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2024-08-02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精选11篇)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第1篇

1 协同模式构建思路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是指依据协同论、系统论、控制论、自组织理论等基本原理,以建立和保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正向相互作用关系为前提,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普遍机制。环境经济协同模式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源于一定地区环境经济协同实践经验和规律的理论提炼与概括,它对相似地区具有借鉴意义[3]。通过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作用的内在机理与外在联系,基于协同的动力和区域差异,总结提炼环境经济的协同模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就是要回答协同的指向何在、谁来协同、如何协同、怎么协同、协同什么的问题。基于对协同的关键构成要素的分析,根据协同所包含的内容和指向,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总体模式可理解为:总体上西部地区农村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基本目标、行动主体、基本手段、主要领域、战略突破口和基本进程及其它相互之间的整体联系。

2 协同模式的关键要素分析

2.1 协同目标

协同的目标就是要解决协同的走向问题,使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的作用方向与目标相一致[4]。西部地区环境经济的协同就要确立“环境优先”的协同目标,并以此来引导和调控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活动。

战略目标从“经济优先”转变为“环境优先”: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总体较脆弱,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比例大,总体上不能以“经济优先”为战略导向,但“环境经济协调”战略在经济发展需求旺盛的西部实际上往往陷入“经济优先”的迷局中。因此,为了保障西部地区在国家战略中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地位,就应当以“环境优先”为协同的目标导向。在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把环境质量状况作为指导经济发展的基本衡量标准,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和底线来规划和约束各类新农村建设活动,使环境保护成为保障环境安全、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5]。

构建协同的总体目标体系: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总体目标主要包括:①建成生态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农村新经济形态,使传统的农村经济转变为新型、现代化的环境友好型经济。②通过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③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关系。④形成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⑤形成自觉维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关系的社会氛围、发展理念等。

注重目标的指标化并有机衔接: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条件,不但要提出和确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战略目标,而且要强调和分析战略目标与相应的指标符合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要规律,适应各地区的区情条件,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实现紧密结合和协同推进,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并能覆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能与国家整体发展和全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相衔接和相适应。这些目标包括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村政策、环境质量、环境治理、农村经济转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农村建设涉及的主要方面。

2.2 协同主体

发挥协同主体的协同效应: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企业、农户与社会组织等四类主体依据各自的性质特点发挥各自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中的作用,使多种力量汇聚成实现共同目标的合力,产生超越原各自效应相加之和的总效应,即协同效应[6,7,8]。影响和制约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主体类型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组织。其中,政府是主导,职责是制定协同政策,并监督实施;农村各类企业尤其是涉农企业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实体,是实现协同目标的行为主体;农户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非企业性主体,数量大、影响面宽,对其进行组织管理有一定难度,他们实现协同目标的积极性如何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社会组织是促进企业与农户进行合作,实现政府与涉农企业有效沟通的联结主体[9]。

影响协同主体发挥作用的因素: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组织这四类主体能否形成最大合力,取决于几方面的因素:各类主体的基本素质;各类主体在实现协同目标中的利益大小或职责是否明确;刺激、调动各类主体实现协同目标积极性的政策力度和制度状况;对各类主体进行组织管理的能力等。

2.3 协同策略

实施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分段逐步推进策略:西部地区区域广阔,自然、社会和经济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不能追求统一的高标准和高规格,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是分阶段实施的,由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逐步深化策略,应结合西部新农村建设各地各类实际,在不同层次和水平上倡导并践行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方式。

实施连片推进的协同策略: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三个基本阶段,实现协同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深入的基本进程,这三个阶段之间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既符合、适应未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也符合、适应国家大战略的思路和方案,这些阶段的划分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事实依据。把环境经济的协同发展纳入现有各地都在普遍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实践中去,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趋势,连片示范推进是可行的路径[10]。

2.4 协同手段

协同手段的选择依据:在具体协同手段的选择依据上,要根据协同主体、协同问题的类型、协同的目标、协同手段本身的特点、外部条件等因素,依据适用性、引导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进行优化选择。

不同协同手段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中,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鼓励—自愿型等三类协同手段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针对某一领域的协同对象,协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体系,不能截然分开,是相互依存、彼此互补的[11,12]。其中,命令—控制型手段是基础和保障;经济—激励型手段、鼓励—自愿型手段的实施要依赖于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经济—激励型手段的应用不能独立于命令—控制型手段,它必须以命令—控制型手段为载体。经济—激励型手段是杠杆和导向,经济—激励型通过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引导企业发挥协同中的主体作用;鼓励—自愿型手段是动力和去向,通过激励和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行为的自主性与自愿性,将为协同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2.5 协同领域

构建“四位一体”重点领域体系: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不可能均衡推进,必须选择重点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进展。基于此,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有四大重点领域:农村城镇化、重点地区、关键产业和农村空间,对这“四位一体”的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并形成“四位一体”互相推动的良性格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目标才能实现。

通过重点领域的突破实现协同的总体目标:通过加快生态型城镇化步伐、重点地区的协同发展、农村产业的生态化、农村空间的重构、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实现战略重点突破,有效影响全局变化,较快改变目前西部农村经济落后、环境恶化的现状,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等综合效益,顺利实现协同的总体目标。生态型农村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必将带动协同发展的深入实施,将生态文明理念全程、全域融入农村城镇化的进程[13]。地区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主要载体,以重点城市郊区、重点生态区、农村贫困区和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地区为关键地区,以这类地区先行突破,带动其他地区协同发展。产业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主要载体和关键对象,关键产业的融合推进是协同发展的主要途径。农村空间是协同的微观领域和关键环节,重新构建农村空间有助于协同发展的深入实施[14]。

3 环境经济协同模式与类别

3.1 环境经济协同模式的内涵

在对上述关于协同模式涉及的相关关键要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可得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模式的基本内涵:在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前提,依据环境经济系统的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的协同原理,优化环境经济系统结构,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功能;运用环境经济原理认识、分析和指导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类行为和活动;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双向推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建设的产业化,构建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打破“环境脆弱—经济落后—环境脆弱”的恶性循环,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促互推、良性循环和协同演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达到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最大化。

3.2 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协同模式

根据协同的目标取向、协同的主体作用和协同的重点领域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联系的特点,由此可概括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模式为:“环境优先—四位一体—协同推进”模式。整体上,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环境优先”为目标导向,以农村城镇化、重点区域、关键产业、农村空间“四位一体”为协同的重点突破领域,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实施从示范推进到全面展开的协同策略,综合应用“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鼓励—自愿型”等协同的手段体系,建立协同目标、协同手段、协同策略、协同主体和协同领域“协同推进”的有效机制,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繁荣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标。这里所说的“环境优先”并不是指不追求经济发展,仅单纯地保护好原生的环境系统,而是指把“环境优先”作为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前提条件。由于西部环境系统的脆弱性和重要性,“环境优先”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底线思维和发展导向,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扭转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偏向。“四位一体”既包括农村城镇化、重点区域、关键产业、农村空间构成的重点领域,也包括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组织构成的协同主体。“四位一体”要求四类协同主体要发挥合力,四大重点领域要互促共推,带动协同模式的全域化、深入化实施。“协同推进”是指涵盖协同目标、协同手段、协同策略、协同主体和协同领域互为一体的整体联系和共同促进的有效机制,协同主体运用协同手段和协同策略作用于协同领域以实现协同目标,协同目标的实现情况又反馈到协同主体,促使协同主体调整、完善协同手段和作用于协同领域的方式,进而促进协同目标向更高级、更全面的方向运行。

