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创作范文

2024-06-23

引导创作范文(精选6篇)

引导创作 第1篇

关键词:基层舞蹈,辅导,文化娱乐

群众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但是, 在实践中群众舞蹈水平存在大面积贫乏现象。这既不利于群众舞蹈自身的发展, 也不利于人们欣赏的提高。为此, 笔者拟就自身的实践体会谈谈群众舞蹈创作的相关问题。

一、群众舞蹈的概念

群众舞蹈, 是与专业性舞蹈的专业性相对应的一种群众性的舞蹈文化生活。它是一种具有自娱性、群众性、业余性、随意性、季节性的社会性舞蹈。属群众文化范畴。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 融普及与提高, 雅与俗为一体的复合体。

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并由群众自己参加表演, 有一定观赏价值, 自己创作、自我欣赏、自我娱乐的一种艺术手段。从目前来看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自娱性的, 如民间舞、交谊舞、集体舞等。另一类是舞台上表演性的创作舞蹈。这主要活动在城市, 各厂矿企业及城镇。无论是自娱性的, 还是表演性的, 它所反映的内容、情感都是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同时也被人民群众所接受, 所承认的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的活动。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是舞蹈艺术学科中的一个分支。

二、如何提高群众舞蹈的创作水平

为了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首先需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群众舞蹈创作水平。

1. 提高群众舞蹈创作者的专业素质

作为一名专业的群众舞蹈辅导老师, 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的学习, 不断地吸取各种舞蹈的新知识, 不断学习、积累和把握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舞蹈, 为舞蹈创编积累丰富的舞蹈语汇, 以适应社会对群众舞蹈不断发展的形势需求。对群众舞蹈辅导老师要进行舞蹈艺术培训, 举办舞蹈创作和舞蹈作品分析等短期培训班, 参与各种文艺汇演, 舞蹈大赛的编创任务, 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群众舞蹈创作者首先要观察生活, 要善于像蜜蜂吮吸花蜜那样, 吸取生活中最甜美的营养, 进行艺术的高度概括, 提炼适合群众舞蹈表达的舞蹈语汇, 使其成为鲜活动人的舞蹈形像, 选择节奏鲜明, 节奏明快节奏感强, 群众熟悉能够反映舞蹈创意的音乐, 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与薰陶。在学习积累和实践中使舞蹈编创者的能力不断提高, 适应时代对舞蹈编创者的要求。

2.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编创水平

舞蹈创作本来就是一个实践活动。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都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认识的目的是实践, 实践帮助我们在认识, 从而在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和提高, 它是对舞蹈知识的应用, 体验、赏析和再创造。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群众舞蹈创作者, 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去, 了解群众的生活, 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 熟悉掌握群众的舞蹈表达语汇, 掌握舞蹈表现的方法。在实践中, 通过欣赏、比较, 提高了审美标准, 找到了自己的差距, 激发了他们编创的动力和兴趣, 提高了舞蹈编创者的能力和水平, 达到了在实践中积累升华的目的。如何做到将作品内容表现的更加完美就是要舞蹈编创不断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 不断的摸索去其糟粕留之精华, 反复的创编排练和表演, 就会不断的从中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 不将舞蹈编创反复在实践运用, 就不会有好的作品涌现出来, 所以说舞蹈编创决定艺术效果是不足为过的。例如我们看到的张继钢导演编创的舞蹈《千手观音》让人非常震惊, 为什么有如此美的视觉和艺术效果呢?这也是张继刚导演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修改、创新、升华后的结果。也是人们最后在舞台上欣赏到的《千手观音》为之震撼的一个原因。

三、群众舞蹈辅导的适应性

群众舞蹈的辅导者前往某处辅导, 往往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某一地域文化之中。只是首先因为舞蹈的参与者, 那些被辅导者是此地域的住民, 他们常年累月地生活在某一地方, 还有就是从即将出现的节目角度来说, 那个地方的欣赏者, 那许许多多的群众, 不但也是该地域的住民, 还有着强烈的审美惯性。就像蒙古大草原的牧民喜欢马背上的舞蹈、西双版纳的傣家人偏爱与孔雀形态有联系的动律一样, 而我们江南水乡的舞蹈则往往有着杨柳清风、碧波涟涟的那种清新流畅, 蕴含秀润的风格。的确, 就这一个地域的群众舞蹈的参与者来说, 他们对已经熟悉的审美对象经常表现出一种恋域情结, 比较依恋他们熟悉的审美对象, 他们较易参与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活动, 这就要求一个高明的群众舞蹈辅导干部, 必须要有辅导的适应性。

