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

2024-07-14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精选12篇)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 第1篇

差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在发展相近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班级形式,进行重新组合,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层备课、授课,并进行多样化的分层评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层练习、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提升的过程. 这种走班式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区别在于:原来班级的学生差异较大,执教者往往较难兼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只好使用统一的教学设计,导致优差生的分化越来越严重、优生不优、差生更差等后果越来越严重;而走班式差异教学模式则可以适当减轻这种不利现象的进一步加剧,有利于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

差异教学的课堂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水平而不仅仅是教材和大纲要求,由学生现有知识作为起点,充分考虑最近发展区原理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分层递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使后进生加强自主学习、查漏补缺,使优生能进行拓展型的探究,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操作流程

1. 学情调研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情调研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充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才能进行合理分组,所以首先得在上课前充分掌握学情.

调研方式通常是:

(1)测试式. 分为知识测试和能力检测 ,有个别学生虽然书本知识能够做对,却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能力并未达到相应的程度;而有些学生思维能力较强,但因贪玩或粗心等原因,成绩并不一定高. 这就需要对测试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

(2)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式. 通过平时上课的表现 ,由科任老师作出适当评价,但这种评价方式往往要依据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判.

2. 合理分组

目前,为了便于操作,通常把一个自然班分成A,B, C三个组. 标准是:A组(优秀组:成绩优异,思维敏捷活跃),B组(良或中等学生 :成绩优良 ,习惯良好 )、C组 (后进生组 :成绩不理想,学习欠主动性)

然后,把每三或两个同级别的组,重新组合成新的班,即A班 (优生班 )、B班 (良班 )、c班 ( 后进生班 ). 再进行适当微调,变成相对稳定的新的“走读班”—通常只有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复习时,才相互约定重新组班.

3. 教学设计

对一节课的考虑安排,要进行深入分析,弄清该课的地位、作用、类型及所承担的素质教育具体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布鲁姆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创新”的不同层次要求,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在分析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的基础上,确定该课的概念、解题上及质量要求上的不同侧重点;把解题置于一般数学思想方法的背景之下,把数学内容融于再创造的过程之中,以较好地达到学生素质的提高.

4. 教学评价

评价采用不同命题的试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明确的不同要求.

实践效果:

实施差异教学以来,学生作为最大的受益者,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1)促进发展 :由于人的个体差异 ,人的成长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没有一种模式是最佳的、唯一的;同样,差异教学的目的,也不是让所有“新组合班”的学生经过教学达到同一水平、形成同一个模式,更不是以“千人一面”为教学的目的,而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尽量得到较大的发展.

(2)各有所得. 对C:班学生 ,重在基本知识领悟 ,重点在于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成为差异教学的最大受益者;对A班更多的则是拓展训练、分类指导、能力形成,不断拓展其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3)成功体验. 分层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但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相同层次的情况下,放下精神包袱,轻松面对学习. 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层次,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一层次的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

不足:在我们的实践中,发现这种每单元一走读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操作上有一定的不便;同时,部分老师未能完全放下“种好自己责任田”的思想包袱,对这种“多做的事”有一定的惰性心理.

浅谈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 第2篇

摘要:21世纪是教育改革迅猛的时代,众所周知,教育界近几年流行一个热门词——减负增效。新课程实施到目前,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达成的共识。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了尝试教育理论,是已被全国3000万中小学生印证了的减负增效的一剂良方。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的角度,浅谈如何以尝试教学的核心“先练后讲,练在当堂”,实现数学领域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减负增效;尝试;尝试教学;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21世纪是教育改革迅猛的时代,众所周知,教育界近几年流行一个热门词——减负增效。新课程实施到目前,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达成的共识。而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我省各市教育局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动,各校并在教育局的安排下积极参与活动,达成落实减负增效的任务。不仅如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了尝试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小学数学界率先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的鲜明特征可概括为两句话‘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能帮助我们实现减负增效的梦想,接下来,本文将浅谈如何让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上的减负增效。

一、“尝试教学”理论的初步认知

所谓尝试教学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其宗旨是:从小培养儿童“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逐步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学生走在前,教师走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练习在前,讲解在后;探索过程在前,归纳结论在后;这“四前”与“四后”是施教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尝试教学理论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可归纳成两句话,即“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传统教学的特征一般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先由教师讲解,学生都听懂了再做练习,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巩固消化。尝试教学理论同传统教学截然相反,它变“先教后学”为“先试后导”,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表面上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实际上是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前者强调教师为主宰,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可以进一步

概括成“先试”两个字。所谓“先试”就是先让学生试一试,它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尝试教学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传统教学法“先讲后练”——低效费时

传统教学法的特点是“先讲后练”,上课由教师先讲,教师讲课文讲例题,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都听懂了,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先讲后练往往会造成满堂灌输,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低效费时的。

分析如下:

1、一上课教师先长篇大论的讲解,学生在心理上、知识上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引起学生注意。因此,往往教师讲了半天,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

2、教师的讲解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一般教师只能根据班级的中等水平进行讲解,因而对优生来说是多余的信息,对差生来说又是听不懂的信息。

3、教师的讲解是连续性的,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影响学生的理解。

4、课堂学习的进程受教师讲解所控制,学生学习的快慢节奏也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必须听到哪里,学生不能根据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学习。

5、教师长时间的讲解,单调刺激会引起学生倦怠,昏昏欲睡的状态,降低听课的效率。

6、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接近下课时才匆匆忙忙布置课堂作业,学生拿起笔才做几道题,噹噹噹下课了,剩下的统统到课外去做。

以上分析可见:“先讲后练”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根据第6条“剩下的通通到课外去做”,造成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大,效果也不好,由于作业过多,时间又不够,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因而学生只能马马虎虎,草草完成,交差了事。非但没有多少效果,反而养成学生做事马虎了事,不负责任的坏习惯,总之是事倍功半。

