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地区范文

2024-05-16

冀北地区范文(精选9篇)

冀北地区 第1篇

1 自然因素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在沙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尤其是年降水量的变化,往往可以影响沙漠化的进程。丰水年则有利于干旱半干旱地带的沙漠化逆转,枯水年的持续干旱将促使沙漠化的蔓延。冀北坝上地区是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区,根据多年来降水量与近15年来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年降雨量平均减少了25mm,可以看出干旱的趋势是存在的,土地沙漠化趋势在扩大中。

土地沙漠化形成的诸多自然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冬春干旱季节与大风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疏松沙质物质基础的联系性便是坝上地区土地沙漠化发生的重要自然因素。而风与水两种沙漠化自然营力也是密切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的。半干旱气候的冀北坝上地区是沙质波状缓丘区,夏季暴雨季节呈流水侵蚀沟发育,沟谷深切入下伏的沙层,致使沙层暴露,为冬春季节风力吹扬提供了突破口,再加上过度农垦的结果,致使缓丘缓坡地出现沙漠化蔓延。

2 人为因素在沙漠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在冀北坝上地区,沙漠化的人为成因类型有多种,但主要包括过度农垦,放牧、樵柴、水资源利用不当,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等因素。一般它们分别占风力作用下土地沙漠化程度的40.1%、36.9%、12.9%、9.4%、0.7%。

2.1 农垦

上述成因类型在冀北地区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只不过是以某些成因为主,某些成因为副而已。对冀北坝上地区,农垦是土地沙漠化最重要原因。

在草原开垦区,具有表土风蚀、地表粗化并有薄层风成沙覆盖的农田占开垦区土地的43%,具有吹扬灌丛沙滩及片状流沙覆盖的农田占开垦区土地的17%,虽然未有流沙覆盖,但具有风蚀作用的农田占开垦区的40%。这就反映出沙区草原一经开垦,就伴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发生与发展。目前坝上草原土地开垦,主要用于马铃薯产业开发,虽然配套了水利灌溉措施,减少了夏季和秋季扬沙可能,但冬春季节仍然为风力吹扬提供了条件。具体沙漠化过程,则遵循如图1所示。

2.2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同样是坝上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由于农民急于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增加草原上牲畜头数,使得草场负荷量加大。超负荷的草原植株变得低矮,覆盖度稀疏,显现出零星分布的裸漏地表。尤其是在牲畜饮水的井泉附近,沙漠化圈更为明显,一般在井泉附近0.5km半径范围内,原生植被破坏,呈现砂砾质粗化或流沙地表,在0.5km~1km的半径范围内,仅生长不适口的杂草,成为沙漠化发生圈,凡是有沙漠化圈的草场,象征其草原开始了沙漠化过程。

在植被条件原来较好的区域,放牧引起的沙漠化过程呈现出一种特色。草原范围内的丘间地分布有不少小湖,由于湖畔牲畜大量践踏草原,不仅使湖畔出现流沙,形成沙漠圈,而且也使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被践踏、破坏、造成裸露沙点,风的吹蚀便以此为据点,尤其是迎风坡,导致形成风窝蚀的发展,从而使固定沙丘中出现流沙斑点状分布的特征。随着沙漠化过程的延续,风蚀窝深度加大,流沙裸露面积扩大,使固定沙丘的环境变为具有密集斑点状流沙的沙丘活化的沙漠区景观。

2.3 樵柴

樵柴和挖掘药材是沙漠化成因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挖掘苦参、甘草、苁蓉等中草药,每挖一株药材就会形成一个直径70cm的圆形沙坑,成为风蚀作用的据点。

2.4 城镇建设

近年来,草原城镇建设的发展和草原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使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显著增加,从而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造成了进一步开垦草原或波状固定沙地的现象,这就加速了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形成以市镇为中心的沙漠化圈,加速了土地沙漠化过程。

2.5 公路交通建设

草原地区机动车辆任意行驶所造成的道路沿线沙漠化也很明显。沙区草原上任意行驶的道路,往往沿线出现裸露的带状地表及风蚀地表。近年来固定公路建设,其路基迎风方向段的取土坑往往在风力作用下,导致沙层的被吹扬,形成线路上不连续分布的片状沙堆。

3 冀北坝上地区沙漠化成因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冀北坝上地区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原因可以简要归结为:

脆弱的生态环境+人为不合理活动=沙漠化。

沙漠化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过程,而是以人为活动为诱导因素所引起环境变化的土地退化过程。因此,正确分析沙漠化成因,并合理地符合生态原则地进行人为活动,如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并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理措施,对于防治冀北坝上地区土地沙漠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冀北坝上地区位于内蒙高原南缘,主要包括河北省康保、张北、尚义、丰宁、围场等县,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该区域土地逐渐退化,并显现出沙漠化现象。本文主要对冀北坝上地区沙漠化成因进行分析,以便在今后的沙漠化治理过程中,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对策和科学的治理措施,为从根本上治理冀北坝上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冀北地区成龄大果树移栽技术 第2篇

关键词:大果树; 移栽技术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72-001

移栽成龄大果树,具有绿化成型快、经济见效早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观光采摘园建设上。进行成龄大果树移栽,关键要掌握以下十个环节:

一、移栽时间

秋季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进行移栽。最好是秋季落叶后进行移栽,因为成龄大果树在秋季有一次根系生长高峰,此时进行移栽,树体养分已经回流,有利于断根的愈合,有时还能发出部分新根,为来年树势转旺打下基础。而春季进行移栽,树势恢复缓慢,而且春季气温高,容易出现地上部蒸腾大,下部根系吸收少,树上树下水分“收支”不平衡,从而影响栽植成活率。

二、起挖前的准备

1.起挖前培养和促发新根

成龄大果树的骨干根,大多吸收能力较差,有的甚至失去了吸收能力。為了增生新根,提高移栽成活率,可在移栽的头一年春季,距根茎60-70厘米处,挖30—35厘米宽、70—75厘米深、向内倾斜的断根沟,然后植入腐熟的有机肥,促发新根。

2.准备栽植坑

在起运成龄大果树前,先挖出栽植坑,以保证苗到后及时栽植。为利于以后生长,栽植坑深80厘米,长、宽各为100厘米,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别放置。

三、挖成龄大果树

1.沿树干周围挖圆锥形土坨

在树干周围60-70厘米处,挖深60-70厘米的环状沟,挖到60厘米深时,向里斜挖,切断侧根,最后挖成根系较为完整、直径60-70厘米的圆锥型土坨。如果移栽前土壤干燥,可于挖前半个月,浇一次透水,以利于土坨成型。

2.土坨根系处理

挖土坨遇到根系,要对其进行切断处理。细根用果树剪子剪断,粗根用锯截断后,锯口用刀削成光滑面,以利伤口愈合。然后用100倍多菌灵进行消毒灭菌,把全部根系喷一遍,以防烂腐。处理完后对于粗剪锯口,用调和漆均匀涂抹一层,把伤口封闭起来,减少根系水分蒸发

3.土坨包扎

挖出土坨后,用湿草绳把土坨包好捆实,草绳要捆至树干主枝下,以免损伤树皮。包扎好后,把捆紧的草绳用水淋湿,这样既保湿,又可防止土坨松散。

四、树木装运

成龄大果树的吊装一般采用起重机吊装或滑车吊装。吊装时要轻起轻放,不要碰散根部的土坨,更不要碰伤树干。把包好的树干放在木架上,用软绳扎紧固定,树冠也要用软绳适当缠拢,防止大果树之间相互碰撞。同时在运输途中要进行保水处理和防止风吹。

五、栽植

栽植时把握好土壤消毒和分次回填土两个环节。即栽前在栽植坑内喷100倍多菌灵药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然后回填表土20厘米,再进行一次土壤消毒;用吊车或人力将成龄大果树放入栽植坑内,用剪刀剪开土坨上的包扎草绳,回填表土20厘米,左右前后晃动树干几下后,踏实土壤;再回填20厘米土,仍然晃动树干后,踏实土壤,使果树根系在土中扎实;最后回填土20厘米,踏平踩实,并修好外高内低的锅底形树盆,以利浇水和覆膜。

六、绑固定支架

成龄大果树移栽后,必须及时进行树体固定,以防树干晃动,影响成活。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上支撑点应在树高的2/3处,并加保护垫层,以防擦伤树皮。1年大树根系恢复好后,方可撤除固定支架。

