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2024-08-31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精选10篇)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第1篇

关键词:经济领域,社会问题,高校,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与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一样,都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而庞大的道德系统,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它既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又是社会衡量一个人行为对错、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的价值标准,实际上界定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新旧观念不断冲突、新旧利益不断调整、各种思想文化不断激荡。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道德建设,提高道德水准,显得紧迫而意义深远。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校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自始至终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社会问题就是影响与制约的因素之一。新时期由于我国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经济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在社会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1)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概念。经济领域的社会问题是社会问题的类型之一。

1 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

经济领域中的社会问题很多,这里仅就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1 贫困问题

所谓贫困问题,从最基本的意义来说,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是2008年确定的,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1196元。中国将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1500元,这比2008、2009年1196元的贫困标准提高了25%。标准的提高可能致贫困人口增至上亿。据统计,在我国各类高校的大学生中,来自贫困家庭的约占学生总数的24%,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1.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

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是遵循着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思路展开的。目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模式,一方面调动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使得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日益突出。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基尼系数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在2000年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调查。据其调查,我国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1.3 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问题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重要的机制,是其他市场经济规律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竞争秩序一旦遭到破坏,便会引起市场运行规律的扭曲,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是刚刚起步,在制度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给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如网络的恶性竞争、商业贿赂等。这些行为破坏的不单是经济秩序,同时还冲击着人们固守的道德底线,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造成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

1.4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诱发的物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问题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它的动力之一就是资本无限增值的欲望和个别资本相互间的竞争。市场——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因此,它极容易诱发一些人的物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导致价值理性弱化,社会关系物化导致道德情结谈化,个体主义膨胀导致集体主义虚幻化,享乐主义盛行导致艰苦奋斗精神边缘化,这是任何形式的市场经济都无可免却的消极作用。(2)

物质主义就是以金钱、财富作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其突出表现就是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用金钱、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人格、权利,甚至人际关系商品化。利己主义就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生活态度,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经济上表现为追逐经济利益时不惜伤害他人、社会利益。而享乐主义则是一种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以求乐避苦为生活和行为准则。物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在物产丰富的时代更易泛滥,从对象上看,不分阶层,不分穷富、不分地位高低。当今“三大主义”也在大学生当中滋生和蔓延。

1.5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买房难”的民生“四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遗憾的是,随着改革向纵深的不断推进,中低收入群体“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买房难”的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千方百计地在解决这些问题,可要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却是困难重重。

2 经济领域社会问题对高校道德建设的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

2.1 使部分师生对高校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产生怀疑

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道德,是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传承的道德,其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受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的影响,却让部分师生对这一先进性产生怀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思维上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常以偏概全地看问题,认为党倡导建设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唱的一种高调,看到的骄奢淫逸的现象让他们不相信有艰苦奋斗,认为要艰苦奋斗也只是为了个人;看到的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的现象让他们不相信有廉洁奉公、清风正气;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他们认为法律是软弱的,美德是苍白的,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是很难的。

2.2 使部分师生在道德的价值选择上感到困惑

“社会主义道德”实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一种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里实施正面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经济领域的社会问题却对这一正面教育产生巨大冲击,让“象牙塔”里的部分师生也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选择上产生困惑,甚至动摇。他们认识到高昂的学费对贫困大学生发展的限制,也对收入分配领域中贫富差距问题非常关注,甚至认为这就是两级分化;另外,因住房制度的改革、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造成的生活负担的加重,更让他们倍感无奈。

2.3 使部分师生的道德感产生弱化现象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活动出现了大量不讲信用、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这些行为对高校师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经济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告诉他们似乎只有适应这种扭曲的经济秩序,人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并有可能发展得更好。正是在这样一种认知下,大学生在选任学生干部、考试、升学、入党、就业等用“潜规则”办事的现象日益增多,道德感产生弱化现象。

2.4 使部分师生在利益观念上滋生物质主义倾向

笔者通过对本校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关于金钱(物质)是人生的决定因素,完全同意的占4%,基本同意的占28.6%,说不清楚的占34.5%。大多数人相信“金钱不是万能,但没钱万万不能”。商品意识、合理的利益观念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中基本的组成要素。对老师而言,对教师职业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理解的已经是凤毛麟角,收入相对稳定并较高是大多数人选择教师职业的最主要原因。高校师生在利益观念上的物质主义倾向给高校道德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 经济领域社会问题对高校道德建设影响的特征分析

(1)多样性。社会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必然形成各种思想观点。经济领域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其对道德建设的影响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外化为道德意识的多元性。我们要把握高校师生道德意识形成、变化的外部客观因素,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客观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高校道德建设活动,增强其有效性和科学性。

(2)渗透性。事物的发展必然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济领域社会问题对高校师生道德意识的影响不是突变式的,而是具有渗透性的特点。这一影响过程是人的道德社会化的必经阶段。

(3)互动性。个体道德的社会化,是有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人与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交往的一种过程和结果。一方面,经济领域的社会问题通过社会实践影响每个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个体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影响,反作用与社会经济环境,构成双向互动的过程。

(4)复杂性。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活动更加广泛,经济领域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道德建设产生新的、更加复杂的影响。

4 对策

4.1 不断加强师生的道德教育,建设良好的学风、教风、政风

首先,必须抓好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各类高校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不断加强理想信念的引导,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其次,必须抓好教师的学术道德教育。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学术功利主义严重,学术行为不端,有的教师同行相轻,学风不民主,甚至压制学术自由等。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规范学术行为,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促进和保障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的要求,加强教师的学术道德教育,坚决纠正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其次,必须抓好管理干部的政德教育。高校管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当好师生公仆,自觉勤政廉政,坚持修身立德,严于律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师生。(3)

在高校,只有道德教育上去了,才能形成严谨的学风、务实的教风、勤廉的政风。但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还必须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态度或价值观的教育,在直接的道德教育方式之外,可多尝试间接的道德教育模式,即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教育对象进行道德渗透。

4.2 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道德建设的有机融合

高校推进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力求把道德教育有机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去。首先,通过设置道德教育专题,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和课时。让大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断加强了理想信念的教育,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其次,要积极开展反道德失范形势教育,结合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分析,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失范现象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现象,产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多种多样。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党推进道德建设的决心与信心。再次,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辩论研讨等加强学生对道德建设的认识。总之,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道德建设的有机融合,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重点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廉洁操守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

