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美术教学工作

2024-05-18

怎样搞好美术教学工作(精选12篇)

怎样搞好美术教学工作 第1篇

一、要把握学情, 科学安排好相关教学内容

现行通用教材都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 无论内容, 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 但编教材的专家教授不可能也的确不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切实地加以考虑, 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 备课时, 要先备学生, 再备教材, 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掌握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 然后再根据掌握的学情, 认真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讲授的内容不超纲、不超前、不过难、不贪多, 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我认为对教材不可做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进行对调是不科学的, 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 增加学生心理负担, 也会给学生的复习带来不便。

二、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灵活的教法, 不拘一格, 凡是达到目的快的方法, 便是好方法。教材内容是死的, 而教学方法是活的, 教学任务不是把死的内容强行搬运到学生身上, 照本宣科, 而是把死的内容创设成问题情境, 让死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 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些复习课大多是重复旧知识, 温故有余、知新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 学生感到没有新意, 学得厌烦, 效果不佳。如在复习有机物烃的结构特点时, 大多数教师只会按照教材的顺序, 列出烷、烯、炔、芳香烃的代表物进行比较分析, 领着学生对旧知识复习一遍, 而有经验的教师则设计成问题:分子内六个氢原子的烃可能有哪些?这一问, 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生不仅回忆所有烃类的通式, 而且还要想到各类烃有哪些同分异构体, 以及每种烃的结构特点和它们的性质差异等, 其思维容量要比前者大得多。这样既巩固了概念, 又锻炼了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

三、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有了好的教法, 必须要严格处理教学细节, 如果教学细节处理不当, 必然会浪费时间, 影响45分钟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合理使用教具, 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教学细节主要包括学生在听课时的神情、教师讲课时的语气等, 即化学课堂教学务必要改变单一讲授灌输形式,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 准确、节时、有效地控制课堂结构和组织教学活动, 创设良好的环境, 做到正确调控课堂节奏, 对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的时间分配。一般来说, 次要的内容要节奏稍快, 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节奏要稍微放慢;学生学习基础好的班级要节奏适当加快, 增大课堂容量, 学生学习基础差的班级节奏要适当放慢, 并且在具体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表情。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 接受知识的程度往往会在学生的神情中反映出来,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神情的细微变化, 及时调整, 控制教学节奏, 让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沿着知识的脉络走, 听你指挥, 课堂教学质量就会提高。

四、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 只有通过学生的学, 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1. 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方法

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 教师应列出提纲或中心议题让学生自学, 这样学生能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 并带着问题听课。

2. 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听课要会听, 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整个知识架构, 并且动脑加以分析、归纳, 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好笔记以备复习。

3. 指导课后复习方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相关内容复习, 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 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的生物钟, 适当指导学生用相应学习方法利用好不同的时间段。例如清早让学生背诵一些化学定义, 晚上去做一些化学练习题。

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 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五、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学生之间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但个别差异是可以改变的, 只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 差生是可以转变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得好:“如果教师能用教20%至25%的优秀生的办法对待其他学生, 这个问题就会解决了。”在常规教学时, 教师要多向差生提一些不太难的问题, 如果回答正确, 就予以鼓励和当众表扬。只要极力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的学习劲头上来了, 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怎样搞好烟草财务工作 第2篇

怎样搞好烟草财务工作

一、增强财政处事意识

,我们一如既往

地按“科学、严酷、规范、透明、效益”的原则,增强财政打点,优化资本设置装备摆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为公司的各项工作服好作为我们的一项主要工作。为了顺应新形势下的成长,财政部门成立健全和完美落实了各项财政规章轨制。对原有的财政规章轨制进行从头修订和完美。按照市局(公司)新的财政轨制,连系我局的现实情形,组织汇编了更合适我局现实情形的财政轨制。为了更好的阐扬财政本能机能,我们增强了对会计基本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切确、完整;强化财政的展望、剖析功能,增强对重年夜投资资金的打点,为率领抉择妄想供给有用的、实时的数据撑持。