有适应能力的辅导者不但要适应群众舞蹈演员的体能的、表演力的基础, 找到提高与原基础、教与学的契合点。根据辅导对象的优长, 扬长避短地去定位创作与辅导的方案, 运用好这一种直观辅导方法, 而在辅导中分解牵引, 层层推进。最后达到现场辅导的理想效果。有适应能力的辅导者, 还要深入当地社会生活, 了解乡风民艺。把握审美基础, 设想出富有创意又能引起当地极大部分群众共鸣的辅导方案。最后能出台优秀的舞蹈作品, 这在去某地的辅导活动中是尤其应该加以注意的。

群众舞蹈辅导的适应性, 当然并不意味着辅导者要去俯就群众舞蹈活动中的落后面, 去媚俗、跟从。我们决不可以照搬部分地方龙、狮等舞中仪式崇拜中的一些封建迷信习俗, 当然也不应去适应诸如“十八摸”等所产生的打情骂俏中的负面效应。一些过于陈旧、粗俗的动作也是不能保留的……, 我觉得在适应性中应该注重的是群众舞蹈中那些应视作根本的人民性原则。这就是列宁曾作过的精辟阐述:“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的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 并提高它们。" (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 所以让我们的群众舞蹈辅导多吹进时代的新风, 让我们所辅导的舞蹈作品与活动紧握住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 并提高它们, 这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承军: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07) 。

《蓝盾》引导我走上文学创作路 第2篇

作为一名业余作者,我对《蓝盾》有深厚的感情。首先要感谢《藍盾》引导我走上了法制文学创作的道路,我的中篇小说处女作《刑场翻供》曾发表在1991年《蓝盾》第7期上,这给了我巨大鼓舞,此后又先后发表了《主诉检察官》、《红色通缉令》等一系列作品。前不久《检察日报》连载了我的小说《九死一生》。多年来《蓝盾》杂志的各位老师给了我精心辅导,经常给我一些鼓励并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所以我非常感谢《蓝盾》。

《刑场翻供》的创作初衷源于1983年“严打”时候的一个错判案例,作为一名检察官我很痛心,便想写一篇东西来告诫我们司法人员怎样杜绝冤假错案,尤其是命案,一定要慎之又慎。人死不能复生。即便赔偿100万,也换不回他的生命。在这种创作冲动下我写了《刑场翻供》。创作完成后,经过一番考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投给了《蓝盾》杂志,因为我是第一次写小说,没把握。没想到很快收到了用稿通知。小说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反响。在第六届十大杰出检察官评比活动中,中央新闻媒体的记者采访我时问:“王检察长,你的《刑场翻供》小说现在读来对避免冤假错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0多年前你是怎么想到创作这篇小说的?”我回答说:“应该感谢《蓝盾》,是《蓝盾》的超前意识使这篇小说得以发表。”这篇小说还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第三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的三等奖。我想,之所以能获奖,并不是写得多么好。主要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故事情节可能有一些借鉴意义。所以我非常感谢《蓝盾》杂志对我们司法工作实践的指导,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蓝盾》杂志一贯以纪实性、可读性、现实性著称,是法制文学的倡导者,在法制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赢得了广大读者尤其是政法工作者的青睐。它创刊二十多年,我认为它已羽翼丰满,我衷心地祝愿《蓝盾》杂志越办越好,在中国法制文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引导创作 第3篇

新闻工作者在把握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方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而要想正确引导舆论、善于引导舆论, 就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竞争力, 当下尤其应该精心打造新闻精品, 培育和创造新闻品牌, 使新闻作品形成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一种为受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的核心体现, 这样才能提升媒体自身的创新能力, 达到更好的新闻宣传功效, 体现其更高的新闻价值。

