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研究

2024-09-04

语文新课改研究(精选12篇)

语文新课改研究 第1篇

高中语文新课改在目标设计和课程结构设置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给人的信号是: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 而是要与过程性评价要挂钩, 以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学习和发展。这也与当代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与高考接轨, 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高考之间如何接轨, 旨在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以使其更好地与高考接轨。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培养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学生得以终身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同时它也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有了这一基础, 学生便有了一定的素质, 而学生所具备的这种素质是经得起高考考验的。具体而言, 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 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了解自己在学什么以及学习到何种程度, 使其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至各种学习活动之中; (2) 注重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语文知识的习惯, 并使其养成动笔、动手以及动脑的好习惯, 在实际行动中进行学习; (3) 积极培养学生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 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4) 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 能在有限的时间内, 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 有条不紊; (5) 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其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和个性等心理因素。

三、依据新高考命题走势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

1.突出课改亮点, 变“镣铐”为“鲜花”, 举着鲜花跳舞, 让新课改为高考添彩

比如, “综合性学习”就是新课改的亮点, 但是许多学校都称师资不足, 班级太大太多, 无法开展, 综合性学习名存实亡, 以至于高考一遇到综合性的试题就头疼。认为考试的难度太大, 要求降低难度。这是理解的误区, 仿佛认为综合性学习就是上大课, 要语文与音乐体育美术等各科目综合, 其实新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贯穿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比如, 课程中的的梳理与探究, 就是很好的训练材料, 教师没有充分运用;每篇课文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也没有认真完成;学校许多的综合能力培养活动 (演讲, 研究性学习, 比赛等) 只是少数同学参与。如果把综合性学习寓于课堂教学当中, 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将来的高考还是“镣铐”吗?

2.新课改要求与高考的要求一致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 高中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能力, 不断地拓展其观察事物的视野。而对于高考语文的要求也如此, 也是在拓展学生视野以及加强学生的社会洞察力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对于传统的教学与备考模式而言, 已经不适应新高考的根本要求和考试目的。因此,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就提出了应该创新传统的教学与备考模式, 注重与高考接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 应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务必让学生走出语文学习仅限于教学课堂以及语文复习的怪圈, 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对当代文艺给予高度地关注与重视, 关注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生, 尤其是重要的社会主流媒体报道或者探讨相关问题, 努力做到语文课堂内外的有机整合以及导学与自学之间相结合, 这样就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语文的基本素养。

三、注重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变化

有人曾经说过, 一堂课“像不像样”, 主要是看“一课”有没有“一得”, 即是该堂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 预习课最后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不结巴, 不错, 不漏, 明白文章大致意思;教读课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有血有肉;写作课就是要学生会使用一种文体完成800字左右的文章;等等。现在, 新课改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涵, 但是我们教师仍然不能忽视课堂以及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课堂效果。新课改后, 我们仍然要改变对灌输知识这一词的看法, 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现实中, 直接灌输不仅少不得, 而且还要加强, 不然, 鉴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完全自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语文新课程的重心是回归课堂。所以说, 我们既然强调“回归”, 就必须要考虑“课堂”定位:只有将教读课、自习课、写作课、语文活动课的课堂定位准了, 才能考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比如, 有老师认为, 作文就是将文章提供的材料抄在开头, 中间加上平时背诵积累的文章片段, 结尾再将文章材料稍作改造, 使之形成“照应”, 就算完整;也有老师说, 改高考作文卷, 凡卷面不整洁或者字体不工整的一律“不及格”。而我认为, 就作文指导而言, 应该是平常或总复习的某节课怎么上, 如先确定写什么文体, 具体安排训练某种文体结构以及掌握某种写作技巧, 这样,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可能会提高。

四、新课改的教学内容能够与高考考点相融合

对于新课改而言, 紧紧地抓住了高考考点, 在高考考点进行深入地分析的基础上, 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内容进行改革。例如, 高考语文中有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这一项, 语文新课改内容中对这一项也有所反映, 并以专题的形式对这个考点加以练习与训练。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高考要考好只靠解题能力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根本。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将使应试能力得到增强。因此, 在新课程改革中, 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高考没有突出的矛盾。那种认为只要高考不变就谈不上课改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 所谓的解题技巧等是与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分不开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的要求与高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此可以看出, 高中语文新课改与高考的接轨程度日益增强, 排除了以往高考语文中所出现的一些与语文教育目的不相符等方面的问题, 这样才能够体现高考语文的根本价值。

参考文献

[1]冉启红.小议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J].中学生优秀作文 (教学) , 2010, (7) .

[2]袁菊.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接轨新高考[J].中学语文 (下旬·大语文论坛) , 2010, (1) .

[3]曹茂才.高考语文走向何方——感伤高考语文所考与实际语用的背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6) .

[4]雷泽.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高考刍议[J].中学语文 (下旬·大语文论坛) , 2009, (12) .

语文新课改 第2篇

一、实施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

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是新课程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那么,怎样才能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呢?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

1、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要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

2、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充满激励、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信心感和安全感呢?首先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确保“学生无错”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尊重学生人格原则,不伤害学生自尊。其次是提倡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课堂用语:如盼其成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帮其成功:“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说得更清楚一些吗?”