二、以"建树勾当”为契机,不竭增强全体员工的预算打点意识,预算打点获得稳步推进。

今年,市局(公司)将我局列为第一批优异旗县烟草专卖局达标单元,职工的“建树”意识较着增强。我们以此为契机,按照财政打点的特点以及财政打点的需要,实时推进了周全预算打点法子,各股室、站点全员介入,从而使每项工作有预算、有落实、有看管、有查核,使预算加倍合适现实,利于操作,预算切确率获得年夜幅度的提高。在费用预算节制方面,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按科目进行了分化,每个科目下年夜体都要有什么破耗必需考虑周全,对一些非凡的科目要严酷执行财政有关划定,如采纳定额包干的体例,将招待费、手机费、固定电话费、油料津贴费、差盘费定额节制,节约归已、超支自豪,培育了职工的节约意识。二是增添预算的刚性,严酷执行预算打点轨制,在现实执行中严酷按照预算执行,不得随意调整预算,确因非凡情形必需先经公司率领层层审批,追加预算,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三是提高预算透明度。预算方案按照各股室、站点反馈回来的定见恰当调整后,经班子成员审议经由过程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至各股室、站点,使各股室、站点对预算有一个周全的体味,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经由过程预算打点这一有用的打点手段,职工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充实阐扬了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了公司各项营业顺遂完成。

三、以培训为动力,不竭提高财会人员的营业水平。

近年来,公司一向把人员培训视为企业成长,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打破口,财政打点工作同样孔殷需要素质较高的会计从业人员,是以我们按照现实工作的要求,组织人员积极加入财政局举办的财政会计培训班,分袂进修了《会计法》、《会计基本规范》、《基本会计》、《中级财政会计》等等财政会计理论常识。经由过程进修,提高了干好下层财政工作的自动性与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增强了财政人员的营业培训,当真进修市公司拟定的各项财政打点划定,全力提高营业水平,把提高自身素质当成是能否胜任工作,能否提高财政打点水平的甲等年夜事来做。积极进取,全力进修,今年先后有三人次加入了全国会计初级考试并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财政人员营业手艺水平不竭提高,为干好工作供给了素质保证。

四、积极介入企业经营打点,搞好公司财富物资的清查与清点

跟着企业的不竭成长,财政的打点本能机能日益闪现。财政打点介入到企业打点的方方面面,从物资采购中的比价采购小组到基建的招投标,再到废旧物资的措置等等,财政都介入其中,起到了其应有的浸染。为增强对公司各股室、下层站所各项财富物资的打点,经由过程现场清查,由财政和办公室配合成立了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挂号台帐。经由过程核查,提高了下层保管的责任心,有用的防止了错误的呈现。这就增强了打点,确保了财富物资的帐帐、帐实相符,提高了财富物资的操作效能。

五、增强资金打点,保证资金平安,提高资金操作率

怎样搞好初中语文教学 第3篇

一、给初中语文重新“定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基础的学科只强调其工具性,或者文学性。诚然这些都是它的重要性质,但总是在二者之间纠缠不休,或来个折中,那么就失之偏颇了。初中语文教学突出其工具性,的确有一定的理由。在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语文课所占的比重首屈一指,应该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其文学性,也无可厚非。毫无文学成份的语文课,只是语言文字的解剖学,除语言文字工作者对它有兴趣外,恐怕就只好供孔乙己们研究“回字有四种写法”了。但是,我们在津津乐道这些性质之时,千万不能忽略甚至忘记了初中语文的其他同样重要的性质。初中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性的学科。这种特性突出地体现在它的许多课文以及学生的作文之中。中国素有“诗言志”的传统,现代的文学作品更是注重张扬自我,抒发生命的感受;初中的课文所选的多是个中精华。在教学之中,教师若不调动学生的情感介入,只在那里空作语言及写作技巧等等的分析;那么学生单觉索然无味还不算糟糕,更为糟糕的是任你口若悬河,学生还以为你在讲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而学生作文缺乏了真情,单卖弄文笔,写出的只不过是现代的八股文,语文教学设若沦落到如此地步,岂不悲哉?初中语文还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综合性,不仅指它具有以上的多重性质,更指它的内容上囊括各科。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其课文内容,就会惊叹:一套语文教科书,堪称一部学生版的百科全书。有人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为既然“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而语文“明显属于分科的学科”,并以此否定具综合性,其实只是一种误解。

