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情境优化课堂

2024-07-06

有效情境优化课堂(精选12篇)

有效情境优化课堂 第1篇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情绪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佳.数学教学时,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颜色、声音、动作等有很大的吸引力,可创设内容生动活泼、形式丰富多样的情境,如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模拟表演等形式;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学时,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不再只是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而是变成形象的、有趣的、灵动的、愉悦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可创设“寻宝”的教学情境,请一名同学出来寻找老师事先藏在某同学抽屉里的“宝盒”.盲目地找寻几次后,学生悟出需要老师提供帮助信息,当老师给出它在第几列的信息后,范围缩小了,好找了,可又怎样才能一次找到呢?这样学生在“寻宝”的愉悦氛围中被不知不觉地带入到了本节课的探索中,最终,在三次寻宝的过程中,悟出确定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学生在轻松快乐、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会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淘气不小心把笑笑的书本带回了家,而笑笑急着要用,那么笑笑怎样才能拿到自己的书本?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方案:淘气送到笑笑家;笑笑到淘气家拿;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淘气送,笑笑接.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案的基本数量关系、优劣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把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巧妙相结合,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们一起探求知识的奥秘,一同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创设激疑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教学时,挖掘教材本身潜在的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可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上升了呢?”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知识都会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会说石子有长度,有的会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会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通过“激疑”情境,打破了学生原有认识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

四、创设探究情境,发展探究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家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这里的奥秘吗?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本领.用猜彩球颜色的情境问题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轻松自然,直奔主题.而情境留给学生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寻求奥秘.

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表演体会情境 第2篇

表演体会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三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在一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在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故事情节创编动作,同时配上 音乐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随后的歌曲学习《一只短笛轻轻吹》时,我又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小羊、牧童、小鸟,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并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这样,通过各种表演能使学生加深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创设有效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第3篇

一、情境创设要有趣味性

案例:

师:同学们买东西,不管你买什么,都需要用到——

生:(异口同声)钱!

师:关于钱,你了解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钱有硬币和纸币。

生2:我听说美国的钱叫美元。

……

师: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刚才一位同学提到有古代的钱,也有现在的钱。谁知道,我们中国现在用的钱统一叫什么?

生:(异口同声)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教师板书:认识人民币)

师:关于人民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生1:人民币是怎么产生的?

生2:人民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

师: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想了解的知识真够多的!看看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

兴趣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认识到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钱也有不少的认识和体验,于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创设了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并且让自己提出“还想知道哪些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情境创设要有目标性

案例:

一位教师在上《轴对称图形》一课时,特意在鞋底下沾上石灰。当走进教室时,地面上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脚印,学生感觉非常新奇,兴致立刻高涨起来。

老师抓住这一契机提问:“如果现在老师要退回到教室外,但地板上又不能留下新的脚印,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学生们想出一些办法,都被老师一一否决。

突然,有一名学生说:“就用你的脚尖踏着刚才脚印的脚尖,脚跟落在刚才脚印的脚跟上,退回去。”

老师又问:“那么谁能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同学的意思呢?”

学生想了想说:“可以用‘完全重合’这个词语来概括刚才老师的新旧脚印。”

情境的创设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不能一味地强调情境的情趣而冲淡甚至忽视了教学目标,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情境的创设要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案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完全重合”这一概念,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情境创设要有“生活味”

案例:《比较多少》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找找教室里的数,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比较,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或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生1:我发现小黑板有6块,大黑板有4块,小黑板比大黑板多。

生2:门有2个,窗户有4个,门比窗户少。

生3:我们班有48个小朋友,但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们班前面都是一个女同学和一个男同学同桌的,而后面这些都是男同学和男同学同桌的。所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师:其他小朋友听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前面都是一个男同学对一个女同学,是一个对一个地坐。而后面的男同学就没有女同学对应了,所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有道理吗?

其余学生表示有道理。

师:不但有道理,而且这还是一种很好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 ○……

| | | ||

△△△△ △……

在比较多少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进行比较。

“比较多少”的“生活原型”比较容易找到,“数的大小比较”需要真实的生活情境,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体验。该教学案例让我们体会到“生活化”的情境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它能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让学生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中,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感受学习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四、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

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多媒体显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想办法找来一个大西瓜,对师傅说:“师傅,你和沙僧各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很不高兴:“猴哥,你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教师抓住时机,提问:“悟空为什么笑八戒是呆子?”由于同学们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老师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

