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女性范文

2024-08-12

中西方女性范文(精选12篇)

中西方女性 第1篇

一、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异

受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封建思想的影响, 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男刚女柔等观念对女性的角色地位、工作选择及权利发展, 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可说是文化以意识之束缚。当今女性在中国的地位尽管有了一定的提高, 出席社交活动有所增多, 但两性仍无法在平等基础上发展。西方却有着不同之处。18世纪末期, 法国、英国、美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促使女性争取权利运动相继爆发;工业革命的进行为女性走出家门创造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思想和启蒙学说为女性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63年, 美国女作家B弗里丹娜发表《女性之谜》, 谴责家庭主妇地位对妇女的损害, 以唤醒广大美国妇女, 从此揭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以后, 妇女解放运动从美国波及到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 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影响。从以上的种种表现, 可以看出西方女性一直处于较高地位。

二、餐桌礼仪中女性充当重要角色

由于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异, 提及餐桌礼仪, 人们经常会想到西方的餐桌礼仪, 而忽略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国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 餐桌礼仪自然很讲究, 只是在中西融合的今天, 中国的餐桌礼仪慢慢被人淡化了。

因为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 在社交场合, 男士处处要谦让女士, 用餐时更不例外, 女性在餐桌礼仪中充当的角色较明显。

1. 进入用餐场所, 男士应前去开门, 让女士先进入。

2. 上下电梯时, 应让女士先行。

3. 男士先为女士找好座位, 先请女士坐好后方可入座。

4. 进餐时先请女士点菜, 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好菜, 女主人拿起刀叉示意后方可用餐。

5. 用餐完毕, 女主人站起方可离席。

三、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女子无才便是德” (Ignorance is a woman’s virtue.) 、“三从四德” (the three obediences and four virtues) 等这种女子逆来顺受、百依百顺的传统思想和行为在多元化、全球化的社会中已难以适应。女性已成为社交场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特别是出席国家、商贸宴会活动, 女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掌握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不可或缺的。

1. 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史书《汉书·郦食其传》中提及“民以食为天”,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可见, “食”是关系到民生问题之首。中国传统观念赋予中国人“和”的思想, 所以中国人常用圆桌宴请宾客, 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 营造出一种“大团圆”、“团团圆圆”的气氛。而西方重科学饮食, 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特别讲究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适宜, 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被饮食者充分吸收, 有无副作用, 菜肴的色、香、味, 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2. 饮食方式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 以物传情;西方

饮食精巧专维, 自成体系。中国人使用筷子, 习惯同吃一盆菜;西方人使用刀叉, 实行分餐制。

3. 安排座次的差异。

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地位高、权势大、年长者坐首席 (首席为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 , 主人与首席相对而坐, 其余人按长幼、权位依次入座。左为上, 右为次。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中国个别地区的宴席缺乏对女性的尊重, 还流传着女人不得上席的习俗, 即便是上席, 座位也不是很显著。在西方, 安排座次以女士优先, 尊重女性为排座的标准, 男女主人坐于席两端, 客人坐两旁, 以最近女主人右手为上, 左手次之, 同样以男主人右手为上, 左手次之。

4. 用餐气氛上的差异。

日常生活里, 中国人喜欢静, 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 尽享美味佳肴之余, 敬酒、劝酒, 排场大, 营造出热闹气氛;这种热闹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和诚恳, 也反映了客人发自内心的愉快。西方人则恰恰相反, 平日里喜欢嬉笑打闹, 用餐时需遵守某些规则专心致志于餐盘之间。

5. 餐桌话语的差异。

“你吃了吗?”、“吃了没?”是中国人见面寒暄的佳话;而同西方人说“你吃饭了吗?”他会认为你要邀请他吃饭, 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其次, 中国人在宴请客人时常说:“手艺有限, 菜做得不好, 请大家包涵。”“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各位。”等, 这些话语显示出主人的殷勤和对客人的尊敬;西方人则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之大, 倘若处理不当便会予人没有礼貌的感觉, 更糟糕的会影响别人的食欲。要化险为夷, 处理得体, 应牢记西方餐桌礼仪上的八个“不”——— (1) 不插筷, (2) 不剔牙, (3) 不吸烟, (4) 不吐渣, (5) 不沉默, (6) 不劝酒, (7) 不加菜, (8) 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女士出席宴会时, 应穿着得体, 不戴帽子和穿高筒靴子;不宜喷过浓的香水, 以免香水味盖过菜肴味道;用餐前应先将口红擦掉, 以免在杯子或餐具上留下唇印, 给人不洁之感。

四、造成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上差异的原因

1. 地域上的差异。

地理环境与气候对中西方文化的生成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对人类的行为、思维方式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国地域广大, 故中华文明有其稳定性及历史延续性。多数西方国家大都位于海洋附近, 拥有海上交通便利的优势, 海洋给他们带来开放、进取的精神, 赋予他们周全、缜密的做事态度。

2. 宗教上的差异。

在中国, 佛教、道教是传统的宗教, 信奉这两种宗教的人居多, 受其逆来顺受思想的影响, 女性在餐桌礼仪上的重视程度为之甚少。而西方的教义, 讲究受难, 也讲究反抗异族压迫、性别歧视等。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自然造成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3. 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形成为一元。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中国文化开始大踏步的前行, 尊王、大一统思想等文化观念创建十分活跃, 社会风俗文化也应运而生。五千年的文化, 流风余韵至今。西方文化的形成可谓多元。西方文化受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叙利亚文化与爱琴文化之影响而形成, 再加上意大利之文艺复兴, 乃形成西方近代之文化, 其思想为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如此大的文化差异对现代中西方餐桌礼仪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

结语

从女性这一特殊的角度透视了中西方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了解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及产生的原因。将两者有机结合, 熟知中西方女性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对中西方文化、商贸上的交流及扫清中西方文化障碍而带来的失礼于人, 有着很大的帮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国际商贸活动日趋频繁, 跨国交际日益增多, 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 并掌握和得体地应用它们, 就显得非常重要。从实际出发分析中西方女性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特别是强调女性的地位及重要性, 从特定的女性角度进一步剖析中西方餐桌礼仪上的差异, 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女性,餐桌礼仪,差异

参考文献

[1]董保军.中外礼仪大全[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1.

[2]金正昆.礼仪金说I[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3]陈弘美.中式、西式、日式餐桌礼仪实用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

[4]段洁.餐桌礼仪与口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1.

西方女性主义体育理论研究论文 第2篇

在20世纪70年代末,女性主义进人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性别体育社会学研究。本文主要对目前西方女性主义体育理论的困境及其可能的修正方案进行探讨。

1西方体育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体育理论

美国体育社会学家杰?科克利(JayJ.Goakley)在《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一书中,将西方体育社会学中的理论总结为功能主义、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和互动理论。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社会秩序取决于共识和共同价值。功能主义者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人们的共识和社会价值。该理论主要关注参与体育运动与性格形成的关系、体育运动与社会整合的关系、运动参与的成就感及其动机、运动参与与军事准备等问题。

批判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生活是一种文化建构。批判理论学者认为,大多数社会中的主要运动形式,均按照有利于一些人而不利于另一些人的方式、社会性地建构起来的,而要破除运动的不利影响,就要考察这一社会建构的过程,并开放地思考界定、组织和从事体育运动的替代方案。批判理论主要研究运动文化的社会建构、支配性运动的替代形式、体育仪式的权力分析等问题。

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行为的选择以人们互动时创造的意义为基础。互动理论学者认为,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特定的意义和认同,其又影响他们的行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互动理论主要研究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体育社团中的文化形成、体育事件的符号意义等问题~。

冲突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以内在的经济利益差异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冲突论者认为,体育运动由市场经济的经济因素和资本需求所决定和塑造的,同时运动最终增加了市场经济社会中拥有经济权力者的利益。冲突理论研究运动员身体的异化、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强制和控制、体育运动中商业主义的发展、体育运动与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关系等问题。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性别分化的运动。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强调竞争、效率和成绩排名,却不看重相互支持、友善、反馈和体谅。在目前的主流体育文化中,前者是运动员的基本要求,而后者则是啦啦队的基本要求。这种体育文化自然形成了一种性别分化,男性自然适合做运动员,而女性则天生适合做啦啦队。女性主义者认为,长期的身体偏见导致了这种错误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假定女性身体天生弱于男性身体。因为人们认为女性的身体缺乏攻击性、体能和精力,所以不鼓励女性参加剧烈的运动,这样女性长期被排斥在体育运动之外[1]。女性主义理论关注体育运动中的女性参与、体育组织中的性别比例、流行体育文化中的性别逻辑、运动员的性取向、运动员的性别气质等问题。

国内学者仇军将西方体育社会理论总结为五大理论视角:功能主义视角、冲突和批判理论视角、女性主义视角、过程社会学视角、符号互动论视角[21。仇军的分类与杰?科克利的分类略有不同,他将冲突理论和批判理论视为一种理论视角。仇军的这种分类也有其道理,因为这2个理论都是以马克思的基本思想为源泉,只不过冲突理论是以马克思的经济分析和阶级分析为基础,而批判理论则是以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分析和批判分析为基础。同时,仇军将著名社会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NorbertElias)的过程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理论流派。与杰?科克利更为不同的,仇军将女性主义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而杰?科克利却将女性主义视为批判理论的一个理论分支。仇军的这一分类表明他对女性主义理论重要性的强调,从其突出强调体育与性别的关系来看,仇军的这一分类也有其合理之处。总之,无论是哪种分类,女性主义理论已经成为西方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2生态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第三波浪潮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伦理学与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合流的一个结果。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Francoised’Eaubonne)在1974年的《女性主义或死亡》一书中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并指出对女性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联系在一起,其中一方的解放并不能脱离另一方的解放[13]。生态女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批判激进女性主义的面目出现的。激进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解放的意义在于女性与其自然属性的分离。

例如,最著名的激进女性主义者舒拉米斯?费尔斯通(ShulamithFirestone)在其名著《性的辩证法》中指出,要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最关键是要使女性摆脱生物学的生殖动机,即通过技术使女性控制生育机会。生物学革命和社会革命将促成人类的解放,人工繁殖必将替代自然繁殖,志愿的家庭必将取代生物意义上的.家庭[141。舒拉米斯?费尔斯通的思想实际上来自法国女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她认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社会建构的。在她看来,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做出某些明确的选择。譬如,为了进人男性的文化和理性领域,女性必须超越自己的生物性。同时,母亲的角色是女性获得独立的最大障碍,所以女性应重新考虑其在私人领域中的一贯角色。她尖锐地指出:“女人作为母亲是可怕的。她处于母性状态时,必然身体变形和受奴役。”[15]

对于这种强调自然与女性分离的观点,生态女性主义展开了批评。瓦尔?普兰姆伍德(ValPlumwood)对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评。瓦尔?普兰姆伍德指出,“西蒙娜?德?波伏娃认为,妇女要成为和男人一样完整的人,她就要加人到男人的行列,像男人一样远离自然、超越自然和控制自然。……只有被男性所追求的自由和超越所吸纳,妇女才能成为完整的人,而这些自由和超越的概念是在人类沙文主义的意义上形成的。”[16]瓦尔?普兰姆伍德担心,女性在抛弃其自然性之后,所获得的并不是真正的解放,而是成为男性控制自然和支配自然的伙伴。

谢里?奥特纳同样认为,女性与自然的联系更为密切。他指出,有3个方面的原因可以支持女性与自然联系的观点:第一,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多数时间与生命的培育联系在一起,养育人类未来的便是女性的身体;第二,女性工作的场所多数时间都在家庭中;第三,女性的心智趋向于注重关系以及具体性和个别性的事务,这种心理特征使其更胜任母职工作117]。对于生态女性主义关于自然与女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卡洛琳?莫切安特(CarolineMerchant)评述到:“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站在反科学、反技术的立场上,通过复兴古代崇拜女神、崇拜月亮、崇拜动物以及崇拜女性生殖系统的仪式,赞美女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作为尊贵的母亲,女神是灵感和授权的源泉,这些的确不失为一种远见卓识。”[18]马尔蒂?基尔(MartiKheel)也指出父权制下女性与自然的同病相怜:“当我们从父权制的叙事中脱离开来,我们开始倾听更全面和更丰富的叙事。听那些更宏大的叙事,意味着学习倾听自然。女性的声音和自然的声音在父权制下已经被削弱。女性和自然在父权制下被认为是客体。客体不能说话,客体不能感觉,客体没有需要,客体的存在仅仅是服务于他人的需要。”[19]

