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范文

2024-08-26

会阴侧切范文(精选10篇)

会阴侧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会阴侧切术采用皮内缝合法的共有1 420例, 产妇年龄22~32岁, 平均为27岁。

1.2 手术方法

1.2.1 分娩结束后, 侧切口处严格消毒, 用中号圆弯针2/0肠线间断或连续缝合阴道黏膜。

1.2.2 间断缝合肌层, 严密止血, 不留死腔, 缝合不宜过密, 缝线松紧适宜, 过紧可致伤口水肿, 影响愈合, 缝针不宜过深, 以免穿透直肠。

1.2.3 缝合皮下脂肪层时, 进针点和出针点应靠近皮下组织, 但不穿透皮层, 针距约1 cm, 达到止血, 关闭死腔及减少切口张力的作用。

1.2.4 用小三角针, 2/0肠线, 从切口顶端约0.2~0.5 cm处作皮下脂肪缝合打结, 剪去末端线头, 从顶端皮内起针作连续褥式缝合皮下组织至处女膜外环打结, 目的是在处女膜外环起加固作用, 以防裂开, 缝线和线结不可裸露, 以防感染, 两侧皮肤边缘对合整齐。

1.2.5 用0.02%稀碘伏棉球擦洗侧切口, 2次/d,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 减少感染。24 h后采用远红外线会阴烤灯, 1次/d, 40 min, 常规口服抗生素3 d, 以预防感染。

2 结果

1 420例应用皮内缝合法, 无1例感染或裂开, 术后4天出院, 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3 讨论

产科会阴侧切缝合法,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仍采用传统的皮外丝线间断缝合法, 由于穿透皮肤进针点和出针点距皮肤切口缘有一定距离, 对皮肤损伤较大, 对瘢痕体质者更为明显的影响, 丝线需5 d拆线, 产后下床活动时常因丝线牵引组织加剧局部疼痛使活动受限, 感染机会多, 术后常用抗生素静脉输液法,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麻烦, 而皮内缝合法其优点有:①组织对合良好, 瘢痕小或线状;②不缝合皮肤, 减少了皮肤的损伤;③不拆线, 疼痛少;④缩短住院时间, 用药方便;⑤减少感染机会。

当顺产遭遇“会阴侧切” 第2篇

是不是所有顺产妇都要做会阴侧切呢?

其实在80年代的时候,我国还很少施行会阴侧切术。即使施行,也有很严格的制度。如会阴弹性差,会阴瘢痕,胎儿出现窒息需要尽快娩出等等。但是很快临床医师们发现,即使是会阴弹性非常好的产妇,即使是由最有经验的助产士来保护会阴,分娩后绝大多数产妇仍然会发生会阴裂伤。虽然裂伤多数比较表浅,但至少会发生2处,大多数会发生3~4处。而且少数胎儿比较大、生产比较快的产妇,可能发生深度的裂伤,有些甚至会影响其产后的排尿排便。而施行了会阴侧切的产妇,由于分娩时阴道口巨大的张力集中在会阴侧切伤口处,减轻了阴道其它部位的压力,一般不会再发生第二处裂伤。而且侧切的伤口是人为切开的,边缘平整,缝合后的愈合效果和外观都要优于裂伤后的缝合伤口。其次由于侧切伤口减轻了胎头对产道的扩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阴道的弹性,有专家认为,这还可以避免产后因阴道松弛而造成的性生活质量下降。对于胎儿来说,会阴侧切可以缩短其娩出的时间,也就是缩短了胎儿头部在阴道口被挤压的时间,这可以减少胎儿缺氧的发生。

考虑到以上的原因,会阴侧切渐渐成为了国内生产时的常规步骤。

其实,孕妈妈们根本没有必要为了要接受会阴侧切而苦恼或恐惧。会阴侧切术是创伤很小的手术,术后3天伤口基本就可以愈合。侧切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不会对产妇造成什么后遗影响。而且手术是在麻醉后施行的,不必担心疼痛的问题。特别是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多数医院均选择用可吸收线缝合伤口,免去了术后拆线的痛苦。

那么,在施行了会阴侧切术后应注意些什么呢?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3天内医院会有完善的清洁措施,多用有消毒作用的冼液冲洗外阴。3天后或出院后则需要产妇自己每天用清水或洗液清外阴,有条件的最好1天两次。同时选用安全的卫生用品,及时更换,保持外阴的干燥。

如厕后冲洗。产妇在大小便后都应该用水冲洗会阴,如同用卫生纸擦拭一般,由前往后,以避免细菌感染。

勿提重物。产后1个月内不要提举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费体力的家事和运动。任何过早过重的体力活动,都可能造成盆底组织损伤,甚至造成老年后的子宫脱垂。

避免性行为。产后6周内,应该避免性行为的发生。直至产后6周复查时,由专业医师确认子宫及产道恢复良好,方可进行。

切口局部肿痛可用离锰酸钾坐浴。裂伤较严重且伤口肿痛者,可以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坐浴,浓度为1:5000(水的颜色变成粉色即可)。或用烤灯加快复原速度。(高锰酸钾可以杀菌,温水和烤灯则以高温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肿吸收)。

其它。多摄取高纤食物,多补充水分,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以避免便秘。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等外用药物或缓泄剂。

若记住了以上的提示,相信孕妈妈一定会顺利经过会阴侧切这一关的。

如果有哪些孕妈妈特别拒绝会阴侧切术,也可以试着在孕期中做到如下几点:

