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的写作范文

2024-05-16

消息的写作范文(精选10篇)

消息的写作 第1篇

关键词:消息写作,缺陷,趋势

新时期,新技术革命推动传媒技术不断变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人民大众对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期的社会环境给新闻写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闻传媒生力军的消息,继承和发扬传统新闻写作技法优势的同时,更要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当前写作技法的局限性与不足,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寻求新的突破,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受众需求。

一、写作各个环节的常见问题

(一)选材:题材角度,陈旧重复

与通讯相比,消息的选材范围要宽泛许多,可如今的消息,总是年复一年地报道陈旧的题材。比如除夕夜,总要报道那些坚守在第一线无法与家人团聚的工作者;春节期间,总要报道各级领导对困难群众的慰问;植树节,总要报道某某团队带领小学生一起植树以及我国目前植树造林的成就。新闻竞争加剧,每个记者所能获取的新闻资源减少,上面这些老题材并不是不能报道,只是记者要深入采访,坚持独立思考,力求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题材,不同的记者,只要能找到新颖的角度,是能写出不同内容的消息的。如情人节前夕,大部分记者将写作题材锁定在第二天情人们如何度过浪漫的节日上,有的记者却以玫瑰花为报道对象,探寻玫瑰花涨价的问题,更有记者另辟蹊径地去采访城市郊区租地种植玫瑰花的外来农民,这样的角度会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消息写作的多样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结构:谋篇布局,较为臃肿

新时期,在行文结构上,类似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等消息的纯粹倒金字塔式结构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式结构、时间顺序式结构或者自由式结构。这些新的结构形态必然增加谋篇布局的复杂性,记者把握不当,很容易造成消息结构臃肿、段落层次混杂等问题。

(三)表达:语言风格,诸多不良

获取了新闻素材,选择好新闻角度,谋好篇布好局之后,就要进行文字表达了。在语言表达上,当前存在诸多不良的风气:首先是官腔十足,比如写某个会议,常常就是“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这些字眼往往被受众所排斥。其二是夸夸其谈,记者采访不深入,写作材料捉襟见肘,因而反复讲一个事例,重复同样的观点。其三是滥用假托,我们经常看到类似于“此间观察家认为”“消息灵通人士说”“现场专家指出”“据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语言,这是记者在假借某一并不存在的人“发言”,这种滥用假托的做法有违客观性原则。其四是不准确,类似于“公交车轮从头越”“十米高空脚打滑哦嗬”“广州‘酷’毙三十余人”的表达屡见不鲜。

二、外在基本构件的常见问题

(一)标题

首先是报纸消息标题,新时期的报纸标题实题多、层次丰富,有时还会用到提要题,这种变化会导致标题与消息正文大量重复,标题被强化了,正文却被弱化了。其次为网络消息标题,为了刺激广大网民的眼球,吸引他们点击,类似于《屈辱我竟被两个男人凑钱包养》的庸俗标题充斥着网络主页,还有以偏概全的标题,内容为“某某专家表示,中国大学毕业生中仅不足10%有能力在外企工作”,标题却为《中国大学毕业生中仅不足10%有能力》。

(二)导语

新时期,第二代导语仍为“金科玉律”,特别是会议新闻的导语,一般就是“××时间,××地点,召开了××会议,会议由××主持,××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此类导语相当死板,可读性不强。另外,有的导语过多地应用背景材料,造成冗长重点不突出,受众看不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要素,

(三)背景

背景材料的运用原则是为新闻事实服务,当前部分记者为了凑字数、扩充消息内容,过多地运用背景材料,造成了喧宾夺主、文不对题等怪象。与之相反的是另外部分记者不用背景材料,对专业术语不加解释,造成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费解,如2005年9月27日《中国青年报》上《最高人民法院将增设3个刑庭应对死刑复核权收回》一文,消息从头到尾都没有解释“死刑复核权”这个较为专业的名词,恐怕一般受众难以理解消息内容。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新时期我国记者习惯于将时间作为紧接消息头之后的第一句,笔者统计了十多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品,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消息以时间作为开头。这种写法本来无可厚非,可很多作品并没有用到最近时间点,时效性极差。如1996年的二等奖消息《508个村“减肥”2.6万亩地再生》,该文导语中的时间是7月16日,而见报的时间是7月23日,还有2004年的二等奖消息《行前加“法制餐”在外送“普法饭”》,导语中的时间是4月26日,见报的时间却是5月21日。西方新闻界有个说法,“能用到‘今天’就千万不要用‘昨天’”,就算无法实现这种要求,也要寻找新的新闻由头,尽量缩短新闻发生时间与被报道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由此可见,在消息的时效性上,我们的新闻记者还得多下工夫。

三、消息写作技法的发展趋势探析

消息写作技法的变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科学技术、媒介形态、受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新时期,我国消息写作技法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那些优秀的技法会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延续,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创造性的技法又会被逐渐推广运用。目前,我国消息写作技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客观笔法与“新新闻主义”的共存与博弈

“客观主义”报道思想源于西方,19世纪,西方报刊的政党派性逐渐减弱,报刊由意见表达的工具向信息传播的载体转变,报刊记者也希望从党派斗争中解脱出来,他们把自己当作时代的记录者,在消息写作上将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分开,提倡不带有任何主观立场和态度倾向的客观报道。“客观主义”报道思想也影响着我国的新闻写作,该思想于19世纪后期传入我国并于“五四”之后得以广泛流行。后来,由于我国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兴起和“客观主义”自身的局限性,该思想在我国慢慢衰落。

客观笔法不同于“客观主义”。“客观主义”将人和客观世界割裂开来,提倡新闻作品“纯粹客观”,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语言文字作品必然印上作者的主观痕迹,社会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消息记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必然影响他们写作,记者的大脑相当于一个“暗箱”,经过大脑加工而成的作品,或多或少会带上某些意见信息和文化信息。客观笔法借鉴了“客观主义”的优点,记者在写作中不能直接表达观点、发表议论,它以真实性为写作的前提和生命,讲求事实第一性,记者要客观地叙述事实,不过,客观笔法允许记者采用各种技巧将倾向性隐藏于事实的表达中。

目前我国的消息写作,客观笔法与“新新闻主义”共同存在,一方面,新闻本源和新闻价值的回归要求用到客观笔法,另一方面,媒介竞争和受众对信息的高要求又促使记者改良运用“新新闻主义”技法,二者还会长时间博弈下去。

(二)实现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的统一

一篇优秀的消息,首先要具有新闻价值,这是满足受众需要的前提,也是消息的本质属性。而新闻传媒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喉舌,作为新闻传媒生力军的消息,也必须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另外,消息还要具有可受性,要符合受众的审美要求。如何发展更新消息写作技法,实现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的有效统一,将是我国消息写作以后要重点面对的。

(三)自由化写作促使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消息导语的写作 第2篇

□翟河贵

● 导语的作用与重要性 ● 导语的形成与发展 ● 常用的五种导语样式 ● 几点技巧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一、导语的作用与重要性

导语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直接揭示消息的主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整篇消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的核心。导语在消息写作中,占有非常关键的位置和非常重要的份量;消息成功与否,精采与否,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导语决定消息的成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教授曼彻尔说:我写新闻,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琢磨导语。

新闻界有一个共识:编辑最见功力的是标题制作;记者最见功力的写好导语。美国新闻学家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

要想写好消息,就必须先写好导语。导语是写消息的门槛,也是写消息的神龛;导语是写消息的最低要求,也是写消息的最高境界。美国报业巨子赫斯特说:“如果你写的第一句话打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正因为导语的重要,琢磨和研究导语的写作技巧,就成为了名记们的不懈追求,以至有了样式纷繁的导语,也有经典和现代的第一、第二、第三代导语。