七、栽后整形修剪

成龄大果树移栽后,伤根很多,吸收功能较慢,为保证树冠与根系的水分收支相对平衡,必须对树冠进行整形修剪。修剪量的大小,要根据移栽大树的根系完整程度、树龄、树势来确定,一般要剪掉全部枝叶的1/4—1/3。树冠越大,伤根越多,树势越弱,越应加重修剪,以减少树冠的蒸腾面积。修剪时根据树形要求,成龄大果树一般保留5—6个大枝,其余的大枝和重叠枝要适当疏除;对于交叉枝、病枯枝要全部疏除。对于有花的大果树,要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尽量压缩结果,栽后产量最多不能超过栽前的1/4。修剪后枝、干上的剪锯伤口,要及时涂抹油漆或愈伤膏,以减少水分蒸发、抵御病菌侵入。对于放任生长的果树,可结合剪枝进行整形。

八、浇水

新移植的大果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相对较小,因此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浇水过勤、过多,土壤的透气性能差,对发根不利,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经移栽试验,一般地移栽后浇两遍透水即可。即栽植后浇一遍透水,过十天后再浇一次透水。以后应根据土壤水分情况,灵活掌握浇水。同时注意雨季不要积水,做到树盆内雨止水干。

九、覆地膜

树盆内覆膜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新根。因此浇完水后,在树盆内覆盖上地膜,地膜四周和树干中心处用土压严。地膜可在7—8月雨季时撤除,以防土壤湿度过大。

十、栽后管护

1.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能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喷1次,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0.5%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雨天应重喷1次。长出新稍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2.抹芽、控梢

成龄大果树本身贮备养分比较充足,重剪后萌芽力增强,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抹芽、控梢,以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3.防治病虫害

发现病虫害后,及时进行防治,以保护叶片和树干。

参考文献:

[1]贺吉范.大果树的移植技术,《山西果树》,1996.03

冀北地区 第3篇

关键词:冀北地区,日光温室,黄瓜,基质,栽培技术

随着冀北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加大, 设施蔬菜连年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日光温室黄瓜作为冀北地区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种类, 其产量和效益严重受到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 无土栽培生产作为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为了创新栽培模式, 拓宽基质材料应用领域, 承德市农广校围绕冀北地区设施蔬菜无土栽培生产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 在栽培槽体的搭建和基质材料筛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 本文主要是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日光温室黄瓜无土栽培新技术, 通过对尾矿渣、菇渣等废弃物的二次利用, 开创设施蔬菜无土栽培生产新模式, 该项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日光温室连年种植造成的土壤连作障碍问题。

1 品种选择

1.1 接穗选择

依据不同的茬口, 越冬茬和冬春茬选择对低温、高湿、弱光耐力强、长势强、不易早衰, 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津优36、津优38、津典302、冬峰、雪豹等品种。春茬黄瓜栽培由于温度逐渐升高, 所以在品种选择上应着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如春冠5号、津优系列等。

1.2 砧木选择

选择嫁接亲和力, 共生亲和力、耐低温能力强, 生产出的瓜无异味, 保持黄瓜品种的原有风味的品种。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

黄瓜种子先用55℃温汤浸种进行消毒, 并在30℃左右水中浸泡4~6h, 2~3次清洗后用纱布包起置于20~30℃条件下催芽36h。南瓜浸种、催芽方法基本与黄瓜相同。浸泡时间比黄瓜略长, 约6~8h, 催芽时间需48~72h。一般白籽南瓜播种时间应较黄瓜晚2~3d, 黑籽南瓜则应晚6~7d。

2.2 育苗基质配制

可直接使用成品基质, 也可自制育苗基质。配制方式如下:选用蛭石、草炭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2:4:4的比例混匀, 1m3基质加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1kg, 加70%多菌灵150g, 与基质混匀后盖上薄膜闷5~7d, 掲膜后晾3~5d天可安全播种。

2.3 播种

2.3.1 播种时间。

不同茬口育苗时间不同。越冬茬适宜播种时间约为8月上中旬。冬春一大茬适宜播种时间约为10月上中旬。春茬适宜播种时间约为12月上中旬。

2.3.2 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育苗, 冬季注意防寒保温, 夏季注意遮光防徒长。

2.4 苗期管理

2.4.1 温度管理。

播种至齐苗适宜日温25~30℃, 适宜夜温18~20℃;齐苗至嫁接期适宜日温18~20℃, 适宜夜温18~20℃。

2.4.2 水分管理。

育苗前将育苗基质一次性浇透, 到出苗前不再浇水。子叶平展后, 若苗床出现缺水症状时, 适量补水。

2.5 嫁接

2.5.1 嫁接前的准备。

将配好的基质装于10cm×10cm营养钵中, 整齐摆放备用。嫁接夹用70%代森锰锌溶液浸泡消毒40min, 捞出晾干待用;准备适量刀片;育苗床提前一天浇足水, 保证起苗时土质疏松少伤根;搭好嫁接操作台。

2.5.2 嫁接时秧苗标准。

黄瓜子叶展平, 真叶显露, 茎粗0.3~0.4cm, 株高7~8cm。南瓜子叶展平, 第一真叶半展开时, 茎粗0.4~0.6cm, 株高8~9cm。

2.5.3 嫁接方法。

采用靠接法。

2.5.4 嫁接后的管理。

(1) 温湿度管理。嫁接后前3d, 白天保持25~28℃, 夜间17~19℃, 湿度95%~98%。嫁接后4~6d白天温度降至22~26℃, 夜间16~17℃, 湿度85%~90%, 一般在13点前后给予遮阴1~2h, 其它时间可充分见光。7d后进入正常管理, 白天22~28℃, 夜间12~14℃, 逐步撤掉小拱, 用70%安泰生喷洒一次, 以防苗期病害发生。结合喷药, 加入少量叶面肥, 确保嫁接苗健壮。 (2) 断根。一般在嫁接后12~13d, 在接口下1cm处用小刀断掉黄瓜根。断根最好分两次完成, 第一次先用扁口钳蘸70%安泰生溶液在断根部位捏一下, 挤出汁来, 第二天再彻底断掉。 (3) 倒方, 除掉南瓜侧芽。间距按20cm×20cm均匀摆开, 结合倒方, 将南瓜长出的侧芽及时去掉。

3 无土栽培槽建造

3.1 砖体栽培槽的建造

将地整平, 利用红砖搭建宽72cm, 高36cm的槽, 长度依温室跨度而定, 槽底铺一层塑料薄膜, 将基质与原土壤隔离。槽间保持约70cm的距离。

3.2 控根容器片搭建

根据栽培床的大小利用事先加工好的控根容器片拼接成矩形槽体, 底部铺一层无纺布, 将基质与原土隔离。槽间距同上。

4 基质配制及填充方式

4.1 基质选择与配制

选用经检测重金属不超标的废弃炉渣或尾矿渣将大颗粒筛除后, 与成品草炭按6:4的比例混合 (基质材料也可选用菇渣、中药渣与草炭按一定比例混合) , 同时按照一定比例填入有机肥和复合肥, 充分搅拌均匀。一般每槽添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kg, 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1kg。

4.2 基质填充方式

将筛出的大颗粒炉渣或尾矿渣铺于最底层, 厚度约6cm, 在其上铺一层单层编织袋, 然后再将混匀的基质填于槽内。使用3~5年后可全部更换一次。

5 定植

5.1 定植密度

畦面双行定植, 行距60cm, 株距45cm。

5.2 定植方法

采用水稳苗方法, 先定植后覆膜。定植前2d, 幼苗喷少量防白粉病和灰霉病的药, 将穴盘浸入由嘧菌酯和噻虫嗪配制的药液中蘸根。定植后10~15d, 充分缓苗后, 覆上地膜。

6 定植后管理

6.1 温度管理

定植后, 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见表1。缓苗期至根瓜做瓜期间, 温度不宜过高, 否则易造成瓜秧徒长, 导致营养生长过旺。

6.2 水分管理

浇好前三水。首先要浇足定植水, 促进缓苗。在定植后10~15d, 浇足浇透缓苗水, 采用滴灌方式浇灌。至根瓜采收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浇第三水。

6.3 施肥管理

根瓜坐住后开始第一次追肥, 以氮、磷、钾比例适当的冲施肥为宜。以后随着采瓜量的增加, 及时补充养分。一般在浇第四水时每667m2随水追肥磷酸二氢钾10kg, 以后每隔一次随水追氨基酸液肥1次, 每次用量为200ml/667m2, 配合使用其他水溶性生物菌肥, 同时适当叶面喷施钙肥及微量元素, 最后一茬瓜采收前20d停止追肥。

6.4 植株调整

当植株长到6~7片叶开始甩蔓时, 及时拉线吊蔓。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种类

黄瓜易发生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潜叶蝇等,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细菌性角斑病。

7.2 病虫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采用抗 (耐) 病虫品种, 以农业防治为重点, 生物 (生态) 防治与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7.3 防治方法

7.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良种, 培育无病壮苗, 加强栽培管理, 培育健壮植株, 清洁田园。采用豆科与黄瓜、叶菜与黄瓜、黄瓜与茄科等轮作换茬, 减少中间寄主或初浸染源, 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 妥善处理废弃物, 降低病源和虫源数量。

7.3.2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每20m2悬挂20cm×20cm黄板一块。诱杀蚜虫、白粉虱。防虫网:温室放风口处铺设防虫网, 规格为40目。杀虫灯:4月中旬~8月底, 温室外每2hm2挂一盏杀虫灯。

7.3.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诱杀害虫:天敌捕食螨捕食红蜘蛛、蓟马等;丽蚜小蜂捕食白粉虱。

7.3.4 化学防治。

使用符合NY/T393要求的农药, 主要需防治的病虫害有:蚜虫、潜叶蝇、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

参考文献

[1]刘宝龙, 田春英, 等.铁尾矿渣在设施蔬菜无土栽培生产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 2016, 20 (1) :93-96.