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的他者性进行赞美和褒扬。生态女性主义一方面对女性的身体、性征及其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赞美,另一方面则对女性抚育孩子和实施母爱的相关价值与活动给予的高度评价。南希?乔多托(NancyChodotow)在《母爱的再生》一书中,对女性的母爱特征和人格特征进行了论述。南希?乔多托指出,女性实施母爱的职责产生了男性和女性人格的重要差异。女性的人格不大以压抑内在目标为基础,也不大以稳定而明确的自我分裂为基础,而是更多地建立在对外在关系的维持和延续之上。女性关于自我的基本意识与世界相联系,而男性的基本自我意识就是独立。从这一角度来看,乔多托赞成女性要积极履行母亲的角色和职责[2]。简?艾尔希坦(JeanElshtain)认为,母亲身份是女性的优势而不是弱势,作为母亲的女性视角应成为女性主义分析的一个新的维度[21]。艾利森?阿布娜(AllisonAbner)也指出,母亲身份具有另一种积极的意义,即“有了孩子不会成为一种妨碍,而是一个管道,我据此可以感觉到与其他女性、其他母亲、其他妻子的联系,她们都把家庭置于自我观念的中心,同时也没有失去自我”[22]。

3休闲体育和家庭体育对于女性的意义

按照生态女性主义的逻辑来看,女性体育的未来出路是休闲体育和家庭体育。休闲体育的意义在于,摆脱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性和内在约束性。女性主义思考的出发点是女性的全面解放。激进女性主义将女性与男性的全面竞争视为全面解放的一个前提,然而,与男性的全面竞争一方面释放了女性的体能、竞争性和被约束的人格,但另一方面又将女性引人了一个因竞争而强加的内在约束之中。特别是在一些商业化或政治化的竞技运动中,过度竞争对女性的身体确实形成了新的摧残和压制。从这一意义上讲,休闲体育则可以提供另一种女性解放但又不形成约束的路径。

亨德森指出了女性主义与休闲的内在关联:休闲的核心是自由与选择,而自由与人格的完善是女性主义的核心。女性主义与休闲的目标都是鼓励自主的选择,而非设立限制[28]。休闲体育的本质特征是自主性、娱乐性和舒缓性,所以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女性既可以展示自己的身体和释放自己的体能,又可以不受结果或外界因素的约束。

家庭体育的意义在于,将女性的家庭角色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自由女性主义的最初想法并未抛弃女性的私人领域功能,而只是强调女性在履行家庭角色的同时积极进入公共领域。激进女性主义为了实现女性的解放,却将答案引入了一个极端的结果:女性要解放,就要放弃家庭和孩子。激进女性主义的这一主张在实践中遭遇了结构性的困境,即放弃家庭所产生的社会压力远远大于女性所获得的解放和自由。所以,生态女性主义此时恰恰以解决激进女性主义这一困境的面目出现。

在生态女性主义看来,家庭角色的实现与女性的体育活动并不冲突,而且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女性家庭体育可以从以下2方面展开:一是亲子体育,女性可以将对孩子的培育与自身的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在亲子体育中,女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增加她与孩子的沟通,通过母爱使得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培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运动中增强自己的体质。二是夫妻体育,女性可以将自己的妻子角色与体育活动联系起来。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往往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处于一种紧张关系,多数成功的女性发现她们的妻子角色是缺位的,她们非常渴望与丈夫的沟通,但往往囿于时间的限制。夫妻体育则可以将运动的时间与夫妻沟通的时间整合在一起。从整体来看,家庭体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女性提供一种身心合一的可能,在这一体育形式中,女性的身体是既紧张又放松的。紧张在于体育活动本身的要求,放松在于参与者以一种愉悦的心情进入运动。

从整体而言,生态女性主义给女性的体育参与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这一折衷方案既考虑了体育的公共功能(增加女性的健康和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又考虑了女性在私人领域中承担的角色(料理家庭和照顾孩子)。客观而言,生态女性主义的方案在现实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可以调和激进女性主义在推动性别平等时给女性附带产生的紧张和压迫感。当然,生态女性主义者这种回归自然的考虑会受到激进女性主义者的批评,后者认为这是一种女性主义的倒退。例如,斯特西?阿赖莫(StaceyAlaimo)指出:“尽管生态女性主义试图重新阐释女性和自然之间的古老联系,以使这种阐释对双方都有利,但是生态女性主义所确认的许多联系可以很容易被利用来支持父权制的资本主义和对他者的统治。”[29]

西方女性主义与文学 第3篇

女性主义在西方是一种妇女争取男女平等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社会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革命,其影响现在已经扩散到文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领域。

女性主义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对实证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女性主义对实证主义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以主客体的二元分离为前提、以价值无涉和情境独立为保障的客观性原则的批判上。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方法认为,社会生活可以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客观的观察和分析。客观的观点不受观察者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它提供不带观察者个人感情和意志色彩的各种事实和解释。女性主义学者发现社会学研究者主要由白人和上层阶级特别是男性所构成,他们中大多数身居要职,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常常代表精英群体的观念,他们很难成为独立和价值中立的研究者。如果把他们的观点当成普遍的真理,而把其他政治群体的观点看做是偏见或不客观的观点,那么就有可能压抑了认知者性别作用的可能性。因为以男性视角和以女性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关系和规律,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女性主义学者还认为,男性把自己对世界的描述混同于普遍真理,把男性的偏见隐藏在中立和客观的表象之下,忽略了女性和下层阶级的经验与特点。实证主义者对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量化数据非常重视,因而他们更容易进入专家群体和权力中心。实证方法低估了个人经验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知识,强调理性高于感情,客观高于主观,精神高于肉体,加剧了男女的不平等。

吴小英在《女性主义社会学初探》(《中国社会学年鉴(一九九五——一九九八)》,社科文献出版社版)中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西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在学术界各学科领域掀起的一场“性别革命”——其主旨在于揭示西方传统学术中的性别偏见和男性中心的假设,将被忽略和排斥的女性经验有形化、合理化,使女性成为研究的主体和知识获取中的主体;并以性别化(gendered)理解的方式重新诠释现有知识框架和社会现象,建构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学术的女性主义学术(feminist scholarship)。哈丁(Harding, Sandra)在“Introduction: Is There a Feminist Method”一文中认为女性主义研究的独特威力或者说区别于传统研究的新东西就在于方法论方面的三个特点:(一)新的经验来源和理论来源:女性经验。传统的研究只从男性的经验出发,只关注男人所关注的那些社会问题。女性主义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女性经验的视点出发界定需要研究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衡量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女性经验是多样化的,它来自不同阶级、种族、文化的女人的日常生活经验,而这些支离破碎的主体身份是女性主义见解的丰富源泉。(二)新的社会研究目的:为女性。女性主义研究的目标就是为女性提供她们所需要的社会现象的解释。传统的社会研究一直是为男性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解释,往往是从男人对女人的控制、剥削或操纵的欲望出发提出问题。女性主义新的研究目的是与他们新的问题视角不可分割的。(三)新的研究主题:将研究者与公开的研究主题放在同一个批判平面上。也就是说,在女性主义研究中,研究者本人的阶级、种族、文化、性别假设、信念和行为等必须置于她或他所要描绘的框架中去,这样一来“研究者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以一个无形的、匿名的、权威的声音出现,而是表现为一个具有具体的、特定的欲望和利益的真实的、历史的个体”。

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重视性别和男女不平等,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它与同样译为“性别”的“sex”不同,前者是社会意义的性别,即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的产物,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它表示一种“社会构成”即由文化和社会标准形成的性别特征和行为模式;后者指生理层面上的性别,即生理性别。

女性主义学者发现,作为人类另一半的女性在自有父权制以来的人类历史上一直处在对自身发展不利的客体的位置上,她们被认为是温柔的、感性的、柔弱的、依附的、被动的、退缩的,与男性的坚强、理性、阳刚、独立、主动、进取正好形成了二元对立,因而她们是次于男人的“第二性”。但是这种对立是与生俱来的吗?否。它是父权制的社会意识以一系列的文化设定来规范女性,久而久之形成女性自律的一种恶果,这种恶果直到今日仍在制约着女性的发展。西蒙·波伏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她的《第二性》中就讲出了女性主义者所熟知的那句话:“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概而言之,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被遮蔽、被压抑、被限制的群体,她们没有自己的历史,没有自己的文学,她们言说自己的权力被剥夺,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仍未取得和男性同等的文化地位。为了争取自身解放,求得更大发展,女性必须认识到性别身份的文化构成性,并对这种男权文化下的性别角色规范加以颠覆。王政在《西方女性主义对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新角度》一文中指出,“gender”这一词语的出现正标示着当代西方妇女在认识上的飞跃,即:女人的命运不是由生理取决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改变男子中心文化规定的一套行为准则。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视角的运用正是社会性别理论发生作用的结果。

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是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直接产物,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女性主义的每一学理动态和进展皆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最原始的理论支撑,特别是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概念直接启发了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女性主义以性别化理解的方式强调身体、情感和知觉,抨击男性中心的精神、理性和逻辑,提出了研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性别视角的引入使读者看到了被遮蔽的性别间不同文化的现实,发现了传统文学艺术中妇女形象的被歪曲,妇女心理的不真实,看到了以往一些视而不见的性别盲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要求重写文学史,努力探索女性文学传统,并提倡一种女性主义的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与昌盛,给予现有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迫使人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文学观念并对现行的文学标准进行质疑。

首先,女性主义对女性阅读和批评产生了深厚影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认为,历史上的许多作家,特别是在男性作家那儿,女性形象变成了体现男性精神和审美理想的介质。而由于仅是一种介质,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一个空洞的能指,所以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总是被她们的男性创造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削足适履的扭曲变形。这种变形,引导妇女将父权制的价值标准内化,阻碍了妇女争取自由的脚步。因此,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强调女性的阅读体验,认为这是女性的人生经验和主体意识的集中表现。女性只要运用自己的潜在经验对于文本提出文学的或政治的批评,尤其是将传统文学批评中欠缺的性别视角引入,就可以发现并纠正传统文学阅读和批评中的偏颇,使文本中所固有的性别内涵凸显出来,从而为我们更为真实、全面地抵达文本,解读文本意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这里,女性经验成为女性阅读效果的来源。通过自己的主体经验,女性阅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实现自己的阅读期待。在阅读过程中,又因为女性有着不同于男性的生命体验,所以她们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男性文本中自觉不自觉流露出来的男性中心意识以及对女性形象的歪曲,進而从一个新的批评角度去研究作家作品,提出新的见解,修正以往的偏见。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者要求妇女读者以一种抗拒的态度来阅读男性文学作品,来批判文学中男性中心主义。西蒙·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已运用了这种批评方法。她以蒙泰朗、劳伦斯、克劳代尔、布勒东、司汤达五位男性作家为代表,清算了男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歪曲性表现。但人们一般公认凯特·米勒特的《性政治》为运用这种批评方法的代表作。在此书第三部分“文学上的反映”中,她集中讨论了D.H.劳伦斯、亨利·米勒、诺曼·梅勒和让·热内这四位作家笔下的女性总是处于被贬损、受压迫、受支配的地位,从而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女性视角:女性第一次被要求作为女人去阅读文学作品,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总是作为男性去阅读文学作品。另外,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者们,从男性作家笔下的妇女形象和男性批评家笔下的女性作品中总结出几种固定的女性模式:无形、被动、不稳定、封闭、贞洁、物质性、精神性、非理智性、依从;两种难以改变的形象:悍妇与巫婆。而苏珊·格巴和桑德拉·吉尔伯特的看法和分类则更简单和直接。她们认为,男性的文本中,女性形象有两种表现方式:天使和妖妇。天使是男性审美理想的体现,妖妇则表现了男性对女性气质的厌恶和恐惧。这些女性形象模式的划分,也是对女性形象不真实的批判。拉尔夫·科恩在《文学理论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女性美学,与它所描述为僵化和自恃优越的父权式批评的‘方法崇拜论’支配权相反,提出要赋予普通妇女读者以权利……要赞扬在阐释文本中的一种直觉的女性批判意识。”

其次,女性主义引发了对妇女文学的赞美和发展的诉求,促成了寻找女性文学传统的趋势。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认为,传统的文学史,是按照菲勒斯的批评标准决定哪些作家和作品可以被收入文学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这就使大批妇女作品被排斥于文学史之外。而一些女作家则在自己的创作中发现,她们需要一种女性的传统作为精神的和语言的支撑。因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认为一方面要重新解释和评价一些被曲解和被贬低的女性作品,一方面挖掘被埋没的女作家,以“寻找我母亲的花园”。