4.3 利用多种载体,拓展宣传阵地,务求道德建设取得实效

学校组织、宣传、团委、学生工作等部门,要不断利用多种载体,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中去。一是通过网络如QQ群、微博等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传媒工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在道德建设上发挥的新作用,通过开设符合师生员工兴趣爱好的专栏、专题、网页、道德论坛等手段,广泛宣传道德标兵,使网络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阵地、思想阵地和精神阵地。二是通过大学生社团,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的、以弘扬高尚道德为主题的报告会、读书会、研讨会和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论坛、辩论大赛等既严肃又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反道德失范的意识。三是通过与学院(系)的密切配合,开展与学生党支部共建活动。在考察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反道德失范教育。组织大学生党员编写有关反道德失范的学习资料,刊出黑板报、墙报,举办图片展等,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建设氛围。

4.4 以制度建设为基点,建立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

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健全的制度是让道德建设在校园有效运转的根本。高校的管理制度主要有教学制度、财会制度、职称评聘制度、人事制度、请假制度、奖学金评审制度等等,在道德的建设过程中要把道德建设的具体目标、要求融人到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之中,让完善的、科学的、人本化的制度覆盖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但是,有制度可依仅仅是高校道德建设的基础环节,还必须做到有制度必依、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三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广大师生投入校园道德建设的信心,成功抵制经济领域的社会问题对高校道德建设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义良.和谐校园视野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2009(4):53-54.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研究 第2篇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问题被无数人探讨、研究,但是,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研究和了解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建立道德文明的和谐社会。本文列举了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表现,从分析不文明出游案例来寻找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改善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公共领域 道德缺失 道德文明 和谐社会

中国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华民族的气息蕴含着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传统美德。公共道德应该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根深蒂固,应该是永远不会缺失的品性。但是近几年来,各种公共道德缺失的事件相继报道,道德滑坡、道德沦丧、公德缺失等词语铺天盖地,近乎成了我国社会当前道德水平的代言词。如此情况面前,我们应该进行一番沉思反省,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现在在哪里,什么致使了我国公共领域道德的普遍缺失,而我们又该怎样挽回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一、公共领域含义及基本特征

所谓公共领域[1],指的是与私人领域相对应,公民自由参与公共事务的场所,它明确显示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具有的权益,更是民主表达的公共空间和公共利益的来源。作为现代社会中社会与国家之间相互衔接的一个良好中介,公共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家尤而根·哈贝马斯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论文《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对公共领域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他对公共领域的定义是:“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利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利机关展开讨论。”

当前我国公共领域所呈现出的各种特征,是在特有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特征中相应作用下产生的[2]。其特征可以概括为现代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这相互联系相互约束的三个方面共同表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领域的特征。

二、公共领域各方面道德缺失的表现

公共领域是一个很广泛的领域,所以公共领域方面道德缺失也表现在不同的

湖州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方面。

(一)社会公共生活方面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存在很多的道德缺失现象。比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脏话现象,不顾他人当众抽烟现象,不注重保护环境乱扔杂物现象,破坏公共秩序插队现象,就餐时大肆铺张浪费现象等等,这些都是公共道德缺失的表现。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出现在我国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体现了我国社会群体的整体道德缺失现状,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经济高速的发展,让整个社会都陷入了一种盲目、狂热的不健康状态。

(二)社会经济方面

在市场经济方面,这样的道德缺失现象同样严重。近年媒体曝光的虚假广告、伪劣产品案件数不胜数:大头娃娃,三鹿奶粉,双汇肉、地沟油等等食品安全问题,都体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引发了道德流失。

不仅在食品安全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其他的虚假产品,假文凭、考试作弊、偷税、虚假广告等,还有多年来让人们一直深恶痛绝但又屡禁不止的盗版,不仅有盗版的商品甚至出现了盗版的广告明星,这些都是我国社会道德滑坡的体现。

社会经济中诚信的缺失也愈来愈严重。人们愈来愈追求物质的富有却丢失了我们最根本的品德。诚信缺失的病毒在持续地侵蚀着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

(三)虚拟网络方面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公共交流平台。但是,网络的发展在带给社会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3]。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获得与传递高速化、灵活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全的网络游戏、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等问题。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带来很消极的影响。他们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缺乏一定的判断辨别能力。在繁重的学习生活压力之下,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类血腥、暴力、色情题材网络游戏,非常容易迷失其中,不可自拔,甚至毁害一生。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哗众取宠的虚假信息也给社会公共秩序带来危害,给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网络诈骗不仅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更危害他人的财产生命安全。这都是由于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造成的。

三、从不文明出游中分析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根源所在

不久前,国家旅游局网站发布了一条警示消息,据韩国济州道警察厅通报,近来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和违反韩国法规的行为频繁发生,如横穿马路、在禁烟区吸烟、乱扔烟头等,严重扰乱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6月16日发生在三亚东海的“暴力合影”更是让人们震惊引人深思,一只

湖州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受伤的海豚在三亚大东海搁浅,如此情形游客并不是忙着为海豚实施救护,而是纷纷与海豚合影,甚至为“便于拍照”而将海豚抬出水面,最终致使海豚因呛水抢救无效死亡。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而这些不文明的出游行为不但损害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时下,对旅游中各种不文明行为,讨伐之声不绝于耳,而想要遏制和消除此种不文明行为,就需要分析其产生根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不文明旅游的难题。

知名旅游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说:“旅游作为一种将消费者的需要、认同、情感和文化勾连起来的经济活动,是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外在呈现。将搁浅海豚抬出水面合影,无非是追求新奇、刺激的心理体验,却在无形之中将海豚至于死亡的边缘。这里面固然有动物保护知识匮乏的因素,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旅游消费文化的偏差。”

这种知识的匮乏,旅游消费文化的偏差体现出我国社会生活和消费文化中道德的缺失。这些不单是游客个人的因素,其根源在于社会体制、文化、教育、社会传统的因素。整体社会道德水平降低,公众对于公共领域道德的忽视,都是导致如此事件发生的原因。

民众公共意识的缺乏和道德准则的偏失,是根植在我们所处的国情和社会背景之下的,受多方面的影响[4]。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公民教育中、公共秩序维护范畴甚至反思公共空间的狭小和公民参与程度的不足,所有的探究方向都只能得到根本的结论:从根本上抓起,从本质上提高国民素质,从根本上改善公共生活秩序,根除国人社会道德理念的缺失和失范,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四、改善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现状的措施建议

从各种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社会现象分析可知,公共意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不深以及自身利益至上几方面导致了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因此应针对这几方面加以改善。道德不同于法律,他并不具备很强的约束性,因此,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还应设立法律给以约束,双管齐下,加以鼓励奖惩机制,由此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逐步提高公众的社会道德认知,改善公共道德缺失现状。

