了系列知名品牌。如荆门“香稻嘉鱼”、潜江“虾乡稻”、鄂州“洋泽”大米,等稻米品牌;“楚江红”、“良仁”等小龙虾品牌;“虾小弟”、“虾滋味”、“楚江红”等电子商务品牌;“五七”、“小李子”、“利荣红透天”、“潜憨直”油焖大虾、“聚一虾”等餐饮品牌。

(十)餐饮节庆文化

餐饮消费仍是小龙虾的主要消费方式,不仅消费群体越来越大,而且,小龙虾慢慢从大排档、小虾店、虾餐馆走向了高档酒店的餐桌,成为餐饮业最主要的热门菜肴。吃食小龙虾成为广大市民的时尚消费,小龙虾红色风暴极大地影响着各地餐饮业和广大市民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湖北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超过1.8万家,小龙虾餐饮产值超过400亿元。“油焖大虾”是湖北的招牌名菜,近年来又创新推出了“蒜茸虾”、“清蒸虾”、“卤虾”等近30个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菜品。湖北各地非常重视小龙虾产业发展宣传工作,2017年,除潜江市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小龙虾节外,监利、公安、安陆等地也举办了各类不同的节庆活动,以促进小龙虾消费、推进小龙虾产业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种业体系亟待建立

目前,小龙虾种业体系建设滞后于养殖发展。苗种繁殖主要依靠养殖者自繁自育,这是湖北省在6年以前为解决小龙虾产业苗种瓶颈问题而研发的一项技术。现如今,由于养殖者掌握小龙虾自然繁殖的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出苗有早有晚,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偏小。加之质量不稳定,苗种捕捞、运输、放养后的成活率较低,病害时常发生,影响了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因此,进行与种业建设相关的种质资源调查、良种培育以及规模化苗种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亟待加强,完善的小龙虾种业体系亟待建立。

(二)养殖技术有待优化

近年来,虾稻模式养成的商品虾规格偏小,如何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虾稻综合种养模式有待优化;池塘养虾模式由于多年有机质积累,池塘生态条件恶化,如何实现“池塘生态养虾”,池塘养虾技术有待优化;小龙虾营养需求及专用配合饲料亟待研发;标准化、可控化的健康养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疫病防控能力有待加强

近年来,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SSV)等养殖病害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损失,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制约了小龙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亟待建立小龙虾病害绿色防控体系,养殖用药规模化管理有待加强。

(四)加工业有待大发展

目前,小龙虾消费方式主要是鲜活消费,影响小龙虾消费范围和消费群体的扩大,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价格波动,方便家庭消费的加工产品较少。同时,小龙虾可食用部分的比例仅占16%—20%,综合利用率低,精深加工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产品附加值并未完全得到开发,加工业有待大发展。

(五)产业引导有待加强

服务小龙虾产业的能力跟不上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技术培训、生产指导还不能覆盖所有的养殖者,特别是新进来的养虾者,往往无所适从,最后导致失败。不同地区、不同专家对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解释不一,甚至有的人不懂装懂、有的企业销售人员为推销产品充当技术员误导养殖者,给小龙虾养殖者带来困惑,有的甚至造成巨大损失,产业的正确引领有待加强。

三、发展趋势

(一)养殖面积继续扩大

按照现阶段水产养殖情况来看,大宗淡水养殖利润薄,逼迫养殖户对养殖结构进行调整。由于目前小龙虾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市场空间较大,小龙虾养殖面积可能继续增长。

(二)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目前小龙虾已形成养殖、餐饮、加工,到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广文化的产业链,市场仍是供需两旺,市场价格将表现为稳中有升。

(三)养殖产量持续增长

现在一些市县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的扶持政策,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通过加大虾稻综合种养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力度,加之小龙虾养殖利润可观,农民对小龙虾养殖的积极性较高,预计未来3∼5年小龙虾养殖产量还将持续增长。

四、发展建议

小龙虾产业是水产业乃至整个大农业中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虾稻综合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同时还拓展了水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大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保障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发展虾稻综合种养,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既鼓起了 “钱袋子”又确保了 “舌尖上的安全”,还有效地破解了“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是一条“催生农业现代化、保护农业环境和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建议把虾稻综合种养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

(一)构建小龙虾种业体系

加快小龙虾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研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小龙虾苗种场。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校,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快提升良种自主研发和供给能力。鼓励和支持小龙虾苗种场建设和相关科研工作。

(二)严格规范养殖业

严格规范小龙虾养殖业。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稻田养殖,应当走“清洁养殖”、“绿色种养”的发展之路,而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而不顾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要加强健康养殖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逐步推行小龙虾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积极开展安全高效人工配合饲料和小龙虾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减药减量,农药减量60%以上、化肥减量50%以上。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严禁使用禁药。大力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为小龙虾养殖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三)加快发展加工业

小龙虾的加工与深加工潜力巨大,应加快发展方便、保质、利民的小龙虾加工产品。加快发展小龙虾副产物(特别是餐饮业的虾壳量几乎是小龙虾产量的50%左右)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不断向医药保健、化工与环保等领域拓展。

(四)落实政策保障,加强金融扶持

要积极支持从事小龙虾产业的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将“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三补合一”,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切实用好各级奖励基金,补贴资金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有关部门应将虾稻综合种养基地建设列入国土整治、土壤修复、高标准农田以及有机稻基地等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内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发展和推进农业保险制度,提升农业保险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贷款贴息创新。鼓励虾稻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推进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把优惠的银行贷款政策落到实处,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五)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湖北省水产及农业科技基础雄厚,农科教优势明显,聚集了一大批国家级农业、水产院校、科研院所和省级技术推广与科研单位的科技精英,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有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还有一批省、市、县技术推广站、所。应该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促进科技与水产、农业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将小龙虾产业作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亮点,整合水产和农业方面的科研院所与推广单位的科技精英,推进集成创新,以“双水双绿”(即水稻、水产,绿色种植、绿色养殖)工程为主要抓手,协同攻关小龙虾产业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六)加强虾稻龙头企业和复合型技术人才建设 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培育壮大一批与虾稻种养产业直接相关的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竞争力提升提供直接动力。此外,目前虾稻综合种养产业中存在“种稻的不会养虾、养虾的不会种稻”的局面,各地渔农民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制约着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大虾稻综合种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种稻”又懂“养虾”的职业农民,促进虾稻综合种养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七)严格标准,打造品牌

要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安全监控,逐步做到质量安全可追溯。做实做强虾稻综合种养模式下安全优质的“有机稻”、“生态渔”品牌,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色、有机水产品和稻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打造名副其实的有机、绿色品牌。同时开展稻谷和水产品精深加工销售,发展订单生产,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

(八)加强“稻渔文化”建设

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产业发展探讨 第3篇

【摘要】长期以来,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产业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其产业发展模式存在比较单一、产权关系不明晰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其整体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发展速度缓慢。因此,文章提出能过理顺产权和规范校企关系、拓展融资渠道、建立长期有效的股权激励等措施,以促进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校 校办科技产业 校企关系

高校校办科技产业是高校依托自身学科特长和技术的综合优势,围绕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转化,由高校以直接或者间接方式参与兴办的以实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不仅担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和载体,而且也肩负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任。湖北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早,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高校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限制,其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单一、产权关系还不清晰、企业还缺乏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并且相对于社会企业来说,校办企业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在经营观念和市场意识等方面还相对薄弱,造成了目前湖北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参差不齐、过于分散,而且就整体来说,规模小、经济效益较差、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

一、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关系不协调

长期以来,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一直被赋予高校下属单位的属性,由学校内部设置的产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导致学校行使所有者权与企业行使经营权之间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明确。各高校这一产业管理部门习惯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与控制方式,却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所需要的诸如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决策知之甚少。并且,凡是被主办高校视为“重大”的经营事项,特别是决策性事项均由学校党委会议或校务会议讨论并做出决定,但由于高校领导不可能对校办企业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结果造成高校领导与产业经营者之间发生难以调解的意见分歧,使得许多重大问题议而不决,丧失了不少有利时机,有的还造成决策失误,给学校和校办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随着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进一步提高,高校校办产业管理的制度模式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高校校办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2、产权不清

由于湖北高校校办产业是高校的一个下属机构,投资主体符合“集体负责”的事业化体制,从而容易导致校办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而产权关系不明晰一方面造成校办科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多地考虑学校的行政意愿,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另一方面也易造成因产权不明晰而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公,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经营者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丧失校办科技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另外,产权不清不仅涉及有形资产的价值核算,还涉及到诸如商标权、技术发明权、学校品牌等等无形资产的计价与核算,引发校办科技企业与主办学校之间的复杂关系。

