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2024-08-30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1篇

《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 也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精辟地分析了由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形成的现代化初期阶段的发展过程, 宣言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 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共产党宣言》的精辟论述, 既是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 也是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作出的最早科学分析;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也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起源。因此, 马克思主义是最早形成的现代化理论。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首次出版时,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运动在西方国家正处在大规模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自由竞争阶段。

如果我们站在当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 马克思撰写和出版《资本论》的时期, 正是工业经济的兴起阶段, 是现代化的初期阶段。因此, 现代化是《资本论》的基础和主题,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伟大著作, 也是研究人类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第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

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取得历史性发展的同时,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下, 现代化运动在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西方思想理论界提出“现代化”概念之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袖们敏锐地看到了现代化及其“现代化”概念的重要意义, 把“现代化”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之中, 提出和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1.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梦寐以求, 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孜孜所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 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特别是毛泽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实现现代化两步走战略构想等, 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形成了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为党制定现代化建设战略指明了方向, 提供基本遵循。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主要内容是:一是实现国家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二是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战略构想, 实现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升华;三是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随着“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定, 毛泽东又对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提出初步设想;四是提出中国现代化“两步走”战略构想;五是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不仅反映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落后状、使国家强盛并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 而且符合当时世界发展趋势。当时, 新中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全面封锁之中,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 努力赶超发达国家水平, 极大地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 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必然要求, 必将成为现代中国发展史的主旋律。毛泽东提出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需要“一百年, 或者更长的时间”的战略构想, 成为邓小平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构想的蓝本, 为我党以后制定更全面、更科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战略框架, 为现代化建设战略步骤的最后确定提供了基本依据。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思想, 吸收了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关于工业化的正确理论观点, 结合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的实际, 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检验, 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战略的思想来源。

2.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围绕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 对中国现代化的地位、性质、道路、目标和实现步骤等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形成了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一是明确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地位;二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伟大战略决策;三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四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五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是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七是邓小平依据我国国情提出温饱、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八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九是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条件的论述。邓小平现代化战略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理论体系。邓小平逝世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在新时期新阶段,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 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国家信息化等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习近平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 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习近平关于中国现代化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1.提出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有人类生活的地方, 就有梦想飞翔, 梦想是人们奋发努力的根本动力, 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十八大后不久,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思想。他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他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 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现代化战略, 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思想意义重大深远。

2.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共产党宣言》指出,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习近平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这个世界, 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 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传递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两年多来,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演讲以及政要会面中提到了“命运共同体”的主张, 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 区域内命运共同体, 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入阐述中国主张。据媒体统计, 习近平两年多来共62次提到“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 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 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宏伟答卷, 表明中国现代化与人类现代化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展示了中国现代化与人类现代化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3.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4年年底,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这一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 习近平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时, 就不是将其作为一般性问题来讲, 而是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来思考、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习近平上任以来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则分别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 渗透着习近平对国家治理的战略思考。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劫难的习近平, 深知如果国家没有法治, 人人都无安全感。纵观世界各国, 民主可以缓行, 法治却刻不容缓。现代治理无一不是法治治理。“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的深刻思考, 苏联亡党的最大教训便是治党不力, 能否从严治党, 关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 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续。习近平同志将“四个全面”放到“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的地位来加以论述和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这就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应有高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 其实质就是把现代化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体、主线和核心, 体现了现代化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根本地位和最高地位。

4.提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习近平任起草小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 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于十七大报告, 这次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丰富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对国家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不够, 地位不够高, 力度不够大, 措施不够硬。这有国情因素, 也有发展阶段因素, 但作为一个丰富地方治理经验的领导人, 习近平深知人们的幸福感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性越来越高。如果没有清洁的空气, 干净的水, 即使国家发展起来了, 将损害老百姓的健康, 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全, 老百姓也会抱怨, 也不答应。目前, 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更加难以容忍,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愈加愈高。习近平提出“五位一体”, 可谓敬畏民意, 顺应现代国家发展趋势,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的思想。

5.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后, 我国开始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新阶段发展态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随后, 习近平7月29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提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进一步增强信心, 适应新常态, 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的讲话中对新常态的本质作出了总结概括, 他强调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 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对新常态作出进一步总结, 他指出:“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总之, 从本质上看,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 是全球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过程和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是新常态与现代化的本质联系, 这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

6.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 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指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两者相辅相成。习近平强调,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 这项工程极为宏大, 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 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7.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总结, 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注入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社会主义为市场经济提供崭新境界与制度优势。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 市场主体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与社会共同利益发生冲突。因此,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无边界的, 更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 政府可以撒手不管, 政府必须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等权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关键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 有效的政府治理不仅不能削弱, 还要进一步加强, 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坚持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挥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关键作用,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2篇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4)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总是与科学发展紧密相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也必然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极大的影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使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当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科技革命在许多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2)为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事实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不仅没有推翻马克思主义理论,反而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现代解读 第3篇

摘 要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原因。失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制度无关。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失业问题,所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研究和理论对解决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失业理论 西方失业理论 中国失业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反映在《资本论》中。总结起来,基本观点如下。

1.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研究失业问题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说:“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由此,奠定了马克思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其研究资本主义失业现象提供了理论前提。

2.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其二,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正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为资本主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创造了理论依据。

3.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规律的时候,其分析的理论基础是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增长的必然结果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由此形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马克思归纳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四种存在形式,即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其他形式的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相对过剩人口。

4.周期性失业的规律

马克思说:“现代工业的整个运动形式来源于一部分工人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失业的或半失业的人口社会生产一经进入交替发生膨胀和收缩运动,也会不断重复这种运动。而结果又会成为原因,于是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条件的整个过程的阶段变换就采取周期性的形式。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做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周期性危机,使就业人数的变化同过剩人口的剧烈波动结合在一起,同资本对工人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排斥力结合在一起。这种与经济周期阶段的更替相适应的失业形式,时而在危机时期急剧地表現出来,时而在营业呆滞时期缓慢地表现出来。马克思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之一,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与人口的相对过剩并存。进而马克思把产生这种周期性危机的原因归结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及其由此决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引起的。

5.技术进步与失业的关系

马克思分析了技术进步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是资本积累的最有力杠杆。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共同促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失业理论的比较分析

1.古典失业理论与马克思失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认为,如果工资自由伸缩,就不会存在失业;如果存在失业,一定是现实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果。但是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工资具有充分弹性,故而失业问题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

马克思失业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才是存在失业的关键,而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故而失业是资本主义的常态,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凯恩斯失业理论与马克思失业理论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进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经济萧条,经济萧条必然产生大量失业。