三、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练在当堂” ——减负增效的良方

“减负增效”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尝试教学法给了我们最为有效的解决途径——课堂高效,课后减负。

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要求学生自学先做练习,然后老师再讲,教师讲的时间少,学生就能在课堂里完成练习。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由传统的教学的“少、慢、差、费”变成了“多、快、好、省”,由过去的事倍功半发展为现在的事半功倍。“先练后讲”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整堂课上能够积极的参与,都充满乐趣的研究,都充满好奇地学习,教

师不再无的放矢的讲、讲、讲,而是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所学的将更加深刻。在学生自主研究过程中,如果有了问题,老师还能及时教,导,讲,这是针对实际问题的教,导,讲,自然效果特别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即时反馈原则”是尝试教学法强调的原则,尝试教学法提出了四个当堂的操作方法——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订正作业、当堂解决问题,做到了四个当堂。学生在课内做作业,有安静学习的氛围,有教师的指导,有同学的互助,又能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能够保证练习效益。课堂效果当然好了,课后作业负担自然就减轻了。如此教学的改革,课堂不高效都不可能,学生负担减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并且对学生而言,他们就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有了更多的自主的时间,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压力,其身心就能得到有益的发展。

当然,“先练后讲,练在课堂”是尝试教学策略中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先练后讲”才能留有时间做到“练在当堂”,而“练在当堂”又能保证“先练后讲”的教学效益。这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完整教学体系。

四、如何让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数学领域的减负增效

(一)根据尝试教学理论,设计好数学课堂流程

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程序分成7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每一步的作用和操作方法简述如下:

第一步: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是给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同桌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如何解决尝试问题。第三步:自学课本这一步是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自学课本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第四步: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 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在哪里,为后面讲解提供信息。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帮助。第五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第六步:教师讲解这一步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以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这里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也就是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教学。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溃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可进行补充讲解。

当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上的7步基本操作模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

(二)增加“课外预习补充式”,加强尝试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可行性

课外预习补充式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这就产生了一个突出矛盾,即7步全放在课堂里进行时间不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出现了课外预习补充式。课外预习补充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

教学实践表明:课外预习补充式的结构不仅仅能解决时间上的矛盾,而且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它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外,使课内课外协调一致;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外摆脱对教师依赖,逐步独立的完成尝试学习的过程;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放在课前预习,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作业时间,就能保证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不留尾巴到课后,这样就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有利于增强学生超前学习意识,课外超前自学下一节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新鲜好奇,愿意去尝试。长此下去,会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

5、有利于中差生的提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把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放课外,让中差生有足够的时间认真自学,反复尝试。这样,在课内,中差生与其他同学就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尝试练习

根据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两次经历尝试练习的环节。第一次是自学课本后进行尝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二次是在教师讲解完新课的重难点后,再经历一次尝试练习,目的是巩固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可见要让尝试教学法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尝试练习是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它设计的好坏也就成为了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第一次尝试练习一定要设计的恰到好处,因为尝试题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的尝试能否成功,关键也在尝试题上,尝试题出得好,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设计第一次的尝试题目应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围绕了解、理解、掌握来进行,避免无目的的设计。可选用课本的例题,也可衔接准备练习的题目,设计本课要解决的新授题,等等。

第二次尝试练习中,练习的题目量可适当多一些,注意设计的题目类型要丰富,做到循序渐进。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几道代表性的常见题,让学生能及时发挥刚才所学到本领去解决相关的应试基本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两题拓展性题,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灵活运用尝试教学,走出几点教学盲区

1、误点一:尝试教学法适用于任何层次的学生对象

尝试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应用尝试教学法,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低年级应用有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说,二年级可以开始逐步应用,在中、高年级应用效果较好。所以,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灵活运用尝试教学。

2、误点二:尝试教学法适用于任何的教材内容

相比于其他教学法来说,前后有密切联系的教材,更适宜用尝试教学法,例如,有了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基础,再学三位数除一位数;有了通分的知识,再学分数加减法。这些后继教材的教学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不过,前面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才能取得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例如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小数,认识几何图形等,这些教材不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由教师直接讲解效果较好。但是数学的后继概念仍可应用尝试教学法。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及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大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才会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六、结束语

在减负增效教育热潮的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方法种种弊端显然已满足不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此时,新的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在历经30年的实验磨练中成熟,已成为了教育界研究发展趋势,并加快了实现减负增效的步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汲取这股教育改革热潮带来的价值效益,专研教学,研究出如何能灵活正确有效地运用尝试教学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驾驭尝试教学法,让尝试教学领航你的数学课堂,朝着减负增效的最高目标前行!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教案[J];宁夏教育;1985年10期 [2] 尝试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教育;1994年04期 [3];尝试教学法[J];陕西教育;1994年10期

小学数学拓展教学的尝试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28-02

正如“拓展”这个词的来源所揭示的,数学教学的拓展就像驶向辽阔海洋的小船,带给学生开阔的视野、新奇的想象,以及面对知识挑战时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如能如此,便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佳境了。

下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体积》(苏教版)为例,教学这些内容之后,笔者组织了一节数学活动课。刚一上课,笔者就在多媒体显示屏上出示一个问题:

把6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与原来的6个小长方形比较会有变化吗?如果有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

问题一提出来,就有几个学生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体积不会变化,表面积可能有变化;有的说表面积不会变化,体积可能有变化;有的说体积、表面积都不会变化;有的说体积、表面积都有变化。笔者笑而不答,随手拿起学生桌上的塑料学具引导他们:“何不动手拼一拼,证实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呢?”经过提醒,学生自己组成小组,拿出学具中的塑料小方块,进行了10多分钟紧张的拼凑。有的学生一边拼接,一边和同学争论究竟变还是不变。没多久学生各自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课堂上由此展开了一番延续的操作和对话。

