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版论文范文

2024-07-11

未来出版论文范文(精选10篇)

未来出版论文 第1篇

一、苏区的出版业整体面貌

帅雨发《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工作的启示与思考》梳理了4条苏区新闻出版工作的成功经验: (1) 明确的方针和任务; (2) 依靠群众办报; (3) 精简的新闻出版体制和经营机制; (4) 体现市场经济特点的经营方式。这项研究在史料翔实的基础上有了明确的归纳, 可对当前的新闻出版工作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帅雨发《瑞金苏区出版工作纪实》认为中央出版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新闻出版机构, 它具有突出的工作地位、精简的新闻出版体制、明确的工作任务、灵活的经营方式等特征。

毛赣萍《苏区出版业管窥》论述了苏区出版业的文化底蕴、苏区出版业的兴衰、苏区出版物的内容与特点、苏区出版业研究的现实意义, 认为苏区出版物的品种主要有“布告、宣言、传单、标语、简报、文件、壁报、书籍、教材、译著、报纸、期刊”等, 内容则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所有领域, 其特点有“鲜明的阶级性, 明确的目的性, 鲜活的新闻性, 极强的针对性”等四个方面。

毛赣萍《简述中央苏区出版业》认为, 红色政权下的苏区出版业颇具规模的出版系统和网络, 出版了品种多、内容丰富的出版物, 而且有与日俱增的发行量;其发展迅猛的原因在于党和毛泽东对出版业的重视。

周建华《论中央苏区的新闻报刊》认为, 中央苏区出版发行的新闻报刊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 在全体新闻报刊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充分发挥了红色报刊的巨大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人们革命的思想理论, 是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要喉舌, 是鼓舞党和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记录, 是支持革命战争和红色政权的坚强卫士”等四个方面。

唐群、徐恒亮《中央苏区书报刊发行体系及特征》认为, 中央苏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成立了《红色中华》报社、《青年实话》报社、《红星报》社、红色中华“新闻台”等新闻媒体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局、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出版科等出版机构, 发行了《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报刊, 出版了大量书籍, 这些书报刊对党在中央苏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还分析了中央苏区书报刊发行体系的特征, 即“重视广告宣传, 以官方发行为主, 针对性很强”。

二、苏区的报刊业

杨敏《江西苏区报刊通讯员网的建设》认为, 各级党组织重视和支持报刊通讯员队伍建设, 各级报刊编辑部本身亦重视通讯员网的建设, 设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采取措施培养通讯员, 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和写作水平并制定通讯员条例, 以稳定通讯员队伍, 这是江西各苏区报刊业能如此欣欣向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尚通《川陕苏区报刊文献、石刻标语的作用、现状及保护》认为川陕苏区的报刊文献和石刻标语在历史上的作用功不可没,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这些文物的现状令人担忧, 其保护、抢救工作迫在眉睫;文章评价了川陕苏区革命文物的历史作用,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并就如何收集、开发、保护文物工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陈青娇等人撰写的《中央苏区报刊研究》从报刊创刊年度分布、报刊系统分布以及报刊类别分布等方面展开分析, 并对中央苏区出版的155种报刊进行统计分析, 认为它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初兴阶段 (1927年~1930年) 和发展阶段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1931年~1934年) , 它由“中央报刊系统、省级报刊系统、特委报刊系统、县级报刊系统”等4个不同等级的报刊子系统所组成, 而且以政治、军事和社会科学总论类的报刊为主。

邓春玉、龙小玲《江西苏区报刊变化探讨》以江西苏区出版的220种报刊为依据, 对江西苏区报刊的名称、出版机构、出版周期、刊期、开本、印刷形式、停刊、复刊与终刊等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 认为它主要表现为“报刊更名, 出版机构变化, 出版周期变化, 刊期变化, 开本变化, 印刷形式变化, 停刊又复刊, 终刊”等七个方面, 从而开辟了纵向观察苏区报刊变化的理论新方向。

陈青娇《湘赣苏区报刊研究》认为湘赣苏区报刊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初兴阶段 (1930年) 和发展阶段 (1931年~1934年) , 它由省级报刊系统、特委报刊系统、县级报刊系统等三方面组成, 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是其特征之一, 其特色有“报刊的宣传与革命战争紧密联系;文章短小精悍, 通俗易懂;刊物开本小型, 大都是32开本和64开本, 易携带保管;限于当时印刷设备、经费、发行等条件, 大多刊物印刷的数量较少”等方面。

马一凡《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认为从1929年到1935年, 在江西苏区先后出版的报纸、刊物约有200种, 其中《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斗争》是江西苏区的四大报刊, 它们的最高发行量曾达到12万份。文章对这四大报刊的具体出版发行情况进行了纵向扫描与横向归纳, 对于丰富苏区报刊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三、苏区的图书业

彭家璋等人的《江西苏区图书出版物研究》对江西苏区出版的542种图书的年度分布、系统分布、类别分布以及各根据地图书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认为它们分布在76家出版部门, 由不同等级的若干图书出版系统组成, 即中央一级图书出版系统、苏区地方图书出版系统、专业部门图书出版系统、军事部门图书出版系统, 它们大致分为“马列主义著作、毛泽东著作、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会建设、共青团建设、政治理论读物、法制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医药卫生”等13类。这些统计分类工作能为后续研究带来查找和取证的便利, 为继续探究苏区图书出版物的整体面貌和具体风貌提供了宏观视野。

彭家璋等人的《江西苏区图书出版物特色初探》认为从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 到1937年6月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为止, 江西苏区时期共出版红色图书500多种, 这一历史时期编印出版的红色图书根据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在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革命战争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体现了苏维埃革命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

彭家璋等人的《江西苏区时期红军图书出版物述评》对江西苏区红军出版的168种图书的年度分布、出版部门分布、类别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认为它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初兴阶段 (1929年~1930年) 和发展阶段 (1931年~1934年) ”, 并可分为“马列主义著作、毛泽东著作、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政治理论读物、法制建设、军事建设、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医药卫生”等10类。

曾文君的《从中央苏区红色图书看苏区精神》阐述了苏区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央苏区红色图书在宣传求真务实、执政为民、争创第一、廉洁自律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阐发了反对“本本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执政为民宗旨观念, 创造“第一等的工作”的开拓精神等苏区精神的现代意义。

四、苏区的第一个出版机构或报刊

构—是中建成书局大红为苏局的区出之间闽西“单标语究提

纸:

党领报纸它面它在

作第毛泽的传提供

开研定的掘来严帆向东容复

研究, 应该从“考古发现、田野调查、新闻出版事业史、因果分析、当代意义”等方面展开探讨, 开拓苏区出版事业研究的新境界。

未来新技术出版业的10个关键词 第2篇

未来新技术出版业的10个关键词

本届国际出版论坛的主题是“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出版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其冲到了不进则退的`风口浪尖上.从有利的方面讲,新技术增强了传统出版业的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出版业借助于数字、网络和通讯等新技术手段,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营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二是数字出版、网络营销、按需印刷等新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瓶颈,拓宽了传统出版业的市场空间和赢利渠道,一种基于网络出版的新型商业模式已经形成,并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 者:邓晶晶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图书评论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BOOK REVIEW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出版的未来趋势 第3篇

