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化论文

2024-07-04

职业素养化论文(精选6篇)

职业素养化论文 第1篇

一、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已经逐渐在世界各国之中崭露头角,其中当下最火爆的产业莫过于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当代新型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游历中国,了解中国。因为旅游是作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如何将中国的悠久历史、社会风貌,和人文风景表现出来。导游人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这对导游人员也是一个挑战,如果导游对文化认知度不够,那么在讲解宣传的过程中必将会对一些文化造成曲解与误会,甚至是失败。因此导游人员必须提高自身文化认知的素养和内涵这样才能更好的宣传本国文化,做中国的形象代言人。

二、导游口译者的能力素养概述

当下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朝阳产业,旅游行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压力,旅游业所涉及的知识面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文化,地理,政治,艺术等等。因此这就对导游者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出来高要求将导译者打造成,高层次、高素养人才。同时他们也应该具备良好的身心素养,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和文化的掌握。良好的身心素养是工作的基础,良好的工作热情和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工作必修课,因为这些技能是导游者在交际中所必不可少的要求。其中导游在对友人讲解的过程中属于口译翻译。“口译”其实就是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而且口译人员所在的工作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说白了导游翻译就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自然景观为辅助的一种交流形式。对于导游而言,翻译不是仅仅的把语言通俗话,而是以文化认知为基础,将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将文化和本土气息相融合,将历史的底蕴和现实的景物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自我素养认知和文化意识

就目前旅游行业的崛起,导游在口译过程中对自身的跨文化认知和素养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就目前来说导译者自身文化认知程度和文化底蕴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结果和质量所以说口译人员的自身素养认知和跨文化意识显的尤为重要。

(一)口译人员的自身素养

作为一个优秀的导游口译人员,提高自身的素养是干好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因为只有自身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快的进入工作。

一个优秀的导游口译人员首先要具备会说英语和要有良好的汉语听力能力,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因此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对导游口译人员必不可少的只有把英语说的流畅才能更好的为外国友人们进行更好的交流与讲解,其次听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听的清楚了才能更好的为游客们解答疑惑。

其次优秀的导游口译人员还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整理与表达能力,现在的好多旅游景点都和历史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导游口译人员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不光要了解更要把自己所知道的进行归类整理,然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游客们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我们导游口译人员对知识要用良好的把握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当今多元化的市场要求。

最后一点也是对导游口译人员的自身要求,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导游口译工作是一个对脑力和体力都有着高要求的标准,如果自身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很难胜任这份工作,还有导游口译人员在生病的情况下,比如感冒,那么就要休息停止工作,因为如果感冒了,嗓子的状态就不一定跟平时不一样了,这样,讲解的效果可能就没有预期的要好。

(二)跨文化意识认知能力

对于当下的旅游业来说,旅游已经和文化紧紧的相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对于文化的认知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下环境之中,文化底蕴相当广泛。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文化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思维,语言,行为,和内心的感知所结合的产物,。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的文化景物和历史,我们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去理解,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同文化群体中都有着自己文化底蕴,在这些文化底蕴中形成了各自的风土民情,倒过来讲也就是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影响了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每一个导游口译人员在为别人讲解交流的时候,要多去结合实际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文化与当地的文化内涵结合,把自文化与他文化相融合到一起去认知和理解,一个人对本土的文化的认知和感受与他本土的文化内涵是同一步伐的,所以对于文化,必须要有目的去对待,就是不断的学习与积累。

四、结语

职业素养化论文 第2篇

摘要:问题化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设计为开端,以问题主线来贯穿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把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当做学习的阶段落脚点和新一轮学习的起点,把提出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为培养的目标。实践证明,在中职学校学科教学中运用问题化教学模式兼顾学生的职业素养渗透教育,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态度、文明礼貌与遵规守纪养成、增强学生自信心善于与同伴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具有显著效果。本文重点介绍问题化教学渗透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设计方法和课堂实施策略。

关键词:职业素养问题化教学课堂教学

课题:本文系2016年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问题化教学渗透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QJY13516152)研究成果。

本文阐述并推荐问题化教学模式,它有利于中职生学习习惯与态度、文明禮貌与遵规守纪、自信心理与团结合作、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等职业素养的培养。经统计分析,运用此方法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一、问题设计

1.问题设计流程

问题设计是问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蕴含了知识教学目标和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设计流程为确定教学目标、预设教学问题及其有效性验证三个环节。确定教学目标要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有关规定为依据。预设教学问题一般以单元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问题设计。预设问题的有效性验证是运用祝智庭教授的问题设计模板和胡小勇的问题质量验证方法进行单个问题和单元问题集的有效性验证,对无效的问题或问题集进行重新设计或调整,直至满意为止。

