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分析与运用

2024-08-02

故障分析与运用(精选12篇)

故障分析与运用 第1篇

1 运行中受电弓不能升起

1. 1 故障现象及分析

机车在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机车受电弓突然降下后,前、后受电弓均不能升起现象,这往往是由于钥匙箱内287YV电空阀故障造成的;正常情况下,当闭合司机室电钥匙时,287YV电空阀得电吸合,压缩空气从钥匙箱的进风管通过287YV电空阀,进入到钥匙箱的门联锁,然后从出风管再到受电弓的电空阀,使受电弓升起。因每次机车整备作业及乘务员运用机车时,都需断合司机室电钥匙,从而使287YV电空阀动作相当频繁,且压缩空气内有一些灰尘,使其易发生卡滞,而287YV电空阀装在钥匙箱内,发生故障时,根本不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机车2个受电弓因无压缩空气而不能升起。

1. 2 解决措施

(1)机车整备及检修时,应检查各钥匙联锁装置,保证其开闭灵活、油润良好,无变形、锈蚀,各钥匙插拔灵活,无卡滞;定期清洗钥匙箱及钥匙孔内灰尘,并对钥匙箱内的287YV电空阀进行互换。

(2)制作专用风管连接头(见图1),该连接头中间为空心状态,两端可以连接钥匙箱的进风管及出风管,以备运行中287YV电空阀出现故障时,可直接短接钥匙箱进出风管。

1. 3 故障判断及处理

(1)风压确认:确认总风风压是否达到500 k Pa以上,若未达到,用辅助风泵打至500 k Pa以上,再升弓。

(2)电路判断:观察司机操纵台上零位故障灯是否亮,如灯亮说明电钥匙闭合良好;断电钥匙时,若电源柜受电弓开关602QA闭合正常,检查钥匙箱后部是否有排风的声音,有声音说明287YV电空阀动作正常;若无声音说明钥匙箱或风路故障,然后合电钥匙看钥匙箱前部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见图2),如亮说明电路正常,故障在风路,如指示灯不亮,则重点检查入 库开关20QP、50QP和车顶门 开关297QP是否到位;应急处理拆下钥匙箱背面的进出风管(见图3),把2根风管用连接头直接短接即可(见图4,弯风管时切忌将风管头直接折弯,防止将接头折断,正确方法是弯铜管时保持接头不动)。

(3)风路判断处理:若287YV电空阀动作,检查1YV(或2YV)升弓电空阀是否吸合;未吸合时,人为顶合1YV(或2YV),并作捆绑处理,通过合、断司机钥匙来升、降受电弓(注意安全);若1YV(或2YV) 吸合,检查Ⅱ低压柜背后受电弓气路控制板上压力表是否达到0. 34 MPa ~0. 38 MPa,若低于此压力,则可判断为受电弓装置有漏风处,若条件允许,可申请停电,上顶关闭受电弓快降阀或处理漏风处所。

2 两劈相机不工作

2. 1 故障现象及分析

主断路器是整车与接触网之间的电气引入、退出和机车正常工作时的分、合闸,以及在机车主、辅电路故障时的最终保护设备。每次在机车高低试验、正常整备及运行中自动过分相时,主断路器都要反复分、合全闸,而分、合闸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极易使其内部辅助联锁架的滑块断裂或辅助联锁接触不良。

在机车控制电路中,闭合机车主断路器后,主断路器内部有一个560#、541#常开联锁则闭合,它将 +110 V电源输入到LCU逻辑控制单元内部电路,只有LCU逻辑控制单元接收到 + 110 V电压,判断主断路器已经闭合,才允许启动劈相机及其他辅助电机。

若主断路器主阀滑板断裂使辅助联锁始终断开或其辅助联锁不良始终处在断开位时,LCU逻辑控制单元则不向劈相机线圈提供110 V电源,劈相机及主断路器辅助电机无法启动,机车无流无压。

2. 2 解决措施

机车每走行5万km时,应打开主断路器下部防尘罩,检查辅助联锁驱动滑块有无裂纹,辅助联锁有无脱落,其接线是否紧固,并检查主断路器低压控制部分及传动风缸状态,检查储气风缸有无泄漏并排放积水,检查压力开关及电磁阀接线是否牢固,主断路器真空管极间对地绝缘用1 000 V兆欧表测量不得小于200ΜΩ,试验分合闸状态。机车走行10万km时,应对主断路器进行互换,50万km时,必须更新主断路器辅助联锁驱动滑块和辅助联锁。

2. 3 故障判断及处理

升弓,闭合主断路器扳键开关后,若操纵台的“主断路器”故障灯灭,且有主断路器吸合声及高压交流电声,但操纵台上微机屏机车工况栏仍为“蓄电池合”,合劈相机开关,劈相机无启动声音,司机操纵台的“劈相机1、2”灯不灭,且提手柄,“零位”灯灭,“预备”灯仍不灭,即为主断路器联锁不良,运行中可将I端司机室端子柜451#(1排43) 、430#(1排32)短接,维持运行。

3 压缩机打风慢

3. 1 故障现象及分析

机车运行过程中,乘务员因总风欠压停车较多;现在客车车辆基本为双管供风,车辆用风量相当大,造成机车2个空压机频繁启动,最快25 s就打一次风,由此会使压缩机易发生过流使其自动开关跳开或压缩机的压力开关、温度传感器损坏,从而造成某个压缩机不工作。SS9型机车压缩机故障是不易发现的,因只有机车2个压缩机一起工作时,司机操纵台的“压缩机”故障指示灯才灭,其他情况下,该灯一直亮,会给乘务员造成错觉;另外,机车的空气干燥剂频繁工作,造成干燥剂的电磁阀犯卡不能关闭,使总风缸的压缩空气通过干燥剂的排污阀排向大气,导致总风压力始终不能上升到定压;机车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总风压力始终在750 k Pa ~ 900 k Pa之间,当机车出现故障时,乘务员往往注意不到总风压力变化,而列车用风量是很大的,机车总风压力很容易下降,当发现总风压力低于600 k Pa时,铁路规章要求必须停车处理,否则按严重违章进行处罚,此时乘务员就不得不停车,将总风压力充到750 k Pa ~900 k Pa方能开车。

3. 2 解决措施

(1)机车每走行5万km时,下车校验螺杆泵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否良好。

(2)在每个压缩机油气筒贴上温度试纸,当螺杆泵油气筒温度超过105℃,温度试纸变色,以此作为是否短接压缩机温度传感器的依据。

(3)在螺杆泵的压缩机接线盒上加装1个小的钮子开关,钮子开关分“正常位”和“故障位”,正常位时,螺杆泵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串联后接入压缩机线圈电路中,故障位时,螺杆泵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被短接,即切除了压缩机保护电路。

3. 3故障判断及处理

(1)当压缩机发生故障不打风时,司机操纵台的“压缩机”灯会亮,微机屏LCU信息通讯窗口变黄色,如图5(a)所示。

(2)进入微机屏格式2,再确定相应的故障信息,若压缩机的自动开关跳开,微机屏会显示XX空压机电机过流;若压缩机故障时,微机屏会显示某压缩机故障,如图5(b)所示。

Ⅰ压缩机不打风:1当Ⅰ低压柜第1压缩机接触器203KM不吸合,检查第1压缩机217QA自动开关是否跳开,未跳则将逻辑控制柜转换另一组;2203KM仍不吸合,而Ⅰ压缩机未烧损时,在确认螺杆泵压缩机油气筒温度不得超过105℃后(即温度试纸未变色情况下),在第1压缩机控制盒内短接599#、607#线(改造时,可直接将其控制盒的钮子开关打至故障位);3短接599#、607#线后,203KM仍不吸合,将Ⅰ低压柜1、3制动风机209KM线圈593#取出用短接线与203KM线圈599#短接,用制动风机扳键开关来控制Ⅰ压缩机打风。

Ⅱ压缩机不打风:1当Ⅱ低压柜第2压缩机的接触器204KM不吸合,检查第2压缩机的218QA自动开关是否跳开,未跳将逻辑控制柜转换另一组;2若204KM仍不吸合,在压缩机未烧损时,在确认螺杆泵油气筒温度不得超过105℃后 (即温度试纸未变色情况下),在第2螺杆泵压缩机控制盒内短接579#、608#线(改造时,可直接将其控制盒的钮子开关打至故障位);3短接579#、608#线后,204KM仍不吸合,将Ⅱ低压柜2、4制动风机210KM线圈594#取出用短接线与204KM线圈579#短接,用制动风机扳键开关来控制Ⅱ压缩机打风。

(3)2个压缩机打风,但总风压力低。将制动柜后面的干燥剂159塞门置于开放位,同时关闭滤清筒下方排风塞门及2个干燥器筒下方的排污塞门(共关闭3个塞门),若操纵台总风表压力迅速上升,则为干燥剂漏风,可维持运行;仍然不上升,检查机车制动柜、高压柜及其他管路是否有泄漏(关闭辅机,听声音判断)。

4 结束语

截至目前,武昌南机务段配属的22台SS9型机车总体性能良好,能很好地适应长交路及轮乘条件下的运用需要,针对机车运用中出现的一些惯性质量问题,通过加强质量卡控和及时处理,满足了运用的需求。

摘要:对SS9型机车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惯性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主板常见故障分析与排解 第2篇