生1:把6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不管怎样拼,它所占空间的大小都等于6个小长方体的体积之和。所以,大长方体的体积始终是4×3×2×6=144(分米)3。

师:这样看来,不管怎样拼,大长方体的体积不会变,表面积当然也不会变咯。

生2:老师,表面积和体积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生3:老师,我不同意你的意见。大长方体的体积是6个小长方体的体积之和,但拼出来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要比原来6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

师:啊?你是说表面积有变化,比原来减少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2:老师,我们是根据拼接的结果来看的。

师:你们拼了几种?能不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3:我们做了三种拼法,都减少了10个面,但减少的面积不一样。

师:你等等,你把学具带上,到讲台上来拼给大家看。

生2:(带上塑料小方块在讲台上拼起来)如果把它们按图1那样拼起来,就减少了10个侧面,即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2×3×10=60(分米)2;如果按图2那样拼,表面积就比原来减少了4×2×10=80(分米)2;如果按图3那样拼,表面积就会减少4×3×10=120(分米)2。

师:大家看见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操作,她说的对吗?(生纷纷表示赞同,但仍有同学表示怀疑)

师:我们还是再检验一下吧?谁能换一种拼法再来试一下?看看总面积是不是一定会减少。

生4(讲台演示):我是把它们拼成两排的。如果这样拼(如图4),就会减少6个侧面和8个底面,表面积会减少2×3 ×6+4×3×8=132(分米)2;如果这样拼(如图5),就会减少6个底面,8个侧面,则减少的表面积为4×3×6+2×3×8=120(分米)2;如果这样拼(如图6),就会减少8个正面和6个侧面,则减少的表面积为4×2×8+2×3×6=100(分米)2。如果我这样拼(如图7),就会减少8个正面和8个侧面,则减少的表面积为4×2×6+3×2×8=96(分米)2。

生5(主动上讲台):我是这样拼的(如图8),减少了14个面,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4×3×8+4×2×6=144(分米)2;还可以这样拼(如图9),也减少了14个面,则表面积减少了4×3×6+4×2×8=136(分米)2。

师:谁还有其他的拼法?(众生摇头)如果老师这样拼(如图10),结果又怎样?

生6:老师那样拼会减少14个面,即4个底面,8个侧面,两头拼起来的两个小长方形,看似减少了两个侧面,实际上减少的是原来的2个底面,则减少的表面积为3×4×4+3×2×8+4×3×2=120(分米)2。

师:同学们,你们干得不错!老师非常高兴。但是老师还有一点郁闷。

生(不解):老师你郁闷什么啊?

师:我在给你们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拼接的时候,还以为什么也不会丢失。但是现在我仍然丢失了这么多的表面积。我怎么办啊?

(全体学生愣了一下,然后会心地哈哈大笑。)

至此,“组合后体积和表面积会否发生变化”的问题得以解决。反思这节课,笔者觉得应当肯定和坚持的地方是:

第一,教学空间的开拓和内容的延伸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两种不同“体”的异同,触及到“体”的组合状态。这可以看成是数学知识向应用实践的一次“触摸”。

第二,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应由静态转为动态,由阅读(倾听)接受现成知识转变为自己探求获取知识;为学生创设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课堂气氛轻松而具有张力。操作、摆弄物品是学生喜爱的,然而关于体积和面积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又给了学生一定的压力。临下课时关于“丢失了表面积”的话,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总结了这堂课,肯定了学生关于“组合后的表面积减少”的结论。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第4篇

一、建立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让数学更加生动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知识,数学也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要让数学贴近生活。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是比较传统的,学生和老师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老师单一地教,学生死板地学,这种模式长时间造成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同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建立生活化的情境模式,使数学学习由抽象变为简单和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比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如妈妈给了小明10 元钱,小明去买了3 元钱的笔记本,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这样的例子多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使减法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当理解了概念之后,学习和运用减法也就更加容易了。再比如小学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对于鸡和兔子这两种动物了解,分辨两种动物的特点,之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晰。小学数学生活化学习就是把数学融入生活过程中,所以老师要做好这个转换。

二、让数学学习从生活中展开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搞小动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首先要注意数学和生活的结合,让数学学习从生活中展开,利用趣味化地生活化的故事引入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一只500 毫升的瓶子里装有200 毫升的水,乌鸦每叼来10 颗石子水瓶子里的水上升100 毫升,请问乌鸦叼来多少颗石子才能喝到瓶口的水?”这样的故事情节相信学生都会跃跃欲试,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解决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和溜号的情况,巧妙地解决课堂中的小插曲。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特点等问题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户外,在生活中寻找图形的影子,从而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同时可以延伸提问学生,为什么房顶要修成三角形的,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就有了一定的提高。然后运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手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加强数学的学习能力,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好处。

三、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必须条件。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要让学生从实际中解决问题,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模型教学,简单的操作模型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在讲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正方形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图形的特点,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再比如,在讲面积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做两个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开始比较,学生在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会对图形的面积问题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慢慢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对于家里平常用的一些东西的面积进行估算,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面积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本来就是复杂的,把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数学生活化,不但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教学模式的改变,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把数学教学生活化。

总之,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要想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引入数学生活化,把教学方式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差,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所以如何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有些学生还没有形成数学思维,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不是特别强。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让小学生从小养成好的数学思维,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及接受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

参考文献

[1]金香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2(3).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 第5篇

