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

2024-06-27

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精选12篇)

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 第1篇

一、19世纪前

19世纪之前, 关于声音和音乐的思索要追溯到古代时期。第一个有关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是由毕达哥斯加在公元前六世纪完成得。他证明了震动的弦乐器的弦长会相反地改变其音高的感知, 也证明了通过建立八度和谐理论, 五度和四度符合一个简单的比率形式。然而, 他的追随者, 没有按照实验的方法, 却尝试用纯数字的关系去解释音乐现象。比如Anaxagoras阿那克萨戈拉 ( 公元前499-428) , 认为通过感官知觉为理论支撑去建立一个科学理论是没有说服力的。后来, 音乐理论家Boethius波伊提乌 ( 公元前480-524) , 在他的书中写到:同样的一系列感觉并不会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而对同样人来说感觉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因此任何人在寻找到真理之前贸然发表关于改变的观点都是徒劳的。

Aristoxenus, 来自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的反对者, 争论说音乐不能单纯地通过数学关系去理解。他预示了未来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向:音乐现象是在自然中被感知和认知的, 所以我们应该用实证性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在他的《On Harmonics》中, 他写到:“理解一段旋律是通过用耳朵和大脑去注意每一个区别。因为理解音乐需要依赖这两种能力, 感官和记忆,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当前的音乐的同时, 记住已经过去的音乐, 否则我们将不会有任何的音乐感觉。

Aristoxenus并没有被他的同辈所理解, 也没有被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论家所赞同。这些人的思想都根深蒂固与毕达哥斯加的数字音乐论中。然而, 正是因为毕达哥斯加的影响, 音乐被视为一种更为高层次的教育, 与数学, 天文, 地理一起成为当时热门的四大学科。做为结果, 许多后来的科学上的革新都广泛的涉及到音乐及其感知方法的内容。

在科学革命之前的一代思想家中包括了一些杰出的实证主义音乐家, 其中在十六世纪有两位尤其著名。G.B.Benedetti贝内德蒂被认为是第一个将音高的感知和震动频率相联系的人。Vicenzo Galilei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他通过实验表明尽管管弦乐中和谐的音程是与简单的数字比率和弦长相联系,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比方说, 是与音锤的重量有关而非与管乐器的体积有关。他还证明了如果保持弦的长度恒定, 改变它其它的参数, 诸如材质, 张力, 厚度, 结果也将导致音高感知的改变。从这些发现中Galileo提出反对把音乐纯粹理论化, 特别是把对音乐的解释单一的以简单的数字比率为基础。他主张音乐知觉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实证主义的科学。Galilei宣称关于和谐系统的争论是无意义的, 因为系统中所争论的那些很小的不同之处是不易被发觉的。科学革命早期的科学家中, 诸如Mersenne, Galileo, Kepler, Huygens和Descaters都对音乐知觉的理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个时期, 弦乐, 管乐, 敲击乐中音高和震动频率之间的关系被建立。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详细的涉及其它因素的说明, 诸如就弦乐器来讲它的材质, 厚度, 张力。同时, 正如和声级数和和谐共振被探索一样, 节奏的现象也被发现。最后一个问题是最具争议性的。Galileo认为这是一个低层次的感知现象, 他争辩说和谐的声音被感知是由于在耳膜产生了一个特别的模式的刺激, 而不和谐的声音是因为这个刺激不规则而被感知的。

Mersenne莫森尼研究了单纯从听觉途径上引起和谐与不和谐知觉的交互关系, 但是Kepler开普勒认为高水平的因素反而更具可靠性。Descartes笛卡尔认为通过区分开感觉上的和谐和音乐上的和谐才是当下这个问题的本质所在, 感觉上的和谐被看做是一个低水平的加工现象, 而音乐上的和谐被认为是一个高水平的现象。

在这个时期的卓越的科学家中, Mersenne莫森尼无疑是对音乐的经验主义研究做出最大贡献的。他的著作《Harmonie universelle》是这个课题在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得到了一些非常著名的发现。他设计一个精妙的实验方法来表现弦乐器的震动频率将随着其弦长而相反地改变。通过这个方法, 他将对音高的感觉和震动频率联系起来, 并以此来解释在毕达哥斯加时期已经被发现的音高和弦长之间的相反的关系。也是通过这个方法, Mersenne推测特定的频率是和特定的应高相对应的。

Mersenne也注意并研究了关于敲击的现象, 声乐的渐强和渐弱会在接近频率的声音在一起的时候发生。另外, 他发现复杂的器乐音调是由基音和大量的泛音所构成的, 而且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耳朵分辨出泛音序的五个部分。Mersenne认为接下来关于音色的研究应该假定不同的乐器产生的音色是因为他自身包含的泛音的组合而成的。

在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的著名科学家中, 为理解声音做出巨大贡献的有Wallace, Sauveur, Newton, Bernoui lli, d’Alembert, Euler.Newton牛顿和Leibniz莱布尼兹开创的微积分打破了传统的对音响学的理解。一个重要的数学上的贡献是由Fourier傅里叶在后来做出的, 他发现任何一个声波曲线能够通过许多简单的声波曲线叠加构成。接着, Ohm欧姆发展了这一理论。特别要指出的是, Ohm的声波理论中提到任何周期性组合的声波能够从一个具有特定频率振幅的简单声波的集合中被分析出来。这个分析成为了后来的声音及其知觉理论形的重要基础。而当时科技的进步使实验者有能力通过详细的 参数控制去探索对简单声音的知觉。这些科技成果包括有Cagniard发明的Siren和Scheibler发明的血压计。由Helmholtz亥姆霍兹发明的共振器, 使研究者有能力通过它的频率成分去分析复杂的音调。

掌握了这些新技术, 科学家们开始系统性的探索关于听觉机制的某些基本特征。许多研究者, 包括Savart, Helmholtz, Koenig都决心去研究人类能感知的最低的频率, 把这个平率局限在8赫兹到32赫兹这个范围中。后来Wegel测量出人类的听觉极限是从20赫兹到20000赫兹。另外一些科学家, 诸如Luft勒夫特和Vance万斯 , 尝试去测量最小的可识别的音高变化。

二、1860-1960

19世纪下半叶, 经验主义的音乐心理学研究开始发展起来。以经验说明心理现象形成的观点。从17世纪到19世纪, 英国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以经验来说明人的一切心理现象的形成, 其具体表现就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J. 洛克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联想的概念, 认为人生来不具备任何知识, 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 (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 , 不论这些观念如何抽象与复杂, 都来自经验和经验的联想。同时期, 如同心理学一样, 音乐心理学也被建立为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一开始, 大部分研究人员指局限于去研究对于单音或几个音的组合的认知。Helmhotz旨在为音乐美学提供一个科学的基础通过尝试去证明耳朵是怎样加工处理音高的, 音色, 音程, 和旋, 音阶, 音调最终是怎样和一段音乐的和谐构建相联系的。在他一本著作中, 表明了他的抱负, 一方面将心理声学和生理声学的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将音乐学和美学联系起来。Helmholtz亥姆霍兹强调说音乐比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更具有对纯感官上的印象相接近的关系。然而, 他同时注意到人类耳朵的内容显然可以被作为完全不同的音乐系统的基础, 这些都指出了艺术研究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名族音乐学)

与Helmholtz不同的是, 哲学家Carl Stumpf斯顿夫并不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因而他不得不在另外一些机制比如物理和生理机制上做他的研究。通过依赖他自己的音乐经验演奏管风琴, 和音乐家合作。他的《Tones psychologie》包含有大量的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在一些论文中他预测只有通过后来及其严谨的研究, 这些观点才会被确定下来。因此他开始研究对音色维度的认知, 比如明亮, 暗淡, 饱满抑或粗糙, 同时也研究音色感知与物理的关系。他发现同样的音程在更高的八度上给人更深的感觉。对于一个拥有绝对音高的人, 他注意到这种能力的优势所在, 比如说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 一个优秀识别音高的能力通常来说是更重要的。就认知对音乐各个成分的融合来说, 他描述和谐是认知把声音的各个成分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印象。对于一个八度内的音而言, 五度, 四度, 三度, 六度是和谐的, 而其他的音程听上去不太能融合在一起, 也就是不和谐。早些时候, Helmholtz描述了在一段快速音乐中的不和谐。他解释说感觉上的和谐与否是与人的听觉界限宽度相联系的。

这些研究强调在单一的音调上而不是真正的音乐也许是因为所谓的建构主义和联想主义心理学, 他们是经验主义心理学出现的第一个学派。依照这个观点, 心理学应该在感觉层面来分析音乐经验, 通过训练被试, 让他们用内省法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 , 是构造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 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构造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直接经验, 内省法便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对意识经验的研究, 把心理学定为研究行为的科学, 主张用刺激 - 反应方法进行研究, 完全否定了内省法。20世纪50年代后期,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意识又被带回到心理学中, 自我观察法重新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 并获得了新的发展。去找出他们音乐经验中的最小组成元素, 并了解他们组合这些元素的原理。这个学派的主要支持者是Wilhelm Wundt冯特 , 他在Leipzing建立了第一个实验性的性的心理学实验室。他对节奏的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这些结果表明对于节奏的经验包括重复性的听觉, 以及紧张或放松的感觉。心理学家把节奏看成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在1900年, Wundt和其它许多的科学家研究了基于速度和不同类型的重拍, 这些连续的感觉的组成元素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Wundt的情感理论假定了三个两级化的维度, 高兴与不高兴, 兴奋与冷静, 紧张与放松。这些都是被后来对音乐情绪表达的研究所多次重复运用的理论。