一般情况下,主板出现故障后表现相当直接,基本上电脑无法启动,也有些死机或反复重启问题,也是由主板故障所造成。由于主板上整合的元器件相当多,因此出现故障后判断起来比较困难,但也有些故障是可以通过开机时的表现来判断的,这里简单列举几个。

一是当按下电脑的开关后,机器没有什么反映,显示器黑屏,CPU风扇也不转动。这种一般是主板的启动电容出现了问题。我们知道,电脑在启动时需要一个启动装置,这个装置大部分都在主板上,其中主要有一个启动电容,如果这个电容损坏了,就会出现什么都没反应的情况。这个电容虽然非常小,但是很容易发现:拿起主板,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铁质的电解电容,它通常被一个金属丝环绕住。有了这么明显的特征,应该可以轻易找到了。

解决办法就是将一个好的电容更换上去。这种问题算是比较常见的,我有两个朋友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而启动不了机子,一个因为已经过了保修期,无奈只好拿到电脑城修理,也就是换了那个电容。另一个哥们还好,反正包换期还没过,干脆找商家换了块新主板回来,毕竟,问题虽小,解决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

二是按下电源开关后,电脑机箱上的报警喇叭出现长时间的“嘀、嘀”的声音。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内存出现了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要首先检查内存是不是损坏,用替换法更换好的内存条进行测试。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么很可能是内存插槽出现了问题,一般的主板上都会提供两条以上的内存插槽,这里我们只需要将内存换到另外的一条内存插槽中进行测试即可。

由于内存插槽相当的脆弱,因此我们在插拔内存的时候一次要相当注意,要从垂直方面进行插拔,并做到轻插轻拔,否则因内存插槽损坏而导致主板报废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三是按下电源后电脑能够点亮,但显示器点不亮,检查时发现CPU与显卡的风扇均能够正常工作。出现这种情况后,一般认为是主板的北桥芯片损坏。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故障,出现这种故障后,只能更换新的主板了。我们知道,主板上最重要的是芯片,一般的非整合主板都有两个芯片,一个是南桥芯片,一个是北桥芯片。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作为CPU与系统交换的主界面,以其中的内存控制器功能最为重要。除此以外,北桥还负责与南桥进行沟通,

而南桥的功能则五花八门的,可以包括磁盘控制器、音频合成、以太网络控制器以及我们经常接触也是必有的I/O界面(例如串口、PS/2口等)。如果北桥芯片坏了,那么CPU与系统的主界面交换就会出现问题,然后CPU在电脑上就不起作用了。既然中央处理器都不能用,那能不能启动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同时内存的控制功能也失去了,电脑没了两大部件的支持,哪里还有显示啊?

如果南桥芯片出现问题,电脑也就失去了磁盘控制器功能,这和没有了硬盘是没什么两样的。可见这两个芯片有多重要!这两个芯片如果烧掉了,那可是个致命伤,在电脑城是没办法修的,除非送回原厂去修。我的朋友电脑中,就有一块主板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南桥的芯片烧掉了,保修期也已经过了,只好再买一块。如果是整合主板就更惨,因为它只有一个芯片,要是坏了可比一般的主板的问题还要严重。所以在装机或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以免造成无须有的损失。

四是按下主板电源后,机箱的报警喇叭出现了“C,滴”的长鸣声,与内存的短鸣完全不同。这时一般认为电脑的显卡出现了问题。问题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显卡金手指与主板上的显卡插槽接触不良所造成的,我现在用的电脑就有这样的问题,AGP槽很松,显卡的金手指不能和槽内的接触点接触,这样就没办法显示,要重新插过几次后,找准方位才行。

另外一种就是显卡损坏或是主板上的显卡插槽损坏了。如果是前者,那么只有更换新的显卡了。后者出现的机率虽然不大,但对于经常插拔显卡的朋友而言,还是会遇到这种情况的,如果真的是显卡插槽出现了问题,那么也只能够更换主板了。因此,大家在插拔时一定要注意轻插轻拔。

此外,主板上的SATA或IDE接口有问题,电脑也不会正常启动,因为这样根本不能检测到硬盘,那更不用说进入系统了。

五是电脑的基本设置,如时间等,无法保存。每次开机后都自动归零。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主板上的电池没有电了,这时只要更换电池即可解决。笔者遇到的更奇怪的事情是由于安装电池的簧片与电池接触不良造成BIOS设置无法保存的事情。这还是朋友家的电脑,一次遇到朋友说开机后系统时间老是归零,无法保存,于是认为是主板的电池没电了,让朋友更换电脑后,故障仍然无法解决。于是来到朋友家,将电池拆下,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正常并没有下降,看来电池没有问题。仔细检查主板上用于安装电池的插座,发现与电池接触的簧片上有一些小的锈迹,用细砂纸打磨干净重新安装后使用粘#故障消失。

故障分析与运用 第3篇

【关键词】变压器;判断;故障方法;气相色谱技术;应用

前言

变压器是供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及时了解油浸变压器内部运行情况并发现故障隐患苗头,对保证变压器安全可靠优质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油浸变压器,线圈和铁芯全部浸没有变压器油中,无法通过肉眼及直接法来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况,气相色谱技术的运用充分解决了这一难题。

1、气相色谱技术的原理

色谱法又叫层析法,它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它的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其中一相是不动的,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是推动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叫做流动相。当流动相中所含的混合物经在性质上的不同,相互作用的大小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先后秩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这种借在两相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获得分离的技术,称为色谱分离技术或色谱法。当用液体作为流动相时,称为气象色谱。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许多化学分析法无可与之比拟的优点。气相色谱法检测设备一般主要包括三部分:载气系统,色谱柱和检测器。当载气携带着不同物质的混合样吕通过色谱柱时,气相中的物质一部分就要溶解或吸附到固定相内,随着固定相物质子分子的增加,也就是说,试样中各物质分子在两相中进行分配,最后达到平衡。这种物质在两相之间发生的溶解和挥发的过程,称为分配过程。分配达到平衡以K表示,K=物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物质在固定相中的的浓度,在恒温下的温度下,分配系数是一个常数。由此可见,气相色谱分离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试样的各组分就在两相中经反复多次地分配,使得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从而将各组分分离开来。然后再进入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鉴定。气相色谱分析仪充分利用这一原理,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分析变压器油中的组分及其地分析,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故障的性质以及故障的大致部位。

2、故障特征气体产生的原因

局部过热,电晕和电弧是导致油浸纸绝缘中产生故障特征气体的主要原因。变压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由于油和固体绝缘会逐渐老化,变质,并分解出极少数量的气体(主要包括氢H2.甲烷CH4,乙烷C2H6 乙烯C2H4乙炔C2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等多种气体)。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过热性故障,放电性故障和内部绝缘受潮时,这些气体的含量会迅速的增加。这些气体大部分溶解在绝缘油中,少部分上升至绝缘油的表面,并进入气体继电器,经验证明,油中气体的各种成分含量的多少和故障的性质和程度直接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变压器油中是含有溶解气体的,含有气体最大值约为CO-100UL/L,CO2-35UL/L,H2-15UL/L,CH4-2.5L/L。运用油中有少量的CO和烃类气体。但是变压器有部故障时,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就在不相同了。

3、特征气体变化与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关系

3.1 氢气H2变化。变压器在高,中温过热时,H2一般占氢烃总量的27%以下,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H2的绝对含有所增长,但其绝对比例有却相对下降。变压器无论是热故障还是电故障,最终都将导致绝缘介质裂解产生各种特征的气体。由于碳氢键之间的键能低,生成热小,在绝缘的分解过程中,一般总是先生成H2,因此H2是各种故障特征气体的主要组成之一。变压器内部进水受潮是一种内部潜伏性故障,其特征是气体H2含量很高。客观上如果色谱分析发现H2含量超标,面其它成分并没有增大时,可大致先判断为设备含有水分,为进一步判别,可加做微水分析。

3.2乙炔C2H2变化。C2H2的产生与放电故障有关,当变压器内部发生电弧放电时,C2H2一般占总烃的20%——70%,H2占氢烃总,量的30%——90%,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C2H4高于CH4.当C2H2含量占主要成分且超标时,则很多可能是设备绕组短路或分接开关切换产生弧光放电所致。如果其它成分没有超标,而C2H2超标且增长速率较快,则可能是设备内部存在高能量放电故障。

3.3甲烷CH4和乙烯C2H4变化。在过热性故障中,当只有热源处的绝缘油分解时,特征气体CH4和C2H4两者之和一般可占总烃的80%以上,且随着故障点温度的升高,C2H2占比例也增加。

3.4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变化。无论何种放电形式,除了产生氢烃类气体以外,与过热故障一样,只要固体绝缘介入,都会产生CO和CO2。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过热性故障的产气率比放电性故障慢。

3.4.1绝缘老化时产生的CO、CO2。正常运行中的设备内部绝缘油和固体绝缘材料由于受到电场、热度、温度及氧的作用,随运行时间而发生速度缓慢的老化现象,除产生一些怍气态的劣化产物外,还会产生少量的氧、低分子烃类气体和碳的氧化物等,其中碳的氧化物CO、CO2含量最高。变压器正常运行下产生的CO、CO2含量随设备的运行年限的增加而上升,这种变化自势较缓慢,说明变压器内固体材料逐渐老化,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绝缘材料的强度不断的降低,有被击穿的可能另一方面材料老化产生沉积物,降低绝缘油的性能,易造成局部过热和其它故障。这说明设备内部绝缘材料老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产生剧烈变化,容易形成设备故障式损坏事故。因此在进行色谱分析判断设备状况时,CO、CO2作为固體绝缘材料有关的特征气体,当其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或其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时,都应引起警惕,迟早将绝缘老化严重的设备退出运行,以防发生击穿短路事故。