于是朋友问我:“出版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我感觉这个问题太大,不是很好阐述,不妨拆解开来,从出版具体模式的变化到出版的实质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在我看来,现在的出版主要存在着三个层进的问题,一是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之争;一是出版的版权和分享的界限不明;最后一个问题是出版提供的是什么,也就是出版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出版模式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在中国,纸质出版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从造纸术、印刷术发明到21世纪之前的漫长时间里,出版几乎就等同于纸质出版,出版的载体就是“书”。21世纪网络在中国发展迅速,出版的模式开始发生变化,纸质出版不再是唯一的出版模式,数字化出版在慢慢崛起,纸质书出版吃独食的时代正在慢慢消失,于是有许多传统出版的人开始恐慌,因为有人来分这个本只属于自己的蛋糕了,甚至有人预计2018年纸质出版将消失。

在我看来,出版模式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对于传统出版盲目的乐观和悲观都是没有道理的。出版必将会细化,拆分。出版的未来也会像汽车这个行业一样,有人专门做轮胎,有人做整车。

展望未来就必须得立足现在,如果说某种出版形式生存不下去了,那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了。出版创新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做一个简要的优缺点的分析。

纸质图书出版的缺点是出版链条长,生产成本高。而且纸张本身的生产就需要砍伐树木,对于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轻便、价格便宜,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纸和墨的简单搭配方式使它比较稳定。你可以带一本书在旅途中看,也可以在床上斜卧着读。

数字化出版包括电纸书、电子书、PC终端设备、手机等形式。数字出版的形式会越拉越多。下面我针对电纸书、电子书、手机阅读进行简要的分析:

电纸书是一种依靠电子终端设备的新型书籍出版模式。换言之,它的核心还是“书”,是依靠技术实现便捷的、大容量存储的书籍集合。它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书籍的集合,节省了空间。但是它始终还是附属于传统书籍样式的。换言之,它并没有摆脱传统图书的出版模式,只是把书籍形式从纸质转变为了机器模式而已。

电子书是依靠电脑或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阅读媒介物。我们的阅读依附在电脑、网络这两个前提之下,你要阅读一本书,需要能有电脑,能上网。也许你说我可以直接在电脑上阅读,但是你阅读的资源起初发源地是网络,你总需要先下载阅读或者上网阅读。

手机作为阅读的载体具有便携的特点,阅读功能实际上是捆绑在通讯功能上来实现的,但是手机很可能成为一种阶段性阅读产品,换句话说也许会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再用手机了,就像人们抛弃BB机那样,这种阅读的功能也就在这个设备上消失了。

数字出版具有传播快,轻便、新潮等优点,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它们都具有附属性和不稳定性,举个例子,电子书是依附于电脑和网络的,电纸书是电子阅读器和传统图书之间折中的非驴非马的东西。拔掉网线,关上电脑,阅读的内容就消失了。无论未来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占据统治地位,电纸书必将有经历尴尬地位的一个阶段。 数字出版目前多是停留在技术出版的阶段,基本的思路都是在一款机器上看书。但是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非得采用这种阅读方式,这种技术层面的阅读方式和图书比起来优势并不那么明显。

我感觉数字化出版的趋势是大的方向,但是电子书、电纸书、阅读器等形式很可能只是阶段性产品和过渡产品。未来出版的纸张的替代品是什么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出版方式的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

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我认为二者并不一定是矛盾的,也许二者可以共存。在未来,传统出版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就是生存下去的依据。目前的出版处于“渠道为王”的阶段,未来必将是“内容为王”。

现在数字化出版之所以没有超越传统出版,并非是因为数字化出版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这么简单,它还有版权等一系列问题还未解决,也缺乏一个衡量的标准。这必将延缓了数字化出版的进程。我也并不认为传统出版会短时间内消失,因为数字化出版目前是建立在模仿“书”这种传统模式上的,它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深入的东西。纸质书也许会走“珍藏”的阶段,就像古董一样。或许某一天在数字出版时代,再卖纸质书这个“古董”又是一个时尚的行为。

许多人有意无意地总把自己置于纸质出版的位置上,甚至会抵制数字化出版。我感觉这是一种封闭的观念在作祟,没有必要而且显得可笑。在我看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不应是从事出版的两个人群,而应该是一个人群的两种想法。

数字出版是一个趋势,但它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提供了一种新兴的出版形式。我们要做的不是排斥,而是积极地参与进来,推动出版的发展和创新。

版权和分享的界限不明制约出版发展

在我看来,现在中国的出版在两个问题上做得不够:一个是版权保护得不够;一个是分享得不够。第一个问题大家一直在努力,后一个问题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两方面做得不好的原因有时恰恰是因为分不清“版权”和“分享”的界限。

先说版权,版权的保护好像一直都在进行,各国有不同的版权保护的法律。我国一直致力于打击盗版图书,但是盗版图书却仍旧猖獗。在我看来,这并非因为打击盗版活动不彻底,而是因为图书的版权保护有时具有封闭性,而盗版书却是绝对开放的,它在传播方面更有优势。拒绝盗版在中国似乎是个无法解开的难题。在我看来与其拒绝,不如“分享”一部分。是不是每个人都爱买盗版呢?有人买盗版说明没有买正版的需要,没有需要就产生不了购买行为。

版权保护的是出版者的利益,读者不会在意这些,他们在意的是: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阅读方式。盗版书提供的传播和分享方面比正版书好,它提供的是物超所值的阅读。人们看重的正是这种物超所值的阅读方式,要想消灭盗版图书,关键是正版书要多提供一些分享的内容,消灭盗版书物超所值的这种阅读方式的优势。

传统出版传播慢,但更容易保护作者的权益;数字化出版一方面容易传播和“分享”,一方面版权保护方面更难以操作。

相对版权来说,现在的图书常常忽略“分享”的部分,倒是电子书考虑到这点,先让读者享受一段的阅读,然后再收费阅读。这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却有一定的“分享”精神。“分享”将是未来图书的一个趋势,别人先享受了,才会掏钱。这就像购买水果一样,得先尝尝再买。我们如果拒绝读者“尝”,那人家也可以拒绝“买”。

什么部分读者可以分享,媒体可以传播?什么部分要注重保护版权?版权和分享是有一定交集的。版权和分享的界限不明直接影响出版的发展。保护版权,提供分享,两者的界限是出版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出版提供的是阅读,目的是文化传播

出版的未来是只有出版人才关注的小众话题,大的话题是出版提供的是什么?出版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在我看来,出版提供的是一种阅读,出版的实质意义是文化的传播。

现在出版界都停留在一种表面的竞争中,注重的是浅层次的出版介质的竞争。出版是需要用内容划分,而不是靠出版介质划分的。无论采用哪种出版介质,内容的阅读都是最关键的。汉王电纸书的技术是一流的,提供了最佳阅读方式的技术支持,但最缺乏的是内容提供者。盛大文学是内容资源的丰厚享有者,缺乏的是如何提供一种好的阅读方式。内容资源和阅读方式的融合是出版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

