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探究范文

2024-07-03

诱导探究范文(精选9篇)

诱导探究 第1篇

可是, 现在有些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往往追求故事情节, 泛泛而读。他们还是徘徊在文学宝库门外, 未能发现宝物, 常常空手而返。究其原因是他们未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关于读书和治学的三种境界之说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把读书治学的第一种境界喻为“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读书治学首先要高瞻远瞩, 要有正确而高远的目标。第二种境界喻作“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告诉我们读书治学接着要进行孜孜不倦的求索和探究。第三种境界喻作:“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我们可以理解为经过苦苦的求索和探究, 最后才会恍然大悟, 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王国维先生的三个经典比喻启迪我们,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是:要有高远的目标, 正确的探究方向, 然后作细致入微的探究, 最后才能豁然开朗, 有所悟、有所得。其中所悟所得, 正是我们的目的———青少年从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 健康地成长。

学生用探究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 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二、教师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 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自求得之, 卒底于不待教授之谓也。”叶老又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 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 而学生能自为研索, 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文学作品应当由学生“自为研索, 自求解决”;教师的作用是“导”, 是“多方设法, 相机诱导”。

可见, 阅读文学作品, 学生最好的方法是探究;而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教学的最好方法是诱导。

那么,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探究的正确方向是什么?教师又应当作怎样相机的施工诱导呢?

三、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我们从《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文学作品的目标中得到了启发。具体如下:

1. 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 诱导学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 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 更要通过品味、感悟、欣赏, 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朱光潜先生的话强调了探究文学作品内涵的重要性。学生了解了作品的主旨, 也就能对社会与人生有进一步的发现和认识。毛泽东同志说, 读《红楼梦》可以认识封建社会,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透过故事的表象去探究故事背后的实质, 探究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例如, 《格列佛游记》中的“宫廷游戏”片段, 表面上写的是格列佛看“绳上跳舞”看“跳过横杆”, 场面热闹非凡。而这时教师就要诱导学生透过这些表象去思考大臣们为什么要冒着“折断脖子”的危险去“过分卖弄自己”。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原来皇帝以绳上跳舞的技能来决定官吏的任免。这样学生也就很容易领悟到作品的主旨即作者借“小人国”来揭露和批判英国统治者的腐败和罪恶。同时, 学生还认识到了英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社会。

教师还要善于选取暗示文学作品主旨的句子或语段, 诱导学生去探究人生的哲理。例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这样写的:哈威尔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61人, 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读到这里, 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几句话, 诱导学生探究船长此时的心理。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船长此时想的只是他人, 自己则决心与船共存亡。颂扬船长勇于决断、忘我救人的精神正是本文的主旨, 学生悟到了作品的主旨, 也就悟出了人生的价值: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 更多的是要为他人着想。

探究文学作品内涵,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就能把学生培养成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21世纪的一代新人。

2. 探究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感情, 诱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文学大师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们对笔下的人物都倾注着饱满的感情, 或爱或憎以情动人, 燃起读者的心灵之火,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来弘扬笔下人物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因此, 探究大师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倾向, 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一条极好的途径。

但是, 有些作者对自己笔下人物的感情不直接表露, 而是含蓄地蕴涵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学生难以捕捉作者的情感意蕴,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诱导。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学会依据语境来推断关键词语的词义, 从而感悟作者的感情。例如, 鲁迅在《故乡》中写“我”和闰土重聚的情景。在听了闰土诉说的遭遇后,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境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读这句话, 教师当要求学生要读“苦”字, 让学生思考是谁苦, 又是谁害苦了他。学生不难说出是闰土苦, 是罪恶的社会制度害苦了闰土, 而再读这句话, 学生就会感悟到这个“苦”字充满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表达了作者的心酸;也充满了对反动统治者强烈的憎恨, 表达了作者的愤懑。接着教师再诱导学生联想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 学生就会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精神产生崇敬之情。教师还要善于诱导学生身临作品所创造的情景, 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 教师可提问, 如果你是于勒的侄子, 当你在渡轮上发现于勒已沦为衣衫褴褛的穷水手的时候, 你对他的情感态度将会怎样。学生未经思索, 或许会说是同情, 或许会说是不原谅。这时, 教师可诱导学生揣摩作品中的“我”在看了于勒的手和脸后默念的话:“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在这句话中, 作者不避重复地强调他们的亲情关系, 学生品味后就会感悟到作者借“我”的心理活动来表达自己对于勒的同情和对惟利是图、六亲不认的菲利普夫妇的唾弃。这样大师的正义感感染了学生, 学生也就走近了文学大师。

