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文化范文

2024-05-26

湘西文化范文(精选12篇)

湘西文化 第1篇

蓝印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 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 主要应用于服饰和铺盖、门帘、窗帘、桌布等家居饰品之上。湘西蓝印花布一般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的两种印染形式, 其制作过程简单, 在桐油纸板上雕刻好镂空花纹, 然后将全手工制作的棉纺织品夹于桐油板上, 经过刮浆、下靛和印染等多道工艺后, 加工成的带有底纹的蓝印花布。由于用蓝印花布裁剪制作的衣物具有透气吸汗、颜色耐脏和制作过程简单等特点, 因此受到了长期处于农事劳动中的人们的喜欢, 一度在民间盛传[1]96。同时, 它色调单纯、图案造型丰富, 符合老百姓朴素的审美观念, 因此蓝印花布成为古代湘西地区裁制衣物和装饰家居的主要材料之一。过去的几百年中, 湘西蓝印花布与当地生活习俗密切相连, 不断地吸收融合了湘西地区神秘多元的地域文化和宗教元素, 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民俗风格特征。

二、湘西蓝印花布的民俗意味

祭祀、祈福等社会风俗活动在湘西地区非常盛行, 湘西人民渴望能够通过这些社会活动带来丰收和平安。湘西蓝印花布作为湘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播载体, 成为了当地人民寄托内心情感的媒介, 承载了湘西民间求吉纳祥的民俗观念和求全求满的审美观念。

1.求吉纳祥的民俗观念。蓝印花布上运用了大量吉祥图案, 其中不乏喜鹊、鸳鸯和牡丹等, 它们象征了喜庆、爱情和富贵。同时还有众多花瓶图案, 这主要是因为花瓶的“瓶”与平安的“平”谐音, 这些都成为了湘西人们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寄托, 所以被广泛使用于蓝印花布之上。除此之外, 民间的印染艺人也常将蓝印花布命名为双喜临门、鲤跃龙门等喜庆吉祥的名字, 以适应人们追求吉祥欢乐的心理。

在湘西蓝印花布上, 一些常见的图案是以生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为原型, 这主要是源于湘西人民对生殖崇拜的心理。在这种崇拜心理的引导下, 经过长期的演变, 逐渐形成了一些代表生殖力极强的神话和人物形象, 例如“, 蝴蝶妈妈”的故事等。传说中的蝴蝶妈妈是湘西苗族的始祖, 也是苗族的保护神, 她一共生有十二个彩蛋, 这些蛋幻化成日月星辰和人间万物, 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湘西苗族人眼里, 蝴蝶妈妈不仅是博爱、吉祥与幸福的象征, 还象征着多子多福。因此, 蓝印花布上蝴蝶图案的运用极为普遍。民间艺人将一些神话故事形象化, 逐渐创造出许多精美的图形, 并且将它们与生活中常见的生殖力强的动植物 (如石榴、鱼、树枝等) 组合在一起, 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湘西凤凰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刘大炮所收藏的蓝印花布中, 其图案跟蝶相关的主题就有“四蝶图”“、花蝶”“、花蝶绣球”等, 这些图案的运用, 重其寓意而轻其形。

湘西地区林业发达, 当地人们认为是树神给了他们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在湘西人民的眼里, 花草树木有生命和灵魂。一些百姓为了给子女寻求庇佑, 会让子女将木石认作亲人, 树木枝开多叶也有多子多福的美意, 因此引发了湘西人民对树神的崇拜心理, 从而卷草图案也成为了民间艺术图案来源的重要题材[2]248。自清朝“改土归流”以来, 汉文化入侵, 吉祥文化植入, 为蓝印花布带来了更多的吉祥题材, 祥云、万字图案、锯齿纹、几何纹等纹样被广泛使用于蓝印花布的图案之中。此外, 汉文化的融合使得湘西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更加丰富, 创作手法也发展到隐喻、比喻、谐音等多种手法。

2.求全求满的审美观念。湘西地处偏僻,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下, 湘西人民勤劳朴素, 知足常乐。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 艰难的生存环境和低生存率的繁衍环境使得渴望丰收和人丁兴旺成为最大的期盼, 长此以往, 求全求满成为了当地极为普遍的心理现象。

在过去几百年里, 蓝印花布的图案题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讲究“全”和“满”的图案造型和构图方式却始终保留。现存的图案可以看出, 具有“团圆”“、花好月圆”“、圆满”等象征意义的图案在蓝印花布中十分普遍。“全”意为完整无缺, 可理解为“圆”。“圆”在蓝印花布整体的图案造型中被多次运用, 从整体构图到局部构图, 方中有圆, 圆中有方, 方形圆角, 处处可见圆状的纹样。“满”一直是蓝印花布图案排列的主要构图方式, 每一位技能高超的民间艺术家在绘制图案时都力争将整个画面铺满。“圆满”的图案造型和构图方式丰富了蓝印花布服饰应用, 使着装者既能得到求全求满的心理安慰, 又能在视觉上得到充分享受, 以满足当地民众的审美需求。

三、湘西蓝印花布和婚丧寿庆

蓝印花布的创作题材来源广泛, 并且能以花布上的图案传递对吉祥美好的祈求愿望, 因此备受湘西人民的喜爱。蓝印花布曾遍及湘西地区的每一个乡镇, 一度成为湘西人民争相追逐的时尚装饰用品。 从服饰到家居, 从结婚生子的喜宴到老人百年的丧事, 蓝印花布始终贯穿其中, 并在这些重要的民俗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婚娶。蓝印花布与湘西地区的婚娶风俗有密切联系。在湘西土家族婚娶习俗中, 子女的婚姻一般遵守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男女双方经过请庚帖、合八字, 认为各方面都合适之后, 男方便带着食物、衣物、银钗等物品到女方行聘订亲, 然后选择吉利的日子进行迎娶, 现在也有少数偏远村镇的土家人民依然保留着这样的嫁娶风俗。而湘西苗族人提倡自由婚姻, 青年男女是在赶场、做客以及节日聚会中相互认识了解再由媒人牵线, 进而发展为订亲成婚[3]315。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婚姻, 在嫁娶过程中, 男方给女方带去的聘礼都会用带有喜庆吉利图案的蓝印花布包袱包好。同时, 女方陪嫁的嫁妆中必然会有一床蓝印花布做的被盖, 新婚当日铺在新婚床上。这种喜庆的花布纹样通常为一些表示情爱欢乐的题材作图案, 如, 鸳鸯、双鱼、比翼鸟等。此外, 也会辅以一些花、草木、蝴蝶、石榴等繁殖能力强的动植物图案。这主要是因为鲜花开放, 草木繁茂, 蝴蝶多卵, 石榴多籽, 往往被认为有多子多福意义, 正是如此, 蓝印花布成了婚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2.生子。在湘西, 每当有新生儿降生, 都要置办喜宴庆祝新的生命到来, 这在当地称为“三朝”酒。这一天, 主人家的亲朋好友都会携带贺礼前来表示祝贺。在这些前来祝贺的人当中, 以女方父母送出的贺礼最多, 包括了鸡、鸭、背带、衣物、银饰等。早在小孩未出世时, 女方父母就会开始准备小孩穿戴的衣服、肚兜以及背带等衣物饰品, 而这些衣物大多都用蓝印花布裁剪, 且银饰也会用蓝印花布仔细包好。 这种情况下所选用的蓝印花布上通常会印有“锦地回纹”“、如意”、 “花开万字流水”等主题图案, 以期望印有吉祥图案的蓝印花布能为婴儿带来福祉, 保佑小孩健康平安。

3.寿庆。除了结婚生子会大摆筵席庆祝之外, 为老人摆寿庆也是湘西一个较重要的习俗。在寿庆期间, 亲朋好友以及左邻右舍都会带着贺礼上门为寿辰老人祝寿, 通常这些贺礼会用蓝印花布包裹。老人的房间也会用印有“福禄寿”“、双鹤”“、松树”“、五福捧寿”等图案的蓝印花布布置一番, 这些图案通常象征着健康与长寿, 以此来表达对老人延年长寿的祝愿。同时, 每一幅受到湘西人民推崇的蓝印花布制成的床帘、被面上面都会有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图案, 因此, 它们带给人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收获, 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

4.丧葬。湘西的丧葬礼俗原始而古朴, 在这里, 人们将丧葬仪式看做一个人一生完满结束的标志。临终时, 儿女子孙须在身边送终, 当家主人将三斤六钱的纸钱和一把香烧成灰烬 (俗称“落气钱”) , 接下来用布袋将“落气钱”装好扎在死人的身上。随后为死者梳发换装, 将死者仰面躺在拼装在一起的两扇木门上 (俗称“上柳床”) , 置于堂屋之中, 此时遗体垫被面一般都会采用蓝印花布。虽然丧葬中采用蓝印花布的意义尚无统一说法, 但无论丧葬习俗怎样变化, 蓝印花布始终能在丧葬活动用品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重要的节日庆祝活动中, 湘西人民通过赠送礼物来祝福亲人, 以此达到维系感情的目的, 此时, 蓝印花布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从蓝印花布特有的装饰图案可以看出, 湘西人民对情爱和欢乐、生命的创造和延续、健康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蓝印花布在湘西婚丧寿庆等民俗礼仪活动中的运用也折射出了湘西地区的社会心理和当地生活方式的特色。

湘西蓝印花布深受湘西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影响, 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 是湘西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其题材来源广泛、造型精简、色彩质朴单纯、意味十分深远, 既反映出了湘西地区民间习俗观念的发展, 也传达了湘西人民的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色彩, 与大众的审美紧密地结合, 记录了湘西人民生产生活发展的历程。因此, 我们需要加大对湘西地区蓝印花布艺术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能够扩大湘西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摘要:湘西蓝印花布艺术扎根于湖南西部地区, 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结合湘西地区独特的风俗民情, 对湘西蓝印花布的民俗意味进行了阐述, 揭示了湘西蓝印花布在湘西民俗礼仪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极其深刻的民俗意义。

关键词:湘西蓝印花布,民俗意味,习俗观念,婚丧寿庆

参考文献

[1]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

[2]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三卷.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湘西红色文化实践心得 第2篇

湘西,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一个红色资源颇多的革命老区,拥有血性悍勇、勤勉耐劳之习性的湘西人民,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给后人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是一块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之地,更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教育基地。