有效情境优化课堂 第4篇

一、巧借知识特性, 紧扣学生心理, 实现学生探知活动“趣味盎然”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知识学科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身所展现和蕴含的生活性、抽象性、逻辑性、探究性等知识特性, 在学生能力培养、思想提升、品质树立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也证明, 数学学科知识按照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进行设置和安排的。因此, 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时, 也就可以抓住数学知识的独特个性, 认真研习教材, 找准情境和知识的结合点, 将问题知识有效放置到整个教学情境中, 让学生带着热情, 带着兴趣, 进行新知的学习、问题的解答、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一次函数”知识时, 教师就抓住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 将蜡烛燃烧问题与一次函数知识进行有效结合, 设置出“学生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时, 甲、乙两根蜡烛的燃烧时剩余的高度y与自身燃烧的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 请仔细观察函数图像, 当甲、乙两个蜡烛在没有燃烧之前, 他们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厘米?如果两个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燃烧结束, 分别需要多长时间?”的蜡烛燃烧的生活性问题情境, 这样就将一次函数知识有效融入到问题情境中, 使学生产生亲近感, 自愿进入到学习过程中, 实现学生良好学习情境的激发和内在潜能的增强。

二、抓住问题特性, 注重解法指导, 实现学生探究问题“有的放矢”

数学问题作为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和解题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数学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知识的关联性、内涵的丰富性以及解法的多样性。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素养、能力水平的有限, 在解答问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梗阻, 影响解题进程。教师在教学中, 就可以针对性的设置出典型问题情境, 进行解题方法的适当引导和点拨, 初步感知解答不同类型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 通过辨析, 巩固练习, 找寻到最佳解法, 切实提高学生探究解答问题的实效性。

如在讲解四边形知识时, 教师为提高学生解题效能, 设置了“如图所示, 已知正方形CDEF中, AC, BD交于点O, AE平分角DCE, 分别交DF, DE于G, H, 求证:OG=1/2HE。”问题情境, 让学生进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 有的学生得出采用“取CH的中点I, 连接OI”的添加三角形中位线的方法利用中位线定理进行证明;有的学生在解答此问题时, 首先利用线段的中点将OE进行折半, 然后综合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等腰梯形的判定进行证明。这时, 教师向学生提出“仔细分析, 看看采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问题, 让学生产生矛盾问题情境, 进而引发学生进行分析的积极性, 从而通过对比方法, 找寻到问题解答的最佳途径。有效实现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凸显差异特性, 采用分层教学, 实现学生问题解答“异曲同工”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对象。由于在生活习惯、智力发展、学习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 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成效、能力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新课标指出, 要关注整个学生, 重视个体差异, 实现学生在各自水平基础上活动发展和进步, 达到“全面发展”、“整体进步”的教学目标。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 向学生设置不同问题类型和学习要求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进行锻炼活动, 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进步。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章节复习课中, 教师就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 设置了向后进生提出“某年的十二月有五个星期, 第一个星期日的日期数是x, 也就是第一个星期日是12月x日。1、那么第二个星期日是12月的 () 日, 第三个星期日是12月 () 日, 第四个星期日是12月 () 日 (用含x的字母表示) 。已知这五个日期数和是80, 依题意列出含x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向中等生和优等生提出“1.玲玲的父亲5年前的年龄为玲玲的4倍, 而15年后玲玲的父亲年龄只有玲玲的2倍, 求玲玲的现在的年龄?2.老王卖西瓜, 若40个装一箱, 有42个没有箱子可装, 若42个装一箱, 则空出2个箱子, 则老王共有西瓜多少个?”问题, 让学生进行问题解答, 从而使学生都有锻炼机会, 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

总之,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要创设与教学内容, 学习实际相适应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适宜问题情境中, 主动学习, 认真探究, 能动思维, 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有效提升和进步。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标要求, 就初中数学教学中,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阐述。

让语文课堂情境有效互动 第5篇

——读李吉林《美的彼岸》后感

在情境课程中,儿童是至高无上的,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体。而学习正是由认知的主体积极建榭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习得。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这是情境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李吉林

一、创设宽松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

情境课程的优越性就在于以情感为纽带,进行审美、道德、理智的陶冶和教育。

——李吉林

要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师就应该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合作,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打开思想的阀门,畅谈心里所想。

1.尊重每一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入课文去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从而对自己所想所说的话充满信心。

2.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内向的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多提问不经常举手发言的学生,当他们回答正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因为教师的一个眼神、动作或者一句话都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互动基础,养成良妤习惯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投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教育将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美与智交织的优化的环境,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快乐地沉浸其中,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儿童的主体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保证。

——李吉林

互动是一种双向活动,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而且要求听者会听。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清楚表达的习惯是提高互动质量的基础。