列车空调装置运用故障分析及建议 第4篇

我国目前的铁路空调列车的空调装置大多以通风、制冷、采暖、加湿和自动控制等五大系统综合构成。列车的空调装置是将车外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与车内空气混合后, 然后通过过滤、冷却 (加热) 、减湿 (加湿) 等一系列的处理, 再送入车内, 并将车内适量的浑浊气体排出车外, 从而实现车内温度与湿度稳定的保持在使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1 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措施

由于冬季列车主要以锅炉或电加热器的方式取暖, 因此列车空调装置的制冷系统在夏天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 这也是保证乘客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列车空调装置的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蒸发器、过滤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等装置组成的。

制冷系统的故障一般不能直接观察到具体发生问题的部位, 也不能将其部件逐一分离, 所以, 只能对其进行外观检查, 通过外观情况的显示, 来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 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在通常状况下, 最常用的首先是检测制冷系统的压力与温度, 如果制冷系统运行时的压力与温度超过了正常值, 那么肯定有故障产生。下面就以不同的情况为例, 来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

1.1 制冷量下降, 冷气不充足

制冷系统发生故障, 常会出现制冷量下降, 冷气不足等现象。如果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不足, 便会导致吸气压力较低, 但又没有到达低压开关的稳定值, 因此低压开关不会闭合, 更加不会负载运行, 最终导致空调的制冷量下降, 此类故障主要是由制冷系统故障和压缩机故障而引起的。

1.1.1 制冷系统故障

若检查发现吸气压力较低, 吸气管不结露, 泵壳热, 过滤器外壳凉等现象时, 则故障可能出现在过滤器内部堵塞或者是制冷剂量不足。对此, 应更换过滤器或补充制冷剂。

若检查发现气流声大, 阀体有时会结露, 则故障可能出现在膨胀阀的开度过小, 应将其通路开大一点;若是整个阀体都结霜时, 则是过滤网受堵, 应拆下过滤网清洗。

若检查发现吸气压力较高, 传热受影响, 吸气管和泵壳都结露, 则故障可能是膨胀阀开度多大, 应放出一部分制冷剂。

若检查发现排气压力较高, 自控温度高, 泵壳温度高, 压缩机运行电流也较高时, 则故障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系统中混入了一定量的不凝性气体, 一般为空气, 解除故障的方法则是先停机, 然后排空气。

此外, 若冷凝器表面堵塞也会导致风量减小, 并进一步影响散热, 从而导致排气压力与温度偏高, 制冷量下降。这种情况下, 应用高压风吹掉灰尘, 再检测情况是否得到改善。若是蒸发器的滤尘网堵塞也会导致风量减小, 吸气压力与温度偏低, 甚至出现吸气管和泵壳结露等现象, 这种情况应清洗滤尘网。

1.1.2 压缩机故障

若检查发现空调的制冷能力下降, 吸气压力偏高, 排气压力及排气量偏低, 则故障可能出现在气阀泄露, 应更换压缩机气阀;严重时, 甚至会导致活塞与气缸严重磨损, 这种情况下则需更换压缩机。

若检查发现有部分气体一直在泵壳内循环而导致了吸气压力偏高, 排气压力与排气量较低, 泵壳温度较高, 那么故障可能是泵壳内的排气管开裂, 应更换压缩机的排气管。

若检查发现有部分气体一直在缸内循环而导致了吸气压力高, 排气压力与排气量低, 排气温度高等状况, 则故障可能是气缸盖的垫片中筋开裂, 则应更换垫片。

1.2 空调无冷气, 不制冷

空调能够照常运行, 但没有冷气或冷气很小, 系统处于不制冷状态, 这类故障主要出现在制冷系统或压缩机当中。若压缩机部件磨损, 会造成拉缸、死机等机械故障;若压缩机负载运行, 会导致排气温度过高, 从而烧毁压缩机;若长时间使用压缩机, 便会使其电机绕组老化, 绝缘性降低, 最终导致压缩机断烧毁。

1.2.1 制冷系统故障

若膨胀阀感温包泄漏而导致阀门不能良好关闭, 进而把吸气管抽成真空, 造成低压开关短路, 排气管不散热, 通风机的风不制冷等现象, 这种情况则应立即更换膨胀阀的感温包。

若阀口处的过滤网或过滤器堵塞, 则不能使制冷剂通过, 也会导致吸气管被抽成真空, 排气管不散热, 通风机的风不制冷等现象, 这种情况便应对过滤网和过滤器进行彻底清洗。

若系统内的制冷剂彻底泄露了, 同样可能出现以上故障, 这种状况就应先检查漏洞, 修补漏洞, 最后再填充制冷剂。

1.2.2 压缩机故障

要避免压缩机部件严重磨损, 电机机组老化等情况, 及时对压缩机进行维护, 以免照成拉缸、死机、烧毁等严重故障, 一旦出现, 只能更换压缩机。

若泵壳很热, 极有可能是气缸盖垫片大面积破损而导致蒸气短路循环, 则应立即更换压缩机的垫片, 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也可能是泵壳内排气管断裂, 则应更换排气管。

1.3 空调不运转

这类故障应该出现在电源线路和电气控制线路上。

1.3.1 电源线路故障

当电源显示无电时, 检测电力输入端的三相电压, 若无电压, 则是电源故障, 进一步检查电源。若检测到电源缺相时, 进而检查交流电的缺相保护器是否处于开路, 若是, 便将缺相保护器复位。若检查发现电源电压过低, 并且低于额定值的15%, 使得操作控制线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电源电压过高, 切断控制线路回路则无法操作, 这类故障则需要调整输入电源。

1.3.2 电气控制故障

若检测发现控制线路出现断路现象, 则需用万用表进一步检查测量供电电压, 并找出断路的部位并予以修复。若是插件接触不良, 则只需检测插件两端的接线处是否导通。若是开关的内部出现短路现象, 则需拆开检查有无断路情况并予以修复或更换。

1.4 通风系统故障

(1) 出风口不出风, 这种现象可以肯定通风机没有运转, 首先要检查通风机的主电源是否有电, 再检查通风机控制电路的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进而检查通风机的配线是否出现故障, 连接处是否有断线或松动;最后测量各线圈电阻间的阻值, 判断电动机是否烧损。

(2) 风量小现象可能是由于电源的相位相反, 而造成了通风机的反转;或者是过滤网堵塞和蒸发器堵塞, 从而造成出风的口风量小;还有可能是风叶的螺丝松动, 使其转速下降。

(3) 由于机组的排水口堵塞或机组安装不良而造成出风口或回风口漏水。这种情况应及时处理排水口的脏物, 检查车顶和机组底部的密封胶条是否漏水, 进一步检查是否从新风道带入了水, 并针对以上情况进行补救处理。

2 实际运用中25G型空调常见故障及处理

2.1 实际故障

以25G型车为例, 本人在工作中发现, 白天当车外温度处于在36℃附近时, 车内温度一般可以控制在31℃~32℃范围内, 空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然而夜晚, 空调常会亮起故障灯, 而且车内温度也不下降。对此, 先是检查了机组的滤尘网, 发现有堵塞现象, 但对该机组所以的滤尘网都进行了清洗该后, 故障仍存在。当列车进库后, 对其进行全面试机, 发现机组工作一切正常, 风机无反转, 也没有出现任何漏泄现象, 而且列车也没有超载。当列车空车返程时, 再对其进行检测发现机组工作一切正常, 在车外温度达33℃时, 一小时后车内温度就降至23℃, 随后并一直维持在23℃左右, 机组制冷效果十分良好, 制冷系统也没有出现任何泄露现象。

但当列车载客后, 空调机组便亮起了故障灯, 车内出风口的风量也随之减小, 有的甚至不出风。随即便检查了通风机, 其工作一切正常, 进而打开蒸发器, 发现蒸发器表面结冰, 混合风无法通过, 氟里昂蒸发不完全, 导致系统处于低压保护状态, 因此故障灯亮了。

观察发现, 当乘客较少时, 空调的制冷效果还勉强可以维持;一旦乘客增多, 外温超过了35℃, 车内温度就无法下降了。

2.2 故障处理

立即关机, 清除掉蒸发器上的灰尘, 再开机检测, 车内的温度有些许的下降, 但制冷效果仍然欠佳, 无法满足乘客的舒适度要求。待列车进库后, 从车顶打开空调机组的顶盖, 从车厢内看蒸发器, 发现蒸发器严重堵塞。当即对蒸发器进行清洗, 再跟车试机, 无论载客多少空调制冷效果都保持良好, 故障消失。

此后, 将其它制冷效果不好的25G型车的蒸发器进行清洁后, 其故障普遍消失。因此, 蒸发器堵塞是造成25G型车空调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建议

(1) 25G型车的空调机组蒸发器极易堵塞, 根本原因在于蒸发器前没有安装混合风的过滤网。因此, 可以在蒸发器前面安装一道混合风过滤网, 消除其设计缺陷, 并对其定期加以清洗。

(2) 空调机组在检修时, 可以充分利用机组落地的有利条件, 对冷凝器, 蒸发器等机组换热器进行彻底清洗, 用高压风将车内风道吹干净, 用玻璃胶将密封不好的地方重新密封, 从而有利于制冷效果的提高。

(3) 当铁路空调客车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以后, 在进行厂修时应对空调机组进行及时的更换。对于还没有达到厂修期的但运行状态又差的机组, 需及时更换部件。

(4) 对于开往温度较高地方的列车, 特别是夏季, 外界长期高温, 可以根据列车运行的路线, 使此类列车的空调装置处于尽可能好的状态, 以免因高温制冷效果不好而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甚至造成中暑等严重后果。

(5) 应加强维护铁路列车的空调机组, 在每年的列车整修时要开盖对空调机组进行检查, 特别是在即将投入使用前, 要对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进行彻底地清洗, 以保证机组部件的换热效果处于良好状态。

3 结语

列车的空调装置系统十分复杂, 其内部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一种故障的出现, 一般是由几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本文对空调装置在运用中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说明, 并对故障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 还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进一步的提出了建议。这对我国铁路客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日常维修中还需多加总结, 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卢毓俊.客车空调装置[M].铁道出版社, 2007.

