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习俗范文

2024-06-25

教学习俗范文(精选12篇)

教学习俗 第1篇

文化资源对各国的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课程的主要特色在于从概念、标准和要点三方面拓展了大学生的文化和社会视野, 从背景、发展以及需要注意的几点规则方面引导他们注意到英语语言内在的文化土壤和外在的多面性, 为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参考, 消除文化歧义, 对于很难精准表达文化的内涵, 该教材从历史, 政体和人文风情等角度进行分析, 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被组织起来形成相关概念,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具体来说《英美文化与习俗》具有语言外在的多面性, 社会的相关性以及人文风情的联系性三个特点。

(一) 语言外在的多面性。

《英美文化与习俗》共分为六个单元, 包括风俗, 社交礼仪, 生活方式, 食品, 传统节日及其历史, 体育竞技等等, 每单元由多篇文章构成, 学习重点各有不同。话题内容丰富, 有Concept of Privacy, Thanks and Apologies, Ladies First, Three Threes in Britain, The Way of Expressing Courtesy, Table Manners, Friendship Patterns, 等等, 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英国与美国的国家基本情况及其文化艺术的发展, 对西方思想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语言外在的多面性一旦跟文化和语言相联系马上就显露出复杂性、差异性和选择性, 所以分析语言外在的多面性时, 要从社会、文化、语言等角度入手, 才能全面透彻地揭示出它的本质。很显然本教材对语言外在的多面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展示。本教材主要涉及到语言外在的多面性的认知本质。首先从单元结构编排上简要概括了不同的角度话题的研究, 具体从风俗、生活方式、传统节日等等角度对语言外在的多面性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接着, 不同的单元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语言点, 然后, 单元文章具体分析了字、词、句及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最后, 编者总结出:语言外在的多面性的产生不是任意的, 而是基于体验的;体现了构成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认知方式。所以教材增加一些思考题, 例如: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s in using titles?让老师和学生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跨文化的意识。这样可以增加教材的现实性和文化归属感, 同时“知己知彼”才能使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有实质性的内容。

(二) 社会的相关性。

目前来看, 社会的相关性仍是一个鲜有探究的领域, 本教材从话题的角度引出了社会的相关性, 同时通过一些课后问题的编排, 明确和鉴评了社会的相关性的重要性, 并且, 用一些实例的方式, 具体表现了社会的相关性在实际教材中的运用。当然社会的相关性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材编写, 但编者仍需努力将社会的相关性与其教材相结合, 以求构建一个理想教材编排的理论系统。社会的相关性并非为满足某个实际需要而临时产生于特定的范畴化过程, 而是编者应该怎样从自己的经验中抽取精华, 并将经验进行范畴化。教材的编写不仅是复杂的工作, 而且是语言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 关于文化教材的编写是各类教材中最困难的。文化不是孤立的, 编者必须运用特定文化时空环境, 突出历史的魅力, 又使得编排工作更为复杂化。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英语, 其文化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教材以社会的相关性为特点, 介绍了英美文化的特点和规范, 并探讨了一些实例以及方法。《英美文化与习俗》中的课文社会性非常强, 相关话题有:How Titles Are Used, The Way of Expressing Courtesy,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Bringing Gifts, Table Manners, Campus Social Relations等等, 而且在课后的练习中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安排了相关的问题, 例如, What is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social custom and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How do Americans behave in their office?How do Chinese usually behave and act in the office?这些习题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在关注西方社会的同时更要重视中国社会, 这样的安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人文风情的联系性。

人文风情是一个国家历史、风俗和智慧的反映, 人文风情经常会表现在人们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当中, 尽管时间流逝, 人文风情已慢慢地沉淀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有其固定的独特的文化意义, 然而人文风情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象, 而且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非常丰富, 这也加大了教材对人文风情的表现。因此这个时候, 编者有必要运用事实求是和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原则, 找出一个折中点, 应尽量在目的语中找出与源语言对等的人文风情, 如果没有就应给予一定的注解。《英美文化与习俗》中三分之二的部分涉及到了西方的人文风情, 如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英国人的闲暇时光和私生活;传统的英国食品;还有美国人的住房和用餐以及各种西方的节日, 特别是对于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的介绍, 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配有相关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挖掘西方的人文风情, 这一点有别于其他教材, 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同时该教材对于存在的一些人文风情方面的文化障碍进行了讨论, 相关问题有:What sort of life do American city people lead?What will you miss in the U.S.when everyone appears to be in a hurry?What do most Americans do when they find that you are a stranger?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really need some help in a city of the U.S.?等等, 这些讨论题可以引导学生将人文风情与跨文化交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认知阅读中的文化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让学生了解外国人文风情, 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样编者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英美文化与习俗》课程教学方法

(一) 挖掘教材。

挖掘教材不仅是语言的挖掘, 还有文化的挖掘。《英美文化与习俗》是全面展示西方文化的窗口。所以, 挖掘教材从而感受文化是使用该教材的重要一步。语言是信息和文化的载体, 因此, 讲授课文不仅讲解语言浅层的意义, 还应该考虑语言所承载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这样, 任课老师首先要有在该国家生活学习的经历, 还需要有大量的实物及说明性、演示性强的教学辅助物和教学辅助手段,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更真切地体验所学习的语言的那些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层面, 把各个国家进行比较式的学习和思考, 同时把英语学成更灵活、更自然、更有生命力的鲜活的语言, 而不是僵硬的词句、篇章的、断裂的所谓“知识”储存。

(二) 跨文化意识。

用跨文化意识做指导使用该教材来分析和探讨英语及其相关国家的文化, 能将语言与社会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 能对认识教材中的文化问题提供深刻的启示, 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该教材编写的主要意义和功能。根据Newmark提出的语言的六种功能, 跨文化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在章节讲授时, 教师需要不时地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 帮助学生扫除文化障碍。例如, 在讲解第一单元第四章节Concept of Privacy时, 教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的隐私观念, 介绍一些国内学者在隐私观念方面的相关研究, 阐述西方隐私观念的基本观点, 结合社会学的原则指出西方隐私观念的实质, 表达其功能和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具体分析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别。这样为学生提供实践性的指导价值以及新的视角。

(三) 开放思想。

开放思想是教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处理课文中文化因素的具体方法。课文讲授时以源语为归宿, 提倡在讲授中保留原文文化的形式, 尽量再现原文的文化色彩, 更好地传达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在授课中运用易于学生接受的授课方式, 使课文讲解更适合于学生, 经过教师授课经验的筛选, 使授课变成融入了教师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开放思想是授课中最复杂和抽象的部分, 因此授课时教师应多介绍一些相关的英美新闻, 当代文学, 英美文化等,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同时如何认真制作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电子课件, 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注重针对性、实践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来制作好多媒体电子课件, 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电子课件涵盖内容范围应该要广, 从对话到短文, 电影对白, 英文歌曲, 听说训练, VOA听力, 资料等方面, 包罗万象。例如, 在讲授教材中的话题Misunderstanding时, 教师可以引用电影《刮痧》中涉及到的文化差异来讲解, 教师应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和探讨, 让学生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同时, 又能感受到异域文化, 领略异域风情, 激发和保持他们了解语言文化的兴趣。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 提高文化适应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有利于我们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顺畅。《英美文化与习俗》旨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篇章阅读, 扩大文化背景知识, 深入了解英美文化, 众所周知, 由于英美文化自身的特点, 在学生中备受青睐, 也在英语学习中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 因为它们能够为句子, 篇章添姿加彩, 这一点可以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中看出, 教师在授课时中适当地融入文化能够增加授课的流畅度与节奏感, 使西方文化更接近中国学习者。

参考文献

[1]焦英.英美文化与习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杨明.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1997, 4:18~20

节日习俗教学设计 第2篇

1.本课教学设计是《品德与社会》学科,面向小学生。2.课时:1 3.课前准备:教师、学生搜集有关外国节日习俗的资料。【教学课题】

本课题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节日习俗》一课。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教材分析】

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国际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意识。基于这种情况,引导学生去了解外国人在节日生活中有哪些风俗习惯。教材以范例的形式呈现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用询问、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方法去获得相关信息,在课堂上交流。活动中教师可针对中国人过圣诞节、母亲节等外国节日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已经能够接纳国外的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节日文化。【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搜集资料、交流的方式组织活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了许多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节日。其中包括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包括“那达慕”大会、“开斋节”及“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另外,在我们现在庆祝的节日中还有一部分节日是从国外传来的,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节日吗?