1.让学生“听”得入耳。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加上课堂互动“热闹”的氛围也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听”的质量,可以采用积极引导、抓典型予以表扬的方式,还可以进行一些听力训练,如复述故事、传话游戏等。

2.让学生“说”得清楚。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有条理地表述出 来。对于一个问题,—下子要求学生说得清楚、具体肯定有难度,所以教师在课堂 互动的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搭建有序的梯度空间,如 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然后让他们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再进行表达交流。

三、方式灵活多样,确保互动有效

让儿童由被动角色转换为主动角色。因为角色的新异性和亲切感,它既引起儿童 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引起儿童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角色 转换激起热烈的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充分地投 入,全面地活动起来。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 的心理活动过程。

——李吉林

(一)表演让互动更有趣

教师可利用表演的方式渲染课堂氛围,注重工具性训练的同时也凸显了语文课的人文优势,使课堂互动有趣又有效。如在教学《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挨着”这个词语,我告诉学生换着就是靠着的意思,学生迷茫地点了点头,我知道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学会这个词语,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先指名让学生读词语“挨着”,再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我辅导学生完成表演,并及时总结:“看,就这样,一个靠着一个,就是挨着。”接着,我出示了一张图片,说:“像这样,一朵梅花靠着一朵梅花就是挨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读“挨着”这个词语,学生的理解就深刻了。

(二)评价是心灵的交流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评价则是这门艺术中绚烂多姿的花朵。艺术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碰撞,促进心灵的交流,让课堂实现有效互动。教学课文《春到梅花山》理解“欢乐的海洋”的意思时,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这里的“海洋”是不是指真正的海洋,而是问他们:“如果你此时正在赏梅,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说:“开心。”那你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开心呢?”有的说:“我会在那里拍照。”有的说:“我会在那里唱歌跳舞。”有的在课堂上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时我知道契机来了,及时给予评价:“人们的笑声、歌声融合在一起,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不直接告诉学生词语的意思,而是通过评价去让他们理解,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三)体验让互动升华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地进入文本,这种互动已经超越了语言的沟通,是一种自我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学课文《大禹治水》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千辛万苦”的含义。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爬山的时候,烈日当空,大禹满头大汗,但是他依然„„过河的时候,寒风凛冽,站在水里的脚已经冻得冰凉,可是他依然颤抖地„„快要到达山顶了,他的脚往下一滑,人滚下大山,伤痕累累,但他依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想象,更深刻地理解了“千辛万苦”的含义。讲到大禹治水13年从来没迸过家门时,为了体会时间之长,我问学生:“如果你一天不回家,心里是什么感受?一个月呢?一年呢?大禹可是13年都没有回过家。”这样学生对书中所写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反复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慢慢地积累起来了。

创设有效情境 优化数学教学 第6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已有认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纳过程”。儿童在入学前,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受。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搜索”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案 例】“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

师: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

生1:我在小店里买铅笔用过。

师:小朋友在商店里买过学习用品,还买过其他的吗?

生2:我坐公交车用过人民币。

生3:我跟妈妈到菜场买菜用过。生4:我在超市里买过糖果。

师:我们在商店里、超市里、菜场里、坐公交车要用人民币。是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

师:那你了解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生1:我认识2元、5元。生2:我认识100元、200元。生3:我知道有假的人民币。生4:人民币有硬币、纸币之分。生5:我知道人民币可以换美元。

师:小朋友认识的可真多,5角、5元、100元就是人民币的面值,那么人民币到底有多少种面值呢?刚才小朋友说的200元,人民币中有这样的面值吗?让我们走进人民币的世界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年级小朋友也了解不少,超市、商店,买糖果、学习用品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因为自己用过1元、2元这些小面额的人民币,也看到过大人用过大面额的人民币,这是留在孩子们脑海里的对人民币的印象。运用“你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与“你了解了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把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与已有经验激活了,而且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

二、创设操作情境,引导积极探究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操作与思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产生表象,再把表象内化为概念。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激起疑问,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案 例】“比例尺的意义”教学片段。

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老师家近来在装修新房,我想让木工师傅帮助做几张长方形的凳子。如果你是木工师傅,准备把凳子做多大?我想请同学们将小凳子的平面图画出来,让我看看,好吗?”学生一片唏嘘声:太简单了!过了一会儿,一些学生完成了,可大多同学还在埋头苦干,感到:纸小——线段长,无法画,与在他们头脑中的“纸有多大,就该画多长”这一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打破了他们以往建立起来的知识平衡。这时,学生迫切需求寻找一种解决的好方法。教师便可抓住这个时机发问:“纸小凳子大,那么你们想知道怎么办吗?”然后,教师顺势导入:“只要我们学习了‘比例意义’,你们就知道了。”

