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的成功之路

2024-06-21

联邦快递的成功之路(精选8篇)

联邦快递的成功之路 第1篇

以大圆心为轴画出小圆心

物流行业的管理像是一个统筹数学算法, 其中途转运非常重要。联邦快递在物流行业首先使用了“轮轴—轮辐”模式, 即有一个轴心, 以此为转运中心, 同时该中心又向四方辐射成为信息交流中心。虽然这一模式在其他行业早有推广, 但在联邦快递之前, 物流行业从来没有人预测到这种模式给快递业带来的巨大效益和广阔前景。

在联邦快递诞生之初, 运输系统还没有形成网络体系, 也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航运只是副业, 甚至是一条条断断续续的航线, 而卡车货运公司只专注于本地市场, 不与外部市场结合。当时, 要在这种交通体系中建立一个强大的物流公司, 中转站显得尤为重要。联邦快递首先使用“轮轴—轮辐”模式。当然, 这个模式的建立需要一系列新设备和流程体系来满足其速度和可靠性。为此, 联邦快递又对设备和流程进行重新定位。一个快递企业, 其高效运行的核心一定是转运中心, 这是物流的转运枢纽, 也是信息网络的交换中心。

联邦快递的每个转运中心都设置在所在地区的中心位置。比如, “亚洲一日达”转运中心设置在亚太地区的中心点——苏比克湾。以此为枢纽, 联系亚洲各地, 就像轻而易举地以苏比克湾为圆心, 画了一个大圆。而实际上, “亚洲一日达”网络的转运中心是整个国际网络的一部分, 它可以直接到达联邦快递的“欧洲一日达”。每个运转中心和其他转运中心联动, 使联邦快递的服务飞向全球每一个角落。

联邦快递在有一个大运转圆心的同时, 又有一些区域性的运转圆心, 这样就让它的服务辐射到了世界各地, 从而实现了转运中心的真正价值。

寻找自己的市场立足点

多年来, 联邦快递的收购行动使其成为一股扩张势力。从它成功收购了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吉尔科快递公司后, 这种收购和扩张一直未曾停止, 每一次收购都令联邦快递得到该地域的通行证及大笔客户资源。

而客户和资源不只是联邦快递的收购目标。快递公司要达到高效, 航线很重要。深谙此道的联邦快递早在1989年就收购了飞虎航空公司。当时, 飞虎公司号称在21个国家里拥有长达45年以上的航空权和降落权, 是全世界最大的重货运公司。所以, 联邦快递当时不惜代价收购飞虎公司, 尽管此次收购给联邦快递带来了巨额负债。但是, 通过此次收购使联邦快递获得了飞虎航空在21个国家及地区的航线权, 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辐射体系, 打开了众多区域的航空之门。

虽然联邦快递多年来也在购买一些国家之间的航线权, 但收购飞虎无疑是最便捷的方式。联邦快递不断在购买世界航线中寻找着自己的立足点。

缩短文字制作和快递时间

除了飞行航线, 联邦快递的每一次收购行动都是其业务扩张或技术提升的变革。收购金考公司就是如此。金考公司是当时全球最大和最知名的图文处理公司之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另一文印装订巨头MBE公司被UPS收购后, 联邦快递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于是, 2004年, 联邦快递收购了金考公司, 这样能够使自己处于与UPS平等的位置之上。同时, 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外购文件加工服务。这些公司将文件交给文印装订公司印刷, 然后通过快递公司将文件和资料运送到自己的客户、公司员工或合作者手中。客户需求催生了快递行业与文印装订公司的合作。

除此之外, 联邦快递与金考的结合, 表面上是运输业与文印装订业的组合, 本质上则是速度与零售的联手。联邦快递的零售点数量有限, 而金考当时是在美国和海外拥有1200多个业务点的跨国集团, 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 收购金考使联邦快递立刻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同时, 从联邦快递与金考的结合以及UPS和MBE的结合中可以看出, 速度与零售的结合是快递企业的追求目标, 它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承担起这种一站式服务体系的快递公司又成为行业中的优势企业, 联邦快递是其中之一。

文档提前到达官员手中

任何一家快递公司都要面临通关问题, 而如何快速通过边境保护部门, 是提高快递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联邦快递交易网络是联邦快递的一家子公司, 它通过简化文档过程, 帮助货物快速通过美国边界保护部门。同时, 联邦快递交易网络与IMB的商业合作伙伴IKON合作, 共同实现了一个企业内容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 联邦快递交易网络简化了国际运输流程, 它使用图像技术将文档提前发给美国边界保护的官员们, 极大地降低了向美国进口货物的复杂度。