冀北地区 第4篇

华北电力大学个人实践报告

[键入文字] 华北电力大学暑假个人实践报告

前言

在学校卓越办和电院各位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7月[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7日至16日,实践电1101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暑期实践学习活动。作为班级的一员,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系统的学习了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大致的了解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通过实践,我不仅提前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更对电力行业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

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隶属国家电网公司,是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的一个下辖供电公司,负责张家口,北京昌平区等多个重要地区的供电,是西电东送路上的重要一环。张家口电网内电能主要来自五座火电厂和三十七座风电场,其电网特点在于:分片运行,含有电铁负荷和风电容量巨大。这次来到张家口供电公司,我们依次参观了万全500kv变电站,榆林220kv变电站及集控中心,张北风光储输基地,张家口供电公司调度中心等地。为期10天的充实行程可大致分为前期准备,实战参观和交流讨论三大部分。

前期准备

7月7日到9日,我们集中接受了电力系统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预备知识的培训。

听了老师对于电力系统的讲解,我对电力能源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作为一种即发即用的能源,电能不能被大量储存。而负责传输电能的电力系统则由,由发电场,送电网,变电站,配电线与用户组成的电网以及由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调整自动化系统和电力通信等构成的辅助系统组成。就接线方式来讲,不同的环节亦不相同:变[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华北电力大学个人实践报告

[键入文字] 电站通常使用三相三线制的接线规则,并且使用35,110,220,330,500等kv的高压进行远距离输电。配电网络常采用三相四线制连接,其中低压配电线路分为放射线和树干线两种。变电站常见的接线方式则分为: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接线和双母线带旁路接线,一个半断路接线五种方式。从运行状态来讲,电气设备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四种状态。运行时,刀闸,开关全部闭合,设备带电正常运行;热备用的状态是指:刀闸合入,开关断开,且只靠开关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处于冷备用状态时,所有开关,刀闸都断开,地线不连接;检修时,所有开关,刀闸都断开,检修接地刀闸合入。

在介绍相关基础知识后,老师又进一步介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电力行业诞生至1985年,电力产业一直处于国家独家垄断阶段,电力行业从生产到运行完全受国家控制,1985~1997年国家实行了政企合一,垂直一体化的新型管理制度;1997~2000,年国家对电力行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管理,并且成立了电力公司;2002年至今,电力行业正经历着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变革,近期国网公司又颁布了“三集五大”国网总部直接管辖各个分部的改革方针,并对电力系统运行提出了:可靠性,经济性,电能质量高和对环境破坏程度低等基本要求。

随后我们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大致了解。电网公司的日常营业工作主要分为管理和服务两大类,分别负责用电单位改变或用[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户名变更等工作和排解纠纷,处理和接待用户来访等事务。

7月9日,我们学习了《安规》,为下现场做好准备工作。《安规》不仅是一部规范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更对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和管理流程都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随着《安规》的不断发展,现行《安规》制度形成了严密的组织和制度措施来约束操作人员的行为。其中组织措施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转移与终结措施制度。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安规》规定,任何人员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距离和规范的操作步骤。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识牌或装设遮拦等。对于学生等实习人员,在实习中更要谨记安全的重要性,要坚决做到:正确佩戴安全帽,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不随意触碰设备。随后,王老师又有一个个真实的事故案例告诉了我们安全的重要性。

培训还未结束,那些还未解决的技术难题便把我头脑中残存的关于电力局肤浅的认识一扫而光,我明白电力系统不仅仅是个人生计依托的行业,更是一门工程学科,一门高深的学问,而这一重任正是落在了我们90后身上,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未来谈不上,但这是一名电力学子应尽的义务,一种关乎大家责任,而我们必须勇敢的担起。关于《安规》的学习,尤其是那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案例,让我记忆深刻。由于长期跟没有认知的设备打交道,任何工科行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电力系统尤然,稍一疏忽,酿成的便是大祸,付出的甚至是[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华北电力大学个人实践报告

[键入文字] 生命的代价。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就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不论做什么都要柄着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日积月累方能将严谨二字化为自己品格的一部分。

实战参观

7月10日,我们去了万全500kv变电站进行参观学习,介于我们之前从未上过任何专业基础课,工人师傅首先对一些变电站的基础设施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是剪式断路器,断路器中充有六氟化硫绝缘气体,用以灭弧。在电路中,每个断路器两侧都有绝缘开关,断路器用来灭电弧,之后再用隔离开关断开电路。隔离开关在变电站中称为刀闸,断路器称为开关,其主要区别即在于,断路器中包含灭弧装置。由于变电站通常采用三相四项制接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红绿黄三色的三根母线,分别称为abc三相线。该变电站的母线又可以称为3/2母线(每三根母线对应两个断路器)。

初入变电站,看着金属材质的母线被架在离地27米高空的高架上,耳边一边是变压器隆隆的噪声,一边是不知所踪的轻微的爆炸声,一股寒意不由得从头顶传来。后来经老师解释,呲呲声是由于高压母线对周围空气放电,引起空气电离而产生的。我们一行在变电站各种设备之间来回穿梭,一边聆听师傅的讲解。其中来自诺基亚的串补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串补器的作用在于提高输电功率,增强电网输电能力,扩大电网容量,即相当于在网中增加一组母线,造价却低于前者。在变电站中,我还见到了电容,电感器,据老师讲解,超高[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压输电线路与地面之间会形成很大的电容,导致传输过程中电压的升高,无功功率增长,为了抵消这种效应,往往会采取串联电感器,或并联电容器的方式来消除无功。

之后,我们参观了户外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现场,认识了猫型塔,耐张杆塔,防震锤,绝缘子等设备,了解了弧称高和弧垂高等名词。弧称高是指:杆塔底部到绝缘子下端悬挂导线的高度。弧垂高则是指:导线下垂最低点与绝缘子下端悬挂点的高度。经过张师傅的介绍,我们对线路检修的日常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线路检修工作主要包括地面巡视,停电检修两部分,地面检修侧重点在于外观检查,而停电检修则要求工人师傅,上杆操作检查。

下午我们参观了榆林220kv变电站即集控中心。在这里,电流互感器相当于一个电流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其中的电流变化来了解各个场站的状况。端子箱则是为布线和查线提供方便的借口装置。在榆林集控中心,变压器是不二的主角。每台变压器在保护室中有相应的六块保护屏进行保护,保护装置分为距离保护,零序保护和双重闸三种。榆林站电源来源复杂多样,包含了三个电压等级:220kv,110kv和10kv。因此,相应的断路器也采用弹簧式和液压式两种。其中,弹簧式主要控制500kv高压电,液压式则主要控制220kv高压线路。在榆林站我们还近距离参观了一条旁线,旁线的作用即是在母线需检修时,代替其工作,杜值长详细的讲解了旁线接入和退出电网的过程,让我们对整个检修过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华北电力大学个人实践报告

[键入文字] 7月11日,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参观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张北风光储输基地。我们一路驱车近一个半小时,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让我心旷神怡,蓝天白云高山流水,一架架白色的风机矗立其间,在广袤草场的印衬下随风转动,全然不觉突兀。第一次,我深深惊叹与现代科技文明与自然美景竟能如此完美的结合,仿若风机已然是自然的一部分,旋转的叶片仿佛在歌颂着人类对于自然最本真的热爱与赞美,歌颂着人类对于自然赋予人类强大资源的感恩。旋转的白,流动的风,沉淀成了我张家口之行最最深刻的记忆。

