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2024-07-16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精选12篇)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第1篇

一、要重视课前的准备, 也就是收集材料

上手工课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 也就是说, 手工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对材料的准备情况。学生在上课前要准备齐全做手工的材料, 如果缺手工材料, 就会影响手工课的教学质量。由于课程不同所带的工具材料也不同, 每次上课学生都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有的材料在商店里就能买到, 而有的材料却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才行, 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走进自然、认识环境、认识社会的过程。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记住并带齐工具材料, 一方面要让学生对手工课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 教学《玩泥巴》一课, 教师首先像变戏法似的出示一个个泥巴作品, 什么小鱼啦、大象啦、小鸭子啦、花瓶啦……学生看到这么多有趣的泥巴形象, 小手一定痒痒, 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泥巴做成的, 想玩泥巴就要带齐工具和材料, 学生听后会自觉主动地想着。另一方面是得到家长的支持, 因为美术用具毕竟需要花钱, 有些家长不愿意支付, 再加上有的家长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理解, 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强, 导致美术课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找到原因就要想办法克服, 让学生做出好的作品, 展示给家长看, 使家长知道他的钱没有白花, 家长就会支持和督促孩子带美术的工具和材料了。

二、精彩的导入,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其主体作用, 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 教师的巧妙引入新课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积极创设合适的环境, 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教态、语言要亲切、生动, 多用鼓励的、表扬的语言, 使学生增强信心。有了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 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手工课教学中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特别是导入。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导入导好了, 学生学习才有兴趣, 学生才乐意去做。在学习过程中,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 鼓励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爱好,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合作探究学习, 升华手工课堂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 美术教师的职责已经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教师将成为一位引导者, 一位组织者, 一位参与者, 要越来越多地激励孩子们去思考, 启迪孩子们去创新。“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差异, 比如有的想象力丰富一些, 有的设计能力强一些, 有的绘画水平好一些, 有的制作技能巧一些等等。根据我对孩子们各自能力的了解, 我把不同特长的孩子安排在一个组, 组成“合作探究”小组, 让小组同学对手工材料如何搜集, 手工作品如何创新进行探究。

四、尊重学生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通过想象将所感知的形象材料加以分析、综合、加工、改造, 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素质及能力。艺术贵在创新, 手工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创设让学生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尽情表现、自由创作。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制作时, 我要求学生树立与众不同的观念, 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 我还对有特殊构想、制作精致的作品进行点评, 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 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 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保持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

“赞许犹如阳光”。的确, 每一位学生, 不论其品质好坏, 成绩优劣, 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小学生总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教学中, 我既热情鼓励绘画好的学生, 也会想方设法对绘画基础差的学生进行鼓励, 决不能简单地批评责备, 更不能把其说的一无是处。学生的错误中往往有合理成分, 教师应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 以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欲。“课标”对学生评价作了重大改革, 不再是以往的只看结果的单一性评价体系。而强调的是发展性、综合性、过程性和自评、互评等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由于新教材的作业要求不像以往那样单一和固定, 所以它的评价标准也是多样性和多级性的, 应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促进学生的发展, 鼓励和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手工作品的评价更应从多方面来考虑, 如材料的运用;作品的完整性、实用性、美观性;学生的制作过程;还可采用积星的方法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总之, 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可以保持学生对制作的兴趣,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制作活动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 要上好小学手工制作课, 就要做好材料的充分准备, 创设精彩的导入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加强合作探究学习, 又尊重其个性的发展,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制作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保持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

摘要: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课前的准备和精彩的导入, 还要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尊重学生个性, 并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陈宁玉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反思1 第2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受到学生的喜爱。小学美术手工活动课,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是一门集思创意思维开发、情感体验、知识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上好手工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学美术手工活动课的实施现状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才能保证其正常实施,并对素质教育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以下本文主要是浅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以兴趣促进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兴趣发展;手工制作

手工课是综合性活动课程,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环保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重要载体。俗话说,“干一行要爱一行!”作为美术教师,只要充分理解了美术手工活动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就会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事业,努力开发活动课程,探究创意造型活动方式与方法,感受教学的乐趣,尊重自己的工作,将“美好”的审美元素植入孩子的心灵。

当前小学美术手工课实施中的问题

一、主观因素制约

1.小学美术课普遍存在课时量不足的问题。目前为止,小学美术手工课的作用和意义还没有被充分重视,从课时量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来。小学美术手工课是美术课中的一项内容,而目前小学美术总课时量一般为每周两节,而美术课还有如绘画、欣赏评价等其它课程内容,可想而知,手工课所占的比重低。

2.部分老师、家长不支持,存在教育功能误区。每节手工课下来,难免会有一些纸屑垃圾产生,尤其是在低年级。而中途也无法打扫卫生,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他们班班主任不允许他们做手工等等。总有那么一些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班级的卫生,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教育。“手工课不就是玩儿嘛!”是可有可无的,而很多家长更是认同此观点,这些现象打消了不少专职美术老师上手工课的积极性,也使得本来是“必不可少”的手工课置于“可有可无”尴尬境地。