二、导语的形成与发展

导语的写作形式源自电报。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了电磁电报。1851年,美联社率先将它用于播发新闻电讯。1861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因战火与电讯的原因,逼着记者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从而诞生了消息导语的形式,促成了消息“倒金字塔”结构模式的形成。消息早先有五要素,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re(何地)、when(何时)、why(何故);后来又发展为六要素,即增加了how(如何)。不同时期的导语,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代导语,要求五要素齐全。

例: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从一艘澳大利亚轮船上发回一条消息,其第一段就是五个W俱全的导语:

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横扫萨摩亚群岛。结果有6艘战舰和10艘其他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碎,要么被摔到海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德国的142名海军官兵全部葬身海底。

这条导语被当作第一代导语的经典,一直沿袭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代导语要素俱全,因此又称为全型导语。

人们因嫌第一代导语冗长,重点不突出,于是诞生了第二代导语。其特点的是,在导语中只交待最重要、最新鲜的部份要素。于是,又被称为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假如对上面的导语进行变通,则成为:

3月16、17日,美德两国的6艘战舰和10艘其他船只遭猛烈风暴袭击,全被掀到礁石上摔得粉碎或被摔到海滩上搁浅,142名官兵全部遇难。

现在又有了第三代导语。它是在第二代导语的基础上,着意突出要表现的要素,将其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又称为丰富型导语。假如,再修改上面的导语,则成为: 飓风将美德两国的6艘战舰和10艘船只像树叶般抛向空中,而后重重地摔碎在礁石上,或像一堆废钢铁散落在海滩上,142名官兵葬身海底,无一幸免。

导语在要素上结构上的演变,决定了在形式上也呈现多样性,主要有:1.叙述式、2.描写式、3.提问式、4.评论式、5.引用式等。

在此五种形式中,也有人归纳出导语的20种写法,它们是:1.一语破的法、2.设置悬念法、3.欲擒故纵法、4.化静为动法、5.拟人修辞法、6.数字对比法、7.速写勾画法、8.巧用背景法、9.古诗名句法、10.烘云托月法、11.抑扬顿挫法、12.特写镜头法、13.曲径通幽法、14.一张一弛法、15.小中见大法、16.先声夺人法、17.拉近时间法、18.提问作答法、19.有意重复法、20.化整为零法。

三、常用的五种导语样式

导语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很多,各有特色,各有妙处,但万变不离其宗,统而观之,也就五种基本样式:

1、叙述式

也有的将它称为直述式。它用叙述的方法,把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捷明了地概括叙述出来。叙述式导语优点是开门见山,直接展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语。

例:《玉屏箫笛博物馆成功注册登记》(张炜)

近日,我县玉屏箫笛博物馆设立申请获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设立并予注册登记。至此,贵州省内唯一以箫笛为主的专题类博物馆,终以合法身份正式跻身全国博物馆行列。

这是一条典型的叙述式导语。除日期模糊外,其余都清晰醒目,读者一目了然。

又例:《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罗厚裕 汪承宏)

11月18日,县委书记王俊铭,县委副书记、县长安孝荣等四大班子领导率各乡镇、县直部门负责人组成党政代表考察团,赴黔东南州丹寨县考察学习。

叙述式导语容易把握,又直观醒目,以至成为报纸的最主要导语形式。因其平铺直叙,相对就显得苍白乏味。

2、描写式

也称渲染式,它采用文学的手法来描写、比兴、烘托环境氛围,营造一种让读者亲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直接置身于现场。这种形式,主要用于较大场面的描写,其场面与氛围轻松且亲切,易被读者接受。

例:《田坪镇头花蓼喜获丰收》(李方红 郑周刚)初冬时节,正是中药材头花蓼的收获期。

11月18日下午,田坪镇党委书记张勇带领班子成员一行人深入头花蓼种植基地指导收割工作。在冬日的暖阳下,一派红花盛开的田园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收割药材,有的在搬运,一片丰收景象。

无论视觉还是感觉,都比叙述式来得爽快,而且,作为导语要表现的内容和传递的信息,并没有因文学描写而受影响。

又例:《扮靓农村新画卷》(罗厚裕)秋高气爽稻翻浪,依山傍水啁啾声。

近日,笔者在村支书姚元文的带领下,走进位于七里塘村的贵州种猪养殖厂。一进厂门,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清洁的水泥地面、整齐划一的猪圈厂房。正在调配母猪食料养殖场老板张吉平,忙着蹭去手上的粉屑,笑呵呵地大步迎向我们。

真像展开的一幅画卷,一幅新农村的秀美图画。天空,秋色,稻田,溪流,鸟声,猪场,还有笑呵呵的养猪人„„描写式导语,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种导语形式,因为文学的修辞手法很多,所以相对而言,它的形式就更显得灵活,也就更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提问式

也叫设问式,是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摆出困惑,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以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文的欲望。

例:《舞阳河岸的曙光》(奚旺)玉屏能够再度崛起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一问,拨动了多少玉屏人的心弦。这问话,积压在玉屏人心中已是好些年头。看下去,为什么肯定说玉屏能够再度崛起,求索这个中的奥秘。

又例:《送去一片温暖和问候》(任坚琴)

当中秋月圆家家都在沉浸天伦之乐的温馨时,是谁在牵挂着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非常人性的提问,揪住了读者善良与关切的心。不禁往下看去,在这特殊的时候,是谁将温暖将关爱送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的心上。

设问式导语,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无论导语中答与不答,在主体内容中都是有答案的,而且一定是确切的答案。

4、评论式

也叫议论式,它从议论入手,或把议论与叙述结合起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这种评论应言简意赅、干净利落。

例:《十字路口的‚美丽风景‛》(龚永文 王绍莉)自我县交警首支女子协管中队的警花们正式上岗以来,人们在经过城区七眼桥路口、北门桥头路口时总是可以看到,马路中间英姿飒爽的女协警,用优美利落的手势和标准洒脱的动作,指挥着来往车辆通行,成为十字路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警花本来就是一道特殊风景,而玉屏突然冒出一支女交警中队,警花们在城市的中心区英姿飒爽的表现着她们的风采,的确让市民们眼前一亮,似觉猛然间真的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作者肯定的语气,透着赞许,也流露出欣赏。

又例:《妇女小贷为勤奋妇女再添新衣裳》(姚玉娥)提起大龙镇草坪村的杨木珍,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个致富不忘众乡亲的种植致富带头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她 7 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柑桔种植大户。

这种评论式导语,语气非常肯定,也非常坚决。其实,这种开头太过直露,往往是初学写作的人用得较多,熟手和资深的写家一般都不太用这种写法。严肃的道理,铁定的判断,有时是可以在轻松的微笑中说出来的。

5、引用式

也称引语式,是指引用他人或文章的话语来提示主题或引出主要事实。这种导语引经据典,说服力强,观点鲜明,主题突出。

例:《亚鱼乡:危房改造暖人心 百姓笑颜住新居》(张高 洪佑文)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我一辈子可能也住不到这样的新房。‛11月17日,初步建好新居的亚鱼乡瓮袍村低保户老人杨精树在自家新房里激动的对笔者说着他的乔迁感言。

危房改造,利民慧民,造福百姓,益于社会。乔迁新居的农户有感而言,发自肺腑,可信可亲,吸引读者看这新旧两种不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变迁。