3.3 协同模式的分类

“环境优先—四位一体—协同推进”模式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同的总体模式。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关系多样,因此还需要对此总体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协同模式分类基准是基本动力及其地域差异,即基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关系的界定和识别,确定协同推动的动力,进而划定地域差别化的模式[15]。

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是基于区域差别的分类。基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同的主题,考虑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可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区域划分为六大类型区:城郊区、西南丘陵区、西南山区、西北旱作区、西北绿洲区、青藏高原区,并实施不同区域的协同模式[15]。二是基于协同动力的分类。协同的动力主要是解决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的推动力如何确定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在协同的主体中哪一种或哪几种主体起主导作用或关键作用,在主导和关键主体的推动下和其他主体的参与下,应用协同手段,作用于协同对象,实现协同的目标。基于不同的主导协同动力源,把协同模式分为以下三大类。

政府引导型:指在新农村建设的协同进程中,政府作为主要的协同主体,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当地政府通过采取政策激励、规划引导、管理规制、投资扶持、项目建设等单项或综合性措施,以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为载体,以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为目标,以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支撑力为前提,调控和引导新农村建设其他主体,如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户的各类行为,使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的功能定位、产业方向、布局规划、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与区域的资源和环境特点相匹配,产生的环境影响可承受;同时,不断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促进环境科技进步,并通过环境科技和环境工程等手段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承载力,使环境功能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而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协同作用。政府引导性的协同模式主要适用于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的区域和领域,在西部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关键领域中,主要表现为这种类型。当然,政府引导型模式的运行要以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的协同规律为依据,必须在相应的法制轨道上进行管理。

企业带动型:指在新农村建设中,企业主要是涉农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进行各类资源的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和环境友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方面,涉农企业履行环保的主体责任,遵守环保法律,严格按环境标准进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公司+农户”或“公司+农户+生产基地”等方式,与当地农户形成协作和互动的关系,带动农户实现协同目标的转型发展,如标准化的农业耕作、绿色化的产品、低碳化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真正起到新农村环境经济协同推进的“龙头”带动作用。企业带动型协同模式主要适用于市场发育相对较好、龙头企业有一定实力的区域和领域。这类地区和领域可通过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协同推进中起着主要推动力的作用。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可以适当以企业化运行的方式进行建设。

社会组织服务型:指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与环境协同进程中,社会组织起主要推动力。社会组织联系农户、面向市场、承接政府转移出的部分职能等,通过信息反馈、农业科普、农技推广、技术培训、环境教育、政策建议、科学研究、环保科普等活动,为政府、企业和农户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投身环境公益和环境公平,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演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社会组织服务型协同模式主要适用于公益性相对较强的协同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政府不适宜进行管理,企业又无利可图,只能通过社会组织发挥其独有的协同作用。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第2篇

●农村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加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决定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工作,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应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新路子,逐步建立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

●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好主观愿望与科学务实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保护村寨历史文化的关系、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统一部署与分类推进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努力破解西部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难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充分认识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后提出来的。而西部地区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以贵州为例,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065%,人均GDP仅为全国的35.4%,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

城乡差距突出,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农村内在的封闭性以及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差,使西部地区农村某些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同时,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能力有限,西部各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较少,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结构突出。

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重。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而且集聚了全国90%以上的贫困人口,劳动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任务相当艰巨。

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调整农业结构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更为艰巨。西部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不足且标准低。农业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组织化和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尚未根本好转,无法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技服务。

结合实际选好着力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当前,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西部地区实际,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新提高。西部地区应牢牢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提高农民素质。统筹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新路子,坚持分类指导和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继续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力量帮扶和定点扶贫,积极开展产业化扶贫、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等工作,逐步建立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

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使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有新增强。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做大做强名优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旅游和红色旅游,积极发展农村商贸、餐饮、运输、信息等服务业,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切实做好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注意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使乡村面貌有新改变。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应转向农村。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以沼气和农村小水电代燃料为重点的能源建设,继续扩大农村电网覆盖率和入户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村寨。

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关键环节,培养和造就新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建成新农村。因此,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进一步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通过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开展合作医疗等措施,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每个农民患病都能得到治疗,身体健康得到保证。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工程,并把三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破除陋习。大力开展“学在农家,富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活动,支持保护和开发建设特色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

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组织保障,健全和完善乡村治理新机制。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搞好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干部长期受教育、群众普遍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针对西部地区的实际,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主观愿望与科学务实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对发展观念、领导方式、工作部署和投入重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坚持政府倡导、农民主导、典型引导的方式,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不能强制推行统一模式,而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指导,突出特色,防止大起大落。根据新农村规划的重点项目,分类指导,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强资金、物资等投入的整合,让群众主动参与、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建设新农村与保护村寨历史文化的关系。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村寨发展的历史,既提高村寨的现代化水平,又妥善保护村寨的历史文化遗产,使村寨古朴淳真的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共建美好家园。应充分尊重西部地区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多元投入、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的思路,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又快又好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建设新农村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中央明确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加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等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也为西部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和保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赋予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加快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等战略以新的理念,将这些战略的实施与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思路 第3篇

西部地区农村的电商虽然有所发展,尤其是在特色产品的交易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而且电子商务涉足不深,大部分人还对其没有很好的认识,也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所以发展的水平较低,没有占据农村发展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一、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电商的发展,西部地区农村也逐渐在构建自己的电商平台,一些乡镇企业进驻一些较为有名的电商平台或者通过自己的发展来建立平台,再加上国家对于西部地区农村的大力扶持,不断地进行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使得西部地区的农村也根据自己的特色经济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不仅通过电商平台可以获取其他地区的发展状况,还可以将自己的产品通过网络展示给外界,因此农村的经济发展也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而开始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电子商务作为西部农村地区新引进的一种流通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成果

在西部地区的农村逐渐接受电商开始,农村中的网络开始大量覆盖,农业数据库的信息增加,而且将重点放在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上,尤其是一些天然的保健品、药材等更是受到外界的欢迎。西部地区电商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使得自己的商品得到了推广,不仅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国外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西部地区的电商数据库数据的增加使得我国的农业电商发展网络扩大,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还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

随着西部地区电商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对于网络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家也开始大力支持农村地区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地出台一系列政策让老百姓不仅有电话、电视,还有网络。村民对于网络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也随着外界信息的刺激而增强,这样就使西部地区农村的信息化进程加快,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

2.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困境

(1)西部地区农村的网络覆盖率低

由于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更是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即使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受到原有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等硬性条件的影响导致西部农村的网络覆盖率低。在西部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别比其他地区的城乡差别还要大,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虽然有大量的特色农产品,但由于电信设施、网络设施的不完善而导致无人问津。