(生答: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师:你还能说出其它一些国外的节日名称吗?(生: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奔牛节、狂欢节等)师:同学们对于节日知道的还真不少,但不知你对这些节日习俗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异国节日习俗”,更多的来了解国外这些有意义的节日。(板书课题)

二、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课前咱们搜集了一些国外的节日习俗,现在按六个节日分组来进行小组交流,(出示课件)六个小组分别是:母亲节小组、父亲节小组、圣诞节小组、愚人节小组、感恩节小组、万圣节小组。

活动一: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要求:

1.先小组进行交流,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汇报。

2.汇报要求:我们组主要通过___________(询问、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了解到了 节日。随后是节日习俗介绍。3.在汇报时,每个人都要认真听。(生交流)活动二:交流汇报

小组汇报展示时,师强调每个小组汇报时,没发言的同学要认真听,认真听别人发言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咱们每个小组都想成为优秀小组,别人在汇报完后,我要随时问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圣诞节小组汇报,结合学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联系自己怎样过圣诞节,学习圣诞老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A5%B5%AE%BD%DA%B5%C4%CD%BC%C6%AC&in=31895&cl=2&lm=-1&st=&pn=45&rn=1&di=63927259170&ln=1993&fr=&fm=rs6&fmq=***02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45&-1&di63927259170&objURLhttp%3A%2F%2Fpic.ffw.com.cn%2Fimage%2F1012%2F20101214090842_0.jpg&fromURLhttp%3A%2F%2F&W500&H346&T8145&S32&TPjpg 愚人节小组,结合学习教育学生开玩笑要有个度。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3%DE%C8%CB%BD%DA%B5%C4%CD%BC%C6%AC&in=16217&cl=2&lm=-1&st=-1&pn=2&rn=1&di=74518713015&ln=1998&fr=&fm=result&fmq=***6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1&di74518713015&objURLhttp%3A%2F%2F&W1024&H1024&T8005&S388&TPjpg 狂欢节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103/638f344b-9fd6-4dbc-ae94-b94d301c8c89.shtml 送水节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6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0%D9%B6%C8%CD%BC%C6%AC++%CB%CD%CB%AE%BD%DA&s=0 复活节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67.htm 诚实节的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7913.htm 活动三:我是一名交流生 师:刚才了解到这么多国外节日习俗,假如你幸运的被学校选中,将要到国外某小学进行半年的学习生活交流,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呢?(小组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密切,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和环境的不同,在民族风情、文化习俗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人们表达祝福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是一样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让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全人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愿我们用快乐、感恩的心态去迎接美好的生活。

四、课堂检测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下面我们来进行抢答练习,看谁学得好。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你们查阅了很多有关国外节日习俗的资料,有文字资料,也有图片资料,课后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资料整理起来,做一份图文并茂的“异国节日习俗”手抄报吧。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能激发孩子无尽的想象力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因此,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优美的课件让学生折服于外国的节日习俗中,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又为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埋下伏笔。2.注重调查,拉近生活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努力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而课前的调查和资料的搜集,能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课前,我先让学生围绕课程内容,搜集有关外国节日及习俗的资料

3.注重活动体验,形成道德习惯

教学习俗 第3篇

【关键词】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习语导入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所学习的各个层次的英语教材内容都毫无例外地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层面的信息。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人教2011版新目标》就是如此,在不同的单元都有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往往翻译出的英汉句子不通顺,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英语的句式结构、语法结构等。为了把英语学活,学生乐学,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把英语真正地融人生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学习英语必然要学习英语中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的习语;学习习语必然要联系与本民族社会文化不同的英美社会文化知识,进一步具备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习语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是英美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就其广义称谓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惯用语、俚俗语、成对词,等等。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常用于比喻,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并与该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导入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

作为语言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习语以它的精炼、对仗、寓意深刻且朗朗上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习语中饮食习俗和由此衍生的习语或谚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英美的饮食文化作为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独特的民族渊源。适时、恰当地引入这些习语,无疑会使教学增添趣味、锦上添花,学生在幽默、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关饮食的习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下面就具体谈谈一些常见的食品及相关的饮食习俗习语,还有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使用来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教授salt一词时,我告诉学生盐构成的饮食习语在很多不同的语言中都存在。围绕盐形成了各种民间习俗。伊丽莎白时代, 盐被摆放在就餐时最有地位的人手边。因此也就有了在‘邀请贵宾坐上席时’常说的这句 Please sit above the salt.及worth one's salt 表示“值得尊敬; 值得雇用”。据说古罗马士兵的军饷是用盐来支付的。某人如在战场或平时工作中业绩欠佳就会被指责为不值得支付给他的那份盐not worth the salt。

当学生学习bread与 butter时,我曾告诉他们:西方的文化实际上就是面包文化。这或许多少带点幽默调侃的意味, 但西方的面包与日常生活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人们用 bread and butter 表示“生计”。

客人给热心的主人写一封 bread and butter letter, 即表示自己对主人款待的感激。

live on the breadline 是指 “难以糊口”。因为breadline 是指領取救济食品的穷人的队伍。He knows which side his bread is buttered on.其引申的意思是“他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butter the bread on both sizes 表示“左右逢源”。

学到tea一词时,我让学生了解到饮茶在英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表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茶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其习语中。Classical music is not my cup of tea.我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no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也是一个常见的习语。如 I won't do i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无论给我多高的报酬我也不干。此时还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并与之进行对比,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动。

学习wine 一词,我也教给学生这一习语Good wine needs no bush.酒好客自来。过去英国卖酒的商人在自己的店铺门口会挂上常青藤bush或带有常青藤图案的类似标志做招牌, 以告之过往游客此处售酒。如果酒不好,挂再绿的青藤也无人光顾,酒好就不需要挂bush也有顾客盈门,以后演变为Good wine needs no bush.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习语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勤作笔记,还利用报纸、网络等手段收集、背诵习语,利用已掌握的方法,通过习语学习获取更多的英汉语文化知识,并且有意识的把这些习语运用在日常的口语交流及书面表达上,词汇量丰富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饮食习俗与习语学习与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习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英语素质教学的开展,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习语的效能以及举例说明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适度而适宜地引用习语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发挥其想像力拓宽思维,由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语言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教学习俗 第4篇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在实际的高职英语文化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方面,教师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文化的输入不够。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文化教学中,较注重英美文化,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刻理解,导致学生在国际交流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张友平,2003)。

高职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但同样作为语言教学,必须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根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高职生“至少必须掌握本民族语言和目的语的两种文化知识”(张蓓,2004)。

当前,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英语教学中强化本土文化输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可以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有个性、有信心的优秀高职毕业生,以此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质量的需求。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启发阶段

1. 课前活动:

根据教师所给主题,引导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用英语列出中国节日、习俗、庆典等名称。

2. 教师介绍:

通过PPT向学生陈述正确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庆典等名称并且确定学生能够正确表达相应名称。如: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中国舞狮———Lion Dance;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泼水节———Water-Splashing Festival;清明节———Tomb Sweeping Festival;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孔子生日———Brithday of Confucius;七夕———Chinese Valentine’s Day。

3. 初步讨论:

教师针对上述节日、庆典的时间,节日期间活动等,提出问题如“What day is Birthday of Confucius/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Do l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mythology and what do they represent?”等让学生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平日里大家所熟识的内容一旦要用最简单的英语表达起来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逐步产生新的学习愿望和兴趣。

(二)知识输入阶段

根据阅读文段让学生完成常规阅读课程的两个步骤:泛读和精读。泛读后就上述问题让学生回答。精读后学生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更复杂、全面一些,但与一般的阅读理解训练不同,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文化知识和英语语言材料的阅读,以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为目的。问题如:

What did people do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277?When Chu Yuan drowned himself?Why?

