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方法的阐述

2024-08-29

历史教学方法的阐述(精选3篇)

历史教学方法的阐述 第1篇

关于音乐学的分类, 早在两千多年前, 古罗马时代的昆提利安就已提出了自己的讲解。目前被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1961年由德国音乐学家维奥拉在德文14卷的大百科全书《音乐的历史与现状》中提到的:

1.音乐史

2.体系音乐学

1) 音乐范畴内的音响学、生理学和心理学

2) 体系性音乐理论 (部分是自然提供的、部分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固定尺度,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理论)

3) 对音乐作品的考察 (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分析)

4) 音乐美学、哲学性的音乐学 (对音乐的审美特点和本质做哲学性的思辨研究)

3.音乐民族学和民俗学

1) 自然民族的音乐

2) 欧洲民间音乐

3) 近东和远东的音乐

在维奥拉的体系中, 他把音乐史算作了一个单独的门类。“严格的讲, 音乐史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融入历史音乐学之中的一种具有专门视界与独立论域的学问。” (1) 历史音乐学包含的并不仅仅是音乐史, 还有音乐考古学, 音乐图像学。下面我就尝试着阐述音乐学三大部类: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的关系。

一、历史角度

对音乐的研究, 从古至今, 延绵不断。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深入。人们对音乐的认识才不断的开阔而深化。

1、古代

古希腊时代, 伟大的思想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研究并发现了弦长比率和音律之间的关系, 他还通过对数与音程协和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 提出:天体和谐论“的假说。同一时期或稍晚成书的我国的《管子·地员篇》中也记载了“三分损益法”。音乐理论家亚力斯多塞诺斯则在《论和谐》中反对毕达哥拉斯的按数定音的主张, 他认为音乐的协和与否应有人的耳朵来决定。关于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化作用,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提出了“美育论”, 从国家教育的伦理观出发论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在中国, 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公孙尼在《乐记》中所说“乐者, 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 在这一时期,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 对音乐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音响学和音乐美学 (包括论述音乐的功能) 两方面。

2、中世纪

在中世纪的欧洲, 教会音乐的理论占支配地位。波埃修斯把音乐作为数学中的四门学科之一。他是音乐理论成为一种神秘的推理, 并对此进行了数学的推论, 记谱法由弗朗哥在1216年加以系统化, 并使之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14世纪穆尔斯编撰的音乐理论丛书成为以后两个世纪大学音乐教育的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

总体来说,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逐渐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1300年左右格鲁奇奥就已指出, 数学的音乐科学不能等同于艺术, 而应把这种理论应用于歌唱。15世纪廷克托里斯列举了音乐的作用, 并加以分类。1558年扎林诺提出音乐既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这个时代音乐思想的总趋势是要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对音乐的决定意义。在这个时代, 还由廷克托里斯编撰了《音乐术语定义集》, 这是一本较古老的音乐词典。

4、17-18世纪

史料方面:17世纪初的梅波伊姆编写了古代音乐资料集, 普列特利乌斯也著有《音乐大全》。音乐史著作有:普林茨的第一部具有编年史性质的音乐史, 18世纪, 马尔布鲁克等人先后撰写了音乐通史, 还有拉·波尔德的《典礼音乐史》。关于音响学的研究有:18世纪初的索维厄的对泛音列的研究, 伽利略的感应震动研究。至于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拉莫的和声研究 (以物理学作为和声学的依据) 。音乐美学领域出现了马泰松的在《登龙门的基础》中主张的“情绪论”。

5、19世纪

音乐研究的各个领域在19世纪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 并最终导致了这门学科的建立。音乐史方面:有基瑟维特的《欧洲———西方音乐的历史》《阿拉伯的音乐》;安布罗斯编写了更为充实的欧洲音乐史。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布莱顿斯泰因首次开设了音乐学讲座。音乐学著作是赫尔姆霍尔茨的《音感觉论》和艾利斯的《论诸民族的音阶》。阿德勒的《音乐学的范围、方法与目的》对音乐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

6、20世纪

音响学、音响生理学、音响心理学利用现代策应设备, 是研究工作变得更加精确。比较音乐学在50年代演变为了民族音乐学。通俗音乐的流行, 促使了音乐社会学的产生。音乐史学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合作, 编写了《牛津音乐史》《音乐史纲要》《音乐的宇宙——世界音乐通史》《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 在这段时间, 音乐学术团体也纷纷成立。

