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2024-09-17

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精选11篇)

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第1篇

一.教育为何需要爱

爱是积极情绪的一种体现。情绪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没有原因地产生的。情绪的源泉是同人的需要发生相互关系的客观现实。那种同人的需要———不论是最简单的、机体的需要, 不论受社会存在制约的需要———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联系着的东西能引起他的积极的情绪 (满足、满意、快乐、幸福、欢喜、爱) 。那种妨碍这些需要的满足的东西则能引起消极的情绪 (不满意、痛苦、忧愁、悲伤、厌恶、恐惧、憎恨、愤怒、仇恨) 。感情的产生是受人的社会存在制约的。换句话说, 感情具有社会性。感情的基础首先是需要, 根据社会上通行的道德规范来行动的需要等都是在人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并且是同人们之间的关系联系着的。情绪和感情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意义是非常大的。它们促使人去活动, 帮助人克服学习、工作、创造中的困难情绪和感情常常规定着人的行为, 规定着由他所提出的某些生活目的。对一切漠不关心的、不关痛痒的人不能够提出并解决有重大生活意义的课题, 达到真正的成功和成就。情绪和感情在学习活动中的意义是很大的。教师的情绪激动的讲话或充满情绪的材料也能引起学生的情绪高涨, 而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知觉是敏锐的。有好的情绪才能产生出满意、快乐、幸福、欢喜和爱来。爱是一种情绪, 同情仅次于爱, 教育的本质是对心灵的呼唤, 对心灵呼唤需要同情、理解和爱。爱是一种情绪、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 爱是一种激情, 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魂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语言和爱的行为。“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伤人之言, 深于矛戟。”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 受制于政治, 以修齐治平为人生导向, 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是第一取向。” (金元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所谓“天下如一家, 中国如一人”, “人道亲亲亲”, “百行孝为先”, 说的是中国古代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中国文化精神至少在一点上, 实有其至高无上的价值。此即依于人者仁也之认识, 以通天地、成人格、正人伦、显人文是也。中国思想以人性即仁, 以至一切善德, 皆直接内在于人性;此特为数千年来之中国思想, 万变不离其宗者。”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这里强调一切善德皆来自于“仁”, 仁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而这种美好的品德源于仁爱之心。“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 (《孟子》) 在“仁义礼智”中, 把“仁”居首位可见“仁”对教育的重要性。从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发展史来看, 无论是先秦的政治论的社会哲学, 还是秦汉的宇宙论哲学;是魏晋的本体论哲学, 还是宋明的心性论哲学;无论是近代的认识论哲学, 还是现代的发展论哲学。它都有一个亘古难以磨灭的内核存在, 那就是人的精神家园的道德和仁爱。仁爱的脉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没有间断过。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爱仍然是确保教育成功的动力。

“在当今时代, 人类经济发展已从主要依靠物质的投入转向了主要依靠智力的投入。国际教育界人才培养思路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许多国家都强调人才培养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掌握转到能力的发展, 到与人相处的艺术, 到持续发展的潜质, 转向全面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博大而广阔的胸怀, 用爱交往、沟通和启智, 用爱来打通学生思维的通道, 用爱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从现代教育观来看, 是学生能力的发展, 还是与人相处的艺术;是持续发展的潜质, 还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都需要人文关怀和爱来支持。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才能培养出新人, 才能真正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为什么要拥有一颗爱心

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事物的层出不穷, 各种思潮的互相激荡, 各种诱惑的纷至而来, 各种压力的不期而遇, 师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工作和学习环境变了, 工作对象和学习对象变了, 教育教学工作也要随之调整, 而教师的心态也要随之调整。平稳的心态是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保障, 我们在用道德规范来束缚的同时, 我们还要学会用纯洁的爱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缺少爱, 更缺少爱的艺术。在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专业技能化的当今, 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而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紧张、工作压抑等因素, 直接影响着爱的生发和释放。

教师也是人, 他有生存的需求和生活的压力。他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工作的。教师的工作是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以及社会多方面鞭策下的工作, 也是自体性很强的工作。况且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传承与创新、重复与擅变相统一的状况下进行的。重复性的工作造成了教师职业的倦怠, 创新性的工作部分教师力不从心, 这些都限制了教师自然情绪的增长。“要记住, 你就是你父母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目的、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无限的爱你之中, 他们有时忘记有那么一天, 为了给你们带来物质的生活欢乐, 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耗尽, 而他们所余之力只会去爱你了。你要懂得, 作为子女的责任, 就是要报答父母, 报答他们对你的关怀, 报答他们对你的无限的爱和忠诚, 而且你应当用同样的关怀、爱、忠诚去报答。”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母亲之所以伟大, 就是他们拥有一颗对子女的爱心。高尚的教师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尊敬是因为他富有知识, 更有一颗爱心。教师的爱来自于生命的提升, 来自于人生的磨练, 来自于生活的积累, 来自于对教育教学的探讨和反思, 来自于高尚人格的积淀。爱对教师来说是没有轻重之分的, 不管是高级教师, 还是初级教师;不管是文科教师, 还是理科教师;不管是管理教师, 还是非管理教师。拥有爱心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一种表情, 一张笑脸, 一个手势, 一次暗示, 一个眼神, 一种宽容, 一种接纳, 一种延缓与期待, 无不渗透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厌其烦的教诲是爱, 循循善诱的引导是爱, 夜以继日的工作是爱, 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爱。爱是理智的情感释放和深切的激情涌动。爱是一种最为强大的无声的语言, 它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始终。当教师把爱奉献给学生, 从而得到学生的支持和理解的时候, 教师也就能得到教育教学成功的喜悦与幸福。教师的爱是纯净无私而高尚的, 它是一种宽广而深沉的爱。胸怀偏见和妒恨的人, 决不会用爱心来感化别人。教师正因为有一颗爱心, 付出大于获取, 所以教师的职业才高尚了起来。如果缺少爱心, 就失去了教师的最基本的东西, 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石, 师德和师魂都是因爱而生的。没有爱, 师德怎能高尚;没有爱, 师魂怎能张扬;没有爱, 人性怎能流淌。

学校是孩子的天堂, 也是产生爱的地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教师真正拥有了一颗爱心, 就会设身处地的去爱学生, 爱自己的职业, 爱自己为之做出的一切, 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 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 同时也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 而教师也为此就幸福起来了, 从而也就实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教师的职业就是献爱和付出的职业, 要从事教师这种职业, 首先要培养热爱学生的情感。如果爱, 小河也会和你说话。如果教师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 像农民爱自己的庄稼那样, 像工人爱自己的产品那样, 像雨水热爱大地那样热爱孩子, 我们的孩子生活就会更丰富、思维就会更活跃, 孩子就会多一份成功的喜悦。不管在经济腾飞的现代, 还是在提倡礼智仁爱的古代, 爱永远都是教育的使者。

