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体制范文

2024-09-19

财政管理体制范文(精选12篇)

财政管理体制 第1篇

一、公共财政制度的简要概述

(一)公共财政制度的定义

政府收支活动、财政运行机制等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公共财政,虽然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想要促进市场经济有秩序发展,维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也就是需要建立公共财政模式,从而尽可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在13年前经过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分税制改革之后,提出需要建立能够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税收体系,直到1998年我国才正式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也一直延续至今[1]。

(二)公共财政制度的特点

公共财政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目标的财政制度,社会公共是公共财政的主导者,也只有社会公共才能够决定公共财政存在与否以及有效的活动范围;所有的公共财政活动均需要围绕社会公共物品展开,私人物品不能参与公共财政活动;任何形式的经济活动都是以效率为核心,这也意味着公共财政同样是以效率为核心,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公共财政全面取代计划财政从而使得公共财政活动的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公共财政制度以社会公共为基础,因此其活动范围和活动领域具有非竞争性、非盈利性,尤其是不能够与人民群众争利益,为了能够对公共财政活动进行严格管理,需要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明确约束,真正做到依法理财,切实保障社会公共财政安全。

二、创新营口市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事权财权划分清晰

基于经纪服务角度下的营口市政府事权,就是管理各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街道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绿化建设等各方面,在明确了营口市政府的事权之后,根据营口市政府的实际财政支出范围和责任,其财权也得到了明确的划分,事权与此安全相互分离却又相互统一,以“分灶吃饭”的形式切实保障营口市财政管理工作,确保当地经济的平稳发展[2]。

(二)政府收入划分清晰

创新的财政管理体制赋予了营口市政府部分税收立法权,也就是说营口市能够以当地公众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为根本依据,在组织收入上可以进行灵活调整,根据法律法规,市人大能够对政府的各项征税行为进行监督,严格管理正度的组织收入行为,严防政府出现违规收费的现象。

(三)政府职能划分清晰

在财政管理体制中,关于重大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深入落实预算编制改革等为营口市政府的主要职能,然而具体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管理、税务审核、管理国有资产等一系列工作则交由营口市政府中的职能部门完成,政府是决策者,其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则是具体的执行者,通过区分和明确二者的职能,在完成财政管理的过程中将实现责任分明,双方有各自需要具体履行和完成的职能,避免发生问题时政府和职能部门相互推诿,或是“越俎代庖”政府一手包办所有的财政管理工作[3]。

(四)转移支付明确规范

营口市现正在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加大对高科技产业和领域的投资力度,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全面发挥营口市的固有优势,而经过明确规范下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和力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扩大,各地区政府将拥有自主权,直接对财政支出进行领导,所有的财政资金将用于当地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及企业的改制改革,不断推动营口市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公共财政制度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就是在敦促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创新,营口市率先从清晰划分事权、财权以及政府的收入和职能处着手,通过将财政支付转移进行明确规范等一系列方式完成财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为构建和谐营口市、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金德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体制机制创新——湖北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与路径思考[J].农村经济,2007,03:3-6.

[2]祁建邦,王炯玉,张国伟,李兴文,刘小梅,张力恒.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三)——当前公共财政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革建议[J].财会研究,2015,03:6-12.

财政管理体制 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市的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全市的财政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为实现各项改革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财力保证。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合理运用现有地方财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等仍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使地方财政支出更好地满足地方政府以财行政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迫切需要对市镇两级财政支出范围进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完善支出法制。为此,笔者对部分市直单位和乡镇进行了“有关财政支出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题调查和研究。

一、我市市镇财政支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是预算内外综合财力的增幅慢于预算内外综合支出增幅。

二是财政供养人口多,行政事业运行成本过大,其中教育份额尤为突出。至2001年末,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为29726人,比1993年净增6311人。其中教育系统供养人员达到16061人,占财政供养人员的54.2。乡镇教育系统的财政供养人员占比更高,平均超过60,教育事业经费已达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

众所周知,维护国家机构的正常过程,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是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财政支出中必须优先安排和保证的。从调查情况看,市镇两级行政事业机构庞大,人员臃肿,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导致了行政支出增长过快,刚性增强(近年来连续增资的实施可说明这一点,1997—2001年,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调整,各种政策性补贴和津贴等刚性增支标准人均提高570多元,而1997年至2001年人均财力只增加150元。同时,每年军转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预计增支300多万元。)进一步增大了地方财政压力,加重了市乡两级财政负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阻碍了我市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展。在调查中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在教师队伍中,乡镇的代课教师有增无减,原因是原先的“民转公”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相当部分不能适应事业发展形势要求,纷纷流向校办三产或后勤岗位,但其人员经费仍寄托于财政的拨款中,形成了“位虚费实”态势。显然,在乡镇财力规模尚小,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开支增长过快的局面必须加以控制。

在乡镇行政、事业机构的膨胀同时,由于对集团消费缺乏规范、有效的控制,许多乡镇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观念淡薄,开支浪费严重,如:对小汽车的购置和豪华高级办公设备的添加,会议数量和档次的攀高及各项补贴发放的过滥等现象时有出现。

三是财政支出面过宽,加大了乡镇财力的分散度,使财政有关支出政策的落实难以到位。当前乡镇财政职能还未能完全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维持着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即供给制式的大财政支出格局,包揽事务过多。它不仅担负着各级行政部门、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而且大量投资于生产性、经营性、服务性的事业单位等一般竞争领域,不仅给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含风险,并挤占了重点项目的资金。(即通常所说的支出越位),使地方财政集中财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能力受到限制(即支出的缺位)。此外,由于目前乡镇财力中预算外资金的比重日趋增大,挪用、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和出现,并且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造成乡镇可控制财力的削减,从而削弱了财政的调控能力,分散了乡镇财政的地方财力,致使“财政每年对农业、教育方面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市级和乡镇用于体育事业经费要达到人均5角的标准”等等规定支出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由于目前市镇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仍然不太清晰,仅对事权范围作了粗线条的、原则性的界定,增加了两级财政部门操作上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的状况。目前,市级财政办理理应由乡镇级办理的项目依然很多;或者事权在上面市里,而要求乡镇政府资金配套或拼盘的项目普遍存在。如在乡镇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超现实、超财力实施的各种名目的达标活动(工程)和少量投资性大、回报期长的“乡镇首长形象工程”及乡镇合作基金会的债务清理等,他们以求面子和积极贯彻上级指示,在限期内纷纷举债资金配套,满足达标工程的各项标准要求,形成“空壳效应”,以致陷入“一时好过,十时难熬”的窘境。如某乡镇的人均负债率已达300多元,而偿债渠道还为之渺茫。这些情况既不利于财政转变职能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也不利于乡镇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五是大多数乡镇

忽视预算支出后期管理,纷杂财务开支标准时有出现,财政资金支出效益无从谈及。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财政模式的影响,至今许多乡镇财政部门和一些单位仍然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效益”的观念,对于预算法案生效后的后期预算管理阶段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原则性,即对预算执行管理、预算支付管理、预算调整、现金流动性管理、单位支出管理、预算支出效益评价等管理环节重视不够。一些乡镇政府部门和单位往往也只是注重争预算、上项目,对于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管理责任不明晰,没有建立健全必要的地方财政支出激励约束机制,奖罚不明,导致对财政支出的效益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估,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得不到有效保证,支出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且有些乡镇政府或单位把个人利益摆放到国家、集体利益分配和事业发展之前,对上级有明文规定的开支项目和标准执行时有偏差,诸如开支水平超标准、或是固定标准发放补贴、或是按需自行设定补贴项目标准等等。

二、市镇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总体设想和建议

(一)支出管理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1、服从于政府职能原则。财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于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必须适应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转变职能的要求,充分发挥市乡两级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发展经济的职能,服务于政府经济任务和工作目标,积极参与、支持地方政府的各项重大改革,从资金上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到位。

2、满足公共需求原则。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论要求,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那么作为政府应逐步退出经济中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把侧重点转向市场失灵或失败领域,提供社会存在和发展共同需要而市场单个主体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即就是财政支出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应遵循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原则。

3、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财政支出改革必须按照坚持公平与效率的机制运行,一方面要完善财政支出的有关法规、制度,按照公平原则合理合法地运用资金,通过转移支付、公平税负等手段促进市镇两级及有关地区间的发展均衡;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尽量促使财政资源(资金)配置的合理化,以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确保财政预算支出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二)执行支出管理改革的建议和重点内容