绥德县第二小学 崔欢

【内容提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邱学华老师创立的尝试教学法正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其精髓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它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先尝试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它讲求“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尝试教学法 数学教学 运用 闲暇之余,在一份数学教学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邱学华先生阐述“尝试教学法”的文章,细细读来,顿觉眼前一亮。尝试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它提倡“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以“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细思自己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尝试教学法”的引导下不是都迎刃而解了吗?从此,我明确了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尝试教学法”。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尝试教学法”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妙处

1、在尝试教学中实现角色的转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听”会的,而是“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根据“尝试教学法”的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的理念,我本着“凡能由学生解的题目,教师不作解答;凡由学生能表述的,教师不包办代替”的原则,每节新授课,我都先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再设计好尝试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精讲点拨,然后再进行二次尝试,最后进行课堂检测。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我先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看看谁能最快掌握具体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兴致盎然地纷纷投入学习中。自学课本例题后,再让学生完成黑板上的尝试题,结果,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这时我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进行了强调,在第二次尝试时,每一名学生都很好地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一知识,这样的课堂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也更足了。

2、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尝试教学法先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练习,长此以往,就能逐步形成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一改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束缚。在学生先尝试解决问题时,教师只起辅助、引导作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针对

教材重点,我出示了三个思考题:(1)题中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2)它们的关系是不是正比例关系?(3)怎样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这样把学生的思路很快引向学习的重点。当学生将尝试题顺利解答出来之后,我立即报以微笑,并表扬了他。那个学生立刻高兴得跳了起来。接着我再让他到黑板上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一下。由于他讲解清楚,思路清晰,讲完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从中获得了多大的前进动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正比例应用题的理解。

3、在尝试操作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或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提高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引导学生在尝试操作中学习,即先要求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各一个,一盆清水,并在清水里滴点红墨水。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1)把圆柱体的底面和圆锥体的底面合在一起,两个底面完全重合。(2)把圆柱体和圆锥体平放在桌面上,量一量它们的高是否相等。(3)在空圆锥体里装满水,然后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里,倒三次正好装满。反过来把圆柱体里的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倒三次也正好倒完。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三分之一。

4、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意

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课堂上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5、在尝试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尝试教学法”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尝试一番,在这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有的放矢,花时少,效果好。运用尝试法后,教师讲解时间减少,学生练习时间增多,学生作业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做作业时在课堂内巡回辅导,并重点辅导学困生。学困生在课堂里做作业,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安心思考,认真作业,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真正使学生能练有所获,练有所乐!

二、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注意方面

1、运用“尝试教学法”,设计尝试题的基本要求。

一是尝试题与例题要有关联性,二是尝试题与例题要有相似性,三是尝试题要凸显基础性,四是尝试题要体现层次性。

2、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一般不适合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一般来说,前后有密切联系的教材,作为后继教材内容,应用尝试教学效果较好。例如,有了百以内加减法知识基础,再学万以内多位加减法;有了简单应用题的知识基础再学复合应用题;有了通分的

知识,再学分数加减法。这些后继教材的教学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不过,前面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才能取得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3、应用尝试教学操作模式,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要注意学生对象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等。一般来说,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应用,在中、高年级应用效果较好。自学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开始可能不太顺利,教师要加强引导。如果坚持长期应用,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逻辑能力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特别重要,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以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准备,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让数学生活化,不仅是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也能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一、建立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让数学更加生动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知识,数学也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要让数学贴近生活。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是比较传统的,学生和老师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老师单一地教,学生死板地学,这种模式长时间造成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同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建立生活化的情境模式,使数学学习由抽象变为简单和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比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如妈妈给了小明10元钱,小明去买了3元钱的笔记本,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这样的例子多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使减法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当理解了概念之后,学习和运用减法也就更加容易了。再比如小学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对于鸡和兔子这两种动物了解,分辨两种动物的特点,之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晰。小学数学生活化学习就是把数学融入生活过程中,所以老师要做好这个转换。

二、让数学学习从生活中展开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搞小动作。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首先要注意数学和生活的结合,让数学学习从生活中展开,利用趣味化地生活化的故事引入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一只500毫升的瓶子里装有200毫升的水,乌鸦每叼来10颗石子水瓶子里的水上升100毫升,请问乌鸦叼来多少颗石子才能喝到瓶口的水?”这样的故事情节相信学生都会跃跃欲试,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解决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和溜号的情况,巧妙地解决课堂中的小插曲。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特点等问题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户外,在生活中寻找图形的影子,从而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同时可以延伸提问学生,为什么房顶要修成三角形的,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就有了一定的提高。然后运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手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加强数学的学习能力,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

好处。

三、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必须条件。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要让学生从实际中解决问题,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模型教学,简单的操作模型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在讲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正方形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图形的特点,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再比如,在讲面积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做两个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开始比较,学生在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会对图形的面积问题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慢慢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对于家里平常用的一些东西的面积进行估算,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面积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本来就是复杂的,把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数学生活化,不但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教学模式的改变,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把数学教学生

活化。

总之,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要想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引入数学生活化,把教学方式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金香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2(3).