二、受制于客观条件

1.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差。有些孩子觉得上手工课准备工作繁杂,工具与材料搜集难,干脆不作任何准备,给活动开展造成障碍。如《变戏法的纸盒》,不仅需要基本的剪刀、浇水、彩纸等,更需要平时去积累大量的废纸盒。这么多东西更加大了学生“怕麻烦”的心理。更有些孩子觉得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美术课无所谓,所以也不愿意带手工材料。

2.部分家长不理解、不支持。其实,孩子对待活动材料准备的态度多受家长影响,绝大部分是在家长的熏陶下产生的错误观念,只重视“语、数、外”这些所谓的主课的学习检测。如果经常性的购买材料让家长觉得美术手工课的花费太大了,难以负担。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家长的文化层次不高,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这样就很难让家长自愿参与并协调学校的教育工作,从而难以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求。孩子的主动性本来就较差,再加上家长的反对,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三、缺乏资源整合

1.个别美术教师师德有待加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兴教的根本。而现在个别老师对学生不尽心尽力,对工作敷衍了事。他们把上课当成简单的上班,缺乏教师应有的责任感,上课能糊就糊,就更不要谈什么课堂创新了。师德不复存在,又何谈“以德兴教”?

2.教师知识储备存在缺陷,教学能力存在不足.。还有一部分教师,他们想把学生培养好,可是由于自身知识储备很教学能力较弱等问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这名教师在指导学生剪制过程中就忙的一头汗,那还指望他能调动学生互相协作,以前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都无法把握好教学,那么,再谈其它深层次的素质培养,无疑就是“无米之炊”!

四、创新意识淡薄

“创新”是课程的“灵魂”。而现在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依葫芦画瓢”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手工课的创作过程中,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模仿书中的(老师的)范作制作手工。学生作品一出来,个个都很漂亮,但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是老师在美术手工课中最害怕出现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包办代替的太多,而引导、启发的太少。导致孩子门形成“老师这样做,我也这样做”“书上这样做,我也跟着做”的懒惰态度,孩子们的手工缺少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刚从事美术教育清新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参与和探究懂得手工制作可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感受到自己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存在,这样才会真正参与到课堂,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促成参与活动课程兴趣

小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动手和探究的欲望。这种兴趣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达到欣赏的真正目的。美术教学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教师应不拘泥于常规,尝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快乐和新奇中学会欣赏。多变的教学形式并非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因为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设法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以充分发展。

首先,材料中找兴趣。要让学生从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材料入手。如剪子、双面胶、透明胶、色卡纸、橡皮泥„„,依据小学生爱摆弄的天性,一定很想尝试用这些材料做物件。

其次,尝试中找兴趣。要让学生尝试用材料做出作品,学生看后会感到新奇、喜欢,并从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启发,汲取知识。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是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设计出完美的手工制作。例如:在教《罐和壶》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罐和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该如何做。接着了解罐和壶的制作过程及性能,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品种繁多的罐和壶,学生在欣赏之余,可以上台来画一画,比一比,当学生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罐和壶的工艺品的时候就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创作的作品会更加有创意。

六、注重实践,体验乐趣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讲解、演示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喜欢动,在传授知识时,如果只靠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要使学生既能学好知识,又能掌握技能,就必须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景中,让他们当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学生手工制作中,更应注重实践第一的思想,大胆让学生进行自我尝试。在教学中,注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体现从易到难的教学层次,放手让学生实践。如《巧包装》我这样设计的:第一是借助手工材料,教师边讲边示范,让学生模仿着做,指导学生认识包装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基本知识等;第二是让学生借助手工材料自己制作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包装如何设计,产品和包装的各部分如何连接„„这是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的过程,是自己动手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过程;第三是作品展示,小组评价:让小组内比一比谁的包装设计更加巧,谁的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自我,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新知识,锻炼新技能。评比时,注意加强针对性,对制作的好作品及时表扬。对学生手工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改正,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同时利用自己事先做好的作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以此来点燃学生手工制作的欲望,巩固了学生劳动成果。总之,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识欲,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再则之前在劳技学科教学时,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缺少新意。在一些手工制作上,可以并鼓励自由组合和设计。如“纸卷魔术”在组合时可以运用各自的创新意识,想象组合出各不相同的形象来。至于手工的设计制作部分,则更要求发挥各自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形象来,这与美术课的要求几乎是同出一辙。

我认为,把劳技和美术两个课程从整体把握,一起来看,注重两者的共性和差异,确实有利于两课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还能促进其它学科的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运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组织形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课堂气氛浓厚,学习效果显著,而且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今后,在教学还要不断的尝试,尝试中总结经验,在点滴中积累能力,力争开拓美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此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推动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2]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陈建芝;;浅谈如何使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更有效[J];华章;2012年05期

[4] 3 罗华文;;手工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9年09期

[5] 李倩;;美术手工课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07期

[6] 彭岚;;手工课程的教学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一节手工课案例的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年11期

小学美术手工课型教学模式初探 第3篇

一、美术手工课型操作流程

根据十几年来的教學实践,我总结了以下手工教学模式,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手工造型的教学问题。