二、关于初中语文教材的思考

教材,又称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课本。记得从前有一篇课文叫《珍贵的教科书》,讲的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为了教科书而付出生命代价的故事。可见了教材对于热爱学习的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然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教材”的形式甚至含义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将那三五本或薄或厚的书本当作一字千金的教材,并把它化作紧箍咒牢牢套在学生的头上,那么造就的顶多是“孙行者”,绝不是“孙悟空”。人们常说: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死的教材造就不了活的人才,教材也必须是活生生的。何谓活的教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才能编出富有生命力的教材。以“四书五经”取士的封建统治者不明白这一点,即使明白了也不可能改变它,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成批的奴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初中学生风华正茂,他们有的是活力,有的是激情;如果用死的教材去扼杀活的“青春”,语文教学岂不是走向了自身的反动?所以,初中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国编的,还是地方编的,都只是“素材”;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编定的才是真正的教材。初中的语文教材可以取舍,可以自编,前提是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邓总设计师有句名言:管他黄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语文作为一门灵活性极强的学科,它的教材又何须千篇一律?据说某私立中学采用四大古典名著为教材,学生在会考中语文成绩居然名列前茅。当然就算此事属实,也不过是个特例。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语文还是应有基本的教材,教师在此基础上又作增删取舍,以适应教学实践的需要。

三、初中语文“课堂”新解

语文课本该是最生动最富感情最吸引人的学科之一,而初中学生求知欲强、情感丰富,理应酷爱语文课才对,可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某此初中语文教师爱将活生生的课文当作死尸,非细细解剖并将五脏六腑掏出来展览不可,这实在令人反感。不信,你去问问那个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了整整24节课的“大师”,他一定还摇头晃脑地说:“上得多么?多乎哉,不多也。”至于他的学生,唯一的收获恐怕就是:有了打坐的毅力。其实,课堂课堂,上课的天堂,绝非打坐的禅房。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实践,学校的设备,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花有百样红,课堂为何面目只有一种:组复新巩动?魏书生老师独创的课堂教学六步骤: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就打破了课堂常规。课堂设计须注意的只有一点:主人公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学生;教师的职责是当好一名导演,或都最佳配角。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初中语文课也须选择适当的教具,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有时容易分散;教师须注重引导,做到“得鱼忘筌”,切不可为“课件”而“课件”。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每堂课都弄一筐“教具”去,弄棒使枪,只图热闹,不看门道,教师岂不成了一个卖狗皮膏药的江湖朗中?

教室可以成为课堂,但课堂绝不等于教室。孔子尚且可以在树下讲学,何况今天的教师?初中语文的课堂向外延伸,已经不再是设想,而是现实。在这层意义上说,人们常说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实践活动”,不也是“课堂吗”?只要能有效的学习,课堂又何必有“内外”之分!

四、关于初中语文的基本内容

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中间环节,必须为将来的学习夯实基础,所以语文教学重视“听说读写”训练的传统还是有继承的必要。但是“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故训练时应分而合之,合而分之,整体推进。切不可顾此失彼,或重读写、轻听说。当然作文(口头或书面的)仍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作文先作人”,每写一次作文就应让学生受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做到:人以文高,文由人美。 大而言之,语文即生活,生活才是语文的真谛。初中学生“人”的意识已渐渐唤醒,那么,何不让他们试着到生活的大课常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呢?

由此看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目的的简单过程,它必须依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站在高角度上多侧面设计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完成课堂教学的最根本任务:培养具备扎实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的责任,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是我们教师的本分,今后我将为之而继续探索,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力争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初中语文教师。

我怎样搞好新闻采访工作 第4篇

《现代汉语词典》对“采访”的解释为:搜集寻访, 调查访问。其实采访就是一种调查研究, 是记者获得写作素材的基本功。

写好新闻报道, 必须首先通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进行一番深入的采访了解、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任何一篇报道, 都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没有调查就没有资格报道, 就没有资格写作新闻。