“阳春布德泽, 万木生光辉”, 大师的情感折射出了大师的人格精神, 滋养着青少年茁壮成长。

3. 探究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 诱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还提出, 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文学大师又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情景和生动的形象。因此, 探究文学作品的情景和形象,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发现文学作品中美的情景, 学会欣赏美, 并能说出对美的体验。罗丹说过:“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时, 首先要诱导学生去发现美的情景。例如, 阅读鲁迅的《故乡》, 教师可启发学生:文中哪些描写呈现了图画美, 学生不难说出是作者对月下瓜地的描写。接着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并展开想象来感受美:深蓝的天空, 金黄的圆月, 一望无际的沙地, 碧绿的西瓜, 其间小英雄紫色的脸, 银亮的项圈, 亮闪闪的钢叉……作者为我们创造了优美动人的情景, 给人以美的享受。然后教师还要诱导学生身临其境, 说说对美的体验, 以及围绕这种情景有了哪些美的话题。有的学生会说月下瓜地朦朦胧胧的, 画面本身就呈现朦胧美;有的说, 并列数景而又能协调统一, 这就创造了海边夜景和谐的美、静谧的美;有的还说, 这情景中还有静态的美和动态的美。就这样, 学生在感受美, 体验美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品味作品人物的形象美, 探究外在的形象所折射出的内在的美。黑格尔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 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体现。”而培根说:“美德最美。”可见, 学生在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美的时候, 教师更要诱导学生去探究人物的内在美。

例如, 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中的主要人物的外形就很美。他是一个年轻的通讯员, “高挑的个子”, “厚厚实实的肩膀”, “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说起娶媳妇, 他就“飞红了脸, 憨憨地笑着”。看了他的外形, 学生就会感到他的可爱, 而这时, 教师就要诱导学生:这样的外形折射出了怎样的品质。学生就会说, 通讯员具有勤劳、纯朴和憨厚的品质, 而这就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这时学生才感悟到:通讯员可爱, 可爱的不仅仅是他的外形, 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这样, 学生在探究作品人物形象美的同时, 在自己的心田也就播下了美的道德品质的种子。

“流泉得月光, 化为一溪雪”。学生探究作品中美的情景和形象的过程中便会产生爱美、尚美的心理。学生追求美, 就会去设计美的蓝图, 把未来的社会和人生创造得更美好。

4. 探究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诱导学生感悟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程度。

作家由于经历、处境、性格的不同, 形成了特有的语言特色, 而探究不同的语言特色就能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语言可以表现作者不同的情感态度, 进而领悟到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例如老舍先生, 他一生热爱人民, 想人民所想, 急人民所急;作为人民艺术家, 他的语言特色是平易而形象。《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结尾写祥子“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比喻通俗而形象。教师诱导学生细品这句话:是谁把祥子折磨成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 除了自然因素, 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 从而感悟到老舍先生正是用他那平易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慨。

斯威夫特则不然, 他从小遭受了英国上层社会的冷眼, 对他们深恶痛绝。因此, 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 嬉笑怒骂的笔法来揶揄、鞭鞑昏庸、腐朽的英国统治者。例如在《格列佛游记》“语言的妙用”这个精彩片断中, 写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 名词则用实物来代替时, 文中就出现这么一句话“要不是妇女和俗人、文盲联合起来反对, 这种发明早就已经实现了。”这个语句表面上轻视了妇女、俗人和文盲。此时诱导学生联系斯威夫特的语言特色, 学生就能领悟到, 作者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在讥讽英国的统治者, 言外之意就是他们比妇女、俗人和文盲更愚蠢。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就像春兰秋菊展示了不同的风采, 学生感悟到语言不同的表现力, 就能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程度。

当然, 阅读文学作品的探究方向还不止这些。《语文新课程目标》在“第四学段” (七到九年级) 阶段目标中强调的是以上四点, 因此, 其余的这里就不作论述了。

诱导公式教学反思 第2篇

1、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展现知识的动态形成过程,在学生脑海理留下深刻的记忆

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应用。

2、探究过程中探究3,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

思考、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便于后期应用。

3、对诱导公式的总结,从角与象限的关系入手,便于学生记忆。

4、预期效果

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

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初探 第3篇

关键词:诱导 合作 探究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熟练的数学运算能力,良好的物理思维方式和推理能力,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爱物理,但又感到它难学,很不容易把这门功课学好。我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解决物理难学的问题,摆脱物理教学的困境,关键在于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开拓能力,将是我们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下面就介绍一种高中课堂上的新教学方法,即“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一、什么是“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精髓是“一个点,两个面,两个层次”,“诱导”是一个点,而两个面,即“合作”与“探究”。

“诱导”就是提供一个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合作”就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他们群策群力,合作学习,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层次;而“探究”则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动拓高拓宽自己的思维,充分运用自己的开放式思维,提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上一层楼”。