3、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严重短缺

长期以来,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因而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先看主办高校的资金投入,在国家所拨教育经费不足的条件下,学校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资金进行投入,因而光靠学校这个单一的投资主体,是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再看校办科技企业的外部IPO融资渠道,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到资本市场进行IPO融资的也就是华工科技一家企业;对于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债权融资,由于大多数校办科技企业所从事的高科技项目的高风险与不确定性决定了无法确定自己的风险函数、无法在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下做出投资抉择。再加上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抵押物不足、资产规模偏小,更是加剧了金融机构与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厌恶风险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与这种高风险的科技企业打交道,因此,金融机构对其资金支持总是不那么显著。

4、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企业普遍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在制度上延续了高校的管理体制模式,尽管所有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在形式设有董事长、总裁或总经理等职位,却在关键问题如干部任免、利益分配上仍然遵循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模式,结果造成对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不足,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企业创造力枯竭,阻碍了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湖北省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

1、理顺产权、规范校企关系

产权关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而产权明晰具体体现在:一是要使投资主体明晰化、人格化、具体化,让所有者代表到位,进入企业内部行使所有者权利;二是确立企业的法人地位,使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了避免因产权关系不顺而造成高校直接管理校办科技企业而对其运营带来的一系列难以协调的矛盾,必须理顺产权、彻底规范校企关系。湖北各高校应当按照“校企分离、校企分开”的原则,成为独立的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股权管理公司,由股权管理公司代表主办高校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业务,并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权,并对作为出资人的主办高校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最终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实现校办科技企业人事、资产、经营和责任的分离,使校办科技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商业平台,为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通过吸收社会优良资本,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把无限责任转变为以其实际出资额承担的有限责任,从而防范与化解高校的经营风险。

2、积极拓展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湖北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应积极拓展融资的模式,改变过去单纯依靠银行提供资金的融资模式,通过大力引进风险投资,让具备掌握熟练专业技术、对高技术和未来高技术高品的市场前景具有敏锐判断力的风险投资家来满足高校校办科技企业的融资要求。为此,各级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来建立与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一是借鉴发达国家投资银行进行风险投资的经验,积极创造适合投资银行这一中介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风险投资主体的法律制度,规范风险投资运作过程的法律规范、修改与风险资本来源有关的法律;三是采取各种优惠的免税、减税等税收政策来为风险投资发展提供税收支持;四是制定有利于校办科技企业产品的采购政策,通过政府采购对校办科技企业产品的拉动需求来推动校办科技企业的发展;五是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积极吸收外国风险资本、产业资本、机构投资资金和政府投入资金等实现风险投资资本来源的多元化。通过上述风险投资有利环境的建立与完善,从而鼓励风险投资对高校校办科技企业进行投资,以促进校办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3、建立有效的校办科技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来看,制度与机制问题是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所有的制度和机制最终要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的高校校办科技企业,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而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校办科技企业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产权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最有效办法。这是因为通过实施股权激励,企业员工作为股东既享有分配该企业利润的权力,又承担该企业经营亏损或失败的责任,这就促使广大员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采用各种新技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与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为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湖北省高校科技型校办产业经营机制的创新研究》,编号:dw292006S4675 2006AA401C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百俊:高校校办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思路[J].经济师,2006(4).

[2] 常向阳:中国高校产业:历史、现状与趋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

湖北会展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第4篇

关键词:湖北会展产业,优势,问题,对策

会展产业是集展览、会议、节庆、奖励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形式, 在我国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是1∶9, 因此引起全国各地的竞相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之初, 武汉市曾是全国四大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名列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但是, 近20年来, 湖北会展业发展严重滞后, 不仅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等省, 而且面临被河南、湖南超越的危险。为了振兴会展产业、促进湖北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即将颁发《关于促进湖北省会展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北省及武汉市具有发展会展产业的比较优势, 省政府也非常重视会展产业, 湖北会展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

一、湖北发展会展产业的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湖北位于我国的中部, 以省会城市武汉为原点, 以12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圈, 中国最主要的城市都在其中。武汉是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尤其是中部的经济地理中心,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同时又是全国的水陆空枢纽城市,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 武汉乘动车北到北京、天津, 南到广州、深圳, 东到上海、杭州, 西到成都、重庆只需4—5小时, 交通十分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为湖北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居于国内前列的场馆设施

近几年来, 湖北的会展场馆建设发展十分迅速, 主要场馆如表1所示。

另外, 襄阳已拆掉诸葛亮广场会展中心拟建设襄阳国际会展中心, 湖北省的地市州还分布了大量的小型会展场馆。此外, 武汉的洪山体育馆、武汉杂技厅、湖北艺术展览馆等非专业展览场馆, 以及省内各市的体育馆, 也时常承接小型展览会。

随着2011年10月展馆面积20万m2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投入使用, 湖北的会展场馆设施又重新回到了全国的前五位, 国内一流的会展场馆设施为湖北会展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科教发达, 会展教育方兴未艾

湖北科教事业发达, 拥有数量居全国第三的高等院校, 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位。光纤光缆、通讯、生物医药、激光、计算机软件、新材料、水产等领域的研究领先全国, 每年众多的国际、国内科技会议在武汉召开。湖北会展研究力量雄厚, 有全国知名的会展研究专家王重农、刘宗发、马敏、刘玉堂、马勇等, 湖北1993年就成立了湖北节庆研究会, 会展节庆研究成果显著。同时, 湖北也是国内创办会展专业教育较早的省份。自2005年以来, 湖北共有23所大专院校开设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 其中, 本科院校4所, 高职高专院校17所, 另有2所中专学校开设会展专业。2011年我省会展类专业在校学生近1000人。科教的发达, 会展教育的迅速发展, 无疑为湖北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文化极其厚重, 节庆资源丰富

湖北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文化资源丰富。湖北是炎黄文化、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神话文化、孝文化、洋务文化、辛亥文化、红色文化的发源地, 围绕历史文化, 湖北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节庆活动, 如武汉的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武汉国际渡江节、武汉杂技节、武汉徐古的花朝节、随州寻根节、宜昌屈原文化节、恩施土家女儿会、武当道教文化节、陨西的七夕文化节、黄陂木兰节、蕲春的李时珍文化节、孝感孝文化节。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提供了良好题材, 从而为湖北节庆会展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依托优势明显

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一定产业为依托, 产业有优势、有亮点, 就会发生晶核效应, 获得参展商的亲睐, 形成扎堆效应。并且, 展会观众对会展场馆的认同, 也会带来纷至沓来的效应。2010年湖北钢铁、汽车、石化、电力、食品、装备制造业、纺织业等传统产业均超千亿元, 优势明显。武汉工业基础雄厚, 是我国六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这是中部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的。2010年湖北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8%, 2010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值达2564.6亿元,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 中国光谷正在这里建设, 中国武汉光博会因此而成长壮大。

6、商业发达, 发展会展业的服务功能设施比较完善

湖北地处中原, 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 商业十分发达, 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放开商业最早的区域之一, 2010年湖北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94亿元。省会城市武汉自古以来商贾云集, 明末清初汉口镇已成为“天下四大镇”之一, 是长江中游的一大商品中转和集散地。历史上武汉对外贸易额和工厂总数曾居全国第二位, 仅次于上海, 号称“东方芝加哥”。改革开放以来, 武汉商业发展迅速, 在全国百家大商场中, 武汉占了10家;在前10位的超大商场中武汉有2家。会展因商而聚, 商业与会展相得益彰。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也需要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为其提供便利。据统计, 湖北及武汉市共有五星级酒店61家、四星级酒店165家、三星级酒店229家, 其中饮食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 各种小吃闻名全国, 各种美食兼容并蓄, 这些较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为会展经济提供了便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山川灵秀, 会展旅游资源丰富

湖北山川灵秀, 旅游资源异常丰富。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著名风景名胜之一, 素有“山水画廊”美誉。神农架具有“雄、秀、幽、野”的特色, 是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湖北境内古三国遗迹丰富, 《三国演义》120回中发生在湖北的有70多回, 游历其中, 使人仿佛又回到2000年前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湖北境内有武当山、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清江是土家族儿女的母亲河, 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和集聚地, “八百里清江, 八百里画廊”。武汉是拥有830万人口的内陆特大城市, 两江相汇, 百湖镶嵌,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上城市。湖北是二、四方面军的发源地,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十二五”期间全长1139公里的“环一江两山”交通线的建成, 湖北的旅游资源将会珍珠串成链。会展离不旅游, 旅游与会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丰富的旅游资源能使会展宾客“进得来, 留得住”, 从而放大会展效应。