1、注重财源建设,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市经济水平提高的根本点。保农才能稳工,工旺才能促收。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大力发展乡镇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乡镇龙头企业。首先是组织乡村农产品进入市场,形成规模,创立品牌,占有一定的销售份额。目前可适当推广农户种植大棚反季节蔬菜,开发挖掘废塘变鱼塘、虾塘、蟹池等一些地方特色农业。这样它们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又能提高乡镇财政地方收入的稳步增长;其次要大力培植扶持一些具有市场开拓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资金融通能力、资产整合能力的乡镇农业龙头企业,并逐步使之真正成为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枢纽。二是乡镇财政作为一个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农扶持不能光把着眼点放在资金的投入上,还应该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市场信息的反馈,切实为广大农户提供快捷、简便、准确的信息服务。适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农民举办一些技能和文化的培训,从资金手段以外的软环境中做好扶农、帮农、支农工作。

2、适当降低行政、事业成本,合理疏理财政供养人员。随着市镇两级财力的不断壮大,财政资金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市乡两级政府和事业机构精简合并改革开展的同时,财政部门可同步开展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并合理确认供应单位和人员的工作,具体可采取“一控两清一分”的办法来清理、分流和消化超编、不合格及计外人员。所谓“一控”就是对市镇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控编定员,不得自行突破。对超编人员,必须精减分流,一时不能分流的,财政部门也不再对其核拨经费。“两清”,一是清理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如单位确有需要的,只保留必须的少量临时工,其他的一律辞退;二是清理清退教师队伍中的代课代职人员。对代职代课教师采取“分一辞一”(即每分配一个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辞退一个代职代课教师)或“招一辞一”(即招聘招考课缺教师一个,就辞退一个代职代课教师)的办法,清退代职代课教师。“一分”就是分流市直和乡镇机关干部,主要可采用三条分流措施:一是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创办或领办示范服务基地;二是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到企业中任职;三是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从事个体经营,可在地方税收、资金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为了能更一步强化市镇两级财政供养人员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的不合理增长,笔者建议财政、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紧密配合,建立一套财政供养人员档案,设想是:(一)合理确定建档对象。这样几类可考虑入档:“工资目”开支人员、离退休人员、单位计内外用工、享受遗属补助人员、国家机关牺牲病故领取一次性抚恤金人员、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人员和民政优抚人员等。(二)正确设置建档内容。大体可包括:(1)人员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编制、职业、参加工作时间、离退休时间、计划内(外)用工批准时间、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时间等。(2)人员经费情况。主要有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教、护)龄工资、补贴、津贴、离退休金标准、下岗职工领取生活费及抚恤金标准等项目。(3)人员变动情况。主要有人员调入调出时间和工资增减变动情况、离退休金及人员变动情况、下岗职工就业情况等。(三)规范操作建档程序。因为这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表面上看容易,但操作尤要慎重。主要步骤可分为:(1)组织审核,摸清家底。(2)以编定人,分类建帐,按人设卡。(3)立卷存档,及时变更。(4)全程监督,逐步完善。

另外,在笔者的调研中也发现,目前乡镇“纵横双管、人事分离”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利于乡镇党政的统一领导,也不利于乡镇财政的统一管理和分配。对乡镇的“七站八所”的人员工作、工资及其福利待遇、职务晋升等权力可全部下放给乡镇统一管理,县市主管部门只负责其业务指导,使乡镇真正成为人权、事权和财权三统一,能独立行使其相应政府职能的一级真正意义的基层政府。

与此同时,必须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将政府的分散采购变为集体统一采购,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切实降低采购成本,使集团消费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经济化的道路。

3、强化公共支出管理,合理界定财政资金供给(供应)范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转变职能要求,财政应逐步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按照公共支出原则,合理界定财政资金供应的范围。一是保障国家机关正常运作的合理需要。国家政权的稳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保障国家机关的正常运作是财政的首要任务,对国家机构的财政供应应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予以保障。二是按公益性原则,将事业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半公益性和经营型三种类型(可参见下表),分别采取资金确保、适量补助和推向市场的三种不同财政供给方式。三是在调控经济方向,作为地方的一级政府应逐步退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重点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优化企业产业机构,逐步减小并规范各项补贴补助等.4、加强预算约束,把握财政预算支出改革的关键所在。作为市镇两级政府的财政,必须强化预算约束力:(1)两级财政部门要在严格贯彻执行《预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支出管理规定体系,使财政支出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一是要建立财政综合预算,对有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定项)比例拨款(上缴),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管理办法;对各项集资、捐赠、基金和专项收入的支出,必须按用途专款专用,严格加强支出管理,注重效益所得;对其他预算外收入,遵循“一保吃饭,二保运转,三搞建设”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二是区别预算外资金的类型,实行分类管理。三是对国有资产的变价收入(如企业改制后国有净资产收益)应纳入财政管理。(3)实行部门预算,一是在预算编制中要实行因素法,对各类支出中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等进行科学的测算,编制完整、详细的预算。二是实行零基预算,要对各项支出定额进行认真核定,预算确定后,一般不予调整,特别情况确需追加的应由政府预算论证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审核,个别办理。三是坚持部门协作、综合管理的原则。必要时,可由政府牵头,成立政府预算论证领导小组。四是编制预算时应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财政预算支出改革是一次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是财政调控手段适应社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在改革财政预算分配方式的同时必须切实把握好三点:第一,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必须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方面财政预算分配的依据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重点目标之一是保证政府职能的正确行使。政府的职能范围规定和制约着财政的支付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调控手段,也可以扩张或缩小政府的某些职能。第二,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必须强化法制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强化法制意识是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加强《预算法》、《会计法》及其他配套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法制意识;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三是尽快使《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制度法规入轨运行。第三,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由粗放到集约,必须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放在十分突出位置上。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其着眼点不能仅仅是放在节减财政支出上,而应当致力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致力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上来。

5、强化监督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应有效益。一是要加强财政支出的日常监督制度。为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必须建立健全市乡两级财政支出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括实行上级对下级财政的奖惩制度(即“下管一级”政策),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奖惩制度、预算单位内部的奖惩制度、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奖惩制度。与此同时,还应建立政府监督、人大监督、社会中介监督三个层次的监督体系。二是按照“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建立系统的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其应包括支出单位的支出目标评价和支出项目的效益评估等。三是对预算单位财务开支项目和标准必须由人事(组织)和财政部门管理,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出台和扩大开支项目范围,提高开支的标准。对现有的支出项目和标准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凡是违反财政人事部门规定的财务开支项目范围和标准的,一律必须取消(如机关加班费、值班补贴、驾驶员补贴、休假补贴、定额夜餐补贴等等)。对目标考核奖的发放必须视财力可能,严格计算,统一标准,从真正意义上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如何管理家庭财政 第3篇

几十年后,他成为信用评分机构Fair Isaac Corp.的首席执行官,之后又成为OpenLink Financial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虽然是佩内洛普在打点一家人的生活,家庭财务却由马克来掌管。

然而最近,马克开始考虑给他们的个人财务带来一些变化。他表示,家里的财务状况,不应只是他一人来负责,妻子应该更多地参与进来。

格林夫妇表示,这一点是他们过去5年来保持家庭财务沟通的最大动力。两人已经六十多岁,住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现在佩内洛普已经能够一人管理家庭财务。

“我过去都不用管钱,还为此感到高兴呢。”她说。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要退休,该怎么处理股票期权,同时还能把别的事做好呢?你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固定收入呢?任何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

教育孩子和年轻人打理财务的文章著作数不胜数,还有不少人写过财务透明对婚姻的重要性。

但许多夫妇只不过是敷衍了事地在和对方分享财务信息。有时候,这是故意的。也有时候,因为生活被孩子和事业搅得一团糟,把责任分清楚,相信对方能做好自己的事,要更容易些。

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再明显不过了。掌管财务的一方如果生老病死,或者两人离婚,另一方就会陷入绝望。然而在结婚几十年后,夫妻双方要改变两人谈论金钱的方式,并非很容易。不过,至少有一个模式是行得通的,而且现在,面临着其中一人可能先离世的悲痛事实,改变也是势在必行的了。