[2]滕兆武, 王刚.车辆制冷与空气调节[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3.

[3]马汉伦.铁道车辆空调与制冷装置[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

[4]袁锋, 胡益雄.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的现状及改进探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2 (3) :11~13.

[5]陈焕新, 杨培志, 赵向红.空调客车中新风量的控制[J].铁道机车车辆, 2000 (6) :25~27.

直流系统典型故障分析与对策 第5篇

设备工程部 张建全

【摘要】本文介绍了直流系统的常见配置、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和数学模型,针对发电厂直流系统的接地、交流窜入直流、寄生回路等典型故障,分析了不同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分析方法,总结了应对直流系统典型故障的对策,以期为设计、检修及维护人员的直流改造、设备验收、故障消除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直流系统 直流接地 交流串入直流 寄生回路 引言

直流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些重要负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交流不停电电源(UPS)、远动通讯装置、控制及信号回路提供稳定可靠地工作电源。发电厂直流系统所接设备多、回路复杂,常因回路设计不完善、误接线、元件生产工艺落后以及在长期运行中环境的改变、气候的变化引起的电缆及接头老化等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直流接地、交流串入直流、不同直流系统间形成寄生回路等故障,这些故障不仅会造成直流电源的短路、引起熔断器熔断或电源开关断开,使电力设备失去控制电源;甚至会引起信号装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的误动或拒动,引发电力系统故障乃至事故,从而对发电厂、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关于直流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及如何迅速有效的解决故障等问题,得到了研究、设计、检修及维护人员的广泛关注。2 直流系统的配置、绝缘监察原理和数学模型 2.1 直流系统的常见配置

直流系统的常见配置如图1所示。直流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独立的充电机、蓄电池组和绝缘监察装置。两个直流子系统通过直流分电屏分别提供两组直流母线KM1(控制母线电源1)、BM1(保护母线电源1)和KM2(控制母线电源2)、BM2(保护母线电源2)。将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与操作控制的直流电源分开,以保证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的直流电源、两个控制回路的控制电源相互独立[1]。

图1 直流系统的配置

2.2 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的原理如图2所示,虚线内为主机内部分,主机检测正、负母线对地电压,通过对地电压计算出正负母线对地绝缘电阻,当绝缘电阻低于设定值时,装置报警。

图2 直流绝缘监察装置原理

其中,R+为直流正母线对地电阻值,R-为直流负母线对地电阻值,V1为直流正母线对地电压值,V2为直流负母线对地电压值,R1、R2为装置内设定电阻,R1=R2,数学模型如下:

当K1闭合,K2打开,测得一组V1,V2实际数值,得出方程(1)

V1/V2=(R1//R+)/R-(1)

当K1断开,K2闭合,测得一组V1’,V2’实际数值,得出方程(2)

V1’/V2’=R+/(R2//R-)(2)联立方程(1)、(2)即可求得正、负母线的对地电阻值R+、R-,当计算值R+、R-低于设定值时,装置报出正、负接地告警信号。3 直流系统典型故障及分析 3.1 直流系统接地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因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而成为发电厂电气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顽疾。在丰润热电公司两台机组运行5年发现的电气二次缺陷中,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占有很大的比例。仅2011年涉及直流接地故障就有5次之多。

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金属性接地时,因其不能形成回路,不会产生短路电流,故不会影响设备继续运行,但是必须及时消除。否则,再发生另一点金属性接地,就有可能构成接地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造成直流保险熔断,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从而引发电力系统严重故障乃至事故[2]。

3.1.1直流正极两点接地导致误动

直流正极两点接地有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线圈误动的可能,如图3所示,若A、B两点接地,则KA1、KA2的接点被短接,KM将误动跳闸。若A、C两点接地,则KM接点被短接从而引起相关开关误跳闸。同理,正极两点接地还可能造成误合闸,误报信号。

图3 直流系统接地情况图

3.1.2直流负极两点接地导致拒动

直流负极两点接地有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线圈拒动的可能,如图3所示,若B、E两点地,则KM线圈被短接,保护动作时KM线圈不动作,开关不会跳闸。若D、E两点接地,则LT线圈被短接,保护动作及操作时开关拒跳。同理,负极两点接地开关也可能合不上闸,信号不能报出。3.1.3正负极两点接地引起熔丝熔断

当直流正负极两端两点接地时,如图3所示,当A、E两点接地时,将引起熔丝熔断。当B、E和C、E两点接地,保护又动作时,不但断路器拒跳,而且熔丝会熔断、可能烧坏继电器的触点[3]。3.2 交流串入及耦合电容对直流系统的影响

在电厂、变电站现场除了直流回路外,还存在着大量而广泛的交流回路,例如照明及墙壁电源、低压电动机交流控制、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等。由于他们的一端是连接大地的,这些回路与直流回路串电时,不仅导致直流系统接地[4],甚至引起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误动作。

2010年6月丰润热电公司1号机机炉PC A段进线等三个进线开关跳闸,跳闸前DCS系统检测到直流负母线发生过接地故障。经检查发现某端子箱内交、直流相邻端子有短接烧黑痕迹,确定因此发生了220V交流电串入直流负端。直流负端串入交流电压后,DIC对DI的电位某些时刻超过动作电压值,同时因为DI端存在的耦合电容导致DI端的电位不能发生突变(电容特性),导致DI的两端存在大于动作值的电位差,测控装置检测到DI动作,开关发生跳闸。

图4 模拟实验原理图

我们对相关测控装置进行了交流串入直流的模拟实验,原理如图4所示,K1、K2、R1、R2为绝缘检查装置内部元件,监察原理如2.2所述,在控制回路负端加入交流220V电压,当耦合电容达到0.4μF时,光耦发生了偏转。

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因控制线路教长而存在耦合电容,当耦合电容达到一定量时,若发生直流负极接地或负极串入交流电源信号时将导致光耦电路产生电平变位。同理若直流正极或外部分闸接点下口线路发生交流串入,风险等同。3.2 寄生回路造成接地假象

2013年8月,丰润热电公司I、II段两独立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装置同时报警,I段母线发负接地信号,I号绝缘监察装置显示正母线对地电压为230V,负母线对地电压0V;II段母线发正接地信号,II号绝缘监察装置显示正母线对地电压为0V,负母线对地电压-230V。同时启备变B套保护装置告警。经查在B套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内“显示与复归”板件端子焊点处有短路烧黑痕迹。其板件原理图如图5所示,板件元件布置情况如图6所示。

图5 显示与复归原理图

图6 板件实际布置图

因板件焊点9J1ac4和焊点9J1ac5在板件上的距离接近,制造工艺不良,再加上环境变化及积尘的影响导致了两个焊点间的短路。从而形成寄生回路将II段直流正电与I段直流负电短接。两段直流短接后形成了一个端电压为460V的电池组,中点对地电压为零,又因为每组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装置均有一个接地点(原理见2.2),短路后直流系统中存在两个接地点。所以II段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装置判断为正极接地,I段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装置判断为负极接地。4 直流系统典型故障相应对策

鉴于直流系统的重要性、故障造成的危害性以及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如何将风险降至最低,如何将缺陷消除于萌芽,如何迅速有效的解决故障成为继电保护设计、制造和检修维护人员紧迫问题。为此,本文针对上述直流系统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对策,已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对于运行环境复杂、环境恶略的场所的直流电缆,在设计、建设施工期间的电缆选型应考虑足够的备用芯,检修维护人员可利用设备停修的机会,对直流回路进行绝缘测试做好记录,并进行劣化分析。对于绝缘水平低,或出现接地芯线时可及时更换。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故障时,虽不至引起危害,但必须及时消除,以免发生两点接地给系统造成影响。对于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和注意事项可参见相关规程,本文不再赘述。

(2)为避免交流串入直流的影响,应在端子箱或屏柜端子处将交流端子做明显的标识,并与直流端子以明显距离隔开。同时直流回路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接触器、小开关等设备保持相当的距离,以免交流回路的电压切换中产生电弧将交流电压引入直流回路[2]。为避免直流长线路耦合电容的影响,可在控制回路,特别是跳合闸出口回路加装大功率的重动继电器。