激情引趣,呈现主题赏析感悟、交流探索总结技法,创作实践。

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展示评价,促进提升。

二、操作策略

[激情引趣,呈现主题]——导。

操作策略

1直观欣赏,创设情境。

直观、唯美的画面配上悠扬的乐曲总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引人入境,因此通过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设疑激趣。

学生有了疑惑才会产生好奇,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3范例呈现。

手工课最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莫过于教师制作的精致巧妙的手工作品直观呈现给学生,教师的范样做得好,孩子的作品也会相应水涨船高。

[赏析感悟,交流探索]——析。

操作策略

1创意欣赏,分析方法。

新颖的、有创意的作品,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一探究竟。可以是教师范作、生活中的创意,也可以是富有个性的学生作品。

欣赏的学生作品是身边的同学或是同龄孩子做的手工作品,不是高不可攀的艺术家的作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孩子们:“他能完成这样的作品,我为什么不能?我肯定能做得比他好!”这样孩子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就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个性的作品。

2拆中求学,自主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按照常规的模式一步一步的教往往教师很累,而且效率低,作品如出一辙。相反孩子之间的交流模仿效果更好。因此把一步一步地教,改为将作品发给小组,让学生在拆——装的反复过程中,自主探究制作技巧更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

[总结技法,创作实践]——做。

操作策略

1边探究边总结技法。

可以在学生探究做法的同时,及时将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提要。

2巧妙演示总结技法。

巧妙的演示既能解决突破教学重难点,还能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手工虽然有趣好玩,但要想做的完美、逼真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的辅导是必须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中掌握一些窍门和必要的方法。

如有些学生的学前教育不到位,导致入学时不会使用剪刀、胶棒等美术工具材料的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因此低年级的手工课教学教师不但要演示讲解一些基本的技法,还要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具体指导。

3欣赏比较总结技法。

也可以将成功作品与失败作品对比,总结出失败的原因,避免学生再次出现失误。

4分工合作。

有些制作过程繁琐复杂,一个人兼顾制作有困难,这时可采用分工合作。

[展示评价,促进提升]——促。

操作策略

1给出评价量规,自行评价。

教师可以依据手工制作的几个要素(如色彩的搭配、制作的精细程度、创意程度、媒材的使用等)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分值,便于学生自行评价,促进自我调整。

2展示作品,自我推介。

可以采用师生推荐和自荐的方式,培养学生要敢于展示、推荐自己的作品,还要能够简述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意图,针对低年级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词语或句子让学生模仿,(如:我运用了……等媒材,采用了剪贴/组合/……的方法制作,表现的是……)促进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的提高。

3举办展览,相互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作品展览,发表对别人作品的看法也是审美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展览中发现别人作品中闪光点时,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利于学生即时地对自己实践进行调整,取百家之长,酿自家之酿,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延。

操作策略

1欣赏拓思。

结尾的欣赏一定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法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更具趣味性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去尝试,开启创造的智慧之门。

2留疑拓思。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第4篇

(一) 研究的目的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都不太重视小学美术手工课, 认为美术手工课是“可有可无”, 这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的小学美术老师并不是美术专业出身, 可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师代为上课。“不专业”的老师上“专业”的课, 会使这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任务变成“走过场”, 形同虚设。而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所运用到的纸材知识, 更是相当匮乏。因而, 笔者结合自身专业知识, 针对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运用到的纸材作一个系统的探讨, 以供交流, 这是此次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说, 老师“不懂行”, 家长不重视, 学生更是不以为意, 嫌麻烦, 这就使此项研究具有实际意义。而在另一方面, 笔者希望通过对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纸材拓展运用的探讨, 把纸材的特点、类别以及优势所在一一概述, 让学校的老师更方便教学, 也希望此项研究能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课的兴趣, 发挥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对小学美术手工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这是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纸材的认识

(一)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材料分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小学美术手工课也有很大的变化, 由起初的口头教学, 到现在讲究技法, 运用多种手工材料结合教学, 使学生对不同的材料有不一样的感受, 耳目一新, 由然而生。

在分门别类的小学手工课教学材料中, 大致可分为泥材、布材、木材、金属材料和纸材, 而纸材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二) 小学美术手工课纸材的特点及优势

纸材作为手工中最常见的材料, 其本身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价格低廉、方便携带, 适合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广泛运用, 这是考虑到小学生自身是消费者, 若是材料过于昂贵, 可能会得到家长们的反对。

其二, 纸材的塑造性和可操作性都明显优于其他材料, 因为纸材本身易折、易剪、易卷, 而且可利用胶水、贴纸等多种补充工具进行操作, 还可以利用多个平面构成立体的概念, 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些都是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

其三, 由于科技的发展, 在市面上售卖的纸材样式也是多种多样, 色彩分明, 可供挑选的颜色较多。在手工制作过程中, 学生可以随意进行多种颜色的搭配, 让制作出来的手工物品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而最后一点, 也是家长、老师最为关心的, 那就是纸材具有其他材料不能比的安全性。因为在手工课的教学中, 剪刀、夹子等锋利的工具是不可避免的, 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 这也使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比较担心, 从而在心理上抵触手工课。但如果在手工课中使用纸材,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安全隐患, 这是由于纸材的特殊性, 它可以使用撕的方式或者尺子来代替剪刀等工具。