联邦快递交易网络是联邦快递的唯一海关经纪人, 它使联邦快递获得了业务的稳定性。联邦快递交易网络的技术甚至可以在联邦快递的班机降落之前, 就能让正确的文档提前到达海关放行中心, 并且该系统能够了解哪些包裹需要检查, 哪些包裹可以迅速投递, 从而使货物快速通过海关。在这一点上, 联邦快递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商业竞争力。

看似混乱却秩序井然

联邦快递的宣传理念“隔夜递送”深入人心。大胆提出这一理念, 在当时的快递业引起了一片震惊。要实现这样一个高效递送模式, 联邦快递在每个夜晚都争分夺秒, 转运中心永远是一片忙碌景象。基本上从晚上十一点开始, 转运中心便开始活跃。联邦快递的飞机几乎是一分钟一架, 频繁涌入机场。这时, 手持扫描器的员工已经开始准备工作。一架飞机的货物卸下来不超过20分钟, 在包裹经由传送带传输的一路上, 传送带上方的电子眼在不断进行扫描, 以节省时间。同时, 手工分拣也正在进行, 以运往特定的航班。多项工作在货物运送的途中就已经完成。然后, 用一小时的时间往另一架飞机上装货。

联邦快递严格按照钟点进行每项工作。因为一个时间的误差, 可能会导致飞机无法起飞。在联邦快递转运中心的忙碌景象让了解时间运动学的人印象深刻。可以说, 夜晚的转运中心更像是一个战场, 在客户们熟睡的晚上, 联邦快递正在与时间赛跑。联邦快递一位操作部负责人说:“一切看起来混乱不堪, 但我们的操作中心则处处表现得就像是一台运转正常、秩序井然的机器。”

缩短速递员操作时间

2004年7月, 联邦快递全面启动GPRS技术, 推出“掌上宝”——无线掌上快件信息处理系统。“掌上宝”是在GPRS技术基础上进行开发的, 用于追踪包裹递送状态, 大大缩短了取件时间。中国是联邦快递公司内部首个运用此项先进技术的国家。联邦快递“掌上宝”不仅可以传输递送信息, 还能加强快件取送的查询服务。

除了GPRS技术, 联邦快递还尽量利用一切技术力量让快递业务不断缩短时间, 比如缩短速递员的操作时间。于是, 联邦快递应用了数码笔。数码笔的应用使联邦快递的速递员不必回到工作站上报资料, 可以实时地将手写资料转化成数码资料传送到转运中心。也就是说, 在实地统计客户资料的同时, 转运中心已经收到信息并做出下一步安排。

在包裹到达时, 通过相应的计算机, 在包裹扫描后将资料传给联邦快递网络, 收货人的签名资料也同时传到网上, 此时, 寄件人就可以看到收件人何时签收了。运用新技术, 让联邦快递大大节省了时间。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新经济公司的基本特征:用技术来作为核心商业元素。

客户成为递送流程的一部分

这些年, 联邦快递通过整合先进技术保持了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些技术给联邦快递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 也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同时, 为了让客户也节约流程中的时间, 联邦快递在客户那里安装了终端, 并且将所有权的软件给了客户们。

联邦快递在商业线路上安排了负责气象预报的员工, 他们能够预测公路上210米内的能见度, 保证快递在送达路途中的时间。对时间的精确把握, 对路途的整体预测, 让联邦快递在时间上胜人一筹。正是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 让客户得到了满足。事实上, 联邦快递在给客户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让客户以举手之劳为整个递送流程节约了时间。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之路 第2篇

1.如何理解《快递规划》的重要意义、核心实质;

2.如何实现做大行业、做强企业、做优品牌的发展目标; 3.如何实现快递产业转型升级;

4.如何解决快递服务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5.如何缩短快递服务全程时限;

6.如何提高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水平;

7.如何推动快递和电子商务、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8.如何改善旺季服务;

9.如何围绕本部门、本单位和本职工作,提出规划贯彻实施主要思路、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今后的设想等。

回顾我国快递业发展的33年,国内快递市场逐步呈现三大主体:国有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国内快递业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我国民营快递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纵观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史,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之路可以区分为七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1980年~1992年,基础期。

1980年世界邮政联合创办的EMS,即Express Mail Service,邮政特快专递服务,由于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因此在各国均享有航空和进出关的优先权。1984年我国邮政又开创了中国国内快递的先河,自此迈出了中国国内快递业的第一步,这标志着中国国内快递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起航了。这在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为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还为中国快递业的发展积累了无可估量的宝贵经验。