(3)对于设备数量多、回路复杂的发电厂直流系统,由于输煤、除灰、废水等辅助系统的工况和环境恶略,建议将这些辅助系统的直流电源与主系统的直流电源分开布置,以提高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4)为防止出现寄生回路并造成影响,除了在直流回路的设计、改造、施工、验收中严格审核把关外,还可以在定期检验过程中以测量两组独立的直流系统之间的绝缘的方法进行检验。对于板件内回路应尽可能采用弱电源设计,且两组不同的直流回路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绝缘距离,提高制造工艺,以防焊点接近虚接而形成寄生回路。

(5)加强日常巡检及特巡力度、保持电缆沟排水通畅,定期清扫灰、粉尘、检查接线端子发热情况,二次回路退出运行或多余的电缆头应包扎好,工作完毕注意清理现场勿将金属零件遗留屏内,保持好设备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甘景福 直流系统间的寄生回路造成的直流接地假象 华北电力技术 2004.2 41-42; [2]谭重伟,梅俊,欧阳德刚 50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分析与应对措施 湖北电力2006,30(6),9-11;

[3]毛锦庆,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机床电气故障分析与查找分析 第6篇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29-01

摘 要 本文主要对机床的电气故障分类进行介绍,通过几种初步判断的方法,结合电力原理图进行分析,对故障的范围进行查找,根据仪表及经验对具体故障位置进行查找,最后进行维修和总结。

关键词 机床;电气故障;分析;查找

对机床进行维修很简单,但是对其故障点的查找比较困难,因此维修人员的水平高低从查找故障点的能力上就能体现出现,准确、快速的对故障点进行确定,首先要了解电气故障的分类,机床电气故障主要分为电源故障、元器件故障、接线故障及设计与制造故障等,只有对分类进行闽西,才能掌握故障分析及查找的方法和步骤。

1 故障分析及查找

1.1 感官判断:

在做好仪表的仪器、工具、图表、电气原理图及其它资料的准备工作以后,就要尽心感官方面的判断。首先,问。在进行维修之前,要问清楚操作者发生故障的具体情况,维修人员根据操作者所述的故障情况可以准确的对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行判断,以解决故障。其次,看。维修人员要对熔断器内的电气元件、导线连接等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烧断、连接脱落等现象,最终确认故障发生的部位。第三,听。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会发出声音,而正常的运转声音和故障时的运转声音是不同的,不同的故障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维修人员可以根据设备运行的声音对故障位置进行判断。第四,摸。主要是为了判断设备的发热程度及局部过热的现象,如果变压器、电动机等部位电器元件出现故障,温度会明显上升,因此可以根据触摸对故障进行判断。

1.2 确定故障的大致范围:

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一般由主电路、辅助电路及控制电路构成。三者中辅助电路故障一般较为明显,容易判断和维修。对于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而言,需要通过电气原理图结合故障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出故障的大致范围。

1.3 故障查找注意事项:

一些故障在查明后可以手动进行修复,例如接线松脱、接触不良、开关失灵等;部分故障虽然查明其出现的部位,但还要进一步的进行检查;对故障处理后,修复工作应该尽量使其保持原样。遇到特殊情况,可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当然这种情况仅仅适用于应急;在通电运行时,要与操作者密切配合,保证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检查是否存在机械和液压故障,对电气线路故障检查的同时,要与机械维修工一起进行,注意排除、检查机械与液压部分的故障;机床在正常运行之后,要进行工作总结,做好维修记录,以备以后维修时做以参考。

2 故障查找方法

对故障查找的方法较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经验法及检测法,经验法是维修人员不需要使用仪器,凭借自己的检修经验,对故障点进行查找的方法,经常使用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置换元件法。该方法主要是为了加快维修的速度,采用性能良好的元器件置换可能存在故障的元器件。如果还是存在故障,则说明故障点不在该处,原来的元器件没有故障问题。如果故障得到喷出,那么说明故障就发生在该元器件处,就可以加以确认。

2.2 强迫逼合法。一般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在按下启动按钮时,如果出现接触器没有闭合,利用绝缘棒将接触点按下,强制触电闭合,然后松开,这种方法就是强迫逼合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初步找出故障点所在。例如,采取该方法时电动机可以启动,则说明启动按钮存在故障;如果电动机在强迫接触器闭合时能正常运转,而在闭合器松开后停转,接触器也跳开,一般故障主要是控制电路中熔断器熔断,造成的启动按钮接触不良;在强迫闭合以后,电动机发出嗡嗡声,但不运转,松开后三个主触点有火花,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断开或者电动机过载导致的;如果在松开以后,两个触点出现火花说明一个主触点接触不良,电动机主电路短路导致。

2.3 弹压活动部件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一些活动部件的故障查找,如开关、按钮、行程开关滚轮、接触器衔铁等。通过对部件进行反复的弹压,使活动部件动作灵活,消除触头氧化及動作卡滞等现象,也使接触不良的接头得到摩擦,起到接触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是用于故障范围的确定时使用,对故障的排除没有作用,所以采用此法进行故障排除时,往往会出现不彻底的现象。

2.4 短接法。在机床上安装电气控制系统受污染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各种电气故障中,比较多的是断路。主要包括松动、导线断路、触点接触不良、虚焊、假焊、虚连、熔断器熔断等,对于电流不大的触点和电压降较小的导线,可以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对故障可能出现的部位进行短路连接,如果恢复正常,说明故障出现在这个部位,就可以迅速的确定故障点,需要注意的是采取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安全,以免出现触电事故。

2.5 观察火花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火花的观察达到对故障进行判断的目的。例如正常的紧固导线和螺钉之间在通电之后会产生火花,这就说明接触不良或者线头松动;电器触点在分断、闭合电路时没有出现跳火,表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主触点一相五火花、两相有火花,可以说明一相电路断开或者触电接触不良;在三相中,两相的火花骤增,比正常大很多,而另一相比正常小很多,那么就可以判断是电动机相间接地或者短路;如果三相的火花都很大,则表明电动机机械部分卡住或者出现过载现象。

3 结束语

查找故障点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采用一定的仪器仪表进行检测,包括电压法、电阻法等,本文主要对无仪器仪表的查找方法进行详细的叙述。对机床电气故障进行分析需要对其分类首先进行明确,只有明确了其分类才能对故障所表现出的现象进行归类,缩小故障的范围,有利于故障的查找,在对故障进行查找时,根据上述的一些查找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部长的部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排除,恢复机床作业,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参考文献 

[1] 覃兴成.浅谈机床设备电气故障的检修[J].商情.2009(5).

[2] 陈刚,兰新武.多功能机床电气接线台的设计[J].价值工程.2010(4).

[3] 邱思琳.浅析电气故障的排除方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8).

故障分析与运用 第7篇

关键词:统计,物流系统,故障

物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 由所需要运转的物流产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运输道路、流通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等物质、能量、人员和通信网络等构成的系统1。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 其主要标志是自动物流设备, 如自动导引车、自动存储、提取系统、空中单轨自动车、堆垛机等, 及物流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出现2。

龙烟公司内部的物流系统包括物流高架库、巷道堆垛机、AGV激光导引小车、轨道穿梭车、ABB机器人、托盘输送机系统、成品件烟输送系统、专机设备等。物流系统联接着原料、辅料、制丝、卷包、成品等各个车间各个工序, 构成了公司全自动化生产线。它的应用提高了公司生产运行效率, 产生可观效益。也可以说, 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对物流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这样当物流系统出现故障时, 也会给整个生产线造成的影响。2010年“七匹狼”卷烟专用生产线物流系统的投入使用, 公司物流系统更加庞大和复杂, 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影响生产的问题逐渐凸显。

如何降低物流系统故障, 减少物流系统故障影响生产的时间, 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现状

问题提出后, 我们开始对物流系统故障影响生产时间进行分类统计。故障分类初步划分为物流故障、软件故障、制丝操作错误、卷包操作错误和其它五类, 其中物流故障是指物流设备本身的电气或机械故障;软件故障是指上位接口软件和物流控制软件出现错误;制丝操作错误和卷包操作错误是指车间操作人员未按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导致的错误;其它是指受天气等外围影响导致的故障。统计2011年4月—6月的数据, 按照故障时间排序, 制作故障时间排列图如下 (见图1) :

从上图可清晰看出, 物流故障时间占总影响生产时间的比例最大为56.78%, 物流故障和软件故障这两项影响生产的间达到82.95%, 占到总影响时间的大头。根据“二八原则”,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 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3。所以, 如果我们能把物流故障和软件故障的影响时间降下来, 那么整个物流系统影响生产的时间就会大大降低。

二、原因分析

原来在解决物流系统故障时, 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等问题发生后, 就问题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没有系统的从管理层面来策划解决问题。这次根据统计分析情况, 采用5M1E【Man (人) 、Machine (机) 、Material (料) 、Mechod (法) 、Measure (测) 和Environment (环) 】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寻找问题生产的原因, 并提出改进措施。在经过物流部维护保养组全体人员的讨论、分析下, 根据5M1E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标明重点原因。人的方面有:操作失误、点巡检不到位 (重要) 、技能 (重要) 、责任心;机的方面有:设备老化 (重要) 、设计缺陷、备件缺失 (重要) ;料的方面:原料来料问题、辅料来料问题、成品来料问题、气源、托盘损坏;法的方面:点巡检准则 (重要) 、保养规程 (重要) 、润滑规程 (重要) 、作业指导书、维修方法 (重要) ;环的方面:污染物、气候变化;测的方面:软件异常 (重要) 、故障报警。