在20世纪10年代初期, 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内省分析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取而代之的是欧洲的格式塔心理学及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认知应该旨在找到一个正确的图示 (或者模块, 格式塔) , 在这个过程中, 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理论是根据许多原则形成的。诸如接近律 (单位趋向于与他最接近的单位一起形成格式塔) , 相似律 (相似的单位趋向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大部分的例子都是针对视觉感官上的, 只有少许讨论了音乐。比如说, 当一段旋律被移到另外一个调上以至于只有少量的原来的音甚至没有一个原来的音出现在移调的旋律中, 而这个旋律和原来一样能被我们所感知。旋律通常会使用一些小音程的组合 (接近律) 或者演奏通常使用具有相同音色的乐器 (相似律) 。显然的是, 节奏也同样适用于格式塔理论。在节奏的出现和重复中, 我们在长音符和段音符之间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区别, 而有少许不同的持续音却往往被忽视 (被感知成了相同的长度) 。这两个理论都可以被看作是为完成格式塔理论所做的努力。而格式塔理论在音乐上的更深远的应用, 通过一些不同的术语, 在很久以后才出现。

格式塔理论也影响了Geza Revesz, 格扎瑞福斯他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为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他对音乐心理学所作出的最大的贡献应该是被称之为音高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理论。意思是音高间的差别, 将随着声音由低到高持续增大。而音色间的差别将在每个八度中重复交替。这两个组成部分在后来Shepard的一个著名的证明中被独立出来。德国音乐心理学家Albert Wellek发展了这一理论, 指出存在两种类型的听众。一种“线形”的听众会更多的注意音高, 而另外一种“环形”的听众会更多的注意音色。

在美国, 心理学被行为主义学派所深深影响。行为主义学派认为, 心理学需要摒弃对意识 (唯心主义) 的研究, 而以行为研究为中心。尽管音乐心理学也受到了这个学派的影响, 但行为主义可能更多影响在音乐教育方面, 强调在提高各种音乐技能的时候适宜强化的重要性。然而, 美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 Carl E.Seashore并不喜欢行为主义的研究。他在爱荷华州大学聚集了一大批研究人员通过一个特定的装配有准确时间记录的设计, 去研究在钢琴、小提琴及声乐表演中音乐力度的变化和音准, 从而修正了来自于有关测量音乐能力的实验设计中大量的偏差。这个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迫中止了, 但是这个实验的许多实验成果直到今天都还在作为音乐心理学研究课题的基础。

Seahore最为著名 的贡献是《Seashore Measure of musical Talent》一书, 它包含了对音乐基本能力诸如区别音高, 强弱, 持续时间及音色的测试, 还有更进一步对节的区别奏甚至是整个音乐记忆的测试。他因为缺乏真正的音乐内容而备受批评, 然而, 他对音乐认知的研究要比以往的研究范畴宽广得多。在《Psychology of Musical Talent》中, 他认为了在音乐行为, 音乐记忆, 音乐想象, 音乐智力, 音乐感觉和音乐思维中, 每个领域都包含了几个基本因素。为了找到一个人在这些不同领域的能力, 他设计出三十种不同的方法, 包括六种在前文中已经提及的和许多没有提及的诸如听觉敏锐程度, 听觉和动态想象, 准确分辨乐章, 准确的节奏把握, 声音控制, 音乐联觉以及因音乐引起的情绪反应。然而, 这些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于音乐性的认知也得到了研究, Bllroth, Von Kries, Revesz, wing, Lundin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在《Wing Standardized Test Of Musical Intelligence》中, 包含了关于对和声分析, 音高改变, 音乐记忆, 以及对节奏, 音乐和谐, 音乐张力, 音乐断句的理解等测试。

另外, 在这个时期, 大量的研究及论文也在不断扩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有音乐欣赏及表演心理, 心理受音乐行为的影响, 音乐创作和音乐社会心理等等。另外音乐治疗研究是被Ernst Kurth恩斯特库尔特提出的。

三、20世纪后期

音乐心理学在20世纪后期主要有四个研究主题: (a) 对音高和节奏的认知 (以及对和声和旋律的基本属性的认知) (b) 音乐能力和技能的发展 (c) 音乐表演的潜在加工过程 (d) 与音乐欣赏相关的情感过程 (如音乐偏好, 音乐感情) 。所有的这些研究都是针对西方传统音乐, 集中在从巴赫往后的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

从20世纪年代起, 认知心理学毋庸置疑的成为了重新塑造心理学研究方法来研究音乐的绝对力量。这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应用性实验中发展起来。随着复杂的实验科技不断发展, 认知心理学被运用于精确控制性的任务:研究意识加工的本质 (而不是简单的内省分析) 。它的主要理论是把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 , 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的概念可以看成是一个相互连接但又分工明确的集合。正如早期的认知心理学家所关注的是复杂的输入 (比如语言) 引起的认知过程和表现, 因而20世纪末的大量音乐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几乎都是有关音乐聆听, 音乐感知及音乐记忆的潜在心理过程。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但其中包含了一种想要尽可能多的控制实验环境的各个方面的科学意愿, 而对表演的研究会失去这些控制, 对作曲的研究也一样。

不足:认知心理学在对认知过程的理解上取得了它最大的成就, 但是认知的范围局限在秒钟而不是分钟甚至小时。比如说, 有非常多的研究是研究人类怎样加工单个文字的, 另外还有许多研究是研究人类是怎样加工句子的, 而几乎没有研究去研究人是怎样加工一篇完整的文章比如书本或者戏剧里面的。同样的, 音乐上的研究也更多的局限在了和旋, 乐句这个级数的对象上, 而没有人去研究一部完整的作品。

然而, 对感觉研究的重视引起了重要的共鸣。在同时期的一些国家和城市中, 很多人都会在一天多次听音乐, 却很少创作或者表演音乐。音乐心理学, 如同其它科学一样, 是寻找规律的学科。因而它有一个趋向去研究大部分人的音乐偏好。

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尽管认知心理学占了主要地位,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抑制其它的研究方法。比如说在对音乐技能及其被掌握的研究中, 就将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情感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动机心理学的观点联系起来运用。对婴儿和小孩的音乐能力的研究还结合了遗传学, 生物社会学和跨文化的观念。而在人类拥有新方法去测量大脑在正常知觉行为中的活动后,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了重大的突破。

我的心理历程 第2篇

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我们就注定要在这个世界上演一场精彩的演出。每个人都在一点一滴的长大、一点一滴的成长。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间,来思索。。

如今回忆过去,似乎还是小学童年是最美好的时光,如今的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在创新,新的生活被新人所上演,如今在日益发达今天,信息化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手机、电脑、游戏机似乎已成为每个青少年必备的一样设备,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玩的东西与现在小孩玩的东西简直天壤之别,所受的教育也不同,下面来为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现代物理学的光辉历程 第3篇

赛格雷从一九二七年开始,以一个亲身参与者的身分,经历了物理学近半个多世纪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他在这本书中,围绕着主要事件,把现代物理学发展史中的概念、思想、学说、理论以及实验工作的演变,概括地说,也就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演化和变革,生动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法国著名物理学家保罗·郎之万曾经一再强调过,在传授科学知识时,“加入历史观点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最好是能直接追溯其根源,尽可能充分地和经常地接触那些创造了科学并且最善于把科学最生动的一面表现出来的人们。”本书的内容成功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书中不但对西欧物理学的发展做了翔实的论述——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英、法、德等国家长期处于领先和中心的地位——而且对日本和中国的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家的成就,也给予了相当的篇幅。作者以同情的笔触描写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科学家努力追赶西方科学的爱国主义心情。

书中对当代所有知名的日本物理学家的成就和贡献,都做了评述。对中国物理学家的成就,也作了充满热情的介绍。赛格雷客观地指出,数学和英语“在日本和西方物理学家之间形成了思想交流的桥梁,但有时人们也会发现他们之间的文化基础不同。当然,这对科学的进展也许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它会提供一些非常不同的争议点。”

赛格雷在书中谈到了他所接触过的各种各样的物理学家。他指出,“如果我们一定要找出杰出的物理学家的共同个性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工作都有迫切的热望和很强的能力,具有坚持性、乐观主义和科学想象力。”反映出强烈的爱国初期开拓者的精神,进取性和保守性、狭隘性同时存在。劳伦斯“从本质上来说,他更象一个发明家,而不太象个科学家。”由于劳伦斯把他的机器大部分时间用于医疗研究(也是为了便于向私营企业和基金会寻求资金援助),以至于他周围的年轻物理学家常常是“偷偷摸摸地把回旋加速器用于科学研究。”所有这些情况和赛格雷所熟知的欧洲科学研究的传统成为鲜明的对照。