又例:《友好合作红纽带 架起南北彩虹桥》(潘晓婷)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多岗位锻炼、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作为后备干部实践锻炼的主要方式‛。10月25日,我县选派了10名干部远赴河北省曲周县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踏上异地学习锻炼的新征程。异地挂职锻炼,玉屏早已有过,的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与锻炼干部的途径,然而眼前,到河北曲周挂职锻炼却与往日有截然不同之处。河北曲周,是现任县委书记的成长地,两地干部交流挂职锻炼,远非他地可比,一定会有更大更实在的收获。

导语写作,写法是各式各样,有人认准一种就一成不变,有人则在时时练新,摸索新的奇的美的巧的写法与效果。不管看样出新,基本上都是由这五种派生,或说是在这五种的大框子内。

有一种理论是将导语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和“复合式导语”。其实,这三种形式,并没有超出上述五种导语的范畴,只不过是划分的方法不同而已。“硬式导语”,意思是导语来得直白一些,情感色彩要重一些,观点更鲜明一些;它大体上倾向于叙述式导语。“软式导语”,则曲折与委婉一些,更接近于描写式导语。“复合式导语”,也就是二者的因素都考虑,只看更侧重于哪个而已。持这种理论的人倾向于,硬式导语适合时效较强的报纸类媒体,软式导语适合时效不很强的杂志类媒体。

四、几点技巧

1、突出新闻价值

导语凸显的是消息的新闻价值,至于消息的要素是不是全,或是占有几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最关心和最想看到的。这里,以威 9 夷大学新闻学教授弗兰克尔在“中国记者培训班”上写的三个导语为例:

例1:今天早上7时,4辆救火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北草木街871号,火被扑灭,无一人伤亡。

例2:一个寡妇和她的5个孩子,于今晨7时从熊熊火焰中的北草木街871号二楼破窗而出,母子安然无恙。

例3:今晨7时,北草木街871号被熊熊烈火所吞噬,而户主卡琳娜和她的5个孩子站在一旁眼看着自己的房屋被火毁掉。

通过比较能明显发现,例2选准了最关键的“WHO”(谁)。寡妇从熊熊火焰中的二楼破窗而出,且安然无恙。这样的关键词句,摄人心目,简洁传神,突出了最核心的新闻价值,自然是最佳导语。

2、言之有物,实际实在

导语贵在开篇有物,切忌空洞,力避满是概念和口号,不能有太多人名、头衔、单位名称,避免因此冲淡重要的新闻事实。如:

12月10日上午,县农牧科技局地震观测台、政策法规股、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农机中心、种子站、土肥站等13个站股16人,利用休息日到县工商银行门前开展了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制精神’的2011年‘12.4’法制宣传日农业法制宣传活动。

罗列太多的单位名称,看着就累与烦。“13个站股16人”、“利用休息日”,这样的数据和时间,完全没必要在导语中出现,它不是这条新闻的核心内容与价值。再如:

10月31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孔锦率省文化厅社会处处长王德文、副处长虞奇勇、人事处处长王宁一行,到我县检查指导文化工作。

同样是罗列太多的官名,一长串官名于导语并无实际意义,没有作用与价值。有用的仅仅是“10月31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孔锦率队到我县检查指导文化工作。”

3、灵活安排词序

重要词语放在前面与放在后面,于导语的份量会有相当大的差别。位置得当,醒目富有视觉冲击力,位置失当,则效果大打折扣。

例一:体育馆里挤满了前来观看演唱会的热情观众,他们都为一睹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风采,现场欣赏她的原声真唱。

例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第一次来到玉屏演唱,整个体育馆里挤满了的热情观众,以一睹她风采,现场欣赏她的原声真唱。显然,例二的效果更好一些。将宋祖英放在开头醒目的位置,同时强调她是第一次来玉屏开演唱会,以至出现轰动的效果。

4、巧用动词

动词是让消息变得生动的词汇。美联社1974年修订的《编辑手册》中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提出了10个要求,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要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即使是动词,但只有一个是最准确与最生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推敲”。例:

今天下午格林尼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电)

这条导语的后半部分本来可以写成“从而成为又一个掌握了核技术的国家”或“从而使中国加入到核技术领先的行列中”,“成为”“加入”虽然是动词,活性却不强,而“闯”字一下子就显得形象化,动感十足,也人物性格化了。

5、多用短句

在消息写作的“十大规则”中,有这样一句话“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就是强调要多用短语。如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就非常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五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具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还有一些需加以注意的地方,这也是写作的技巧之一,如:不要把导语写成全篇事实目录,导语只写主要的、又能引出全文的事实。导语要少写细节和附属事实,至多只用一个细节,而且要有典型性。导语里不要堆满数字,数字太多,给人以枯燥感,让人厌烦。

改进消息写作探略 第3篇

新闻宣传首先要考虑受众的要求,新闻写作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知识水平、认识水平的逐年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科学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群众的精神需求的构成、内涵、特点、指向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适应这种变化。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要求下,消息以求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等特点,更快、更强地适应了广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人们要求新闻也应适时代步伐,不但要快,而且要扼要。同时简洁的新闻报道,短小、灵活、及时的消息,使得报纸、广播或电视节目容量增大,充分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正是如此,消息这一新闻体裁中的“轻武器”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广大受众的重视。然而,就是这支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消息大军,目前正被大量内容无奇、写作平淡的作品充斥着,时代在前进,可很多消息仍是用着老面孔、老套子,无法满足人们信息的渴求。

作为常规性武器的消息,在内容形式还是采编工艺流程上,都需要改进和创新。消息写作创新,首先要强调的是规范,这主要体现在重视标题、导语、背景材料的穿插等方面。其次,要勇于突破模式。消息的表达形式离不开具体内容而单独存在,而是与内容的表现过程一起来完成。很多人不顾具体事物特点和表达需要,写出来的消息冗长又平淡,不仅给读者老一套的感觉,让读者生厌,而且新鲜的事实,富有生气的现实生活,一旦被纳入这些老套子,也便变得沉闷而毫无生气了。要想发展、创新,就应善于吸收国内外受推崇媒体的先进经验。再次,要改进消息写作,还是要在“新”字上做文章。传统的理解,新闻的“新”一般是指第一时间发出的稿件和人无我有的内容。但在当今时代信息大量涌现,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仅仅这样来理解新闻的“新”是不够的。因为社会事物的不确定性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人们在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有什么”“是什么”,更想了解“为什么”,并进一步了解“说明了什么”。要想满足受众后面两个要求,新闻不仅要尽可能地扩大信息量,而且要有丰富的信息内涵,做到既可读、可看、可听,又耐读、耐看、耐听。这就要求新闻不但题材要新,而且要做到意义出新、视角出新、形式出新,真正做到人有我优。要求记者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脉络熟谙于心;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我们国家各个发展时期的指示精神,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和全局意义的新闻事实。

另外,消息的形式出新也是重要因素。形式是消息的外部形态,它不是游离于外在的表象,而由消息的内容和社会需要所决定,反过来又对消息的效益产生能动的影响。做到形式出新,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善于创新,利用各种手段,用最好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这里视角出新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这个基本点就是从受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出发采集和编发新闻稿件,这是调整视角的前提。受众不是没有思想的,读者有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他们不喜欢现成的官话式、套话式和结论式的报道,而是愿意在记者提供的信息中掌握尽可能多的实质性信息,自己分析得出结论。

让消息唱主角,让优秀消息作品多起来,已经成为众多新闻单位的共识,但真正要做到让每一条新闻、消息都能受到读者认可,还需要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

