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

2024-09-18

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精选12篇)

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 第1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技术的范畴也在不断变化, 如图1所示。对技术含义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了技术管理活动, 并会在技术战略的制定、技术管理对象的选择、技术的评价以及技术管理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来。

技术管理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人们产生了研发 (R&D) 活动的管理理念。20世纪80年代, 创新管理、技术规划和战略管理学派相继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技术管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从关注技术活动的某个阶段 (研发阶段) 发展到关注技术活动的全过程 (技术创新) , 从关注单项活动 (研发活动) 演进为关注多项活动 (技术开发、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的集成, 从关注局部活动 (技术性活动) 变为关注多项活动集成的成果;从静态的管理向动态管理推进, 并强调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及时调整。

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技术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外学者从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管理关系的角度将企业技术管理对象进行了分类, 见表1。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时, 技术管理以关注质量体系、集成管理、团队组织、人力资源环境为主;以低成本战略为主的企业, 技术管理以关注工序优化和工艺创新为主。但是, 企业实际上的战略选择并不是唯一的或离散的, 技术管理关注的对象之间往往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大多数企业迫于市场认可的压力, 通过了IS09O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但研究表明, 全面质量管理 (TQM) 对企业质量业绩有很强的预期影响力, 但却和创新行为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技术管理不仅对企业质量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并且和企业创新的有效性存在着很重要的关系。

技术管理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从经济角度研究技术进步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是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 进而又培育和发掘技术优势, 形成技术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纯技术的观念, 而是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活动与技术活动之间配合的有效性, 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孕育着成功的技术创新, 成功的企业大多同时进行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 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在企业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扩大与深入, 技术管理的方法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管理的技术化在企业技术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国内外先进企业已经将其作为基本竞争力之一。

2 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对技术创新的要素 (如图2所示) 实施精心有效的管理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由创造发明、技术开发、商业应用及创新扩散等环节间的节点组成一条有机组合的技术创新链, 任何一个环节、节点的削弱或断裂, 都将导致创新的失败。技术创新的动态性对企业技术管理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企业技术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技术能力一起构成了直接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有效的产品创新是制造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产品创新一般分为3种模式, 见表2。3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显示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研究表明只有14%的创新概念能够进入产品创新过程并最终获得商业成功。

产品创新是一个步骤连续而又彼此交互作用的过程, 包括了大量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和外部资源的集合。传统的技术管理缺少高层管理者关注, 组织不适应, 技术和组织集成不当, 技术部门和商业部门缺少相互理解、沟通和合作, 从而经常导致技术实施后失败、技术吸收率低等不良后果。

图3是当今产品创新管理基本模式的图解。图中将产品创新管理概括为环境分析和识别机会、形成创新设想和授权、项目规划和选择负责人、优化方案的选择和组成项目组及执行产品创新计划5种活动。产品创新管理模式识别了组织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执行了何种活动以及执行活动的要求, 从而保证了对每一个活动需要的输入、输出等方面的识别与调整。每个活动都要考虑很多因素, 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每一步的成效。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产品创新管理过程涉及很多必要的因素, 其中产品创新环境平台和整体规划是产品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也是企业技术管理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

3 技术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围绕产品研发进行技术管理, 分析技术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影响。国外学者已在企业质量管理、制造技术管理、成本管理与研发技术管理的结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这也应成为国内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对技术管理的技术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和企业信息化资源 (如PDM, ERP, OA等) , 建立科学、易于评价和识别的企业技术管理体系, 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摘要: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是当今企业关心的重要议题。探讨了技术管理应关注的对象和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提出了企业产品创新管理的基本模式。

检察技术与技术检察 第2篇

关于技术检察的文章

DDoS攻击方式与防御技术研究

浅析检察环节中刑事和解的适用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在新课标下...“软”技术也有大作为

试论玉米旱作裁培节水技术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大型渠道...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困境及政府作用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2×4"固定矫治技术临床应用19例

变革模式 创新技术

内容摘要: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参与诉讼活动,依法实行监督。检察机关技术部门的工作贯穿于诉讼监督工作的各个环节。技术部门履行对诉讼中技术性证据的监督权(侦查权、审查权),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的,把检察技术部门改称为技术检察部门能更好的反映其法律监督属性。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后,检察机关应加强对司法鉴定活动的监督,维护司法鉴定法规的统一正确实施,是现实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检察技术 法律监督 技术检察 司法鉴定

一、检察工作主题呼唤检察技术工作的能力建设

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充分体现法律监督属性,形成监督合力。2003年以来,贾春旺检察长从强化法律监督的角度,多次强调了检察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检察技术,包括法医、文检、痕检、视听等等在基层的法律监督中很重要,检察机关如果这些手段很弱,只能听任其他部门的,很难实施有效监督。”贾检察长又指出:“为了搞好批捕、起诉等工作和有效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地市以上检察机关还要加强法医、文检、痕检、视听等技术手段的建设。”因此,要充分认识检察技术与批捕、起诉、查办职务犯罪等各项业务工作都是法律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和法律监督水平的整体提升,就必须增加办案中的科技含量,检察技术是提高办案科技含量的唯一载体,加强检察技术部门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既能提高发现问题、监督违法的水平,又能提高发现线索、突破案件的水平。从认真落实“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和坚决贯彻“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的角度出发,各项业务工作就不能离开检察技术,只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不变,检察技术工作的能力建设就不能削弱。

二、检察技术在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为了肩负起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职责,规定了检察机关一系列具体职能,检察技术为履行一系列具体职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因此,检察技术职能内在地统一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具体来说,检察技术在诉讼中的职能作用有:一是配合自侦部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提高侦查水平和办案质量,增强发现线索、突破案件、揭露犯罪的能力,侦查部门就必须与检察技术部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的司法鉴定是侦查工作的需要,因此,发挥司法鉴定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作用是检察技术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不仅如此,从现阶段职务犯罪形势依然严峻以及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要求等实际出发,在立法上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使用技术侦查措施的职权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迫切的。当前职务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现代化,犯罪行为人对抗侦查的手段更加诡秘和隐蔽的情况下,依靠这种专门的调查手段揭露和证实犯罪事实,对于强化法律监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配合其它业务部门认真履行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依法开展文证审查,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中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专门性审查,是技术部门又一项重要职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后,社会鉴定机构数量大量增加、类型繁杂,社会鉴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面向社会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已经在一些案件中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社会鉴定机构出具的各类鉴定要加大审查力度,不仅要对鉴定机构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还要对其鉴定机构的业务范围、鉴定人员的资质、鉴定结论的依据,依法全面进行审查,确保证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检察技术部门对诉讼活动中的司法鉴定进行监督,是检察权的应有之意,是由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检察技术部门在诉讼中的职能作用即具有监督的属性,又具有配合侦查的属性。

三、中国特色检察制度决定检察技术部门是法律监督部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确立了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审查批准和决定逮捕、公诉、职务犯罪侦查以及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等职能。在检察机关内部,划分了多个业务部门履行一系列的具体监督职能,检察技术部门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业务部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总体职能决定了检察技术部门具有配合侦查(司法鉴定、视听技术、心理测试等技术手段)、文证审查的职能。也就是说检察技术部门不仅要为侦查部门查处职务犯罪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还要对批捕、起诉、抗诉、申诉、监所、民行等法律程序上的案件中有关技术性证据材料进行文证审查。由于它的职能作用的发挥分别体现在其它各个业务部门中,因此,目前不少人从表面上把它看成一个服务性的部门,包括从事检察技术工作的人,原因是没有看清或是很少深层次的探究技术工作在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决定了检察机关是通过侦查和审查等手段来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侦查和审查的过程一定也会是检察技术部门参与其中的过程,不能说在这个过程中其它业务部门是法律监督部门而检察技术部门就不是法律监督部门了,检察技术工作对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和监督贯穿于检察诉讼监督的各个环节,具备诉讼监督的特点,同时由于审查内容及其监督对象的特性(技术性证据),再加上极强的专业性,因此他成为一个独立的检察业务部门顺理成章,也就是说检察技术的文证审查是一种独立的检察监督权的形式,绝对不能因分工不同而忽略了本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检察技术部门改称为技术检察部门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这种本质属性。

四、构建司法鉴定监督权---技术检察权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改革,解决了现行司法鉴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但是,谁代表国家对司法鉴定行使诉讼监督的权力?确保司法鉴定证据公正、科学、合理采信,实现并维护国家诉讼的权益。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显然应当是检察机关。2006年,高检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文证审查规则》(暂行)第二条指出:“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委托,对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的专门性活动”。这一点也可以从检察技术平时的业务工作中清楚的看到:一是对自侦案件中的技术性证据进行收集、固定和检验鉴定。二是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中的技术性证据进行文证审查,必要时对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作出的鉴定进行重新鉴定,对民行抗诉、申诉、刑罚执行监督中的技术性证据进行审查或重新鉴定。可以说在检察诉讼环节中,凡是涉及到技术性证据的地方,都有检察技术对技术性证据审查的身影,这主要是由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的特点决定的。从诉讼流程的角度讲,无论哪个机关出具的鉴定文书,都有可能被检察技术部门审查,这是由我国的诉讼制度设计所决定的。