资产管理公司Evercore Wealth Manament明尼阿波利斯办公室的合伙人、投资组合经理玛莎·博美兰兹(Martha Pomerantz)表示:“理想的状况是,女方愿意坐下来好好谈谈财务问题,有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女性,她们丝毫不想打理财务。然而她们往往活得比老伴时间长,结果只能面对一团乱麻。”

财务顾问当然可以帮助夫妻展开对话。博美兰兹称,她的公司会召开座谈会,帮助夫妇理解财务,其中这样的一个座谈会名叫“睿智女性”(Wise Women),主要是帮助那些想要了解更多财务知识的妻子。

博美兰兹还称,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只要是不太了解财务知识的一方,都是她着力交谈的对象。

“我还会保证另一方也能感觉到自己被包含在内,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呈现教学材料—所有的信息都放在一页纸上,并不是长篇大论地讲现在的投资方向,更多地是讲一些关及家庭切身利益的问题。”

佩内洛普表示,他们家也有一位顾问,让她感觉自己从未被排除在外。

格林一家是在看到了朋友的惨痛遭遇后才做了这样的决定。

“我见过许多遭遇这种事情的女性,她们总是说‘噢不,凡事都是一团糟’,我真不明白她们为什么要这样。”佩内洛普说。

然而这些对话并非都展开得很顺利。

“在谈论钱的时候,如果双方都不参与进来的话,事情就变得很糟糕了。”克里斯蒂·阿秋丽塔(Kristy Archuleta)说。她是哈特福特基金会(Hartford Funds)“人本洞见小组”(Human-Centric Insights Panel)的咨询师和堪萨斯州立大学个人金融规划学的副教授。

讨论投资很重要,夫妇俩花多少钱、捐多少钱、要把多少钱留给子女都将对家庭经济产生不小影响,并且随着夫妇年纪越大,就越是如此。

她表示,如果一步一步地应对这一任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好过一些。

“首先,他们应该找到会计师,问问他们‘我们通常是怎么付账单的?’夫妻二人应该多做几次这样的咨询,不然从来不管财务的人会被弄得一头雾水,丧失信心。”她如是说。

也有这种情况,如果夫妻当中挣钱养家的一方执意要做一家之主,那请一位专业顾问也是有必要的。

在提到夫妇中不了解财务知识的一方时,阿秋丽塔表示:“他们也许不知道该怎么替自己说话,怎么才能参与到这些事务中来。”

苏珊·惠勒(Suzanne Wheeler)是奥克拉荷马州塔尔萨Mariner Wealth Advisors财务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兼资深财务顾问,她表示,即便夫妇两个想要分享信息,他们的交流方式也有可能完全不同,这时候就需要咨询师在中间调解。

她表示:“有些和我来往的夫妇真的很想把所有的细节都摸透,但有些人就只注重结果,如果把这样的夫妻拉到一起谈事情,双方都会感到沮丧。”

她表示,自己通常都要把话题往回拉,找找两人最关心的问题。然后再从那里深入讨论家庭财务。

佩内洛普表示,她现在能从容面对家里的财务情况,但确实为一件事感到后悔。那就是“直到马克退休的时候”他们才开始做这件事。

财政管理体制 第4篇

2010年1月21日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了胡锦涛总书记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 全面落实省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了2009年的财政工作, 分析当前经济财政形势, 并安排部署了2010年各项工作。2009年,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6.7亿元, 同比增长20.9%, 大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04亿元, 同比增长36.6%;全省财政支出实现1245.6亿元, 同比增长29%。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 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 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 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增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 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同时,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省情决定了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财政工作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存在。因此, 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努力完成2010年各项财政工作。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 进一步科学划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范围, 并不断完善相关操作办法;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范围, 积极推进“乡财县管”、“村财乡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充分发挥县乡基层财政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为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提供财力保障。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支持“三农发展”, 促进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健全投入机制, 改善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公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低保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支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落实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财政管理体制 第5篇

财地字[1996]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经过两年的实践,中央对省级的分税体制框架已基本确立,并且在预算执行中产生了积极效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下称地区)根据中央对省级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模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省以下财政体制办法。这些办法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分税制的总体要求。但是,有些地区在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财力分配方面还存在明显不合理因素,在税种划分、税收返还操作办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为了保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的完整性,各地区要参照中央对省级分税制模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分税制体制落实到市、县级,有条件的地区可落实到乡级。

二、各地区在执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国发[1993]85号文件精神,严格按体制规定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已经划归中央的收入,不得列入地方性收入范围。

三、为保护各级财政培养财源和组织征收“两税”的积极性,在“两税”收入分配方面,各地区对增值税25%部分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收入的增量,原则是应按中央对省的办法执行。确因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的,应保证县级财政获得的收入增量不低于上述收入总增量的70%。在地方税收入分配方面,应充分考虑县级财政困难,尽量按税种划分收入,充分调动基层财政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四、省级财政承担调节辖区内地区间财力差异的职责。在目前情况下,省级财政必须将适当集中的财力用于解决财政困难县的工资发放和其他必不可少的支出,两年内使各县财政供养人口人均财力不低于4000元。

五、为解决分税制后存在的增量重复上解的问题,从1995年起中央财政已取消了上解地区原体制上解的递增。各地区应比照中央对省的做法,逐步取消下级财政原体制上解的递增。

六、为了减少资金的在途时间,保证各级财政资金的正常调度,从1996年起,各地区必须按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的办法,将资金调度比例逐级核定至县级,省、市级均不得再采用拨款方式调度税收返还资金。

财政管理体制 第6篇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 困境 出路

近些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地方层次过多问题尤其是“市管县”体制久为理论界所诟病。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间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对称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财政管理层级,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完善“半拉子”分税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2009年中央1号文件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改革。随后,财政部公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在2012年底前,力争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市级财政的挑战和冲击尚未引起各级的足够关注,许多市级财政部门本身也缺乏应有的思考,影响了市级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市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市级财政之困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是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中央政府的政策初衷,随着各种经济与社会管理权力下放到县,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调控能力,直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引发了市级财政运行的困境。

1、财政收入减少。“省直管县”不仅是行政层次的调整,更是一次大规模的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例,取消市对县的财政管理权,由省直接对县,这势必减少了市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河北省出台省直管县政策中,关于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有如下规定。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设区市原则上不再分享直管县的财政收入,但保留上年度财政收入分享基数。在各直管县征收的财政收入,各级财政分享范围和比例调整为:(1)增值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按属地征收,中央分享75%,省分享10%,直管县分享15%。(2)营业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参股银行的地方金融业务营业税,仍作为省级固定收入。除此之外的地方营业税,直管县分享100%。(3)企业所得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之外的企业所得税为中央、省、直管县共享收入,按属地征收入库,各级分享比例为:中央分享60%,省分享20%,直管县分享20%。(4)个人所得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按属地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中央、省、直管县按比例分享,中央分享60%,省分享10%,直管县分享30%。(5)资源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按属地征收,资源税由省、直管县按比例分享,省分享60%,直管县分享40%。(6)除上述税收和中央原固定收入外的其他各项税收收入,按属地征收,全部为直管县本级收入。(7)跨县(市、区)经营,现行不能在县级独立纳税、统一在设区市纳税的企业缴纳的市以下分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收入,仍在设区市统一缴纳,作为设区市收入。(8)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各设区市不得再出台任何集中直管县收入的体制政策。上述政策影响了市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具体可见表1。

可见,市本级及非直管县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低于直管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短期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地级市的积极性。会产生两种行为:第一,市级不肯放权;第二,市级与县级争利。

2、财政支出刚性。当然,市级政府也可以相应地卸掉一部分支出责任,在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县不得要求市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河北省政府对此有具体的规定:一是配套基数的核定。各设区市财政应承担的为省直管县配套资金以2008年为基数,定额上解省财政,省财政再补助省直管县继续用于相关专款配套或原政策规定支出。二是统一省对直管县新增配套资金政策。由于设区市不再承担直管县的支出责任,省财政对直管县配套比例适当高于与其财力水平相当的一般县配套比例。三是与非税收入相对应支出责任调整。对设区市按比例分享非税收入的,市级仍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省直管县后,设区市原则上不再承担直管县其他支出责任,但鼓励其继续支持直管县发展。

但是,必须看到,“省直管县”后,这种关系的调整势必导致市、县在收入上争权,支出上弃权,加上市级财政原来承担的区域性公共管理事务与公共品供应的成本补偿出现困难,导致实际财政仍然居高不下,呈刚性趋势,并有可能引发区域性公共品供给危机。

3、财政管理尴尬。就财政管理而言,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直管县直接向省财政厅报送本地财政结算有关资料,并抄报设区市财政局。省财政直管县的预算和决算暂时仍作为所属设区市总预算和决算的组成部分,汇总纳入设区市政府总预算(决算)草案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议通过。

当前行政管理采取的是省管市、市管县,而财政实行省管县后,县级政府越过了市级。但由于行政体制没有同步改革,除财政部门外,各地市党政领导机构及部门单位仍在履行全市性事权。而财政权的架空,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权的实施,使市级处于尴尬境地。

二、市级财政之惑

1、市级政府的去留问题。如果说,根据《宪法》关于地方政府构成之规定,五级政府有违宪之嫌。那么,根据《预算法》中“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之规定,跨过地级市,在预算体制上实行省直管县确有违法之实。令人尴尬的是,在我国许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得到了明确的承认和体现。而声势浩大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事实上还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市级政府有存在的必要吗?改革的最终方法是不是取消市级政府?