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创始人琳达·诺克林于一九七一年在美国《艺术新闻》上发表论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首次发起女性主义艺术史的讨论。该文成为女性主义艺术史的里程碑。她把西方艺术史中存在的对女性艺术家的忽视与压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并作为一个主题进行了研究。琳达·诺克林在此文坦然承认:如果以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毕加索和波洛克这样的伟大艺术家为标准,那么,历史上的确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出现。因为这个标准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约定俗成的错误诠释和错误概念,而这种错误概念的建立都是以男性为中心形成的。她以历史上少数成功的女艺术家为范例,分析了女性艺术家在成长道路上的困扰和局限性,认为:女性无法和男性站在同一的立足点上去达成艺术上的完美或成功,是因为体制造成的。而实际上,也就是社会性别结构决定了女艺术家被排斥在高雅艺术之外,决定了女性注定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她首次对艺术史的范式提出了质疑,由此而开始了女性主义艺术史对于范式转换的革命。在她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女性主义艺术史不只是主流艺术史的另一种形式或者补充,而是敢于冒犯权威和传统,向许多主要的学派观点提出质疑。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我们也可看出西方学者对女性文学传统的重视。只是伍尔夫还是将目光主要放在“著名”女作家身上。稍晚的爱伦·莫尔斯将西方文学传统中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女性作家统统聚集在一起,她分析了十八至二十世纪英、法、美的一些女作家如简·奥斯汀、乔治·艾略特、夏洛蒂·勃朗特、薇拉·凯瑟和G.斯泰因等人的创作。第一次尝试描写了女人写作的历史,将这一历史看成是一股与男性的主要文学传统并行的强大暗流。而肖瓦尔特提出了女性“亚文化”概念,将关注的重点更多地放在那些重新发现的作家及作品身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填补奥斯汀峰巅、勃朗特峭壁、伍尔夫丘陵等女性文学里程碑之间的断裂和空隙。她从这种女性“亚文化”视角,研究了美国女性创作中的各种主题、形象、文体和文化实践等,内容涉及女性哥特小说、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凯特·肖班的《觉醒》、爱丽丝·沃克的《紫色》等美国女性文学与文化的方方面面。埃莱娜·西苏在《姐妹们的选择:美国女性写作的传统与变化》一书中高度赞扬美国女性创作产生了“我们自己的文学”,宣传由此“我们的新文学史开始了”。

再次,在寫作理论的探讨方面,许多文学理论家挖掘语言与潜意识欲望、文本性与性特质、话语与主体的关系,在文本的开创与实验上都深受女性主义影响。尤其是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依丽格瑞、西苏与克里斯蒂娃所分别主张的“女人话”、“阴性书写”和符号学,是从文化上层结构中最深层、最精妙之处,以语言为切入口和工具,试图对一直主宰人类意识结构的菲勒斯罗格斯中心话语,从根本上加以颠覆。

依丽格瑞发展了一套与男性中心精神分析话语相抗衡的女性力比多理论,指出女人以多元、差异为特征的性欲本质,是与性欲集中于阳物、只有单一式快感的男性所无法理解与代为言说的。在此基础上,她尝试建构一种可以外于父权象征/语言秩序的语法和文法,她名之为“女人话”。女人话遵循的不是二元对立的线性逻辑,而是流动的、扩散的、包容的。

埃莱娜·西苏认为,经由女性书写,女性可以抵抗父权象征秩序。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里大声呼吁:“妇女必须参加写作,必须写自己,必须写妇女。就如同被驱离她们自己的身体那样,妇女一直被暴虐地驱逐出写作领域,这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依据同样的法律,出于同样致命的目的。妇女必须把自己写进本文——就像通过奋斗嵌入世界和历史一样。”她把对女性来说具有颠覆与救赎意义的书写称为“阴性书写”。 西苏同样在女性力比多与“阴性书写”之间找到一种同质的律动,同样是多元、富变化、充满节奏感,而且是不占有的。她同样把“阴性书写”与前俄狄浦斯的母性空间相联系,指出这种母性空间是只知给予、尊重客体、物我两忘的境界。

克里斯蒂娃则提出语言象征态与符号态的概念,孩童进入象征语言秩序后,符号态即被压抑,构成了语言的无意识面向,对象征语言与秩序具有颠覆的潜能。对克里斯蒂娃而言,女性——符号态之间虽然没有“本质的联系”,但是却分享了同样的“边缘性”,以及与之相随的“颠覆性”。

西方女性主义学者提出了女性写作的两种策略,一是采用游戏的姿态,在接受父权制的语言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游戏文本,以保持区别于男性范畴的某种独立性。依丽格瑞的“女人话”就具有此特点。她认为“女人话”是已被压抑的语言形式,必须自觉地去寻回并实践它,而“女人话”的实践也只能在父权象征语言的缝隙中,以戏拟、谐拟、模仿等姿态展现。依丽格瑞以自己的写作实践着自己的“女人话”主张。她的文章经常是一些破碎的片断,充满似是而非的语句,大量运用隐喻又富有诗意。在她对男性哲学大家思想的探讨文章中,常常把自己的声音与这些哲学家的声音、文本交错间杂,而行文之间也刻意戏拟他们的论述,最后经由前后的矛盾、裂缝,进而松动她戏拟对象的文本。

另一策略是立足于女性的躯体和欲望,因而有“身体语言”的提倡。所谓“躯体写作”也即女性通过自己的肉身表白自己的内心。埃莱娜·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明确表示了这一点:“事实上,她通过身体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了;她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西苏就基于自己本真的心理和生理体验,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着她的女性写作的主张:她作品中的许多中心思想和意象不断重复,其行文遍布隐喻,其文风富有诗意和明显的反理性色彩;她创作了一种非线性的文本,她的中心意象如同一张意指的网,密密地交织着,却不给理性批评家以任何可以抓住其意义的网沿。所有这些努力,又都是为了反对象征语言的明晰、单一,为了在歧义丛生中将意义无限延搁,造就一种动态的、开放型的文本,达到解构二元对立的菲勒斯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目的。西蒙·波伏瓦也将自己强烈的生命体验糅合在其《女宾》与《名士风流》等小说中,她坚定而执著地表达自己的身体经验,并且坚信,女性的身体与经验是通向人类存在的另一途径。她更关注她所传达的这种写作经验对人类想象空间和存在可能具有的美学意义。

以上两种写作策略事实上蕴涵着两种基本的性别经验,前者更多从文化上揭示男性中心文化以及一种被女性内化了的男性视点给女性带来的不公正的文化处境,后者则将“女性”更多地理解为一种独特的经验性存在。在笔者看来,问题的关键是构成女性文学基础的“女性经验”或“身体经验”。文学创作是和作者的生命经验联系在一起的,与生命活动、生命世界相联系的经验是丰富多样的,女性的生活也不仅仅是性爱生活、情感生活、家庭生活,还包括更为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女性可以写她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的一切。基于自己本真的心理和生理体验,女性在其话语表达方面往往呈现出某种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特征,如私语性、个人化、诗性叙事、想象力奔涌以及唯美追求等,这一切在女性意识的观照下,往往构成了对男性文化的解构和颠覆力量,形成足以同男权文化相抗衡的文学景观。

长期以来,文学研究都建立在传统的男性中心的文学美学观念基础之上,女性视角的引入,使文学研究通过对文化传统的重新审视,试图完成一种“破旧立新”的话语变革。它以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作为基本出发点,致力于揭示妇女在历史、文化、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求性别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文学、语言和心理的角度对性别歧视进行批判,向传统的男性中心的文学观念挑战,以达到发掘女性语言、寻找女性文学史、重建文学研究的新理论的目标。令人瞩目的是,从文学史到各种文本批评理论,包括写实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也经由与女性主义理论的正反对话,从男性中心盲点的沉睡中睁眼,开阔了前所未有的视野。

然而,女性视角的引入,也使文学研究面临一些困境。

困境之一是政治性与文学性的矛盾冲突问题。作为诞生于政治性很强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其政治色彩显而易见,虽然这种政治色彩在不同国家不同理论家那儿呈现不同的样态,但都视女性为一种颠覆力量,这是女性主义批评的根本力量所在。女性主义从来不承认有一种中性的阅读,肖瓦尔特就曾将看似客观公正的雌雄同体的诗学说成是单性的父权制的诗学,它标举性别的旗帜,对男性的文本和女性的创作进行全新的解读,最终使这种解读揭示妇女在父权制文化中长期受压迫的現实,以提高妇女觉悟,并为自身的解放而奋斗。但这种阅读正如女性主义者所指责的男性解读一样,也是带有性别偏见的。女性主义要揭示的是历史的“真相”,却又从另一个方向扭曲了“真相”;它主张重建文学经典,却从未对建立经典书目这种行为本身的权威意识提出怀疑,这样无形中又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单一的政治呼吁而失去其应有的文学含义。

困境之二体现在对传统文学理论的批判与继承方面。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试图超越传统的男性中心的文学批评理论,但又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基于已知的理论进行思辨和理论建构。比如英美学派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对菲勒斯批评采取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试图以一种全新的女性传统来抵抗父权制文化对女性及女性创作的压制。然而这种高扬女性传统的女性美学实际上采用诸如“历史”、“主题”、“经典”、“价值判断”等批评术语,并且她们对于女性传统的赞美,也正是立足于男性对女性的命名和定义,只是这种命名和定义的翻转而已,其实也就是对父权制的变相承认。说到底,无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多么先锋,其主张多么激进,它都是现实文化的产物,不可能脱离现有的文化处境,也不可能完全从现存的权利关系和话语系统中逃脱。

中西方女性 第4篇

一、中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情况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都坚持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为其性别身份的建构创造条件, 这一理论主张与其说是翻译理论, 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策略或者政治实践, 她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译文的出现, 在知识的传播与转移中建构女性主体的身份。女性主义翻译家们颠覆了传统的“忠实”观念, 提出“忠实”不是忠实于原文作者, 也不是忠实于译文读者, 而是忠实于自己的阅读, 还提出进行“创造性的叛逆”。女性翻译家要求自己是主体的身份, 她们提出“性别译者”的概念, 肯定女性译者的贡献和地位, 这无疑在解放女性译者的同时, 解放了失去自己声音的译者的创造性。

女性翻译者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写作并总结出最主要的四种翻译策略:第一种是增补, 它表现了译者主动介入文本的行为;第二种是增加前言和脚注, 通常用来解释原文意旨和概括自己的翻译策略, 目的是让读者充分了解译者的翻译过程并借此发挥女性主义翻译的教喻作用;第三种是“劫持”, 是指女性主义翻译者对并不一定具有女性主义意图的文本的剥夺或挪用;第四种是创造新词, 是指女性翻译者为强调女性身份或揭示性别歧视在翻译中创造新词。最广为引用的是她们创造的“translatress (女性翻译者) ”和“womanhandle (粗暴地妇占) ”, 以此来表达女性翻译者要“妇占”文本的翻译思想。

在西方, 妇女的解放无疑是妇女自己的事, 男性的反女性主义思潮一直与女性的主张相生相伴, 而在中国却没有这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支持呼应。无论男女从未有人公然反对“解放妇女”这一号召, 这其中男性和女性的立场和思想问题影响了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使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形成一套独立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由女性翻译者发起的女性主义文论的译介活动开始, 翻译女性作家的作品以及发掘被埋没的女性作家成为潮流, 中国翻译理论在女性主义视角下从性别角度对翻译与女性的从属地位进行批评, 但女性主义对中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却是从21世纪才算真正开始的, 这时有些期刊评介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 但较少研究和讨论这一翻译观对中国女性翻译者的意义。实际上, 中国女性翻译者也会在翻译的实践上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如通过加前言、加注来体现自己的信仰和观点。

二、中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想发展迥异的原因分析

1. 中国女性翻译者没有西方女性翻译者那么强烈的身份诉求

在西方, 女性自古就被放在与男性对立的位置上, 两性“战火”频仍, 直至发展到近现代的女性主义运动。西方的妇女运动始终是女性自主地对抗男权社会的运动, 无论是激进地争取与男性绝对平等, 还是保守回归传统角色的反女权运动, 都是女性自主的选择。而在中国, 古人对女性价值是高度承认的。虽然“男尊女卑”的思想由来已久, 但在中国男女各司其职, 只是在与男权文化相比时, 女性被当成弱势群体。近代所谓的女性解放, 更确切地说是女性借助男性的力量为自己的弱势地位呐喊助威。从这个层面看, 中国女性解放总体上来说是“温和”的, 西方女性解放则更为激烈。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自开始便有着鲜明的与男性争取平等权利的主体意识, 对中国的女性翻译者来说, 采取何种立场对待两性并不是至关重要的, 重要的是学习和借鉴西方女性运动所展现出来的自主意识和对真理的执著精神。她们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追求的并不一样, 体现在翻译思想中也就产生了差异。

2.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种和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一种翻译理论的传播和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源于西方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是以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人权思想的意识形态为指导的;而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阶级”阵线, 人们是在以“平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开始的女性运动。当以反抗父权意识形态为中心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现在中国时, 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中国女性的冷漠对待。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不同影响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地位。

3. 中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同

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国文明的特点对翻译发展和翻译理论的引进和借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前, 有些学者认为, 翻译没有理论, 全凭译者的才干。近年, 不少学者认为, 翻译也是需要理论的。然而, 这里的“理论”须是指导实践的理论, 纯粹的理论仍然不太被认可。中国学者先将翻译的语言学派的方法引进来, 研究语篇、句子、短语和词等, 接着他们不满足于对翻译现象的研究, 开始从翻译以外的理论重新探索。笔者认为, 对实用性的追求导致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滞后。与国内相反, 国外译界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不断扩大,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家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价值取向是从不同的角度求知与探索的。笔者认为, 这方面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发展迥异的一个因素。