互联网传播中新闻消息写作的逻辑 第4篇

新闻消息, 用事实说话是极其重要的特征, 也是客观报道的形式。消息一般来说篇幅短, 一般来说几十字、几百字就足够, 因此列宁也称消息为“电报文体”。特别是在21 世纪,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时间观念也随之增强, 受众希望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为了迎合受众需求, 一些网络上的新闻往往会选择优先显示新闻中最吸引受众的地方, 但是压缩后的新闻由于编辑或作者的粗心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影响了受众对于新闻消息的理解, 也不符合新闻对于报道事实的要求。

通过总结发现, 互联网上新闻消息的逻辑错误主要出现在未遵循同一律和直言命题规范化后造成歧义。下面本人将从这两方面具体阐述观点。

1 未遵循同一律

作为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是指在一个思维过程中, 必须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概念来进行判断。互联网上的新闻消息出现未遵循同一律的现象主要是未遵循思维对象的同一, 使得受众在阅读时产生误解。例如:雷锋网2015 年12 月29 日的新闻《这是真的颠覆! i Phone7 :苹果手机的终极形态》, 新闻标题给人的第一印象, 是新闻要讲i Phone7 手机的配置一类的“果粉”们所关心的问题, 可是新闻中却并未讲述任何与i Phone7 的配置有关的东西, 而是讲苹果公司有可能将公司发展的重心转移, 文中主要讲艾夫斯对于苹果未来研发重心的判断, 他认为苹果在发布i Phone7 后将他的研发重心转移到另外的产品上。

这篇文章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文章并没有原来意义上使用这个判断, 而是用另外的判断代替了它, 在论证他的观点时, 中途改变了研究的对象或研究重心。

在现在的互联网新闻消息中, 这样的问题很常见, 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将标题写得极为吸引人, 然而新闻内容却与新闻标题没有太大联系, 这种又称为标题党。他们的主要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文章的标题十分夸张, 可是帖子的内容有时候却和标题的关系不大。在互联网上, 标题党的行为会严重误导受众, 严重地说这种行为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受众, 标题党现象是网络传播中信息传递者自由泛滥的结果, 这些人为着自私的目的, 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肆无忌惮地传播虚假信息, 如果任由他们肆意发展, 和谐阳光的网络传播环境将荡然无存。

2 命题规范化后造成歧义

在新闻消息中, 各种形式的消息有些以标准形式表达, 有的用非标准形式表达。这些消息中, 有的省略了主语, 有的省略了谓语。在受众阅读的时候, 脑中会自然的将这些以非标准形式表达的句子规范化, 但由于新闻消息中网络编辑用词的不准确, 受众将其规范化后会造成一些歧义。例如:搜狐新闻2015 年12 月28 日的新闻《男子替朋友送花惹误会被女友当街KO在地》, 文章中有“经了解, 原来是男朋友帮人送礼物, 同事起哄传到了女朋友的耳朵, 这才有了当时的一幕。”的句子, 这句话省略了主句的主语, 全句规范化后应该是:经了解, 原来是女孩的男朋友帮人送礼物, 同事起哄传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里, 这才有了当时的一幕。但规范化后,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明显会出现歧义, “同事起哄传到了女朋友的耳朵”,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同事起哄”这一行为被传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里, 也可以理解为“同事起哄将男孩给人送礼物”传到了女朋友的耳朵里, 这样会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也不符合新闻严肃认真的要求。

腾讯网2015 年9 月11 日新闻《甘肃50 多名小学生吃统一配发早餐后疑似中毒》中描述事件为:“该小学有在校学生120 余人, 目前有50 多人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无生命危险, 目前定性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初步推测中毒情况与早上配发的这批营养早餐有关。”这句话中同样也是省略了主语, 根据新闻描述, 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事发小学, 但是通读全文, 我们可以认识到, 这里推测中毒情况与什么有关的既可以是该小学, 同样也可以是医院或者县调查人员, 这里省略了之后带给受众的信息并不完全, 容易引起歧义。这样的消息不能给读者提供准确、明晰的新闻信息, 并且会引起读者可能的曲解甚至误解, 并不利于新闻的传播和发展。

通过上述研究, 本人发现, 网络新闻消息写作中新闻编辑的业务水平需要提高, 互联网时代, 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渠道宽, 网络新闻编辑在整理新闻报道时候更应该注重对于新闻消息语言的锤炼, 遵循逻辑学中的基本原理, 将新闻消息更加完整、准确地呈现新闻内容, 对新闻和事件负责, 同时也对受众负责。

摘要:新闻消息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具有很高的逻辑要求, 但是近些年来,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 网络新闻编辑水平参差不齐, 造成了部分新闻消息的逻辑缺失, 使得受众接受信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在21世纪, 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观念强, 受众希望在最短的阅读时间里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但是压缩后的新闻由于编辑或作者的粗心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影响了受众对于新闻消息的理解, 也不符合新闻的真实性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网上部分不合逻辑的新闻消息, 希望能从中发现互联网传播中新闻消息写作的要点。

关键词:新闻消息,写作,逻辑,互联网

参考文献

消息类新闻的写作 第5篇

消息类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性、时效性、文字少、篇幅小。消息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

新闻五要素: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 何)。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一)标题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对于标题的拟定我们的要求较低,只要能突出消息特点、说明消息事件就行)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注:标点符号正确规范。(特别是逗号句号、逗号顿号的区别等。)消息写作的原则和要求: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面。

3、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坏消息里的好消息 第6篇

本期封面故事讲了一个关于券商的故事。市场太好了,券商都赚翻了,但它们很有忧患意识:只给用户提供帐篷再也不能赚到什么大钱了,至少也要成为一个卖镐的,或者卖一卖淘金指南手册。于是,它们着手甩掉沉重的营业厅包袱,把这些实体部分变小,把更多业务转移到线上,实现更多的互联网创新,为的只是一个目的:黏合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并卖给他们更多的金融投资产品。

抢夺新股民,获得更多的账户,这也意味着未来可以获得更多IPO业务—毕竟那么多公司正在从美国证券交易市场私有化,重返A股。你能在本期快公司中读到360的私有化和退市难以解决的问题。

大好的机会摆在面前,哪个券商不想成为中国版的高盛呢?然而,在这条路上,已经有了众多挑战者。首先是那些掌握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公司。6月25日,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推出在线银行MyBank,腾讯投资的微众银行也试水一段时间了,尽管功能受到限制,你还是能感觉到金融版图的变化。

BAT对金融业的创新起了催化作用。两年前诞生的余额宝在引起了一片惊涛骇浪之后,如今收益已归于平静,但其实它只是个试验版本,其后又陆续诞生了许多基于互联网的理财产品,比如蚂蚁金服的淘宝100指数基金—一款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以及恒生聚源积累的数据产生的股票基金。除了BAT,更多的选择也来自雪球、东方财富、91金融和华尔街见闻等平台,它们不但向券商输出软件技术,还自己研发投资产品。这些公司既是券商的合作者,也是它们的挑战者。

要知道,中国的股市在设立之初只是为国企改革融资服务的,金融行业则一直处于国家和国企垄断之下。如今的这些变化会让你感到金融证券业对于个人用户的友好—投资证券变得更便利,用户可以选择的投资产品也正变得越来越多,他们很容易获取成熟玩家的交易经验而更快上手。

随着注册制和利率自由化的施行,未来中国金融业将发生很多变化。你能看到的是,在3个月内就有4000家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成立,不久前,房地产公司万达在3天内在线众筹到50亿元资金—金融市场从未像眼下这么具有想象力。