三、现阶段小学美术手工课纸材运用现状分析

早在几年前, 我国大部分小学教学资源都配有手工课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而在这些材料中, 纸材是占据多数的, 也就是说, 从本义上是希望学校能加大美术手工课纸材的教学运用, 并能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在实际运用中, 小学美术手工课的纸材运用却不乐观。

究其原因, 除了上文提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不重视, 还有就是“嫌麻烦”的心理在作祟, 一是学生“嫌麻烦”, 因为美术手工课不同于其他科目, 除了美术手工课的课本, 还要在上课那天把老师要求携带的纸材带到教室, 一来二去, 学生便开始“嫌麻烦”, 纸材虽然不是大件物品, 但带的次数多了, 自然觉得麻烦, 到后来, 学生干脆不带了。

“嫌麻烦”的, 还有作为小学美术手工课的任课老师, 因为每上一节美术手工课, 都会在课堂内留下大量的碎纸碎屑, 这是纸材在手工课运用中不可避免的, 理应从心理上克服这种“麻烦”心理。但任课老师却觉得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主科成绩和卫生, 与其弄乱课室, 还不如不上这节美术手工课, 或者不用纸材作为主要手工材料, 更有甚者, 干脆口头教学, 到点下课。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发展, 以及纸材在美术手工课中的运用。

四、探索小学美术手工课纸材拓展运用

纸材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 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纸材的知识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尤其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中, 如何根据纸材的特性选择对应的纸材, 这是任课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有所知晓, 这样才能在避免纸材本身的缺点, 从而提高纸材在美术手工课中的使用效率, 让学生不再“嫌麻烦”。

在这里, 笔者主要从纸材的形态进行研究, 大致可分为平面形态、空间形态和质感形态。其中, 平面形态即是二维平面, 通过简单的剪、切等方式, 构造出一个具有观赏性的平面, 例如剪纸。

空间形态, 故名思义, 主要利用黏合的方式, 把多张平面纸张沾在一起, 从而构造出一个空间立体形状, 例如球体等。而质感形态, 则是根据纸张的光滑程度, 进行合理的拼贴从而制作出一个精致的形状, 例如拼贴画等。

当然, 这只是一个角度, 从其他角度来看, 纸材的拓展运用还可以从性能上考虑, 比如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等方式。而具体到如何选择, 则需要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 合理选择纸材, 做到不浪费、不随意, 认真做好每一堂美术手工课的教学计划。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课程中, 美术手工课是一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综合课程, 考验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在另一方面, 美术手工课所使用的纸质材料又是多种多样的, 如何在纸材的安全性与环保低碳之间权衡, 如何根据纸材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 同时, 再结合我国现阶段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纸材运用状况, 切合实际地思考并分析纸材的拓展方式, 这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纸材

参考文献

[1]刘庆.《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探究》.四川师范大学, 2014-05-01.

小学美术团包手工教学案 第5篇

年级

美术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课题团包手工课时2课时执笔人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设计情景教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了解艺术基本构建原理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3、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4、游戏

5、讲解粘贴要点教学重点难点:

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一)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

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构建原理。

2、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3、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4、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5、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三、学习体验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成果,交流评价

五、课堂小结

1、谈收获

2、课后拓展

(2)

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

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师:桌前有四个商店“新鲜的蔬菜”“好吃的水果”“可爱的小动物”“小百货”,请同学们把你们的作品放到相应的商店里。(出示商店牌)师:我是一名顾客,要去买东西了,请同学们帮老师看一看,选一选,哪个蔬菜、水果团包得好,哪一个有不足之处需要再加工。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师:同学们多数都用皱纹纸团包出各种造型,那你发现皱纹纸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吗?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师:请你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课后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板书设计团包手工

、“团”

选纸

2、“包”

包起来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门课程是在教师对学生的辅助指导下,利用各种与布艺相关的原材料,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完成对手工布艺制作的过程。通过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程的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古老民间艺术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训练并培养学生手、眼、脑之间的灵活协调配合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手工布艺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手工布艺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多种丰富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对美术手工布艺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沙包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三到五个不同形状的沙包,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亲身体验到的玩沙包,并通过玩沙包的游戏促进学生对如何制作沙包的课程提起兴趣。然后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去,并在学生共同配合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对沙包的制作。因此,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的手工布艺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个性,并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去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的手工布艺课程中亲自参与到操作和制作中,老师只是作为辅助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的思维空间的发展和创造,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手工布艺的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的学习意识是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的有利教学部分,同时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好地完成手工布艺的制作,并提高学生合作以及与人交流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的手工布艺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教学环境,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与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结合,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思维发散能力,同时改变过去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更加创新自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手工布艺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析 第7篇

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加强对小学生手工能力的培养,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手工制作作为小学美术课程的实践部分, 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传承我国的传统布艺等手工制作文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与代替的作用。因此, 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手工布艺教学的时候应根据小学生及课程本身的特点来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培养其艺术修养,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手工布艺教学创新策略