二、系统角度

1. 历史音乐学

历史音乐学分为三个部分: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三者联系紧密。音乐史学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研究音乐及它相关联的现象的学科, 它是音乐学最主要的、中心性的领域。音乐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 探讨人类古代音乐文化面貌及发展变化。音乐图像学音乐图像学的价值在于可以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或缺乏。我在想, 音乐图像学能不能算成音乐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因为音乐学里也会涉及到有关音乐图像的内容, 比如敦煌壁画, 也是人类音乐活动的物质遗存。那关于敦煌壁画的研究究竟该算音乐考古学还是音乐图像学?音乐图像学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形象生动展示某个时代某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风貌。这个也是和音乐考古学紧密相关的, 音乐考古学需要得出的结论中, 也要涉及到这两项。音乐考古学更注重的是“地下音乐文本”, 其发掘出来的文物, 经研究后, 有相当大的价值。这必定会对音乐史学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2、体系音乐学

体系音乐学包括两方面内容:意思有观音玉林的自然学科基础和原理的一些学科;二是有关音乐的精神科学层面的学科。具体体来说, 体系音乐学包含有以下几门学科:音乐音响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相对于前面提到的历史音乐学, 这几门学科的内部联系, 我觉得不如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图像学的联系那样紧密。因为毕竟是一些自然科学与音乐的结合, 而不同的自然科学拥有自己的特性, 所以虽然彼此之间还是有联系, 但是就不是非常紧密了。音乐音响学又称为音乐声学, 是音乐的物理学基础的一个学术领域, 其研究的范围包括:音乐的音响学理论、对乐器发声原理的科学研究、乐律研究。音乐美学则是在体系音乐学领域里进行的关于精神科学方面的研究。这门学科研究的是音乐成品和人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关系的。它的研究课题主要有两项:对音乐要素的心理体验问题和与音乐相关的几种心理机能的特征。音乐社会学研究的题目主要包括:社会现实在各种音乐体裁中的反映、音乐体系音乐传播工具和技术和手段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音乐家和音乐机构在社会中的活动及大会社会功能的条件、现代听众的类型以及广播电视唱片等音乐传播媒介对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和现今音乐消费的特点。从音乐学的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 在体系音乐学中, 最先发展起来的是音乐音响学 (以前没有这么明确的学科名称, 但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有相关的观点提出) 。我认为音乐音响学是体系音乐学中最本质最表象的东西, 最先被关注是很正常的, 另外三门学科相继发展, 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的研究逐渐深入, 开始去关注音乐的一些本质东西。

3、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最初被称为比较音乐学。比较音乐学的名称是进入20世纪后首先在德国开始使用的, 英文为“C o m p a r a t i v e Musicology”, 其实比较研究的方法用于非欧洲音乐研究最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 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是以1885年阿德勒的《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的》和亚历山大约翰·艾利斯的《各民族的音阶》为标志的。其研究对象是欧洲以外的种族、民族的音乐文化, 正如萨克斯所定义的异国文化的音乐。历史音乐学的研究重点人类有文字记载的音乐历史, 包括西方音乐和东方文化音乐;民族音乐则研究音乐发展的两端, 事前与现状。总得来说, 两个领域在研究的重点上各有分工, 但是实际操作中已越来越多的相互合作。民族音乐学在乐律和乐器学方面的研究依赖于音乐音响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 同时它取得的成果有大大的丰富了音乐音响学的内容。民族音乐学研究中, 音乐心理学研究方面更具有某种实证性的社会学内容。随着费欧洲音乐的发展和传播, 人们已不满足仅仅从学术上去认识它们, 还要求以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它们。音乐社会学和民族音乐学的区别在于某些方法的运用和历史形成的学术分工上。综上所述, 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科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三、文化角度

音乐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 它们包括人类历史的和当今的全部音乐成品和音乐行为。具体的讲, 第一, 应是包括人类的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音乐, 二是包括历史和现在一切民族、种族和个人的音乐相关的活动, 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音乐行为。

通过对音乐学概论的学习, 我才知道原来以前觉得眼熟而不实在的音乐学包含了这么多内容, 以前所接触的所谓的音乐, 是多么的片面和狭隘。音乐学的三大部类: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包含了对人类的所有音乐成品及音乐活动的研究, 每一个部类下面都分成了联系紧密的几个学科。每个学科都有各自侧重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几个学科相结合, 组成了一个部类。然后三大部类再结合在一起, 就构成了整个音乐学。音乐学就像一棵树, 这棵树上面有三个分支, 每个分支上又有数个小分叉, 分叉上遍布着树叶。每个学科都相互作用, 相互合作, 支撑着各个部类, 三个部类之间也是相互有密切的联系的。这就想一张网, 经纬分明, 但是有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有交点有联系。比如在本世纪初, 欧洲比较音乐学 (后叫民族音乐学) 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再以柏林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为中心展开的。这就体现出了, 各个部类甚至学科, 必须利用其他部类甚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进行辅助研究, 这样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才得以使音乐学这个学科门类得以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孙国忠《西方音乐史学:观念与实践》