(一)教育引导:建立良好的德育体系

教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道德的传播也应该以教育为中介,通过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实现道德理想和道德习惯的传播发展。从小进行培养熏陶,辨是非分善恶,反复强化反复矫正,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用崇拜的力量引领人们追随道德榜样的脚步,从而达

湖州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到人人提高道德水平,人人以正身为荣,让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要选择性的吸收借鉴优秀的道德文明,继承优秀的传统道德同时大胆的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从而达到最好的道德教育效果,使得全民道德水平得到提高[5]。

(二)社会保障:建立社会赏罚机制

在我国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相分离导致了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的不公平。社会赏罚机制缺失也是使得道德逐渐下滑的原因之一。有效的社会赏罚机制能扬善抑恶,使人因德而得、因不德而失。这是一种有力的价值导向,能够有效的处理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

(三)约束机制:加强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法律约束

当人们对社会公德教育不理解,对遵守社会公德不自觉时,强制性的法律途径来约束公民的日常社会行为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法律规范是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通过立法,从具体细节执行上来要求公民遵守社会公德,可以有效的约束禁止非道德行为的滋生和蔓延。例如《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条文中可以写入对诸如破坏公共设施、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不孝敬老人以及乱贴小广告等等不文明现象的处罚措施,诸如罚金、行政拘留等等。如此来约束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行为,改善社会道德水平。

(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就是要对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每个人和每个机构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并提供给信用记录的使用者,使有不良信用记录者受到惩戒,使有良好信用记录者得到激励。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能有效改善公共道德缺失现状、提高全民道德水平。

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健全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化体系为基础,以实现政务信用信息共享和完善征信系统为目标,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和征信市场发展为重点,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构建“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使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全面改善,逐步提高全民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邹晓莉.公共领域与生活方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张翀.公共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3]刘佳炜,王雅博,吕荣慧.关于网络道德缺失的调查[J].青年记

湖州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第3篇

关键词:重要意义 重点任务 原则要求

1、充分认识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重要意义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两岁女童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碾压,18个路人先后经过却视而不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压。虽然悦悦最终被拾荒阿姨陈贤妹救起,但经过7天7夜的抢救后终因伤势过重,于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离开了人世。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关注和反思,它不仅拷问着许多人的良心,也凸显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雷锋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力促进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巩固发展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主流。

2、着力抓好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重点任务

2.1、围绕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决定着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培育良好道德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必须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抓起,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遵循。

要把道德教育贯穿活动全过程,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要充分运用多种渠道深化宣传教育,发挥大众传媒作用,通过通俗读本、公益广告、论坛讲座、展览征文等方式,深刻阐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进一步确立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尺,引导人们牢固树立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的观念。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到城乡基层巡讲报告,宣传凡人善举,传承道德力量,用榜样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激励人、感召人。

2.2、围绕加强诚信建设,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纽带。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安。人人重诚信、讲诚信,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健康发展。近年来,道德领域屡屡发生的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诚信缺失造成的。

2.3、围绕发挥重点人群的示范作用、基础作用,深入推进道德实践活动。道德建设重在养成、贵在践行。要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延伸到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拓展到非公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深入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类群体之中,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推进道德实践活动,既要扩大覆盖面,又要发挥重点人群的作用。要把提高道德修养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努力做全社会的表率。

3、准确把握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原则要求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是道德建设一项新探索,难度大、要求高,社会关注、群众期待。要确保这项活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必须遵循道德建设规律,把握正确方针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加以推进。

3.1、坚持重在建设、正面引导。道德建设是帮助人们确立正确道德观念、启发道德觉悟的过程。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要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着力提高思想认识,着力培育高尚品德,着力养成文明行为。要大张旗鼓地褒扬良好道德情操和良好道德行为,形成关爱好人、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伸张正义、扶危济困的积极性。要加强道德建设的制度设计,把道德建设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实施中,融入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通过法律的权威性和政策的导向性,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增强人们崇德向善的动力。

3.2、坚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系统梳理工作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准道德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要针对诚信缺失、公德失范等现象,多措并举、集中整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人民群众看到明显成效,感受到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3.3、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道德领域的问题成因比较复杂,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的问题属于思想认识不高、品德修养不够、自我要求不严,主要应当依靠教育引导、激励约束的方法,帮助人们自我提高;有的问题属于责任缺失、管理不严、行风不正,主要应当通过严明纪律、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予以整改纠正;有的问题属于道德沦丧、违法犯罪,必须依法严肃惩处、严厉打击。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每个城市、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一定要有的放矢、因地制宜,防止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

浅析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 第4篇

互联网新闻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 广大互联网受众破除旧有的新闻传播模式, 通过运用互联网传播新闻的特有优势, 在享受视觉和听觉所获得的阅读方式带来的全新感受时, 一方面以最短的时间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另一方面在获得新闻资讯的同时, 也在随时随地传播新闻资讯, 而且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新闻的迅速、立体、全方位的传播。然而由于一部分缺乏道德责任的新闻传播主体利用互联新闻媒介的一些独特特征, 在互联网新闻传播中不遵守本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丢失了起码的道德良心的现象。

二、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新闻快速地打破了旧有媒体的传播格局, 以爆炸性的速度和力度渗透到旧有媒体之中, 并且使媒体的传播广度得以延伸。但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新闻道德失范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存在着大量诸如虚假新闻充斥、传播及夸大不良信息、侵权问题严重等新闻道德失范问题。

虚假新闻是新闻史上的一个顽疾。网络因其传播主体的隐蔽性, 更是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温床。虚假新闻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新闻工作者主观上的原因。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新闻, 导致对新闻发布的时效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人员个人可能由于一些小的缘由, 比如惰性、赶截稿时间、采访相关人员不到位, 为尽快完稿再发布到网络上, 或者仅仅是为了把稿件“糊弄”得像样点, 因此产生了许多失实新闻的例子。当然, 也不能排除一些因为利益收买或外在压力而导致的失实, 不过, 整体上讲, 这样的情况数量并不太多。新闻界老前辈陆定一说过, 新闻工作搞来搞去, 还是个真实问题。千头万绪, 根本性的还是这一问题。因而,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点。