(2)西部地区农村的村民网络意识淡薄

西部地区农村的村民长期居住在较为闭塞的地方,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推进的时候,他们由于大脑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保守的思想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电商的进入,尤其是在村中没有几个人懂电信和网络,没有人对他们进行指导,即使想做电商也无能为力,而且西部地区的农村村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较为薄弱,很多人满足于现在的交换手段和经济收入,面对着看似复杂的操作工具就有些胆怯和消极,因此,村民思想的保守直接影响到农村电商的推广。

(3)西部地区农村的物流网络不发达

从目前的电商物流派送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派送范围可以到县乡甚至村下,而中部地区的派送只能到达县里,而西部地区的派送则一般在地区上或者市里,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即使派送到市里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物流运输费用,更不要说是西部的农村了,几乎没有任何物流点,所以,对于一些不易腐烂和对保存时间没有限制的东西还可以进行派送,对于一些新鲜的东西则没有办法进行电商交易,所以,这种交通条件的限制直接缩小了农村的电商网络,甚至根本没有物流网络的覆盖,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二、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策略

1. 政府加大对农村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

西部地区本来就是国家的重点经济扶持地区,尤其在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更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应该将扶持力度转向电子商务的发展上,有意识地进行政策的倾斜,当地政府也应该根据上级的指示重视这一问题,合理地利用资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基础性建设,在保证村民有基本的电信通讯工具的前提下再进行逐步地完善,改善当地的道路条件,为建设网络提供便利的条件。在网络进村后,政府要组织专业的人员简历自己的农业网站,将自己村中的特色放在网站上进行宣传,而且要积极地和知名的电商网站进行联系和合作,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信息,逐步让农民熟悉电商的运营程序和方法,并提出建设电商平台的建议,让他们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从传统的旧模式中脱离出来,及早适应新形势和新的交易手段,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2. 加强对西部地区农村村民的培训

西部农村的村民意识比较保守,投资的意识淡薄,而且风险意识较高,所以在面对电商这一新兴的交易手段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政府有必要对村民进行专业的培训。首先,政府要邀请专业的电脑人员和电商人员到村中进行实地培训,让村民对电信和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针对性地培训,让他们逐渐学会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网络,应该怎样在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如何在本村的电商网站上发送最新动态以及获取最新的农业信息,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使用电脑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电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村民要进行积极地开导,首先要去除他们的偏见,让他们对网络交易不再有恐惧感,也可以让有兴趣的村民对他们进行说服,村民与村民之间进行交流就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培训完毕后,专业人员还需要对村民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及时纠正他们在电商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政府可以为村民提供保险服务,使村民的顾虑降到最低,在村民取得切实的收益后就会对电商有了彻底的兴趣。培训人员应该经常到村中向村民宣传最新的农业动态和市场动态,帮助他们分析最新的市场行情,规避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

3. 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商派送网络

要想让农村的电商业务得到很好地发展,必须且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电商派送网络,村中派送点的缺失让村民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随之就减少了他们的经济收益,因此,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派送站点,首先是要建设通畅的道路,这样城市和农村之间就有了便捷的交通,农民的产品在自己家门前就可以进行派送,在自己家门前就可以收到货物,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节约运输成本,建立能够沟通全国的物流网络,方便村民的买卖,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的潜力

虽然西部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但是,因为西部农村有着极其特色的农业类型,所以农村电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认识到这些潜力之后,政府才能进行针对性的电商建设。

1.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根据2014年的最新数据统计,全国农村中的电商交易额与实体的交易额的比重严重失衡,电商交易额占据很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西部地区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西部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改善,电商的物流网络也随着扩大,村民的意识也随着提高,这些基础条件的完善让人们对电商的发展更加重视,他们逐步意识到自己身边的特色东西的价值,所以未来的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广阔。

在目前的统计中,城镇居民在电商平台的购买量大大增加,消费额与日俱增,很多客户更愿意在家中上网购物,相比在实体店购物来说,电商所提供给消费者是更优惠的价格和更丰富的选择,而在农村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商品的选择也多种多样,而且由于经济利益的促使,他们也更加愿意将自己村中的特色推广到市场上,对于西部地区的偏远农村来说,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以及城镇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他们并不能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也不可能将想似的东西推广出去,所以,电商在西部地区农村中就有了发展的余地,他们可以运用电商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样的发展趋势证明了电商在西部农村地区的大好发展趋势。

2.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年轻的态势

西部地区农村的中老年村民由于知识体系薄弱,思想较为保守,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培训新的技能是一种负担,所以,这样的任务就交给了青年人,尤其是一些从城市中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城市里上学,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知识,而且对于网络较为熟悉,又能够接受新事物,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在电商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商交易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回到自己的家乡后,他们就有意识地去做电子商务,希望将自己家乡的特色带出去,所以,培训人员在对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后,他们就能很快地接受这一新兴事物,从而带动其他年轻人的加入,为自己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 西部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在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以本区域的农产品交易为主,产业以农业为主,但是在建立了农村电商平台之后,首先村民可以在本村的电商平台上推广自己的农业产品以及特色产品,同时,在使用电商经营的同时又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最基本的是保证了农业的较好发展,其次,由于进行电商交易的载体是电脑和网络,所以,保证了电子行业的发展,而农村电商的物流系统又带动了运输行业的发展,一些高端的货物需要加工和储存,这些行业也被带动起来,所以,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受益的不仅仅是西部地区农村的农民,也为相关利益链上的人们带去了丰厚的收益,从而促进了整个行业体系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农村电商的发展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村来说,在信息化的大潮中,国家和政府要进行大力地投资,不断完善农村中的电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村民的先进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设,使得西部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最终发挥电商的最佳潜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导刊,2013(12).

[2]孙百铭.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3(10).

[3]王伟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02).

[4]曹建平.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J].市场营销,2015(05).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环境建设 第4篇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环境建设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着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待遇差距大、成才条件差等人才环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西部地区人才环境建设.

作 者:陈国芳 作者单位: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兴义,562400刊 名: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GUIZHOU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年,卷(期):“”(4)分类号:A849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才 人才环境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第5篇

关键词:西部;农村民间金融;政策机制

1.引言

民间金融又称非正规金融,泛指相对于官方的正规金融制度和银行组织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的信用部分。由于农村正规金融资源相对有限,民间金融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对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2005年,央行在四川、陕西、贵州西部三省成立由民间资本全额出资的“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这无疑给西部各省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发展带来了新途径。但通过对部分试点的运营情况与效应的考察发现,虽然小贷公司显示出了一定的经营效率和社会效应,但其贷款业务均有偏离“支持三农”这个主线的现象,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只贷不存”这种模式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肯定其支农功效的基础上揭露发展存在的隐患,并以小额贷款公司为重点剖析农村非正规金融转正遇到的问题,以此探讨未来民间金融如何与正规金融协同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

2.贵州省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和现状

传统意义上,农村民间金融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多种形式。而西部农村地区相比中东部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其民间金融活动在资金运用和融资形式方面比东部地区单一,以贵州省为例,主要是采取私人借贷为主,民间合会为辅的运行模式。