张北风光储输基地拥有超过40万千瓦风电场,4万千瓦光伏电站和2万千瓦的储能电站,实现了风光储联合发电互补机制及系统集成,风光储输联合发电全景监测与综合控制,高精度风光一体化发电功率预测技术,电池储能装置大容量及储能系统电站化集成,风光出联合发电的网源协调技术五项突破。从而克服了风,光电力来源的不稳定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削峰平谷,使得电力得以稳定高效的向外输送。

张北示范工程储能电站装机20兆瓦,从降低系统技术风险,便于运输,提高经济合理性和技术灵活性出发,采用14兆瓦磷酸铁里电池,4兆瓦纳硫电池和2兆液流电池,储能容量95兆瓦时,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类型化学储能电站。

下午我们来到了张家口电力公司张北分公司进行企业文化的参观,整个展厅分为四层,以国王绿为主色调,全面的展示了张北公司[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的企业文化和风采,详尽的介绍了其发展历程。

7月12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张家口调度公司调度中心,在讲解开始前,讲解员首先给我们明确了调度之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及调度员重大的责任,即充分发挥电网内部发电,供电设设备的能力,有计划的最大尺度的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保证整个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保证供电可靠,使电网内部供电的电能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和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资源,使地区电网在最优方式下运行。

通过遍布调度中心墙壁的大屏幕,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张家口地区供电的现状,对张家口地区电网分片运行的特点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下午我们来到检修中心,近距离观察了各种电力设备,由于已经经过了若干天的实战参观,再次认识各种设备便也少了些许陌生之感,对其认识也更为深入而具体。

7月14日下午,我们跟随张老师沿着731古明线对整条输电线路进行了具体的了解。首先我们明确了各种图标所代表的设备和其与现实设备的对应关系,认识了柱上变压器,箱式变压器,电缆头,高分箱和环网柜等设备,了解了电缆头两种不同缩头的制作工艺。将前几日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与实际相联系,体会到了每一台变压器,每一根线路对于电网和用户的重要性。

7月15日的行程主要在于客服中心。作为电网与民众相联系的窗口,客服中心代表着电网的形象,因此,张家口电力公司客服中心秉承微笑服务的宗旨,坚持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的“十项承诺”,[键入文字] ]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华北电力大学个人实践报告

[键入文字] 力争达到零投诉率,让每位客户的问题都得以解决。经过这次对客服中心的参观,我才明白,接电话看似简单的动作,也是耳口手三元一体的协作,接线员听似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工作量也是惊人的,身上所担的责任丝毫不亚于其它岗位工作人员。电力系统没有所谓的闲职啊。

交流讨论

为了加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家相互学习的意识,实现实习效果的反馈,本次实习专设了交流讨论的环节,让大家自由发挥,各抒己论。

在与培训中心两位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明确了电力营销和计量部门的职责所在和业务范畴。此次讨论的焦点则集中在“电力行业如何实现盈利”,“电价的决定”上。老师的讲解破除了我们心中对于电力行业的以各错误的定位。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电力部门的生产经营不完全遵守自由竞争的原则,属于市场体系里的寡头垄断,有国家垂直垄断管理,电价的制定亦是多方因素的综合考量,绝非简单的只需符合供求曲线。而电力部门区别于其它部门的最显著的特征即在于,它的目的绝非单纯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电力行业在运营的同时,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由于电力的供应是各种生产建设的基础与保障,因此它肩负着为社会提供稳定持久高质量电能的责任。因此,对于社会上不少人对于电力部门的偏见,是不合理且不负责任的。他们只看到了电力系统的高收入,高盈利,却忽略了,电力行业的社会责任所[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在,他们对于电力部门的认识是片面而不合理的。

通过10天的实习,我对电力行业有了全新而深入的认识,明白了服务大众,甘于奉献才是作为一名电力学子的重要责任与义务,认识到了电力人肩负的社会责任之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明白了学习对于我们,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真正意义所在,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捷径,更是国家腾飞的基础,才能做到学以致用,领悟并继承电力人兢兢业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成为电力行业合格的接班人,国家的可用之才。

冀北地区 第5篇

1.1 乡土民居的传承危机

人类过去的百年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地区文化的交融、碰撞, 使得科学技术得到了加速的发展, 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等全球性趋势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兴起。但是, 正由于进步后交通的发达、信息传媒的进步, 导致地域差异在逐渐地缩小, 发展周期在逐步地缩短, “文化趋同”现象愈发明显。

中国人保持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乡土景观也正随着这全球化的趋势而快速消失, 传统的建筑文化迅速地土崩瓦解, 原本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沦为大量混凝土、瓷砖构成的广谱建筑。传统文化环境的破坏, 区域特色的丧失, 千村一面的现象已发展到不容忽视的地步。乡土民居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

1.2 乡土民居的再生思想

对乡土民居来说, 其不仅仅是农村地区人民生活的依托, 更承载着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化。

然而, 对于这种传承我们并不能一味地保护, 一味地使用当地传统民居的结构、材料、及施工方法进行营造。随着广大人民物质条件的丰富, 视野的开阔, 他们对于居住环境具有新的要求。也许传统的工艺过于复杂, 并不能节约成本;也许传统的材料过于简单, 并不能达到他们对于坚固耐用、保温隔热的需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掌握传承与再生的关系, 正确地继承与发展乡土民居的优秀传统而改善其种种缺陷, 通过变化为乡土民居赋予全新的生命力, 这样, 我国多样化的农村民居才能够在变化中发展, 却又不失其灵魂, 实现新时代的全新传承。

2. 冀北农村地区碹窑民居的特征分析

冀北地区地处内蒙古、山西交界处, 多浅山丘陵, 河谷、丘陵、盆地相互交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民俗、民风以及民居都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 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民居景观特色。它融汇了北方民居的多种形式, 在这片土地上砖瓦结构民居与碹窑生土建筑相映生辉, 显现出多样性的色彩。尤其是独特的碹窑生土民居成为冀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碹窑属于窑洞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由生土平地夯制而成。如果要归置类别的话, 它当属箍窑的类型, 属于那种不依靠崖体的平地窑。这种窑洞可以自身独立, 但又不失窑洞所具备的冬暖夏凉的特点, 是一种不同于陕北窑洞的独立窑洞。

2.1 建造工艺

建造碹窑首先要制作它的核心构件“泥土板”, “泥土板”是由粘度较高的黄土和黍子秆通过加水和制, 再放入模具中晒制而成。它通常厚约15cm, 形状呈拱形。匠人们再通过相互摩擦、挤压的力学原理, 将泥土板一层一层像拱券一样砌筑起来, 形成一个拱形的窑顶, 这是整个碹窑制作的基础。在碹好窑顶之后, 要用模具沿窑洞的外墙以及窑脸的顶部边缘整齐地砌好, 围合成一个空框, 再向这- 个空框中堆填黄土并夯制平整, 这样, 碹窑的主体也就基本的成型。再利用黄土泥将窑洞的里外找平, 对于室内再在找平的基础上涂抹白灰来提高亮度, 即可以算上基本完工了。

2.2 空间及院落的布局

碹窑民居基本上都遵循着传统的“一窑三孔”的基本构架。具体来说, 中间一孔为正窑, 作为厨房和堂屋, 两边的则分别为配窑, 作为起居室和卧室。卧室配有火炕, 冬季取暖之用, 主要燃烧秸秆, 草木灰可以作为肥料, 又能环保节能,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窑洞一般深6m, 高4m, 除了常见的“一窑三孔”还有“一窑多孔”的构架。

碹窑民居在院落布局上都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说, 碹窑民居都是以庭院作为中心, 展开院落布局, 种植花草树木, 体现出院落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

在具体的布局方面, 正房一般坐落于院落的北部, 采用五孔及七孔者居多, 两边则配有储放农具、杂物的储物房和招待客人之用的厢房, 厢房一般为三孔。顺着正房的山墙向南砌筑起夯土墙从而将窑洞围合成院落, 院落整体呈长方形, 南北狭长, 东西狭窄, 院落大门一般开在中部或者东南方。

2.3 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

窑洞的正面是窑面, 也叫窑脸, 在窑脸的檐口部分一般采用一些水波纹式的小青瓦, 这样既起到一定遮风挡雨防止“尿墙”的作用, 又通过简单的韵律装饰着碹窑的自然美。

门窗装饰倾注了人们最多的心思, 十分讲究, 大多数采用木质结构, 用简单的几何纹样, 组合成比较复杂、艺术的图案;再糊上白麻纸, 在满足基本采光需求的基础之上, 体现出更多的装饰美感。