2、市级政府财政权利的取舍。完全取消市级财政管理权,有可能导致政府层级间因利益分配失衡而引起的震荡。如果继续保持市级财政对县(市)级财政的管理权,即便是间接的管理权,那省直管县到底是为县级脱困还是为地市级减负?是否会因衍生大量的交易成本而最终产生强烈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

3、市级政府债务如何化解。改革必须在产权清晰的框架下推进。当改革各方都看不到清晰的成果愿景,就无法产生激励相容效果。当前若干省份财政省直管也确实涉及到了政府间债务的化解。问题的关键是,我国政府债务主体早已突破政府之间这个界限,国外财团、国内私企、个体老板等都已忝列之中。省政府是否直管县级非政府间的债务?市级政府债务在减少了财政管理权的情况下如何化解?

4、市级财政如何应对县级政府的激烈竞争。原来县级财政因层级问题不能向省直接争取的项目和资金现在可以与市级一样直接申报和争取;随着县级财政实力的增强和管理权限的扩大,其对市级经济的挑战及与市在政策、项目、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争夺将不可避免,地级市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外部竞争。

三、市级财政之路

“省直管县”对于市级财政而言既是一次重大挑战,也是一个重要机遇。当前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与省级政府以及省与省以下政府间事权界定模糊、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情况下,作为省与县“中间层次”的市级政府暂时出现的不适应和行为滞后反应。结合保定市实际,本文认为,实际财政未来的出路主要有以下方面。

1、提高省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和管理能力。省市县财政是我国地方财政的主体。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明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但是地方各级财政关系尚未理顺,造成了越到基层财政越困难的局面。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主体,在健全和完善地方各级分税制财政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省级政府要确定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财政体制,理顺和规范三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要求省级财政具备相当强的财政实力来提供资金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市级财政的正常职能的履行。因此,省级财政要在调动下级政府积极性的同时夯实本级财政。

2、加大市(地)级财政的退出维度。“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毫无疑问地削弱了市级财政的管辖权和自主权,使市级财政成为与县级财政地位平等的有相对独立性的利益实体。县级财政运转基本上与市财政没有联系而由省财政随时掌握和处理,同时这也使得市财政收入来源有了限定的范围,减少了可用财力,为保证承担职责的履行和社会事业的正常发展,市级财政唯有自力更生,做强本身。在这种体制下,市级财政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方法都必须要有一个重大转变,要将过去对下级财政的关注和管理退出到城市管理上来,要逐步集中主要精力本级发展经济、培植市本级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3、转变市级财政的工作重心。市级财政要不断推进中心城市的建设、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增强中心城市实力。财政省直管县后,市、县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市级财源将完全依赖中心城市。因此,地级市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和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自身优势,来强化自身的聚集功能,从而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辐射和服务区域的能力。

保定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保定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逐步把保定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4、合理划分事权,以事权确定财权。应根据公共商品的层次性理论和供给效率来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确定其事权和支出范围,凡属于国家事务的事权,应划归中央级;凡属于省级事务的,应划归省一级;凡属于市县事务的,应划归市县一级。市级财政支出应主要服务于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主要负责提供市级公共安全、机关运转、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公益企业方面的财政支出。

(注:本文属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002043《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对保定市市级财政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 朱柏铭:关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思考[J].中国财政,2006(6).

[2] 贾康等:地方财政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傅光明: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6(33).

[4] 张占斌:省直管县的新走向[J].决策,2006(1).

强化财政专户管理激活财政存量资金 第7篇

一、财政专户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不健全,地方政策干预过多。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调剂财政收入,改善投资环境,根据需要增设专项,开设财政专户,不严格执行统一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影响了资金的集中使用,还造成资金沉淀、闲置浪费,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财政专户资金缺乏统一管理,保值、增值没有考核标准。例如对于社保资金,资金存量大,在银行沉淀期长,规模稳定。所有银行都愿意吸纳社保资金,导致社保资金在大部分银行都设有财政专户,但是对于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规定政策仍然在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养老保险基金活期存款实行优惠利率的通知》(银发[1997]567号)仅对养老保险活期存款实行优惠利率作出规定,后续出台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只是针对某个社保险种出台部门的规定,与社保资金性质、期限、优惠政策执行标准等规定不一致,没有形成系统、权威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使财政专户的保值增值面临很大的困难。另外许多财政资金由于政策规定不明确,部门负责人怕承担风险,以及地方利益关系等原因,未能采用招标办法提高存款利率,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收益。

3.财政专户资金量大,资金管理混乱。国库资金向财政专户以及财政专户之间的资金划转,相对比较随意,缺乏应有的监管,使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随着专户间资金划拨环节的增加往往会产生监管漏洞,不利于财政资金安全。

4.国库资金划入专户满足商业银行揽储,容易滋生腐败。由于人民银行国库存款没有考核指标,许多商业银行每到月末、季末、年末前都会到财政国库部门请求将国库存款调入商业银行财政专户内,以帮助完成存款增长任务。国库资金“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在揽储过程中,金融机构与国库部门管理人员之间容易发生权钱交易。

5.-人多岗,财政专户管理缺少内部控制。由于财政专户大多由业务科室交由国库科统一核算管理,国库资金量大,但业务仍是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层面,过于注重收入的及时性和支出的严格约束,尚未树立完整的国库资金管理理念,对国库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都缺乏认识。另外现有的国库人员结构和队伍状况很难适应履行职能的需要,内部人员配置不足,一人分管多个财政专户现象普遍存在,缺少内部稽核,未能发挥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作用。虽然财政专项资金每年都有专业审计,但是大多停留在政策文件的执行,以及资金拨付时限等业务层面上,缺乏有效的监管。

二、财政专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考核机制制约,财政专户管理制度不完善。刺激地方调剂收入进度、改善收入结构,使得财政专户资金与国库之间相互划转、混乱无序。

2.金融考核体制不完善,形成银行揽储的利益链条,同时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相关政策出台的不连续,缺乏可操作性。招投标制度落实不彻底,财政专户资金缺乏保值增值的保障。

3.财政专户管理部门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造成过多的国库资金流向财政专户。

三、解决财政专户存在问题的建议

1.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财政专户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财政部出台的相关政策,全面加强地方财政资金管理,巩固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压缩专户数量,强化财政专户结余资金管理。全面清理地方财政专户的暂收暂付款,加强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盘活闲置和沉淀资金,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其保值增值。

2.加强业务科室间配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财政专户资金应按照资金类别、资金性质、存款银行、增减变动等定期统计上报上级财政部门,并通过信息网络加强对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规范专户使用,防范财政专户管理风险。

3.加大改革力度,将财政专户资金招投标制度落实到位。对于社保资金这类资金量大,且规模稳定的财政性资金,可以通过买回国债、招投标选定利率高的银行,以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其他专户也可以通过财政专户代理银行招标,通过竞价提高财政资金存款利率,选择财务管理稳健、运营管理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办理财政专户业务,提高财政专户资金安全,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收益、保障财政资金增值。

财政管理体制 第8篇

(一) 分税制改革内容

1994年中国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 将二十多个税种分别划为中央税 (关税、消费税等) 、地方税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印花税等) , 建起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制度, 分设国税和地税两套税收机构征税, 在核定地方收支数额的基础上, 为了平衡区域经济差异与扶持民族边远山区以及实现中央特定的宏观调控目的,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实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等。