2.1互助形式的私人借贷

私人借贷是贵州省最常见的农村民间金融形式,由于其发生地点较为分散,发生形式没有统一规定,以致其管理难度较大。发生形式一般包括口头约定型、简单履约型和企业间的互助性借贷三种形式。其中“口头约定型”一般金额在1000元左右,由于多发生在亲戚、朋友等熟人之间。“简单履约型”一般借贷金融大多在5000左右,双方一般通过中间人介绍,签署一张借条并且附带利率。“企业间的互助性借贷”金额相对生活型借贷大得多,主要是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相互的资金拆借,利率也相对较高。

2.2 政府引导型的民间合会

合会俗称为互助会,是民间一种小额信用贷款的形态,具有赚取利息与筹借资金的功能。截止到2010年,贵州省已经有57家小额贷款公司,由于“三农”建设,农村金融需求升温,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3.贵州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缺乏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管,贵州省农村民间金融在其自行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现今部分原民间金融组织例如小额贷款公司逐步走向合法化,因此在这里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区别分析。

3.1非合法化民间金融组织面临的问题

虽然非合法化的民间金融组织对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正规法规体系的约束,在运行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第一,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运营模式不合理。贵州农村民间金融机构除了互助合作基金等组织有吸收少量资金的功能外大多数处于只贷不存的模式,资金来源的匮乏使其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不足。由于贵州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规模较小,相对发达地区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有效的手段保证可靠的资金来源和贷出资金的安全性,因此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

第三,农村民间借贷升温积聚潜在风险,影响社会的稳定。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方面:信用风险上,随着我省民间金融规模的逐渐增加,吸收存款及发放贷款量都在逐渐增加,波及的范围也逐渐增大,潜在的风险越来越大;市场风险上,由于我省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信用机制不完善,缺乏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存在的金融风险隐患受到冲击后极易引发链锁效应。

3.2 引导合法型民间金融组织发展遭遇的瓶颈

小额贷款公司是政府扶持和培育提供普惠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是贫困地区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奔小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都差强人意。

第一,自身内部发展畸形。小贷公司目前“只贷不存”的模式使其资本金得不到扩大,导致最后的利润率相对民间或地下机构30%~40%的平均年利率来说低得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此外,由于其经营模式具有营利性的特点,信贷对象倾向于盈利能力较强的工商业者,偏离了通过扶持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三农”项目中处于资金窘境的小农户,从而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建立初衷。

第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在监督管理方面,由于政府按照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性质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的随意性和发展的风险性。在政策支持方面,

4、政策建议

政府在对于贵州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要采用区别对待,要采取监管和扶持相结合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村民间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本保障。

4.1明确农村金融法人地位

从法律地位上来讲,当前民间金融机构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只是一般的工商企业,与正规金融机构存在身份上的差异。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要加快民间金融机构法人地位的确立,使得民间金融机构能够享受和正规金融机构一样的政策和财政优惠。使得能够在同一平台与正规金融机构竞争,促进其发展。

4.2明确监管主体,实施有效监管

当前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管理没有一个严格规定,地方政府往往有多个职能部门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这导致“政出多头”使得民间金融机构疲于应付。随着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管理。杜绝过去多部门管理的混乱局面,提高管理效率。

4.3加大政策扶持,减轻税收负担

现阶段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赋税水平较高,除了需要交纳一般金融机构所需交纳的5.56%的营业税,还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此外股东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应当降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缴纳的税收,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民间金融机构,使之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信贷供给。

4.4适度放开民间金融机构吸存,提高转贷比例

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吸存、贷存比限制比较严格,严重的制约了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放宽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限制,鼓励民间金融机构向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同时对融资比例进行适当的浮动。可以定向的降低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贷存比,向农村金融市场释放更多的资金。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IFAD (1. December2001):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Thematic

[2]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經济科学出版社.2005.

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探析 第6篇

一、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恶劣,文化信息传播渠道闭塞,这就导致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国家实施了很多发展西部教育的项目,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整体表现出基础薄弱、形式单一、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低下、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大的特点,有些地区的学前教育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学前班、村办幼儿园、各种形式和水平的民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由乡镇统一管理,相比农村其他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其规模、教学质量、师资、入园率都较好。但这类幼儿园都位于乡镇的中心地区,无法满足农村偏远地区幼儿的教育需求;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和小学统一管理,这是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入小学前大多数幼儿会上学前班,和小学生共享小学的教育资源,但教学小学化的倾向非常严重;村办幼儿园也是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的村办幼儿园附设在村小学内,但不归小学管理,有的村办幼儿园利用村委会的房舍进行教学,教学设施单一,只有基本的桌椅板凳和黑板,没有其他的玩具、教具等教学设备;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规模较大、基本教学设备齐全的幼儿园,但这类幼儿园较少。还有一种是个人在自己家中举办的幼儿班,这种幼儿班的特点是混龄、数量不等、流动性大,教育质量低下,只起到对幼儿进行看护的作用。

二、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笔者在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后,对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做了一些思考。

1. 重点加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

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地方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差,导致教育的发展也比较滞后。公办幼儿园在很多农村地区少之又少,有些地区甚至连乡镇也不能保证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近几年,农村学龄人口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撤并了很多小学,导致的结果就是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也一起被撤消,这样就使得很多幼儿无法接受学前教育。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问题,主要还应依靠政府投入和管理的公办幼儿园。

(1)由政府出资组织新建一批符合教育标准的公办幼儿园。目前,各省已经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下开始新建一批幼儿园,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新建途径可以采取鼓励村集体创办、政府和村集体合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所属区域的农村地区办分园三种形式。其中由政府学前教育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指导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所属区域的农村地区办分园的形式是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和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办学条件,从而在农村地区实现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中心的教育网络。

(2)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空闲出来的教育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这种改建方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已经非常成熟了,从节约成本和园址选择方面来说比较适合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如,陕西洛南县自2006年开始加大发展农村幼儿园建设以来,全县25个乡镇都建起了中心幼儿园,其中绝大多数是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而成的。洛南县的成功经验证明改建方式非常适合农村幼儿园的建设,目前很多省份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都采取了这种改建方式。

(3)合理发展“小幼合办”,规范、完善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建设。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是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基本办园形式。我们在幼儿园建设过程中应具体分析每个农村地区的具体特点,从而扬长避短,使学前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如,有些农村地区的幼儿人数较少,不适合建立大型的独立幼儿园,则可以合理发展“幼小合办”的方式,然后根据幼儿人数的多少实行独立建制或统一管理。“幼小合办”的方式是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规范教育资源的共享,如规范的操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网络教育资源等,即利用基础教育的义务性效应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采取这种方式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学前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不规范行为。目前,很多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采取“幼小合办”的方式时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使学前教育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当然,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数量上的保证,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当地的教育部门在这方面也要给予大力支持,积极进行组织协调,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各种业务指导和交流活动提供经济补助和政策支持等。乡镇中心幼儿园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仅是对农村各个地区的分园进行直接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还要对其他类型的幼儿园进行间接的业务指导。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其他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可以尝试以下方式:组织定期的不同内容的师资培训,为幼儿教师提供跟班学习机会,组织定期的教育交流活动,对特别偏僻、贫困的农村幼儿园提供全方位的帮扶。