完善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界面管理 第3篇

摘要: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在我国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问题,不仅技术标准缺位,而且技术标准的作用并未真正体现,从机制上看专利一技术标准一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格局未能形成。为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界面管理,从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标准;专利;界面管理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

1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技术标准一方面通过制定低效率陈旧的技术来限制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将积累的技术经验法规化,形成新技术出现的基础,来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就是追求一致性的过程,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众多的技术竞争通常会带来技术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技术在市场上不能迅速的被诸多消费者所接受,而技术标准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使得技术迅速的占领市场,以此促进技术本身的发展。而且技术标准作为一个体系,能够使得技术产品之间更好地兼容。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兼容产品的发展:技术标准也间接地推动技术创新,因为技术标准增加了全球竞争,而全球竞争推动了技术创新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标准对于确保新产品新工艺的性能、一致性和安全性是必需的。由此可见,在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复杂和动态的关系。要发挥技术标准积极的正面作用,弱化负面作用。

2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的基础。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形成的前提条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标准化工作将标准融合形成事实上的技术标准,才具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提高标准中的技术含量,特别是自主技术含量,标准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市场上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早在1988年就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尽管目前理论界存在对自主创新的批判性观点,有学者认为,我国现在提出自主创新为时尚早,就像是要求中国足球打败巴西、成为世界冠军一样不切实际。还有一位学者更是明确警告,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可能成为陷阱。但是自主创新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路径选择。而技术标准则是技术创新中的高端战略。

3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介质。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则体现了国家的竞争力。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扩散过程中技术标准是重要的介质。

在传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往往是技术标准先行,在高技术领域尤为明显。例如,在互联网应用前就先有的IP协议:在高清晰度彩色电视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尚未商业化前,有关技术标准之战就如火如荼。通过构筑标准化平台,实现互通、互连和资源共享。因此有效的技术标准将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达化为新产品进而形成产业,获得生产上的规模效应,完成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因此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可缺少的介质。

借助技术标准,可以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快速占领市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上,标准化的产品、零部件和材料,容易形成较大的需求量,为这些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商实现专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企业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纳入技术标准,便可实现产品的规模市场效应。最为重要的是技术标准的扩散作用还将产生累积效应和学习效应,进而促进整个产业技术的进步,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管理脱节的现状分析

1技术标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缺位现象。由于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缺乏技术标准。但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对技术标准在促进技术研发以及支撑产业发展作用认识不足,相应的宣传更是不到位,造成技术创新过程中相应技术标准的空缺,无法形成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的良性互动,而是陷入了缺乏技术标准的体内循环模式,即从研发到产业化,而没有技术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强有利的支撑,使得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也未能形成良性循环,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还远远不能达到。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目前还不是世界的“制造中心”。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在制造业的技术标准管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LSO、IEC现有的一万六千七百多项标准中,以我国为主起草或采纳我国标准的国际标准仅有10余项,和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对称。总体上看,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弱,属于技术引进和专利使用国家。很多产品的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都是空白,国内企业也没有能力提供,这就使大量的国外产品通过占领市场顺利地成这该产业的“事实标准”。有的跨国公司则通过有意识地在中国申报相关技术标准专利,获得该产业的主导权。当市场上已经存在某个企业控制的事实标准时,新的技术标准很难打破原有标准对市场的控制,并成为市场新的事实标准。因此要求我们必须找到标准缺位的原因所在,从而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国内技术标准功能研发弱化。我国技术标准制定及实施中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存在欠缺,标准制定与技术研发严重脱节,一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企业参与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有些企业标准化机构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技术标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一项技术标准的建立。需要多个企业或企业集团持续不断的、数量较多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专利与科研成果的支撑,而我国,由于企业利已思想的限制,在企业联合攻关方面是“软肋”,远不能达到技术标准研发的帕累托最优。三是我国现行标准化管理体制主要存在着程序繁,环节多,时间长等问题。一个标准从立项到发布至少需要3年时间,有些还需要5年的时间。

3专利、技术标准到技术创新未形成连锁机制。富有成效的技术标准管理,可以从多方面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我国企业在把握技术标准化动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颇。实际上跨国企业正在通过加快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步伐,进而形成某一领域围绕技术标准的专利池。从而对该领域技术创新方向产生重要的引导和限制作用,规定技术创新的路径,使我国的技术创新更是举步唯艰。据统计。近

15年来,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发明专利的比例是6.4:1,在信息领域,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占90%,在生物领域占87.3%:中国企业出口一台DVD要付出19.5美元的专利费。跨国公司已将申请专利,制定技术标准的触角伸向我国的高新技术领域和中国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的技术领域。为此我们应了解从专利到技术标准再到技术创新促进这样的发展动向,在我国企业中创造良好的机制,既注重现有技术标准的实施情况,同时与我们的实际相结合,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

三、界面管理概念的引入

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是政府支持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而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媒介。但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与标准化体系之间的不协调,机制不完善,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体系的脱节,制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我们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以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为例,当我国从欧洲引入GSM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后,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路径就基本沿着GSM技术标准的方向前进,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基本被锁定有GSM技术标准之上。因此需要强化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入界面管理的概念。

界面管理(Interface Management),意即交互作用的管理,表现形式为协调2个以上主体之间感觉、动机、意图、知识、情报信息的交流与沟通的组织模式及管理方式,是国外近年来创新管理的新趋向。在创新管理中存在着多层次的界面,集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界面管理。如何协调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也是其中的界面之一,通过协调好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界面管理问题,理顺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既要使技术标准保障技术创新能够及时有效地工业化。同时又不能因为标准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过度使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价格上涨,致使产品的传播受到阻碍。通过完善界面管理。提升我国技术标准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能力。

四、协调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界面管理的对策

1协调技术标准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界面。在国外,由于技术标准更多地来自企业技术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的主导地位。例如在GSM标准制定中,在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Motonola、Ericsson、Nokia、Siemens和Alcatel五大企业集团组成了GSM技术标准化联盟。成为该领域技术标准制定的核心集团。目前国内技术标准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政府层次,技术标准制定的主体是政府,技术标准的研制主要由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大多是科研院所的学者,来自企业的专家很少。大多数标准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只有少数如信息家电领域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市场需求,应企业愿望而研制开发的。有资料显示。加入WTO之前。绝大部分技术标准是由政府部门提出需求、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行业主管部门掌握着作为制定国家标准的主体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归口管理权,因此。北京、西安、哈尔滨、武汉等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较为集中的城市,掌握了标准话语权,参与标准研制活动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近年来。随着国家标准化管理体制逐步适应国际规范,鼓励企业参与标准研制,深圳、青岛、广州、南京等城市参与标准研制的主体进一步增加,研制标准的绝对数量发展较快。十六大提出自主创新的战略,企业要行使自主创新的主体权力,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新兴高技术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逐渐增强,他们组建自己的研究院,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产品设计,研发合理和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形成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为此在界面管理上要将技术标准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统一起来,体现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上的主体地位,在国家指导的前提下,将企业纳入体制中,完善企业将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技术标准的环节。同时通过激励政策将创新及标准化后的利益归于企业,使企业成为技术标准制定的主体。从而,克服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动力不足的缺陷,而更关键的在于促进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把握技术标准,反映行业技术进步的最新趋势。

2协调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标准管理界面。技术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技术标准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技术标准与专利融合的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今高新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标准下大都建立了一个或多个专利池。国外技术标准下的专利池,如DVD“3C”、“6C”和MPEG-2、MPEG-4、MP3等早已进入国门向国内企业收取专利费,而高清碟机的两大国际标准——蓝光和HD、DVD以及数码相机、数字电视、3G移动通信中两大国外标准WCDMA和CDMA2000、无线射频识别(RF ID)等技术标准下的专利池也都在组建之中,要不了多久,它们也将进入中国。作为应对,我国产业界和有关部门也开始积极部署我国的标准和专利战略,我国技术标准下的专利池也正在筹组,如大唐电信领军的3G标准TD-SCDMA专利池、AVS专利池、闪联专利池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专利池对我国的自主创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趋其利而避其害?这是我们在制定和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时需要回答的问题。

但是如何协调技术标准的“开放性”和知识产权的“私有性”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难点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技术管理体制中标准化与技术创新活动及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严重脱节、三者的政策内容不交融、资源信息不共享、信息传导不畅通。因此要从政策方面协调关系,保证专利拥有者的产权,得到相应的产权收益,同时保证技术标准的开放性,让技术标准的使用者获得经济上的收益和法律上的保障。促进先进的技术能够迅速地扩散。协调国家知识产权政策、标准化政策和产业研发政策。首先,要改变过时的标准政策,抛弃单纯的“采标率”和“参标率”的思想,在与国际接轨和接受国际标准的同时,大力提倡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制定。其次,在标准制定和推广问题上,既要考虑TBT协议和国际兼容问题,又要考虑TRIPS协议和标准的私有利益问题,必须制定标准化政策。第三,逐步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要将知识产权政策、产业研发政策和标准化政策协调起来,即加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管理之间的界面。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消除部门分割,可以考虑成立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综合协调机构,成为二者之间联系的桥梁。整合资源。同时负责信息发布工作。