在38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 我深刻认识到, 采访决定写作, 调查决定写作;新闻写得好坏, 取决于调查采访是否深入, 是否获得尽可能多的、好的素材。记者的调查采访不同于一般的工作调查。记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新闻报道, 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提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推动指导经济社会等建设的繁荣发展。而一般的工作调查, 大多是为领导决策或解决某件具体事情提供科学依据。尽管二者的目的有差异, 但都是通过实地现场调查研究获取真实有效的材料。这一点对记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只有到火热的一线, 记者才能耳闻目睹到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 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 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记者要善于采访、勤于调查, 做到脑勤思、嘴勤问、腿勤跑、手勤记;不能懒惰懈怠, 不能应付了事, 更不能道听途说。那些只限于抄简报、听汇报、闭门造车的记者, 永远也写不出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好新闻来。

练好新闻采访调查, 是记者的基本功, 也是记者获取真实材料的根本途径, 只有通过实地调查采访才能掌握真实情况, 辨别真伪, 使自己的新闻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点我感受颇深。记得几年前, 一位主抓城建工作的县领导介绍:“县城建设成就辉煌, 大街小巷实现硬化、亮化、绿化, 极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对此城建部门还专发了简报。可我没有单抄简报, 而是自己深入社区进行实地现场采访。结果发现春风路坑洼不平, 下水道毁坏, 污水横流, 垃圾成堆。该路虽然不是主街道, 路两侧却有三所中小学上万名师生和上百户居民。他们对这样脏乱差的道路反映十分强烈, 多次要求改造整修, 县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县城建设究竟是成就辉煌, 还是问题突出?实地采访使情况昭然若揭。于是我写了《春风路上无春风、师生居民行路难》的报道。该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热评, 县政府高度重视, 投入人力财力把路整修一新, 收到很好的效果。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它关系到采访的成败。俗话说, 不打无准备之战。要保证采访成功, 一定要首先吃透两头。通过查找和阅读有关文件、资料或询问知情者, 吃透党和政府有关方面的方针政策, 掌握当前有关工作的要求、动向和总的形势;吃透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还要了解一下这个地方的历史、经济、地理和自然情况。同时对提前拟好的采访主题和题材进行“查新”, 研究一些当前同类性质的报道, 看看别人过去报道的内容、角度和写作形式;了解一下现在存在什么问题, 工作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甄别一下自己准备的采访问题深不深、新不新。当然了解这些不是要照抄照搬, 而是要学习借鉴, 提高自己采访的针对性, 增强新闻报道的创新能力。

2005年, 我了解到宝丰县赵庄乡有600多个魔术团体、万余名民间演艺人员常年在外演出, 乡党委为组织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演艺团体中成立了党支部、党小组。为采写好这篇报道, 我专门翻阅了关于党建方面的报道, 到县委组织部了解有关党建方面的情况。当时在全国虽有一些在外出打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报道, 但未见在其中建立党组织的信息, 这更增添了我采写这篇报道的决心和信心。通过积极准备, 我先后到乡村和魔术团体进行调查采访, 写出了《宝丰在民间演出团体建党组织》的消息, 见报后社会效果很好。2006年7月, 这篇报道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奖。

当然, 记者平时就应该注意积累资料, 做个有心人, 使自己经常处于临战状态, 随时随地进行知识、思想和写作材料的准备工作。如通过平时开会学习、阅文习书、读报、看电视等, 不断给自己充电;通过经常写笔记、剪辑报刊等, 建立起自己有关理论、历史、地理、知识的“小仓库”;从而起到“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的作用。积累多了, 在紧要关头就能运用得恰当自如, 就可以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观察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对比选择材料, 挖掘出比别人了解得更多、更新、更深的东西,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写出更有新意、更具特色的新闻报道。

记者在采访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认定主攻方向, 集中全力打歼灭战。对于按照政策精神而又符合客观实际的新闻, 采访时就要抓住主攻方向不放, 还要看具体的采访对象情况, 采取不同的策略, 讲究采访艺术, 引导谈话内容, 把握采访的主动权。如对于夸夸其谈的采访对象, 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引导其谈实事;对于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 要适时启发, 及时提问, 引导其打开思路, 把新闻事实说清楚;对于不想谈不愿谈的采访对象, 要采取迂回的办法, 不直接插入要谈的内容, 从拉家常或从其他问题说起, 循序渐进, 慢慢引导,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说出要谈的内容;对于不好接触, 甚至有厌烦、抵触情绪的采访对象, 要首先找出共同点, 拉近距离, 主动与其交朋友, 营造和谐轻松的谈话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要力戒不顾采访对象的情绪和实际, 只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一个劲地向对象“挖材料”;更不能像法官审问似的、居高临下跟采访对象谈话、提问题, 要用同志式的讨论、商量、启发的方式谈话。在多年的新闻采访活动中, 我养成了尽可能不掏记录本的习惯,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都要找话题, 拉关系, 交朋友, 让采访对象感到平等并受到尊重;遇到采访对象遮遮掩掩, 不愿说的问题, 我就及时表明凡涉及秘密和隐私或不利于采访对象的事, 坚决不写、不说、不传, 尊重和爱护采访对象, 让其打消顾虑, 讲真话、谈真事。