1稍加控制饮食、避免胎儿过大。

2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锻炼盆底肌肉力量。

5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症,以保护外阴皮肤的弹性。

如果孕期中做到以上几点,不但可以使产程较为顺利,也可以减少会阴侧切的几率。

会阴侧切 第3篇

关键词: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传统会阴缝合术,孕产妇

会阴侧切术是分娩第二产程中为了避免会阴部、盆底组织发生撕裂, 减轻盆底组织压迫胎头, 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加速产妇分娩而较常使用的手术, 以往会阴侧切缝合术使用的皮外缝合法用细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伤口疼痛明显, 且需4~5 d拆线[1]。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 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因其较传统皮外缝合术对产妇伤害更小且术后美观性更强而深受临床欢迎。本院本次对收治的149例行会阴侧切术产妇分别给予了皮内缝合与传统皮外缝合两种方式, 旨在观察前种缝合方式的临床应用优势,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2月在本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149例均行会阴侧切术产妇作为本次观察主体, 其中75例行皮内缝合设为观察组, 其余74例采用传统皮外缝合设为对照组。两组年龄范围在20~38岁, (23.8±1.9) 岁为年龄平均数;其中初产和经产妇分别为129、20例, 且均为正常单胎。两组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均对有会阴部侧切指征的产妇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后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1) 对照组:选择0号具吸收性缝线阴道黏膜缝合, 从产妇切口最上方0.5 cm处入针将患部创面对齐并连续缝合到处女膜缘位置。肌层缝合:肌层与皮下组织仍采用可吸收线行针距约为1 cm的间断缝合方式。皮肤缝合:对合皮肤并采用丝线以适中针距与松紧间断缝合。 (2) 观察组:使用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2-0可吸收线[2]。阴道黏膜、肌层缝合方式与对照组相同。皮肤层缝合:先缝合黏膜层, 第1针在裂口顶端0.5 cm处, 以防漏缝退缩的小动脉断端引起术后血肿。如其顶端较深暴露困难, 可在其顶端缝1针后向外拉线暴露顶端, 再行针距0.5 cm左右褥式缝合, 连续缝合直达阴道口对其处女膜并于处女膜环外进行打结, 将打结后的线短端留有0.5 cm, 长端继续连续缝合肌层及皮下脂肪;从皮内组织到舟状窝, 再穿到黏膜层缝合处女膜缘并打结。注意进针点尽量贴近皮内组织, 但不能穿透皮内, 全层缝合, 不留死腔[3]。缝合时要注意真皮下针线间距相同, 同时根据产妇会阴切口的张力掌握针距及拉线力度, 以切口皮肤不张开, 不起皱为原则。

1.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切口疼痛、切口感染、愈合、住院时间等情况。 (1) 切口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方法[4]。采用VAS评分统计术后疼痛程度, 自拟问卷调查表, 以0~10分为疼痛情况标识, 0为无痛感, 10分为疼痛剧烈。 (2) 创面存在脓性分泌物通过做培养可发现病菌视为切口感染。 (3) 切口愈合效果以甲、乙两等判定。甲等:伤口愈合较平整, 无发炎红肿等现象。乙等:伤口虽愈合但其周边存在红肿, 有局部压痛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与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切口疼痛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不及对照组高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切口感染率与愈合效果对比切口感染率观察组

明显不及对照组高 (P<0.05) ;两组切口愈合甲等率观察组效果明显更具优势 (P<0.05) , 见表2。

3 讨论

3.1 会阴侧切皮不同缝合方式的特点

会阴侧切术是指在会阴部做一斜形切口, 会阴切开术不仅包括侧切, 还可以中切[5]。临床给予分娩中的产妇适时切开会阴, 可有效防止其因会阴过紧或胎儿偏大导致的会阴与盆底组织严重撕裂, 避免了新生儿出现脑部供血供氧不足等问题。会阴正中切开缝合术手术虽不复杂但在技术上仍要求接产技术熟练, 要求术者一定要熟悉局部解剖。传统会阴侧切外皮缝合术的侧切角度与会阴体呈45°, 其优点是降低对直肠损伤性延伸的可能性, 缺点是产妇失血多, 愈合时间长, 术后疼痛明显, 易继发肩难产口;改进后的会阴侧切缝合术皮内缝合具柔韧性好, 抗张力强度大, 自带缝合针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 因皮内缝合手术并未对产妇皮肤进行穿透, 减少了刺激切口血循环和神经末梢, 在有效缓解产妇疼痛同时, 又促使了其组织间更紧密的吻合。该法采用了较少的肠线且线头也不外露, 仅在伤口处有两处肠线结, 这样明显缓解了切口水肿疼痛感, 有利于手术部位血液循环和缩短康复时间;也使其被感染是机率与明显疤痕现象得以减轻, 维护了切口的美观性。

3.2 会阴侧切皮术后不同缝合方式效果

会阴切口的愈合效果直接影响这产妇产后恢复状况。不良的愈合不仅伤害了产妇的身心, 而且也加重了其经济负担。本研究对观察组采用了可吸收线进行皮内缝合, 结果发现该组切口疼痛与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皮外缝合 (P<0.05) ;这与王淑杰[6]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同时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时间证明, 采取皮内缝合效果更理想, 这是因该法采用的可吸收线避免了再次拆线对患者带来的疼痛, 有效预防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母体康复与进行母乳喂养;该种缝合方式能让产妇缝合处无硬结、瘢痕形成小, 因此, 远期效果更令人满意。同时该缝合方式因能有效缩短产妇住院时间, 还利于缓解产科床位紧缺的问题, 提高了医院病床周转率。

总之, 会阴侧切皮内缝合较传统皮外缝合具有产妇疼痛相对较小、恢复快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更利于母体的康复与母乳喂养, 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兰慧.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皮外缝合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健康之路, 2012, 11 (12) :60-61.

