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2024-06-16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精选12篇)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第1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工具。人类创造了语言, 就拥有了表现世界各种信息的符号, 同时也就有了通过认知媒介认知世界的符号———语言, 更重要的是, 一个民族在创造和使用语言的同时, 就会把自己对世界认识、评价等, 蕴涵在语言世界中, 从而凸显出该民族的心智, 使得语言成为一个独特的认知世界。正如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 (1)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认知和语言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认知产生了语言, 所以语言中蕴涵了一个民族独特的认知心理, 这种独特的认知心理, 一直在该民族语言发展中, 起到灵魂的作用;而语言一经产生, 就会反过来制约认知、引导认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 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 (2)

广告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语言是一个民族语言生活的一部分。广告语言生活, 不同于普通的语言生活, 它追求语言生活中的经济效应。而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 由于它的特殊功用, 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顺应不同民族的情趣爱好、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唱和不同民族的审美旨趣、彰显不同民族的道德情操等, 一句话, 就是要在特殊的认知心理沃野上, 寻找广告语言生成的土地和滋养。

其实, 广告语言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 广告语言想要达到广告的预设目标, 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 而消费心理的形成, 正源自传统的民族认知心理, 因为在民族认知心理中, 蕴涵着最深层的价值观念, 广告语言如果无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它将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从而失去广告的生命源水, 与预设期待背道而驰。

下面, 我们从认知心理层面, 依据于成功的案例及广告语言的特色加以探讨。

道德情操与广告语言

道德情操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以及个人的感情操守。对于世界不同的民族来说, 道德情操既有人类所共同期待的价值, 也有民族自己所期待的价值。因此, 广告语言创意, 既要考虑到人类的普适性, 更要注意不同民族独特的道德价值期待。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建立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 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 从内在情感信念到外在行为方式, 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道德规范体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 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凝聚力。当今中国,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13亿消费者这个庞大的市场, 不仅让国内企业留恋无暇他顾,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经济实体, 到中国投资兴办企业, 开拓市场。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商品纷纷涌进中国市场, 随之也带来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形形色色的广告。广告对于中国人来说, 可谓睁眼可见、伸手可触、侧耳即听, 真正的如有人所言“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 (3) 由此, 广告也使得生产商和服务商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或成功。可见, 广告已经成了企业营销的最大手段, 也成了消费者生活的构成部分。而成功的广告经营者, 往往在其广告语言的创意中十分注意将中国传统的道德情操融入其中, 这样创意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昭示企业的内在品质、显现企业的经营理念等, 又顺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并引领广告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交相辉映。

中国古代就非常讲究诚信。在《说文解字》里, “诚”和“信”是一对互训的字。《说文·言部》:“诚, 信也。从言, 成声。”“信, 诚也。从人、从言。”中国传世经典中, 更是把“诚信”视为做人最高原则甚至是“礼之经”。如《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 《易·乾卦》云“闭邪存其诚”, 这里“诚”既然是人性的本然, 也就成了道德的根本。《乐记》云“著诚去伪, 礼之经也”, 《孟子·离娄》云“诚者, 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 《苟子·不苟》云“养心莫善于诚”, 《论语·为政》云“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学而》云“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公冶长》云“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等等。可以说, 在中国, 一个人缺失了诚信, 他将寸步难行。因此, 广告语言的创意, 必须讲究诚信, 不能夸大其词, 欺骗消费者。如:

1. 诚信为本, 依法理财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广告语)

2. 罗曼珠宝, 品质与诚信始终如一 (罗曼珠宝广告语)

3. 真诚到永远 (海尔广告语)

4. 笃守诚信, 创造卓越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告语)

这些广告无疑都是成功广告的范例, 它们都是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认知心理的道德价值观, 从而达到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 引起消费者注意, 实现广告预设的目的。

再看当前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和小报的食品、药物广告, 廉价邀请一些地方演员, 冒充各行业的专家、权威, 广告语言中充斥着“一流”、“唯一”、“首家”、“独创”、“誉满全球”、“无与伦比”、“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顶呱呱”以及“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等夸大不实之词, 欺骗消费者。这些广告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所唾弃, 它们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再如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 蕴涵着深深的自我谦虚的美好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成语来理解中华民族的这一认知心理。上文我们说到, 民族认知心理是几千年积淀而成的, 同样, 成语也是语言生活的历史积淀, 在汉语成语中, 有关谦虚的例子, 能够凸显中华民族自谦尊人的优良品质。如“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谦受益, 满招损”、“谦恭虚己”、“谦让未遑”、“大智若愚”、“尊老爱幼”等;在实际语言生活中, 民族传统更是以自谦尊人为美, 如称自己为“鄙人”, 称自己的国家为“敝邑”, 称他人为“先生”、“阁下”, 称他国为“贵国”;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写信开头自称“牛马走”, 发表意见为“窃以为”、“鄙意”等。这种认知心态下, 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骄傲自大, 成语中如“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洋洋自得”、“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等, 这些都是汉语中的贬义词, 是一个人的言行中必须尽量避免的。因此在广告语中, 商家或生产厂家要尽量自谦尊人, 避免傲气傲态, 中国有句古训就是:“人不可无傲骨, 但不可有傲态。”在特殊情况下, 你可以傲视群雄、傲视天下, 但切不可傲视天下人。作为广告语言, 要想引起消费者的青睐, 就应当做到得体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和商品, 尊重消费者, 切忌唯我老大、傲气逼人。我们来看几个成功的例子:

5. 奉献绿色能源, 服务社会公众 (新乡热力公司广告语)

6. 感谢有你, 2009年更好看 (《新乡日

报》广告语)

7. 桂林在绝美的山水间摆下了风光的盛宴, 为您推出了演绎青春精彩的一切 (桂林旅游局广告语)

8. 相逢自是缘, 华航以客为尊 (台湾华航广告语)

这些广告语, 都充分利用了汉民族认知心理中谦虚尊人的品格, 将“服务”置于广告宣传的首位, 当然会实现广告预设的目标。那些动辄“全球第一”、“世界第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等广告语, 在中国, 只能是污染人们的视听。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 自谦不是自贬、不是自卑, 要做到谦而有度, 自谦中必须有足够的自信、自尊, 例5“奉献绿色能源”就是一种自信。特别是广告语言关乎到国家和民族, 就更需要有自信和自尊。再如“我爱过, 我自信” (相机爱国者T60广告语) , 就充满了民族的自信。

审美情趣与广告语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全世界共同的认知心理。但是由于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心理历程、人生经验、生活体验、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 因此在审美认知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甚至是天壤之别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对于“龙”, 中国从古到今对它的认识就是神秘、神圣、崇高、善变、尊贵等, “龙”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甚至成了民族的象征, 因此,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所以我们的文化就是龙文化。龙的造型千变万化, 龙字的写法也形态各异, 这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崇敬。而在西方文化中, 对龙的认识与中国正好相反, 英语中“dragon”, 恰恰是个贬义词。再如“狗”, 汉人对狗的印象不太好, 所以用“狗”字组成的词语, 大多都是贬义, 如“走狗”、“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眼看人”、“狗偷鼠窃”、“狗改不了吃屎”、“狗咬狗”、“狗汉奸”等, 大约是狗的一些特性, 比如“摇尾企怜”、见生人就咬、疯狗不认主、嫌贫爱富等, 暗合了一些人事。而在西方, 由于狗对人的忠实, 人们把狗当朋友, 如果西方人说你“You are a lucky dog”, 千万别误会, 他不是在骂你, 而是夸你是个幸运儿。可见,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认知。

中华民族认知心理, 由于特殊的生成生长和发展成熟环境, 就形成了特殊审美认知心理, 从语言上看, 突出表现为形式上追求骈偶美、感情上追求含蓄美、内容上追求意向美。

骈偶美。骈偶是中国语言艺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 这种形式源于汉字表意、单音节的独特品质, 很容易在语言表达上形成音节意义上的匹配或对仗, 再加上平上去入 (中古四声, 现代汉语则是阴阳上去) 四声相配, 就形成了中国语言艺术的特殊形式———骈偶或叫做对仗, 这种审美形式是中国独有的, 因为表音文字是音素文字, 在音节上不同的字 (单词) , 音素多少不等, 很难形成整律的形式。

骈偶在中国艺术中产生得很早, 早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 就有非常成熟、优美的骈偶句,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纷纷”;屈原的《离骚》中, 更是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式。到了汉代, 中文文学就形成了通篇采用骈偶语言形式的“骈体文”, 并直接启发产生了唐代的律诗,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整律骈偶美的认知心理, 这种认知心理, 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在语言接受心理上更偏重于骈偶, 而排斥散句。如“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首诗大多数中国人会背, 但很少有人知道是匈牙利人裴多菲的作品;从世界文学史看, 比裴多菲名声大的诗人俯拾皆是, 但除了专业人士外, 有哪一首外国诗铭刻在人们的脑海?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文中的骈偶语言形式, 从而契合中国人的接受习惯。在广告领域中, 许多广告从业者就深谙中国这一认知接受心理, 采用骈偶的语言形式, 从而让人铭刻于心, 达到了广告语言的预设目标。如:

9. 天上彩虹, 人间长虹 (长虹集团广告语)

1 0.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天然居饭店广告语)