三.教师应当怎样去爱学生

用爱来净化心灵, 用德来提升人生, 用学来促进发展, 用交流让人性流淌, 用研讨让思维碰撞, 用平等让个性张扬, 教师的爱就会渗入到学生的根部。爱的表现方式很多, 有同情、关怀、鼓励、信任、宽容、理解、期待等, 也有严肃、严励、要求、鞭策、期望等。严也是一种爱, 教师的科学而又艺术的恰切的爱, 对教育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是净化学生心灵, 开发学生灵气的人。让爱的情感来净化心灵, 让爱的心灵与心灵沟通, 让爱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是现代教育教学所期望的。如果心中有了爱, 就会积极主动地对待一切。教育教学也是一样, 如果教师拥有了爱心, 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外在的灌输教育为内在的感化教育;变粗糙单一的教育为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师的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是关爱学生塑造个性的土壤;是启智的动力与源泉。创造是保护出来的, 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保护就是一种爱。教育在呼唤着爱, 教师在讲着爱, 学生在期待着爱。

其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 并没有把爱落到实处, 也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拥有一颗爱心, 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用爱的艺术来教育学生。如果说, 新课程是从教师认识自己开始的话, 那么教育就是从爱开始的。学生往往会从一个布满阴云的教师的脸上, 预测到他们一天的命运。在教育教学中, 失去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灾难, 是一种痛苦。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去表现爱呢?教师要学会爱、奉献爱、收获爱。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向孩子辐射的爱心, 做在学生身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在课堂或课后或者走过他们身边时, 即便是弯腰捡起他们弄掉的橡皮和铅笔, 即使是捡起他们扔在地上的一片纸屑, 学生都会用善意的目光来感谢你。平时见了他们的时候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主动和他们拉近距离, 以至于心灵的沟通。教师要用平时的亲切和课堂的严肃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部。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所做的一切, 在宽容理解中善待学生, 那么教师的爱就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最为可怕的是为师者厌恶、唾弃学生, 而做在学生身边, 就是在细微处见真情。教师就是一个播撒爱的阳光的源地。学生如果能在爱的辐射和温暖下茁壮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落到了实处。

其次是爱的传递, 做在学生中间。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 近距离的沟通带动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平易近人来弥补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如果教师主动亲近学生, 就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 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学生“亲其师”必然“信其道”。对教师来说讽刺挖苦和埋怨是最为愚蠢的教育方式。如果教师心中拥有一颗爱心, 他就会用平等、宽容、自尊、激励的方式, 心灵相通, 心心相应地教育学生。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相亲相爱, 就是一种爱的传递,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世界会变得更精彩。爱是一种道德的提升和心灵的美化。

再次, 点点滴滴的爱积淀起来就会升华、裂变, 做在学生心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是博学多才、品德高尚、视生如子的人。应用自己的才华引导学生崇尚知识、追求真理, 对待学生以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以自己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情感燃烧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智慧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爱来赢得学生的爱。

第四, 教师要尊重学生, 师生之间互献真情。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用实际言行和爱心来激励、引导、赞扬学生;教师要以生为镜, 教学相长, 通过感知学生而改善工作, 通过深思而沟通学生, 通过探讨而相互提高;师生之间要亦师亦友, 和而不流, 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和学生打成一片, 从而导思启智, 同时又是学生的导师,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不断提升人文素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 要善于换位思考, 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用以适合学生心理的教育教学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教师爱学生, 就是为学生做一些细微的小事, 但这些小事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只有凭借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才能根植于学生的心中。教师要善于积极地旁观, 积极的观察、倾听和分析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敢于行动, 持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教师还要用爱心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应当放弃外在性权威, 努力形成以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 以与人为善, 和蔼可亲为外部特征的内在性权威, 与学生平等相待, 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 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 实际体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 教师要从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是需要深沉的爱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 只要教师心中都充满着关怀和爱, 学生就能够健康的成长。

摘要:教育是爱的艺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更需要有爱心的教师。人文关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关爱学生, 关注生命是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爱、奉献爱、收获爱和享受爱。用爱的辐射来温暖学生, 用爱的传递来净化学生, 用爱的裂变来提升学生。让每一个教师都奉献出爱, 我们的教育就会更精彩。

关键词:教育,教师,爱,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金元浦) 。

[2].《孟子》。

[3].《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第2篇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做最好的老师》内容简介

近日,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感触颇深。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其“爱心、民主”教育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哲服,也使很多身处“迷茫”中的教师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李镇西老师简介

李镇西老师1958年生,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他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学术报告,并出版了30多部著作,如《做最好的班主任》、《爱心与教育》等。增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这几张图片就是李老师利用节假日,带孩子们到郊外郊游,和孩子们一起爬山、滑雪、做游戏。李老师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在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看,这几张照片李老师的笑容多么灿烂,俨如和孩子们一样。如何做做最好的老师

创新与发展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第3篇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学生

因为理念是行为的灵魂,她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而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将导致教育的失败,伤害我们的学生。我认为,要想更新教育观念,就要从教学结构上转变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创新教学。

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是教学结构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材,没有教师的教学生就失去了方向,无法学到知识。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老师教会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更谈不上创新学习了。教学的共同体变成了教的单一体,学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丧失殆尽,过去的教材也是一些理论性较强、脱离实际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繁难偏旧”的本本行为,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就更谈不上了。

比如上语文课就应当不受教材限制、不受学科限制、也不受40分钟限制。课堂上要充分地把学生看成主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张扬学生的优秀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要求学生“齐步走”,但要求学生“各自为战”,要巧妙地应用因材施教的原则。给学生科学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直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形势,我一直深入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不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对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应当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还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辅导者以及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教学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教师应当树立“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的理念,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同学、对待周边的事物,既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从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变为从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中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材应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应用性和开放性。

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播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景,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互动即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这也就意味着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技术化和数字化是教师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

二、教会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生往往从上一年级开始,便进入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的“注入式”模式,等上了初中、高中以后根本不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和学习规律,所以不彻底地废除“注入式教学法”,不但适应不了初、高中及大学的学习要求,而且走向社会也将是困难重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讲为什么要自学,以我的亲身体会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需要,讲清自学的重要意义,然后再讲怎样进行自学。在最近的几年教学实践中,每节新课,必有五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雷打不动、始终坚持。开始时,有一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根本自学不进去,就连读一遍本节课教材内容的耐心都没有,更谈不上找重点和疑点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付出了极大的耐心,“首次慢动,培养习惯,逐步加速,进入轨道”。在自学初期,我给学生讲自学的策略和自学方法,并附有自学提纲;到了一定的时期我对学生加以自学指导和自学检测;达到了一定程度后,我只给学生自学时间然后就进行自学检测。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又增加了自学后“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自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但懂得了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而且也学会了怎样沟通和如何表达;不但营造了学习氛围,而且也解决了很多自学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然而,这个栏目的创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有个别学生认为这个教学环节是一种摆设,无实际意义,白浪费时间,所以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不活跃,甚至个别学生无事可做。为了让学生真心实意地参与此项活动,有一次我在上课时与学生进行了真情地沟通:“同学们,你们是否认为老师此项教学环节是故意摆样子呢?老师这样做是有目的的。第一,因为你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会和父母交流,在学校不会和同学与老师进行交流,比较封闭自我,这样做不但不能适应生存,而且将来也无法走向社会。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可以学会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当然回家后也能学会和父母亲进行交流,这样做不但可以增进了解加强感情上的沟通,而且也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第二,可以学会合作学习,也可以体现出团队精神来。在现阶段,我们是特别需要团队精神的,就拿老师来说,我现在进行的教学和别人的不一样,是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备课是非常地费时,我多么想和我有一样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老师进行合作研究啊!只要大家分章分节地备课,然后综合在一起那将是一笔教学财富。这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未来的必然,是社会的文明和科技进步的象征,为此只要大家从我们这个讨论与交流栏目里,畅所欲言,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把不会的或不懂的提出来,再次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我们肯定能行……”。从此,我的课堂上讨论与研究的气氛慢慢浓起来了。