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本位的尝试 第7篇

一、寻找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本身是抽象的, 教师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事实为主要背景, 结合生活实际教数学。

例如, 有的学生到“元、角、分的认识”时, 他们的表现比较出色。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这类学生经常自己买东西, 家长平时也爱带领孩子去购物, 这样, 他们与钱打交道的次数相对来说比较多, 在他们看来, 这部分知识来源于他们的亲身体验, 课堂上学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自然而然地将日常生活积累带到课堂中来, 真正从真实生活的体验构建起对数学学习的理解, 从而获得了课堂数学学习的成功。

因此, 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 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 教师可以任意书写,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使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发生密切联系, 让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数学。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愿望。教师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与社会实践, 使他们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掘身边的数学,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时时刻刻都在身边。这样, 就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验、探索, 学习数学从身边事物开始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就要为生活服务。在数学教学中, 由于种种原因,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被简化, 只保留精炼的本质逻辑体系, 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学结论、用结论的过程, 很难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 更难从中有所感悟。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体验, 就会使生硬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

例如,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一单元时, 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 小明想给妈妈买件礼物, 就把平时积攒的1角硬币都拿了出来, 一数有50个, 拿着这么多硬币很不方便, 于是小明就找爸爸帮忙, 爸爸收了小明的50枚硬币, 给了小明1张5元的纸币, 这时小明有点不高兴, 觉得自己吃亏了。这时我就问学生:“小明到底吃亏没有?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 再根据学生的分析, 从中找规律, 1元=10角。

像这样, 通过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体验, 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 最终提炼、渗透, 记忆更加深刻, 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没有找到规律, 我们可以运用经验, 通过创设活动, 把经验提炼为数学, 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让学生在学数学中学会再创造

学习数学应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 给学生提供“再创造”学习的契机。

首先, 要改变学生学数学的方式, 使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 到真正学数学, 从数学的生活实际出发, 在教师的帮助下, 做到真正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学, 用观察、实验等途径收集数学知识, 并从中获得体验, 让他们经历一个发现、创造、再发现、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从自己身边的事情中就能学到数学知识,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其次,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学数学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 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加入到学数学的活动中来, 让他们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获得数学知识的成功感。

此外, 教师要由封闭的“小课堂”走向开放的“大课堂”, 拓展学生学数学的空间。例如, 学习人民币时就可以把课堂搬到超市, 学算利息时就可以把课堂搬到银行等等。让学生体验使用数学知识的乐趣, 在活动中形成数学头脑, 帮助家长合理购物、理财。让他们充分体验数学的神圣, 感受数学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再次, 还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彰显数学学科的显著地位, 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 积累数学经验,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与生活。当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后, 他们心里就会有一些成就感。如果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那么这种成就感就会愈发强烈, 就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平时工作中, 将自己或其他人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与同学们一起共同努力, 利用新学知识, 大家相互合作, 相互比赛;大家共同激励, 共同学习, 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 把数学归朴于实践, 归朴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才会不断提高。

五、贴近生活的数学作业更迷人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家庭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 称之为“贴近生活”。这种家庭作业要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 适合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 并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对学校教育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家庭作业培养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 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会加深, 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时,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会越发有意义。

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贴近生活的作业。例如, 学习了人民币之后, 我就布置了一项作业, 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 并提出要求, 由学生自己看价签、付钱并计算找零;当学习钟表时间后, 我要求学生记录一天的作息时间;当学习位置之后, 要求学生力所能及地重新布置自己的房间;当学习了对称图形之后, 要求学生利用对称剪一些漂亮的手工布置本班的教室。实践证明, 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与自己生活环境贴近的作业。通过这种家庭作业, 学生还可以及时地发现社会对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的需要, 因而, 他们对学校也产生了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 这样, 他们也就能很自然地认识到今天在学校里的学习就是在为未来的美好生活打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第8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体验,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就是通过建构丰富的生活情境, 促进学生获取更多的生活体会, 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来源,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把学习任务与情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1. 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 教师要挖掘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的最佳联结点, 架起桥梁, 使它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导入新课《年、月、日》一课时, 可以对学生说:“大家都过过生日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回答“过过!”然后个别提问几个学生:“今年你几岁了?过过几个生日?”“同学们, 一般一个人每年会过一个生日, 可是赵强今年12岁了, 只过了3个生日。其实, 这不是他的家长不给他过, 而是天文现象造成的, 大家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学生们听了, 人人情绪激动, 一种强烈的求知渴望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可以设计“有3个橘子, 平均分给3个人, 每人几个橘子?如果只有1个橘子, 平均分给3个人, 每人分几个橘子?”这时, 一种新的数 (分数) 的学习, 就会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 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而且也加深了学生领会和应用数学的自信。

2. 利用生活领略情境, 探究新知

在数学教学中, 有些问题要求教师配置出来的生活原型情况在课堂中虽然不能真实再现, 然而学生却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亲身经历, 那么教师就可选取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 采用问题情境方式展示出来, 让学生亲自体会。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中, 为了突破“多加了要减, 多减了要加”这一教学难点,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生活情境:小亮和妈妈带了225元到书城买书, 共花了197元, 妈妈还剩多少钱?这是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 学生们很快列出算式:225-197、200-197+25、225-200+3。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数学, 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 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 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

1.运用生活化语言组织教学

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为什么同样一节课, 由不同的教师去教, 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却不一样, 这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由此观之, 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乐趣喜好、心理特点等个性心理目标, 在不影响学问的情况下, 对数学语言进行提炼、包装, 使其浅显易懂、富有趣味。如在教学小于号“<”和大于号“>”时, 可以采用编顺口溜的办法让学生记忆:“大于号、小于号, 兄弟两个一起到, 尖角在后是大于, 开口在后是小于, 两个数字在中间, 谁大对谁开口笑。”虽然辨别小于号和大于号对于小学生来说颇有一些难度, 但实践证明, 这个风趣的顺口溜的确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辨别小于号和大于号。另外, 在教学长度单位的时候, 可以把长度说成“长长短短”。在教学元、角、分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假设一个“小小售货员”的情境。学生对这些生活味浓厚的数学知识会感到非常有趣, 既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又领会到了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