例9“天上”、“人间”相对, “彩虹”、“长虹”相对, 较为工整, 虽然“虹”有“合掌” (相对仗的字词) 之嫌, 但却有朗朗上口之美, 因此, 也为广大消费者广为流传;例10本身就是一副巧妙幽默的对联, 下联将上联文字颠倒, 形成绝对。这副广告对联还有两个方面吸引着消费者:其一, 语言的机巧, 可以使人反复品味, 乐而忘返;其二, 以客为上, 将客人当上帝。

含蓄美。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情内敛、不事张扬的民族, 情感表达, 讲求含蓄隽永, 发人深省、令人玩味、启人心智, 忌讳直白浅露、淡而无味。在中国语言艺术中, 强调“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强调“味外之旨”;这一点和西方的情感表达方式正好相反, 西方人重逻辑思维, 感情表达上讲究张扬自我, 从日常语言生活到文学作品, 都非常显露、夸张、浪漫。比如, 在国外文学作品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多年分离的夫妻相见, 总会相拥热吻在一起的细节。而在中国文学中, 则很少有这样的细节, 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生逢乱世的杜甫一家, 遭遇了生离死别, 一家终于团聚, 到了深夜, 儿女入睡, 而杜甫与妻子则燃烛而坐, 相对无语, 这是多么深刻、含蓄的情感, 多么引人深思啊。

中华民族这种感情表达上的含蓄美, 也被一些广告从业者广泛运用, 从而创意出成功的广告语言。如:

1 1. 难言之隐, 一洗了之 (洁尔阴药物广告语)

这个广告由于与人的隐私有关, 于是采用了含蓄内敛的广告语, 使消费者不至于尴尬。

1 2. 羊羊羊, 发羊财 (恒源祥早期广告语)

这则广告无疑是失败的典型案例, 创意者无非是想告诉消费者如下信息:恒源祥的产品, 都是纯羊毛产品, 保暖、轻松、柔软等, 但是由于过于直白, 又充满拜金主义色彩, 因此很快就从各媒体消失, 从而改成了“恒源祥, 羊羊羊”。

意象美。所谓“意象”, 简单地说就是意中有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 《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但这是哲学概念。“意象”一词作为美学概念, 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提出的, 他在《神思篇》中云:“独照之将, 窥意象而运斤。”实际“意象”讲究的是“味”, 即要有韵味, 要耐人品味, 要做到“象在意先”、“情以物兴”, 即要“有成竹于胸”。中国古典文学中, 很早就在采用“意象”的表现手法, 如《诗经·都风·氓》中“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就是用青青的桑叶这个“象”, 来表达姑娘年轻貌美之“意”的。好的广告语言, 也往往采用中国传统语言艺术中的这一手法。如:

1 3. 清新纯净, 森林气息 (长虹空调广告语)

这则广告语就是充分运用了“森林”这个“象”, 表达了诸如“大量释放健康负离子, 真正做到杀菌除尘, 清新空气, 彻底消除空气中存在的大量废气、毒气和异味”, “真正创造舒适又健康的生活”, “真正符合国人健康的需要”等“意”的。

集体观念和广告语言

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并且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相结合, 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社会生活的根本状况和根本要求。每个民族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从其生成开始, 就是以家国同构的形式呈现的。所谓家国同构, 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在中国家庭, 父子之间追求父慈子孝、兄弟之间追求兄爱弟敬、夫妻之间追求夫唱妇随;在中国社会, 君臣之间追求君严臣忠, 邻里之间追求互助互爱, 同事之间追求相揖相让, 同行之间追求互赢共利, 总之, 举国上下追求和谐团结, 由此诞生了一个崇高的价值观———集体主义, 进而升华为爱国主义。这种价值观追求舍弃小我, 维护大我, “胡虏未灭, 何以家为”。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诞生了许多“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的志士, 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种价值认知心理下, 广告从业者在进行语言创意时, 就应该避免个人主义成分, 以期实现广告预设。如:

(14) 红棉保温瓶, 温暖你家庭 (红棉保温瓶广告语)

这个广告紧紧抓住中国家庭这个社会基层组织做文章, 充分依靠“保温”和“温暖”近义的特点, 将常用义进行偏转, 巧妙地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 使得“保温瓶”和“温暖家庭”连一起, 起到了很好的告知效果。

(15) 四十年风雨历程, 中华永远在我心中 (中华牙膏广告语)

这个广告利用的是民族的情愫, 采用同样的意义偏转的方式, 也就是将作为商品名称的“中华”, 转义为民族意识里的中华, 从而激发消费者的爱国情愫。

(16) 格力空调, 惠及全人类你和他 (格力空调广告语)

这个广告将集体主义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 它打破了地域的囿限, 将广告视野开阔到全世界, 既可增加国人的自豪感, 也可在不同地域内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17) 光华之中, 意料之外 (奔驰GLK轿车中国广告语)

这个是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广告语, 创意者充分应用了中国集体主义概念中的最高境界“爱国主义”, 广告语中蕴涵了广大中华的意思, 必将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通过以上具体语言案例, 我们分析了广告语言对认知心理中集体价值观念的表现, 突出了广告语言中的民族情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 广告语言同语言本身一样, 是没有所谓阶级性的。另外, 我们还必须注意, 广告中的爱国情愫不能宣扬大国主义、霸权主义, 特别是商业广告, 宣传的是产品本身, 而这些产品本身是不具备国界、不限制民族的, 因为工业产品都是科技的成果, 而科技是不分国界或民族的。因此, 在广告语言中, 突出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怀的同时, 要胸怀世界, 放眼全人类, 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走出去, 拿进来, 彻底融入国际社会。上举例 (16) 在这方面, 就比其他广告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体, 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并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 而特定的文化背景是滋生特殊认知心理的土壤, 特殊的认知心理, 决定了它特殊的价值观并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接受心理, 广告语言必须遵循这种特殊的接受心理规律, 方能实现广告预设目标。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 引领社会时尚, 开启新的价值观念, 比如广告中充满个性化的语言, 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的淡定、安适, 已经被拼搏、竞争所代替, 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此, 也提醒我们注意, 应当关注广告的文化意义研究———广告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 促进社会进步。

摘要:广告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 由于它的特殊功用, 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认知心理。同时, 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以一种强势姿态, 引领社会时尚, 开启新的价值观念。因此, 对广告文化的研究,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认知心理,广告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伍铁平:《语言学的领先地位——谈它在方法论上对哲学研究的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 1988 (3) 。

[2]引自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浅析自我认知与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第2篇

摘要:结合课文,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实际关键字: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正文:

鲍勃说“不成功者的自我意识低,因而易受外界影响,尤其是在外界环境消极影响之下,他们会产生高度的焦虑,因而表现不佳,而且自我激励,自我鉴赏能力不足。”可见,自我认知对一个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健康的自我认知,才会引领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斑斓。下面我就几个方面阐述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包括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自我”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意识”是人心里状态的最高形式,是人的心理因素世界中的“首脑”,他统治着整个精神世界,使之动作协调。正是在意识的管辖和指挥下,精神生活才具有稳定合理的特点。所谓“自我意识”,是我们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与体验。进入期以后,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而从自我发展进程中,我们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阶段。生理自我是对如身高、体重、健康的认识。社会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心理自我是对自己记忆、思维、智力等的认识

(二)我的自我认知历程

1.初中中学的我变得安静了许多,有些不自信,不会在和同学们相互追打,不爱说话,并且逐渐走向成熟,学会了克制自我,实现本我。

2.高中高中的我学会了自立,塑造了性格,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个时候的我不光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知,还关心起了自己在班级、老师、同学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种本我的表现。

3.大学进入大学以后,突然没有了高中时的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课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迷茫二字随之而来。课余时间都应该做些什么,除了考试成绩我还应该从哪些角度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东西。大一我做了很多事情,学生会工作、班委、勤工,也听过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参加过不少活动,读过一些课外书籍,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学习。每天似乎都过得忙忙碌碌,也不全都感到充实

(三)进行自我分析的重要作用

在我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自我认知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学期间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并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己,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思想、满含激情、头脑聪颖、思维锐利的青年,但是由于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等原因还具有思想上的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卑等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自己、符合社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与此同时,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面对诱发事件,自我的认知会对自身状态和周围人群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对于周围环境相处的融洽程度得出自己惯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进而强化已有的判断和评价。

(四)自我认知的误区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困惑时,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认知,其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论”和“糟糕至极”三个特征。除此之外,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曾经有位男同学,身高比一般男生都要矮一些,因此他一直都很自卑,很少跟班里女同学讲话,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些自闭,成绩也一直不好。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例如,一位男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时却被拒绝,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击,终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症。

(五)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人大学无忧,让生活无忧!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心理认知 策略 模式

一、英语学习策略与模式的产生背景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教育质量的调查表明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能普遍缺乏。人们认为这主要是70年代的返回基础运动所导致的只片面强调读、写、算等低级技能,而忽视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高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上述背景下,随着近十多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们对智力、认知策略、元认知等进行的积极探索,产生了大量有关学习策略的新理论、新知识,为学习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学习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加之现行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有力地推动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因此,基于心理认知的学习策略和模式已经成了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和新热点。

二、基于心理认知的英语学习策略

1.英语学习策略的定义

对学习策略研究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仍未有定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策略的界定。Rod Ellis(1994)列举了以下5种不同的策略定义[2]:①“根据我们的看法,策略最好用于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approach)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点,技巧(techniques)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Stern,1983);②“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语言时的做法或想法,这些做法和想法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Wenstein和Mayer,1986);③“学习策略是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Chamot,1987);④“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Rubin,1987);⑤“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Oxford,1989)。