为了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每节课我都安排了“请同学们提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一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疑惑和没有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疑惑或没有解决的问题,我是十分重视的。一方面加以总结和肯定,同时我也给予鼓励和表扬。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为了真正解决自学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我又开辟了“讨论问题”的教学互动环节。

三、打造讨论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不论是在自学环节还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疑点、难点或关键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增加了讨论问题的环节,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有时也进行激烈的辩论,气氛特别浓。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我也答不上来,但我并不感到尴尬,反而很高兴,我首先肯定并且表扬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尖锐性,同时也指出该问题所涉及的领域是哪部分的,在资料上、网上怎么查找。几年来,由于建立了讨论问题的平台,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但学生受益匪浅,我本人从中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四、指导学生审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魏书生老师常说:“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想把这句话用到学习过程中来,完全也可以这样来说:“学习习惯决定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决定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决定现在的学习成绩和将来的发展。”怎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是教会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一些问题中的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深深内涵,恰恰是分析现象或说明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大多数学生在平时审题时恰恰就不注意语速和找关键词,慌里慌张、丢三落四的读题,也根本不注意关键词语所涉猎的含义是什么,这样进行下去的解题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为了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我首先从读题的语速和找关键词语的训练开始。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如果平时在培养学生的习惯上下功夫,教会学生这方面的技能技巧,这对于学生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此不论在新课上还是在习题课中,我都是注重指导方法。通过几年来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总而言之,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研究,并不是按部就班,而是结合学科的实际特点,从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入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课程进行整合,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习惯上做起,教会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从而达到真正的创新学习,使他们将来有大的发展。但愿我的教学体会能给同仁一些启示,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第4篇

1998年,我作为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惟一代表参加在乌克兰举行的苏霍姆林斯基诞辰80周年纪念活动时,就曾在主题发言中说过,“在中国1,100多万名教师中,最知名的外国教育家非苏霍姆林斯基莫属。鉴于中国教师比乌克兰教师的人数多十几倍,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在中国大地上比在乌克兰、在俄罗斯、在苏联都要响亮”。

现如今,中国教师的总人数已经超过1,570万,一些老教师退休了,增加了众多年轻的面孔,但是大家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对他的热爱、对他的推崇依然不减。这不仅仅是我们作为苏氏教育思想传播者的不懈努力,作为教育同行对他敬仰、热爱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一教育思想体系本身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学真谛和永恒的人性光辉使然。

一、我国教育工作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已经进行的传播与研究

整体考察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前期的原著翻译和中后期(甚至延续到90年代前期)的大量出版阶段。这期间,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安徽、河北等省市的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了30多种苏氏著作,而且有些原著被各个出版社出版了不同的译本。中国教师正是通过这些译著认识了苏霍姆林斯基,初步了解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第二阶段是整个90年代。前半期主要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完成翻译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系列著作之后对其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梳理与评介;后半期则增加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自己工作中的感悟和运用,以及由学术界发起的最初的国际、国内交流。首批研究性专著以系统介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为主,作者主要是高等学校中研究比较教育学和外国教育史的学者,如北京师范大学毕淑芝、王义高教授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理论》(1991);王天一教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1992);顾明远教授的《战后苏联教育研究》(1994);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的《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1993)等。

与此同时,广大一线教师已经进入在实践中运用苏氏思想的阶段,并不断有文章、心得发表在杂志、报纸、网络上。与对待其他外国教育思想的态度不同,人们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不是被动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一时冲动的,而是持续不断的;不是表面作秀的,而是脚踏实地的;不是机械照搬的,而是切合教育现实的继承与发扬。不论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有一种确凿的认同: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学流派有很多,也包括了很多著名学者的深奥理论,但是,最浅显易懂、最打动人心、最具有启发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思想和著作非苏霍姆林斯基莫属。

第三阶段是21世纪的头10年,我国对苏氏教育思想的研究进入了开花结果的最丰富时期。一方面,成功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系列著作的五卷本大型文集和一些首次翻译的单行本;另一方面,对苏氏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开始细化,如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论教学、论班主任工作、论学校管理;还有将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等)、世界各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裴斯泰洛齐等)进行比较的论文;此外还出现了以苏氏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硕士论文,等等。

在这近30年里,我们与苏霍姆林斯基故乡的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一直持续,而且越发频繁。从80年代前期与苏霍姆林斯基家人的书信往来,到80年代末的电话沟通;从90年代初北师大比较教育研究团队首次在基辅拜会苏霍姆林斯基夫人一家并造访帕夫雷什乡村中学,到90年代中期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首次踏上中国土地为中国教师做精彩讲演;从最初的中乌两国学者小规模的纯学术交流,到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苏霍姆林斯基研究者与上千名普通教师共同参加的数次大型国际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共同的教育愿景和追求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集结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旗帜下。很多优秀教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上升到了更高的阶段:他们从读苏霍姆林斯基到做苏霍姆林斯基;从写苏霍姆林斯基,再到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写。于是,一大批出自中小学校长、出自普通教师之手的优秀的教育著作被摆在了书店里,放在了更多教师的书架上。仔细翻阅这些教育著作,从人格魅力到教育理念、从工作感悟到学校实践等,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多方面对作者们的影响跃然纸上。

据网络不完全统计,仅1999至2009年间,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文章达4,767篇之多,关于他的译著、专著不下70余种。各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再版的译著达几十万册。仅这些数字就足以说明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影响力。这里远不包括许多基层教育管理部门为自己的教师们自行编写的各种苏霍姆林斯基读本,更不包括一些基层学校组织教师自己编辑成册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格言、名句或者读书心得汇编。

事实上,从苏氏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与研究进程来看,翻译、研究和实践运用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翻译出版的种类越多,读者就越多,被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吸引的教育工作者就越多,进一步研究,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运用的人也就越多,影响面也就更大,教师对于苏氏著作的需求量也就越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对这些现象以及苏氏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理论问题展开的研究也就越深入、越系统。

二、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研究与实践今后如何继续深入发展

30年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广大一线教师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进行了十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学校实践,成效鲜明,影响广泛。但是,时代在不停地前进,变革在不断地深入,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在不断地复杂化、个别化。而苏霍姆林斯基去世已近40年,如何使他的教育思想能在新形势下继续影响、启发、引导我们的教育理论探索和学校实践?如何通过对其著作的深入挖掘与解读让更多教师找到开启自己教育智慧的钥匙,找到启迪自身创造力的灵感和勇于创造性实践的信心,使广大读者对苏氏著作能常读常新、常思常有感悟,常用常有创造灵感?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依据新形势进行新的思考。

