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院校范文

2024-05-21

综合院校范文(精选12篇)

综合院校 第1篇

在市场竞争中, 有着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谐的个性、人文精神和创造品质等全面素质的学生才能处于优势。作为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修养的音乐教育课程, 肩负着越来越大的责任。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是单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目的, 学院只是将它作为一门选修课程, 学生因此将它当成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这样恶性循环导致音乐课处于更加不被重视的地位。在如今时代的要求下, 综合修养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 因此将音乐教育课程的固有模式打破, 转换教育理念, 把音乐, 美术, 礼仪, 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 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 加强学生艺术修养, 是我们在教育模式改革中的重点课题。

二、如今各大高职院校综合艺术修养课程现状

音乐欣赏课程是高职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 为的是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提高美的认知, 进而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修养。然而在我调查中却发现一些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 在课堂中老师给学生用的是音乐专业的教科书, 一节课讲的也都是音乐专业知识, 使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 失去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 没有得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其次, 老师只灌输音乐知识的教学内容, 没有其他艺术形式的讲解。课堂中学生提不起兴趣, 也无法跟老师及时沟通, 所以出现“一人台上讲课, 众人被动听讲”的场景。不但没有起到提升综合艺术修养的目的, 反而打消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第三, 学院无法提供优秀的教师人才和教学设备。许多高职院校的音乐老师只会单一的音乐教学, 不了解多方面的艺术专业知识, 比如无法将美术或礼仪很好的融入进课堂, 导致即使加入其他艺术课程, 也不能完整地讲解, 反而使课堂内容空洞松散。对于教学设备和环境, 学院不能提供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没有专门设置的综合艺术修养的教室, 只能选在普通的文化教室, 这无疑打击了老师和学生的双重积极性。

三、原因分析

对于如今高职院校在艺术修养课程中的落后现状, 我分析了有以下原因:

首先, 对于学院这一方面的不够重视, 无法认清综合艺术修养的重要性。许多学院只是把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重点, 而忽视了学生艺术修养, 道德情操, 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培养, 认为学生只要在专业上优秀就代表学院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培养学生个人修养的过程中并没有并没有过多重视。但是学院这样的思想已不能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相适应, 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

其次, 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认知, 认为自己素质已经够高, 不需要去培养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不只代表着个人品德, 还包括其他艺术形式的内容, 例如礼仪, 美学, 音乐鉴赏等, 培养综合的艺术修养, 能够在培养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气质和文化内涵。

四、我对院校中加强综合艺术修养的具体实践

首先, 我认为学院应该在大方向上看清加强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在教学环境这个前提下做好准备工作, 将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作为学院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 并且时刻观察社会上企业需要人才的动向, 所谓“适销对路”, 针对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去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 音乐老师不应该单纯地为学生讲解音乐专业知识, 而是在课堂中融合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教育。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这些对专业帮不上什么忙, 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在前几节课上就针对培养艺术修养的作用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在平时老师单纯的讲解有时比较抽象, 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演示。比如可以在培训礼仪的过程中, 给学生放映一些类似奥运会礼仪小姐培训的短片, 让学生看到标准的礼仪规范, 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在课下, 建议学生多阅读一些艺术类的书籍, 对鉴赏能力和思想内涵都会起到一定作用。

第三, 学院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多元化人才。艺术培养需要与实际需求相联系, 如今各行业的市场人才需求量增大, 学院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不同的艺术内涵。比如宝石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强美学的培养, 提升其美学的鉴赏能力;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增强创造力的培养, 提升其创新能力。

结语:

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对学生综合艺术修养, 全面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并提升了整体的文化内涵, 为塑造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人才奠定教育基础。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代学生素质的培养趋于全面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未来职业的特殊性, 更是需要有着更高的文化品位, 思想内涵和人文素养。在大学中, 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但是随着教育改革和企业不断更新人才的理念, 以往的单一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如今的需求。如何使音乐教育与文学、礼仪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与塑造健全的人格等, 都是我们所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教育改革,人文素养,素质教育,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苗贵松、孙钦荣:《论高职高专院校的艺术修养教育》,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03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院校综合排名 第2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院校综合排名

很多同学开始纠结院校,下面凯程教育把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做了个分析和比较,16考汉硕的同学接过15年同学的接力棒开始加油啦。

1、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又是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中国从事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历史最长的学校,1952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北大的对外汉语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下设汉语精读教研室、汉语视听说教研室、选修课教研室、预科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5个汉语教学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跨学科教育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9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0人。另外,学院还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已达50人。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是在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65-1996)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996-2000)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近40年的经验。汉语文化学院作为北师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担负着培养前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各国留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长期、短期语言生)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的中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培训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学术研究的任务。汉语文化学院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实体,每年在学院学习的留学生千余名。

4、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全国招收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28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建立了完整的汉语国际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材研发体系。学院贾益民教授主编的《中文》教材全套12册48本已在全球发行1000多万套,为柬埔寨编写的《华文》经柬埔寨王国教育部审查通过,在全柬50多所中文学校发行使用。由郭熙教授主编的《中文》初中版也已出版,此外还有周健、彭小川教授、张军博士等主持编写的多种、多系列对外汉语教材,曾毅平教授主编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等。

5、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是我国最早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高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最早设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的四所高校之一。1992年开始招收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成立对外汉语系。2002年成立对外汉语学院。2004年设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20多年来,华东师大为国内外培养了千余名本科学历以上的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

6、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厦门大学专门从事对外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中国最早开展对外教育的机构之一。学院创建于1956年,曾使用华侨函授部、海外函授部、海外函授学院等名称,1991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海外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厦门大学面向海外学生的汉语、中医的教学。学院现设有华文系、海外学生部、远程教育部、海外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等机构,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之一。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目前有102名专(兼)职对外汉语教师,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2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27名;博导4名,硕士生导师29名。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国外教学经历,而且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现任院长为郑通涛教授。

7、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最早设立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之一。自1981年成立以来,我院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个,出版专著辞典等10余部,汉语教材20多种、40多册,发表论文300多篇,共培养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逾万名留学生。目前每年在校学习的长期留学生(进修生和本科生)约1000人、在读研究生约100人。

8、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早在1954年,南开大学就已经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新中国最早接受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1985年,南开大学建立起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正式成立。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对外汉语教学8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及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目前,新HSK 考试已在学院启动,今后每年将举办十次新HSK 考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对外汉语教师50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讲师1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8人。教师队伍中有2人为外籍专家,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8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此外,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年以上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有41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84%。

9、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世纪80年代后,来复旦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为适应留学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于1987年5月正式组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数十年来,学院共接收来自100多个国家1万多名外国留学生,被誉为“小小联合国”。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率先打破了按学期划分的编班传统,创建了“零起点、八级次、两年制”的基础汉语教学体制,逐步形成了“细化级次,多层递进”、“小步走,连续教,两月上个新台阶”这两个特色。

经过多年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已形成一支学科结构与年龄层次比较合理、业务素质良好、教学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8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20人,有高级职称的28人。

10、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南京大学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单位,是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国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考点之一。海外教育学院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与文化教学、汉语言本科专业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博士专业教学、短期进修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培训教学,以及全校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日常管理、生活服务等工作。

学院现有31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以及20多位兼职教师,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课的教学。专兼职教师多数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具体招生、培养由海外教育学院负责,聘请教育科学与管理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教授共同担任该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和论文指导 工作。

11、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开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累计接收了来自约100个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具有面向来华留学生和国外汉语学习者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完备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在新型汉语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承担了多项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重大项目。本专业拥有一支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丰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及国外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聘请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并具有丰富的汉语教学与推广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师资力量雄厚。此外,学校拥有100余所国外友好学校,并与国外大学合作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可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海外教学实习基地。

12、四川大学

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任院长曹顺庆教授,院党委书记熊兰副教授,副院长吴建教授、雷汉卿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罗梅副教授。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4人。他们中有: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人。

13、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设在文学院,首师大文学院现有教师100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5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55人,其中聘为博士生导师 22 人,硕士生导师43人,特聘教授 3人,讲座教授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跨世纪人才4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文学院已培养硕士毕业生400余人,博士毕业生94人,本科毕业生9000余人。现在读各类研究生7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近5年来,文学院教师承担了60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与省部级学术奖励3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1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文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学术联系,开展了很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拥有四十多年对外教学历史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中央民族大学全校留学生的招收、管理、后勤服务和汉

语教学。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新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点后,学院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单位。