3、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赏识能使人灵感涌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学生呢?赏识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就要包容学生,在包容中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永远也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因为说学生不行,实质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应该检讨的是学校和教师。有人问一位日本教师:“你们班上谁最差、谁最笨?”这位教师说:“不知道,我们班里没有最差的学生,更不存在笨学生,只有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能读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分享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快乐。

二、实施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对话教学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反思型对话是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对话。在课堂上,几种对话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运用语文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进入对话状态的语文教学主要由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所构成,并且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能挖掘学生无限的创新潜能四个显著特征或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以切实发挥上述四方面的作用:

1、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生本对话就是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将学生阅读文本视为对话,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对这种解读的最高明的形容。

2、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而是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发现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3、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生生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意色彩,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生生对话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能使同窗真正成为学友。生生对话主要有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三种形式。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在方式上不应再是单向的传授与示例,而是平等对话、合作探究。由于对话的地位是平等的、气氛是民主的、内容是“非预设性”的(开放的、动态的)、目标是“非精确性”的、感情是真实的、方法是“非指示性的”,因而对话教学与我们传统的驯化教学状态和传授教学状态相比较,至少具有四个显著特点或优势:即具有和谐的教学氛围、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面向学生的广阔天地、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力

三、实施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要能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必须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开放策略:

1、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传统教学的教学时空是封闭的,以上课、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教师走进课堂才表明教学的开始。开放的教学时空是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前开放。比如,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帮助预习新课,以便课堂上与教师、同伴、文本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特别是作文教学,如果事先让学生拟题、议题、定题,给学生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到作文课时,学生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二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后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它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是把所以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如教学《落花生》一课,课堂上让学生讨论:落花生的品质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异同,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课上教师不给统一答案,让学生在课外去采访当地的普通劳动者、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把这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讨论引向更广阔的时空。

2、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新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开放的教学课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构建起开放的教学课型;二是指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如质疑式(其操作程序为:“学生质疑→带疑阅读→尝试讨论→小组交流→解疑存疑。”)、讨论式(其操作程序为:“出示讨论题目→定向学习材料→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全班交流。”)、辩论式(其操作程序为:“学习新材料→确定讨论题目→分组做准备→两组展开辩论→辩后师生小结。”)、茶馆式(其操作程序为:“课前预习教材→七嘴八舌谈见解→教师适当作点评。”)等等,各具特色,开放多变。

3、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开放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是用好有字之书,包括教科书(引导学生读好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课外书(古代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如果诗人说“功夫在诗外”的话,那么学生则是“功夫在课外”)。二是关注无字之书(教学起源于劳动、生活,理应回归生活。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应该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三是开发自己的书(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实施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献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动词就有很多,比如“感受、体验、想象、体会、思考、感悟”等。事实上,“感悟`”与语文及语文教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感悟”一词所揭示的心理特征更真实具体地反映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阅读特别强调“感性、感觉、感悟”,特别强调“多义性”,不能以“一解”去断然地统一“多解”,去否定“多解”,更不能用“人解”(别人的解)去统一“我解”(自我的解),去否定“我解”。诗歌的阅读尤应如此,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的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歌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朗读应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该是阅读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具体地讲,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要在感悟中体验。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利用已获取的信息去探究、感悟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要在感悟中品味。学完《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后,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冬天看到同学们这么努力学习,十分高兴!它托我带来了它的礼物――魔术棒。你能拿着它的魔术棒,仿照书上的话,说一说,冬天还能变哪些魔术吗?(播放音乐,学生说话)

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家家户户的暖气都热起来了。

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人们都跑到火锅店里去了。

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圣诞节就从日历里跳出来了。

„„

3、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要在感悟中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有这样一条: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事实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过:“让学生利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华的作品牢牢刻在心灵深处,融化到血液里,努力让这些浓缩了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精神的作品,构成孩子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我们应该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日益长大,会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清流,滋养他们的思想,升华他们的人生。”如,《问银河》一文,课后有“银河是河吗?你想问银河什么问题?”这样一个问题。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思维、想象中提升了自身的智慧水平: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的河里有多少颗小星星呀?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儿有像我们一样的人吗?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认识张衡吗?

„„

五、实施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增强学生创造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创造性、探究性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是这次新课改的焦点、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重点。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综合的、自主生成的、创新性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无知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同时,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还有利于克服基础教育课堂长期存在的“三重三轻”(即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能够满足学生渴望探究的心理需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呢?(或者说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呢?)其基本策略是:

1、激发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乐于探究。如,《老树的故事》是一首儿童诗,四节诗以设问的形式谋篇,在诗中人与树、人与小鸟、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相融相和的理念,一层一层地不断追问,表现了设问者强烈的求知欲。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注重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通过创设一个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老树,对比生活中见过的老树的样子,既拉近了教材和学生的距离,又激起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其具体操作过程分为以下两个步骤:一是播录像,创情景:(各种各样的老树)说说录像中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你见过的老树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二是入课题,激探究:同学们刚才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他的故事可多了,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老树插图,板书课题)我们一起去问问老树爷爷吧。