二、湖北发展会展产业存在的问题

1、会展中心城市核心区域打造力度不够, 会展吸引力不足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现代化都市形象密切相关, 离不开一个城市核心区域的建设。上海会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浦东新区的开发和外滩核心区域的建设, 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会展中心, 离不开维多利亚海湾都市形象的打造。湖北“一主两辅”中心城市武汉、宜昌、襄阳的城市核心区域打造力度不够, 城市高度不够, 建设特色不明, 遍地开花, “散而乱”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虽是历史文化名城、三峡名城、三国名城, 但称不上现代化都市形象名城, 会展产业吸引力大打折扣。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 具有发展会展经济良好的自然风光。历代文人墨客无不赞叹武汉风光, 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沉浸于历史自然风光, 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具有现代化都市形象的武汉。武汉“两江四岸”开发严重滞后, 汉口滨江文化区没有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高楼大厦建设的关系, 汉口江滩缺乏神韵, “汉正街”地区杂乱无章, “南岸嘴”地区处于原始生态状态, 武汉“大而乱”, 缺乏现代化都市形象的核心区域, 严重影响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2、会展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 制约会展产业发展

随着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主馆2011年10月的建成, 湖北会展场馆设施又重新回到全国的前列, 但现有场馆交通、酒店、餐饮等配套体系尚不完善, 将会严重制约湖北会展产业的发展。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周边缺乏配套设施, 前临高架桥, 后靠轻轨, 交通繁忙, 每次大型会展开幕式都必须实行交通管制, 随着停车场改为副馆, 停车难问题突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除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展馆外, 其他设施尚在图纸上。凡按政府要求去新馆的展会, 无不担心交通问题, 成本绝非小数目。而武汉全城四处挖坑建设的地铁线, 竟无规划到新馆。这些问题不得不使人们担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初期会遇北京国博交通瓶颈同样的尴尬。

3、品牌会展数量少, 拉动经济影响有限

国家贸促会将3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列为大型展会, 湖北几乎没有。2010年湖北省展览毛面积3万平方米的展会有中国 (湖北武汉) 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华中国际汽车展、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 湖北8成以上的展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 近半的展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湖北会展不仅规模小而且品牌会展少。国际展览协会 (UFI) 认证的大陆展会有20个, 湖北尚无一家;商务部重点支持的31个, 武汉仅一个 (机博会) ;科技部重点支持的11个展会中, 武汉仅一个 (华中车展) 。而同为中部省会城市的郑州有“全国农机展” (秋季/10万平方米) 、“中国药机展” (春季/6万平方米) 、“全国糖酒会” (秋季/6万平方米) 落户;合肥有“全国农机展” (秋季/室内外10万平方米) 驻足。近五年来, 武汉先后举办了国际植物园大会、国际柑桔大会、世界湖泊会议、世界油菜大会、国际牙医协会大会。国家级协会、学会在湖北各地召开的年会或专业性会议也有增加。但与成都相比, 湖北及武汉的会议业还没成气候。国内的协会、学会和境内外企业在成都举办的非官方会议, 数量多、规格高, 数百人至上千人参加的会议几乎每周都有。到2010年, 湖北依托产业、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优势举办的制度化现代节庆达100多个, 但具有全国影响的节庆不多,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初衷很好, 但许多节庆活动政府主导严重, 市场化不足, 甚至有些地方举办的节庆活动蜕变为政府的面子工程, 赔本兼吆喝。2010年成都共举行各类会展节庆活动达382个, 实现会展业直接收入32.39亿元, 拉动消费272.87亿元, 而湖北武汉2010年品牌会展数量少, 拉动消费仅130亿元, 拉动经济影响有限。

4、市场主体相对弱小, 会展服务水平不高

湖北省及武汉市贸促会均从事展览会组办工作, 湖北省及武汉市相关部门也自行组办展览会。截至2010年底, 武汉市从事展览业务的公司有128家, 其中, 展览公司37家, 展览策划、展示工程公司91家。在展览公司中, 国有公司2家, 中外合资公司1家, 其余为本土民营公司。省内其他城市组办展览会的多为非专业性公司。湖北的会展公司规模小、注册资本金少、人员少、策划能力有限, 招展能力和管理能力有限, 除香港讯通公司外, 鲜有境外会展公司参与湖北的会展工作, 各类展会的参展商也鲜见境外大企业参加。2011年9月23日在汉开幕的第12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 参展企业多是国内机电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真正的原产国外的机电产品和国外公司不见踪影, 国际化严重不足。由于市场主体相对弱小, 湖北的各类展会专业管理人员较少, 大量展会管理人员是临时招聘的不专业人员, 会展的物流、信息、餐饮、接待、展场管理等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与先进会展地区差距很大。在第12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期间, 主办方临时招聘的大学生兼职服务人员将一般观众都当作专业观众登记, 其信息有用性大打折扣, 展会的第三天, 参展商竟然还未领到已印好的具有参展商信息的会刊, 参展商的交流大受影响。

5、无序竞争, 缺乏有效管理

一是会展业发展资源分散, 无序竞争。各组办机构为追求会展短期效益, 只要经济效益好, 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时间段争相办展、重复办展, 房产展、汽车展尤为严重。从而使得本来有限的会展资源相对分散, 最终形成不了会展品牌, 更难以成就大展、名展。二是会展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管理。针对目前湖北省会展业市场竞争无序、无证办展、主题冲突、虚假广告、知识产权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来负责, 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监督。

三、发展湖北会展产业的对策

1、科学定位湖北会展产业, 制定湖北会展业发展专项规划

湖北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十分明显, 但这一优势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湖北应下定决心将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来抓, 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中部地区的会展强省, 将武汉定位为中部的会展之都, 将武汉、宜昌、襄阳、咸宁、十堰打造成国内国际会议目的城市, 其他各地市州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事节庆活动。湖北省人民政府应组织专门班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湖北会展产业“十二五”规划, 对湖北会展的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发展对策和措施等进行统一的布署和安排。例如制定发展目标, 到2015年, 全省力争每年举办各类相关会展活动300个以上, 引进或培育国内外5个以上知名品牌展会落脚湖北, 会展硬软件设施建设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 力争引进3—5个国内外知名会议落户武汉。湖北会展产业如果像湖北旅游产业一样制定“十二五”专项规划并付诸实施, 其必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一个大的发展。

2、提升省域中心城市的特色化、现代化都市形象, 增强湖北会展经济的吸引力

会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会展中心城市的形象建设。宜昌是水电之都, 城市建设要考虑水电特色;襄阳是三国之城, 城市建设要考虑三国特色;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建设应打造核心区域, 提升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形象。武汉的城市核心区域可以考虑为汉口滨江历史文化保护区 (长江二桥汉口一侧—江汉关—中山大道) 、汉口江汉关—汉口江汉一桥的“龙王庙汉正街”地区及南岸嘴—古琴台地区。在汉口江滩地区, 建设中华神话故事园、世界文化雕塑园、武汉码头文化雕塑园、武汉抗洪文化雕塑园, 利用江滩上一些现有建筑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修建武汉开埠蜡像馆, 打造文化江滩、绿色江滩、科技江滩, 增强江滩神韵;在长江二桥至江汉关及洞庭街以南区域, 严格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建筑, 严禁建设高层建筑, 新修建筑要考虑与现行建筑的融合, 着力打造创意产业和休闲产业;在洞庭街以北, 应考虑建设彰显城市形象的高层建筑 (100米以上) , 发展江景住宅区、高级商务区和现代金融区。这样就形成了长江、江滩、历史文化建筑、现代高层城市建筑的图画, 既保护了城市天际线, 又凸显了现代化都市形象。迁建后的“汉正街”区域应重点规划建设高层建筑 (100m以上) , 建设高级商贸区、总部经济区、银行经济区, 使其成为与上海浦东相媲美的区域, 向“曼哈顿”看齐。在“南岸嘴”区域前端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 建设体现武汉城市精神, 类似于“自由女神铜像”的城市雕塑。可以想象, 随着武汉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提升, 武汉会展经济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随着宜昌、襄阳的特色化城市形象的提升, 宜昌、襄阳将会成为颇具实力的国际国内会议目的地城市。

3、加快会展场馆配套设施建设步划, 促进湖北会展跃上新的台阶

会展配套设施不完备是湖北会展产业发展的瓶颈, 湖北应加快会展场馆配套设施建设步划, 迎接湖北会展再现辉煌的时代到来。武汉国博中心应加快二期三期的建设, 尽快修建国博专用快速道, 规划和建设国博地铁站, 以最快的时间搞好交通、物流、酒店、餐饮、停车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湖北会展在过去十几年已经慢了半拍, 武汉国博中心是振兴湖北会展的希望所在, 应抓紧完善配套服务。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应抓住精武路改造的契机, 在精武片区修建商务中心、酒店、停车场、餐饮等配套设施。这里尤其要提的是, 武汉可借鉴上海豫园、南京夫子庙的发展经验, 把精武路打造成武汉的鸭产品、鸭文化生产经营一条街, 与吉庆街、户部巷遥相呼应, 将精武路改造为汉口的小吃中心、特产中心、礼品中心, 放大会展效应。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应整合周边的光谷广场、光谷体育馆联合办展, 以克服自身展馆的不足, 同时注意周边酒店、餐饮、物流等服务设施的建设。