2. 合理发展并规范民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是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力量,政府要做的就是规范和引导它们的发展,并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使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1)西部地区各省应制定民办幼儿园管理制度,严格审批,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不管是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民办幼儿园,还是小型的家庭式幼儿班,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不符合教育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幼儿园必须给予限期整改或取缔,从制度上规范民办幼儿园。

(2)对民办幼儿园的创办和发展给予各种政策支持。目前各省采取的扶持政策有保证用地、减免税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西部农村地区的各级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特点,采取适合本地教育发展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3)加强民办幼儿园师资的稳定性。西部农村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解决民办幼儿园师资短缺、流动性大和专业性差等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保障是解决师资问题的关键。此外,政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民办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纳入中小学职称评审系列;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特别生活津贴;为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民办幼儿教师办理医疗、养老保险等;在培训机会、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公办教师同等对待,保障民办幼儿教师的权益,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3. 发展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形式

西部农村地区有很多区域尤其是游牧民族地区的人口居住分散,幼儿无法接受正常的学前教育,这一部分地区就可以贯彻《意见》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的政策,采用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形式,以弥补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空白。

(1)由政府出资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学前教育辅导站,保证居住分散的幼儿能在相对固定的间隔时间接受集体的学前教育。首先,学前教育应将早期教育指导纳入服务范围,普及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养育观和教育观,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其次,建立适龄儿童登记册,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到不同程度的学前教育;最后,关注特殊儿童、留守儿童,确保特殊儿童和留守儿童也能得到教育服务。如,陕西省就要求每个县(市、区)选择1所幼儿园建立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开展对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指导。

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的发展研究 第7篇

西部地区人口2.8亿多, 占地面积为540万平方公里, 分别占全国23%和56%, 包括了中国三分之一的行政省区市, 但其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由此可见发展新型经济模式在西部农村发展中势在必行。网络经济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同时建立在计算机网络 (特别是Internet) 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 也包括以先进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 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所引起的与传统经济部门、传统产业相比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和飞跃性发展。因此, 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纯粹的“虚拟”经济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它实际上是一种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并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经过现代信息技术升华的高级经济发展形式。因此, 在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网络经济能够加快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1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土地贫瘠, 经济基础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薄弱, 是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 商人和企业家很少主动在西部进行投资发展, 且西部地区在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贫困山区以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来解决生计问题, 很少有农民发展其他产业且比较满于现状, 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且其他产业的比例明显低于第一产业, 使得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人们的经济头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网络经济带头人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者, 致使西部地区农民故步自封, 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西部山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 未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具体而言,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集中程度均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 致使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西部地区大多都土地贫瘠, 自然条件差, 水利设施不足, 多坡少平地, 交通不发达, 电力水利供应不足, 可耕地面积少, 年降水量少, 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地区, 人们的抗灾能力弱, 靠天吃饭, 客观上导致农业经济落后。

由此看来,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 自改革开放以来, 网络经济正逐步走向农村, 并且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网络发展现状

2.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网络普及现状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各地区农村的网络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 且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经济模式。但是从城乡网络的普及率来看, 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率仅为15%, 在城镇中的普及率为44.6%, 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西部地区的网络普及率更是远远低于城镇的普及率。西部地区网络发展的速度远慢于城镇发展速度, 网络的发展在西部地区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拉大。在导致西部地区农村网络增速缓慢的因素中, “西部地区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西部地区农村网络基础知识匮乏, 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相关基础设施薄弱, 公共上网资源匮乏”是最重要的因素。

由于西部农村的许多地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较多, 并且教育水平落后, 西部地区农村网民的结构偏向低学历和年轻化, 网民总体的学历水平相比, 西部地区农村网民更加趋于低学历。西部地区农村网民商务应用远落后于城镇。对于交流沟通类和商务交易类的网络应用, 西部地区农村网民的使用率远低于城镇网民,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网上支付和网上购物这两种典型的商务应用。

2.2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互联网络终端设施建设现状

西部地区农村互联网有三种较为普遍的接入方法分别为移动电话网络、固定电话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 分别对应着我国的无线、ADSL和Cable Modem接入。西部地区农村互联网接入, 虽然在理论上具备了一定的环境基础, 但是在规模上来说距城市的规模还相差甚远。

3 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 互联网经济在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具备的现实条件, 进而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不宜采用“一刀切”的统一发展模式, 而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自然条件, 发挥各地的优势, 创造性地采取最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许不是最好的, 却可能是最适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相对经济有效的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农村可以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相结合、建立农村信息室或信息点、成立专业农民协会、网络经济与其他媒介相结合等模式。其中西部地区农村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形式正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4 网络经济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影响

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活动不受时间条件所限制, 每时每刻都在为西部地区的农民服务, 缩短了西部地区农村信息传输的时间, 经济活动更少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另外, 互联网经济消除了区域界限, 使整个世界紧密相连, 信息网络把全球变成了“地球村”, 使区域间的距离变得无关紧要, 网络的经济活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空间因素的制约, 不仅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而且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 使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加紧密相连, 也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全国经济紧密相连, 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 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人均收入, 为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向小康社会迈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5 对于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发展的建议

5.1 各级政府和有关人员应加大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的农村网络经济体系

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的运行应结合西部地区的节省需求并投入其发展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需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给予相对的奖励, 切实为农村网络经济配置必要的硬件设施, 建立比较完善的局域网, 让农民能够通过网络经济学到更多适合农村发展的方法。另外政府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选送一批网络经济带头人到科研机构、高校去深造, 学习并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到一种符合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网络经济体系。

5.2 加强部门协作, 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政府行为是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成败的关键。政府应建立专门、有效的领导体系, 由各级政党主要领导挂帅, 组织科技、财政、教育、农业等部门共同规划农村网络经济发展方案, 并科学分工, 各司其职。

5.3 加强经验交流与总结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是西部农村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 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学校优秀教师进行网络经济的相关培训, 使其在计算机网络经济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想法, 并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和当地农民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 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网络经济对当地发展的作用。由于农民吸收新技术、新科技喜欢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农村网络经济可通过典型引路、参观其他地区成功的案例等方法, 让农民进行观摩和学习, 变抽象理论为面对面实践操作。

5.4 加大宣传力度

西部地区农村地处内陆, 交通不发达, 交通成本高, 社会开发程度有限, 官员系统与外界接触少, 相对封闭, 观念落后, 为了农村网络经济的高效实施, 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等应大力宣传网络经济的优势, 进行一人向多人, 一家向多家宣传, 并对积极参与者给予一定的鼓励。

6 结语

西部地区网络经济是西部地区农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并与很多其他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重要作用是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经济来调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并提供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发展中, 各级政府人员和农民应该共同努力, 建设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的新模式, 使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人口改善生活、创造财富、发展文化;使西部地区农村的文化知识水平、经济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向城镇发达地区靠拢;使西部地区农村逐步向以信息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迈进, 实现西部地区农民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双面发展, 为我国西部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型经济模式不断产生, 网络经济由于其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较表现出的突出优势, 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网络消费水平。但是, 目前城市人群使用互联网还是占主流地位, 而互联网跟贫困地区农民、农村、农业的联系不是很密切, 并且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应用更加稀少。本文以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 来探讨、分析网络经济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网络经济,农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小发, 杨丽, 张孝润.宽带网络经济视角下城市与农村云网络规划需求的短期负载预测研究[J].物联网技术, 2014 (2) .