这里,我们不妨分为“继续怎么做?”,“深入做什么?”两个话题来展开。

头一个问题“继续怎么做”,核心是“继续”和“怎么”。我认为应该处理好务虚与求实、即兴与持久之间的矛盾关系。

关于务虚与求实。由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一直深受中国教师的推崇与爱戴,他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的知名度极高。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听到我们的教师或者校长这样的断言:“在中国,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不一定会是一位好的教师,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的校长一定不会是位好校长。”对这种表述,在确信苏霍姆林斯基对中国教师具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的同时,我又不能完全认同。因为,在我们的一些偏远、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水平的差异,不排除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校长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地为教育、为孩子无私地奉献着,他们可能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是谁,但是他们尊崇奉行的是与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的育人理念。

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种现象,在少数学校里,人们仅仅知晓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是把这位教育家的名字挂在嘴上、写在发言稿里、贴在墙报中,表面上或许能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但并没有很好的实际作为。这种现象无论对学校工作还是个人发展都是存在局限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使更多有志献身教育的人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质和教育技巧;帮助那些还未将苏氏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的教师深入学习,勇于行动,引导越来越多的教师遵循学有所思、思为所用,通过创造性的路径卓有成效地继续前行。

关于即兴与持久。教育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对教育的探索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都是为了这个永恒的话题,都是围绕教育中永恒的主角——人而展开的,其中的蕴意不仅属于他所属的时代,而且属于现时代,并无可争议地具有恒久的指导意义。因此,即便我们已经在“智力开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主旋律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教育”等主题下对苏氏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中汲取了很多养分,但我们对苏氏教育思想的研究与挖掘不应该只是即兴的、应时应景的、只是某次运动的口号或心血来潮的时髦行为,而应该是连贯的,延续性的思考与探索,应该是持久的精神追随和思想坚守。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持久的追随和坚守,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执着态度,更需要我们拥有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教育智慧——既要善于研析和提炼苏氏教育思想的深刻实质,又要善于把握和丰富时代的本质内涵。只有将教育大师精到的教育判断和感悟与我们所处时代的核心精神及时、妥善、有效地结合,才能够使我们今天的教育富有时代的使命感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个问题“深入做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何确立新时期条件下的研究与践行任务。概括说来,就是要处理好整体与个别,模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关系。妥善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就能回答出何谓深入、何谓新时期的新任务了。

关于整体与个别。多年来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涉及了许多方面: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劳动教育、环境教育、心理教育、教师管理、教师发展研究,以及有关学生教育微观层面的,诸如课业负担、学生健康、青春期教育、“差生”教育等具体问题。但这些研究都只是苏氏教育体系中的某个部分,某些层面,即便涉及苏氏教育体系全貌的研究,也往往只停留在理论介绍层面。缺乏从整体上全盘把握,从架构中探究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及功能方面的研究。

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设立的重要发展目标,而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已经被公认为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恰恰是一个以打造和谐教育、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本质的完整体系。因此,对于理论工作者而言,我们亟待把苏氏教育思想与实践作为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棱面的和谐教育整体架构进行研究,并从中考察各个构成元素自身、元素之间、元素与整体架构的关系。我们十分有必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去考察苏氏和谐教育的全貌以及教育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结合中国实际,尝试构建一个体现我国学校特色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和谐教育立体实施模式,为学校和教师展开和谐教育的创造性实践提供思路和可资借鉴的方式,力求解决中小学师生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于模仿与创新。鉴于苏霍姆林斯基著作译本的大量出版,以及其通俗易懂的内容,我国有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他的作品和主要思想耳熟能详。介绍苏氏教育主张的文字,把他的具体做法用于自己的学校中,将他的教学案例用于自己的教案而写就的心得体会很多。但这些评述或者感悟有不少是雷同的。这表明我们的许多老师一方面对苏氏教育思想和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并生成了很好的主动学习的愿望,但另一方面由于研读和思考还不够深入,可能有时导致机械罗列、简单模仿的情况。

而现时代的学校实践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创新特征之下的教育探索。更何况,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探索是半个世纪之前进行的,我们在今天的审视与探究过程中,既要坚信其中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指导价值,也必须要善于剥离其所存在的局限性,辨析其具体发生环境的差异性。

比如,在苏氏的著作里间或把德育完全等同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比如,他对青少年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指标的判断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孩子;再比如,他的教育实践几乎全部是在农村情境下进行的,而这最初只是乌克兰腹地深处的一个只有小学和初中的不完全中学,等等。如果我们不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笔记,如果我们不努力挖掘苏氏具体的教育策略中蕴含的普适性实质和深刻的理念,而只是将其具体想法、说法、做法悉数照搬,我们就会局限地认为,他的思考和实践只适合于意识形态高度禁锢的教育环境,只适合于农村学校,只适合中、低年级。若真如此,我们就不仅仅是误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深刻含义,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有出色的创新性的本土实践成果。因此,对于我们广大的教育实践者,重要的是在把握苏氏教育思想内核的基础上,从本国、本校、本教学科目、本年级、本班级乃至具体孩子的个性特点出发,最大限度地理论联系实际,最深程度地自主思考,最高水平地发挥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探索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三、苏霍姆林斯基及其教育思想为什么能如此广泛、持久地被我国教育工作者爱戴和推崇

苏霍姆林斯基及其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广泛、持久地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推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第一,苏霍姆林斯基用心灵写作、与教师交谈,所以,他是教师的良师益友;第二,他把心灵献给教育、献给孩子——所以,他是孩子们的朋友和榜样;第三,他的动机是使孩子更美好,使教育更美好,使人性更美好——所以,读他,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能唤起读者在自身活动中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渴望;第四,他的教育理论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源自学校实践的肥沃土壤,他的语言平实、质朴、充满真诚、洋溢激情、富有感染力——所以,易读易懂,极富启迪意义,极易产生共鸣;第五,他富于批判精神,但不刻意追求理论建树;他富于创新精神,但从不追求名与利。无论是他的理论著作还是他的实践活动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当之无愧的人学、是活的教育学。最后,他质朴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实践尤其适合中国的国情。人性的本质使他的教育理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永不过时。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第5篇

———学习汪金权的心得体会

李贵杰

汪金泉老师的先进事迹,让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22年来,汪老师自己甘守清贫,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学生垫付了10多万元的学费,这源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这种毫无所求的爱,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学习,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汪老师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仰。他认为: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孩子的前途送给了老师;国家把孩子们送给学校,就是把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了老师。老师必须竭尽全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人。汪老师在教育中的这种“大爱”难道不值得我们全体教师学习吗?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的尽管都是有限的一个小学生群体,但是,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把对职业、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对人类的爱,完全倾注到学生身上。作为老师我们更要像汪老师一样从内心深处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确确实实看作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而不能仅仅看作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不能把学生仅仅看作是一个个个体和加工的零件,我们身边的学生,都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富裕生活的创造者,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在汪老师的心中,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差生,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这是对学生的“全爱”。而现实中我们有些老师,只喜欢学习勤奋、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喜欢读书偷懒、成绩落后的学生;只喜欢循规蹈矩、听话的学生,不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只喜欢活泼开朗、嘴甜的学生,不喜欢沉默寡言的学生;只喜欢做好事的学生,不喜欢在班里干坏事的学生„„在学习了汪老师的事迹后,还存在的这些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作为老师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应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