2009年夏季, 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大兴安岭日报社、大兴安岭电视台共同策划启动的“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新闻采访活动, 历时21天, 行程4300公里, 共发回新闻报道74个整版, 含331篇稿件、40余万字、新闻图片500余幅, 这些新闻报道不仅以其在当地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博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重视和喜爱, 也以其高度的思想性、教育性和丰富性起到了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 因而在社会上取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赢得了如潮的好评。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对此次采访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的新闻阅评认为, 此项新闻采访活动创意新颖, 对于宣传黑龙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推进保护、挖掘与利用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工程具有积极意义。活动中各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运用开阔的新闻视野和细腻的报道方式, 呈现了一条鲜活生动的“黄金路”, 集中展现了黑龙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此活动策划周密、组织得当, 值得全省各级新闻媒体借鉴。此次活动荣获了2009年度黑龙江省新闻媒体十大优秀新闻报道活动奖;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对此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奖励。

此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很好地学习和内化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思想, 是我们把这一理论用于指导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的一次重要实践。下面试从三个方面, 结合这次采访活动, 谈谈对增强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高素质创作新闻精品, 以及打造优秀品牌的粗浅认识。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切实提高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五个必须”, 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并深刻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 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 误党误国误民。”我们的新闻工作, 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是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这次“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的新闻采访实践中, 我们就切实做到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确立好专题报道的核心和统领, 为这次报道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在采访活动开始前, 我们首先把“走进历史, 俯瞰变迁, 讴歌时代”确立为此次专题性新闻报道的核心和统领, 活动切实增强了我区人民热爱兴安、建设兴安的信心和决心。在采访中, 不管采访内容时空跨度多大、涉及报道内容多么广博、报道题材多么庞杂, 我们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通过大规模、深层次地挖掘我区的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报道形式和手段, 通过向读者展示“黄金之路”的由来、兴起、衰落, 给读者清晰地展示着报道的核心思想这条主线。

我们在这组新闻报道中, 以对黄金之路及古驿道历史的追溯, 使人们真切地了解到了大兴安岭悠久的历史文化进程, 增强了人们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通过对历史积淀形成的黄金文化及不同民俗风情的报道, 反映出了我区各族人民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优秀的人文精神;通过对沿途实地绮丽风光的摄影报道, 激发起了全区人民热爱大兴安岭、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同时, 丰富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 也增强了报道的贴近性和可读性, 强有力地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二、通过扩大影响力, 提高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 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如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事业飞速发展, 并为广大网民喜闻乐见, 在这种新形势下, 纸质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在新闻报道中, 要想不断扩大影响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就应努力借鉴和利用其他媒介的优势, 在新的格局、新的框架下来推动发展, 使新闻报道形成优秀品牌、呈现新的亮色, 更应该在不断的借鉴和发展中, 借助其他新闻媒介的影响力, 进而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回眸“重走黄金路, 再寻古驿站”新闻采访活动, 其有着积极利用新兴网络媒体, 共同打造新闻优秀品牌, 推进我区外宣工作的成功经验。

在这次“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新闻采访活动中, 在地委宣传部的积极努力下, 我们赢得了国家、省内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参与, 争取到了新华社、《黑龙江日报》、东北网等多家重要新闻媒体的全程参与, 使之形成联动、互动, 强化了此次报道的对外宣传工作, 开创了我区报纸、电视、网络对同一主题进行联合报道的先河。此次活动中, 各家新闻媒体打破界限, 在地委宣传部的统一策划、指挥之下, 新闻采访团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新华社记者先后在新华网发表文字及图片达20余条;《黑龙江日报》记者以大篇幅、系列报道的形式, 图文并茂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东北网从活动开始即开辟专栏, 每天滚动播出数条稿件, 产生了极佳的宣传效果。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9年7月6日, 本次的专题报道在新华网、东北网、黑龙江人民政府网、黑龙江文明网、黑龙江新闻网、要报资讯网、中国社区在线、龙广在线等20余家网络媒体刊发, 转发的新闻稿件约500百余篇 (幅) 。

报道的特别强势, 让广大受众对“黄金之路”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营造出了极大的舆论引导氛围, 引导了广大受众, 因而产生了品牌效应, 打响了知名度,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良效。

可以说在这次报道中, 充分体现了我区更加重视和掌握运用新闻宣传规律, 重视和不断学习运用媒体舆论新环境、新生态的理念, 使新闻报道形成了立体交叉、交互作用的良好效果;体现了我区已经充分认识, 并正在学会驾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来增加社会影响力的作用, 使我区的新闻报道更具开放度, 这种新闻报道的操控能力, 正是我区新闻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高的最佳体现。