站在出版之外看,无论是图书,还是手机阅读、PC阅读或者阅读器不同的是出版媒介,相同的都是“阅读”。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数字化出版和传统出版之争是只是阅读多元化的表现。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书籍的外在形式从骨头、金属器皿到竹简、帛书,再到后来的纸质图书、数字出版模式。你会发现许多出版的具体样式消失了,而无论哪种形式都做到了传承文化,阅读媒介的生存标准就是“谁更适合更好的阅读,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谁就保留了下来。”这也是出版一直可以延续下来的依据。出版一直担当着文化传播的使命,这些具体的出版模式都是在检验哪种方式更适合文化和文明的传播。

台湾出版人郝明义先生,一直在大力推广阅读,卖书是小境界,推广阅读是大境界,让书这种产品都附着在阅读这种大需求下的具体需求,财源必然滚滚而来。盈利是次要的,阅读和文化传播才是出版的真正意义。

出版要把握的是“需求”,而读者需求的实质是“阅读”,而“阅读”是需要“分享”的。

有些人说读者不爱读书了,实际上不是不阅读,而是不买书。不设置座椅的书店应该感谢读者能站着把书读完。一定要明白我们无法让每一位读过书的读者都买书,这样也太贪心了,这中间有个概率问题。我们需要一些“分享”精神。

关于“分享阅读”许多书店做得不错。原来我总是不理解许多书店设置椅子的道理,那样读者岂不是不买书只看书了吗?实际上我们忽略了许多读者是看过以后喜欢才买书的。当然你可以不设置椅子,那是你的理念,但是有的时候没有椅子读者驻足的时间会更短。读者实际上是可以得到免费阅读的,比如去图书馆。当然你要是想让消费者消费,你可以换一种更温馨的方式,比如在书店里设置一个咖啡馆或者饭馆。这实际上是在满足人们“阅读欲望”的同时,又勾起了人们的“食欲”。实际上在阅读环境和服务上做得出色一样可以吸引读者。

未来出版论文 第4篇

在百度百科上检索“Twitter”的定义, 基本包含以下定义: (1) 通过“#内容@”的形式可以让用户直接给对方发送信息, 同时别人也能看到和转发这条消息, 并能由加关注成为粉丝实现一次性订阅许多用户的消息。 (2) 如果一个词或者是一个话题, 当它被提及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标签的时候, 就会成为一个热词而进入趋势列表, 能帮助人们了解最新、最感兴趣和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甚至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构想学术Twitter的前景

通过网络平台, 各个线路连接而成系统, 节点之间传播与交流, 连接分散于各处的信息系统, 使所有资源能够为需要它们的人所共享, 人们得以克服地理位置的局限而协同工作。大数据时代, 计算机惊人的计算功能和数据存储、处理能力, 使得这种全新的被普通人广泛使用的传播媒体, 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窗口, 其使用之方便、传播的信息量之大, 是以往任何时候任何手段无法比拟的。网络的环境与平台赋予人们更多的权利, 鼓励和激励人们参与、创新和讨论, 从技术上提供了一种学术民主的可能性。其最诱人之处在于简单快捷的互动性, 每个来参与学术论争和发言的主体都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可以是读者、专家, 也可以是作者。它变成一种多向性媒介, 基于其区别于别的媒介模式的特殊性, 其传播模式也不是一点对多点, 而是多点对多点。

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和学术生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巨大系统, 其中专家与作者、作者与编辑、编辑与期刊、期刊与数据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未来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环境下, 合作与协同成为主要的工作模式, 而未来数字出版发展必须适应这种模式。另外, 结合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未来发展, 学术出版之路必将会编营分离, 结合出版模式的转变 (纸质出版—数字出版) , 将分散瓦解传统的学术交流与出版模式和结构, 在变化面前, 我们应该鼓足信心, 接受并适应它, 而不是焦虑和手足无措。学术出版应是从信息时代逐步发展到数据时代的过渡时期, 马云在论述二者的区别时讲:“信息的出发点是我认为我比别人聪明, 数据的出发点是认为别人比我聪明;信息是你拿到数据编辑以后给别人, 而数据是你搜集数据以后交给比你更聪明的人去处理。” (1)

学术Twitter可以方便人们在特定的网站上讨论专业的、最新的、学术性理论性强的、更富创新和能代表学术发展及前沿的话题。而关于话题的具体论证可以点击进入下一个子链接。增加和完善学术关键词的功能, 像筛选热词那样, 其过程将更贴合大数据分析的需要, 而且对阅读者的爱好和兴趣定位将更精准。中国知网Cnki的个性化定制功能已经彰显。

三、“微出版”的提出

Twitter平台如果真与数字出版联系起来, 应该不算真正的数字出版, 或者说不属于现阶段的数字出版定义, 确切地说应该定义为“微出版”。一直以来, Twitter平台的交往功能可以说被严重低估了, 到目前为止尚未引起官方的重视。网络行为的扩展改变了我们的学术出版模式, 使得原来分等级的纵向审稿制度变得自由、平等;分中心的学科变得更加交叉, 加强了彼此间更加有益的渗透和学习, 既抵制了头疼的关系稿、特权稿, 又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而且基于其公开的功能, 更便于接受监督和利于评价的公正。

微出版还有一个更加美妙的功能, 就是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容易无限复制和长久保存, 更便于人们按照自我的趣味和要求, 去选择和个性化定制, 掌握全新的学习手段, 其多维的网络连接亦有助于突破线性的思维方式, “纲举目张”。他们可以组成和建立自己的圈子和社区, 找到可以归属的家园。在评价方面, 对网络平台的点击率、点赞率、跟帖等数据的统计计算相信应该比基于单纯文献计量学的学术评价更加精准和有意义。

四、相比传统出版的优势

网络带给我们的传播无限扩大的可能性、民主性和格局突破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或者信息与实践本身可能是零距离。“微出版”通过链接视频和语音等, 使得科研变得更诚实逼真, 使得学术求真过程接受公开评价的考验。比起传统出版, “微出版”的独特之处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 效率高、成本低, 绿色生态; (2) 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 根据趣味和身份及分享的趋同, 将更容易帮助人们形成虚拟社区。 (3) 出版的格局 (下转第41页) (上接第39页) 变化从由某些或者某家机构支离破碎的多学科出版到有大众网络互动的生态分科出版格局, 当然掌握内容提供源的编辑筛选加工责任和技术提供方的技术维护责任会更大更复杂。“微出版”在传播的自由性、时效性、多元性、交叉互补性方面显然比传统出版更具有优势, 甚至可能成为学术论坛和学科发展的集散地, 更有助于学术科研思想的发展, 及时对生产创新、体制创新提出指导, 从而促进科研进步、生产力发展和管理创新。

五、编辑角色转变

选择的自由必然伴随选择的焦虑。学术话语权力的牌局重新洗牌而形成新的学术传播环境, 从而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 谁来规定个体话语的理性尺度?诚然, 在网络传播的背景下, 势必展开言论竞争和监督。竞争和监督有助于言论不会长时间地远离真相, 而是保持在一定的幅度内, 而个人的成长和学习也会得到不断地修正和调整, 其结果就是为学术民主提供思想基础。