还有一种特色的装饰工艺, 也就是炕围子, 有的是直接用油漆在墙上画出各种漂亮的图案, 有的是直接将图画贴在墙上, 也有贴各种剪纸的, 图案丰富, 色泽多样, 形成了比较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装饰效果。原先, 很多老的碹窑民居的炕围子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清晰的图案, 虽然有些颜色已经不再靓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 炕围子作为一种装饰艺术, 有了更多的变化, 体现出更多的审美情趣, 成为装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碹窑民居无论在其建造工艺、空间布局和细部装饰方面都具有独特性, 体现出了碹窑民居的特色, 这也是碹窑民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所在。

3. 碹窑民居的传承与再生

经过千百年的时间, 碹窑民居在使用与审美功能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由此也形成了碹窑民居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应该更好地将碹窑民居进行传承, 使其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3.1 碹窑民居的通风改造

碹窑民居由于是生土建筑, 所以它具备生土建筑的特点。厚重的夯土墙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 使室内冬暖夏凉, 它还能隔绝噪音, 阻挡放射性物质, 能够维持一个安静、生态的室内环境。墙体的材料取之于自然, 还之于自然, 不仅不破坏地形地貌, 而且自然环保, 造价低廉。但是, 它也同时存在夯土建筑所具备的缺点, 窑洞内部通风不畅, 潮湿阴暗, 缺乏给排水设施。这样一来, 夏季时, 室内空气不能及时更新, 极易滋生细菌。而冬季由于灶台的使用, 室内空气从烟囱排出, 造成室外冷空气从门窗渗入。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窑洞只能在窑脸一侧设置门窗, 其他三面及屋顶均是封闭的, 因此只能在门窗处形成小范围的空气循环。

我们的改进方法是, 在地坪下, 沿窑洞纵深方向, 用砖砌筑通风沟, 从窑外通向窑尾。在窑洞内部设通风竖井, 这样, 当门窗关闭时, 即形成一个完整通风系统。冬天新鲜空气在热压头作用下, 自地沟进风至窑尾, 再由内向外经竖井排出。夏季气流方向则相反。架空的砖铺地面, 又减少了地面土层的散湿, 改善了窑内的清洁条件。

3.2 碹窑民居的采光改造

由于碹窑民居的墙体为夯土墙, 墙体厚度大, 窑口都要凹进窑脸很深的距离, 再加之碹窑三面无门窗, 传统木门窗的装饰花格又较为密集, 这都导致碹窑的进光量较少, 采光条件差。根据以上条件, 我们提出改造方法:

在保持窑洞正面土壁稳定的情况下, 将狭小的门窗洞口改成圆拱直墙形式, 增大进光面积。我们尽量简化窗的造型, 提炼经典符号元素, 在不破坏风貌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花纹数量, 减小窗棂宽度, 保证室内的进光量。

传统的窑洞透光材料主要为白纸, 建议改为平板玻璃。同时, 在考虑保温的情况下, 建议使用双层玻璃, 窑洞内部粉刷白色颜料, 增加洞内反光系数。

传统的窑口一般都凹于窑脸, 减小了有效的采光面积, 可通过减小凹进尺寸来增大采光量。对于新建的窑洞, 尽量减小其进深的长度, 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采光量。

3.3 碹窑民居的屋顶改造

碹窑的屋顶主要为黄土为主的覆土, 覆土的厚度, 直接决定了窑洞上部荷载的大小以及窑腿处所受的最大正应力, 所以在保温和防水满足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减小覆土厚度。

在屋顶与窑脸交接的檐口处, 可以垒3 至4 匹砖, 瓦片压顶, 既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 也可以防止雨水对于窑脸的侵蚀。

窑洞的屋顶在建造的过程中应朝院内找坡, 在檐口处设雨水口。这样既可以减轻屋顶防雨水渗漏的压力, 又可以将雨水汇集在院内。

在依靠地势建窑的地方, 屋顶可以轻易到达。这样可以适当地设置女儿墙, 起到一定的安全及装饰的作用。

3.4 碹窑民居的墙身改造

窑洞建筑四面墙身, 其中一面是窑脸, 其他三面则是不开窗、不加任何装饰、裸露的黄土墙体。裸露的墙体同时也是窑洞建筑结构的体现, 窑脸是窑口和窑腿交替的循环, 窑腿是窑洞建筑的承重构件, 我们可以适当在窑腿处砌砖来增大窑腿的宽度, 在结构上使窑腿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使窑洞更加坚固。

4. 结论

冀北碹窑民居的窑洞文化传承上千年, 以其平地起窑独特的建筑形式是冀北地区的一大特色。为了能使这一传统窑洞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在传统建造技术的基础上, 融合了现代的建造工艺, 使其既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又能传承古法, 尊重环境, 节约能源。

根据旧有窑洞的缺陷, 我们对碹窑民居进行通风、采光、结构等方面的改造: (1) 在地坪下砌筑通风沟, 在窑洞内部设置通风竖井, 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 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 (2) 通过将门窗洞口改成圆拱直墙形式、减少窗格的花纹数量、减小窗棂宽度、窑洞透光材料改为平板玻璃、窑洞内部粉刷白色颜料等手段增加洞内采光及亮度; (3) 在屋顶檐口, 加装构件, 防止雨水对于窑脸的侵蚀; (4) 在窑腿处砌砖来增大窑腿的宽度, 使窑洞更加坚固。

冀北地区 第6篇

1 冀北地区气候特点及农村住宅状况

冀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而漫长,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适中。目前,在冀北地区的广大农村,由于该地区经济条件薄弱,多数现有的农村住宅均为经济型住宅且大部分住宅为农民自建,房屋建筑形式主要以土坯房和砖房为主[3]。农民由于对房屋节能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资金有限,一般多是参照隔壁邻居的式样或自己设计的样式修建新房,农村住宅存在保温隔热性能较差,缺乏必要的保温隔热等节能处理,导致围护结构过于单薄,住宅室内热环境有限,能源浪费严重等诸多的问题。因此,建造隔热保温的节能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2 冀北地区新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2.1 建筑的选址原则

在该地区建筑的选址原则主要有:

1)在冬季要争取良好的日照。

日照标准是用来控制住宅日照是否满足户内居住条件的技术标准[4]。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在冬季能够争取良好的日照时间,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提供良好的条件。另外,应充分利用地形和气候特点。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或向阳的坡地,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具有良好的朝向。

在确定住宅朝向时主要考虑地理位置、日照时间、日照间距、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向和地形等因素。在该地区,夏季西晒不是主要矛盾,重要的在于冬季获得必要的日照,故住宅应避免北向,因而,冬季比较适宜的角度应定在南偏西15°左右。

3)夏季的微气候调节。

改造和利用现有地形中的生态环境,以调节建筑周围的微气候。

2.2 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2.2.1 合理的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要符合农民需求,每户入口独立,拥有自家庭院,可满足小规模的生产活动,并且厨房晒台面积较大,符合农民的传统居住习惯。同时,建筑的屏幕布局更应考虑采光和通风,根据冬夏季风向确定主次房间的位置和朝向,以充分缩小供暖温差,节省供暖燃料,将主要房间布置在向阳侧,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将一些次要房间设置在北端以形成温度阻尼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布以确保住宅的舒适、实用。建筑应以联排式为宜,这样既可以节省用地,又可以减少建筑的散热面积。建筑应设置中庭院落,优化传统庭院布局方式,以适应传统院落式居住习惯,同时,通过中庭在夏季引导建筑的通风,调节微气候。做好住宅入口设计,入口的设计应既避免冷风直接吹入室内,又要减小风压作用下形成空气流动而造成室内热量的损失。因此,入口朝向应避开当地冬季的主导风向,并加设门斗,构成具有保温功能的过渡空间。

2.2.2 控制体形系数,减少建筑散热面

体形系数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建筑体积占有外表面积(散热面)的多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与传热面积成正比,建筑越凹凸不平,形体越复杂,其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

2.2.3 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农户自行设计建造的住宅,其围护结构的选择较随意,没有经过专门的节能设计。为降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由节能复合墙体取代传统粘土砖实体墙,适度增加屋面保温层厚度,力求使其在经济、技术与节能方面达到最优化。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空间的热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建筑墙体正向高效保温节能的复合保温墙体发展。

2.2.4 沿用火炕采暖的供暖方式

火炕是北方乡村民居中普遍采用的采暖设施,它是利用做饭的余热加热炕面,从而使室温升高。采用这种取暖方式既解决了做饭热源又解决了取暖热源,热效率高,节省能源。经测试虽然室外达到-30℃的气温,炕面仍可以保持30℃以上的温度,并在其周围形成一个舒适的微气候空间。