三、改进措施

在经过前面的排列图的定量分析和因果关系表的定性分析后, 找到了需要改进的主要方向, 根据兼顾成本与效率的原则, 提出改进问题点及对策措施, 并确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及完成时间。

1. 备件申报评审机制

现状:物流设备维保的备件申报处于凭经验进行申报状态, 导致有些备件闲置长期得不到使用, 而有些备件申报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改进措施:根据设备类型, 将备件进行细分, 搭建备件使用统计、分析平台, 科学、合理申报备件, 节约备件占用资金, 提高备件使用效率。

2. 备件返修、报废评审机制

现状:物流设备维保更换后的备件往往都直接报废, 并无对该备件是否可以进行返修进行评审。改进措施:建立备件返修、报废评审机制, 对能返修的备件尽量进行返修, 节约备件使用资金。

3. 自主维护

现状:物流设备由于进口设备多, 设备的维护、维修很多依靠外协来做, 既影响生产, 又耗费大量资金。改进措施:结合公司精品线设备消化吸收, 选送业务骨干进行培训, 培训后进行传授, 并转化各关键设备作业指导书、维修规范等。对委外维护、维修的设备, 采用专人专项跟踪机制, 全过程进行跟踪、学习, 并形成相应学习报告, 进而完善设备作业指导书、维修规范等。

4. 故障统计分析机制

现状:目前设备维保组每周进行设备运行分析会, 但仅仅停留在表面, 纯粹为分析而分析, 并无输出结果。改进措施:结合每周设备运行分析会, 将设备故障类型进行细分、统计、分析, 进而转化为点、巡检关注项目及标准维修程序。

5. 点、巡检制度

现状:物流设备点多面广, 而且基本处于常动状态, 不易检查。改进措施:结合公司TNPM项目及物流工作特性, 完善点、巡检制度, 将各检查项目进行细分, 分为静止状态检查和运行状态检查, 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6. 轮岗机制

现状:目前物流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水平参次不平, 部分人员对电气方面熟悉, 部分人员对机械方面熟悉, 部分人员对一区设备熟悉, 部分人员对二区设备熟悉。改进措施:建立人员轮岗机制, 定期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轮岗, 进而提升各岗位人员的整体水平。

7. 标准工作程序

现状:目前物流设备维保的操作及维修, 很多是靠经验进行, 并无标准工作程序, 造成许多误操作或维修耗时、耗力。改进措施:结合公司SOP工作, 编写并持续完善设备操作标准工作程序, 设备维修标准工作程序, 故障处理标准工作程序, 提升工作效率。

8. 维修技能传授

现状:由于维修作业没有标准化, 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有差别, 出现问题后, 维修解决的时间长短不一。改进措施:建立维修技能传授机制, 编制OPL课件, 开设OPL课程, 在维修员工之间进行交流。

9. 软件完善

现状:目前软件故障影响较大, 新增设备正式运行后, 产生新的问题, 及管理流程变更产生的问题。改进措施:将各类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与软件提供商协商, 根据问题影响的重要程度, 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

1 0. 应急处理预案

现状:由于物流设备的覆盖面及影响面广, 出现故障对生产影响较大, 而物流设备的维修往往耗时较长, 目前没有应急预案。改进措施:建立物流设备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使故障维修和物料输送同步进行, 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效果

改进计划出台后, 根据计划措施进度要求, 统筹安排实施。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实施, 物流系统故障影响生产的时间逐月下降, 从6月份的13个小时, 下降到10月份的最低1.12小时, 下半年平均3.9小时, 效果显著。

公司采用物流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时间和空间效益, 但物流系统受内外部环境的要素影响, 物流系统整体构成十分复杂, 只有使用好、维护好物流系统, 使之顺利运转时, 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故障分析与运用 第8篇

1水隔离泵PLC电气系统的故障原因

根据该公司的实际经验, 将水隔离泵的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的电气故障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下面就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信号故障产生的原因跟系统的执行元件和相应的控制元件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机械设备因为运转机械运动导致机械内部的零件受到严重的损伤, 电气系统的中的构件发生问题。例如;水隔离泵结构中浮动球体的移动与既定的标准有很大差距, 浮动的球体经常与水隔离泵结构中的罐体发生碰撞, 导致浮动球体造成损害, 与相应的传感器不能够接触。电磁阀体结构中有其它物质存在, 占有一定的空间使阀芯位置堵塞中间的推杆结构会发生严重的形变, 导致不能正常工作, 电磁阀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功能。系统的线路板发生损坏, 或是相应的接触部位接触不严, 导致系统中断。当故障发生时, 一定要对系统中的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一一的进行排查, 对元件的运行状态有效的掌握, 对出现故障的元件进行修复或是更换就可以保证系统恢复运行状态了。

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的应用就是为了对水隔离泵中罐体的运转做有序的控制, 如果相应的指令输入进去, 然后发布相关的指令, 系统就不能按照既定的方式进行运转, 要么处于瘫痪状态, 要么处于无序运转状态。系统出现这种现象时,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电气系统中的传感器设备是否完好, 电气系统中的电路是否有中断的地方, 输入部件的电源系统发生故障, 与相应的部件接触不严等都会导致输入信号发生严重故障。当出现该故障时程序发布的指令可能会过于混乱, 应及时的对现有的梯形图查看, 对相关的控制点进行排查, 找寻出故障所在点, 深入的进行相应的故障问题分析, 采取措施解决。

2数显仪表故障原因

数显仪表作为PLC与用户的互动平台, 它是用户指挥PLC控制的桥梁。根据水隔离泵数控显示仪表的显示状况, 可将故障分为以下三种。

2.1出现故障没有任何显示。当PLC电气系统出现这种故障时, 由于仪表没有任何指示, 维修人员无从下手。在排除两者的通讯线路和仪表本身的故障后, 根据电气系统的具体故障现象, 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找出具体的故障原因。当涉及到线路板故障维修时, 在正常状况下厂家是不会提供线路板图纸的, 只能自己绘制相关的技术草图, 借助相关仪器进行维修, 程序较为复杂。

2.2表有故障显示但不体现故障原因。通常PLC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功能是根据厂家的要求设置的, 往往功能不够完善。当出现故障时, 报警信息只能指出故障的大概位置, 且有时报警信息会出现误报, 误导维修人员。这时, 维修人员应根据电气系统的具体故障现象, 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这样才能找出电气系统故障的真正原因。

2.3报警直接体现故障原因。这主要是故障较为简单或仪表自身检测功能完善, 故障报警才会直接体现故障原因。数控仪表如果具有完善的检测功能, 其PLC与仪表间的通信功能也必须完善, 而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要求较为复杂, 造价相对昂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PLC自诊断系统的成本越来越低, 厂家根据PLC的性价比, 将会选择检测功能更加完善的数控仪表, 这使得电气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将更为简单、快捷。

针对这个现状, 我公司电气维修人员必须加强学习, 学会分析和辨识PLC梯形图, 才能及时处理PLC电气故障。

3故障的维护、处理技术

设备运转是按照工艺要求和生产需要设计相应流程的, 并按照一定的动作顺序进行。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PLC已被广泛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 提高PLC故障检测水平是摆在电气维修人员面前的紧迫任务。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维修、处理方法。

3.1据动作顺序进行维修处理。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诊断时, 应仔细观察机械装置的运动过程, 通过比较运转正常与出现故障之间的差异, 准确找到故障点, 通过相应的诊断措施分析故障原因, 再进行维修处理。

3.2据I/O状态进行维修处理。PLC电气系统的I/O接口是实现PLC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唯一端口, 是PLC故障的多发点。相关的技术维修人员可将故障时和正常时的PLC电气系统I/O接口的指示状态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故障的原因后进行处理。

3.3据PLC梯形图进行维修处理。对PLC梯形图进行分析和故障诊断是解决故障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运转设备的动作顺序、连锁关系和工作原理, 结合PLC系统的自我诊断系统, 依据PLC梯形图查看相关的标志位的输出/输入状态, 从而确定故障原因后进行维修和处理。

3.4据动态跟踪梯形图进行维修处理。当PLC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 可以通过PLC动态跟踪, 跟踪输入/输出标志状态的瞬间变化, 依照PLC动作原理诊断故障原因, 并进行处理。

3.5报警号进行维修处理。根据PLC电气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显示的报警信息, 维修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地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故障。

3.6据控制对象工作原理进行维修处理。PLC电气控制系统通常是按照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进行设计的。当出现故障时, 通过PLC电气系统的I/O状态依照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诊断, 找出故障原因后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维护、处理。

摘要:PLC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于一九六九年诞生于美国。由诞生发展至今其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如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中的应用也是十分普遍的。电气系统对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电气系统出现问题, 那么就会使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处于瘫痪状态, 会给相应的工作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对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需要提高重视程度, 不仅仅要求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还要求对于故障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真正的做到对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维修和护理。本文就是根据水隔离泵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气系统故障进行分析, 并且提出合理的, 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气系统,故障

参考文献

[1]李宪文.浅析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14) .