Most westerners are interested in Confucius’s the radical view, what is that view?

(三) 语言的运用阶段

语言知识的输入并不等于吸收,其最终目的是将它转换为一种交际能力。因此本阶段是学生真实交际能力的表现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根据本课主题,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 感受式教学

即师生共同设计一系列背景,将课堂环境营造为一种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实际场景,主要活动方式采取Role-plays(角色扮演),它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感受真实的文化环境,使本土文化学习的课堂成为更亲切、更自然、更热烈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运用本土文化中受益无穷。例如:

Situation:Today is Dragon Boat Day.The hostess is handing out food which involves tzungtzu (粽子) for western passengers.

Role A:You are the hostess.

Role B:You are the western passenger who is unfamiliar with Chinese Dragon Boat Day and the food related to that festival.

B:Excuse me.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it is?It’s a little strange but very delicious.

A: (Giving descri ption and explanation to Dragon Boat Day and the special food eating that day) Today is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China.It is called Dragon Boat Day.On this day in 277 B.C., the famous Chinese patriotic poet Chu Yuan drowned himself.People threw bamboo stuffed with rice into the water so that the fish would eat the rice rather than the body of their hero.This evolved into the present custom of eating tzungtzu———rice dumplings filled with ham or bean paste and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eat this kind of rice dumplings and have boat race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o commemorate Chu Yuan.

B:I see.Thanks a lot for telling me the story about your Dragon Boat Day.

A:My pleasure.Have a nice journey during your stay in China.

2. 发现式教学

针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为鼓励学生更多用英语表达以上传统节日等,还可以利用己有的语言信息,鼓励学生发现和描述各自家乡节日的风俗习惯,甚至也可以具体到各自家庭的节日习俗。发现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本土文化表述能力。

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对不同地区的传统节日进行描述、介绍。我们以云南为例,介绍当地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is the Water-Splashing Festival.The Water-Splashing Festival is New Year’s Day by Dai calendar, celebrated in the Jinghong City Proper between April 12and 18.This is the grandest festival of the Dai which is usually held along with activities such as dragon-boat racing, sending off skyrockets, and throwing love pouches.Water splashing is featured at this festival as entertainment.It is believed that everyone being splashed at will have good luck.

We hope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during your stay in Yunnan and good luck!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整个本土文化教学中一定要贯彻以学生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同时注意学生的语音、语言点等基本问题,适当运用母语进行指导。

(2)本土文化的教学有其特殊性,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需单纯追求新颖的表面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传统教学中好的方法也应该继承和发扬,如朗读、背诵、翻译等。可针对不同的主题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

三、教师反思

1.本土文化意识的提高和强化应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较高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英美文化和本土文化)素养。

2.一些存在的问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如有些学生过分依赖文字材料,完全照着材料从头到尾地读;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发言人以外的其他成员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四、学生反馈

有的学生认为老师限定了具体的节日,使其不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节日来做展示,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进行一次节日模拟,让大家亲身感受节日的气氛,在玩中学习英语,了解中国本土文化差异就更好了。总的说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中国节日习俗的探究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也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语言学习中学习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秦海花.利用角色扮演培养交际中的文化意识[J].中国英语教学, 2003.3.

[2]张友平.对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 2003.3.

《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的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浙江省有代表性的生活习俗。

2、收集本地人衣食住行习惯的资料,知道当地人衣食住行的民俗。

3、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了解并会介绍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现在还在绵延的节庆习俗,习俗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浙江省有代表性的生活习俗。

难点: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了解并会介绍台州还在延续的节庆习俗,习俗故事。

一、导入,引出“浙江传统习俗”

1、同学们,喜欢过节吗?谁能简单说说最喜欢什么节日,为什么?刚才大家说到的元宵节、清明节、春节,都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时,人们都做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播放视频

刚刚我们所看的这段视频里,是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3、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的饮食、服饰都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这就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板书: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

4、放眼浙江,我们浙江人的吃、穿、住、行等生活细节中,都体现着浓郁的传统习俗。

二、放眼“浙江传统习俗”

(一)放眼生活习俗

1、走进绍兴,认识乌篷船,解析乌毡帽

江南水乡绍兴有一种有趣的生活习俗,那就是头戴乌毡帽,坐着乌篷船,走街穿巷,做买卖。让我们走进绍兴看一看。

2、生读书上内容

3、你了解到了什么呢?生回答。(戴乌毡帽是绍兴人的一个鲜明标志,这在清朝时就很盛行了„„)

图片欣赏

3、走进鲁迅,感受鲁迅笔下的“鲜明人物”。

乌毡帽能遮风挡雨,还可以夹烟放钱,功用真大。怪不得,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笔下的人物,也总会戴顶乌毡帽呢!出示课件(生读)

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戴乌毡帽在绍兴老百姓中非常流行。小至十几岁的“闰土”,老到满脸皱纹的年长者,可见乌毡帽在旧时绍兴之普遍。

4、从一个层面来说,鲁迅的作品也促成了乌毡帽的流行。乌毡帽、乌篷船与绍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了绍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放眼生产习俗

1、走进苍南,感受“开渔节”。

游完了绍兴,我们去温州苍南,去感受那里的另一幕场景。开渔节马上就要拉开帷幕啦!

2、PPT播放

看完了这气势磅礴的场景,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了解苍南的其他生产习俗——了解“敬天地”和“尝新酒”的习俗。

原来,开渔节就是“做鱼福”,是祈祷出海的渔人平安和获得好收成的。像这样祈福祭祀的生产习俗,在苍南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书中就介绍了一些,请默读“生产习俗”这一部分内容。你从这段文字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三)放眼节庆习俗

1、了解德清县的“蚕花庙会”

逢年过节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有传统的节庆习俗。在德清县新市镇,漂亮的蚕花娘娘可是会经常出现在庙会里,她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看,这人山人海的,这是为了纪念谁呀?这个习俗到底有什么意义呀?

2、学生自学文本内容,了解文本中的相关习俗。

(生回答)你们了解到了些什么呢?纪念西施,闪亮登场的还有——

3、我们来欣赏一下庙会的一些图片吧。看来,这桑蚕文化的底蕴真深厚。

3、像这样底蕴深厚的文化、习俗,金华,嘉兴也有。欣赏之后,你能不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介绍呢?

三、聚焦“台州习俗”

1、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习俗,他们统称——(生读板书)这些习俗都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我们的家乡,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中,也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内容。我们来感受感受。

3、你知道哪些习俗吗?

四、代代相传“传统习俗”

1、传统习俗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来,它是我们的地方特色,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有一些传统文化渐渐流失。那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传统习俗呢?