三、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女性翻译家及其翻译观

再来关注一些中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家的翻译观, 观察她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地位、如何选择作品、采取什么翻译策略以及所倾向的翻译风格等问题。

谈到中国的女性翻译者, 学者朱虹被认为是引入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先行者, 也是把中国女性文学介绍出去的先驱。她在翻译中自觉地运用各种策略突显女性身份, 实现与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共同的目的———让翻译为女性说话。但她的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女性, 通过理解中国女性进而使中国女性得到解放和自由, 而不是像西方女性翻译者如哈伍尔德、格达德等, 只翻译女作家的作品, 避免站在男性的立场上而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可以说, 她们将翻译作为对抗男性反击父权话语中心的武器。相比而言, 中国女性翻译者没有故意将翻译作为女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工具, 她们选材的出发点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作者的真实情感。在这一点上, 我国的翻译者孔慧仪也承认, 如果她觉得一位男作家和一位女作家的作品都值得介绍, 而只能选其一, 她就会义无反顾地去翻译女作家的作品。

再从传统的翻译观———忠实观来看, 中西方女性翻译者所采取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者颠覆这种忠实观, 认为应该打破原文和译文“二元对立”的关系, 提倡原文和译文应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提出要创造性地改写甚至“重写”或“篡改”。西方女性翻译者通常大胆地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达到自己体现女性身份的目的, 这种消解“忠实”的观点在她们的译作中是十分普遍的。但是, 西方女性主义激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改变中国女性翻译者对“忠实”的执著追求, 它依然是中国大多数女性翻译者所遵循的翻译准则, 我国著名翻译家杨绛就曾说过, 翻译者把原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并不是翻译而是解释, 翻译并不是这样自由的。

最后从翻译策略上看, 上文已经谈到几种翻译策略。“增补”和“增加前言和脚注”的方法比较“温和”, 这几种方法西方翻译者有所采用, 在中国女性翻译者的翻译中也随处可见, 比如, 朱虹的译作中就经常会用“增补”的方法:她对《女人的“一样”和“不一样”》的翻译中, Life is nurtured by the women’s milk and blood, but is made to inherit only the man’s lineage. (原文:生命分明是吮吸女人的乳汁和鲜血长成, 承继的却是男人的血缘) 这里的“增补”使译文更切合原文的意旨。格达德在她的译作《这些我们母亲》中, 通过译序向读者交代她对原文的“妇占”, 让女性翻译者毫不客气地对文本进行操纵, 积极加入意义的创造活动中。在中国女性翻译者的翻译中, 这样断然而行的策略是不太可能实行的。中国女性翻译者通常只是将自己的女性意识表现得很恰当, 不会断然创造意义而导致对原文的“不忠”, 西方女性主义者要求重新翻译《圣经》, 虽说其中的一些言论过于激进, 反而让女性主义运动受阻, 但是它提出了问题, 让女性学者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相比之下, 在我国, 有些翻译者并不会将译作中的“上帝”故意译为“she”, 而是保留英语的指称习惯, 她们不会故意彰显自己的女性身份, 只是合理地突显出译作中的女性身影, 不会让翻译变为女性争权夺利的工具, 不会如西方女性翻译者那样锋芒毕露地主张取代男性。

四、结语

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的出现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 促进了女性翻译实践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想标新立异, 带有明确的性别主张, 旨在推翻“原文 (男性) 高贵、译文 (女性) 卑贱”的等级观念。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其政治目的, 它使翻译成为一种解放女性及翻译者的话语, 以达到让女性翻译者在语言中得以张扬的目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入中国后被接受程度低, 因此有待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女性翻译家在接触到女性主义翻译思想后, 并非将其视作斗争的武器, 只是在翻译中“温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以上笔者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 并以几位中西方著名女性翻译家的翻译思想及策略为例, 促使人们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见,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 在引进和吸收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时, 要根据我国翻译界的实际, 与具体情况相结合。

参考文献:

责编:路童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思想是女性主义与翻译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继西方各种后结构主义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后翻译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传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 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然而, 目前它在中国境内还处于介绍阶段, 发展缓慢, 影响较小, 对其理论的批判性研究成果更是缺乏, 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可见,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 在引进、吸收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同时, 要根据我国翻译界的实际, 与具体情况相结合。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发展迥异

参考文献

[1]耿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3) .

[2]李红玉.女性主义的先锋——芭芭拉·戈达尔德[J].外国语, 2009, (2) .

[3]刘彩霞.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在中国译界现状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

[4]施旻.英语世界中的女性解构[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

[5]项红梅, 何明烈.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 2009, (57) .

中西方女性 第5篇

广播电视新闻学

袁璨

1012497 艺术源于生活。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艺术产品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当时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的影响,绘画亦然。而无论什么时期,什么画家,什么创作题材,总是少不了各色女性的身姿——靓丽的,优雅的,贵气的,神化的,世俗的„„不同于男性的肌肉、力量和健壮之美,女性形象以其圆润的身体、玲珑的曲线、富有亲和力的面容给绘画作品添上了一抹亮色,并赋予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旗号的文艺复兴,在创作题材上自然少不了宗教和神话。而在各类女神中,尤为受画家青睐的,则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神是人的反映,画家对站在当时女性之美巅峰的维纳斯形象的描绘,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反应了当时画家对女性整体形象的描绘。本文以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为例进行分析。

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诞生》

【神坛里的维纳斯】

桑德罗.波提切利,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作家。他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被认为是拉斐尔的前奏。他的画作风格大多典雅,秀美,动人,常以古典神话题材为作品,并大胆创作全裸形象,表现反对教会的强烈的宗教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作有《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的诞生》是一副蛋彩画。画家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得到了创作灵感。诗中描绘的是女神维纳斯初生的场面:她生于爱琴海之上。风神的柔拂送她到岸边。春神也急忙为她送来衣裳。那件星星织成的衣裳华美异常。而维纳斯,在鲜花的包围下美得如诗如画。波提切利的作品中,维纳斯亭亭玉立在贝壳中,仿佛珍珠一样夺目。带着花神来而来的风神和送来衣服的春神分立其左右,与维纳斯一起构成了画面的主要人物。在湛蓝的海波与幽翠的竹林下,维纳斯仿佛初生的少女,眼神懵懂迷茫,带着看向新世界第一眼的未知与纯净。本作中,维纳斯被塑造为典型的“庄严美丽而忧郁的女神”形象。

历史上创作维纳斯的艺术家数不胜数。这位以美丽为名的女神似乎格外受到艺术家们的欢迎。较经典的有雕像《断臂维纳斯》等等。然而,若论及唯美,波提切利绝对超过了他以前和他同时代的画家。不仅是维纳斯,其他唯美高华的女性形象在他的画作中也频频出现。蛋彩画的作画方法又尤其使这些女神空灵透美。蛋清在干透后形成的透明坚硬一层,使附在其上的颜料更有水彩画般的纯净。《断臂维纳斯》中的维纳斯仍保留着古希腊人对力与美的追求。维纳斯的肢体与动作健硕有力,虽不失

《断臂的维纳斯》 女性线条,但力量感过于突出。雕塑的面部表情呆板,五官不精致且偏男性化。与之相比,波提切利的维纳斯显然更多地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漂亮”:肤若凝脂,金发碧眼,典雅秀美的面容,苗条纤长的身材,弱柳扶风的体态„„这确乎是一个同时符合中西方美女标准的大美人儿。

美则美矣,其脱俗端庄又给人一种不可亵玩的神圣之感,被喻为“美术史上最优雅的裸体”。也曾有雕塑家塑造过媚态横生的维纳斯:一手遮掩私处,一手拿着拖鞋对前来调笑的男人作欲打状,满面含春。与这种形象的维纳斯相比,此画中的维纳斯显然要“正派”得多。虽是以全裸的形象出现,但其纯洁之态,忧郁之情与大方之美完全抵消了裸体的诱惑意义——这裸体只是文艺复兴下反抗教会的一种形式罢了。也由此,维纳斯的“初生”意义则表现得尤为明显:纯净得如同刚生下来不着寸缕的婴儿,激不起人们丝毫的邪念。

波提切利 《春》

与外形的清丽相对,维纳斯的神情偏偏十分忧郁,仿佛降生到这世界并非乐事,而是充满了对世界的不解和疑惑。这种忧郁的神情几乎成了波提切利画作人物的一个共有特点。在另一幅画作《春》中,树林中的六位女神同样是美丽非凡却眼神哀怨。这哀怨融合在诗意的画风中,给了维纳斯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创作这幅画时,作者身体抱病。画作作为作者心境的反映,也难怪会让如此美丽的女性却如此哀伤。且当时时代巨变,画家们处于新旧两种思潮的夹击之下,往往处在一个左右不能的尴尬境地。这种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种种忧思,都反映在了画作中。另外,当时在佛罗伦萨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美学思潮,认为美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也不可能诞生于非美。美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因此维纳斯一诞生便是少女的摸样,没有童年,不会衰老。

【落入凡间的天使】

13世纪末,一场颠覆时代的变革在意大利各城市悄然兴起——文艺复兴。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人类的渺小与未知的上帝。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带动下,人们不再对中世纪黑暗的教会唯唯诺诺。航海与贸易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波涛与大海赋予人们进取和冒险精神。

在早期文艺复兴的西方绘画中,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女性形象都以宗教教义、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虚拟人物为主。这一时期,这些被赋予了神圣光环的女性形象距离现实生活还是极其遥远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力量还未在画中有明显体现。这些女性形象由于被赋予严肃的宗教意味,因此大多都是神圣、冰冷的。而这些女性身处的场景通常也都是庄严、肃穆的。

到15世纪的一些作品,与早期的马丁尼、乔托等人的作品相比,仪式感,戏剧化的情节和场景等方面没有过大区别。其典型特征就是:一般被置于戏剧化、有情节意味的场景中。《维纳斯的诞生》一画画面内容取就材于这样一个希腊神话:有个叫库娄诺斯的人。他斩下父亲身体的一段抛进海里,长期漂流,结果变成一个比雪还白的水泡。等水泡一开,在中间生出一位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的少女。这位少女被风神塞浦路斯用微风送到米洛斯岛,在那里由季节女神赫拉给她披上美丽的衣服。她也成为女神。这就是维纳斯。

虽同样是用画表现神话传说,但《维纳斯的诞生》在绘画技术上比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有一个质的飞跃——透视。维纳斯的形象开始出现在了清新、优美的画面中——一改过去单调、枯燥的背景,且在对人物的深度刻画、空间的丰富性及浪漫主义的表现情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对水波及风的刻画上也是此画的一大特点。当时欧洲解剖学、透视学及其他方面的科学反映在画作上,表现为人物造型比例更严谨、准确;人物的体积感,画面的质感及空间感更真实——文艺复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它们又彼此相互影响。再看早期的画作如西莫内.马丁尼的《圣母子》油画(约1333年):面无表情的圣母抱着基督,双眼看向虚空。与《维纳斯的诞生》相比,其肢体极其僵硬,仪式感、宗教感极强。画面的背景与墙壁融为一体,让前来教堂的人只想朝拜。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与推广,“以人为本”成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原则。而波提切利又是当时的翘楚。画作中维纳斯肢体的柔美与灵活,神态的逼真,头发、服饰等的细腻处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进步,同时也是精神层面上——绘画形象世俗化——的要求:波提切利想要创作的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令人膜拜的神,而只是一个脱胎于凡间美丽女子的维纳斯。以《维纳斯的诞生》为代表的该时期的画作是对过去女性阴冷、无人情味幽灵形象的 马丁尼 《圣母子》 一个重大突破。

提香 《美狄亚和维纳斯》 在此画中,波提切利还采用异教的手法,画全裸的女性。在这一点上,他使美术从教会附属品的地位中逐渐放出来。因而所有的美术史家都称他为“异教世界的礼赞者”。他善于画厚重衣料的硬褶纹和轻薄的衣着,以及透明薄纱所覆盖的人体。他的绘画使15世纪意大利的线描艺术达到了顶峰。他的艺术也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终结。乔尔乔内(Giorgione,约1477—1510)也主要画裸女画。他创作的女性不像波提切利那样忧郁,也不如米开朗琪罗的雄健,而是乐观、健壮而优美的形象。他偏重于肉体的丰满和肉色的艳丽。提香·维契里奥(Tiziano Vecellio.1482—1576)则着重于女性的形体美,刻画具有健康丰满的身体,丰腴的臀部和娇艳的面容的完美的美女典型。在《美狄亚和维纳斯》中,维纳斯几近全裸,滋润而肉感。