编辑是否独具慧眼, 是否是优秀的守门员和“把关人”?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相关素质方面都对编辑这一群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是学术编辑发挥自身学科、编辑优势的地方了。传统出版模式强制性的让你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 让你什么时候知道就什么时候知道, 让你知道多少就知道多少;而“微出版”让编辑角色从台前的决定者逐渐过渡到幕后的管理员。而关于“未来‘编辑’是否会消亡”这一命题的论证则不证自明。

学术“微出版”的提出, 源起近似于一种大数据思维。所谓大数据思维, 就是一种意识, 认为公开的数据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相信这一新生事物通过技术和服务的不断纠正修改直至成熟, 将学术OA出版与网络twitter科学组合, 未来将为学术科研更加自由、评价更加公正提供一个科学共鸣的平台;在为单个个体提供更大的群体环境的基础上, 对出版的对象——阅读者掌握全新的学习手段、了解最新成果和前沿发展, 提供阅读兴趣和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和创新性服务成为可能, 使得学术共同体既在各自的社区有自己的语言、思维方式又突破线性思维, 更便于跨越壁垒, 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和学际交往共进。

注释

民营出版未来发展猜想 第5篇

在出版业风起云涌的变幻中,民营出版却似乎越来越被边缘化,得不到合法的地位、资金少、图书品种少、回款慢、周转难等一系列问题使民营出版处境艰难。而 “畅销书九成出自民营出版”的成绩让我们不得不对民营出版的英雄们致敬,民营出版一直在为生存不断进行探索。

目前民营出版成功的探索模式大体有四种:

①归附出版集团,扩大出版实力。比如路金波的万榕归于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张小波的共和联动归于凤凰出版集团,改名为凤凰联动。出版集团化是应对国外出版集团竞争的必然选择,它的优势在于规模化、资金雄厚,但是按地域划分的模式多少也体现了局限性和不合理性。比如宁夏出版集团的实力是无法和北方联合出版传媒相比肩的。民营出版归附大的集团,优点在于有了大笔的资金支持,可以扩大图书品种;缺点在于极有可能丧失民营出版本身的灵活性和活力。

②吸引风险投资,保持自身独立性。这样的代表是沈浩波的磨铁。磨铁一直是出版圈里畅销书的制造者,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吸引外部投资是磨铁的一种良好方式。吸引风险投资,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是这样有利于保持民营出版自身的独立性。

③外来资本投资出版,建立多种盈利模式。这方面的代表是盛大文学。盛大文学是盛大进军出版的产物。盛大文学属于民营公司,它同时拥有线上、线下、无线三种方式的出版模式。线上的有盛大文学先后收购的起点中文网、潇湘书院、榕树下、晋江文学网等,线下的有华文天下、聚星天华、聚石文华。无线的有盛大无线公司等。盛大文学不仅仅是一家网络文学公司,它的野心是建立版权帝国,从而为自己的游戏、影视、旅游提供给资源。盛大文学充当的角色更多不是一个出版中心,而是资源站。当手持阅读器遭遇版权危机的时刻,盛大文学无疑是汉王等公司的最佳合作者。

④引进先进理念,靠单品种取胜。这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是华楠和吴又联手的读客公司。读客公司成立较晚,在2006年成立,但是读客公司却创造了《藏地密码》、《黑道风云30年》等大量畅销书,原因在于读客公司把广告思维引进了出版业,使出版传统的思维得以打破。读客的定位很准,不追求所谓的高雅,图书定位在通俗读物上,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做金字塔的塔底”。读客不做大,只做小。读客公司的人并不多,他们的策略是做一本书像一本书,不服气的同行讥讽也好,不屑也罢。读客成为了图书单品之王,它让我们看到:大的并不一定好,小的不一定不好,关键还在于你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实际上民营出版的洗牌一直在进行,民营出版最终也将进入深度调整期。众所周知,传统出版的链条很长,从前期的市场调研、选题策划、图书编辑到后期的印刷成书、营销、发行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在这方面,民营出版无疑和出版集团是无法匹敌的,民营出版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和出版集团相比,民营出版没有整体的优势,那么可以把握局部的优势。在我看来,民营出版的优势不在整体性,而在精确性。

出版的整合和拆分是两大趋势,出版集团化出版资源在整合,出版内部在不断分工、细化和拆分。在我看来,现在的出版业还不够发达,因为出版链条拆解的还不够细。出版业最终将要像汽车业一样,有人只做轮胎,有人只做发动机,有人做整车。出版业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些细分的部分,比如开卷做的就只是图书的市场调查,设计工作只做图书的版式和封面。做整车的不一定比做发动机的赚钱,做轮胎的技术性不高,但也不一定比做发动机少赚。小的民营出版实际上可以放弃做“整车”的观念,可以找到自己最有竞争力的领域。

我预测,未来十年,小的民营出版至少将有这么几个发展方向:①出版市场调查公司,②出版策划公司,③图书设计公司,④出版营销公司,⑤出版发行公司,⑥数字版权公司,⑦出版经纪人,⑧ 出版经理人……

出版市场调查公司将打破目前开卷一枝独秀的格局,出版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数据不只来自于新华书店,它将使调查对象扩展到民营书店和网络书店,甚至更广的领域,数据也将更精确,除了图书销量数据之外,出版市场调查公司将出具更详细的分析报告和预测报告,以及同类书的走势等。

出版策划公司将成为出版的一个核心部分,未来好的出版策划公司将靠自己的创意和出版机构合作,提供良好的策划案,策划将变得更专业,更具差异化。出版策划公司一开始也许将比较艰难,因为标准不好制订,但是出版总归要迈出这一步,同时出版策划公司也将慢慢变得不可替代。

图书设计公司现在本就存在,它做的也大多是技术活,但是在封面的设计上,好的创意也是竞争的核心部分。图书设计公司的优势在于容易操作,容易界定工作成效。图书设计公司也将慢慢由技术工种向创意产业转型。未来,图书设计师也将成为一个令人尊重且收益丰厚的角色。

出版营销公司将引进出版之外的先进的理念和操作手段,比如出版机构可能和PR合作,PR在一定时间内在各个媒体上将要达到什么效果,出版机构将清晰可见。根据不同的媒体覆盖量,建立不同的价格档次。出版营销公司是最佳营销方案制订者,它的精髓在于让图书或者其他出版物能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读者的视野中,同时使出版机构快速获利。

中国图书市场的渠道是各自为王,一个出版机构建立一个渠道,渠道分散,费时费力,难以使图书到达读者面前。建立一个统一的中盘,或者是只做中盘的几个公司,为出版机构提供便利将是前途无限的,这也为小的民营出版不必自己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而费神,而是专心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提供了可能。统一的销售渠道的建立,将是非常难的事,但是也并非没有可能,总有人会迈出这一步。

数字版权公司,将是数字出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版权提供者或者中转站,它的功能是为数字出版提供图书资源,它将实现双向传输,从图书到数字出版物,从数字出版物到图书。数字版权公司可能是一些文学网站,也可能只是版权代理商。