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基金相对下降,而资本家的利润则相对上升,在竞争的外在压力与赚钱的内在动力下,资本家会促使投资不断上升。这样,一方面消费需求因工人的收入不断降低而下降;另一方面,供给却又会因投资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结果是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出现经济萧条与经济危机,从而导致大量失业。马克思侧重从投资的长期效应(形成供给)来分析问题,而凯恩斯则主要从短期效应(形成需求)分析问题。

3.新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与马克思失业理论

目前流行的新古典失业理论主要研究失业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效率工资、最低工资、内部人优势、保险过度、通胀预期等的关系。并把失业的类型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其实,马克思失业理论也重点研究了失业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把失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消费需求的不足等,而这些在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中也早有论述,只不过其表述手段及方法不同罢了。如果考虑到两种理论在“失业”这个经济范畴的内涵上并无根本冲突和歧义,且考虑到时序的延续性及理论的发展性,也可以认为西方主流失业理论一定程度上传承了马克思失业理论。马克思失业理论要求从根源上解决资本无限地追求增殖而最大限度地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造成大量失业的问题。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则希望通过经济增长的途径达到失业问题的解决。马克思失业理论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原因、表现形式,又指出了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及引发的社会后果,显得系统而严密。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对失业的原因分析得多,对失业的根源揭示得少;对失业的表现形式论述得多,对失业的社会后果及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论述得少,其系统性不如马克思失业理论。

三、马克思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创立于100多年以前,而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形势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个时差障碍成为其解读中国当代失业问题的困难之一,但仍对解读当代中国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以英国作为例证的,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典型。马克思说:“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说的阁下的事情!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共性、普遍性,而且这种关系的共性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才会有像英国的特征,否则包括失业在内“工业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提出的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是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形式。对于失业,马克思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其实不然。它是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出现的生产力表现形式,与社会制度无关,尽管它会印有某一阶级的属性,既然我们在搞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那么我认为马克思关于失业的理论,揭开它的生产关系的面纱,就是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也适合我国现阶段。

总之,解决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仍应以马克思失业理论为指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失业工人将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资本积累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要让被资本排挤的过剩人口适当分享资本积累的成果,建立发达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使低素质劳动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减少结构性失业,降低自然失业率。同时还要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缓解就业压力,调整产业结构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蒋南平,黄珣.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解读.经济学家.2009(1).

[3]曾令秋,王德忠.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一个新的综合.经济学家.2008(4).

[4]哀志刚.失业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经济研究.1994(9).

[5]乔榛.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当代经济研究.2002(8).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4篇

一、马克思关于小生产理论的观点

㈠小生产方式的生产力低下马克思指出, 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 它排斥了积累、协作、内部分工、应用科学和“生产力的自由发展”[1];小生产只是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活资料, “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首创精神”[2], 是“以治园方法来耕种田地的小农业”。因此, 人们“一直处在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2]。

㈡小生产方式渊源长远, 而且具有普遍性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过渡到奴隶社会后, 生产资料由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 开始出现了小生产者的自由民。奴隶制社会解体进入封建社会后, 土地私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个体小农和手工业者的小生产方式开始普遍地存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后, 虽然以雇佣劳动制为主要剥削方式, 但小生产方式仍然存在。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尤其是在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小生产方式仍然是普遍的现象。这表明小生产的产生和存在是历史的必然, 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它不仅渊源长远, 而且具有普遍性意义。所以, 马克思说:“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 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也是存在的[1]。”

㈢封闭型的自然经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马克思说:“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 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 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式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彼此交往, 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各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又散处于全国各地, 因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而聚居在各个很小的天地……每一个这样的小单位都成为独立的组织, 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2]。”这种自然经济的小生产, 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小生产的生产率低下, 马克思说农业中取得的成就“就是大大耗费人类的劳动, 使这些劳动力不能参加其他的生产部门”。因而阻碍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㈣小生产方式成为专制制度的基础马克思在评析小生产的政治影响时说, 由于小生产者经济条件使他们之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 而没有使他们之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因此, 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 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 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 ……所以, 归根到底, 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3]。”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 在论述小生产占优势的俄国、印度、中国时也指出, 小生产“这就是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2]。

以上是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后来, 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基础和逻辑出发点, 联系不同时期的实际加以推论、发展和丰富,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小生产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仍然广泛存在小生产及其意识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当今我国现代化实践的指导也是如此。

二、马克思主义小生产理论对我国现代化指导的必要性

一方面,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社会。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中国就逐渐由狩猎和采集的经济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到秦汉时期, 就形成了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的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无论土地制度和政权更迭有多么大的变化, 农村人口一般均占90%以上,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生产和消费, 形成了家庭、村社、县、省等大小不等的自给自足的单位。小生产者受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盘剥艰难的维持着, 形成了一直占支配地位的封闭型的农业自然经济和这种经济的人格体现者———小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小生产者及其意识伴随着古代经济、政治制度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共存着和演变着, 使它源远流长, 根深蒂固,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 虽然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已不再占支配地位, 但小生产及其意识仍然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 成为了负面制约着现代化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几个方面。

经济上, 农业中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广泛地存在;工业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只着眼于局部和眼前利益, 不顾整体和长远利益, 划地为牢、急功近利、大搞地方保护主义仍时有发生;不求奋斗进取, 缺乏首创精神, 不愿冒竞争风险, 只求平均分配, 对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合理差别, 产生失落和不平衡的心态等等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存在。

政治上, 家长制作风, 个人说了算, 无视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用“人治”代替法治, 重血亲人情亲情, 用人唯亲、编织“关系网”, 热衷“走后门”;宗族观念死灰复燃等等此类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思想文化上, 保守僵化, 习惯于经验思维, 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愿轻易地去实践探索, 对已经发生的事又缺乏理性思考, 盲目顺从, 随流模仿, 一哄而起, 不顾得失后果;因循守旧, 视标新立异为离经叛道, 习惯于依赖顺从和逆来顺受;缺乏公德意识, 奉行“各扫自家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原则等等。

三、运用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 并结合我国实际, 改造小生产及其意识的负面影响