[2]马庆华.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2 (15) :10-11.

[3]贾春怡, 代丹丹, 张琦.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传统缝合对比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2) :5350.

[4]罗琳雪, 韦桂源, 黄凤形, 等.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临床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10) :1580-1582.

[5]郑爱妮.新式会阴侧切与旧式会阴侧切比较.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 (13) :130-131.

会阴侧切术护理方法的探讨 第4篇

【关键词】产妇;会阴侧切;护理

会阴切开缝合术为产科常用手术之一,目的是避免严重会阴裂伤,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母婴生存质量[1]。而产妇在行侧切术后护理是很重要的,如果在护理当中处理不当可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产妇产褥期痛苦,还可形成斑痕,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通过观察与护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100例患者给予预防护理,术后切口的护理与观察,异常会阴切口的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2年2月至5月期间收治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产妇100例,其中臀助产术行会阴切开3例,其他原因行会阴切开97例,年龄21-34岁,平均27岁。连续缝合用可吸收线埋藏缝合,不用拆线。愈合99例,1例因严重阴道炎愈合不佳。

2会阴侧切的护理

2.1预防护理产房环境管理,严格分区管理,执行每日、每周的消毒制度,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次1h,每月定期空气细菌培养;凡进入产房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帽子、换产房拖鞋,并限制人员进入,减少过多人员走动[2];做好接产人员手卫生管理,接产前医护人员必须进行刷手消毒,在接产过程中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如发现器械和纱布有污染应立即更换,充分保证无菌区域及无菌物品的无菌,执行一人一用一擦洗,按规范做好切口的逐层对接缝合,不留死腔;对于胎膜早破、羊水粪染的产妇应彻底清除污染物,会阴区域消毒处理,及早给予抗生素治疗,将产妇感染率降到最低点;产后保持外阴清洁干净、干燥,每日会阴冲洗2次,冲洗时应一人、一镊、一盘,预防交叉感染;产妇要勤换卫生垫,以免浸泡伤口,增加愈合困难度;对于营养不良、血红蛋白较低的产妇,应做好产前预防措施,必要时给予输血、氨基酸、维生素类以增强产妇的抵抗能力。

2.2术后切口的护理与观察术后要观察产妇的体温变化,对体温在38℃以上者应及时寻找原因,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并处理。密切观察术后切口:术后当日如出现切口部位硬肿,轻压有少量鲜血流出,则提示缝扎留有死腔或结扎不彻底,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免影响切口愈合;术后2-3d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轻压切口有脓液和血性液体流出或于线结处见脓点,应及时引流并行相应处理。

2.3术后卧位护理产妇采用健侧卧位(创面在上),以防恶露污染切口,以便伤口内的积血利用体位引流,同时也可防止分泌物和细菌的入侵感染,防止伤口并发症发生。侧卧位还有利于子宫复原,有利于血液循环。仰卧位时间不宜过多,可在疲劳时做一短暂的调整。长期的仰卧容易在重力的影响下导致子宫后倾、后屈,发生或加重腰痛、腰酸。伤口疼痛严重者,可服用镇痛药。

2.4异常会阴切口的护理

2.4.1会阴切口裂开的护理会阴切口缝线缝针太浅;滑结;结扎太紧、过松或过密缝线;组织对合不良;会阴水肿、血肿、感染是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会阴切口裂开会增加产妇的痛苦:如伤口痛疼,睡眠不好,愈合时间延长等。如出现切口裂开时立即通知医生行紧急Ⅱ期缝合。术后按医嘱予抗生素,加强切口的护理,加强产妇膳食管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加抵抗力可鼓励产妇产后早些下床活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鱼汤、猪蹄汤等;不吃辛辣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发生便秘时不要屏气用力,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防止会阴切口裂开,产后几天内,避免做用力下蹲动作,解便时先收会阴和臀部后再坐在马桶上,以防会阴伤口裂开;坐位时身体重心偏向右侧,避免伤口受压使切口表皮错开;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使伤口再度裂开。

2.4.2会阴切口血肿的护理为避免切口发生血肿,产妇在最初幾日内,应该采取右侧卧位,以使伤口内的积血流出,不致发生血肿;注意切口情况,若术后1-2小时内伤口疼痛,且越来越厉害,很可能形成了血肿,应马上通知医生;一旦发生血肿,可用50%硫酸镁溶液冷敷。

2.4.3会阴切口疼痛的护理切口疼痛可能与缝合肠线尚未完全吸收、疤痕收缩或阴道伤口肉芽形成有关:如属于残留肠线或疤痕的原因,可每天2次进行会阴湿热敷,如属于肉芽的原因,则应找医生处理。

2.4.4会阴切口水肿的护理有些产妇会由于第二产程较长而伤口水肿,使缝合线紧勒,可用95%的酒精纱布或者5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或湿敷,每天2次。另外,产妇躺卧时抬高些臀部,可以减轻切口局部水肿。

2.4.5会阴切口感染的护理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检查产包灭菌日期、灭菌检测标志,确保器械、敷料的绝对无菌。不应过早切开会阴,切开后应在5min内娩出婴儿,以免切口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感染。避免会阴切口发生感染。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术后24小时后还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灯距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好,不可太近,以防烫伤;大便失禁者,属于肛门括约肌断裂,大部分经过处理,可恢复正常;会阴肌松弛者,可进行缩肛动作,以尽快康复。