二、如何做好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

下面以电阻定律为例说明我是怎样开展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的。

开始上课时给出远距离输电的导线与变电所输电过程幻灯材料,可向学生说出一个疑难问题:“为什么不用导线直接将发电机与用户连接,干吗还要用变压器升压和降压?”这样一来,势必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欲望,为本堂课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从而引入到“由于导线有电阻,高电压输电为了降低能量损失”,再提出电阻大小决定的因素可能是哪些?接着演示三个实验: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2.同是220V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来越亮。3.电线常用铜丝而不用铁丝。让学生猜想可能的结论“导体的电阻可能和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有关”,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学习“电阻大小决定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要想得到电阻同三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那么你得首先能测出各个量的数值,即电阻、长度、截面积。让学生思考测量物理方法,即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回顾控制变量法在以前学习时做了哪些实验,然后老师提出本节课学生要“合作”的内容——“研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4~6人为一组,每组由组长组织进行“合作”,第一组“合作”用实验方法,伏安法测量截面积、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两电阻的阻值和用刻度尺测量电阻的长度。第二组也用实验方法“合作”,将材料相同截面积相同的三个电阻串联测电压和长度。第三组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合作”,设法从串并联知识理论分析电阻与长度截面积关系。最后就是当学生们通过“合作”基本解决了本堂课主要知识点后,让每组出一个代表叙述自己组的探究思想,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比较三组方案优缺点。总结这节课研究问题涉及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法、理论探究法。

教师在备教案时主要在于从三方面思考问题,第一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兴趣需要老师来培养,在物理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例,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思维欲望。第二是预先设定“合作自学提纲”,设想学生可能的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互相释疑,教师巡回辅导,督查各组“合作”情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学习兴趣进一步得到了调动。第三就是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共同“疑点”进行“精讲”,帮助学生越过这个“思维坎”,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过渡”和准备。

三、做好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注意点

1.注重课堂教学环境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环境是指课堂交往的环境,它是促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发挥与发展赖以生存的空间,是培养与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形成稳定集体创造风格的根本。它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相互交往过程,是双向的,相互汲取与同化过程的空间。在这种平等民主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意志品质中的自信心。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民主的、有序的管理,就是创造无忧无虑的开放性课堂。当然,这种开放不是随意的,更不是偏激的、杂乱无序的,允许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不成熟更甚者是简单或者是荒谬的都要允许学生发表。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更主要的是能起到带动一大批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群体,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你的课堂将是活跃而生动的,你不仅拥有一大批支持者,而且获取通过课堂讨论而使问题越辩越明的民主教学的称号(这是调皮学生对你的评价)。这种做法有助于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天独生子女为主流的课堂里,这种做法显得格外重要。

2.注意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把知识、方法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置入师生相互交往的环境中来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交往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往,互相反馈的过程。这种反馈对获取的信息上存在正负反馈的效果。通过交流,起到知识、技能、情感的相互发展,促进意志品质的良性发展,从而内化为深刻的心理品质。这种课堂教学交往模式为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是积极的有益的。

“诱导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思想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地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探知、自我与相互评价的氛围里来,把好奇心升华为强烈的求知欲,在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形成创造型人才所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自信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没有模式可走。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使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

诱导探究 第4篇

我们的语文课堂接触的是我们天天听、天天用的母语——汉语, 照理说学生应该喜欢学, 教师应该容易教, 成绩当然也应该好, 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目前面对的现状是,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 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呈锐减趋势。也就是说近十年时间, 上千节语文课, 我们居然使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语文。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叫苦, 教师叫累。这一切显然是极不正常的, 那么原因何在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我们教师。现在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采取一贯的讲解分析方法, 以“讲得透”“嚼得烂”为讲课标准, 把一篇篇精彩的课文, 肢解成一段段、一块块, 灌输给学生, 一堂课成了字、词、句、语法、修辞的大杂烩。而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呢, 其思维就被局限在教师圈定的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内, 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根本得不到发展, 他们的活力也不可能得以展露。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压抑的课堂气氛, 进而制约和束缚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新鲜感、好奇心和开拓创新意识。这种课堂教学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老师在台上自我陶醉般地讲课, 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地听课, 老师认为学生完全应该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 学生却茫然不知所措。这种死板、枯燥、毫无感情的讲课方式, 吞噬了学生火热的激情与好奇的心。这样的课堂似乎就成了一个单一重复生产的大印刷厂!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忍受十多年已经实属不易, 要让他们喜欢、愿意, 那真是难上加难, 根本无从谈起。

我们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往往有语文课的味道, 有“味道”是对课的赞赏和认可。那么, 到底这味道指什么?这里我个人认为语文课的独特味道就是:美的氛围, 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氛围。而要改变学生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这一状况, 关键就是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情感氛围,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热情。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加里宁说过:“教育是一种最困难的事业, 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 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 而且是艺术事业。既动之以情, 让艺术赏心悦怀, 又晓之以理, 让科学养性陶情。”动之以情, 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 情感教学是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最佳契合点。那么接下来我就想谈谈如何诱导学生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