出版经纪人,是指图书作者的经纪人,这种经纪人未来十年将像娱乐明星的经纪人一样遍地都是。出版经纪人的职责是和出版机构为作者争取权利,谈定出版价码,为图书的传播和营销制订方案,监督出版机构是否对作者侵权,甚至可以为作者进行危机公关。出版经纪人在中国还没有出现是因为图书作者大多收益不高,收益不高体现在作者对图书本身的价值和价值划分不够明晰,出版经纪人的角色将使作者可以避开不必要的活动,避免自己的权益受损。

出版经理人和现在的出版机构的领导不是一个概念,出版经理人将是这个行业里的畅销书制造者和得到认同的出版人来担当。出版经理人将是现在企业CEO的角色,能统领一切,这样的人才在未来将是价值无限。

对高校出版社未来发展方向的浅见 第6篇

一、最好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资源平台建设

前几年, 很多高校出版社走在数字出版前端, 野心勃勃地投入了很多大而全、小而全的资源平台建设中去, 结果收效不佳。事实上, 用户对于资源平台的一个基本期望就是资源要全、服务要好。一个出版社可以将自己所有的教材网络资源展示在平台上, 但是对于一个学校或院系而言, 资源并不全面。另外, 高校出版社的资源优势并非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 将自己的有限资源用于平台建设, 其实是将自己的短处置于用户眼前。适合进行资源平台建设的, 如网络电商, 因为他们本身并不生产资源, 而是聚合资源, 并通过自身的网络门户将资源呈现出去;还有供用户生成内容 (UCG) 的网站, 比如豆瓣, 网站自己本身并不生产资料, 而是通过友好的界面和优良的设计以及推荐算法, 鼓励用户自己创造内容。而如果高校出版社拿自己辛辛苦苦生产的资源投入到自己并不成熟且受众有限的平台上去, 无疑是自讨苦吃。

二、在老师和课堂上多下工夫

很多高校出版社制作了许多供学生使用的与教材相关的网站、手机应用等, 希望学生在课余能够通过付费使用这些内容;或者即使不收费, 学生也可以自主花费一些时间在这些数字出版物上面。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是教材, 这有别于其他大多数出版社。虽然教材目前越来越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 但绝大多数教材毕竟是用于课堂授课的。指望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教材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在各类考试的驱动下, 可能将课余时间用于阅读高校出版社的图书最多就是各类试题集了。除此之外, 教材也绝非学生课余阅读的重点。由此推知, 由教材衍生出来的各种附属产品, 例如辅助教材理解的各类网络课件、手机应用等, 很难通过高校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市场上流行。大多数情况下, 与教材相关的纸质或数字出版物, 都是在学校强制的要求下, 高校学生才会去选择使用。

因此, 出版教材的高校出版社必须对教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教材是用来教学的。教材发挥其作用和魅力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同时其作用的发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备课和课堂发挥。那么,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 高校出版社应在辅助教师备课、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上多下工夫。

众多国外出版社都有此觉悟。很多国外教材, 编写的教师用书是学生用书的两三倍厚, 里面涵盖了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白板已经在国外的课堂中司空见惯。如麦克米伦出版社就研发了一种电子教材的格式, 这种教材在白板上显示的时候, 可能与图书教材无异, 但是通过点击、涂写、移动等教师的操作, 可以展现极为丰富的延伸内容。因此, 如何通过各种努力, 包括课前授课的资源、课上展现的技术手段以及课下强制要求完成练习的呈现方式等, 将这些教学相关的活动做到极致, 是出版高校教材的高校出版社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毕竟保住、巩固课堂领地, 维持已有的高质量教材的发行量是十分重要的。

三、高校出版社的数字产品要很专业很懂行

除了课堂这个重要领地之外, 高校出版社也应积极开拓课堂以外的发展空间。但是这并不代表项目不经选择、不经精打细磨就推向市场。目前, 不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纸质出版, 同质化现象都非常严重。如果数字产品不独特、不出众, 不是人无我有, 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浩如烟渺的产品大海当中, 生命周期迅速终结。要凸显高校出版社数字产品的竞争优势, 该产品一定要很专业。例如, 句酷作文批改网就是一个非常懂英语的网站。虽然它并非高校出版社研发, 但却为高校出版社树立了范例。国内有很多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英语语料库的研究, 但是却被IT企业中从事相关工作的开发和研究人员占据先机。事实上, 高校出版社多年来与高等院校以及其中的专家学者教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学校掌握着多年科研积累的资源和成果。高校出版社的策划就应考虑如何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 研发出数字产品以飨大众。所以, 关注高校研究动态, 多与高校相关专家沟通交流, 动脑筋将富有价值的成果产品化、服务化, 会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思路。

未来出版论文 第7篇

一、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特色亮点

(一) “东风工程”

“东风工程”是新疆新闻出版行业的重点工程, 目的是有效缓解新疆农牧区缺书少刊的问题, 满足新时期广大农牧民学知识、学文化的需要, 着眼于巩固和加强农牧区的思想文化阵地, 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其项目内容涉及新疆新闻出版业的各个方面, 重点面向农牧区, 惠及全疆广大农牧民。2007~2011年为一期工程, 包括出版物免费赠阅、出版市场监管及“扫黄打非”工作、党报党刊及音像电子出版物印刷制作设备配置等6大主要项目, 其中特别为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提供了设备配置等。可以说, 10年前, 新疆的数字音像发展就已经被列为重点发展内容。这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新疆是难得的机遇。实践证明, “东风工程”一期是卓有成效的, 2011年, 新疆出版的图书品种达到12254种, 较2007年增长4倍有余, 同年, 新疆的新闻出版业总产值达到54亿元, 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从2012年开始, “东风工程”步入第二期建设, 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民族文字出版能力建设等一系列任务。同时, “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也被推广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东风工程”, 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在“东风工程”实施的过程中, 处处可见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子。新疆音像出版社先后制作加工了两批10万套以上的“东风工程”用碟, 送往农牧地区、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多地看到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这对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2012年, 新疆音像出版社新出版物数量为119个品种, 创造了新疆音像出版社成立以来年出版物数量突破100种的佳绩, 其中“东风工程”选题、“东风工程”民文译制选题成为亮点内容, 在选题质量上达到了精益求精。另外, 新疆音像出版社还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图书联合会、音像展览等, 将新疆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介绍到国内其他地方, 并将其他地方的优秀作品引入新疆, 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纽带。

(二) 新疆民族文化艺术音像资源库

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丰富多彩。如何让这些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新疆音像出版社正在立项的“新疆民族文化艺术音像资源库”就成了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新疆音像出版社成立30余年来, 出版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音像制品, 为保护、传承和发扬新疆的多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年代久远, 以往有些珍贵的音像资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存储介质老化等一系列问题;还有该出版社出版的一批文化遗产类选题, 如中国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中国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国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中国哈萨克达斯坦等,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在数字化、电子化的今天, 要保护这些文化, 对这些选题进行数字化保存、碎片化整理就成了新疆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的重点任务, 也成了新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点要求。新疆音像出版社有着超过5000小时的音像资源, 按照新疆世居的13个民族分成13大类, 每一类都有珍贵的保存价值, 每一类都需要尽快进行数字化升级。他们现在正在抓紧时间开展这项工作。音像资料数字化之后, 还要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 结合新媒体应用项目再次展现出来, 将这些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节目通过新媒体推广到全社会之中, 真正成为未来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内容。