记者采访时不能带主观臆造的“框框”, 也不能硬抱着原来的计划不放, 因为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主观臆造和计划设想的东西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当采访对象谈的素材与你准备的报道思想或计划有变时, 你就要因实际而变, 及时果断地抛弃旧题目, 抓住新材料, 开辟报道新天地。这样不仅使自己不白跑路、不白费工夫, 而且可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能够写出更切合实际、更理想的新闻。

采访时不能仅限于听介绍, 要尽可能地深入到现场采访。俗话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现场观察, 耳闻目睹, 既可以看到一线真实的场景, 掌握第一手材料, 又能让你产生深刻的感性认识, 激发自己的情感, 写出情景交融、生动逼真的情节和细节, 使新闻写得生动鲜活, 有声有色。

起重队怎样搞好质量工作 第5篇

在当代,在企业“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形势下,搞好质量工作势在必行。所以,在这里,在新乡工地为2×300MW机组的顺利投产,为我公司的发展壮大,我起重队决心从以下几方面搞好质量工作:

一、是设备到厂的卸车工作。这里要求每一位起重工从自我作起,一定要根据所卸设备的重量、形状,找到准确的吊点

及确定合适的起重大秘书网工具,绝不能因吊点的错误及起重工具的错误选择或起重工具的质量问题在卸设备中出现任何的差错。一定要凭我们起重工正确的观察、分析及制定合适的方案来保证设备安全顺利卸车。

二、是现场的二次搬运,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再加上施工场地有限,不可能所到设备一次性卸到某一地方,而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施工需要对现场的设备作二次搬运,到组合场地或便于吊装的位置。这里就重点要求大家在吊精密仪器部件和设备时,钢丝绳要选用14倍系数以上负荷的钢丝绳,要求大家要绝对避免在现场二次搬运过程中误伤到设备。

三、是在配合地面组合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施工,在吊装过程中指挥信号清晰、准确,做好配合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摆放以及便于组合,同时还要努力学习本专业技术和质量保证技能,积极参加群众性的质量活动,保证从事的质量活动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另外还要视发现不合格为己任,及时识别并发现材料设备的不合格,保证不合格材料不投用,保证工程质量。

四、是在设备就位方面,主要是一些吨位特别大的设备,例如汽包、组合成片的加热面(包墙、水冷壁、高再、高过…)等,在这些设备的就位上,一定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施工。施工前检查机械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起重机具有无质量问题和负荷状况,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运作。在吊至就位位置时配合铁工耐心、细致的找正,共同努力保证每个单项工程验收率在100,还有磨煤机变压器等大型设备的就位都要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以保证主要辅机试运指标达到验评标准优良级,其它电气、热工、保护、程控、自动、仪表投入率100。

怎样搞好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饱满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8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比重约占整个教学时数的50%,抓好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效益,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把练习的内容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增强练习的乐趣。例如:在上现代小学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的练习课时,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同样大的一大块橡皮泥,让他们分组合作完成捏一个圆柱及与它等底等高的三个圆锥,再捏一个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很兴奋,都纷纷行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对“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在等底等体积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50元,请你思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要方案合理就可以。

三、既尊重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想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强化主干练习,删减繁琐内容,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化繁为简。这是上好练习课的关键。

如:在设计解方程的练习时,可以设计这样两组习题:

A组:2X+6=21.60.2X-5.6=1.678-1.6X=14

B组:0.3X-0.4×3=2.19.2+0.2X=21.842.4×()+1.4=8.