公民教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意识、公民行为与公民能力的培育,是当代中国公民教育顺应政治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以中国革命道路、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融汇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借鉴与汲取西方现代公民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三维公民教育资源体系里,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红色资源在公民意识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等领域,不仅丰富和扩展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公民教育的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公民教育方式,将公民教育延伸为寓教于旅、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新型教育模式。

湘西革命老区思想教育资源是由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湘西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湘西这块红色土地上,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它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信息形态和精神形态

表现出来的资源。这些资源是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宝贵财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资源,如执着信念的追求精神、舍生忘死的斗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身处逆境的抗争精神、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

湘西革命老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了民族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时又蕴含了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内在统一,民族传统精神与革命精神内在结合的思想教育资源。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中融合湘西各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精神,赋予湘西革命老区思想教育资源独特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是当今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资源。

土家族孝亲是伦理研究的重要范畴,在湘西土家族中具体表现为善事父母和孝亲忠君。较之于其它民族,从对象上讲具有广泛性,内容上具有宽泛性,在价值评判上还具有神判性,并且呈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

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湘西文化 第3篇

关键词:苗族唢呐;迁徙;口味;文化成因

湘西苗族唢呐主要流行在各县内的苗族聚居地。多用于苗族的婚嫁、丧葬仪式中。苗族唢呐的内容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艺术性强,具有大众性趣味性等特点。它的音色明亮,尖锐与汉族唢呐曲有着明显的区别。以下就苗唢呐的旋律色彩和节奏律动和调式终止上来分析苗唢呐的风格特点。

一、苗族唢呐的音乐特色

(一)旋律色彩

苗唢呐旋律进行采用平稳和跳进相结合。常见的音程有二度、三度这样的级进和五度、六度、七度、八度这样的大跳音程穿插其中。喜好用六度以上的大跳来调和音乐的“口味”。这种注重线性音乐和线性音色的结合,是苗唢呐的一大特色。

(二)节奏律动

在节奏律动方面,苗唢呐曲可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均分律动以2/4或或4/4拍,节奏感强烈,这种曲子主要用于接亲时催促新娘上轿或者一些欢快的曲子中,如《新娘上轿》《四门》《三点》等曲子。非均分律动,没有明显的节拍感,乐句的划分依照演奏者的气息或是根据乐思的发展而定。在乐曲中,自由延长的音较多,这类乐曲主要用于悲伤的场面,如在白事中的《半路》《出门》。在接亲时,为了渲染父母与女儿难舍难分的气氛吹奏的《车珠调》,当然这样的划分是从整体来看,苗族唢呐曲的大部分节奏韵律还是以非均分律动为主,自由是节奏韵律的特点。

(三)终止式

苗族唢呐的结尾称为“煞果”。根据类型来看,主要有主音终止,异调终止和突煞终止。

主音终止是大多数音乐常用的一种终止手法,它在听觉上带给人们一种完满的终止感,如唢呐曲《升堂拜礼》,其起调毕曲都用“徵”,调式非常明确,终止音等于调式主音,成为这种类型的手段。

和主音终止相反的是,异调终止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相反的感觉。它不完满也不协和,它原本是要结束在主音的位置上,却转向另一个从属音级上,如唢呐曲《新娘上轿》全曲以羽调式为主,在乐曲结束时下二度转到了“徵”音上,造成了不稳定的终止感。如《四门》:

整个曲子与原本是角羽交替的旋法,但在最后结束时,却用小七度上行大跳到“商”音上,造成了曲调的不稳定性,同时带来了突兀的色彩。

突煞终止,是指在乐曲结束时,用一个很短的音符结束乐曲,造成曲终意未尽的感觉。刚听到这种曲子时,有些失去平衡的感觉,但多听几次就能发现这种曲子的特别之处。如以下这首《出门》的结尾部分:

这首曲子终止时,利用了开始乐段的材料做为结束,造成是乐曲在听觉上感觉从头反复但却是最终的结束,使乐曲产生了新鲜感。

二、旋律风格的文化成因

(一)历史与环境的成因

苗族人生性豪爽不拘礼节。民国学者王宗甲在《湘西特种部族鸟瞰》中写道“:苗族强悍,著自上古,被逐南迁,实有难言之苦衷,舍中原之乐土,而迁入山峦瘴万之地,诚所谓下乔木入于幽谷。”这段话中道出了苗族人性格粗旷的两个原因:一是战争迁徙所致。二是自然环境的影响。从无数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经历的战争之多和迁徙之远,是造就这个民族性格最根本的原因。苗族相传为槃夸子孙,苗族的祖先蚩尤与黄帝逐鹿之战后,蚩尤大败,其部族被一再驱逐,他们爬山涉水寻找自己理想的家园。现在湘西巴代古歌中还流传着苗族七次迁徙的经历。又因为每个朝代的君主唯恐苗人作乱,使派兵征讨,苗人的生活可谓水深火热。《史记》:“周宣王二年,荆楚蛮叛,王命方叔讨平。”至唐虞时,荛克之于丹水;舜窜之于三危(今甘肃敦煌县)。苗民们在战争中受到巨大的创伤,但是部族没有涣散,集中于长江以南,分布于洞庭、彭蠡及安徽,福建广东等地,与汉族对抗。由于不断的迁徙和战争,苗族人形成了顽强的性格和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长久的战争和与统治集团的对立,苗族人很少受到统治阶级的教化和儒家思想的约束,他们在性格养成就是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壤所培植出来的,与自然相互融合。

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其中北东南三面环水,西南以高山为屏蔽,成为自然区。腊耳山和武陵山脉蜿蜒于境内。 “较为艰苦的生存条件,易于培养粗犷坚毅的民族性格和跌宕奔放的审美情趣,这些都感性地外化于音乐旋律的形式风格。”另外,封闭的自然环境也易于造就人们无拘无束的逍遥的性格。如苗唢呐中的大量的非韵律的节拍中,都是呈现一种自由的状态,最后长达八拍以上的结尾音,反映了他们按照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地位中追求自由和幸福。

(二)音乐旋律风格中的口味感知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重口味的食物对味觉神经的刺激较为强烈,主体需要付出较多的能量,机体在生理系统和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动荡与紧张度,从而需要在音乐上有荡气回肠高亢激越的跌宕起伏与之相对应、相平衡。苗族唢呐音程的高低错落,音色尖锐躁急,与当地的饮食口味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湘西苗族人饮食偏好酸、辣。最具特色是酸肉类和酸菜类。酸肉类主要有:猪肉、鸡、鱼。蔬菜类主要有:酸辣子、青菜酸、萝卜酸、白菜酸等等。凤凰县有句民间谚语:“苗族不吃酸菜,三天打捞串。”(走路不稳),可见苗族人爱吃酸的程度,苗族人爱吃酸,并不是天生就喜好,而是因为湘西与海相隔甚远,交通不便,山区周围又没有盐井,所以只有用酸来代替盐,以促进食欲。过去苗寨地区缺盐而人们不得不食酸,现在人们把盐当做补充体力的“药剂”,按苗族人的说法是因为吃口味重的食物做起事来才有力气,由此可见盐对人们心理上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湘西苗族人好辣,基本每家每戶的腌坛中都有酸辣椒,门上、灶前都挂着火红的辣椒串。这种食辣的习惯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湘西地区位于湖南西部,与重庆相邻。这两个地区都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辣区。根据中国现代辛辣口味分区总数统计表统计,四川(含重庆)与湖南的辛辣指数全国最高。从自然环境上看,湘西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湿气较重。又因为苗族乡区,峰峦重叠,备极险阻,处于山区的苗乡高山屏蔽空气流动差,冬季气候冷湿更加明显。长期居住在湿气重的地区,辣椒可起到除湿气、散热、发汗的作用。现在的苗乡还习惯用姜汤来款待客人,为客人驱赶湿气。

通过对以上旋律风格的文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历史的原因造就了这个民族粗犷强悍的民族性格,第二,自然环境造就了这个民族自然天成的人化意识和追求“逍遥”的自由之境。第三,饮食风格在生理机体上影响着人们选择淡雅或浓烈的民族风格。由此可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都会形成民族的特色文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当然,这种差异性还需要借助更广阔的学科视角才能更深入的研究,从而对民族民间音乐起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蒲亨强.长江音乐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蒲亨强.寻千年-楚声遗韵[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3]凌纯声,苪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2003.

[4]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中央音乐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糜 静(1986.3-),女,土家族,湖南花垣人,广西艺术学院民研所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

湘西地区早期的文化形式阐释 第4篇

首先, 巫傩意识是湘西远古居民的共同意识。

意识是文化的核心, 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结构, 也是核心结构。作为人类早期的共同意识, 巫傩文化是早期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内部联系和统一的意识形态, 在原始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宗教意识, 又是社会意识, 这种意识指的是各种观念和信仰。人们无法解决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对自然界中永恒的生命力的礼赞、依据人类自我意识而仿造出来的宇宙万物的喜与怒、对自然神灵的顶礼膜拜及野祭方式等等观念及行为准则的产生, 是整个群体在傩神观念支配下的生息方式, 是以敬奉傩神为主的多神论信仰的观念体系和操作系统。人们举行各种人生仪式, 希望从这些仪式中获得超人的技能。这些意识普遍存在于远古居民的思想意识中, 它加强了内部的团结, 巩固了群体的统一性和共同性, 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 鬼神崇拜是湘西少数民族最早的宗教形式。

鬼神文化是湘西巫傩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干部分, 是少数民族的精神主宰和意识导向, 巫傩文化基本上由鬼神信仰和巫术行为两大板块组合而成, 巫术作为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 是一种进行原始宗教信仰的技术。因此, 作为源远流长的一种全民族的信仰, 鬼神崇拜实际上是湘西居民思想意识的导向和指导行为方式的不二法则。鬼神崇拜意识一方面来自于古人笃信人死后灵魂不灭, 它会幻化成鬼。而鬼具有活人所不具备的特殊能力, 能给人们带来福祉, 也能给人带来灾祸, 这就是产生鬼神崇拜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 古人相信世间万物都由躯体和灵魂组成, 即使躯体死亡, 灵魂也能永远不灭, 他们将世间万物人格化, 万物都可修炼成精, 同样可以给人类带来灾祸或者福祉。“万物有灵”是自然崇拜和图腾信仰生发的酵母, 当下有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 人们便把这些视为祖先、保护神或者群体性标志和象征。而“灵魂不灭”的观念, 则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囿于直观思维的缺陷, 不能正确分辨感觉和幻觉, 以致将神和形分割开来, 把精神当做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存在。为了保存和延续生命个体, 增强和保障民族共同体发展壮大的能量, 湘西人民往往在虔诚地祈求一切神灵庇佑, 甚至恳切地向一切充满生命气息的自然物和自然力“求气”。这种生存的欲望, 反映了远古时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但从傩活动本质上看, 它反映的仍然是人类社会生活, 刻画的仍然是现实社会中各种活生生的形象。