第一步是激情激趣。所谓激情就是激发学生的热情, 所谓激趣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对语文教师来说, 以充满情趣的语言营造和谐的文学氛围, 正是激情激趣的最佳手段。言为心声, 情感交流的手段就是语言。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 情感氛围的营造, 靠的都是语言。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设计重点应该抓好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第一节课“师生一见面”的教学艺术。

俗话说,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左右了人们对某一件事以后的好恶, 以后的喜欢不喜欢, 大多跟着第一印象走。为此我觉得应谨慎对待第一节语文课。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 初中生也毕竟是孩子, 有孩子的弱点。我们常听他们说:“这老师, 从一见面我就不喜欢他, 以后一上他的课就烦。”所以这“一见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见面只有喜欢你这个人, 才会喜欢你的课, 才会乐意接受你传授的知识。我觉得学习好比吃饭, 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 第一节课必须煞费苦心。我每次接手一个班级, 第一节课从不讲新课, 而是与学生“侃大山”。在“侃”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 与学生作贴心的情感交流, 展现自身的魅力, 展现语文课的学科魅力, 先入为主, 先声夺人,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醉于个人魅力和学科魅力之中, 在沉醉中期盼第二节语文课的到来。

第二个环节是每一节课的导语设计。

精心设计艺术化的导语, 是做好营造氛围的第一步。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我们设计导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每一个情感细胞, 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中来。教师激情洋溢的导语往往会奠定整节课的感情基调, 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第三个环节是每一篇课文抽象凝练部分的点评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师、生、文发生情感共鸣, 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但有时会因为文章语言的障碍影响情感教学的效果, 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精美的语言来剖析文句, 感染学生。以诗歌教学为例, 我们都知道, 诗歌的感情炽热, 想象丰富, 诗人创作时浮想联翩, 诗歌的语言和形象都是集中而凝练的, 这对学生来说就不容易把握。这时, 教师就需要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古今中外的诗歌名句辅以精美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陌生的诗句。比如, 陶渊明《饮酒》一诗, 其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是一个意境非常深远的句子, 如果单纯地逐字逐句地讲解, 学生就会失去听的兴趣, 而且会把这个句子所创设的情境肢解得支离破碎。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剖析的:古有李白“独坐敬亭山”的闲适,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隐逸, 晏殊“独上西楼, 望尽天涯路”的超脱, 孤独的诗人往往最具个性, 面对苍翠的山, 伏身鲜艳的菊花, 此时的陶渊明又是身处怎样一种境界之中, 此刻的他又在思考着什么……学生通过自觉不自觉地两相对照, 可以体味出诗人当时的情感, 理解隐藏在诗句优美动人的艺术画面中的深广的思想意义, 把他们对诗句直觉、朦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思考, 从而也就达到了诗歌教学的目的。

激发兴趣, 以情入文, 接下来教师要做的第二步工作就是引领学生创设情境, 体会真情,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践。

首先是课前教师要端正意识, 融入自我。我觉得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自己必须认清语文课和学生个体, 转变传统观念, 为学生兴趣的培养、热情的激发、氛围的营造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粗略地一翻高中语文新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教材所选的文章无不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 无不是作者情郁其中, 不吐不快的情感力作。所以, 我在上课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教材。首先想办法让自己融入到课文当中, 充分感受文章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 把握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然后, 试着让自己走进学生, 认识学生, 扮演学生。我觉得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情感个体, 相互之间肯定有着明显的潜能及性格的差异。因此, 我在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时尽量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 学生能不能通过对问题的探究, 达到对文章情感境界的把握;第二, 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试着回答出这个问题。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学生, 这个问题, 我能回答吗, 我会怎么回答, 通过回答我能对文章加深哪方面的印象?只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创设语文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启发, 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其次是根据课文可“读”性强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读”让学生进入角色。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的好处。这里说的“读”, 指朗读。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它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通过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 调动自己的情感, 与作者发生共鸣。我在教学中比较推崇自读。我觉得齐读整齐划一、气氛热烈, 固然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如果齐读太多, 就不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 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也很难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的真情。相对而言, 自由朗读不但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技巧, 而且更容易让学生自然地贴近作者的情感, 发挥各自的想象, 感受作品中开阔的意境、鲜明的爱憎。我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 就是请几个语文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 融入作者的心境进行朗读, 当学生读出作品中的“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时, 其他的同学在朗读者的情感影响下也就纷纷进入角色, 仿佛自己正置身于幽静、凄清的小石潭边。通过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了, 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不自觉地穿透了文字的表面。