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由于得出数量不同的多种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迫切需要,从而促使他大胆猜测、想像,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不但为新课的学习铺平了道路,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呈现活跃状态,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三、创设悬念情境,引导数学思考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悬念”情境。

【案 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片段。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任意三角形,然后再找学生量出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度数,我就能说另一个锐角的度数;量出任意三角形中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我就能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并让学生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同学们觉得很“神奇”,怀着好奇的心情,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于是,我因势利导,紧接着就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揭开这个谜底。”这么一讲,学生可来劲了,纷纷动手验证三角形的度数。

以上案例中,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而是与教师积极配合,在轻松愉快中探究奥妙,展示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开展也带有了充分的思考成分,进行了积极的数学思维,为接下来的学习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情境设置, 实施信息有效教学 第7篇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人与情境、人与社会互动的产物。学生学习的意义建构是通过与“认知情境”的互动实现的, 情境认知理论所揭示的知识的本质及学习的观点与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契合点,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强调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在教学中优化情境设置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我们应该用优化的情境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设置的含义及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学情境是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机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提高教学效果, 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

1. 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与学生的联想、跳跃的思维方式相统一,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游戏、竞赛等形式

把学生按层次平均搭配的原则, 分成几个小组, 开展小组之间的竞争, 从而促使学生加快学习的步伐,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实物展示

信息技术知识中有很多抽象的部分, 用课堂语言讲解可能要花上很多时间, 但是用生活中相通或者相联系的实物一比较, 就很简单明了。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而新课程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认为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 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课堂教学有效性则必须考虑三个要素: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 它们是检验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表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在课堂教学的规定时间内, 能够合理运用教材, 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形式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情境设置的方法

1. 探究———任务驱动情境法

给学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 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上机实验、探索,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从而达到对新旧知识的构建。

2.“自然过渡”法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就是在“做中学”, 新旧知识有很强的联系性, 我们要在情境设置的时候注意加入本课中所要用到的一些已经学过的知识, 利用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3. 问题教学法

在情境中设置问题, 让学生产生相应的疑问, 然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带着这些疑问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开动脑筋, 探求真知。

4. 角色扮演情境法

角色扮演情境法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为整个情境的一部分, 既是情境的感受者, 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四、优化情境设置的策略

事实证明, 情境设置不当不仅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优化的情境设置, 才能形成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以教学目标为准绳

教学情境的创设, 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情境创设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

2. 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努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死记硬背”转为探究问题, 并促进思考和学习, 达到知识的建构和创新。

3.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点

目前由于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 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这方面学生的差异, 才能使情境真正关照到所有的学生, 另外, 情境创设应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 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情境背景的范围要适度, 要留有思考空间等。

4. 围绕创新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信息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设多种应用情境的教学, 让学生亲历信息处理的过程, 养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创新。例如, 单纯掌握网页中插入文字、图片、声音的方法, 除了应付学业水平测试之外, 没有其他实际意义, 而让学生尝试制作个人主页、班级主页, 在掌握网页制作方法的同时, 学生能更深入体会通过网站进行宣传和交流, 共同构建信息文化的内涵。

5. 平衡学生兴奋点和社会价值

优化教学情境, 还应该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 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实现有效的教学。例如创设问题情境, 以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内容为素材, 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上, 还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创设一种竞争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创设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 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五、优化情境设置的注意事项

1. 要围绕相同主题

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可能包含多个知识点, 可以创设出多个教学情境, 但是所有情境应该围绕一个主题, 综合创设, 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情境的优势, 使整堂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 注重设置过程中情境与情境的连贯性

信息技术学科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的连续性, 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前后连贯的。所有情境的设置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从而保证整个课程的顺利展开。

3. 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

有了多媒体, 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有时候, 过于华丽的多媒体会让学生眼花缭乱, 反而抓不到主旨, 从而也减弱了情境设置的效果。

4. 要切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境的设置,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所以设置的情境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当然, 也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 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观点鲜明, 目的明确。

5. 面向全体学生掌控时机

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 创设情境时要顾及全体学生。实施情境教学时应该考虑效能问题, 也就是说实施情境教学所花费的时间 (投入) 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产出) 要有一定的比例, 不能投入很大, 产出却很低, 所以要提高教学有效性, 优化教学情境, 一般而言, 课堂的导入最好不超过5分钟。

总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应首先优化情境设置, 使其能真正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化柱.浅谈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实践.网络科技时代.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中国教育报.