[2]邹娜, 郝大江.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 (2) .

[3]李晨阳, 牛文旭.网络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14) .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第8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先后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提出,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从以上规定及规划中均可看出, 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政府对建设新农村的高度重视。

新农村建设所具有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特征, 涵盖了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是一个统一体, 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完善社会保障, 发展社会事业, 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 也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具有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支柱产业以资源依托型为主的共同特征。同时, 西部民族地区也是我国生态脆弱、贫困面积较大的一个特殊区域。新农村建设之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 既是契机也是挑战。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实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就西部民族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二、甘南州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 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 是我国十大藏族自治州之一, 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带。甘南州现有人口68.9万人, 包括藏、汉、回、撒拉、东乡、蒙、保安、土等24个民族, 其中藏族人口34.46万人, 占总人口的50.76%, 农牧业人口54.85万人, 占总人口的 79.2%。甘南州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 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 全州有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 境内合作市、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迭部县、卓尼县均为牧业县 (市) 。甘南州曾经也是甘肃省的主要林区, 是保护省城东部黄土高原的生态屏障, 也是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境内有一江三河及120多条大小支流, 水资源总量达254亿立方米, 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约101亿立方米, 是中国西北水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更是黄河、长江上游水资源涵养区, 黄河44%的上游水源补给仰仗甘南。特殊的地理板块、复杂的地质构造, 形成了甘南人文与自然景观并存的旅游资源, 以拉卜楞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以草原风情、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自然资源, 均使甘南州独具特色。境内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共存的信教现状, 又使甘南州不同于其他藏区。作为西部内陆省份, 甘南州所具有的“民族性、杂居区、农牧业并存性、文化多样性”的区域特征使其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三、甘南州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甘南藏族自治州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 有其自身的制约因素, 表现为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基础薄弱, 工农业现代化程度低, 农牧民收入普遍较低, 城乡差距较大, 这些现状均不利于甘南州的新农村建设。

1.贫困面积大, 经济发展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贫困面积大,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是影响甘南州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因素。作为西部内陆省份, 由于历史、地缘、基础等因素的制约, 甘肃省经济发展状况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甘肃现有国家级贫困县43个, 甘南州七县一市中的临潭县、舟曲县、卓尼县、夏河县、合作市为国家级贫困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甘南州作为全省“两州两市”扶贫重点之一, 甘南州贫困人口42.1万人, 贫困面达63.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达12.3万人, 约占农牧业人口的23%。全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9711人。贫困人口、低保户是甘南州农村建设中面对的主要群体, 能否使广大低保、贫困人群脱贫、提高收入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

甘南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微乎其微。2010年, 甘南州生产总值为67.7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23.5∶23.7∶52.8, 2010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100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14.5∶48.2∶37.0, 甘南州生产总值仅为全省的1.65%, 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而第二产业却低近2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却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无论从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 还是三次产业结构比来看, 甘南州经济呈现总量小、依赖传统农牧业、工业基础薄弱、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的消费性区域现状。

2.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差距较大

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差距较大对甘南州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在于, 农牧民收入少, 生活水平较低, 恩格尔系数高。2009年甘南州城镇化率仅18%, 在95个乡镇中, 建制镇只有15个, 占乡镇总数的15.8%。甘南州大部分建制镇基础建设落后, 功能不全, 缺乏聚集产业、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09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6.6%, 甘肃省为32.65%, 甘南州城镇化水平仅为全国、全省的38.6%、55%;与同类民族自治州相比较, 海西、延边两州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 分别为62.2%和 64.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甘南州不及前者的1/3。

从收入水平看, 2010年甘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4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全国7971元, 低全省31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全国2712元, 低全省675元。收入水平的增长也跟不上于全国、全省的增长。

2008年甘南州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60%, 同期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7%, 甘南州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4个百分点, 说明甘南州农牧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需求层次处于基本的生活保障阶段, 可供用于发展较高层次需求的保障仍然欠缺。

3.人口素质较低,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甘南州各项社会事业较省内其他地区发展滞后, 农村人口素质较低, 影响到甘南州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对价值创造的贡献。2010年甘南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5所, 其中, 小学461所, 在小学中, 寄宿制小学144所, 寄宿制小学占31.2%;普通中学51所, 在普通中学中, 寄宿制中学45所, 占普通中学的88.2%;职业中学9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 幼儿园16所。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44952人, 其中, 小学在校学生89673人, 寄宿制小学在校学生68796人;初中36087人;高中14843人;职业中学1949人;中等专业学校2400人, 在园幼儿4932人。

甘南州农牧业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 79.2%, 而全州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87年, 还达不到小学五年级水平;全州乡村从业人员中, 文盲、半文盲率高达24.25%。较低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较高的文盲率, 不利于甘南州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的转移、产业的升级。

2009年, 甘南州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80.18%、85.25%, 同期甘肃省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2.63%和92.91%, 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 带来的是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劳动力素质差, 对知识的吸纳能力也随之降低的恶性循环。

资料来源:根据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

由于甘南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尚未公布, 但根据第五次及第六次甘肃省与全国的比较可以看出, 甘南州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甘肃省平均水平, 并且必须要注意的是, 甘南州接受双语教育的人数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比重, 随之提升了受教育程度的比例。

4.基础设施滞后, 生产、生活方式传统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所具有的先行性、基础性、不可贸易性、技术上的不可分性、准公共物品性等特点决定了基础设施中应有很大一部分的社会分摊资本, 这种投资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 是直接生产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不仅体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大约占公共投资总额的40%~60% (或总投资的20%) 。同时, 基础设施与GDP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世界银行1990年的数据表明, 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 则基础设施总量增加1个百分点, 居民获得安全饮用水增长0.3%, 铺砌的公路增长0.8%, 电力增加1.5%, 电信增加1.7%。

甘南州地域辽阔, 农牧区人口密度较小, 农牧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问题, 致使广大农牧区群众的健康存在一定隐患。农村公路建设状况也不尽人意, 虽说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 通乡油路、通乡等级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总体来说还是呈现公路等级差、层次低的现状。甘南州广大的牧区依然依赖传统生活方式, 采用牛羊粪取暖做饭, 沼气的应用也仅局限于人口较为稠密的农区, 牧区牧民在没有定居的情况下, 现代生活方式及其便捷的现代生活设备还是与之无缘。甘南州一些较为偏远农牧区还存在用电难的情况, 农村电网老旧、电压不稳、电费高昂的现象普遍存在。农牧区没有垃圾处理点, 没有排污、排水设施是普遍现象。甘南州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决定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必须以传统作业方式的改变为前提。因此, 甘南州新农村建设中, 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前景。