诱导阻力 第5篇

目录简介诱导阻力是怎样产生的呢相关资料简介

诱导阻力

诱导阻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当机翼产生升力时,机翼下表面的压力比上表面的大,而机翼翼展长度又是有限的,所以下翼面的高压气流会绕过两端翼尖,向上翼面的低压区流去。当气流绕过翼尖时,在翼尖部份形成旋涡,这种旋涡的不断产生而又不断地向后流去即形成了所谓翼尖涡流。 翼尖涡流使流过机翼的空气产生下洗速度,而向下倾斜形成下洗流。气流方向向下倾斜的角度,叫下洗角。 由翼尖涡流产生的下洗速度,在两翼尖处最大,向中心逐渐减少,在中心处最小。这是因为空气有粘性,翼尖旋涡会带动它周围的空气一起旋转,越靠内圈,旋转越快,越靠外圈,旋转越慢。因此离翼尖越远,气流下洗速度越小。

相关资料

诱导探究 第6篇

(一)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诱思探究法教学理论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教授张熊飞创立的, 它包含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模式论、三维教学目标论;主张“变教为诱, 变学为思, 以诱达思, 促进发展”, 它系统论述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思维为主攻”的教学观念,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创造条件, 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五官并用, 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切身体验与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完善人格, 获得全面发展.

(二) 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学的基本思路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深入地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特以《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二、诱思探究教学法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 创设问题情境, 以情激情

函数章节的教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是抽象与复杂的, 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用生活实例或小故事将两变量的关系具体化, 如在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时, 本人设计了情境1:米粒棋盘的故事:古印度国的一个老人, 给他的孩子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在64格棋盘上放满米粒, 第一格放1粒, 第二格放2粒, 第三格放4粒, 以后每一格米粒的个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 问第64格上放了多少颗米粒?若设格数为x, 米粒数为y, 那么x与y的关系式是怎样的?情境2:将一纸条第一次截去它的一半, 第二次截去剩余部分的一半, 第三次截去第二次剩余部分的一半, 依次下去, 问剩下的纸条长度y与截的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何 (假设原来长度为1个单位) ?这样就巧妙地调动起学生的胃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使指数函数的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

2. 全身活动, 心灵体验

这一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主要包括:积极探索, 认真观察;精心研究, 活跃思维;广泛应用, 加强迁移三个要素的相辅相成.实质上是把老师滔滔讲, 学生默默听的单向信息传输, 变为学生主体全身心投入的多边信息交流与多向思维撞击;既增大了信息量, 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信息的转化率, 从而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因此这一环节诱导学生探究思考的问题设置非常重要;针对情境中学生回答的两个解析式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诱导问题1:“这两种形式的函数有何共同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很快归纳出了指数函数的概念.诱导问题2:“我们遇到的底数a有什么范围吗?为什么规定a>0且a≠1, 你能举例说明吗?”这个问题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 最后通过举反例加以验证, 得出答案, 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中认识与理解概念;接下来通过应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掌握, 这样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就结束了.第二个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设置诱导问题:“我们研究函数最直观的是函数的什么呢?怎么绘制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我们可以归纳出函数的哪些性质呢?”在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动手画指数函数的简图, 通过观察多媒体放映加以验证, 接着观察函数图像, 研究函数的性质.也是通过层层设问诱思, 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通过“动手做”知道了指数函数的大致图像, 通过“动眼看”, “动口议”, “动笔写”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与性质, “动脑思”“动手做”中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点的迁移.我们的教学正是要使学生五官并用, 全身心动起来;只有学生真正学了, 自身才能发展.

3. 及时反馈, 促进同化

这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巩固应用环节, 也是检验本节的教学成果的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例题及练习题, 这一环节要注意习题的基础性, 典型性及层次性, 做到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一定的任务.因此我在这一环节中设置了三道例题:习题1考察指数函数的定义;习题2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简单应用 (比大小) ;习题3则是2的变式, 增强了一定的灵活性与复杂性, 从而使不同坡度的学生均有所得.

三、实践反思

1.诱思探究教学法下的教学设计既不是教师单一的施教方案, 也不是教师的一步步“教”的逻辑安排, 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遵循学习心理和思维规律一步步展开的学习活动设计蓝图.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 总是遭遇一些困境, 因此该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较高, 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综合性的专业、学科知识.

2.基于这种教学方法, 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 而是以学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进程;

那么学生自身的知识素养与能力也会对诱导探究教学法理论下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重点班与体育特长班的教学中, 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效果.因此诱思问题的设置也应以学情为出发点, 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实现其主体性.