三、打造新闻精品, 提高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

要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就应该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 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 加强舆情分析, 主动设置议题, 善于因势利导, 并写出读者乐于接受的新闻精品, 这样才能提高新闻的宣传功效。“重走黄金路再寻古驿站”专题报道, 正是以这一思想为主导, 以独特的新闻视觉来选择新闻角度、深入挖掘新闻资源的, 并努力探讨新的报道模式, 寻找新的报道视角, 打造新闻精品, 写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达到了令读者耳目一新的良好效果, 进而提升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本次报道另一个弥足珍贵的收获, 就是开创了历史文化报道的新模式, 即体验式、探寻式报道。记者们通过所见、所闻、所想、所思, 运用风貌通讯的手法, 全景式向读者展现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变迁, 许多稿件都能变抽象的文史资料, 以情景再现的形式, 向读者娓娓道来, 从而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认识, 充分体现了新闻的“三贴近”原则, 因而形成了较好的新闻宣传效果。我们还注意照顾到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努力满足不同文化、不同爱好、不同层次、不同品位的社会各个阶层读者的需求, 使广大读者都能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信息, 并能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和知识的欲求, 因而读者反响强烈, 还有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索求完整的报道资料。

文艺创作应引导和提高国民人文素养 第4篇

文艺作品的社会教化作用不可回避

“成教化、助人伦”,我们民族的先贤早就看清了这一点。文艺作品,无论你用何种体裁,表现何种题材,采用何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手段,实现何种形式美的效果,都必然地、程度不同地、角度不同地发挥其所具有的社会教化作用。

优秀的文艺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而发挥其高雅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应,通过社会教化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境界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反之,低级趣味的文艺作品,必然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文艺与哲学相伴,担负着实施人类灵魂建设工程的重要社会责任,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等精神活动的层次与品位,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如美术、书法、艺术设计等视觉艺术,音乐等听觉艺术,电影、电视及各种舞台表演等视听综合艺术,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技巧发挥艺术感染力,触动广大受众的心灵与情感,触动得越深,就越会对人在处理社会问题时的立场、思想、方式及待人接物的态度、品格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塑造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应包括政治教化、道德教化、审美教化诸方面。“文革”十年浩劫中,那些“破四旧”“反封资修”“批孔孟”等运动,严重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导致人们在政治思想、社会公德及审美意识上的扭曲和心理上的逆反,且在“文革”结束后很长时期内仍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与审美观念产生着难以一时消弭的不良影响。

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低俗现象不可忽视

如今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大变革,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些低俗现象还不少,民族自信心、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高雅审美、道德规范等有待重建。文艺创作中出现的种种低俗现象,既是这一历史阶段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反映,同时也在客观上给国人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意识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小品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尤为突出,如有的在艺术语言与肢体表演上热衷于以“逗乐”为目的,或装傻装疯,或以生理缺陷搞笑,或以谐音、意会的手段寄寓庸俗下流的内涵。更让人忧心的是,有的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将这种低级趣味的表演手法愈演愈烈。这一类艺术创作,将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中的糟粕成分加以发挥,将矫揉造作当作创新,将低级趣味的恶作剧当作幽默,把通俗混同于低俗,把单纯感官娱乐混同于精神快乐,误导大众审美,使其走向低俗,害人不浅。

诸如此类艺术语言的低俗,一时间反而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艺术创作与审美的社会风气。而这种低俗现象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如绘画上简单理解与模仿西方现代派绘画与中国民间绘画,用以表现当代中国的人与事,以“丑化”为创新,将不适当地夸张变形标榜为“现代”。有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似小儿麻痹症患者、痴呆儿、残疾人、有心理缺陷者等,与民间美术中人物形象的天真拙朴绝不同类。这样的表现与品质高尚的漫画艺术并不同质,与追求真善美的适度夸张变形也不同义。这种创作,故意将画面形象、色彩与构图不适当地夸张丑化,甚至出现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以及一些应予以歌颂的、高尚的人与事也加以丑化,在国际上造成了损害国家形象的不良后果。

在书法创作中,也有张扬所谓“丑书”的现象存在。这一类创作简单化地理解民间书法的拙朴趣味,将笔法消解为涂抹,将天真拙朴曲解为支离怪异,实远离民间书法真率淳朴的天趣,同时又破坏了传统书法中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基本形式规则与法度。