不同看法将导致不同的研究范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学习策略的特征。就本文而言,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英语学习策略应该是可以使英语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选择,为强化英语学习而采用的英语学习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也是在英语学习中使用个人才智的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这里主要强调两点:使用认知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其主动性;策略的实质是学习者的行动而不是想法,该行动可以是外部活动,也可以是内部活动,而这些应该是以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主动性行为。

2.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

策略研究的初期,研究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描述学习者使用的各种策略上,分类还不足以成为关注的重点(Elli,1994)。随着研究的深入,分类逐步被提到日程。由于归类的角度不同,所用的名称各异,因此结果差异很大。例如,O’Malla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xford(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Cohen(1998)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3]。

以上关于学习策略的种种分类,是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从心理认知学的立场出发, O’Malley和Chamot的归类更具合理性,其最明显的优点是提示了三类策略的内部层级关系,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认为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作用,处于语言学习策略之上。需要指出的是,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具体地说,它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管理策略所蕴含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它能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发挥作用。换句话说,一旦语言学习者能将管理策略运用自如,学习者不仅有可能学好英语,而且还可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受益。

语言学习策略具有学科的独特性,它只能用于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传统(traditional)与非传统(non-traditional)两大类。该分类的理论依据是Stern(1983)提出的三大争端。Stern指出,英语教学领域内的百年之争可以归为三大争端;每个争端都有两种极为对立的观点:第一个争端的焦点是母语的作用,有人极力主张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母语作为媒介语,有人则坚决反对借助母语学习英语。第二个争端辩论英语学习究竟是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行为,还是一种有意识和自觉的行为。第三个争端的核心是:学习者交际时,究意应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上,还是放在语言的流利度上。传统的与非传统的学习策略就代表了围绕这三个争端的两种对立的观点[4]。

三、基于心理认知的英语学习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由比亚利斯托克(Bialystok,G.1984)提出来的。模式采用了监察模式的部分内容,以心理认知学为基础,区分学习语言形式的策略与交际的策略。它的长处在于语言输出既指理解,也指使用,既与课堂的正规学习有关,也与自然环境中的非正规学习有联系。模式的发明者认为,策略模式能够解释一个人是如何掌握语言技能的,也能够解释语言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Gardner则认为[5],模式更适用于前一种情况。在比利亚斯托克看来,一组最佳的个人特征或许会使人取得较高的英语学习成就,但是,对所有的英语学习者,不管其能力如何,帮助达到这种语言成就的机制和提高语言水平的策略,都应是相同的。

模式分三个层次,分别由输入(input),知识(knowlcdge)和输出(output)表示[6]。输入层次是学习者以外的内容,它指任何语言接触(language exposure)。这种接触可来自课堂上的正规语言学习,来自阅读材料、交际体验等等。语言接触具有提供三类知识的潜力。这三类知识分别为:①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包括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各种语言常识等,用“其它知识”(other knowledge)表示;②意识到的语言形式知识,包括明确知道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等,用“明示的语言知识”(explicit linguistic knowledge)表示;③凭自感而达到自动化的语言知识,用“隐含的语言知识”(implicit linguistic knowledge)表示。在模式示意图中,三类知识与“语言接触”通过实线连结在一起,表示语言接触产生至少三类知识中的一种。知识层次是学习者身上的“黑箱”。第三层次是输出。它是语言推理和使用的产物,图中用“反应”表示。反应只与“隐含的语言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实线将两者联系起来。隐含的语言知识是大多数语言行为中的底层系统。反应又分为两类。第一类反应是直接和自发性的,如与人交谈和听广播。第二类反应是经过思考的,需要时间,速度慢些,如笔头测试、课文阅读、强调语言规则使用的笔头练习等。所有这些作业能够重复检查和修改。在第二类反应输出中,监察系统发生作用。在模式中,四种语言学习策略将三个层次联系起来。学习者不一定使用所有的这些策略。第一种学习策略是“语言形式练习”(formal practicing)。学习者常常注意学习语言的规则,如语法规则、发音规则等。从语言接触中获得这些规则,使之成为学习者的明示的语言知识。有时候,学习者会注意语言形式的学习,如练习发音,通过反复练习,使之变得更加自动化。这样可以将知识从明示的语言知识储存向隐含的语言知识储存转移。这种语言学习策略在模式图中用虚线表示,并标以“形式练习”。第二种学习策略是语言“功能练习”(functional practicing)。这是为了提高交际能力而增加语言接触的策略。这种策略体现在与本族语说话者交谈、看英语电影等活动方面,其重点是语言的直接使用,不是语言规则的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在示意图中用连结“语言接触”和“隐含的语言知识”的虚线表示。“功能练习”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自动化,它与克拉申(Krashen,S.D.1982)的语言“习得”概念相似。

nlc202309020103

第三种学习策略是监察(monitoring)。它主要体现在语言使用方面,图中用连结“明示的语言”和“反应”的虚线表示。监察策略指学习者根据语言规则知识审度和矫正言语行为。因为监察需要时间,所以它主要与第二类反应有联系。模式中的监察策略与克拉申的语言“学习”概念相似。第四种学习策略是推理(inferencing)。它主要与语言理解相关,涉及到获取包括语言规则在内的一些“明示的知识”。推理策略讨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基于“其它知识”的推理,如从对另一种语言的了解推出一条语法规则。这种推理用连结“其它知识”与“明示的语育知识”的虚线表示。

第二种是基于“隐含的语言知识”的推理。图中用连结“隐含的语言知识”和“明示的语盲知识”的虚线表示。第三种是指一些基于语言反应本身的推理,如根据单词使用的上下文推出词义。这种推理用连结“反应”和“明示的语言知识”的虚线表示。学习策略模式对语言学习、语言能力评估以及语言学习的心理实验都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比利亚斯托克认为,不同的语言学习任务涉及到不同的心理过程和学习策略。例如,语法考试是重点测量“语言接触”向“明示的语言知识”转移的过程,不仅测量语言知识,而且还测量监察策略。因为时间是决定答案正确与否的因素,所以,语法测试导致第二类反应。

并非所有语言考试都测量同样的知识和同样的心理过程。比亚利斯托克根据自己的模式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有意更换输入,然后研究被试者如何使用不同的策略。例如,为了研究推理策略,她让被试者阅读一篇英语文章,给予不同的提示,然后观察效应。提示包括图画、文章的大意、出现在文章中的一部分单词的意义,有意讲解如何进行推理。结果表明,有意提供不同的语境,提供不同的信息输入对英语学习的帮助也不一样。与使用图画和提供单词意义的做法相比,开课专门解释如何进行推理的效果要差些。由此可见,比亚利斯托克的模式为研究学习策略和认识英语学习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框架。

四、结语

透过心理认知的方式进行学习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是心理学领域(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内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借助心理认知的学习策略和模式是目前国内外青年少年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上述策略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心理学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未来在实证研究、融入更多社会因素的多变量研究,以及策略持续研究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也将更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亚莉.如何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国英语教学,2003年第1期.

[2] 许余龙.学习策略与英汉阅读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3] Chapelle C.A.“Is networked-based learning CALL?”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oncept and practice Cambridge.2000.

[4] Cohen A D and Olshtain E.Researching the production of speech acts.In Tarone E et al.(eds.)Research methodolog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wrence Erlbaum,Hillsdale NJ,1994,pp143-56.

[5] Chen,S.Q.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production by Chinese EFL learners.Language Learning,1990.40(2):155-87.

[6] 雷达图法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文智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9)79-120.

[7] 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现代英语,2003年第1期.

[8] 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张辉蓉等[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26-129.

文化与认知:比较心理学的视角 第4篇

关键词:文化,认知,动物,智力假说,比较心理学

1. 引言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定义来看,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然而, 人类本身是物种进化的产物, 我们能否在处于进化阶梯不同位置的物种身上看到人类文化起源的痕迹呢?毕竟文化作为一种高级社会现象不太可能凭空产生, 至少, 人类的近亲物种应该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一些“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文化表现为某个社会的普遍行为模式, 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学习到这种文化特有的行为规范和技能, 从而获得文化身份。文化有其认知基础, 人类的文化是和其复杂的认知能力相联系的, 而发达的脑容量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物质基础, 尤其是新皮层对意识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文化是认知进化的产物还是认知进化的动力呢?文化和认知的关系是进化心理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恰当的界定使文化成为人类的一种标志性特征, 但是涉及文化的认知基础, 我们却有必要去探讨其进化起源, 即构成人类文化的认知成分有哪些、在多大程度上为其他物种所共有, 对认知进化轨迹的描绘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理解。社会智力是描述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一个认知概念, 比较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用来解释社会智力进化的假说, 如一般智力假说、适应性智力假说等。本文围绕对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的理解, 尝试性地阐释了文化与认知的一些关系。