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产后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心理护理,取得产妇的信赖与配合,使之顺利经阴道分娩。会阴切开术后产妇往往有情绪低落、失眠、健忘、悲观失望或烦躁不安等表现不吃辛辣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发生便秘时不要屏气用力,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防止会阴切口裂开,产后几天内,避免做用力下蹲动作,解便时先收会阴和臀部后再坐在马桶上,以防会阴伤口裂开;坐位时身体重心偏向右侧,避免伤口受压使切口表皮错开;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使伤口再度裂开。情绪对创伤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情绪稳定者,伤口愈合的速度比情绪异常者要快,所以做好侧切术后心理护理更加重要。要及时发现产妇的情绪和行为变化,重视产妇的主诉,及时处理其不适如伤口疼痛等;对有需要的产妇提供心理咨询,鼓励产妇表达不良情绪,并对不良情绪加以疏导;鼓励产妇及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康复。

4小结

会阴侧切虽然是阴道分娩产妇常用的一项应急结束分娩的措施,在于预防新生儿过久钳顿阴道内造成窒息。会阴侧切的护理方法对于创面的愈合非常重要,我们通过给予一些列的护理方法,使创面一期愈合率达98%以上,证实方法是实用和妥当的,今后还需要不断探索提供更为适宜,能促进及早愈合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贾亚坤.会阴侧切术后护理方法与措施[J].医学信息,医药版,2010,23(2):50-51.

会阴侧切伤口缝合方式的体会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分娩的需会阴侧切的产妇200例, 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

1.2 方法

1.2.1 手术方式与适应证

(1) 手术方式选择会阴左侧后-侧切开术。 (2) 适应证:a) 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 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时;b) 母儿有病理因素急需结束分娩者;c) 需阴道助产者, 如臀位牵引术和胎头吸引术[2]。

1.2.2 会阴切开的时机和范围

(1) 经产妇在第一产程结束时切开; (2) 初产妇在第二产程胎头抵达盆底, 会阴部明显膨隆或即将着冠时切开; (3) 手术助产时, 应估计切开后5 min~10 min内胎儿可娩出。切口宜长、深, 不宜短、浅, 以达到会阴切开的目的, 但切口也不宜过长、过深, 以免加重副反应[2]。

1.2.3 切开

用5%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做阴部神经及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 术者于宫缩时以左手食、中两指伸入阴道内, 撑起左侧阴道壁, 右手用钝头直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 (会阴高度膨隆为60°~70°) 剪开会阴, 长3 cm~4 cm, 剪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2]。

1.2.4 缝合

胎盘娩出后尽快缝合会阴, 认真检查阴道壁、宫颈、肌层及筋膜有无裂伤, 查清切口顶端的位置, 再次冲洗消毒会阴, 无菌纱布卷塞入阴道暂时止血。用2-0铬制肠线 (如患者经济允许, 还可选用2-0薇乔线) 自切口顶端0.5 cm~1 cm处向外连续缝合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至处女膜环后, 处女膜环内侧打结剪线。沿切口向下间断或“8”字缝合肌肉及皮下组织, 注意恢复原解剖关系, 针距为1 cm~1.5 cm, 最下一针间断缝合后不打结, 再向上沿切口皮肤连续水平褥式缝合皮肤。在缝合过程中, 保持缝针、缝线均在切口皮肤内穿行, 距皮缘越近越好, 不穿透皮肤, 左侧缘的出针与右侧缘进针的地方一致, 反之相同, 针距为0.5 cm~1 cm, 牵线适中, 完全对合好皮肤, 最后在处女膜环内侧打结。取出阴道内的填塞纱布, 肛查无缝线穿透直肠黏膜, 如有穿透则拆除重缝。按揉宫底, 清除干净阴道内积血, 0.5%碘伏消毒缝合伤口。

1.2.5 术后护理

(1) 鼓励产妇尽早离床活动, 早排尿, 早大便, 便后冲洗外阴; (2) 保持会阴清洁, 每日用0.5%碘伏擦洗会阴2次; (3) 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4) 发现有感染, 及时对症处理。

1.2.6 注意事项

(1) 在缝合过程中, 坚持无菌操作; (2) 2-0号铬制肠线缝合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避免刺激组织; (3) 各层次应对合完整, 不留死腔, 缝线针距、松紧均适度, 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 又要利于切口愈合。

2 结果

通过对本组病例住院期间侧切伤口的观察及产后42 d的跟踪随访, 有9例伤口感觉轻度疼痛, 均给予心理指导后疼痛明显减轻直至不痛, 有1例有线头排异反应, 出现会阴伤口局部红肿, 经线头牵出理疗后愈合, 其余均为甲级愈合, 无1例感染, 均无会阴皮肤异物感。

3 讨论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 缝合技术及伤口愈合的优与差直接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 因此严格掌握适应证, 选择恰当的术式及缝合方式, 不断提高缝合技术是手术质量的关键。以往采用间断缝合阴道黏膜及肌肉、皮下组织, 再用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由于缝扎线结多, 会阴组织吸收慢, 易出现组织硬结、红肿、疼痛, 还要拆除会阴外缝线, 感染机会多, 出院时间延长[3], 目前我院已不采用。还有采用连续缝合阴道黏膜、肌肉及皮下组织, 再沿切口皮内缝合皮肤层, 这种缝合方法简单, 节省时间, 无线结, 疼痛小, 但由于只有一根线从头逢到尾, 如有排线反应或感染, 则易造成会阴全层裂开。而我们采用连续缝合阴道黏膜, 间断或“8”字缝合肌肉及皮下组织, 再沿切口皮内缝合皮肤层的缝合方式, 既减轻了由于缝扎线结多出现组织硬结、红肿、疼痛, 避免需拆线的缺点, 又减少了由于只有一根线从头逢到尾, 如有排线反应或感染, 则易造成会阴全层裂开的弊病。一旦出现排线反应或感染, 可以采取局部处理方法, 特别是对肌层撕裂较深的情况, 可以达到对合好, 不留死腔的效果。总之, 此缝合方式皮肤吸收好, 外形美观, 伤口愈合好, 术后易护理,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巨.产科理论与手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38-646.