2、设计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善于探究。一位老师在教学《骆驼和羊》时,设计的探究性问题很巧妙,而且善于组织学生探究:在引导学生猜谜语(骆驼和羊)进入学习、并初读感知“它们为什么争吵”之后,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设计了三个实施步骤:一是把全班分成两大阵营,开展关于“高好或矮好”的激烈辩论;二是与文本对话,找出最能证明“高好或矮好”的词句(关键);三是教师以老牛的身份出现,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明理:使他们明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3、提供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勤于探究。特级教师孙建峰老师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与文本对话,学生对课文达到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的要求。第二节课一开始,孙老师就提出了进一步阅读探究的要求,并提供了充分地探究时空、创造了表达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地去静静地再读课文,和自己说悄悄话,每读一句都要想想,苏格拉底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文章上有空白、下有空白,写下你的感受`,十分钟后交流。

生:一个人的机会是有限的,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要争取每一个机会,要珍惜每一个机会。

生:苏格拉底教育孩子的思想与众不同,他的课堂设在大自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真所谓天地皆课堂,世界万物皆教材。

生:虽然追求机会是第一位的,但把握住眼前才是最主要的。

语文新课改后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理论学习 教学形式 现代化教育技术

西藏自治区新的语文课改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本人以高-潮的热情,本着“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在语文教学新课改中花了心思,下了苦功,探索出以下经验,权作抛砖引玉。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4483274.htm

一、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本人把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本人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以“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新课改指导思想。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本人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本人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比如本人班的学生卓玛,语文基础差,是属于基础差的学生,本人秉着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课改新理念,本人经常发现他的优点,尊重他,表扬他,而且利用课堂上的潜移默化,让这位难教的学生从心里接受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结果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他第一个交家庭作业,课上经常举手发言,对语文的兴趣日益浓厚,慢慢地开始看课外书籍,期末考试从不合格提升为63分。有效课改教学在他身上得到体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发布会,故事《寓言四则》、《女娲造人》),讨论会(《风筝》),朗诵比赛(《理想》、《天上的街市》、《静夜》,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匯点,教学的创新点。

四、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本人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感悟初中语文新课改 第4篇

一、对语文新课程的认识

现在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首先就要正确理解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从语文课程来说,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充分关注并发掘学生的语言潜能, 要引导学生通过已知来认识未知, 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唤醒沉睡的记忆, 不断地探求、体验、感受、认识新知,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课程意识, 要使语文课程适应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

1. 新课程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潜能。

教师的角色和观念有了转变, 教师的个人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得到了发扬,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新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变得更爱学习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 学生学得主动了, 变得大胆了, 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3. 新课程改变了语文课堂的结构和氛围。

“合作———探究”式新课程教学策略已成为语文新课程课堂的主要策略;语文课堂的实践性加强了;随着内容、过程、情境、时空的开放, 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了。

三、新课程中存在的新问题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热闹。自主学习不是自己学习, 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讨论学习。

2. 如何真正认识教师的作用?有人说得好:“如果学生是风筝, 那么教师就是风筝的操纵者。”教师要有指导作用, 教师不能仅仅是主持人, 要站得比学生高。新教材不是给能力不强的老师的遮丑布。学生的回答不是都对的, 教师的评价应是有指导性、探究性的。

3.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不能泛化, 问题要经过筛选, 要针对有助于文章理解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 学生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这将大大妨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良好发展。

4. 在语文课堂中, 教师一定不能替作者说话, 要让文本说话, 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到文本中去体会, 去找答案;要深入到具体的语言中去, 不能“雁过无痕”;对个性化语言的把握, 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四、努力做好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

1. 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

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喜欢表现自己, 当老师提出问题之后, 全都争着发言, 可当老师已经点名之后, 学生还回不到安静状态, 还在举手, 这时他们心里想的是自己的思考结果, 忽视了别人的发言, 这种现象是亟待解决的。一个人只有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才会达到积极思考, 才会做到说过的不再说。所以说,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就是一种学习。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又要学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 那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 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个人的阅历不同, 结果就会不一样。这时候该怎么办?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思考, 在学会接纳别人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认识, 同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达。

2. 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达。

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 老师要让学生通过多读课文了解文意, 特别是在第一次读课文时, 要求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刚开始,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学生说得要具体详细, 然后再让学生说得简略些, 就这样从详到简, 学生不但了解了文章的内容, 还提高了概括课文的能力。能把课文主要内容说明白, 证明文章已经初步读懂, 说得越好, 证明学生领悟的程度越高。

3. 略读课文的教学是有模式的。

略读语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 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 明确文章学习目标;第二步围绕学习目标自读课文;第三步反馈交流。不要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 这样的课堂要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获取知识。

4.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讲究一个“真”。

一堂课四十分钟, 时间有限, 看老师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 关键还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公开课往往注重课堂形式, 表演的成分多, 这样的课堂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学生, 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虚”。扎实的课堂应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真”, 真听、真看、真说、真反应, 这样才会真有效, 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 才是高效的。