2. 智力与智力假说

智力本身是一个界定比较模糊的概念, 笼统地讲, 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的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加工形式, 社会智力则是比较复杂的社会信息加工形式。然而, 对于进行深入研究而言, 我们应该对智力包含的方面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界定。相比于其他的灵长类动物, 人类有很大的脑容量, 同时进化出了大量特有的认知技能, 例如语言、数学运算和科学推理。这些技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般智力假说认为, 较大的脑容量使人类在所有的认知功能上都优于其他物种, 使得人类拥有了更大的记忆容量、更快的信息加工速度、更强的推理能力和更有效的未来规划。与一般智力假说相对, 适应性智力假说认为, 认知能力的进化是与特异的环境压力相适应的, 例如有些鸟类因为需要储藏食物, 所以进化出了比较优越的记忆功能, 而鸽子则进化出了较强的空间定向能力。具体到灵长类动物的认知进化, Humphrey (1976) 提出的社会智力假说认为, 灵长类动物的社会生活包含着复杂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动物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互相辨别, 识别关系并互相欺骗, 复杂的社会生活正是灵长类动物认知进化的动力。社会智力假说已被广泛扩展到其他一些被认为社会生活也很复杂的物种的进化上。

Whiten和Byrne (1988) 曾区分了社会智力假说的三种不同含义。第一种含义是, 智力不仅体现在动物对物理世界的问题的解决上, 而且体现于它们对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上, 这是一般智力在不同领域的表现。第二种含义是, 复杂的社会生活选择了那些能够成功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个体, 使物种的社会智力得到进化, 这种智力具有领域普遍性, 即在社会领域普遍起作用。第三种含义是, 复杂的社会生活决定了智力的具体形式, 即不同的社会生活问题要求物种具备与之相应的特异的智力形式, 于是社会智力便呈现出多模块的结构, 吸引了广泛研究的“心理理论”就是社会智力模块的一个例子。社会智力假说的第三种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文化智力假说的基础。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方面, 获得文化身份也是人类个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那么人类是否进化出了与文化相适应的认知技能呢?文化智力假说认为, 人类不仅是社会性的, 而且是超社会性的, 人类个体需要在社会互动中习得语言, 还要在文化实践中习得所在文化特有的规范和技能, 这些社会任务使得人类进化出了专门的社会文化认知技能, 这些技能体现在社会学习、社会交流和“心理理论”上。文化智力假说得到了一些证据的支持, 研究者发现, 人类幼儿在物理认知技能上和黑猩猩几乎没有区别, 但在社会文化认知技能上表现得更为优越 (Herrmann et al., 2007) 。

3. 文化与动物“文化”

一般认为, 文化为人类所特有。既然如此, 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化似乎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其他物种根本没有文化。然而, 人类心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都不可能凭空产生, 在文化问题上对人类及其他物种进行全或无的区分将阻碍我们对人类文化进化的理解。相反, 如果我们细致地分析构成文化基础的认知成分, 进而探讨这些成分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于其他物种尤其是灵长类物种的社会行为中, 这将深化我们对人类文化起源的认识。

Byrne等人 (2004) 总结了有关文化的若干观点, 并分析了不同观点之间的互补关系, 指出很多物种的行为至少部分体现了文化的某些侧面。首先, 文化是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社会学习而形成, 组成模式的文化特质并不一定具有适应价值, 任何具备社会学习能力的物种都能表现出“文化”。然而, 不同物种在社会学习中所传递信息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这是由物种的认知能力决定的, 在这种意义上, 文化是心智的符号, 复杂的信息传递是物种具备高级心智的证据。文化能够克服认知局限, 使文化中的个体能够有效地应对环境挑战, 从而获得生存优势, 所以文化是一种奖励系统, 然而这种奖励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文化特质具有内在的不完善性, 某种文化行为总是解决问题的暂时方案,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 由于个体学习和自然选择, 这种方案不断得到优化, 由此形成了文化的棘轮效应。文化还是一种物质产品, 标志着物种的小生境建设, 这些物质产品逐渐分化, 构成了物种的知识库并成为文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 使得物种的生存环境不断得到更新。文化还赋予物理客体以意义, 使之成为社会规范的象征, 从而改变了文化本身, 以及文化学习的环境。

社会学习是文化形成的重要机制, 但社会学习并不必然地导致文化的产生。Whiten和van Schaik (2007) 在总结其他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金字塔模型用来描述从社会学习到人类文化的各个层次。社会学习或者社会信息传递非常普遍地存在于灵长类、非灵长类有脊椎动物甚至无脊椎动物的群体生活中, 然而大部分社会学习传递的仅仅是一些只具有临时功用的信息, 例如哪里有食物或者天敌在什么地方。社会学习构成了文化金字塔的底座, 为其上各个层次的发生奠定了基石。金字塔的第二层为传统, 大部分社会学习的效果都是短暂的, 只有那些产生持久效果的社会学习才能形成传统。传统是由社会群体中的两个以上个体所共享的行为模式, 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群体中的其他个体通过社会学习来习得这种行为模式。传统的形成可能要求物种具备如模仿、教学等较高级的社会学习形式。然而, 传统本身并不是文化, 只有当一个物种同时拥有跨越不同行为领域 (捕食技能、社会习俗等) 的多种传统, 形成独特的复杂性时, 我们才说这个物种有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是金字塔的第三层。在传统和文化之间作出这种区分一方面考虑了人类文化的特征, 两种不同的人类文化往往是在多个领域同时表现出差异, 呈现出整体的复杂性, 每种人类文化都是由一系列独特传统所构成的复杂整体。另一方面为进行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 有利于揭示不同物种所达到的不同“文化”程度。在这种区分之下, 尽管传统普遍存在于有脊椎动物中, 但只有少数系数较高的过着群居社会生活的哺乳类动物才表现出文化的迹象。文化金字塔的第四层, 即塔顶, 为累积文化, 原有的传统经过不断改造变得越来越复杂, 便构成了累积文化, 正是累积文化造就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 从我们的语言到科技的发展都是文化累积的结果。累积文化真正地把人类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层次。

动物是否具有文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定义。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的角度, 把人类文化的独特方面规定为文化的必要特征, 那么动物“文化”当然就是无稽之谈。事实上, 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比较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陷阱, 我们往往站在人的立场, 并且用一种叙事的方式去看待其他物种的行为 (Barret et al., 2007) 。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到文化的形成机制, 即社会学习上并试图在其他物种身上发现人类文化的进化痕迹时, 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呢?我们首先必须在其他物种中确定出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行为模式, 并且这些行为模式是经由社会学习形成的。社会学习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往往为地理障碍所阻断, 于是同一物种被分化成为不同的知识网络, 信息在同一知识网络中流通及共享, 使得一些局部传统得以形成, 而不同网络之间的传统差异就是“文化”的体现。举例来说, 一个地点的大猩猩种群通过社会学习过程形成了某种普遍的取食技能, 而在另一个地点的大猩猩种群却没有掌握这种取食技能, 或者形成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取食技能, 这种差别可能就是一种“文化”的线索。以往的很多研究都采用这种逻辑, 但需要慎重的是, 某种普遍的行为模式有可能并不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而可能是由遗传或者生态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 种群的每个个体都独立地经由个体发生或个体学习的途径而掌握某种行为, 结果同样表现为一种共享的行为模式, 而种群之间的差异是由遗传或生态因素的差异引起的。

然而, 在实践上, 要排除遗传或生态因素的影响是相当困难的, 尤其当某种行为模式具有生态适应价值时, 我们更难以确认其是否经由社会学习而形成。有研究者 (Byrne, 2007) 指出, 如果我们的兴趣在于发现人类文化和大猩猩“文化”的渊源关系, 进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人类的技术文化,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种思路。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到大猩猩所拥有的那些高度复杂的技能上, 如果这些技能在同一种群中具有普遍性, 我们就可认为这是一种“文化”, 因为高度复杂的技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独立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不可能是遗传的结果,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样一种行为模式的形成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而且由于这些技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我们更能从中看到人类技术文化的进化痕迹, 而这正应和了我们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

4. 文化与认知

文化有其认知基础, 复杂的社会行为模式要求有发达的社会智力与之相适应, 而适当的脑结构是智力的生理基础。社会脑假说认为, 灵长类动物脑的进化是由社会信息加工、个体及关系识别的需要驱动的。文化过程是一种社会认知过程, 那么文化和认知在进化上孰先孰后呢?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是, 文化可以帮助物种应对环境的挑战, 于是在进化过程中, 那些有助于文化形成及维系的认知特质得到了选择, 诸如“心理理论”、句法结构、因果推理等认知成就都是由于其具有文化功能而进化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 智力是文化的产物。另一种理解是, 每种认知成就都是对环境或社会压力所作出的直接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压力包括获取食物、抵御天敌、合作狩猎、内部竞争等。这些认知成就减小了群居生活的代价, 同时这些认知机制使得社会学习更加高效, 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化这一副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讲, 尽管文化在某些物种的群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进化却是从属于更实用的认知功能的进化的。

社会智力假说认为,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对物种的智力进行选择, 智力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个体将被淘汰。具体到文化, 文化选择的是什么形式的智力呢?可能是一般智力, 也可能是领域普遍性的智力, 即统一的社会智力, 还可能是模块化的智力, 即特异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智力形式。文化往往是个体创新的成果经由社会学习的传播而形成的, 所以创新和社会学习都是文化的必要认知机制, 然而创新是一种更一般化的智力形式, 而不仅仅局限于社会领域, 这使我们对一般化的智力选择和模块化的智力选择两者的区分变得困难。文化对智力进行选择是一个方面, 而在另一方面, 文化也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一点在人类文化中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这也是教育的基础, 在一个丰富的累积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将更富有智力, 而这又进一步推动着文化向前发展。文化对其他物种的智力发展有着同样的作用, 使它们得以充分享受进化带来的好处。

5. 结语

毫无疑问, 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化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文化及其起源的理解。然而, 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 我们必须摆脱过度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 从而避免对动物“文化”进行全或无的判断。我们可以从文化与认知的关系入手, 分析构成文化的认知成分, 并以此为线索去探究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的渊源关系。

参考文献

[1]Barrett, L., Henzi, P., &Rendall, D.Social brains, simple minds:does social complexity really require cognitivecomplexity?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 2007, 362 (1480) :561-575.