第三, 巫傩文化对湘西远古时代法制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力。

政治权威的崛起与巫师、巫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 天和地、人与神、生者与死者之间都是截然分离的层次。而天地、人神、生死之间的沟通, 只能依靠巫师与巫术。只要掌握了这两者, 以及艺术、文字等, 就占有了天地、人神、生死之间的交流, 也就取得了政治的权威。政治权威的获得需要借助于成员的宗教信仰, 特别是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产生之后, 人们虔诚的崇拜、祭祀它, 视自己的宗教信仰神圣不可侵犯。它对成员的行为、言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规范, 认为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 在普遍以至特殊上, 均应该给予限制。这种获取政治权威的方式, 一直延续下来, 虽然强化了个人力量, 被使用来作为获得统治权的工具, 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远古时代法制的产生,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性。

第四, 巫傩文化对湘西文学艺术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 湘西地区的民间傩具有民族多、品种多、层次多、分布广、保存完整等特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其内容不断丰富, 在单纯的驱疫鬼基础上, 逐步渗进了辟邪、消灾、纳吉等内容。随着宗教功能的逐渐淡化、审美功能的不断强化, 使傩文化区的其它文化, 如口头文艺、语言文字、绘画、雕刻、音乐等, 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制约,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作为湘西最古老也最具生命活力的民间口头文学, 囊括了神话、歌谣、传说和谚语等等, 它源远流长, 绚丽多姿, 极具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民间工艺等组成了湘西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别具一格的民居、雕刻、服饰、蜡印、扎染、刺绣和苗画都是湘西人民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果;至于民间戏剧和民间曲艺那更是湘西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此庞大的文化丛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影响, 其广阔度更加难以估计。傩文化丛缤纷多彩的领域, 为巫傩文化的研究者, 提供了无比宽广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庹修明.巫傩文化与仪式戏剧[M].国家戏曲研究丛书, 2010.

[2]田若虹.岭南文化论粹[M].光明日报, 2013.

[3]李怀荪, 李志勇, 李新民.大梅山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

[4]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湘西精神文化之探究散文 第5篇

湘西,俗称大湘西,位于湘,黔,川,鄂四省交界处,这片质朴的土地孕育着善良的湘西人民,给了湘西人民的勤劳和勇敢,同时赋予湘西人民无穷的智慧。

一条绵延千里的沅江,又称酉水,就是这条母亲河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湘西人民,他们在这里演绎着历史,演绎着生命,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演绎未来。

湘西,这里山高谷深,交通闭塞,保存着较多原始古朴的民风和独特的巫楚文化:原始而又凝重的“接龙”,“上刀山”,“下火海”,精美的蜡染,动人的情歌……这一切都展示着湘西的神奇和湘西人的智慧。

为了使湘西走出古老,也为了使人们走进古老,同样是为了更多的人了解湘西,从而对湘西的精神文化进行挖掘,这里沈老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的《边城》无疑是湘西精神文化的一扇窗口,因此,我想藉此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初步揭示湘西精神文化的内涵。

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它包含了全部的知识,宗教,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等。

精神文化是指湘西人民在社会实践和意思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心态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应该是;政治,宗教,法律,文学艺术和哲学等多方面。湘西人民创造的精神文化丰富多彩,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宗教信仰是在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自然万物无未得到合理的解释而寻求的一种精神寄托。他们因为长期的信息闭塞,没有交流,便产生了对万物的崇拜,祖先的崇拜,对神的崇拜,还有对鬼怪的崇拜。这些崇拜还包括民间的一些人物,他们是:“草鬼婆”“巫师”,“仙娘等等”。

“草鬼婆”又称“草蛊婆”在湘西很为流传,并且谈“蛊”色变,她们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源于人神错综,是一种情绪被压抑后的变态发展。草蛊婆一般不与人来往,放蛊的对象一般是老人和小孩。放蛊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是放入果物之中,中蛊的人多有腹胀,疼痛难当,中蛊后多能梦见蛇虫,如不及时请“草蛊婆”来释解,就会活活的被疼死。

然而,如果哪家有人中蛊后,向“草蛊婆”索要解药,她们都会很客气的说出方子,在她收蛊之后,中蛊的人便慢慢地好了起来。

“蛊”是寄生在草蛊婆身上的一种虫豸,“草蛊婆”放蛊多出于被蛊所逼,通常放一小孩可以经过一年,放一树木(本地的树木有蚁穴或疮疤的树木都以为是被放了蛊)树木死去,只低三月,放自己的孩子可低三年。如果她不放蛊,她自己就会被蛊伤害身体,甚至于死去。所以人们经常用一些手法来防止自己中盅,像弯曲拇指,将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间,以此来防蛊上身。因此人们多对“草蛊婆”是敬而远之。

仙娘则与草蛊婆不同,平常多余人来往,常常是谈笑风生,只有当黑布蒙面,双脚抖动,人神相交之时,她们便如同换了一个人,这时,谁也不敢打扰仙娘的施法,她们能与亡灵通话,竟然与死去的家人说话语气一般无二,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娘通仙。仙娘在与神相交时,语言动作和神态,活灵活现,伤心时声情并茂,因此深得乡下老妇人的青睐和信奉。

湘西的山山水水养育了千万的湘西子民。因为有了崇拜,所以就有了禁忌,生怕一不小心便冲撞了神灵,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小心翼翼,唯神怪敬仰。

除此之外,湘西还有自发地合作意思,丧葬礼仪,婚嫁习俗,对神怪的认识,神奇的山歌和传说以及民间制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单g说说湘西婚嫁习俗的形成。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风尚和习俗。湘西各民族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下,对生活的探究和摩擦行程的一系列自己的婚丧习俗。

在沈老的《边城》里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也反映了湘西婚姻习俗的一个方面。如:湘西实行的一夫一妻制度,在婚姻史中,经历了血缘亲,对偶婚等制度。

在民间传承这样的一个故事,天地之间突然被一场大水所淹没,把所有的生灵而淹死,其间只剩下傩送兄妹两人,于是红君老主,便要兄妹两结婚生子,再造人类。

妹妹起初不愿意,但是经不住老君的诱劝,最终答应成婚,不久妹妹便怀了孕,不想十月怀胎后生下来的却是一团肉砣,兄见此大怒,举刀将肉砣砍成几段,分别抛向四面八方,第二天肉砣便化成了人。

这段婚姻反映了原始蒙昧的血缘婚姻,是不可信赖的,怪胎的降生,更加证实了血缘婚姻的危害,从而对偶婚制度产生强大的冲击继而为改变成一夫一妻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夫一妻制,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掠夺婚,表亲婚,转房婚,招养婚,对歌自由婚等。自由婚当属居多,这种恋爱的方式独特,主要是在赶集中发生,俗称“边边场”他们赶集不是为了购物,而是专门为了挑选意中人。当男方对某一年轻女子有好感时,便会故意踩一下女孩的脚,或拉扯她的衣服,引起女孩的注意。如果女孩对男孩没有好感,便会立即掉头就走,假若女方对男方产生好感,女方则会假装生气,此时男孩便会借机与女方约定时间,两人约会,男方也可以直接将女方带走,这就是湘西最为盛行的“边边场”。

也有在“边边场”里男女双方见面后都互有好感的,便会以对歌的形式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好感,当两人感情加深,男方就得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也叫“提亲”,两方家长都满意,就可以择日定亲,接着便是选定几日结婚。

当然,接亲更有许多的习俗,比方说,男方的接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时,女方可以设卡或关门拒客,直到男方抛出红包,女方认定后才会开门迎客,允许男方进门,好酒好肉的招待,然后发亲。

新娘出门前要“跳火把”,意思是女子嫁到男方后会旺家,并由堂哥或堂弟背上车(轿),还有一大帮子的亲人随同前往,这叫送亲。到了男方家门口时,由新郎背新娘进门。洗“合欢脸”表示以后男女双方和和美美。

湘西,山高路险,人心古朴。湘西的人民勤劳勇敢,湘西的文学艺术,民族风俗,源远流长,五彩斑斓,湘西人民的生活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湘西文化 第6篇

关键词:湘西传统村落;老家寨村;文化创意产业

老家寨村位于山江镇政府东北部,距镇中心6.9公里,共辖3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小组。在老家寨村“斩木治茅,炼石以蔽风雨”的村落空间营造原则下,“背山面水型、临水藏林型、依山临谷型”的村寨形态留存至今,其村寨制式经历数度变迁后,成为湘西传统村落中“易守难攻”型的民族村寨。

老家寨村依山势而布局,或建立在靠山向阳的山脊坡地上,或选择山脚谷底临水藏风处,成群成组的房屋和道路走顺着山势而行排列(通常都是横向排列)呈现出一定规律。对应着山势,背靠山脊正门迎水,整个村落被山脉的余脉环抱。步至寨内,可见石头寨门于寨墙,民居建筑也多为石头、土墙砌成,再以青瓦盖顶。村寨道路多为青石板巷道,路形布局纵横交错极难分辨,寨中小路众多,蜿蜒的石板路九折十拐,如迷宫一般,远眺寨前古树掩翠,寨前尚保留古榛树林成荫,林前天然湖泊如镜,整个村寨形似八卦,以防御观念而言,寨中的山水林木,建筑分布,都具遮挡隐藏功能,仅在村寨空旷处建立寨门。

老家寨村居民在建村落寨,开场起屋时都十分讲究防卫意识,纵观它的村落格局,此种独特的“村落肌理”格局在演化中除了受到自然、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也深受文化记忆的影响。溯源湘西苗族的历史记忆,在对村落格局的影响方面来说,知名度最高且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清朝中叶“屯防政策”。