㈠应根据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 充分认识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关于这种必要性, 马克思指出,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小生产既不能历史跨越, 也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为基础, 而不能建立在小生产沙滩的基础上。因此, 必须对小生产进行改造, 让小生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尤其是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小生产占优势或占很大比重、农民占居民大多数的农业国家里, 更要重视和费大力气对小生产进行改造。当然, 这种改造的长期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古老的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农业国, 生产力水平低下, 耕织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居支配地位, 农民一直占人口的大多数。当今中国这种状况虽有很大的改变, 然而农业国并未被工业国所取代, 人口的80%仍是农民, 他们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的小规模生产为农业生产方式, 小手工业仍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 农村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 农村小城镇建设还刚起步, 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上仍较低。因此, 要改变小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 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 必然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关于这种复杂性在中国也是突出的。小生产既与中国很长一段历史过程相伴随, 必然与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 尤其是小生产意识又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在一起, 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同时, 中国人口众多, 对各个人的影响程度不一, 表现形式纷繁多样, 这就为认识它、区分它、把握它、消除它带来极大的复杂性。列宁曾指出“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是比较复杂的过渡。但是它在成功时, 却能包括更广大的居民群众, 却能把旧的关系……更为深固的根拔掉[4]。”

㈡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改造小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小生产及其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力低水平和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相应存在的, 要从根基上实现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 消除小生产意识而代之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意识, 就必须从大力发展社会化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手, 因为它们是改造小生产和消除其意识的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 缺此基础和手段, 改造小生产为社会化大生产就是空谈。马克思关于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学说阐明了这个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恩格斯说, “社会化的生产使全部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5]。因此, 只有发展社会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才能使小生产方式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方式, 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过渡到较发达的商品经济, 并随之引起与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取代小生产意识。这样才能使我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使封闭半封闭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传统社会转向开放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

㈢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培养高素质的人, 是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的根本途径无论是小生产还是大生产, 人都是物质承担的主体, 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因此, 改变小生产状况和消除其意识, 一切决定于人, 而决定于人的关键又在于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 也决定着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仍是一个小生产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 对于以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小生产者的素质, 除了发展生产力、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市场经济、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等物质条件外, 主要途径便是大力发展科、教、文、体、卫事业,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八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5篇

一、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理论的发展与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但是要探索中国改革开放路径的选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的渊源,不能不回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其间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理论探索的历史。

(一)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经济理论上,就是以“苏联范式”为基础。这种经济理论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逐步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它只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忽视了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其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和设想作为惟一的理论来源,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排斥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经济范畴、机制和规律。其三,它排斥和否定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性,把一些本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东西归结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进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割断了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相关性。这一点对近现代经济史研究有直接影响。其四,它从生产关系出发研究生产关系,使研究概念化和抽象化。在理论体系上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出发,推论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且引伸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而这些推论和引伸,都是为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这个宗旨服务的。这样,在客观上,它就难以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有益的和有效的指导作用。(注:参见资料

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日)。)在改革开放以前,关于商品流通与市场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一种商品经济?对此,理论界曾进行两次大讨论。第一次是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在毛泽(论文库)东“以苏为鉴”的思想指导下展开的;第二次是1959年在总结“大跃进”历史教训的背景下,围绕对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问题再次展开的。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行了第三次大讨论。前两次讨论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大致有三种:1.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虽然当时学术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但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着交换关系,学术界在认识上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1)商品形式说。如王思华认为:“调拨物资是国营企业内部的产品分配,它们是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它们既不改变所有者,又不是自由买卖的对象,„„但是为了估价,为了进行经济核算,它们还不能不保存着价值形式,也就是不能不保存着商品形式。如果把这种新的产品分配关系,仍然看作是旧的商品关系,那就是只从形式上看问题,而不是从本质上看问题”(注:王思华:《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几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2)产品交换说。如骆耕漠认为:“可以把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这个非商品交换称为‘产品交换’,这就是社会产品可以不再特殊地作为商品来交换,而只作为单纯的产品(回到本来面目)来交换。这种产品交换是不同于商品交换的更高一级的交换,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在劳动直接社会化的基础上,直接遵照按劳分配和按劳换算的关系,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的”(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3)内部周转说。有学者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交换,是生产条件的交换,是属于生产内部周转的性质,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既不是两个各自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者在进行交换,而且也根本不发生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实质上不是商品交换关系(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4)统一支配说。如雍文远说:“有一些人,力图使国营企业有权转让或出卖这些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否认物质技术计划供应的任何必要性,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些供应统统纳入一般商业轨道,以便让他们自由买卖。如果这种意图得逞,那么,不仅统一的生产计划,由于没有生产资料计划供应的相应保证,而必然要受到破坏,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将因此而失去生产资料的统一支配权,为资本主义的复辟活动打开大门”(注:雍文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2.社会主义经济是从商品向非商品过渡的经济。如张翼飞说:“商品量的方面的发展过程是和商品质的方面的消亡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商品的质将随着每一步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变,随着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地改变着。“到社会主义进入共(论文库)产主义时,商品也就最后趋于消亡了。”(注:张翼飞:《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薛暮桥也认为,从资本主义到共(论文库)产主义,是商品生产的发展和逐步消亡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在数量上仍将继续增长,但这时候,在质量上则正从商品过渡到非商品,商品所包含内容正在逐步消失。”(注:薛暮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红旗》,1959年第10期。)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已故经济学家卓炯和顾准,是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重要代表。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创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1957至1964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在1961年11月18日写道:“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从市场的大小和规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我觉得建设共(论文库)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论文库)府状态的市场(也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注: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页。)在此期间,他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注:李炳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9~41页。)。顾准早在1956年就已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进行了研究,1957年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注:《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同时孙冶方也发表了著名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于光远也于1959年对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也是商品关系,加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

是商品。因为“企业之间的交换还有一定意义的所有权的转移,„„各个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你我界限,在各企业之间进行交换时的条件对各个企业的职工还发生物质上的利害关系”(注: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9年第7期。)。樊弘也认为:“物质的鼓励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仍不失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为了贯彻鼓励,„„在国营企业内部的物质调拨的关系上也要继续保存商品的关系。”(注:《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18~41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 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儒学;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40--02

两千多年前,孔子奠基了儒学的基本理论,其后经过孟子,到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官方学说,再到宋明理学将其发展到顶峰。儒学在中国社会中一直既是官方意识形态,又是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

1918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着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大陆的政权,马克思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但是,儒家思想的痕迹却从来没有消失过。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第三代新儒家思想在大陆的传播,复兴儒学,甚至要重建儒教(如果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儒教的话)的呼声再次高涨。一种乐观的看法在思想界正在企图取得主导地位——即:儒家文化是克服西方文化固有弊端,拯救人类的灵丹妙药,21世纪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对此种种乐观预期,我们不可轻易信以为真,而应冷静分析,客观对待,以免贻笑大方。