4、打造品牌会展, 做大做强湖北会展产业

湖北会展长期以来没有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品牌, 打造会展品牌刻不容缓。展览业可分为产地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环境驱动型三种, 湖北应依据产业优势打造产地驱动型品牌会展, 依据区位和市场优势打造需求驱动型品牌会展。在未来5—10年内, 湖北应力争将已有的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汽车展、农博会打造成品牌展会, 还应积极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引进全国图书展、全国日化展、全国农机展、中国医疗器械展、全国小商品展等全国性展览落户湖北。要下力气引进国外的参展商参展提升已有会展的国际性, 也要尝试引进国际性的品牌会展进驻湖北。湖北会议业应利用专业优势把武汉打造成专业性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目的地, 品牌会议方面在做好东湖论坛、华创会的基础上, 可以考虑在武汉召开每两年一次的“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城市论坛”, 力争将其打造成像海南博鳌论坛、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那样的国际会议。节事节庆方面, 应下力气在未来五年内打造10—20个节庆品牌, 走品牌化道路, 湖北会展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

5、加强会展策划工作, 繁荣湖北会展经济

湖北的展览、会议、节庆策划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会展项目策划、营销策划、专业观众组织策划、会展设计、活动策划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欲做大做强湖北会展产业, 策划工作亟待加强。一方面要加大培养和引进会展策划人才尤其是会展项目策划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经费拟定若干个会展项目尤其是节庆项目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招标策划, 从而提高湖北会展策划水平, 促进湖北会展的发展。

6、采取措施扶持会展产业, 优化会展管理和服务, 保障湖北会展跨越式发展

湖北会展大多数项目处于成长期甚至投入期, 政府在展位补贴、会议补贴、节庆补贴、会展税收优惠方面应采取措施加以扶持, 使各类会展项目逐步成长起来, 进而市场化。大力培育会展企业, 壮大和完善市场主体。积极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成立专业化的会展公司, 引导现有会展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鼓励现有会展企业, 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组建股份制会展企业集团或会展联盟, 壮大企业规模。通过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 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会展企业集团。加快制定湖北省会展业管理办法和促进措施, 建立会展业服务标准体系, 规范会展经营行为, 提高会展服务水平。建立组展商、服务商、参展商、专业观众和消费者纠纷调解与仲裁体系, 维护会展主体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运行机制。尽快形成商务、海关、检验检疫、公安、消防、工商、交通、城管、卫生、知识产权等会展服务部门一站式服务模式, 为湖北会展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从根本上实现会展管理规范化、部门协作程序化、服务标准化。扶持、管理、服务措施的落实, 必将保障湖北会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会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湖北省会展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R].2011 (3) .

[2]湖北省贸促会:关于促进湖北省会展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送审稿) [Z].2011 (3) .

[3]唐世海:发展武汉会展经济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7 (3) .

[4]唐世海:提高硬件建设发展武汉会展经济[J].当代经济, 2009 (10) 上.

[5]马敏:关于加快发展武汉会展业的若干思考[J].学习与实践, 2006 (10) .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第5篇

湖北发展文化产业 动漫原创百亿目标

“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湖北省响应国家号召,将重点扶持动漫产业走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原创之路,并力争实现动漫企业300家,原创三维动画片年生产能力30000分钟,全省动漫年产值100亿元的发展目标。

这是湖北省政府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下所实施的具体举措,湖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负责人表示,我们在坚持走三维动画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的同时,还要鼓励动漫企业以本省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着重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形象,以增强我省动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湖北省与动漫有关的企业达150家,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这与相关动漫学院和培训机构主要集中在武汉不无关系,从业人员达10000余人,三维动画片年生产能力约25000分钟,其中原创动画片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播出的有6部共179集2453分钟。

武汉大学动漫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英认为,湖北的小说市场繁荣,题材多样,内容新颖,不乏许多人气原创佳作,如果能将这些原创小说进行开发,将其打造成动漫产业的三维动画内容平台,肯定能为我省原创动漫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预计到,未来的3-4年将会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市场对中国动漫产品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世界要的是真正中国的、民族的、原创的动漫文化。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坚持要以本省文化为依托打造出中部的高新技术和创意产业中心。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第6篇

关键词:湖北,香菇,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S6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6-0070-03

香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香菇属Lentinus,是一种重要的食用兼药用大型真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铁、钾、维生素D原,可治贫血,预防佝偻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次,香菇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已开发成抗肿瘤的药物。此外,香菇中还含有蛋白质、矿质元素、微量元素和一些少量的挥发性成分。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中国特产之一。中国是世界最大香菇生产、出口国,香菇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湖北省是中国香菇栽培大省,香菇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30%,部分市县香菇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大,成为农民致富创业的重要产业和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2011年,远安县香菇种植规模达到1.24亿袋,总产量达10万吨,产业总收入达10亿元以上。但是与香菇产业强省相比,湖北省香菇经济效益和产业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统计资料分析,本文概括性分析了湖北省香菇产业的发展优势及现状,并进行了可持续性发展探讨,以期为湖北省香菇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上借鉴。

1湖北省香菇产业发展优势

1.1地理资源优势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盆地。首先,山区林地居多,森林覆盖率高,林木资源丰富,其中栎林面积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湖北省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之间,气候过渡性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拥有发展香菇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发展香菇产业的独特优势;同时,山区远离工业粉尘污染,冬季病虫害相对较少,更具备生产有机香菇的环境条件,产业效益优势明显。如今,香菇是湖北省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成为山区农林经济支柱产业。

1.2科学技术优势

湖北省内有我国最早食用菌研究开发的大专院校,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菌种资源,并专门开设有食用菌相关课程,为全省培养了从事食用菌及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同时,各食用菌产区都成立有食用菌协会、食用菌科研所及食用菌技术服务部门,构建了一个从省到乡的技术网络,为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1.3市场与物流优势

湖北省素有“九省通衢”美称,交通发达、便利,拥有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农贸市场,商贾云集,有利于香菇产品的流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湖北省内销潜力巨大,各主产区都建有自己的批发市场和营销网络,仅随州市就有三里岗、殷店、草店、万和等四大香菇交易市场。同时,湖北香菇还瞄准国际市场,远销香港、日本、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4产品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北香菇品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其中以大洪山、银兆、楚峰等为代表的随州香菇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认可的原产地标记保护,为提升香菇品质、打造香菇品牌、扩大出口规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

湖北林业科技第44卷

第6期王义勋,等:湖北省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2湖北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是中国香菇生产大省之一。目前全省50多个县(市、区)都有香菇生产,香菇产业的发展惠及千家万户,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和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2.1政府引导,政策支持

湖北省香菇产业能够取得良好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重视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省内香菇生产发展好的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成立了食用菌管理办公室,并采取了政策引导、科技支持、技术普及、典型示范、牵线搭桥等措施。如远安县以发展香菇生产专业村为重点,实行部门包村、项目扶持等,每年预算内安排财政资金,大力建设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大洪山地区和鄂西北地区为中心的香菇板块已经形成,成为政府的“钱袋子”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2科技支撑,标准生产

多年来,以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为代表的科研单位为湖北香菇的品种引进与选育、技术引进与创新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香菇新品种和新技术成果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与转化。仅在远安县,就研发出香菇8404、森源1号、森源2号、森源10号等一批适应性强的优质香菇菌种。同时,还开展技术攻关,首创了反季节香菇生产技术,实现香菇错时生产,错峰销售、均衡上市。

为更好适应市场需求,湖北省制定出《湖北省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和《绿色食品香菇袋料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香菇袋栽生产技术规程》等系列地方标准,对菌种、栽培、加工、产品质量等标准进行集成,为湖北香菇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极大地推进香菇质量等级化、标准化。

2.3注重生态,持续发展

湖北高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7篇

一、高技术产业理论概述

对于高技术产业, 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商务部对高技术产业的定义是“研究与开发费用在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 或者科学技术人员在总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而美国劳工统计局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中研究试制费和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比整个制造业平均数高出一倍以上”;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部把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投入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与科学技术人员联系紧密的那些生产新产品且有科学或技术背景的产业”。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根据产业研究开发密集度作出定义“凡是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7.1%的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目前, 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的定义, 本文研究即采用该定义。