清嘉庆年间,朝廷镇压乾嘉苗民起义后,为加强对山江苗民的镇压和“屯防”政策的继续推行,封建王朝加强了对苗民的统治和剥削。为维护了清王朝统治稳定和阶级的利益,清朝除军事封锁湘西苗族人民的对外联系,还在湘西广大地区采取“屯田养勇、设卡防苗”政策。

清廷在明朝“边墙”的基础上先后设立哨台和碉卡用于隔离苗民,分筑碉卡1121座,除在300座左右重点碉卡驻扎官兵外,其余为“土丁”驻守。山江苗民对此种“边墙”政策深恶痛绝,他们多次起义冲击封建王朝“边墙”在抗争与镇压的历史经历中不断变换村落驻地格局的营造方式,以达到防御外敌的作用。

老家寨村中的一位靠祖传手艺生活的老木匠,通过父辈口耳相传的叙事方式,保留了湘西地区村寨房屋形式样式变化的记忆。从受访者的口述中可见,湘西苗族过去修屋营寨都不需要设置围墙,多数寨子虽有寨门但都并没有设置“碉堡楼”和“哨卡”,自乾嘉苗民起义后,山江苗民修屋营寨在考虑防寒雨野兽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军事防御,用以防枪弹和火炮。

老家寨村村落营造中的选址布局与湘西苗族的文化记忆资源密切相关,由于历史进程中文化记忆及自然环境的变迁,使老家寨村具有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特征。时至今日,在与世隔绝的历史岁月中,此种深受“屯防政策”历史记忆的影响的村落营造格局,在相对封闭的历史时期“隐藏”于武陵山脉之中,成功的躲避了战乱,完整的留存下来。

笔者在实地田野调查中发现,形成于明清以前的老家寨村,现有的传统建筑,包括堡寨、炮台、哨门、楼阁的等历史环境要素种类丰富。村落基本保持了传统“八卦制”的格局,街巷体系较为完整,传统设施保持活态使用的较多,且与生产生活有一定联系。村落现仅有不协调新建筑3处,大致不影响整体风貌。村落周边环境虽有一定程度改变,但与村落整体景观仍然较和谐,能体现原有选址理念。

老家寨村的村落布局,主要蕴含了太极八卦图中阴阳两方位的移动和变换哲理。此种深厚的防御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村落空间的营造上。如老家寨村的寨门、寨墙、屋墙等屏障设置往往错落耸立,相互遮掩,寨中房屋及墙群乱序遮隐,远观整个村寨,可见其防御系统紧密而繁复。

从老家寨村现存的“八卦阵”型的营造寨形可见,该样式的空间营造结构由极强的防御意识因素主导。营造此种蕴藏着军事防御文化的八卦式寨形布局,寨内星罗密布的各种岔路,足以让历史上抵御外敌的苗族人民,获得更多时间撤退,为其提供更多生存机会。

此种“对外八面围防,密不透风,对内纵横交错,错综有序”的双重防御体系,恰好体现了中国太极八卦中“阴中存阳,阳中有阴,阴阳互动,周期循环”的防御思想。太极八卦中蕴含的镇慑邪恶,家宅平安的象征被当地居民根植于记忆,因其防御意识对太极八卦产生的意识认同感,所以八卦式的村落营造认知模式,恰好体现在村落风貌中。

综上所述,一方面,老家寨村村落空间的选址、规划、营造都具有湘西地域和苗族历史文化价值,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有较高的科学、文化、考古价值,其文化记忆资源属性不但是“屯防政策”历史文化资源的活态留存,还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价值。另一方面,在我国大力倡导传统村落开发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老家寨村进行关于利用文化记忆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相关考释,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还原了老家寨村文化记忆资源的真实面貌;第二、弥合了老家寨村的村落选址历史渊源断层;第三、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供了史料性的论述支撑;第四、在强化了老家寨村“八卦阵”文化的象征意义的同时,也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扩宽了新思路;第五、增添了以老家寨村选址文化为标志的系列“创意点”;第六、促进老家寨村文化传播与苗族知识经济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孙连才.文化产业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05

[2]冯骥才.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05

[3]冯骥才.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范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08

[4]阳明明.湘西最后的古村落[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08

[5]赵玉燕.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胡婷婷(1988-),女,苗族,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14JDY012)的研究成果

湘西文化 第7篇

关键词:本主文化,湘西白族,仗鼓舞

一、引言

湘西白族仗鼓舞也被称为“跳邦舞”, 根据考证, 仗鼓舞是南宋末期湘西白族迁始祖和他们的后代创造的, 这个舞蹈只有湘西白族才拥有。湘西白族仗鼓舞粗犷大方、古朴明快, 跳的时候以仗鼓 (仗鼓长度约1.2米, 以木棒作为杆作) 为道具, 因此称为仗鼓舞。湘西白族《甄氏族谱》中记载有“……甄巫师, 赛神愿, 吹牛角, 跳仗鼓……”, 仗鼓舞被广泛的应用于祭祀、庆贺丰收、节日庆典以及表演等活动中。湘西白族居民以谷、钟、王为三大本主, 本主是湘西白族人民理想人物的化身, 大多是为白族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已去世人物, 每当在重大的节日或祭祀活动都要隆重的祭拜本主, 同时也要跳仗鼓舞。湘西白族仗鼓舞在保留云南白族仗鼓舞基本动律的基础上, 经过七百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格, 并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湘西白族仗鼓舞既是白族人喜庆节日的自娱性舞蹈, 又是湘西白族人的传统民俗活动, 也是白族人民借以祭祀祖神、团结本民族的象征性舞蹈。

二、“本主”文化与湘西白族仗鼓舞的关系

(一) “本主”文化和仗鼓舞的联系

湘西白族仗鼓舞从根源上发源于云南白族祭祀活动中的歌舞, 是云南白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延展。白族仗鼓舞在湘西主要流传在湖南省西北部桑植县内的芙蓉桥, 麦地坪、马合口、走马坪等地。湘西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多民族散杂居为特点的地区, 在桑植县内就有苗族、白族、土家族、汉族、蒙古族等28个民族, 湘西白族人民不断将儒家、道教、佛教的文化吸收到自己的文化中。随着湘西白族本主宗教信仰的流传, 本主文化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而舞蹈是本主文化传播、发展最为重要的媒介之一。所以“本主”文化在湘西白族仗鼓舞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湘西白族人民崇尚本主, 在重大的活动或节日都要跳仗鼓舞。在游神时跳“游神仗鼓舞”, 人们会用彩轿抬着本主神像, 彩轿后是本地有声望的三位元老级人物带队跳仗鼓舞。在湘西白族地区, 都建有本主庙或有本主节, 每当祭祀本主时跳“祭祀仗鼓舞”。人们通过仗鼓舞将本主文化得到传播和发展, 于是在传播本主文化中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舞蹈文化, 通过仗鼓舞这个形式既游神也娱民而且发展了本民族文化。

(二) “本主”文化对湘西白族仗鼓舞的影响

白族仗鼓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各朝各代不同政治思想的影响和不同时期主流文化的冲击。湘西白族一方面信仰“本主神”和众神,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当地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不同文化的影响, 在文化交流和发展中相融合, 于是湘西白族在兼容吸收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湘西白族仗鼓舞是白族先民祭祀仪式的一种活动, 它表达了人们对本主的崇拜, 体现了本民族精神信仰的追求, 所以本主文化对仗鼓舞中的舞蹈套路和舞台的调度上有极大地影响, 正是这一影响导致了仗鼓舞非常讲究精准的程式。

“它以‘倒丁字步’为基本步伐, 跳时必须三人一组, 鼎足而立, 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跳, 舞蹈道具可随意, 舞者和舞蹈音乐的伴奏者边唱边跳, 以打击乐为基本伴奏, 鼓点跟动作必须配套, 所有的舞蹈动作必须在节奏的转换下完成, 在跳仗鼓舞的同时, 湘西白族人民十分欢迎其他民族人们的加入”, 随着跳仗鼓舞人员的热情接纳, 观看者也会逐渐加入到他们的舞蹈队伍中, 也体现了湘西白族人们和谐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

三、本主文化在湘西白族仗鼓舞中的表现

(一) 舞蹈套路所体现的本主文化

湘西白族仗鼓舞套路繁多, 有“硬三翻”“二龙戏珠”“玉女扫地”“苏公背剑”“野猫戏虾”“赶鞭捧圣”“三翻身”“童子拜观音”等, 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套路。

湘西白族人民以谷、钟、王为主姓的把大、二、三神公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会通过仗鼓舞的形式, 来表达人们对本主神的崇敬之情。“苏公背剑”为三神公象征, “赶鞭捧圣”为二神公象征。这些套路中都蕴含了身后的本主文化。在湘西地区当时的英雄人物为了保卫人民的安全, 英勇奋战得到了湘西白族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为了纪念英雄人物便把他们视为自己民族的本主, 所以在跳湘西白族仗鼓舞时, 舞者左冲右突, 手中的道具以仗鼓为主, 舞起来颇具威力, 或挡、或冲、或防守, 进退自如, 左右开工, 显示出了仗鼓舞的威力, 也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了人们对本主的崇敬和尊重。

通过舞蹈这一艺术手法, 也将告诉白族人民的子孙后代, 不要忘记本民族的英雄, 时刻尊重和爱戴湘西白族人民的本主, 也正是这一舞蹈才将本主文化得到传播。

(二) 舞蹈表演形式所体现的本主文化

湘西白族仗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环境分为“游神仗鼓舞”“祭祀仗鼓舞”“糍粑仗鼓舞”等, 游神仗鼓舞在每年正月初举行, 人多势大, 场面隆重热烈。在白族人聚集地区以姓氏分族, 其中以钟姓和谷姓为大族, 这些大族都有他们自设的祠堂, 祠堂里供有祖宗牌位。白族人民把仗鼓舞又称作“游神摸族”, 因而“游神”是跳仗鼓舞的盛期。而参加“游神”者, 必须会跳仗鼓舞, 否则就不够资格参加“游神”。“游神”时, 人们用彩轿抬着本主神象, 神轿之后是由三元老师领队的约数十人或百人的仗鼓舞队。“游神”到一村寨, 各村寨的接神人便在堂屋门前恭迎“游神”队伍。这时, 人们在三元老师带领下, 踩着音乐节奏跳着仗鼓舞, 随着跳的动作不断变换, 参加跳仗鼓舞的人数也不断增多, 情绪高昂时, 人们一边跳一边有节奏的吆喝着, 予以助兴。