学生根据对当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灵活选择题组,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设计开放式练习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练习时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设计开放题应注意: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解法活的开放题。

如把一个边长分别为3、4、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饶着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画图思考,发现答案是不唯一的,分别有一个圆锥的,也有两个圆锥的组合体,由浅入深,既复习知识又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让学生少做题多受益。

五、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者意图,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六、设计综合化练习

练习的综合化是指练习的编排设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使练习更具思考性。

如还是在圆柱和圆锥的练习中,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9.2平方米,高是1.5米.(1)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则这堆沙子有多重?如果派载重量是4吨的汽车来装运,应派几辆?

(2)用这堆沙子在8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通过本题的练习,沟通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成珠,结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取得举一反三、以一题带一串、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

怎样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第7篇

一、端正教学思想, 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 开阔视野, 获得创新发展, 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经常会出现不想做实验或者是少做实验的思想。这种忽视实验教学的做法, 严重阻碍了物理学科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 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 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教学, 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不断探究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进一步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

二、精心准备, 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他们的思维, 把疑难问题形象化, 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课前, 教师必须要精心准备, 巧妙设计演示实验。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准备的过程中, 要认真检查实验器材, 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忘了实验所需的器材, 导致实验不能顺利完成。教师自己要先做一次实验, 防止出现实验不成功的现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例如, 在教学“大气压”这一课时, 教师拿两支大小差不多的试管, 往大试管里面装满水, 将小试管的一部分插到大试管内, 然后把它颠倒放置, 使大的试管在上而小试管在下, 让学生猜想这时小试管会不会掉下来。学生几乎都认为由于重力的作用, 小试管要往下掉。这时, 教师松开小试管, 学生惊奇地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反而还上升到大试管的顶部。这种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会自觉地去问为什么,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 在做“用冷水使热水变沸腾”的实验时, 先用酒精灯把烧瓶内的水烧开, 然后停止加热, 用木塞塞住瓶口, 瓶内的水不再沸腾, 这时将冷水倒到烧瓶上, 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不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这些演示实验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感到物理非常有趣, 树立了学好物理的信心。除此之外, 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还要边讲解边指导, 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以观察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做到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水平

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 必须避免以下两个误区。

1.过于保守, 学生跟着教师做。主要体现在有些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让学生按教师演示的步骤去完成。这种实验教学只能说是学生简单地跟从,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于自由, 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实验指导。主要表现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盲目地进行实验操作, 根本不知道整个操作程序、实验的原理、研究问题方法。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可靠。

笔者认为, 要避免以上两个误区, 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 精心组织, 善于引导。

实验的成败有一半归功于实验的准备阶段, 因此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前, 让学生做一些题, 如u>2f时, 成像;u=2f时, 成像;f<u<2f时, 成像;u<f时, 成像。在实验前学生还要知道探究问题的方法, 比如控制变量法、对比法、模型法等。

第二, 适时指导, 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过程是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操作要相结合,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要摆正师生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人。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教师要进行巡视, 了解各小组实验的进行情况, 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并解释问题出现的原因。完成之后, 让小组之间相互讨论, 相互取长补短。这样,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做课外实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怎样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 第8篇

一、要正确认识本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课历来被学校和学生家长当成一门“副科”。但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本学科在教学中地位和作用。我认为,一门课的地位不能取决于它所占课时的比例,得看它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从这点来说,我认为思想政治课也是一门“主科”。我们常说: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学好各科也有很大帮助。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否则,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不是一个教育者。

二、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

备课一般都按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三个环节来进行。备大纲(课程标准)能使教师了解教材的知识层次、体系和深广度,掌握好这些教学的层次和要求,并将不同的教学层次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备教材主要是找出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教学内容、重点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备学生是备课的关键。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怎样的教法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能力,教师要尽可能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上的差异,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三、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早已是明日黄花。因为这种“我讲你听”的“告诉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个人认为:首先,从思想上要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不是学生做不到,而是我们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其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使学生乐学。再次,要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情境,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积极挖掘学生的优点。如,课前的认真预习,工整漂亮的作业,课堂上大胆发言,有创意的问题,成绩的进步,有独到见解的回答,丰富的课外知识等等,都会给予及时而诚恳的表扬。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更浓了。