高技术产业特殊的形成条件和特殊的产业地位, 决定了其主要特征:第一, 高投入、高风险性。首先,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巨额的研发投入为保障, 因此, 保持一定的研发 (R&D) 经费强度对高技术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其次, 知识经济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天生具有很大的风险。有资料表明, 高技术产业中, 企业的成活率远低于传统产业企业, 完全成功的只占20%, 完全失败的占20%, 情况一般的占60%。第二, 规模经济性。高技术产业的高投入特性使得在该领域非常活跃的中、小企业很难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单打独斗”, 所以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内, 中、小企业通常依托产业集群获取规模经济利益。第三, 正外部性。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性决定了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发展的正外部性, 例如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功能。第四, 人力资本约束性。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创新, 而创新的源泉在人, 因此,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强大的人力资本为支撑, 具有人力资本约束性。

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是由其特殊功能决定的, 其主要功能包括:第一, 风险抵御功能。2008年, 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增长速度平均约为20%, 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东部地区, 高技术产业仍以超过10%的增速发展, 呈现出极大的抗风险性, 成为区内抵御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第二, 波及效应功能。高技术是由最新的、最前沿的各类技术所构成的,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会带动诸如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表现出强大的波及效应。第三, 信息传导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信息的信赖性将越来越强, 搞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凝聚更多的技术信息, 并将它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体现出信息传导功能。

二、湖北高技术产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 湖北高技术产业在“863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及其他政策的推动下获得较快的发展。高新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高技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 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 达到1105亿元, 同比增长24.2%;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352亿元, 同比增长24.0%;高技术产品销售收入3168亿元, 同比增长26.9%。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湖北区域经济发展、规避金融危机对湖北区域经济影响的主要推动力。与此同时, 湖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劣势。

1. 优势分析。

湖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主要得力于资金、环境、人力资本等先决条件, 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如下:第一, 研发投入逐步加大。2008年, 湖北省全省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38亿元, 比上年增长16.5%, 占生产总值的1.22%;全年安排“863”计划331项 (课题) , 经费2.07亿元;安排“973”计划92项, 经费8493万元;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23个, 项目总投资12亿元;安排国家资金1.64亿元, 银行贷款3亿元。第二, 科技人力资源日益丰富。湖北省在科技人力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在中部六省中, 湖北的科技人力投入排序第一。第三, 科技环境逐渐改善。丰富的科教资源为湖北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08年, 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7.6万人, 在校生118.5万人, 毕业生35.2万人;研究生招生3万人, 在校研究生8.3万人, 毕业生2.4万人;武汉东湖地区成为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并在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和新材料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第四, 科技产出稳重有升。2006年, 湖北省累计申请专利14576件, 比上年同期增长26.4%, 居全国第八位, 中部六省第一位;累计专利授权量4734件, 比上年同期增长22.6%, 居全国第十二位, 中部六省第三位。

2. 劣势分析。

湖北高技术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部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高技术企业的体制障碍。目前, 湖北高技术企业中, 国有经济比重过高, 校办企业、转制科研院所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 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第二, 高技术产业化的投融资障碍。高技术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内容涉及技术目标分析、技术研发、技术转化等环节, 目前, 湖北在有效规避产业化投融资风险方面缺乏专门的投融资体系。第三, 产业结构障碍。湖北高技术产品中, 投资类产品比重大, 消费类产品不多, 产业配套能力较弱, 尚未形成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产业链, 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第四, 产业扩散障碍。近年来, 湖北高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国际性大财团、大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外资经济在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

三、提升湖北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金融危机形势下, 湖北省应着力发挥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效应、波及效应和风险规避效应, 大力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成功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奠定基础。需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政府层面。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看的见的手”功能, 为高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一, 正确引导。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确定湖北高技术产业发展长期规划, 定期发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提升对政府资助项目的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对企业自主研发成果的奖励力度, 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协同效应作用。第二, 深化改革。提高高技术产业活力和运行效率, 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促进国有、校办、科研院所转制的高新技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资本、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第三,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制建设, 以保护高技术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

2. 企业层面。

以“自主创新、着力应用、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国际合作”二十字原则为指导, 发挥湖北科教及人力资源优势。第一, 注重“产学研”结合。为发挥湖北科教优势、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高技术企业应走出去, 积极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借脑”, 走实体发展和虚拟发展相结合的路子, 走出一条以企业为基础、以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线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之路。第二, 注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为克服高技术产品研发经费不足问题, 高技术企业在自主研发的同时, 可以考虑引进、吸收先进技术, 走以自主研发为主、兼顾技术引进吸收, 充分发挥后来居上优势。第三, 注重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相结合。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竞争力问题, 高技术企业可以借国家“金桥计划”的东风将自身的科技优势化为生产力优势。参考湖北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确定短、中、长不同时期的科技攻关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开展科技攻关, 在取得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的同时, 力争早日实现成果转化, 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宏观环境层面。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第8篇

湖北省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特别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光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湖北省凭借交通、科技、人才和文化优势, 加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其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并且已经形成了多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1.1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数量、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1.1.1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数量

识别产业集群的要件有两个方面:即产业的聚集程度、产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根据产业集群的识别要件, 湖北省已经形成了19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市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宜昌市光电子产业集群、枝江电子工业园、孝感市开发区光电产业集群、襄樊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荆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宜昌市科技电子数码城、武汉市珞喻路电子一条街、汉口前进路IT圈、洪山广场通讯器材市场、黄石数码广场、荆州津谷电脑广场、襄樊颐高数码广场、随州水西门电脑城、孝感电脑数码城、十堰裕华数码城。

1.1.2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类型

根据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和本研究的目的, 以“集群成长阶段”为标准, 把湖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划分为成熟型、成长型和集聚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湖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 成熟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仅有1个, 成长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8个, 集聚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0个。按照产业性质划分,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又可以分为制造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销售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两种, 湖北省共有制造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9个, 销售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0个。

1.1.3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

产业集群是一个经济地理学的概念, 它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 往往由地理位置、产业基础、资源特色、经济发展程度四个要素决定。经过多年的发展,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以武汉市为中心, 沿长江、汉江7个主要城市为主, 构成两江沿线“Y”字形电子信息产业带, 形成了八个相对发达集中的电子信息产业区域, 并各具特色。它们主要分布在经济、科教、文化较为发达, 交通较为便利的中心城市。包括省会城市武汉市和宜昌市、孝感市、荆州市、襄樊市、黄石市和鄂州市等地级城市。这就是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地域分布的基本状况。

1.2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

按照集群内部的企业结网形态划分, 产业集群的内部结构可以划分为寄生关系网络形态、共生关系网络形态和外生关系网络形态三种结构形态。

在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 “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市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宜昌市光电子产业集群和孝感市开发区光电产业集群等属于寄生关系网络形态的产业集群。

2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 湖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面对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 全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1 成熟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湖北省比较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但是, 该集群要进一步向前发展, 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2.1.1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取得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包含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居住生活设施、生态环境等。例如, 武汉东湖开发区周边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但出入园区的交通状况不甚理想, 严重影响了东湖开发区的物流和员工的出行。

2.1.2 缺乏创新型人才和优秀的企业家, 现有人才的总体分布严重失衡

湖北省科技人员总量多, 但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企业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出现了高新企业遭遇智力瓶颈, 人才大省呼唤创新人才的局面。

湖北省科技工作人员达到18万人, 居全国第10位, 但这些人才的总体分布严重失衡。据统计, 全省六成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教育战线;两成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卫生战线, 只有11%是工程技术人员, 企业创新人才严重缺乏。湖北省虽有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但与地方企业尚未实现有效对接。

2.1.3 制度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制度创新包括园区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风险投资制度、科技转化机制等多项制度的创新。

政府在高新区成立了管委会, 代表政府对高新区进行管理并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管委会在高新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高新区的扩大, 管理事务增加, 管委会的机构和职能也随之膨胀, 在一些方面反而对高新区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所以需要对园区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2.2 成长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产业缺乏深度的专业化分工, 集聚规模偏小, 集聚效应不够显著

成长中的产业集群由于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 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不够深入, 集群内的企业数量、配套企业和服务型机构的数量相对比较少, 集聚规模偏小, 集聚效应也不够显著。例如, 孝感市开发区光电产业集群只有76家企业, 产值21.7亿元;襄樊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只有84家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14家, 产值42亿元。由于集群规模小, 企业数量少, 产值低, 导致银行、风险投资机构、信息咨询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支持服务机构的成长空间小。缺少支持服务机构的协作, 反过来又限制了集群的发展。

2.2.2 产业链条短, 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

企业之间相互协作的程度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程度, 专业化的分工是企业之间相互协作的前提和基础, 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深, 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就越深。处于成长之中的产业集群, 由于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不够深, 所以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 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 而协作关系不足。突出表现是集群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多, 产品差异性过大, 难以形成分工协作关系。

2.2.3 资金不足, 投融资渠道不畅

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 新企业的创办需要高额的初始投资,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巨额的研发经费。成长中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区域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也正处在成长之中, 正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而由于集群内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限, 规模有限, 业绩有限, 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上市条件, 所以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资本集聚的可能性较小。传统银行不太愿意向风险较大的产业发放贷款, 尤其不愿意向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而集群内又缺乏风险投资机构。