2.采用生活化游戏进行数学教学

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动的天性, 大都喜欢做游戏, 采用生活化游戏进行教学, 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使教学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游戏活动, 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 其他学生拿出1元钱去买文具。又如在《空间与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 可开展“图形捉迷藏”的游戏, 使学生动手摸图形、动脑想图形特征、动口说图形名称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并较深刻地掌握图形各自的特征。数学游戏的内容很多, 如通过扑克牌玩24点, 去培训学生掌握计算的窍门;通过七巧板拼图, 去学习掌握平面图形的学问;通过猜数学谜语, 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数学小魔术,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接力赛,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本领的平台;通过猜数字游戏,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断本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 既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新知识, 又促进了大脑的创新思维, 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学以致用, 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现在的学生, 生活条件优越, 生活能力低下, 会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因此, 在教学中, 我总是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让他们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

如如何何做做好好中中小小学学数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

小学生的的数数学学学学习习主主要要是是在在教教师师的的直直观观、、形形象象引引导导下, 多动口动手手、、多多做做巩巩固固练练习习来来完完成成的的;;进进入入中中学学后后, , 随随着数学内容的的加加深深, , 对对学学生生就就有有了了较较高高的的逻逻辑辑思思维维和和抽抽象象思维要求。数学学学学习习主主要要是是学学生生自自己己观观察察、、发发现现、、归归纳纳解解决决问题, 这也就使使得得许许多多学学生生感感到到不不适适应应。。为为了了使使学学生生能能顺顺利地完成中学学阶阶段段的的数数学学学学习习任任务务, , 作作为为数数学学教教师师, , 必必须须做好中小学数数学学学学习习方方式式的的衔衔接接工工作作。。

一、指导预预习习, , 培培养养自自学学能能力力

数学学习习应应该该从从提提前前准准备备入入手手, , 让让学学生生事事先先做做到到心心中中有数, 也就是是要要去去预预习习, , 这这样样会会收收获获到到事事半半功功倍倍的的效效果果。。“授之以鱼, 不不如如授授之之以以渔渔。。””指指导导学学生生学学会会预预习习是是学学法法指指导的一个重要要环环节节, , 是是培培养养学学生生自自学学能能力力的的重重要要途途径径之之一。但许多学生生不不会会预预习习。。预预习习并并不不是是将将课课文文走走马马观观花花地地看一遍, 还要掌掌握握重重点点概概念念和和定定理理, , 理理解解例例题题的的解解题题思思想想, , 甚至还要仿照照例例题题的的解解题题过过程程去去试试做做课课后后练练习习。。如如果果遇遇到到问题可以通过过同同伴伴间间的的合合作作交交流流加加以以解解决决, , 也也可可以以通通过过查查阅资料解决, , 还还可可以以寻寻求求教教师师的的帮帮助助。。

二、做好课课堂堂笔笔记记, , 培培养养数数学学解解题题思思维维

一些学生生认认为为, , 反反正正教教材材上上什什么么都都有有, , 上上课课只只要要听听讲讲就行, 没必要记记课课堂堂笔笔记记。。这这种种观观点点是是错错误误的的。。中中学学阶阶段段数数学学习内容多多, , 课课堂堂知知识识容容量量大大, , 因因此此, , 要要学学好好数数学学必必须须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习习惯惯。。在在实实践践的的教教学学中中, , 我我感感到到课课堂堂笔笔记记是是学习过程与学学习习方方法法有有机机统统一一的的极极好好载载体体, , 让让学学生生学学会会做做好课堂笔记不不但但能能够够卓卓有有成成效效地地帮帮助助学学生生学学习习, , 同同时时也也是是培养学生能力力的的有有效效途途径径。。数数学学学学习习笔笔记记并并不不是是把把教教师师所所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价值值。。

1. 运用数学知识识, , 解解决决生生活活问问题题

在数学教学中中, , 如如果果把把数数学学知知识识和和学学生生的的生生活活实实际际联联系系起起来, 那么学生学习的的兴兴趣趣就就会会得得到到延延续续和和发发展展, , 做做到到课课已已尽尽而而思思未止。如在教学《长长方方体体和和正正方方体体的的表表面面积积》》一一课课时时, , 我我先先提提出出问问题:“如何知道制作作一一个个木木箱箱子子需需要要多多少少木木板板??””在在学学生生理理解解、、掌掌握其表面积的计算算方方法法后后, , 再再给给出出有有关关数数据据反反复复练练习习::““做做一一个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铁铁皮皮??””““做做一一个个鱼鱼缸缸需需要要的的多多少少玻玻璃璃??”“”“粉粉刷刷一一个教室需要多少涂涂料料??””又又如如教教学学《《圆圆的的认认识识》》一一课课时时, , 在在学学生生掌掌握了圆的画法后, , 我我问问学学生生:“:“同同学学们们在在操操场场上上做做游游戏戏, , 要要画画一一个个标准的大圆, 怎么办办??””再再如如教教学学《《生生活活中中的的比比》》一一课课时时, , 我我要要求求学学生们在生活中、在身身边边找找找找““比比””, , 并并告告诉诉他他们们::““人人的的身身体体中中存存在一些有趣的比::如如将将拳拳头头滚滚一一周周, , 它它的的长长度度与与脚脚底底长长度度的的比比大约是1∶1, 脚长长和和身身高高的的比比是是11∶∶77…………同同学学们们知知道道了了这这些些比, 那么在买袜子时, 只要将拳头在袜子上滚一周, 就能够判断出自己穿上这双袜子是否合适;在抓犯罪分子时, 只要根据罪犯留下的脚印, 就可以推出其的大致身高……”这样, 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更贴近生活, 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减少了学习数学的神秘感。

2. 拓宽数学应用渠道, 进行课外实践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 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河北唐山●刘宏霞

讲的所有内容都抄下来, 而是要重点记那些课本上没有的典型题目, 教师课堂上拓展的内容, 还有典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想。这样,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 对学生的复习十分有利。

三、温故知新, 培养课后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的目的就是对教师当天讲过的知识, 进一步消化、理解和巩固。其特点是及时和以往作斗争的有效形式, 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的有效途径。通过复习, 不仅能强化记忆痕迹, 巩固对知识的保持,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积累资料进行整理复习的能力。