[2]乐杰, 等.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1-72.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 第6篇

1临床资料和方法

选取2015-2016年医院行会阴侧切致伤口感染患者45例,年龄(26.32±3.14)岁;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5例。产妇中患有阴道炎症2例;胎头过大行吸引分娩2例,臀位助产5例,妊娠贫血3例。所有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会阴切口处出现局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且伴一定程度的疼痛。

2护理方法

对切口感染患者,应从心理、体位及对会阴处消毒等方面进行护理;同时对未感染产妇做好积极预防,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具体如下:(1)一般护理:手术前相关医护人员应严格监测患者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术后体温监测每天4次,持续3d,如有体温升高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寻找原因,并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及时处理,防止伤口感染。(2)心理护理: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会降低患者依从性。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观察和了解患者身心情况,发现其异常心理问题应与其积极交流、沟通,耐心地做好倾听者,让其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护理人员应积极告知患者感染治疗过程中护理和消毒工作对感染预防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提升感染治疗的信任度及对切口感染护理常识的了解,从而树立康复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效果。(3)保持正确体位:术后护士应叮嘱产妇保持正确体位,以降低因体位不当造成切口感染的几率。引导产妇向右侧卧或者呈仰卧位姿势休养,以避免恶露排出时污染伤口。提醒产妇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并常换卫生巾;在术后24h内护理人员会对患者做2次会阴冲洗护理;提醒患者大小便后擦拭应以由前向后,防止排泄物污染切口,在有条件情况下尽量使用流动的温开水冲洗会阴部位。积极地引导患者早期进行缩肛运动,以促进盆底会阴和产道等组织恢复。如护理人员发现伤口出现肿胀,排除感染可能后可建议患者接受理疗,亦可采用含75%乙醇或50%硫酸镁的棉纱外敷以吸收水肿。通常伤口4d可拆线,但肠线吸收较为缓慢,约1个月方能恢复。(4)切口防感染:对有胎粪污染及阴道炎较重的患者,缝合前应予甲硝唑250ml冲洗伤口,同时0.9%氯化钠溶液消毒并在患者切口处加用庆大霉素2支后再行缝合术,缝合完毕后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棉球对切口缝合处消毒。(5)产后健康宣教:产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饮食务必清淡且有营养易消化。此外,阴道切口采用肠线缝合的,具有可吸收性,一段时间后可吸收或脱落。提醒患者术后2个月不宜有性生活以免造成伤口感染和破裂。

3结果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自身因素25例,医护人员操作不当20例。均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恢复出院,护理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护理因素分析见表1。

4讨论

相关文献报道[2,3,4,5],造成感染的主要因素大致如下:(1)合并其他疾病:若产妇妊娠期间合并有贫血、糖尿病、高血压、肝病、肥胖、营养不良等病症易引发会阴切口感染,主要原因为上述不良因素会降低母体自身抵抗力,影响患者伤口愈合,进而引发感染。(2)术后患者体位不正确:患者术后取与侧切口方向相一致的卧位,导致伤口一定程度受到挤压,加之产后恶露排出清理不及时,易导致伤口感染。(3)助产护士缝合技术欠缺:助产护士缝合患者切口时因技术不熟练,对解剖层次对合不严且在缝合时不能很好地掌握缝合的松、紧、深,浅从而导致患者切口感染。(4)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者行会阴侧切时对会阴及相关器具消毒把关不严,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且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患者切口感染。(4)臀位助产等分娩方式造成:产妇采用臀位助产等方式分娩时,易使胎儿胎粪接触伤口,且在切口处缝合时未对切口进行严格消毒,从而造成伤口感染。

会阴侧切术在初产妇早产儿及胎头吸引术中应用广泛,可明显缩短产妇第二产程。但受术中操作不当及患者自身因素影响,术后切口感染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影响。笔者对我院行会阴侧切致切口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结果显示因医疗人员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占比44.44%,而患者自身因素引发感染的占比55.56%,提示两种感染因素均应受到重视。故在明确患者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因素后,有针对性地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体位护理以及会阴消毒护理等,患者症状均得到控制和恢复,顺利出院。

综上所述,对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和提升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总结会阴侧切后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2016年医院行会阴侧切致伤口感染患者45例,分析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 医疗人员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比率44.44%,而患者自身因素引发感染的比率55.56%,提示两种感染因素均应受到重视。所有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有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对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和提升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护理

参考文献

[1]周斌.会阴侧切伤口感染81例治疗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6,28(9):1447-1448.

[2]尚桂萍.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285-286.

[3]陈小芳.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313.

[4]陈丽君,沈艳萍,陈丽贞,等.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133-1134.