四、甘南州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最终是要为“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 因此, 在甘南州新农村建设中,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推进农 (牧) 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现阶段, 甘南州提出了“一特四化”策略, 即确立高原特色畜牧生态产业的目标, 实现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技能化培训, 对于甘南州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及现代畜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就甘南州牧业为主、农牧业并存的现状, 可采取因地制宜的组织形式。如在以玛曲县为代表的牧区就可采用“公司+基地”模式, 甘肃锦凤翔餐饮有限公司通过收购原夏河县肉联厂, 实现了“公司+基地”的具体实践, 提高了当地及周边牧民的收入。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提高农牧民素质

甘南州农牧区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批农牧业大户、农牧民经纪人、农牧民技术人员和农牧业企业家等专业人才, 而现实是在甘南州农村普遍存在青壮年文盲, 这些青壮年文盲既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又是那些家庭的掌门人或决策者, 他们的眼光、胆略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生产方式, 而且对下一代的成长具有指导意义。因此, 在现有水平上, 对甘南州农村的青壮年文盲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才能将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具体践行为现实。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同样都进行新的投入 (新种子、肥料、杀虫剂和农药或修建道路等) , 受过4年学校教育的耕作者, 比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耕作者, 要多产出13%, 而同样在没有新投入的情况下, 产出差也能达到6%。教育的高私人回报率也能说明教育的重要性。J.金特 (Jeffrey Nugent) 和P.A尤塔帕洛斯 (P.A Yotopolulos) 对12个高收入国家和14个低收入国家中级教育的社会回报率和大学水平教育的社会回报率, 以及大学水平教育的私人回报率进行了如表2所示的估计。

资料来源:Hagen, Everett E:The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The fourth edition, IRWIN, 1986。

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人口素质, 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在某种程度上更胜于物质资本的短缺。甘南州要实现经济发展, 必须使用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劳动者, 这就要求甘南州的发展必须注意保持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均衡增长。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缩小城乡差距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决定农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也影响农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 针对现阶段甘南州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现状, 需要增加资金供给力度, 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构建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基础设施财政供给新体制。提高农牧民饮用水安全, 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点及污水排放设施, 更新农村电网, 通过在生活方式上的改善进而影响生产方式的改变。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绿色农 (牧) 业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第9篇

据中新网, 北京最大的打工子弟学校石景山区黄庄学校15日起将放寒假, 而今天孩子们也迎来了一堂特别的离校课———来自教育部的蔡可博士与孩子们分享了阅读的乐趣和方法。这既是“中国阅读行动”的第一场活动, 也是一个简朴的启动仪式。“中国阅读行动”是由商务印书馆、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 旨在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八大“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介绍, 该行动初期将致力于为中国中西部的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开展阅读提供支持, 主要包括邀请专家培训师资、资助阅读教学研讨、捐赠阅读用书等。他表示, 命名为“中国阅读行动”有三个含义:第一, “中国”意味着我们期待“全民阅读”能够在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在办学条件好和欠缺的学校都开展得很好;第二, “阅读行动”意味着我们在倡导阅读理念的同时, 更着重于阅读推广活动、拓展阅读实践;第三, 我们几个机构力量还很微弱, 但希望从点滴做起, 从能做的事情做起, 期待着有更多的公益组织、教学研究团体以及学术机构、文化机构等社会力量加入进来、一起努力, 共同推动阅读的发展, 形成一个全民阅读的潮流。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第10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98—02

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柱。西部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事业,关系到农村学生有效升学,对促进农村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竞争、促进西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关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就要解决当前存在的城乡差别、东西差别、贫富差别等问题。我国西部地区地缘辽阔,但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失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实现西部教育公平、提升西部教育的质量开始抓起。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西部农村人口素质的持续发展,关系到西部农村地区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对广大西部农村地区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隐患

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西部地区农村義务教育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绩。但随着“撤点并校”制度的广泛推进,西部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给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带来了挑战。

(一)一刀切的“并校”制度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我国农村地区普遍推广了中小学的“撤点并校”制度。客观上而言,“撤点并校”对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而言,许多农村公共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学校的撤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生活、交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就西部农村地区而言,在学校布局的调整过程中,当地普遍的做法是撤并一些村小和初中,重点发展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由于西部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学龄人口相对分散,这种不顾实地情况的并校措施,使得合并后的中心小学和初中寄宿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笔者所在地区的一所小学寄宿学生人数达到50%以上,由于教师编制不足,低年级学生基本的洗衣、吃饭以及晚上的学习都成问题。并校制度同时还带来了寄宿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导致部分小学生缺乏约束,过早产生厌学情绪,一些学生的理想、责任意识不强,从小就没有树立起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而为了照顾孩子上学,经济条件稍好的家长不得不租房伴读,客观上又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象值得重视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在2003年对全国17所农村初中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最高辍学率达到了74.3%,平均辍学率也有43%。2006年以来,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加大了投入,使农村初中辍学率得到有效降低,但在一些西部农村仍然没有达到国家教委在《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中规定的“3%左右”的底线标准[1]。西部农村学生辍学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以笔者所在县的乡村为例,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为种地收入,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不需要缴纳学费,但是上学的其他费用开支对家庭的压力仍然很大,加之目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普遍处于劣势,因学返贫的事例屡见报端,不少农村家长因而选择让孩子辍学,“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不仅在部分农村家长中开始动摇,甚至在部分学生的心目中新的“读书无用论”也正在抬头。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三)教师社会地位低,师资力量薄弱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西部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但是目前在西部一些边远乡村的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使得老师往往身兼数职,劳动强度很大,他们缺少像城市教师参加的正规培训、继续教育、理论进修等机会,对自身的工作认可度不高。加之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不高,致使许多农村教师难以安心教学,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强,教师转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对甘肃省3 0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调研发现,该地区有1/3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具有不同程度的离职意向[2]。另一方面,农村教师的逆向流动也是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的因素。据了解,农村学校花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培养起来的好老师,经常被城市里面的学校“挖走”,而农村中小学想要引进城市里的优秀教师人才,却受到各个方面的掣肘。笔者所了解的西部农村中小学中,年轻有为的教师补充得很少,教师老龄化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一些教师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仍然返聘教学,他们中整体素质偏低,学历多为函授、自考等,教育观念也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情势,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课改远远落后于城里。

(四)城乡教育质量落差加大,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由于我国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让现实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演变成为了教育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和城市在教育资源供给上就存在巨大差异。在一些西部的城市初中,每张课桌上都配备了宽带插口,而在有的农村学校,孩子们连上学必备的纸和笔都买不起;一些西部城市的小学拥有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不止一个,而在农村小学连一个可供学生玩的篮球也拿不出[3]。西部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层次下降,最终导致城乡义务教育教学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大。农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接受到的义务教育质量都不如城市的孩子,他们被迫成为了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代。

三、影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因素分析

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尤其与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以及具体教育政策措施缺失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关联,城市为中心、高等教育优先的政策惯性导致义务教育存在政策上的隐患。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惯性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