2.3 集聚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政府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很小

诸如武汉市珞喻路电子一条街这种由小规模的私营小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显然不是政府关注和扶持的重点, 因为他对GDP的贡献有限。对于这类集群, 政府的作用仅表现在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进行注册登记, 管理市场的经营秩序。

2.3.2 缺乏融资渠道, 难以获得产业发展资金

集聚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要是由私营小企业组成的, 其规模小, 自有资金少, 资产少, 银行从贷款的效益和风险角度考虑, 不愿意给这样的私营小企业贷款。企业主创办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自己的积累, 向亲戚朋友借, 或向民间筹集。这样的融资状况, 极大地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2.3.3 专业化分工程度低, 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低

企业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 协作关系不显著。尽管已经分化出一些某种品牌产品的专卖店, 也出现了少数专门从事维修、维护服务的公司, 但这种分化只是初步的, 分工程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专业化水平低, 分工程度低, 将必然导致企业间的关联度低, 协作关系不显著, 主要处于竞争状态。

3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3.1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总体发展策略

根据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环境,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策略应该是:合理布局、政府服务、企业创新。

3.1.1 合理布局集群, 确定发展重点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能搞遍地开花,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总体布局应该是以武汉为中心, 沿长江、汉江的主要城市成“Y”字形分布, 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置于武汉经济圈的战略格局之中, 发挥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 促进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加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区域的各自特色和优势, 可以具体采取如下的多元化布局优化策略:武汉光谷重点发展激光电子信息产业;武汉蔡甸、襄樊、十堰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宜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元器件制造以及光伏产业;荆州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导航设备制造业和光伏产业;黄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卡机具制造业, 荆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晶体器件和厚膜集成电路制造业, 鄂州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软磁盘生产业。

3.1.2 强化政府服务

(1) 制定发展规划, 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宏观调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和完善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 切实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和宏观调控。

(2) 制定相关政策, 优化信息产业集群的政策环境。有必要建立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 进一步优化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定期发布本省鼓励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指导目录, 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制定并落实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 制定鼓励高层次信息人才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流动的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信息企业依法保护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获得的知识产权权益;建立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

(3) 加大政府管理力度, 推进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等方面要求, 在全省推动一批重点信息产业集群示范建设。各地政府要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信息产业集群作为工作重点, 加强调查研究, 发挥其在产业升级、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

(4)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 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共性技术攻关为重点内容的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 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服务。全省重点扶持一批专门为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服务的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元智, 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2]徐承红.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3]张辉.全球价值链夏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盖文启.集群竞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未来之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第9篇

钢铁产业是湖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全国钢铁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4年湖北粗钢产量为1353.51万吨, 占全国粗钢产量的4.97%;钢材产量为1334.33万吨, 占全国的4.49%。2007年湖北粗钢产量为1778.17万吨, 占全国粗钢产量的3.6%, 成品钢材产量为1857.93万吨, 占全国的3.3%。

2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与湖北钢铁产业的影响

2.1 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大量钢铁厂倒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0月, 71家大中型钢厂亏损58.35亿元, 其中, 有42家企业出现亏损, 亏损面达到59.15%。这也是本轮经济周期以来, 中国钢铁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中钢协的统计显示, 2008年1-10月, 71家钢厂累计存货达到4746.36亿元, 同比增长50.33%。其中, 产成品库存达到1268亿元, 同比增长45.3%。一至九月份, 河北省钢铁行业累计亏损户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 累计亏损额为6.62亿元人民币, 九月份当月亏损额为2.24亿元, 占一至九月亏损总额的33.85%。据了解, 2008年全省已有近四成小钢厂倒闭。另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厂长表示:“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业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 中国的中小钢铁企业将倒闭50%以上。”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8年8月份开始湖北省粗钢和成品钢材产量增长速度明显下滑。

2.2 钢铁及和以钢铁为原料的产品出口速度开始放缓, 出口订单大幅减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说, 钢铁企业今年第四季度出口订单下降50%左右, 明年第一季度的出口订单也大幅度减少。从全国来看, 据海关统计, 2008年10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62万吨, 比9月份减少205万吨, 降幅达到30.73%, 10月份铁矿石进口3062万吨, 较9月减少858万吨, 降幅达到21.88%。同期, 湖北省的钢材出口从八月份开始连续大幅下滑, 十月份出口37.9万吨, 与八月最高时的95.8万吨相比下降了58万吨, 降至二月份以来的月度最低点, 可见, 全球金融风暴对我省钢铁出口行业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2.3 主要用钢行业, 如地产、汽车、造船等行业陷入低迷, 间接影响湖北钢铁行业的发展

(1) 从地产行业来看, 国内房地产市场受楼市价格泡沫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 其价格已呈下滑态势。金融危机的发生, 外资的抽逃, 使楼市面临更大的套现和下滑压力。市场观望气氛浓重, 将对国内地产投资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而国外房市的萧条早已成为现实。对钢铁行业而言, 房地产行业的用钢量占全国整体钢材需求的25%, 加上住房装修和家居购置的需求, 用钢量将达三分之一。所以房地产行业的下滑, 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巨大。

(2) 从造船行业开看, 在此次金融危机面前也将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这对河北钢铁行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多年以来国内外造船业持续繁荣, 我国亦成为排名第二的世界造船大国。造船业的用钢需求, 对河北乃至全国钢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 全球贸易大幅萎缩, 对于大宗商品的贸易需求下降将通过航运业的衰退传导至造船业, 致使造船业面临严峻形势。造船订单的减少, 将打破钢铁行业自身的内循环。自2002年后中国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 我省钢铁行业也经历超常速度的发展, 钢铁企业在扩大产能中的内循环在不断放大。即钢铁企业发展, 自身也需要钢铁, 又需要进口铁矿石, 必然需要造船, 造船本身又需要钢铁, 形成一个内循环。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 30%的钢铁需求由内循环产生。内循环的需求萎缩, 使我省钢企发展失去另一强大支撑。

(3) 从汽车行业来看, 国内外汽车业的低迷态势对我省钢铁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自2002年以来, 作为用钢大户, 我国汽车市场超高速增长达6年之久, 远远超过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受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危机影响, 如今这种超高速增长开始迅速变缓,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 2008年1-8月, 全国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低迷, 我国乘用车产销463.24万辆和455.03万辆, 同比增长13.67%和13.15%, 与上年同期相比, 增幅回落8.32个百分点和10.94个百分点。从8月份的汽车销量来看, 欧洲同比锐降16%, 北美降幅达15.5%, 日本汽车销量下降14.9%。而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4%, 环比下降了6.0%。

3 相关政策措施对湖北钢铁产业的影响

2009年6月湖北省颁布《湖北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此之前湖北还颁布和发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降低金融危机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来看, 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 产量有所回升

金融危机对湖北钢铁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从数据对比来看, 2008年与2007年相比, 无论是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都有增加, 但大部分增加都是消耗库存原材料所造成的。从2009年开始, 粗钢产量下降, 在图2中是2008年和2009年的1到10月份的累计产量对比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一直到10月份, 2009年的相关月份的累计产量与2008年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呈现负增长。但是从单月份来看, 从8月份开始, 单月产量持续增加, 并超过2008年同期产量, 表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粗钢产量开始回升 (见图3) 。在成品钢材产量方面, 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从图4中可以看出, 2008年和2009年的1到10月份的累计产量, 呈现负增长。但从2009年9月份开始, 单月产量同比呈现正增长趋势 (见图5) 。无论是粗钢产量和成品钢材产量从2009年8月份开始都有明显的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呈现正增长趋势, 这就表明一系列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 在经过一定的适应阶段以后, 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3.2 结构逐渐优化

湖北钢铁产业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深化,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武钢已逐渐成为我国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 形成轿车面板、冷轧硅钢片、造船板等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钢材产品系列。并且以鄂钢为依托, 重点发展了优质棒线材等建筑用材, 建设新型建材基地, 重点发展新III级以上螺纹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其他钢材深加工产品等。

3.3 相关产业发展迅速

中国政府更是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 逐渐使人们从最先的恐慌中摆脱出来, 切实有效地思考和应对危机, 在投资拉动的前提下, 中央投入发挥了杠杆效应, 地方政策跟进, 将促进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困境, 相关产业如汽车、建筑和房地产等产业发展迅速, 为钢铁冶金及铸造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期。

4 湖北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继续加大企业并购重组, 做大做强以武钢为代表的钢铁集团