2、学生回答

3、我们可以通过卡片的方式把我们的传统习俗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小卡片,介绍传统习俗。

4、学生制作

5、展览,介绍传统习俗

3、总结:我们要肩负起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家乡,让我们台州、浙江甚至祖国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我国摔跤习俗探源 第6篇

虽然摔跤的历史很悠久,但关于摔跤的起源一直众说不一,不过以下两点是公认的。

其一是首领选择说。据史书记载,摔跤在古代蒙古族社会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在部落联盟的选举中,只有那些在包括摔跤在内的“男子三项竞技”(即摔跤、骑马、射箭)中的技艺超群者,才有资格当选部落首领。此一条件后来一直是争夺汗位、选拔将才的基本条件。久而久之,摔跤运动在古代蒙古族社会中越来越普及,以至成为日常运动之一,并在广大民众间得以兴盛。

其二是配偶选择说。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竞争配偶时倾向于比较野蛮的方式,往往以力量来证明其中一方的强者地位。在这些方式中,角力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也就是通过身体的对抗将其中一方摔倒在地,赢者也便享有了选择配偶的权利。这种角力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摔跤这一运动的远古形式。

从现存的文献记载中可以肯定,周代的“讲武”习俗中就包括有当时称为“角力”的摔跤。《礼记·月令》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摔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宋朝裴驷在《史记集解》中注释说:“应劭曰:战国之时,稍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为‘角抵’。”

摔跤不仅有竞争性,更有娱乐性。南朝梁代任昉所著《述异记》说,秦人把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引进摔跤,头戴两角以相抵,名为“蚩尤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秦代宫廷沿袭周代讲武之制,角抵是经常的内容,秦二世胡亥就曾在宫中观看。这表明当时的秦宫已经将角抵、优俳和其他技艺的表演并列一处,角抵已经进一步娱乐化。

汉代的摔跤甚至演变出略具戏剧性的竞技表演,著名的有《东海黄公》,表现人与虎的争斗。表演中,虎由人戴假头饰装扮而成,它吃了另一表演者的父亲,于是儿子和老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最后儿子将老虎杀掉。

用角抵表演故事应该说是汉代人的一大发明,开了后代戏曲武打的先河。汉代摔跤在班固的《汉书》、张衡的《西京赋》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尤其是《手搏六篇》更是证明了摔跤这项活动在当时的朝野都非常盛行。汉代摔跤的形象也成为当时雕砖、壁画、帛画等民间工艺取材的对象。

摔跤在当时的少数民族中也很兴盛。据韩养民《秦汉文化史》(陕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说,1955~1957年间在陕西省长安县客省庄战国墓出土的一块长方形铜牌上有两个人,“他们均赤着上身,穿长裤、短靴,一人想用‘抱腰’、‘推举’式取胜对方,另一人则以‘大抱腿’方式企图把对方兜裆托举起来。从画面上看,似乎不是正式比赛,好像是双方偶然相遇在一起游戏。据马长寿先生生前考释,认为这是匈奴人的摔跤图案”。

综观汉代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形象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认为,汉代是中国“摔跤”的高峰时期之一。

汉代以后,在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时期的各朝各代,摔跤作为体育运动也好,作为娱乐游戏也罢,一直就没有消退过,可以说是史不绝载。

北宋时,有人以“调露子”之名撰著《角力记》一书,对唐朝以及前代的摔跤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指出:唐代“角抵”又称为角力、相扑、手搏,是古代的摔跤运动;隋朝以前,所谓“角抵戏”的概念既包括了摔跤运动,又是“百戏”的代名词,涵盖了当时所有技艺性的表演活动;唐以后,“角抵”渐从“角抵戏”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

魏晋之际,已经出现了女子摔跤比赛,直至隋、唐、宋已久而不衰。宋代把摔跤作为宫廷中的比赛和表演项目,设有专门的相扑组织来掌理训练,在宫中自然也举办有女子相扑。

当然,宋代的男子摔跤又远盛于女子摔跤。当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会组织,摔跤的行会组织叫“角抵社”,《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对此皆有记载。《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记男子摔跤高手有王侥大、黑八郎、赛关索等44人。

元代继承宋代旧俗,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在东岳庙会上举行摔跤比赛。元代有一部杂剧《独角牛》,描写的就是东岳赛跤。明代的戏曲演员远承汉代以摔跤表演故事的传统,近承元代武戏之制,在戏剧中广泛地运用摔跤。明人张岱的《陶庵梦忆》卷六有《目连救母》:“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连,凡三天三夜。”一部戏就耍选择善于相扑、能够跌打的数十人参加演出,其规模的宏大是远胜于宋元时代的了。

民间业余摔跤叫“私跤”,大多数参与者主要是为了玩;也有在专门场合掼跤的,这就带有卖艺养家糊口的性质了。清代的北京跤场遍布全城,东四、西四、月坛、日坛、天桥、地坛、朝阳门、永定门、崇文门、地安门等处,都有“跤窝子”。人们在绿茵场上、垂杨柳下,入围数匝,观看几对大汉摔跤。他们双双下了场,跳起“黄瓜架”,轻盈漂亮;继而如二虎相搏,扭在一处。正当观众眼花缭乱之时,已有一人倒在地上……

清代诗人元璟写有《撩交》词,词中写道:“一夫意抖擞,一夫神毷氉。仇仇相对惊貔豹,桃花狼藉春风扫。全力在肘,藤纠棘拗,捷以取势虚而巧。一挑一钩时一蹈,浑脱乃悟张颠草。堵墙围,鸟雀躁。持之既久似欲平,砉然地裂高山倒。”词中描写十分形象和生动有趣。

其他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哈尼族、侗族、朝鲜族、佤族、独龙族、羌族、纳西族等,也都喜爱摔跤,而且都历史悠久,各自具有自己的传统风格。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壁画中的摔跤场面,把朝鲜族的摔跤史追溯到三国时期。哈萨克族勇敢的小伙子们已不满足于陆地上的角力,他们骑在飞驰的骏马上,互相拉、拽、扭、扳,千方百计地把对方拉下马,这叫“马上摔跤”。此外,他们还把双腿用麻袋套住,袋口以绳索系于腰间,两两相角,以倒地为负。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式摔跤运动同其他传统体育项目一样,获得了新生和发展。

教学习俗 第7篇

一、什么是习语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 是英美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就其广义称谓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惯用语、俚俗语、成对词, 等等。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常用于比喻, 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并与该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导入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

作为语言教师, 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 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习语以它的精炼、对仗、寓意深刻且朗朗上口, 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习语中饮食习俗和由此衍生的习语或谚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英美的饮食文化作为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独特的民族渊源。适时、恰当地引入这些习语, 无疑会使教学增添趣味、锦上添花, 学生在幽默、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关饮食的习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下面就具体谈谈一些常见的食品及相关的饮食习俗习语, 还有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使用来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教授salt一词时, 我告诉学生盐构成的饮食习语在很多不同的语言中都存在。围绕盐形成了各种民间习俗。伊丽莎白时代, 盐被摆放在就餐时最有地位的人手边。因此也就有了在‘邀请贵宾坐上席时’常说的这句Please sit abovethe salt.及worth one's salt表示“值得尊敬; 值得雇用”。据说古罗马士兵的军饷是用盐来支付的。某人如在战场或平时工作中业绩欠佳就会被指责为不值得支付给他的那份盐notworth the salt。

当学生学习bread与butter时, 我曾告诉他们:西方的文化实际上就是面包文化。这或许多少带点幽默调侃的意味, 但西方的面包与日常生活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人们用bread andbutter表示“生计”。

客人给热心的主人写一封bread and butter letter, 即表示自己对主人款待的感激。

live on the breadline是指“难以糊口”。因为breadline是指领取救济食品的穷人的队伍。He knows which side hisbread is buttered on.其引申的意思是“他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butter the bread on both sizes表示“左右逢源”。

学到tea一词时, 我让学生了解到饮茶在英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表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茶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其习语中。Classical music is not my cup of tea.我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no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也是一个常见的习语。如I won't do i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无论给我多高的报酬我也不干。此时还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并与之进行对比, 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动。

学习wine一词, 我也教给学生这一习语Good wine needsno bush.酒好客自来。过去英国卖酒的商人在自己的店铺门口会挂上常青藤bush或带有常青藤图案的类似标志做招牌, 以告之过往游客此处售酒。如果酒不好, 挂再绿的青藤也无人光顾, 酒好就不需要挂bush也有顾客盈门, 以后演变为Goodwine needs no bush.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习语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勤作笔记, 还利用报纸、网络等手段收集、背诵习语, 利用已掌握的方法, 通过习语学习获取更多的英汉语文化知识, 并且有意识的把这些习语运用在日常的口语交流及书面表达上, 词汇量丰富了, 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饮食习俗与习语学习与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习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英语素质教学的开展, 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习语的效能以及举例说明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 适度而适宜地引用习语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发挥其想像力拓宽思维, 由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语言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教学习俗 第8篇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资源非常重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科书和相应的补充或指导材料在目前课改中应受到极大重视……”因此, 如果我们要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进行有效学习, 必须努力去研究怎样挖掘历史教材资源。