3协调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关系界面。在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的界面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关系问题。我国企业掌握了市场的最新的信息,但是科研方面可能处于弱势地位,整体上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机构少。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

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我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经过多年来的积累,而科研院所却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已经具备了比较充足的技术条件和潜力,同时有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必须尽快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从社会综合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要高效率地利用资源,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姻”是可行之举。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同分担科学试验和实用性分析的成本。产学研结合提升技术标准水平,是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举措,通过产学研的网状结构体系,在我国广大的用户基础上,使联合开发的技术标准成为事实标准。进而上升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提高技术标准的竞争力。

4提高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界面协调中的合作意识。不论是技术标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横向协调,还是技术标准形成过程的纵向协调,形成完好的界面接口,目的都是要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技术标准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损耗,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提升我国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这个界面协调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任何单元都无法将涉及技术标准的职能集于一身,任何形式的交流都不可避免地存留一些信息的障碍。因此,只有各利益相关者、各不同部门、不同环节集成要素通力合作,才能突破界面的阻隔,保证各集成要素协调匹配,发挥最佳的整体功效。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来看,技术由酝酿、孵化、诞生、成长至形成产业化的过程是技术产业化系统通过自组织形成和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的高端成果,因此必须实现各职能部门、各环节之间的自组织协作,减少技术创新过程与技术标准形成界面的效率损失。

参考文献:

1梅永红,自主创新与中国汽车工业,轻型汽车技术,2006,(6)。

2杨武,高俊光,傅家骥,基于技术创新的技术标准管理与战略理论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12)。

3王丽敏,标准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6,(5)。

4佥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6)——创新与竞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第4篇

技术创新与突破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要件。目前, “多数的中国主要企业仍然只是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和组装商” (引自CIDEG研究报告) 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善。而且, 当这些企业被占据全球市场的先行者视为威胁, 所面临的技术引进条件不断恶化时, 它们的自主技术能力并不足以应付这样的挑战。有数据显示, 中国大中型企业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上的投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以至于仅占到销售收入的0.03%~0.04%。

目前, 装备制造业中的强势企业, 已经开始把海外并购作为获取技术来源的新途径。的确, 创新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从概念上说, 广义的创新就是企业为获取尚未掌握技术的过程。但在获取技术的档次、获取技术的方式上并不存在标准答案。

当然, 技术的内生能力是永远无法靠金钱购买的。而缺乏内涵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除了概念不同外, 与传统装备制造业将没有任何区别。

技术协议与技术协议书 第5篇

乙方:

1、甲乙双方合作项目为;

2、本协议书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甲方与上述地区企业业主签订的所有合同履行完毕并甲乙双方结清账款后终止。

3、根据本协议规定,乙方协助甲方与上述地区企业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甲方向乙方支付中标合同价的5%技术服务费。

4、乙方服务的工作内容是前期市场开发、后期的订单及回款跟踪;

5、乙方承诺在招标过程中维护甲方的利益;

6、甲方支付的费用,乙方须于甲方每次付款前十个工作日向甲方提供相应金额的发票;

7、甲方将以支票或电汇的方式支付,电汇将汇于乙方所在公司所开立的银行账号;

8、乙方逾期不实施计划,甲方有权终止协议,乙方需返还甲方已付款项;

9、如有一方违反本协议的有关规定,若违约行为发生在甲方与本项目业主未成功签订合同前,违约方需按本项目投标报价总额的10%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若违约行为发生在甲方与本项目业主成功签订合同后,违约方需按本项目合同成功签约总额的10%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10、甲乙双方保证,任何一方都不向第三方泄露有关产品销售的商务、技术内容,同时双方保证也不向第三方泄露本合同规定的相关内容;

11、未尽事宜,双方本着谅解合作的态度,共同协商解决;

12、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盖章并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

甲方:

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

日期:

乙方:

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 第6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37-01

如何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通用技术的更有策略的教学、更完善的评价和更多维度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教育急需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技术的运用无处不在,运用到教育教学上,它能丰富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简化教学流程,提高通用技术内容的保鲜性,先进性,能突破传统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的主要方式

1、从教学手段、形式和教学结构上整合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上的整合,能让教学手段和形式更丰富,更多样化、更直观,更具有情境,从而激活课堂氛围,简化了技术流程,降低了技术难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1)从学生层面看。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学习和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有力手段。

例如:在《人机关系》一节中,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收集关于人机关系的更多实例,一来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二来丰富了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对此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从而形成人机关系的理论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理解技术的原理和特性,为后面的自主设计打下基础。

(2)从教师层面看。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课堂将不在拘泥于传统课堂,不再拘泥于教师与学生必须在一个地理空间里完成教与学的模式,网络将成为课堂的延伸。

(3)从其他教学手段上看。

可以利用摄像机,将学生的实践环节拍摄下来,记录下来,生成视频文件,在课堂内外随意调用。比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时,往往只关注本组的实践活动,而不能顾及其他组的。如果把每组的实践都拍摄下来,学生可以随意调用,回看本组录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步改进;回看观摩其他组录像,博采众长,少走弯路,对于打开学生思路,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2、从教学资源上整合

(1)利用多媒体,调动全面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通用技术涉及面广泛,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信息通过文字、数据、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丰富课堂内容,可刺激学生各方位的感官,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和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提供学习积极性,以更加热情的态度去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用技术的特点之一是技术性强,很多学生难于理解的抽象内容,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化静止的为动态的,化抽象的为具体的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演示不可到达的场景,不可用肉眼观察到的景象,演示危险和难以操作的实验等等。可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

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媒体素材,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从课间的兴奋中迅速带到课堂中来,多媒体的展现加上适当的启发式提问,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教学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繁为简,化抽象的为具象,降低难度,更利于学生理解。还可以利用其他多种信息技术设备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感染力。比如展示台,把它连接在投影机和电视机上时,就可以将资料、讲义、实物、幻灯片等清晰地展示出来,可以调整放大比例,以方便学生阅读观看。比如电子白板,电子白板通常由台式计算机、触摸式白板、投影仪、音响、话筒等电子设备组成,它也带来一种新兴的、电子化的、智能化的教学模式。有些地区的学校已经将电子白板和学生的电子书包联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电子白板的功能主要有基本的批注与绘画功能、鼠标功能、交互式电子白板内容的恢复和更新功能、普通电脑功能,还有屏幕捕获、层技术、图形编辑功能,对操作内容进行重播回放,方便的书写功能、手写识别功能,功能强大,好用实用,是现代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好信息技术设备。[1]

总之,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各方面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教学实践中,努力钻研,把自己提升为教育研究者,推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1629909.html

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 第7篇

1 抽油系统各环节能耗测试与分析

抽油机井系统工作时, 就是一个能量不断传递和转化的过程,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由于受砂、蜡、气、腐、垢、摩阻等的影响, 使得每个环节都发生一定的能量损耗, 从而降低了整个抽油系统的效率。这些损耗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 电能转换系统损耗:可分为控制柜损耗和电动机损耗等。

(2) 抽油机系统损耗:可分为皮带传动系统损耗、减速器系统损耗、四连杆机构损耗、平衡度的损耗等。

(3) 井筒供、排液系统损耗:可分为深井泵及管、杆、液摩阻损耗、抽油杆柱负载损耗、低泵效损耗、光杆密封器摩阻损耗, 集输系统回压造成的损耗等。

2 措施应用及效果对比

现场采取的提高抽油系统效率的措施主要有:

2.1 电能转换环节

(1) 采用节能型电机。在现场已经批量投入使用的节能型电机主要有高转差电动机、转矩可调式电机、稀土永磁电机、高压电机等, 经测试, 新型电机抽入使用后, 电机功率因数平均提高了41%。

(2) 变频控制柜的使用。由于变频器成本大幅度下降, 目前变频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各单井的配电系统。变频技术的使用, 提高了油井配电系统的电能转换率, 做到了“用多少电就从电网取多少电”, 当电机做“负功”时, 可将电机发出的电反馈回供电网络。变频器具有的“软启动”特点降低了电机功率, 比如原75KW电机现改为45KW, 原55KW电机现改为37KW, 使电机功率利用率平均提高了32%。

2.2 抽油机系统环节

窄V型联组带。目前抽油机已普遍采用了窄V型联组皮带, 这项措施使皮带效率提高了15%。

节能型抽油机。现场投入应用的节能型抽油机有几十种之多, 仅游梁式抽油机就有前置式、异相型、双驴头、多连杆等等, 其中异相型抽油机使用较为普遍。

对原抽油机进行局部改造。由于不能大面积更新抽油机, 在原抽油机上进行技术革新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在曲柄平衡的抽油机游梁上加装平衡装置, 就成为曲柄、游梁两种平衡共存的复合平衡, 改善了抽油机的平衡效果, 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2.3 井筒供、排液系统环节