儒学现代化这个命题的立论前提就是儒学不是现代化的文化,因此,才有现代化的需求,才需要现代化。那么,儒学作为一种文化,要现代化,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现代化的文化?文化属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范畴,它是对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反映。因此,现代化的、先进的文化必然是对现代化的、先进的生产力的反映。很显然,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它的先进性、现代性。不得不承认,经过现代化以后,很多在西方体现得非常好的价值、制度、思想,并没有在儒家传统中体现出来,不仅没有,好像连最基本的发展条件都没有创造出来。代表着现代文化的毫无疑问是西方文化,当然西方文化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文化。但是,儒学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却是不得不向西方文化学习,即使新儒家们很委婉地将之表述为中西文化的融和,也不能改变在儒学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事实。杜维明所提出的儒学现代化的四个路径:(一)文明对话,(二)文化中国,(三)儒学创新,(四)启蒙反思。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必须把儒学的现代化纳入全球化的视野中,必须在世界多元文化交会的发展中来实现儒学的现代化。儒学的现代化在儒学内部是生长不出来的,必须借助于与其他文化的交融才能实现。这种交融,首先表现在儒学对自己所缺乏,但却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已经形成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如科学技术、民主自由、人权法制、个体的人格解放等等的接受。也就是只有“先创造性依照启蒙运动的价值观改造自己,然后才能对现代西方国家的极端个人主义、恶性竞争和不道德诉讼行为进行有效的批判”,然后才能“对人类社群当下的困境作出创建性的回应,正是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的循环逻辑。”杜维明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即,儒家文化首先必须按照现代文化改造自己,然后才能谈得上对人类社会在当代做出贡献。

现代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但是,先进文化一定是现代文化。因此,儒学要现代化,就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改造传统儒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儒学的现代化。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呢?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潮流的文化。先进文化本质上所体现的是关于现实社会应如何的价值观念。先进文化必然会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壤,但它关注的却是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它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又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马克思主义是有史以来惟一从根本上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从中国的现实存在来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社会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因此,儒学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不可能回避开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儒学的现代化要在中国得到实现,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来改造儒学。否则,所谓儒学的现代化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可以说是儒学自身对其现代化能够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对此,杜维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于马列主义、西方思想、儒家人文思想三者的健康互动,三项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儒学是否能够和马列主义进行深入对话,并在其中找到结合点,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儒学能否接受马克思主义呢?从儒学的传统来看,这是完全可能的。儒家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它从来都不排斥外来文化。这也是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历两千余年而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这种传统在今天仍然为儒学学人们在继续着。如果说老一代的以梁漱溟、熊十力等儒学学人是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和儒学的交融的话,那么,以杜维明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儒学学人则是主动出击,深入到西方文化内部去探讨儒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他们强调:“儒学不可能发展成一套纯思辩的论说,目前大的挑战就是通过诠释实践,而且知和行的问题要相当紧密地结合,使之能在生命世界里创发一些真正体现儒家精神的价值。”儒家也看到了,儒学的现代化并不在于构筑一个现代化的儒学体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儒家思想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而是要恢复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参照功能,以儒家精神解决现代生活、政治、文化领域的诸多问题,将儒学的重构转化为儒学的运用。这就为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儒学提供了可能。可以说是儒学自身的学术特征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儒学的现代化离不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离不开儒学。

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首先,從实践层面上讲,必须和中国社会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它不可能对每一个民族的具体发展道路做出具体的指示。具体的发展道路必须依赖于各个民族自己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一定的国家、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这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所以,“对于马克思主

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但是要应用就必须“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这是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馬克思主义能否在中国得到实践的前提。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实际相结合,就是必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结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就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民族特点。而对中国历史、传统和民族特点的理解,离开儒家文化以及这个文化赖以生根、发芽、生长的民族特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等是不可能办到的。

其次,从文化层面上讲,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被中国社会所接受,所吸收,才能真正起到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文化,是在西方社会特有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以及它的表达方式,都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有较大的文化差异。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认同、吸收并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便很难使其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为中国人所接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深切的了解,他对各种食洋不化的思想贩子的浅薄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他说:“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既无知识,于是就剩下了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可怜得很,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在毛泽东看来,以欧洲文化形态出现的现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现实存在较大的距离,只有经过自己的消化和理解,变成人民大众都能明白、都能接受的东西,才能谈到理论结合实际,马克思主义才可能中国化。而要为大众所接受,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来看,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从汉以来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儒家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深入到中华民族的一切精神领域之中,形成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无不深受儒家文化的支配。因此,马克思主义要被中国人所接受,就必须被儒家文化融合。实现这种融合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有着一些相似相通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有相似相通之处,马克思所主张的共产主义也和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有着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要把它变为现实,还有赖于人们的自觉行动,找到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真正的契合点,而不是仍然停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点,采取简单的拿来手段,给儒家思想里加入几个马克思主义的名词,就自我标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7篇

一、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中国是在“两声炮响”中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 第一声炮响是1840年, 英国以坚船利炮轰开了闭关锁国近两百年的中国, 无情地撞开了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文明大国的大门。 从此, 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体系, 中国的命运与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二声炮响是俄国的“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此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 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翻身解放的序曲。 这“两声炮响”正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 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论证和实现。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 英国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以后, 西方列强争先恐后的扑向中国, 试图把中国变为他们的世界工厂, 中国从此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不仅如此, 西方资本主义还试图改变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形态, 从思想上根本地把中国变成他们的附属国、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入侵, 它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及其生产关系冲击、瓦解着中国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大国的生产方式, 它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动荡, 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一方面迫使中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主动思考自身的出路, 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 并试图通过变革来解决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选择问题。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再到清明新政、预备立宪;从魏源、林则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李鸿章、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阶层试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甚至是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 以资本主义方式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使得他们的资本主义道路的选择最终只是虚伪的口号和无意义的挣扎, 西方资本主义无法与中国封建传统及统治阶级融为一体, 宣告中国自上而下的变革彻底地失败, 也首次以鲜明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新鲜血液”不适合中国巨人身体。

继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变革失败之后,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纷纷组成各种团体、政党, 探寻中国摆脱封建制度、殖民统治的现代化之路。 其中以伟大的民主革命者———孙中山为核心的中国同盟会, 提出的“三民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政治纲领, 就是希望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到1911年武昌起义, 即著名的辛亥革命, 他们浴血奋战, 期盼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彻底改变中国的腐朽不堪的面貌, 以资本主义的方式拯救中国。 然而, 随着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的手中, 袁世凯的复辟闹剧, 再次以更为深重和惨烈的事实证明, 中国的文化自抉指向资本主义始终不能成功, 中国内部历史环境不能生长出资本主义, 同样, 中国所处的外部的历史环境也使中国无法走向资本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强行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 加上33年的洋务运动,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然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学会走路, 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陆续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的西方列强更极力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控制中国, 与中国官僚阶级联合起来, 打击和压制其民族经济的发展, 以确保资本得以顺利的无限扩张、无限增值及对落后国家的无限制的掠夺。 所以,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正在蹒跚走路之时, 它茁壮成长的道路就已经被封堵掉。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巨大的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制度的钳制, 最终无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苦难、翻身解放的强大力量, 中国继续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 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