自2004年以来, 湖北钢铁产业已经开始迈出结构调整的步伐,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新一轮的钢铁产业规划政策引导下, 湖北省应继续加大企业并购重组的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 进行技术改造, 重点发展搞质量、高附加值产品, 全面提升湖北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08年武钢集团已跻身世界级钢铁企业, 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未来几年内, 武钢集团从规模上在湖北地区将有望实现2000万吨的能力, 并将建设成为我国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 形成轿车面板、冷轧硅钢片、集装箱板、造船板、石油天然气管线钢、高档家电板、桥梁板、压力容器板, 电子用钢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钢材产品系列。因此湖北应以武钢发展为契机, 衍生钢材深加工产业, 带动钢铁相关产业发展, 优化城市布局。

4.2 大力极强技术创新, 提高钢铁企业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也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湖北钢铁产业发展必需依靠技术创新, 形成以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要以钢铁企业为主体, 以湖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 整合全省钢铁及相关技术的创新资源,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以决策层、咨询层、管理层和实施层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 同时健全产学研机制, 提高联合技术创新水平, 加快科研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加快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技术创新, 充分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优势, 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短缺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替代进口的品种。三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不断提高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 为生产能满足顾客需求的高质量钢材产品提供保证。

4.3 强化企业战略联盟, 构建战略供应链

面对钢铁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上下游行业的变化, 湖北钢铁产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要致力于通过企业间与科研院所的战略联盟来构建战略供应链。一是应加快通国内外重点矿石、煤炭等上有主要原燃料生产企业及港口与运输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合资、合作开采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料, 以及签订长期的原燃料供应和运输合同等方式来稳定原燃料的供应及降低运输成本。二是同企业、石油、家电、机械等钢铁产品下游用户中的战略用户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共同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建立钢材产品配送中心等方式来构建利益共同体。三是充分发挥湖北科教大省的优势, 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间与科研院所的战略联盟, 推进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移。

4.4 面向国际市场, 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下, 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北钢铁产业的持续发展, 必需面向国际市场, 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一是健全海外影响网络, 扩大产品出口。湖北钢铁企业应将产品出口作为检验企业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并逐步从单纯的钢材贸易向提供原材料服务与材料供应解决方案转变。二是加大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湖北钢铁企业在经过产品输出阶段发展后, 应积极想跨国经营转变, 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海外投资。三是加强与国际钢铁巨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跨国、跨行业的投资与并购及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 在钢铁企业之间、巨型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产业巨头之间构筑新的超大规模的产业集团。

参考文献

[1]胡有为, 冯欣.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 32 (2) :11-13.

[1]左克军.循环经济与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J].江苏冶金, 2006, 34 (6) :59-62.

[3]田书华.产业集中度低, 中国钢铁业的顽疾[J].中国投资, 2005. (7) :90-92.

对湖北蚕桑产业发展的再认识 第10篇

1 蚕桑生产发展基础好, 优势明显, 潜力很大

1.1 资源优势

我省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有4 000多年栽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习惯。历史上的荆州缎、天门绢、沔阳丝、远安垭丝、当阳溶丝久负盛名。湖北地处长江中游, 自然条件优越, 气候、雨量、土壤都适宜栽桑养蚕, 是全国蚕业区划确定的蚕桑生产适宜区。 1995年全省蚕桑生产基地达到3万hm2, 蚕茧产量2.25万t, 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居全国第5位。全省现有6家蚕种场, 年蚕种生产能力80万张, 缫丝企业10家, 年缫丝能力6.4万绪, 丝绸加工企业14家, 产值达到10亿元, 就业人数4万多人, 常年出口创汇2 000多万美元。蚕桑业作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 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已成为鄂东大别山革命老区, 鄂西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1.2 产业优势

一是蚕桑产业优势区域已基本形成, 产业基础良好。近年来, 湖北省蚕桑生产在各级政府推动下, 在蚕桑优质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带动下, 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 集中发展三大产区蚕茧基地的建设, 以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使全省蚕桑产业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目前形成的鄂东产区包括英山、罗田、麻城, 鄂西南包括远安、夷陵、点军, 鄂西北包括南漳、保康、郧县、郧西等县市 (区) 蚕茧基地。二是蚕桑产业全面恢复。2007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2.27 hm2, 全年生产蚕种26万张, 生产蚕茧12 071 t, 蚕农收入3.28亿元。但与1995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三是蚕桑集中产区没有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 土壤和空气不含氟、铝等残毒物质, 造就了湖北蚕丝高净度的品质, 主产区平均净度95分以上, 蚕丝等级达到5A, 可以缫出高品位的生丝, 织出高档次的面料, 加工出一流的服饰。加快发展湖北蚕桑产业, 不仅比较效益高, 还有利于加强植被, 保持水土, 绿化家园。四是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湖北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主要是在蚕蛹、蚕蛾、蚕沙、桑叶、蚕丝等方面研究开发出营养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医药品以及蚕沙枕、蚕蛹虫草、蚕丝被、蚕丝背心、保暖内衣等蚕桑系列产品, 已经进入市场, 渐成气候。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可实现变废为宝, 延长产业链, 能有效吸纳大量农村劳力就业, 提高蚕业资源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 大幅度增加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能力。

1.3 政策优势

一是蚕桑产业列入湖北省的重要特色农业。2003年省委、省政府明确将蚕茧纳入全省九大特色农产品之一, 要求加快湖北蚕业特色产品的发展, 提出了蚕桑生产基地建设、生产规模和运行质效等方面目标任务, 对湖北蚕桑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大推动作用。二是蚕桑产业列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根据湖北蚕茧产业, 具有区域特色, 产业链条长, 开发潜力大, 市场前景广的明显优势, 2006年已将蚕桑产业纳入板块扶持范围, 项目区以高起点和标准化建设蚕桑基地为主要手段,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蚕区提高茧丝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 增强我省茧丝绸产业的竞争能力, 取得了很好成效。2008年正式启动了大别山6.67万hm2优质桑茶药板块经济区建设, 必将推动我省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湖北已经纳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 重点是建设蚕茧基地, 扶持龙头企业, 带动产业的发展。这是我省蚕桑产业发展历史上政策支持力度最大, 资金扶持最多的黄金时期, 湖北蚕桑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4 市场优势

近年来, 我国的蚕茧和生丝产量一直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5%和74%;生丝和真丝绸的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90%和70%左右, 居世界垄断地位。蚕丝属于量少、质优、高档的天然纺织产品, 有它特定的消费市场与消费群体。就国内市场而言,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较高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加上“回归自然”、养生保健等消费意识的形成, 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不但在食物上讲究“绿色食品”, 而且在穿着上也讲究“绿色服饰”, 天然纤维丝绸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加,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2 蚕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蚕种生产基础薄弱, 品种老化

一是我省大部分蚕种场都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建设的, 虽然近年来有部分蚕种生产场家进行了改制, 但都只是买断了经营权而已, 生产设施改造缓慢。长期以来, 由于政府对蚕种场建设投入很少, 目前普遍存在生产设施简陋、老化严重, 不配套、技术力量弱化, 生产量严重不足, 生产效率低, 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 不能适应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蚕种和桑树品种老化, 生产性能不佳。1982年省里开始对新品种蚕种实行补贴, 标准是0.5元/张, 直接补贴到蚕种场, 引入市场机制以后, 取消了新品种补贴, 优良蚕种选育和引进缺乏资金投入, 导致品种更新过于缓慢。现行蚕品种仍然是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 使用时间已长达20多年, 种性保持难度加大, 生理性状出现退化, 抗逆性减弱, 经济性状不稳定, 生产效益不理想。部分桑树有20多年树龄, 品种结构也不尽合理, 亟需调整和优化。

2.2 蚕桑生产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不高

蚕桑产区的蚕农, 养蚕规模小, 主要还是一家一户经营, 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 组织化程度很低, 缺少市场引导, 技术培训, 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全程服务。特别是在目前多数农民外出打工, 在家栽桑养蚕不是老人就是孩童, 技术力量薄弱, 栽桑养蚕水平低。

2.3 产后加工的制约

现阶段湖北蚕桑产业尚属原料茧生产基地, 加工龙头企业还没有形成。产业无龙头企业, 缺少扶持力度, 服务体系不健全, 以致于生产水平低下, 产品质量差。蚕业是弱势产业, 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在产业链较长的蚕桑产业,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举足轻重。我省茧丝绸加工企业中, 都是小型加工企业, 市场竞争力弱, 龙头企业对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3 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优质蚕桑板块基地建设

蚕桑板块基地建设是农业板块的组成部分,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6年蚕桑板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以来, 以高起点和标准化建设蚕桑基地为主要手段,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蚕区提高茧丝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 增强我省茧丝绸产业的竞争能力, 取得了很好成效。湖北蚕桑产业要以此为契机, 以发展区域高效为重点, 积极构建现代蚕桑产业体系, 进一步推进蚕桑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一是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在罗田、英山、麻城、蕲春等四个县市重点建设大别山6.67万hm2桑茶药板块基地。二是力争启动鄂西北6.67万hm2茶桑药板块基地和鄂西南6.67万hm2果茶桑板块基地建设。通过板块建设, 进一步引导蚕桑产业向适宜地区集中发展, 引导蚕桑产业向优势区聚集, 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重点县 (市、区) 蚕桑产业规模, 增加年产茧2500 t以上重点县 (市、区) 的数量。推进特色乡 (镇) 、专业村建设, 建立一批桑园产茧量100 kg/667m2、上车茧率90%以上、解舒率60%以上的66.67 hm2以上高产优质乡镇、6.67 hm2以上专业村组高效优质示范典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通过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鼓励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 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蚕桑经营大户。