3 清洁能源的利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日常生活能耗可以用一些清洁能源代替原有能源,比如太阳能和沼气能等。

3.1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天然、无污染而且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应尽可能加以利用。在冀北严寒的广大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无建筑遮挡,具备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太阳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利用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为用户提供家用热水或热源。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就是不利用其他机械动力,只依靠太阳能自然供暖的建筑。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特点是:将建筑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建筑的集热器,又作为储热器和散热器,既不需要连接管道又不需要水泵或风机。根据冀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保证冬季最大程度的集热、夏天最大程度的避免辐射热的影响,比较适宜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形态应采取间接得热式,例如:特朗伯集热墙。根据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技术条件,建议设计、建造被动式太阳房。

3.2 沼气的利用

沼气是农作物秸杆、杂草、人畜粪便等有机物质,在适当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密闭条件下,经沼气池内微生物发酵分解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沼气可用于发电、照明及家庭和工业燃料[6]。冀北地区农村的畜禽粪便产量非常大,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沼气技术利用,不仅可以节约煤炭,解决农村烧柴、照明问题,还可以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促进常年积肥,消灭寄生虫和病原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

4 结语

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农村住宅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重要问题。冀北地区是我国北部地区的一个欠发达区域,必须实事求是的解决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只有结合气候特征,合理运用综合节能手段,才能使冀北地区的新农村住宅在满足低造价的同时达到低能耗高舒适的目的。最有效的节能设计技术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适宜的村镇选址和建筑朝向;合理的平面布局和简洁的建筑形体,高效隔热的围护结构;合理的空间布局;密实的建筑门窗沿用火炕的取暖方式以及清洁能源的利用

摘要:根据冀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探讨了该地区新农村节能型住宅设计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农村建筑节能的应对措施,为冀北地区农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新农村,节能型住宅,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波,李振斌.浅谈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要求[J].山西建筑,2008,34(6):247-248.

[2]杨旭东,孙宝玉.新农村节能住宅建筑的综合经济分析[J].江苏建筑,2008(5):68-70.

[3]王金奎,史慧芳,邵旭.冀北地区新农村住宅节能效益分析[J].住宅科技,2010(2):31-33.

[4]姜乖妮,李春聚,孙晓璐.新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3):249-252.

[5]刘金梅.王清文探索苏北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节能型住宅设计方法[J].四川江苏建筑,2009(3):60-62.

冀北地区 第7篇

山野菜的定义比较广泛,界限有些模糊,综合多种观点,山野菜是指野外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其根、茎、叶、花或果实等器官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2]。山野菜具有不同于其它栽培蔬菜的特点,富含营养,其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独特,在冀北高原特殊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山野菜种类繁多,生长更具特色。因此有必要对冀北高原山野菜的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同时提出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1 分类

按照生物类别划分,山野菜种类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真菌和蕨类。例如:苣荬菜、刺儿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羊蹄甲属于木本中的乔木,山蘑菇属于真菌类,蕨属于蕨类。

根据山野菜采食的器官与部位的不同,并兼顾分类学名称将山野菜分为6类[3](见表1)。

1.1 茎菜类

茎菜类一般采食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的幼茎、根茎、嫩枝和芽,约27科75种,占全部种类的10.8%。如菊科的柳叶蒿、茄科的枸杞、藜科的藜、扫帚菜和猪毛菜、苋科的野苋菜等。

1.2 叶菜类

可作蔬菜的器官是嫩叶和幼菜,约29科,56种,占全部种类的8.1%。如楝科的香椿,槭树科的地锦槭,豆科的槐,马齿苋科的马齿苋,蓼科的红蓼,菊科的大蓟、小蓟和蒲公英等。

1.3 花菜类

可作蔬菜的器官是花、花蕾、花序、花苞,约14科24种,占全部种类的3.5%。如豆科的槐花、百合科的萱草(黄花菜)、榆科的榆树钱和菊科的菊花等。

1.4 果菜类

可作蔬菜的器官是果实、种子及幼嫩荚果,约6科20种,占全部种类的2.9%。如豆科的木豆、山豇豆、壳斗科的板栗和胡桃科的山核桃等。

1.5 根菜类

可作蔬菜的器官是根、块根、根茎、鳞茎,约6科18种,占全部种类的2.6%。如豆科的猪仔笼、萝科的润肺草、天南星科的魔芋,百合科的百合、玉竹、黄精和桔梗科的桔梗等。

1.6 菌菜类

可作蔬菜的食用真菌类的子实体和地衣,共约40科500种,是山野菜最多的一类,占全部种类的72.1%。如口蘑科的香菇,松茸、木耳科的黑木耳和猴头菌科的猴头等。

2 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资源特点

2.1 品种种类繁多、地域分布广泛、蕴藏丰富

冀北高原地域辽阔,地形结构复杂,海拔高度在坝上坝下有差别,山野菜资源种类繁多,除常见的种类外,还有诸如口蘑等张家口特有的山野菜。山野菜生长在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下,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广泛的适应性,在土壤瘠薄,干旱、高温、冻害的条件均可以正常生长,分布范围很广。在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繁殖能力强,蕴藏量大。

2.2 天然绿色食品无污染

由于山野菜多生长在森林、野地、草原中,在自然状态下,取之山野,生长很少受到人为的污染,具有诱人香味、色泽鲜明、特别形态,食之起来给人以口味一新、风味独特的感觉,是一种天然绿色食品。

2.3 营养价值高

山野菜主要是由水、纤维素、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脂肪和糖构成,均为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野菜的采食主要是为了得到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补充,野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以及多种矿质元素,其含量一般高于或者远超过栽培蔬菜(见表2)。因此,山野菜是开发保健食品的资源库[4,5]。

山野菜中含有各种矿物盐类,其含量符合人体需要,不至于采食野菜使某种元素过量造成代谢紊乱。同时山野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纤维素具有吸水性,促进消化腺分泌,有助于消化,可以分解一部分有害物质,对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和胆结石有一定的好处。

2.4 药用价值高,保健作用明显

许多山野菜本身就是药用植物,除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之外,有的还含有生物碱、黄酮、糖苷、甙类和萜类等有效成分,治疗疾病和保健作用明显。例如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含有去甲肾上腺素、二羟基苯二胺、二羟基苯丙胺、香豆精、黄酮和强心甙等药物成分。全株入药可以解毒、抑菌消炎、利尿、润肠、去虫和明目等药效。现代医学研究结论:马齿苋含有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调节人体的糖代谢过程,达到降低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6]。因此,山野菜的开发与利用,在扩大采食蔬菜的范围之外,且具有滋补和防病治病保健作用,是研制新型药品的原料库[7,8,9]。

2.5 商品价值高

山野菜因其自身的生长特点,很少受到化肥农药的影响,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消费前景很好,群众对其需求量大,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山野菜热潮,山野菜的巨大需求量与其有限的产出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市场上供不应求,必然导致价格上涨。山野菜的开发可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10]。

3 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冀北高原位于河北省北部,在山野菜资源研究、开发利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步较早,开发利用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种类的不断增加,开发方式的多样化,由原来的农民自采自食,转向工厂化发展,河北省已有少量的野菜种植基地和野菜加工企业,香椿(Toona sinensi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r L.)和苜蓿(Medicago sativa L.)等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但随着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发展,也暴露了很多问题[11]。

3.1 山野菜研究薄弱

在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的整体资源未进行过系统调查,缺乏对其形态结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组成、药理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很多山野菜未进行毒性鉴定以及误食用后解毒方法,如误食毒芹后可引起口咽部烧灼感、四肢无力、吞咽说话困难等。

在开发利用研究上,山野菜开发研究始终未能形成规模,许多珍稀的山野菜过度采伐,导致某些种类濒临灭绝,自然资源枯竭。珍稀山野菜的引种驯化栽培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人工种植面积需要加大。同时,从事山野菜基础和开发利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匮乏,财力物力投入不足。

3.2 山野菜利用率低,开发面狭窄,缺乏精深加工

冀北高原虽然山野生蔬菜资源丰富,蕴藏量大,但整体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少,资源调查是一个空白点,山野菜的开发和利用率很低,仅局限于群众自采自食,并且食用方法单一,主要有生吃、凉拌、做馅或汤、炒食、做干菜、腌制等食用方法。