目前, 福州地区选用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教材资源包括导语、学习建议、课前提示、文本资源、知识链接、学习思考、资料卡片、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史学争鸣、图表漫画、专题小结、问题研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材资源使得新教材比旧教材更富有直观性、生动性, 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 我们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对教材中文本资源的讲解, 而忽视了对教材中的标题、图片、课后习题资源的挖掘运用。相当多的历史教师还未充分认识到挖掘利用好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有利于揭示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那么,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 充分挖掘历史教材资源信息, 实现教材资源的有效利用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 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谈谈应如何挖掘、利用好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标题、图片、文本资源和课后习题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标题资源的挖掘利用

历史教材标题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备课时能抓住教材标题的关键词, 并联系课标,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将会更有效地落实教学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比如在教学《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课时, 我采取的有效途径是先对这一课的标题进行分析, 围绕本课标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整合教材四个子目的内容, 从衣、食、住、习四个方面分析其“变迁”的表现, 子标题一为“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的变迁”, 子标题二为“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的变迁”, 子标题三为“居室建筑的演进———住的变迁”, 子标题四为“习俗风尚的变革———习俗的变化”抓住了“变迁”这一关键词, 对教材和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明确整个教学过程, 落实“变迁”在什么地方, 并根据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 引导学生分析“变迁”的因素, 这样才能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图片资源的灵活运用

图文并茂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 大量的历史图片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以人民版 (2009年版) 必修一为例, 历史图片总数为164张, 其中人物肖像图16张, 物类图30张, 事件、活动图77张, 表格、漫画、示意图21张, 地图20张。这些图片不仅具有文字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 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比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一节课就包含有11张图片资源, 应当如何运用这些图片资源优化教学呢?我上课时使用了图片展示法和讲述法相结合, 充分利用书本上的图片资源, 用幻灯片放映方式直观地展现这些图片资源并提问:“哪些同学能够告诉我们这些服装分别叫什么?”“这些服装分别是什么人穿的?它们大都流行于什么时候呢?”学生看图, 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来回答。试想, 对于本节课教学, 假使教师漠视课本的典型图片资源, 不厌其烦地出示网络上的众多图片或者相关视频, 那么这节课也许就变成民俗课或者美术课了。

三、文本资源的合理利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主干部分是文本资源, 每一课时的文本资源就有三四千字之多, 如果都让学生认真阅读, 显然与有限的课时数是矛盾的, 也不符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因此,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文本资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体来说, 历史教材文本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1.文本资源的阅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文本材料, 如果能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阅读, 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提高教学效益。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 我在讲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一目时是这样处理的:先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文本资源, 自己填写下列空格中的内容来说明近现代中国服饰变化状况:

①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其阶段特征为____。男装为____, 女装为____。

②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阶段特征____。男装为_____, 女装为_____。

③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其阶段特征_____。男装___女装_____

让学生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将课文知识概括出来并填写。学生如果填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 教师在必要地方进行简短解释, 直至学生填写正确为止。这样, 不仅使合作探究的好处得到很好发挥, 而且较好地理清了课文脉络。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用表格方式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 学会用比较法来学习历史, 从而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目的。

至于教材的其他子目的内容则让学生依据上述的思路课下自己解决 (采用填表的方式) 。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众多的知识点与有限课时的矛盾。

2.文本资源的教学应与问题设计相结合

目前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资源进行问题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到历史教师的重视。历史教材中的文本资源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的, 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些资料, 教师就省去了搜集、筛选史料的时间, 既可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又可以让学生真正重视历史教材。

我在讲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节课时, 就引用了课本第67页的材料阅读与思考, 同时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通过对典型史料的研读和问题新情境的设置来更好地落实教学难点。人民版历史教材只介绍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情况而没有分析其原因, 而衣、食、住、习变化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我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材料探究:①清入关以来, 中国服饰演变出现了怎样的趋势?分析其原因。②西装为何在民国时期流行?③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④分析20世纪末世界时装舞台出现“中国风”的原因。⑤如何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懂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效地阅读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问题, 从而理解和认识历史。这样, 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问题既落实了教学目标, 又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可见, 要运用好教材文本资源一定要在材料的分析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自己在解答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能力。

四、教材习题资源的深挖掘

人民版历史教材习题包括学习思考、史学争鸣、自我测评、问题研讨、收获与存疑, 它们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体现教学目的。这些习题更多地强调了能力培养, 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它不仅注重对学生的概括、分析、比较等基本能力的考查, 而且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的培养。

2010年高考卷中的孟德斯鸠的著作就运用了教材课后测评题中的信息, 2011年高考卷中的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的排列顺序就运用了教材课后自我测评题中的信息, 这种高考的导向使我们觉得要注重教材中所给的习题。高考历史试题不管材料多新, 试题必然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 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貌离神合终究还是源于课本知识。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 是第一课程资源, 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利用历史教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但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利用历史教材资源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目标性原则。开发利用历史教材资源应该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理应成为教师利用历史教材资源的重要依据。开发利用历史教材资源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因此还必须以满足学情为依据。

二是精选性原则。历史教材资源丰富多样, 有正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等, 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因此, 教师利用教材资源时要注意取舍, 要精选出有助于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掌握课标要求, 能拓宽学生视野的资源, 否则教师就有可能既完不成教学任务, 也达不到教学效果。

三是可行性原则。教材资源的挖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应注重挖掘能呈现有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的资源, 挖掘那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的资源, 并利用这些资源对历史进行正确的认识。

新课标下的高考命题原则是“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因此历史教师要吃透历史教材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来优化教学, 同时参考历史专业杂志、历年高考真题等丰富的备考资源, 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 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整合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小敏.浅析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术月刊, 2006 (4) .

[2]吴丽娟.如何开发利用高中历史教材资源[J].考试周刊, 2013 (15) .

我国摔跤习俗探源 第9篇

摔跤的历史虽然很悠久,但关于摔跤的起源,一直众说不一,不过以下两点是公认的:

其一是首领选择。据史书记载,摔跤在古代蒙古族社会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在部落联盟的选举中,只有那些在包括摔跤在内的“男子三项竞技”(即摔跤、骑马、射箭)的超群者,才有资格当选部落首领。此项条件后来一直是定夺汗位、选拔将才的基本条件。久而久之,此项运动在社会中就越来越普遍,从而成为日常运动之一,并在广大民众之间得以兴盛。

其二配偶的选择。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竞争配偶时,倾向于比较野蛮的方式,往往以力量来证明其中一方的强者地位。在这些方式中,角力便是比较常见的一项,就是通过身体的对抗将其中一方摔倒在地,另一方就成为赢者,也便享有了选择配偶的权利。这便是通常所说的摔跤这一运动的远古形式。

在现存的文献记载中,至少可以肯定,周代的“讲武”习俗中,就包括有当时称为“角力”的摔跤。《礼记·月令》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摔跤:“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宋朝裴骃在《史记集解》中注释说:“应劭曰:战国之时,稍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为‘角抵’。”

摔跤不仅有竞争性,更有娱乐性。南朝梁代任昉所著《述异记》说,秦人把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引进摔跤,头戴两角以相抵,名为“蚩尤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说,秦代宫廷沿袭周代讲武之制,角抵是经常的内容,秦二世胡亥就曾在宫中观看。这表明当时的秦宫已经将角抵、优俳和其他伎艺的表演并列一处,角抵已经进一步娱乐化了。

汉代的摔跤甚至演变出略具戏剧性的竞技表演。著名的有《东海黄公》,表现人与虎斗。这只虎由人戴假头装扮而成,“它”吃了这个人的父亲,于是就在儿子和老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最后老虎被杀掉。