2.问题设计方法

问题化教学预设问题有“是何”“如何”“为何”“若何”“由何”五大类问题,它们在渗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具有不同功能,可以选择运用。“是何”类问题是一些表示事实性内容的问题,主要涉及事实性知识的回忆与再现,或者通过说明、解说、转述来阐明某种事实性的意义,可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如何”类问题是指向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主要侧重于关注各类过程与活动中事关技能、流程性的知识解答,可用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为何”类问题是指向一些表示目的、理由、原理、法则、定律和逻辑推理的问题,侧重于探询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原理和逻辑关系,以便对事件、行为、观点、结果等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理,可用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若何”类问题是指向如果原有问题或事件的各种要素和属性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新问题和新结果,可用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由何”类问题是作为情景的依附对象以及强化其对事物对象相关的各种情境要素的追溯与呈现,可用来强化其他类问题的情景化设计。

实验班学生认知水平差,许多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解题过程不清晰,个别学生甚至按书本读都读不流畅,严重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思维。“是何”“如何”“为何”“若何”类问题由易到难。在对预设问题进行有效性验证时,要考虑使“是何”“如何”“为何”问题的数量呈现由多到少分布,以便实施课堂教学时重点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思维的条理性训练,其次再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螺旋式提升。

实验班学生有的能学而不会问,大多数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缺乏创造性,极少数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问题意识是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源。因此,要加强“由何”类问题在“是何”“如何”“为何”“若何”类问题中的融合设计,提高问题的情景设计。同时,“若何”类问题难度较大,问题设计要注意源于实际,融入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专业和职业岗位,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富有意义与实在价值,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激发,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学习就是明天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问题化教学的课堂实施是将预设性问题转化为生成性问题,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问题设计蕴含了所有的教学目标,只有将预设的教学问题赋予实施,直至解决,才能让学生在讨论、回答教学问题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语言表达与沟通、逻辑思维,学会课堂礼仪;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强自信,善于与同伴合作;在课堂管理中端正学习态度,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

实验班大多数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很多不良陋习已延伸到了中职课堂,表现为课堂纪律散漫,不懂课堂礼仪,经常迟到,衣冠不整洁;上课不带课本;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与同学相处缺乏尊重和真诚友爱;文化基础薄弱,大多数缺乏自信心、害怕或不希望被叫答等,这些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有效实施。在问题化教学中,只有创设良好的问题化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实施策略,才能使教学目标真正实现。

1.通过解决问题的激励机制与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对于人的一生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人格魅力。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习惯养成了,学习的动力将是巨大的。教师要制定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激励机制,以过程评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制定有关制度,给提前完成解题,课堂上勤思考、参加小组讨论、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质疑的学生按次数每次加2分等。这种做法使学生意识到:只要我积极参与,努力了是可以及格的。学生由此获得产生学习动力的“第一桶金”,端正学习态度,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举手应答,能利用互联网工具查阅课外读物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当这逐渐成为学生的`课堂日常行为后,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再酣然入睡,或沉迷于玩游戏;“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就不再害怕回答问题不正确而被嘲笑和歧视;不敢开口的学生就不再为被叫答而忐忑不安。

2.规范回答问题的课堂礼仪教育,促使学生文明礼貌遵规守纪行为的养成

实验班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散漫,不懂课堂礼仪……这与未来学生工作的企业要求甚远。在实施问题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在合作学习与回答问题中出现的不雅举止和低俗言语,强化合作共事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礼仪中学会职业礼仪,意识到今天的课堂表现就如同明天职场的工作表现。如教育学生回答问题要起立,抢答要举手,讨论问题态度要和气,接受任务不推诿,学会倾听和包容同伴的不同意见等。

3.分组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心,善于与同伴合作

自信心强的学生做事积极主动、思想活跃,喜欢和教师、同学交流,懂得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具有宽容心、懂得互相协作,能大胆提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应答流畅、自然。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善于与同伴合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在参与小组管理中获得自信。把班级分成若干個小组,每小组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查阅教材资料,讨论、解决问题和提出疑惑,以及对每位组员的课堂表现做出客观评价。起初自选组长,待学生相互熟悉后轮流当组长。由此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参与小组的管理与评价中获得锻炼,借助小组的智慧勇敢地答题,体验“我也行”或“有你帮我能行”的成功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2)制定课题答题与叫答规则,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般基础较好的学生比较自信,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表面上看,问题顺利解决,教学任务完成了,但很容易陷入“优生”课堂,忽略了基础差的学生的培养。制定课堂答题与叫答规则,融入激励机制,可让每位学生获得公平解答问题的机会。答题原则上先由教师叫答,组长安排组员轮流代表小组回答,其他组员补充。被叫答小组在规定时间内仍然无法解决的,其他小组组员可自由抢答。难度小的问题,教师、组长叫答时,要尽可能把机会让给基础差的学生,为他们减轻压力消除顾虑。这种以小组为“家”共同解决问题,融入答题机会平等与自由抢答的规则,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意识,无论能力高低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展现自我,通过抢答为小组增光添彩,为组员和自己加分。学生由此养成了对自我肯定的信心、自我约束的控制力、承受挫折的忍耐力,懂得互相宽容、互相协作,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创造性是思维发展的最终目标,民主、平等、和谐的问题化教学课堂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和赏识学生的提问行为,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过度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让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即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脱离现实,也值得表达、研讨、与他人分享。切不可经常质疑学生的大胆发问且不予重视或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这样会切断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结果验证