[2]Byrne, R.W.Culture in great apes:using intricatecomplexity in feeding skills to trace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human technical prowes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 2007, 362 (1480) :577-585.

[3]Byrne, R.W., Barnard, P.J., Davidson, I., Janik, V.M., McGrew, W.C., Miklosi, A., et al.Understanding cultureacross specie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4, 8 (8) :341-346.

[4]Herrmann, E., Call, J., Hernandez-Lloreda, M.V., Hare, B., &Tomasello, M.Humans have evolved specializedskills of social cognition:the cultural intelligence hypothesis.Science, 2007, 317 (5843) :1360-1366.

[5]Humphrey, N.K.The social function of intellect.In:P.P.G.Bateson&R.A.Hinde (Eds.) , Growing points in ethol-ogy.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303-317.

[6]Whiten, A., &Byrne, R.W.Taking 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 apart.In:R.W.Byrne&A.Whiten (Eds.) , 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social complexity and the evolution ofintellect in monkeys, apes and humans.Oxford, UK: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8:50-65.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第5篇

【摘要】可以说对于英语的学习是从初中生正式开始的。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全新的概念,要学好它,不仅需要自身付出努力,更需要老师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水平,更应该了解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出最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式。【关键词】认知发展

英语教学设计

初中生

在初中阶段,有些地区学生是刚刚接触英语,有的地区尽管上了几年小学英语,但实际上小学仅仅只是学习一些简单的单词而已,这些学生实质也是到了初中才开始步入英语的学习。对于这一最初阶段的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要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各个年龄段认知发展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寻求最适合改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果老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下面就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来谈一谈我对英语教学设计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第一:根据初中生感知能力发展来进行教学设计。研究表明(朱智贤,1993),个体在15岁前后,其视觉和听觉的感觉甚至超过成人。初中生对各种颜色的区分能力比小学一年级学生高60%以上。初中生对音高的分辨能力也比小学生高很多。得益于初中生视觉的发展,老师可以采用内容与图形结合的方法,用具体的形象来解释单词或者说是用图形之间的联系来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利用初中生对色彩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对色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可以给自己的课件进行色彩调配,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听觉的发展对英语听力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制定积极有效的听力训练,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我想这一阶段由于初中生的听觉迅速发展,这时候的训练应该是事半功倍的吧!

第二:根据初中生注意力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

青少年时期,注意的时间大大延长,专心程度也大大提高了。青少年时期个体能更好的应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运用,通过这种交替,青少年能够以更长的持续时间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研究表明(李洪曾,1987),从初一年级到初二年级,学生的注意的稳定性有了迅速而显著的提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三年级,女生的注意的稳定性均高于男生。从而老师应该从两方面考虑。首先要把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分开,初中生的注意力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可以在一节课里面集中精神听讲,老师可以利用好这一特点在学生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不用再采取教小学生时边半堂上课半堂玩的模式了。其次,因为男生注意的稳定相对比女生差一点,不免在上课的时候男生会比较经常走神,老师应该怀有理解的态度,耐心进行提醒,而不是一味地斥责。这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第三:根据初中生想象力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

初中生还不能做到像高中生一样迅速完成内容比较复杂的想象任务并主动提出想象的任务,尽管初中生可以较好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围绕主题进行想象,但其想象过程中还是表现较强的随意性和被动性,不善于主动提出想象任务。基于初中生这一点欠缺,老师不应对学生期望过高,可以适当地帮学生总结一些比较难得知识点以及其相关的联系,或者积极的进行引导,给予一些提示,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完成想象任务。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初中生的想象力会有一定的提高,并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主动性,对后面高中阶段的衔接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第四:根据青少年的记忆力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在初中阶段,注意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意识记忆的主导地位已经基本得到确立,但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有成人提出来的;(2)机械记忆在初中阶段达到最高水平,理解记忆和高中阶段相比还差很多;(3)个体的抽象记忆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形象记忆。根据这三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还不适合全自主性学习。由于理解记忆较差,老师应该解释清楚语法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习记忆;还有由于有意识记忆知识初步确立,还是依赖与成人提出目的和任务的,这就需要老师针对上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由于初中生的抽象记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老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教给学生一些好的记忆单词或者语法的方法。比如说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快速记忆单词的方法,扩大学生词汇量。像联想记忆法,词根词缀法等,这些都有一定程度要用到抽象记忆。

第五:根据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初中生在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呈现出两个特点。(1)初中阶段,抽象思维开始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他们已经可以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对各种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2)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研究表明(林崇德等,2005),中学生被试的批判性思维都比较低,其中初一和初三被试的批判性思维正确率分别为37.94%和45.28%。由于初中生在思维能力上已经有了一定了发展,老师不能停留在一味地给予知识阶段,应该侧重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给学生语法知识点,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该知识点理解阅读材料,运用到平时解题当中。但由于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还有待提高,老师应该对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要精益求精,保障准确性,以免产生误导。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经历着身体上大风骤雨的变化,必定引起心理上的波澜起伏。这阶段的认知发展也呈现出各种特点,教师应该确实了解这些特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用可行有效的方法来引领学生学习,并做到理解这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包容他们有点叛逆的举动以及一些比较特例的思维方式,积极与初中生平等理解地交流,这样才能让教学达到乐见的效果。

【参考文献】连榕、李宏英等编著

发展教育心理学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第6篇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抑郁情绪;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75-02

抑郁症是临床精神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自杀率以及复发率,一直以来都是精神医学领域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目前很多学者已经研究表明[2],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种专业的心理治疗手段,在改善情绪障碍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关于心理护理以及CBT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相关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与CBT治疗的效果,本文对我院68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情绪进行报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并没有合并严重的躯体疾病,现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34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21例;患者年龄17-50岁,平均年(34.8±6.3);病程平均(12.8±6.1)周。对照组中男15例,女19例;患者年龄18-51岁,平均年(35.1±6.7);病程平均(12.5±6.5)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经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很大差异,(P >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并且接受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以及CBT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应该多和患者交流、沟通,全面动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患者一些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尽可能疏散患者的负面情绪。平时多给予患者一些鼓励和关心,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2.2 CBT治疗。主要由两名专职心理治疗师负责,首先应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识别和自己负面情绪相关的一些想法,尽可能克制这些负面想法。同时,每周应该安排一次会谈,如果患者病情严重的话,每周可适当增加1-2次,每次的时间大概半小时左右。每次在会谈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应该仔细检查患者的情绪,并且对比本周和前次治疗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会谈主题,并且让患者评价自己的想法,而且要求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会谈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的认知出现歪曲,应该及时帮助患者纠正。

1.3 评价指标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量表(SD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以(X±S)形式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P<0.05说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值更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对比(X±S,分)

组别观察组(34)对照组(34)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SDS52.35±10.7137.09±5.8551.65±10.1046.96±9.79

SAS51.25±10.2642.45±8.0752.49±9.9149.54±9.31

3.讨 论

人们近年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通常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为持续性心境低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有自杀或者扩大性自杀行为。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辅助采用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相关报道表明[3],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矫正患者的不良心理,纠正患者的异常行为,帮助患者建立健康、正常的行为以及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这与王新歌等[4]研究报道基本相符。这可能是因为CBT治疗过程中,会引导患者再次认知、评价焦虑情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责任感,提高自我护理技能,体会正常人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综上所述,加强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平,王晓菁,唐苏勤. 从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看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2):933 -936.

[2]杨云秀.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2):134 - 135.

[3]林卫,吴爱勤,万好. 认知行为治疗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2010,23(2):97 - 98.