用角抵表演故事,应该说是汉代人的一大发明,它开了后代戏曲武打的先河。汉代摔跤在班固的《汉书》、张衡的《西京赋》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尤其是《手搏六篇》,更是证明摔跤这项活动在当时的朝野都非常盛行。汉代摔跤的形象,成为当时雕砖、壁画、帛画等民间工艺取材的对象。

摔跤在当时的少数民族中也很兴盛。据韩养民《秦汉文化史》(陕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说,1955-1957年间,陕西长安县客省庄战国墓出土的一块长方形铜牌上有两个人,“他们均赤着上身,穿长裤短靴,一人想用‘抱腰’、‘推举’式取胜对方,另一人则以‘大抱腿’方式企图把对方兜裆托举起来。从画面上看,似乎不是正式比赛,好像是双方偶然相遇,在一起游戏。据马长寿先生生前考释,认为是匈奴人的摔跤图案。”

综观汉代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形象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认为,汉代是中国“摔跤”的高峰时期之一。

汉代以后,在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时期的各朝各代,摔跤作为体育运动也好,作为娱乐游戏也罢,一直就没有消歇过,可以说是史不绝载。

北宋时,有人以“调露子”之名撰著《角力记》一书,对唐朝以及前代的摔跤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唐代“角抵”又称为角力、相扑、手搏,是古代的摔跤运动。隋朝以前,所谓“角抵戏”的概念既包括了摔跤运动,又是“百戏”的代名词,涵盖了当时所有技艺性的表演活动。唐以后,“角抵”渐从“角抵戏”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

魏晋之际,已经出现了女子摔跤比赛,直至隋唐及宋而不衰。宋代把摔跤作为宫庭中的比赛和表演项目,设有专门的相扑组织来掌理训练,在宫中自然也举办有女子相扑。

当然,宋代的男子摔跤又远盛于女子摔跤。当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会组织,摔跤的叫“角觝社”,《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对此皆有记载。《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记男子摔跤高手有王侥大、黑八郎、赛关索等44人。

元代继承宋代旧俗,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在东岳庙会上进行摔跤比赛。元代有一部杂剧《独角牛》,描写的就是东岳赛跤。明代的戏曲演员,远承汉代以摔跤表演故事的传统,近承元代武戏之制,在戏剧中广泛地运用摔跤。明人张岱的《陶庵梦忆》卷六有《目连救母》曰:“余蕴叔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连,凡三天三夜。”一部戏就要选择善于相扑、能够跌打的数十人参加演出,其规模的宏大是远胜于宋元时代的了。

民间业余摔跤叫“私跤”,大多参与者主要是为了玩;也有在专门场合掼跤的,这就带有卖艺养家糊口的性质了。清代的北京,跤场遍布全城,东四、西四、月坛、日坛、天桥、地坛、朝阳门、永定门、崇文门、地安门等处,都有“跤窝子”。在绿茵场上、垂杨柳下,人围数匝,观看几对大汉摔跤。他们双双下了场,跳起“黄瓜架”,轻盈漂亮;继而如二虎相搏,扭着一处,正当观众眼花缭乱之时,已有一人倒在地上……

清代诗人元璟写有《撩交》诗,诗中写道:“一夫意抖擞,一夫神毷氉。仇仇相对惊貔豹,桃花狼藉春风扫。全力在肘,藤纠棘拗,捷以取势虚而巧。一挑一钩时一蹈,浑脱乃悟张颠草。堵墙围,鸟雀躁。持之既久似欲平,砉然地裂高山倒。”十分形象和生动有趣。

其他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哈尼族、侗族、朝鲜族、佤族、独龙族、羌族、纳西族等,也都喜爱摔跤,而且都历史悠久,各自具有自己的传统风格。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壁画中的摔跤场面,把朝鲜族的摔跤史追溯到三国时期。哈萨克族勇敢的小伙子们已不满足于陆地上的角力。他们骑在飞驰的骏马上,互相拉、拽、扭、扳,千方百计地把对方拉下马,这叫“马上摔跤”。此外,他们还把双腿用麻袋套住,袋口以绳索系于腰间,两两相角,以倒地为负。

满族祭祖习俗 第10篇

关键词:满族,祭祖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满族的先世很早以来就和中原地区频繁交往,特别是在16世纪至19世纪末,满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北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现在这一地区仍保留着很多带有浓厚满族特色的土风习俗,“祭祖”便是其中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项。

满族人十分重视祭祖,在满族人家正房的西墙上,安放着一二尺左右长,一尺左右宽的木板,称“祖宗板”,其上放“祖宗匣子”。“祖宗匣子”里装有家谱、神偶和箭、刀、领牲碗、酒盅等祭祀器具,有的也装有子孙绳。所以,正房西墙是满族人祭祖的地方。

满族民间祭祖又称“大祭”,一般要举行三至五天,首先要花两天时间准备祭品祭器。祭品中一类是面食,即饽饽。仔细挑选、去除不饱满籽粒后的黄米、黄豆,用水泡半天,再磨面蒸成饽饽备用。第二类是酒,在祭日前一两天用黄米或糯米制成,称“米儿酒”或“清酒”。祭品中最重要的是用于献牲的猪,因此过去民间又称大祭为“使唤猪”或“供太平猪”。所用猪要求甚严,非自家饲养、通体黑色无杂毛的公猪不行,祭祀所用猪的数量依家庭状况、祭祀项目不同而不同,一般两至四口。

祭器主要是供桌、大小盘碗、酒壶酒盅、筷子、刀和盛猪血、猪肉用的槽、盆及煮肉用的大锅等,事先要收拾干净。供具中较有特点的是“香碟子”,木制,长五六寸,宽厚各三四寸,顶面凿出半寸左右深的香槽,型如木碟。香碟所燃香俗称“达子香”,是用山上的达子花叶制成,每年七月七或九月九采摘,阴干,磨成面。用时,洒在香碟里,成“一”型,点燃后味清香。

正式的全套祭仪,在民间一般分三天进行,由家萨满主持。

第一天在室内,分朝祭和“背灯祭”两个步骤:

朝祭,在天亮之前即请下祖宗板、香碟,将蒸好的饽饽装盘,摆在神位前,点燃达子香,开始举行朝祭。查玛系上神裙、腰铃,手持单鼓,走着舞步,摆动腰铃,口唱满语祝辞,祭毕,众人叩头行礼,然后大家分吃饽饽,称为“饽饽祭”。随后是“使唤猪祭”,将所备黑色公猪绑好,不许绑嘴,不许抓耳朵,头西脚北放在屋地上,查玛跪在左边,将酒倒进猪耳内,猪耳一动,便是“领牲”,表示神或祖先已领受此猪,则众人欢喜,纷纷向祭者祝贺;否则众人叩头祈求神灵,默祝:淘米不洁净啦,斋戒不虔诚啦,猪毛不纯黑啦,直至“领牲”为止。随即杀猪取血,褪毛收拾洁净后,将猪按部位分解为八大块(称为大肉),入锅煮至大半熟捞出,按部位拼成整猪之形,猪嘴含左蹄,供在祖先前,俗称“摆件”。再从每部位各切一小块肉放在一个碗中,俗称“拿件”,代表全猪。之后,查玛分三次将拿件肉(又称小肉)和酒献于神位前,每次众人都要随之叩头行礼。礼毕,将肉复入锅煮熟,切成三四寸见方的肉块。众人坐炕上蘸盐水分食,谓之“吃福肉”。如有客人来给主任叩喜,准许同吃。此肉不得带出祭所,且吃得越干净越吉利,如剩下,则连同猪毛、骨等由专人包好送到河中顺流冲走或掩埋在自家大门旁。

“背灯祭”在当日天黑后进行。主要祭祀对象是“万历妈妈”。传说她是明朝总兵李成梁的四夫人,因搭救努尔哈赤而被杀,死时在夜里,身上没穿衣服。满族人因感激而祭祀她时,怕其因裸体害羞所以才“背灯”。“背灯祭”的仪式与朝祭大同小异,有条件的人家也要领牲杀猪,但献肉叩拜时,要熄灭室内所有灯烛,吃肉时不许说话,怕惊动“万历妈妈”。