第二阶段:1993年~2003年,发展期。

1993年随着民营快递公司顺丰快递、申通快递(原创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崛起,从此中国快递业打破国有制的传统,也因此拉开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浪潮。1994年宅急送快递成立,1999年韵达快递成立,2000年圆通快递成立,2002年中通快递成立,2003年汇通快递成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相继成立,推动了我国快递业空前绝后的蓬勃发展,也因此带动了数目众多的快递公司蜂拥而起,牵引了中国快递业发展的第三阶段迅速到来。

第三阶段:2004年~2010年,扩张期。

快递业是依托于网络的发展,换句话说,网络是快递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网络就无法开展快递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这些市场需求的加剧,给快递业带来了时代机遇。2010年我国登记备案的注册快递公司5000余家,未登记注册的为数不少,在数目众多的快递公司火拼的同时,市场压力巨增,一些规模相对较小,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为了维持和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的竞争趋势,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市场覆盖率的迅速竞争。网络覆盖率的提升和网络规模的爆炸式扩张,导致了竞争更加激烈,此种情况之下,中低端服务产品市场的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占有率,不惜一切代价大打价格战,从而导致国内快递价格偏低的尴尬局面。

第四阶段:2011年~2012年,整合期。

随着我国《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快递服务标准》、《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国快递协会企业自律公约》等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进一步缓和了国内快递市场的运营秩序,促进我国快递业渐渐走向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为我国快递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快递业迅速做出反应,进行了合理的资源整合之战略调整,也因此形成了突破重点城市,大面积覆盖乡、镇、县,此举有效保证了我国快递业在国际大环境严重缩水的环境下,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同时乡、镇、县、市的一体化网络为网络优化保驾护航,并且为快递企业自身的市场覆盖率的提升、管理能力的提高、制度的完善、体制的改革积累了很多经验。

第五阶段:2013年~2015年,标准化建设期。

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意义是,改进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协作。标准化建设具体如下:

1、服务标准化:

① 门到门标准、多次派送服务标准、自取服务标准; ② 服务时间标准:收件服务时间标准和派件服务时间标准,节假日收派服务标准;

③ 理赔标准:遗失件理赔标准、损坏件的理赔标准。

统一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快递业的必由之路。

2、收费标准化:

① 同城件、当天件(含同城当天件、跨省当天件、航空当天件)、跨省件和航空件(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的收费标准的统一; ② 代收货款、到付、第三方付款、保价快件、入仓件(保税仓库入仓需要收取入仓费)、报关件(含国际件)等快件的基础价格收费标准的统一,③ 快件产品的续重价格收费标准的统一、体积重量计算标准的统一。收费标准必须形成行业标准,这样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和维持合法竞争的秩序,为我国快递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服务时效标准化:

① 收件时效:从获取客户发件信息到收取完成快件花费的时间必须实现标准化的区间值;

② 派件时效:从派件员接收到需要派送的快件到派送完成所花费的时间; ③ 快件时效:从收取快件到客户接到快件所花费的时间总和,即是快件时效。为了规范行业时效服务标准,给客户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快递服务环境,因此根据快递类型,必须形成行业统一时效标准,这也快递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规模标准化:

① 网络规模:网络覆盖率、市场占有率; ② 设备规模:网络车辆、生产工具; ③ 用工规模:投入劳动力的多少。

根据企业现有规模,严格区分企业类型,以便于更好的实施相关管理和为企业升级处理做好充分准备和依据。

5、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和效益,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实质是聚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管理的功能,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具体管理标准化的内容有:

① 计划管理:通过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手段,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围绕总目标的要求组织起来。计划管理体现了目标管理; ② 组织管理: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③ 物资管理:对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组织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

④ 质量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监督、考查和检验;

⑤ 成本管理:围绕企业所有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 ⑥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用基金、盈利等的形成、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⑦ 劳动人事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劳动和人事进行全面计划、统一组织、系统控制、灵活调节; ⑧ 营销管理:是企业对产品的定价、促销和分销的管理;

⑨ 团队管理: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部门,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

⑩ 企业文化管理:是指企业文化的梳理、凝练、深植、提升,是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匹配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生产、经营、营销等等管理条线、管理模块。

尽管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但在根本上还没有达到国际快递行业标准化的要求,因此行业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并且标准化建设将会为我国快递业的突破性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六阶段:2016年~2020年,规范化建设期。