战后,劳伦斯和奥本海默这两个在制造第一颗原子弹过程中的合作者,在要不要制造氢弹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对此,书中写道,“有些作家把他们两人的争论写成了书或戏剧,……大多数是反对劳伦斯的,但另一方面,也有本关于劳伦斯的官方传记,写得简直就象是圣徒的传记一样。”赛格雷的同情站在哪一边是不言自明的。

许多正直的科学家对当前的世界政治现实都感到困惑和忧虑,赛格雷也不例外。他在书的结尾部分强调指出,“我们决不能忽视它们(指科学知识)对人类状况的影响。这是人们热烈争论的一个问题,它已远远地超出了物理学范畴,不过它对物理学却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他在书中采取的是同“知心朋友交谈的那样的方式”,作者将他的矛盾心情如实地向读者倾诉出来,不能不使人为之同情。不管怎样,赛格雷还是满腔热情地发出呼吁:“我们怎么办?特别是科学家怎么办?我们应当不断地提醒公众,某些行动过程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应当诚实地、理智地做好这件事情。”他以但丁的诗句来表述他的心情:

“考虑你的后代,

你不是生作野兽的,

你应追求德行和知识。”

最后要提及的是,本书一九八○年在美出版,在四年多的时间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就把它以中文出版了,不能算不快。尽管译文有些地方还不够文从字顺,但译者们却是花了一番心血的。看看印数,却只有七千三百册,目前,这本书在书店的架子上已经不大看得见了。(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但这已经是题外的话了。)

探秘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历程 第4篇

嗜血成“魔”的矫正

张某, 25岁, 汉族, 河南人。2006年4月的一天, 张某携带水果刀等工具, 在江苏省苏州新区某银行柜员机前, 与同犯一起持刀威胁正在取款的被害人, 劫得人民币后逃离, 后又以同样的手段, 抢劫了另一被害人, 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到江苏省句容监狱服刑。入监后, 张某很少讲话, 整天阴沉着脸, 脾气相当暴躁。一天, 相邻劳动岗位的犯人不慎被钢针划破手流血时, 张某在众目睽睽下舔了留在机位上的点滴血液, 一名服刑人员李某稍稍斜视了他一眼, 张某认为李某是在鄙视他, 一拳打过去, 李某还击, 致张某鼻子大出血, 别人都很紧张, 而张某却好象很兴奋的样子, 不断舔食鼻血。

事件过后, 监区服刑人员向民警报告, 张某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情绪低落、心情压抑, 经常独自站在窗口或躺在床上黯然神伤, 还好几次悄悄地用缝纫针把自己的手臂划破, 偷偷地吸吮自己的血。监区民警仔细分析了张某的异常行为, 认为张某可能存在严重的变态心理, 有可能危及监管安全, 随即与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联系, 安排心理咨询。

“魔”成有因。咨询师接触张某初期, 张某很抵触, 认为自己很正常, 不需要心理咨询, 咨询师反复向他说明心理咨询是出于真诚帮助的目的, 并再三向张某说明了保密原则, 取得张某的信任, 张某慢慢道出了嗜血成因及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

张某出生时体质虚弱, 当地是穷山村, 存在“以血驱污、以血壮体”的习俗, 认为血是最补之物, 所以从小父母就开始给他生吸多种动物的血液:邻居杀猪了, 父亲带他喝上一碗猪血;自家杀鸡了, 母亲给他留一碗鸡血;村子里宰牛了, 父母为他要上一碗牛血……总之, 从小到大, 不知喝了多少动物血。到了后来, 零打碎敲喝动物血已不能满足他的吸血欲望, 于是开始产生吸食人血的冲动, 有一次与别人发生肢体冲突, 他总有咬住别人的脖子吸血的想法。20岁那年因感冒发热住院, 曾两眼看着正在输血病人的血浆发呆, 竟迫不及待地抢下输血结束的血浆袋吸食剩液!结婚后, 或是诱骗或是强行多次划破老婆的手腕, 吸老婆的血液……

投入监狱服刑后, 他控制不住对血腥的渴望, 在习艺车间参加劳动时, 他注意力不能集中, 总希望有鲜红的血液出现, 总想着其他服刑人员能出血, 劳动任务经常不能完成, 晚上经常失眠或者早醒, 其他服刑人员对他的怪异行为也很厌恶, 把他当成怪物, 个个离他远远的, 不愿接近他, 因此, 张某非常孤独, 内心很苦恼, 严重影响改造。

初识“魔”影。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咨询师在对张某咨询的同时, 积极寻求外援, 向中科院特聘心理专家、中科院心理所江苏分校副校长、江苏省心理咨询志愿者总队总队长杨宪生请教并特邀他来监共同对张某进行心理矫治。

咨询初期, 张某很紧张, 也不配合, 倚墙坐着, 双手不停地搓动。专家从教学深呼吸入手引导张某做放松活动, 但仍不能完全使他放松下来。专家建议张某用发泄的方法排解压力, 在专家的提示下, 张某用尽全身力气握紧双手, 脸胀得通红, “啊”地大声吼出第一声, 专家问询此时的感觉, 张某表示稍稍感觉轻松了点。专家让他比第一次更用力地吼, 这一吼惊动了咨询室门外的警戒人员, 以为发生了什么异常情况, 张某感觉压力又缓解了许多。在专家指引下, 张某又大声吼了三次, 自己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专家首次出手, 张某体会了放松, 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良好的咨询关系建立了起来。

面谈后, 专家与监狱咨询师共同分析了张某的致病原因。在此基础上, 监狱和专家商定了咨询具体目标:要改善其情绪状态, 适应监狱生活;要改变其不良认知模式, 消除喝血能强身健体的愚昧信念, 摆脱喝血行为;要进行逆向训练, 反习惯化, 防反复发作, 彻底治疗嗜血症。

咨询最终目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心理成长, 进一步完善人格, 能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适应社会生活。

按照矫治方案, 在咨询前期, 监狱咨询师从改变认知出发, 向张某解释:由于生长环境不一样,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就不尽相同, 就比如对血, 南方人与北方人截然不同, 大多南方人见到血就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 同时生理上会产生惊叫、甚至晕血等行为现象。而北方人见到血则会产生兴奋的心理, 生理上则产生战胜对方的信念。

张某因为从小吸食动物血液, 造成心理、生理上对血的依赖, 这不足为怪。但张某的这种行为是不为正常社会所包容的行为, 况且还存在伤害别人的可能性。张某的高度恐惧状态, 也是吸血欲望的满足与社会道德的不认可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可喜的是, 张某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而且也在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魔”影追踪。咨询中期, 咨询师从改变认知出发, 给他阐述了血液成分、血液的作用、血液卫生状况、极少数地区喝血强身健体的传统习惯、常人对喝血的看法等知识, 逐步让张某明白喝血强身健体并无科学道理, 他的嗜血行为, 是幼时生活环境形成的习惯化行为, 需要通过反习惯化的训练来进行治疗。接着, 咨询师重点运用意象技术进入张某的意识深处, 用意念带他吸食了血液, 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源于张某的不合理信念, 让张某明白其强烈的嗜血欲望只是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但其生理并没有得到满足, 其对血的恐惧与渴望的矛盾心理, 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 就象婴儿断奶一样, 要有一个过程, 要有很强的意志力。

张某的情绪有了改善。咨询师的热情、真诚, 使张某非常配合咨询工作, 连续多次的咨询活动对他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症状有了较大的帮助, 喝血的渴望逐渐减少, 张某自己对战胜这种怪毛病也增强了信心。

挣脱“魔掌”。咨询后期, 咨询师主要运用厌恶疗法, 进行逆向训练, 反习惯化, 进一步巩固疗效, 防反复发作。由于张某身处监狱这一特殊环境, 咨询师决定采用想象刺激。首先, 给他看一些由于输入不健康血液后感染了艾滋、肝炎病毒的人的生不如死的惨状图片。然后, 咨询师引导张某全身放松, 闭上双眼, 随着他的指令进入想象, 指令是:想象你面前有一杯鲜血, 你打算拿起杯子, 你想到血里可能有艾滋或肝炎病毒, 你会感觉到胃有些奇怪的感觉。呵, 那是恶心, 胃里的食物渣已渐渐冒出来了, 到了咽部, 要呕吐了。当你把杯子放到嘴边时, 食物渣也涌到嘴里。你必须紧紧闭嘴, 不然食物渣就会喷洒一地。你坚持喝血, 全部呕吐物都喷出来了, 你看着那些呕吐物, 你禁不住又呕吐起来, 无论如何也停不住, 你把杯子推开, 不再喝血, 一切恢复如常。

如此反复, 咨询师用语言提示张某进入想象, 在想象中将不适行为和厌恶反应联系起来, 让张某对血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 让张某了解到血中可能存在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等, 不仅不能给身体带来好处, 可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有时, 在咨询中, 张某感到吸血可怕时, 会捂住口鼻, 表示腹内如翻江倒海, 只想呕吐, 再不想吸血了, 嗜血欲望逐渐减弱, 直至消失。

通过十多次咨询矫治, 张某基本戒除了嗜血欲望, 吃饭、睡眠都正常, 笑口也常开了, 与他犯也能正常相处, 顽症的逐步去除, 情结的日益好转, 人际关系的明显改善, 有力地促进了张某的服刑改造, 终于在兔年春节前减刑回家。