第二天是祭天,也称作“还愿”,主要仪式是在院内的“索罗杆”前进行,所以也叫祭索罗杆。索罗杆为木制,在每次祭天时,由主祭者亲自上山挑选砍伐树木,做成新杆备用。

当天早晨,先将供桌摆在院心影壁前或索罗杆北面,上摆香碟、盛装小米和酒的碗碟,新制索罗杆斜靠在影壁上或供桌边,然后由查玛跪下,手持米碟,边诵唱满语祭天祝辞,边从碟中抓米向外撒,共撒三次,众人在屋门内面向院中跪叩, 谓之请神。接下来是领牲杀猪,猪头冲南、嘴向西。然后将血盆放在供桌上,全体跪着的人叩头起立。这头猪只能剥皮,开膛时,用索罗杆尖蘸以猪血,并套上所杀猪的喉骨,猪尾、四蹄、吹泡(膀胱)、苦胆、肉丁、米等装入锡斗安在索罗杆上,随后把索罗杆重新立于杆座上。

煮肉的锅用三块“支锅石”架在供桌右边,所煮只是小肉,大肉按部位摆好,盖上猪皮供在桌子后面。煮熟的小肉从锅里捞出切成细丝装入两只大碗摆上供桌,再将室内煮好的小米饭捞出两碗摆上供桌。随后,查玛率众跪下取供桌上的米和肉抛向空中,同时念满语祭天祝文,内容各家大致相同,多为祈福禳灾,之后众人叩头行礼。再将供桌上的肉丝、米饭各取一碗及原有的小米饭,分别倒入室外和室内的大锅中,加入菜和佐料等同煮,名为“小肉饭”。煮好后,室外一锅除本家祭祀者吃,外姓人甚至过路陌生人只要到索罗杆前磕头即可同吃,而且吃时不许谦让,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临走时不许道谢。大肉煮熟后,放上桌请族人和亲友一起吃,吃法同前日祭祀。

英美习俗种种 第11篇

1。见面礼

英美人的见面礼节常见的有三种形式:握手、拥抱和亲吻。英国人很少跟别人握手,甚至跟朋友也不常握手。但在第一次介绍相识,或朋友间久别重逢,或在远行之前告别时,常以握手为礼。英美男士之间握手应有力,英文叫finnhandshake;如果握起手来有气无力,就会给对方冷冰冰的感觉,英文称这种握手叫wet hand-shake。男女之间的握手一般是女士先主动伸出手来,男子不应主动、紧握,轻握一下即可。倘若女士不伸手,点头致意即可。拥抱比握手在感情上更进一步,通常是亲朋好友之间的见面礼,异性之间除非关系密切,一般不拥抱。亲吻的方式因人而异:辈份高的人吻辈份低的人只吻后者的额头;反之,则吻前者的下额;同辈的朋友或兄弟姐妹之间只是面颊相贴;只有夫妻、情人之间才是嘴对嘴地亲吻。

2。介绍

与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可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但不必在前面加“先生、小姐”之类的称谓。在许多场合,初次见面的双方需要经第三者来介绍。第三者做介绍时,一般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纪轻的介绍给年纪大的,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将主人介绍给客人。介绍时忌讳用手指点被介绍者,或拍对方的肩膀。

3。交谈的内容

英美人见面后一般是礼节性的问候,最常听到的是“How are you?”,回答一般是“Verywell,thank you”或“Not very well”等。“How doyou do?”只是简单的寒喧语,用于初次见面时,回答仍是“How d0 you do?”。英国人还喜欢谈论天气,如:“It’s alovely day,isn’tit?”

4。交谈的禁忌

第一,年龄不能问。西方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都保密。西方妇女更是如此,一般她们过了20岁之后就不再轻易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年龄了。

第二,婚姻状况不能问。西方人认为婚姻纯属个人隐私,向他人询问是不礼貌的。若是向异性打听婚姻状况,则有对对方“过分关心”之嫌。

第三,收入不能问。收入状况与个人的能力和地位有关。不仅收入状况不宜谈论,诸如住宅的价钱和租金,服饰的品牌和价钱之类能体现个人收入状况的问题,也应回避。

第四,住址不能问。西方人认为,留给他人自己的住址,就该邀请其上门做客,而他们通常是不喜欢随便请人去家里做客的。

第五,经历不能问。西方人视个人经历为自己的底牌,是不会轻易让人知道的。

第六,工作不能问。在西方人看来,问这类问题不是闲得无聊,就是有窥探他人隐私之癖,因而不会对提问者抱有好感。

第七,信仰不能问。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严肃的,所以不能信口开河。

第八,投票意向不能问。英美人认为这是他个人的人权自由,别人不能干预和施加影响。

总之,上述问题均被西方人看成隐私,是非常不欢迎别人询问的。

5。“Lady first”女士优先

英美人有尊重妇女、礼让妇女的习惯。在社交场合,你常可以听到“Lady first”这句话,或看到体现这种精神的行为。例如,对公众讲话时开头便是“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男士在女士面前抽烟要先问女士是否介意(Would you mind my smoking here?);女士走进房间男士一般都要起立。

6。频繁使用的“谢谢你”

在英美人的言谈中,“请原谅”(Excuseme)“对不起”(I am sorry)“谢谢你”(Thankyou)的使用比中国人普遍。拿“谢谢你”来说,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时,老师会说声“谢谢”;讲演者演讲完后要对观众说“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attending my lecture”;买东西人家给找完钱后,顾客也要说声“谢谢”;甚至在家里,晚辈给长辈倒上一杯茶后,长辈习惯上都要说“谢谢”。总之,大事要说“谢谢”,小事也说“谢谢”。简直一天到晚都要“谢谢”(Thank people all day long)。

7。保守、含蓄、幽默的英国人

长期以来,英国人形成一种矜持保守、沉默、好静、含蓄、幽默的性格。到英国你会看到汽车的方向盘是在右而不是在左,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靠左而不是靠右,这种与众不同的习惯一直还在保持着。英国复杂的币制只是到1971年才改成十进制的。在生活方式上,不管欧洲大陆翻新什么花样,英国人总淡然处之,仍然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才开始接受新事物,穿着时髦,吃喝讲究起来。英国人与欧美其它一些民族相比较更沉默寡言,只有熟人之间才无拘无束。但是在沉默寡言之中,你会发现一种“冷淡的幽默”。所谓含蓄突出的表现是在语言方面。英国人向朋友推荐一个极好的电影,他会说“lt is not bad,youknow。”其实,英国人的not bad(不坏)却常常相当于“第一流的(first-class)”“最优美的(excel-lent)”“好极了(wondefful)”的意思。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法称为understatement(降格说法)。

8。直爽、诚实、不拘礼节的美国人

美国人特别直爽(direetness)。在宴会中时,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频频让客。你如果邀请一个美国人吃饭,你让他吃某种饭菜,他不喜欢,他会直截了当地说:“No,thanks。I just don’tlike il。”甚至他可以向主人直接要点他喜欢的东西,而且常常将饭菜吃得一干二净。绝大多数人都遵循着这样一句格言:“诚实为上策(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vl”。如果他发现你对他不说实话,他就会不愉快。美国人还特别以不拘礼节著称。首次见面,他们常常是直呼对方的名字,也不一定与对方握手,往往只是点点头或挥挥手,说声“Hi”或“Hello”。聚在一起聊天时,几乎都不提及彼此的头衔。你往往会听到美国人说:“别称我史密斯先生,称我约翰好了。”美国人在散席或业务会议结束时,不一定要跟每个人道别或握手,只是向大家挥挥手,或说声“好吧,我们再见”就可以离开了。甚至在办公室你可以看到一个人在打电话时,把双脚架在桌子上的情景。