创设有效实验情境优化生物实验教学 第8篇

“情境”就是情景;境地。实验心理学认为, 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 思维激活, 记忆强化。本文从如何创设有效实验情境出发, 优化生物实验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

古语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就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以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 产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 在生物学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能抓住生物学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适当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就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当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

例如,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 创设以下问题情境, 让学生围绕问题层层深入探究:

1.本实验需要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图像, 要经过哪些步骤?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怎样培养洋葱根尖?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尖培养好以后, 切取的洋葱根尖长度是多少?为什么?

4.装片制作是否成功, 关键的步骤是解离。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作为解离液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注意解离时间?

5.解离后, 为什么要进行漂洗, 漂洗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漂洗?

6.染色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染色液是什么?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 为什么?

7.制片时, 要用镊子把洋葱根尖弄碎, 而且还要压片, 目的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8.在视野中为何观察到的分裂间期细胞最多?在显微镜视野内如何正确辨识各个时期图像?

9.实验中, 通过一个细胞能否持续看到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10.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特点是什么?为何要找分生区?可直接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11.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 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哪些工具和药剂完成实验。学生带着悬念和浓浓的好奇心, 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课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创设问题情境是为学生探究服务的, 要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 在创设情境时, 教师要根据教材目标和教学内容, 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 精心设计可以进行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创设矛盾情境, 激发学生认知冲突

为了防止学生“走弯路”,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会提早向学生来个“友情提醒”—呈现“矛盾情境”。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创设矛盾情境, 实际上是故意制造矛盾冲突, 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 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例如, 在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里, 学生通过上一节课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已经获知,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在课前教师出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图 (如下图) 。这实际是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矛盾情境。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生长素在一定范围内竟然起抑制作用。这与上节课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发生了矛盾冲突。教师可以借助这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探究某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直观情境, 引起学生共鸣

300多年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一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在生物学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既明白晓畅, 又一目了然, 既形象生动, 又能揭示主题。同时使学生由观察到的生命现象联想到本质及原理, 引起共鸣,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设直观情境, 包括实物、模型、多媒体、演示实验等。

1.实物情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上好课, 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例如, 初一学生进行显微镜使用方法教学, 可从展示实物开始说起。如在教师上课伊始给学生展示常见的放大镜和学生显微镜。放大镜是学生们所熟悉的, 都知道它能放大物体。对于同时展示的显微镜, 当知道它也能放大物体, 而且更细微的物体也能观察到, 学生们不禁跃跃欲试。而有关显微镜的原理, 观察的东西必须很薄, 即使一滴水也要放在玻璃片上, 用非常薄的, 此时可展示载玻片。

再如,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思考与讨论3中提到:根据你的生活经验, 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提供多种材料供学生选择, 这既让学生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还能让学生在有时间之余还可对其它材料进行探究。

又如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中, 教师可拿出一件有污渍的衣服和一包加酶洗衣粉。展示洗衣粉包装说明或各种小窍门的摘录。为什么这种洗衣粉要在60℃以下的温水中使用呢?加酶洗衣粉在温水比在冷水中洗衣效果哪个好?这同样能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

2.演示实验情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实践出真知, 实验是教会学生发现真理的绝妙途径。利用新奇的演示实验, 导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 还可以调动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例如,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中, 教师可以先设计这样的演示实验情境:大小相同的两个萝卜条, 分别放入盛有等量的清水和蔗糖溶液的烧杯中, 过了一段时间, 萝卜条会出现软硬不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 思考为什么两种不同的溶液中, 萝卜条会出现软硬不同。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 通过思索可得出这可能是细胞吸水失水造成的。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萝卜条为什么会吸水和失水?是什么部分吸水和失水?我们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这个过程吗?可不可以利用萝卜条来做实验?其实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展现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 而这个过程我们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是微观的。用萝卜条软硬不同的宏观实验现象结果引出微观的原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 自然而然迫不及待地投入探究活动中去。

再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 可把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实验原理部分的教学内容可改为演示实验, 使学生了解某些化学试剂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利用这原理可以检测生物组织的某些化合物。

又如, 在初中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中, 除了对照实物学习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动手实验前, 教师按教材分步边讲解边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为学生提供视觉形象和模仿的依据。教师的演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能培养学生实验规范化的习惯及对严谨的科学学风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现代信息技术情境。《生物课标》指出, 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生物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电教媒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和再现功能, 能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过程具体化。还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对媒体进行操作或产生反应。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实验课堂, 学生兴趣浓, 注意力集中。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 在城市的学生多数不认识鼠妇, 更难以亲自捕捉鼠妇, 教师通过放映多媒体短片,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鼠妇及其生活环境。