不要认为这事儿离你很远。就像经济学家陈志武提到的,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它可以摊平我们一辈子的消费水平,发达的金融证券业务甚至可以提高你整个人生和社会总体的幸福水平。英国之所以在18世纪远远超过法国,就是因为它有更发达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市场。信贷、保险等种种业务也会伴随着证券技术和市场的变革而发生改变。

浅谈在消息写作中如何捕捉新闻线索 第7篇

一、“三点”原则把握新闻线索

1. 抓“热点”。

新闻的新, 不仅仅表现在时效性上, 更突出体现在内容的新颖性和差别性上, 从这个角度讲, 扑捉新闻线索一定要寻找“热点”。一是“新鲜出炉”、热气腾腾, 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采写, 才能第一时间发布, 占领宣传战线的制高点。二是“新鲜热辣”, 吸引眼球。要善于从繁多的现象描述中进行判断梳理, 对一条新闻线索的诸多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摘选最新颖、最鲜活的内容, 才能赋予新闻线索强大的生命力。

2. 抓“焦点”。

常常我们面对一件新闻事件时, 会有不止一条新闻线索, 但我们在捕捉线索的时候, 必须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哪条线索的价值最大。价值有主有辅、有轻有重。一个成功新闻从业者, 就是要紧紧把握同一新闻事实中价值最重、起主导作用的内容或方面, 进而切入主题展开描写, 起到深化主题、引领读者的作用。这里举一个反面例子, 某报纸报道当地一水力发电站投用的消息, 300多字的内容里有近一半的篇幅在列举参加投用仪式的领导姓名和讲话, 而水电站投用对当地工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却只有短短20余字, 这就是典型的价值错位, 没有抓住“焦点”。

3. 抓“亮点”。

新闻写作的秘诀在于细腻的观察。在消息写作中, 更要注意观察新闻线索背后的细节, 摘选激动的瞬间、温情的画面和感动的泪水, 作为导语的重点描述对象, 给文字赋予强烈的画面感, 把读者的眼球紧紧抓住, 进而充分发挥新闻线索的价值。笔者撰写的《结对子结出金果子》一文, 主要描写所供职企业一基层车间创新培训方式, 让员工走上讲台给车间主任、技术骨干讲解学习心得, 以教促学提升综合从业素质的内容, 但导语并未涉及主要事项, 而是选取了一名首次走上讲台员工的状态:“手心出汗、脚步虚浮, 短短两米的讲台好像天边那么遥远”, 用细致的描写突出了员工从“学生”到“教员”这一身份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冲击, 有效吸引了读者的视线, 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突出特色选用新闻线索

1. 学会“海底捞”。

一些基层通讯报道员常常遇到一个问题:没有新闻。尤其是从事宣传工作一定时间后, 看周围的所有工作、生活都是常规性、程序性的, 找不出有写作价值的新闻线索。其实这是新闻敏感度钝化的突出表现。实际上, 很多新闻线索在没有被发现之前都很相近或相似, 很难找出特点。这就需要通讯员“大海捞针”, 仔细分析每件新闻事实中的唯一排他特质, 确定写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如每年“五一”、春节等特定时期, 各媒体都会采写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劳动者, 但我们如果多加些筛选条件, 比如坚守偏远岗位的“哨兵”, 即将退休仍心系一线的“老兵”, 上有老下有小忙完家里还要奔赴岗位的“妈妈兵”, 就会写出不一样的消息来。

2. 练就“火眼金睛”。

一些新闻事实就像火龙果和榴莲, 鲜嫩可口的真相常被令人却步的表象所掩盖, 不作深入采访, 不刨根问底, 常常会错过宝贵的新闻资源。而有些消息的新闻点则是躲在不起眼的地方, 不认真看你就看不见, 摸不着, 必须大浪淘沙般地洗练, 深挖细究, 反复透析, 才“滤尽黄沙始见金”。

三、逆向思维挖掘新闻线索

新闻敏感度降低时, 写作会出现“惯性”, 特定时期、特定季节或特定活动时的新闻采写这种惯性尤为突出, 如果顺着“惯性”报道, 消息往往干瘪无味, 这时就需要我们反转过来, 逆向思索, 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 在平凡事件中发现不平凡。

笔者供职的大庆石化公司, 由于其生产的高危性, 安全受控尤为重要。但长年累月的安全生产报道下来, 常常会觉得没有新的角度和线索。一位同事在采访基层生产厂时, 被采访对象表示:我们这二十多年都是这么过的, 也没啥新闻啊。常规采访思维可能会使得大多数通讯员选择放弃或另起炉灶, 但这位同事采取逆向思维, 敏锐地发现:在这种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化工生产装置区, 居然20多年如一日安全平稳生产, “没有新闻就是最大的新闻”, 在这种思维的引领下, 通过深度沟通, 深入挖掘, 采写出《行走在“火药桶”旁的20年》, 在中国石油报上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

2. 注意把握尺度, 杜绝哗众取宠。

消息的写作 第8篇

1 场景的呈现

叙事离不开写人, 写人离不开记事, 新闻事件一般有人物的参与, 人物的血肉灵魂也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典型事件呈现出来。而我们写人叙事的时候, 最直接最客观的一种方法就是“再现场景”, 就是把发生在人物身上的相关事件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自客观报道手法产生以来, 对场景的呈现就成了新闻写作的一种基本笔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特别是新新闻主义产生以后, 这种笔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1 场景呈现的叙事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消息写作的叙事结构较为简单, 还原场景或场景再现一般单线索推进, 大多采用纵向的时间顺序、横向的空间变换或因果逻辑关系来安排布局材料。一般而言, 场景呈现的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构造, 首先交待人物出场 (事件发生) , 再描述人物的活动过程 (事件发展直至高潮) , 最后写人物离场 (矛盾解决, 事件结束) 。这种呈现方式线索单一, 思路连贯, 受众容易掌握消息中事件或人物的来龙去脉, 对新闻信息的接受相对流畅。

但是, 新时期很多记者认为这种写法过于按部就班, 模式性太强、创造性不够, 无法体现记者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因此, 我国现今很多消息在叙事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被打破, 记者往往只截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性场面来写, 然后采用新闻跳笔的手法, 断裂行文。

例如, 《他出了水就是个普通人他们眼中的菲尔普斯》 (《南方周末》2008年8月21日A5版) 一文, 文章用了三个小标题《“妈妈, 看, 金牌”》、《“干嘛一定要住五星级酒店”》、《“现在他已经非常自信了”》, 分别再现了有关菲尔普斯的一些精彩场景。文章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而是根据主题的需要, 截取了一些生动的镜头或画面, 然后将它们串联、组合到一起。这种结构方式很像影视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 将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镜头排列组接在一起, 实现再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或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目的。

1.2 场景呈现的叙事内容发生变化

在场景的选择上, 以往的消息都喜欢选择大的具有轰动效应的场景来写, 这样写出来的新闻事件缺乏个性, 没有特色, 或者新闻人物“有灵无肉”, 新闻记者能站在所处时代的高度把握写作方向, 极力渲染新闻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境界, 人物的“灵魂”貌似是有了, 但人物的“血肉”却虚无缥缈、不够丰满, 人物形象整体显得空洞抽象。现今, 场景呈现的内容选材已经发生了变化。多数记者开始重视“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 既写那些关键性的“大”场景, 也不忽略小事、小点滴, 既有“正像”的场景, 也有“反像”的场景。