(1) 降低抽油杆柱摩阻。现场应用的有采用高强度、高光洁度抽油杆接箍, 抽油杆柱扶正技术, 抽油杆自旋转装置, 电热抽油杆技术等。

(2) 提高泵效。采用小泵径抽油, 平均降低抽油杆柱载荷40%, 提高泵效66%。现场还通过采用油管锚定技术、使用强制开关式抽油泵、加装井下分离器、使用防气泵等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泵效。

(3) 降低光杆摩擦阻力。我油田使用平行翼式光杆密封器具有承压高, 密封压力预紧自补偿, 能够持续自助润滑等特点, 在保证良好密封性的同时可降低光杆摩擦阻力40%。

2.4 管理创新环节

(1) 建立抽油机平衡动态管理台帐。地层供液和含水、含气是在不断变化的, 这使悬点载荷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据统计, 50%以上的抽油机大部分时间工作在悬点载荷小于配重的欠平衡状态中。有30%以上的供液不足井在50%-80%的运行时间处于空抽状态。建立抽油机平衡动态管理台帐的核心就是要对抽油机的平衡状况实施跟踪监控, 进行动态管理, 对平衡不佳的抽油机及时调整平衡, 根据油井出油情况制定间开计划, 使抽油机始终运行在合理的平衡状态下, 使电机耗电平均下降23%。

(2) 构建抽油机井冲次分析调控系统。因为泵效低而使油井系统效率下降的幅度较大, 占效率损耗的21.5%, 构建抽油机冲次分析调控系统的目的就是根据油井产量变化情况, 达到即时调整油井冲次, 提高深井泵效率。该系统是将地质资料及工程资料共享, 利用计算机数据库, 建立专用冲次调控平台, 对符合冲次调整的油井进行即时分析, 及时向管井人员发出冲次调整指令, 由管井人员在变频器上轻松完成冲次调整操作。该系统的应用使泵效平均提高了37%。

(3) 降低集输系统回压。利用现有的气站进行扩建, 增加抽气设备, 将气管网内的天然气抽出, 大幅度降低气管网压力, 进而使井口回压降低。目前井口回压由平均0.5M P a下降到0.25M P a, 使抽油系统效率提高5.1%。

在各项措施中, 通过更新节能型抽油机来提高系统效率, 由于资金投入巨大, 适用空间较小。在皮带传动系统中传统的三角形皮带已经普遍被联组窄V型皮带代替, 即使有更新的技术如轴传动, 也只处于试验阶段, 即使能够应用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新型电动机的更新换代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相比而言, 通过管理创新途径提高抽油系统效率所需要资金投入小, 见效快。管理创新是以现有的技术和设备为目标, 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来挖掘现有设备和技术潜力, 小投入大产出。

3 结语

如果把前三项措施归结为技术创新, 在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方面, 采用管理创新方法贡献率为44.3%, 略低于技术创新;从其特点上看, 应用技术创新投资大、周期长、更新换代难度大是其硬伤, 而管理创新一旦有所突破, 用较小的投入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从具体操作上看, 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是以管理创新、科学分析为前提的, 否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就可能是盲目的, 所以管理创新、科学分析是发挥技术、设备优势的基础, 同样, 管理创新也要以技术和设备为支撑, 离开技术和设备, 管理创新也就失去了目标。

大力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油田可持继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则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万仁溥, 主编.采油工程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技术标准、锁定效应与技术创新 第8篇

1 网络经济时代技术标准竞争的来临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 但竞争的主题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动态演化。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竞争。在工业社会的早期, 相对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来说, 产品的供给显得不足, 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产品的生产能力是决定企业取胜的关键,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产品生产能力的竞争, 规模大且能生产出更多产品的厂商即可获得快速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步得到缓解并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趋势, 买方市场逐渐形成, 面对众多厂商提供的相同或类似产品, 消费者的选择权日益突显, “物美价廉”的产品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价格竞争和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品牌竞争是这一阶段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 价格低、质量优是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强大武器。而低价质优的产品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撑, 在工业社会晚期技术竞争愈演愈烈, 企业间、区域间、国家间的技术竞争风起云涌, 技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起伏兴衰。

网络经济社会, 技术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技术更替日益频繁;市场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在空前的范围内展开, 竞争的环境复杂多变, 竞争优势正在从价格、品牌和技术向标准不断演化。Shapiro和Varian (1999) 指出, 标准竞争是不兼容技术之间为争夺市场主导地位而开展的竞争, 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标准作为一种规范已历史悠久, 但在传统社会里, 标准多是对事物的某种属性如重量、质量、长度等的规定以及经济主体所遵循的一系列技术指标, 这些标准几乎都是由政府或是由政府授权的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属于“法定标准”, 具有公开性、普适性和非排他性, 可以按照需要多次使用, 可以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中使用。Kindleberger (1983) 认为, 作为这样一种经济物品, 标准符合Samuelson (1954) 关于公共产品的定义。从传统社会标准的存在形式和经济功能来看, 标准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 标准的内容是公开免费使用的, 标准是一种非竞争性的投入物, 如果标准的确立和提供不是无成本的, 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不会争相去制定标准, 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搭便车行为”的结果是标准供给不足。

网络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日益复杂的知识技术不仅使技术标准成为决定市场竞争优势的新手段, 而且对技术标准的形式和属性也提出了挑战, “法定标准”由于产生的步伐太慢, 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 其重要性正逐渐下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事实标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事实标准产生于市场运行之中, 是市场竞争的既定事实, 是单个企业或企业联盟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标准的争夺把自己的技术推广为大多数生产商和用户认同及遵循的技术规范。网络经济中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专利申请数量急剧增加, 几乎所有的技术研发新成果都被专利技术所覆盖, 技术标准要想反映最新的技术进展就无法绕开专利技术, 技术标准和专利技术日益融合即出现了技术标准专利化的趋势。技术标准中私有性和排他性的专利技术的渗入, 不仅改变了技术标准的公共产品属性, 而且为标准竞争中的获胜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标准竞争中的胜利者既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又可占据长远的竞争优势。得标准者得天下, 谁掌握了技术标准, 谁就掌握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权, 谁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控制权。

2 网络效应、正反馈机制与标准锁定

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的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效应 (Oz Shy, 2000) 。究其来源, 网络效应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网络效应, 即产品购买者人数的增加直接带来的产品效用增加;另一类是间接网络效用, 是由于产品购买者人数增加导致互补品供给增加所带来的间接效用增加。在网络效应下, 产品的效用 (或价值) 是用户人数的函数, 即:uij=aij+bijyj, 其中uij表示产品j对消费者i的效用, aij表示产品j对消费者i的基本效用, yj表示产品j的用户人数, bij表示产品j的用户人数增加给消费者i带来的边际效用, undefined.从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 uij是yj的增函数, 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加, 产品j对消费者i的价值不断增加, 根据“梅特卡夫法则” (Metcalfe’s law) , 产品j对消费者i的价值与产品j的用户人数的平方成正比, 也就是说产品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Katz和Shapiro (1985, 1986) 、Farrell和Saloner (1986) 等在消费者具有“理性预期”的假定前提下研究表明, 网络效应产品市场表现出与其他产品市场截然不同的特征: (1) 存在用户数量等于零和大于零两个稳定均衡; (2) 网络增长面临着启动问题, 只有超过临界容量的网络才能够生存下来。均衡的非唯一性和临界容量的存在, 使市场表现出一边倒的特征, 即一个网络垄断市场[2]。

受网络效应影响的用户在评价某个技术标准优劣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技术标准用户人数的多少, 用户人数越多意味着该标准的网络规模越大,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连接到一个较大的网络显然要优于连接到一个较小的网络。一旦某种技术标准的用户人数超过了临界容量, 就会产生自我增强的正反馈机制, 即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 该技术标准的价值上升, 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采纳该技术标准, 该技术标准就更有价值。而那些用户人数没有达到临界容量的技术标准则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价值进一步降低, 用户规模进一步减少, 甚至被迫退出市场。

正反馈并不是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事物, 但网络经济中在供应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下正反馈的作用更为强大。工业社会中基于供应方规模经济的正反馈有自然限制, 超过这一限制点后负反馈就开始起主导作用;网络经济中正反馈不仅仅基于供应方规模经济, 更多地基于需求方规模经济。与供应方规模经济不同, 需求方规模经济在市场足够大的时候不会分散, 正反馈的作用也就更强烈、更迅速。网络经济中极强的正反馈效应使得一个产业的产生和毁灭要远远快于工业时代。正反馈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并可能出现最极端的结果——赢者通吃, 输家出局[3]。