而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 知识目标要求在显微镜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图象。但学生对实验结果常常模棱两可, 难以分辨。此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丝分裂Flash动画, 促使学生回忆分裂过程, 唤醒表象记忆。而且通过多媒体最后把各时期图象定格, 为学生实验提供对照与参考。

四、创设体验情境, 促使学生感悟和探索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学生的体验问题引起了许多教育学者的重视, 体验被赋予很高的地位, 有人提出体验的课程观:“教育过程是一种体验”, 甚至有人提出:“体验, 是人的生存方式, 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美国教育家彼得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中“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里, 农村学校可提前布置学生课前捕捉鼠妇, 学生通过亲手捕捉鼠妇的过程切身体验到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认识到鼠妇的生活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再如, 在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性实验里, 先创设一个实验情景: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小块馒头让他们细嚼慢咽, 让学生感受咀嚼过程中馒头带给大家的感觉。学生在课堂被允许吃东西, 非常兴奋, 在教师的鼓励下会吃得非常细心。在学生答出“有点甜”时, 自然引出探究性问题:馒头的成分主要是淀粉, 淀粉是一种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本身没有甜味, 为什么经过人体充分咀嚼后就感觉到了甜味呢?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唾液促使淀粉发生了变化吗?这是学生在吃馒头的过程中, 亲自体验到的问题, 所以积极性非常高。

又如在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关于酶本质的探索中, 涉及到酿酒, 酿酒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可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酿酒活动, 而在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时, 学生品尝同学们的劳动成果。通过品尝, 学生的热情高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交流感悟, 自然会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 真正得到发展。

五、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戴维·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验, 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教材的实验增加了许多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 与技术和社会密切联系, 实验内容生活化。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一个开放性实验, 需要材料较多, 耗时长。课外组织学生进行醇酒活动, 课前通过课外醇酒探究活动过程的介绍引入实验课题。又如在模拟尿糖检测实验中, 可创设糖尿病有关知识的生活情境;再如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创设农作物育种的生活情境;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创设有关食品生产的情境;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也可创设作物栽培的情境。

其实学习生物学的过程, 就是对生活经验的进一步理解, 教师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平台进行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六、创设拓展情境, 引导学生再探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更好的理解教材、深化实验、达成教学目标, 实验后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拓展, 可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 对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方案, 设计出新的探究实验方案。对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除了完成教材所要求的探究问题外, 还可增加一些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 可给学生死的洋葱表皮, 引导学生探究它在蔗糖溶液、清水中能否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探究, 从而明白为什么质壁分离和复原能判断细胞的死活;也可以通过增加不同浓度蔗糖溶液, 探究细胞的质壁分离情况, 就可理解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用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原理。也可以设计这样的拓展情境:一个紫洋葱, 一定量的蔗糖, 适量的水及烧杯, 显微镜等相关仪器, 能不能测出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通过一系列的拓展情境, 激发学生再探究的热情,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再如在完成初中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 设置情景:烧杯、玻璃棒、试管、温度计、碘液、酒精灯、三脚架、量筒、镊子等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影响。

除了以上的情境, 教师还可以应用历史事实设计实验情境;在验证性实验课通过复习知识创设情境;也可通过资料导入创设实验情境, 如在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中。

创设情境, 优化英语课堂 第9篇

在外语教学中运用于交际的社会情境即“情境教学”。英语是一种语言, 而非一般的知识。脱离了一定的情境, 语言就难于恰当地表述, 难以发挥其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小学生年龄小, 兴趣不稳定,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 根据教材内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 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用英语进行练习的机会, 如会话、歌曲等。同时借助一些直观教具, 引起学生兴趣, 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 继续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做了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学材料, 挖掘其内涵, 激活情境

小学英语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心理特点和教学的设计情况, 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需要,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以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 因为教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境内容, 所以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交际活动, 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 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物, 或画出相应的简笔画, 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 直接感受英语,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热情, 强化求知欲望, 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情境, 激活教科书, 让学生更易接受

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 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 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 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 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 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其次, 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 让学生多看、多听, 获取大量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看到生动的画面, 帮助他们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 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学上, 采用生动的, 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 优化英语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常常采用教唱英文歌曲, 做英语游戏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创设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情境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 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 以活动为载体, 激活课堂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 我就把几个动物, 特别是学生熟悉的做成头饰, 并把他们的声音录了下来, 编成一个故事。当要教的动物出场时, 就放录音, 让带头饰的学生上台, 再教此动物的单词。每个学生过关后, 再继续将故事。学生既听了故事, 又学会了单词, 心里自然高兴。