网络因其开放、隐蔽、自由等特点, 为不良信息提供了滋生和泛滥的温床, 从而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又助长了诸如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为主的黄色信息和以破坏社会和谐稳定为主的不良信息的传播。目前许多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上随时跳出的新闻网页上也充斥着诸多赚取眼球的黄色图片、广告及怪异猎奇的新闻报道。这类大肆泛滥的不良信息的传播必然扭曲人们的价值观, 尤其是对青少年人生观的培养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 在互联网上夸大负面新闻以吸引读者关注, 把个别现象典型化、扩大化、普遍化, 甚至反复的强化, 引起了社会恐慌。

目前, 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侵权现象。由于非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都未经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予以采编、发布新闻的资格, 因此只能以传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作为自己的新闻来源, 转发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有个别的新闻网站通过恶意地剪切和篡改他人的新闻作品并将其转载。这种网络侵犯著作权的现象多见于在商业性媒体网站上。网络新闻侵权还有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形式。而这些涉嫌新闻当事人个人名义和隐私的事件又由于网民和网媒从业从员的参与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给当事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

三、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 网络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隐蔽性

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由于其传播者的身份以及接受者的身份较之传统新闻媒体更加隐蔽, 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一些失范行为可以相对比较容易避开一些相关法律规范的约束和大众舆论的广泛监督, 甚至通过频繁快速的转播不良新闻而对新闻的受众产生恶劣影响, 网络新闻的受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相对隐蔽和更加便捷的环境接收网络新闻, 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新闻的侵害。因此, 网络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隐蔽性是造成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网络新闻道德方面的法律规范缺失

网络新闻道德方面法律体系还不规范, 是我国网络新闻各种不良问题频繁发生且不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新闻道德方面的立法严重不足, 而且执法也不严格。小型的五花八门的网站上抄袭主流媒体新闻、编造虚假新闻、夸大新闻事件及恶意转播暴力色情新闻屡见不鲜, 主流媒体网站上也时常见到不实新闻, 而且在这些网络媒体上也可能出现较强片面偏狭的倾向性, 误导广大受众。这方面国家没有严格的法律和法规给予规范和处罚, 对于情节严重的失范行为应该给予严肃的经济和刑事处罚。

不规范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 使网络新闻的自身规范主要依靠职业道德维系, 即使违反了相应的法规, 也只会受到微不足道的处罚。另外, 自律方面的不足, 也是一个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三) 网络新闻监督者把关不严

互联网这一载体具有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 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要对信息进行集中过滤和搜索。然而, 审查网络新闻工作量繁重, 新闻的审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和审查程序要求更高。审查时间紧张且审查任务繁重, 往往给虚假和不良网络新闻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网络新闻缺乏必要的审查程序, 这一漏洞为虚假网络新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四、治理互联网道德失范的措施

(一) 加强网络技术监控的提升和经营场所的管理

加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的提升和经营场所的监管, 尤其要加强对商业性服务的网络监管。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通过加强网络警察的设置, 及时地监控和跟踪网络犯罪行为。这样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 尽最大可能制止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 使破坏和损失降到最小化;二是通过加强对安全性能更高的网络监控软件的开发, 更加有效地监控网络新闻的安全性。三是研发破解软件加强对不道德行为的管理, 并对已造成的损失进行尽可能的的恢复。

(二) 加强相关网络安全法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网络安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严厉打击网络诈骗、传播不良信息以及侵犯隐私权等, 借此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通过网络安全法规法律的制定, 对网络出现的不健康内容进行监管和删除。与此同时, 建立高效的网络执法机制, 设立“信息高速公路交通警察”, 维护信息安全, 打击非法行为。按照信息网络的法律法规, 对违规网站给予严厉的处罚, 对已经发生的网络犯罪行为主体进行追捕并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另外, 利用对不法网络新闻媒体实行群众举报和突击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净化网络空间。

(三) 通过宣传教育培养网络媒体和网民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按照“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指导原则, 主要依靠舆论和规范来规范个体行为。一方面, 体现在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注重加强自身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网络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本着为社会公众负责任的态度推动网络新闻传播, 不搞私下交易进行不实报道, 对突发和重大事件的报道要严格做到准确、客观、公正。另一方面, 网民应该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 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扬弃, 自觉抵制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传播, 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 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以净化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爽.探讨目前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J].新闻传播, 2014 (3)

[2]何伟.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与对策[J].观察与批评, 2012 (26)

[3]陈亮.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 2009 (5) .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第5篇

公司从2月1日起,为配合公司重组需要,出港业务全面歇业,至7月3日实施一体化经营,并在同一天成立了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会,至此,的党务工作正式展开。至今,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仍处于刚起步的摸索阶段,接上级党委对于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工作部署后,结合现阶段各项工作重新启动的实际情况,党总支做了认真讨论,就如何在人员、场地相对分散的情况下开展该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现将开展该活动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上而下宣贯道德教育,加强开展教育治理

现阶段,公司仍有一部分员工在家待岗,一部分借调至兄弟单位,而与的人员对接也刚刚完成。针对这一特殊的.人员分布情况,我们决定由党总支牵头,两个党支部落实,分别在八月中旬开展了两次支部大会,会议上,首先由支部书记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宣传和推广,敦促每位党员同志应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增强道德意识,提升道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同时,在会上各位党员同志也结合自身业务岗位畅谈了如何在展开业务活动时,时时刻刻以“讲诚信、树新风”的原则规范工作,并引导身边的员工谦恭有礼、文明友善。

二、员工自律与日常监督结合,深入开展行业诚信

由身边党员带头,监督身边每一位普通员工,强化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时由党员推广及监督在岗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用自己优质的服务接受每一位客户的委托,提高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为公司的业务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公司业务特点,重点部门狠抓服务

根据上级领导对业务发展的指导方向,的业务重点将向物流解决方案及门到门物流服务转型,结合行业领域突出问题道德的治理和教育活动的展开,我们围绕“揽收货物、预定仓位、派送服务”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狠抓服务,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按时收揽货物,按时预定仓位,按时进行派送服务”、确保货物安全,提高服务效能、确保客户满意。提升服务能力、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组织建设,开展评议,树立先进典型

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为此,我们在党务工作办公室设立专门联络信箱及联络人员,并由各党支部书记负责将该工作长期、坚持做好,做规范。我们将不定期的开展一些评议活动,通过“自评、互评”等各种手段,对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道德评议,对日常工作中存在诚信缺失及公德失范的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同时对于在道德诚信方面的典型加以宣传及推广,使每一位员工在学习身边好榜样的同时,提升道德自觉,创先争优,自律敬业。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第6篇