祭祀仗鼓舞是在本主庙会上跳的仗鼓舞。在湘西白族地区, 人们信奉本主, 所以在各地区都有本主节或者建有本主庙以便来祭祀本主。祭祀仗鼓舞首先是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先入场引导围圈欢跳, 摆呵、蹬呵、拍呵, 绕着场子一圈又一圈地跳, 鼓声阵阵, 还有唢呐、笛子等乐器伴奏, 随着舞者不断起舞, 人们的呐喊, 跳仗鼓舞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也能体现湘西白族人民团结和睦的气氛。

糍粑仗鼓舞是湘西白族人民在过重大节日时要打糍粑, 据文献资料记载, “当时白族兄弟们正在打糍粑准备过年, 一帮官兵突然围寨抓人, 白族人即用粑粑杵奋起反击, 将官兵打败, 白族人为庆贺这一仗的胜利, 就以打糍粑的作道具跳舞作乐, 将民族英雄也视为自己的本主”, 在重大节日时, 成群的人在家中打糍粑, 在打糍粑之前或糍粑打完后, 人们会围绕糍粑跳仗鼓舞, 感谢本主的保佑, 这些风俗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这便是糍粑仗鼓舞的由来。

(三) 舞蹈音乐风格所体现的本主文化

湘西白族仗鼓舞在舞蹈音乐和歌词中也体现了本主文化。它以打击乐器为主, 同时用横笛吹奏主旋律, 夹以海螺、长号和唢呐伴奏。如仗鼓舞伴奏音乐的节奏谱例:

湘西白族仗鼓舞的舞蹈音乐速度中速, 4/4拍, 节奏以X、XX、XXX为主, 音乐结构方整, 多采用重复的手法, 各声部的音色十分和谐。因为本主在湘西白族人民心中是高尚崇敬的, 所以音乐的平稳, 缓慢中人们便于抒发对本主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湘西白族仗鼓舞不仅在伴奏音乐中体现了本主文化, 在歌词中也显而易见。在跳仗鼓舞时, 伴奏者和舞者边唱边跳, 都要融入到整个队伍当中, 如桑植白族仗鼓舞中有“游神”的的舞蹈动作是“拜祖敬本主”, 其歌词中唱到:

一拜祖先路来远, 二拜祖先劳百端,

三拜祖先创业苦, 四拜祖先荣耀显。

湘西白族是从云南地区迁徙过来的, 在吸收湘西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还保留了浓厚的原始的本主文化, 所以即使湘西人民迁徙了, 但还是对祖先的恩情铭记在心, 对本主的尊敬铭记在心。所以会在歌词中明显体现对祖先本主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侯碧云.桑植白族仗鼓舞的艺术特征[J].艺海, 2009 (3) .

[3]侯碧云.桑植白族仗鼓舞[N].张家界日报, 2010-5-14-3.

[4]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 1998 (2) .

[5]赵橹.白族“本主信仰的文化内涵”[J].云南学术探索, 1994 (4) .

[6]谷俊德.桑植白族风情[M].民族出版社, 2011.

湘西巫傩文化视觉形象设计 第8篇

一、湘西巫傩文化

(一) 主题的提出。将湘西巫傩文化和旅游文化相结合。第一, 提高国家、政府、企业及当地居民对巫傩文化的了解和重视, 加强对湘西巫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第二, 填补了巫傩文化研究的空白, 完善湘西文化体系;第三, 更加丰富旅游的趣味性, 对旅游方式进行创新;第四, 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构建湘西旅游的新格局, 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二) 研究的意义。1.本作品中对于湘西巫傩文化所蕴含价值的阐述, 使当地的居民和政府对于其文化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有利于增强当地居民的凝聚力, 提高居民保护文化和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2.把巫傩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一方面, 提高了湘西的知名度;另一方面, 更加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3.对巫傩文化的发掘、宣传和旅游开发, 培育当地特色文化产业, 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三) 湘西巫傩文化现状。真正了解湘西巫傩文化的人少之又少, 神秘的湘西巫傩文化想要走出这种尴尬的局面, 就必须重新塑造自己, 让更多的人了解湘西巫傩文化、更多的人能够买到湘西巫傩文化工艺品, 《中华文明基因初探:中国巫傩史》这本书完全受益于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稻理论”:驯化稻之所以无法再提高产量, 完全是驯化过度的原因, 要想进一步增产, 就必须在驯化稻中加入野生稻的野性基因, 获得远缘杂交的优势, 形成良性组合, 恢复稻子的野性活力。湘西巫傩文化作为野性文化的代表, 越来越不受人们的重视, 甚至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看法, 运用袁隆平的原理, 重新认识创新巫傩文化。

二、巫傩形象的使用方式

(一) 使用方式一:T恤。T恤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它作为时尚文化的载体并且与精神文化, 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真正的灵魂应该是T恤上印制的图案, 它们往往代表着一种精神文化的媒介。T恤的实质是现代人心理的一种外在体现, 因此我选择用T恤对湘西巫傩文化进行宣传。衣服上的图案都是根据湘西巫傩文化形象符号创作得来, 同时结合了现代元素, 比如:设计师, 吃货、宅女、学霸、麦霸等, 这些网络流行词汇符合现代人的性格特点, 很容易与现代年轻人产生共鸣, 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 使用方式二:帆布袋。现代社会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拒绝浪费,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环保袋, 它不仅比普通塑料袋更加美观, 而且结实耐用, 在这个提倡环保的社会, 我们应该把旅游衍生品做得更加实用、更加融入生活。

(三) 使用方式三:抱枕。现代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抱枕, 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抱枕的样式也越来越多, 成为家居生活、办公白领、车内装饰等不可缺少的装饰品。以前的抱枕跟枕头差不多, 四四方方, 比较大, 发展到今天, 用户对抱枕的颜色搭配、形状搭配、功能性要求、材质要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更出现了DIY抱枕, 具有时尚感和超前的色彩。

三、结语

湘西的山水旅游很红火 (比如张家界、凤凰、芙蓉镇等) , 但是文化品牌旅游则显得无力, 当前振兴湘西巫傩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湖南省旅游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当务之急应该建立巫傩文化保护系统, 构建巫傩文化旅游工艺品研发体系, 形成巫傩文化特色旅游业, 在当地可以建立巫傩文化主题宾馆、餐厅、酒店、展览厅等。把湘西巫傩文化旅游打造成系列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统一体系, 打造成湖南独有的知名旅游品牌, 形成自己的特色, 从而使得湘西地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巫傩文化历史悠久, 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湖南同时也是我国的旅游大省, 旅游纪念品, 应主要抓住其功能、符号、地域、未来四个视角来设计, 目的在于将湘西恐怖的巫傩面具和僵尸可爱化, 并对巫傩文化形象进行再设计, 让人们重新认识湘西巫傩文化。

关键词:形象设计,湘西巫傩文化再设计

参考文献

[1]麻益兵.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0-47.

[2]杨韫.试论云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J].昆明大学报 (综合版) , 2004, (1) :50-52.

[3]李湘, 唐国贵.让张家界旅游产业成为领跑大湘西开发的引擎[EB/OL].http://www.zjj.gov.cn.html, 2005-12-12.

[4]王炜.时尚商业矢量卡通品牌人物形象的探索与实践[D].延边:延边大学, 2010.

湘西文化 第9篇

关键词:湘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对策

一、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 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文化传承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只是在一定的教育形式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的身份区别并不明显:有的是互为教师, 教与学的双方同时也是学与教的双方;有的并没有特定的教育者, 而是一个集体或者是一种看不见的行为规范。其次, 教育活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选择作用。教与学的过程, 是以一定教育内容的教授与习得的过程, 教育对于教育内容的选择, 如对某些文化事项的赞扬、贬抑或抛弃, 往往影响了该项文化壮大或消减。其三, 有意识的教育与无意识的教育在价值观上有不同取向。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包含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 即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国家在场教育。在这四类教育形式当中, 学校教育属于有意识教育, 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采用特定的手段对特定人群进行的教育, 对教育内容上有很大规定性, 这里集中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而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场教育则是无意识教育, 往往是通过人们无意识行为来实现文化的教育传承, 体现出民族价值观和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融合。

二、创新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一) 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两种调适

总体说来, 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是在现代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苗族传统文化发生剧烈的变迁。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角度出发, 可以发现, 湘西苗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调适, 即传统对于现代的调适, 民间行为对于国家指令的调适。

传统与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环节, 二者既有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 现代文化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升华而形成的, 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另一方面, 民族传统文化既是文化前进的基础, 又是前进的阻力。[1]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面临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 而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怎样的文化调适。

民间与国家的对立, 在文化的角度上看, 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通过国家机器的行为, 采用制定法律、规定政策、行政强制命令等方式推行统治阶级所认可的文化, 从而形成主流。在民间, 由于社会分层、族群分界、地域划分又可形成不同的亚文化。主流文化的推行势必影响到各亚文化的传承。当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在价值观、利益索求等方面趋于一致时, 文化交流表现出融合状态, 当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因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利益、宗教等方面诉求出现不同, 便可能发生文化冲突, 形成民间 (民族、地域) 与国家的对立。当前, 我国关于民族和文化的相关政策, 赋予了各民族平等的各项权利, 从根本上消除了民间和国家的对立。国家所倡导的先进文化模式也正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理想模式。然而, 在国家政策指导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又可能出现曲解民族文化、不尊重民族习惯, 忽视民族自身要求的情况, 从而阻滞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 文化创新, 增强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力

1. 突出民族特色, 走品牌化、精品化路线

文化创新要注意突出民族特色, 打造文化精品。文化创新不是能凭空实现的, 要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 传统文化越丰富, 文化创新才有更多可供选择的素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 就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厚的土壤。文化创新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 要吸纳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 也要沿用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方式。完全离开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新是不存在的。实践证明, 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出精品, 才能走出山寨,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2. 探索民族文化传承新途径