四、课后布置多样化的作业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俗话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富、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新的作业形式,如通过对本地企业进行调查,撰写报告,根据教材的内容排练情景剧,用数码相机拍摄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场景,对某一专题做展板、做一次用品制作,等等,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多方面的能力。

最后做好教学反思。通过对教学反思,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立足教材,拓宽思路,放眼未来,使每个学生既学到了应学到的知识,更要学会怎样立身于社会。这才是思想政治课起既教书又育人的重大使命。

摘要: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使其在中学教育乃至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副课”意识使得思想政治教学出现一些问题。只有真正意识到本科教学的重要地位, 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 又育人。

怎样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第9篇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教学任务, 还要考虑到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 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为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极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探究”, 变“强调接受知识”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效率也才能提高。例如, 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我先给学生出了两道比较常见的应用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知识列出式子, 然后我再慢慢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启发学生比较两种计算方式的优劣和异同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里, 学生理解了知识点的联系和知识由浅入深的道理, 尤其感悟到了数学的特性。这样, 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并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 教师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 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有效的点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从现实生活中入手, 对学生进行良性的引导。比如, 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使一些几何问题迎刃而解。

2.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讲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时, 我便通过多媒体利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生动的蝴蝶图案、漂亮的飞机模型的那种对称美。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深深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3.利用数学中的规律吸引学生。要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和较强的表现欲, 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 我在讲数的平方时, 便熟练地说出一连串数字的平方, 学生在啧啧称赞的同时, 也跃跃欲试,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不能单单依靠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 必须采取合适的策略,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比如, 教师可以, 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针对生活中的存钱利率的计算和舞台上最美的黄金分割点的设计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发结成小组, 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另外, 教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使数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例如, 学生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 我就取值情况给学生总结了规律, 编成了口诀:“同小取小, 同大取大, 大小小大取中间, 小小大大取无解。”学生顿觉新鲜, 对其非常感兴趣, 每逢想不清楚时, 就会回忆一下口诀。这种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没有教师的教, 教学就好比失去了方向的航船;缺少了学生的参与, 课堂教学就失去了原有的本色。因此, 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其师, 方可信其道。师生之间在人格上建立了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 在教学上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发扬民主精神, 允许学生对知识点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 如果学生的看法合情合理, 教师应虚心接受, 并给予鼓励, 真正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目标应多元化

教学目标具有指引方向、激励、引导、评价的作用。不过, 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 要注意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充实教学过程, 讲究教学方法, 切忌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和现实化, 仅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不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能力。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要关注并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由于初中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注意力, 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不出现走神、精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时避免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尽量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比如, 除讲授法之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练习、竞赛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他们的能力。

浅谈怎样搞好学生管理工作 第10篇

3、以身作则。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的思想道德, 治学态度, 一言一行等都会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为此,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教师也应做到以身作则,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要求。孔子曾讲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陶行知也明确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以教人者教己。”教师以身作则,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一位模范教师说过, 我在学生中间用两种面貌出现:

一是老师, 一是模范学生。论师生关系我是教师, 论表现我是模范学生。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都先做到。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行在自己教师身上具体体现出来, 才会仿效。教师以身作则, 才能树立威信, 有利于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 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的:“教师言行一致, 才能使教师树立起成为巨大教育力量的威信, 教育管理活动才能更顺畅地开展。

二、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记》把“道而勿牵则和”作为“善喻”的第一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我坚信, 在学生管理中造成的巨大不幸和失败告终的许多冲突, 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在彼此尊重、心理相容、情感融洽、相互信任、彼此期望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方面的努力是决定性的, 要注意以下几条:

1、要理解学生。

希望得到教师理解是初中学生的强烈愿望。理解学生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由虚心、敏感、移情作用和客观性等品质构成。理解学生, 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信赖的桥梁, 这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有这巨大的效用。

2、要正确对待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是搞好教育工作, 尤其学生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它由权力威信与信服威信两部分构成。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利用, 决不能滥施权力。

3、要善于消除师生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消除消极因素, 对开展学生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抓好德育工作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要以爱祖国, 爱人民, 爱科学, 爱劳动, 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在进行学生管理活动中, 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 为国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时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大力宣传各种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 以具体的人和事教育学生,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学习。

2、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在学生管理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主要是教育他们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作为处在一个集体环境下的中学生, 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逐步培养成爱集体、顾大局、守信用的良好精神。

3、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

要求并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初步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劳动教育。

劳动是人类的生存基础。进行学生管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更有用的各类型人才。我们不希望学生成为“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的废物。为此, 进行各种劳动教育是完全有必要的。

总之, 在进行学生管理过程中, “几分汗水, 几分收获,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百川之海, 终由小溪汇成”。所以, 各位同行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务必好好推敲, 好好把握!