实验班实施问题化教学一个半月后,使用《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分别对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测评,将测评数据做成样品T检验,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态度、自信心理、善于与人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文明礼貌遵规守纪、思维条理性与语言表达能力及其总评Sig均小于0.050,说明统计分析有意义。实践表明,问题化教学渗透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效果显著。

★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刍议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 刍议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 毕业就业指导论文

★ 刍议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

★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刍议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件

★ 中职学生语文教学论文

★ 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运用论文

实施乐化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第3篇

一、以器乐学习为切入点,全员普及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授器乐,可以改变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更好地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器乐教学能够使学生享受到全方位的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固定音高概念,是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最佳媒介。为此,学校从民族乐器的学习入手,强调全员参与。

二、教师率先学习,引领器乐教学

一所学校要想满足所有学生同时学习乐器,教师从哪里来?要发展学生,首先要发展教师,只有教师的音乐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发展才水到渠成。所以学校要先培训教师,让教师率先学习。我校的教师都很年轻,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在学校建校半年后成立了教师乐团,并在半年后,普及了学生乐团。

三、实施“251”行动方案,全方位实施

“251”行动方案,即成立好两个民族乐团,营造好一种浓厚的音乐氛围,举办好一个艺术节,开发好一个大课间,整合好一门课程,开展好一系列的民族文化研究。

1.成立好两个民族乐团

这是乐化教育最大的亮点,即教师乐团和学生乐团。

(1)每周一下午进行器乐学习。我们把乐化教育开发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落实。二年级到六年级的九百六十名学生组成大乐团,每周一下午,五个年级的学生以声部和学习层次的不同进行编班。同时有15位教师为正式辅导教师,其余80%以上的教师以助教身份走进学生的课堂。

(2)定期培训,促使教师提升技能。教师的音乐基础很薄,甚至从零开始,因此每周一下午学生放学后的一个半小时和寒暑假放假后的第一周定为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器乐训练的时间。

2.创设好一种浓厚的音乐氛围

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增加音乐的欣赏,给学生以熏陶。

(1)改革课间音乐,主要是针对上课和下课的时间。如上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舒缓的,以安定学生情绪,稳定上课秩序;下课则采用较快速些的,调动学生活泼的情绪。

(2)在课间增加音乐欣赏。我们精心选择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在课间播放。在第一节课前播放轻松活泼的歌曲,可以舒缓情绪、调动积极性;放学期间播放优美宁静的歌曲,让学生从紧张烦躁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3)播放伴餐音乐。早餐时,播放我国民间轻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减弱周围的噪音,让学生一天都拥有好心情。为了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进餐,我们还开展了饭前一首歌活动。

(4)研发午间休息音乐。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安定下来,尽快进入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3.举办好一届艺术节活动,让学生都成为明星

很多学校都有艺术节,多为一月或一周,而我们的艺术节贯穿于每个学年。每年的艺术节,我们以五个一活动为主线,扎实搞好每一项活动。五个一活动是:学唱一首歌,欣赏一首经典乐曲,学跳一种舞蹈,研究一种民族乐器,了解一位音乐名家的故事。

4.开发好一个大课间,让歌舞飞扬

学校在每天的上下午各有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我们结合季节的不同,精心设计适合不同季节的音体活动,将音乐与体育相融合。除校园集体舞、广播操外,我们还自编了武术操、大歌舞、拳击操、少年交警操等。为了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塑造高雅气质的形体,我们把大课间作为一门形体训练课程来开发,定期给学生提供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手舞足蹈,尽情表现。

5.整合好课程,转变教师理念

师生音乐素养提升后,很多教师认识到音乐的作用,积极尝试将音乐教育引进课堂,在一些环节播放音乐,比如创设情境、配乐朗读训练等,如潘健健老师以“节拍音乐会”为题创设情境,设计别开生面的作文课,学生兴趣盎然。

四、多元评价,乐化教育成效显著

对器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评价研究,是一个重要内容。学校以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为指导,在乐化教育的研究中,践行新的评价方式,收到了实效。

1.过程性评价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研发了《器乐学习评价手册》,关注学生日常器乐的学习、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器乐学习水平。

2.终结性评价

每个学期结束,我们都安排两项活动对乐化教育课程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一是进行调查问卷,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组织及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二是成果展示评价。每学期结束,每个声部、每个班级的师生都要在全校进行成果展示,学校通过优秀声部、优秀学员的评选,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3.建立考级制度

为了让每位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学校建立了考级制度。让每位学生能够与专家零距离接触,倾听专家点评,更利于今后的学习,同时也对学校下一步的器乐组织学习做了有力的指导。