新闻娱乐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了通常所谓“主流新闻”内容的比例,而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重点,但又不像一般娱乐新闻那样仅仅关注娱乐界的琐碎和明星逸闻,而是在政治、经济变局中挖掘娱乐价值。另一方面,表现在形式上,新闻娱乐化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悬念性和刺激性,贴近公众趣味和心理,试图走一种“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

新闻娱乐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势头,原因主要有:

(一)与公众的接受度高有关

观众、听众、读者的需求,给了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发展的空间。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趣味、价值追求也呈多元化形态。人们渴望从媒体获得周围世界变动的信息,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不再接受过去那种单纯政治说教意味浓厚的信息传递模式,而对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表现出广泛的需求。同时,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非常需要新闻传媒能为他们提供娱乐消遣功能。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许多人没有大块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经典,而更容易接受“快餐化阅读”的方式,新闻的娱乐化,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轻松活泼的文化休闲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公众缓解压力、放松娱乐的心理需求,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也就顺理成章地日渐壮大了。

(二)与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有关

在各级别、各类型媒体群雄逐鹿、残酷竞争的当下,“发展注意力经济”似乎已经成为各媒体生存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对于从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经营的媒体,“要有利润”已经成为各个掌门人的座右铭。只有创造出好的媒介产品,迎合受众需求,媒体才能生存下去。

二、需要提醒新闻媒体新闻娱乐化的底线不能突破

新闻娱乐化的理念和追求,已经渗透到众多新闻媒体中,这是一个事实。由于新闻娱乐化对于新闻传媒在赢得受众和市场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少传媒把它视为竞争制胜的灵丹妙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各种极端做法,甚至歪曲事实、误导公众,产生许多负面效应,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而这一规律,应该成为媒体从业者在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推进新闻改革过程中所应坚守的底线。

把握新闻娱乐化现象,激发新闻报道活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规范:

(一)改革主流媒体新闻报道模式

近10年来,体制外的民营资本背景或境外资本背景的各类媒体在大陆快速发展,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党报、官方电视电台等主流媒体市场。从中央到地方,不少党报发行量下降,主流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吸引力降低,似乎难以抵挡其他媒体娱乐化的新闻节目的冲击。但如果据此认为是“硬新闻敌不过软新闻、主流媒体敌不过其他媒体、严肃节目敌不过娱乐节目”,进而主张新闻媒体全面走娱乐化软性化道路,那是错误的。

对于某些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事实错综复杂、社会影响重大且报道时间要求低的综合性报道,在报道形式上可适当考虑采取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技巧性处理方法。例如,可以采用由点入面、由卷入事件的个体或场景人手,过渡至事件的详细过程展开报道,以此吸引并适应广泛的受众,特别是非专业、理解程度不高但有需要的受众,但这绝不是走过分软化的道路,硬性的严肃内容始终是主体。

(二)厘清大众化、娱乐化、低俗化之间的边界

由于市场化初期受众层次上的区分度大,受众信息需求和信息理解程度上的差异大,通俗化、大众化的媒体对于文化程度不高、有一定信息需求、理解程度不深的受众仍是必需的,但“软”是有限度的,不能一“软”到底,把大众化和娱乐化画等号。近年来,《大河报》、《南方周末》等以大众舆论监督、批评报道、平民维权见长的通俗媒体广受欢迎,不少最初以“软”起家的都市报,也纷纷开始转向追求和强化硬性内容的含量,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市场对媒介误区的“自然矫正”,适时适量增加普通百姓关心的硬新闻,也是通俗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法宝之一。

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可以增强娱乐性,而时政新闻、评论等内容依然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主流,且与娱乐化无关,落落大方、语言稳健的电视电台新闻播报方式依然具有生命力。这一方面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的探索就非常成功:这个娱乐化的新闻性节目,内容一般来自各地的“小”新闻,本身就是以“软”面孔出现,表现手法上采用“聊新闻”的方式进行播报,配上背景音乐,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收视率持续走高,得到了受众和专家两方面的高度评价。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与在新闻报道改革中“通俗而不媚俗”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有很大关系。

三、要坚守新闻娱乐化的底线,就要弘扬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从业人员要认识到,新闻报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节目,应该遵循应有的基本规律,保持新闻的基本功能,即“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引导公众”。新闻娱乐化终究只能是新闻传播的一种边缘化现象,而不应该成为主流。当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来越高,硬性新闻需求趋势日益强烈时,以“真实、迅速、客观、公正”取胜的新闻报道类型,依然是新闻传播的主体。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第7篇

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它作为一种新闻评论, 除了具备传统新闻媒体的基本特征—新闻性、政论性外, 还有着其它媒体评论无法比拟的优势。

1、时效性更强

与其他媒体相比, 基于网络便捷的技术手段, 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最快, 几乎是即时的, 因此, 网络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是最强的, 可以说, 在网络媒体评论中, 时效性已转化为即时性。这种即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发布网络评论的即时性, 网络评论稿件, 经鼠标一点, 几秒内便可完成上传, 新闻一发布, 网上的评论就铺天盖地而来, 评论与新闻发布几乎是同时完成的;二是受众反应的即时性, 当你发表评论完的瞬间, 后面就会有很多跟帖, 即时发表自己对该议题的看法和认识。杜骏飞教授曾在《网络新闻学》一书中这样描述“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 在网络上, 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网络新闻评论的即时性, 不但报纸杂志难以比肩, 连广播、电视媒体也自叹不如。

2、互动性更强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新闻评论是互动性最强的评论形式。过去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传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线性的传播模式, 普通受众基本没有自主话语权, 只能被动的接受而难以发布信息和意见。虽然近年来传统媒体比较注重互动, 开设热线电话、邀请嘉宾座谈、刊登读者来信, 但因受到版面、时空、受众等多方面的限制, 无法成为一种常态评论。而网民凭借网络这一双向交流平台, 既可以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在网络中, 网友之间、网友与媒介网站之间, 甚至网友与某个问题的专家、权威之间, 可以就某一话题开展激烈讨论, 进行同步的或异步的交互式沟通, 因此, 网络新闻评论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互动式评论”。目前, 国内的新闻网站都设立了与网民互动的新闻评论专栏或链接, 为社会各阶层的互动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窗口, 网络新闻评论互动的规模、广度和深度要远远大于传统媒体。

3、主体与意见更多元

传统媒体的评论作者基本由编辑、记者、特约作者和投稿的社会人士组成, 普通受众为身份所限, 很少直接参加评论。而在网络上, 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可能性、开放讨论平台及强大的搜索和超链接手段, 每一个网民, 不受现实社会身份、地位、职业、地域、性别的限制, 都可以成为评论的主体, 自由地发表意见。“在网络上, 每个人都可以是没有执照的电视台”,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上至国家领导人, 下至平民百姓, 无不关注网络评论。