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队伍,承担着全校留学生汉语培训、对外汉语本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学生及外国学生)和汉语国际传播方向博士的教学任务。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

15、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简称中文学院)是一个以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为中心,以开展海外汉学研究与跟踪国际汉语教学信息动态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重要教学机构,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对外汉语系、汉语培训中心三个教学单位。中文系负责中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目前在读学生人数约400人。对外汉语系与汉语培训中心负责留学生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目前在读学生人数约1200人。中文学院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现有专职教师7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3名,占教师总数的44%;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在读博士5人,占教师总数的33%。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高级职称教师有25人。中文学院现设有四个硕士点和一个博士点,硕士点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凯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综合实力排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综合实力排名

1、北京语言大学

2、北京大学

3、北京师范大学

4、暨南大学

5、华东师范大学

6、厦门大学

7、中山大学

8、南开大学

9、复旦大学

10、南京大学

11、山东大学

12、四川大学

13、首都师范大学

14、中央民族大学

15、北京外国语大学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

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警察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初探 第3篇

关键词:综合素质;法律素质;人文素质;忠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60-03

根据不同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大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属于学术型,有的属于职业型。警察院校,顾名思义就属于后者。但是,在我国现阶段,职业型大学仍然是大学,仍然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警察院校也不例外。与一些西方国家的警察学校只是纯粹进行职业培训不同,我国的警察院校承担着国民高等教育的职责,这就意味着警察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同时还需要培养出人格健全、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相称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一、警察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必要性之分析

(一)从扩大就业的角度来看

既然我国的警察院校不是纯粹的职业培训机构,那么学生在毕业之际,亦即面临着择业的问题。在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做出改革的背景下,警察作为公务员的一个类别,凡是符合警察类公务员报考条件的公民,均可以报考这类职位。这一现状,对于警校毕业生隐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在公务员考试面前,警察院校的毕业生需要与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接受同样的检验,警校毕业生有竞争优势吗?其二,凡是竞争性的考试必有未通过者,现今的公务员考试亦如此,而且其难度与高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在这场竞争中的失利者以及一些只为读大学而不愿从警的毕业生,他们之后的路将何去何从?况且,目前,我国警察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与地方院校无异,大体上也是鼓励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参加村官选调,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援西部建设和应届毕业生参军等。在这些就业渠道面前,警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并不能显现,恰恰相反需要拼的是综合素质。而我国警察院校因特殊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只关注警察这一类行业,紧紧围绕警察职业的实际需要来安排课程,这与现实的多元化的就业方向似有脱钩之嫌,学生的素质能否适应现实的就业形势,值得怀疑。既然学校不能保证每名毕业生都从警,那就应当拿出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单从扩大就业这个角度来看,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二)从警察的职业特点来看

选择从事其他行业的警校毕业生素质需要全面提高,那么,从警的警校毕业生是否就不必提高综合素质呢?本质上来讲,从警的这类毕业生更应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我国的《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警察承担着国家大部分的执法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基本上事事都要与群众打交道,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群众对服务质量满意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警察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工作中懂得尊重当事人,懂得关爱老百姓,会与群众沟通交流,能以科学的、公正的态度对待经手的案件,以及在具体案件侦查过程中具有活跃的思维,并能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一名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全面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称职的为人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警察。

二、警察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途径之探析

(一)关于警察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德才兼备”是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以“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为办学宗旨的警察院校更应注重学警的品德教育,如果一名道德水平低下的学警走上了警察岗位,那么,他将直接损害人民的利益。首先,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工作不能等同于喊口号,否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将流于形式。在学校里,学生的德育工作最终还是要落于学管教师和各任课教师的实际工作当中,落于日常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当中。其次,我们还应当明确“要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传。凡事以身作则,才有资格指责学生的道德问题。作为老师自己说一套做一套,怎能奢望教出的学生是道德标兵?所以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学校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有多高。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道德可分为作为一般公民的基本道德以及从事一定职业的职业道德。教师就应当自始至终以自身高尚的公民道德和爱生敬业的职业道德,感染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培育他们应当具有的职业道德。

公正、廉洁是人民警察应有的价值观,而这也正是警校的教师应当传授给学生的一种观念,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操守。这种观念的灌输同样需要言行一致。一方面教导着学生将来要恪尽职守,公正廉洁,另一方面自身从接受教学任务到完成,讨价还价甚至“一手交钱(酬金),一手交货(学生成绩)”[1],更有甚者想方设法从学生手中索取好处。虽然单纯的教师的这种行为不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受贿罪,但是其造成的恶劣影响不亚于犯罪,这是对学生灵魂的犯罪。人人心中都有一笔账,当教育成本因受到敲诈而额外增加,这就会促使其在以后的从业当中,从社会中不当索取。故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应当首先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道德的榜样,时刻谨记“腐蚀最好的东西是一种最坏的腐蚀”。

(二)关于警察院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我国于1994年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随后又提出了“法治政府”的概念,依法执政将成为基本执政方式,这就预示着党对国家的管理、治理,将从过去的主要依靠政策转向主要依靠法律。人民警察的基本工作内容就是执法,并且其常常以执法者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那么警察可能在人们心目当中就代表着法律,也代表着公正。所以除了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警察也属于法律从业者。既然成为执法者,那么就应当信仰法律、崇尚法律,形成忠于法律的职业操守,追求公正和正义。但是这种法律素养的形成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专门的、系统的学习。作为人民警察的生力军,警察院校的学生更应注重法律素质的培养。

1.加强警校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

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要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首先做到规范执法[2]。规范执法的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而要依法就必须要懂法,然后自身要守法,最后才能达到规范执法。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法”不仅仅是警察常用的刑事法律法规、行政法律法规,还会有涉及国民经济生活的民商法内容,更重要的是还应包括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以及保障人权的观念和执法伦理。韩非子曾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但是奉法者绝不应当仅仅是机械的执法工具,而是应当把法治理念、人权观念融入自己的骨髓,在工作、生活当中时刻以法的精神约束自身的言行。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法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更加关注执法者本身的守法情况。执法者不仅要在执法工作中严格遵照相关程序依法办事,更要在工作、生活中严格守法,为群众作出表率,时刻把法律看作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剑,唯有如此,才能杜绝类似强奸当事人这样恶性的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类似这类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着执法者的形象,也严重削弱着群众对执法者的信任。所以,警察院校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应加强自身遵纪守法的意识,这是成为一名执法者的基本素养。

2.加强警校学生现代法治意识的培养

作为执法者,单有守法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执法者怎样才能保证自身的执法行为是依法办事呢?这就涉及对法律的正确理解问题。法律条文如何理解才是正确的,理解之后又当怎样运用,这一系列问题不是单靠记忆就能解决的。每个条文的背后都有相应的法理支撑,如果对条文背后的法理知之甚少,那么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难免依葫芦画瓢,机械照搬,其执法效果可想而知。更有甚者,有些执法者对法条的理解本身就有误,某地警方竟然认为戴避孕套不算强奸,这种情况下,怎能保证依法办事?警察院校的法学课程设置紧扣服务公安工作的办学宗旨,这是没错的,但是,既然服务,就要从长远服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养出的执法人员的后备力量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伦理追求和忠于法律的精神,对法律能有深刻的把握,能够适应现代法治建设的需要。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是单靠讲授一些刑事和行政法律规范就能解决的,相反,需要向学生传授现代化的法治理念,需要教会学生树立强烈的程序意识,训练其形成“无罪推定”的思维习惯,使其学会处理好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同时,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警察院校还应纠正重公法而轻私法的倾向。在课程设置上民商法课程的课时比例偏小,师资配备也不足,致使毕业生对民商事业务流程都不甚了解,连财务报表都不会看,遇到新型经济犯罪常常手足无措[3]。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我国公安队伍的建设和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不能满足从事其他行业的毕业生的需求。所以,警察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使毕业生的法律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求,真正为百姓的生活保驾护航。

(三)关于警察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基于特殊的办学宗旨,警察院校意在培养国家的执法者,但是执法者并不等同于执法工具、执法机器,要想坚决杜绝机械执法、暴力执法,就必须重视对学警的人文精神的培育。警察院校培养的学生一定要懂得人文关怀,要有人文精神、人文素养,这样才能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从事执法工作时才会懂得如何对待当事人。人文教育应是“成人”教育,教人成人的教育,强调人的身心协调发展,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培养完整的人,强调给人以广博训练而不仅仅是专业训练[4]。