(一)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手工布艺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手工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 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堂外, 实际生活也可以融入教学。根据手工布艺课程的内容, 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比如在上课之前, 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布艺成品或者往届学生的作品, 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选择布艺作品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可以选取一些卡通形象的布艺成品, 在展示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对布艺的兴趣, 向学生展示布艺成品后, 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小动物, 让学生通过观察及了解, 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而且材料的收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来完成, 待下一堂美术课再展示作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及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作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谜语、故事、录像、图片、实物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二)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在任何类型的课堂教学中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手工布艺制作的实践性较高, 小组合作学习在其教学中的作用更明显。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讨论, 提高学生的共同协作精神, 加深学生对手工布艺的了解, 使学生在共同讨论与学习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5~10个小组, 让小组进行讨论所用到的材料, 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特长, 并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与平时较为开朗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编为一组, 这样既能使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同时也能带动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 合理地运用材料, 小组内的学生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手工布艺制作的效率。

(三) 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创新源于模仿, 在模仿中寻求创新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手工布艺知识及技巧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学生的模仿能力对激发其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学生的模仿能力各有差异,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其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比如, 在《变废为宝》这一课程中, 教师可以先拿一个简单的手工布艺成品让学生进行模仿, 让学生根据成品来选择材料, 然后进行临摹。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实际上是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只有掌握基本的方法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创新。

(四)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与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程中, 教师还要学会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及想象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应该培养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 在手工布艺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想法。由于手工布艺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 通过亲自操作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的时候还要具有针对性, 避免出现机械化的讲授过程。比如在学习如何用布料缝制花朵的时候,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缝制鲜花的步骤, 使每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制作, 通过共同讨论来完成花朵的剪贴缝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不应该限制学生缝制的鲜花种类, 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给予他们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手工布艺的学习中,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袖套》时, 鼓励学生在完成基本形状的前提下, 将其缝制为其他形状, 如钱包、文具袋、购物袋等, 使学生在讨论与实践中再度培养创新及动手能力。教师还要适当地对富有创意的作品进行点评,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从而达到创新目的。

三、结语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研究 第8篇

一、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的理念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首先要遵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蕴藏潜能的独立体, 而且这种潜能是非常巨大的, 他们都希望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让他们在手工布艺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去创造, 去想象, 去提高。1其次, 要遵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 当代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自己积极构建的, 而不是被动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再次要遵循面向生活、促进发展的理念, 好的教学方式都是来源于生活的,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取与生活想贴近的主题, 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条围裙,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恩母亲无私的爱。最后还要遵循以品代教、积极反馈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记录学习内容和重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做出快速的反应。

二、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策略

为了使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堂的教学能够有效遵循手工布艺的教学理念, 使小学生能够在手工布艺课堂上真正获得全面的发展, 还需要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与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 能够为小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美术手工布艺课堂。

(一) 创新教学情境, 拓展教学空间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情境的创新, 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对小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 提高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管是当前还是以后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手工布艺与现代小学生的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 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情境, 拉近小学生与手工布艺之间的距离, 激发学生对手工布艺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让小学生进行围裙制作时, 可以先创设一个妈妈围着围裙在家里做饭的情境, 在国产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围裙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 让小学生对围裙有一定概念, 同时体谅妈妈的辛苦。小学生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 发挥主观能动性, 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围裙。教学空间的扩展, 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学的知识, 进行自我反馈, 能够举一反三, 从而活跃思维, 全面思考。2例如可以进行亲子手工布艺创作的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同时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 一起进行手工布艺作品的制作。这种活动中家长可以对小学生在技能和技巧上给予指导, 还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 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

(二) 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手工布艺具有很强的操作能力, 需要小学生不断进行练习和制作, 才能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促进思维活跃, 提高创新能力。因此, 在小学美术手工布艺课堂中, 要尽可能的增加实践教学实践, 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切实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际操作不仅是一个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手工实践课堂中,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避免小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延续到以后的人生中。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十七课中对小手帕的制作,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展示手帕的形状, 并介绍手帕的发展历史、作用和特点,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对制作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作出具体说明, 还包括材料的应用和手帕尺寸的大概范围, 让学生在心理有一个整体形象, 然后在大概的范围之内进行发挥想象力, 随意进行布料裁剪和制作。3教师还要留出时间让小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不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 改变自己存在的不足。

(三) 提高学生模仿和欣赏能力

在手工布艺课堂中, 教师在演示一种作品的制作时, 学生要积极模仿, 模仿的不仅是制作方法还是各种细节问题, 提高学生观察和把握细节的能力。模仿对于手工布艺课堂是很重要的, 学生对制作模仿的工程, 也是发现自我感悟的过程, 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和感知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模仿能力的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 要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不仅是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还包括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自我联想和想象。然后是优秀作品的欣赏, 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手工布艺的敬仰好崇拜心情, 感受手工布艺的曼妙, 从而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手工布艺制作中, 提高审美情趣水平。

三、总结

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全面开发, 陶冶生活情趣等。因此要不断进行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的创新, 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 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将传统手工布艺传授给学生, 增加小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手工布艺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具有深远意义。因此, 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手工布艺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空间, 并与具体情况相结合不断进行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教学模式的创新, 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 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

注释

11.张玉环.小学美术手工布艺创新教学探微[J].新课程:小学, 2015 (9) :198-199.