正反馈既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成功孕育着更大的成功, 它又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失败诱发更大的失败。“强者更强”的另一面不可避免的是“弱者更弱”, “赢者通吃”的另一极理所当然是“输家出局”。网络效应下的正反馈机制可以从图1中得到说明。图中横轴表示网络产品的用户数量, 纵轴表示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即存在网络效应。曲线右上方的箭头代表良性循环:产品使用的人越多, 产品越是普及, 越能吸引更多的用户, 对用户来说也就越来越有价值;曲线左下方的箭头代表恶性循环:随着产品使用人数的减少, 产品的价值逐步降低, 从而会被更多的用户所抛弃。

当一种技术标准由于自身的优势或是由于外界的偶然因素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或成功时, 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机制将使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与激化, 并使这一技术标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并巩固其市场支配地位。与负反馈使偏离均衡的经济最终回归到均衡状态不同, 正反馈则放大原本微小的经济变化, 使市场变得更加不稳定。标准竞争中某一技术标准初始微弱的优势通过正反馈机制作用迅速放大并进入自增强或自催化的发展状态, 当自增强的正反馈累积的该技术标准的经济优势构成经济系统转换的潜在障碍时, 标准锁定状况就发生了, 这时即使更新的或更优越的技术标准也难以取代这一技术标准。

标准锁定是指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从一个技术标准转换到另一个技术标准的转移成本高到转移不经济, 从而使得用户在选择了一种标准之后就很难退出, 网络效应和正反馈的存在使用户很容易被锁定在对该技术标准的路径依赖中, 只有当从这一技术标准中退出的转移成本小于转移收益时, 退出锁定才可能发生。可见锁定是与转移成本紧密相联的一个概念。网络经济时代锁定的普遍发生是与高昂的转移成本分不开的, 不管是大公司 (贝尔大西洋公司) 还是个人 (拥有电话号码的人) 都可能成为锁定的“阶下囚”[3], 锁定的程度由转移成本的高低来衡量。转移成本可分为私人转移成本和社会转移成本。私人转移成本包括已经花费在旧技术标准上的和即将花费在新技术标准上的培训和学习费用、已购设备及其互补资产 (如相关软件) 的投资、更新设备及其互补资产的费用等;社会转移成本则取决于市场主体当前正在享有的网络效应与预期从转移中可以获得的潜在网络效应的对比[4]。

锁定的本质是用户将来的选择会受到现在选择的约束。更换到新技术标准, 意味着用户在旧技术标准及其互补资产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将沦为沉没成本, 特别是当新旧两种技术标准完全不兼容时, 这些投资会完全沦为沉没成本;更换到新技术标准还意味着放弃原有的关于旧技术标准的操作知识和经验, 重新学习和训练有关新技术标准的操作知识和经验。如此种种构成的转移成本足够高时, 用户即使不满意现有的技术标准也不愿意选择其他的技术标准, 因为转换标准所获得的收益不足以补偿转移成本, 高转移成本为新技术标准替代现有的技术标准设置了一道较高的壁垒。影响用户当前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技术标准本身属性、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销售商策略、制度安排甚至某一随机的偶然事件等都会影响到用户的现期选择, 所以锁定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标准锁定的技术既可能是最优的, 也可能是次优的, 甚至是较劣等的。QWERTY键盘而非Dvorak键盘在当今社会的广泛使用就是次优技术被标准锁定的经典事例, 因为Dvorak键盘被认为设计更合理, 更有利于使用者提高打字效率。

3 锁定效应下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技术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技术的持续创新是技术标准赖以确立和发展的基础, 技术标准竞争体现了技术创新能力的较量, 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标准变革的主要动力之一, 技术创新客观上要求技术标准作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设施”之一, 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和平台, 技术标准影响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进程。锁定效应下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之间既存在共生与互利的关系, 又存在对立与阻碍的关系。当标准锁定最优技术时, 共生与互利关系占主导地位;当标准锁定次优技术时, 对立与阻碍关系占主导地位。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1 加快技术创新速度, 增加技术更新难度

技术标准通常包含有标准化的知识技术信息, 且技术标准拥有者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获得长期利益也会更新标准, 把新的基本知识技术结合进标准之中, 这些知识技术信息随着标准的使用、交易的进行得以扩散和传播。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技术标准是具有外部经济性的, 虽然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或知识产权能为其相应的部分提供一定的保护, 但基本知识技术特殊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性使溢出效应难以避免, 这就有效地节约了技术创新主体积累这些基本知识技术信息, 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如果没有技术标准及其所提供的基本知识技术的支持, 市场上可能存在诸多的技术创新主体从事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技术创新, 这些创新尽管数量很多但很难实现规模经济, 过度的竞争使得这些技术的生命周期十分短暂, 甚至在刚投入市场时即告夭折。

网络市场中领先进入市场的技术标准锁定市场以后, 就会阻止市场采用新技术标准, 即使新标准具有技术优势也不能取代旧标准。Farrell和Saloner (1986) 最早从理论上说明了新旧标准转换中的惰性过大问题。旧标准的用户规模、新标准的不确定性、启动新标准的临界容量及新旧标准转换的成本等说明新标准取代旧标准面临一定的阻力, 旧标准庞大的用户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诱使新用户跟随、采用现有标准以获得老用户的网络效应;相比于旧标准用户规模的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 新标准的未来网络规模、网络效应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旧标准的即得网络效应和新标准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常常使新标准无法达到临界容量而不被采用。如果采用新技术标准的预期收益小于新旧标准转换的成本, 技术标准转换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惰性过大, 这时新技术标准就不能市场化, 技术更新速度滞后于技术创新速度, 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难度加大。

3.2 对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但也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路径

当一项技术通过市场竞争得到多数用户认可而获得广泛使用时, 表明该技术已成为事实标准, 意味着这一技术的创新者是标准竞争中的成功者, 他从标准推广和使用中所获得的巨大收益对其他技术创新主体具有很强的激励和示范作用。事实标准的地位一经确立, 该技术就具备了先动优势, 后来的技术要想取代它的地位就必须超越这一先动优势, 可行的办法是对现有技术不断升级, 迫使后来者进行跟踪创新。因此技术标准影响今后技术的发展, 决定技术创新的方向。技术标准在决定技术创新走向的同时也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路径, 标准拥有者为了享有现有用户基础产生的庞大收益, 每一项新的技术改进都必须考虑与现有标准兼容;标准的用户为了享有网络效应的收益, 或者使其在该技术标准上的后续投资不受损失, 也只能沿着现有的技术路径选择。因此, 标准的拥有者和用户都被锁定在一组技术约束上, 只有花很高的代价才能改变[2]。标准锁定效应下的技术创新具有路径依赖性。在某一技术标准锁定整个市场或处于市场统治地位的情况下, 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技术改进和创新才能被消费者所接纳, 而那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技术创新会因为不能市场化而受到抑制。

3.3 利于系统创新, 但有利于组件创新

技术标准是由不同的组件构成的知识技术信息系统。在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机制很强的市场, 新的技术标准很难产生, 或者即使产生也难以打破旧的技术标准对市场的锁定且成为新的事实标准, 这就是标准竞争中的 “囚徒困境”问题。新技术标准虽然更具有技术优势且如果被选中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有利, 但对正在享受旧技术标准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所带来递增收益的用户来说却不是最优选择。标准竞争中的 “囚徒困境”导致了技术系统创新的市场失灵, 旧技术标准的拥有者为了收回研究开发投入及保持市场统治地位, 会极力阻止或推迟新技术的市场投放时间。尽管技术标准不利于技术超越旧标准进行系统创新, 但它并没有抑制所有的创新活动。当某个技术标准成为“既成事实”时, 由于了解系统创新的难度, 创新者会转而进行系统中的组件创新[5]。事实上, 良好的技术标准可以给组件研发者提供一套安全的界面, 鼓励他们围绕着这一界面设计新组件, 并降低他们的开发成本。国内外经验证明, 组件创新有时是可以发展到系统创新的, 华为技术公司是较好利用技术标准进行组件创新的典型。

4 结论

网络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 标准锁定的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最先被接受、最先得到大量应用的技术, 这就不排除次优技术甚至是落后技术成为标准的可能。由于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是激励和阻碍作用并存, 最优技术成为标准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要大于阻碍作用。如果一项技术是当前情况下最优的且能支持将来的技术创新, 则该技术作为事实标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遗憾的是在网络市场竞争中, 次优技术成为标准且锁定市场的情况并不鲜见, 这样就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无效率的不良后果。因此为克服标准竞争中的市场失灵, 政府及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有必要介入, 制定与技术标准有关的公共政策, 以使事实标准和法定标准结合起来, 趋利避害, 强化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正面作用, 弱化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负面作用, 实现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共同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红星.网络效应、标准竞争与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朱彤.网络效应经济理论——ICT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卡尔.夏皮罗, 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王健伟, 张乃侠.网络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 第9篇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电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及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在职小学教师, 使之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学历。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中提到:要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学习,对小教专业的学员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们这门课程的学生有一个双重的身份,在我们的面前是学生,而他们的社会身份却是老师。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电大教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当中来。在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现有计算机水平和教学实际出发,采用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自己在教学中做出的行为以及对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反思实现理想与现实的沟通,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又使教师“学会教学”,使我们教师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二、反思《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

课程现状:《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是笔试。

在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中发现,有些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总有不合格的现象,而有些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却得高分,从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反思: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是让小教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软件,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比如如何出试卷、统计成绩、做课件等。但这门课的考试方式却是笔试,这就容易造成一部分的学生不去实践,只背答案去通过考试。忽略了这门课程的实践意义。那么,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呢?