故障分析与运用 第9篇

一、汽车传感器数字信号的分类

根据传感器在汽车控制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信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种:

1.开关位置信号

在传统的车身电气系统控制电路中,开关用于直接控制负载工作电流的通断,因其电路设计复杂、工作可靠性差的缺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汽车对车身电气系统多功能、智能化的设计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模块化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科鲁兹雾灯控制电路,开关的通断只改变信号线的状态,从而反映驾驶员的操作意图,由控制单元计算判断后,控制执行器工作。

2.规则形状频率信号

当传感器只检测物体运动快慢,不需要反映物体运行位置时,一般输出一个频率变化、幅值不变、形状有规则的频率信号,如图2所示的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输出该特点信号的传感器主要有空气流量传感器、变速器输入输出轴转速传感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

3 . 不 规 则 形 状频率信号

当传感器不但需要检测被测物体运动快慢,还需要反映物体运行位置时,一般输出一个频率变化、幅值不变、形状不规则的频率信号,如图3所示的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输出该特点信号的传感器主要有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和方向盘位置传感器等。

二、数字信号传感器电路分析

采用数字信号的传感器类型繁多,有开关式、霍尔式、光电式、超声波式等等,多数传感器结构原理复杂,使初学者难以理解各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从而导致在故障诊断过程中产生畏惧心理。但不管采用哪种结构原理的数字信号传感器,其在控制单元电路中的作用是完全一样的,即根据被测对象运动状态不同,触发传感器来控制信号电路的“通”与“断”,实质起到一个“电路开关”的作用。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给传感器1号端子提供5V工作电压,并由2号端子接地,3号信号线由控制单元提供5V的参考电压,传感器根据工作状态不同控制其与接地端的“通断”,使控制单元获得一个0V与5V交替变化的频率信号。

三、信号特点在故障诊断中的运用

在汽车的故障诊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形式的频率型传感器,无论频率型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简单与否,只要输出频率信号,并且信号线由控制单元提供5V的参考电压,那么该传感器就是一个控制信号线路通断的“开关”。我们可以利用该特点判断信号电路及控制单元是否存在故障,具体方法如下:

1.断开传感器连接器,并利用解码仪进入读取相关数据流的功能项;

2.打开点火开关或者起动发动机,目的是满足控制单元采集传感器信号的要求,例如部分车型的发动机控制单元需要读取到曲轴转速信号才会开始采集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值;

故障分析与运用 第10篇

为了适应高速重载的需要, 铁路运营车辆大部分采用了120型控制阀, 是目前运用货车的主型空气制动机, 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 但是在运用和检修中120型控制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120型控制阀在检修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1) 120型控制阀在运用中抱闸或紧急制动。 (2) 120型控制阀缓解不良或不缓解。 (3) 120型控制阀不制动或制动灵敏度差。 (4) 120型控制阀产生自然制动。 (5) 存在的其它问题。

2 问题分析

2.1 120型控制阀在运用中抱闸或紧急制动的原因分析

货物列车在运行途中减速时, 施行制动过程中120型空气制动机偶尔出现抱闸不缓解或不制动的现象, 对列车运行安全构成威胁。经分析发现导致常用制动起紧急或不制动的原因如下: (1) 运行过程中抱闸的主要原因是120型控制阀主鞲鞴橡胶膜板老化。主鞲鞴橡胶膜板老化鼓泡变形、120型控制阀主阀膜板穿孔, 导致列车管少量减压时副风缸及列车管通路主阀主活塞双侧的压力值未形成压力差, 无法通过主阀制动。列车管在常用制动的条件下大量减压, 使得主阀主活塞双侧的压力形成一定差值, 可通过主阀制动。当制动机缓解时, 列车管只能少量进风 (或者车辆在机车后部) , 滑阀无法在列车管的推动下到达指定位置, 无法使制动机缓解。假如列车中途停止运行后施行缓解, 未确认全列车缓解的情况下贸然发车会导致制动报闸。 (2) 运行过程中产生紧急制动的主要原因是制造质量不良或构件老化。主鞲鞴橡胶膜板老化、粘连, 紧急阀主鞲鞴与上盖偏磨, 放风阀盖内套窜出, 放风阀与内套偏磨, 是由于制动阀制造质量不良导致的。

2.2 120型控制阀缓解不良或不缓解的主要原因是紧急阀漏泄

如果是轻度漏泄, 可能会影响列车的充风速度, 浪费机车能源, 并且会制约制动缸压降速度, 极易出现踏面擦伤事故;如果是严重漏泄, 120型紧急阀排风口会不间断地排风, 继而出现抱闸故障。在实际工作中, 诸多因素都会导致缓解不良故障。比如, 检修时滑阀与滑阀座研磨效果不佳, 使用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润滑油或油的粘度过大, 滑阀弹力过大;主活塞膜板厚度超限;缓解孔错位或其通孔被异物堵塞, 对主活塞下移造成过大的阻力;缓解通路延期开通;主活塞膜板发生漏泄, 穿孔或主活塞密封圈不入槽, 或出现较大的松动漏泄。发生漏泄后, 主活塞下侧有制动管压力空气侵入, 主活塞只能小幅度下移或不能下移, 使得制动缸压力空气只能缓慢排除, 或根本无法排调。另一方面, 一旦列车制动管系统漏泄, 局减阀套及局减阀杆密封圈漏泄;缓解阀套下端密封圈也会快速漏泄;紧急二段阀套及二段阀杆上圈漏泄都会造成机车制动管升压困难, 主活塞两侧没有足够的压力差来推动作用部移动, 由此产生不缓解或缓解不良的问题。

2.3 120型控制阀不制动或制动灵敏度差的原因分析

密封圈未事先装好, 或已装配的密封圈松动、未入槽, 使得主活塞膜板被损坏。在机车制动管降压的情况下, 漏泄部位成为主活塞下侧副风缸压力空气外流的通道, 副风缸与制动管同样压降, 延缓了主活塞上移时间, 严重时导致其无法上移, 继而降低了120型空气制动机的灵活性。除此之外, 因结构组装或加工不力, 使得主活塞上移过程中, 在滑阀和铜套滑阀槽之间, 主活塞杆导向面和滑阀套导向槽之间, 以及滑阀弹簧销子和铜套之间卡滞;滑阀和节制阀供油不足, 增大了滑阀和主活塞之间的运动阻力, 导致120型控制阀不制动。

2.4 120型控制阀产生自然制动的原因分析

稳定弹簧过弱、主膜板老化、滑阀充气限制孔被堵塞, 或孔径极小, 副风缸压力空气逆流至制动管受阻是导致自然制动的主要原因。当列车制动管稍有漏泄, 副风缸压力空气就通过充气限制孔逆流至机车制动管, 在主活塞双侧形成一个压力差, 不仅能很好地压缩稳定弹簧, 而且能够对主活塞杆上移阻力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导致自然制动。

2.5 其它问题的原因分析

2.5.1 120型控制阀试验台试验时充气缓解位局减排气口漏泄过大

成因分析:滑阀顶面和节制阀研磨效果不佳, 或存在拉伤, 使得压力空气从第一阶段局减通路的排气口排出。

2.5.2 120型控制阀无加速缓解作用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 (1) 加速缓解风路堵塞或不通畅; (2) 有些主阀前盖的排气孔缩堵孔孔径设计不合理, 打开加速缓解阀时形成过大的阻力而无法快速打开; (3) 反向拼装加速缓解顶杆。顶杆在作用部缓解的情况下能够被制动缸压力推动打开加速缓解阀, 但是因为顶杆密封圈向内侧的行程超限, 使得轴孔的密封性达不到预期, 加速缓解风缸及制动管的压力空气从轴孔处通过制动缸缓解通路的作用部排气口排出, 致使加速缓解作用达不到预期要求。

3 措施和建议

(1) 建议120型控制阀在生产运用中要根据季节 (如冬季突降低温、冬春相交阶段及各季节气温突变阶段) 作业特点, 严格执行列车队试风作业标准。制动机试验作业时, 其活塞行程及闸调器技术状态是检车流程中的两个关键节点。检车时, 一旦发现活塞行程与设计要求不符, 现场人员首先调查原因,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控制阀在装车前的搬运过程中, 要加装防尘堵, 做好防护。 (2) 建议将120型控制阀检修过程中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建成网上问题库, 便于日常检修中故障排除, 方便生产需要。 (3) 120型控制阀性能的好坏与压力空气清洁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保持120型控制阀的正常工作要从改善滤尘网性能入手, 滤尘网的滤尘作用改善了, 120型控制阀工作中的故障就降低了。 (4) 120型控制阀出现的故障主要是耐用性不足、制造工艺缺陷等原因引起的。建议120型控制阀生产厂家改进易磨耗部件的材质, 减少120型控制阀工作中各配件之间摩擦产生的碎屑, 减少120型控制阀工作时故障的发生。 (5) 对120型控制阀的橡胶件采取严格防油措施。阀件内膜板采用耐油性差的天然橡胶件。橡胶件接触油脂后会有一定的形变, 严重时会糜烂, 无法发挥阀的功用。因此, 检修120阀时必须强化质量监督, 配备必要的防油措施加以约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只要掌握了120型控制阀故障发生的规律, 并通过对具体的故障现象进行认真分析, 就能找准原因, 对症处理, 确保行车安全。

摘要:随着120型控制阀的普及与推广应用, 120型控制阀在我国铁道车辆运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在运用生产中120型控制阀的可靠性能越来越成为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因而确保120型控制阀的正常工作现显得尤其重要。通过现场实际运用, 120型控制阀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威胁。现就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与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货车,120型控制阀,原因分析,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16-32.