5. 让教学目标引领课堂。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就是让老师知道教什么, 平时的课堂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主要考虑的是怎么教, 忽略了教什么, 造成了课堂上走弯路, 走偏路, 效果甚微。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的课堂就要强化目标, 让目标引领课堂,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简简单单教语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主要内容。但是, 在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学习时是主体,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应是主体, 亦即是在教学的完整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交替成为整个过程的主体。这一理论既否定了过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的做法, 又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听任学生发展而自己手足无措的现象, 这应是新课标的本义。

摘要:新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被动转为主动,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唤醒沉睡的记忆, 不断地探求、体验、感受、认识新知,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改小结 第5篇

永嘉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下辖12镇26乡,9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90万人。据XX年9月统计,全县小学现有1778个班,67688学生,其中使用实验教材的962个班,33273学生。我县永外实小于XX年秋季和市实验小学同步在全市率先使用新一轮实验教材,XX年相继有七所小学39个班级进行推广实验,XX年全县全面使用新教材。可以说我县的新一轮课改是由点到面,稳步推进。通过几年的实验,新的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教学观念的大转变。广大实验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参与实验的学校管理者对课改实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他们那真诚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大家比较欢迎课改,认可课改。

二、采取措施

1、注重专家引领

我们认为,要使新一轮课改少走弯路,顺利实施,就必须有先进的理念先行。因而,我们先后相继邀请崔峦、贾志敏、钱正权、沈大安、滕春友、胡君、潘月娟、曹鸿飞等著名特级教师与有关专家为我县的课改专业引领。尤其是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市教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曹鸿飞老师,他们不辞辛苦,连续几年在我县定期蹲点指导,为我县小语课改热点问题及困惑把脉引领.2、组建骨干队伍

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与原来的教材完全不同,教师几乎没有什么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要使新一轮课改顺利推进,就必须加大了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的力度,组织骨干力量攻破难关。于是,我们先后成立了县小学语文学科课改指导小组、县新教材试点校小学语文研究组、县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大组,研究、指导、解决课改中的问题和困惑。

3、有效开展活动

我县地区分散,教师多,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很不平衡,给学科培训工作带来困难重重。尽管如此,我们始终以七所试点小学为基地,坚持每月一次的试点校研究组活动。我们采取轮流做庄,每次活动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近四年来,为顺利推进我县课程改革,收到了明显效果。同时,我们坚持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县实验教师及学校、学区分管课改人员举行新课程备课培训活动,历次培训达500人之多,会场爆满,座无虚席。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层面、各种形式、不同主题的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新教材的顺利实施。

三、初具成效

1、课堂发生的变化

①教师角色的变化

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能正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让学生走上前台,成为“主角”。目前,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讨论问题、去动笔写写。教师并能注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文本,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文本。不少课上,教师真正能让学生在自主读好文本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同时让提出问题的同学自己找“小老师”帮助解决,或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这些都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②学习方式的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大多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由读书,大多数同学读完了,还有个别学生没有读完,老师仍然能够耐心等待他把书读完。尽管这是很小的事,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学习方式起了明显变化。又如,不少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教师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为什么敢于说,敢于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均源于教师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大有裨益的。长此下去,就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如果让每个孩子都成功,他们就会随时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会喜欢语文,喜欢读书,喜欢上语文课。更为突出的是: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及兴趣明显地提高了,这就是语文可改的最大成功。

③课堂气氛的变化

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气氛始终处于民主、平等、和谐的状态,大多学生能比较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中学生读读、议议、写写的机会明显多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很多低段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能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戴上精美的头饰,扮演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中、高年级的课,不少教师能用文本中的语言用讲故事、小组合作学习、当小导游、演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人物情感、语言。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理解的正确性、深刻性,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创造、发挥、展示语文才能的机会。所有这些,有助于养成学生爱学、乐学、好学的习惯。

④教学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这种授课方式现已不多见,而看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课外资源引入课堂,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等。可以说,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上书声琅琅,情意浓浓。朗读和和默读结合,自由读与指名读结合,朗读与背诵结合,读与想象结合,读与写结合,均能很好的体现。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普遍可见,学生能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带着个人的情感体验去读书,去感悟,去理解。这正是语文新理念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2、教学评价的变化

根据新课标精神,改革传统评价内容、方法、形式等单一性的评价体系,建立新的多元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内容从单一走向多样,评价方式从读写走向全面,评价主体从独断走向民主,评价时间从结果走向全程。目前,实验班级各学科的评价方法都在悄悄地在进行改革,制定出新的评价方案。很多学校已拟出学科水平综合评价表和综合评价报告单,进行实施试用。尤其是学生成长记录袋工作在我县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们特别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百分制与等级制(星级制)相结合。并能多次在期末前组织力量到有关学校蹲点进行技能抽测指导。

四、存在问题

1、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观念依然或多或少还影响着相当部分教师,尤其是绝大多数中老年教师,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难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及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很不平衡,严重制约课程改革。

2、设备方面:

日常教学设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对绝大多数农村小学难以配备,给课改工作的全面开展带来困难。许多配套的课件、教具、学具、挂图、练习、音像资料难以接轨,为此,实验教师在这方面付出时间、精力太多,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负担,制约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推进。

3、教材方面:

①拼音

拼音是识字的重要工具。教材要求拼音教学只落实拼读,不要求拼写,其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努力提高拼读能力。这样一来,造成学生的拼写能力差。比如:一年级开始,根据课标要求开始写话。由于一年级识字量有限,一遇到不会写的字只得用音节来代替。由于学生拼写能力差,学生写出来的音节经常是缺胳膊少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有的教师干脆调整教学策略把拼音的“拼写”列入训练任务。对这个问题,教师之间有争议,各持一端。否定者认为这种作法,超纲,违背课改精神。肯定者认为拼写能力差,负面影响大,直接影响写话表达,所以有必要进行拼音拼写训练。

②识字

新教材的识字遵循“多认少与,认写分开”的原则。从教学实践看,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了,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认少写”带来的副产品——学生作业中错别字多,出现大量的同音字。教师对此望而兴叹,一时难以找到捷径。

③阅读

新教材不像传统教材按语文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难以抓住语言形式上的序和点,即抓不住语文知识的序列及训练点,所谓的语文“模糊”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师面临新课改的最大困惑。

④习作

新教材提倡作文教学的开放性,注重内容的开放和语言的开放,怎么想就怎么写。教材中无“习作例文”示范,平时,教师因教材关系(新教材训练序列不明确),句的训练和段的训练未抓落实,严重导致学生的书面语言的表达普遍不规范。

4、评价方面:社会群众对课改实验工作认识不同,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及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评价教学、评价效果、评价学生发展的工作缺乏经验。同时也尚未形成一套可操作且为完善的评价方案。所以,如何合理、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素质的发展亟待大家去研究。

五、今后设想

1、课改培训:继续不断探索适合本县实际的新课改培训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效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努力使语文课标新理念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并不断发展,力求完善。

2、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试点学校研究组、学科课改领导小组、县教研大组、学科带头人、各级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的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并把重心下移,立足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性校本研究,要求青年骨干多挑重担,让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有效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层次发展。

3、资源积累:发现、积累典型案例,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并能及时归类整编,建立教学资源库,努力做好网上教研工作,做到全县教师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共享。

高中语文新课改解读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改 解读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33-01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对我国教育来说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学习其它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文学知识积累,提高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教学课程。近年来,在以强调实用为主的“数理化”和外语等学科的冲击下,许多学生逐渐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原有的高中语文课程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和应用等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目的,正是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

1 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改基本理念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新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改革。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高中语文课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1]。新语文课程改革标准注重语文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保证学生均衡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领悟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2 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解读

2.1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平台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知识。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2]。这就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拿阅读报刊来说,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阅读、提取、整合、运用这些信息,就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差不多每份报纸每周都会有文学版,每期都会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光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我们都能够受益良多。通过教材与生活中的资料和自身的拓宽,从而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是新教材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2.2 高中语文新课改重视诵读回归

高中语文新课改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将“写”、“听”与“说”综合为“表达与交流”,“读”则划为“阅读与鉴赏”进行单独阐述,可见新课标,中“读”的重要性。因此解读高中语文新课改,不得不提目前被我们普遍忽视的学生的朗读能力,一方面是因为现行的考察方式对朗读没有有效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使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对朗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和生活、工作实践中都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新课改中对朗读的要求无疑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进行的变革,值得我们重视。诵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古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诵读则是阅读的重要方式,诵读要求脑、眼、口、耳同时协调配合,精神高度集中,朗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作者的语言风格。古人常在“抑扬顿挫”中体会文章的妙处,同样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味文字的语感,领会作者的审美观念,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使得语感在语文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语感使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的高度概括,语言文学中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是语感,汉语的词语常常在不同的环境、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这些仅靠学习语言修辞逻辑、语法是无法掌握其中的规律的,要求学生培养对汉语语言文字的意会能力和直觉能力,这种能力是对文章的反复体会与阅读中才能培养、锻炼出来的。通过诵读,学生在精神高度集中,脑、眼、口、耳全面协调配合中最能体会文字的深沉含义,同时也会是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词语,这就是对学生读写能力、领悟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朱自清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和写作的能力”[3]。

从社会需要角度讲,诵读是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备的综合素养之一就是应当具备很好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在信息社会里,标准的普通话沟通是现代人才的必备能力,而诵读,无疑是提高普通话的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通过诵读练习了学生(尤其是部分日常沟通语言为地方方言的学生)的普通话沟通表达能力。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理念的阐述,就语文学习新课改在创造性使用新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平台,和新课改中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上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期抛砖引玉,使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中加强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领悟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芳.论当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10.

[2]李辉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心中有“度”[J].吉林教育,2010(6):25-27.