心理咨询师的成功经验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当代社会, 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多, 患有各种心理障碍以及疾病的人的比率明显上升, 往往导致自杀、行凶等恶性事件的高发。监狱服刑人员更是一类特殊的人群, 他们中有一些人往往是由于自身存在心理问题, 导致认知、情感等出现偏差, 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服刑过程中会导致自杀、脱逃、暴力等狱内恶性事件发生, 严重危及监狱安全稳定, 出狱后也会是和谐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因而现代监狱的日常管理中, 除了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的作用, 也特别注重发挥“心防”的作用。

在成功驱除服刑人员张某“嗜血”心魔的咨询案例中, 监狱咨询师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一要保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 关押的是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特殊群体, 承担着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如何及时发现服刑人员的异常行为, 有效甄别分析, 防患 (下接第16页) (上接第18页) 于未然, 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监狱要建立心理信息网络, 通过强化培训提高管教民警、耳目信息员识别问题的能力, 要从入监到出监全程评估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周密观察, 善于从服刑人员的蛛丝马迹中发现异常心理。

二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投机改造、功利欺骗心理, 他们往往倾向掩盖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心理咨询存在较大抵触情绪, 咨访关系不容易建立, 咨询师的保密、信任、真诚帮助是建立有效咨访关系的关键。咨访关系建立不好, 要改变错误认知, 调适扭曲心理就无从谈起。

三要着力提升心理矫治水平。成功的咨询、矫治案例是对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指导工作的最佳宣传, 监狱加大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民警咨询师的工作能力, 充分发挥专业技能, 适时利用专家外援, 也是必由之路。

我的心理成长历程. 第5篇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季丽君2011112010125 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其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

每个人生命轨迹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开始于生的本能,终结于死的本能;而每个人生命中间的过程轨迹又都是不同的:一些人的高峰可能是另一些人的低谷,反过来亦然,即便是同一个历史时期同一个历史事件, 带给每个人的影响也可能非常不同, 而生命过程的高低起伏成就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历程。哲学家赫塞说过的,“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 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每个人能掌握的是生与死之间的这一段生命, 而让生命具有意义不在开始或结束, 而是在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高峰低谷,都是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我们珍惜和回味。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季,我降临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亲性格果断好强,做事精益求精。母亲个性踏实耐劳,温和委婉。他们工作都比较忙,所以我放学后经常一个人待在离家最近的书店看书,或者在自己的房间里写老师布置的作业。直到有一次,父亲有应酬晚归,母亲加班不能按时回家,天黑了我把家里所有的

灯打开还是害怕的跟爸爸妈妈打电话,在电话里忍不住哇哇大哭,任性的要爸爸妈妈回家,当他们赶回来时我已经一手拿着未挂机的电话一手搭在沙发上哭着睡着了。从此以后,妈妈和爸爸几乎拒绝了所有的应酬,爸爸下班后就回家辅导我写作业,妈妈回家做饭。这也使得我格外恋家,害怕孤独。

我有一个很能干的父亲,父亲是一个事无巨细的人,由于我先天性视力差,父母不辞艰辛的坚持10年不间断带我去武汉就医,我的视力才得以保持正常。工作中的父亲也非常优秀,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看着父亲一叠的获奖证书,那时的我对父亲更生敬佩,感慨万分,我一定要做一个让父亲自豪的女儿。父亲的认真

执着也培养了我做事认真、细致的品性。上学后,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提高很快,我体验了勤奋的乐趣,父母与老师每一次的表扬就能使我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成绩的优异,师长的赏识、同伴的羡慕让我的自信心开始增强,学习成为了我童年生活乐趣的最主要的来源。

同时,我在小学乃至初中、高中阶段遇到的老师对我人格的形成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他们丰富了我的生活,指引了我的人生之路,对于我性格的锤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小学时,由于表现突出,被班主任定为班上的班干部,使得我的处理事情的能力、与同学交往的能力、领导的能力等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聘,我光荣地成为少先队大队部干部,并得到了大队辅导员蒋老师的赏识。也积极参加青

少年书法以及钢琴大赛,并获得湖北赛区的三等奖,感受到了自信与成功带给我的巨大的满足感。我开始有点飘飘然,自命不凡,变得粗心大意。蒋老师也发现了我的心理变化,积极与我的父母联系,将我从自负的歧途拉回并时常与我谈心交流。对蒋老师,我从心底里产生了敬仰之情。可以说,蒋老师就是我的第一颗幸运星吧!是他让我明白不管将来的路是平坦还是挫折,都得不断反省自己,看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带着蒋老师的教诲我升入到初中,又遇到了一位严厉的班主任汤老师。初中的我担任过班长、学委,三年中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锻炼,意志得到了磨练,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班主任的要求下特别是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了很多,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掌握各科知识。最后以自己并不是特别满意的分数考上了重点高中。汤老师最后也教导我,做学问要务实,学理科一是一、二是二,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高中时期我和每个同龄人一样单纯, 每天过着相同的日子,上课,吃饭,睡觉,不必过多考虑将来的事,也不必担心今天吃什么。日子过得忙碌而劳累、充实而有目标,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让人怀念。那时的我充满青春的梦想,对未来有好多好多的设想,又经常烦躁不安,会为一次统考名

次不靠前而伤心自卑,一次次从梦想的憧憬中醒来,又一次次鼓起勇气为梦想投入新一轮的奋斗。

当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来黄石上大学时,我几乎一下

车就想回家,想念妈妈做的菜,爸爸的唠叨。我以前在父母身边过得太顺利,顺利的从不思考那些我将来走上社会必须面临的问题,也不认为爸爸妈妈说的是真的,只当他们是在吓唬我。独立意识也开始慢慢建立,在不断地碰壁与挫折中也不断意识到以前在家被我不以为意的忽视掉的爸爸严厉的让我接受不了的教诲原来是对的。

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一次饱满的充实。现在的我更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去年我考上了大学。一年半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人也变得恬静、宽容、乐观、积极向上。在学习中我慢慢地懂得:面对身边的人要学会接纳、包容,少些嫉恨,多些爱心,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任,努力创造真情的空间,才能与他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同时我也明白,一个人再卑微,只要自信乐观,拼搏进取,定能成为一个大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觉得自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强:

1、增强自信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2、心静如水,心态平和。

3、播洒爱心,宽以待人。

4、不断学习,精益求精。

阳光私募的中国历程 第6篇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灰色地带。中国的私募基金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诞生而起步,大致萌芽于1993~1995年,初步形成于1996~1998年。如同秫豆田中丛生的莜麦,早期的私募基金不少时候是与庄家和市场操纵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的,以形象神秘、操作凶悍和口碑欠佳而著称。

2004年是私募基金的分水岭,随着监管部门加紧整治,因操控“三驾马车”而被视为神话的德隆系轰然倒下,坐庄时代宣告终结。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正是在这一年,私募选择了走进阳光。2004年2月20日,赵丹阳发起设立了“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是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阳光私募基金,赵丹阳也在此后获得了“中国私募教父”的称誉。很多潜行多年的私募随后浮出了水面,杨骏、刘迅、李驰、蔡明等,纷纷通过信托渠道,走进了更多投资人的视野。

私募的界定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的,所谓“私募”即向特定投资者募集,有别于公开募集之意。通常所说的“阳光私募”一般都是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是由信托投资公司进行非公开募集,按照委托人的约定,亲自管理或者聘请私募基金团队在股票、债券、现金甚至商品期货等二级市场上运作受托资金,并以争取实现委托人资产的增值为目的的一种集合证券理财方式。

市场规模:从形单影只到成群结队

2004~2005年为阳光私募的萌芽发展时期,分别设立产品3款和2款,且均为非结构化产品。时势造英雄,伴随着新一轮股市牛熊周期的展开,阳光私募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2006~2011年,产品数量增长31.54倍,年均增长率99.4%。2007~2010年,基金发行规模分别为452亿元、257亿元、224亿元和271亿元。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11年底,阳光私募行业总体规模已达约1600亿元。单只产品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从2006年的715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22亿元。

产品分类:非结构化占主导,创新私募求突破

按产品运作方式分类,可以把阳光私募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产品两大类。结构化产品类似于公募中的分级基金,投资者享受产品到期后的预期固定收益,投资管理顾问公司或者基金经理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享受预期固定收益之上的收益。非结构化产品则不然,一旦发生亏损,操作机构不承担亏损责任。由于非结构化产品更能准确反映阳光私募基金的运作水平。在研究阳光私募基金的过程中,通常以非结构化产品为基础。截至2011年底,结构化产品与非结构化产品数的占比分别约为22%和78%。

按投资标的方式分类,可以把阳光私募大致分为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两大类。截至2011年底,固定收益类产品仅为24只,占近阳光私募产品比重的1.5%。

2010年以来,随着做空时代的到来以及在熊市图变思维的推动下,创新型私募开始涌现。截至2011年12月31日,国内共有各类创新型阳光私募基金96只,约占阳光私募基金总量的5.9%。其中成立满1年且有连续业绩记录的产品共13只,2011年平均收益率-10.37%,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与其他私募产品种类。