既然中国无法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解决资本主义问题, 那么社会主义的方式呢?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之所以伟大, 就是它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方法论意义, 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选择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道路, 历史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性的现实意义。 19世纪初到中叶, 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特点, 突出有三个方面:一是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 它让中国看到了摆脱三座大山、走出苦难的希望, 马克思主义也因此而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其实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 马克思主义就已经传播到中国, 但未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视, 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更倾向学习西方的理论。 然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震撼整个人类世界, 也一下子把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目光集中到马克思主义, 并且在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 探寻中国发展之路,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 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了观察国家命运的有力的科学的理论。 以社会主义方式解决中国的资本主义问题, 这一思想开始破壳而出。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的正确指导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得以保持正确的革命方向, 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走出黑暗, 摆脱苦难, 翻身解放, 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二是1914年至1918年和1939年至1945年的爆发两次世界大战。 它在一定的程度牵制了西方列强对东方社会的侵略和掠夺,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列强的力量被分解, 绝对优势迅速坍塌, 全世界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西方主要的帝国主义已无力牢牢控制东方社会, 东方社会获得自我选择发展道路的最好机遇, 人类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三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西方列强原来控制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通过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纷纷摆脱了帝国主义统治, 宣布独立, 其中有五十多个国家宣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尽管他们的“社会主义”五花八门, 与科学社会主义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宗教性、改良性、空想性等, 但他们积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推进国有化改革和土地改革, 奋力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 维护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等, 使亚非拉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蓬勃兴起的景象。

正是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历史环境,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实现了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 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开启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对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邓小平曾精辟地概述道:“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 而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 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 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 走自己的道路, 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 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 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 没有独立, 也没有统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 (1) 从邓小平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的历史再次证明了, 身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 东方社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 并不一定遵循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资本主义并不是东方社会的唯一选择, 东方社会的社会形态更替不是通过生产方式的更迭实现, 而是通过文化选择和更新达到目标的,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东方民族国家的撞击与中国人民文化自抉的结果, 是世界历史发展多元性的具体体现, 同样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环境与前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环境有许多相像的地方, 如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西方的无产阶级斗争趋于缓和、世界历史发展依然遵循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等, 同样的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前苏联抓住却没有抓稳, 面对前苏联的经验教训, 中国在抓住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后, 如何牢牢抓稳机遇, 进一步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历史任务。因为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 所以中国要在资本主义规律支配下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现代化建设, 必须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才能避免重蹈前苏联覆辙, 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灾难性波折。

1.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环境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不可否认的是, 今天世界历史依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规律支配的世界历史, 西方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虽然依旧未变, 但世界历史的发展却将它的矛盾扩大到整个世界的范围, 东方社会成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冲突的缓冲区, 西方国家的阶级斗争冲突不再像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那样尖锐化。 相反, 由于资产阶级采取了种种解决劳资矛盾关系的方法, 如提高福利、延长工人休息时间、工人和雇员有权诉诸自己的权益、 让工人和雇员持有一部分公司的股份、分享利润等, 同时科学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尚未走到无法解决自身内在矛盾的境地。 这样就造成一种假象, 似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让人产生幻想, 好像落后的东方民族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更有利于自身现代化的发展。 另外, 西方资本主义从来没有停止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消费等各方面对落后的东方民族国家的渗透, 使一些落后国家中的人民产生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的思想。

中国置身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经济、军事强大的优势, 文化思想有力的渗透, 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满的威胁和危机, 这一切中国是不可能避免的。 中国的历史及苏联解体的教训都无时无刻不提醒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 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才能发展生产力,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因此,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做的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 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 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 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 (2) 马克思在分析印度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就指出奢侈之风使得印度在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后, 不仅没有发展, 反而后退, 东方社会如果像印度那样, 接受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消极的东西, 就会损害本民族国家的发展, 只有汲取西方资本主义中先进的、积极的因素, 才能利用这些先进、 积极的因素加速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脚步。150多年前的印度的教训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中国的发展如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资本主义消极的因素就将如洪水猛兽般势不可挡的涤荡中国, 这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人民的发展是灾难性的。 世界历史给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机遇, 但是中国只有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根本性的、纲领性的原则, 才能抓住促进自身发展的机遇。

2.世界历史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的力量。 马克思指出了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互为因果, 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是资产阶级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的结果, 封建社会的雇农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条件, 人类历史是不可能发展为世界历史的。

中国之所以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是世界历史的结果, 世界历史加速了中国发展进程的脚步, 如果没有世界历史, 中国继续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那么, 中国应该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成果。 机器大生产、 各种先进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由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世界交往不断地深入发展, 整个世界被拉入现代化经济发展轨道上来, 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随着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推进, 任何民族国家或迟或早会被现代化大潮所席卷, 走上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的基础上, 以工业化大生产取代传统的农耕生产, 以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以全面开放和普遍的世界交往取代闭关自守与封闭隔绝。 现代化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 根本是经济的现代化。

中国是在最初被迫纳入世界历史体系, 最终转变为主动地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世界普遍的交往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中国自身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却是比较低下的,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这表明中国具有先进的社会基本制度, 但却没有相应发达的、丰富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社会制度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但生产力水平却不可能跨越, 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是无法跨越的。 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即中国的生产关系为中国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 但并不是说中国具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具有先进的社会制度, 就必然地拥有发达的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只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设, 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的根本性, 这既违背了世界历史发展以生产力发展为首先条件的要求, 又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尤其是不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要求。 事实上, 忽略生产力的发展, 是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马克思认为, 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 应该利用其政治统治, 逐步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所有资本, 将全部生产用具集中到国家手里, 即作为统治阶级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手里, 然后尽可能快速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就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趋势说, 资本主义的消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 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才具备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的条件, 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为整个人类的世界历史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实现条件的;就中国自身来看, 正如邓小平所说:“搞社会主义, 一定要生产力发达,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3) 由此可见,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大力发展生产力, 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所在。

因此, 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扩大世界交往, 逐渐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转变为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 发展经济既是中国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要求, 又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中国如何大力发展经济、迅速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呢?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实践与世界历史发展统一起来, 提出和制定了既适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 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规划和方案, 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的来说,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开放和促进发科学技术大发展, 这三个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根本途径, 是促进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手段。

摘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也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世界历史将东西方连为一体。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紧握发展机遇, 选择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道路, 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东方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注释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62-63页.