在篆刻艺术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妄造篆字结构;书法笔意泯灭,雕饰气过甚;字形故作支离,势态过度夸张等。反映了当代篆刻创作中,追求荒率古拙走向极端,反造成做作卖弄、趣味低俗的不良倾向。如此发展下去,必将使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隅的篆刻艺术在一片张扬个性、崇尚创新的高调声中走向败亡。

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艺术语言的“通俗”固然值得称颂,但审美趣味上的低俗则是不可取的,应从本质上对二者加以严格区分。

文艺创作应引导和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

近些年存在的文艺创作与审美观念上的低俗现象,从表面上看,反映了当前文艺创作及艺术审美的新潮流或日平民化倾向;从本质上看,却是直接折射出当代国人人文修养的败落,而在这追逐的人群中,青少年表现出的热衷尤其令人堪忧。我们讲“当代人文修养”,包括传统文化修养、社会公德修养、美育修养,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以至研究生教育中,均有待“补课”和加强,以期重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因此,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势在必行。

当今中国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国防实力飞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们对提高人文修养的需求也随之格外迫切,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尊重。众多文化界有识之士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对传统文化经典加以讲解,阐发其要义,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高雅文化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近几年来,诸如此类的电视节目、网络节目、报刊专栏、图书馆讲座、图书出版物也迅速兴旺起来,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兴起了读书热,由此进一步倡导读原著,避“演义”,成为人文修养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措施与途径。提倡读书,尤其是读传统文化经典,创建学习型社会,充实国民的精神生活内容,这确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

倡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应成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当代人文修养的本质要求。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在这一教育中应得到正确的诠释,以提高全民的认识水平与辨别能力。

文艺创作纯粹以“逗乐”为目的,其“乐”必然流于浅薄、低俗。大众审美接受并热衷于这样的所谓“幽默”,也正反映了大众审美中存在着低俗化倾向,人文修养的欠缺,导致了审美选择上的盲目。文艺创作中其语言可“俗”,但这是通俗之谓,而不是庸俗、低俗(低级趣味)。作品的思想、精神内蕴要求“雅”,给受众以高尚情操、高尚审美的教育,这是我们从事文艺创作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倡导和弘扬生活中积极、健康、高雅、优良的东西,摒弃和鞭挞生活中丑恶、虚假、低级、拙劣的东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服务于大众的同时,引导和提高国民的人文修养,这正是文艺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神圣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

引导创作 第5篇

一、迁想妙得

在以往的国画教学经验中, 学生在创作上的造型误区主要表现有两点:真实的再现模仿和过于抽象的个性表现。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 迁想妙得的“意象”化的创作方法, 是画家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感知世界、创造艺术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中国画以“意象”构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事物, 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对自然物象的超越而达到一种主体情感的流露, 这包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东方美学精神。

潘天寿在他的《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谈道:“迁, 系作者思想感移入对象。想, 系作者思想感结合对象, 以表现其精神特点”。“妙”即“得之于画家心灵深处之创获”, 这是经过画家感悟客观对象, 在内心深处沉淀之后形成的“意象”造型。因此, 每个画者的情思不同, 所处环境不同, 就会有不同的意象造型。因此有八大的墨点无多泪点多;龚贤的宁静悠远;黄宾虹的笔墨淋漓、浑然大气……齐白石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他认为作画不能画得太象, 太象则匠;又不能画得不象, 不象则妄。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的是, 国画不同于西方油画等艺术形式, 由于其本身工具材料的特殊性, 以及东方艺术精神等因素, 完全抽象化的艺术造型不适合于中国画创作, 一味地追求抽象就失去了中国画的意味与独特性。因此, 学生在国画创作中不能只停留在客观地再现;也不能在现有的书籍图片中东拼西凑地进行创作;更不能刻意追求“意象”造型, 甚至“只见意而不见形”, 过分的个性化、表现化的追求同样会将学生带入误区。

《照夜白图》的创作绝非一蹴而就;清·石涛十四岁学画, 遍游山川;当代的吴冠中“坐望苦不足”终得妙品……, 要想创作出真正的国画作品, 获得“迁想妙得”的艺术形态, 就需要学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 正所谓“外师造化, 终得心源”。

二、依仁游艺

1、依于仁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精神境界, 他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为士原则, 这与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所言:“艺必以道为归”, “道成而上, 艺形而下, 学者志道据德, 依仁游艺……”不谋而合。纵观历代国画大师的作品, 既非逼真地模仿, 也非强烈地宣泄画家一时一地的情感, 通过大师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人格理想与情操。因为, 中国画的创作说到底不是模仿与表现, 而是儒家所说的“践形”, 是画家自我人格的完成与人生境界的实现。