业绩:熊市明显抗跌,2011年收益惨淡

8年来,年轻的阳光私募行业已经在两个股市牛熊交替中历经沉浮。由于不受股票仓位限制,阳光私募在熊市体现出了明显的抗跌性。

2011年,阳光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6.20%,跑赢沪深300指数8.81个百分点,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在非结构化产品中,收益率为-30%~-10%的占比高达65.90%,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仅为5.82%,见表1、2。

9款有1年历史数据的固定收益型产品有6款实现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为1.25%,不考虑通胀因素,基本实现了保本。这也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此类产品出现了一个发行小高潮的原因,见表3。

流派:英雄也问出处,北上广卧虎藏龙

私募的掌舵人对基金投资理念的影响较大。因此管理人的出身、公司所处区位的投资风气,都会对基金的管理风格带来一定影响。

从管理人出身看,随着众多精英人士进入阳光私募,受背景和习惯影响,操作风格迥异,绩效水平也随之出现差异。公募背景私募的优势在于有成熟的基金管理理念和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业绩表现较为平稳,尤其是在下跌市中。其他派系(包括民间、学者、海外、媒体等)2011年收益状况最好,但极差达83.36%,业绩分化极为明显。对这个派系进一步细分,草根派差异化最大,表现优秀的有徐翔、林园等,表现不佳的有叶飞等。

从区位属地看,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是中国金融机构的聚集地,自然也成为阳光私募聚集中心,近9成投资顾问在此。上海已在2011年成功超越深圳,成为全国私募基金聚集地之首,并且也成为私募冠军的培育摇篮,吕俊、石波、芮等均是海派私募的代表。从运作风格来讲,深广系操作风格比较激进,而北京系较为稳健。

机构:星石稳如磐石,云南七彩闪亮

以管理的阳光私募产品(正在运行且有1年及以上数据)的数量为依据,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值得关注,两家公司管理的产品近1年来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63%和-7.6%,总体表现优异。

以同样的方法分析前10家信托公司托管的产品的收益情况,除了中融信托平均收益率偏低(-19.32%)和极差偏大(74.19%)之外,其他各家差别不大。如果扩展到前11家,云南信托再次入榜,其托管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7.81%,见附表1、2。

明星产品:城头变幻大王旗,风物长宜放眼量

阳光私募业绩排行前10的榜单仿佛是一个魔咒,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最近3年,仅有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一只基金在2009和2011年两次进入业绩前10的宝座。

分析原因,一是由于排名前列的私募产品往往在第二年规模急速扩张,致使业绩反向下滑;二则反映了阳光私募行业没有很好适应牛熊周期的转换,在对市场的把握度和操作风格的稳定性等方面均需深入下工夫。

对这30只基金进一步分析,除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外,华润信托·展博1期也可重点关注。该基金在2010和2011年分居排行榜第10和第14,在熊市展现了良好的高收益特征,见附表3。

业绩分化为哪般

有关机构在统计了2010年排名前1/10的私募产品在2011年的业绩表现情况后,发现只有17%继续保留在前1/10位置,57%的产品业绩下滑到后1/2,43%的产品业绩下滑到后1/3。由于2011年几乎所有板块都出现大幅下跌,只有降低倉位才能保持业绩稳定。择时能力较强的私募例如泽熙、展博、星石、中睿合银、精熙、金中和、朱雀等在2011年均取得较好业绩,而那些专注于选股淡化选时的私募,业绩往往出现较大跌幅。

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 第7篇

一、数学定理生成历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 定理生成历程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它基于数学知识技能, 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主要体现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层面。当然, 不同学段对数学素养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事实上, 学生的数学素养总是在特定的情境和需要中表现出来的, 其获得也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 需要不同教育阶段的长期培养和教育的连续培养。同时, 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素养体系时, 既要关注数学素养具备的普遍性, 更要关注素养的个性化特征, 如“个性修养、自主发展”等内容。如果忽视这些, 而只注重记忆定理的结论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定理应用, 这最多能提高学生的“技能”, 是短视的功利“分数”思想和舍本逐末的教学行为。

具体到定理生成历程的教学, 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 从一些具体问题出发, 通过观察分析, 直观地判断出重要的规律性东西的存在;第二, 经过计算、直观、想象、推理等过程抽象出一般的结果;第三, 对于抽象出的结果, 学生往往不能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严格证明, 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数学实验, 从而确认判断的正确性, 最终抽象概括成为定理。这个过程涵盖了“抽象、逻辑、计算、直观、分析”等数学素养的关键指向,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定理生成历程的探究是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 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 更要讲道理, 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 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 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 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 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也就是说, 在探究定理发生、发展历程中, 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是教学不应绕开的任务。

事实上, 每个定理的建立都经历了非凡的历程, 浸透了数学家无数的心血。“课本中字斟句酌的叙述, 未能表现出创造过程的斗争、挫折以及在建立一个定理之前数学家所经历的艰苦漫长的道路。”学生看到的是一种美丽而冰冷的数学, 创造过程的火热思考被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所以, 教师要能够把冰冷的数学定理恢复为当初发现发明时的火热思考, 展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了解建立数学定理的方法和过程。

一般来说, 探求定理的生成历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数学家的传记、轶闻、故事, 这些可以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二是数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这些无疑是正在成长的学生的精神食量, 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和意志力;三是数学发展的曲折和血腥、历史上数学发现被湮没的遗憾等, 都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不可缺少的情感因素。这个过程也是“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 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1]的过程,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同伴心理是定理生成历程探究的基本心理需求

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 笔者发现初中生有独特的“同伴心理”, 他们在心理上最在乎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候, 有的学生对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并不太在乎, 但对同伴的评价却特别在意。初中生处于心理断乳期, 他们将要脱离父母的怀抱, 既向往独立行事又怕孤独、怕寂寞, 他们最需要结成同伴群体活动。同伴友谊、同伴活动、同伴交流、同伴合作、同伴评价是许多初中生的基本心理需要。

据此, 笔者开展了“小组合作, 同伴教育”的教学实验。在以小组为基本单元开展同伴合作学习活动以后, 许多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得到了改变, 如由原先的胆小、羞怯、难为情、怕自己说错等情况变得大胆、不怕说错、勇于发言等。研究发现, 学生的同伴心理往往是在同伴合作学习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同伴心理和同伴合作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同伴心理促进同伴合作学习, 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平台上又容易产生正向同伴心理。同伴心理和同伴合作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思维、认知、意志和行为产生积极变化。

实验还得出, 在同伴心理作用下易产生三个有益的学习行为。一是同伴竞争。在同伴心理的作用下, 学生的诸多“正能量”心理行为, 如自尊心、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理智感、道德感、好胜心理、角色心理等都能得到激发, 从而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合力和正能量。二是同伴亲情。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有着先天割舍不断的亲情, 同伴亲情是仅次于血缘亲情而有时又比血缘亲情更加依赖的心理行为,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及时、更恰当的心理支持。三是同伴互助。在同伴心理作用下的群体、小组甚至两人之间, 都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帮助、关爱行为。在这种关爱中, 学生会大胆质疑, 参与到生生互动的交流和讨论中, 使原本封闭、被动的学习状态变得开放自信和积极主动。

定理生成历程的探究比记忆定理要艰辛和重要得多。数学家建立一个定理往往需要经过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定理时不可能完全重复这一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精心选择典型事例, 既不违背历史又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引导学生对定理的发展历程有正确、深刻和全面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 同伴心理尤为重要, 它可以促成同伴之间的智慧共享,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合作、共同发展的品性, 这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学生要达到的定理认知水平及层次性

数学定理本身的构成分为几个层次、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以及教学中如何操作,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苏泽 (D.A.Sousa) 等人将定理的认知过程划分为六个水平[2] (见图1) 。

上述定理认知过程的六个水平对数学定理教学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笔者认为, 定理的教学不应忽视“水平1—4”的过程, 而只是在“水平5、6”上下工夫, 这无异于空中楼阁。要使学生真正达到最高的认知层次, 教师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增加定理形成的感性认识, 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是用数学符号、图形等表示定理, 将日常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三是展示定理建立时的思维过程, 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四是认识定理应用的多元性, 使学生树立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意识, 在生活中正确应用定理。

例如, 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 单纯让学生记住勾股定理是不够的, 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知道定理是怎么生成与发展的。其一, 提供一定数量的直角三角形, 量出它们的边长, 通过数量的计算来分析数据并抽象出三边之间的关系;其二, 在给定理命名之时,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叫“勾、股、弦”, 这也是查阅资料、同伴合作的好机会;其三, 要了解西方国家为什么称它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就需要适当进行中西方数学发展史的比较;其四, 了解勾股定理在数学史中的地位;其五, 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勾股定理;其六, 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如果教师舍弃了前五个探究历程, 使学生只会用定理来解题, 那么学生只能是“解题机器”, 数学素养的培育也无从说起。

四、建构学生探究定理生成历程的有效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 初中生凭自己的学习内驱力和认知水平, 很难独立完成定理生成历程的探究。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引领、督促、跟进措施, 以规范和扶持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 适时灵动地嵌入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是以学生为中心, 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手的探究式学习, 它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在这个包括观察、体验、经历及内化等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逐步形成理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这就是数学理性精神, 也是重要的数学素养。

在定理生成过程中, 学生是作为问题的积极解决者出现的, 他们不断地通过发散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随后通过集中思维提出最有可能的猜想、产生假设。当这些假设和猜想无法得到现有知识的理性论证时, 教师就需要及时嵌入数学实验, 以验证学生的直观感知, 使他们更好地体味直觉思维, 进而更好地理解问题、形成理性思维, 以更深层次地揭示数学本质。

片段1: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的过程中, 笔者渗透了两个数学实验过程。

A.请你将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提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长方形纸片) 。

(此问题承上启下, 让学生初步感知怎样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B.已知两边及其夹角, 如何用三角板和圆规作出这个三角形?