22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173页.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8篇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批判理论的发展历程

( 一) 物化理论

卢卡奇是资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新角度的解读, 并提出物化理论, 对工业社会进行大胆地批判, 这一批判也成为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主体元素。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 任何事物都都已经被商品经济活动物化了, 其核心就是人受制于物。卢卡奇同时也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理性对人的压迫, 由此彰显现代性批判理论的人本立场, 并成为其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 二) 批判理论与《启蒙辩证法》

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创立一种社会批判理论, 其基本特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唤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意识, 同时整合了一些其他的现代思想, 进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综合性批判, 因此从这里才开始对现代性进行全面批判。《启蒙辩证法》则可以真正代表现代性批判理论, 其观点认为欧洲社会的启蒙思想当前依然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来源, 启蒙思想所确立的理性意识也开始对人与自然进行奴役, 启蒙思想开始走向自己的反对面, 这就是启蒙辩证法。

( 三) 社会交往理论

1960’s以后, 现代性批判理论开始遭遇困境, 一方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并未找到消除异化的有效方法, 另一方面是后现代性理论开始对现代性进行直接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 哈贝马斯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现代性, 并提出具体的救治方法, 即以实际的交往行动捍卫现代性的低位, 并认为现代性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交往理性与工具理性发展不平衡。在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性并未获得完全的发展, 其根本的发展路径就是全面发展交往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批判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一) 对异化的批判

从西方马克思注意批判学者的角度来看, 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异化的状态, 其异化过程已经渗透至社会的各个方面, 并且已经成为社会的病态[1]。一是人及其自身关系的异化。在现代社会, 人就是一种商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商品关系, 利己是人之间的关系的支配原则。二是消费的异化。在现代社会, 消费不再是一种完美的体验, 而是一种因刺激而导致的冲动的满足。

( 二) 对消费的批判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 其消费行为由先前的对物品的消耗转变为对人的控制手段。通过对人们的欲望的刺激, 使人们感觉到成为真正的人的基本路径就是跟上消费的步伐, 同时使人产生一种错觉———消费过程就是对幸福的占有过程[2]。在这样的社会中, 任何东西都是消费品, 都可以进行购买, 人们都患有一种叫消费强迫症的疾病, 也只有通过消费, 人们才能获得满足感。

( 三) 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文化的核心目标就是教化人性, 文化领域被商品经济原则占领, 即文化开始进入工业生产阶段, 开始当做商品进行流通, 文化就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品, 由此便产生大众文化, 商品性是最其最主要的特点[3]。 在这样的社会中, 文化的核心不再是教化人性, 而仅是一种可以获得利润的商品, 统治阶级也正是通过大众文化的积极宣传实现对被统治阶级的麻痹, 进而操控被统治阶级的思想, 培养被统治阶级安于现状的意识。 从本质上来讲, 大众文化并非真正源于大众, 仅是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批判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一) 转变现代经济生产方式

在人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 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其原因为两方面: 一方面,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追求利润的增长, 且社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并已经超过自然地更新速度; 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取决于资本家可获取的利润, 如果可以获取较大的利润, 则必然造成生产资料的过度消耗, 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近年来,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我国的现代化初期生产多采用粗放的生产方式, 高污染、高消耗行业比比皆是, 已经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 我们必须转变现代化生产方式, 寻找全新的生产方式, 走绿色、高效、节约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 二) 转变现代文化发展方式

对于大众文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持反对态度, 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工业现象, 就是“凭借现代化生产手段大量复制、传播文化娱乐产品”。 由于过度强调利润, 因此会生产出大量的“文化商品”, 并且会大量地、强行地塞进人们的头脑。这种批判尽管足够深刻, 但观点也存在片面性。

通过这种批判, 一方面, 我们应当注意保护无法进行工业生产的文化事业, 降低文化工业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 充分认识文化工业对社会文化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做好引导工作, 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以国家财政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 进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 三) 实现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协调发展

要想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必须树立现代化发展意识, 坚定现代化发展目标, 实现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协调发展。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目标并不是要丢弃现代性, 而是要防止现代性的过渡膨胀, 破坏现代性的完整性。无可否认,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这并不是现代性发展的结果, 而是应当采取辩证的观点, 对现代性进行具体分析, 将其负面批判化解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彭洲飞.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主题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4, 1 (2) :44-49.

[2]李长成.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中的正义规范理想[J].社会科学家, 2014, 3 (6) :19-23.

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第9篇

1.节约的政府。廉价政府要求高效,精简,成本低廉。马克思认为,廉价政府就是在保证行政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政府的行政成本。然而资产阶级国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本质,必会提高税收、增长自身工资,以此来保障资产阶级内部的正常运行。巴黎公社决定用服役期限极短的国民军来代替花销巨大的常备军,这样就极大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同时公社还规定,公社的公职委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对不称职的委员可以随时撤换并严惩。这样既保证了公职人员的人民公仆本色,又保证了公职人员在花费公民赋税时尽量做到让群众满意,也体现了群众对人民公仆的监督职能,要求尽可能地减少浪费,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以取得群众的满意。

2.精简的政府。公社为了减缩开支,对各级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淘汰冗员。用有限的花费办更多的事,在减少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的情形下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的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1]马克思的精简政府的目标就是用最少的政府支出和成本来取得较高的工作效率,以此来降低政府成本,减轻人民负担。

3.有限的政府。政府职能越多,为了保证其正常运作就需要更多经费。限制政府的职能是降低政府成本的重要途径。公社还把中央机关的某些权力交由自治机关来行使,这种自治机关的存在更好发挥了自身的自主和自治。

4.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巴黎公社中,工人是公社的主体,这样把官僚掌握的国家大权还回了工人手中。公社规定,公社的公职委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对不称职的委员可以随时撤换并严惩。公社的委员们在就职时必须铭记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绝不可以以自己的职权凌驾于社会和人民之上,必须服务于社会。

二、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实现的条件

1.马克思认为原始社会不存在廉价政府问题。处于人类发展初期的原始社会,人们以亲族关系为纽带群居生活,靠传统和家长来控制,采用的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社会权利掌握在自身手中,当时的人们还无法习惯政府权力。因此原始社会没有讨论廉价政府问题的意义。