汪老师对学生是出了名的好的,无论谁遇上困难了,谁没有钱了,王老师都有求必应,这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我们做老师的,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应事事注意,时时留心,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学习中失去信心时,教师应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和帮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你的爱心,他们就会直视困难,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勇往直前。

作为老师的我们还要学习汪老师的“慈爱”。这一点我以前就做的不够好,学生犯了错误我就会很生气,严厉的批评他们。事后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很后悔。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允许我们大人犯错误,也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我们应该冷静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学会尊重学生,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对学生要宽容,要给学生解释 的机会,真正俘获学生的心。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第6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新时期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情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远古时代开始, 先辈们生于斯, 长于斯, 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 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 创造了文化, 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 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 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在历史长河中, 面对异族的入侵, 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 涌现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 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

新中国建立后,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70年代, 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 渡过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 迅速走上拨乱反正,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 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 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意气风发, 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 我们的综合国力从1949年的世界第13位到目前的第6位。30年风雨征程, 30年沧桑巨变, 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 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30年中,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领导中国人民顶住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冲击;沉着应付了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夏秋之际洪水的冲击和2002年非典的肆虐;同时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成功加入WTO, 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分不开的。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 我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 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 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 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 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 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有限, 地区发展不平衡, 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 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 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 只能自暴自弃, 只能任人宰割。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开拓进取, 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 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 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 建设时期, 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 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首先, 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 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

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第7篇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爱国情愫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从远古时代开始, 先辈们生于斯, 长于斯, 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 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 创造了文化, 积累了文明, 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在历史长河中, 面对异族的入侵, 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 涌现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 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 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 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 “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 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 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前仆后继, 历尽艰辛, 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 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 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 度过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 迅速走上拨乱反正,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 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 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意气风发, 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 我们的综合国力从1949年的世界第13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30年风雨征程, 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 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30年中, 中国人民顶住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冲击;沉着应付了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夏秋之际洪水的冲击;同时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并将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 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

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 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 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有限, 地区发展不平衡, 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 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与热忱, 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 只能自暴自弃, 只能任人宰割, 甚至再次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开拓进取, 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 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 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 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 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 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首先, 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 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 面对列强的分割, 面对祖国的落后, 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 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 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 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 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 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 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 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 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其次, 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 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 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 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立于不败之地, 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目前, 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 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 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感恩——教育永恒的主题 第8篇

关键词:感恩,永恒,导之以行,动之以情,行之有效

教书是为了育人, 育人首先要让学生有感恩之心, 因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做人的准则。让学生学会“感恩”, 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 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多年来, 在学校德育处和大队部的大力指导下, 我们因地制宜开展了诸多系列的感恩活动, 这些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学校系列感恩活动——导之以行

1. 学雷锋宣传活动

每年的3月5日,我们适时组织全校所有班级学生上街宣传学雷锋的活动。我们宣传的目的是: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通过活动,同学们明白了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标兵,是我们新时代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三八”妇女节感恩行动

在这一节日,学生通过策划实施了给妈妈跳一支舞、洗一次脚、写一幅作品、敲一次背,给女老师和辛苦做饭的食堂阿姨送去鲜花和礼品的活动。我们还组织学生慰问学校退休老教师,给她们送去鲜花和礼物。学生以实际行动进行了感恩活动。

3.“六一”义卖和废品回收献爱心

每年的“六一”节义卖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传统项目活动,同学们从家里带来各种物品转卖给别人,所得的款项全部存放在学校的爱心基金,捐给有困难的学生。每月一次的废品回收活动也是学校环保和爱心教育的重要活动。

二、班级系列感恩活动——动之以情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们因“班”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这些活动经过广大教师们的精心策划,孩子们踊跃参与,家长们大力支持,可以说,班级的感恩活动“联通”了大家,教育了你我他。

1. 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存感恩之心一片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让人敬佩,他们的感人事迹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我充分利用班队课和品德课,带领学生观看了2004、2005和2006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同学们深受教育与启发。他们在观后感中这样写道:“我自认为是一个不太会被感动的人,可当我看过田世国为母亲捐肾的真实纪录片后,我被他征服了,我被他感动了。孝心,孝道,孝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为什么,唯有田世国去做了呢,而且做得那样伟大……”这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2. 感谢父母养育我

感恩之心如果从小养成,长大后就一定会知恩图报,孝敬自己的父母。我们在班上开展了“寄给父母感恩的信”感恩亲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体验,您还有一大堆的家务要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因为爸爸离开了我们,很多的事情都由您一个人来承担,您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学生的内心表白让我感慨万分,对他们更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一位家长收到信后即刻给老师打来了电话,感谢老师的精心教导;有几位家长则发来信息感谢老师,感动于孩子的情意。

三、活动效果和思索——行之有效

经过感恩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们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班上学生杨鑫伟,结对山区贫困孩子,捐助苏州白血病患者朱恒,2006年度获得“吴江市十佳美德少年”的光荣称号。由于我们的班级系列感恩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深受教育,因此班级获得了本年度的“吴江市优秀班集体”称号。

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第9篇

一、提高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1. 关注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

我们高度地关注着:世界各国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 都将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从1969年开始, 美国就开始对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写作、历史、公民、地理和艺术这些科目进行阶段性的测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从2006年起对各州12年级学生的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成绩进行测评。日本文部科学省也从2007年开始每年实施全国学力测试, 其目的在于掌握、验证学生学习到达程度和理解程度, 并为改善和充实教育指导服务。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2004年, 联合国第47届教育大会通过的《关于提高所有青年教育质量优先行动事项的建议》, 2005年世界全民教育监测报告的主题是“必须提高教育质量”, 都鲜明地指出“质量是教育的核心”。近十年来OECD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IEA) 组织的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研究 (TIMSS) 项目,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国合作研究, 聚焦于学生学业成就, 其报告受到了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为决策者提供了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 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可以说, 提高教育质量, 重视学生生存与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已成为当前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

2. 从普及走向提高, 从数量规模扩大上升为坚持内涵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 教育普及与提高的任务十分重, 整个国家义务教育正在努力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问题,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目前, 教育部已经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教育监测中心, 对全国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实施检测;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对全国基础教育质量实行阶段性的检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也成立了“中小学生学业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 对全国中小学的学生学业水平生提高的过程及结果实施分析、反馈和指导, 这些监测与检测都将有利于地方教育发展寻找参照坐标,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海是全国的经济发达城市, 教育的基础比较好,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高。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 上海基础教育一方面面临人口高峰压力, 同时又面临着迅速提高普及程度的需求, 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必然放在调整中小学校的布局设点, 根据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及时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政府的不断努力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1993年上海通过国家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 16~18周岁人口中, 九年义务教育受完率平均达到99%以上;到1997年左右,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全部普及。这意味着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适时地把改革发展的重心从数量规模扩大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了。