剪下你作的三角形并与同组其他同学的三角形比较, 它们全等吗? (此实验问题也是下文表1中“‘导学案’对引领问题的设计”中的问题3)

上课时, 学生进行了同伴合作实验, 每人将剪下的小三角形进行重叠比较。从实验效果看, 学生能通过实实在在可观察、可操作的直观感知, 理性地确定满足“SAS”定理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二) 设置问题导学, 生成阶梯式自主探究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 而是向他们提问。在定理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建立有效、合理、自然的多问题探究支点, 引导学生阶梯式地探究问题, 在问题的不断提出和解答过程中去不停地“跳一跳, 摘桃子”。定理的生成历程就蕴含在这个探索过程之中。

笔者实施了多年的“导学案”教学, 按照“知识生成问题化、问题引领阶梯化、课本题目寻变化、内容摒弃习题化”的原则, 形成了特色引领学习方式。下面, 笔者仍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为例, 来分析如何引领学生探索“SAS”定理的生成历程 (见表1) 。

(三) 组织交流合作, 在同伴教育中形成理性思考

学生对数学定理生成历程的认知不是简单的自主探究, 它有着积极的同伴交流活动。下面, 笔者展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课堂教学的两个片段, 共探讨之。

片段2:第C小组 (共5人) , 小组内部同伴交流导学案中的问题2 (学生站起交流) 。此片段是同伴心理作用下同伴合作的主要交流行为, 有原问题的分析、讲解、探讨, 新问题的发现以及最终问题的确认。

C1 (组长) :大家看这个题, 谁先说?

C2:第 (1) 小问,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三个三角形都有一个角相同;第 (2) 小问△DEF中的30°角, 不是两条长为4和6的边的夹角;第 (3) 小问, △ABC≌△MPN。

C3:我发现都有两条边长是4和6。

C4:30°角的两条边的长度不同, △DEF的30°角不是长度为4和6的边的夹角。

C5:角的字母顺序要对应, 是△ABC≌△MNP。

C2:虽然两条边长都是4和6, 好像夹角不一样的, 三角形也不一样。

C1:感觉知道两条边与知道一角的三角形有很多种形状。

C5:有几种形状呢?

C4:一个边长不确定的, 对了还有一个……

(学生一起研究, 画出另一图形。)

C4:哪种情况下保证是全等的呢?

C1:看来能确定全等的还是△ABC和△MNP, 即当两对边的长相等且它们的夹角也相等时, 大家同意吗?

(齐声:同意)

C1:好, 我们结束 (鼓掌坐下) 。

片段3:第F小组 (共5人) 向全班展示问题1的探究成果。此片段主要是小组向全班交流本小组的探究成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点评, 形成班级群体交流活动。

F1: (学生在黑板前讲解, 下同) 我代表第F组向大家展示 (同时, F2用实物展台展示导学案上画好的两个三角形) 。

F1:第 (1) 小题, 满足一个条件时的情况 (指向所画的两个三角形) , 一对边或者一对角相等时它们不全等。请小组补充, 请大家点评。 (固定用语, 以下不再重复)

无人点评, 鼓掌通过! (下同)

F3:用实物展台展示导学案上画好的两个三角形。

F4:第 (2) 小题, 从我们组画出的图形可以看出, 两条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两个角相等, 但两个三角形大小不同, 说明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A1:这说明什么道理?

F1:这两个例子说明只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时, 判断三角形全等是不够的。

F5:第 (3) 小题, 我们可以用三角板演示 (拿起讲台上大的木质三角板, 与自己手里两个一样的小三角板) 。三对边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三对角相等时不一定全等, 因为大小不一定一样。

G2:能不能说说, 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F5:三个条件……

在交流过程中, 有的学生还展示了所查阅的资料, 如泰勒斯发现的三角形全等条件、欧几里得与他的《几何原本》的一些故事、拿破仑“让学者走在队伍中间”的三角形故事等。诚然, 学生的探究非常稚嫩, 但是教师不能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果。只要学生能自主地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 他们就可以逐步形成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 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总之, 数学定理生成历程的教学, 是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过程。教师要摒弃“过程教学3分钟, 题海训练见真功”的观念, 在定理生成历程探究中沉稳凝思, 在交流中灵动厚重。这样, 数学就不再枯燥和冰冷, 而是充满火热的激情和思考, 这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至关重要。

摘要:定理生成历程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是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生来说, 同伴心理是定理生成历程探究的基本心理需求。在基于同伴心理构建定理生成历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规范、扶持学生的学习行为:适时灵动地嵌入数学实验;设置问题导学, 生成阶梯式自主探究;组织交流合作, 在同伴教育中形成理性思考。

关键词:数学素养,定理生成历程,同伴心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实验) [EB/OL].[2016-10-1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03/08/334597_25876938.shtml.

论民族声乐的中国化历程 第8篇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源头

中国音乐艺术离不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囊括了艺术所涵盖的方方面面。《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有记载:“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说明了当时的人民在劳动时,会通过歌唱来抒发生活中的个人情感。《乐记》里也有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足以证明,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感悟就是中国音乐艺术创作的根本源头,一直以来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民歌、戏曲等传统音乐的发展及变化模式,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与发展,使之成为中国音乐艺术风格类型的典范。中国的歌唱艺术就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声乐文化传统,成为了一门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

二、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美是在作品的陆续创作和表演实践中不断得以壮大的。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非常活跃,当时出现了郭兰英等第一批民歌演唱家,他们用质朴的演唱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民族唱法走上了一个新的舞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将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上议程,催促着民族声乐逐步走向正规、系统化的轨道。随着音乐家们及大部分音乐爱好者们对各地方的民歌素材进行了归纳整理,音乐界由此开始创作改编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演唱难度加大的民族歌曲,这也为民族声乐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涌现出新一批的民族歌唱家们,他们的声音明亮而圆润,注重民族韵味,所演唱的音乐作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在积极吸纳国外的先进演唱理论,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唱法走向完善化和专业化。

音乐家们探索了民族声乐的发展新路径,在结合美声唱法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了适合民族唱法的科学练声方法,拓展了民族演唱音域的宽度和深度,成就了新一批以彭丽媛、宋祖英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家们,而新民族音乐也正是在经过他们的大力推崇与媒体的火热传播之后,受到了广大中国听众朋友们的热烈欢迎,进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民族唱法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在表达爱国之情、爱党之情、爱家之情,这类富含正能量的精神正以一种微能量的方式在人民群众中默默传递开来。

当今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在日益提高,音乐界也在呈现高度的市场化发展,推动了音乐全面走向普遍化,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表演者,必然要通过自身娴熟而深厚的艺术功底去诠释自己崇高的音乐理想。相同的民族生活在一样的地域环境之中,这个民族的人们从小到大都接受着同一个文化理念的熏陶,形成该民族特有的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理念。经过数千年的不断继承与世代沿袭,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审美差异也在逐渐变得明显化,致使人们对音乐的好坏评判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当然,从音乐的发展角度上来分析,这是一种音乐的进步,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三、中国民族声乐的地方风格

一个民族的艺术发展,必然伴随着其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在发展民族声乐的道路上也一直秉持着对外开放的音乐观念,积极与国外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用辩证的观点重新审视西洋音乐的优缺点,吸收对民族音乐有利的因素,为中华民歌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丰富了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唱法,进一步深化民族声乐的表演方式,所以,在弘扬我国优秀音乐传统的同时,也要不断在与西方的融合过程中得到成长。

民歌是由各地方民族的人民即兴创作的,经过人民群众口口相授的传递方式得以传承,充分体现了各地方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民歌作品一般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说明我国各地的民歌声腔都是各个民族语言的音乐延伸,这就要求歌者在演唱时要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还得要求演唱者深入角色,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中主人公的灵魂所在。根植于方言文化的民间音乐,借助音乐的艺术表达强化了各个民族的地域性格,例如,北方民歌就呈现出豪爽奔放、高亢嘹亮的特点,这与当地人热情开朗的性格特征也是紧紧相连的,而江南民歌大多含蓄内向、韵律柔美,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也就是委婉优美型的。

音乐作品里的思想情感可以体现音乐作品的美学属性,而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圆”、“润”、“通”的歌声为美,珠圆玉润的声音类型成为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于美丽声音的追求典范。正如《乐记》所云:“凡音者,生人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东方音乐的艺术作品大多都是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绪,相对比较注重内心的情感体验,作品伴随着大自然生态发展的演变历程,涵盖了广阔的地域艺术风格类型,由此可见,民歌的地域风格特点是中国音乐演变的历史文化硕果。