心理健康教育的机能、行为与认知观 第7篇

心理学流派众多,在心理健康领域机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是日常生活心理学中易于操作,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几种理论。

1 机能主义心理健康观

机能主义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机能主义强调了有机体对其环境的适应性、也即行为对适应环境的意义。这包括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的行为。其中,意识到的就是指形成经验的或者经历过能再认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的就是指没有经历过、或者经历过不能再认的、没有形成经验的行为。

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而意识状态是一种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这就说明:上游的、先前的、形成经验的意识会影响下游的、后来的思想和主观生活。在方法上机能主义强调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来研究心理学。主观观察指的是观察自我的心理状态,客观观察指的是观察他人、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万事万物。

心理研究的领域上机能主义主张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这也就是心理—行为—生理研究模式。其中,特别指出,心理过程具有适应性质,生理基础是指生物科学类的自然科学,外部行为就指的是后来替代机能主义的行为主义,也即外显行为。

机能主义强调“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认为驱力和机制这两个概念可以解释人的一切活动。机制是指原因通向结果的历程,是指刺激达到反应的具体结构关系。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具体结构关系经过如下的发展:由S-R关系;S-O-R关系到W-S-Ow-R-W关系。(S表示刺激,R表示反应,中间的O代表内驱力,O下面的小w代表个体对环境的调整,以及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W代表环境。)这就是说,环境下的刺激在个体对环境调整和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的内驱力下进行反应后的环境的变化。这就强调心由境生,特定环境下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意义。

2 行为主义心理健康观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总的来说,早期行为主义者,多半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使人们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等最根本问题的看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方法论方面,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就是指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行为主义主要包括: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他们的表现方式各异:表现在身体外部,隐藏在身体内部。

行为主义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即心理活动就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行为主义认为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行为科学强调对刺激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就是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3 认知主义心理健康观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简化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但是,认知主义也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但认知主义复杂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认知神经科学是心理学最前沿的学科之一,认知主义更加复杂化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

科学越发展,人们越不幸福。这是因为,认知的发展,就是看法、想法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思想,那将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莫大的烦恼。为什么呢?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理性,人们知道了,在做这件事后,我的哪些身体部位可能会受影响,哪些机能在发生不良的变化,即在生活机能和工作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给自己造成了心魔,不能解脱。

但是,在古代,人们把心魔寄托于神灵、咒符、抽签、算卦等方式来消除人们心中的两难想法———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前不后;非左非右、非上非下、非前非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向前向后;想左想右、想上想下、想前想后是用什么方式决定的呢?如果———那么———(IF———THEN———),这也是一种心理虚拟决策。扔个硬币,来去除掉两难中的一种想法,使自己不再产生左右为难;前怕老虎,后怕狼;不上不下的处境。就拿“自古华山一条道”来说,在以前,人们在上华山时会有一警示性标语:登山不观景,观景不登山。这是多嘛好的人生信条呀!这难道不是一心一意的应用吗?这难道不是一种控制人想法和行为的绝妙之术吗?要么你上山,要么你下山。选择过多,情绪困扰,决策失误,行为障碍,规范不在,与己方便,多重标准,向前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一切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受的信息太多:无关的信息,影响想法的信息,影响做法的信息。我们应该去除过多的信息,去除困扰,通过具体的做来产生行为,通过行为来建立行为,只不过是动作,静而不思,因为思而无用、思而误人、思而烦心、思而举足无措。去除经验,去除自动化的经验,去除直觉,形成行为。

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在这里,我们提出“去心理化”这个概念,她是指,去除以往的心理经历、经验。对心理刺激的反应新鲜化。就是心迹的去除,痕迹的消除。人们常说,世界上不存在同一片叶子,人不会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在生活中,人们最容易把当前的事情与以前的事情联系起来,最为糟糕的是存同除异。这就造成了人们从视觉和听觉当感觉器官接受刺激时,没有用崭新的心态去接受,把一些无形的垃圾经验、经历储存得完好无损。这对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有智.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M].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元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8篇

(一) 新时期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

近年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难点话题, 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步增大, 现在的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据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国内普通青年, 有调查显示, 大学生有2.4%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12.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 恋爱问题、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 大学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准青春期, 个体内分泌机能和自律神经机能都在急剧的发展变化之中, 感情强烈又很脆弱, 情感复杂又极易变化, 情绪波动不稳又不善于自我调节控制, 一旦遇到不愉快和烦恼的事情或者遇到挫折和打击, 就会产生剧烈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导致心理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恋爱问题低龄化。即一、二年级学生刚步入大学, 他们的年龄非常小, 尤其是一年级学生, 有不少一进校就非常羡慕谈恋爱的同学, 并跃跃欲试, 缺少对自身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 当然也有失恋后的痛苦, 从而产生不健康心理。2.人际关系问题越来越因小事而起。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 造成互不相让, 往往因一点小事而关系恶化, 进而引发情绪方面的问题, 如对于寝室内的卫生负责, 午休时是否可以聊天等, 也引起不少矛盾纠纷。3.学业问题上升。主要表现为对于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问题, 由于中学时是老师“抱着走”, 大学的学习要靠自觉, 不少学生中学时的理想就是上大学, 而进入大学后该如何学习, 考虑较少, 一学期很快过去, 等到期末或成绩下来, 才突然醒悟, 甚至有的学生到高年级才发现自己醒得太晚了, 后悔莫及。而扩招客观上导致学生素质下降, 此问题导致的不健康心理更显突出。4.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学业问题, 若仔细深究的话, 其中不少是当事人自卑感所致。而自卑感源自从小不恰当的家庭教育, 缺乏鼓励, 压力又过大, 造成当事人一贯缺乏自信心。当大学的学业发生挫折时, 就会情绪低落, 自卑甚至绝望, 导致心理出现问题。5.经济压力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问题。由于学费上涨, 高校也出现一些经济困难学生, 而贫困生更容易在学业、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 心理的自卑感也对其成长和心理健康不利, 如果学业表现不佳的话, 在就业方面, 他们有时会因为无法满足家人的期待而承受较大的压力。

(三) 元认知的心理学理解

元认知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近40年来, 研究者们围绕元认知开展了大量研究, 使其逐渐成为当前心理学, 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Flavell (1981) 将元认知定义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也就是说, Flavell认为元认知可以用来指两种现象, 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 二是对认知活动的调节。按照Flavell的观点, 对元认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方面, 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体系, 反映个体对认知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另一方面, 也可被理解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即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所作的调节, 这也是当前关于元认知含义的一种广为接受、广为引用的观点。关于元认知结构, 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Brown (1987) 、Barker (1994) 认为:元认知是指意识到的关于认知的知识和认知的监控, 即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两部分, 这一观点被称为元认知结构的二分法。从而可见, 元认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 假如能提高大学生操作元认知的能力, 就可以使得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目前, 大学生元认知知识贫乏、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 面对这样的现实, 就要求心理学老师指导帮助。

(四) 让大学生学会元认知的疗法,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1. 教会大学生一些心理知识, 引导他们进行元认知知识的操作。

元认知就是进行自我认知的认知, 所以有必要给大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学常识, 在他们掌握了心理学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来进行自我认知的认知, 如果他们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 就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和人际交往, 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规律, 针对自己的记忆品质, 运用记忆规律, 来解决记不住, 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如果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知识, 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 学习了有关气质、能力和性格的个性知识, 就可以了解自我的个性特征, 从而学习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个性, 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此外, 在学习元认知知识的同时, 应该格外关注考试焦虑对于元认知的破坏作用, 尽量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否则, 尽管学生具有较好的目标定向模式和归因模式, 这两者对于元认知活动的积极促进作用也会被考试焦虑的消极作用所中和、抵消。

2. 教学生学会调节自我情绪、控制不良的情绪冲动, 引导他们进行元认知控制的操作。

对于自己的情绪是否正常以及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 许多大学生既不能正确认识, 也缺乏必要的调控情绪、情感的技能技巧。因此, 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 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维护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人不仅要有感情, 还要有理智。如果失去了理智, 感情也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陷入消极情绪而难以解脱时, 应有意识地用理智去控制, 这又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自由联想。让学生坐在安乐椅上, 尽情倾诉他想要说的话, 老师对学生讲话的内容不加评论, 只是鼓励他大胆诉说, 基本原理是让学生将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隐私痛快的诉说出来, 从而使心理的重负得以释放, 使心理问题得以康复, 达到心理平衡。 (2) 自我激励。这是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的又一良好方式。恰当地运用自我激励, 可以给人精神动力。当一个人在困难面前或身处逆境时, 自我激励能使你从困难和逆境造成的不良情绪中振作起来。 (3) 心理换位。这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所谓心理换位, 就是与他人互换位置角色, 即俗话所说的将心比心,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 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样就有利于防止和消除不良情绪。 (4) 升华转化。就是发掘调动思想中的积极情绪, 抵制和克服消极情绪。将痛苦、烦恼、忧愁等消极情绪升华转化为积极有益的行动。 (5) 身体放松并转移注意力。过分紧张、恐惧的时候, 可通过身体的放松来缓解心理的紧张。可以深深地吸一口气, 然后慢慢地呼气, 这个过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松, 同时不断地暗示自己放松、放松, 可重复这几个步骤, 直至缓解一些不良情绪, 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并停留一段时间, 或推开窗向远处望去看看蓝天、绿树, 闻闻花香。

摘要:文章从元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视角探讨心理健康的问题。元认知是调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对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应该教会大学生元认知技术, 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元认知,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1.

[2]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8, 1 (1) .

[3]Linda Baker, Fostering 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Volume25.AeademiePressINe.1994:201-203.