1.注重警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执法者,首先就要做一个完整的人,而这就需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实现。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而这种精神更应是执法者形象的应有之意。只有具备了人文精神,才有可能减少甚至避免暴力执法现象的发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需要依赖于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养成过程,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知行脱节或者知而不行的过程,鉴于此,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以便学以致用,这种做法对人文素质的养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应当认识到人文学科的教育只是人文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专业教师的授课过程和学管工作者的工作过程都应当渗透着人文教育,而且这种渗透教育会更加润物细无声,绝不能忽视。另外,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校园的文化氛围的营造。环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当校园里有高雅的艺术可供欣赏,有经典的文学著作可供阅读,有精准的历史资料可供查阅,有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方面面的书籍可供浏览,学生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当中受到熏陶,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人文境界。总之,这一方面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完整意义的人,这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对于将要走上国家执法岗位、管理公共事务的警察院校的学生来说,学做完整的人,具有人文精神,更是必备的素质。

2.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种持续过程

人文素质的培养并不局限在校学习的阶段,而应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如何把这个过程有效地持续下去,这就取决于能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比学会特定的知识更加重要。现在知识的更新周期在一些应用学科越来越短,特别像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管理学、法学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些科目从一年级学习开始到离校,几乎全部都过时了,所以以终身学习的观念,是现代从业者所必需的。再加之当代社会间的竞争,更是学习能力的竞争,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谁的学习势头保持的强,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5]。

(四)关于警校学生的忠诚教育

我国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其中,忠诚应是警察首当其冲的核心品质,因此,各个警察院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忠诚培育,忠诚自然也就成为警察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意和最具特色的品质。但是,在培养学生忠诚意识的时候,需要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讲忠诚,最终是要忠于谁?根据《人民警察法》第32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据此,有人认为警察的忠诚就是要忠于上级,服务领导,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领导让怎么做就怎么做。然而,现代社会的警察早已不是封建时代的官吏,我们现在所讲的忠诚也早已不是古代的愚忠。我国的政权是建立在维护人民利益基础之上的,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管理统统都离不开这个基础,那么作为国家的公务人员,警察的忠诚对象也只能是人民,但忠于人民与忠于上级,服从领导并不矛盾,因为这些上级和领导也是人民的公仆,在为人民服务。我党和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而且当这些官员在内心深处也是这么认为的时候,更是如此。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官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把所谓党的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甚至质问报社记者“你是为党服务,还是为人民服务?”根据这种思维方式,服从领导才是警察的本分,而这种认识恰恰是有失偏颇的。根据《人民警察法》第3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警察忠诚的对象应当是人民,并且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当认为决定和命令有误时,是可以提出意见的,对超出法定职权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

其次,进行忠诚教育,是否就不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忠于人民的利益,服从领导的决定,严格依法办事,从表面上看来,好似是完全被动的状态,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服务群众时,服务方法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有创新精神;在服从领导的决定时,对这些决定或者命令的是非判断,同样需要创新精神。批判的能力与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且只有具备了这种批判的意识,对每次将要执行的任务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可能的错误及早提出意见,才能真正有效地捍卫人民的利益,不负自身的使命。所以忠诚教育本身就应包含着创新精神的养成。

最后,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可否进行紧急避险?我国刑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这种避险行为适用的人群是有限制的,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某些职务或者业务行为的内容与危险具有密切相关性,从事该职务或者业务必然会给个人造成一定的风险,如果允许这些人以避免本人危险为由进行紧急避险,则意味着职务或者业务的具体内容无法履行[6]。而警察的职责就是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所以在履行自身职责的时候,如果以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不去履行保护人民的职责,不仅有违警察的职业道德,同时也违反了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限制性规定,因为警察就属于在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此,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警察不能以紧急避险为借口来逃避职责,否则,可能会构成犯罪。

参考文献:

[1]文辅相.论大学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7.

[2]孟建柱.着力强化五个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维护稳定水平[J].求是,2009,(12).

[3]殷炳华.当前警察法律素质培养中的若干突出问题与对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5).

[4]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5]徐显明.追寻大学之道——法大任职期间讲演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85.

工科院校艺术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第4篇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艺术类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许多原来的工科院校也开办了艺术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对高考考生的文化课水平要求低, 相对容易考进, 使许多原本无法考上大学的考生抱着“为了上大学而学艺术”的观念选择了艺术类专业, 生源的夸大使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渐下滑, 这样, 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等方面成了校园中的弱势群体。提高这个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成了高等教育者迫切的任务。

一、当前工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的主要特点

1、人文知识匮乏, 文化课底子薄。

我国艺术类招生对考生进行文化课和专业课两方面的考察, 而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与其他专业相比降低很多, 而且近年来由于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滑, 导致工科院校在校艺术生的文化知识层次明显缺乏, 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 由于工科院校重利轻文的校园文化环境影响, 许多艺术类的学生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范畴的人文知识匮乏, 对学生将来服务社会、发展自我埋下隐患。

2、政治敏锐性差, 道德观念模糊。

由于人文知识少, 社会责任感缺乏, 工科院校的艺术生往往表现出思维功利化、自我中心。对国家大事和社会大事缺乏热情, 对思想教育课和政治理论课“两课”普遍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经常旷课或是不认真听讲, 由此引发艺术生“道德危机”, 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高雅、文明的氛围。

3、张扬个性, 纪律观念淡薄。

艺术生不同程度都具有某些方面的艺术特长。在较长时间的艺术训练中, 他们培养出对艺术元素特有的敏感, 习惯在生活中表现出带有艺术风格的思想和行为, 比如男生蓄长发、着异装等, 这在工科院校表现出迥异的风格和张扬的个性, 并用这些个性去挑战校园内现有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观念, 他们强化“艺术特色”而弱化“在校大学生”的思维, 表现出可以违背校园现有的规章制度, 不遵守纪律, 不参加自己不感兴趣的集体活动等。

4、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热衷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艺术生在中学阶段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普遍较早地接触社会, 从社会实践中普遍认识到:“只有综合素质的提高, 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因此, 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 他们对专业课程以外的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校外兼职、时尚、影视、网络、杂志以及各种可以扩充视野的信息渠道更加关注, 参与率更高。

5、发散思维, 创新能力强。

与工科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 艺术生的思想活跃。由于专业要求, 他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思维发散性强, 加上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实践精神, 他们经常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设计、创意大赛, 而且获得优异的成绩。

6、学习积极性差, 学风不浓, 情绪浮躁。

与工科院校其他专业学生相比, 艺术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差。这一方面是由于艺术生大部分都成长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 加上艺术学习的自由空间大, 使得他们情绪稳定性差, 自我约束能力差, 生活懒散;另一方面许多艺术生过于注重电脑软件、网络应用技能而沉湎网络, 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7、理想信念薄弱, 缺乏理性思维, 心理疾病突出。

由于文化课底子薄, 许多艺术生虽已成年, 还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拜金主义等不科学的思想观念。而且艺术类学生家庭贫富差距大, 导致许多贫困生产生自卑情绪、盲目攀比、丧失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生活目标, 与工科院校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 艺术生中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 问题更突出。

以上工科院校艺术生群体特色中, 既有积极的一面, 但更多的是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根据工科院校艺术生的特色入手, 对症下药, 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还是要从德智体美综合着手。

二、从课堂内外综合治理, 法治人治双管齐下, 提高艺术生思想道德教育

1、优化“两课”教育方式, 使思政教育成果更加明显。

目前, 工科院校为艺术生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 很大程度上被艺术生所排斥, 经常旷课、或在课堂上走神、读小说、玩手机, 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也“束手无策”或“习以为常”, 将艺术生区别看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方面是由于现存的高校“两课”教育形式陈旧、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教师放松对学生的要求, 责任心不强。要改变这种现状, 不仅要求“两课”教师从严要求, 而且要改良现有的授课方式, 尽量采用小课堂, 也可以采用播放教育影片、案例分析、课外实践等丰富的形式, 对学生起到切实的效果。

2、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

艺术生的思想水平与其辅导员的教育是直接相关的, 如果辅导员专业素质高, 能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那么学生的道德风貌必然会卓尔不群, 而艺术生特有的个性张扬、思维活跃的特点, 要求艺术类专业辅导员比其他专业的辅导员要更具耐心、爱心、责任心, 在工作过程中, 充满关爱的话语、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要比强制手段、制度约束更具效果。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或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要用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 改变他们,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专业课教师加入德育队伍,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课堂。