1997年上海开始在开放视野和国际比较基础上, 制定“一流基础教育规划”, 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大内涵;2001年, 上海提出了建设0~18岁的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200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应该肯定的是, 这些教育发展的思考、政策设计都包含着上海对教育质量提高的关注与价值取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一直在以课程改革为动力, 坚持不懈地保证着基础教育质量的稳定提升。从1988年起, 上海启动第一期课程改革, 形成课程的“三个板块”;到90年代中后期滚动实施“二期课改”, 确定“三种学力”、“三维目标”, 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 自始至终地伴随着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直至今日。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都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素质和提高整个基础教育的品质。需要强调的是, 质量必须有科学界定的质量观。有一点可以明确, 分数只能代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 更不代表完整的学业质量。真正的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贯穿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所有学校, 保证教育质量的平等性和充分性, 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体现在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教育政绩上、落实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为之中, 体现在全社会建设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环境上、落实在学生健康成长之中。

二、上海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

思想认识只有落实到行动才能真正转化为改革动力, 而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则需要多方面的导向机制、工作机制和具体的措施整合。

1. 全力推进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当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上海已经建立并且逐步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事实和价值标准, 利用多种评价方法、手段, 对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素质发展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评价价值取向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旨在引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都是评价主体, 重视发挥自我教育和互动帮助作用。

整个评价分成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细化为三级指标。评价实施是建立在对学生各方面发展过程的真实、及时、全面记录基础之上的, 而且通过必要的数字平台来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2. 建立教育信息调查队, 控制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教育质量的提高应该建立在“提高效益, 减轻负担”基础之上, 而不是靠盲目的加班加点, 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欢乐与健康为代价。为此上海在二期课程改革启动阶段, 就已经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 上海市就成立了教育调查队, 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全市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调查, 并且对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和中考“两考分离”等政策进行跟踪调查。

为了进一步掌握情况, 上海市教委于2003年正式成立“上海市教育信息调查队”, 挂靠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 从2004年起组织力量, 通过行政渠道、社会志愿者队伍及网上公开调查等方式, 连续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业负担调查, 并且对课程改革推进、学生睡眠、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等进行了专项调研。这些第一手情况的掌握, 为全市出台“推迟学生上课时间”、“实施小学新生入学准备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等政策提供了充分的决策依据, 对一些政策出台后进行了必要的追踪, 使之更加符合改革的实际及人民群众的利益。

3. 把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落实到学校和教学过程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质量的控制往往是自上而下单向式的、外部约束性的、注重终极结果的、比较中寻找参考的, 一般表现为获取中、高考信息或者是宏观配置教育资源, 按照信息反馈调整教育政策, 加大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力度。而对每所学校所进行的具体教学活动过程、每个教师上每节课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每个学生每天的学习进退情况, 则缺乏及时的反馈与控制, 因此在信息传输中相对滞后, 也难以长期实施试测以及根据试测情况进行必要的教与学的矫正与改进。

事实上, 教育质量是一个点与一个点之间的不断串联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接, 中间任何一环的缺失, 都将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教育质量控制的重心是在学校, 责任在于校长, 保证教育质量的阵地是在课堂, 责任在于教师。

去年8月, 全市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颁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必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 切实改进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在这些规定中尤其强调了狠抓作业环节的重要性。一方面基于作业是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的一个最关键的链接, 布置什么样和多少的作业, 不同的学生需要什么样以及多少量的作业, 都有着独特的规律;怎么样批改作业, 如何通过批改作业来针对性地矫正自己的教学, 对于教师则是一种责任、一种科学和艺术, 意味着质量的把关。另一方面,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 作业环节已经成为我们教学过程的一个软肋, 这个环节的疏漏或者缺失, 把整个教学的流程拦腰斩断, 以至于教师无法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 使随后的评价缺少客观公正, 使个别辅导流于形式甚至整个教学过程出现断裂。

今天, 提高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教学执行力、教研员的课程教学研究力已经成为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一些学校加强了作业的面批, 一些学校开始了课程的统整, 更多的学校在进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改进, 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改革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4. 参与国内外科学评价合作项目, 借鉴先进经验

上海基础教育质量是高还是低, 这不能只凭简单的感性认识而下结论, 更需要参照系和实证的证明。

为了获得这样的参照和证明, 上海多次参加了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国家中小学生学业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的研究活动。2004年12月浦东新区先行参加了相关的试测, 2006~2007年, 上海又相继有四个区两次参加了测评。测评主要围绕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以及初中八年级语文、数学、科学和英语展开。

这样的教育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对地方而言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因为它把一个封闭的地域教育质量放大到全国其它省市范围内进行审视比较, 跨越了不同教材的约束, 跨越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 跨越了不同学校与学生的学业水平。它所提供的模本以及省市之间不同的数据为上海寻找到不足及其改进的方向, 更为深刻的是它所应用的方法和工具提供了思路, 将推动上海加快建立自己的教育质量体系和提出相应的质量标准。

另外, 上海已经参加OECD组织的2009年以阅读为主的PISA项目监测, 目前完成试测, 明年就全部进入。

无论是参加教育部“国家中小学生学业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还是OECD的PISA项目, 我们都已经注意到教育质量控制的重点已经从“学生学什么考什么”转化为“学生运用学到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上了, 这一启迪对地方开展教育质量分析的价值是无限的,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在关注报告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其中的命题、分析和方法手段改进, 并且把分析、反馈的结果及时运用到下一步课程教学改革之中, 以真正提高上海基础教育质量, 使之达到一流的水平。

三、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改革思路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 内涵建设已经到了一个攻坚阶段, 其中建立教育质量控制体系则是考验政府教育公共行政能力的必要体现, 因为它涉及到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落实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以及地区发展中的人才强大储备。

在此必须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 一个地区的中小学生学业水平和教育质量是一个科学问题, 要认真对待、实事求是, 问题永远存在, 改进永无止境。第二, 目前在教育质量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如:命题技术落后, 基本上还是按照教什么考什么, 缺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测试;质量分析不到位, 大量是成绩排名, 缺少对教与学中间各种问题的把握及解决的对策;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方法大多是加班加点, 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第三, 全面提高上海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教育质量既需要政府部门建立标准, 加以控制, 但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进行的测试, 更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改进。

1. 应该建立上海市教育质量测评中心

上海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测评经验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教育测评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专家体系, 主要由教育命题专家、测评分析专家、学科专家和计算机辅助系统组成, 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

测评中心主要任务并不是独立开发自己的测评标准和工具, 而是充分运用国内外成熟的、科学的教育测评标准和工具, 结合上海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近期目标应当突破传统的考试命题内容和方式, 把考试的“分数”导向转为“能力”导向, 改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期目标应当立足改造全市教育质量的分析系统, 打破学科互相之间的割裂, 引入不同学校和学生的背景资料, 进而对纵向进步的程度以及整个基础教育资源分布的有效性等作出评价。远期目标则需要成为教学的“晴雨表”, 能够在这个体系中寻找到任何薄弱环节, 不断地总结、反思和改进教学。