3.2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蚕农合作组织、蚕业龙头企业等市场竞争主体, 加强企业与基地对接, 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 促进蚕农增收。一是大力培育蚕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扶持发展蚕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鼓励蚕农专业经济组织进入茧丝市场、参与茧丝经营, 探索构建连接加工企业的有效途径和组织运行形式, 提高蚕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培育蚕业龙头企业。加大对茧丝绸加工流通企业支持, 重点扶持产业基础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茧丝绸龙头企业。鼓励茧丝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加工技术装备水平, 重视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品牌建设,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增强龙头企业辐射性和带动力。三是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总结推广以订单生产、二次返利、蚕农入股等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蚕农专业合作组织+基地 (农户) ”经营模式。支持优势龙头企业以产品开发为目的的跨区域基地建设, 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稳定蚕茧产销关系, 构建栽桑养蚕、蚕茧收烘、茧丝绸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3.3 加强蚕种生产基础建设

蚕桑良种繁育体系是推动蚕桑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利用好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重点加速湖北省桑蚕原种场建设, 完善蚕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监测体系建设, 确保全省蚕种质量安全;加大蚕种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 提高蚕种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3.4 加强新品种选育、引进与利用

根据我省春用蚕品种春蕾×镇珠应用年限长, 品种严重退化的实际情况, 通过加快多丝量、高品质、强健性好的品种以及特殊用途品种等新蚕品种的选育更新与引进;积极开展优质高产鄂桑1号、鄂桑2号、农桑系列等桑品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工作, 提高蚕种质量和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3.5 加强栽桑养蚕技术创新

大力推广省力高效养蚕技术, 推进蚕桑生产省力化适用技术的应用, 重点推广应用桑蚕新品种如鄂蚕3号、鄂蚕4号, 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蚕病防治等技术。加强安全生产技术推广, 完善防病减灾, 环境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进一步推行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与标准, 完善蚕茧干燥、质量评定技术规程, 形成与丝绸加工、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和省力化、规模化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3.6 加快先进技术推广普及

加强先进蚕桑生产技术培训,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公共媒体及推广体系, 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 推进新技术普及应用, 促进蚕桑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建立高效养蚕示范区, 建设一批集成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蚕桑新技术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生产典型, 通过典型带动, 引导蚕农应用新技术, 提高生产水平。

3.7 推进依法执政, 加强行业管理

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 推进依法执政, 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快蚕种管理立法进程, 争取尽快出台《湖北省蚕种管理条例》, 规范蚕种生产许可证、蚕种经营许可证、蚕种质量合格证等“三证”管理。二是规范蚕种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守法经营, 规范管理, 保证质量, 热情服务, 诚信守约, 接受监督等措施, 确保蚕种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 让蚕农用上放心蚕种, 安全蚕种。

摘要:分析了当前湖北蚕桑发展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 针对湖北的英山、罗田、麻城、远安、夷陵、点军、南漳、保康、郧县、郧西等县市 (区) 优质蚕桑板块基地建设, 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蚕种生产基础, 基地建设, 产业化经营, 新品种选育、引进与利用, 栽桑养蚕技术创新, 依法执政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第11篇

一、京山县“三品一标”产业发展现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下,京山县“三品一标”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三品一标”实现总产值1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1%。

1.“三品一标”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一是龙头企业 占“三品一标”比例增加。京山县“三品一标”企业数50家,其中种植业35家、畜牧业8家、水产业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占“三品一标”认证单位总数比例上升到78%。二是产地认定取得新进展。2011年新认定“三品一标”产地3866.7hm2。

2.公共品牌价值逐步提升

京山县“三品一标”企业中有86个品牌的农产品进入武汉等大中城市超市; 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湖北名牌”3个,有36个农产品先后在全国、中南地区、湖北省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二、 京山县“三品一标”产业布局和“十二五”末发展愿景

近年来,京山县从市场对“三品一标”的需求出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按照“产业特色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种养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目标化”的要求,科学利用资源,不断培植“三品一标”基地,着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优质粮食、标准畜禽、特色水产、生态林业、名优蔬菜五大主导产业。

1.以湖北“一袋米”工程为抓手,培植绿色生态优质稻生产基地

按照“优质、专用、特色、生态、安全”的要求,在粮食主产区的孙桥、新市、罗店、宋河、永兴、曹武、坪坝、钱场、雁门口、石龙建立十大优质稻生产基地,种植品种以鉴真二号、鄂中五号、杨两优系列、丰两优系列等优质稻品种为主,优质率达到100%。

2.以湖北“一枚蛋”工程为抓手,培植绿色生态畜禽养殖基地

京山县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目前,通过扶持发展专业村、专业户,建立畜禽养殖小区发展畜禽养殖小区55个,生物发酵床养猪、“153”养鸡等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应用,生猪和蛋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0%和85%。按照绿色食品要求,建立年养殖70万头瘦肉型猪、5.5万头肉牛、1300万只家禽的畜牧养殖基地。

3.以湖北“一尾特色鱼”工程为抓手,培植绿色生态龟鳖基地

充分利用现有水面,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型养殖、立体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通过优化养殖群落结构和改善饲养技术,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坚持抓规模实行板快推进,抓特色发展名特品牌,抓质量推进无公害生产,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目前,建立了四大特色养殖基地,面积4000hm2。

4.以湖北“一棵苗”和“木本一壶油”工程为抓手,培植绿色生态林业基地

目前,京山县一手抓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建设生态林、用材林和干鲜果基地8万hm2,京山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一手抓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产业发展。已建成茶油基地2000hm2、花卉苗木基地3333.3hm2,茶油和花卉苗木基地分别以每年2666.7hm2和666.7hm2的速度迅速推进,“十二五”末京山县油茶面积将达到3.3万hm2规模,京山将成为湖北“木本一壶油”重要生产基地。

5.以湖北名菜和“菜篮子”工程为抓手,培植绿色生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目前,京山县以新市、永隆、罗店、宋河四个镇为重点,建立了优质蔬菜基地4666.7hm2,其中设施蔬菜大棚200hm2,特色白花菜333.3hm2。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绿色生态优质蔬菜基地成为京山县及作为武汉城市圈后花园“放心菜”重要生产基地。

三、“三品一标”产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调查表明:京山县“三品一标”产业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对“三品一标”认识不到位、组织化程度不高、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农业标准化建设不规范等实际问题。京山作为武汉城市圈“三品一标”生产加工基地,把“三品一标”产业列为建设“中国农谷”重点产业势在必行。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1.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整镇推进,扩大示范规模

地方政府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是示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按照“一镇一品”理念,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规范京山县农业标准化建设,使“三品一标”示范区既有量的突破,又有质的提升。

2.强化农业“三品一标”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京山县农业局是负责“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业务部门,其人才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京山县农业“三品一标”工作的效果。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县政府制定农业“三品一标”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的同时,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农业、财政、税务、土管、质监等部门,坚持在政策、资金、税收、用地等方面的重点倾斜。

4.精心培植“三品一标”产业龙头载体

在现代经济运营模式下,农产品最终走向市场,将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产业化经营。京山有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和湖北神地农业科贸有限公司这样规模大、影响深的龙头企业。

5.加强“三品一标”监管

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 第12篇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对节约资源能源, 保护环境,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湖北省一直高度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通过大力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带动和促进了全省再生资源行业走向规范和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 全省共回收废旧通迅设备21.81万吨、废家电371.55万台 (其中通过家电以旧换新规范回收的废旧家电230万吨) 、废钢铁707.13万吨、废有色金属159.56万吨、废纸257.1万吨、废橡胶16.19万吨、废塑料90.11万吨, 全省已建、在建、筹建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共有30家, 年回收及循环利用可望达到1 260.22万吨, 循环利用产值可望达到323.11亿元, 在湖北省循环经济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武汉、襄阳、荆门、宜昌等4个城市先后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第一、二、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其中襄阳、武汉两市已于2010年、2011年分别获批财政部、商务部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 并分别获得中央专项支持资金3400万元和4 900万元。2010年, 湖北兴业钢铁炉料公司、湖北鑫丰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还被财政部、商务部批准为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 各获得中央专项支持资金1 800万元。

上一篇:路基不均匀沉降下一篇:建设项目: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