【结语】

现代西方女性的审美观 第6篇

本世纪以来,西方女性的审美观,已经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异。在20~30年代,一般西方女性美的标准是纤弱含蓄,斯文雅致;40~50年代变为以自然合度为时尚,60~70年代,则崇尚丰容盛装,性感狂野。可是到了80年代后,运动员一样体型的女性,被视为最时髦的女性。于是,古铜色的皮肤,平坦的腹部,肌肉发达的手臂和大腿,就成为竞相追逐的目标。

最近外国有资料对80年代后现代女性审美潮流的趋向,作了详细的阐述,指出现代的女性,对美的要求是健康和强壮。新时代的女性,不但积极地追求体态的完美,而且进一步寻求男性般的体格,努力使之变得壮实和坚强。以美国为例,过去,大多数女性都以柔和的身体线条,作为女性美的标志。但现在的美国女性,却以肌肉结实为主要标准。于是,女性健身运动风靡全国。她们采用和男性同样的健身方法,对身体进行高强度训练。她们最热衷的运动是迪斯科舞、霹雳舞、滚轴溜冰及网球等。

一位著名的美容专家指出,千百年来,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一直局限于“女为悦己者容”的观念中。她们往往根据男性们的好恶改变自己的形象。但现代女性具有健硕而自然的体态,不但突出了应有的美感,而且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巩固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得以与男性平起平坐,不再被男性牵着鼻子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子健美运动也是对妇女解放运动的一种促进。一些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指出,新的审美观念的产生,导致了现代女性在社会地位方面的日益提高和经济上的自主独立。

中西方女性 第7篇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女性消费品这一新名词浮出水面。它主要是指以女性作为主要使用者,并以女性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消费品。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支撑,女性消费品拥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潜力。从护肤、美妆、时装到家居类产品,女性消费都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从广告诞生那一天起,“性别”就是最常见、最主要的广告元素。性别研究已经成为广告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有关女性消费品广告的研究得到了多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还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两性平等进程和女性进步的指标。

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包含了女性的影像、声音,以及广告词等成分。而通过这些成分所展现出的女性形象,又折射出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外女性消费品广告案例,解读其中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内涵,可以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的异同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中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的变化。

一、文化与广告的联系

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对“文化”这一概念提出了定义:文化即为文明,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从广义上,文化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文化以各种形态和现象存在于社会并发挥其自身作用。而广告所表现的形态和现象,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之所以把广告看作一种文化形态,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广告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作为文化发展的成果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广告体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与创造力。其次,广告记录了人类历代伟大的创造,是社会经济与文化成果的展示,也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反映。最后,广告的内容与形象的表现蕴含着知识与价值观念,对受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文化借助媒介传播,又因为传播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广告借助传播使文化生存,并得以继承和传递:在蕴含着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借助传播将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受众,广告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表明,女性及其相关的消费品占据了消费品市场60%的份额,其影响力不可小窥。从护肤、美妆、时装到家居类产品,在这些主要面对女性消费群的商品的广告中,由女性角色出演的广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无论是在平面广告里还是在电视广告中,女性消费品广告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包含了女性消费品广告中有关女性的文字、图片和声像等映现出的“女性形象”,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并影响着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二、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常见类型

通过对大量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大致分为四类。

1. 贤妻良母型

贤妻良母的家庭主妇是女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形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观念中女性的主要社会角色是妻子和母亲。在这一类广告中,女性总是出现在以家庭为背景的环境中,所推销的往往也是与家居有关的产品,如洗涤产品、厨房用品等。

在国产品牌立白洗洁精的广告中,年轻美丽的妻子对着一池油腻的碗碟发愁,向正在看电视的丈夫娇嗔道:“老公,我怕伤手!”丈夫怜惜地抚摸着妻子的手,说:“老婆的手,不能伤!”随即拿出一瓶立白洗洁精:“没事,有立白不伤手洗洁精!”镜头一转,妻子高兴地开始洗碗,背景则是客厅里的丈夫,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

在威猛先生的厨房清洁广告中,一名年轻的母亲正在为厨房的卫生发愁,无论如何都无法弄干净,此时威猛先生出现,手举威猛先生牌厨房清洁剂,说道:“别怕,威猛先生来了!”顿时污垢全部清除,厨房焕然一新。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即出现在居家的环境中的男性大多数都是在家里娱乐和享受,例如在立白广告中亮出新款洗涤剂便回沙发上看电视的丈夫。而更为不公的是,家庭相关的女性消费品广告中被演绎为在家享受的男性们,却扮演着“给予女性指导”的专家或权威形象,例如立白广告中的丈夫和威猛先生广告中的威猛先生。从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认知理论我们了解到媒体可能引发谣言,塑造不实形象,并执着于某些要点,使阅听人简历不正确的印象,甚至可能导致阅听人模仿报道内容的情节。而这一类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所传递出的错误信息将使社会大众对女性产生错误的理解,形成女性不聪明、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女性就该承担所有家务等偏见与刻板印象,有可能加深社会对女性的偏见,甚至让部分女性从潜意识里感觉到自己不够聪明,自己的价值只能够体现在家庭里。

2. 花瓶摆设型

花瓶摆设型的女性形象在广告中也频频出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天性,又是人的权利。古语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仅男性喜欢欣赏美女,甚至连女性也会被美丽的女性形象所吸引,并且模仿广告中的美女,期待使用了美女所推荐的商品后也可以变得如她一般漂亮。然而这种对于美的追求在广告中却被一定程度地滥用了。我们常常可以在广告中看到美女脸部及身体局部的特写,甚至透露着性的暗示。在这些广告中,以女性作招徕,女性的形象在广告中被物化了。

在妮维雅柔滑身体乳西方版的广告中,电梯门一开,一名穿着短裙高跟鞋的女子从电梯间走出来。她穿过电梯间,穿过走廊,穿过大厅,最后在扶手处站定,就在站定的一刻,她的内裤顺着腿滑了下来。在国内版的广告中,广告随着男性解说的声音开始:“只有男人才能表现她的肌肤,看得见的透白,触得到的温润。”一名年轻女子与恋人拥抱,镜头对胳膊、背部等部位进行了特写。

浪莎袜业的广告女代言人换了几任,而广告从最初的版本到最新的版本,内容却没有太大的改变:美丽的女性,腿部特写,以及广告语:“浪莎,不止是吸引。”

在整部西方版妮维雅产品广告中,只出现过女子的下半身(短裙,高跟鞋),没有出现过全身或者面部的特写。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被完全地肢解化,所表达的仅仅只是一个性感的符号。而国内版的广告中的那句广告词:“只有男人才能表现她的肌肤,看得见的透白,触得到的温润。”将女性的价值完全限制住,仅有通过男性的力量才得以表现出。浪莎的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也仅仅只是被物化的花瓶形象。这种女性形象的局部写真是为了满足男性观察者的视觉要求,为了展现女性的性别特征,为了强调女性的性吸引力和对男性的性魅力,其目的不外乎取悦男性,将女性形象物化与商品化,并对受众暗示:女性的价值就在于美丽与性感。通过跨文化交际的媒体与认知的发展板块中我们可以得知,刻板印象与偏见的形成不仅仅与个人经验、需求、动机、关系网、文化教养等因素相关联,越来越多的媒体讯息,尤其是广告,运用潜意识认知的方法,在讯息的背后隐藏不同的暗示,让阅听人在接触信息时无法感知受到刺激的影响。也就是说,大众媒体的引导对于人们认知系统的发展或形成刻板印象与偏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 独立自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广告中开始逐渐出现独立自信的成功职场女性形象。女性的普遍就业,以及在经济和人格上获得独立使得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满足于家庭妇女这一社会定位,她们试图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们希望在社会职业领域里发挥自己的能力并获得成功。

在法国著名化妆、护肤品牌碧欧泉口碑产品活泉系列国际版本的广告中,几乎没有广告旁白或者广告模特,取而代之的是水和产品的交融,整部广告中仅出现过一张女性面部的轮廓,浸入泼洒的泉水中,该品牌国际代言人为萨莎·彼福瓦洛娃。在亚洲版的碧欧泉活泉系列产品广告中,在和悦的女声产品解说下,姚晨穿着白色的衬衣,以大方的妆容和简单的发型配以她招牌式的笑容进行了演绎。在另一个版本的广告中,高挑的姚晨穿着一席米黄色长风衣配上黑白相间的围巾,从卢浮宫优雅地走来。她时而眺望远处的卢浮宫,自信的神情吸引了在座的人群。

在最新版本的国内知名洗涤品牌蓝月亮的产品广告中,杨澜成为了女主角。新广告以专业、洁净、出众作为主要诉求,在展现洗衣液洁净特质的同时,更主张一种专业的生活态度。片中,杨澜从生活、职场、社交等多角度演绎了职业女性的专业追求:“做更专业的女性,不论工作还是生活。”

姚晨2005年凭借在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对女侠郭芙蓉的精彩演绎,被广大观众熟知,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展露了现代女性独立自信、热爱生活、真实自我的价值观,为广大观众所认可。同一品牌,相同的广告理念,传播到不同的地区,代言人就进行了更变。选取本国知名代言人是为了通过已被消费者们熟知的形象来促进中国地区的女性消费者们更加了解该品牌的文化理念,更好地接受该品牌。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有效性与适当性两个概念,常被学者用来定义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沟通能力的延伸,但跨文化沟通能力特别强调情景脉络的重要性。这种对情景脉络的强调,除了重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有效性与适当性,也很注意人与沟通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双方的文化认同。

在蓝月亮历年广告中,女性形象则进行了几个阶段的进化。最初的洗手液广告,是以一名母亲关爱孩子的角度来推销产品。之后的版本由张柏芝代言,广告中的张柏芝衣着清凉,一边舞动身体一边介绍产品。取代张柏芝的是跳水皇后郭晶晶,配上“超越自我,蓝月亮洗衣液,跨入洗衣新时代”的广告语来进行介绍。这种女性形象的积极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受众的心理及行为。

4. 后现代型

后现代风格的女性形象趋向于多元化,其表现多为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反叛与解构,极力彰显女性个性。

在2009年快乐女生全国比赛结束后,美宝莲邀请了该届快乐女生参赛选手中最具有争议的曾轶可担任精纯矿物BB霜的广告代言人。广告中的曾轶可打扮中性却又穿着高跟鞋,弹着电吉他,妆容清爽,前卫中透露着几分少女的气息。广告语“全世界,看我的吧!”令人记忆深刻。

在迪奥的毒药香水广告中,午夜即将到来时,女主角穿着高跟鞋,提着礼服裙,在楼梯上狂奔。在午夜12点到来的时刻,女主角引爆了宴会现场的水晶灯,吸引了所有来宾的注视并进入会场中央。

在美宝莲的广告中,曾轶可打扮趋于中性化,却又在妆容上带有几分小女生的青涩感,弹着电吉他,用她标志性的“绵羊音”发表出颇带力度的宣言,张扬了“90后”年轻女性的个性,一改传统女性的“美丽性感”、“温文尔雅”,突破了女性形象的模式化传达。而在迪奥的香水广告中,女主角以出格的举动激起在场所有人的注意,无论男女都为其目瞪口呆,而她则选择放肆地享受这种注目。这些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前卫、反叛、不羁,符合后现代主义的自我翻新的美学特征。

三、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异同及产生原因

在经过对大量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的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中国女性消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加被限定在贤妻良母和摆设花瓶这两个范畴内;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不再像20世纪60年代那样滥用性感女性的外表作为吸引力来增强广告效果,而是趋于独立及多元化。

造成中国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刻板女性形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现状。在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轨迹特殊而曲折。一方面,自建国以来,党中央不断将女性从过去的封建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并积极倡导男女平等观念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另一方面,基于历史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难以被消除。由于在家庭和社会掌控经济权利与话语权的还是以男性为主,广告的主要针对受众还是男性,女性的性别常常被用来作为商品的招徕。这种传统被沿袭之后,即使是在针对女性的女性消费品广告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也受到影响。女性形象被运用的次数多,恰恰不是因为妇女在文化上的主动态势所决定的,而是由她们的被动地位所决定的。然而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认知理论中,我们得知大众媒体最大的影响,是使阅听人改变信念、态度或刻板印象与偏见,并可能引起行为的改变。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女性消费品广告在被创造时就被赋予的刻板形象可能被传媒的力量放大并且更加扭曲,导致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即刻板形象越来越不实。

相较于中国,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所呈现出的女性形象更为积极鲜明多元化。西方女性主义最初的诉求是妇女在受教育和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要真正获得平等的权利,摆脱屈从的地位,这对于没有受过教育的妇女而言是不可能的。西方女性运动促使妇女争取受到教育的权利。随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基本上争取到了选举权。在争取到了选举权后,她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仍然不能和男人平等,主要表现在不同工同酬上。经济上无法独立的人在精神上自然也无法独立。要获得平等的地位,便需要有平等的工作权利和获得同等的薪酬。