2. 需要搭建区域化教育质量研究、分析、指导平台

教育质量提高是一个过程和局部点上的积累, 因此必须搭建一个区域化的教育质量研究、分析、指导平台, 以加强关注对日常性的、每个局部的教育质量问题, 其主要着力点是在指导上。

发生指导的前提必须是发现具体的教学问题, 能够把发现具体教学问题和发生指导作用关键的人就是教研员队伍了。中国的教研制度是一个国际上先进的制度, 教研员队伍人数庞大, 经验丰富, 是一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库。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研员传统的研究、指导制度必须创新。促使这种传统向现代改变链接的关键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建立起一个教研员与第一线教师就日常发生的所有教与学问题讨论、解决的互动平台。

客观分析, 目前在各种教育信息网上, 物化的教育资源比较多, 在教师的备课查找资料上相对便捷, 活化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对话资源少, 没有人际之间的互动就难以真正地起到即时性和针对性的探讨及指导了。因此建设网上教育互动平台非常必要, 教研员需要更多地深入到教学实际之中, 进行必要的滚动指导, 同时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指导能力, 成为一支能够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保证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专家支持队伍。

3. 大力建设学校教育质量推进网络

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和课堂中发生的, 教学中发生的一切问题, 校长和教师是教育质量把关的第一责任人。

调查研究中发现, 大量的教育质量问题与教师的能力有关, 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教师思想观念的偏差, 主要反映在教师的备课和讲述重点放在学生懂了哪些上, 而没有关注学生不懂哪些以及为什么不懂;还有就是关注学业成绩中上的好同学而缺乏对一些相对落后同学的关心。二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不足, 表现为在网络信息和课程改革中自己知识的缺失与滞后;更为严重的是第一次传授新知识的成功率比较低, 以至于不断地大面积地二次、三次地重复操练, 使学生障碍不断再现甚至学习兴趣锐减, 教学效率颇为低下。三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妥当, 如仅仅停留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单向直线进行中, 没有互动和追踪学生思维的过程;还有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必要的教师传授中有机结合的问题等。

调查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 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 控制教育质量应该在于每节课和每一天,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需要校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建设学校教育质量推进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在这个网络中, 核心在于校长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抓教学、抓教师素质的提升, 具体途径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教学环节落实教学内容, 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校长必须组织好校本教研, 推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任何教与学的问题都应该在萌芽状态就予以彻底解决。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 这样才能使教育质量呈现逐步提高的良性状态。

爱,教育永恒的主旋律 第10篇

一、爱学生,要了解学生

爱能融化心灵的坚冰。教师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也许会让自己的教育误入歧途。因此,教师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学生心灵的奥秘,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都能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更是一门充满大智慧的学问。“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爱,能让顽石低头;赏识,能让枯草发芽。只要我们尊重和信任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平视他们的叛逆行为,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充满鸟语花香。

二、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 、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心、帮助他们,挖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使他们进步。记得,我刚接手多媒体班后不久就进行了期中检测。我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把收上来的试卷大致浏览一遍,突然,一张只写了作文题却没写作文的空白试卷映入我眼帘,我愤怒到了极点。考完试后,我带着满腔的愤怒,扯着试卷直奔教室,大声吼着:“没有写作文的家伙给我站出来!”这是一个小男孩,表情没有一丝惊慌和不安 ,我真佩服他的心理素质。我厉声问道:“为什么不写作文?”他的回答让我更加觉得不可思议:“我不会写。”我沉默了,这是学生最真实的回答。我批评了他并告知他,作文不写,一是态度问题,二是严重影响了他自己的成绩。学生点点头,好似明白了。回到办公室,我反复琢磨学生的话,又翻了该生以前的作文,这时我发现了问题。学生的作文水平很差,作文常常只有简短的几行字,加之本次作文的要求是续编故事,他更是无从下手,而且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懒,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这就是根源所在。找到了病因,我得对症下药。我要树立他的信心,帮助他赶跑“懒惰虫”。下课后,我主动找到了他,告诉他这次作文它的题目最新颖,他简直不敢相信地望着我,那眼光满是希望,我也用满是期待和希望的目光回应了他。在我的耐心指导下,他竟完成了作文,真是可喜可贺。我又成立了助学小组,全力以赴指导和监督他的学习,只要他完成作业,我的表扬也不会迟到,他的作文只要有那么一点儿闪光之处,总无法逃脱我的眼睛。经过一番了解,我才知道他的父母双双下岗,承包了果园,情况很不好,也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但大家都没有放弃过他。经过指导,他的学习热情一天天高涨,信心也增强了,今年他家的果园有了收成,当他把收获的那几个略带青涩的果子悄悄放到讲台时,我想我已收获了比他家果园还要珍贵的东西。给予了爱,收获了爱,对于教师,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三、爱学生,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一次,下课铃刚响,我的学生就跑进办公室,急匆匆地告诉我,小易又偷钱了。我一听这个名字,强压住了心中的不安和愤怒:“你亲眼看见了吗?”“是他们告诉我的。”我不禁想起前些天的事,小易把同学的早餐钱偷了以后埋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因为有同伙告发秘密才被揭穿。在家长的共同配合下,他深深意识到了此做法的严重后果,这些天表现得非常好,常常帮集体做好事,有一次捡到钱还上交了呢,会是他吗?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了教室,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都在看着我,我不经意瞟了一眼小易,他的眼神里满是渴求与信赖,我想,我绝对相信他:“同学们,有位同学的钱忘记放在哪了,暂时找不到,但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是最诚实,也是最有爱心的,帮帮忙找找吧!”我的话音刚落,大家马上行动起来,不一会儿,钱就在那位学生的桌子角边找到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再看小易的眼睛,那是何等的喜悦和感谢呀!过了两天,小易走进我的办公室,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谢谢你老师,谢谢你的信任,我会一直改好的。”他还真的言出必行,上课认真了,劳动积极了,运动会上还为班级争了荣誉,我也奖励他当了体育委员,更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都是尊重和信任的功劳。

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份信任,一份尊重,一份爱心,一份宽容,是多么的重要和可贵。让我们将爱心、机会、信任、尊重、宽容的种子撒播到学生的心田,相信它们一定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因为爱永远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旋律。

“生命教育”——永恒课题 第11篇

“生命乃万物之本, 万物以人为本。”人类自古以来就敬畏和崇拜生命。先人们刀耕火种, 捕野养禽, 寻医探药, 抵御各种侵害, 顽强生活, 小心地呵护着众生。一代又一代, 他们对生命始终保持着崇敬心和神圣感, 做到不悖逆生命本质, 不破坏生命的自然成长, 从不为所欲为, 为后人遗赠了一个繁荣、美好的生命世界。后来的人们继承古训, 进一步认识到热爱生命是现代人获得安宁幸福的基本保证。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 国家先后制定了若干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人身安全的重视, 渗透到各行各业, 乃至全社会。“生产生活安全, 交通校园安全, 个体安全, 公共安全”, “安全责任, 重于泰山”, “注意安全, 爱惜生命”等警言之醒目, 氛围之浓厚, 归根到底就是珍爱生命!看, 在环境保护、禁毒斗争、抗争病魔,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中生命大营救的事例举不胜举。有多少抢救生命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被人们传颂着, 铭记着, 人们赞颂救苦救难的英难, 更敬仰至高无上的生命!