规范化的定义: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制度等)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规范化的要求:系统化、常态化、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数据化、表单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关键点:效率、效益。

第七阶段:2021年~2025年,制度化建设期。

联邦快递的成功之路 第3篇

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圆通负责营销事务的主管老宋说:“休息几天,24日开始退货潮将开始,会一直持续到月底”。

2013年天猫双十一的订单退货率在38%左右,今年预计会在35%,有悲观的甚至估计今年的退货率会上升至40%,“因为规模更大了,质量得不到保证”。以今年阿里公布的快递票单2.78亿包裹数计,最少还要产生1亿以上的退货包裹。

每年双十一这样的故事都会重演,不同的是电商的规模越来越大,快递企业承运的快递包裹也越来越多。过去4年,规模以上快递企业最高日处理量突破2,500万件;快递企业近6,000家,快递从业人员超过80万。

最近4年,电子商务对快递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惊人的92.7%,快递业的发展速度几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可以说,自中国有快递行业的这20年以来,正是由于电商发展,才造就了包括三通一达、EMS、宅急送、顺丰等大型快递企业。

资本对快递业的青睐

10月16日,宅急送宣布引入复星集团、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弘泰资本、中新建招商股权投资基金五大投资者,并进行战略转型,以仓配业务为核心,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和快递业务,正式确立了BBC业务战略。这不是复星资本第一次出手快递业,而资本圈更不止复星资本一个投资大佬出手快递业。2013年8月,元禾控股、招商局及中信资本等机构以总投资80亿的规模投资顺丰,获得不超过25%的股份,引起业界无限遐想。

一般情况下,快递业被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被贴上“传统、落后”标签的,在高速发展的这10年,快递业是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光辉被电商的耀眼光芒所掩盖。早期的业务、竞争优势和战略的不确定性,让资本圈很难确定价值,即使是现在快递业的6000余家企业,有投资价值的公司也不过零头。但也正因为如此,导致许多资本错失投资黄金期,今日资本的徐新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的表达对错失德邦物流投资机会的惋惜。2010年以来,国内快递业逐渐形成了以三通一达、顺丰、EMS等为垄断寡头的局面,市场聚集效应加速,特别是电商和快递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快递企业之间的并购与被并购预期放大,规模扩展成为现有的知名品牌快递企业共同的诉求。

人们发觉电商发展制约因素主要在物流快递后,更多的资本、甚至互联网大佬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快递业以及标准物流领域。马云号称要投资3000亿打造菜鸟中国快递物流智能骨干网,腾讯试验性投资人人快递,中通、韵达、天天纷纷引入新的投资者。可以说现在的快递业已经从一个标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转变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前景璀璨。

现实是,小型的快递企业很难获得投资,摆脱不了被并购的命运;而对于大型品牌快递企业动辄几十亿规模融资,国内也仅仅中信、元禾、红杉、招商、复星等资本巨无霸才能有游戏资格。规模偏小的投资基金,也并不想失去快递业的机会,他们另辟蹊径,从体量偏小、机会颇大、立足快递行业互联网化或者创新业务的创业公司入手,这也给了他们参与盛宴的机会。原中路股份投资副总裁、长石资本合伙创始人汪恭彬说:“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这明显是个大风口、狂风口”。长石资本成立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要做“快递业务互联网入口”的贯通云网,其APP应用“指尖快递”自10月上线以来,现在以每天5000用户的速度疯狂扩展。无独有偶,投资大鳄红杉也没有放过这样的投资机会,他们投资了做“校园快递超市”的“小麦公社”,这是一种定位更细的快递业务入口。

在当下的快递业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牌局:高速发展的过程中,6000家快递企业会逐渐聚集、整合;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思维正在将“传统的快递业”当成颠覆与革命的对象,平台思维、众筹思维冲击跌宕,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个“机会遍地、黄金铺天”的领域。我们当然知道,所有的机遇都充溢于血与火的战争中,新思维、新方法、新战略都需要高密集的资本与创新技术支撑。可以预期,在未来的5年,快递业的互联网化或者说互联网必然要深度改造、整合重构现有的快递业,除了重资本的快递物流本身,从互联网领域侵袭而来的种种创新应用,也会是资本圈的宠儿,新一轮的资本战场争夺战即将启幕。

快递业互联网化:O2O尝试

2014年,互联网革命终于铺天盖地地蔓延到几乎所有的传统领域,移动化、O2O、平台、众筹、众包等各种概念、手段此起彼伏地影响着各个行业。而快递业,从先天来说就具备互联网的基因。