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地理条件多为复杂,许多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地方政府财政情况也较差。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和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导向,政府制定公共政策首先考虑、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满足城市人后才考虑到农村的情况,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容易产生“城市优先”的思维惯性[4]。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一思路显然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但是作為一种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思维定式,其仍然有较大的惯性,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城市优先的教育决策思维仍然存在。在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财力有限,在城市为中心的政策惯性导向下,承担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责任的动力不足,农村地区在义务教育改革目标、教育经费投入、教材建设和学校基本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投入均不如城市。

(二)高等教育先行发展的思路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冲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教育系统内部一直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层次差别严重,总体而言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心偏高,重视高等教育而轻视基础教育。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义务教育相关的政策,教育的重心也开始向义务教育转移。但是,高等教育先行发展的思路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依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投入,甚至已经超过了基础教育。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偏高,而在义务教育中投入的经费比重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

(三)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方针贯彻不力

按照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对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大部分地区完成了“两免”的任务,但是“一补”迟迟没有到位,这种现象在西部的农村地区中小学尤为明显。一些贫困农村的小学经常经费短缺,有的连维持学校正常管理都举步维艰。而一些集中了大量教育资源的西部城市,却不顾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现状,大力办实验小学和重点初中,同时民办的小学和初中也纷纷上马,这些学校的收费昂贵,大部分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根本读不起,就算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子女,也要交一笔不菲的借读费,使得在好学校就读成为城里孩子的“专利”。这些做法客观上把义务教育推向了市场化,违背了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政策的初衷。

四、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隐患的纾解对策

(一)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调整财政分配体制

2012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我国教育投入占国家GDP总量的4%,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经费占总教育投入的比例还较低,且有限的投入大多流入了城市的少数窗口示范小学和重点初中,农村的普通中小学享受到政府经费资助有限。美国教育行政专家罗森庭格(W.E.Rosentengel)指出,“教育经费就是学校的脊椎”,当前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仅靠地方政府的自觉性措施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还要依靠各级财政调整财政分配体制,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出台对应的经费投入分配导向政策,从体制上保证投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能够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全国的地区差异,由于西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较多,县级财力与东部沿海城市差距很大,因此投入的经费不宜与政府财政直接挂钩,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尝试建立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大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和投入倾斜力度。

(二)提高农村教师质量,探索教师队伍城乡流通机制

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地位低、待遇差、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质量都带来了挑战。因此,当前要注重提高西部农村的教师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基层教师的培训,对一些大龄的老教师应针对性地设计培训的课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探索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基地,定期举办讲座、交流经验和观摩教学等,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最终实现乡村教师培训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当前江苏、浙江等地一些地方探索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城乡流通机制,让新入编的年轻教师全部进入基层的乡镇中小学锻炼,2~3年后根据其工作业绩决定是否调入城市学校工作。这种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农村教师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有利于向农村教师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值得我们借鉴。

(三)合理安排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结构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当前,在农村生源锐减、乡镇合并的新形势下,要客观看待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所带来的新问题。例如,西部不少农村地区的孩子进城没有好学校读书,留在乡村又不愿意好好读书,以及由于过度集中农村学校,使得原本能够就近上学的孩子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纷纷辍学的现状值得我们重视。2012年7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处理好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规划,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和规划好“撤点并校”,不能再出现不顾地方实际情况“一刀切”的现象。

(四)对学校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受损儿童提供校车服务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客观上顺应了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各地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和撤并,提高了当地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但是西部地区农村地域广阔,学校的撤并容易导致大部分儿童上学距离过远,学校整体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大多采用了推广寄宿制学校来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从上文笔者的分析可知,寄宿制度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有诸多的弊端,教育部近期公布的《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因而,发展校车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以笔者所在的西部农村地区为例,大部分的乡村公路建设都较为完备,具备开通校车的路况条件。鉴于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国家在校车配置问题上应优先照顾西部农村地区,尽快推动西部地区校车立法及相关的制度,把校车问题纳入政府对教育的投资预算中,参照国际做法来规范校车的安全标准。同时,对今后要撤点并校的西部农村学校,要把校车配备作为一个前期条件。

参考文献:

[1]邬志辉.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至关重要[J].教育研究,2008(3).

[2]赵志纯,柴江.关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离职意向的调查研究[J].西部教育参考,2008(2).

[3]王佳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上海:复旦大学,2011.

西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 第11篇

一、当前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 2000年以来, 西部地区工、农、

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大幅度减少,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 形成了无法聚集足够资金投入支持“三农”发展项目

农村信用社也由于受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金融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 造成一社难支“三农”的现象。加之, 农村金融保险的缺失, 民间借贷不正当行为的存在以及受国家信贷规模限制等, 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制度性供给不足等问题。据资料显示, 西部地区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仅占农村资金需求的15%左右, 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满足率仅为22%左右, 在农村信用社获取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信贷支持的农户总数仅占西部地区农户总数的50.8%。

(二) 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 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本身匮乏, 加之历年来不良贷款的增加, 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规模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 西部地区近几年虽然在加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产业结构做了较大调整, 但农牧产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农业自然灾害, 加之生产经营由传统型向现代开放型转轨过程中, 存在固有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

二、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成因

(一) 在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后, 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经营战略, 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 并逐步向城市收缩上收贷款权限, 从而降低其营业费用支出, 使其基层机构单纯沦为“吸存机”

以农业银行为例, 在其它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 乡镇一级设立的网点也在收缩。据统计, 西部地区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由48.3%下降到31.2%, 平均每年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

(二) 农业发展银行成立的初衷是

接管农业银行原有的政策性业务, 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信贷支持, 以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但从成立至今, 农业发展银行仅仅承担了收购信贷支持的责任, 对后两者却无力顾及。

(三) 从西部地区农村信用合作金

融现状和作用来看, 面对金融网点收缩、政策性金融扶持缺位, 仅靠农村信用社一家难以独力支撑“三农”经济发展

(四) 目前, 农村经济正在从传统的封闭型农业向现代化的开发型农业转化过渡

在这一过程中, 源于自然灾害和市场环境的双重风险, 构成威胁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是“三农”问题不容回避前提。而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地稳定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 也有利于为潜在的农业投资提供风险保障, 降低固有的风险预期, 便于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就西部地区而言, 由于农业保险所固有的赔付率高、回报率低等问题, 近两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进程。

(五) 农业经济发展靠的是资金支持, 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会对资金需求投入加大

由于从农村金融机构无法足额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支持, 加之履行贷款手续复杂, 造成民间借贷行为非常活跃。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的状况, 但其高息放贷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而且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 进而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吸存难的局面。

三、对未来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展望

(一) 应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

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使西部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带有互助合作性质, 更贴近农户更好地发挥支农作用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积极拓展业务范围:首先, 其重点在原有的支持农副产品收购的基础上, 转向支持农产品的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生产, 并延伸到相关农产品的加工与进出口业务;其次, 要承担起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贷款等业务, 更加集中、统一、高效地运用农业资金支持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二) 根据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际

上一篇:加工缺陷下一篇: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