四、民族声乐的语言魅力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表示:“任何歌曲的表现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内心的感情活动,许多细微的、生动的表演,都有赖于对文字的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那深刻巧妙的一刹那,常是产生于字里行间的会心的感受。”说明声乐的坚实基础是语言,演唱者要对民族语言有独到见解,才能完美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民族风。对民族语言的锤炼则是歌唱者将民族声乐作品演绎好的首要条件,认真研究民族语言并推敲语言的用法,全面理解词作者在语言上所使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自身所掌握的艺术处理方法,深入了解作品语言内在所赋予的情感,方便歌唱者在演唱时能够有效地表达出作品内部所携带的艺术特质。

在演唱民族作品的时候,歌唱方言的风格与方言的语音特点间有直接性的联系,声乐的文学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歌词的文学性。歌唱语言是生活语言形式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而歌唱的艺术魅力正是决定于此。由于我国汉语具有特殊的发音方法,词曲作家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会将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进行特定的艺术处理,将之加工为富有节奏性的旋律,其中,凝练的文字也体现了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使之易于学习,便于传播,旋律流畅性的设计也令人尽享美感。17世纪初,王骥德曾在《方诸馆曲律》中提到:“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说明歌唱方法和语音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即歌唱离不开语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唱好民族声乐的中国味道呢?首先,要充分掌握好声母、韵母的发音规则,准确地把握住民族声乐作品的第一关:语言。在正确的发声基础上,还要注意咬字和吐字的方式,语言的表达也正是我们中国民族声乐的精华之处。歌唱者在演唱民族音乐作品时,应提前做好歌唱的状态,进行科学的发声练习,在保证歌唱艺术性的基础上,遵循吐字清楚准确、发声圆润通畅、音调婉转优美、情感丰富细腻的声乐美学规则,把歌词里每一个字的声、韵、调都处理妥善,做到保证民族语言韵味性的完整。

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歌唱者通常会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文化程度和社会经验对符合自身喜好的音乐进行筛选;为了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掌握度,应避免这种先入为主的音乐思想,而应按照老师的建议和自身的个性去选择音乐作品,由此逐步提高自己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敏感能力。歌唱者是将音乐形象鲜活化的创造者,优秀的歌唱家会深入探究语言与音符中的深层意境,斟字酌句,处理好语言的起、承、转、合,从而将音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成就中国民族的音乐艺术之美。

五、放眼过去,展望未来

民族唱法是我国根据本身的语言习惯所发明创造出来的一种歌唱方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语言亲切,情感细腻,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生机蓬勃的状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进步,逐渐走向多样化。音乐家们通过对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深入研究和透彻分析,对当代声乐的发展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为今用,不断充实我国声乐艺术的美学理论,使之成为探索民族音乐的重要理论依据。

自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步入正轨以来,无论是从音乐作品的数量上来看,还是从音乐人才的质量上来分析,全都在朝着一个稳步上升的方向在飞速发展。现如今,音乐界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出现了“民美”、“民通”等新式的民族唱法,当代新生的歌唱家们在保持自身音乐风格的同时,也在试图做着兼容其他的歌唱方法的努力,这无疑也是音乐艺术史上一个巨大的飞跃,同时,也是民族唱法与其他唱法完美交融的最好例子,这使得传统的歌唱方法在学习与继承中得到了革新。民族音乐在积极引进他国新兴文化和宣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实现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为实现我国歌唱艺术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的繁荣面貌,为达到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声乐走向国际化的伟大梦想而不断努力。

六、结语

浅析《共产党宣言》的中国化历程 第9篇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宣言》的传播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在摇篮之中就受到这个伟大纲领的影响。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之后, 其创立者陈独秀和李大钊就开始翻译、出版《宣言》全文。《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早实践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 建立一个没有经济剥削、没有政治压迫、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启蒙了当时社会上的有志青年, 培养了中国一代新型的革命者。随着五四运动的蓬勃开展, 一大批最早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 先后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宣言》的传播, 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和理论武器。

《共产党宣言》自从被传播时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党的一大制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采用无产阶级专政, 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废除资本私有制”。[3]这标志中国共产党自从建党起就按照《宣言》的精神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并且坚持通过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同时, 共产党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革命的重心, 显然也体现了《宣言》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积极创新实践, 才得以在中国革命中处于领导地位, 最终领导人民赢得了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

二、《共产党宣言》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结合

《共产党宣言》的中国化历程首先指的共产党人是用《宣言》中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 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

1、《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毛泽东一生中曾将《共产党宣言》读过一百多次, “阶级斗争”思想对毛泽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运用《宣言》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时,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根植于中国的本土中,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民族化, 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基本国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创造了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这区别于《宣言》中无产阶级必须以城市工人运动为中心的观点, 显示了中国革命的特色。[4]在毛泽东革命思想的正确领导下, 中国人民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战争, 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实践证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 同时这也是《宣言》精神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质的飞跃。

2、《共产党宣言》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这说明了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的首要任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陷入僵局, 阶级斗争成为中心问题。邓小平运用《宣言》的一般原理、思想观点来分析中国的阶级斗争状况, 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充分论证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生产力,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宣言》指引着共产党人一步步走向成熟, 是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在中国化的历程中, 《宣言》逐渐与中国的文化国情相融合, 被赋予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改革开放以后, 党的各个阶段的领导人结合国情,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丰富《共产党宣言》的内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宣言》为指导, 深刻总结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 成功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理论。例如: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论断。[5]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新局面。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宣言》中明确的阐述:“在实践方面,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 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宣言》中关于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思想,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造性的回答了在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使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的发展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继承了《宣言》中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以《宣言》中社会和谐的思想为指导,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回答了“什么是发展, 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从而将党的理论创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共产党宣言》从传入到现在, 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它启蒙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使共产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之后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最终引导中国人民赢得了革命和建设的硕果。实践证明, 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和革命胜利都与《宣言》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 《宣言》在中国的经典地位也因此得以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曾俊.《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J].赤峰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1 (8) .

[4]张广智.《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4 (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历程 第10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的出现,往往是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对这种变化作出科学的回答分不开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地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大体系、大范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今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十八大

十八大报告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这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而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一是立足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对过去五年工作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总结,既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又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的不足,反映了对我国当前国情的客观把握。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三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和全面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切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制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以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特征构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在于,它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色就在于,它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就在于,它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本土的特殊性,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把在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发展进行与世界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就在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始终跟踪研究现实的发展变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解决时代课题,创新思维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对这一制度的内涵作了明确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不仅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更说明了我们党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制度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不存在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载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道路,也不存在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统一。

浅谈聋校语文课本剧教学的意义

尹雪娇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摘要:当前聋校语文教学效率并不高,聋校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不断探索。如将课本剧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引入聋校语文教育中,则能使聋校语文学习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促进聋生在动态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成语文能力,使聋校语文教学走向高效。

关键词:聋校语文课本剧教学意义

语文学习对于聋生来说一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聋校的语文学习通常会耗费师生一半以上时间,而结果却是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阅读普通报刊都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语法错误颇多。笔者认为根据聋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聋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地设计教学形式和内容,促进聋生发展和聋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能够提高聋生兴趣的新颖的语文教学方式、提高聋生生活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及时获得反馈评价的语文教学活动。而排演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本剧是提高聋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生成课堂作品的有效组织形式。笔者认为将课本剧融入到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一、重拾聋生语文学习兴趣

聋生由于生理上存在缺陷,缺乏对声音和语言的有效认知。课堂上聋生能听懂语文老师讲课的不多,完全能听懂的更少。这样很多聋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很难获得成就感和兴奋点,慢慢就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经常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汗流浃背,聋生在下面听得痛苦不堪的尴尬局面。

聋生面对新鲜事物时比普通孩子更易产生好奇心,新颖奇异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语文课本剧教学对聋生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放手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排演、筹划和体会,自己当导演、招募演员、分配角色、讨论每一角色的性格特点设计相应的动作表情,根据课本剧演出需要设计演员造型、服装道具、舞台背景等。这一切活动能让聋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本剧编排演中,从而主动建构语文知识。同时,在课本剧教学中所采用的直观教学法能使聋童充分运用眼睛观察、用表情传递、用其他感觉接触所要学习的事物,不仅符合聋生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而且能够重拾聋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扩大交流,增强信心

聋生比普通孩子更需要沟通和关爱。聋生自尊心和表现欲很强,他们希望通过群体活动表现自我,引起老师、家长、同学和朋友对自己的关注。而课本剧是需要学生在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剧本改编、剧本表演、积极参与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活动。它要求聋生有良好的协调与配合的能力。在课本剧排演中,教师很容易找到机会教学生说话,一般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只打手语,几乎不说话,这就减少了聋生练习说话和交流的机会,而课本剧教学达到了让他们说话的目的。在合作中聋生用语言和手势语的交流机会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延伸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将丰富和发展,我们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篇章。

增加,之间的感情会得到培养,会使他们封闭已久的心灵之窗慢慢打开。

聋校学生很难在学习中找到信心。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多数聋生存在焦虑、疑心、防范、自卑、缺乏自信等不利的心理因素。而课本剧要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由表情丰富的聋生当演员,语文功底较好的聋生改编剧本,爱画画善于创造的聋生弄道具,最后剩下的学生也要说话,当评委,这样每个人都能在组织中找到一席之地,他们会真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劳动,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自然就会增强自信。