然而, 目前国画专业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格调不高, 甚或是格调低俗。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 我们是不是可以降低甚至撇弃这种“画品本于人品”的艺术追求呢?正如秦桧也写得一手好字;艺术家也可以是流氓一样呢?笔者认为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教育工作者,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 这才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问题所在。时代发展到今天, 人类在前行中也面临着各种的问题, 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的反映, 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在国画创作教学中终究是与时代一同焦虑不安?或是只关注弊端?还是鼓励学生提升人格精神、艺术格调呢?笔者认为答案不言而喻。国画家龚贤在其论画中引言:“士生天地间, 学道为上”, 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的一种宁静悠远之境, 不是冷漠无为的萧索, 而是超出了动荡时代给人心灵上的重压, 在自然中获得的一种平静与愉悦。因此, 对于国画专业的学生而言, 创作既不是脱离社会现实, 也不是一味批判现实, 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行不止息”地“求格之高”, 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追求、艺术态度, 更是一种人生人格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 沈宗骞言:“求格之高, 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 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 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 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具此四者, 格不求高而自高矣。”这对于现在大学生的国画创作不失是一种重要的参考标准。

2、“游于艺”

“游”在国画创作中不仅是指以画画为自娱, 而是勤学苦练以至“游刃有余”, 这对于拿惯了铅笔、钢笔的大学生实为不易。庄生言:“技进乎道”, 人非生而知之, 对于技法的掌握也是由不会到会, 由会到熟, 最后到“进乎道”的境界的, 在国画创作中也只有“心手两忘, 物我为一”, 才能在画面上毫无阻碍地流露出画者的才情与品格。因此, 学生的创作中最好不要避重就轻, 掌握不好技法就以“墨戏”来当挡箭牌, 这样实在是无知、无能的表现, 也会导致中国传统笔墨技法的弱化, 使大学国画教育教学失去了意义。当然, 国画分科很多, 学生也不可能都擅长, 另外“游艺”非一日之功, 教师应因势利导地鼓励学生发挥技法特长进行创作, 以实现阶段性的较高水准的创作质量。

总之, 国画专业学生的创作需要方向, “迁想妙得、依仁游艺”的创作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重新总结, 在这个时代也并非过时。最后我想引用李可染在其论艺术中所说的话:“绘画最根本的关键是道路的正确和坚强的毅力,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艺术家没有一个例外”。

参考文献

[1]姜澄清著《中国绘画精神体系》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王振德李天庥编《齐白石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

[3]王鲁湘编著《黄宾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华新《高师美术教育的反思与策略》《美术》2005年7期

[5]李戏鱼《中国画论》郑州大学教务处教材科1982年版

引导创作 第6篇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和江西省文联共同举办的创作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首先,我代表中国文联,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我们知道,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个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长征胜利80年来,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长征题材文艺作品。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满怀喜悦地写下了《七律·长征》这一脍炙人口的革命诗篇。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采访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部作品,向世界讲述了长征。1954年,陈其通创作了戏剧剧本《万水千山》。1965年,肖华将军创作完成了一组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战友文工团的作曲家们将其谱成了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直传唱至今,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进入新时期以来,又有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1987),王朝柱编剧的电视剧《长征》(2001)、电影《走过雪山草地》(2012),李修文编剧的《十送红军》(2014),等等。有的作品不但在国内获得肯定,还在海外获得赞誉。比如,电视剧《长征》在韩国热播,电影《走过雪山草地》获得2012年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的第八届中美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两项大奖。由此也可看出,长征题材文艺作品确实能激起不同国家人民的情感共鸣。我想特别提一下的是,今天来参加我们会议的翟俊杰导演曾“三拍长征”,即《金沙水拍》《长征》《我的长征》三部电影,三拍三新,成为我国电影史上一段佳话。不久前,我们还看了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太阳河》,编剧是在座的李子榛同志,非常感人,很快就会公映了。除影视外,舞蹈、美术、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中也都有长征题材的优秀作品。在接下来的研讨中,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等不同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和评论家,还将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充分研讨,我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围绕长征这个共同的主题,充分发掘红军长征题材的美学内涵,以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为世人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宏伟长卷,极大地弘扬了长征精神,也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日前,中宣部专门召开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专题会议。长征题材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长征也好,我们所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也好,都是中国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正是为了总结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经验,分析当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探索文艺评论在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中应发挥的作用,我们相聚在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赣州召开这次研讨会,非常有意义。下面,我借这个机会谈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其一,应充分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素材,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一个不懂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会自觉运用文学艺术形式,来讲述本民族历史上流传史册的故事。长征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是中国当代文艺对人类文化的一个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以其独具的思想艺术魅力,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发挥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要求,今天的文艺作品要由“高原”走向“高峰”。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就是今天的文艺创作或者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攀进的一个坚实的基石。长征途中,中央工农红军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将士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都需要有挺身而出的英雄。对历史、先人乃至英雄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否定历史,否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必然是否定自己。实际上,包括长征在内的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宏阔进程,都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产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讲述中国故事,首先就是要讲述这些故事。正是这些故事,弘扬了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等宝贵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故事的内涵,并用精湛的艺术手段,将其变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从而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伟大进步,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就是当代中华儿女一个新的“长征”,在这样的时候,尤其需要给我们的人民讲述长征这样的中国故事。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各个艺术门类都在有组织地创作一批文艺作品。以美术为例,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在组织创作一批长征题材的美术作品,国家博物馆将会收藏。创作这类作品,是我们艺术家的责任。