怎样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 第11篇

一、创设情境,诱发探究

创设情境,诱发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一切化学知识对于他们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但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的实例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一节,我给同学们留的预习作业是一个小故事:一名侦探牵着他的爱犬来到一座深山里,发现这座山好久没人来过,在不经意间大侦探看到一个山洞处似乎有被踩过的迹象。他带着爱犬进入这个山洞,进入不久他的爱犬突然倒地死了。大侦探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他怎么也点不着火,因此,他忽然明白了……通过这个故事,我给学生引出探究二氧化碳的情境,同时问题也自然出现了,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去探究、去学习。

二、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疑问是思维的向导,学生只有善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题、发现不同意见的环境。比如在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知识和规律”时,按教材中的做法,检验水时烧杯发烫,且学生难掌握倾倒石灰水的时机,看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最后师生经过不断的尝试,研究出不同课本的实验方案:(1)将蜡烛放在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中点燃;(2)在三角架上放一张铁丝网,将蜡烛点燃放在铁丝网上,蜡烛另放在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在小烧杯和火焰上方罩一个大烧杯。两套实验装置都能看到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学生第一次体验到创新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利用管理策略,促进科学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应用有效的管理技能促进学生参与。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允许学生有更多自由创造的空间,但学生的探究应在一定的框架之内。因此,教师应利用管理策略为学生提供良好、积极、和谐的环境框架。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正迁移,使学生能学习到课程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的运动和与个别学生谈话的方式来积极地管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在多样化学习的前提下,与尽可能多的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查找资料。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讨论和转化新的问题,保证课堂进程向学习目标前进。

四、通过师生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和表达。教师的听和说同等重要,有时教师的听比说更重要,教师真诚的倾听,可以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价值得到肯定,即使教师没给学生什么指点和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就会让学生感受可贵的心灵满足,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从更深层次上看,它带给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宽容,允许学生出错,不求全责备,使探究性学习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对话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功,对学生要说“你能行”,对于学生做出的错误判断,教师要鼓励学生,再想一想,用另一种方式再试试。

也谈怎样搞好高一物理教学 第12篇

进入高中后,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相比,无论学习内容、思维方式,还是能力要求,都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具体表现在:初中的许多知识现象比较直观,主要是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一般规律的总结,并且研究对象单一、简单,多是静态的,思维方式也只限于一般的归纳总结;而高中物理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许多问题要抽象出物理模型,物理过程常常需分几个阶段,需要进行分析、推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学生仍沿用初中那一套,以模仿为主,过多依赖教师的讲解、引导,对许多物理问题,不认真思考,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是一味地想当然,这样自然学不好物理。

在明确学生这种现状的基础上,教学中应多创设物理情境,多举事例、多引导、多做实验,适当降低起点,搭建台阶,让学生明确高中物理的特点及其与初中物理的差异,耐心指导学生,恢复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物理的“源头,活水”,“授之以渔”,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加深理解,克服死记硬背现象

说物理难,其实主要难在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理解不够,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加上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做题时凭直觉,想当然,这是他们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以概念和规律教学为切入点,加深他们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重视科学探究,注重过程和方法,克服学生想当然、生搬硬套的不良习气

注重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新要求,它要求学生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过程,深入理解、掌握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重视科学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摸索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介绍物理学家研究相关问题的大致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思路和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物理学中常用的思想和方法,“授学生以渔”。使学生认真体会这些思想和方法,并能在具体问题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学生想当然、生搬硬套、乱套公式的不良习气。

三、教育学生认真观察,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以实验为基础,并要接受实验的检验。在教学中多做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明确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学生实验,要让学生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的原理,鼓励学生多动手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能够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

上一篇:高中学段下一篇:校园档案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