诱导探究 第7篇

1资料和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行上腹部手术患者121例, 年龄22~55岁, 其中男60例, 女61例, 体质量45~85 kg, 常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 阿托品0.5 mg。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 监测SBP, DBP, MAP, ECG, HR, SPO2。121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61例, B组60例。A组采用慢诱导气管插管, 保留自主呼吸, 诱导用药为咪唑安定1~2 mg (主要取其顺行遗忘作用) 。氟哌利多1~2 mg (主要取其镇吐作用) , 哌替啶1 mg/kg, 同时口咽部1%的丁卡因喷雾, 3 min后用2%的丁卡因经环甲膜穿刺注药2 ml, 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 唤之睁眼, 4 min后在患者张口配合下暴露声门, 延气流方向插管。B组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 用药依次为咪唑安定3~5 mg, 芬太尼3 μg/kg, 丙泊酚2 mg/kg, 维库溴铵1 mg/kg肌肉松弛后插管。A组有一患者高度紧张, 不予合作, 改为快诱导, 不计入统计。两组患者均插管顺利, 分别记录患者入室、诱导前, 诱导给药后、插管时、插管后3 min、及苏醒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SBP DBP MAP HR变化, 组间比较P<0.05为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成组设计t比较。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级别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入室、诱导前、诱导给药后、插管时、插管后3 min、苏醒时、拔管后5 min的SBP、DBP、MAP、HR变化见表1。

注:与A比较, *P<0.005

且A组患者苏醒拔管时, 均能较好的耐受气管导管, 并可按要求做一些肌力恢复测试。B组患者14例苏醒时不能耐受气管导管, 引起较强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对气管插管的痛苦记忆及术中知晓情况的发生。

3讨论

慢诱导气管插管, 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 可以从容的应对各种困难气管插管。咪唑安定的顺行遗忘作用, 使患者对环甲膜穿刺及气管插管无痛苦记忆, 而完善的表面麻醉抑制了插管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强烈刺激, 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快诱导轻微[1]。

实施全麻诱导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慢诱导避免了大量全麻药对循环系统的抑制, 完善的表面麻醉有效的防止因浅麻醉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射[2]。笔者常规实施的快诱导全麻插管, 药量小则无法有效抑制插管时对气管刺激导致的心血管反射, 而倾倒式的给药方式势必导致插管前血流动力学的波动。采用慢诱导气管插管, 咪唑安定的遗忘和氟哌利多的镇吐及复合的镇静作用加之哌替啶的强镇痛、镇静作用, 结合完善的表面麻醉使患者在浅睡眠的同时又可以做张口, 头后仰的配合动作, 使98%以上的患者能很好的适应并接受。

摘要:比较快、慢诱导对全麻诱导期及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随访其对插管的记忆情况。

关键词:全麻,快诱导,慢诱导,血流动力学

参考文献

[1]潘建春.麻醉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8.

诱导探究 第8篇

该研究中运用的W14-F小麦花药培养诱导培养基,在匈牙利被高效利用,花药培养效率较高。而另外3种培养基MS、N6和C17为我国小麦单倍体育种中广泛使用的普通培养基。现通过4种诱导培养基培养力比较,以明确W14-F诱导培养基在黑龙江省小麦品种的培养中是否仍具有高效性,筛选出适合于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及人工合成小麦材料花药培养的高效培养基,为黑龙江省春小麦单倍体育种和人工合成小麦在育种中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人工合成小麦材料

58001-2[68.111/RGB-U//WARD/3/FGO/4/RABI/5/A.SQ(629)]、 58004-2[CETA/A.SQ(895)]、58024-2[MAYOOR//TKSN1081/A.SQ-5A(222)]、58014-2[CETA/A.SQ(371)]、58011-2[CETA/A.SQ(1024)]和58010-1[AR LIN/A.SQ(283)]。

1.1.2 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交种F1

F1130[ALTAR84/V984(4 GRAINS)/克旱16]、F1295[CROC-1/A.SQ(205) /克07-889]、F1565(I-7/克07-889)、F1573(II-7/克02-368)、F1579(II-7/克06-884)、F1585(II-7/克07-889)和F1590(II-7/沈19)。

1.1.3 普通小麦品种

龙麦31、克旱16、新克旱9号和龙辐麦3号。

1.2 方法

1.2.1 前处理

在田间取样,用镜检的方式选择花药细胞处于单核靠边期;形态学上,幼穗顶部位于旗叶叶耳与旗下叶叶耳1/3~2/3处的小麦植株,在茎部剪断放入水中,用塑料袋密封放入4℃冰箱里低温处理15 d。

1.2.2 灭菌

将穗剥出、去芒,放入血清瓶中,加入比例为1∶1的次氯酸钠和无菌水,加入2滴吐温,放至摇床摇18~20 min。血清瓶身用75%的乙醇灭菌后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倒出次氯酸钠溶液,用无菌水冲洗3~4次,直到瓶内没有泡沫为止。