例如, 《唐祖华:村官“火线”升镇官》 (《南方周末》2008年6月12日A12版) 一文, 既写了唐祖华在汶川地震中连夜送地震专家到唐家山堰塞湖查看水位以及为1000名去唐家山堰塞坝执行爆破任务的官兵带路的两个大场景, 也写了这位村官为协调村民分方便面矛盾而发怒以及“扑上去就哭”、不好意思接受记者赠送的干净衣服的一些小场景, 既写了这名抗震英雄刚毅的一面, 又写了他作为一个普通山民的柔弱与质朴。

2 对话的记录

记录对话是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笔法, 也是记者的职业本领。“没有引语的新闻, 不论篇幅长短, 都像月球表面一样贫瘠荒芜”[1], 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 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体现, 在消息叙事中, 记录人物对话, 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客观真实, 以留给读者深刻印象。

对对话的记录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种。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 间接引语是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说话大意。在之前传统的新闻报道中, “记录对话常常是叙述、描写的辅助手段”[2], 较常见的做法是少而精地直接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语言, 这种做法保持了新闻的真实性, 比较自然, 但有时候难以达到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内心活动的目的。

大段地引用采访对象原话的写作手法, 在传统的消息中是不常见的, 传统消息中的少量对话记录是为叙述事实服务的。现在的写作笔法已经发生变化, 如《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我不代表任何国家”》 (《南方周末》2007年5月10日A6版) 一文, 除标题引用报道对象陈健的原话, 为整篇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和内容主题外, 纵观全文, 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在引用陈健的原话, 而且大部分是成段地引用。该报道的作者在稍微介绍陈健后, 便浓墨记录与他的访谈内容, 当然, 作者对陈健话语的引用是有其用意的, 读者读过之后, 对主人公陈健的相关背景、性格特征、思想情感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美国颇有影响的《新闻写作教程》一书中指出:“人家说的话并非句句都要加引号。记者要学会区别哪些要引用原话, 哪些只要部分引原话, 哪些则用记者自己来叙述。”[1]我国现今很多新闻记者在写消息时, 对于人物对话的记录, 也不仅仅是引原话, 更多的是将引原话和引大意有机结合起来。如《张国政战胜年龄的前举重冠军》 (《南方周末》2008年8月21日B9版) 一文, “‘那是我最灰心和痛苦的时间。’张国政说, 他的训练成绩比全国冠军要高出二十多公斤。”这就是引原话和引大意的巧妙结合, 加引号的是引原话, 后面的是引大意。

3 细节的描写

传统的消息写作要求尽量少用细节描写, 即使描写, 也要有分寸感。所以在传统的消息中,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素描或白描的表现笔法。例如《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 (《人民日报》l999年5月8日) 一文:“晚9时始, 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 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5层楼顶一直穿人地下室, 使馆内浓烟滚滚, 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该段内容采用的就是白描的笔法, 只用简单的笔墨交代事件过程。

现今的消息叙事, 已经跳出了素描或白描的限制, 在细节描写上采用特写式的笔法:选择事件的某一场景或抓住人物的某一画面, 像电影特写镜头那样, 对这些细节进行刻画和渲染, 以加深读者印象,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监控拍下劫匪天津抢银行全程3分26秒抡锤198次砸穿防暴玻璃》 (《重庆晚报》2011年3月1日) 一文, 从“9点2分43秒”到“9点7分38秒”, 不到5分钟时间, 作者用了14个时间点作为小标题, 每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都是对事件过程的详实描写, 如“连续砸了一分多钟玻璃的劫匪不知是嫌进度慢了, 还是体力有所不支, 换用双手抡锤。他将锤子举到右后方, 更用力地砸着, 身体的晃动幅度也比先前大了很多, 连略微突起的肚皮都跟着一荡一荡的。”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式的细节描写笔法。

另外, 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上, 传统的新闻记者认为, 要想准确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困难的, 而且一个人是怎么想的, 也难以用外在的事实去证实, 因而在叙事中应该避免过多描绘人物心理, 即使要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交代, 内容也必须是当事人亲口对记者说出来的真实感受, 不然报道便会有失客观。但现今不少人却认为, 如果能够较好了解和掌握事件的内部联系、因果关系以及人物的思想认知、行为动机, 记者便可利用主观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判断。因而, 当前消息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并不少见, 有些还借用小说中的独白笔法, 展现人物心理。比如《唐祖华:村官“火线”升镇官》一文中就有大量有关报道对象心里细节的描写:“这个时候, 礼堂里不断传出救命的声音, 是救人还是拍摄?”;“作为灾民, 作为儿子, 他感觉自己是不幸中的幸运者。”;“作为村支书, 作为村主任, 他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唐对提拔是高兴的, 是有英雄感的。”

或许, 从受众层面来说, 消息叙事手法变更之后更能适应他们的口味, 因为这样的消息更加形象、生动, 画面感更强。但是, 我们在消息写作中运用这些新笔法时, 一定要把握一个限度, 最起码的, 我们不能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 我们必须坚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前提。

参考文献

[1]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概论[M].新华出版社, 2004:146-147.

消息的写作 第9篇

(一) 中国新闻奖评审特点

1. 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 评奖宗旨明确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从获奖作品中不难看出, 它们带有一定的舆论导向, 只有新闻媒体与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才能推进新闻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一届获奖稿件《法警背起生病被告》, 通过一件真实的小事, 表现了法警对人权的尊重, 以小见大体现我国司法制度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弘扬时代主旋律, 传播社会正能量。

3. 评选内容丰富。中国新闻奖共设20个评选项目, 以第二十三届来看, 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 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

(二) 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特点

1.突出深度报道, 揭露批评为主。在美国, 新闻界历来是以“揭丑”为荣, 作为媒体, 极力追求独家新闻, 避免体裁的重复, 是美国新闻界一直坚持的传统。

2.关注普通人命运。在人物报道题材上,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注重体现普通人的生活, 用典型反映整个社会环境。

3.获奖体裁多样。这点与中国新闻奖设置相似, 普利策一直针对报纸和通讯社等传统媒体, 新媒体的盛行, 让普利策新闻奖开始扩大评选范围。

二、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变化

1.新闻可视化, 强化细节, 生动性强。报道中加入了图表、数据。同时, 电视消息也增加数据图等内容, 能更加清楚的解析新闻。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新闻体裁涉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形式不再单一限制。

2. 贴近百姓, 新闻走近百姓生活。诸如, 第十三届获奖作品《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中从一个普通患者的经历入手, 揭示了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最终将“医药回扣”暴露在阳光之下。选题贴近百姓生活, 满足百姓需求。

3. 获奖作品中突发新闻增多, 更加及时。新闻讲究时效性, 无论是《拉萨暴力事件》还是《179小时, 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都在在第一时间, 以大量的信息报道事实, 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事实。

三、中外新闻奖评选的对比差异及原因

(一) 文化传统不同。新闻价值观与文化传统有关。西方坚持基督教文化, 在西方新闻中, 更多是对罪恶的揭露。文艺复兴之后, 在理性主义思想上又形成注重科学的文化价值倾向。而中国是一种“乐感文化”, 这是根源中国传统而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更加注重群体关系, 使这种整体文化反映在新闻事业上, 媒介将个人的新闻活动与社会、民族、国家利益连为一体。 (二) 产生背景不同。真正意义的中国人办报是在鸦片战争后。这一时期处于民族存亡之际, 阶级斗争复杂艰巨, 这决定我国新闻事业从一诞生, 就是政治宣传工具。新中国以后, 我国新闻事业学习苏联模式, 政治宣传这一宗旨继承下来。相比之下, 西方新闻事业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西方新闻媒体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 新闻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不接受政府的资金, 记者有较大的自由根据喜好刊登各类新闻。 (三) 办报主体不同。西方办报主体主要是商人、企业家, 相比之下, 在中国, 新闻事业成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党的喉舌”而存在。

四、建议与总结

(一)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也在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在发展过程中, 政府应更多的履行监督职能, 把评审权交给媒介组织和学术机构, 让新闻媒体能够百家齐放, 百花争鸣。 (二) 更加重视读者的地位, 让读者参与评审, 选出读者所认可的新闻, 增加评审的公正公开。 (三) 中国新闻奖的评奖规则要求不够深入, 成熟, 主要是以新闻本身的特色作为评审标准, 而且评选在字数上有限制, 在时间上有要求, 这样会限制一些优秀的未达标的新闻。

获得新闻奖是对作者的一种肯定, 虽然处于不同的媒介环境,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去粗取精, 取长补短, 借鉴优秀的评选方式, 以此来推动我国新闻实践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顾广欣.从中国新闻奖评选看我国主流新闻价值观——中国新闻奖十年综述[J].东南传播, 2008 (4) .