在传统媒体中, 媒介掌握着“话语权”, 多反映“把关”、“过滤”后的公众意见, 公众往往被动地接受“把关人”过滤后的信息与观点。而在互联网上, 网络的匿名性, 使网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意识形态压力的潜在影响, 为网民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使网民能够没有太多的忌讳地畅所欲言。同时, 由于主体的多元化, 不同背景、职业的人, 其思维方式和角度也会有所不同, 这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立场、观点、表达方式各异, 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 网络新闻评论让传媒越来越接近“意见的自由市场”这个梦想。

4、话题更广泛

报纸、广播和电视由于受时空的限制, 不可能对每条新闻发表评论, 即使有评论, 受篇幅的限制, 很多内容也都未能展开。而网络存储空间的庞大性和时间的无限制性, 赋予评论主体更多的内容选择权, 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的论题极为丰富, 大到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 小到日常生活琐事, 事事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评论的选题。如新华网下设的论坛就包括“时政”、“国际”、“财经”、“两岸论坛”、“民生”、“军事”、“科技”、“情感”、“教育”等32个主题, 文章内容包容万象,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领域。

二、网络新闻评论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1、要理性看待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 其有利也有弊

网络新闻评论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广泛表达的话语空间。网民通过网络新闻评论既可以向政府传达自己的心声,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如今年的《小丫跑两会》, 通过网上的发贴, 征集网友最为关注的二十个民生心愿。又可以对身边不道德行为进行批判, 维护正确的道德观, 如杭州德加社区的“网上道德评议庭”论坛, 居民们可以上网随时对身边不文明行为进行评判。同时还可以宣泄情绪, 使社会情绪保持在理性水平, 网络新闻评论已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网络新闻评论的隐匿性、自发性、可控制性差, 网络新闻评论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有些网民不顾道德在网上发表一些非理性、偏激、不真实的信息, 有些甚至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 形成网络上的“言语暴力”, 造成道德失范, 如论坛《一塌糊涂》;多数网民发表评论没有经过思考, 而是遵循“羊群效应”, 看到几个网友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也跟着起哄, 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同时, 网络的开放性及对著作权的漠视, 网上侵权问题也十分严重。因此应理性看待网络新闻评论, 把握网络新闻评论的“度”。

2、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需要政府、媒介、网民的共同努力

对于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负面影响, 如果不加以规范, 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舆论环境, 对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 因此, 为了使网络新闻评论快速健康发展, 需要政府、网络媒介、网民共同努力, 对网络新闻评论进行有效的管理。

(1) 政府

首先, 政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监管网络新闻评论。目前, 我国对互联网的管理涉及多个部委, 如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文化部, 这种多个部门的管理可能造成职能上的“重叠”或“真空”, 因此需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其次, 政府应加强“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权威信息, 支持评论所倡导的行为和建议或禁止评论所批评的行为或现象, 引导社会舆论。最后, 政府应当建立规范、完善的互联网法规体系。政府在在尊重人民群众话语权的基础上, 还要通过法律法规对网络言论进行限制和规范。

(2) 网络媒介

首先, 网络媒体应当强化“议程设置”功能, 通过有意识地设计论坛的主题, 巧妙地过滤、选择评论来引导舆论。其次, 网络媒体应积极开设网络论坛, 增强品牌意识, 通过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栏目和形式, 将自己打造为强势品牌, 吸引更多的受众, 使自己在舆论引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网络媒体也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和规范, 建立论坛管理人员岗位负责制, 提高管理人员政治和业务方面的综合素质, 建立和完善网络媒体言论栏目及论坛的管理制度, 以加强互联网服务行业的自律。

(3) 网民

网民应当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在网上发表评论时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理性精神, 遵循版规, 注意在网上讨论、发表意见时的方法、方式和尺度, 使网络真正体现现代文化精神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精神, 把网络新闻评论构造成一个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

摘要:随着网民数量的扩大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媒体已成为公众传达心声、参与公共事务的新闻传媒公共领域。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新闻评论时效性与互动性更强、话题更广泛, 主体与意见更多元。网络新闻评论有利也有弊, 其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网络媒介、网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优势,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杜骏飞:《网络新闻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

[2]周灿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影响》, 《现代视听》, 2008年第3期。

[3]党子奇:《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强网络新闻评论的引导和管理》, 《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3期。

[4]王强一:《网络新闻评论及其品牌构建》, 山东大学, 2007年。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第8篇

新闻记者如何在真实报道中有失职业道德规范的?怎样规范和提升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制造和传播假新闻的原因

(一) 主观原因

新闻记者缺乏职业道德修养, 受名利驱动对新闻素材和内容的选择上就会明显倾向于他的利益方, 进而就会夸大、甚至制造无中生有的报道。有些记者, 好逸恶劳, 贪图享受, 不愿意下基层采访, 又迫于交稿的压力, 往往不注重去考察新闻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对现有素材盲目利用, 也会造成报道的新闻有失偏颇。这些主观上的因素, 追根究底是因为记者缺乏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深刻认识, 就造成了不求真求实的工作态度。新闻真实性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新闻事业性质上的最基本的要求。新闻记者从根本上缺乏求真务实精神, 则必然导致其主观工作态度的被动与堕落, 也就直接扼杀了新闻的生命, 所报道的假新闻更是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2007年7月8日,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纸做的包子》的报道, 后被查实“纸箱馅包子”为虚假新闻。这起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播出, 甚至被一些媒体转载转播, 进行炒作, 暴露出一些新闻从业人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淡漠、政治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 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 客观原因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 造成假新闻频繁出现, 客观

今年6月28日, 《温州商报》登载了《“朱小兵”来温“寻恩”网络推手温州炒作遇克星》的新闻。报道说, 一名自称来自湖北仙桃的青年“朱小兵”向媒体求助, 称自己12年前流落温州街头, 幸得一陌生小伙相助, 才踏上返乡旅程。如今事业有成, 他想委托媒体一起寻找这名温州好人。记者在协助“朱小兵”重拾当年的线索时, 却意外揭开了“网络狂人”朱光兵的面具。狂人背后, 是一连串的炒作……谎言被揭穿后, 他给记者发电邮称“记者太敬业, 网络推手温州遇克星”。如果, 商报的记者没有追踪新闻来源及真实性进行严格的把关, 很可能就让这个网络推手的如意算盘打成功, 新闻报道出去后再被读者发现其中有假, 在客观上便又生成为又一条假新闻。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