税务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 第4篇

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税收工作的职业特点形成的税务人员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是税务人员政治素质、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品德情操、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所包括的内容是:“热爱税收,依法治税,廉洁奉公,文明征税。”其核心是“廉洁奉公,依法治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热爱税收

热爱税收是税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税收,就是热爱、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税收工作。税收工作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一个税务人员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必须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税务工作,这是对一个税务人员起码的道德要求。只有热爱税收,才能忠于职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这一道德标准,是税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一个税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尺度。它要求税务人员严格按照所有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实施细则、征收办法等办事,把依法办事贯彻于税收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始终。决不允许徇私情、乱征乱罚或擅自减税免税。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每个税务人员都要用高尚的税务职业道德、税务职业纪律来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完整性。

(三)廉洁奉公

税务人员是税法的具体执行者,执法者必须首先守法。廉洁奉公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税务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廉洁奉公,千尘不染光荣,以权谋私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潜心聚财的税务人员。

(四)文明征税

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税收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征纳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纳税业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税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因此,广大税务人员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点,在工作中要做到文明征税,礼貌待人,谦虚谨慎,讲究、工作方法和言谈举止艺术,切忌作风粗暴,态度生硬,盛气凌人。要做到以法论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不可利用手中权力,对纳税人采取多征税、滥征税等报复行为。要处处体现人民税官为炎民的道德风尚。

文章简介:摘要:税务部门属于行政执法部门,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执法的公正性与政府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税务部门的职业道德现状,深入剖析、探讨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可以对加强税务人员爱岗敬业与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摘要:税务部门属于行政执法部门,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执法的公正性与政府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税务部门的职业道德现状,深入剖析、探讨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可以对加强税务人员爱岗敬业与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税务人员;爱岗敬业;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荣誉、职业良心等方面,它体现着与从业人员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用以调节本职业内部人员之间以及本职业同其他职业人员之间的关系。税务职业道德则是税务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良好的税务职业道德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内在活力。税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简称“税德”,是税务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1]。

一、税务部门的职业特殊性

1.属于行政工作。税收工作是行政工作,具有行政权利,按照行政管理学原理,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行政相对人处于被动地位。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税务机关手中有国家赋予的职权,处于主导地位,而纳税人属于被管理者的地位。

2.属于执法工作。税务机关是税收执法机关,掌握着税收法律,纳税人是通过税务机关来了解掌握税法的。在这种征纳双方对税法信息的不对称的条件下,纳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税人能否依法纳税,做到不违法,其前提条件一般要税务机关提供。

税务人员担负着为政府组织税收收入的重任,手中有明确的税收执法权、对税款的裁定权和处置权,其执法的公正性与政府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二、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税收工作的职业特点形成的税务人员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是税务人员政治素质、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品德情操、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所包括的内容是:“热爱税收,依法治税,廉洁奉公,文明征税。”其核心是“廉洁奉公,依法治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

1.热爱税收。热爱税收是税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税收,就是热爱、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税收工作。税收工作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一个税务人员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必须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税务工作,这是对一个税务人员起码的道德要求。只有热爱税收,才能忠于职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这一道德标准,是税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2.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一个税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尺度。它要求税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所有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实施细则、征收办法等办事,把依法办事贯彻于税收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始终。决不允许徇私情、乱征、乱罚或擅自减税、免税。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每个税务人员都要用高尚的税务职业道德、税务职业纪律来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完整性。

3.廉洁奉公。税务人员是税法的具体执行者,执法者必须首先守法。廉洁奉公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税务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光荣,以权谋私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税务人员。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4.文明征税。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税收征纳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纳税业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税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因此,广大税务人员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点,在工作中要做到文明征税,礼貌待人,谦虚谨慎,讲究、工作方法和言谈举止艺术,切忌作风粗暴,态度生硬,盛气凌人。要做到以法论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不可利用手中权力,对纳税人采取多征税、滥征税等报复行为。要处处体现人民税官为人民的道德风尚。

三、税务部门的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税务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部门控管着国家的税收征管工作,其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与广大的纳税人打交道,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掌管着一定的权利,如果职业道德稍差一点,就会“久站河边要湿鞋”,从而走向歪路,掉入“泥潭”中。

就目前状况分析看,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绝大部分税务干部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能模范遵守社公务员之家http:///

强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将税收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渗透到申报纳税、税款征收、管理服务、税务稽查、执法监察等各方面,使税务人员在税收事务中自觉遵守税务道德。

3.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要选树一批道德模范,通过道德模范集体或个人生动形象、说服力强的模范事迹,体现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使广大税务干部产生情感共鸣,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奖励模范、引导激励的同时,运用反面典型事例教育,对个别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公开曝光,让不尽义务、不守道德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

4.加强国税文化建设。通过先进文化的指引,使制度成为税务干部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并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税务人员思想情操,使其养成高尚的品德,为税务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5.加大道德建设的投入力度。一位学者曾经提出,“人们的道德水准都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教育和宣传投资的结果。而对每一单位道德水准教育投资的追加,会使法治的投资相应的递减。因此,存在着一个道德教育成本与法治成本的权衡。”这一观点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考虑到对法治投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德治的投入,这也是搞好税收职业道德建设,实现税收职业道德控制的重要条件。