1.2.3 取花药

大小弯头镊子各一把,放入75%的乙醇中浸泡,用酒精灯外焰灭菌,放在一旁冷却备用。用大镊子夹住已灭菌的幼穗,小镊子去掉颖壳,剥出花药。

1.2.4 培育胚状体

将取出的花药约200个,放入90 mm培养皿中,培养皿分别盛有4种不同的诱导培养基W14-F、MS、N6和C17各为12 mL,用封口膜密封。把密封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保持在 32℃培养3 d,之后移入28℃中培养27~35 d,要求恒温培养箱保持一定的湿度,至胚状体诱导完全。

1.2.5 诱导培养基

(1)W14-F诱导培养基:W14-F(见表1) + 2,4-D 2.0 mg·L-1 + Kineton 0.5 mg·L-1,pH调至5.8。(2)MS诱导培养基:MS+2,4-D 2.0 mg·L-1+Kineton 0.5 mg·L-1,pH调至5.8。(3)N6诱导培养基:N6+2,4-D 2.0 mg·L-1+Kineton 0.5 mg·L-1,pH调至5.8。(4)C17诱导培养基:C17+2,4-D 2.0 mg·L-1+Kineton 0.5 mg·L-1,pH调至5.8。

注:表中药品的用量按照配制1 L培养基计算。Note:The amount of drug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paration of 1 L media.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普通小麦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从表2看出,4种不同诱导培养基对普通小麦胚状体诱导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W14-F> C17> N6 >MS,W14-F培养基的胚状体诱导率与其它3种培养基胚状体诱导率差异显著。在我国常用的几种培养基上培养效果较差的材料,在W14-F培养基上也能获得较理想的诱导率。值得一提的是,在黑龙江省小麦花药培养中培养力极低的新克旱9号,在长期使用的MS培养基中胚状体诱导率只有3.41%,而采用W14-F培养基,胚状体诱导率达到了15.57%,培养效率提高了4.6倍。对于培养力较高的品种龙辐麦3号来说,与胚状体诱导率较高的C17培养基相比,W14-F培养基具有更佳的表现,胚状体诱导率提高了5.5倍之多。

2.2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人工合成小麦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

从表3看出,4种不同诱导培养基对人工合成小麦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W14-F>C17>N6>MS,W14-F培养基的胚状体诱导率显著高于其它3种培养基,与普通小麦的花药培养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供试的人工合成小麦材料中,58024-2在W14-F培养基的培养效果可较培养效率较低的MS培养基高7.5倍,较培养效率较好的C17培养基也要高出近5倍,这说明,W14-F培养基是适合于人工合成小麦花药培养的理想培养基。

2.3 利用W14-F培养基对普通小麦与人工合成小麦杂种后代的花药培养

人工合成小麦是通过与普通小麦杂交来实现其优异基因向普通小麦中转移的。为了明确W14-F对其杂种F1的培养效果,在“2.1和2.2”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又选择了与其试验材料不同的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9个杂种F1进行花药培养试验。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W14-F培养基中,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胚状体诱导率最高可达93.80%(F1130),在9份材料中最低的胚状体诱导率也达到了16.18%(F1585),这个诱导率水平在通常采用的培养基中也是较高的(见表2),9份材料的平均诱导率达到43.98%。这说明利用W14-F培养基进行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的花药培养,同样具有较强的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能力,可将基于W14-F培养基的花药培养技术应用于利用人工

注:表中平均胚状体诱导率数值后的小写字母表示5%差异显著性。下同。Note:Lowercase letters after the induction rate of embryoid express meanP<0.05.The same below.

合成小麦改良小麦品种的研究中以提高人工合成小麦的利用效率。

3 结论与讨论

在以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植株再生率为目标的研究上,培养基改良一直处于主导地位[8],培养基中的附加物质对花药培养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改变其种类或浓度往往是提高培养效率最有效的手段,陈保锋[9]以普通小麦花药为材料,采用N6、C17、MS三种基本培养基进行培养,在愈伤组织诱导率上表现分别为C17>N6>MS。该试验采用的4种诱导培养基中,W14-F为从匈牙利引进的培养体系。该试验运用国外引进的培养体系与国内普遍应用的培养体系作对比,明确了黑龙江省生态条件下培育出的春小麦品种同样适用于该培养体系,胚状体平均诱导率较我国常用的培养体系培养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胚状体诱导率较其它培养基培养效率可提高3~6倍,对于个别材料甚至可以提高8倍以上。该试验中人工合成小麦和普通小麦在4种培养基中都表现为相近的培养效率,这说明普通小麦中的花药培养技术体系同样适合于人工合成小麦的花药培养。该试验中没有得到前人报道的人工合成小麦更加适合花药培养的结果,这可能与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有关。从人工合成小麦在育种实践中利用的实际出发,对两者的杂种F1的花药培养,证实了该培养体系具有适用性,这将为黑龙江省高效利用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小麦品种的抗病、抗逆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晓丽,魏俊杰.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J].农业科技报,2007(4):138-139.