[4]Flavell J H.Cognitive monitoring.In:W P Dickson ed.Children 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New York:Aeademic Press, 1981.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认知心理,协同教育

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探究和思考精神越发重要,这就要求小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认知能力,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为此,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模式。

一、实现小学教育与学生认知心理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认知心理主要是指学生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关于认知心理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一种主观层面的意识,它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反作用。以小学生来说,正确的认知心理相当于积极的意识,可以对学生主体的学习行为产生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认知心理主要由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所决定,学生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会获得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在不同的精力中获得一定的知识。而这种心理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偏好。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学生认知心理所产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价值,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意识与学习行为脱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协同教育将学校、家庭、社会等几方面视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不同的部分担当着不同的功能,需要共同合作、互补以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小学教育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教师的教学工作被视为协同教育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更好的实践素质教育。

二、小学教学与认知心理协同教育的具体策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并没有良好的协调学生认知心理与教学工作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小学教学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教师注重教授知识,但是很少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使“教”与“学”这二者脱离。

为了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认知心理的协同教育,首先,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二者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学生认知心理对于学习效果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析他们擅长学习什么知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同时,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喜好。教师需要逐渐转变传统教育管理中权威性的地位,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此分析学生的心理认知情况,并在教学环节中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地位,鼓励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上课之前,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明确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将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事物结合起来,加强知识点与学生的联系,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认知心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比如对知识是否感兴趣、回答问题的情绪是不是很高,等等。并据此适当的引出教学问题,鼓励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讨的讨论,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做好教学辅助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答他们的问题。

在课后时间中,教师需要适当鼓励学生进行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更深层析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加积极的认知心理。这种认知心理将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使之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更加积极、努力的一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中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认知心理都可以被视为协同教育的重要体系。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态度和观念,充分尊重并调动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学生达到认知心理和学习行为的统一,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春民,刘东升,颜景玲等.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

社会认知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10篇

一、社会认知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社会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与自我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的加工方法与形式,是一个人思想观点、思维方式、是非标准和基本信念等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过程中的集中体现。这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外显信息加工和内隐信息加工。外显信息加工是指个体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加工,它能被人觉察,容易获得反思与自省;内隐信息加工是指个体隐性的、自动化的加工,它虽是个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却是人们社会信息加工最主要的形式。

人的社会认知方式是在其自我图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图式是关于自我认知的类化,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能组织、引导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既包括对自己经历过的,与自我有关的具体事件和情境的表征,也包括自己和他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后评价,以及重复出现的分类基础上产生的更一般性的表征。个人的自我图式一经建立,就会发挥对社会信息的作用。它将决定信息是否被注意,怎样被建构,给予多大的重视和将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因此,自我图式本质上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和行为信息的载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认知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认知方式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提议。在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中可以找到他的雏形[1]。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克(Beck)在对情感失常和异常的患者进行长期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认知因素是造成这些病症的关键所在[2]。心理治疗专家埃理斯提出的ABC理论进一步证实社会认知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按照他的观点,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经常受这些想法困扰,容易形成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而这些非理性想法其实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正确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3]。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不正确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选择。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正确地筛选与分析信息是社会信息加工的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大学生的信息选择存在如下特点,即符合主体意愿的信息会被其选择甚至放大,而不符合主体意愿的信息则往往被其忽略甚至拒绝。第二,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评价。社会认知方式具有评价性,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例如,同样是交通肇事,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救人性命,但药家鑫交通肇事后首先对被害人做出的评价是,农村人很麻烦,为杜绝后患不如故意致死省事。第三,它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情感体验。社会信息情感作为一种持久的、稳定的反映社会信息本质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一旦形成便产生极大的情感效能,这种效能不仅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兴趣度、鉴赏度和使用度,更让社会认知方式具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4]。第四,它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不同的社会认知方式,也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而行为方式的固定化和自动化,则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有的人开朗、乐观,凡事都爱往好处想;有的人悲观、厌世,总感到别人和自己过不去;有的人自信、坚强,即使身处逆境也勇往直前;有的人消极、懦弱,总是瞻前顾后、杞人忧天。

三、社会认知方式的升华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

(一)从社会认知方式的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装

在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社会认知方式的水平和成熟度往往是制约心理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大学生的大脑不断地重装操作系统,使其了解社会认知方式的作用及其心理过程和运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进行自我心理素质训练。

对于前者,实际上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一种普惠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知识层面,采用大规模的班级集体授课形式是有效的,重点调整原有的社会认知方式中外显的信息加工过程。首先,在这类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加工习惯是前提。所谓的信息加工习惯,不仅包括有效满足自身获得信息的需要,也包含对信息加工的积极情感体验。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加工的自我调节能力。教师不仅要讲授基本的处理社会信息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大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合理的情绪管理能力。第三,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信息加工品质,主要是指大学生信息加工要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具有健康的倾向性。

对于后者,实际上是针对各种有心理困扰即认知失真的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养成教育,属于实践层面,目的在于改变嵌入在社会认知方式中那部分内隐信息加工的过程,采用个别或团体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有效的。由于认知失真具有无意识性、自动性、功能性,所以克服认知失真首先要使无意识意识化。一般而言,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步要实现表面的顿悟。这种顿悟虽然不能导致人格的改变,但却可以使之了解到自己的社会认知方式有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他生活产生的困扰。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洞察。即了解我们会在生活中选择某些事件来困扰自己;了解我们最初获得非理性信念的方式,以及如何选定并保持这些信念;了解要改变我们的社会认知方式,不需要神奇的方法,只需要乐于去行动、去练习。著名心理学家埃里斯发明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训练方法,如“驳斥非理性信念”、“改变自我告知内容”和“幽默的使用”等。

(二)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认知方式升级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认知方式进行重构、优化和升级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层面上的社会认知方式着重凸显三个特点,即积极性、客观性和灵活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会积极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往往恰恰相反。贝克在对忧郁症的研究中发现,有忧郁倾向的人较容易使用自我责备和自我反对的图式,虽然在生活的许多层面上,他们都能采取理性和逻辑的态度,可在评估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时,却倾向于做出悲观的、不合逻辑的推论[2]。事实上,在生活中,常见一些学生一次失恋或者考试不理想就对自己全盘否定,这种“举证谬误”———在未拥有充分证据之前就骤下结论或“选择性萃取信息”———只注意到符合其自我失败图式的相关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社会认知方式的消极表现。改变这种消极表现的关键在于让大学生养成表达有正向自我概念的社会认知评价。

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由认知的选择性而带来的心理过滤,往往使人很难做到客观、全面。特别是对阅世不深、生活单一、受到的正面鼓励多、遇到的挫折少的大学生来说,把想象当事实、好高骛远、绝对化思维的情况更为普遍。在学校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学,他(她)们总感到自己吃亏,总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所以总是牢骚满腹,对同学充满敌意。事实上,这完全是认知失真导致的错误结论。然而就是这种错误结论引发的片面认识,使很多同学终日无心学习、郁郁寡欢,甚至最终走上自杀或杀人的道路。

健康的社会认知方式应该具有灵活性。由于知觉的恒常性,许多现象习以为常后,就会成为一种“成见”,一种“刻板印象”。这种“成见”和“刻板印象”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独断专横的内心指令,使本来只是一种愿望的事情,表现为“应该”、“必须”等不留余地的要求。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存在着大量这样的“应该”和“必须”。例如:“我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我应该做好所有事情”,“他说他爱我,他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等。在这种专横的“必须”要求下,许多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形成强迫性人格,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摘要:社会认知方式是个体对与自我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加工方法与形式。在现实生活中, 不正确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具体表现在社会信息选择、社会信息评价、社会信息情感体验以及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因此, 应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社会认知方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社会认知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美]Jerry M.Burger;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19-120.

[2]Beck A.T.Cognitive Therapy and Emotional Disor-ders[M].New York:American Library.1979:200-203.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34.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动画音乐 儿童早期音乐心理 充实体验 提升认知力 加强记忆

动画音乐具有生动形象的视觉特征,同时配以好听的音乐使听觉器官也得到了享受,动画音乐对于儿童早期智力的开发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途径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充分开发其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的能力。

一、动画音乐有助于增强儿童早期的音乐体验能力

动画音乐可以丰富与充实儿童的音乐体验,这主要是因为动画音乐将生动的形态与好听的音乐融合到了一起,使画面具有了听觉的生命力,而听觉又获得了多姿多彩的神韵,这就给儿童呈现了一个更加直观和鲜明的音乐形象,充分拓宽了音乐的表达空间。

一般来说,儿童之所以会对动画音乐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是因为儿童本身与动画音乐之间存在一种供需的相互关系。动画音乐之于儿童,是一种音乐的表现的形式,在儿童看来,动画音乐就是现实音乐的代表,在聆听中可以自觉地感受到创作者在创作音乐时的所倾注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领悟,也会给儿童带来相同的感受,使其陶醉其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识。动画音乐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作用来影响儿童的情感情绪的,在观看和聆听中丰富和充实着儿童的内心感受,虽然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也会形成特定的情绪体会,例如儿童可以从中分辨出动画角色的情感状态,分辨出其角色行为的对和错。动画音乐中往往使用不同的乐器来进行演奏,根据情节的缓急,音乐也有所不同,而儿童却可以通过音乐的差异判断剧情的节奏。例如在观看风靡国内外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时候,当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时候,为羊群配的音乐是积极向上的欢快的音乐,儿童就可以从中感受到争议力量的鼓舞,而为灰太狼家族配的音乐则是听上去比较滑稽诙谐的,体现其失败的沮丧意味,儿童就会感受到做了坏事是让人难过的事,从中体验到了音乐的内在情绪,一般儿童早期对音乐的感知多半是通过这种情绪的共振和共鸣来完成的,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感官刺激使儿童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情绪,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二、动画音乐有助于拓展儿童的音乐认知能力

动画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认知水平。早期的动画音乐使儿童充分体验到内在的情绪力量,丰富和充实了自身的音乐体验。动画音乐的特点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通过视觉与听觉的不断训练,儿童对音乐的认知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系统,同时利用动画音乐还可以扩大其接触事物的范围和领域,这样就可以对其智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

动画音乐形式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将语言和音乐结合到一起,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符合。儿童在认知水平发展的早期,先接触动画音乐可以充分学习动画角色的语言,包括词性、语法和语气等,这些语言的特征又与音乐相联系,具有了音乐的韵律性,朗朗上口,非常好记。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儿童的心理年龄与认知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对动画音乐的理解能力就会越来越深刻。动画音乐本身的特性使儿童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形、声、意的统一体,但是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通过各自的路径对儿童的认知水平起着影响作用。儿童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音乐将剧情与画面联系到一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音乐节奏的区分和对节拍的把握可以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实践证明,儿童比成人具有更为活跃的信息组织能力。