不断探寻新形势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 使传统文化获得生存土壤, 是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重要条件。民族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传承的。随着时代发展, 以前的载体或者业已消失, 或者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在失去其存在的条件。传统文化要传承、继承, 必须寻求新的载体。不少民族地区以民族节日、重大活动、旅游、文化产业为载体, 继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取得成功。各地区都应当不断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民族文化传承形式和载体, 这对民族传统文化实现继承和创新非常重要。

3.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造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必须大力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要素, 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文化创新不是传统文化内容的简单加减、增删, 而是文化的再创造过程。必须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积极内容和有效形式的基础上, 吸纳新的文化要素。只囿于传统文化内部, 不吸收现代进步文化要素的文化创新是难以实现的。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 体现时代要求, 按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大力吸收现代先进文化要素, 创造鲜活的文化形式, 是实现民族文化创新的关键。如将苗族传统节日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与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 使传统节日五彩纷呈, 更有生命力。在保存民族节日核心文化特征的同时, 适当调整相关程序和内容, 增加文体节目, 促使其功能向多元方向转变, 提高凝聚力和吸引力, 达到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调剂人际关系, 增强社区团结, 营造和谐乡村的目的。

三、完善新形势下不同教育形式传承苗族文化的手段和方法

(一) 走出误区, 科学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

1.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是一成不变的维持现状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 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发生、发展、变化、衰朽和再生的过程。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是指由一个民族共同体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它既是相对稳定的, 又是开放发展的:它既自成体系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文化系统, 又在与其它文化系统的碰撞与交融中不断推陈出新。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文化变迁过程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主题之一。对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并不是原封不动的拷贝下来, 然后原本原样地传授给受教育者。民族文化中有精华, 也有糟粕,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成份。笔者的态度是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对于积极向上的文化事象, 要保护和弘扬;对于价值不大的文化事象, 则听其自生自灭。对于较为复杂的文化事象, 则要保护其积极的一面, 去除其消极的一面。

2. 现代化不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终结者

一些人认为, 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因素冲击, 是导致民族文化消亡的主要原因。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现代民族学认为, 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不同类别的文化、不同时态的文化 (非共时性文化) 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文化区内同时存活。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不同种类的文化都可以发挥作用, 之所以要学习外来文化、现代文明, 是因为它们中有许多积极因素;之所以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也是因为其中有许多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要吸纳外来文化和现代先进文明, 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促进的。并且, 现代科技手段仍然可以成为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其高效性、精准性可以使民族文化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整合力量, 构筑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教育系统

1. 建设综合性的政府服务新平台, 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支持体系

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行政资源, 整合财政、文化、教育、民宗、旅游、科研各部门力量, 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第一,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以机制创新为突破, 确立公共财政支持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多种实现模式。对于公益性强、非经营性的民族文化活动, 给予稳定的经济支持。第二,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增加县乡文化基建投资和文化事业经费, 确保乡镇文化馆 (站) 工作正常运转。乡镇文化馆 (站) 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桥头堡, 乡镇文化干部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 熟悉本地民族民间文化, 在民族文化保护过程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 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编入地方乡土教材, 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从实际出发, 适当开设民族语言或采取“双语”教学;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开办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艺术周, 努力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第四,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 大力宣传民族文化, 扩大民族文化影响, 提升民族文化知名度, 争取民族文化话语权。第五, 加强民族文化的科研工作。

2. 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心, 增强全民保护民族文化意识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民族文化重要价值的认识, 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通过实施“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整理出版民族古籍、举办民族艺术节、命名“民间艺术之乡”、评选“民间艺术大师”和“民间工艺大师”等活动, 提升民族文化地位, 激发民族热情。积极支持、引导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 扶持民间文艺组织, 关心民间文化精英的创业活动, 最大限度地引导民众参与民族文化保护。

3. 有效引导多方力量参与民族文化教育工作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一是项巨大且复杂的工作, 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应该鼓励一切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力量参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工作。引进各方面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积极争取社会赞助、市场与民间资金, 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改善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经济条件。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 提高发展效率, 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科技含量。引进民族文化优秀人才, 借鉴外地文化发展先进经验, 不断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三) 注重文化生态建设, 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空间

1. 保护和建构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机制

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有一套有效完整的教育传承机制。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首先必须保护其教育传承机制。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环境的变化, 民族文化要正常延续需要建构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机制, 文化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教育传承机制。

2. 建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机制

文化发展是在动态交流中实现的。一种不与其他民族文化接触、交流的文化是不可能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为此, 要保护民族文化, 必须使本民族文化处于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之中, 在与他族文化的交流中, 使本民族文化获得充足的养料, 为本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对外开放, 营造一种本土文化与外部文化交流的有效机制, 使本土文化能够且经常与外来文化沟通, 不断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源与动力。

3. 文化生态建设与自然生态建设相结合

民族文化的生成环境由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组成, 只注意自然生态, 不注意文化生态, 只重视文化生态而忽视自然生态都不利于文化生态的保护。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其实, 在许多情况下, 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绝对纯净的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也打上了人文的烙印。没有脱离自然生态的文化生态, 任何文化生态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体制等都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而存在。文化生态建设要取得成效, 必须同时加强自然生态建设。

(四) 加强产业导向, 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1. 壮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族旅游是当前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旅游产业是目前与民族文化结合最好的朝阳产业, 具有无工业污染, 资金回报快等产业优点。民族旅游的经济开发, 必须有富于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支撑。一方面,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为旅游提供民族民俗旅游资源, 另一方面, 民族旅游的经济开发可以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二者的结合, 互相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共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兴起, 将对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创建民族文化商业品牌, 增强民族文化商品竞争优势

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遗产, 这些物质遗产有极大的商品价值。如民族服装、服饰, 民族手工艺品等, 以其样式独特、制作精美、收藏价值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时, 这些物质遗产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可通过引进先进的市场管理和营销经验, 将这些民族文化遗产转化成商品, 以实现其价值, 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化资源免遭流失。让传统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去接受市场的考验, 重新找回自己的消费群体。在民族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商品化的过程中, 注重创建和保护民族商品品牌, 以精品去实现更大的价值。

3. 扶持民族节日市场

民族传统节日是在特定日期举行的具有某种主要功能的聚众活动, 具有参与人数多、辐射面广、影响大等特点。在民族传统节日里, 商品物资交流频繁, 是一个潜在的经济市场。建设民族文化市场平台, 就要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的凝聚力、潜在的市场价值, 开发出具有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物资流通通畅、经济价值高的民族民间商品市场。促进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 充分发挥其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物资交流的作用,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五) 培养人才, 壮大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新生力量

要真正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培养和吸纳大量各式各样人才的积极参与, 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研究人才、开发人才队伍建设, 是目前发展民族文化的当务之急。

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各少数民族普通人民群众, 他们之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技艺的人是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守护神”。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精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优秀人才, 是民间文化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官方途径提升民族文化民间精英的社会地位, 对一些艺术造诣高、社会声望大的民间艺人, 可以通过科学的筛选、论证和评审, 由各级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民间故事家”、“民歌大王”、“民间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 以示肯定。制定发展民族文化特殊政策, 给予优惠待遇, 营造宽松的民族文化创业环境, 积极鼓励民族文化民间精英依托民间文化优势自主创业, 激发民族文化创业热情。另外, 利用多样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 如加大文化项目申报、“以奖代补”资金补助等等, 资助民间精英发展民族文化。

由于民间艺术的传统传承方式以父子、师徒的方式小范围传播, 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 阻碍了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承。因此,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 利用现代学校教育或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结合等方式, 尽可能多地培养各种各样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才, 以实行文化项目的活态保护。

(六) 分类传承, 寻找适合而有特色的教育传承方式

民族文化内容广泛、类别繁多, 要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 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教育传承对策。

一是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 强化生产文化教育。加强实用科技的推广与运用, 利用家庭与社区“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互习过程实现, 学校可以利用劳动技能、自然、物理、化学等学科对生产知识进行系统化传授。

二是通过产业导向、家庭社区生活熏陶实现生活文化教育。针对有经济潜力的生活实物如服饰、饮食等, 进行产业开发, 在产业、工艺上形成规模和体系。

三是民间艺术可以按照文艺“双百”方针, 大力培养民间艺术传人, 保障其生活需要;通过鼓励民间艺人进行文艺创作, 使民间文艺出现更多的精品。

四是体育与游戏教育。将苗族传统体育、游戏等纳入到现代体育系统, 使其进入到现代体育表演和竞技当中, 扩大其知度力, 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播。

五是民族语言教育。民语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 对民族语言的教育除了传统的家庭和社区交往中的教育外, 学校双语教学则是很好的实践。随着湘西苗寨旅游产业也的兴起, 苗语又多一项宣传功能。苗语的广告效应将促进苗语的教育与传承。

六是信仰文化教育。宗教信仰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也是较为普遍的教育形式。对于宗教信仰的教育可以按照宗教文化自身发展要求, 通过宗教场所的形式教育、人们信仰的自然选择来进行自然教育。作为官方的主导舆论要充分尊重苗族人们个体的自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

[2]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周光大.现代民族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论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传播与接受 第10篇

一、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传播

1、控制研究——解决旅游文化传播者是谁的问题

任冠文先生说:“任何旅游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然而,文化被创造后需要被传播才能让受众知晓,离开传播活动的文化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旅游文化传播对于旅游产业来说至关重要。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在这一过程中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传播者不但把关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控制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根据湘西土家旅游产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归属可知,其旅游文化传播的主体为当地政府和民营开发商。