要提高艺术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紧紧依靠政治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艺术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 接触更多的是专业课教师, 他们更愿意与专业课教师谈心、交朋友。因此, 专业课教师如果能够将思想教育内容渗入课堂上, 教艺术生树立“德艺双馨”的价值取向, 必然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4、努力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园文化包含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 既有物质的, 又有制度的和精神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 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比如校园修读园会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学生晨读的爱好;富有感染力的强势校园精神文化会引导师生为创建积极、文明的校风而努力;校园制度文化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工科院校艺术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热爱是非常突出的, 他们热衷于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锻炼自己。因此, 必须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给艺术生营造一个展示自我, 融入集体的平台。例如, 陕西科技大学历年来为学生创办的寝室装饰大赛、涂鸦大赛、设计艺术展、服饰搭配大赛、校园文艺广播等。

5、构筑艺术生网上思教平台, 拉近师生距离。

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电脑普及、网络通常的特点, 可以组建艺术生网上思教平台, 创造一个教师、学生平等面对, 互相敞开心扉沟通的环境, 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帮助解决;学生在这里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各个高校艺术生的交流和联谊。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 千方百计打造艺术生专业素质

1、建设一支与时俱进、专业素质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工科院校的艺术类教育和艺术类高校的专业教育相比, 缺少了艺术大环境的滋养, 存在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在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方面, 因此工科院校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引进外援, 对专业教师不断培训等等, 提高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完善, 提升教学水平。

2、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反哺教学。

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底蕴是比较严肃、沉稳的。而艺术专业的存在, 在校园形成了一道风景线。艺术生利用专业特长, 举办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实践专业技能, 展示专业水平, 互相竞争的好机会, 用这些活动激发他们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起到了校园文化活动反哺教学的效果。

3、结合本地域历史文化特色, 培养具有本土风格的艺术教育。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各个地区都有其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 而艺术专业学生担负的一个历史任务, 就是要把这些历史文化发扬光大。因此, 高校要结合所处省区历史文化特色, 挖掘历史文化遗产, 起到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4、加强实践环节,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实习、写生对于艺术生来说十分重要, 而实习的目的既要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还要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提出哪些方面的要求。这就提出了工科院校的艺术专业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 与艺术生的专业介绍也应该是连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及省、市各级经常组织的设计、艺术大赛, 去直面社会, 实践自我。

四、提升审美情趣, 增强人文素养

1、适量增设人文素质教育课。

“艺术类专业首先是人文学科, 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学科。”工科院校的艺术生和纯艺术院校的艺术生相比, 少了艺术环境的熏陶, 人文修养明显不足, 许多学生对于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只能通过图书馆接触一点, 这对于学生的长足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毕竟学校要培养的是能发现美、创造美的综合性人才, 而不是只会临摹别人作品的“工匠”。因此, 工科院校应广泛地开设一些人文素质教育课, 培养艺术生的审美情趣。

2、丰富工科院校图书馆艺术类书籍数量和质量。

工科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偏向自然科学, 这就限制了艺术类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般图书馆艺术书籍馆藏少, 而且过时, 因此工科院校要增加校园图书馆艺术类书籍的数量、种类, 而且要与时俱进, 以满足艺术类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3、用人文讲座、文化长廊等刺激艺术生的提高。

丰富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生, 经常开展人文讲座, 邀请一些受学生欢迎的学者来校园讲座、对学生来说, 是一种迅速提高, 刺激他们成长的好方法, 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工科院校艺术生群体的特色, 对症下药, 从德育、智育、美育三方面入手, 分析这个群体学生所欠缺的能力, 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工科院校,艺术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毅, 史小华.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7.19.2.

[2]姜玉峰.论高等艺术院校校园文化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7.2.

浅谈高职院校职前综合训练课程标准 第5篇

为了让高职毕业生学会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会高效工作,进一步提高通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率先与企业合作开设了超越具体岗位的、具有普适性的职前综合训练课程。这一课程的成功开设,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益尝试,对高职院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对有用和可用人才的需要、满足大学生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均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对此类课程的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将结合职前综合训练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课程标准设计,以期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针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大学生就业中的普遍问题和新时期下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思想、心理新特点,课程借鉴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经验,以“引导人、发展人”为基本理念,重点通过职业适应性训练和职业发展性训练两个环节,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了解工作要求,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促使其更快地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提高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

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体系,以“理论―实践―总结”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模拟教学、户外拓展训练为特点,使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环境企业化,学生在完成所有培训学习任务后能切实提高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二、课程目标

教学实施过程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思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现能力目标为核心。

1.学习能力

(1)具有利用网络、电影、文献资料、课内外活动等渠道获取新信息、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撰写心得体会、总结、汇报等学习归纳、表达知识的能力

(3)具有学习后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吸收知识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应用知识的能力

(5)具有创新学习的能力

2.职业适应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劳动相关法律知识和良好的服从、纪律意识

(3)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4)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5)具有良好的安全、环保和节能意识

(6)具有一定的交接班、倒班的能力和良好的吃苦耐劳品质

3.职业发展能力

(1)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和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2)具有一定的创业技能和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具有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

(4)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适应差距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进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设计如下(以两周60学时来计算):

1.情境一:职业适应性训练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学时,企业经理人或律师主讲)

目标:能在法律的框架下选择自己的职业行为。

主要内容:劳动者、企业等权利和义务;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方法:讲座、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法等。

(2)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4学时,企业经理人或职业指导师主讲)

目标:了解企业里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和日常工作要求,明确努力和改进方向。

主要内容:员工纪律意识、服从意识、主动工作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品质等。

教学方法:经理人讲座、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

(3)学会按章办事(4学时,“双师”教师或企业部门主管主讲)

目标:了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产品质量体系、安全和质量保证等相关知识,学会按章办事。

主要内容: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劳动纪律、产品质量标准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违反法律法规后果)、头脑风暴法、分数激励法等。

(4)学会服从管理,统一价值观(6学时,职业指导师或人事主管主讲)

目标:了解服从企业管理对员工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促使学生认同企业文化,服从企业管理。

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员工手册、劳动者维权主要途径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自学并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和汇报、分数激励法等。

(5)做好分配给你的工作(4学时,“双师”教师主讲)

目标:养成正确的工作态度,掌握职场中基本的为人处世与沟通技巧和科学工作方法。

主要内容:正确的工作态度、沟通技巧和礼仪举止、科学工作的方式方法(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自学查阅资料并分组汇报等。

(6)学会忍耐、坚持和正确离职(4学时,“双师”教师或成功校友主讲)

目标:了解学校环境与社会职场环境对人的不同要求,掌握适应倒班和承受挫折的技巧方法,不盲目跳槽。

主要内容:引起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盲目跳槽的危害等。

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成功校友案例分析等。

(7)上班和交接班模拟训练(12学时,“双师”教师主讲并参与)

目标:学生在校期间经历倒班、交接班过程,提高服从意识和适应倒班能力。

主要内容:倒班、交接班。

教学方法:跟岗、现场模拟、启发讨论、分数激励法等。

2.情境二:职业发展性训练

(1)职业生涯规划(6学时,职业指导师主讲)

目标:认识职业生涯成功的含义、类型、影响因素等;制订出适合学生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路线和行动计划。

主要内容: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确定、编制5年以上职业规划等。

教学方法:讲座、活动、任务驱动、作品展示、分数激励法等。

(2)提高职业素养(6学时,人事主管或职业指导师主讲)

目标: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如,自信心、心理承受力、责任心、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

主要内容:重要的职业素质内容、素质拓展训练(或游戏)等。

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户外拓展训练等。

(3)学会创办企业(6学时,创业指导师或创办过企业的教师主讲)

目标: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主要内容:如何创办企业、编制创业计划书、创业经验与活动交流等。

教学方法:讲授、活动、作品展示、头脑风暴法、课外模拟训

练等。

(4)学会借鉴与交流(4学时,“双师”教师主讲)

目标:学会分享成功的确经验与教训,树立成功的信心。

主要内容:观看职场励志电影、评述职场人物的成败得失等。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分数激励法、专题汇报等。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需有大型报告厅和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足够的实训场地(可容纳约80人),相关学习资料和光盘,电脑(能上网查阅资料、撰写报告或作品)等。

(2)师资条件

主讲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位学历,具有较高的思

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最好有相关企业工作和管理经验或多年

从事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工作,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能运用各种教法设计课程;辅助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本科以上学位学历,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培训,具有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

2.教学方法

力求教学培训方式多样化,教学培训环境企业化,全面模拟企业培训氛围,并严格统一要求。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需选用不同的教法,建议主要以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为主,同时按内容特点还可以灵活采用经理人专题讲座、实训室内模拟练习、游戏、户外拓展训练、小组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引导氛围中乐于学习、乐于实践、勇于反思改进,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学生评价

学生平时表现占40%,由平时考勤(20%)、分组讨论表现(20%)组成;过程考核占60%,由职业生涯规划书(15%)、交接班和倒班记录单(20%)、体会及总结(20%)、专题汇报(5%)组成;另设附加分:学生创业计划书加分5%,成功进行创业实践情况的加分5%。强调过程考核,避免片面性的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阮浩,苏成勇。就业与创业指导训练。化学工业出版社,.