课后复习时应该做到: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 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 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就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勤于思考, 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 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 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 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 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之,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主观上都存在着一种求知的良好欲望, 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如果不注重引导, 学生就会因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分化, 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会丧失, 成绩会大大退步。因此, 做好中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尤为重要。

(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中学)

亲身参与课外实践。例如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一课后, 我开展了对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调查、对小学生课外活动种类和时间的统计调查等活动, 并绘制成统计图表。又如学了《利率》一课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到银行调查定期、活期的利率, 算一算, 如果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到银行, 两年后能取回多少钱?再如学了《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后, 我让学生课后找一找, 在现实生活中, 哪里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等。通过这些课外实践, 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在实际生活中品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从而使他们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第9篇

1. 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 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 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 并组织讨论、交流, 抽象概括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 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 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并巩固学习内容, 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

2. 教学情境回归生活

以往的数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很少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数学到底该教些什么。如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运白菜”一节, 通过创设“运白菜”这一情境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连减的计算。在教学中, 教师很难将运白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这一情境换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教学。如“开学了, 要给同学们分发新的教材, 全校共需要搬运850本书, 第一次搬了288本, 第二次搬了256本, 第二次搬走以后还剩多少本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学生更易理解, 更易解决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很多,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安排。

3. 作业设计贴近生活

在课堂中, 开放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然而用于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作业形式却很单一, 课本上的练习仅仅为教而练, 难以得到更多方面的反馈, 导致老师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货比三家”一节, 教材通过设置“货比三家”这一情境学会比较两个或三个小数的大小, 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总结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只考虑基本需要即需要某样东西就去商店购买, 不会从经济方面考虑, 即同样东西哪里便宜去哪里买。在本课的学习上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作业:“选择性地购买某样商品, 如铅笔、橡皮等, 学会货比三家,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把课堂知识践行于实际生活中的同时又教育了学生要勤俭节约。作业设置贴近生活的形式多样,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

4. 师生关系轻松和谐

为了更好地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师应明确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及作用, 在建立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因此在课堂上, 师生的双边活动要轻松和谐。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 时而小声讨论, 时而高声辩论。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 教师不时点头赞许, 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 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一来, 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 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 学生在这种情感中对教师渗透的不仅是尊重, 更有崇拜、敬仰等美好感情, 进而将这些美好情感转化成奋发向上的动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 评价策略激励发展

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 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 并辅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和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如同父母的爱一样。一次积极的评价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鼓励, 而是学生取得更大进步的起点。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积极健康的环境里学习知识, 发展技能,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 第10篇

一、创设信息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景,能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教学“平行线”时,先与同学们谈话,2008年北京召开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盛会,这次奥运会上精彩的比赛充满悬念,隆重的开幕式更让人激情四射!在开幕式上,最神秘、最精彩的是火炬被点燃的那一刻。那你们知道火种是怎样采集来的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放火种采集录像)!太阳光照射下来,反射之后会相交于一点。交点的温度很高,火炬就被点燃了。现在,我们从每组光线中各留下两条,每组光线的位置关系是不一样的。一种情况是相交,另一种情况是平行。我们接下来学习平行线。可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不仅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其认知能力,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学习材料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新课程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并提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探究活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 发展数学思考。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 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时, 经过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学生知道了在路程相等的情况下, 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 谁跑的路程长谁就快。及时通过课件出示例题:“小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 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得更快些?”引导学生按下面的层次进行探索: (1) 学生独立思考, 尝试解决。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 有的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这个问题, 待都有了问题的答案后同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板演:

小卡车:120÷2=60(千米);

大客车:210÷3=70(千米);

60<70;

所以大客车跑得快。

(2)汇报交流,揭示方法。教师指名学生板演,把小组里的想法讲给大家听:用120÷2,求的是小卡车1小时行多少千米,再用210÷3,求的是大客车1小时行多少千米,因为60<70,所以大客车跑得快。

这样,借助课件,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展示知识的探索过程,把计算和线段图对比,实现了数形结合。使学生初步理解了速度及其单位,即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

三、设计课件拓展时空凸显知识形成过程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些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没有条件也不可能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经历和认识。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时空、整合资源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在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对数学的认识。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一段繁忙的交通路口往来的车辆录像进行加工,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在统计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车太多太快,一人无法统计,怎么办?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想办法解决。同学们一下子想出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打勾的、画圆圈的、画三角的、写正字的。这么多方法,哪种更方便?教师及时引导,经学生比较,最后一致认为用写“正”字收集数据的方法好,而且能迅速看出有多少辆车。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真实情境,凸显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特有优势,以它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形象、具体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现象的数学本质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教学“时、分的认识”的难点是时针和分针怎样表示时间,为什么1时=60分?如何揭示时、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1时=60分。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动态钟面,动静结合,突出观察点的办法,通过技术把时针和分针同时、同向转动的过程以及转动轨迹,用不同的色彩,形象、具体、真实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当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了60小格,由此得出了1时=60分。这样,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化抽象为直观,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争取最佳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多靠丰富的感知材料的支持。学生认识发展需要经历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多种教学手段互相配合,择优采用。对于需要学生感知操作的内容,仍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感知和操作,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概念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全面的感知材料,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知。然后根据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形成概念的心理过程,引导学生把同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概念。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依次出示牙膏盒、药品盒、苹果箱等实物,并引导学生举起他们预先准备好的有关物体相互观看。问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学生举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长方体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哪些是长方体的面,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看着实物,教师介绍长方体的棱和顶点,学生分别摸一摸、数一数;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总结长方体的面、棱的特点,然后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出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再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介绍长、宽、高,接下来让学生指出平放、侧放、直立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通过实例分析,学生从熟悉的物体中获得长方体特征的表象,而这些特征又不是某个特定的长方体,而是从长方体几何的属性抽取出来的认识,这就实现了概念的抽象概括。这里的感知操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尝试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合作学习;尝试;激发;欲望