四、运用体态语言来引导情境

教师的身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 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 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 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 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消除恐惧感, 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 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让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的、最真切的感受。

五、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 丰富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适当的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 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 使孩子们觉得好玩, 从而延长注意的时间, 更有效地参与教学。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是学生比较乐意的事情, 因此, 游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设计并组织一个成功的游戏, 教师应注意题材的选择, 游戏规则的运用以及教具及多媒体技术的配合, 同时还要提供适当的反馈, 使游戏既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又具有明确的教育作用。

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导入 第10篇

一、故事情境的创设

教师通过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材料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材料不仅源于教师和书本, 也可以从社会中搜集。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 教师应加工、处理这些材料, 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 为我所用。尤其是运用那些含有哲理性的故事导入新课,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使所授知识深入浅出, 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 在学习《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时, 我用《放羊娃的故事》导入:有一位记者到西部采访, 路遇一个年龄很小的孩童正在放羊。记者与放羊娃之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记者:为什么不上学而在这里放羊?放羊娃:赚钱!记者:赚钱干吗?放羊娃:盖房!记者:盖房干吗?放羊娃:娶媳妇。记者:娶媳妇干吗?放羊娃:生娃!记者:生娃干吗?放羊娃:放羊!同学们思考一下, 放羊娃为什么会有“放羊—赚钱—盖房—娶妻—生娃—放羊”的观念呢?这种观念会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这课中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热点情境的创设

这是利用最近发生的人们普遍关心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为素材, 找到其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创设情境, 吸引学生关注度的课堂导入方式。许多中学生对国际和国内的热点问题特别关注,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热点问题创设情境, 将社会热点与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但可以处理好现实问题和理论知识的关系, 使历史与社会课“活起来”,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 在讲《“冷战”后的和平主题》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出示两幅反映利比亚战争的典型图片, 然后提问: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学生回答后, 我接着导入课程:当我们享受着和平环境的同时, 世界上有的国家和地区却战火纷飞,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以及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利比亚问题是受到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也是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 利用它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要想选择一个好的热点问题,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它要求教师用心关注国内外的时事热点, 对社会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判断, 做好相关内容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法、导之有意、导之有度, 这样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眼界,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三、疑点情景的创设

这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 设疑问难, 制造悬念情境, 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欲的导入方法。历史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在于有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 它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时, 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例如, 在教学《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一上课就直接在黑板上书写了“我国的自然资源——地大物薄”, 学生看后提出“薄”字写错了, 应该是这个“博”字。于是, 我趁机让学生区分一下“薄”和“博”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 设下悬念:我们现在不着急把这个字改过来, 等我们具体学习分析了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后, 再来看看老师这么说究竟写错了没有。这样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疑惑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课后反馈, 这节课导入的疑点情境创设是很成功的。

四、知识情境的创设

知识情境导入, 就是利用已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 创设知识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情感欲求, 从而顺利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复习旧知识, 引出新知识, 能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境界, 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这次经济危机有何特点?为了应对经济危机,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什么道路?最先爆发经济危机的美国又是如何应对危机的?这就是我们在本节课中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学生通过新旧知识联系的方式就能清理知识脉络, 构建起比较完整知识体系, 同时还能起到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五、音乐情境的创设

中学生都非常喜欢音乐, 如果我们在导入新课时能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播放一曲与教学内容有关, 又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音乐作品, 不仅能激起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还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功效。

例如, 学习《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一内容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上课伊始, 我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 并邀请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在歌曲结束后, 我提问: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 歌中唱到的“老人”是谁?为什么“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会“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使学生能以极大的兴趣进行知识的学习, 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优化英语课堂 第11篇

在外语教学中运用于交际的社会情境即“情境教学”。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脱离了一定的情境,语言就难于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小学生年龄小,兴趣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用英语进行练习的机会,如会话、歌曲等。同时借助一些直观教具,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继续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学材料,挖掘其内涵,激活情境

小学英语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设计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因为教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境内容,所以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物,或画出相应的简笔画,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直接感受英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强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情境,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接受

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其次,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大量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看到生动的画面,帮助他们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学上,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优化英语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采用教唱英文歌曲,做英语游戏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创设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情境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激活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我就把几个动物,特别是学生熟悉的做成头饰,并把他们的声音录了下来,编成一个故事。当要教的动物出场时,就放录音,让带头饰的学生上台,再教此动物的单词。每个学生过关后,再继续将故事。学生既听了故事,又学会了单词,心里自然高兴。

四、运用体态语言来引导情境

教师的身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让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的、最真切的感受。