(二)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一项重要的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 这种经济性分权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以事权与财权相统一为基本原则, 强化了财政体制安排, 减少了改革开放初期财政包干制和分成制体制下中央与地方频繁的讨价还价行为, 一个稳定持久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经济行为的长期化;二是营造了一个公平的微观市场环境与加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 经济性分权理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政府和企业、中央与地方 (贾康, 2013) , 隶属于政府的国企本着政企分开的原则, 成为市场经济独立的经济单元, 使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成为可能, 民企也获得了同样的征税环境, 有利于调动民企的积极性, 即“真正刷出让企业公平竞争的一条起跑线” (贾康, 2008) , 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收范围和支出范围, 强化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 拥有了稳定的税源, 中央政府增强了宏观调控能力和对偏远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能力, 地方政府也把精力转移到发展地方经济、培育地方税种, 而不是与中央讨价还价上;三是分税制改革以后, 转移支付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立, 对于规范政府行为, 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 遏制各级政府预算外收入, 减少地方政府寻租腐败有着重要意义;四是国税地税部门建立, 分别征税, 有利于减少中央对地方征税的依赖, 提高中央政府的独立性, 减少地方监督与委托成本, 防范地方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行为。

总之,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微观竞争环境, 加强税收征管, 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基层财政困难

虽然中央与省两级较好地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 但是省以下仍然是五花八门的分成制、包干制,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导致财权层层上缴、事权层层下放, 中国五级政府层级也降低了分税制的积极性, 在2000年左右基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政困难。

(二) 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问题

广受诟病的地方土地财政客观上讲, 其存在积极作用的一面, 土地财政对于补充地方财力以及加快城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GDP锦标竞赛 (周黎安, 2007) 激励性下, 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追求短期经济绩效, 常常低价征收农民土地, 然后以各种抵押融资或者招商引资, 饮鸩止渴的行为不仅干预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而且不利于地方经济长久健康发展。

2009年开始显露的地方债务问题, 除了客观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 也与地方政府盲目融资建楼设厂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二三线城市频频出现的“鬼城”和钢铁光伏等行业产能过剩就是有力的证明。

三、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路径

(一) 消除分税制体制的障碍

中国特色的分税制体制是将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结合在一起, 上级政府对下级官员的任命几乎具有绝对的权威, 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以及缺乏辖区内居民的有效监督, 各级政府缺乏支出重叠很高, 表面上看各级政府都有责任, 实际上造成上下级对事权的推诿, 因此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作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以及顶层设计。

(二) 培育地方税种

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集权化和原有地方支出责任依然保留甚至有所增加, 导致地方居民对公共品需求得不到满足。数据表明中央财政从1994年20%左右提高到2009年的51.1%, 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降低的同时, 支出任务并未随着收入比例的变化而有所减轻, 1994年地方财政支出所占比重为51.1%, 到2010年上升为82.2%。这种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不合理的现象, 也是造成基层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 调整中央与地方税源, 培育地方税种成为当务之急, 现阶段实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就是很好的尝试, “营改增”不仅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并大幅度降低税收负担, 而且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 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除了“营改增”以外, 2011年上海市与重庆市率先试点开征房产税也具有深远意义, 房产税不仅给地方政府增加一个稳定的税源, 而且激励地方政府集中精力搞好地方经济, 提升地方房产的价值, 这样房屋的买卖交易才会频繁。

(三) 省级以下的财政体制改革

贾康 (2013) 认为省以下不能真正实行分税制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财政层级太多, 贾康 (2008) 提出了省级以下的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的扁平化改革, 具体做法是通过乡财县管、省管县两个层面的改革试验, 将原来的五级财政简化为中央、省和市县三个层级, 在这三个层级之间实行税基的合理配置, 进而推进配套改革, 最终实现三级政府和财权, 实现“一级政府、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将分税制改革推进到市县层面, 乡镇成为市县的派出机构,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五花八门的分成制、包干制出现。

此外, 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与收支范围, 加强财政审计,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等也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新时期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路径需要在消除制度障碍、培育地方税源、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地方税源

参考文献

[1]贾康, 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J].管理世界, 2005 (8) :33-37.

[2]贾康.以扁平化改革作为改造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切入点—我国财政改革的反思与路径探讨[J].中国金融, 2008 (4) :35-37.

[3]戴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路径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5) :96-101.

财政管理体制 第9篇

一、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甘肃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国内先行试点省市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绩效和财政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 强化支出责任, 提高支出效率, 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因地制宜、试点推进、重点突破, 着力构建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 以绩效评价为工具, 以评价结果应用为手段, 以改进支出预算管理、优化财政资金配置、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 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 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核心体系。

(二) 基本原则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 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项原则:

1. 绩效相关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要以绩效评价结果的充分运用为主线, 以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导向, 强化预算部门的支出责任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责任, 强调预算安排与支出结果之间的有机联系, 经费上实行绩效挂钩, 政治上实行绩效问责, 权责利相结合, 多管齐下, 将绩效的理念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

2. 公开公正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程序要符合科学、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绩效目标要合理, 评价指标要科学, 基础数据及其来源要准确可靠, 评价方法要有效, 评价结果要依法公开, 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3. 分级管理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负责的原则, 各级财政部门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综合部门, 要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 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指导与开展本级预算部门的相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再评价工作, 总结与报告本地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情况;各级预算部门是本部门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主体, 负责组织、指导部门本级和下属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 并接受本级财政部门的指导。

4. 循序渐进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敏感性强、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因此, 开展此项工作要统一管理、点面结合、先易后难, 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稳步推进。要逐步扩大绩效评价的试点范围, 不断增加纳入绩效评价范围的部门数量和项目数量, 涉及资金总量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有所提高;要重点评价与部门职能密切相关、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

二、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

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就是要将“绩效理念”融入财政支出管理全过程, 使之与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一起成为财政支出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逐步建立“支出前有绩效目标评审、支出执行中有绩效跟踪评价、支出后有绩效结果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和运用”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机制。本文重点阐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运用和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等有关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 绩效目标管理

1. 绩效目标的内涵。

所谓绩效目标, 即实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绩效目标一般应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规划等;二是财务 (资产) 制度和收益管理措施等;三是预期产出, 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效率等;四是预期效果, 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五是服务对象或项目收益人满意程度;六是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七是能有效评价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等。

2. 绩效目标设定。

绩效目标的设定主体一般应该是预算部门或项目单位, 根据项目实施的预期做出选择;绩效目标也可以由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工作安排合理设置, 协商预算部门负责执行。绩效目标设定时间应该与编制下一年预算同步进行, 在预算执行中根据情况也可进行调整。按照绩效目标涉及的内容, 设定绩效目标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明确相关性, 即设定的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责及事业发展规划, 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和方向等紧密相关。二是明细可量性, 即设定的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 尽量进行细化和定量表述;确实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 应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三是合理可行性, 即设定的绩效目标应当经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和科学预测, 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四是结果导向性, 即设定的绩效目标应当以结果为导向。五是目标时效性, 即设定的绩效目标应当有明确的完成时间和相关数据的支持。

3. 绩效目标申报。

根据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部门预算编制流程, 申报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工作流程大致可分成五个环节:

一是预算部门根据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 按照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 确定下一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编制范围;二是项目单位根据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相关规定, 科学评估拟实施项目的背景和过程、投入和产出、目的和效果等要素, 设定申报财政支出项目中所有子项目的绩效目标并组织绩效自评, 综合各子项目的自评结果后按要求编写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绩效报告;三是项目单位的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审核本级及下属单位申报的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绩效目标, 并采取普查或抽查等方式组织对本部门所申报的预算事项实施预期绩效评价, 形成评审意见。评价结果不一致的, 主管部门应要求项目单位另行选择项目或重新进行评估申报;四是主管部门在审核同意项目单位申报的评估意见和项目计划后, 按财政支出项目分类汇总本级及下属各子项目的绩效目标, 按要求编写下一年度本部门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绩效报告;五是主管部门将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绩效报告及其预期绩效评价报告等申报材料, 统一报送财政部门审批。与部门预算编制流程相协调统一, 五个环节即形成了绩效目标申报的“一上”程序。