2.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不可能实现廉价政府。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势必需要庞大的机构。政府还要维持一直完全由政府供养并且只接受政府指挥的庞大的常备军,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暴乱及反抗,同时也包括抵御其他国家的入侵。当时的商品生产关系还没有普遍建立,能有效制约国家权力的市民社会没有形成,不具备廉价政府所需要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当时的人们还不能理性审视政府的花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实现廉价政府。

3.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廉价政府。廉价政府的思想最早是由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学者提出来的,马克思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以廉价政府为政治口号的目的在于动员广大群众反动封建王权。马克思认为,在封建专制社会的后期,君主专制严重限制并影响了工商业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为了缓和严重的财政危机,不断增加关税、加重赋税、强行借贷、没理由地罚款、封闭银行等横征暴敛的手段。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破坏了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也破坏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廉价政府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此外,资产阶级政府还需要维持一支完全由政府供养且只听命于政府的庞大的常备军,以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以阻止其他国家的入侵。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剥削的本质注定其无法建立廉价政府。

4.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廉价政府。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也是政治上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实现廉价政府。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为人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政府。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廉价政府。

三、构建廉价政府的现代意义

1.为新时期政府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机构队伍过于庞大;职能范围划分不够明确,存在有些事很多部门都有管理权限,出了问题后却又相互踢足球的现象;机构内部人员臃肿;行政效率低下等。这些都不利于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中的政府精简高效原则为我国新时期政府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改革方案。我国应提高选拔国家公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明确职位权限,实行权责对等的原则,在提升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应做到尽可能地减少行政成本。职能交叉或重叠的职位应精简,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让政府真正的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让政府成为维护公民权益、保护公民利益的政府。政府也应是有限的政府,政府机构应进一步明确职能范围,放权于社会,这样有利于社会更加顺应当今时代潮流。

2.对新时期建设节约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廉价政府理论中阐述的精简机构和人员、实行低薪制、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职能、还权社会,是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重要思想。我国要想建立廉价政府就应当以马克思的廉价政府是思想为指导。其中节制政府消费是实现廉价政府的一个及其重要的路径,这就要求政府在投入行政成本之前应明确目标,科学地做出预算。行政成本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有规范的数据记录和科学的依据,同时也应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有效地监督政府投入的行政成本的使用情况,以确保政府的行政成本花在“刀刃上”,拒绝任何随意挥霍公款公物,公权私用的不良现象。最后还应做好收尾工作,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下一次更合理、高质、高效地做好政府行政成本的投入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在我国政府部门内部也应加强节约的宣传教育活动,传播更加文明健康节约地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断地提高公务人员的节约意识,增强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对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应树立公务人员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节约意识。改革开放带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坚持改革开放战略方针不动摇的今天,我们更应准确把握政府职能、有效地精简行政机构、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使政府真正成为一个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对新时期建设廉洁政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腐败对一个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腐败会破坏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甚至是造成资源的浪费。腐败会影响执政党和政府机关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影响政府在公众面前的权威。腐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政府官员应没有特权。我国政府机构的公务人员在工作中也应当廉洁自律,拒绝以公谋私,真心真意做到为人民服务,不凌驾于人民之上,做好人民的好公仆。巴黎公社中被民众选举出的公社代表在民众认为不称职时可以随时撤换并严惩,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其社会性质决定了我国理应成为廉价政府。政府的权利是由人民赋予的,我们就更应该把握好廉价政府建设的思想和方向。我国想实现廉价政府就应该按照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和思想对我国的公务人员进行严格地监督和约束。我国每年用于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的花销巨大,在这个方面我国应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社会团体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明确财政预算,控制政府财政预算额外的多余支出,做到让每一笔财政支出都合理有据,让每一笔财政支出都落实到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10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近现代中国服饰文化,改革开放

从远古时期的“两片遮羞”到20世纪初期的“长袍大褂”,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不知多少朝代的交替变化。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传承的华夏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 服饰与政治以及封建等级制度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的服饰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 慢慢延伸出来的关于文学艺术的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极端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职能和教育作用, 同时他对中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1 近现代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20世纪初期正在探索发展道路的中国无疑是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冲击力。所以在服饰文化这一社会领域中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和效仿。从20世纪初期到现代, 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民主与政治的诉求, 日渐影响着当代中国的青年才俊, 并且深入人民群众的内心。在服饰的穿着上, 日益倾向于西方的穿着形式, 从原来的长袍大褂逐渐演变成上下分开式的着装样式。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多少还有些清末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子。但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 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同样促使中国人在政治体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政治体制思想的转变决定了服装体制。民国服装不再沿袭封建传统的服装制度, 西服传入中国供男子穿着, 女子则在时尚的引导下将传统的旗袍进行了改良, 开始简化服装供予穿着。当然, 同时期下, 中山装也开始流行, 中山装外观庄重, 内敛含蓄, 可以说是时尚与政治的结合体。“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人民的思想更是空前的开放, 新潮的服饰日益浸入广大青年才俊的内心, 尤其是以上海为首的时尚之都, 着装上都是紧跟世界的流行趋势。故有“东方巴黎”之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届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在中国站住了脚步, 并且已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初期。因为人们心中充满了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向往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在服装穿着、审美标准等方面都反映出对新生活的渴望。这时, 干部服、人民装等逐渐流行开来, 人们以穿着象征革命和进步的服装为美。由于中国这一时期的思想进程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 所以列宁装、乌克兰式套头衬衫以及“布拉吉”也迅速流传到了中国。

近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的发展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思想, 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发展所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共产主义思想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来说则是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 更加进一步的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去发展, 对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与服装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发展战略,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发展中的又一次飞跃, 而这一跃同样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大国。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综合国力发展的重大转折点。这一时期, 中国的服饰文化又产生了不一样的发展。外国服装的大量引入和新款式的层出不穷, 为中国人的穿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各类服装企业一跃而起, 外国品牌的入住, 款式的突破以及服装色彩的丰富都给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战略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一笔。不可否认, 改革开放是20世纪乃至21世纪最大的发展战略, 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 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和利益的丰收是不可估量的。与此同时,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的被世界所认知所接受, 在世界的舞台上散发出了万丈光芒。

3 总结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波折, 终于在中国牢牢地稳固了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地位,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也会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 更加的贴近现代化的流行趋势。

如今, 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下延续着20世纪末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和多样化成为了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 并且不再盲目的追随外来的着装理念, 而是更加追求自身的“个性”、“品质”, 形成了与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联系的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是永远都与政治文化思想挂钩的, 政治影响下的服饰永远都紧紧跟随着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当然, 中国的服饰文化也应当遵循时代潮流的变化, 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毕竟, 我们现在的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我们就能够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重大影响, 并指引着中国的服饰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格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著, 陆梅林译.论文学与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廖军, 许星著.中国服饰百年.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9.