9。英美人喜欢旅游和搬迁

英美人一般都喜欢旅游,有时会为了到朋友家吃一顿饭,而开上车跑上几百公里的路程;有时为了看一场球赛甚至会坐上飞机到国外兜上一圈。美国人时常搬迁,常常是在甲地出生,在乙地上学,又到丙地、丁地寻找工作,经营事业。许多人一生要更换多次工作。这种搬迁和更换工作被形象地叫做“Job-hopping”。

10。英美人的忌讳

英美人有许多传统的忌讳,例如:在宴席上无论吃喝都忌讳发出声音,而在餐桌上打嗝、松裤带更视为大忌。在握手时,不能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也不能四个人交叉握手。美国人在人行道上走路,绝不啪啪地响,英国人从不把人像做成商标或装潢。

在英美等国家中,对人要慎言“鸡”这个字。中国人认为鸡是比较吉祥的动物,但在英式英语中cock却是一个禁忌语。特别是在美式英语中更是这样,尤其是当女士在场时,所以他们很愿意用rooster来代替cock。比如说,“今年是鸡年”,在英语中就是“This is the year 0frooster”。

此外,英美人还认为打喷嚏是一种能预测未来的征兆。他们认为一星期中不同的日子打喷嚏所预测的事情不一样。例如:星期一打喷嚏就可能会有危险;星期二会有不速之客;星期三可能会收到信;星期四可能会收到礼物;星期五可能会遇到伤心事;星期六可能会见到自己的亲人。英美人在打喷嚏时,旁边的人常会说“上帝保佑你(Bless you!)”。

在现实生活中,英美人最忌讳的禁忌语还有三个方面:①生殖方面的词汇;②种族方面的忌讳;③宗教方面的语言。

西方人忌讳“十三”这个数字是众所周知的。这个忌讳与犹大为了金钱而出卖了耶稣有关。

11。宴席

英美人去做客,一定要带点小小的礼品给主人,比如一瓶酒、一小瓶香水、一束鲜花、一件小孩玩具、一盒蛋糕等。宴席上,客人往往坐在主人的右手边。比较正式的宴席应该是桌前放食盘、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盘子边上较远的位置放汤匙,再远放酒杯。上菜一道一道地来,吃完后,收拾过盘碗,再上下一道,其顺序通常是先上沙拉(salad)或汤(soup),再上主菜(main dish)、饮料,最后是甜点或水果。赴宴不可迟到,也不必去得太早,比较熟悉的女客可到厨房帮忙。用餐时,客人照例会讲些诸如“好吃极了(lt''s dehcious),”的话,让主人高兴。

12。美国人重视几童的生日

在美国,儿童生日时,一般要举行生日庆祝会(birthdayparty),而且一直要到十一二岁。事先告诉客人受邀原因的叫non=surprise party;事先不告诉客人原因的便是一个surprise pany。在生日晚会上,孩子几岁就在蛋糕上插上几支小蜡烛。吃蛋糕时,由寿星自己切开蛋糕,然后一块一块地分给大家吃。

13。上厕所

中西社会习俗比较 第12篇

一方面,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 价值观一直深深受到了儒家文化之中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的影响。所以中国人的经典处事之道就是以自我褒贬为主的思想, 这种在我国古代一般被称为“中庸之道”,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人往往在行为上、接人待物上、为人处世上、言谈举止上都以谦虚、温和、从容、虚心为主, (即为温、良、恭、俭、让) 。中国人忌讳在人前过分表现自我, 以争先恐后为耻, 以虚心求教为荣。所以,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之中, 一般以群里性的文化特征为主, 在行动之中尽量避免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另一方面, 西方国家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开始所形成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主要指导思想史崇尚个人主义, 以个人为中心。其基本思想主要是宣传个人主义的至上原则, 无论是在工作之中, 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 都是竭力强调自我表现。所以, 中国人所崇尚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西方一直是背忽略不计的。西方人崇尚生活中的强者, 崇拜英雄主义。认为在工作之中一般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只有在竞争中力争上游, 才能获得成功, 弱者智能被淘汰。在西方社会中, 崇尚的是个人利益, 个人价值, 崇尚的是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原则。

二、中西文化特征比较

在中国的文化习俗之中, 一直十分重视家庭关系, 重视家庭的伦理等级, 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将家庭亲友关系, 是为组成社会关系的基本细胞。在传统观念之中崇尚阖家欢乐、合家团圆, 以及四世同堂等观念, 社会等级之中也重视“君君、臣臣”的等级观念, 在中国礼教之中也重视“父母在, 不远游。”的理念。父母双亲养育年幼的孩子, 而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也会赡养父母, 如果不赡养父母, 将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而西方文化习俗之中, 崇尚独立自主, 自强自立, 常备与晚辈之间的地位也较为平等, 人们在日常交往之中也重视平等观念, 很少去计较年龄、血缘的界限, 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以朋友相处为主, 也忽略老少的界限。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子女也一般会被父母抚养到十八岁, 等到子女有了自理能力之后, 便开始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而等到年龄大的父母失去了生活能力之后, 也不会由子女照顾, 而是离开父母, 住进老人院, 由社会共同关照。

三、中西行为习惯比较

首先,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其社会习俗方面都是十分重视礼仪的, 礼仪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标志, 所以礼仪是中西社会习俗比较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 往往对于老年人, 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较尊重, 无论是一群人吃饭, 还是仅仅停留在大家一同行动上, 中国人都比较重视长者为先。中国在古代见面一般作揖, 而现代中国人们见面一般为握手, 特别熟悉的亲人、朋友之间才会拥抱等较为亲密的举动。

其次, 宗教信仰一直是现代社会人们寻求心灵皈依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于宗教的信仰, 中西方自古就有, 但是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西方等欧美国家, 一般崇尚的宗教以基督教为主, 而中国则是以佛教信仰为主。虽然, 在现代社会, 中国人已经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宗教信仰, 很多中国人开始信奉基督教, 但是主要还是信奉佛教与中国传统的道教等宗教信仰。

再次, 语言差异, 其一, 日常用语的差异, 比如, 打招呼, 中国人, 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会说“你吃了吗?”, 而分别时一般也会说“改天请你吃饭。”而英语国家见面则一般是谈论天气, 健康状况, 交通情况, 或者彼此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例如, 体育、新闻等话题。其二, 对于隐私的尊重问题, 在中国, 人们初次见面, 一般会询问年龄、婚否等较为私密的问题, 而在西方国家, 此类涉及隐私的问题, 一般都不会受到欢迎。其三, 对待赞美的差异, 一般在中国, 人们一般不会轻易的去赞美别人, 而被赞美的一方也因为谦虚等问题, 对于赞美的话语极力否认。而欧美国家的人的交谈, 则以赞美开始, 对于赞美话语的回答也一般是“谢谢”。其四, 对于感谢与答谢,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中很少使用“谢谢”, 如果在家中使用, 对方则会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而在西方国家, 家族成员之间, 大众之间, 几乎可以说一切场合都在使用“谢谢”一词。而对于别人询问是不是要吃东西的时候, 中国人一般表现的很客气, 而在西方则不是这样, 一般想吃东西的人会回答“Yes, please!”而不想吃东西的话则只要回答:“No, thanks.”就够了。总的来说, 中国人在任何场合使用语言都表现的较为含蓄、内敛, 而西方人则表现的更为直接、坦荡。这也正是东方与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等原因决定的。

综上所述, 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 其历史背景较深, 其中包含了很多传承了数千年的社会习俗, 但是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这些差别不断制约着中西双方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同时也制约着我国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所以我国应在保留本国社会习俗的基础上, 更多的了解西方的社会习俗, 同时为了促进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 加强对于西方社会习俗的认识。

摘要: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西方的相互影响, 其社会习俗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但是其中很多地方仍旧是无法改变的, 同时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相互交流。所以, 研究中西社会习俗的命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西,社会习俗,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葛晨虹著.人性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2]汪和建著.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3] (德)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著, 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 1997.

[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 1985.

上一篇:课业式教学下一篇:抗浮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