语文新课改的反思 第7篇

第二,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的主体是广大教师, 可以这么说, 新课改成功与否, 关键在教师。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如果不想在课改中裹足不前, 不想在课改中无所适从, 那么, 你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超人”。语文教师不但要是“专家”, 而且要是“杂家”, 更要是"艺术家"。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如此之多, 综合素养的要求是如此之高, 怎么办?通过新课改的培训, 我有这样的认识。首先要学习。“未来的文盲, 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能有很多老师已经把这句话送给了学生, 其实它也适合老师自己, 而语文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当教师将读书和学习作为一种习惯, 使之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动力,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学校是学习的地方, 更应是引发学习的地方, 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 才能更好地理解教育, 创造充满诗意的校园。“语文新课标上说"读书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 教师不但自己要读书, 还要把引导学生读书作为自己的职责。当教师将自己读书的喜悦、读书的体验、读书的收获传递给学生时, 学生就会受到感染, 在这种良好氛围的熏陶下,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燃起对读书的渴望, 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会觉得读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教师倡导学生读书, 首先自己要做好读书之人。其次要反思。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必定是有其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 而反思的价值恰恰在于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反思成为他自己。教学反思的内容, 大致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反思、对教学常规的反思和对教学习惯的反思等几方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学鲁迅先生自我剖析, 二是以人为镜知得失, 三是勤写反思日记或总结 (有时三言两语就可以了) 。《新课标》把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民族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语文课堂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 它在让学生感受语文浪漫和美丽的同时, 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快乐。比如说我们能不能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 大胆实行“拿来主义”。记得讲《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 课后附有英语原文, 通过向英语老师借“牛津”查询, 搞清楚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 然后上网找到马丁的原声演讲反复听, 最后终于可以很流利地读英语原文, 当我在课堂上表演时, 学生感到很惊奇, 说老师, 看不出你的英语读得真好啊, 其实他们哪能里晓得我就只这篇才读得那么好呢?后来我就告诉学生, 让他们比较一下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有什么不同, 同一个句子用文学的语言和口语表达会有何不同, 如果用古文甚至方言来表达会有何不同。如果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尝试, 我想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出现, 当时我并没有在这上面花时间, 不过至少我激发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一点思考。现在有很多语文老师都在用多媒体上课, 将音乐、美术和影视资源纳入课堂教学, 有时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另外, 可不可以凭自己阅读和写作的创新引导学生实现由阅读的趋利向审美的过渡;还有,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 我们可不可以开设“语文信息课”呢?我们老师从教参、网络上获取的很多信息, 学生同样都可以从网上获得。我们可以布置一课或者一个单元的目标任务, 让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查询并做好记录, 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从而让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当然, 创新离不开和谐、民主、自由的外部环境。给教师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隐性要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这种人性化、人文化的管理, 对于维护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 让教师从经验和反思中迅速成长起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管课程改革是改教材还是改教法, 它实质上是改造人, 改造我们自身, 课程改革即自我新生。

第三,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困惑, 我们对此感受非常深刻。在吉林省新课改暑期培训专家视频答疑时, 从众多老师的提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这里, 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改革的瓶颈——高考。蛇有七寸, 事有要害;中国的教育, 高考是第一。高考导向未变而推进课改, 课改是无奈的、尴尬的,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高考和课改对立起来。目前, 大学选拔人才的方式正在变化, 自主招生还会扩大。自主招生最适合那种知识面比较宽, 头脑比较灵活, 整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从这意义上来说, 我们也要支持课改, 让学生更灵活、更主动的学习。

我们已经走在新课改的路上了, 我们任重道远。让我们把握机遇, 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博爱的胸怀、开拓的双手化一路风雨如歌, 在布满荆棘的路上走得更远!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反思, 倡导语文教师在改革中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 并能正确理解,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努力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谈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 第8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课标, 转变教学观念

我对新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 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转变, 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 即把学生看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 在教学课文前, 我会把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 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参与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实现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 有章可循, 并取得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学期伊始, 我并不急于教课文, 而是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 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 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 并写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 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与被灌输者。因此, 教师和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 只有这样, 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三、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扩大阅读面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 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 没有情感的融入, 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语文教学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以情建立与学生的联系, 以情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 情感既是教学目标, 又是教学手段。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 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学习自主积累, 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 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 “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 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上、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现状, 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 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 月球知识擂台赛, 新闻发布会, 故事会 (《寓言四则》、《女娲造人》) , 讨论会 (《风筝》) , 朗诵比赛 (《理想》、《天上的街市》、《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并制定一定的评分标准) , 演课本剧 (《皇帝的新装》、《变色龙》) , 办手抄报, 编习作集 (要求学生在假期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日记、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 。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 打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 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 最后归结到整体上, 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 思维的交汇点, 教学的创新点。

五、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学生只要有疑问, 随时可以提出, 只要有想法, 随时可以发表, 师生平等对话, 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实践的教育资源, 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 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 而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 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 形成良好个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简化教师的教学操作, 使得教师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 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高一语文新课改内容及反思 第9篇

另外一方面, 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 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此外, 这次高一语文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 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 这一点在高一语文新课改中尤为明显。

一.高一语文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人们常常以为高一语文课程改革就是改换高一语文的教材, 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高一语文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语文课程目标方面, 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语文课程结构方面, 强调高一语文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 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语文课程得到强化, 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语文课程内容方面, 强调改变以往高一语文课文中的“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语文课程实施方面, 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语文课程评价方面, 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 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语文教学、促进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各地用的高一语文课本是不完全一样的;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这样使得老师们教书更有新意, 学生们学习也更有动力。