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 第11篇

第一、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交往方式等各方面的评价标准和理想取向,是维系民族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的深层的无声的力量。文化价值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同时又是文化制度或体制的根据,是人的精神观念客体化以及客体世界主体化的纽带和桥梁。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表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转型和更新,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和标志。从社会的横向来说,是在既定的传统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整合,使新文化建构形式在保持时代性的同时也保持了民族性和连续性。

第二、文化知识体系创新。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形式,知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把握,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发动的知识革命,引领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跨进知识经济文明时代的门槛。知识化与全球化相互作用,猛烈地冲击着民族文化的根基,能否追赶知识革命的大潮,创新知识体系,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知识体系,能否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持续力的严峻考验。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必然性

文化理论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

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无数事实一再向人们确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并由此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其生命的灵魂和前进的动力始终都在于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对于蕴涵和作用于智慧、道德、思想与精神的文化来说,任何形式的守旧和停滞都意味着对社会进步的扼制和对民族精神的消解。创新,就是文化的源头活水,就是体现自身特质和实现自身功能的必由之路。

文化理论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

文化作为观念形态,其本身无疑是对经济社会的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但是,文化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对经济基础有着能动的反作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文化功能的不断强化,其作用越来越巨大,它不仅体现和反映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同时还以其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引领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充当时代前进的号角与旗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世界文化形态的新变化,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提升,势必更为紧迫地要求加大文化理论创新的力度。

文化理论创新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两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物质和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加大文化理论创新的力度,才能生产出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途径与要求

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实践

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实践,拓宽当代文化视野,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根本道路。任何一种文化观念和文化思想,归根结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和文学实践的产物。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当代性,理应加强对文化创作、文化批评和文化思潮的跟踪研究,不断对中国当代的文学现象,对与文学相关的文化现象,对具有文学性的社会精神现象,对当代作家的创作体验、文学经验和文学实践进行学术概括和理论提升,努力创构富有时代感和当代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新质态。

对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文化观念进行梳理、综合与创新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诸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作为中国特色的发展形态的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应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科学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建设意识和创新意识,应当把基础理论作为主攻方向,进行总体性的梳理和解析。

承接和弘扬一切有价值的文论资源和文论传统

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全球化语境下,应当切实有效地检视和推进西方文论或外域文论的本土化问题,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世界性和人类性;逐步解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或现代转化问题,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的新形态和新成果,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中国化的学理内涵和学术水平,努力建构一体、多元、主导的和谐有序的文化系统,当代中国的文论结构应当是一个有主旋律的多声部合奏。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第12篇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过程, 学习者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环境提供的信息, 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 发生重组与改造, 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环境的刺激作用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 但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赋予实际意义, 却是由个人的主观意识而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 但由于人的经验不同, 则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新知识。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 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环境中直接搬到记忆中, 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 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学习过程中,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为中心, 特别注重学习情境的作用;即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资源, 使其有条件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交互式学习, 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即对知识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 在他们构建新的信息内容过程中, 教师的工作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 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反思, 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让学生通过其主动的认识活动, 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和题海战术, 往往容易忽略学习需要主体的建构和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建构主义是探究性学习的心理基础, 在新意义建构的探究过程中, 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 需要学习者具有锲而不舍, 不折不挠的精神。 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学生情感的发展, 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自主意识以及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让其参与新知识的构建。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学习观的现实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现今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丰富和深化了教与学的方法, 对深化课程改革, 进一步推动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观所培养的学习能力, 不是记忆现成知识的应试型学习能力, 而是立足社会, 服务社会, 改造社会, 创造知识, 活生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是动态的, 它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和提高的。

在信息时代, 互联网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 它是激励和促进学习的有效工具;这个平台是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打破了交际的时空限制, 为学习开辟了更为宽广的社会交际环境, 提供了展示所学新知识的空间。通过网络, 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建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环境,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有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四、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观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据此特点, 应多尝试用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导实践, 不断完善在继承与批判传统教学观基础上建立起的新型课堂教学观, 优化教与学过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练程度, 对教与学方法的精心准备程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都是教学成功的保障。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把遇到的问题, 真实地展示给学生, 并与其共同探索、解决,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把学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学习过程中, 资料要提前给学生看, 让他们在经过充分准备后进行操作, 教师要“动之以情”, 鼓励学生“爱学”;通过“晓之以法”,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助之以成”, 帮助学生“会学”。在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中, 学习者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精神会被激发出来, 潜能会得到开发, 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协作性、坚韧性和创造性均可得到培养和提高, 师生心情舒畅, 感情融恰, 学得扎实, 教得轻松。

例如, 在PPT工具教学中, 指出其是非常有用的多媒体集成平台, 能集成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影片素材等, 近年来, PPT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对课堂教学很有积极作用。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变教师对软件的演示操作为学生自学、讨论、合作、汇报、总结。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为体现这个思路, 在前次课结束前, 布置学生在课后自学PowerPoint操作资料时, 练习下述操作:①幻灯片插入与删除;②文本、艺术字的输入与编缉;③图片、电影、声音、flash动画的插入与调整;④背景、幻灯片母版、自定义动画效果的添加与删除;⑤超链接的插入与删除等。学生总结出在操作中的收获与存在问题, 并在下次课中汇报, 师生共同讨论, 重点解决困难较大的问题, 这样, 学生容易掌握。

在Flash工具的教学中, 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 图形元件和影片剪辑元件功能学生难以区别, 遇到问题就糊涂。我让学生自学“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的概念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逐帧 (帧帧) 动画;让学生自学“图形元件、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动作动画。在自学过程中, 学生互相交流, 协作学习, 对难点和自学有困难的学生, 教者给以必要提示和指导。学生理清这些概念、掌握这些操作后, 再通过多媒体投影进行操作和讲述汇报, 同学们互作评价和补充。采用此法, 学生理解透彻, 操作准确, 记忆深刻。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与学活动, 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活动中, 教师更要具备现代教育意识, 在为学生创造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思维活动的情境和群体互动交流的发展区上, 多花精力和时间, 利用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之高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掌握真知, 获得硕果。

参考文献

[1]王娜.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点反思.中小学电教, 2011, (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相关文章:

马克思产业理论07-20

马克思国家理论07-31

马克思地租理论08-06

马克思贫困理论08-09

马克思需求理论08-15

马克思理论论文05-05

马克思理论系统分析09-03

马克思理论论文提纲08-12

马克思交往理论论文05-09

马克思理论转变论文05-09

上一篇:配用电系统下一篇:高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