会阴侧切缝合及护理的临床分析 第7篇

关键词: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护理

近年来,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优生优育认识的提高, 会阴侧切指征明显放宽, 会阴侧切术作为产科常见的创伤性操作技术, 其目的在于缩短第二产程、防止自然分娩和阴道手术助产造成的严重的直肠裂伤或阴道裂伤。为了减轻会阴侧切术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和心理障碍, 促进伤口愈合, 我科采用侧切口连续缝合法, 配合相关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自然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286例产妇, 孕周35+2周-42+3周, 平均孕周39+3周, 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27.6岁。

1.2 方法

1.2.1 会阴侧切指征

严格掌握会阴侧切指征:1.会阴过紧或胎儿较大, 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 可能造成严重的直肠裂伤或会阴裂伤者。2.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1]。

1.2.2 会阴侧切缝合方法

产妇取膀胱结石位, 向产妇说明会阴侧切的目的及配合要求, 外阴常规冲洗、消毒后, 用0.5%碘伏棉球消毒会阴切开部位 (从内到外, 从上至下) 。用1%利多卡因10 ml[2]局部浸润麻醉, 及1%利多卡因15~20 ml做阴部阻滞麻醉, 3~5 min后, 助产士左手食指、中指伸进阴道做指引[3], 侧切剪与皮肤垂直, 待会阴皮肤绷紧时, 右手持侧切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或右45°宫缩时一次性全层切开会阴组织, 切口长4~5 cm, 用盐水纱布压迫止血, 待胎盘娩出后, 检查宫颈阴道黏膜有无裂伤, 切口有无延长延伸, 无异常时, 从侧切口阴道黏膜顶端上方0.5 cm处进针, 打结后连续缝合阴道黏膜, 不留死腔, 直至处女膜环外缘, 再从处女膜环外缘下方缝入会阴切口的肌从, 连续缝合皮下组织和肌层到切口外端的最顶点处穿出, 然后在皮下左右交替向上连续皮内缝合, 缝合至处女膜环外缘打结。整个缝合过程各组织层次要对合整齐, 恢复原解剖关系, 缝线要松紧合适, 不留死腔保证供血。缝合完毕一定要常规仔细进行肛诊, 若肛诊手指在直肠壁上触及肠线, 一定要拆开, 认真消毒后重新缝合, 以免引起直肠阴道瘘。术后无需拆线。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术前要与产妇多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 向产妇介绍会阴侧切的目的和方法, 侧切术中使用麻醉无疼痛, 切口整齐易缝合, 疤痕小, 会阴能保持弹性, 对产后性生活无影响, 使产妇尽快消除紧张、焦虑感, 轻松地配合手术。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耐心详细的解答, 帮助其解除心理负担, 免后顾之忧。

2.2 术中护理

操作时嘱产妇精神放松, 助产士动作娴熟、轻巧, 尽量缩短缝合时间, 减轻产妇痛苦。

2.3 术后护理

术后遵医嘱给予3 d抗生素预防感染, 并用0.5%碘伏擦洗会阴2次/d, 原则从内到外, 从上而下。嘱产妇健侧卧位, 一方面免恶露浸泡伤口, 另一方面可改善切口血液循环, 促进伤口愈合。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 促进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 勤换会阴垫及内裤。每天观察切口有无水肿、血肿及硬结, 血肿局限且无进行性增大者, 可局部冷敷, 否则应切开血肿部位, 清除血凝块, 缝扎止血。水肿者, 可用50%硫酸镁或95%酒精纱布湿敷外阴, 硬结者可局部理疗, 改善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肿胀。饮食方面:嘱产妇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多喝鱼汤猪蹄汤等流质食物, 多饮水, 及时排尿, 以免发生尿储留影响宫缩, 保持大小便通畅, 每次便后用碘伏棉球擦拭外阴切口, 保持外阴清洁。42 d内禁止性生活。

3结果

286例会阴侧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无一例感染, 大小便正常, 产妇能随意坐立、下床活动, 并能照顾新生儿的饮食起居, 住院时间缩短, 费用降低。满意度调查99.75。

4小结

近年来,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优生优育认识的提高, 我国会阴侧切率有上升趋势。会阴侧切术成为产科最常见的手术, 其目的是缩短第二产程, 避免严重的会阴裂伤, 因此正确的会阴侧切方法、连续缝合技术及合理的护理干预才能满足产妇的基本要求, 让产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王秀萍.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0, 11:116.

[2]刘春香, 李香兰.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降低会阴损伤率的临床观察.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1, 10 (4) :318.

会阴侧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

研究组年龄20~30岁, 平均年龄为 (25.66±2.67) 岁, 胎龄在38~42周, 平均胎龄为 (40.23±1.21) 周;

对照组年龄21~30岁, 平均年龄为 (25.76±2.65) 岁, 胎龄在38~42周, 平均胎龄为 (40.35±1.27) 周;

本次所有入选产妇均满足阴道试产的分娩条件, 没有其他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发生, 骨软产道生理结构正常,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研究组产妇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的有保护接生方式。

对照组:在产妇的右侧边安排助产士在其身旁, 当胎头拔露见会阴紧张的时候, 助产士在胎头拔露的3~4cm时间给予右肘部支撑在产床中, 并利用右手手指将其分开, 给予纱布垫托住会阴部, 在产妇宫缩过去之后, 助产士放松右手, 避免由于压迫过久而引起会阴部的水肿, 在会阴部顶住, 并联合正中处, 采用其余手指托住肛门, 在胎头拔露时实施上内推压, 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的压住胎头枕部, 若胎头没有着冠则右手不可以离开, 待胎儿双肩分娩之后, 可以将右手放松[2]。