在西方文化的根底中包含着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认知理论中文化价值取向的表现。Klophf和Park (1994)发现,在美国人最重视的12种价值信仰中,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占据了首要的三席。在女性运动的推注之下,当代大多数西方女性受过高等教育,经济又得以独立,社会地位较中国女性更高。在抛开多重束缚之后,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展示自然更加多元化。

尽管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较中国女性消费品广告要更加自信、独立、多元化,但也不能就此否认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刻板形象的存在。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传统密不可分。尽管女性主义运动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现如今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就业情况和社会地位较之过去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相对于男性,女性仍处于弱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男权主义的影响无法被完全摒除。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广告行业,男性从业人员占有了绝对的优势。传媒业对女性的不平等,同样也是男权主义思想的客观反映之一。这些都是造成刻板印象在广告中难以被消除的重要原因。广告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再现了现实,与此同时又在不断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性别概念。这一现象又印证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认知理论中,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大众媒体可能会塑造不实形象,但最大的影响是使受众改变信念、态度或刻板印象与偏见,甚至导致行为的改变。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所呈现出的关女性的文字、图片和影像等,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并影响着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然而传统思想中的“男尊女卑”并没有消失,女性歧视现象依然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有刻板印象和不实描述,这种现象在中国更为严重。尽管如此,值得欣喜的是,通过文章中提出的个例,我们可以看出,部分中国女性消费品广告中所体现的女性形象已经开始摆脱刻板单一的家庭主妇或者摆设花瓶,而是像蓝月亮品牌广告的蜕变历程一般,在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都不再仅仅停留在家庭主妇、贤妻良母或者是摆设花瓶这种层面,而是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多元化角色:职场能人,个性少女,优雅贵族,等等。女性的社会价值也不再停留在被物化的文化客体层面上,而是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女性消费品广告中女性形象向健康方向发展旨在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性别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建立又离不开传媒的正确引导。在女性不断自我提升的同时辅以媒体的正确引导,必将树立崭新的女性形象。

摘要: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 女性消费品广告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借助跨文化交际理论比较分析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的变化和异同: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刻板化, 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上的女性真实形象依然存在一定偏差, 由于女性解放运动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中国相较西方偏差更为严重。要消除这种偏差还需要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向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女性消费品广告,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Klophf, D.W., Park, M.S.Communicating with Americans[M].Seoul:Han Shi, 1994.

[2][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艾晓明.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J].妇女研究论丛, 2002, (3) .

[4]陈国民.跨文化交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韩素梅, 韩燕.市场经济十年以来电视广告性别形象变化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 (11) .

[6]刘伯红, 卜卫.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J].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1) .

中西方女性 第8篇

关键词:女性,贞洁观,中西方

一、简介

众所周知,《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围绕女主人公苔丝的悲惨经历,故事的情节开始了。苔丝出生在一个虽然贫穷但也平静的农民家庭,然而,上帝总是不道德地和无辜的女孩开残酷的玩笑。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和善良的中国女孩,然而由于她的家庭,她在德贝维尔家族并不太受欢迎。第二天,她离开回家。几个月后,她生下一个婴儿,这被称为“罪恶”。后来苔丝离开亚历克和他的家庭,一个挤牛奶的女工在一个遥远的农场,在那里她遇到了天使克莱尔。两人相爱并结婚。在新婚之夜,苔丝告诉他她的过去,天使厌恶地抛弃了她,独自去了巴西。然而,天使的到来使苔丝更绝望,她心中刺穿了亚历克,杀死了他。然而,苔丝是被警察抓住了,被判处死刑。

《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白流苏同学和柳原粉丝的爱情故事,是张爱玲的著名小说之一。白流苏同学,一个平凡的女子,生长在一个大家庭。然而,她却有过一段糟糕的婚姻。离婚后,她仍住在白家,但她的弟媳嘲笑她。有一天,她遇到粉丝柳原日期。两个人互相欣赏,但他们把他们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因素考虑在内。同时,柳原爱她但不想娶她。他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情人,虽然白流苏同学决心脱离她的过去婚姻的阴影,开始一个新的关系。

二、女性贞操的形成

(一)社会和历史原因

首先,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价值观与社会生产力影响着女性贞洁的形成。很多年前,女性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劳动力。除此之外,只有女人能孕育婴儿,这使得人们崇拜孕育人类的女性。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成为主要的生产力的一部分,女人开始依靠男人。因此,一妻多夫制逐渐开始变得一夫多妻制。苔丝作为一个情妇,依赖于亚历克,让她的家人更好。作为一个女人,白流苏同学指望男人过上舒适的生活。

其次,女性在心理学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分析女性的心理。通过引用一些相关文献,不难看到,大多数的人更重视女性的贞洁,在封建时期人们的想法盲目地传递给下一代。通过分析心理学,心理学家发现,女性更倾向于模仿,大多数女性在不知不觉中遵循封建儒家思想的三个服从和四个优点:三个服从(中国古代女性被要求服从她父亲结婚前,和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和四个优点(道德、适当的言论,温和的态度和勤奋的工作)被视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人们重视女性的贞洁。

(二)中西女性的地位

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除了母系社会。在西方,由于古老的宗教因素,人们强烈地歧视着妇女。上帝创造两个人类,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他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伊甸园里。然而,夏娃引诱亚当。因此,两人赶出伊甸园。从那时起,人们认为女性犯了罪,因为打临时工的高尚的西方男人。女性应该是纯洁的。女性贞节是流行和女性被迫遵守社会道德。然而,封建思想影响中国女性的贞洁。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声称忠于男性和女性应该“三个服从”和“四个优点”只适合女性。

三、女性贞洁的影响

在中国,人们更加注重贞洁。李婉是《红楼梦》故事中一个年轻的寡妇。虽然她很年轻,但是她是漠视她生活中的一切教条,她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在一个爱情与堕落交缠下的城市,柳原并不想让白流苏同学作为妻子而是作为一个情妇,尽管他们彼此相爱。他追求自由,但不能超越社会道德———一个男人不想娶一个离婚的女人。

然而,宗教的形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西方妇女的地位中。一个男人可以有情妇,但只有一个妻子在法律上。总之,在某种程度上,婚姻的观点有一个与女性贞洁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塞缪尔·理查森的帕梅拉,认为“破坏一个女孩的贞洁比切断她的喉咙更严重”。不难看出一个女孩的贞操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帕梅拉抗拒的诱惑,跟她的贞洁。她的童贞会得到回报,婚姻成为她生命的一个转折点。

四、结论

女性的贞操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在母系社会,人们不关心女性的贞洁。婚姻使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有联系,道德和伦理观点的发展形成了贞洁的概念。进一步发展的一夫一妻制有效地减少了疾病的风险,然而不断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却使寡妇的数量增加。当一个东西是罕见的,它就变得珍贵。在中国,贞节牌坊象征着女性贞洁,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一个女人一生忠于她的丈夫。在西方国家,人们重视女性的贞洁非常超过一段时间。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妇女被解放。真正意义的解放女性应该包括妇女的性自由。如果女人坚持女性贞洁是有价值的,女人不会获得真正的解放,他们仍是男人的附属物。女人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商品和应该寻求她们的自由。如果是这样的话,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张爱玲.《张爱玲精品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东西方女性意识觉醒比较分析 第9篇

一、《玻璃动物园》和《结婚十年》概述

在《玻璃动物园》中, 自从丈夫离家未归, 主人公阿曼达一直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儿子汤姆和女儿劳拉。汤姆在一家工厂的仓库工作, 却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女儿整天沉浸在自己的收藏品———玻璃动物园中。.母亲阿曼达担心两个孩子的前途和命运, 她担心儿子会变成一个酒鬼、烟鬼, 最后将一事无成, 这样她就失去了一个养家糊口的靠山。阿曼达一想到她那敏感可爱但却有点残疾的女儿, 心里就会感到不安, 一直想帮她找到一个追求者。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 阿曼达一直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中, 直到儿子离家出走和女儿婚事失败后, 才彻底开始觉醒。

《结婚十年》被认为是苏青的自传小说。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怀青接受了一桩包办婚姻, 她和丈夫之间没有任何真爱可言。婚后, 怀青一直被裹在琐碎的家务事中, 当她发现丈夫与别人有了恋情, 却也只能默默忍受着这种侮辱。除此以外, 怀青还要忍受着婆婆和小姑的鄙视。但是, 最终女主人公逃离了这段婚姻的枷锁。

本文将对阿曼达和怀青这两位东西方女性的婚姻家庭境遇进行比较分析, 影射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她们的思想状态。

二、两位女性生活状况分析

(一) 经济上的依附性

在《玻璃动物园》中, 丈夫是一个普通的职员, 凭借着迷人的笑容和英俊的外表, 俘获了单纯的阿曼达的倾心, 阿曼达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变成了家庭主妇。但是, 丈夫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梦想, 毅然抛弃妻子。当意识到丈夫不可能回来后, 阿曼达就把未来寄托在儿子身上, 唯恐儿子一无事成, 而没了挣面包的人。另外, 为了给女儿未来的生活有一个依靠, 她想尽办法给女儿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而汤姆面对母亲的唠叨, 表现出极度的不满。在他的意识里, 他应该是这个家的主人, 应该说话算数, 因为他是养家糊口的人。阿曼达唯恐儿子像丈夫那样离去, 她们就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支柱。

在《结婚十年》中, 怀青是个有知识的女性, 婚后在一家小学找到做教师的工作, 而她的丈夫却以“我能养活你”来给怀青施压, 迫于婆家和丈夫的压力, 最后怀青不得不辞掉工作。后来, 当他们的生活陷入窘境时, 面对着拮据的生活, 怀青才不得不向丈夫抱怨。

从阿曼达到怀青, 这两个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 在家庭经济中却有着相似的生活地位。她们自愿或不自愿地过分地依赖了自己的男人或儿子。可怜的阿曼达失去了丈夫, 不得不紧紧抓住儿子这棵救命稻草。而怀青, 在传统上, 她是不能外出工作的, 在经济上依附于丈夫, 导致了她不敢为了维护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而和丈夫作抗争, 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丈夫, 并默默地忍受着丈夫带给她的屈辱。反过来看, 丈夫们在决定做什么的时候, 从来不考虑妻子的感受, 因为他们在家庭经济中占据着主体地位。

(二) 家庭地位的依附性

在《玻璃动物园》中, 阿曼达的丈夫为了寻找自己的梦想, 他只给妻子留下了张明信片, 从此杳无音信。劳拉由于个人有点缺陷, 不愿意去上学, 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每天只陶醉在自己的收藏品———玻璃动物园中, 因此, 只能接受母亲和哥哥安排的见面。

在苏青的《结婚十年中》, 怀青虽然是位有知识的女性, 但不得不接受包办婚姻。夫家对她仅有的一点尊重是因为她可以为这个家传宗接代。当她发现丈夫和另外两个女人的恋情时, 为了维系这个家, 还不能作出强烈的反应。

两部作品中, 丈夫都没有把妻子当成和自己地位相等的人, 他们我行我素, 更谈不上对女人的尊重了。这两部作品充分反映, 在男权社会中, 男人的心目中只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他们无视妻子的情感和感受, 为了自己的快乐, 抛妻舍子。而妻子只是他们的财产或附属物, 女人唯一的任务就是生孩子, 抚养孩子, 侍候丈夫。女人失去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

(三) 意识形态上的依附性

在父权社会, 男人是社会的中心, 社会的主流, 男人的权力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这种思想不仅在男性的意识里根深蒂固, 就连女性也深信不疑。

在《玻璃动物园》中, 阿曼达不厌其烦地劝说汤姆要努力工作, 以便能替父成为她和妹妹的挣面包的人。除此以外, 她还不遗余力地帮助劳拉找到一个理想的丈夫, 为了以后有可靠的生活来源。即便丈夫已经离家出走了16年, 但阿曼达依然把他的照片挂在墙上, 并且回忆着曾经的美好时光。在她的思想意识里, 丈夫永远是她的精神支柱。阿曼达甚至认为女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能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和男人交往, 从而能取悦男人并赢得他们的青睐。所有的一切都表明阿曼达的生活是以自己的丈夫为中心的, 在家庭生活和经济上不想脱离丈夫或儿子。在她的意识里, 男人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心。

在《结婚十年》中, 虽然怀青已经意识到女人应该是自由的, 应该脱离封建家庭的枷锁, 但从她的反应来看, 他依然不自觉地捍卫着封建礼教。当她生下女儿, 就像犯了罪一样;当儿子出生时, 又如释重负, 认为自己完成了夫家的任务。当丈夫和别的女人发生恋情时, 她只是屈服于这种羞辱, 没有积极地与丈夫抗争。这些行为都表明, 传统的封建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她的意识里。她感觉到了男权社会带给她的痛苦, 却没有勇气去反抗这种不合理。也许在她的心里认为这就是女人的宿命, 她应该接受, 应该顺从。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

上面分析了两位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女人似乎没有了光明前途。但是两位作家并没有让我们的主人公一直愚昧下去, 在故事中和结尾处让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玻璃动物园》中, 阿曼达被丈夫遗弃后, 虽然对男人有着强烈的依赖, 但她毕竟还在努力卖女性杂志和内衣来支撑着着这个家。她没有向丈夫和儿子的自私轻易地屈服, 而是勇敢地迎接了这个残酷的现实。甚至当为女儿找个如意男友而苦心安排的约会失败的时候, 也没有为此而绝望, 反过来却鼓励安慰着自己的女儿。在剧中的结尾, 阿曼达终于对着丈夫的画像说了声再见, 女儿劳拉也微笑着望着母亲。这让读者有了美好的遐想, 相信母女俩会坚强地凭自己的能力生活下去。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支柱都相继抛弃了她们, 但她们开始从深深的绝望中觉醒, 并准备积极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实现女性的自我和尊严。

《结婚十年》中的怀青, 在无爱的婚姻之后, 她和她的同学之间也产生了朦朦胧胧的爱情, 虽然没有坦然地表白, 但深深地把这段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心理。虽然没能走出这一步, 但她毕竟有过追求个人幸福的欲望。婚后在一所小学当教员, 虽然以退出而告终, 但在她潜意识里, 认为女人是可以走出家门工作的, 可以在经济上独立于自己的丈夫。因为怀青接受过教育, 所以当丈夫返回家乡没有回来的时候, 也能找到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最后, 怀青终于和丈夫离了婚, 结束了这段包办婚姻。在这个勇敢的决定之后, 她必能独立过上崭新的生活, 也许在那样一个男人控制的社会里, 对一个女人来说是艰难的, 但她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两部小说虽然出自东西方两个不同的国家, 但都同时反映了那个时代女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 并为女性意识的觉醒摇旗呐喊。随着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学校接受教育,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就业, 女性意识觉醒正在日益高涨, 最终, 东西方社会都一定会迎来男女平等的真实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莉.不幸母女的悲歌——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玻璃动物园》的主题.