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方法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顺利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根据能力在职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与专业直接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是能否完成职业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是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属于跨“职业”的能力,它们与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不强。就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看,大多数只是停留在要么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要么片面地只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课学习层面,限制了学生今后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之间的相互促进,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按中小学教育的模式,参照中等、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发展过来的,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课本教材、考核标准普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不适应,书本上的东西不能硬搬到工作中,适应不同工种和岗位的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活学活用的能力差。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走符合职教发展的教育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1.融入“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先成人,再成才”的理念,除了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看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现在社会上时有报道,某些大学生因某些原因犯罪,而且有很多高科技犯罪大多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这说明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值首要的还是这个人的思想品德。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后,再教育学生学知识、学技术,具备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能力,这样他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2.改进良好的教育评价机制

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并不是说完全不考试了,而是改进良好的教育评价机制,不把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而是对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成绩、专业技能成绩等综合考虑,考试只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掌握。对学生不以某一门成绩定优差,注意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肯定其好的方面,扬长补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采取合理的课改方案

现在很多教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老版本,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有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根本就没有提及,严重阻碍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和社会的发展情况编撰一些符合学生学习且适应社会发展的校本教材,既能让学生学习轻松,又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更能把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去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为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开辟一条新路子。

4.配置完善实用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劳动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以基础知识、应用性知识、实用性知识为主。比如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可以多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应用文写作知识,计划、总结等今后在工作中用得较多的知识,在专业课上也对适用较广的知识重点讲解等,讲求实效。

二、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相辅相成

现在有部分学校因为应试教育的不适宜,便完全否决其在职教发展的重要性,大力淡化基础知识,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把学生放在实训车间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但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就不能适应了,学习能力相对于其他人差距太大,不能适应工作变动,连一些基本的国语知识都不知道,严重阻碍其发展。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专业技能与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1.基础知识是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

现在很多专业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或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学习也要求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看懂、学会。对一些基本的文字就需要语文知识,对一些简单的计算就需要数学知识,对一些器械说明是英文的就需要英语知识,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简单的基础知识都一窍不通,试问如何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而只学习专业技能又谈何容易?而且这样一旦工作发生变化就不能很好地转变,学习能力十分低下,面对变化的能力也不高。

2.专业技能是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升华

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本领。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率先致富的人们,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能工巧匠、经营行家,这并非出于偶然。因为,一般人往往是“想干不会干、想富没门路”,而他们具有某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所以较之一般人致富的门路要广;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达到了精通的程度,所以产品和服务往往质量较高、或成本较低,或二者兼而有之,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专业和特长,为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提供有利条件。

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一般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体系和知识范围,掌握专业知识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专业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智力技能是在大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以缩简的方式对事物的映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传统的“勤劳”致富程度有限,中国人要在当今世界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还必须“勤思”,提高智力技能,不断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实现技术上的更新。操作技能是由一系列外部动作形成的,是经过反复训练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法则的行动方式。操作技能需要进行系统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因此,要在教师指导下,多思考、勤练习,达到准确性、协调性、速度和技巧的有机统一。

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学生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它是在各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能力的升华,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也体现了学生在社会工作中竞争能力的高低。我们要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不断地学习和吸收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与新知识,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发挥职教学生优势,走在社会进步前列。

3.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相当重要,我们不能片面地只注重一方面的培养,而要在基础知识和理论上不断结合实践和专业技能知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使枯燥的学习生动化;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要结合理论知识,使专业技能知识更便于理解和操作,用理论知识解释和总结实践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各种变化。

三、开设综合性课程,加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在社会中除了具有从事劳动、工作等职业活动能力及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以外,还应当具有交友、恋爱、婚姻、社交、为人处世等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当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开设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人际交往等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再结合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在不败之列,才能成为胜利者,也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这是职教发展的唯一出路。

在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线人才的重要特征。职业院校的主要教育功能是按照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教学。即要把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和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社会对我们职业院校的强烈要求。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生源特征,时刻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构建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甄凯玉.综合职业能力的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3(11).

[2]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浅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7篇

一、高职院校综合素质的内涵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持续低迷, 国内人工成本的增加, 使就业压力不断加剧。对于企业而言, 不再以文凭的高低来衡量员工能力的优劣。取而代之的是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文化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状况

1、思想方面

随着九零后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 其自身的个性和共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在思想政治方面, 大多数学生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 并有89.3% 的学生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党课学习, 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积极参与院系组织的爱心活动、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但也有少数学生将入党视作个人功利性的行为, 部分学生的政治信仰迷茫、观念模糊。

2、道德方面

以我院机电学院机电一班学生为例, 12% 的学生来自城市, 其余学生均来自农村, 多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从小的家庭教育模式就是“捧在手心怕掉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长时间的溺爱, 使有的学生缺失基本的道德素养。新生入学开始集体生活, 有的很难融入到大集体的环境中, 生活上缺乏独立意识, 不讲究个人生活卫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貌, 如遇到老师不打招呼;有点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为逃避军训, 装病请假, 为拿奖学金, 考试作弊。

3、文化基础方面

从学生的录取成绩看, 高考的平均分在295 分左右, 与本科生相比文化基础薄弱。进入高职院校后, 面对诸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 由于高考外语、数学平均60 分左右, 基础较差,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很难实现同步;作为机电学院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电工基础》都与中学基础紧密相关, 知识点抽象, 有一定学习难度, 使少数学生对这些课程出现了厌学的状态。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很多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 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也导致学生对艺术、人文等知识知之甚少, 基本的文化素养严重缺失。

4、技能方面

通过走访调查, 大多数高职学生都希望能有一技之长, 以便立足社会, 成就理想。以我校机电学生为例, 《计算机基础》、《Auto CAD》等课程的学习, 需要反复而大量的练习。由于少数学生的自学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在实训过程中表现为“前期很积极, 后期很懒散”, 面对枯燥而单调的练习过程缺乏持久的耐性。

5、心理方面

以我院14级机电一班学生为例, 75%学生是应届高中毕业生, 其中一些学生来自省重点或市重点高中。原来的高中同学都考的重点本科, 自己只考了高职院校, 长期处于一个负面、消极的心里状态。另一方面, 进入高职院校与自己理想的大学相差甚远, 如学校的住宿条件差、早晚自习的检查等等抱怨声不绝于耳。还有少数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 不与人交往, 喜欢独来独往。

三、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通过对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进行分析,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将从思想、道德、文化基础、技能、心理等五个方面进行改善。

1、优化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随着信息的高度发达, 学生的价值观以自我意识为主导, 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只能通过外在的环境和手段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可以发挥班级组织功能, 以学风、班风的建设和班主任的教育为主, 通过班会的形式, 保证师生信息畅通, 促进情感交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诸如入学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真正将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其次通过课程的设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宣讲。以机电学院为例, 开设了公共课的设置为例, 我院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形势与政策》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 每学期举办一次, 使学生把握当前的政治方向, 了解国内外的政治形势。

2、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操

优良的道德情操是践行职业发展的必备素质。学院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并以孝感的“孝文化”为背景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以我院机电学生为例, 利用寒假期间开展“知书达理、敬老爱亲”社会实践活动, 以实际行动孝敬长辈, 团结邻里, 勤做家务, 感恩父母。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 实施“班级事物, 人人有责”。采取民主管理, 学生自治的方式。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加强诚信意识。对评奖评优评先中出现的舞弊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 学院开设了《求职与创业》课程, 并积极围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展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 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3、强化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

以我院机电学院为例, 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加强班风、学风的建设。

在各个专业开展“学风月”的活动。课堂比纪律、比出勤;课下比学习成果的评比;晚自习比学生专业课的辅导水平。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 营造一个好学、乐学、爱学的氛围。为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可辅以“末位淘汰制”, 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促进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 在加强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 努力提升其人文素养, 开展诸如“感恩书信”“大学生卡拉OK比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寝室文化设计大赛”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挖掘自身潜力, 提升自我能力的平台。

4、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主要在于实践操作技能。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 激发创新意识, 以我院机电学生为例, 通过“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控机床装备调试与维修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等大赛的历练, 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学院还开设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5、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心理想素质方面, 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读书无用”的误区, 通过讲座的形式, 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企业家来校做专题讲座, 摒弃“以学历论成败”的思想, 树立成才的信心。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 通过设立心理委员进行师生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心理动向。以我院机电学院为例,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同时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 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通过上述对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进行论述, 有效地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雍浩.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3) :23-24.