4. 绩效目标审批。

财政部门在受理预算部门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预算申报材料后, 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绩效目标的审核。审核的依据必须合法合规、客观公正。主要依据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国家或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相关绩效管理办法、部门职能职责、工作规划以及行业规定和标准等。审核程序应侧重于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绩效目标的完整性审核, 包括绩效报告的填报内容是否完整, 是否有明确的绩效目标, 是否有适当的、细化的绩效指标以及相应指标内容和量化值 (定量或定性描述) 等;二是关于绩效目标的适当性审核, 根据下一年度可用财力的科学预测, 审核在既定的预算资金规模下, 部门所申报的绩效目标是否过高或者过低;或者要完成既定的绩效目标, 资金规模是否过大或过小等;三是关于绩效目标的可行性审核,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需要, 下一年度工作重点和经济形势预测, 结合其他财政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综合考虑项目的成本与效益、部门的行业特点与事业发展, 确定是否有必要安排该项目的预算资金等。审核的流程一般应依附于部门预算管理程序进行。

5. 绩效目标反馈。

财政部门审核预算部门绩效预算申报材料, 分析评价绩效目标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等;审核结果不符合要求的, 应通知预算部门重新调整上报, 符合要求的, 应进一步提出审核意见和实施建议, 并将项目调整意见和预算安排情况等按照“二上、二下”程序反馈给预算部门。

(二) 绩效评价实施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政府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及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资金的执行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既可以选择在项目计划制定或预算安排前, 针对拟实施项目进行模拟评估, 做出预期绩效评价结论, 为计划或预算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在编制支出预算时, 完成对准备列入部门预算的项目进行预期绩效评价。同样, 绩效评价也可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时进行, 以便有效监督项目的实施, 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或追加追减项目预算行为;另外, 项目完成后, 应该进行相关项目和绩效目标的绩效评价, 实施绩效跟踪管理。但绩效评价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事后评价, 即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对项目的产出和效果进行评价, 以确认项目前期、过程或结果的正确性。

绩效评价工作是绩效管理的核心, 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始末, 跨度可长达14个月。绩效评价工作是否有效, 关系到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成败, 因此, 细化和明确绩效评价的各个环节至关重要。

1. 评价主体的确立。

各级财政部门是本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综合部门, 各级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预算部门是本部门包括下属各单位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因此, 在整个评价和问效环节, 预算部门及其项目单位的责任尤为重要。

2. 评价工作职责范围的划分。

严格界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科学协调各部门的责任分工, 是顺利开展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

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关制度和办法, 指导、审查和批复预算部门编制绩效预算建议和预算绩效报告, 组织对预算部门绩效报告的再评价, 组织绩效预算的执行、监督和控制, 提出实施纠偏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和绩效问责等。预算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编制绩效预算建议和预算绩效报告, 组织对列入绩效预算建议和绩效预算报告的项目和目标进行预期绩效评估, 组织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有关绩效预算的执行、监督和控制等, 向财政部门对本部门使用的财政资金负责。

3. 关于评价对象的确定。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应该是财政部门拨付给预算部门使用和管理的财政资金, 同时包括预算部门的创收收入、分成收入、受赠收入等其他收入, 即所谓“财政性资金”, 包括用于本部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资金以及向下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

4. 评价类型的界定。

绩效评价的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和定位, 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一种方式, 也可以是多种方式共同使用。

如果按照评价对象不同, 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部门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和转移支付支出绩效评价三种。其中部门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内的整体财政性支出的评价;项目绩效评价重点是针对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或经济效益的财政支出项目以及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或民生项目等进行评价;转移支付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针对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和专项转移支付支出的评价。如果按照评价时间不同, 可以将绩效评价分为阶段评价和结项评价两种。其中阶段评价是指上一年度已安排预算、下一年度需继续安排预算的跨年度项目的评价, 也包括年度内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问效;结项评价是指上一年度已安排预算、下一年度不再安排预算的竣工项目的评价, 可以是上年度已完成的项目, 也可以是本年度内完成的项目。如果按照评价组织方式不同, 可将绩效评价分为直接评价和委托评价两种。其中直接评价是指评价主体直接组织人员进行评价;委托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 第三方是指经财政部门认可的评价专家组或中介评价机构。

5. 评价标准的制定。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 主要有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等几种方式。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标准;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标准;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标准。标准的制定应该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惯例, 并经财政部门批准。

6. 评价方法的选择。

绩效评价方法种类繁多, 评价机构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并按照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选择使用。目前国内主要采取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和公众评判法等五种方法。

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对比分析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 常用于评估需要量化社会效益的公共事业项目的价值。比较分析法是比较分析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 它包括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标准比较和综合比较等。因素分析法是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或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 其最大功用, 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在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和联系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 从而得出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 其次使用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复杂的研究课题大为简化, 并保持其基本的信息量。最低成本法是比较那些效益确定但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 该方法在政府投资活动中常用。公众评判法是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或抽样调查等评判财政支出效果,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 能够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的情况下, 可以做出定量估计。

7. 评价程序的规定。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应该按照简化易操作的原则来规定, 但一般要涵盖以下十个方面:

首先, 需要明确绩效评价对象。预算部门要根据财政部门关于编制部门绩效预算的总体要求与具体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上级主管部门计划安排及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科学合理地测算下一年度资金总体需求, 分别对部门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提出绩效评价对象和组织方式。其次, 预算部门向项目单位下达绩效评价通知书。预算部门根据经财政部门审定的绩效评价对象, 通过书面或电话、邮件等方式向项目单位下达绩效评价通知书。绩效评价通知书基本内容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时间和有关要求等事项。第三, 成立评价组织机构。主管部门可结合项目特点, 在内部成立相应绩效评价组织机构, 确定工作人员, 负责组织本系统绩效评价工作。第四, 选择评价机构。按照绩效管理工作规定, 确定绩效评价方式, 评价组织机构负责组成相关专家组 (专家组成员一般不少于五人) 或在明确责权利的基础上向第三方评价机构做出委托决定。第五, 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根据相关评价工作规范和评价组织机构的具体要求, 针对确定的绩效目标, 拟定评价工作的具体评价工作方案, 具体应包括评价规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第六, 收集绩效评价相关资料。评价机构应该采取到项目现场实地勘查、资料翻阅、问卷调查和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收集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应包括评价现场的基本情况、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报告及指标体系需要的各项数据资料等。第七, 审查核实有关资料和现场评价。评价机构根据所收集的基础资料, 核实、确认基础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 以及指标口径的一致性, 查看评价项目的审计报告, 收集、归纳、分析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在此基础上, 根据工作方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专家成员分别对评价对象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通过打分或描述等方式形成评价结论。第八, 撰写与提交绩效评价报告。评价机构需按照规定格式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并按规定程序提交相关部门。评价报告应内容真实完整、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数据准确、依据充分、分析透彻。第九, 建立绩效评价档案。评价机构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妥善保管评价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底稿和有关资料。在评价工作结束前, 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 建立评价工作档案并移交评价组织机构归档, 以备存查。第十, 汇总分析。评价组织机构应将工作背景、时间地点、基本情况、遇到的问题、工作建议和结果运用等进行绩效评价工作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

8. 绩效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绩效评价内容应根据评价组织机构的要求和所设定的绩效目标, 科学合理规划, 做到反映全面、重点突出、说明有力。根据兄弟省市取得的经验, 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体现以下内容:

首先要阐述有关被评价部门和项目的基本情况, 包括预算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预决算情况、项目立项依据等;其次要说明项目的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有关调整情况;第三, 列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第四, 报告绩效评价采取的主要措施及组织实施情况;第五, 突出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施效果;第六, 分析实施过程中或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七, 反映专家关于对项目绩效评价的最终结论及相关意见和建议等。

(三)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归宿,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均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的评价结果应用体系, 要把对项目预期目标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部门预算编制和批复的重要依据, 分工负责, 通力协作, 才能有效抑制零绩效和低绩效的项目盲目上马。就如何发挥好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效果, 结合兄弟省市成功经验, 我们建议:

1. 绩效评价结果要可用。

绩效评价结果要能充分说明财政资金的产出与效果, 体现部门履职、工作成效、事业发展、创新能力等情况, 反映财政支出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指导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2. 应重效果轻形式。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工作的进程和方向。因此, 结果应用要看结果、看激励、看效果, 不能流于形式。应采取有效机制和措施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促进部门改善财政支出管理, 优化资源资产配置,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3. 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结合。财政部门应在部门预算资金安排、项目计划审批、转移支付资金测算等方面进行科学精细设计, 融入绩效理念, 结合上一年度相关评价结果考虑采取继续支持、重点支持或核减预算资金、收回已安排资金、取消计划安排等措施;根据绩效评价和监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提出纠偏措施, 督促预算部门落实整改意见, 提高管理水平, 保障资金安全、合理与高效。二是评价结果与财政监督结合。绩效监督是对支出预算编制、支出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目标、绩效评价过程和绩效评价结果及其运用等全程的监督。绩效监督可视为绩效再评价, 绩效监督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三是评价结果与职责权限结合。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和科学规范的原则, 将预算部门绩效管理情况、预算项目绩效实现程度、预算绩效评价和监督结果作为预算部门、项目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评优和问责的重要依据。

4. 模式可灵活多样。

可考虑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对预算执行好的单位或项目, 予以奖励;对预算执行不力, 发生重大偏差、过错的单位或项目, 予以处罚。二是对财政资金使用单位报送的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核实和抽查, 对不按规定提交评价报告或报告不过关的, 采取暂停拨款等措施。三是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编制、单位负责人升迁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对评价结果不好的项目, 要提请审计部门进行重点审计。如有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 或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或由于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财政资金严重浪费的行为, 除限期追回被骗取、截留、挪用的财政资金外, 还要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 绩效运行跟踪监控

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是指对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的设计与实施的全程监督和控制。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预算年度, 其内容涉及绩效预算编制、绩效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目标、绩效评价过程、绩效评价结果及其运用等。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的可行性、预算建议和批复程序的合法性、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绩效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科学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预算部门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等;还应包括支出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绩效目标的偏离监督及其纠偏措施;预算执行进度的监督与控制;工程质量的监督与控制;预期产出或效果实现程度的监督、分析和处置;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审计和整改等。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的主体应该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 尤其是预算部门和项目单位。

摘要:文章探讨了甘肃省推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对改革涉及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 以期构建符合甘肃省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张丽华, 闻勇, 文娜, 孙亚刚等.“十二五”期间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难点与解决思路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 (9) .

国外地方财政资金管理体制研究 第10篇

一、美国地方财政资金管理体制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发达的联邦制国家, 采用分权制财政体制, 其政府体系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地方政府又分为一般性地方政府和特别区。一般性地方政府由县、自治市和镇组成, 特别区由专区和学区组成。各级政府之间并无隶属关系, 拥有各自的财政收入与支出范围, 权利和责任各自偏重又相互补充。

(一) 美国的国库管理制度

美国设有单独的国库机构:国库局。其主要的职责是掌管美国纸币的印刷和硬币的铸造和发行、政府黄金储备、联邦政府国债的管理。美国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 中央国库存款账户开立在央行, 账户金额基本保持在50亿美元左右;地方国库存款账户开立在几家大型商业银行, 即“税收与贷款账户”。

(二) 美国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

美国的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是一般性收入。一是税收。美国是一个分税制国家, 征收的主要税种是财产税, 辅之以销售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二是收费收入, 即居民使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费用, 如公用事业收费、停车计费、通行费、运输费。三是转移支付收入。由于地方政府承担了较多的事权, 仅凭本级收入很难维持政府的运作, 其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州和联邦政府的转移支付, 一般占地方政府总收入的37%。

地方政府的支出主要集中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主要包括初等和中等教育、图书馆、公共福利、医院、卫生、社会保险行业、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住房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有关公众利益的方面。

(三) 财政资金收支流程

美国所有财政资金的调度和运作都是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的。联邦、州、地方政府都建立了国库支付系统, 由财政部统一管理。财政部在各银行都有收入户和支出户, 纳税人在自己的开户行就可以方便实现缴库。财政部依据法定程序将资金从收入户划到支出户, 办理预算拨付。财政部和央行都可以通过银行网络动态监视收入变动情况。财政部40%的支出采用政府采购方式, 由财政部直接支付, 其他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

(四) 财政资金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1. 预算控制

美国的预算从编制到执行时间跨度大, 在编制、审批和执行过程中设计严格的流转程序, 严谨细致的授权, 经费超支或经费未花都是违法的, 若需调整, 必须由议会通过立法修正案。

2. 监督机制

(1) 内部监督。各级政府都有预算监督机构及监督委员会, 监督预算收支情况, 问责严密; (2) 外部监督。一是社会公众监督。预算的编制向公众公开, 允许公众质疑, 必要时, 公众可以参加听证会。预算执行过程也接受议会、公众的监督。二是审计监督。包括美国联邦审计署、注册会计师、以及支出控制中心等机构的监督。三是司法机构监督。

二、法国地方财政资金管理体制

法国是一个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其政府划分为中央、大区、省、市/镇政府四个层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监督权, 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负责。法国的国家结构与我国类似。

(一) 法国的国库管理制度

法国的国库设在财政部, 财政部下设国库司、公共会计司和税务总署, 分别负责国库法令、政策的制定、国库具体收支业务、税收政策和税种设置。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财政部在中央银行 (法兰西银行) 开设国库单一账户, 将所有政府现金资源集中于该账户统一管理, 同时设置国库分类账户, 用以记录政府资金变动和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 而实际付款过程则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处理。

(二) 法国地方财政收支状况

法国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包括两部分。一是地方税。法国作为一个分税制国家, 地方税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在大区和省级地方政府税收结构中, 间接税起决定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值税附加, 占整个税收缴款的40%以上, 市镇地方政府中直接税占据收入中的主要地位。二是财政拨款, 即转移支付。既包括中央政府给与的财政转移支付, 也包括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财政拨款包括专项拨款、补助拨款和基本建设拨款, 是法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般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5%左右。

地方财政支出包括文教卫生费、市政住宅、地方治安、社会福利支出、道路、行政管理经费和地方债务还本付息等。其中卫生保健项目占据地方政府总支出的20%,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支出占据35%。

(三) 中央银行办理地方财政资金收支流程

一般而言, 单位和个人可以持纳税单到税务部门直接缴纳, 也可以通过邮局将纳税单和支票寄给税务部门;地方自筹资金, 如水、电费等, 还可以委托银行扣款的方式向用户缴纳。税务部门审核纳税单和支票后, 汇缴公共会计, 由公共会计汇总、记账, 组织入库。各家商业银行不办理税款收缴业务。在向商品服务供应商支付款项时, 才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划出。划款程序:一是国库资金支出部门签订商品与服务合同;二是审核供应商发票, 计算应付资金金额;三是支出部门附上相关的凭证提出支付指令, 由公共会计师审核并签发指令;四是出纳署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由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供应商。

(四) 财政资金风险控制管理

1. 过程监督

法国每个大城市均设有一个总出纳, 领导30名左右的国内公共会计师, 公共会计师负责将库款数额和地方财政收支额逐日报总出纳, 总出纳每周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核对国库账目和金额, 账目核对一致后, 进行资金的上解、支拨。

2. 系统控制

法国的财政监督系统比较完备, 财政部每个司均有自己的监督系统, 从中央到地方财政也建立完备的国库信息体系, 能够及时发现国库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反应偷税、漏税等行为, 有效控制财政资金风险。

3. 监督体制

一是财政部派出财政监督官, 对中央各支部和大区财政进行监管。二是直属财政部的财政监察总署对部门领导下的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及国库司、预算司等账目和工作效率等进行监督;审计法院对公共会计师和公共支出决策人进行监督。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其政府划分为中央、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 (自治州、县、自治县) 、乡/镇四个层次,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使监督和管理权, 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负责。

(一) 我国的国库管理制度

我国国库设在中央银行, 国库机构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国库”设立, 未设人民银行的地方在商业银行设国库经收处。人民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经理国库职责, 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库, 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 基本职责是办理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

(二) 优化我国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的建议

2014年8月3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四次审议, 讨论通过了新的《预算法》, 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更加清晰和明确, 也明确提出预算公开, 接受人民的监督。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经验, 我国的地方财政资金管理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1. 根据事权划分财权