二.高一语文教材经历的变化

高一语文教材的新变化:网络语言进入语文书。

北京版高一新语文教材变化:北师大岑运强教授写的《新鲜的网络语言》首次将当代著作选入高中语文课本。学生们将在语文书中见到各种熟悉的网络符号。语言学家说语言是表达自身感情, 是自身与外界联系的情感需求, 因此把能够表达感情的网络语言符号加进语文教材不能说不是对这种定义说法的科学实践。

高一语文必修系列的教材编写以“文体阅读”为线索, 而选修系列则根据“专题阅读”引导学生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在以后继续学习自由选修模块, 包括“交际语言应用”、“通俗文学”等。

高一语文人教版新语文教材变化:与过去的语文教材相比, 人教版新教材撤掉了一些说教性的文章, 更加强调了新收入作品的文学性。为配合高中课改, 高一语文人教版教材将给学生配发辅助光盘和参考书。光盘与课本同步, 介绍每篇文章的背景、作者等内容。参考书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三.高一语文新课改的总结和反思

语文新课改:让人欢喜让人忧 第10篇

最近学习了几节据说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 感受颇深, 让我对新课改产生了不少新的思考。这些老师都是新课改“觉悟先行者”, 给我们在摸索中前进的广大老师不断输送“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 可谓是对新课改的诠释和引导。他们的课堂特色是: (1) 课堂异彩纷呈, 学生的那股兴奋状态, 老师的那种激情现状, 让听者感动不已。 (2) 教学方式自由灵活, 如“表演式”“采访式”“辩论式”等等。 (3) 课堂内容丰富, 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4) 充分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表扬肯定满堂听。 (5) 多媒体技术运用娴熟, 音乐、动画、优美的图片充斥整个课堂。 (6) 课堂讨论风盛极, 课堂气氛很活跃。以上就是听课者对这些课的总体评价, 也是新课改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的。可是, 就在我们夜深人静思前想后这些所谓的“示范课”“展示课”“观摩课”“公开课”时, 总觉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表面的繁华, 只是“貌似”而“神不合”。因此, 写下了几点反思, 或许对我们的课改有所启示。当前课改,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忽视文本的阅读, “作秀”盛行如潮

有些课堂, 老师激情洋溢, 出口成章, 文学语言精彩纷呈, 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敬佩不已。然而, 我们静下心来深思这些课, 给学生到底教了哪些知识, 或者说挖掘了学生多少潜力时, 我确实不敢恭维这些老师。深感课堂失去了对文本的挖掘和品析, 而是预演了游离课本之外的“戏文”!我们不得不深思语文到底是什么, “语文”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 仅是看老师在表演, 让听者听得云里雾里的吗?这不是又回到了传统课堂了吗?

二、一味拓展, 丢掉课本内容

曾听过一位优秀青年教师执教《珍珠鸟》, 他对文本的处理仅仅是让学生粗浅地浏览了一下, 便丢之一旁。取而代之的, 是大量形式多样的有关鸟的散文、鸟的诗词、鸟的电影。一堂课下来, 充斥学生耳目的是与文本毫不相关的鸟的各种知识。其实, 《珍珠鸟》是一篇文笔细腻, 感情真挚, 极能触动读者心灵的美文, 需要我们好好地去研读、感悟。现在的语文课堂, 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仿佛循规蹈矩地按着课文内容去组织课堂教学, 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来。在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眼里, 文体已不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而仅仅是一个教学的“引子”而已。

三、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充分体现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出现了好多形式更为自由和灵活的教学方式, 如“表演式”“采访式”“辩论式”等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 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为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而我们的语文教师在理解这句话时, 往往只是抓住了它的后半句, 即“以学生为主体”。于是乎, 有些语文课堂完全成了学生自我表演的场所, 不管课文的内容是否适合, 在学生看来, 语文课就是话剧表演课, 是记者采访课, 是唇枪舌剑的辩论课。诚然, 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确实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发挥出他们极大的学习潜能。然而看得多了, 也不由得产生一些疑问: (1) 是否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这样的表演、辩论。 (2) 语文课堂经常性地让学生这样去表演, 辩论, 是否会让学生认为原来语文学习竟是这般的———只须学着明星的模样挤挤眉, 弄弄眼, 动动嘴皮子就行了。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大量脍炙人口的文章, 是需要我们教师带着学生共同去潜心苦读的, 经典的文章是要教师去引导他们赏析的。

四、无原则的表扬

作为今天的学生, 是很幸运的, 在语文课堂上不管你回答得怎样, 听到的一律是“你答得真好”“你很有自己的想法”。有篇教学文摘报道:一次语文公开课上, 有一位学生读了朱自清的《背影》后, 一大“发现”竟然是:父亲穿铁道, 爬月台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对此, 老师居然还鼓励他的发现是独特的, 并热情洋溢地号召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感人至深的散文名篇被“发现”成这个样子, 还是在老师的深情的赞许中, 我想, 朱自清先生岂不是会很失落?