研究组:产妇在进入于临产的状态时, 助产士和医生在身旁予以技术指导, 以此配合产妇进入于待产的状态。产妇在第一产程时, 教导产妇减轻镇痛的方式, 采用鼓励性语言与产妇进行沟通, 利用腹式呼吸方法进行深呼吸-放松的调节, 以此使得产妇保持镇静与放松的状态, 若产妇的亲人家属在身旁, 可以让其给产妇擦汗, 给予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和支撑。在宫缩之时, 应要求产妇更换体位, 严密监测产妇的胎心和宫缩频率, 主动询问产妇是否有不适之感, 检查宫口情况。在第二产程之时, 让产妇行半坐位的姿势, 若宫口已经全开但产妇不想用力之时, 可以指导产妇不用力。出现胎头拔露的情况时, 应该耐心等待机体的会阴部分呈现完全性的开扩, 直至胎头着冠时应提前取得产妇的分娩配合, 在宫缩的间期练习张口哈气的动作, 待再次宫缩来临之时, 指导产妇进行哈气且不要用力, 以此避免会阴部发生裂伤, 若胎头难以拔出, 可以涂石蜡进行辅助。与此同时, 助产士还应该将右手放置在胎头上方, 在胎头匀速且缓慢的分娩出来之后, 予以胎儿自主的复位旋转, 宫缩之后再予以放松-哈气, 直至胎儿双肩娩出[3]。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明显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有保护接生方式是需要助产士在产妇身旁, 待胎头拔出之后, 采用右手保护产妇会阴部分的分娩措施, 但由于右手在遇到脐带较紧且臀位之时, 助产士比较难以操作, 较易造成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 并且助产士用手的力量完全取决于临床经验, 若力气过小则不能达到保护的作用, 若力气太大则不能与会阴有较好的匹配;与此同时, 长期的接生工作会使得助产士发生腕关节等劳损疾病, 更是增加了助产士的工作量和心理负担[4]。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优势性在于让产妇在舒适、低创且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分娩, 整齐的会阴裂伤有利于产妇修复及创口的愈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会阴裂伤的程度, 减轻了产妇的分娩疼痛, 还大大缩减了助产士的工作量, 以至于若发生脐带绕颈时可以更好的进行产科处理, 也充分扩张了会阴的弹性[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8.00%明显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也说明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以显著减少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 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会阴部, 不易引起会阴侧切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 对初产妇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可以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 减轻了产妇分娩痛苦, 值得在临床分娩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产后疼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 (2) :363-364.

[2]高月娥.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促进阴道分娩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 (8) :1773-1775.

[3]李咏冰.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会阴侧切接生法临床效果比较[J].四川医学, 2014, 35 (12) :1539-1541.

[4]张建芬.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会阴侧切术在分娩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 (25) :87-89.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探析 第9篇

【关键词】会阴侧切;切口感染;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13-01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常用手术方式,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会阴侧切术。临床实践证明,会阴侧切术可缩短第二产程[1],降低生产危险性,该术式作为一种临床急救措施,应用价值极高。但是,该术式临床应用过程中会伴有多种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并发症最为多发,对母体健康影响较大。本文选取40例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生产并发生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年龄为21~34岁,平均年龄为(25.6±3.4)岁,臂位助产6例,胎头吸引分娩3例,贫血患者4例,合并阴道炎患者3例,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第二产程延长,少数患者生产过程中发生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等。

1.2 护理措施

1.2.1 一般护理 术后针对高热患者考虑切口感染的可能性,针对切口感染患者进行及时降温护理,并给予体液补充,保证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生命体征正常。

1.2.2 体位护理 指导会阴左侧切口术患者采取右侧卧体位或仰卧体位,会阴右侧切口术患者采取左侧卧体位或仰卧体位,以免恶露继续污染切口,加重病情。针对切口感染肿胀的患者可以使用酒精或相应浓度硫酸镁棉纱擦拭消毒,并定时清洗外阴(24小时内冲洗2次),指导患者及时更换卫生巾以保证外阴干净、干燥。指导患者大小便后及时清洗会阴部位,便后擦拭时保持从前向后的顺序,以免污染伤口。切口康复期间指导患者及时进行肛缩锻炼,以加快产道、会阴组织及盆底组织恢复[2]。

1.2.3 感染伤口护理 轻度感染患者可以会伴有红肿、疼痛、周围硬结症状,可以1/5000PP粉液或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给予患者0.2mg丁胺卡那肌注,每日用药两次,直至痊愈。伤口感染较重患者会伴有红肿、疼痛、灼热、硬结波动、流脓等症状,给予拆线清创治疗,并行全身用药消炎,局部可以使用1/5000PP粉坐浴,每日治疗3次,期间保持伤口干燥,一周后痊愈。伤口裂开患者给予清创后行二次缝合,并行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连续用药一周。

1.2.4 心理护理 针对外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需要先进行感染并发症宣教,帮助患者了解切口感染并发症,消除或缓解患者恐惧情绪;讲解感染治疗与护理期间清洁工作的必要性,并向患者展示会阴、外阴清洁方法,启发患者自觉配合感染护理与治疗工作,并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引导患者保持向上的心态。

1.2.5 健康教育 感染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患者应该以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以免刺激切口皮肤;针对二次缝合产妇需要讲解缝合的基本要点,尤其要讲解缝合线的可吸收性;产妇康复出院后告知其出院后2个月内禁止房事,日常生活注意清洁。