国外财政资金管理最为成功的做法之一, 即财权的划分以事权为基础。凡是与国家利益有关的事务, 如国防、外交、国债等权限属于中央;与当地居民利益有关的事务, 如基础教育、社会服务、治安、消防等权限属于地方政府;与国家利益有关的, 但必须由地方政府实施的, 事权仍归中央, 中央通过派驻地方的机构进行执行和监督, 采用这三种方式行使事权, 并根据相应的事权划分财权, 决定全国性的重要收支属于中央, 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收支属于地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司其职, 充分履行法定职能, 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平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国家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国防、社会文教、行政管理等投资性支出,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并不清晰, 缺乏法律的明确界定和保障, 造成地方政府对中央过多的依赖。

2. 采用分税制确保地方财政稳定的收入来源

分税制的特征是按税种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 虽然各国的地方税弹性小、税额少, 但是都以法定形式保证地方政府对地方税拥有一定的管理权, 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稳定的来源, 有利于分清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范围。我国也实行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 但是地区收入的划分和税收的共享分成比例并不完全合理, 仍需要改进。

3. 监督体制

美国和法国都有一个强大的资金风险监督体系, 包括议会、政府、司法机关等机构的监督, 民众的监督以及信息化系统的监督。我国的财政资金风险监督机构有财政部监督监察局、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地方财政的监督机构和派出机构, 以及人民银行内部检查等, 主要侧重于事后监督。目前, 要加强事前和事中的监督检查力度, 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接受人民的监督, 经得起人民的质询, 回答得了群众的疑问, 努力实现“阳光财政”。

4. 信息化系统

我国的国库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建设, 努力实现电子缴税、电子化的会计核算和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但值得学习的是国外银行的网络动态监视系统和财政监督系统, 侧重事中监督过程, 每日自动检测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 有利于规避资金风险。

摘要: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有效履职的基础, 其资金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大小和发挥程度。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发达的联邦制国家, 法国的国家结构与我国类似, 因此, 详细分析了美国和法国的地方财政收支管理体制和风险控制措施, 并对我国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提出建议。

财政资金管理三利器 第11篇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财政部近年来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切实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各项改革。财政资金管理总体上规范有序,但部分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内部监督乏力等问题。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有“夯实基础、顶层设计、严格监管”三个层级。

规范各类账户管理

加强财政专户管理。2000年我国财政国库改革启动,其目标是建立现代国库制度,但是受当时条件所限,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时,采取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过渡做法。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开立国库单一账户的同时,还在商业银行开设收入汇缴账户、财政专户、支付零余额账户等过渡性账户。在近些年的实践中,财政专户暴露出数量庞大、多头开立、管理不规范等严重问题,成为腐败多发地带,有些财政部门甚至利用财政专户随意调控预算收支进度、截留挤占上级收入、制造虚假收支信息、违规坐支、退付预算资金、违规更正与调库、为商业银行拉存款等,江苏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张美芳案即是典型案例,必须严格规范财政专户管理。2011年财政部曾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做好地方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财政专户开立、变更、撤销等审批管理程序,将财政专户统一转归财政国库机构管理,明确相关业务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制定国库与财政专户之间资金调度、资金运行内控管理、档案资料保管以及定期检查报告等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财政专户管理的长效机制。

加强部门和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各级预算部门和单位银行账户也是需要规范管理的重点领域,这些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的银行账户,严重威胁着财政资金的安全。有的预算部门和单位将财政性资金转为定期存款、理财产品或为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信用担保进行牟利;有的预算部门和单位将所需资金化整为零,分次从国库支付中心转拨到银行账户;有的预算部门和单位让下属单位代存代管资金,银行账户成为单位的“小金库”。要严格规范管理预算部门和单位的银行账户,进一步清理撤销不符合规定设置的账户。此外,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批和控制预算部门和单位银行账户的设置,并加强对部门银行账户的监控,完善账户日常审批管理制度和年检制度,强化监督检查。

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数据处理在财政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构成了财政业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财政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财政管理工作中要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完善信息系统控制体系,建立以总账为核心,包含指标、计划、资金收付、账务等的全流程控制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收支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实现资金收付各环节之间有效制衡,提高资金运行安全性和透明度。

完善资金收付制度

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截至2012年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推进,初步建立起适应公共财政发展要求的现代国库管理体系,其对财政资金管理的成效日益显现。国库执行机构设置的实有资金账户,变更为财政零余额账户。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也随之建立。以财政部为例,目前财政部可以对中央本级约15000个基层预算单位的每一笔支出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对账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内部有关机构之间,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各级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国库、财政专户开户银行之间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对账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内部预算、国库机构分别与业务管理机构核对预算指标和资金账;上下级财政部门要核对资金往来账;财政部门要与本级各预算单位核对预算指标和资金账;与同级人民银行国库核对资金账,与财政专户开户银行通过后台对账的方式核对专户资金账,有条件的地方要与开户银行的上级单位核对专户余额账,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推动部门和单位加快构建财政资金管理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排查财政资金管理风险点,科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动态防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内设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的工作沟通,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业务主体间信息沟通便捷顺畅、实时共享,确保内部监督全覆盖,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

强化预算编制、执行和公开。财政部门应细化和规范预算编制,全面反映本地区预算收支情况,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将年初预算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加强项目库建设,对项目预算进行滚动管理。财政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除确需采用项目法分配的以外,都应采用因素法分配,并进一步做好预算执行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加快预算执行等有效措施,减少财政结转和结余资金规模。通过清理、调整、收回等手段,加强对结转结余资金的管理。进一步推动预算公开。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收支预决算,各部门要主动公开本部门的部门预决算,并进一步细化和扩大公开的内容,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监管效能与惩处并举

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管效能。用款单位在财政资金使用环节存在的种种不规范问题,与当前财政部门总体基础管理薄弱,监管能力不强,缺乏有效跟踪监控有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财政监察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以“大监督”理念为指导,把监督涵盖财政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管理的全过程,提升财政部门执法权威。此外,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单位的指导。财政部门在下拨资金时不能“一拨了之”,应将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规定告知项目单位,并定期监控企业资金到位状况、项目建设情况及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预警,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财政资金管理中的各类问题长期存在,屡禁不止,与处理处罚弱,违规成本低,责任追究不到位密切相关。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直接责任者的处罚力度。在现有责任追究和移送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违规单位黑名单制度,将存在虚报套取、挤占挪用等严重违规行为的单位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时期内,暂停其所有项目资金申报,加大其违规成本。对公然侵占财政资金、伪造文书票据等恶劣行为的责任人员,移送司法追究其刑责,维护财政管理最基本的严肃性。要明确主管部门的责任。对审核把关不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存在通同作假行为的,追究有关负责人党纪、政纪责任。要严厉打击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协助项目申报单位弄虚作假的行为,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银行出具虚假材料等行为。要加大违规行为的公开曝光力度,形成社会舆论压力,提高监督的震慑力。

(作者供职于财政部)

财政管理体制 第12篇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对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全面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做出了重要部署,是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应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带来的许多新问题,也是解决现行财政支出政策“碎片化”、不可持续等问题的良药,是我国财政收支管理的战略性转型。

中期财政规划是指财政部门会同政府各部门在分析预测未来3至5年重大财政收支情况,研究明确规划期内重大改革、政策和项目预期目标、运行机制和评价办法的基础上,编制形成的跨年度财政收支方案。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能够进一步增强预算约束力,推进预算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科学预测财政收支。做好财政中期规划管理,财政部门要不断提高预测能力,随时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财政收支做出准确的预测,这是实行中期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基础。做好财政中期规划管理,要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和大数据等方法,对宏观经济运行、财政收支变化及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判断,以更好地服务于中长期规划工作。第一步是要科学准确地预测中期财政收入。对中期财政收入的预测,要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基础,建立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科学模型,同时做好动态调整和实时跟踪,以取得可信的财政收入预测数据。第二步,要预测实现中期财政政策目标所需要的财政支出规模,通过建立动态的财政支出体系和财政支出限额机制,确保支出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是注重财政可持续性。做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必须注重短期与中长期的财政政策和财政收支相协调。一方面要建立滚动预算管理机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宏观调控目标,在周期内合理确定财政支出和结构,以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通过提供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表等多方面的政府财务信息,发挥对政府预算执行的长效约束效应。强调财政可持续性,要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夯实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制度基础。通过全口径绩效预算管理,将政府各类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中期绩效预算管理,在中期预算框架下根据经济和财政状况对预算进行调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确保预算完整性。

上一篇:可信性评价下一篇:湖南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