三、动画音乐有助于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

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有效增强儿童的音乐能力。音乐能力从专业角度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感受力,二是音乐节奏感,三是音乐记忆与表现能力。这三者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缺一不可。动画音乐可以全方位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对儿童的音乐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提高。

首先是可以增强音乐的感受能力。动画音乐由于是配合着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进行播放的,所以当儿童在欣赏故事中的角色扮演时,还能够透过音乐来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虽然不懂专业的乐理知识,但是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音调所代表的情绪表现程度有所差异,例如声音低沉的时候代表着难过忧伤等,而声音高亢的时候则是非常愉快的情绪表现,通过对变调的把握来体会内在的情绪变化,也有助于儿童使用不同的音色去表现内心的感受,这是音乐能力最基本的体现。

其次是通过动画音乐有效提高儿童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动画音乐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这是因为角色具有很强的动作性,非常的活泼可爱,动画音乐与之相匹配,也非常具有节奏感,而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所以动画音乐在潜意识中可以引起儿童的共鸣,在儿童还不知道什么是音乐节拍的时候就会跟着动画音乐打拍子,这就是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节奏感的实例。最后通过动画音乐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记忆与表现能力。儿童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在听到喜欢的音乐时都愿意进行模仿,特别是对动画音乐,很多儿童还没有识字的能力,却可以唱出大段的歌词,这就是靠音乐来加强的语言记忆,二者之间有着共通性,在模仿的过程中必然会加进一定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是音乐表现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画音乐对儿童早期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现阶段的儿童音乐教育中,也广泛使用到音乐心理教学的原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毋庸置疑,动画音乐可以给儿童早期视觉和听觉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对其往后的音乐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动画音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拓宽儿童早教的渠道和手段,开阔新的培养思路。

参考文献:

[1]马东风.音乐试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J].交响,2009(16)

[2]武敏红. 音乐情绪情感与个体反应对心理治疗的作用[J].音乐创作,2010(35)

[3]于润扬. 音乐认知: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及其教育启示[J].黄钟,2005(11)

认知心理与安全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认知,精神卫生,统计学,学生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人的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现代高等教育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我国研究者较多地从一般心理健康、性格特征、情绪情感等方面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涉及认知控制功能。研究方法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其他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等,采用次数不到总论文篇数的1%[1];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人更少。

认知灵活性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调节其他认知及情绪过程的关键要素。笔者采用改编的注意瞬脱[2](attentional blink, AB)范式中的定势转换来考察大学生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以后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认知控制功能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学生38名,其中女生22名,男生16名。年龄为18~25周岁,平均20.5岁。均为右利手,裸眼或矫正视力≥1.0,色觉正常。无脑损伤或精神病史。每个被试均在实验同一天内完成SCL-90症状自评量表。

1.2 刺激材料与仪器

刺激在17寸彩色显示器上呈现,1 024×768分辨率,85 Hz刷新率。RSVP刺激流有20个项目,在黑色背景的屏幕中央呈现,由大写字母(去掉“I”,“O”及“Q”3个字母)及数字(去掉“1”和“0”)组成,其中有一个唯一的红色字母为T1,其他项目均为白色。刺激项目的高和宽大约为1°视角,红色字母后面的白色数字为T2。每一项呈现82 ms,中间无空屏间隔。T1可以随机地在RSVP流中的第5,6,7,8项目位置上出现。被试在键盘上反应。

1.3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4(D1类型)×3(目标呈现异步)被试内因素设计。第一个因素D1类型有4个水平。D1为在T1之前呈现的特殊干扰项,有4种情况:无D1(T1前不出现特殊干扰项,即只有大写字母普通干扰项);数字D1(D1为另一个2到9之间随机选取的阿拉伯数字,并且不与T2重复);汉字D1(D1为二到九随机选取的汉语数字,且表示的数值不与T2重复);符号D1(干扰为键盘上的常用的符号。例如,“*”,“<”,“>”)。D1与红色字母(T1)间总有一个普通白色字母干扰项。另外一个因素为目标呈现异步(target onset asynchrony, TOA),有lag2,3,8三种情况,分别指T2在T1后第2,3,8个项目位置上出现。每一种条件组合有32个试次,整个实验共384试次,分8段进行,段间有休息。在正式实验前另有40试次练习。

1.4 实验程序

每一个试次均由被试按空格键开始,开始后先呈现“+”注视点1 000 ms,然后呈现RSVP刺激。要求被试在RSVP刺激流中搜索2个目标,即红色字母T1和红色字母后的数字T2,忽略RSVP其他项目。RSVP呈现结束后按顺序呈现T1和T2的选择画面。被试按提示从8个备选项中选出目标。选择时不要求速度,但要求尽量避免按键错误。

2 结果

2.1 瞬脱量

T2的瞬脱程度用瞬脱量表示,用以下计算方法得出。先把T1报告不正确的所有试次删除(共去除16.3%),计算T1正确报告的试次中T2正确率(T2/T1%),再用下面公式计算瞬脱量,公式为瞬脱量=(T1%-T2/T1%)/T1%×100%。瞬脱量的值越大表示瞬脱程度越大,亦即T2正确率越低(见图1)。

对瞬脱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D1类型主效应显著,F(3,111)=48.59,P<0.01。数字D1瞬脱量最大(39.2%),符号D1最小(14.3%),汉字D1(18.1%)与没有D1(16.8%)居中。Bonferroni校正两两比较显示,只有数字D1的瞬脱量的绝对值显著大于其他3种情况(P<0.05),其余两两比较均不显著(P<0.1)。TOA主效应不显著,F(2,74)=1.03,P>0.1。但是D1类型与TOA交互效应显著,F(6,22)=4.09,P<0.01。从图1可见,汉字和数字D1都在瞬脱期间(lag 2和3)造成更大的瞬脱量。

2.2 心理健康测试结果

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敌对与恐怖这2个因子得分性别差异显著,分别为F(1,36)=4.49,F(1,36)=4.50,P<0.05。均是女性大学生平均值高于男性大学生。其余因素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瞬脱量与心理健康测试的相关分析

分别对各D1类型与无D1条件的瞬脱量差值,以及各D1类型间的瞬脱量差与SCL-90测试各因子得分作相关分析,见表2。

注:*P<0.05;**P<0.01。

分析结果显示,SCL-90测试得分与数字和汉字2种D1条件下的瞬脱量差值在TOA为lag2时相关最高,尤其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以及总分与之相关达显著水平。

3 讨论

由D1所引起的负性定势是一种针对D1类别的抑制,抑制同类别元素的提取加工。而当此类别元素作为目标出现时,必须克服这种抑制定势,及时转换成正性定势,即加强这一目标的加工。如果不能及时转换定势,则瞬脱量将显著增大。因此,D1造成的瞬脱量变化程度可以反映定势转换的灵活程度,瞬脱量受影响的程度越小,说明认知灵活性越高。相关分析显示瞬脱量变化程度越小,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这符合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预期。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显著的相关关系都出现在当TOA为lag 2时,这时2个目标之间只隔1个干扰项。根据注意门控假说,注意门控被T1打开之后,立即又被位于lag1的干扰项关闭。这时候T1正在进入瓶颈加工阶段,占用着大部分的加工资源。这个过程需要在注意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完成2种转换:一是门控的开放和关闭,一是对T2的定势转换,因此能很好反映认知灵活性。此时瞬脱量变化与心理健康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认知灵活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显著的相关关系。

前人的研究也发现了强迫、抑郁等障碍与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如Okasha等[3]认为,强迫性障碍患者存在多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执行功能的障碍是主要的,并影响其他认知功能。闫俊等[4]认为,强迫性障碍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表现的一种疾病,患者在解决问题和执行某个行动上表现出反复的怀疑和不确信,在明知原因和结果的前提下不能忽略无关的因素而仍固执于一种行为模式,是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低的一种表现。与这些针对患者的研究相一致的是,本研究显示,正常大学生被试的强迫因素得分与执行功能中的认知灵活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Fossati等[5]认为,抑郁症患者除情绪障碍外,还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脑功能全面损害,特别是以执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额叶损害。曹燕翔等[6]用WCST卡片测验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抑郁患者在WCST中完成分类数显著减少、第一次分类中错误数显著增加。本研究也观察到正常大学生被试的抑郁得分与认知灵活性有关。

本研究只是从执行功能中的认知灵活性这一个方面来探

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执行功能包括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3个方面,而且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关于执行功能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众化,正常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芮雪,姚本先.近十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概观.航海教育研究,2006,3:22-24.

[2]RAYMOND JE,SHAPIRO KL,ARNELLKM.Temporary suppressionof visual processing in an RSVP task-an attentional blink.J Exp Psy-chol Human Percep Perform,1992,18(3):849-860.

[3]OKASHA A,RAFAATMM,MAHALLAWY N,et al.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Acta Psychiatr Scand,2000,101(4):281-285.

[4]闫俊,王玉凤,崔玉华.强迫性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7):492-495.

[5]FOSSATI P,ERGIS AM,ALLILAIRE JF.Executive functioning inunipolar depression:A review.Encephale,2002,28(2):97-107.

上一篇:工业生产下一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