五、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的众多优势, 与新课改的目的不谋而合。它不仅从手段、形式上, 更从观念、过程、方法及师生角色等多方面赋予语文课堂教学以深层含义,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情境。众所周知, 多媒体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的生动形象资料, 更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 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崭新的教学情境,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教师必要的讲授、点拨, 学生必要的质疑、讨论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媒体之于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得当就会如虎添翼, 运用不得当则会误人子弟。视多媒体为法宝而每课必用, 收到的效果只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不仅仅是让教师手忙脚乱、学生视觉疲劳;更为严重的是, 长时间的媒体展示, 会把学生读书、思考、交流的时间挤掉, 长时间的音像刺激, 会使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退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需要用我们的心去研读, 去品味, 去咀嚼的。这绝非是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所能替代的。

六、课堂讨论风盛行

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部分教师狭隘地认为:所谓合作学习, 即是课堂讨论, 将这二者简单地画上等号。由此, 各种形式的讨论便纷纷呈现出来, 似乎没有讨论, 就没有真正落实课改。随着老师一声令下“讨论”, 学生分组围成一团, 讨论声响成一片。而我们听到的, 往往仅是少数几个学生的侃侃而谈, 多数学生或是插不上几句, 或是干脆在一旁无所事事。讨论结果也只是几个优等生口若悬河的展示, 其他学生只是在那里静静地当“看客”。这种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不注重实际效果的空洞讨论, 实在是有很多的弊端的。

语文永远和人生相伴。人生的路有多长, 语文的路就有多长。人类的路有多长, 语文的路就有多长。新课改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不断地前进, 为了我们中华的大语文。

谈语文新课改教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改;感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122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一、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教师需要在新的课程教学中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而学生同样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建构。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确定性,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具备的开放性,拓展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的自主性。这样,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思考。

而感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教师而言,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感动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

审视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感动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内容:

1. 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不是教语文教材。教材不是圣旨,而是教学的线索。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教师只要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感动便会如约而至。

2. 感动于入课的导语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感动于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的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对文本的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处处留心、善于倾听,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就会让你吃惊,使你感动。如果你能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学生,并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感悟,课堂就将更加精彩。

4. 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

5. 感动于课后的深入反思

教师的教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成熟的。那么,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我们无不为自己的表现与学生的言行感动。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体验教学的甘苦,也将使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感动”是一种生命的诠释,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人性的叩问。感动始终是一种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对于感动,师生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允吸者。吸着它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和激情。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让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语文教师在深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动。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充分利用教师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新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要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么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

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

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得到尽情地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让学生步入语文新课改的广阔天地 第12篇

如现代文阅读教学, 加强了文学教育, 在全部课文中, 文学作品占了较大的比重。这里自然有一个精读与略读、审美体验与理性思考、整体感悟与基础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新课标、新教材要求和谐处理好这些关系。但学生的阅读原生状态是怎样的呢?精读, 自己不仔细地钻研, 又反感教师的条分缕析, 略读, 可有可无, 流于应付;审美体验限于自身原有的情趣或青少年中流行的情趣, 理性思考或以简单的抽象概念代替, 或停留在任凭主观认为的层面上;整体感悟仅是看一遍二遍、略知一二而已, 不甚明了作品中精彩精华之处和一些必要的知识要点。如此等等, 虽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 但是相当多的学生是这样;也不是全是学生的错, 但处在新交替中的学生往往都会犯这样的错。

再如, 新教材精选了不少文言文篇目, 语文版教材三个年级六册书共54课文言文 (含古诗词) 。其中绝大多数有背诵的要求, 要么片断要么全文。所以, 诵读、积累非常重要;然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做到, 有的认为不需要, 有的不愿意全力去做到。

还有口语交际, 课堂毕竟有限, 无论是训练的人数, 还是训练的内容、训练的形式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要使训练有效, 关键是“功夫在课外”, 即同学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找机会自我训练;但是有多少学生能够做到呢?在正规场合能说会道的还是那些原先有“天赋”、“有点基础”的同学, 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 会出现以上那样被动的局面呢?根本的原因乃是, 未能打开语文教改的大门, 让学生走进教改的天地里来!新课标, 我们所看到的只有教师学过, 教师组织学生学过吗?恐怕没有;新教材, 我看也只有教师心目中有一个总的轮廓, 教师告诉过学生这些吗?可能也没有吧?正因如此, 在教学过程中, 多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活动;学生不明白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方向、要求、好处等等, 既不肯被动地接受“新的”, 又不想完全沿袭“旧的”, 也未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 只好在似醒非醒间磕磕碰碰地一路撞去。

有鉴于此, 我们尽管已经在新课标下使用了这套新教材多年, 但教师仍然需要进一步在学习新课标, 了解和研究新教材, 明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先进有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懂得适应新的形势, 配合教师的教学, 共同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 从中使自己学到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 达到国家订立和社会期望的标准。如果让学生明白了这一些, 那么, 教师的教育行为就不是个体的行为, 而是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的意志, 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不是个体的行为, 而是要充分实行受教育者的权力和义务。总之, 要使学生眼前有方向, 心中有衡量, 明明白白地主动地学好语文。

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行为策略告诉给学生, 并且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作出适当地修改和调整, 争取使师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趋于一致, 以取得最大的成效。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人才, 朝这个目标行进的主体就是学生, 教师既要遵循新课标和新教材, 又要尊重学生, 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是“迁就”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势必降低培养目标;如果只是教师“一意孤行”地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来做, 又势必难以实现目标。

上一篇:精益化生产下一篇:煤矿排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