传播者决定信息传播的内容,然而在当下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民营开发商并未充分利用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核心资源———民族品牌,达到传播管理效率和效果两大目标。政府对于湘西旅游文化的传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传播价值定位不准确,未突显民族民俗特色,打造民族品牌。政府对于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仅仅停留在宣传打造旅游景区(点)层面上,忽略旅游文化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播,即奇峰异水自然景观背后的人文景观,土家族聚居地的民俗风情。例如,当下大多数旅游消费者和接受一定湘西旅游文化传播的潜在消费者对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景区(点)如数家珍,比如凤凰古城、王村芙蓉镇、里耶古城遗址、猛洞河等, 但对于土家宗教文化(包括巫傩文化、图腾崇拜)、风俗习惯(婚俗文化、劳作、饮食)、民间艺术(摆手舞和茅古斯舞、 梯玛神歌、吊脚楼、印染、织锦、刺绣)等民族民俗文化却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政府各自为政,影响湘西土家旅游规模的形成和经济利益的提高。由于行政上存在不一致性和不完整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区域划分进行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打造,导致旅游文化传播各自为政,未从“土家族”的民族性上考虑市场需求的开放倾向,整体性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往往被各县分段开发宣传,旅游文化传播没有统筹兼顾,也没有充分考虑周边邻近景区(点)旅游业开发传播与自身利益,更没有充分协调传播内容和方式,从而影响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规模的有效形成和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作为湘西土家旅游景区(点)的经营管理者———民营开发商,在湘西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在现有旅游文化资源状况下,实现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的最大化效果。然而, 民营开发商过于注重利润的最大化,以致于其在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产品打造和传播过程中不注重文化的个体性,产品同质化严重。比如,凤凰古城、王村芙蓉镇、洪江古城、里耶古城遗址等旅游文化传播都以打造民族文化街和民俗文化村为重点,旅游活动内容多为观光、购物和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区域内诸多民俗旅游资源未能转化成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更不要谈土家族旅游文化的有效传播。

2、内容研究——解决旅游文化传播什么内容的问题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传播内容的定位直接影响到旅游文化的接受。在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传播活动中, 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采用一定的传播方法或策略。

任何旅游资源都不是单一的,当今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高,细分程度越来越强,单一的旅游资源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只有整合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湘西土家旅游文化资源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包括山水风物、历史遗址、民居建筑;精神文化资源包括制度化的宗教仪式、民族风情,观念化的歌舞说唱、礼仪禁忌等。针对湘西土家旅游文化进行传播时,必须有效整合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 传播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旅游文化。土家旅游文化的传播中,湘西的自然风光在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 “诉诸理性”,因为自然风光是一种客观存在,打造传播与否它都在那里,不会有太大程度和形式的改变。湘西土家的人文景观在旅游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诉诸感性”,需要通过营造魅力湘西的气氛来感染受众。比如,“哭嫁”和 “赶尸”作为土家族的宗教文化和礼仪禁忌,其不只是习俗和迷信,而是侧面传播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个性,从而吸引受众,塑造神秘湘西形象。

3、媒介研究——解决旅游文化传播载体的问题

(1)合理利用“热媒介”和“冷媒介”。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了“热媒介”与“冷媒介”两个著名概念。从宏观角度出发,针对湘西土家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播应该根据传播内容充分合理理解、利用“热媒介”和“冷媒介”。就湘西土家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而言可充分利用“热媒介”,因为针对物质文化传播的信息比较明确, 比如,历史遗址的来龙去脉、人物掌故、历史事件、地名典故等介绍和山水风景的展现,受众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而湘西土家精神文化旅游资源则相反,它的传播需要充分利用“冷媒介”,精神文化不需要向受众传达太多、太清楚的信息,而是需要动员受众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联想和思考,比如,就土家族习俗“哭嫁”来说,旧社会的土家族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姑娘进入十二、三岁年龄就开始学“哭嫁”,“哭嫁”哭的是生活的艰辛和对父母包办婚姻的抑郁之气,其所哭形式丰富,有女哭娘、娘哭女、嫂哭妹、姐哭妹、骂媒人等,表现了旧社会土家姑娘对嫁入一个陌生环境的恐慌不安、对未知前途的迷茫无措。因此,在传播土家族“哭嫁”文化的时候应该利用“冷媒介”,不需要明确的介绍,而是让受众深刻感受土家文化的内涵。

(2)充分利用新媒体,注重传播双向性的增强。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活动。在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除了从宏观概念上对媒介应用进行分析,还应该从微观着手充分利用各种形态的媒介。

沙向军强调:“旅游文化的全部意义在于文化交流,凡是体现交流这个最终和最核心现象和价值的各种内生和外化形态,才是旅游文化。”传统的旅游文化传播是利用传统大众媒体单向传播信息的过程,即利用广告宣传片通过电视媒介向受众传播湘西土家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文化以及特色文化等,虽然也能收到受众反馈,但这种反馈是迟延的。与此相比,新媒介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即具有双向渠道和充分的互动功能,对于注重“交流”的旅游文化来说尤为重要,在这个方面最为典型的是互联网。比如,在传播土家族宗教文化时,以“还傩愿”为例,完整的 “还傩愿”仪式持续三天三夜,长的达五天五夜、七天七夜, 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奇特惊险。对于游客而言,全程参与 “还傩愿”仪式耗时太长,一般仅仅能观赏其中个别文化特色,如跳傩、走阴还阳、唱傩戏、上刀山、送傩神等其中的一项。由此,个别性、零散性的宗教文化片段将使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缺乏系列性和整体性。相反,在互联网上建立关于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专门网页、论坛以及微博,不仅能使旅游文化传播的范围不囿于特定区域之内和游客, 进行更广泛的传播,甚至能针对潜在消费者传播,另外,还能改善传统的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受众通过互联网网页和论坛能够系统地了解和观赏湘西土家, 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比如,受众能完整传播“还傩愿”的过程,包括设傩坛、跳傩、走阴还阳、唱傩戏、上刀山、送傩神等,并且针对相关旅游产品进行评论、转发。

二、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接受

1、注重受众长期长效的利益

在传统的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常常将受众仅仅看作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消费者集合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文化传播的商品性和竞争性,如此以来,在针对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的时候,容易把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对传播者而言,将旅游文化传播等同于“营销”,使受众接受旅游产品, 而对受众来说,算是否应该花费这些钱。由此,将较为复杂的旅游文化传播关系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导致传播者在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忽略长期长效的文化传播。

2、注重受众的参与性

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中推出了专题旅游项目,比如,嫁娶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喜庆文化旅游、服饰文化旅游等。针对这些专题旅游项目应该进行深度挖掘,传播形式不应该只是一种单纯的“呈现”,而应该增强文化传播的互动性。以“上刀山”为例,其是土家“还傩愿”中的一个节目,以往的表演虽然技艺了得令游客赞叹称奇,但单纯的“上刀山”表演并不能将舞台表演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节目与其它的杂技表演无异,体现不出土家人们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大无畏精神。相反,如果将“上刀山”等节目注入游客互动环节,让游客参与到“上刀山”的文化背景的了解中来,这样游客们会对土家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注重受众的参与性,才能将土家旅游传播由粗糙的表现文化跃升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产品。

3、注重旅游文化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对于旅游文化传播至关重要,它是传播活动的归宿。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应该全面规划,合理进行资源整合,将文化传播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相结合。在湘西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既要对土家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进行集中、广泛的宣传,还要注重宣传过程中的累积效果。例如,针对土家族旅游文化传播,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比宣传自然风光更加长效。

三、总结

就湘西土家旅游文化的传播而言,每一个具体的传播过程都将影响旅游文化的接受。总的来说,在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协调好以下三对关系:第一,传播主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即政府和开发商在开发和打造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中所起的作用,树立作为传播者的信誉度与权威;第二,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即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的主题、内容以及价值取向等定位要准确,有效整合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第三,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在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过程中,不能只通过针对游客的人际传播,或者是传统的电视旅游广告传播,而应该合理利用“热媒介”和“冷媒介”,充分利用“新媒体”,整合各类媒介,考察各类媒介意谓、功能和效果的特性,与湘西旅游文化传播充分结合。针对湘西旅游文化的接受应该注重受众互动和长期长效利益,才能保证传播效果。

摘要:本文利用传播学“拉斯韦尔5W模型”对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和接受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从中获得增加湘西土家旅游文化传播管理有效性的有益启示,为旅游市场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湘西文化 第11篇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2010年,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2011与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发布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的主题,并督促各级政府把融合工作作为体育产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实施。2015年10月29日,党和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把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作为我国“十三五”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旅游和文化是关联性和紧密性较强的行业,其融合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更是我国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为例,探索该地区体育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一)常态旅游视野下旅游资源供需冲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阶段,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由于游客过多,直接导致一些旅游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甚至一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等问题。当传统的旅游资源难以满足旅游常态下人们的现实需求时,探索新兴的旅游产品成为当下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大形势背景下,拓展新的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是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时代需求,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打造新的旅游品牌,是解决当前体育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要求。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新的载体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古老、多样、质朴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与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甚至消失的危险。加上原有的宗法、地缘、血缘维系的疏离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游离性、自衍性,加速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及文化消亡的速度。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自身才是根本驱动力。从当前政策看,《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都强调了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对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现实需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地域比较封闭,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技术紧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随着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和《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制定,湘西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利用祖先遗留的宝贵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是湘西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的重要出路,更关系着我国政府十三五提出的“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

(一)建立科学可行的规划是前提

体育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其合理规划是成败的关键。政府应根据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有重点、分类别、重特色地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并鼓励各地编制相应的体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当地主管部门、规划部门要根据湘西民族集聚区的实际,召集旅游部门、园林、公路铁路、气象、建筑、电信等各行专家,就本地区民族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进行论证,并在考察其他先进地方经验与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就融合开发中基金问题、公共设施、网络,以及各种软硬件的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计划,合理配置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二)建立和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基础

众所周知,传统旅游包括吃、住、行、游、娱、购,要满足旅客基本的旅游需求,交通设施、景区排水设施、能源供应设施、住宿场所、餐饮场所、娱乐场所、购物场所等方面的数量与品质,以及邮电通讯方便程度、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加快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建立是重点

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是提升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优势。只有注重旅游产品的个性开发,挖掘特色,展现特色,突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在“大湘西”大体育发展的背景下,立足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优势,共同开发新的旅游精品线路,如体育民族旅游体验品牌、村寨体育观光游品牌、民族狩猎游品牌、民族歌舞观赏游品牌等民族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把品牌做大、做强,是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休闲体育旅游不仅是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本身即可构成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发展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已成为国家扩大内需、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公共部门应为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旅游公共服务,在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方式、安全救援机制、义工志愿服务、行业监督管理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五)科学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旅游产业的管理是系统工程。它涉及旅游的需求、出行、供给及支持四个层面。要实现旅游的良性运作,必须处理好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各方的协调与沟通,才能达到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科学管理是保障体育文化旅游有序运作的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旅游行业的管理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协作,重视相互间的协同管理。