[2]芦国超, 张嘉佳.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改善的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9) :23-24.

高职院校综合治理工作研究 第8篇

作为占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一半以上的高等职业院校, 其学生的年龄在19~22岁之间, 这部分年轻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高潮期, 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处在形成的后期。他们具有与社会上同龄的年轻人的特点, 活泼、好动、易冲动、好奇心强;同时, 这一人群也形成了自己有别于社会同龄人的特点,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处事稚气, 判断是非的能力尚未完善养成;二是社会交往, 尤其网络交往的圈子复杂;三是在学业方面职业性教育决定的与社会的联系紧密, 如占学时50%以上的实践教学在校外进行, 形成了相对开放的教育环境, 学习环境与其他高校相比人员较复杂。因而, 高职院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就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工作套路。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范围, 即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六个方面, 在高校工作中重点在教育、管理和防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打击成为了一个新的要点, 一方面要打击校园犯罪, 另一方面, 要打击校园周边环境中社会闲散分子的犯罪行为。同时在高职院校综合治理工作中必须动员整个社会力量, 能动地综合各种力量与方法, 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综合治理, 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体做法是:

1加强领导和责任体系建设

全学院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社会治安综合工作的重要性, 院系领导和学生会组织要把搞好治安、维护稳定作为重点工作来做, 对存在的治安难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把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具体要在院、系另计组织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 将平安校园建设、校内及周边交通、消防、宿舍、教室及食堂安全等工作责任、任务落实到系部、班级, 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 职能部门要强化督查, 加强综合治理的检查、指导。

2做好学生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

把握好时间节点, 在学生开学、放假、毕业离校、校外实习期间。按照“预防为主, 教育疏导, 提前介入, 防治激化”的原则, 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党委工作部和系部、班级等部门密切合作, 紧密配合,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化解各类矛盾, 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工作中要加强主动性和预见性, 及早发现矛盾,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避免发生影响校园稳定的事件。

3加强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的管理工作

加强重点地段的治安环境整治, 特别是校园与周边地区、单位的结合部的治理工作, 铲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 打击各种欺诈诱骗学生现象, 净化社会空气, 创造良好校园周边环境。

提高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 同时建立好信息网络, 利用学生会形成快速的预防犯罪工作体系。

4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一方面加强网络的监控工作, 校园网尽量采用实名制上网方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吸引学生朝着正确的舆论导向靠拢。

5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形成屏蔽犯罪系统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每学期安排劳教学员和法制教员到校开展现身说法和法制教育工作, 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充分利用两课, 把综合治理工作和预防犯罪教育渗透到课堂,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布防意识。

高职院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国自上而下形成的综合治理体系中是一个全新的分支,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和高等教育的改革, 应当不断加强工作方法和措施的改进, 适应生源和学生综合素质、认知水平、教育教学方式等诸方面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 第9篇

职业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根本, 是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处事, 所以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 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应加强以责任感为切入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学校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科学的道德教育体系, 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 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 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应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 进而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 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全面的定位, 从而使学生注意从职业所需的学识、技能等方面去修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全面调动主体潜能。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 其道德的发展是道德的自我建构。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 运用各种方式, 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 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 培养学生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的自我判断、选择能力以及践行道德、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的态度和精神, 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责任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

重视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其优良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加强个性化的心理素质教育, 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两课”教师要互相沟通、密切合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富有爱心、与人为善、情绪乐观、为人豁达、自尊自爱、意志坚定、办事认真、果断地处理事务、勇于承担责任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给学生多安排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 不断提高学生的待人接物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让其学习、生活都能快乐、充实、美好。

2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学生最基本的能力, 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本领, 是职业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和核心内容。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 中等职业院校要树立“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育人理念, 科学定位, 明确办学方向, 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专业设置, 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提高质量, 树立品牌意识, 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指导力度, 强化学生对外语、计算机、中文应用写作三门交往工具的掌握, 建立不同时段、不同层次的实训和毕业前的就业再培训机制, 不断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要紧抓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契机和社会转型时期细分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要让学生懂得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职业生活的基本规范、行业规矩、行业礼仪等。同时, 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具备过硬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让学生踏上岗位就能很快地胜任工作。为此, 学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 在进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教材的调整改革的同时, 还要在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双证制”的实行, 努力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性的专业技能大赛,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强化其竞争意识, 让其在比赛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学校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和特长, 为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提供有利的条件。

3 创新能力

在这个靠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时代, 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 已成为人类求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创新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 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同样必须具备学习、适应、创新和竞争的生存能力, 必须培养自己具有不甘落后、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无畏精神。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引导,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育方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 激发其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 开拓学生视野,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方式要灵活多样, 要鼓励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多参加面向社会的科技咨询、教育服务等活动。学校也要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与联系, 为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和社会创造条件。

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改革考试的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改革教学管理, 允许教师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允许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鼓励教师采取各种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把学生的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新思想、新观念, 创新素质逐步在其中培养形成。

4 社会经验

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提供职业实践的机会, 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职业学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必须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加强教学实习、大型作业 (或综合性实验)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和社会经验。学生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 更多的是一种职业领域为人处世的原则和规范, 这种经历和锻炼足以让学生受益匪浅。

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在企业中工作, 会遇到很多需要交流沟通的情况, 能否很好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工作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教师要培养学生交流的信心, 让其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扬、敢于认错、学会拒绝等一些沟通交流中必备的能力, 做到待人热情、善于交往, 人际关系和谐。

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学会理解、欣赏、宽容和接受别人。只有相互认识对方的长处, 欣赏对方的长处, 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教师可以在实验或者实习中, 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合作的情境, 让其组建团队, 通过合作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让学生在团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 并明确自己的任务以及作用, 通过分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5) .

[2]徐国庆.如何培养职业素质[J].职教论坛, 2007 (9) .

[3]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 2002-12-21.

[4]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1) .

[5]常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6]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浅谈高职院校综合韩语课程考试改革 第10篇

考试应该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是掌握学习重点为目标。

实践证明, 为了把考试真正变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之一, 就必须对目前韩语课程考试内容、方法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进行改革。

1 原有的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1 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范围, 题型标准化、内容教材化, 侧重于考核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 而不够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重知识考核, 轻技能和能力考核。

1.2 考试形式和方法单一

考试形式主要为“背诵+笔试”。

考试是闭卷多、开卷少, 笔试多、口试少, 选择等客观题型多、综合应用等主观试题少, 虽然有短文背诵, 但死记硬背仍然反映不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考试方法的单一, 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考试工作重结果轻过程

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 但很多学生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影响, 再加上学校对期末考试工作的重视, 使得学生仍然认为期末考试才是一学期最重要的考试, 而忽视或放松了平时的学习。

2 考试改革措施

目前综合课程依然实行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 但期末考试不仅仅是一张试卷来解决问题, 而是要把这种考核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 从口语、听力、翻译、阅读、写作等五个方面分别考核, 以督促学生韩语整体能力的提高。最后通过这几种考试相结合, 综合评价学生的韩语学习及运用能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综合韩语课程进行改革, 改革原有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2.1 考试内容与范围

改革前, 考试主要以检查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为主, 题型也以客观选择题唱主角。背诵部分则是事先由教师指定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记, 考试时教师任选一篇让学生机械性地背诵, 没有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完成任务, 根本体现不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而改革后, 更侧重检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题型也更多样化, 主观题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再加上口试和听力的考核, 更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考试评价标准

原来的平时成绩由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测验+书面作业+背诵课文四大项构成,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学生的听说应用能力也无法准确地检验。

而改革后平时成绩则由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听力+口笔试小测验+口头、书面、电子文本作业+笔记六大项构成。

课堂表现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听讲, 能否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以及与其他同学在语言活动中的表现及配合情况等。