[2]徐龙珠.基因型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100-103.

[3]郝云凤,莫日.陶格斯,樊俊峰,等.春小麦杂交组合配制和基因型差异对花培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5):14.

[4]海燕,康明辉,郭景战,等.稀土和基因型对小麦花培绿苗分化率的影响[J].华北农报,2006,21(2):234-236.

[5]李守岭,庄南生.植物花药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6,35(3):76-80.

[6]王培,陈玉蓉.固体培养基上浸润培养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2,7(3):59-65.

[7]冬梅.影响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J].青海农业科技,2000(4):11-12.

[8]温之雨,王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新品种冀42选育的研究[J].农业生物技报,2000,8(2):1-4.

诱导探究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儿科收治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患儿病例, 抽取其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 每组39例。对照组中包括有男22例, 女17例, 年龄3~14岁, 平均 (6.5±3.2) 岁, 其中肠套叠16例, 肠梗阻15例, 血管瘤8例;观察组中包括有男21例, 女18例, 年龄4~13岁, 平均 (5.7±3.1) 岁, 其中肠套叠17例, 肠梗阻15例, 血管瘤7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 对照组采取γ-羟基丁酸钠进行术前麻醉, 观察组采取丙泊酚进行术前麻醉, 对比分两组患儿麻醉后诱导特性以及相应的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

1.2.2 麻醉方法

在麻醉前对患儿的呼吸、血压、心率等进行测定, 而后分别采取60~80 mg/kg的γ-羟基丁酸钠和1.5~2.5 mg/kg的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 观察指标包括:诱导注射疼痛发生率、诱导期不良反应、诱导时间、记录气管插管时和插管后不同时间患儿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程度;以及停用异氟醚后到首次呛咳、对简单指令有反应、气管拔管、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时间等[2]。

1.3 统计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诱导期

经统计发现, 诱导期观察组患儿血压水平为 (100±23) / (70±12) mmHg;对照组患儿血压水平为 (128±22) / (81±11) mmHg, 显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儿心率 (84±32) 次/分;对照组患儿心率为 (110±46) 次/分, 观察组较对照组低 (P<0.05) 。观察组患儿注射疼痛者10例, 发生率为25.64%, 对照组注射疼痛者6例, 发生率为15.38%, 观察组较对照组高, 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维持期

经统计两组患儿简单指令反应时间、拔气管插管时间、能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 丙泊酚在儿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注射疼痛为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的常见现象, 有学者指出在注射前加入少量的利多卡因或者是经大静脉注射能够有效降低注射疼痛的发生, 该组患儿均经踝部静脉注射, 结果发现, 两组患儿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研究表明, 丙泊酚诱导会使患儿的血压下降, 该组患儿丙泊酚组血压明显较γ-羟基丁酸钠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该组患儿的心率水平较γ-羟基丁酸钠组低, 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在维持期发现,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然两组的简单指令反应时间、拔气管插管时间、能正确回答问题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现为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4]。综合以上, 儿科手术患儿应用丙泊酚诱导会对循环产生明显的抑制, 术后苏醒时间相对较短, 临床效果比较显著, 值得关注。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 (异丙酚) 在儿科手术麻醉应用过程中诱导特性以及相应的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间该院儿科收治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患儿病例78例, 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分别采取γ-羟基丁酸钠和丙泊酚进行麻醉, 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的诱导特性和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结果 诱导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心率变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维持期两组患儿的对简单指令反应时间、拔气管插管时间、能正确回答问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丙泊酚麻醉后在诱导期不会诱发患儿的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现象, 维持期患儿的恢复时间短, 麻醉效果显著, 值得关注。

关键词:丙泊酚,诱导特性,诱导维持期循环变化,γ-羟基丁酸钠

参考文献

[1]刘勇.丙泊酚和氯胺酮与γ-羟基丁酸钠和氯胺酮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 (6) :467-468.

[2]孔晓光, 周易, 甘玉芬, 等.丙泊酚和羟丁酸钠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麻醉的临床比较[J].海南医学, 2007, 18 (6) :111, 168.

[3] Nilsson LK, Nordin C, Jonsson EG, Engberg G, Linderholm KR, Erhardt S.Cerebrospinal fluid kynurenic acid in male and female controls-cor-relation with monoamine metabolites and influences of confounding fac-tors[J].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07, 41 (1/2) :144-15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诱导探究】相关文章:

诱导特性06-22

诱导功能06-30

诱导表达07-02

诱导公式07-08

相机诱导07-11

安全诱导07-19

转化诱导07-30

停车诱导08-23

诱导05-12

语文诱导教学05-28

上一篇:国际合作指数下一篇:新年贺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