湘西苗族民俗艺术与楚巫文化传承 第12篇

湘西苗族是中国苗族的一部分。千百年来, 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 在湘西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奋斗足迹。苗族是最早发现、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 曾先后发明铁犁、铁耙、引水灌溉等;楚地巫术中的画符、放蛊、招魂、赶尸, 带有神秘色彩;林林总总的苗族文化, 构成了“神秘湘西”之主要元素。今天的湘西苗族人民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远古遗风。

一、吊脚楼——青瓦石基错落有致

走进湘西大山,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鳞次栉比的民居——苗寨吊脚楼。它们镶嵌在高山深壑处, 依山傍水而建, 或骑岭坐梁, 或隐藏河谷, 风光旖旎;有的还躲进白云深处, 如诗如画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湘西苗族吊脚楼为木结构青瓦房, 以土砖或青石砌墙基, 耸以吊楼, 飞檐翘角, 楼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 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型, 三面有走廊, 悬出木质栏杆, 栏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安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吊脚楼从规划设计到建筑须选择地势好、介质硬、泉水多、树木密、阳光充足的居住环境, 屋向坐南朝北, 或坐北朝南, 忌东西向, 因犯风水。悬柱有八棱形和四方形, 下垂底端常雕绣球和金瓜等各种装饰, 有5柱7挂、5柱8挂、5柱9挂不等;有1栋3间、4间、8间不等。户型有“四合院”、“小天井”、“厢房角楼”、“吊角楼”、“百角楼”等。房子框架全系榫卯衔接, 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 使一栋栋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之上, 工艺精湛。吊脚楼结构一般为两层:下层作牛栏、猪圈, 或者存放杂物, 上层为居室或待客处, 祖宗神灵设在二楼的中柱脚。上层室外为走廊, 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 苗语叫“嘎息”, 民间称叫“美人靠”, 多为女红技艺的场所。

德夯苗族村是镶嵌在湘西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德夯”为苗语, 意为美丽的峡谷。德夯苗族村是最具苗族风情的苗寨之一。德夯村寨于峡谷深处, 寨子依山而建, 住着100多户苗家。这里溪流纵横、峡谷深壑、瀑布飞泻、群峰竞秀, 到处是古木奇花、珍禽异兽。在青山绿水间, 点缀着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脚楼。一条条光滑的石板路, 一座座精巧的石拱桥, 一群群赤足粉装的浣纱苗女, 苗族自然景观皆在其中。拦门酒礼、苗族花鼓、椎牛祭祖、巫傩绝技等, 一系列古朴优雅的苗族民俗风情成为德夯人文景观的特色。古老的石碾和筒车, 在水力的带动下, 咕咕噜噜、咿咿呀呀, 不知疲倦地旋转着, 一派田园诗情。这就是德夯苗寨。从德夯苗寨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绵长不息的精神追求。

二、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纯朴自然

湘西苗族人的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他们敬奉地方神较多, 汉族、土家族民族习俗也对其影响深远。其宗教信仰是以佛教、道教为主, 苗族聚居区还有对“马王”、“梅山”、“火神”、“黑神”等民族神灵的崇拜。

图腾记叙历史, 传承文明。由于苗族是一个没有自身文字记载的民族, 在苗族诸多灿烂的文化中, 图腾图案的意义和影响尤为深远。“龙”是多种动物、多种功能的综合化身, 作为苗族的图腾崇拜物, 常被善于织绣的妇女们虔诚地刺绣在艺术织物上, 形成苗族服饰以龙纹为主的特点。此外, 苗族妇女之银饰物亦多有龙凤、麒麟图形, 可见苗族服饰与龙图腾不无关系。蝴蝶图腾在服饰纹样中出现的频率也高, 因为起源传说催生了远古的母性崇拜, 蝴蝶图案大多表象都与女性生殖繁衍有关, 同时蝴蝶喻意美丽和自由, 因此, 图案与女性生殖繁衍有关的蝶恋式结构到处可见。从至今仍流行在苗族民间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仍可窥视到苗族蝴蝶图腾文化遗风。

傩戏崇神娱人, 呈现宗教祭祀信仰, 是一种承接古老的湘西苗族文化的载体。它是由宗教、舞蹈、曲艺发展而来的一种原汁原味的独特戏曲样式, 既有招安纳祥、驱疫避邪的祭祀功能, 又有歌舞、戏曲的娱乐功能。傩戏源自于神话传说的始祖神——傩公和傩婆。傩神被尊敬为人类始祖。湘西苗民对傩公和傩婆非常崇奉, 认为只有傩神, 才能福星高照, 保护人类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子孙满堂、家业兴旺发达。在傩仪的神坛上, 依照湘西苗族的习俗, 凡遇久婚未孕的夫妇, 或遇家人多病, 或遇家禽瘟疫, 或遇乔迁新居, 便得向傩公、傩婆问灵、祈求和许愿, 以此寻求佑福, 逢年过节还以隆重祭祀——还傩愿、演傩戏。傩戏内容诙谐幽默, 动作滑稽风趣, 情节原始纯朴, 唱词唱腔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喜剧特色。直到今天从湖南地域民俗民风中仍可窥见此类风情。另外, 先楚文化是湘西苗族傩戏发展的土壤和文化根基所在, 从傩戏的表演方式和功能特征上仍可看出先楚文化的影响, 可以推断, 它所折射和表达的是人类原始时期所推崇的主要宗教文化和民俗艺术形式。

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上刀山、下火海, 以鼓伴舞、以鼓为乐, 通过叙事性的演奏方式, 来抒情表意。湘西的苗族鼓舞一般是在逢年过节等重大活动中进行, 凡遇结婚嫁取、演傩戏、农历“四月八”、赶秋、农事丰收、喜迎宾, 都要演奏此艺。湘西苗族鼓舞最突出的演奏方式是击鼓面和敲打边, 其节奏和音韵高亢雄浑, 构成了鼓乐艺术的独特样式与豪迈个性。最壮观的场景是大鼓当先、锣鼓齐奏, 伴唢呐、长笛、二胡、土号、三弦, 音韵缭绕、气氛热烈, 场面十分火暴。鼓舞的艺人动作洒脱, 或似劳作情景, 或似拳术武功, 或似动物嬉戏, 或似先祖征战, 他们通过每一个生动的击鼓和舞动动作, 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历史长河中的劳作与生息场景, 涵括了湘西苗族人生生不息、生命不止的繁衍进程, 整个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湘西苗族人的历史画卷。

三、民族服饰——艳丽多彩精美绝伦

湘西苗族生活在大山深处, 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从而也就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朴而独特的民族服饰风格。湘西苗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桑、棉、麻、葛的传统, 苗族服饰多以棉花、蚕丝、葛根、苎麻、羊毛为原料纺线织布, 然后用矿物色汁、树皮汁或其它植物汁合成的各种染料染浸丝线, 挑花绣朵, 裁剪缝纫, 从而制成美丽的花衣筒裙。

湘西苗族服饰是农耕文化的体现, 题材大多反映苗族历史形态的意识与乡土情结, 图案纹样大多表述历史的传承, 是活灵活现的苗族“史书”。苗族服饰中男女均喜爱用青黑色帕, 间或也用深色宽条纹帕包头。男子服装短衣短裤宽松简单, 上穿有领对襟, 七颗布纽扣束衣从上至下呈均匀排列, 衣袖窄小, 过膝裤裤筒宽大。衣、裤颜色均为深黑或深毛蓝, 间用黑白相间细条纹或浅蓝色的布料。冬天青布帕缠腰, 一年四季打青蓝色绑腿, 脚着青黑色布鞋或“人字形”草鞋。这种样式的装扮便于劳作。苗族女子皱帕包头, 帕布端庄平正不偏斜且发不外露。女子服装样式主要以凤凰地区“云肩式”为代表。她们用土布花帕包头, 服装以黑、青蓝、青等深色布料为底色, 在服装开口处即衣领口、衣袖口、裤脚口等处用深色宽边衬托, 宽边上再镶鲜艳夺目的刺绣图案纹样, 显得典雅、浓郁、绮丽而不失庄重。还有花垣、吉首一带的“胸襟式”, 泸溪一带的挑花服饰也是支撑湘西苗族女子服饰特色的品牌。胸襟式、挑花服饰共同的特点是:衣无领, 五颗布纽扣束衣, 衣袖宽大, 开口右式偏襟, 上衣腰大硕长, 襟长至股, 袖宽大。裤子短, 裤脚大, 腰系花带和腰裙。衣领口、衣袖口、偏襟口、裤脚口均刺绣有花边, 黑色几何图案或植物图形装饰。湘西苗族妇女喜爱戴银饰和围裙:银饰是传统的装饰品, 苗族盛装佩带各种银饰, 如接龙帽、银簪、项圈、手镯、披装、盘扣、耳环、手链、脚链、胸链、长命锁等等, 应有尽有;围裙均为已婚妇女装束。吉首、花垣一带的苗女喜爱低腰围裙, 凤凰一带的苗女喜爱高腰围裙。平常穿着是为了便于劳作而不把衣服弄脏, 逢节庆或走亲戚穿着, 主要用于显示盛装服饰或女红技艺的刺绣水平。

湘西苗族的刺绣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是我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是苗族民间艺术最主要、最普遍的服饰装饰手法。刺绣是以丝、棉、毛或色布等为对象, 在各种衣料、布料上用针平绣、挑花、堆绣、贴布、锁绣、破线绣、钉线绣等手法构成纹饰, 图案大致是龙、凤、蝶、鸟、花、草、虫、鱼等, 内容丰富, 寓意吉祥。绣花多用在衣服的襟三沿、袖口、裤脚、围腰、帐檐、头巾、鞋子、背儿带、枕巾等, 其绣品平滑光亮, 色彩表现浓烈又和谐统一。

四、结语

湘西苗族民俗艺术是千百年来苗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蕴藏着深层的民族审美心理与历史传承遗韵。我们应当吸收这种民族的艺术精髓, 努力发展这种传统的民族审美意识, 将其融会贯通到我们现代的艺术创作中, 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段泽民.湘西苗族服饰刺绣艺术特色探析[J].美与时代 (中) , 2010 (03)

[2]龙杰.湘西苗族建筑文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3

[3]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8

[4]伍新福.苗族文化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3

[5]潘国华.风格独特的苗族民居[J].装饰.2003 (09)

上一篇:后交通动脉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