接受能力强,并不表示快递行业的互联网化进展要快。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快递业务的线下门槛高,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更由于现在快递市场的高速发展状态,快递行业的互联网化进程并不顺利。分析快递业务,有两个路径是互联网化的主要动力:一是快递企业的成本构成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诉求,催生快递企业自发的互联网化进程;另一个是用户在使用快递服务时候所面临的种种“痛”,引发的各种“业外”组织企图推动的快递业务互联网化创新革命的尝试。

对于快递企业来说,一个面单中主要成本构成中揽派成本与管理成本占据比例最高;而这两项,特别是管理成本是快递企业互联网化的主要动力;揽派成本则是“弹性”最大的成本类别。包括顺丰、EMS、宅急送、三通一达在内的几乎所有知名快递企业都在最近几年强化了IT与互联网支撑系统建设,基本上都推出了基于APP、微信和WEB网站的线上查询快递和发快递的服务,尝试用互联网的方式来降低揽派和内部调度管理成本。

如果说快递企业内生的互联网化行动是温和的“补充”尝试,行业外空降而来的互联网组织则激进得多。人人快递从一开始就宣称要用众包+O2O的方式革传统快递的命,消灭快递公司;贯通云网则一下子就要构建覆盖所有线上线下业务端口和快递公司服务能力的统一入口平台,试图将快递服务集约化,降低快递公司的“维度”,引导快递公司的竞争从价格与市场规模,转变为服务质量;小麦公社,则将快递服务“社区化”,变成一个落地的超市,让快递公司变成无足轻重的运输队。各种新生的快递互联网应用都无一例外的从用户角度出发,重新定义快递业务的规则和服务流程,期望能够开辟新的业态。

本质上说快递业是重资产的服务行业,服务周期长、流程复杂、频次高,互联网企业与快递企业本身都在进行着各种互联化努力,都是典型的O2O业务尝试。

在所有的互联网化尝试中,比较抢眼的有两类:

一类是秉承“颠覆传统,重构业务”的互联网思维,比如人人快递。我们提到互联网一般都会想到“革命”,“重构”是互联网最吸引人的属性。人人快递的定位也非常独特,它忽略掉现有的快递业务形态,采用众包+O2O的方式、利用闲散劳动力(运力)来做同城快递业务,这个业务模式类似于易代驾和滴滴打车,这个模式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互联网大佬和资本的关注,获得了不菲的投资。但人人快递在业务尝试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解决安全监管以及基础运力保障问题,导致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法律责任、快递品合规性检查以及快递员认证与运力误差等等,国家邮政局在人人快递的尝试过程中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主管市场的副局长刘君就明确表示,对于人人快递这样的创新业务,政府是先看看,看看是否被市场认同,看看风险如何后再确定是否鼓励,是否发给合法牌照。

另一类则坚持快递行业更需要“整合与超越”的互联网思维,比如贯通云网、小麦公社、快递100等。这类应用现在比较多,基本思想都是做入口,做平台,只不过具体实现的路径不一样。下面举几个例子:

贯通云网的指尖快递应用,后台对接各大快递公司,整合快递承运人的“合法服务能力”,来给用户提供快递服务;在用户层面,则立足“电子运单”消灭“传统手写快递单”,应用大推送战略消灭“查询快递”,推行终端战略“占领线上和下线的最后一公里”,构筑一站式的快递服务入口。和这个业务路径类似的,还有菜鸟网络,只不过菜鸟网络主要服务阿里电商。

小麦公社,主要立足于校园市场,在校园构筑线上和线下“快递超市”,服务校园社区,让用户收发快递“一站式解决”,是一种更为具体的入口平台,合作伙伴不是各大快递公司总部,而往往是快递员或者快递站点;小麦公社的战略远不止在校园,在社区也在积极的推行其“快递超市”;这种落地感非常强的路径,让小麦在一开始就拥有了明确的盈利模式,非常健康。

联邦快递的成功之路 第4篇

但同时达瓦副会长也提出了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 “服务质量有不少担忧的事情, 使投诉有所增加, 问题的核心是服务能力不足, 需求远远大于服务能力, 而服务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投入太少。”

“上市无疑是一种吸引民间投资比较成熟的方法。中邮速递虽然目前还在等待上市的最佳时机, 但是已经是箭在弦上了。”达瓦认为, 股份制是快递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走的路。“股份制就是要把企业经营的经济行为放在全体股民的监督之下。从大家最早理解的家族性的、作坊性的企业往正规的、透明的企业管理转变, 不仅要有高素质擅决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和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 还要有规范、透明, 禁得起推敲的运营机制。这既是全行业各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行之路, 也是转变方式、改善服务的一个有效途径。