口试则有小演讲、课堂辩论、情景会话、访谈等几种形式。

从平时成绩的构成可以看出, 改革后的综合韩语考试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查, 用教学全程考核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弱化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依赖, 使学生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创造性学习。

从改革后的内容也可以看出, 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 这也符合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听说领先、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3 考试改革后的效果

3.1 促进教师转变观念,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改革前, 大多数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 授课方式往往容易流于讲解词义、诠释语法、操练句型这一模式中。结果, 因为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 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改革后, 绝大部分教师都积极调整了课堂角色, 他们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了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加者, 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如此, 教师还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互连网、影音资料来丰富教学手段。

调查表明, 学生对角色灵活多样的教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课堂角色传统单一的教师。

3.2 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的考试改革必须依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确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目标。

韩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韩语交际的实践, 这一能力的获得可以通过综合韩语考试的改革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评价机制的建立, 不但使学生认识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技能掌握的重要性, 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考试中, 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评价他人, 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注重自身参与评价与自我体验, 促使学习者自我完善, 不断提高。

3.3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考试方式改革后, 进一步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 促使学生平时更努力地学习, 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认识到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把课外学习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自然延伸和补充, 除了练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外, 他们还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 阅读图书馆的韩语原版书籍, 做各种韩语考级练习, 收看韩国kbs、sbs等电视节目, 与同学、外教、韩国朋友等用韩语进行交流, 等等。

3.4 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考试改革, 学生的韩语成绩明显比以前有了进步, 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尤其在口语方面, 在改革之前, 不少学生认为口语训练是口语课程的事, 在综合韩语课上不太愿意自愿发言。改革后, 学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上课朗读背诵、用韩语表达观点等课堂活动中表现积极许多, 听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我们还通过韩语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践活动、韩语演讲比赛、技能大赛等教学活动, 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 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专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考试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考试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探讨, 必将对整个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实施和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极大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成为体现高职教育思想、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

今后,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会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不断地完善,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使我们的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使学生在语言和技能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让我们的学生所学能更贴近社会、贴近行业, 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摘要:通过对当前课程考试现状的分析, 结合考试改革的实施, 探索出一套新型的韩语课程考试方法, 并且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考核方法等, 将过去由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 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关键词:考试,改革,知识,能力,应用

参考文献

[1]#12

[2]卢杭央.关于日语专业《综合日语》考试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 2009.

[3]唐文君.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院校考试改革[J].高职专论2, 0075, .

综合院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困境探因 第11篇

关键词:艺术理论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以美术史、设计史、美术概论、工艺美术史等为主的艺术理论课程是美术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借鉴与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研究艺术文化、培养价值观念的人文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情况却是理论课程在综合院校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出现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看,是学生对理论课的学科性质与功能认识不清,从客观方面来看,理论课从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也急需改革与完善。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现阶段艺术院校理论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希望能够引起同行和学生的重视。

一、主观方面原因

学生对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解有三点原因。第一就是招生制度。在考试制度上,现行的艺术类高考由专业考试和六月份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两部分组成,在专业课目考试中,各学校名称虽有不同,但考试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素描、色彩以及创作,以技术性测试为主,没有涉及艺术常识。因此,针对专业考试的各种培训办应运而生,课程设置极具功利性,学生只要经过几个月单一石膏像和瓶罐蔬果的组合,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对于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绘画知识却茫然无知。为了选择好的培训班,很多学生走南闯北拜师学艺,过早的进入社会,养成了放荡不羁与玩世不恭的生活习惯与性格。在录取制度上,现行的政策是文化课成绩过线,按专业成绩由高到低录取,而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也仅为提档线的60%,远远低于其他类别的同级院校,这就形成了文化课基础不好就学艺术的社会共识。因此,现行招生制度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无形中从源头上造成学生对美术理解的狭隘和偏僻,认为美术就是技术性的绘画,学了美术就一定要成为艺术家、画家,完全忽视了美术教育对人的整体素养的提升,导致学生彻底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误导,在进入大学,尤其是综合性院校重“技术”而轻理论的大环境下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很少有学生将绘画、设计与以美术史、设计史、美术概论、工艺美术史等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技术”层面,重视手上功夫的训练而轻视内在艺术修养的提高,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形成了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社会现象。而事实上美术是一门由美术原理、美术批评、美术史与美术创作共同构成,具有多重效应的人文学科,理论课程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所涉及的领域也特别广。以美术史为例,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辉煌的艺术成就,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技术史(绘画材料的演变)、美学史乃至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部分内容,既注重美术与人类文化、观念的探讨,又注重美术风格、样式的演变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会涉及到历史、美学、考古等诸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概念和人文背景。而随着大学扩招,使得部分文化课成绩偏低的学生通过这条途径能够进入高等教育,对偏重理论阐述的理论课如同听“天书”一般,产生了畏难心理,这种缺少共鸣与对话的教学环境也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第二,课程安排。理论教学一般安排在刚进入大学的一二年级,作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则安排在三四年级,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割裂。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对专业发展和课程设置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既没有进行过实践操作,也不知道理论课程与专业课有什么样的关系,因而对理论教学接受能力较低,教学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第三,教学评价。就学科评价而言,对于艺术专业的质量评价立足于技能水平和最后作品的呈现,作为孕育专业技能的理论课程,价值只能隐藏其中并通过作品得以体现,并不能直接作为衡量的标准。就课程评价而言,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都是在学期末进行一次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照不同比例构成。这种考试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规范、整齐划一,最大的缺点就是教条,考试答案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能够通过突击性的死记硬背或作弊取得高分,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理论课堂也就没有约束力和吸引力。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即理论教学是无用的,从而产生本能上的远离和排斥。这样以来,理论课程的教学就变得事半功倍,一方面是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一方面却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能够讲清楚的寥寥无几,有些快毕业的学生,连一些诸如包豪斯、工艺美术运动、后现代主义等基本知识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说艺术对人整体素养的提升。

二、客观方面原因

第一,课程建设的边缘化。艺术理论课程建设的边沿化,首先表现在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以作为美术院系基础理论课的美术史为例,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似乎都未曾做过明确的规定,至今没有一个指导性的教学大纲,也很少召开有关的会议对此进行专门的研讨,以达成某些共识。全凭授课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①“美术基础理论研究似乎还没有真正以‘美术为基本范畴,来建立起独特的、有机的学科理论”。②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没有明确的学科理论,当然也就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全凭个人自由发挥,这就造成了课程教学的无序和随意,课程功能大打折扣。其次是师资建设的边缘化。艺术理论学科有自己独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特点,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所涉及的领域也特别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理论教师,不仅要具备绘画知识,还要了解美术其它门类,诸如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应该掌握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和历史学、文化学、美学等课程的内容,还要具有国际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融会贯通,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既专业又通俗。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理论是高校艺术学科中门槛最高、最难胜任的一门课,合格的理论教师应当是融和各方面知识为一体的杂家。但现实情况是,在整个高校艺术学科体系中,理论课师资建设都长期被忽略甚至边沿化,很少有进修和培训机会。在有些院校理论课由专业教师兼任,或由其它专业方向调配而来,这些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其应有的专业理论素养,又缺乏相应的培训措施,自然就很难奢谈学科建设了。最后是教材建设的边缘化。教材是教学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美术史教材编写为例,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年里,美术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有脱离上世纪80年代 “西方中心论”的局限,西方理论体系与思维模式仍然是重要的依据和参照。也没有针对具体专业编写特定的教材,在内容上力求全面,包含绘画、书法、建筑、雕塑、民间美术等各个门类的内容,基本上是面向所有美术专业的通识教材。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除少数几种外,大都编写随意,除了分章列节记述各时期美术现象、流派、美术家及作品等知识外,便是一些概念化的审美语言。在范围的涉列上,以传统、主流、精英美术为主,既忽略了有2000年历史的民族民间美术,也忽略了蓬勃发展的当代艺术,既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相称,也与文化的民族性与本土化格格不入,无法满足学生与时俱进的求知欲望。

第二,课程设置的随意化。据笔者调查的几个院校中,对理论课程的态度可谓众说纷纭,差异明显,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理论课程设置的随意。这种随意首先表现在课程设置常常因人设课,而并没有因课选人。比如,有的院校因为人事编制的原因,将名额留给了急需的专业教师,因为没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教师,长期以来通过外聘的形式进行教学,时间当然是机动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使得本应该是专业必修课的美术史课程,逐渐滑向选修课边缘。更有甚者,有的院校干脆就不开美术史,或者为完成教学工作量,谁没有课谁就上理论课。这种随意性明显偏离了理论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水平,提供设计思想智慧等目的的初衷。其次,表现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由于课程改革对课时的压缩,专业课的教师感觉课时相对紧张,很多课程教学才刚刚看到初步效果就结束了。因此,在讨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看似和专业无关的理论课程常常成为被压缩,甚至取缔的对象。最后,表现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因为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每学期课程安排,先是全校性通识课程,然后是院系专业课程,理论课插空安排,基本上就在学生注意力不佳的时间段。

第三,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按照现代教育理论,有效的学习模式应该是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强调问题提出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但由于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主导作用,学生并没有形成足够可以支撑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长期以来理论课教学只能沿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性教学方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随堂听讲,虽然采用现代化的PPT课件,也会根据需要穿插视频、参观考察等教学手段,但这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表演的独角戏,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三、结语

艺术理论教学目前存在的困境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高考制度带来的先天缺陷,也与课程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都密切相关。只有正确认识艺术理论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艺术理论课程就一定能够发挥起应有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奚传绩.一门不该被边缘化的课程[J].齐鲁艺苑,2007(01).