一、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宏观上的完善

第一,应该从理论上更新对税收、税收法律关系的认识。笔者赞同北野弘久教授的观点,税收法律关系应该是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制度构建上应始终坚持以纳税人利益保护为中心,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税收的执法中去。

第二,在宪法第二章中明确规定公民的救济权。“这样就可以使救济权能够统领那些有关救济方面的一系列具体权利,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救济权体系,充分发挥救济权对保护和弥补公民宪法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实效”。[1]宪法中应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将合理负税权、和诚实推定权也要纳入进来,以弥补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义务”缺乏权利义务相统一的不足。

第三,提高税务从业人员的就职门槛,提升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从而加强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笔者认为,税务部门应该注重选拔、培养既精通税收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知识又精通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主观上讲,要提高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必须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而解决税务人员专业结构性矛盾,是实现依法治税的根本途径”。[2]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上去了,就可以减少对纳税人权利的侵犯,在源头上实现了对纳税人权利的救济。

第四,要加大对纳税人权利的宣传,提升纳税人在税收执法中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树立纳税人主人翁的地位。针对我国税收来源主要是间接税(流转税),大多数纳税人并没有纳税的亲身经历的状况,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例如,广播电视、报纸、新闻发布会、互联网、普通教育等形式)进行税法、税收预算、税收收入和税收支出的全面通告和宣传。特别要注重纳税人的权利以及当权利受到税收执法机关侵犯时的救济途径的宣传,使绝大多数纳税人对此了然于心。总之,要让纳税人知道:是人民(纳税人)养活了政府,政府应该保护他们的利益;税收是取之于民的,最终也要用之于民,他们有权利去监督政府的税收行为、去救济自己作为纳税人的权利。

第五,要完善税务代理制度,使其在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税务代理机构“属于为纳税人服务体系中的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很重要的一个服务主体”,[3]以其对税收业务和税法知识的了解,并秉承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在改进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推进依法纳税和规范征纳关系方面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行政救济途径的完善

在税务行政复议方面,笔者认为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第一,要增强税务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使其在作出裁决的时候,确实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那么要改革现有的机构设置,使其在人事和财务上彻底从税务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可以借鉴日本的“国税不服裁判所”机构的经验。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应直属于国家税务总局,设立三级机构,总部设在国家税务总局(名称为国家税务行政复议总局)、下设省、市两级(名称分别为省税务行政复议局、市税务行政复议局),其办公经费直接由中央财政支出。

第二,税务行政复议机构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必须要有严格保证。税务行政复议人员必须是既精通税收实务又有比较深厚的法律功底,为此我们一方面应从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具有丰富法律和税收知识、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大学教授和专家中优先选择,另一方面开始着重培养法律和税收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后备力量。鉴于我国目前既精通税收实务又熟悉法律知识的人才太少(要么只熟悉税收业务、要么指专注法律领域),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所以在过渡期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纳税人的申请,[4]在进行税务行政复议的时候应该组成一个复议委员会,这个复议委员会可以参照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临时邀请没有利害关系税收实务人员和税法方面的专家加入(当然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的,由提出申请的纳税人支付)。这可能会耗用较多的人力、物力,但为了保证裁决的专业性、权威性,也是值得的。

第三,应该把纳税争议提起税务行政复议的前置性条件取消,即不需要纳税人必须先缴纳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首先,这是纳税人的诚实推定权的表现,在纳税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应该推定纳税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权益应该受到尊重。其次,这也体现了税收法定这一原则,纳税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应该本着存疑从轻、从无的处理思路。再次,这也有利于纳税人行使其救济权,与税法本着“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立法宗旨相一致,往大了说,也与经济法的理念也是一致的。[5] 第四,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应成为解决税务纠纷,成为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在这里笔者认为凡是涉及到税务纠纷,纳税人寻求救济的时候,必须要先经过税务行政复议这个途径即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因为:首先,在中国行政独立远比司法独立容易做到。第二,行政机关处理纠纷的效率要高,纳税人的权利能更快地得到救济。第三,能缓解法院的办案压力,节约司法资源。当然,将所有的税务纠纷都设置复议前置程序,其前提是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本身是靠得住的,能很专业地做出独立、客观的裁决。