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新闻记者理应积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树立规范的职业道德。在采访中, 新闻记者要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 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廉洁清正、以身作则, 把握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客观公正地进行新闻报道。

首先, 新闻记者要树立正确观念, 端正工作作风和态度, 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观念, 其前提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要以新闻的社会效益为报道新闻的首要准则, 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闻的经济效益。要牢固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从采访到写作, 都要客观公正真实地去进行新闻报道。要有对社会和受众的责任意识, 端正工作态度, 用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实现新闻的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任务。

其次, 应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而报道假新闻的问题, 外在的监督约束与规范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现有的机制体制基础上, 应该进一步完善专门针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制度的建设, 可以包括具体的规章制度、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以及责权明晰的责任制度。除了内外部机制上的规范以外, 还应积极发动广大的受众对媒体进行监督, 让没有职业道德的新闻记者受到舆论的指责, 给予他们警告, 从而强化他们要坚持行业规范、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广播电视台)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新闻制作水平提升、记者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这些进步之外,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却出现了不应有的下滑趋向, 一些不良的新闻现象不断发生, 如假新闻的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记者发布假新闻有失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及原因, 对解决这类问题的相应对策进行思索和探讨。

浅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 第9篇

1 记者和记者职业道德

记者指的是在新闻行业中, 专门从事与新闻采集、加工和报道有关的人员。这是记者这一概念狭义的定义。而宽泛地讲, 新闻编辑和节目主持人也可以看作是新闻记者的范畴。该文对于记者的定义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因此, 关于记者的身份, 包括新闻编辑和主持人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对记者从业行为和职业道德的书面约束, 通过已有的实践、结合该研究者的思考, 当前记者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包括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要有坚定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二是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精神;三是要严格遵纪守法;四是遵循实事求是的路线;五是坚持客观和公正进行报道。

2 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有偿新闻现象屡见不鲜

有偿新闻是当前电视节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它指的是新闻机构在播发新闻时, 向要求播发者收取一定费用的这类新闻。部分新闻机构为了增加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经费或是为了单纯的赚钱, 会按照刊发版面的大小, 以及播出时长和录制节目所需费用向新闻播发者收费。近年来, 有偿新闻日益泛滥, 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 这违背了基本的新闻从业原则, 也对新闻节目的公信力造成严重侵害。

2.2 部分新闻记者违背廉洁从业原则

部分新闻记者在从事报道节目时, 借助于工作的便利, 收取各种形式的“好处费”, 形成了实质上的受贿行为。在这种行为中, 对方以行只有为条件, 换取新闻记者在报道内容和倾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通常好处费采用现金、实务和有价证券等形式, 对于新闻队伍的纯洁性造成了严重腐蚀, 也使新闻记者队伍的敬业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部分记者养成了拜金主义的观念和作风, 危害了新闻节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3 部分新闻记者坚持错误的价值观和从业导向

新闻行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社会功能和职业特征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 这也对于新闻记者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记者面对艰苦的新闻工作, 不愿意耗费体力、精力和和脑力, 喜欢享乐和轻松, 在重大的新闻事件面前逃避自身责任, 在价值观和从业导向的塑造上, 不愿意吃苦、不愿意面对艰辛和必要的付出, 离成为一个有影响、有成就、有道德感染力的记者越来越远, 有些时候甚至滑出了底线, 为其他记者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长此以往, 这些记者将成为脱离群众、坚持错误价值观的一群人。

3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既有新闻记者自身疏于学习和价值观塑造的问题, 也有外部监督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 同时也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 此处将结合这三方面的原因, 对形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

3.1 新闻记者自身错误观念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 使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作用下, 部分记者形成了拜金主义和财富崇拜的观念, 这些观念对于记者的从业行为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从事新闻工作时注重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而且, 新闻采集和报道工作对于记者的体力、脑力等方面要求较高, 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强度和快节奏的工作状态, 让部分记者觉得这一行业就是在吃青春饭, 只能年轻人才能扛得住, 应当趁着年轻多“赚”点。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观念, 使部分记者注重眼前利益, 不顾自身的素质培养和道德要求。

3.2 新闻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思想教育的疏忽

从行业管理角度来说, 新闻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助推了记者道德问题的出现。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结构中, 新闻节目可以对社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贡献, 而在不完善的市场结构中, 新闻节目却有很大可能成为催化拜金和享乐观念的重要领域, 成为滋生腐败问题的温床。

此外, 新闻记者出现的道德问题, 也与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和不足有关。在没有正确思想教育的前提下, 新闻记者也往往疏于对自己思想进行改造。部分媒体的领导认为, 记者工作的底线是不违背政治原则, 其他方面的问题不重要, 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 领导对于下属的有偿报道、失实报道不管不问, 放松了对于新闻记者的道德教育工作。

3.3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新闻记者的从业行为和倾向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 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的国民经济体制也由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在这样转换过程中, 人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遭受冲击和挑战。这种现象反映在新闻传播领域和新闻记者的具体行为中, 就会导致价值标准混乱和道德行为失范。

4 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4.1 强化职业道德约束

在具体工作中, 新闻和广告必须严格分开, 不适合用新闻报道的形式来宣传单位和公司, 而一个新闻报道, 新闻媒体记者也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所有付费的内容, 应该被贴上“广告”等字样。应把业务活动和新闻报道进行明确的划分。不管是记者或者编辑都不得从事广告业务以从中获得利润。新闻媒体应该彻底推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法律纪律教育, 进行自我监督和自律,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4.2 引导记者增强党性观念,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 要接受党的领导, 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建立健全新闻机构, 并且完善其内部机制。

4.3 树立新闻记者正确的价值观

政府机构必须始终关注社会新闻作品的影响无处不在, 对社会负责, 对群众,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帮助维护社会稳定,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中华民族。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 经济必须遵守社会效益, 确保全社会的利益。

5 结语

该文对记者和记者职业道德的概念进行分析, 就当前记者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并从加强职业道德约束、正确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注重新闻报道的导向等方面提出了改进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摘要: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新闻记者应当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 全身心地为人民服务, 坚持实事求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 一些记者开始失去本应有的职业道德, 应当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该文结合记者职业道德的相关概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问题的成因, 提出了包括加强道德约束、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建议在内的多种对策, 以期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道德建设,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胡忠青, 肖志峰.西方新闻自律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新闻道德建设的启示[J].今传媒, 2013 (6X) :63-64.

[2]曾凡斌.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与重构[J].视听界2005 (3) :27-28.