②周绍斌.由美术理论教学反观近三十年美术理论形态之发展,美术观察,2008(02).

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创新研究 第12篇

一、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创新的必要性。

1.综合素质课程开设随意, 效果不理想, 现状不容乐观

(1) 课程开设随意。

应该说,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 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 学校设立相应的教学部门, 开设思想政治课、体育课、就业指导课、人文艺术类的欣赏课等。但部分课程开设随意性比较大, 有因人开课或因需开课的嫌疑。比如, 广东科学技术职学院在最初设置了“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方法”等四门极富特色的课程之后, 由于学生规模扩大, 在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综合素质课的选课压力下, 又相继开设了“书法欣赏”、“美术欣赏”、“演唱技巧”等课程内容过于专门的选修课。

这些课程和本校最初凸显综合性和职业性的综合素质课程开课宗旨有所偏离, 滑入了与普通高等学校相类似的带有普泛性的选修课的开设轨道, 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 开设相关的人文艺术鉴赏课程。当然, 这种课程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联系不够紧密, 而难以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2) 教学效果不理想。

选修课一般以大班形式开设, 每班动辄都是百人以上, 课堂师生互动困难, 难以采用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智力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仍是基本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方式下, 教师的演讲水平和个人魅力就成为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的重要因素。但有如此水平的优秀教师毕竟有限, 这就导致大部分综合素质课课堂效果差强人意, 往往是教师讲得唾沫横飞,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再则, 由于这些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 导致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很多学生纯粹为了得学分而上课。

2.专业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课程改革两张皮, 前者成果显著, 后者严重滞后

在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中, 一般把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截然分开, 而且重视专业课, 轻视综合素质课, 觉得上好专业课、培养学生的高技能才是重中之重, 综合素质课只是锦上添花, 有没有、学没学好无关紧要。因此, 在学校的一切教改活动中, 专业课的改革是核心, 而且通过近些年的努力, 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基本改变了原来本科“压缩饼干”式的课程, 确立了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等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新理念。

然而, 这些先进的改革理念根本没有渗透到综合素质课程的改革之中, 综合素质课程仍然停留在学校单方面设立课程名目、确定讲课内容, 并主要由校内教师教授的阶段。

综合素质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大模块, 不能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开课讲课。把它和专业课程统筹起来设计, 而且用一以贯之的理念全盘改革, 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高技能又有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 教育工作者应该抓紧这有限的时间, 采取有效措施, 开设富有针对性的综合素质课程, 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毕业即上岗, 上岗能工作, 真正实现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二、综合素质课程设置的原则

1.“双主体”原则

目前, 随着国家100所骨干院校的申报和建设, 在高职教育领域提出了“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理念。所谓“双主体”, 就是除了学校这个人才培养主体, 企业、行业协会或政府作为另一个主体也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人才培养过程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各环节, 其中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建设无疑是重点, 在课程体系这一重点之中, 理应包括综合素质课程板块。我们必须一改以往由学校一厢情愿为学生开设综合素质课程的做法, 联合企业、行业或政府, 通过走访、调研、座谈, 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以此来确定综合素质课程。

2.综合性和职业性兼顾的原则

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文科学素质类的普泛性的课程, 另一类是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不同门类的课程, 其建设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对于第一类课程, 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 尤其是现在各院校都在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的很多精力都要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中, 加上学生选修课的学分有最低“门槛”, 学生一般也不会选修太多课, 因此, 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不可太专门, 过于专门不利于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期间比较全面地建构知识系统。鉴于此, 在设计此类综合素质课程时应尽量将接近的科目知识融合在同一门课里。比如,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设计了“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中, 不同的教师分专题为学生讲授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门类的知识。第二类课程的设置要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指出, 有助于高职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质包括“善于学习”、“较强的纪律观念、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人际交往和应对能力强”、“培养团队精神”等[2]。高职教育专家赵志群也指出, 职业能力的首要部分是专业能力, 其次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 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社会能力就是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协作、自我调节能力等[3]。后两种能力其实就是一种职业通用能力, 是职场成功的必备素养, 它可以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习得, 但重点应在综合素质课程的教学中予以培养。

3.灵活性原则

考虑到综合素质课程有以上所述的课程建设主体以及课程类别上的差异, 因此, 在确定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开课地点等方面都应该因课而异, 灵活变通。不必硬性规定所有的课程都要达到一定的学时, 或在固定的课室上课, 而应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并确定相应的课时,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 为了照顾企业教师来上课可以选择在晚上或周末, 教学地点既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 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

三、综合素质课程设置的方法

1.调研走访

(1) 发放毕业生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 了解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性及企业需求。每年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部门都会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类似的问卷, 其调查结果对于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08届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 在“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哪些能力最有利于就业后发展”这一问题的答案中, “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位居前列;在“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养方面的重视情况”这一条目的答案中, “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等位居前列。虽然这种问卷因为设计的科学程度不一, 其结果并不能非常准确地反映现状, 但其指导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给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可以对这种问卷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设计, 或者请一些专门的调研公司来完成这一工作。

(2) 走访企业, 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 或咨询企业人力资源主管, 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各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都负有招聘、培训、管理员工的职责, 他们对于新近员工的工作胜任情况是最了解的, 同时他们还要分阶段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通过对他们的走访, 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他们的培训内容, 以确定哪些培训可以结合学校的综合素质课程来合作开展。

(3) 调研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或员工培训机构, 了解他们的课程模块以及培训效果。现在, 各种管理咨询公司层出不穷, 一些资深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时代光华、澜海原创等都为企业提供相关的员工培训项目, 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效的会议管理”、“高绩效团队的建立与运作”、“服务文化”等。近来有报道称:“东莞市还引入企业资源开展职业学校的师资培训、合作开发职业素养课程”, “邀请联想集团对中职教师在人际关系‘破冰’训练、教学沟通技巧、高效团队建设、职业心态等方面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4]虽然东莞市开展的是师资培训, 但这些课程对于即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学生来说同样有用。这些管理咨询公司的一些培训内容具有普适性, 对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2.研讨分析

邀请相关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相关培训机构资深培训师, 共同研讨、梳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与专业课程需要细致的岗位任务分析相比, 综合素质课程内容的确定要相对容易, 大家所要商讨的, 主要是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大多数职业所普遍需要的通用能力, 或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也就是在具备了专业能力之后, 有效发挥专业能力, 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并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铺垫良好基础的能力。

3.确定课程

在对企业所需的员工职业素质进行全面梳理, 基本确定适合在高职教育阶段来培养的综合素质之后, 学校教师就要和企业资深的培训师一道, 研究确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及基本的讲授方式。

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警惕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 也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作为高等教育机构, 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和谐、理想高远, 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仍然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在以“双主体”为原则确定综合素质课程时, 我们也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 为他们开设一定的人文艺术类的综合课程, 这些可能一时无法产生实际功用的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

摘要:综合素质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思想认识不足, 改革步伐滞后, 导致出现开课随意、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为改变这种局面, 高职院校应将综合素质课程的改革和专业课程改革统筹起来考虑, 遵循“双主体”、综合性和职业性兼顾、灵活性等原则, 通过企业调研、召开学生综合素质分析研讨会等方式, 确定综合素质课程的内容及开课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课程设置,创新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307797.htm.

[2]马必学, 王式正.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6.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53.

上一篇:结晶硅型下一篇:儿童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