五、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丰富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适当的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时间,更有效地参与教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学生比较乐意的事情,因此,游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设计并组织一个成功的游戏,教师应注意题材的选择,游戏规则的运用以及教具及多媒体技术的配合,同时还要提供适当的反馈,使游戏既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又具有明确的教育作用。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境”这一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通过情境教学,还可以加强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太平庄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优化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实效 第12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探疑和解疑应该是教学艺术创造的主旋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 我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 在学中国近现代史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正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才使中国步入近代化的步伐, 才使中国日益走向开放, 你如何看待?关于近代中国的门户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你认为相同吗?为什么?我把这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自由发言, 各抒己见, 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 师生共同得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结论。当然, 问题情境的设置还可以通过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类型, 例如也可以从课本目录的角度进行设置。在设计问题时, 问题类型要尽可能的多样化, 避免单一, 可以是问答型、叙述型, 也可以是比较型、材料型等。但是不管哪种类型问题的设置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二) 鼓励学生质疑,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个问。”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疑和解疑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如, 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有一个课后作业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请予以评价。我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言, 大部分同学都谈到了一点: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和平来之不易。我说:“同学们, 我认为这一点说得很好, 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决不能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这时突然有一个叫李强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 我喜欢战争, 我希望马上有战争发生。”此言一出, 马上引来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攻击, 我的上课计划被打乱了, 但我并没有制止学生,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同学们, 让我们来听听李强同学这样说的理由好吗?”学生们马上安静了。李强说:“战争可以出英雄, 我想当英雄, 所以我希望战争发生。”此时, 我让学生就李强的观点展开讨论, 众说纷纭, 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赞成者的观点是:时势造英雄, 战争年代可以造就大量的将军。反对者的观点是:战争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害。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战争固然可以造就大量的英雄、培养众多的将军, 但战争同样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啊, 无数家庭家破人亡, 无数孩子无家可归……我们能用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去造就自己的英雄梦吗?同学们, 和平年代照样可以出英雄啊!为人民服务的雷锋、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航天人杨利伟等, 不都是和平年代的英雄吗?……最后归结的焦点是:如何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在评价人与事时要看其主流, 看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所起的作用……一节课跌宕起伏, 学生们兴趣昂然, 其乐融融。作为教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 要给予尊重, 对其中充满创新思维的观点要及时给予鼓励, 使学生创新的火花愈发闪亮;对其中不够完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老师应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和颜悦色、面带微笑, 以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 以赏识的心态看待学生, 千万不要讽刺挖苦, 有时老师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二、体验”角色扮演“,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角色扮演”即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模拟扮演历史角色,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把握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判断。例如,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纵观李鸿章的一生, 可圈可点之处众多, 但也有好多书中把李鸿章定位成一个卖国贼。那么, 究竟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应该如何引领学生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呢?为此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 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李鸿章的主要事迹, 这就为课堂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也让学生在了解李鸿章的事迹中对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或者兴趣。课堂上我让两名学生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扮演了李鸿章, 其中一名学生代表了正面派的李鸿章, 他设计了这样的台词:“我是李鸿章, 100多年来, 我一直被冠以“卖国贼”的罪名, 我是死不瞑目啊, 今天我要站出来为自己说几句公道话, 我办洋务、造军火, 开办新式学堂, 创建的北洋水师被称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我重视西方科学, 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另一名扮演李鸿章的学生则这样说:“国人说我卖国贼, 我是罪有应得啊!我组织淮军残杀了无数太平天国的同胞, 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 我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 最终致使北洋船队全军覆没, 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近代中国很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有我李鸿章参与, 比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秘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特别是《中法新约》是在我们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 导致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啊!……”学生情绪激昂, 趁这个机会, 我让学生分组讨论, 对李鸿章这样的历史人物该如何评价。此时, 学生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 最后,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应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 要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评价, 不能拿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古人。

三、穿插乡土教学, 加强对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中国历史教学中, 各个地区可以补充进行地区史或民族史的教学。例如,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 西柏坡的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作为河北省平山县的历史教师, 对西柏坡的了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对西柏坡历史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乡土教学法。西柏坡是革命圣地, 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是党中央进驻北京的最后一站,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全国土地会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 党中央在此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 逐步走向城市的战略转移, 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 领导全中国的新纪元。毛主席、党中央在这里先后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及其它重要战役。从此, 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1973年2月26日, 周恩来为西柏坡作了如下的题词评语:“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 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指挥三大战役在此, 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邓小平同志为其题写馆名———“西柏坡纪念馆”。通过乡土教学, 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又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上一篇:建筑工程控制质量管理下一篇:谐波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