新闻领域道德问题 第10篇

一、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的梳理发现, 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以新闻图片造假、“灾难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有失伦理以及新闻图片侵犯隐私权等形式出现。

(一) 新闻图片造假

相对于文字报道而言, 图片的形象生动性给人更真实的印象, 新闻图片形象直观的特点使读者如临现场, 真实可信的新闻照片魅力无穷, 被众多的读者接受、喜爱。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之间竞争压力的加大, 出现了大量的虚假新闻图片。研究者们认为,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通过图像修改处理技术可以不露痕迹地将新闻照片修改得面目全非;一些摄影记者在新闻报道时采用摆拍等方式进行拍摄, 不进行真实报道;一些摄影记者或者图片编辑采用“张冠李戴”的方式, 将今年发生的事情, 把往年的照片找出来用或将自己所在地发生的事, 把别的地方的照片“借”过来用等违背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的行为, 成为新闻图片造假的主要方式。

(二) “灾难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有失伦理

灾难性题材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 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 包括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的报道。新闻摄影具有客观记录性, 能真实、直观地再现灾难, 现场感强。但近年来, 一些关于灾难的新闻摄影低俗化、娱乐化等反伦理行为引起了强烈关注, 一些摄影记者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中, 不合时宜地使用广角或者超广角镜头, 过多地关心图像的构成因素, 尽可能追求视觉冲击力较强的画面, 正逐渐演变成摄影者对拍摄对象的一种极端个人化的侵夺和伤害。

(三) 不当的新闻摄影侵犯公民权利

长期以来, 在摄影界一直存在关于隐形采访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偷拍是否侵犯公众权利和违背社会道德”。研究者们认为, 用照片的形式公开他人的私人生活, 尽管不以商业为目的, 但以具有真实再现功能的新闻照片进行报道, 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受众的隐私权和肖像权。同时, 照片处理不当容易丑化他人形象。例如, 摄影记者在写文字说明时必须做到客观公正, 不能用侮辱性或带有明显主观倾向性的语言, 造成对画面中人物名誉的侵害。

二、分析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频发的原因

在关于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中, 大多数的文章都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与文字相结合报道新闻的一种新闻传播形式, 目的在于传递新闻信息。笔者将从传者、受众以及传播媒介等传播过程的角度, 对研究者们提出的关于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频发的原因进行综述。

(一) 作为传播者的新闻摄影师与图片编辑

新闻摄影的主体是新闻照片的拍摄者, 他们需要对新闻摄影中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承担主要责任。研究者们认为,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之间市场竞争压力加剧, 一些摄影师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 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过分追求新闻图片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 淡化了对真实性的要求, 忽视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其次, 部分摄影记者新闻职业道德素质低下, 法律意识淡薄, 导致新闻图片侵权事件频发;同时, 部分摄影记者缺乏人文关怀, 盲目追求视觉冲击, 在“灾难性”题材摄影报道中常常不尊重客观对象, 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作为新闻图片传播“把关人”的图片编辑, 他们有的并不是摄影师出身, 缺乏对图片“基本要求”的认识;有的缺乏专业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往往容易在图片“内容”上犯错误;还有的为了追求报纸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总是刊登一些低级趣味或充满暴力元素的新闻图片。

(二) 受众对于新闻图片的猎奇心理

读图时代来临, 加剧了受众对于新闻图片的消费。陈力丹在《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一文中指出:“随着受众兴趣逐渐转向社会新闻, 即使记者编辑主观上有正确引导的意图, 但往往经不住精彩‘事实’的诱惑。”研究者们发现, 受众渴望看到新奇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新闻照片的猎奇心理, 影响了媒体对新闻图片的选择, 导致一些媒体为了尽量满足受众的需求而放弃职业准则, 他们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 将报道方向对准灾难、低俗和暴力事件等题材。

(三) 互联网传播与手机摄影技术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手机新闻摄影跨媒介传播更加简便, 大量业余的、随手拍照的摄影大军加入到新闻图片的拍摄中。但是, 没有新闻摄影传播原则的约束与规律的指导, 使得大量的随手拍照片的真实性存在问题。同时, 互联网的特性为假照片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平台, 特别是微博、论坛和贴图区等自由空间的出现, 使大量违背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照片“轻易登台”。

三、探讨如何规避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新闻摄影传播是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部分, 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 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 因此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大多数的研究者们认为, 规避新闻摄影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 需要借助特定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

(一) 媒体要讲导向, 坚持党性原则, 以正面宣传为主

研究者们认为, 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频发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广大媒体工作者在激烈市场竞争中, 盲目追求受众眼球, 一些新闻摄影记者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怎样制作“爆炸性”新闻上, 他们为了现实利益, 开始忽略新闻的真实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 传播媒介应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向广大群众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新闻和信息服务。

(二)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 在我国新闻界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新闻摄影方面的法律, 这是造成新闻摄影违背伦理道德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出现问题, 因为无法可依, 没有相关的惩罚措施, 就不能对违法者起到惩戒作用。因此, 加快新闻摄影的立法进程, 使新闻摄影工作有法可依, 是我国新闻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 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

新闻媒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伦理观, 同时也要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伦理观, 让这个社会变得充满温情, 不要为了迎合一些受众的低级趣味而拍摄一些严重违背新闻伦理的照片。其次, 需要借助社会监督和舆论压力, 让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新闻图片“销声匿迹”。

总之, 目前国内的各类期刊、博硕士论文、相关研讨会的成果、行业记者的经验总结以及部分新闻报道中, 都涉及了关于新闻摄影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方面的研究, 研究内容广泛, 研究方向侧重于个案化研究和具体问题的剖析, 研究角度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 对新闻摄影失实、新闻摄影侵犯个人隐私权、灾难新闻报道等产生的新闻摄影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并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但大多数的研究缺乏严密的理论框架, 对影响新闻摄影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的剖析处于泛泛而谈的层面, 没有从更深层次的内外部原因进行深挖。

摘要:在新闻图片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了许许多多违背新闻伦理道德的现象和问题, 引发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学界和业界对于新闻摄影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 从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频发的原因分析和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的规避、探讨等角度, 对文献进行综述, 以期对新闻摄影中伦理道德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新闻摄影,新闻伦理道德,灾难性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张丹.新闻图片传播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 2008:12.

[2]周来光.新闻摄影中的社会伦理道德观[J].采写编, 2015 (10) :45-46.

[3]程艳华.浅析新闻摄影造假的成因与对策[J].改革开放, 2010 (10) :24-25.

上一篇: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下一篇:高考物理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