2 结果

本组40例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切口感染病症明显缓解,产期过后患者顺利出院,期间并未发生其它严重的并发症。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会阴侧切术作为产科常用助产方法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是术后极易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对产妇产后恢复影响较大。基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针对会阴侧切术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防控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这对于产妇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会阴侧切术临床应用过程中消毒程度、分娩方式、助产医师术中处理技术、母体自身因素及产妇术后体位等因素均是影响发生会阴侧切术后感染[3]。会阴侧切术临床应用前先结合产妇情况做好因素评估,并于术前做好会阴清洁工作,保证术中缝合等处理手法科学,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术后感染护理工作的难度降低提供便利。本文40例切口感染患者中有4例产妇生产时发生胎儿窘迫,宫口全开,为了保证母婴安全,加快生产进程,术前消毒工作未做到位直接引发了切口感染,另有2例产妇因缝合处理不当直接引起切口红肿感染,其它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均与分娩时切口污染、术后产妇体位不当等因素有关。基于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发生诱发因素进行及时、全面的防控可以切实起到预防伤口感染并发症的作用[4]。会阴侧切伤口感染预防可以从术前消毒、术中缝合处理及术后体位等环节开展。

本文针对40例会阴切口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体位护理、切口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后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本文护理研究结果提示,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护理重点在于防控,可以在会阴侧切术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感染因素评估、分析,指导提升手术操作的科学度,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诱因,可降低术后感染护理难度,为患者术后感染防控护理提供便利。此外,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护理工作应该着重围绕感染对症护理、体位护理两大护理要点实施,以切实推进感染病症缓解,推进产妇产后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陈丽君,沈艳萍,陈丽贞.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全科医学,2013,22(07):1133-1134.

[2]冯俊珍,高玉清.30例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19(15):22-22.

[3]李建好.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外妇儿健康,2011,34(07):81-81.

红外线理疗会阴侧切伤口的效果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160例。将1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年龄20岁~30岁, 初产妇50例, 经产妇30例;观察组年龄20岁~30岁, 初产妇55例, 经产妇25例。两组产妇年龄、产次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产妇均排除合并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每天用0.5%碘伏擦洗会阴2次, 按传统方法应用3 d抗生素, 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分娩24 h后用红外线理疗, 从灯热开始计时, 每次照射30 min。在自我感觉舒适、无烧灼感的原则下以产妇能耐受的热度为宜, 每日2次, 连续7 d。

1.2.2 疗效评定标准

1.2.2.1 切口疼痛评定标准

按疼痛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 活动时疼痛为轻度疼痛, 触碰时疼痛为中度疼痛, 休息时疼痛为重度疼痛[1]。疼痛分级按2 d~3 d的状况进行分级评定。

1.2.2.2 切口愈合评定标准

切口愈合分甲级、乙级、丙级。甲级愈合:指愈合良好, 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乙级愈合:指愈合欠佳, 愈合处有炎症反应, 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 未化脓;丙级愈合:指切口化脓, 需切开引流。一期愈合=甲级愈合+乙级愈合。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伤口疼痛程度评分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2.2 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一期愈合率为100%, 对照组一期愈合率为80%, 观察组产妇伤口分级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良好的血液供应是伤口愈合的重要条件

会阴侧切后由于其局部解剖特点很容易污染, 良好的血液循环既能保证所需的营养和充足的免疫细胞, 也利于吸收坏死物质, 使细菌很少有植入机会。所以, 改善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起到加快伤口愈合的作用。

3.2 红外线作用机制

红外线的作用基础是温热效应, 照射时组织温度升高, 血流加快, 血液循环改善, 物质代谢增强, 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 增强组织的再生和抗痉挛作用, 促进组织间液的吸收, 消除水肿, 并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能有效镇痛[2]。红外线的温热作用使组织干燥, 改善了局部抗感染条件, 细菌生存困难, 细菌分泌的毒素在热环境中被破坏, 抗体形成增高, 不利于微生物生存, 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3]。临床上常利用其热效应原理对机体进行局部照射, 增加局部温度, 使局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 促进新陈代谢及细胞增生[4]。早期红外线理疗有助于活血化淤和消肿止痛;后期红外线理疗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 溶解坏死组织, 使炎症局限, 组织修复。

3.3 红外线的使用

红外线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是在无明显感染的前提下实现的,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先清洗后消毒, 再给予红外线照射[4]。由于波长的原因应直接照射。

3.4 抗生素的副反应

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反应, 直接伤害身体。过多使用抗生素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菌群, 导致菌群失调, 一旦身体某部感染就极易恶化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过多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并通过耐药基因相互传播, 使细菌耐药性复杂化, 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研究利用红外线对会阴侧切伤口的止痛、抗感染理疗作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观察组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 、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采用红外线理疗可使伤口早日愈合, 可减轻病人痛苦, 疗效显著, 避免了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理疗对会阴侧切伤口的效果。[方法]将160例会阴侧切伤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每天用0.5%碘伏擦洗会阴2次, 按传统方法应用3d抗生素, 预防感染,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妇分娩24h后用红外线理疗。[结果]观察组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P<0.05) 、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红外线理疗可促进会阴局部血液循环, 使会阴伤口早日愈合。

关键词:会阴侧切,疼痛,伤口愈合,红外线,理疗

参考文献

[1]唐延军, 刘建锋, 王宪俊, 等.外固定架牵拉成骨技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中国临床研究, 2010, 23 (3) :193-194.

[2]盛景曜, 郭志英.临床理疗学[M].第2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92.

[3]路志红, 金惠明, 杨秀芹, 等.中药.洗配合红外线照射对疤痕术后患者创面影响的研究[J].儿科护理与康复, 2008, 7 (8) :569-571.

上一篇:关键业务流程下一篇:项目建议书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