建议考核模式:采取全国成人英语和计算机网络统一考试那样的模式。这种考试通过网上报名、缴费和预约考试,考生可以多次重复参加,既不需要门槛,也不限制次数。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考试的时间。我认为应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考核应该改为机试。

三、反思学生的学习模式是否正确

学习现状: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没有操作性强的学习计划。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放弃教学计划的制定,不明确《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本门功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及时了解学生制定的计划和目标,监督学生实施计划,确保学生实现预期目标。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同时进行一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考试,往往容易造成差的学生失去信心,好的学生学得没有趣味。这样的设置是否合理?对学生的学习计划放任自由,教师不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又是否可行?

教学建议:(一)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打破年级界线。对电脑应用水平高的学生和具备上网条件的学员,以在线学习为主,来校集中学习为辅,给他们布置一定的课题,定期通过网络上交与课程有关的作业,学校提供所开课程的在线学习资源,提供在线帮助等服务。对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员,或者电脑基础差的学员,要求他们以集中学习为主,在线学习为辅,主要通过集中辅导或者电话咨询解决疑难问题。(二)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更新学习观念。开放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为成人,都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同时要照顾家庭,在业余时间学习,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面授教师系统讲授,自己被动,接受知识,针对这种情况,辅导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耐心细致和适时有效地向学生明晰道理,使其认识到主动学习和探索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制订和完善个人学习计划,转变学习观念,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念。

四、反思教师课堂设计是否得当

教学现状:教学目的不够明确。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目的性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他们是所学课程的主人,才会主动去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并把它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学习目的。

教学设计不符合成人学生的特点。对于成人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浅的问题往往难以启齿,提出问题怕别人取笑,我们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建议:(一)教学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课程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步熟悉<<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比如,把使用电子邮件和上网浏览放在本课程的开头,学生以后提交的每一次作业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一项,这样老师也容易了解学生的水平,并通过这种方式跟学生联络、沟通,及时地加以指导。(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例如,在学习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时候,可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课件吸引他们的兴趣,然后布置“任务”就是回家用自己工作中的一个教案来做课件,有问题的下次课带来大家共同讨论,这样,学生上课的任务就跟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在了一起,教学就可以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

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只有这样,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高利明主编.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2]吕华兴.电大开放教育课堂面授存在问题及对策.电大理工, .2005 (2) .

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 第10篇

创新最早由约瑟夫·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较为系统地研究;其后,爱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技术创新是一项发明的首次应用,是新工艺或新产品的引入,重点是新产品新工艺从研究转变为商业化生产和应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8年将技术创新定义为“发明被首次商业化应用”。绿色技术即环境友好技术,最早由Brawn E.和Wield D.于1994年提出[1];同年美国对绿色技术展开系统研究,其环保局科技计划将绿色技术划分为浅绿色和深绿色技术,前者指污染治理技术即末端技术,后者是清洁生产技术即污染防治技术。绿色技术创新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environmental sound technology innovation,ESTI),是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统称[2]。

绿色技术创新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存在着差异。

1 创新目标或结果差异

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以使生产和服务组织获得利润、取得竞争优势为目标。马克思指出,货币资本家通常总是依靠一切新的发展、新发展结合劳动所取得的社会应用获得最大利润[3]。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生产和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竞争优势被波特表述为:竞争优势不外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终价格。总起来看,传统技术创新的目标是提高生产和服务组织获得货币利润的能力。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经济社会中的企业和个人所增进的公共服务不具有价格,因而它并不成为技术创新的目标;另一方面,因为生产和服务所导致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企业和个人生产生活成本增大也不具有外部成本,因而技术创新的结果难免不是环境损坏。

从历史来看,技术创新由于缺乏绿色方向,其资源环境影响是令人遗憾的[4]。(1)农业方面。世界农业在其工业化时期的技术群推动了全球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这刺激了人口增长,直接导致养活人口的压力直线上升,土地利用为此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改变和破坏了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至大气中碳素增加了约1500亿吨,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气候;农业的大规模发展推动水利建设,又使世界淡水短缺,进而造成河流、湖泊面积减小。而人工制造的氮肥和磷肥、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大量使用,导致大区域水质恶化,使农业区的昆虫、鸟类甚至兽类数量和种类急剧减少,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2)工业方面。工业化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对资源的空前消耗和改变、工业代谢物尤其是非自然产物的大量排放。工业化使用了巨量的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矿石和可更新材料,它们需要被移动,由于这种移动,地下结构和沉积层被重新定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因此而改变。工业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加剧温室效应。除此之外,含氟氯烃及其替代物卤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也将地球生态推向危险的处境。同样含有对环境有害成分的“工业三废”中的固体和液体,也正源源不断地排向河流、湖泊和城郊、农村和田野,江湖水质恶化、人类居住地被有毒有害物质包围、土壤被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污染。(3)服务业方面。服务业中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最显著和严重的。①运输过程产生碳氮氧化物。②消费废弃物的垃圾化。与交通相关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农业生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交通污染——氮氧化物加上硫排放是酸雨的罪魁祸首。从全球来看,随着换热技术的创新和变革,人们用更多的能量加热和冷却更大的居住空间;而随着交通方式的变革,人类的活动范围被大大扩大,私人移动量还在持续增长。同交通污染对大气施加压力相呼应,固体形态的消费垃圾对地质环境造成着极大的压力。

传统技术创新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支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归因于它们完全没有生态效率。考虑工业生产方面。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工业总产值可表示为Y=A(t)LαKβμ,式中A(t)是综合技术水平,L、K分别是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数,α、β分别是劳动力和资本产出弹性系数[5]。由于工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又可表示为Κ=i=1nmipi(mi为生产中第i种实物的消耗量,pi为相应实物消耗的价格,其中摊销了货币资本价格),当第i种实物消耗量有dmi量的变化时,假定其价格维持不变,则有dY/dmi=A(t)LαβKβ-1pi,当α>0,β>0,a+β≤1时,Kβ-1是减函数,因而此时dYdmi0,这意味着:减少实物消耗量,社会工业总产值依然能够增长。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这只能归结于生产函数Y中综合技术水平A(t)得到了的提高,即实物要素生产效率提高导致了产出的增长。

这表明,即使没有有意而为之的绿色技术创新,生产领域依然会出现资源节约。事实上,技术创新和变革正在极大地提高着生产率,比起30年前,资源利用强度正在许多领域减弱。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的环境损坏以及生态危机呢?问题的症结在于:技术创新的脚步赶不上生产和服务领域要求输入的资源数量增长的速度,资源和环境实际上被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压迫着。

绿色技术创新就是要解放资源环境,使资源环境压力同经济社会活动相分离,此时创新的目标不仅仅是生产和服务单位获得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同时还要使社会获得绿色利润:企业获取的绿色利润表现在随着绿色技术的应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绿色竞争力得到增强,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值提高,利润额增大;政府获取的绿色利润主要体现在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公民身体健康程度提高、资源尤其是能源使用安全性提高;公众获取的绿色利润是绿色生活空间增多和增大,从中获取的生态服务数量增多、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性、水质状况、空气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2 创新动力差异

一般而言,技术创新是市场需求和科技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某些创新明显地由市场需求驱动,而另外一些则由科技推动而产生。科技推动型技术创新是“供给”创造需求,在市场没有产生明确的对某产品或服务需求时,技术自身能够实现创新,从而将这些产品或服务生产提供出来。此时,技术创新的起源是新技术或技术上的可能性,它可能是原先科学成果带来的,也可能是建立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之上的[6]。这种科技推动型技术创新可以被解释为:技术创新发生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最需要技术创新的,实际上是商品或服务的供给者,在更多的情况尤其是市场经济情况下,生产和服务经营单位需要经常性地开拓新市场以提高竞争力,需要通过新的供给来吸引消费者,因而这类技术创新没有市场需求的明显或直接拉动。

但是,在绿色技术创新范畴,要出现资源环境保护技术就必须先出现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唯一地是对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即生态需求。生态环境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与食物、住房、交通工具和耐用消费品一样为个人提供服务功能的一种特殊消费品。以历史眼光看,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经历3个阶段:(1)高恩格尔系数阶段。从极端贫困开始到基本生活需求被满足的这一阶段,对应着人类环境意识中的崇拜自然阶段。个人与其家庭为生计而奔波,食物支出高,丰衣足食是追求目标。一般生活消费品的贫乏,决定了人们只要有机会就会增加实物消费。(2)户内消费阶段,对应着人类征服自然的阶段。伴随着产业革命,大量的机器和能源创造出了空前多的物质消费品,主要是家庭耐用消费品。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人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反向变化,而是认为:一定条件下,生态环境质量消费可以部分地被物质消费替代。这一定的条件有两个:①一定的生活质量水平以下。②一定的环境质量水平以上。(3)购买服务阶段。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开始下降,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电力支出迅速上升,对生活质量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生态环境质量(包括旅游、户外娱乐等)的持续追求,此时实物消费对生态环境质量消费的边际替代趋于零,这或许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以上——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或者是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到了一定水平以下——人们普遍已无法忍受现有生态环境。