22 .杨艳巍, 吴金粱.基于小学美术手工布艺的创新教学论述[J].小作家选刊, 2015 (34) .

论中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育功能 第9篇

我国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尝试各种工具、材料, 参与制作过程,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 激发创造精神, 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标准采用了一种相对概略和建议性的表述。建议不是一种硬性的规定, 它有其统一性, 并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根据标准的要求地方的教育局、学校可以依据当地民间美术特色结合美术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填充, 来更好的达到标准的要求, 促进学生的发展, 手工课是美术课堂的有益补充。

二、美术手工课体现出来的一些主要的教育功能

(一) 在美术本体学习中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美术文化的重任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特别强调“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一……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 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今天我们看到西方文化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全球的优势文化, 已经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展开大规模的文化侵略, 尤其对各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正在形成期的中小生来说影响巨大。他们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期, 可塑性极强, 接受新鲜事物也非常快。我所接触的学生, 他们不仅是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而是全盘接纳吸收。我认为在时下就不用特别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他们没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 以去吃肯德基、麦当劳、能去迪斯尼玩为荣耀为时尚。身为美术教师必须有责任和义务抢占这个传承中华优秀美术文化的阵地和平台, 不是学生不想学习是我们没有提供给孩子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二) 美术手工课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佳境

在四年级的陶艺课程学习中, 一半多的同学捏塑的是米老鼠、维尼熊等外国卡通形象, 我问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什么著名的雕塑作品吗?同学们齐声回答秦朝的兵马俑, 我像讲故事一样配合图片资料从兵马俑讲到了马踏飞燕、孩儿枕, 同学们都非常有兴趣。我根据他们四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能力, 提出我们大家来做每个人不同的孩儿枕的主题活动。同学们模仿着孩儿枕的大的造型特点, 猪儿枕、花生枕、糖果枕, 做猫儿枕的同学捏的是一只趴着睡着的懒猫, 非常生动情趣盎然。其他同学的作品也是各有各的创意, 没有一个雷同和重复的。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开发出来, 每个人的兴趣都充分调动起来, 充满创作的欲望。

经历了美术手工课从构思到制作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当今极度缺乏创造力的中国, 我们有必要抓住中小学阶段, 这个创造教育的最佳时期, 大力开展创造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创造的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 创造被赋予神秘莫测、不可捉摸的形象, 创造为少数精英所有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我们谈到创造, 中小学生会认为创造是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大家所做的事和我们普通人没关系。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创造力是我们每一个常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 建立学生的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让创造走下神殿, 进入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和中小学生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迫切的。

(三) 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在此我想着重论述的是与美术相关的手工课, 比一般性的美术绘画课所突显出来的教育功能更强更有效。在我上陶艺课时, 无论夏冬, 总有学生会问“老师可以戴手套吗?”现在的学生非常爱惜自己, 想得到美好的体验而不愿意付出, 怕苦怕累, 没有毅力和恒心, 缺乏认真的做事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美术手工课是美术课的有益补充, 它既能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作为道德教育、良好的价值观、学习方法, 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跨学科学习的工具, 实现积极的教育目的。

(四) 美术手工课是教育教学的广阔舞台

美术手工课是一种学生必须动手参与的美术活动, 因为有了动手这一重要环节, 就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如在点评和展示作品时作品的零部件突然掉了, 此时就是培养学生在制作过程的每一环节中不仅考虑作品的审美, 同时对作品的质量和制作精细程度要严格要求, 养成做事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从小树立现代人应具备的质量意识。在吹塑革粘贴画中, 会剩余很多边角料, 鼓励学生利用剩余的边角材料进行二次设计制作, 他们动手制作开关贴, 想到会用在自己家里的开关上, 创作的欲望空前高涨。有做草莓的、有做企鹅的, 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开关贴粘满了墙, 同学们像是在竞赛似的,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铃声, 忘我的投入到创作当中。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第10篇

1. 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的手工制作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手脑结合, 与小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征非常适应。通过手工制作的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 如果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学生的心智发育会更加健全, 有利于其未来的学习。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儿童的思维活动是首先从动作开始, 如果将动作与思维分开, 那么儿童的大脑将不能很好地发育。这些观点都说明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重要性。手工制作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通过头脑的构图, 再亲自动手将其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的活跃, 其想象力也得到了提升。

2. 将美术技巧和想象结合起来。

教师通过让学生制作出一件件凝聚学生想象力的手工作品, 其中不但包含了学生对美术的自我诠释, 同时也融合了一定的美术技巧, 学生的美术知识以及想象力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美术技巧与想象力之间的融合能够让美术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单地注重一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奇思妙想也无法更好地体现出来;而仅仅注重美术知识的教学, 学生的作品中就缺少了很多生机与活力, 失去了童真。唯有在进行美术知识的教授中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 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让学生制作出的手工作品充满生命力。因此,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 手工制作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用美术技巧来制作作品, 而应该让他们在掌握一定美术知识之后, 还可以将自己的思维打开, 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从而让想象在学生的手中跳跃。