[2]田纳西.威廉斯著, 鹿全译.玻璃动物园.

[3]张华.历史与自我重荷下的女性追求.

中西方女性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视角,中西影视文学,女性形象

一、中西方在女性形象塑造上存在共同的文化认知

笔者选取了中西方影视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位女性形象来探讨其在女性形象塑造上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认知。中国方面选取的是由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进行改编的热播电视剧王熙凤的形象, 西方选取的是由西方名著《飘》进行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中思嘉奥哈拉的形象。王熙凤与思嘉奥哈拉身处不同社会背景, 二者在地理位置以及时间上也相隔甚远。但两者的共同点就是:两位女性均经历了现实中的种种磨难, 历经了无数挑战, 在艰辛中获得成长。

1、两个女性形象都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以前中西方文学对形象的塑造均为非黑即白的。但王熙凤与郝思嘉却是复杂多变的, 两者既有美好的一面, 又有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因此中西影视文学中的这两个女性形象都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敢于向男权社会抗争

王熙凤将一个大家族打理的井井有条, 挑战了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还在一个一夫多妻制度的社会中公然发声, 不服从且力图冲破这种制度, 这种斗争行为是非常需要勇气的, 这反映了她具有一定的女权主义思想。郝思嘉也和王熙凤一样, 顺应时代潮流, 凭借不断地努力和坚强的意志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

二、中西方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之处

笔者拿两地各自的最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来举例说明。中国梁祝的故事流传甚广, 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引人喟叹。那么祝英台和朱丽叶作为两个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关于爱情、婚姻想法上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地女性的观点。

1、两地女性在观念上的差异

(1) 爱情观念——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轰轰烈烈无所畏惧的, 两人从见面到相恋再到殉情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很多西方影视文学作品中, 比如反映杰克和罗斯深海中的爱情的《泰坦尼克号》, 女主人公都是绝决烈性的女子, 敢爱敢恨无所顾忌, 道德枷锁对于她们来说形同虚设, 无法禁锢她们对于自由的爱情的美好而强烈的向往。相反, 祝英台的爱情观循序渐进的。与梁山伯三年同窗共读的情谊使得感情不断升温, 两人才确立了恋爱关系。如果说西方的爱情观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是绝决果敢的, 那么东方女性在爱情观上是温柔渐进的。

(2) 婚姻观念——朱丽叶认为只要两人之间有真爱, 其他一切阻挡者都是“纸老虎”。只要两人真心相爱, 完全可以将家族仇怨与礼法教义抛诸脑后, 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事。而祝英台身处封建社会, 被“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教义所束缚, 不敢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太多顾忌家族以及伦理教义。

2、两地女性在行动表达上的差异

(1) 在表达爱意时——朱丽叶会毫不顾忌的用最直接热情的语言爱意, 无所畏惧, 爱情就是她的信仰。而祝英台表达爱意的方式含蓄、温吞, 负有东方女性有的娇柔。

(2) 在捍卫爱情时——朱丽叶勇敢、积极地为自己的爱情与其他势力进行斗争, 面对爱情受到威胁的时候, 朱丽叶将家族、礼法和身份全部抛开, 一心只为爱情去做出搏斗。祝英台在捍卫爱情的过程中却考虑到太多家族立法的束缚, 走得很艰难、被动。同样的, 如果祝英台的故事年代已久远, 不能代表当下东方女性的爱情观, 但是这种观念的影响还是很深的, 例如几年前热映的电影《云水谣》中, 男主角陈秋水背叛了王碧云, 接受另一个女性王金娣的爱情宣言, 原本背叛爱情的男主角理应是受到观众唾弃的, 但是影片却出现了一个男主角陈秋水和“后来者”王金娣泪抱头痛哭的特写镜头, 镜头中两人隐忍痛苦的表情难免会让观众心软, 仿佛能够理解了男主角陈秋水在面对另一个执着爱他的女性面的无奈、痛苦和难以取舍的心境, 对他“背叛者”身份就淡化了, 这其实也是东方女性受传统影响的一个表现, 当男主角表示“不是我出轨, 是女孩自己来爱我”的时候, 东方一般认为这个男主角有魅力, 而不会过多同情被抛弃的女性。

3、两地受众对女性形象的解读不同

西方受众比较喜欢解读女性的外貌美,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影视文学作品中都能突显出这一点。比如小说《飘》立面写到女主角郝思嘉的要为是一尺八, 这个标准是西方民众所津津乐道的。大银幕上的女性形象也多是漂亮性感居多, 而且镜头语言往往是用男性的欣赏角度来完成的, 而受众也在不知不觉中顺着镜头语言养成这种欣赏习惯。西方作品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多为外形塑造, 是一种外部的、浓烈的、张扬的塑造。

而东方受众在观赏作品时, 往往注重女性内在的精神。作品塑造女性形象的时候再对其道德品质方面的描述着墨较多, 中国作品在强调女性内在美的同时, 还有意淡化外在美。比如巩俐的作品中, 除了在《红高梁》中有着美丽逼人的相貌和《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中的妖艳扮相之外, 其他的影片中, 几乎都有意淡化了她的美。尤其在《秋菊打官司》中, 巩俐扮演的角色由于怀孕而存在的斑点、大肚子、红棉袄外等, 就是在扮丑。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片中散发出来的迷人韵味, 人物精神饱满鲜活, 塑造出了不一样的美。

结语:

中西方影视文化塑造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也是探究社会现象的一个途径。通过分析早塑造女性形象上的异同, 可以深入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异同。

参考文献

[1]、周华溢.90年代后中国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变化[J].安徽文学, 2011 (1)

[2]、张华伟.从文化视角探析中西影视文学中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 2010 (11)

浅析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 第11篇

【关键词】性别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教育

作为女性主义教育根源的女性主义最早是指以消除性别歧视,改变女性被压迫地位为目标的社会运动,后来发展为从性别视角来看待和分析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的统称。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批判父权制下的男性中心教育观,强调女性在教育中的地位,倡导两性之间的教育公平。

一、女性主义教育的基础

(一)女性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

女性主义教育的兴起与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浪潮有着密切联系,其产生的思想基础就是女性主义。具体来说,女性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可以从女性主义的五大思想流派来探究: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主义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出现于18世纪中后期,他们主要关注的是自然权利、公平和民主,其核心问题就是争取妇女在政治、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他们强调男女两性在教育中的机会平等,主张通过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以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激进主义的女性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们认为父权制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而在父权制的统治下,学校所授的课程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课程,这种男性中心的教学机制不仅重复着男尊女卑的两性规则,也复制着男性对知识的垄断,所以他们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促进两性权力平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早期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修正和补充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女性主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提出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共同决定了的女性的受压迫地位,而当下的教育体制也不仅仅是一种男性中心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种阶级分化的教育模式[1];黑人女性主义出现于19世纪,他们认为性别、种族、社会符号和社会制度是紧密相联系的,而教育中的种族歧视往往比性别歧视更恐怖;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现代女性主义开始在法国出现,他们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研究女性主义,在教育中倡导多元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2],认为学校教育要不断促进女性批判意识的觉醒,提高女性意识,以解决教育中性别不平等问题。

(二)女性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1、人性论基础

(1)性别与社会性别

性别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生而具有的为男为女的事实。弗洛伊德曾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一种“阉割情结”,他认为这种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导致了男性对女性的鄙视和女性与生俱来的“自卑”,而这种性别差异导致的两性心理不平等正是父权制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此外,在传统的伦理观中,男性代表着理性,女性则是感性的化身,男性的道德核心是公正和公平,女性的道德则表现出一种关怀的倾向。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女性的道德只能发展到第三阶段,因为女性与生俱来的感性,所以不能达到和男性同样高的道德水平。而基于这些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人们认为女性在力量、天赋、理性、道德、智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男性,这种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社会话语盛极一时,人们坚信女性应该认同并接受贤妻良母的价值观念,女性的美德在于婚姻内对男性的依附和顺从。女性主义者对这种“生物决定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们认为,在传统的伦理学中,理性被建立在了男女二元对立的观念之上,理性被性别化了,是一种充满着性别歧视的理性,而用这种理性来分析道德,道德也被赋予了男强女弱的性别价值序列,使得传统道德有充分的理由来贬低女性。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赋予两性的意义。女性主义者认为,在父权制的符号系统中,女性被建构为虚无,那么女性当然就不存在,相应的男性也就不存在,因而性别差异也就不存在,性别差异仅仅是区分的结果。所以他们认为女性问题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造成女性被压迫地位的并不是生物因素,而是社会经济、语言结构和社会制度。

(2)女性主义的自我观

自我是当代哲学讨论的核心概念,它不仅关系到人们如何界定自我的價值观,也关系到人们在自我利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自我意向。就女性主义角度来说,自我观直接关系到女性主义哲学对人格、认同和行为者等关键问题的回答,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女性主义者认为应从关系中的自我、他者与分裂的自我、身体的自我、生态的自我和体验与关怀的自我五个方面构建一种自我观。他们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她们也处于一种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之中,不是一种孤立的自我。而且,女性不是追求欲望的最大化的“经济人”,她们也有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需求。而这种自我的实现不是建立在对他者的贬低和对自我的夸大之上的,而应是在各种联系中寻求一种平衡,是一种关系中的自我的表达。

2、女性主义认识论

女性主义认识论是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角度所形成的关于认识的理论。女性主义者认为传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理性主义认识论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将女性排除在了认识论之外,充满了对女性的偏见,所以他们提出了女性主义经验主义、女性主义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三种认识论,批判传统认识论二元对立模式下暗含的性别价值序列,试图建立一种女性主义认识论,探讨性别在认识概念、认识主体和知识证明等方面的影响,倡导赋予女性认识主体的地位。

二、女性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父权制下,传统的教育中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教育。教育充当着维护父权制和男性地位的工具,传递着一种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价值观念,它不断复制着男性对知识的垄断和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同时,传统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一方面,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不仅把女性排除在外,更将其构建成为男性想象中的形象,否认了女性确实具有的真实女性特质;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中,父权制对课程进行着绝对的控制,忽视了女性及其所关注的问题。此外,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偏见,教师的关注点始终集中在男学生身上,忽视了女学生的价值与需求。女性主义对传统教育中的这些不合理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们认为想要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就必须采用女性思维方式来组织教育,平等的看待女学生,正视女性的特质,建立一种女性主义自己的课程,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具体来讲,他们从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和教学方法观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教育目的观

女性主义批判传统教育的大而化之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目的的设立要注重人性,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智力、个性等个人状况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学校和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机会。同时,他们提倡对教育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并不是改变学生身份的一种方式,而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渠道,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一种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当前的幸福。