二、未来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新趋势与新方法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 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族成员。因此, 新疆的民族文化丰富而复杂, 新疆的民族形式多样而严峻。文化是联系各民族的最佳纽带, 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 更加凸显文化的重要性。在新疆, 数字音像出版发展则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 多民族文化融合更加便利

过去的新疆, 音像出版业并不发达, 民族间的交流主要靠口头传播, 融合较为缓慢。后来传统新闻出版业开始发展, 但是远远跟不上民族融合的速度。数字音像出版的出现与发展, 为新疆的民族融合提供了便利。各民族群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欣赏和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全疆有200多万有线电视用户将实现在家里电视机上读书、听书、看书, 这对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大有裨益的。

(二) 多民族文化融合进程将更快

数字音像出版的发展, 降低了学习优秀文化知识的门槛, 加深了新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程度。因此, 可以预见新疆多民族文化融合进程将更快。不仅新疆内部的民族文化融合加快, 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融合也会加快。2015年, 新疆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昆仑日记 (维吾尔语、汉语、哈萨克语) 》列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新疆历史人物 (1) (2) (汉语) 》列入“2015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 这对于全国人民了解新疆和新疆的多民族文化会起到帮助作用。

(三) 数字音像出版发展经验可以得到推广, 进一步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

正如将新疆“东风工程”推广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东风工程”一样, 新疆通过发展数字音像来加强民族文化融合的经验也可以在我国其他地区加以推广。例如, 西北五省都是多民族地区, 都有民族文化融合的需求, 与新疆在地域上也接近, 新疆在数字音像出版上取得的突出成果可以为这些省份提供交流借鉴, 共同将多民族文化融合做得更好。

新疆数字音像出版, 虽然仅是文化事业中的一部分, 却应该主动承担起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繁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强未来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任。新疆应该大力发展数字音像出版产业, 在以上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燕红君.数字阅读助推新疆作品走出去[J].新疆新闻出版, 2014 (05) :68-69.

未来出版论文 第8篇

实施“集体策划部”以来, 我们快速转变理念, 结合部门实际、积极付诸行动。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全流程的运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运行效率;在策划、营销两端, 经过大胆尝试和不断创新, 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选题质量显著提高、营销方式更加全面。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孕育出“众筹资源、众筹智慧、共赴未来”的团队理念。

集体策划部的运行模式主要如下。

1) 码洋任务分配模式。

集体策划部将分社下达的码洋任务进一步细分, 根据成员预估码洋制定相应的码洋增长策略。集体策划部作为“一个策划编辑”来考核, “每一个成员”都相当于“这个人”的一项能力, 如能力有短板, 犹如木桶原理, 是不能发挥其最大潜力的。所以就要求集体策划部一盘棋, 分工协作, 发挥个人强项, 从而确保整体码洋的顺利完成。

2) 选题运行模式。

选题方向由策划部或策划部成员经过看榜、调研等各种渠道获取, 经集体策划部研讨、论证, 确定选题方向的潜力、投入价值和可行性。选题方向确定后, 集体策划部分配落实, 并采用“周例会跟踪”的形式, 监控选题落实与开发进度。

3) 生产运行模式。

书稿进入生产环节以后, 集体策划部登记备案, 根据书稿的重要程度和加工难度, 确定各个环节的时间点, 并于“周例会”对生产情况进行监控。书稿的复审工作以“策划编辑自审”和“内部互审”两种形式为主, 在“版式”和“封面设计”方面, 重点套系的封面和版式须经部门成员讨论确定。基于“一个策划编辑”考核的原则, 有利于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

4) 营销运行模式。

集体策划部列出重点营销计划, 制定营销方案。对于重点单品, 根据领域特色、产品特色, 由策划编辑和营销编辑研讨和制定具体营销方案, 并合力实施。对于领域专题, 我们在“周例会”上安排营销环节专门研讨, 并邀请分社营销专员参与, 策划部与营销编辑联动, 部门全体成员出谋划策, 合力实施。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总结一下集体策划部的运行效果。

1) 理念及时转变。

改革必须要理念先行。理念转变与否、转变快慢, 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力度和决心, 继而影响改革的进度和成败。在实施集体策划之初, 部门成员就达成了三点共识:

(1) 随着读者购书方式、阅读习惯的变化, 图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依靠单兵作战的模式去挖掘资源、蜻蜓点水式的进行营销, 已经无法适应挑战。集体策划的模式就是形成团队的合力, 集体策划、创新营销。

(2) 图书市场发展到现在, 再依靠品种的堆积去实现码洋的快速增长, 已经不现实了, 而且编辑工作负荷也越来越重。实行集体策划, 就是要凝结智慧、锤炼精品。以产品的质量去赢得市场, 以产品的口碑去树立品牌。

(3) 作为一个考核实体, 每一位集体策划部成员都有义务贡献出自己最大的资源和智慧, 把集体策划部团队的这块码洋蛋糕做好、做大。在实现团队价值的同时, 成就个人价值。

2) 资源化学共享。

资源共享是集体策划部开展工作的首要基础。我们所倡导的资源共享不是简单地将资源汇集起来, 而是有效利用, 盘活这些资源, 使之从“物理共享”转变为“化学共享”。基于此, 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 教师资源共享。集体策划部建立了教师QQ群, 建群旨在为选题和营销搭建平台, 维系作者和用户资源。利用该群, 我们进行选题的征集和调研, 新书信息的点对点传递, 以及电子教案等配套资源的送达。

(2) 专家资源共享。集体策划部将每个编辑掌握的专家资源汇集起来, 统一维护和使用, 解决了之前专家资源过于零散, 审稿不易统筹安排的问题。对于集体策划部的重点选题和新领域选题, 部门可协调、安排专家对书稿进行审核和把关, 以保证选题质量, 明确选题方向。

(3) 会议信息共享。集体策划部汇集部门相关领域的会议信息, 分析参会的必要性和会议的重要程度。统一安排参会人员和参会任务, 并制定了相应的参会规范, 提高了参会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4) 营销资源共享。集体策划部实现了营销渠道的共同利用, 营销方案的举一反三。部门内相互借力, 不断整合和共享营销资源, 创新营销方式、深化精准营销。

3) 制度提升效率。

经营主体下沉、团队磨合运作、提升工作效率, 必须要以制度为保障。成立集体策划部以来, 我们实行了以下管理制度。

(1) 分层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体策划部的潜能, 使策划部的运行更为顺畅, 分社经研究决定实施“分层管理”制度, 策划部主任对集体策划成员业务、考勤、日常考核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这一制度实施以来,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 周例会制度。集体策划部实行周例会制度。每周五召开例会, 会议内容涉及部门码洋、生产、营销、选题、参会、巡展等具体业务环节, 每周会议安排有所侧重。周例会制度使部门工作的目标性、计划性和落实的可控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部门成员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 生产流程监控制度。集体策划部加强了生产流程监控。图书进入生产流程, 就设定若干时间节点, 在每周例会时都对书稿流程进行监控分析, 保证了图书的高效、有序出版。