当社会需求还停留在户内消费阶段时,消费者并不考虑伴随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及消费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即环境质量恶化在个人消费效用函数中所产生的负效用很小,消费者“选择”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生产服务方式。在这种零生态需求市场条件下,物质化、重碳化技术得到强劲发展。

当生态环境质量需求在效用函数中的权重值越来越大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将破坏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视为违法,要求违法者治理和预防环境污染,还要求对企业使用资源课税以使资源在开发中得到保护。由此,资源环境损坏进入企业成本函数,并且如果资源环境成本过高,生产或服务单位还将被停产。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文件、行政命令的不断细化、深化,也随着执法和行政的日趋严格,非物质化、去碳化、材料替代和再循环等绿色技术就不是企业想不想采用的问题,而是不做或不采用组织自身就无法生存。

可见,较常规意义的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离不开市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驱动。如果说现代技术创新越来越具有依靠科技内生的趋势,那么绿色技术创新因离不开社会的绿色消费而相对地更具有外生路径特征。实践当中,政策、法规在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启动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美欧等国政府一方面陆续制定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循环经济法等法律法规来强化生态需求,迫使生产和服务组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或采用绿色技术;另一方面还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创新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体系,综合运用经济、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手段引导、鼓励组织实施绿色生产。

3 创新主体间关系差异

3.1 同行业创新主体间关系差异

如果生产服务组织属于同一个产业或行业,在技术方面,这些组织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竞争关系,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获得是相斥的,组织必须自行进行单独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资金财务衡算;组织之间也会有联合,但这种联合多是战略上、市场上,而技术上的联合不是常态。

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同行组织之间,除了竞争关系之外,还会形成基于“三废”综合利用的共生关系。在一个组织内,“三废”回收利用技术往往遭遇“非规模不经济”问题,即所要回收利用的副产物少,但绿色处理所需设备厂房等的折旧和摊销是“规模经济”下的,这造成单一组织如果对副产物进行利用,那它将面临有“绿色”、有“循环”而“无经济的”的局面。因此,实践当中,“三废”回收利用技术不是区域同行组织都能实施,而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大企业中。大企业具有副产物产量相对规模优势,它们出资进行“三废”回收利用技术创新的动力更强劲,也往往因此获得副产物回收利用领先技术,由此产生吸纳区域其他小企业副产物流向自己的“向心力”。这样,区域同行组织之间形成副产物回收利用共生关系:大组织获得小企业的副产物原料供应,进一步巩固规模经济;小企业不投入治理成本,而是出售副产物给大组织而增加业务收入。

3.2 不同行业创新主体间关系差异

区域不同行业组织在进行常规技术创新时,彼此间基本不形成竞争关系;如果其他组织的副产物可为自己所利用,则组织间就产生互惠互利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利他方组织出售副产物给受惠方组织而获得非主营业务收入,受惠方组织购买副产物,将其作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生产出产品以获得主营业务收入。当利他方组织出现使生产效率提高的技术创新时,其副产物产量会下降,这将使受惠方组织生产受挫;当受惠方组织利用新技术而使用替代原料时,它对利他方组织副产物的需求量就会下降,但这并不影响利他方组织主营业务。

但区域不同行业组织在实施绿色生产时,副产物回收利用技术上的突破有可能促成它们在区域间形成循环经济共生体结构,这就是生态工业园,如图1所示。椭圆代表一个最基础的生态工业园EIP,内含5个组织结构单元。这5个单元都对上家组织的副产物进行利用,同时它们之间也有合作,构成一种基于“废物”资源化利用的纵向和横向生产联合。每个单元的副产物利用技术不一定是创新技术,可以是常规技术,但这些常规技术的串联和并联使用却可以实现组织的废弃物零排放、实现社会资源的节约,它们联合在一起共生,构成了实实在在的绿色技术创新。

在图中,生态工业园绿色技术创新的最基本结构要素和特征是:生产或服务组织单元1与2是并联耦合,单元3对1和2的副产物进行综合加工;单元2与4是串联耦合,4对2的副产物进行再利用。在这里,生产或服务组织单元3与4是专业地进行产品生产,因而克服了组织1或2跨行业对副产物进行加工利用的技术屏障。

需要注意的是,园区内单个组织单元进行清洁生产时,副产物再利用所产生的非规模经济问题依旧会出现,为此要求:(1)园内核心单元如图中的1和2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或者类似1和2的组织数量足够多即有一定的密集度;(2)生产或服务要适时向园区外扩张,如从园区外购进原料、在园区外发展分包企业以保证“食物”共生链的强度等。相对于单个组织,生态工业园中对生态效率贡献最大的是单元5。单元5在功能上相当于传统的单个组织中的污水、废渣或废气治理车间,它实际上是将单元1、2、3和4各自的“三废”尤其是废气和废水集中处理,这样做第一解决了非规模经济问题,第二为废气废水综合处理技术创新提供了产业平台。

4 面对的环境管理内容和方式不同

不同时期的技术及其创新面对着不同的资源环境法规。

生产技术水平较为低下时,例如在我国商周时期,农耕经济和社会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自然灾害时常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此时,自然资源和环境实际上相当于物资储备库,必须加以严格的保护和节约使用。由于此时破坏资源环境者主要是人自身的行为,资源环境管理的内容就体现为对“向自然索取行为”的直接管理,主要表现为封山禁湖。及至近代的产业革命以后,生产技术水平有了长足提高,在欧洲,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和环境的破坏者发生了变化,它不再直接是人的生活行为而是各种产业技术。在这种背景下,资源环境管理法规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那时起,一般被统称为环境法的资源环境法规的内容中就有了越来越重的技术成分,及至出现各种技术规范。比如,19世纪的资源环境法规还只是对蒸汽机车、轮船的煤烟排放进行限制,而到了20世纪,技术性规范较强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日本),“废弃物处置法”、“联邦水管理法”、“大气污染控制法”(德国)以及“能源节约法”、“化学品法”、“原子能控制法”、“废水收费法”、“洗涤剂和清洁剂法”等相继出现,其中的绿色技术含量渐次提高。例如,法国的“法国环境法典”提出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的概念,英国1956年的“空气净化法”、1974年的“英国污染控制法”强调能源燃料的环保品质必须达到国家法律要求,美国于1969年创立了重在强调经济和技术环境分析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7]。

20世纪后30年,技术创新推动下的技术水平空前提高。联合国1972年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环境问题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经济问题,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管理[8]。一般来说,环境管理是指综合应用法律、经济、行政、管理、技术及文化教育等手段防止资源耗竭、生态恶化。环境管理可以归结为对资源生态的管理,即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包括可更新资源的恢复和扩大、不可更新资源的节约。在区域层面上,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环境质量标准、指标体系的制定、监控系统的建立、环境公报的发布和环境管理程序的确定。部门环境管理有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和医疗等环境管理。这一时期环境管理方式是“政府命令——技术控制”,它以环境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强行使排放者或环境破坏者达到有关要求,实际上是要求厂商的污染水平均等。这种方法对延缓环境恶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人们很快就认识到,环境问题仅靠强制性措施是绝对不够的,彻底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自觉和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同时辅以更加全面严格的环境执法体系。以我国为例,以《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为基础,多部行业和地方环境保护规定如《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实施办法》等要求生产和服务组织尤其是工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保护机构,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当前已演化为一个环境管理组织。从微观方面来说,环境管理组织首先被界定为一个生产或服务组织,在该组织中环境问题被系统地管理,环境管理被有机地整合在采购、生产、销售和废弃物处理等诸环节。从环境管理角度看,这种组织成为一个环境管理系统。英国标准学会认为,环境管理系统是为决定和执行环境政策而存在的组织的结构、职责、业务、程序、流程和资源,它将分散地导致环境问题的因素系统地整合起来,并努力协调与组织内的其他管理系统的关系。从宏观方面来看,与“政府命令——技术控制”环境管理不同,环境管理组织中的环境管理机构、生产服务单位、市场消费者之间不是各自为阵,更不是敌对,而是在追求“资源环境利润”方面共生,构成“生态效率型组织”[9],其环境管理方式是“政府命令——技术控制——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

5 结 语

2009年5月,我国从事绿色制造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与服务领域的企业、学校、研究院所及行业协会等,在北京成立了“绿色制造技术创新联盟”(Alliance of Gree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这标志着绿色技术创新在我国工业领域率先进入体系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对绿色技术创新本质特征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绿色技术创新产业体系和国家体系建设的切入点。