[1]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2]黄李娜.音乐学学科再划分

[3]孙国忠.西方音乐史学:观念与实践

历史教学方法的阐述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G633.51

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是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找到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良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关注度,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从根本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良好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现今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传统的问题

(一)在教学历史教学时欠缺明确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备课前都欠缺良好的教学目标,导致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无法达到相应的教学标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相对较差。而且在教学时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欠缺对学生进行历史思考能力和反省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只局限于课本上的历史内容,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扩展教学,这样虽然学生学习到了相关历史知识,却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导致历史教学欠缺良好的有效性,也无法提升历史教学整体效率和质量。

(二)历史教学欠缺良好的教学模式,无法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虽然实行了新课程标准,教师教学观念也有所转变,但也有较多的初中院校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历史教学,这样的的教学模式主要围绕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进行学习,传统教学模式多数以灌输式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让学生感觉历史课程太过压抑,无法提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会整体影响历史教学效率。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很少机会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也欠缺良好的沟通,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倦的心理,这样会严重影响历史教学整体效率和水平。在历史课程进行考试时,学生欠缺良好的学习方法,对重点知识只会死记硬背,这样会导致学生只懂表面知识,加上历史又是开卷考试,学生认为根本不用去背,考试时翻翻书,然而开放式试题呈现较多,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教学内容实际含义情况下,答题也是胡搞一通。

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好策略

(一)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进行历史教学前,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关键部分。教师一定要制定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障教学内容不会偏离中心。并且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初中历史(川教版)《春秋争霸》时,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难点和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可以有效掌握和理解其教学内容的中心,这样可以良好提升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目标等进行,并且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可以指定游戏教学、比赛式教学或是辩论式教学的形式开展历史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整体水平。例如,教师在讲授初中历史(川教版)《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学要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明确的教学课件,其中包括图片、视频等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课件播放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较好提升历史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也较好的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根据问题找到应对措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整体水平,提高初中院校历史教学整体效率和质量,并从根本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邵文江.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9):66-67.

[2]宋雪辉.浅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的措施[J].学周刊,2015(33):162-163.

初中化学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作用阐述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管理 作用

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奠定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初中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算是一门较冷的课程,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因此如何认识到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1.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落后

当前我国化学课程在其他课程中所占的学时比例相对较低,并且教学考分设置都相对较落后,并且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导致化学课程的学习好坏就是采用考试成绩进行衡量,这种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进行衡量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片面和错误的[1]。初中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化学公式及相应的原理,而不是通过大量化学实验和灌输式教育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

1.2化学教学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

虽然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就偏远的乡镇或农村来说,化学教学的师资力量及相关的设备都难以满足教学工作需求。例如,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本来是在初中三年级开设的化学课,在贫困的乡镇学校根本就无法开设,部分学校甚至都没有专业的化学教师,或者是由别的课程老师代任的化学教学课程[2]。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更无法让初中生真正学到化学的专业性知识,从而对化学教学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学体制较落后,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有时候一位化学教师担任着数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繁重的教学压力使得这些教师不得不辞去工作寻找更好的学校进行发展,这是导致我国化学教学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化学教学管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稳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教育事业中教学管理需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缺陷,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宰课堂,开拓出现代化的化学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3]。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必要的教学管理措施十分必要,其不但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真正转变为化学知识,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技能。在日常化学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当将化学理论教学结合于实践教学,而不是片面传统地以自我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化学方面的知识和结论[4]。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有趣的重视理论都需要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才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但如果教师只注重自身感受,通过口头陈述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则是无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的。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硫酸实验,能够让学生大大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虽然硫酸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种让人害怕的化学物品,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管理下则可以顺利进行化学实验,也就会使得原本危险的化学品变得有趣和轻松。例如,教师可以对稀硫酸进行加热,使其变为浓硫酸,然后将准备好的竹片放入到浓硫酸中,此时由于竹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纤维素的植物,当其与浓硫酸相遇时,就会导致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竹片纤维素逐渐被碳化而变成黄褐色或黑色,然后教师可以将竹片从浓硫酸中取出并放入清水中。此时由于竹片上多余的硫酸能和水发生反应,因而导致竹片上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案或花纹。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激发初中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逐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3.结语

教育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基石,但要想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综合型人才,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一支优秀而强大的师资队伍。因此,科学安排化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每位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实施一个教师对应一个班级的化学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大大减轻化学教师的教学压力,更能压缩更多时间对自身的教学任务进行细化,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化学知识。化学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开展,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提高教学素养,而学生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友清,欧书菊.浅谈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管理中的哲学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7.

[2]雷呈,何伟峰.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0,02:352-354.

[3]季永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48.

上一篇:效果图表现技法下一篇:电力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