此外, 我们在选题运作、生产运作、营销运作方面也设定了相应的制度, 以保证全流程的科学管理, 用制度提升运行效率。

4) 团队共同成长。

在实行集体策划部以来, 我们更加注重团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集体策划、分头实施、协调合作、交流研讨, 达到了以下效果。

(1) 集体策划部成员的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2) 集体策划部新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3) 集体策划部团队内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

(4) 集体策划部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除了以上所述, 在市场调研、产品质量等方面, 集体策划部这一微型经营主体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了很多变化, 其中包括集体市场调研、书稿统筹互审等等。这些都切实地促进了部门的发展和壮大, 成员的成长与进步, 图书品质的提高与销量的稳健增长。

可以预见, 集体策划部这一运行模式的推行, 以及我们“众筹资源、众筹智慧、共赴未来”的团队理念, 必能促使我们凝结力量、攻坚克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 打造出更多符合市场规律、满足读者需求的优质图书。

摘要:结合图书市场, 描述集体策划部的运行背景、运行情况、运行效果, 以及相关措施, 旨在说明集体策划部对于科技类出版社打造微型经营主体的重要意义。

未来出版论文 第9篇

邹峰:国际广播电视研讨会 (ISBT) 今年是第19届。会议一直得到世界各主要广播机构和组织的大力支持。2003年以前, 每两年举办一届, 2004年以后改为每年一届。讨论会的宗旨是促进中国和国际广播电视技术的交流。按照积极倡导的“团结、创新、求实、奉献”的精神, 开展学术活动, 促进学术交流, 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 为促进科技进步服务。

今年的ISBT2014着重抓了三件事:国际化、学术化和高端化。大会共有7个大会报告, 这7个报告都是业界知名专家所做, 其中国际方面包括ATSC第三工作组的主席Richard Chernock先生带来ATSC的最新信息, 欧洲DVB执行秘书长Peter Siebert先生, 为大家解析数字广播电视的下一步发展, 来自21世纪福克斯咨询公司的Bob Plummer先生的议题是广播电视的未来主动权, 日本NHK科技研发实验室的高级主管村山研一先生演绎了广播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及更远未来的愿景。国内方面, 首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丁文华先生为与会者带来他长期实践的课题“构建下一代电视台的制播系统V2.0”, 还有清华大学教授、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知行先生全面介绍中国自主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新进展, 最后我会讲讲对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发展的思考。

从这7个报告所选定的主题和内容上可以看出, 本届ISBT将焦点对准了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 大家最关注的4K、8K超高清电视, 台内网络制播系统和未来传输网络都是本次会议的宠儿。ISBT历史悠久, 对于一个会议而言, 20多年的时间收获了经验和资源, 也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进取和创新精神, ISBT2014无论在选题还是组织形式上, 都在进行一些尝试, 不能断言这些尝试就一定是成功的, 但至少, 它在尝试回归国际化学术化高端化的会议之路。

ISBT2014主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邹峰先生

记者:ISBT所带来的国际交流与探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邹峰:回顾ISBT这19届的发展历史, 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ISBT国际化、学术化和高端化的道路不能改变。主要原因有:

(1) 中国的广播电视技术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 迫切需要吸取和借鉴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这一次的国际专家为我们带来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数字广播电视发展的最新技术和理念, 对我国未来广播电视发展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2) 中国越多与国际先进水平交流, 越能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就越有能力和国际同行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同时也越能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到中国来服务于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 促进中国广播行业的发展。

(3) 近年来中国的广电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已经达到和接近国际最先进水平, 我们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 把我们的技术输出到国际, 成为国际标准, 这有利于我国的产品走向国际, 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记者:您认为未来广播电视网络应该是什么样的?

邹峰:我认为新一代广播电视网是以IP协议为基础核心网的一个融合数据网。它的建设将以传统广播电视大带宽、高速率、广覆盖特点为依托, 综合利用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成熟技术标准和产业链资源, 辅以U频段无线双向技术, 实现:有线电视网、无线广播网、无线宽带数据网的优势互补, 有线电视网、无线广播网、卫星广播电视网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可以满足个人、家庭、区域和城域等不同覆盖范围下的融合业务体验需求, 提供涵盖“电视、宽带、通信、物联网”等服务的综合业务, 形成我国广播电视网有线无线卫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记者:近年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 使得传播技术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 作为传统媒体技术的代表, 广播是否已经风光不再?在您看来, 在当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广播电视科技研究者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邹峰:我看广播电视风景这边独好。关键是在当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 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建设好广播电视新一代数据网, 实现广播电视网的网络融合化、终端智能化、内容提供和服务社会化, 业务全功能化。

拥抱未知的数字出版未来 第10篇

亚马逊模式在中国

数字出版产业也是一样。汉王科技最早举起“中国亚马逊”的旗帜,以电纸书概念一举上市并轰动一时,最终却因为内容断环而销声匿迹;随后,国内最强大的原创内容提供商盛大文学接过汉王的火炬,推出Bambook电子书,率先以内容付费为盈利的模式强势出击,却因用户量不足逐渐淡化远去;当当网,这家国内最大的图书电商网站,拥有庞大的图书用户与流量基础,着眼电子书分销平台,挟一流图书资源及阅读器终端产品,向“中国的亚马逊”之梦做最后的冲击,至今却未见成效;而亚马逊也终于按捺不住对巨大的中国市场诱惑,Kindle在经过长期的准备后,大举入华。它的“中国梦”会实现吗?我们认为:亚马逊模式只适合美国,这个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别人不行,它也不行。

亚马逊电子书的成功得益于美国精装书与平装书的出版发行机制,平装书往往在精装书销售一年后发行,而与平装书同价的电子书则与精装书同步发行。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到,Kindle电子书大行其道之后,精装书的数量并未下降,而平装书市场则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时因为电子书传播速度快、购买便利,使图书总销售量得到了增长,整体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这个意义来讲,Kindle是“电子化平装书”,它聪明地利用精装书与平装书发行机制的时间差与价格差,读者因为“便宜、及时与方便”而购买电子书,也使得Kindle一举成功。而中国不存在这样的发行机制,只剩下正版与盗版之间的时间与价格缝隙可供利用,这样就使Kindle书店及其他类似模式的电子书平台价格越来越低,这样的产业链很难说是健康的。

也许有人会说,电子书无介质成本,如果能够依靠低廉的价格获取海量用户,那还是有前途的。这种说法在当前不成立,因为中国数字阅读的主要矛盾与阅读无关。一方面,数字阅读是移动互联的分支,目前虽然移动互联终端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PC,但移动商务只占互联网商务规模3%不到,用户不会或者不习惯利用移动互联终端买东西;另一方面,国内用户内容付费习惯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盗版的冲击也不容小视。“移动互联支付习惯”与“内容付费习惯”这两座大山,要想移开非一朝一夕可为,也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做到的,无论它多大。