其二,应科学分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当然包括长征题材)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有声有色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引人入胜、打动人心,像总书记讲的那样要温润心灵。缺少思想的艺术是很难有震撼力的,缺少艺术的思想也是很难有感染力的。对于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更应当强调深刻思想与精湛艺术及精良制作的完美结合。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自说、自讲、自看,特别是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文艺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欣赏方式、接收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我们的创作者、评论者对此视而不见,就会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也就无法创作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果不看到这一点,还停留在10年前、30年前、50年前的创作及生产手段和方式上,可能会脱离今天的艺术市场和艺术需求。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文艺生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既要自觉地遵循唯物史观,正确地把握历史,又要敢于创新,突破固有的套路和模式,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的新手段、新方法,丰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实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资源和创作资源、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思维,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点燃精神的火炬,奏响时代的华彩乐章。

nlc202309081946

其三,努力探索文艺评论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推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专门用相当的篇幅讲了文艺评论的重要性。有的同志讲,总书记这一篇讲话,实际上通篇就是一篇很好的文艺评论文章,谈的就是如何看待文艺,文艺在今天存在什么问题,该怎么样看待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等。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文艺批评是改进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文艺评论家对文艺作品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评判,尤其是对文艺创作优劣得失作出中肯的批评和客观判断,能够帮助创作者进一步总结创作得失,理清创作思路,校正创作方向,当然前提是创作者要听。推动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尤其需要文艺评论界和批评界的积极参与。当前,有的评论家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对长征题材、红色题材、主旋律题材或者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评,甚至不喜欢看、不愿意看,或者不愿意从艺术的角度深入地加以评论,我们觉得这是不对的,既不利于创作,也不利于评论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呼吁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批评家们摘掉“有色眼镜”,关注、重视和研究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积极探索和掌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评论的一些独特的规律。既要注重对艺术本体的衡量,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通过建设性的批评,推动作品的生产创作;又要把评价的目光超出艺术之外,在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视野中对作品进行考量,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真正使我们的文艺批评既推动创作,又能提高人民大众的审美,能够引领社会的风尚。从这个角度上讲,评论家的责任就更为重大,对那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要大力地褒扬和推荐,对那些歪曲历史、消解崇高的作品以及艺术作品创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和立场。真正通过文艺评论工作,打牢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当然作家和艺术家也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要乐于接受批评,不能一批就跳。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在人人都可以成为网上“评论家”的状况下,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意适应这样一种新状况、新变化,努力使自己的行文方式、语言风格更加生动活泼,更加适合大众审美的变化和需求。各级文艺评论家组织,也要多创造条件,帮助和引导文艺评论家有组织地投入到对红色题材作品、主旋律作品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评价工作中去。

同志们,四月的江西,春暖花开,把赣州这片红色热土妆点得分外美丽。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江西文联的同志、赣州的同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研讨交流环境,希望大家珍惜机会,深入研讨,畅所欲言,碰撞思想,取得丰硕的成果!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上一篇:地下矿山下一篇:偶像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