在税务行政诉讼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完善: 第一,注重培养既精通税收实务,又拥有比较深厚的法律功底的税务法官。税务法官应该是法院里面行政庭的法官,但是他专门负责审理涉税行政案件。税务法官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比如司法考试证、注会证、3年以上税务从业经验等),当然他的待遇也是要高于一般的法官。笔者不赞成设立独立的税务法院或者税务法庭,因为中国与美国、加拿大的国情不一样,不能仅因“税务纠纷专业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性很强”[6]就存在两个不一样的司法系统(一个独立,一个相对来说不独立)。将整个司法系统的独立性彻底在全社会建立起来才是最好的出路,同时法官的职业素养在处理好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上,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另外一个原因,我们国家法院的行政庭每年总共受理的案件(当然包括涉税行政案件)也不多,很多税务行政案件在税务行政复议阶段就解决了(笔者在前文也建议穷尽行政救济手段),单独设置税务法院和税务法庭显然是“一个吃不饱,一个没得吃”,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我国法院有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也要充分地利用起来,从而进一步弥补或者增强税务行政诉讼中法官的专业素养。

第二,扩大法院对税务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应将部分抽象税务行政行为和不良税务行政行为也纳入进来。抽象税务行政行为是指税务机关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具体是指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它具有对象的非特定性、效力的未来性和规范的反复适用性三个特征。笔者认为,法院对抽象税务行政行为的审查应该仅限于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具有规章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其原因是,一是行政法规、法律他们的效力很高,法院没有审查的资格,对他们的审查应该提交到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二是为了防止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能重合,[7]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为对于它们之外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法规也除外)已经纳入了行政复议的范围。虽然目前《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对于规章是“参照适用”,但是正如上一章所述,这会造成适用依据的不统一,从而可能形成税务执法机关以“合法的根据”侵害纳税人的权益的尴尬局面。对于具体由哪个层级的法院来进行司法审查,笔者认为应该由与作出抽象税务行政行为同级的人民法院作出(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应由最高院加以审查)。对于不良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笔者在上章内容中提到,虽然不涉及到直接物质利益的侵害,但是它会对纳税人的心理造成伤害,实质上也是侵犯了纳税人的权利。[8]有学者提出应当借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家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我国也设立相应的税收行政监察专员制度,专门负责对税务机关不良行政行为的处理。笔者认为将这类税务行政行为赋予纳税人司法救济权将更加合适。首先,这也是可以划入法院的受案范围的,因为这也属于《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的情况(即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人员的不良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利益)。其次,这很好地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作用,比较有权威和影响力。再次,这也是针对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机关对这类行为的处理不重视的一次改革创新,更能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将纳税人的所有不满都纳入到法律解决机制,防止矛盾的激化。

在行政诉讼赔偿方面,笔者觉得下面几个方面应该予以完善:

第一,在赔偿的范围上,目前各国大致确定了三种不同的赔偿标准,即惩罚性标准、补偿性标准和抚慰性标准。而我国采取的基本上是抚慰性的标准,[9]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补偿性的标准,赔偿的范围应既包括直接的物质损失,也包括间接的物质损失,但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第二,在赔偿途径和归则的依据上,首先,赔付的途径上应划分为中央财政支付和地方财政支付两种方式,笔者认为这要看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违反的是哪种法(法的适用地域范围)。其次,目前我国是采取的是客观的违法原则,但是这里违法的范围界定是不明确的即“违法”的“法”尚无明确的规定和解释。笔者认为应该作相应的区分处理(与第一点相衔接),如果是地方财政作为赔付主体的话,那么“违法”的“法”应该是尽在某个特定地域适用的法;如果是由中央财政予以赔付的话,那么“违法”的“法”是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法。

第三,在赔偿款项的支付效率上,笔者认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应该设置专款专用账户,来保证赔偿款项及时地到达纳税人手中,以使其的权益得到及时的救济。

三、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中相关责任的完善

笔者认为,我国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中相关责任的完善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加大税收执法违法的代价;二是刺激纳税人寻求权利救济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处理结果对纳税人心理的安抚作用,体现对其尊重。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第一,坚持权责对等,建立和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当然征税机关在具体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时,往往具体到某几税收执法人员身上。这里我们将面对的一个疑问就是,当出现税收执法违法侵害纳税人权利的时候,责任由谁来承担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实中税收执法的不规范性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收执法责任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将这种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税务执法人员身上。所以在税收执法责任设置的时候,一定要将税收执法机关的责任与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税收执法者个人的责任作一个明确的界限划定。如果税务执法机关没有做好税收执法中应遵照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强调工作,那么税收执法机关的负责人要负全责;如果税务执法机关做好了相应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强调工作,具体税收执法人员为了图方便或谋利益导致侵犯了纳税人的权利,那么执法者个人要承担全部责任。只有处理好了征税机关和其具体执法工作人员责任分担的问题,税收执法中的违法行为才会找出其根源所在,并加以整治。另外,具体要承担什么责任一定要明确起来,不要太过模糊,从而导致责不当罚甚至不了了之情况的出现。

第二,重视对税收执法中程序违法的责任设置,程序违法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后,不得对纳税人再次以合法的程序就相同的事由作出不利的处理结果。正如上章中笔者所述,我国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于执法中的程序违法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受长期的“权力本位”思维的影响,缺乏服务理念,另一方面由于是对程序违法缺乏严格的责任设置。对于纳税人来说,他们也缺乏行使救济权的积极性,因为税务机关可以重新以程序合法的形式在对其作出一次处理。与其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抗辩税务执法机关的程序违法行为,还不如听之任之,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税收法治应该包括实体法治和程序法治两个方面,就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来看,注重程序法治更有其现实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程序法治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鼓励纳税人对税收执法程序违法侵犯其权益寻求救济的积极性。