三、走近聋生的生活实践

目前世界上特殊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在特殊儿童的教育目标上普遍提出:让身心发展特殊儿童通过教育能够克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障碍,能够在社会中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而目前我国聋校的语文课文教育无论是教科书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都严重脱离了聋生的生活实际,更剥夺了他们的学习实践活动,忽视了聋生的主动参与权。生活中一些老师和父母会给聋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很多事情都习惯替他们做。长此以往,许多聋生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被动地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当前必须对新时期聋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作深刻而清醒的思考和认识,我们要更加重视聋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精神的塑造。排演课本剧是用实践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诠释,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加聋生的实践时间,扩大实践空间,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生活知识,总结更多的生活经验。这对聋生来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因为在这其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聋生自己思考、动手、表演和评价。

四、建立特色评价体系

聋生比普通孩子更想知道老师、家长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其中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活动。以往聋校的评价过于重视教师的角色而忽视学生和家长的重要作用,而且语文评价单一,只以成绩论英雄。近年来,社会上逐渐认识到聋校语文教学的目标并不能只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而需要借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健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借助语言这个工具学会与人交往,适应社会。

语文课本剧教育评价需要家长、同学和老师积极参与到教育评价中来,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温馨和谐、平等有爱的集体。父母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孩子表现,从而掌握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学生的课本剧改编、表演、形体动作、道具的制作、服装等都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评价时能从不同方面找到不同的亮点,给聋生鼓励,让他们找到信心。语文课本剧教学评价更加重视聋生情感教育和社会适应性,从而能够构建一个具有聋校特色的语文评价体系。

语文课本剧教学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愉快教学形式改革了聋校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如能用好课本剧这一教学方法,那么聋校的语文课堂定会是学校最有魅力的地方。因为从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80.

中国与奥运的百年历程 第11篇

1909年,当时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在考察欧洲后,对那里如火如荼开展的奥林匹克运动大为赞叹,回来便发表演说,阐述三个问题,其一:中国何时能参加奥运;其二,中国人何时能夺牌;其三,中国人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1932年,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成为中国参加奥运第一人,原本当局要让他代表满洲国出征,他坚决不答应,后张学良出钱支持。据说刘进入奥运场地,全体起立鼓掌。他圆了张伯苓的第一个愿望。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蒋介石看到奥运带来的政治效果,组织了几百人的代表团、参观团参加,水平很差,当时的媒体讽刺:那么多人捧着鸭蛋回来了。

1948年,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虽然由于二战停办了两届奥运会,仍把这两届算入奥运历史。当年,国民政府派的代表团,带着米、面、油等日常必需品前往英国,生怕当地没米下锅。当时国内战乱,代表团是在请求多方支援的情况下,才得以顺利归国,谁想刚去时还存在的国民政府,回来时已几近关张。

1952年,第十五届赫尔辛基奥运会,苏联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几十人的代表团参加,周恩来表示,只要升了五星红旗,就是胜利。

1956年,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已准备好前去的中国代表团,因为政治原因未能去成。

1958年,中国退出所有组织机构。

1980年,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我国拒绝出席。

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重新参加,15枚金牌,许海峰圆了张伯苓的第二个愿望。

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圆了张伯苓的第三个愿望。

整整百年。

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 第12篇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一直被认为英雄主义与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品。该作品与以往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不同, 它并非描写战争中睿智英勇的英雄形象而是选取了一个普通士兵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进行描写。该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的三重结构”理论, 意在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亨利·弗莱明面对战争困境时的心理活动及实际行动的分析来反映主人公的心理成长过程,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

2 弗洛伊德的“人格的三重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于1923年提出了“人格的三重结构”理论。他指出人的心理活动是三种力量冲突的结果: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在本能的驱使下, 力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最初的、最原始的愿望、欲望以及冲动, 本我按照“享乐原则”行事。超我则是人的内心中关于外部世界以及外部准则的写照, 一般表现为要遵守社会道德准则这样的一种意识。超我像一个优秀的标兵一样遵循着“求善原则”, 限定并压制着本我出于本能的对原始欲望和冲动的满足。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它既联系并协调着本我和超我, 又受二者的牵制和压迫。一方面, 自我要对本我出于本能的原始欲望进行满足;另一方面, 自我又要在超我的引导下审视本我的欲望, 使其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因此, 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转化, 谋求三者的平衡, 以便共同促进人的心理成长, 并使之不断地成熟。

3 亨利·弗莱明的心理成长历程

小说主人公亨利·弗莱明的心理是在三重人格的不断冲突和渗透下逐渐成长并成熟起来的。

首先是超我对自我的指引作用。根据弗洛伊德的思想, 超我用其严格的行事行为标准监视并限制着自我的各个方面。它不记条件地要求自我遵循这些原则, 一旦自我违背了超我的某些原则, 超我就会使自我产生紧张, 以愧疚或是自卑的感觉作为惩罚。斯蒂芬·克莱恩在《红色英勇勋章》中选取了一个极其普通的普通人亨利·弗莱明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开始亨利·弗莱明就是在超我的驱使和引导下加入了战争。他心目中的战争并不是现实中的生灵涂炭, 血流成河, 异常残酷的战争场景, 而是战争的理想状态, 那是荣誉的代表, 是能够使普通人成为英雄的途径。他意识中的战争只是他在自己的内心中臆想出来的,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因此, 在超我的驱使下, 亨利·弗莱明怀揣着理想信念以及对荣誉的追求加入了这场战争。他的超我和自我达到了暂时的平衡, 因此他此时内心世界充满了激动和对荣誉的渴望, 显示出了暂时的平静。

其次是本我对自我的压迫作用。本我受到来自身体的本能驱使, 并将这些本能反映到心理层面上。这些本能赋予本我驱动力, 但是本我遵照快乐原则行事, 没有统一的意志和组织, 它的作用只有通过自我才能反映到外界环境中。前面我们提到, 是超我将年轻的亨利·弗莱明带到了战场上来, 然而战争迫近, 本我受到生存本能的驱使, 意识到危险的到来, 本我在战争中力图寻求安全, 因此主人公的战争荣誉感以及对英雄形象的追求受到了本我的动摇。亨利·弗莱明不断地与战友分享自己的思想, 力图从中寻求到逃避战争的正当借口和理由, 然而战友们对战争的热忱击碎了弗莱明的想法。但是这并没能抑制住他的本我冲动。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 他还是选择了成为战场上的逃兵。这是亨利·弗莱明本我、自我及超我的冲突表现, 这也推动了他心理的成长。

最后是自我在斗争中的胜利。自我受到来自超我和本我的双重压力。如上所述, 亨利·弗莱明在超我的驱动下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然而他的本我在求生本能的驱动下选择了临阵脱逃, 成了一名逃兵, 保证了自己的安全。显然这样的逃避在他的思想中并非理所当然, 他试图为他逃离战场寻求正当的理由, 然而事实摆在面前, 他无法反驳。他受到来自超我的审视和惩罚, 内心受到现实和道德的谴责, 倍感羞愤。他下定决心在下次战斗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英勇地战斗。然而在再一次的战争中, 他仍旧屈服于求生本能, 遵从了本我的指引, 选择了逃避。他的内心受到煎熬。转机却在此时发生, 亨利·弗莱明在撤退中的一次意外的受伤, 使他成为别人眼中英勇的英雄形象。这使得亨利·弗莱明的内心得到了暂时的平静。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暂时的平静来源于本我和超我的相互妥协, 以及自我斗争的暂时缓和。心理学上指出, 自我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改变、调节和发展, 使得自我最终可以同本我以及超我之间达到某种平衡。随着身边战友的相继离去, 亨利·弗莱明的内心中产生了对战争以及对敌人的仇视, 并且这种愤怒和仇恨越来越强烈。他开始思考战争的真正含义, 以及他自身的处境。战争的经历以及内心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已经将亨利·弗莱明磨练得坚韧起来, 看到那些死去的同伴, 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 他的思想在成长, 他在渐渐地克服对生命危险的恐惧。他的本我、自我以及超我似乎达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

在小说的最后, 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思想变得成熟, 内心获得平静。小说中描写的阳光穿越厚厚的乌云投射出金色光芒的景象预示着亨利·弗莱明经历战争后, 带着成熟的思想迎接崭新的生活, 他的生命得到了蜕变和升华。

4 结束语

《红色英勇勋章》向读者展示出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亨利·弗莱明的内心斗争及其心理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不断冲突和斗争可谓贯穿着他的成长过程的始终。最终他的三重人格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发展达到了相对的平衡。亨利·弗莱明的成熟也可以理解成是其“自我”的成熟。综上所述, 探索亨利·弗莱明的心理成长经历对于理解和研究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扬晨, 刘芝花.《红色英勇勋章》中的英雄神话模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宁云中.我是谁?——成长小说中成长主体的身份思考[J].名作欣赏, 2011 (21) .

[3][美]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M].慎丹丹, 译.厦门: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4]尚文祥, 何佩.在战争中成长——论亨利·弗莱明英雄主义情结的变迁[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7 (3) .

[5]王丽艳, 孙晓新.从成长小说角度解析《红色英勇勋章》[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2) .

上一篇: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下一篇:农民工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