二、在手工制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 让五彩的“纸”在学生手中绽放。

现代纸制技术的发展, 让制作纸雕的材料四处可寻, 诸如一些彩色的卡纸、包装纸、泡沫纸都能够作为纸雕画的原材料, 笔者在辅导学生制作纸雕的过程中正是利用了这些材料。首先在开始上课之前我将这些材料带到课堂中, 学生都相互私语猜测这堂课的内容, 我并没有说话, 而是将自己做的纸雕画展示给学生, 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时我再问学生:大家想要亲自动手做出这样一件作品吗?这一问得到了学生的强烈反应, 他们都跃跃欲试。于是我开始将这些材料发给学生并向他们讲解了纸雕画的制作过程以及一些小技巧, 学生在制作尝试的过程中我在旁边加以指导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创造作品。当一件件富有创意、精美个性的“艺术品”展现在我的眼前时, 我被学生的想象力惊呆了, 我感觉到了手工制作课并不是教师一味地传授知识, 而是挖掘学生想象力, 与学生共同完成作品的过程。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了一件件作品, 他们的创造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满足感, 在内心中对手工制作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联系生活、结合其他学科展开教学。

艺术源于生活, 手工制作属于美术艺术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知识和技能要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起作用。因此, 小学美术课中的手工制作应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进行思维的形式。在美术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启发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来思考和学习。

虽然手工制作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 在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 我让学生按照课本中所描绘的小艇的特点, 自己去收集一些材料来做威尼斯小艇。又比如, 自然课中所教授的一些关于指南针或者地球仪的一些东西, 这些都可以是手工制作课的内容, 通过教授学生制作这些物品, 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兴趣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也是他们求知的动力, 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激发出学生的动手兴趣,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去思考、去创造, 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笔者认为, 在进行手工制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的趣味性以及重要性, 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在教学生使用纸杯做风车的过程中, 事先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好的纸杯制作的风车让他们欣赏, 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动手欲望, 在让学生观看PPT时, 我从旁介绍了关于风车的一些知识, 并告诉学生风车的原理以及制作风车工艺品的一些技巧, 最后再让学生去尝试做出各种不同规格的风车作品。在学生制作过程之中, 我在旁边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指导, 从而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都是自己动手制作,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他们也能够制作出很多具有个性和想象力的作品。

三、结语

总之, 我们要给予手工制作以充分的重视, 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起小学生强烈的创作动机, 来提高小学生的制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仍会以百倍的信心与激情投入到美术手工制作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在点滴中积累。我坚信, 只要勤于实践, 勇于探索, 不懈付出, 就能收获成功与快乐。

摘要: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应该从单纯的美术技巧方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教学。手工制作教学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作用。过去的手工制作教学过于偏向于美术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训, 因此, 无法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手工制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 就手工制作教学如何培养与提升学生想象力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徐文英, 《小学低段美术手工课有效教学策略略谈》[J], 《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2)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手工制作;地位;作用

美术教育是小学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美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手工制作课程,因为其在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设计组合能力、持续关注力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开始受到小学美术教育的普遍重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手工制作课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以期为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提供经验。

一、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手工制作课程,我们一般都理解得比较简单,总认为手工制作就是简单的折纸而已。其实不然,折纸只是手工制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手工制作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仅符合少年儿童好动的天性,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智慧。手工制作是开启小学生心灵手巧的钥匙,是引导小学生走向美术世界的重要一步。如果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手工制作课程作为基础的话,小学生学习其他美术课程就显得比较吃力,他们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有时候一张纸、一些丝线、一些魔法玉米等素材就能引导小孩子活灵活现地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手工制作可能看起来比较简单甚至幼稚,但由于其设计和组合都来自于孩子内心的智慧,是孩子对于美术的一种最直观的表达,也是孩子将抽象或想象转化为现实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认为手工制作是小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重要前提或关键步骤,小学美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时开展必要的手工制作课程,从而为学生更好地接受美术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手工制作是一种凝聚很多智慧和思想的创造活动。从选材到制作、到定型、再到修改,都充满了作者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高度融合,其在素质教育培养上的优势是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由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视手工制作课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曾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加强对小学生的手工制作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培养从小就懂得发现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高素质公民的过程。

1.手工制作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对美术的认知

手工制作的取材丰富便利,制作形式变化多端,更能化腐朽为神奇,因而能极大地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爱好。在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小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完成一件作品,更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和自信。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发现了进行美术教育的乐趣,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美术陶冶情操的重要意义。由此,小学生也会改变对美术课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美术课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

2.手工制作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力

手工制作课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增强自身的想象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探寻世界之美的观察力。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让自己的想象任意驰骋,努力创作一件自己属意的独一无二的作品。由此小学生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开发和丰富自己想象力的过程。想象力的形成和释放有助于活跃学生的心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发展智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不应对学生的创造力给予过多干涉,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根据自己的审美诉求,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也有助于小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给展现出来。其实小学生创作的过程也是将其眼中的世界展现出来的过程。因此,开设手工课程教学,可以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的人,这样不仅提升小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乐观的心态。