(二)课程观

父权制下的传统教育贯穿着男性中心的价值取向,将女性排除在了课程设置之外,具体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着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例如,在教科书中女性形象出现较少,某些被认为男性更具学习天赋的学科尤为明显。而且,在教科书中男性往往被塑造成了令人尊敬的形象,女性则通常扮演着难以让人产生好感的角色。英国学者G.沃尔福德经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学校的物理学教材中男性图片是女性图片的四倍,而且这为数不多的女性都是以非科学家的身份(例如家庭妇女、护士)出现的,其表情也令人震惊、恐惧。这种课程设置中的性别偏见不仅可能导致女性疏远某些缺乏女性经验的学科,也可能让正在成长的孩子以教科书中的这些形象作为自己的学习样板。女性主义认为正是这种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课程内容导致了女性在教育中处于次要地位。同时,作为性别再生的重要渠道的课程控制也牢牢掌控在男性手中,使得女性学习更具难度,所以女性主义者试图构建一种女性主义课程观,以消除课程中的男性霸权,谋求女性解放。

(三)师生观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是领导被领导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僵硬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往往屈从于教师的权力和权威之下,而忽略了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因而女性主义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尤其是女性学生)的经验和感受,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经验和知识,主张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师生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当然这种平等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的平等,教师身上肩负着比学生更多的责任,教师需要有足够的包容精神,指引学生自由探索,鼓励学生营造一种自由的、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成为有批判思想和创造力的学习者,也能通过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四)教育研究观

女性主义研究观表现出了很强的反思性和建设性,具有明显的反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唯科学论的男性霸权的特征。实证主义认为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他们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但女性主义认为实证主义在研究“人”时将其视为可操作的事物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意识。事實上,因为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性别、种族等不同,在研究中研究者很难保证不受自己偏好的影响,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研究对象,所以这样的研究并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价值中立性和客观性。在教育研究中亦是如此,他们认为在教育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斥着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和性别角色意识,所以女性主义主张以定性研究法取代实证主义研究,在教育研究中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反对研究者的认识论特权、价值观念和性别角色意识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三、评 述

女性主义教育将性别意识引入教育研究[4],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运用女性主义方法研究教育问题,为我们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大大促进了女性教育的发展。但是女性主义在批判传统教育时,过分强调女性经验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对男性经验与女性经验的关系缺乏明确的考察,存在着诋毁男性经验的倾向,甚至认为女性的思维方式才是引导人类走出危机的唯一思维方式,这种女性主义认识论实质上也存在着性别偏见,我们要避免这种矫枉过正的倾向。

参考文献:

[1]王永军.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对教育传播的价值[J].教育传播研究,2011(11):34-35.

[2]周群.女性主义思潮对现代西方教育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2011(3):72-74.

[3]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中西方女性 第12篇

名人, 总是不乏大批追随、效仿的粉丝……

科学界名人、文艺界名人、军政界名人、商业界名人……名人是银河中熠熠生辉的明星, 是光芒耀眼的美钻, 是传说中的凤毛麟角、人中龙凤。他们能呼风唤雨, 引领潮流。可是, 我们看到的总是他们成名后的荣耀, 谁又了解他们沉埋于地之际、淹没于茫茫黑夜之时曾经平凡的痛楚呢?究竟他们成名的秘诀是什么?在成名的路上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呢?在“名人堂”里, 我们每期都将给大家讲述一位名人的成名史。希望通过对名人成名之路的讲述, 你能有所收获, 得到启迪。

这一期我们推出的名人是在东西方之间架起桥梁的女性——靳羽西。

入堂理由:靳羽西, 美籍华人, 羽西化妆品公司副总裁, 世界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化妆品王国皇后、畅销书作家、慈善活动家。羽西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20年来, 她为中国改革开放, 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的发展, 做了了不起的贡献。

《人物》杂志称她为“中国最有名的女人”, 《纽约时报》称她为“中国化妆品王国的皇后”, 《财富》杂志形容靳羽西是“当代的马可·波罗”, 而美国《国会记录》则称赞她为“真正的平民大使”。这些美誉从某种程度上精确地刻画出靳羽西这位奔忙于东西方之间, 分别以学者、作家、记者、电视人、社会活动家及企业家身份出现的美籍华人形象。

档案

姓名:靳羽西

出生地:桂林

简介:靳羽西祖籍广东, 出生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她无疑是当代中国最有名的女人之一。是她通过电视节目让封闭多年的中国人第一次惊讶地看到了世界, 她的发型和口音被无数的中国女性模仿, 她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化妆品品牌和娃娃, 她的头像被印在了中国邮票上, 她持续不断地通过媒介告诉中国, 国际化是怎么回事。在几亿中国人的时尚观和世界观发生巨变的几十年中, 美籍华人靳羽西无疑站在了变革大潮的浪尖上。

在美国, 她因自己制作并主持的《看东方》电视节目引起轰动而获得“杰

理智要比心灵更高, 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靳羽西

出妇女奖”、“终生成就奖”等一顶顶桂冠。她使不少美国人改变了对中国的奇怪看法, 试着用一种理解的眼光欣赏东方。而在中国, 由她亲自制作并主持的《看世界》电视节目则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与此同时, 靳羽西也在致力于帮助亚洲女性树立对美的自信。她推出的羽西化妆品品牌, 成了中国化妆品行业中的佼佼者。

趣事

靳羽西小的时候, 她的母亲非常节俭。当时小羽西非常想吃口香糖, 虽然一块口香糖只需25美分, 可母亲却一直舍不得给她买, 小羽西为此心里很怪母亲的“小气”。直到有一天, 母亲忽然搬回一台崭新的漂亮钢琴。在当时, 这台钢琴价值达几千美元!事后母亲告诉小羽西:“给你一块口香糖你吃了就没有了, 教你学会钢琴这样一门技能你才会受益无穷。”母亲的一席话让靳羽西明白了一个道理:掌握方法比得到一个东西更重要。

成名故事

家训:要做就做第一

靳羽西的父亲靳永年是中国著名的“岭南派”画家。靳羽西三岁就随着

全家定居香港, 四岁开始学习芭蕾和钢琴, 那时她就显露出了在艺术上的才华。有许多年, 靳羽西每天都从早到晚苦练八个小时的钢琴。16岁时, 靳羽西到了美国, 先后在夏威夷和杨伯翰大学深造。大学毕业时她拿到两个学位:音乐和政治。但父亲对她说:“你要做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人, 而不是第二个, 没有人记得住第二个人的名字。”这条家训融进了她的血液中, 使她的性格里充满了冒险精神, 也使她在自己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于是, 在从杨伯翰大学获得音乐硕士学位之后, 羽西做出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重大决定:“我认为我决不可能成为鲁宾斯坦第二, 既然你无法成为最好的, 为什么还要去做它呢?”

由此, 靳羽西将她的精力集中到另一件她热爱的事情上, 就是做一名美籍华人电视节目主持人, 架起东西方交流之桥。她无疑是一个善于把自己的幻想和奇妙的梦境编织成现实, 并以此征服世界的人。

让西方人“看东方”

1973年, 靳羽西与妹妹靳羽珊移居纽约, 创办了一家贸易进出口公司, 从事亚洲和中国的进出口生意, 但生意并不是很成功。当时, 她还主动在曼哈顿当地一家有线电视台主持中英文电视节目, 也是在那里, 靳羽西很快就意识到了电视所具有的巨大能量。经商期间, 她跑过很多地方, 发现美国人对东方, 尤其对古老的中国很不了解, 甚至有许多误解。她常常与他们争辩, 说得口干舌燥, 对方还是不理解。凭借对电视的认识, 她认为自己可以在东西方文化, 以及在双方的理解差异这一鸿沟之上架起一座桥梁。由此, 她萌发了创办一档叫《看东方》的系列电视节目的想法。羽西的高远志向遇到了不少泼冷水的人。对于她这种“奇怪”的念头, 亲朋好友没有几个是赞成的, 其中包括了她最亲爱的母亲。看着靳羽西为了这个节目累死累活的样子, 大家都说她自讨苦吃, 说她不懂得生活。但倔强的靳羽西却认为要创大业, 就要下决心做出大的牺牲。

《看东方》系列电视节目每次60分钟, 主要介绍东方人文社会、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 内容包罗万象, 形式生动活泼。但由于开始时企业界对她能否成功没有把握, 她既拿不到广告, 也得不到赞助。她用尽了多年的积蓄, 几乎山穷水尽。靳羽西是个理想主义者, 又是个实干家, 她信奉“我想拿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我就要用我的生命去干!”她事无巨细样样亲自过问, 每天呕心沥血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硬是挺了过来。《看东方》节目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娱乐界掀起了狂涛, 竟然通过1200个电视频道连续播放达五年之久。《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很少有人能够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融为一体, 而靳羽西小姐却凭着她的智慧和风度做到了。”著名评论员迈克·华莱士说,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靳羽西的《看东方》系列片“给有线电视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荣

1986年, 靳羽西通过在央视播出的《世界各地》走进了中

国人的视野, 成千上万观众每周末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 跟随着靳羽西的脚步去探寻世界的丰富、奇妙和精彩。在中西方隔阂近30年之后, 靳羽西不仅推开了普通中国人看世界的第一扇窗子, 也是推动了美国人重新发现中国的先行者之一。靳羽西感慨地说:“每件事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没有人要我一定这样做。我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钱财, 我只是要做对我的人生有意义的事,

对别人有意义的事, 对中国有意义的事。”靳羽西以自己独特的电视主持风格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 影响了一代中国人。

为了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 靳羽西还跑遍中国大部分地区拍摄电视片。她1988年制作的《改革的中国》专辑, 向美国观众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 引起美国社会的极大关注。而她最为得意的作品, 还是她在美国成功地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阅兵游行的实况转播, 这是中美电视史上前所未有的合作。

靳羽西还制作了《变化中的中国》, 这个节目在全美国播出后, 引起巨大反响, 并被收录到《国会记录》中。其他的如《亚洲四小龙》、《怎样在亚洲经商》等系列片在美国公共电视网播出, 满足了西方人了解东方的渴求。靳羽西在她的电视生涯中, 足迹遍布了世界各地, 制作了成千上万个节目, 有一些节目在全世界范围播放。她1989年拍摄的《中国——墙与桥》还获得美国电视界的最高荣誉—“艾美奖”。

由于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 靳羽西获得了包括联合国和美国国会在内的各组织机构颁发的20余个奖项。其中除了“终身成就奖”、“杰出妇女奖”之外, 还有“特别成就奖”、“友好大使奖”、“突出人才奖”、“国际媒介交流奖”等等。

“我用一支口红改变了中国很多”

靳羽西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 挑战构成了她生活的要素, 她总是展开双臂迎接挑战。多年来, 电视主持人的工作需要她长年化妆, 她也有机会用过世界上各种化妆品, 但她还是常常为找不到适合亚洲人肤色的化妆品而烦恼。

1992年, 靳羽西开始实现她的另一部分梦想, 就是帮助亚洲女性树立她们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美的自信, 让她们漂亮起来, 让西方人对东方人刮目相看。于是, 靳羽西成立了羽西化妆品公司。2001年2月, 由新华社《环球》杂志社经过6个月的读者调查和网上评选 (中国最权威官方新闻机构) , 靳羽西当选为“环球20位最有影响世纪女性”。

如同当年搞电视节目一样, 靳羽西要做就一定要做得最好。当时的羽西, 没有任何商业管理经验, 同时, 中国的女性也很少化妆, 根本没有市场可言。她唯一能给予公司的还是她一贯的精神: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在丈夫马明斯的支持下, 她花重金投入于品牌研究上, 雇了最好的实验室、研发和包装人员, 最后研究出来的产品一如她所希望的:适合中国人的皮肤。

也许, 如果靳羽西没有亲自开设所有600个专柜, 没有亲自站在柜台上为女性化妆、提建议, 没有亲自写下包装上的每一个字, 编辑每一篇新闻发言稿, “羽西”的产品不可能获得如此的成功。后来公司持续蓬勃发展,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调查评比中, “羽西”化妆品获得了“消费者心目中的最佳名牌”第一名;羽西化妆品公司成了中国化妆品行业中的佼佼者;她还与世界五大化妆品企业之一的法国COTY跨国公司合作, 在上海浦东建立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化妆品生产企业。《纽约时报》再次发表文章, 说靳羽西是“中国化妆品的皇后”。2004年1月, 羽西品牌加入欧莱雅集团, 从而翻开了其发展过程中全新的一页。

“我用一支口红改变了中国很多。”靳羽西对此充满了自信和感慨。

堂主小评

直到今天, 人们都还清晰记得她的屏幕形象——永远不变的“童花头”, 神采下期名人预告:飞扬的笑脸, 还有那口港味很浓的普通话:“你好, 我是靳羽西!”是一以贯之的坚

“宇宙之王”史蒂芬·威廉·霍金

持和热情做“第一”的理念使得靳羽西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女性!

关键词:宇宙物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西方女性】相关文章:

中西方女性主义论文题目04-04

中西方融合05-07

中西方神话07-09

中西方艺术07-21

中西方差异09-09

中西方文化07-21

中西方翻译标准05-05

中西方音乐理论06-16

中西方教育理念07-06

中西方教育差异09-12

上一篇:智能化建筑与建筑节能下一篇: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