第三,对于税务执法机关的不良具体税务行政行为,要在司法上设置一定的矫正责任,例如根据情节的不同责令税务执法人员具结悔过、赔礼道歉或者给予500元以下罚款。从而对税务执法人员的不良执法行为起到一个较好的警示、威慑作用,促使他们以服务的理念和态度对待纳税人,进而有利于征纳双方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真正实现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结论

执法中纳税人的权利救济制度,“有权利就有救济”这个法理的在税收执法中的体现。从逻辑上讲,应该先有执法中纳税人享有哪些权利的法律规定,然后再去思考当其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去构建一种有效的救济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纳税人选择救济其权利的途径有哪些;另一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个是救济的法律后果即对于纳税人来说能得到什么补偿,对于税务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我们国家的对于税收法治的建设,可谓“起步晚、底子薄”,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我们应经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现实要求我们完善税收法治建设,并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结合税务实践反思自己的税收制度,同时要借鉴税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双管齐下实现我国税收理论和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宏观层面、救济途径、税收执法违法责任承担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宏观层面上,要更新以往对税收理论、理念和税收法律关系的看法,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并加大宣传力度,将救济权、合理负税权、诚实推定权要写入宪法,最后要完善税务代理制度。

救济途径完善即是对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税务行政诉讼制度和税务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总体来说要,一方面要提高救济机关及其人员的独立性、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为纳税人寻求救济提供方便、创造积极性、扩大救济范围。

责任承担上,要加大对税务执法违法的代价,划清税务执法机关和具体执法人员责任的界限,着重对实务中多发的执法程序违法要赋予纳税人寻求救济的激励机制。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职业素养化论文 第5篇

关键词:阅读习惯;幼儿;图画;兴趣

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一生有重要作用,而图画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第一步。众所周知,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激发了幼儿的阅读欲望。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在设计上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运用图片,激发幼儿讲述兴趣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图片既是教具,又是具体形象化的教材,更是幼儿讲述的依据。因此教师选择、制作合适的图片对活动的顺利开展是一种基础,而合理地运用这些图片是活动精彩的一种保证。

1.选择内容丰富的图片,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幼儿有积极发言的兴趣,丰富的图片内容甚为重要,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的阅读图片应是形式多样的。从图片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平面的、立体的、单页单幅、单页多幅及教师绘制的图片、大图书等,还可以突破传统,利用电脑制作和放映幻灯片;从图片类型上看可以分为:照片、海报、广告、明信片、实物等;从色彩上看,中班幼儿大多数喜欢颜色鲜艳的图片,所以我选择图片时大多选用彩色的,但是黑白图片也会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如孩子的作品、老师即时的简笔速写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阅读的形式来展现。

2.根据图意的主要思路和讲述要求按需出示图片

幼儿的思维大多是具体形象的,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强,因此在出示图片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情节朴实时:对于一些画面内容比较朴实、情节无多大曲折、图与图之间不存在太多悬念,这样的图片可以一次出示,让幼儿对画面内容有一个概括的印象,然后再让他们逐幅图仔细观察。(2)情节扣人心弦时:情节是精彩故事的组成,情节的转折往往是每次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更是如此。老师在处理扣人心弦的故事时图片的出示一定要精心的预设,从而引起对故事悬念的不断理解。比如《龟兔赛跑》围绕故事情节,准备了兔子和乌龟想比赛跑、兔子跑在前面、兔子在睡觉、乌龟追上小兔等多幅图片,老师根据故事情节,穿插出示故事的人物、背景等,在依次出示中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理解图意,从而对整个故事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精心设计提问,帮助幼儿拓展思维

1.设计描述性、判断性的问题

在出示图片时帮助幼儿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可以根据画面内在的内容设计一些描述性的问题,如,“画面上有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等,让幼儿对画面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结合判断性的问题,如“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等,帮助幼儿对画面进行分解,综合判断,进一步理解图片内容。

2.设计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

在讲述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围绕画面的主题,抓住画面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想象,拓展幼儿的讲述空间。这种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答案,它需要幼儿摆脱画面的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多角度回答问题。

三、灵活运用方法,支持幼儿自主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语言正在飞速发展,词汇量的积累,观察画面的有意性、阅读图片的持久性逐步提高。传统的看图讲述活动是以集体授课为主,集体看图,提问回答,这种方式虽便于集中指导,但幼儿发言的机会有限,难以让全体幼儿有充分讲述的机会,因此我尝试灵活运用方法,为每个幼儿提供讲述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发展。