[2]安晓钟.120型空气控制阀制造工艺改进[J].机车车辆工艺, 2008 (2) :16-17.

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 第11篇

【关键词】直流输电;过电压;交流滤波器

前言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在输电线路形式上不断改革,提升输送电力的容量和电压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用电需求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在直流电的输送过程中对直流输电系统做好防护措施,是目前电力工作者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直流输电系统的主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过电压的存在与保护

在我国实际的直流输电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恶劣的环境影响或者是认为的失误出现故障等形成过电压,过电压严重影响了在直流电输送系统的运行,甚至威胁者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所以必须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在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主要以过电压保护器和避雷针为保护措施。对于避雷针来说,由于其构造简单,价格便宜而又耐用的优点成为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防过电压的手段。但是避雷针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其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自动灭弧能力,而且放电电压小稳定。因此在自流输送系统中有着完善的控制调节系统,在保护间隙之后能够自动降低电压。为了降低设备绝缘水平,必须降低避雷器额定值,因此为了保证避雷器本身安全必须串联间隙,因此仍然带来了小确定性。

二、绝缘配合缺陷的存在与保护

绝缘配件是根据整个电力系统设备上出现的电压水平,对其进行分析预估后用来进行电压阻隔,以保护电压保持在一个安全水平现内的电气。多个绝缘配件就形成了绝缘配件组,在摸个绝缘设备发生故障,如不能承受电压长期过高、或者发生因为雷电或操作耐受电压忽然变得极高的情况下,绝缘体发热烧坏,同时使与之配合的绝缘配件组都陷入极大的工作压力下,着种情况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都会勾着极大的威胁。由于电压输送过程中电压等级不断增加,电器设计从主接线、绝缘配件、设备选型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目前我国由于直流输电技术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在许多的应用方法方式上都没有晚上,仍然是当前电力系统中的不充电和缺陷点。 换流变压器具有四总结构:三相组合式;三相双绕式;单相祝贺式和单相双绕组式,每一种的形式都有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当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我们在实际的电网设计中在选择换流变压器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实际工程的换流变压器,比如 在面对电压特别高、电压等级大、容量大的工程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采用单相双绕组变压器。而面对电压比较小的电网工程一般来说会选择三相结合或者单相组合的交流变压器。

三、交流滤波器故障分析

作为直流输电换流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滤波器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直流电输送系统的情况。交流滤波器主要是连接在换流变压器侧母线上的,平时需要承受相当高的电压,而且因为交流滤波器需要通过大量的基波及谐波电流,因此对于其稳定性与电流绝缘的能力要求十分的高,对于这一设备的故障问题的研究也就十分的重要。

1.短路故障。所谓短路故障就是交流滤波器设备内部的线路短路或者设备的外连线接地出现短路的情况,交流滤波器设备的特性问题可以判断其出现间接的短路情况不存在。现短路的情况的时候会造成元件因为受到了电流的冲击而损坏。出现短路的情况的时候,可以根据母线侧电流的通过率与接地线侧电流的通过率之间的差来判断。

2.电容器故障。所谓电容器故障就是指电容器背部的原件出现了损坏。作为交流滤波器的主要构成部分——电容器具有两种连接方法一种是H型连接:另一种是分支连接。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电容器的连接,电容器的内部每一个节点的构成都是由同量的点容易组合而成的,不管对于那一台电容器来说其内部每一个原件的损坏都意味着电容器的故障。如何找出究竟是哪一个的原件损坏就需要通过相对比的方法,通过和正常的电容器惊醒对比发现问题,另外还可以准备一个配用的点容易以免发生意外。

3.设备承受的负荷过大。这里指的主要是电容器、电抗器、电阻器的负荷过大。由于交流滤波器在工作环境下承受的特殊的情况,可能是其在长时间因为大量的流过谐波电流,出现电容器、电抗器、电阻器的热量过高而破坏,在一般的情况下,交流滤波器能够承受的谐波电流是基波电流的20%~30%之间,当出现频率较高的电流的时候,时间越长电容器、电抗器、电阻器的温度就越高,导致超负荷的承受,例如一般的交流滤波器的每个设备环节的电负荷通过率是正常值的50%,如果电压的不稳定导致过高的膨胀使通过率超过50%的时候就出现元件的损伤,当然每一个元件还有一定的承受范围,如果在基础的范围内超出10%~20%的时候就是超负荷的工作,这个时候的各个元件就会出现问题,产生故障。

4.滤波器故障。滤波器故障主要是指滤波器实际的调谐频率与电网系统所需要的谐波频率之间有一定的误差。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滤波器的内部元件的结构参数考察值和整个电网系统的变化频率之间的偏离程度,一般的偏离程度是5%到10%不等。这个时候滤波器就会达不到原有的滤波要求,导致整个直流输电换流站的不能正常运转。这就要求在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滤波器的内部元件的变化在早期的时候及时的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测与监控,同时元件的后期检测也相当的重要。

对于以上的四种故障,我们应该更具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日常的工作中判断出交流滤波器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为能够开速的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以保证直流输电站系统正常的运行,于此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理论培训,为我国的直流输电系统的不断完善做出贡献。

四、结语

由于二十一世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普及广泛的运用大各行各业中,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由于线路较长,而且大多在露天的野外,是如何监控本文中问题的出现问题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这就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及时的处理。直流输电系统在应用中提高输电效率,保证自身的良好运行,为人们生活提供基础保证,是对于每一个电力工作中的的工作要求,我相信随着我们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直流输电系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振宇,俞澄一.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阀冷却系统的故障[J].华东电力,2010,(3):78-79.

[2]叶林.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中无功控制系统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1,(22):105-107.

故障分析与运用 第12篇

某220kv变电站为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 由3个自耦变主变构成, 其投运的三个电压等级分别为220kv、110kv和35kv。事故发生后, 该站2号主变差动保护第二套保护动作, 跳220kv2号进线开关、2号主变110kV开关、2号主变35kV开关, 站内110kV二/三分段自切、35kV一/二分段自切动作成功, 2号主变负荷转移成功, 下级110kV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自切均动作成功。

2、该站主变保护配置

按照电网运行规定, 220kv电压等级需要双重化保护, 本站的主变保护配置如表1所示:

第二套保护中差动的具体整定值:FuncNr1Diff-Transf中g=0.2;v=0.5;b=1.5;I-I n s t=5;I n ru s h r at i o=10%;InrushTime=5S;a1=1.3;a2=0.67;a3=0.36;FuncNr2Current-DT中Delay=4.5;I-Setting=0.8。

3、故障原因分析

2号主变差动保护第一套保护的SEL387微机继电器没有差动保护启动信号和故障信号, 而2号主变差动保护第二套保护的RET316微机继电器装置显示B相差动动作, 动作值为0.21In (In为高压侧额定电流) 。该站2号主变保护双重化配置中的第一套保护SEL387是前几年双重化保护改造时新加装的, 站内故障录波装置采集的电流值与该套保护使用同一流变次级, 而第二套保护RET316所使用流变是另一次级上的。查看故障时110kVB相电流的瞬时值正常, 且与故障录波装置使用同一流变次级的SEL387保护装置运行正常, 无差动动作信号, 故可判断外回路应正常, 录波启动原因应为开关跳闸而非装置差动保护启动, 于是决定先重点检查第二套保护差动装置RET316和110kV流变回路。

现场人员对110kV流变回路进行检查, 伏安特性、变比试验、二次绝缘和装置模拟量输入幅值及相位特性试验均正常。ABB工程师到现场, 采集装置故障录波发现110kVB相波形幅值基本为零, 采集故障点前两周波的B相瞬时值 (220kV:0.32A、110kV:0.08A、35kV:0.399A) , 经计算差动电流为0.21In, 刚好超过差动启动值0.20In, 装置正确动作。接着再对2号主变和110kV流变进行电气试验。在此期间, 现场人员收到RET316装置故障录波电子版文件, 经比对发现, 同一电压等级故障录波左侧的电流标尺栏存在不一致, 导致对录波曲线判断有误。通过曲线的还原, 发现110kVB相电流曲线应为正常, 而35k VA、B相电流幅值与C相不一致, 相位也明显不正确, 再将曲线与站内故障录波装置采集的35kV电流曲线相比, 发现两者A、B相电流曲线明显不一致, 故怀疑35kVAB相绝缘存在问题。立即对RET316装置35kV差动流变电流回路进行检查, 确认35kV流变至保护屏电缆故障, A、B、N相对地绝缘为0, C相正常, 导致A、B相电流幅值变化, 相位突变, RET316差动保护动作。在对该电缆进行调换过程中发现电缆故障点, 原来当日该站另有一张工作票, 内容就是该站至下级35kv变电站通信光缆敷设工作, 故障第二套差动保护二次电缆故障地点与当日施工地点、时间、痕迹相符, 初步判断是在开关室电缆沟内凿洞时, 凿子凿破二次差动保护电缆, 导致本次故障发生。

4、结语

此次该站2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为正确动作, 差动电缆受损原因为外力破坏。通过此次事故抢修过程, 我们发现现场人员对于220kV变电站的各类故障数据分析能力不强, 对故障录波波形的解读、分析、判断能力还较为欠缺, 需要尽快加强相关技术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关立志, 沃志民.一起220kV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分析及保护动作行为评价.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 11:24-25.

[2]陈昊琳, 张国庆, 郭志忠.故障录波器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5) :148-152.

上一篇:国有商业企业下一篇:登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