[2]刘绩辉.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新闻价值取向[J].青年记者, 2010 (6) .

消息的写作 第10篇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 全面反映党和国家中心工作, 热情讴歌我国建设发展成就

福建日报2010年12月26日《平潭大开发共筑两岸人民美好家园一批促进两岸往来的基础设施项目昨日开工建设》 (21届报纸消息一等奖) , 作者抓住了福建省平潭的开放开发这个重大题材。因为“平潭距离台湾新竹68海里。在这个祖国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 有两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一个是福州至平潭铁路。这是规划中的北京至台北铁路在大陆的最末端, 未来将从这里通过两岸海底隧道直达台湾。另一个是海峡高速客滚码头。码头投入营运后, 将争取开辟对台高速客滚航线, 届时从平潭到基隆3.5个小时, 到新竹仅1.5个小时。而且, 一批两岸合作协议签署, 跨越台湾海峡的交流合作更加热络。“未来平潭—台湾航线的开通, 对福建乃至两岸航运来说是一次革命, 它将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通过这两个点, 大陆与台湾岛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 两岸人民共筑美好家园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平潭开放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 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文章站在促进祖国统一的高度, 选取平潭拉近两岸距离这一角度, 从具有代表意义的铁路、港口两个基础设施项目切入, 既阐述了平潭开发的重大意义, 又描绘了当前建设的火热场景;既体现了大陆同胞全力以赴促进两岸交流, 又反映了台湾民众对平潭建设的热烈呼应, 说明祖国统一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文章见报后, 多个重要门户网站给予转载, 在海峡两岸引起较大反响。报道角度好, 以实实在在的项目体现打造“两岸同胞共同家园”这一开发主题, 为平潭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也让台湾各界看到了大陆推动两岸交流的决心。

河南日报2012年12月3日《“本地企业发展快, 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第23届消息一等奖) , 作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 以小见大的新闻视角。作品把视角放到因焦裕禄精神闻名全国的河南兰考。“从火车站出发去新疆摘棉的约为1.8万人, 比去年少了8000人。”在2008年达到18万人次峰值以后, 兰考劳务输出总数逐年回落。未来5年, 兰考企业将全部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作品以火车站为切入点, 突出变迁主题, 举重若轻地展现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 (业) 城 (镇) 互动”这一宏大主题。关键是2012年4月, 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兰考工作专题汇报进行批示, 批示说, “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为落实批示精神, 作者以2012年兰考最后一批采棉工返乡的日子为时间节点, 进行了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第二, 生动凝练的表达方式。例如, 兰考火车站虽然是陇海铁路线上一座普普通通的县城车站。但却见证了兰考人民生存的几次改变。“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 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20世纪90年代, 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 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作为兰考最早从事劳务输出的游富田说, “17年共介绍了2万多人外出打工。因为本地企业发展快, 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今年我就不再介绍劳务外出了。”作者通过采访对象的回忆, 把时间拉回50年前焦裕禄初到兰考第一天, 期间穿插不同时间的新闻事实, 凝练有效。第三, 灵动活泼的结构形式。全文不足900字, 分12个段落, 灵动跳跃, 直接引语8处, 用人物语言烘托新闻事实, 既有“镜头感”, 又富有说服力。

二、重大问题不缺位, 关键时刻不失语, 充分体现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和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成果

人民日报2010年4月5日1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首批获救矿工成功升井179小时, 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 (第21届消息一等奖) , 报道称, “经过179个小时全力救援, 截至凌晨1时15分,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首批9名获救者被陆续抬出井口, 送往位于河津市的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据医务人员介绍, 9名获救者意识清醒。”

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月28日发生透水事故以后,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做出重要指示, 要求采取有力措施, 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 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 严防次生事故。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 张德江副总理于事故发生次日凌晨紧急赶到现场, 指导抢救工作。”同时消息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社会各方力量迅速集结, 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 不抛弃, 不放弃, 奋战7天7夜, 成功救出首批9名被困矿工”的奇迹。

在中央级平面媒体中, 这篇消息报道率先抢占“第一落点”, 体现了党报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记者在第一时间, 以大量的信息报道了受困矿工获救的新闻, 时效性强, 有强烈的现场感。有高度, 诠释了救援事件背后的政治意义。有细节, 开篇与结尾蕴含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标题制作精良, 得到了读者和新闻界的广泛好评。

长江日报201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 (第23届消息一等奖) , 其作品特点有三:第一, 主题重大, 独家首发。当年12月5日, 新华社播发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重要信息。次日, 长江日报在全国独家首发消息《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 紧扣“八项规定”中“不封路、不清场”一项, 用政治局七常委率先垂范的事实, 迅速、鲜明地传递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新气象。第二, 反应敏锐, 小中见大。消息来源于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武汉作十八大辅导报告时讲述的亲身经历。七常委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有集中报道。当时“八项规定”尚未正式出台, 七常委活动“不封路”的信息未获传播。此稿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闻点, 把握时机及时推出, 小中见大, 寓意深远。第三, 反响强烈, 凝聚正能量。稿件见报后迅速被网络和传统媒体转载、评论, 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 持续热议。报道显示了地方媒体在重大政治报道上的主动作为, 报道操作过程本身也传递了舆论环境和政治风气的清新气息。

三、践行新闻“走转改”, 深入基层, 推动新闻报道不断改进创新,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向全社会积极传递正能量, 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更加鲜明

扬州日报2011年3月8日《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 (第22届报纸消息一等奖) :扬州宝亿制鞋厂, 60多名云南曲靖市的务工人员前来报到。欢迎新员工的典礼上, 一位戴眼镜、挎皮包的中年男子, 从人群中挤上主席台, 向乡亲们挥手致意:“我叫陈家顺, 曲靖市就业局副局长, 去年曾在宝亿制鞋厂打工一个月……”这一句自我介绍, 令宝亿鞋厂的新老员工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原来, 曲靖当地百姓很少走出大山, 总担心外出受骗受欺负。扬州务工环境究竟咋样?光看招工广告不行, 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试, 陈家顺自告奋勇当起“工头”, 要实地体验扬州的务工环境。

经过一周岗位培训, 陈家顺被分配到整理车间, 负责打包卸运。一周工作五天, 周六加班计发加班费, 周五晚上工厂还开展联谊会。八人一间宿舍, 有空调、有热水。每月10日, 工厂按时发薪水, 外来员工全部参加社会保险。陈家顺按时拿到首月工资后, 向宝亿老总递上自己的名片说:把家乡工人交给你们, 放心!他在“打工报告”中这样写道:扬州企业合理工资吸引人, 人性管理温暖人, 事业发展激励人。随后, 一拨又一拨的曲靖农民工被输往宝亿制鞋、川奇光电等企业。