三、手工制作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形式,提升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该课程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在非常融洽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合作。所以手工制作在实现美术教育对象的普遍性、教学形式的丰富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手工制作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一般的理论性课程教学中,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手工制作课程则给予了每个学生平等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素材,开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进行有意义的创作。在手工制作课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平等地享有向别人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其次,手工制作课程有利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手工制作课程不是教给学生完成一件作品的技巧,而是让学生体验集体创作的氛围、感受分享智慧的乐趣。因此,当小学生参与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时候,他们不仅可以快乐地分享自己的创意,而且可以在合作中凝聚智慧创作高质量的作品。

第三,手工制作课程有利于教师对美术教育进行创新和改革。手工制作课程和绘画、书法等都是相通的,教师可以尝试着把学生在手工制作中表现的创意转移到绘画、书法等美术教育中,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开开心心学知识、快快乐乐分享智慧。

四、手工制作丰富了美术教育的范围,有利于学生将美术和生活融为一体

美术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手工制作让学生充分明白了美术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手工制作课程中,无论是教学生进行创意折纸、陶艺、插花、剪纸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生活对于美术的影响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笔者始终认为美术教育不应局限于教材和理论,而应在领悟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育素材,努力让孩子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借助孩子们的智慧,努力打造融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知识化于一体的美术课堂。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必拘泥于一些美术教育细节,只要能激发孩子的智慧和创意,教师就应该认真倾听、仔细引导。另外,努力让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多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才有可能创造出美的作品。

总之,认真地将手工制作课程运用在美术教育中,是引导学生接受好美术教育的重要一步。开展富有创意的剪纸、编织、插花、折纸、陶艺等有特色的课程,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创意。小学生对待自己的作品是非常有耐心的,每完成一件作品,我们都能领悟到手工制作带给他们的乐趣。总之,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美术学习,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活动,拓展了美术课堂的内涵,而且令学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使学生拥有一颗美的心灵,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这就是美术教育的情感目标——以美育人!

参考文献:

[1]陈黄子静.谈小学美术中的创意手工教学[J].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意手工教学,2014.

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师,手工教具,教学方式

摘要:传统的手工教具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冲击, 当今很多美术教师的一节美术课主要由多媒体完成。而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应该更为注重学生自主参与, 师生共同探索的体验。由此, 将传统手工教具的几大优势提出来, 希望小学美术教师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良好的整合, 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师;手工教具;教学方式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式的形象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下, 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美术课堂呈现这样的教学现象: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现代技术引入课堂, 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来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声形并茂的视频演示, 好不热闹, 学生兴趣大增, 但师生通过制作活动, 提高动手能力, 进行探索性的教学过程被上述视觉盛宴般的教学方式削弱了。也就是说, 传统的手工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冷漠, 搁置一边。就美术课程本身来讲, 它包括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 因此, 美术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参与, 师生共同探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正如王大根教授对美术教学的定义:“美术教学是指以美术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师生共同制作传统的手工教具在美术课堂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它在制作方面比不上现代化配套教具的精美, 但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却能在教学上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它弥补了原有课堂教学上师生动手探索课程机会稀缺的状态, 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校置办商品教具上的花销。另外, 在小学阶段课堂教学上运用传统手工教具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 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用手工教具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手工教具创设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感性, 同时也使小学生更易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必须在认真研读美术教材以后, 对教学活动进行严谨而周密地设计, 同时不断地完善教具制作工艺, 才能恰当地把握手工教具在课堂上的出示时机, 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使用手工教具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都知道, 小学生有其自身的身心特点, 所以教学工作只有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然需要具体形象作为支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教师在课堂中运甘肃天水●彭婵

用直观性、可触性的教具, 更有助于小学生理解知识点。手工教具不仅具有以上特点,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实际动手操作。

另外, 处在同一阶段的小学生个人发展情况, 由于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 发展也不一致。“课堂教学是科学。看似平常, 并不平常的课堂教学, 蕴涵着众多的教学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出, 在课堂教学中展开, 又在课堂教学中运行。它以何种形式来组合, 又以何种形式来优化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 这就更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教学重难点为基础, 为学生设计针对强、可延伸的课堂教学。

三、手工教具是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 是教师智慧的结晶, 是教师教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现代教育对小学教师的“素质构成不仅要求直接作用于小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方式的个性化和现代化, 还要求潜在的现代教育观念、创造精神、自我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美术教师选择手工教具作为授课方法, 必须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 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对教学过程做了精心设计以后, 才进行课堂教学的。因此, 其中涵盖着很大的创造因素, 其设计、取材、局部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 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它在课堂中的应用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 是一种最直接的创新活动。

另外,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 教育科研是教师培训的新策略。而手工教具就是教师教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由教师的智慧凝结而成, 是教师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总之,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课, 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还需借助巧妙的教学手段去操作课堂, 使美术课堂教学变成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合理且高效的教学设计, 而教具就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直观性教具的探索, 将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 达到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虞国庆, 漆权主.小学教育心理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8.

[3]徐世贵.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下一篇:幼儿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