摘要:传统意义的技术创新较少考虑环境质量提高和资源永续利用,创新本身可由供给驱动,创新主体间的技术竞争关系明显,技术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由政府对生产服务组织采取“命令——控制”治污的方式来处理。绿色技术创新不能或缺环境保护内容,创新的产生有赖于市场生态需求的出现和强化,其创新主体间存在较强的技术共生关系,环境损害由政府、生产服务单位和消费者共同构成的环境管理组织来预防。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辨析

参考文献

[1].Brawn E,Wield D.Regulation as a Means for the So-cial Control of Technology[J].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Management,1994,6(3):78~99

[2].李艳利,王志平.以绿色科技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71~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96~97

[4].Arnulf Gürbler.Technology and Global Chan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38~373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王耀德,陈家琪,黄文华.论技术创新的起源和动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58

[7].曲格平.环境与资源法律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14~39

[8].张明顺.环境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10

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创新

0.引言

在煤矿的生产和运输等环节,机电技术管理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推动煤矿企业的发展,关于煤矿企业的煤炭生产和经济效益,机电技术管理的优劣将对其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煤炭行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愈演愈烈,如果煤矿企业想要在更大的程度上获得更好的发展,那么它就必须针对机电技术管理作出相应的改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将煤炭生产的质量和煤炭生产的水平提升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起点,最终促进整个煤矿企业向着高效、长远的方向,健康的发展下去。

1.机电技术管理

具体来说,机电技术管理的内容包括六点,分别是:①关于图纸和技术资料的管理;②关于设备安全和经济运行的管理;③关于设备验收、安装、使用和维修方面的管理;④关于机电配件的管理;⑤负责机电技术业务大会的召开,并负责组织机电技术交流;⑥负责机电技术的培训和考核[1]。

2.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不达标

对于绝大多数煤矿企业来说,其相关的机电技术人员流失比较严重,所以,煤矿企业为了能够维持企业的正常发展,只能重新招聘工人。可由于矿井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导致煤矿企业招到的工人多半都是民工或是轮换工,这些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能或者专业的素质,有些能够上手的员工,其专业的技术和专业素质也比较差,在学习新技术和掌握新设备新知识上面,很多人都缺乏主观的热情和积极性[2]。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能达到应有的标准,呈现出一种集体下滑的状态,对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和维修工作不能有效地做到位,最终影响到了煤矿生产的效率。

2.2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国家的相关部门规定,煤矿企业需要为矿井设置十七种机电管理制度,可是在现实煤矿企业矿井生产中,很多企业都存在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现象。举例来说,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机电管理体系,可是大多数做的都是表面工作,而并没有将其落实到现实的生产当中,这对于矿井管理来说,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也存在机电技术管理的监督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对机电设备进行的检查不到位,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大致过了一遍,没有从实质上深入到生产一线,也没有将其中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指出来。

2.3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缺乏必要的综合管理

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发挥着十分必要的作用,可实践当中,有很多的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方面都没有做到位。例如,有些企业的基础管理起到的效果很差,存在机电设备的图牌板与帐卡物不齐全和机电设备的图纸资料与档案资料不齐全的现象。也有一些矿井的机电设备缺乏平衡的管理措施,相关的管理人员仅仅单纯的对设备的排水、通风和提升等进行关注,而对于采煤区设备管理的关注却很少重视。这样做会使采煤区机电设备的安全状态很差,为其埋下了众多的安全隐患,这就容易引发很多的事故,对于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3.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举措

3.1提升机电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素质

煤矿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将优秀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留住,或者挖掘到有责任心,学习能力强的员工。企业要把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根本利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寻找专业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对于无证人员拒绝其上岗,从而加强对其的培训,使其努力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3.2创新机电技术的安全管理模式

如果想要将创新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实现出来,就需要在企业的内部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下来。对于各级领导实行包机和包片的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的身上[3]。还要建立起专业的,健全的检察机构,布置专业的人员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等任务进行检查,寻找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潜在矛盾,防范于未然。

3.3对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

企业要根据相关的规定和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对于质量不过关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或更换,加大力度对机电设备进行投资,对于机电系统和设备做到及时的更新换旧,特别是对于一些改装过的,或者是老化了的机电设备要坚持更换,争取在最大的程度上将机电设备的质量提升起来。

4.结语

在煤矿企业的煤炭生产过程当中,机电技术管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煤矿企业自身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可直到最近几年,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方面依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矿井生产的安全与质量。所以,对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势在必行的,笔者认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将机电技术管理的观念更新到另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对于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要做到严格的落实,从而不断地提升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的水平,使煤矿企业向着高效、长远的方向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赵朝义,丁玉兰,杨中.煤矿的本质安全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03).

[2]秦文贵,郭科社,张延松,张武胜,孙邦伦.煤矿安全程度评估的作用——重庆地区部分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情况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01).

通信技术管理与创新探析 第12篇

1 良好的通信技术管理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与企业文化

要想实现对现有的企业的通信技术管理的创新, 就必须要将通信技术管理活动同企业的整体管理联系起来, 树立全面的创新机制和企业文化氛围。目前, 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通信技术管理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1 通信技术管理的观念较滞后

即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相关的企业管理部门只重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对于企业的通信技术的管理活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忽略了企业的通信技术的管理同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 没有认识到合理的企业通信技术管理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并没有组建专门的通信技术管理部门, 没有吸收和引进相关的管理人才, 也就无法推动企业的通信管理的水平的提高, 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导致的。

1.2 通信技术管理创新人才短缺

现代人才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而不是仅仅掌握相关的通信技术以及管理知识, 而是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根据现有的通信技术的管理水平来实现对现代管理方式的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以更好地顺应现代市场的发生趋势和企业的管理需要。但是, 这种创新人才的缺失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在通信技术管理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

1.3 通信技术创新与现行管理不相适应

在企业的通信管理活动的落实过程中, 还存在现有企业的其他管理方式同通信技术的创新不适应的地方, 即企业的一些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 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的协调和组织, 也不利于企业通信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所以,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改善这种状况:

(1) 树立正确的企业全局管理观念, 将现有的通信技术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中, 以实现其同各个部门之间的对接与合作。

(2) 通信技术的创新要同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的需要结合起来, 即在实践中积极地落实各个部门以及企业的整体发展通信需要。

(3) 在通信技术的创新的过程中, 也应该充分的尊重和重视传统的通信方式的积极作用, 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和部门, 可以适当保留一些其他通信方式。

(4) 在通信技术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要积极的实现技术创新, 还应该对自身的管理活动以及方式进行创新, 以更好的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 及时的同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以根据企业需要不断做出自身管理行为的调整。

(5) 组织具有专门通信技术知识的创新队伍, 即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企业的通信技术的管理, 就必须要吸收和引进专门的创新人才, 才能更好的实现对机制的确立, 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提高整体的企业通信技术的创新水平。

2 结合通信技术管理特征全面展开技术创新工作

随着通信技术的创新在社会各界愈来愈引起关注和重视, 如何实施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 成为目前通信技术管理中竞相探究的重要课题。

2.1 开展技术创新应当立足于国际科技发展的尖端

我国通信技术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积累, 并且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级别的探讨发展能力, 在这个基础之上, 我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对通信技术的开发创新, 特别是对整个业界发展具备决定性作用的尖端科研成果的研发力度, 诸如IP技术与微电子等, 同时, 还应当多方采取措施, 积极鼓励和吸纳国内各个企业进入到那些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高的具有战略观点的科研项目中, 这对于我国通信技术的开发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 我国目前已在全球3G及城域网的标准等领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地位, 在向下一代网发展的途径上, 我国与国际水准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点, 这为我国通信技术及其制造业创造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所以, 企业在进行通信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复的发挥民族优势。

2.2 开展技术创新应当定位于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 国与国之间所形成的贸易与行政壁垒正逐渐缩小甚至消融, 而技术壁垒仍在不间断地攀升。所以, 推广实施“专利战略”与“标准战略”, 在消除对方的技术壁垒的同时树起自身的技术壁垒, 这对于提升我国通信技术管理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实力, 具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

2.3 开展技术创新要依靠科学管理

近年来, 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优劣势方面均体现得较为突出。因此, 针对我国通信技术的特点, 立足优势, 面向国际市场采取走“开放式科研”、合作的道路, 促使我国无需从零开始, 就能够达到直接切入到国际较高的层次轨道上继续谋求发展的地位。而与国际企业展开合作, 还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 汲取国外先进技术的探讨理念以及管理实际经验, 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打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3 结语

总之, 通信技术管理是一项专业的技术管理活动, 但是也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正确处理好企业的整体管理同企业的通信技术管理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摘要: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 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现代通信技术的使用, 就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通信技术的管理水平, 积极对现有的技术管理进行创新。

关键词:通信技术,创新机制,文化观念,人才,技术创新,经营创新

参考文献

[1]吴珏.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风, 2011 (10) .

[2]宋燕辉, 蒋青泉.新通信技术的应用人才需求探析[J].现代电子技术, 2010 (9) .

[3]张金聚.有效提升电信企业班组创新能力之探讨[J].山东通信技术, 2011 (2) .

上一篇:流行分析下一篇:全面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