“潜伏局长”打工故事, 既抓人眼球, 更深刻反映了具有时代感的重大社会主题。2011年初, “节后用工荒”席卷全国, 而部分农村富余劳力难转移矛盾突出, 这成为社会焦点中的难点。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 诞生了就业局长“潜伏”打工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陈家顺秉持为官之道——“当干部就是为群众打工”, 吃过“民工饭”更懂“民工难”, 这一典型扣动人心, 生动展示了新时期的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报道带来的深刻思考:“干部怎样做官”、“企业怎样用工”, 引发了全国近百家媒体的跟踪报道热潮。陈家顺以“潜伏局长”、“卧底局长”、“民工局长”而享誉全国。

《解放军报》2013年1月20日《准备打仗, 先向“和平积习”开刀》 (第24届消息一等奖) , 报道北京军区在严寒条件下的实战化演练, 指出演兵场上的“看点”越来越少, “和平积习”正在被一一破除:1月16日上午, 北京军区某炮兵旅召开的冬训总结会, 检讨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摆出不少问题、总结多条教训。数据显示, 此次演练填补了中国陆军部队冬训的多项空白:规模大、要素全, 3个不同兵种的建制旅, 22种武器、21种弹药, 全部在最低气温-32℃的严寒环境下实现了精确打击, 某新型自行火炮、某新型特弹药更是首次在冰天雪地实射检验中打出了好成绩。

打得不错, 讲评为何频频“向我开炮”?长期不打仗, 让一些官兵慢慢滋生了许多“和平积习”。复盘视频中暴露出的“演练地域, 排长还像操场上一样集合队伍下达课目”、“对抗演练中, 战车‘头顶’彩旗冲锋”等等“和平积习”, 藏在部队训练的各个角落, 打起仗来要吃大亏!“习主席要求全军‘能打仗、打胜仗’, 就是要我们把一切不适应战场的习气消灭在平时。”该旅所在集团军副军长张晓明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冬练三九, 训得不错也要四处“找茬儿”, 旨在让部队真正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 这比打出“满堂彩”更可贵。

这是令人警醒的一“刀”。“和平积习”致使战备意识淡漠, 打仗思想弱化, 训练脱离实战, 演习成了“演戏”。“和平积习”是战斗力最致命的腐蚀剂, 是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的头号大敌, 必须坚决予以清除。一支军队的衰败, 往往是从滋生“和平积习”开始的, 清朝“八旗铁骑”的蜕变过程就是一本极好的反面教材。这是令人振奋的一“刀”。军队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 而“准备打仗”是一种常态, 只有平时的准备充分了、实战化训练扎实了, 关键时刻才能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纵观国际风云变幻, 我们须臾不可放松懈怠。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攻坚克难推进改革, 紧密结合群众需要, 充分体现了加强社会热点问题引导成果

河北日报2011年8月17日《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去年我省28个县 (市、区) 财政研发投入为零》 (第22届消息一等奖) , 内容源于一则河北科技投入居全国中下水平的简报。为什么低、低在哪里?经过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和求证专家, 发现河北基层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所以文章开门见山——用“无米之炊”形容我省部分县 (市、区) 科技创新开展之难毫不为过。全省有28个县 (市、区) 本级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为零, 41个县 (市、区) 财政研发投入不超过50万元。而“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 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 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

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河北基层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 并且摆事实、讲道理,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基础科技投入的重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目前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 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因为“研发经费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高邑县一年财政研发投入虽仅200万元, 但效益可观, “不仅仅用于新技术推广”, 还让高邑县建成国家级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石家庄市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 产业实现了升级。统计显示, 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 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然而, 高投入产出比缘何不能激发高投入积极性?记者给出了答案:“科技投入的作用有其滞后性, 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 往往会把钱投到出政绩更快的地方”。“急功近利”思想让一些地方的科技经费有名无实, 即使有预算, 也难以保证科技经费足额拨付。

作品对推动河北基层科技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见报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很多读者致电、致信表示对河北基层科技的现状感到震惊, 呼吁政府部门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真正落到实处。

《解放日报》2013年8月29日《利益面前, 干部退一步虹桥镇二次改制突出“公平共享”, 干部退股、再次分配》 (第24届消息一等奖) :“曾是集体资产改制“排头兵”的闵行区虹桥镇, 又一次来到改革的当口。最近, 虹桥镇先锋村、虹五村等10个村进行了“推倒重来”的第二次改制, 并定下规则:所有干部退出当年的“岗位股”和受让的村民股权。”

为何要推倒重来?20世纪90年代末, 虹桥镇推行改制入股, 十多年来, 乡村变城市, 农民并没有全数变股东。当年改制时, 村里还有农田, 商务楼才零星开建, 村民意识不到股权的价值, 宁可变现, 纷纷将股权转让给村干部, 加上当年为进行岗位激励、鼓励干部多持股而设的“岗位股”, 村干部手里的股权渐渐多了。当年改制最成功的先锋村, 55%的村民手中没有或只有少量股份。现在的虹桥镇, 已是上海“黄金地段”。当年改制中, 土地和物业都没有出让, 酒店、写字楼等产权仍属集体资产, 十多年中资产规模今非昔比。可是盘子越大, 不公平的因素也放得越大:早年退光股权的村民, 虽然社会保障不错, 却享受不到资产增值红利, 心里不是滋味。二次改制, 虹桥镇坚守“公平、共享”四字原则。而干部退股, 就是要把虽说自由自愿, 但也因当年信息不对称而多获的利益“让出来”。共将538万股岗位股和200多万股受让股全部退还村民, 占全部原始股37%。

这篇作品的精华之处就在于三个字:“退一步”。干部, 尤其是党员干部, 面对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 进一步取得个人利益, 还是退一步让出个人利益?在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 这已经不是一个理论认识的问题, 而是非常具体地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道重要选择题, 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与威信, 是对干部执政能力的具体考验, 也是对党员党性的实际考验。作品的选题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极具问题共性的个例, 有很强的社会针对性。然而, 作品没有停留在“退一步”的选题台阶上, 而是通过对“推倒重来”干部既得利益, 进行“二次改制”过程、认识的报道, 体现了“退一步”的时代典型性, 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刻性。这正是作品之所以优秀的关键。

“改制后土地仍属于全体村民集体所有, 而集体资产增值, 说到底还是依托城镇化后的土地增值。村民为城镇化做出贡献, 却得不到实惠, 说明不公平;一大半村民享受不到发展的红利, 说明没有共享。”这也就解开了这篇消息最关键的“结”, 提升了稿件的理论价值。

当年村民们不敢承受风险而退光股权, 干部们却以“吃螃蟹”姿态取得、并在十多年改革发展过程中明显放大的股权利益, “退一步”并不简单。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 往深一层讲,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辩证关系, 更好地调动群众改革发展积极性的价值判断的重大问题。

干部退股、再次分配只是一个开头。在此基础上, 虹桥镇已拟定方案, 年内将镇级集体资产也量化分配到每位村民。最近, 还将进行全镇民主选举, 选出55名村民股东代表, 并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当集体资产真正握在村民手中后, 怎么管理资产, 干部说了不算, 镇长书记也无权动用, 只有“三会”通过, 才能真正拍板。虹桥镇的做法, 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意义不小:深化改革, 就要敢于触动利益;调整利益格局, 干部就要有点牺牲精神。

注释

上一篇:现代主义与文化政治下一篇: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