同时,在图书内容方面也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必须面临数据源差的问题。因为历史问题,很多出版机构数字化基础不够,数据源良莠不齐,格式转换本身就会出错,而更多的则是扫描版PDF文件直接OCR转换,错字错段、丢字缺词非常普遍,缺少图片甚至封面就更多了。以多看为例,为了保障整体质量,对得起“精品”两个字,必须人工审校挑错,这方面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难以想象,有的书制作需要0.5个人日,而审校往往需要2~3个人日。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中文版式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在版式方面,西文书版式简单、变化较少,95%的图书纯文字,别说图文了,甚至连字体变化都不多。但现代中国版式强调图文混排与字体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本宋体的书里你看到一段楷体的字,自然反应就是对话或引文,看到一段黑体的字你就知道是强调,版式所形成的“阅读思维习惯”在中国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如果缺失,所丢弃的不仅仅是美感。这两方面的原因也使得追求“大而全”的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运作模式举步维艰。

数字出版=科技+人文

可以看到,中国的出版与阅读有着很强的个性化特质,单纯以互联网科技驱动的、视国际成功经验为圭臬的模式行不通。但是,当我们看到地铁里、咖啡馆中,每个人都在盯着手机与pad的时候,更应该坚信数字出版在未来的广阔前景。事实上,科技与人文是数字出版这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两者的驱动力缺一不可。那么,科技能做什么,人文的价值又有几何呢?

技术首先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继而由行为模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举一个例子,在胶片相机的时候,由于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的高昂,“摄影”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留影”;而进入数码相机纪元,“个人摄影创作”本身成为主要目的,至于要不要留下来“看”却不那么重要;等到了手机相机占主流,人们照相的目的已经演变成“自我表达”,连创作的欲望都边缘化了。同样,文字也在经历着这样的变迁。在纸质时代,人们对于文字的核心印象来自书籍,而书籍千百年来都在“以文教化”“著书立言”的框框里,面对纸上的文字,我们习惯“受教育”“学习”,而文字本身也赋予神圣的含义,所以要“敬惜字纸”。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文字的使用量骤然增加许多倍,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论坛、博客乃至今天的微博微信米聊,文字走下神坛而成为日常聊天吐槽的工具,文字的对面不再是那位高不可攀的作家或老师,而是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是文字的交流,图片、音视频、超链等所有丰富我们体验的手段都变得唾手可得。

技术的力量既然如此强大,为什么不是数字出版的决定因素呢?因为技术固然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加快了内容传播的速度,但它并不是“欲望”与“内容”本身。比如说,在纸质书时代,我们是否也在想象——如果这时出现一张图片就好了,如果可以一点就能查字典就好了,如果能听听声音就好了……以前做不到,现在做到了而已,而你是否能有足够的兴趣去看完一部由电脑写的诗呢?技术无生命,而内容却有灵魂。如果内容本身无法适应技术的变化,再好的形式也是“新瓶装旧酒”,新鲜一时却无以为继。

回到内容我们会发现,纸质书电子化其实只是数字出版的初级阶段,数字出版的春天只会在适应数字出版的内容兴盛时才会出现。我们需要关注读者屏阅读思维与心理的变迁,我们需要用“屏文体”来取代今天的“纸文体”。在屏阅读思维中,人们更乐于接受平等而人性化的文字,就好像聊天一样轻松而娓娓道来;人们希望写作者的面貌越清晰越好,而不是板着脸说:“我是来教育你的”;人们更愿意交流与表达,而不是被动的接收;人们快速地关注话题、追逐话题、遗忘话题;人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并找到兴趣的归属地。从这个意义来讲,如果文字与用户屏阅读思维匹配,哪怕它印在纸上也是有生命力的;而如果文字是陈旧的,就算再花哨,也会被淘汰。

多看的精品阅读探索

大家都知道,多看科技是一家以技术立足的移动互联公司。多看的数字出版道路非常简单,那就是由总裁王川提出的:精品阅读时光!所谓精品,从内容方面,并非一定要符合某种口味、某种立场、某种“范儿”,因为你不能把自己的趣味强加给用户,而是从浩瀚书海中帮大家剔除那些跟风的、凑数的、没有营养的书,把那些“独立思考、言之有物”的图书不带任何倾向地呈送给读者。所谓精品,从体验上说,既不能炫耀技术与设计,也不能潦草简陋,而是尽可能地把握图书的“精气神”,以让读者感觉最舒服的方式展现出来。多看书城自2012年5月31日上线以来,至今已经拥有800万装机用户与6万多付费用户,书城当前存量为2500本,每天有2000本书销售,月动销率达87%,二次购买率为50%,这充分表明读者对于多看的“精品阅读”是认可的。其实,我们只做了一件事——一切从内容出发。

我们认为,任何的变革都不是空中楼阁,如果我们这一代数字出版人不能够有效地从纸质出版中取得营养,把纸质出版的精神发扬,未来的变革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必须先让电子书的阅读体验不弱于纸书。做出版的人都知道,图书的版式与装帧必须服从阅读目的,需要有助于体现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这是图书的根本,并不能说电子书就不需要这些。我们可以借助翻译衡量标准的“信、达、雅”来谈谈电子书的版式与功能设计。首先是“信”,电子书的排版必须尊重纸质书的百年排版标准,如禁排规则、段行间距处理、段首缩进、两端对齐、英文断字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达”,即发挥电子化优势,让用户获取优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这里涉及电子化的版式重排以及对图片与多媒体内容的绚丽呈现,也包括如动态目录、批注、书签、搜索、参阅、超链注解等电子化特有的功能设置;最后是“雅”,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就是说,怎样将这些功能与读者的自然阅读习惯相结合,让读者自然舒适地用到这些功能而不感到生涩。电子书“外表”的最高境界是功能随需而得的“润物细无声”,并非一堆不知所云功能的野蛮叠加。多看认为,用户消费意愿的根本还是在体验上。同时,这是一个从优质的内容开始,到轻松便利的书讯获取,直至简单方便的购买方式,再到舒适愉悦的阅读体验乃至符合互联网习惯的互动的完整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用户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达成,更不要说培养购买习惯。因此,无论是客户端功能、后台云服务,还是每一本书的阅读体验,均与内容紧密耦合,力求做到极致的体验。

在把握“屏阅读”的文体特色方面,多看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考虑目前图书内容定制的困难,我们所采用的试验基地是在杂志上。比如,多看与图灵合作基于程序员的杂志《码农》,采取的角度就是把作者、编者、译者、读者全部放在一个平台上,让你从多维度、多角度去分析一个话题。这样可以把话题说得非常透、容量非常大,这个话题支线出很多书籍,一方面帮助出版社推书,另一方面给了用户足够的信息量。又如我们在做的《36氪》杂志,用户需求繁复复杂,比如投资者需要什么、创业者需要什么、普通读者需要什么、电子化的优势等,在这里就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1本杂志通过超链做20本杂志,1变20,根据不同用户特点把它细分精准化。此外,我们在做《北京纪事》杂志的策划时,发现它历史周期长、内容多样,我们就把它的所有内容打散,采取纵向化的方式,老北京的吃、老北京的穿、老北京的喝,把500期的过刊筛选、打散、重整形成100本书。

上一篇:中国传统语文文化下一篇:钻孔事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