山野菜的保鲜储藏和深加工技术开发不足,用其加工饮料、保健品的数量少,现有山野菜加工工厂多属于乡镇企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落后,工艺水平低,生产能力差,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未形成系列产品,缺乏品牌意识,产品多数还仅局限于干制、盐渍、罐制,种类单调,致使许多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得不到实现,卫生标准达不到高水平,包装档次低,故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较低,最终大多数山野菜的新鲜产品和加工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量不大,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3 自然资源利用不平衡,可持续发展意识淡漠

山野菜大部分蕴藏在边远山区,资源的丰富与当地经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大量山野菜处于自采自食阶段或者任其自生自灭,资源利用不充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市场需求量大的名贵山野菜,采收过度,方法不当,导致某些种类濒临灭绝。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多为天然生长,幼叶可食用,一些地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致使天然蕴藏量逐年减少,制约了对蕨菜的长期利用,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当前和长远、保护和利用失调[12]。

4 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开发利用的发展对策

4.1 加强对山野菜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研究的资助

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科研立项,投入资金组织力量对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资源进行全面认真的调查研究,系统的调查种类、蕴藏量、消长规律,然后从实际出发,从中选取贮量多且有开发潜力的野菜进行重点开发,建立适应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编制相对应的技术标准手册,内容包括山野菜的特点、营养药用价值、采集方法与要求、食用方法、人工栽培体系、生产加工以及野生资源的保护等。

特别要加强对山野菜食用安全性的研究,对于有毒山野菜的危害性要予以重视,明确其具体部位有何毒性及强弱。在对常见山野菜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些特殊种类、潜在优势种类进行相应的研究,如营养价值极高的豆科植物腊肠树、铁刀木、鸡眼草、葫芦科植物木鳖等[13]。

加强对有开发潜力的山野菜营养成分、药用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及其生长习性和栽培特点等的研究,对产量高、营养药用价值高、口感好、被市场广泛认可、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显著的山野菜,要变分散为集中,建立原料基地,适当引种和规范化人工种植。这样既有利于采收、贮藏、运输和加工利用,又有利于对山野菜资源的保护。

山野菜多数肉质多汁,不耐贮藏和运输,在研究方面,应该加大对采后贮藏保鲜的研究,根据山野菜不同的特点,研究出与之适应的清洗、分级、包装、运输等各环节技术措施,以减少腐烂损失,保持自然品质。

同时重视深加工技术研究,除去涩味和异味,保持原有营养成分不降低,使之更适口,充分发挥多用性原则,从中提取多种化学成分。

4.2 可持续开发,保护资源

山野菜的开发和利用要做到保护和发展并举,在生产上加强管理,坚持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前提下。实行有限度、有计划、有步骤地采收开发利用,使野菜资源能够休养生息,永续发展。

4.3 人工栽培技术推广

随着对山野菜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认识不断深入,需求量与日俱增,多种山野菜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自然采收产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要变野生为家养,建立栽培基地,要积极进行人工集约化栽培,实现基地良种化、区域化、规模化,由野外采收为主逐步转向引种栽培为主。

4.4 开发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综合利用果实、根、茎、叶、花,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实现山野菜的食用药用多方面的综合开发利用。

以市场需求为目的,选择蕴藏量大、经济效益好,有特色的山野菜,充分发挥多用性的优势,进行综合价格和深加工,力求开发的产品类别多、质量优。例如加大发展速冻菜、菜粉、野菜汁饮料、罐头、干制品,使之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深加工的同时要克服技术困难,做到保持原有产品的气味、色泽、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在商品的包装上面新颖别致,提升产品等级,增加在市场的竞争力,力争出口。

深化工艺改革,传统的提取方式诸如溶剂浸提法、煎煮法、水蒸馏法提取效率低,成本高,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提取效率,例如苦菜中提取单宁,超声波辅助提取效率显著高于其它方法[14]。

5 讨论

在冀北高原地区山野菜的研究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植物分类学、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栽培学、食品加工学、植物营养学、经营管理学等多门植物生产类和经济管理类科学,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研究成果社会化,有利用开发产地资源,振兴地方经济。

冀北丰宁农区鼠害防控措施 第8篇

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灭鼠工作的关键, 坚持以政府主导为原则, 建立“政府为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成立鼠防指挥领导小组, 农业副县长为组长, 农牧局、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 林业、卫生、财政、公安、交通、广播及重点乡镇等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组织。县政府下发《丰宁满族自治县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并组织召开春季灭鼠工作部门协调会, 明确了各部门春季灭鼠任务、职责, 并与相关部门签订了春季灭鼠工作目标责任书。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务必做到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 全民参与, 部门协作, 齐抓共管, 规范操作, 确保安全, 集中防控, 保证效果。根据要求和分工农牧局成立分管局长为组长, 植保站站长、草原站站长为副组长, 植保、草原、乡镇区域站抽调10名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农区鼠害防治技术指导组, 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 列入年终目标考核, 建立严格奖惩制度, 确保春季灭鼠工作顺利开展, 取得实效[1]。

2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广泛宣传普及灭鼠知识

为提高全民灭鼠防病意识, 降低鼠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植保站与县爱卫会, 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灭鼠宣传, 每年春季深入重点乡镇村刷写灭鼠宣传标语, 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全社会积极行动, 开展灭鼠活动”滚动字幕1 个月, 举办培训班20 余场次, 召开现场会10 余场次, 组织培训乡镇、村、组, 投放药、械技术人员400 余人, 参与投放药、械人员2 000 余人, 发明白卡1.5 万份。并通过 《丰宁农牧信息 》将鼠情发生信息及防治进展情况向全县和县委县政府通报, 为政府灭鼠提供指导性建议, 促进全县灭鼠工作顺利开展。

3 抓好鼠密度监测, 为灭鼠提供依据

搞好规范调查, 建立定期上报制度, 实行“四定”措施, 即“定监测网点、定调查人员、定调查汇报时间、定任务指标”。在全县设立调查网点6 个, 按不同作物种植区域坝上、坝下各设3 个监测点, 每个监测点配备1 名专职调查员, 由植保站对调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并给予调查经费补助。植保站根据气候类型差异确定调查时间, 制定统一调查规范和表格, 每个调查点配备鼠夹200个, 站内抽出4 名技术人员分2 个监督指导组, 深入坝上、坝下2 个片区进行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加强与鼠防所合作, 分享调查数据, 使调查更准确, 在调查过程中做到“三个及时”, 即及时开展田间、农户鼠情调查、及时汇报鼠情动态、及时准确地发布中长短期趋势预报和情报, 为灭鼠提供科学依据。

4 多方筹集资金和灭鼠物资

每年向政府宣传, 政府争取灭鼠资金, 县政府也高度重视灭鼠工作, 针对该县南连北京、北接内蒙特殊位置, 为防止鼠害、鼠疫传播, 年初做出财政预算, 增加防鼠、监测、灭鼠等项经费, 并通过政府协调爱卫会、农业、林业、草原等部门防鼠、灭鼠经费和物资统一协调使用, 按分管区域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2]。

5 采取有效措施统一灭鼠

5.1 统一灭鼠实施时间

春季: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 秋季9—10 月进行统一灭鼠。做到“四集中”“四统一”“二不漏”, 即集中时间、组织、人力和财力, 统一指挥、行动、方法和配置毒饵, 不漏掉房间和有鼠活动的环境。

5.2 建立灭鼠中心示范区

在坝上的大滩镇、鱼儿山牧场建立鼠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各1 个, 每个防控示范区面积30 hm2, 农户200 户, 带动周边各667 hm2, 1 万户农户, 抓住灭鼠关键期, 推广应用物理、生态和生物灭鼠技术, 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鼠防工作顺利开展。

5.3 推广综防配套灭鼠技术

5.3.1 生态灭鼠。结合农事活动, 开展平整土地, 修整沟渠、田埂, 铲除田边杂草和灌木丛, 使害鼠难以隐藏、栖息;农作物生长期间, 采取堵洞、灌水等方法破坏害鼠生存场所, 收获期间快收快打, 颗粒归仓, 截断害鼠食料来源, 达到减轻鼠害的目的。农户通过改造存储场所、建防鼠建筑、消除鼠类隐蔽场所等生态调控手段, 改变和恶化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 结合采用鼠夹、鼠笼等机械器具进行防治, 降低鼠群数量和害鼠密度。

5.3.2 生物灭鼠。积极宣传百姓保护鹰、猫头鹰、狐狸、蛇等害鼠的天敌, 有条件的可以设立招鹰牌, 同时鼓励农户开展家庭养猫, 提高家猫存有量, 为天敌提供良好栖息场所, 利用各类天敌控制害鼠。