2 当代青少年面临生命困顿

随着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 新的科技为人类提供了透视万物的捷径, 腾飞的经济让人们提高了生活水平。而在诸多的便利背后, 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导致当代部分青少年消解了对生命的神圣与价值的认识。他们只追求“自我感觉好”, 而倾向于、专注于物质生活, 淡化了精神生命、人生价值。这些人将一时的不顺心、挫折、痛苦、激愤等, 当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或“容不下别人的存在”, 或追求一时“飘飘欲仙”短暂的快乐, 而漠视生命, 引发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人生危机。他们涉足赌毒、网瘾、斗殴、酗酒, 自杀自残、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造成生命的损害或丧失, 导致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 同时也带来若干社会问题。据公安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 近年来我国每年约6.7万人自杀死亡, 7万人自杀未遂, 青少年占了这些自杀人数的约70%。而在青少年中, 自杀和暴力伤害他人居各种死亡原因的首位。除了一系列自杀和暴力事件之外, 青少年不珍惜生命, 忽视安全, 违反安全法规而损害生命的事件同样惊人。据统计, 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因安全事故伤亡人数高达1.6万余人。产生青少年生命认识危机的原因很多, 其中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 人生的认识模糊, 人格的扭曲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外因, 就是高强度的学习压力, 不合理的考试制度, 让他们无暇顾及生命问题。尤其是中学生, 每天在校学习时间长达12小时, 周末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请家教补课, 学习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还有那繁多的考试让人恐惧。种种不良因素导致他们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等方面出现各种棘手的问题。因此, 对当代青少年加强“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任重道远。

3 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生命教育是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特征入手, 体会自我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进而超越生命。对于人的自然生命, 人们应该意识到人的生命的唯一性与神圣性;对于自我的社会生命, 人们应该意识到生命只有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 必须处理好自已与他人, 与社会的关系;对于人的精神生命, 人们应该意识到人的精神世界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所在, 人生要丰富自我的精神生活, 提高知识水平, 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 人们还要意识到超越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谓超越生命, 实质上就是正确的生死观念的确立。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智士, 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为了人类的幸福, 不惜牺牲自已的一切, 他们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众多伟人精辟的论述和英勇的践行, 体现出来的就是——超越生命。

“生命教育乃教育之本, 百年大计, 树人为本。”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已的思想主题。21世纪的中国教育注重个体生命的成长, 尤其关注青少年情感、精神生命的发育与升华。“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是我们理解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就是塑造人格, 影响品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 重点在青少年身上, 并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家庭引导之中。生命教育不仅要给青少年提供一个生活世界, 还要为其建构一个意义世界。引导他们学会自我选择、自已作主, 倾听心声, 明确自己的道路, 拥有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4 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

4.1 帮助青少年建立一个生命的意义世界

我国古代的蒙学、家训是当代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要倡导青少年多读经典, 与历史联系, 目睹古今圣贤践履生命价值的风采, 理解各家各派价值理念的精粹。接受中国文化优良传统教育, 挖掘生命价值的内涵, 获得生命哲理, 进而明白生命的多向度价值。各自规划人生的方向与道路, 主导自我生命的轨迹, 树立起是非, 好坏、优劣、美丑价值观, 明白人生应该追求什么, 抛弃什么, 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 从而对生命的孕育和发展有明确的认识。使其对自我生命及他人生命持珍惜和尊重的态度, 培养其高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人格。

4.2 生命教育要突出责任心、宽容心和关爱之心的教育

首先是责任心, 任何形式的漠视生命的极端行为都反映出对自我、父母、他人、社会的不负责任。这就要让受教育者认识到: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还属于家人和社会。人的生命来自于父精母血, 在社会中存在发展。要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 在自我奋斗的过程中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承担起相应的各种责任。其次要对青少年进行宽容教育。一个人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重要的是要加强修养, 使自己有一个可以容人, 容物的宽阔胸襟。最后要对青年人进行爱心教育。引导他们要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充满爱心, 从施爱中体会温暖。只有这样才能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

4.3 减轻青少年的学习压力

教育教学改革多年, 学生的“减负”、“素质教育”口号喊得震天价响, 但落实却很难。许多学校仍然受着“应试”倾向的影响, 功利性、名利性的追求凸显。教育者常常忽视受教育者主体生命的丰富性及成长的复杂性。学生的一切存在价值都体现为考卷上的分数, 一切教育成果都反映为升学率。伴随着这样一种追求, 教育被简化成一系列量化指标和既定程序。学生的生命成长被简化成了统一规范的数字, 鲜活的生命变成了预定的教学程序。尤其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学生的人格素质, 能力无从反映, 创造的天赋也无从发展。因此, “减负”“改革考试制度”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而要真正落实到实处。也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素质的提升, 健全人格的养成, 这是最重要的方面。而当前的高考, 实际上仅仅考查了学生文化知识这一个方面。因此, 在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 改革考试制度, 真正减轻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十分重要。

4.4 生命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 且切合青少年实际

首先, 应该是渗透式教学, 就是把生命教育的各种理念渗透到各门学科中。例如:生物课中讲到生物生命孕育过程, 就可以将主题引申到人的生命孕育。在比较动物与人的生命异同之后, 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和可贵性。当然, 施教者必须要有丰富的生命教育经验, 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 帮助受教育者明确生命的意义及人生的价值, 进而达到珍惜自我及他人生命的目的。其次, 生命教育应该是挫折、情感的体验式教育。切合实际, 设置场景, 让大家在实例或模拟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认识生活、学习的艰辛, 人生的曲折, 道路的坎坷。设身处地地做出选择, 怎样面对困难, 怎样顽强地生活学习, 乐观地面对一切, 笑对人生。另外, 协调好生活与生命的关系也十分重要, 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的本性。生命教育应该满足, 规范和提升人们追求快乐的途径及方法。要让青少年认识到快乐是有限度的, 过度的快乐会损伤生命并最终失去生命。追求一时的感觉, 决不能以损害生命健康为代价, 比如沉溺网吧、吸毒、酗酒等。生命之树需要感性生活去滋养, 理性生命去发展壮大。最后, 生命教育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系列讲解, 如:心理健康教育、生死观教育、休闲娱乐教育、养生及人生教育等等, 营造出浓厚的生命教育氛围。

4.5 生命教育的受众应当是全体公民

青少年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实际上是由社会的不良风气导致的。比如:物质主义泛滥,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 许多家长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 等等。这是全社会都应该深刻反省的问题, 也是生命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生命教育应当将全体公民纳入教育的大系统中, 成为广泛的社会性教育。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积极向上, 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拔牙和棉花糖下一篇:山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