1.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分组的优势是化大为小,自由、灵活,幼儿参与的机会多,讲述的顾虑少,容易调动幼儿想和说的积极性,另外增加了师幼互动的频率,便于老师观察指导。如,在《生气的爸爸妈妈》的活动中先集体欣赏故事的开头,然后分组扮演角色,想象爸爸妈妈生气的样子,接着集中交流、经验分享,提出新的要求“想象创编爸爸妈妈之间的对话”。接下来幼儿又开始了另一轮的分组和集中。在交叉运用分组和集中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幼儿学得也更投入、更积极了,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很好地提高了讲述的水平。

2.大图与小图相结合

大图能集中幼儿的注意,便于教师集中指导,适合面向全体幼儿使用。小图可以人手一份,幼儿面对小图,必然会主动地去看、去想、去说,这样可以做到全体幼儿都主动参与。如,在阅读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准备了一张大图:妈妈想把爷爷缝制的旧毯扔掉,小约瑟坚持认为爷爷一定有办法,此时我给予幼儿想象的时间,鼓励幼儿自主合作,提供对应的小图,让幼儿在小图片中寻找“答案”。

总之,这些方法的运用跳出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既解放了教师的手脚,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故事的结局不再是整齐划一的,只要合乎情理,我们都给予支持和鼓励,这样,幼儿对看图讲述活动的热情就更高涨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第6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教师;职业素养;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9-02

职业指导工作也职业指导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变革运动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更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常态。随着我国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就业问题突出,这时候,职业指导就非常关键。职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种教育与辅导相结合的过程,随着当前高校毕业生走向市场“自主择业”的同时,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就势在必行了。高校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为己任的职业,职业指导教师要有一种助人为快乐、助人为荣耀的信念,让学生确切地了解所选职业的特点,职业素质的要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他们事业上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端。所以在高校职业指导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也给职业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而且还要懂得本专业的理论,学会运用科学、规范的职业指导技术和方法,因此,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指导是一项社会性、政治性、技能型很强的工作,在客观上要求职业指导者应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职业指导教师在职业指导中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职业指导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职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职业指导教师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掌握水平,是综合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素质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为基础而形成的,集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于一体,而职业指导是一个设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因此,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职业素质的优劣。

三、过硬的专业技能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处于起点阶段,专业教师不多,而且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都很欠缺。如笔者所在的安康学院,是一所有近10000名学生的本专科学校,但是只有职业指导师不到30人,生师比存在很严重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所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除学院就业处老师外,其他都是各院系辅导员兼任,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就不存在专业化一说,所以提高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显得更为重要。

职业指导教师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是指职业指导教师从事职业指导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主要体现在操作技能、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才给予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

四、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心理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又称做个性品质。心理素质是人所具有的心理品德和行为模式,它反映了人的身心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作为职业指导教师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概况起来有:思维条理清晰,情绪稳定,心胸开阔,能正视现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以理解,信任,宽容,谦逊的态度与人相处,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正确评价自己,责任心强,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意志坚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

职业指导直接针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影响着学生的生涯发展与职业抉择,职业指导教师的这些个性品质是决定指导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在有效的指导活动中,这种人格特征的影响力超过了指导者知识与技巧的因素。美国学者盖伊认为,一名有效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对人具有浓厚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具有倾听的能力;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考虑问题;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内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善于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握自己;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1]

五、较强的主体意识和工作创新意识

鉴于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职业特殊性,职业指导教师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所及考虑进去,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自己也就是职业选择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心里所想,认识学生更需要的是什么,增强授课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在实际的职业指导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仅仅限于主教材、辅导教材、案例库等等纸质资料,要适当的加以创新授课方式,例如:进行实践教学、视频教学等多渠道使得学生了解就业择业知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定期有针对性地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知名企业家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开展职前教育,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传授求职择业技巧。“由于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经验总结、方法技巧、案例和学习内容,只有经过实践中的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断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指导效果。”[2]

六、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才需求信息

职业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还要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产业机构,岗位群以及各种职业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对人事劳资制度和就业政策等有较系统而深刻的了解。于此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才需求信息更是职业指导人必备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有了主动权,对于指导学生就业的职业指导人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及时的指導学生了解职场,使得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才能在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校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进行就业指导。在大中专院校中,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的,而进行职业指导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到了职业指导教师的肩上,那么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就应该把一切工作紧紧围绕在促进学生就业和择业选择的教育工作上。然而对于高校职业指导教师来说,其实职业指导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指导教师更多的职业素养。因此,高校应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学校的类型、特点和定位进行各自不同特色的职业指导。不断加强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改进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提升职业指导的层次和水平,促进职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作为一名职业指导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走出大学校门前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实现自己与自己理想职业的合理匹配。“以助人为快乐,以助人为荣耀”是每一位职业指导人的职业价值观,那么在进行职业指导服务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上6种基本素质,才能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现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作为职业指导人来说,还要不断地学习,广泛地涉猎就业与职业指导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职业指导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蓉.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标准. [J].教育导刊,2002,(7):39.

上一篇:先进航空发动机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结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