5.3.3 物理灭鼠。以捕杀害鼠为主, 采用捕鼠夹、捕鼠笼、粘鼠板等灭鼠器械进行灭鼠, 同时引进TBS灭鼠技术开展农田灭鼠, 科学合理布置灭鼠器械, 提高物理灭鼠效果[3]。

5.3.4 推广 “毒饵站”技术及采用饱和式投饵法。 一是毒饵站灭鼠方法。用口径5~6 cm的塑料管, 制成长30 cm (室内用) 和长45 cm左右 (农田用) 的“毒饵站”。农舍室内使用时将“毒饵站”放置在地面墙角等鼠道及觅食处;农田使用应将“毒饵站”两端用铁丝固定, 插入地下, 高出地面3~5 cm, 以免雨水灌入, 一般可放置“毒饵站”15~30 个/hm2, 沿田埂放置。每个“毒饵站”放毒饵20~25 g, 15 d再投放毒饵1 次。二是饱和式投饵法。选用0.005%溴敌隆毒饵, 投放1 500~2 250 g/hm2, 分10~15 堆投放, 田埂、堤坝、道路两侧、鼠洞较多的地方多投放几堆。投药后2~3 d根据取食情况添补毒饵, 直到毒饵未见消耗为止。

5.4 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 统一灭鼠

在春、秋季灭鼠关键时期, 组织专业鼠害防治队开展统一灭鼠, 统一对农田、农舍投放毒饵站和灭鼠器械, 进行统一防治, 解决农户自防不彻底或有遗漏现象, 提高防控效果[4,5]。

6 注意安全, 防止人畜中毒

在毒饵站毒饵投放前, 做好宣传, 要求农户密切配合注意安全, 并管护好小孩, 关养好农禽家畜, 防止人畜误食中毒;毒饵投放时做好投药员卫生防护措施, 防止发生中毒;毒饵投放后约7 d, 及时搜集死鼠, 并和剩余毒饵一并深埋。如发生人员中毒, 必须立即就医, 及时用维生素K1解毒。

摘要:针对丰宁农区鼠害发生特点, 提出适合该地鼠害防控的物理、生物、生态结合毒饵站等灭鼠技术及应对措施, 使丰宁鼠害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从而达到防控灭鼠、降低害鼠危害目的。

关键词:鼠害,监测,调查,防控,河北丰宁,冀北

参考文献

[1]尚玉儒.冀北冷凉地区害鼠优势种群及密度与活动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邵育娟.农田鼠害的防治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1 (3) :281-282.

[3]高军, 范婧芳, 崔栗, 等.河北省农区害鼠种群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J].河北农业, 2015 (6) :56-57.

[4]姜策, 张贵锋, 张兴国, 等.辽宁省农区害鼠危害的严重性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 2007 (8) :35-36.

冀北坝上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第9篇

关键词: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冀北坝上

河北省坝上地区年均气温1~2℃, 无霜期90~120 d, 年降水量400 mm左右, 平均海拔1 486 m, 最高海拔约2 400 m, 气候冷凉, 土壤肥沃, 十分适宜种植喜冷凉的大白菜, 但以霜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病毒病为主的几大病害和近年来逐渐严重发生的蚜虫、小菜蛾等病虫害常常使菜农遭受很大损失, 对大白菜种植构成严重威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的优点是方法简单, 效果迅速, 对大面积严重发生的病虫害控制及时, 效果好, 但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农药残留、污染蔬菜产品和生产环境, 而绿色防控技术是在农业防治基础上, 主要采取生物、物理防治措施, 配合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在保证农药残留不超标、不污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2009年以来河北省丰宁县植保站在河北省坝上的大滩镇、鱼儿山镇连续多年实施了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农业防治

1.1 选择适宜品种

选用冬性强的抗抽薹的高产抗病品种, 主要有春鸣、春奇、春黄、高冷地、春夏王等耐抽薹的早熟抗病品种。

1.2 轮作倒茬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倒茬。

1.3 清洁田园, 加强中耕除草

定植前要清除菜地及周边环境的残株、老叶、杂草等, 集中烧毁, 并进行土壤深翻;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摘除病叶、残株并深埋处理, 可大量杀死虫蛹和病菌, 减少害虫及病害的初侵染来源;农事操作时尽量减少对叶片的伤害, 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

1.4 适时播种

播种掌握在5月中下旬左右。若播种过早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晚, 生长时间不够, 包心不实, 产量低、品质差。

1.5 地膜覆盖, 合理密植

在地膜床面按行距50 cm、株距40 cm开穴, 密度4.20万~5.25万株/hm2。行间通风透光好, 保温保湿, 灌溉方便, 可减轻霜霉病和软腐病的发生。

1.6 加强肥水管理

科学的肥水管理是大白菜高产的关键, 同时可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1]。根据大白菜的需肥规律, 施肥量应遵循前轻、中重、后补的方法, 即莲座期30%施肥量, 浇水以土壤见干见湿为标准;结球包心前期50%施肥量, 此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莲座期、结球包心期, 正值雨季, 田间湿度大极易导致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发生蔓延, 因此要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积水;结球包心中后期20%施肥量, 施肥结合浇水。

2 物理防治

2.1 黄板诱杀

主要用来诱捕菜田中对黄色有较强趋性的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害虫。诱虫板应该在白菜的苗期开始使用, 放置诱虫板300块/hm2, 将黄板均匀插置田间。坝上地区风大, 黄板一定要深插并捆绑牢固, 防止被风吹掉。黄板过一段时间或粘满害虫后粘虫效果会降低, 所以要及时更换。据统计, 在蚜虫发生较轻的年份黄板诱杀可有效控治蚜虫为害, 发生较重的年份需配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用药次数可减少2~3次[2]。

2.2 灯光诱杀

采用北京中捷四方生产的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此装置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 引诱成虫扑灯, 使害虫触电而亡。于大白菜生长季节开始使用, 每盏杀虫灯可有效覆盖方圆2.00~3.33 hm2菜田。可有效杀灭金龟子、草地螟等多种害虫。当天诱杀工作完成以后, 要将灯上的虫垢用刷帚打扫干净。可较大幅度压低虫口基数, 降低害虫田间落卵量, 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20%左右。

3 性诱剂诱杀

小菜蛾是坝上地区对大白菜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 性诱剂诱杀小菜蛾技术就是利用小菜蛾雄性成虫对雌性性信息的趋向性, 在诱捕器的粘板上放置人工合成的小菜蛾性诱剂, 引诱雄虫至诱捕器的粘板上, 杀死雄虫, 使雌虫无法受精, 达到控制其发生的目的[3]。性诱剂使用简单、高效, 对人畜、环境无害, 但防治的害虫种类单一。诱捕器放置高度距离蔬菜顶部10~15 cm为宜。悬挂诱捕器45套/hm2, 粘板粘满害虫后要及时更换粘板、诱芯。

4 药剂防治

4.1 病害防治

4.1.1 软腐病。

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 应及时拔除, 带出田外销毁或深埋, 并对病穴处撒石灰消毒。可喷洒丰灵1.50~2.25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预防, 或用78%万家、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防治。在莲座期开始7~10 d喷1次, 连喷3次效果最佳。

4.1.2 霜霉病。

用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在发病前500倍液喷雾预防。中心病株出现后用68.75%银法利600倍液, 或用72.2%普力克800倍液、50%安克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在霜霉病和黑斑病混发区, 可用68.75%银法利600倍液+43%好力克3 000倍液, 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隔7~10 d喷1次, 连续防治2~3次[4]。

4.1.3 黑斑病。

在发病前用70%安泰生粉剂600倍液、25%阿米西达3 000倍液喷雾预防, 7 d左右喷1次, 连防3~4次。发现病株及时喷洒43%好力克3 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2 虫害防治

4.2.1 蚜虫。

蚜虫是大白菜虫害防治重点, 为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 同一种农药一般使用不超过2次, 要注意轮换用药。药剂可选用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 或40%戊氰菊酯乳油6 000倍液, 或2.5%敌杀死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4.2.2 小菜蛾。

小菜蛾幼虫在1龄期是防治最佳时期, 进入2龄期为防治关键时期, 因幼虫龄期越大抗药性越强, 此期用药浓度和用药量都要加大。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 或80%锐劲特15 000倍液, 或50%美除1 000倍液喷雾防治。

4.2.3 菜青虫。

少量发生时可进行人工捕捉。药剂防治可选用美除1 000倍液, 或2.5%敌杀死1 500~2 000倍液, 或杀蛾妙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吕连杰, 卢振宇.北方大白菜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11 (5) :157-158.

[2]王国才.北票市大白菜病虫害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3) :234.

[3]王丽芳.大白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1) :51.

上一篇:维护监测装置下一篇:英语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