教学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则是一种途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或角色互换,不但能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

现阶段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使得许多孩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新课标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将合作学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呢又可以分享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能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习惯。许多凭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集体的智慧,常常被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还能激发个人的求异思维能力。

二、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多一点能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各抒己见、各显己能、合作互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这样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合作的欲望更强,课堂就更加有生气。

三、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中要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集体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在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一些三角形用一张纸遮住,我问学生:“如果仅露出一个角来,你能判断出它是那一类三角形吗?”一名学生回答:“能判断。如果露出的这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针对这个学生的发言,我又问学生:“你们都同意这个意见吗?”学生意见不一,思维出现障碍,如果我直接说出结论,这样不如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同学之间合作交流。于是我说:“他说对了一部分,谁能来补充完整呢?”这时,又有一名学生说:“他说得不全对,我来补充。他的前两个说法是对的,第三个说法就不正确。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就不一定了,因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当中都有锐角,所以不一定能判断。”这时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双向的,而且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之间相互弥补,相互交流。接着上面的回答,我说:“你说得很对,那怎么来判断呢?”同学们一个个都进入思考之中,纷纷想办法解决。有的甚至窃窃私语,急于和同学交流。观察到这种情况,我便及时地让学生展开合作与讨论。不一会儿,一个同学索性站起来说:“同学们,你们看我这个意见对不对?如果露出两个角来,我们就可以断定是什么三角形。”随即,我又演示露出两个角,直角和钝角同学们都猜对了。正当他们得意之时,我又演示露出两个锐角,这时学生发现前面的判断不好用了。全班又进入讨论交流之中。这时,有一名同学站起来说:“我能判断。我可以测量刚才露出的两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计算出另一个角的度数。再根据这个角来判断它是那一类型的三角形。”这个同学的意见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赞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教学时要注意合作学习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学习就是将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但是,如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竞争,尤其是强调速度方面的竞争,那么,非但不能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无助于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还会完全地事与愿违。

此时,我认识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在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班内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间相互帮助学习,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再是干什么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少爷、小公主。

总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 第12篇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发现,优选习题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过程。在课堂中,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 怎样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来决定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等学习活动, 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一、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提升教学效率

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线的教师, 我们的体验尤深。如在“100以内数的读法”中, 让学生认识个位、十位、百位, 传统的教法是教师用计数器边拨边讲, 学生只是听无权参与。而现在的教法是学生用自己的计数器边拨边说,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你说我拨, 我说你拨”, 看谁拨得又快又对, 看谁拨得又准又对, 使学生从中感知个位上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 10个十就是100。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数要从高位起。”这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知识和小精灵聪聪说的一样, 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中获得的成功。数学来源于自然, 来源于生活, 在我们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又如, 教学“前、后”, 教师将学生分组站成一排, 让他们感知谁站在谁的前面, 谁站在谁的后面。接着教师出示课件排队上车图, 学生跃跃欲试, 无一不知, 高兴的场面无法形容, 课堂成了娱乐场, 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 提升教学效率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会学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 由此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应主动“放权”,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自己放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上, 调控学习活动, 提供学生探索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在此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火花, 发展能力, 实现知识的拓展。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注重挖掘教材背景,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小数乘法”一节, 有不少知识与整数的有关知识类似, 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创设以“旧知感新知”的情境, 教给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自己探究新知。例如, “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可以这样设计:1.让学生计算课本中的三组算式, 由于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 在括号中填等号;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组算式分别类似应用了整数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3.归纳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 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这样, 学生不仅能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而且掌握了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其次, 注重思维训练, 启发有序思考, 形成数学能力。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认知过程,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内容组成一个层次清晰、坡度适宜的思考序列, 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能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认知结构。如“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教学, 学生边思考边解释:1.怎样把7.5、0.62转化成整数乘法?2.按整数乘法计算得出的积比原题结果扩大了多少倍?3.要得到原题的结果应把这个积缩小多少倍, 怎样缩小?4.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5.积的小数点应该怎样点?这样设计思考提纲,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整数乘法积的变化规律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通过观察计算, 让学生主动探索出小数的计算法则,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增强数学意识, 形成数学能力。

三、指导探究发现, 提升教学效率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学生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学习, 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掌握基本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因此, 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就必须重视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的实践感知, 注意课堂的活动性和操作性。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 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感知知识的本质面目, 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和探究思考, 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例如,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1.用数方格的办法数出图示三角形的面积。想一想, 不数方格能否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方法?2.出示课件, 用旋转平移的办法观察能拼出哪些图形, 哪种图形的面积会计算?3.通过以上操作实验总结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引导学生找出三角形的底、高、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 推理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通过观察、探究、思考、主动发现数学规律, 体验数学家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学习兴趣, 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促进了情感、认知、思维活动的和谐统一, 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优选习题练习, 提升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有层次, 并且具有开放性, 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运用知识,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通常采用一问多答, 解法殊途同归、异中见同和寻找规律等形式, 拓宽习题, 诱发学生的思维。如一年级在教完“8的加法”后, 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我设计了填空题: () + () =8, 想想括号中可以填什么数?5+3=8, 4+4=8, 0+8=8……若到此结束, 则忽略了习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系统性, 降低了习题的思维价值, 如在继续启发学生找一找上面算式的规律, 学生则可能得出0+8=8, 8+0=8, 1+7=8, 7+1=8, 2+6=8, 6+2=8……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说出排列的道理, 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开放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篇: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下一篇: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