针对大家一些对于快递民企上市难的揣测, 达瓦认为, 虽然很多行业中民企的上市意愿还停留在口头上, 因为资金链和现金流都很好, 大多快递企业目前还没有上市的急切需求, 但是这种需求和现代企业意识正在不断的发酵中。

与股票发行相对的是另一种民间投资形式, 就是自筹资金, 注册公司, 通过加盟的形式投入行业, 而达瓦认为, 这一种投资形式也有一定的风险, “个人的经营能力是一个方面, 经营的环境是另一方面, 从快递业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 有的民间投资人学会了‘游泳’‘上岸了’, 成为了民营企业家, 但还有很多人都在交足了‘学费’之后, 黯然退出了市场竞争。”

据介绍, 目前获得快递许可证的8000家中有5000家都是作为品牌企业加盟商的形式出现, 而影响快递行业服务满意率最多的也正是这些做贴身服务的小企业, 这些企业已经成为影响快递服务质量的重灾区。

对此, 达瓦认为, 快递行业服务质量受到企业运营模式影响的核心问题在于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企业, 整个业内都还没把加盟制吃透, 合同样本多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其实加盟制就是一种民事合同关系, 无论是所谓的品牌所有者, 还是加盟者, 双方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 之间建立的合同关系也应该是平等互利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合同本身就存在诸多的不平等, 在执行过程中则又产生了更多的不平等。”

达瓦会长认为, 这种不平等表现在很多地方, 比如即使加盟企业已经缴纳了品牌使用费之后, 依然要缴纳接入网络端口的入网费、信息费, 每扫描一件快件还要收费, 另外还要付转运费, 运单也是要高价购买的, 再如投递费压价等等。而对于这些, 中小加盟商没有任何话语权。“现在这样的问题很多, 有的企业因此倒闭看似偶然, 实则必然, 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不平等的关系最终造成矛盾激化, 形成三角债, 甲方给乙方的钱不到位, 乙方给甲方的钱也不到位, 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倒闭,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的很多存在这样问题的企业没有表现出来, 一个快递企业差不多整合了800家加盟商, 其中要是有几个地方的加盟商扣押快件, 不投递, 不转运, 问题就很严重了。再比如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网内兼并, 总部公司要兼并省内运营的小快递公司, 应该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去谈, 而不是利用种种的优势地位去挤压。”

对于目前行业内轰轰烈烈的“加盟改直营运动”, 达瓦副会长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有人认为直营比加盟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 一方面, 目前哪个公司都做不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网络布局, 快递行业服务的对象是千家万户, 就算是国有的中国邮政, 现在农村也只能做到乡一级, 乡以下还没有机构和人员, 因此我认为加盟还要在我国的快递行业里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 加盟运营的方式适合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所谓的直营思路是集权的思路, 一个超越国界的经济大鳄可以左右国家的政治形势, 这是《反垄断法》要控制的问题, 相对于一枝独秀, 行业更需要百花齐放、多元化发展、个性化发展。”

现在国家鼓励民间投资快递行业, 吸引民间投资进入行业, 我们作为业内人士就要珍惜这些投资爱护这些投资, 让他们能够拿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润, 再投入, 以便改善服务能力, 形成良性循环。”达瓦认为, 只有平等待人, 才有永远的朋友。

据达瓦副会长介绍, 下半年, 中国快递协会的工作重心就放在推动企业加大投入, 改善服务质量上面。具体将实行五项措施。

首先, 是推动企业分等分级管理工作, 引导企业以服务品质赢得市场, 希望能够出现民营企业中的精品企业。

其次是继续贯彻落实今年5月1日正式实行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 “这个标准为快递行业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 之前没有标准, 后来是有了行业标准, 现在又有了国家标准, 但是落实还不够, 下一步是抓宣传贯彻落实, 今年国家邮政局又提出了“落实执行年”的口号, 新《邮政法》, 《快递服务国家标准》, 都要进一步落实”。

第三是我们将启动用经济办法解决快递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消费者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的研究, “用户投诉后, 产生经济纠纷, 经济纠纷应该用经济手段解决, 因此我们想推动通过行业自律的手段来解决。”

第四, 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保证旺季生产畅通的措施, 和保障十八大期间的通信安全的措施。

联邦快递:最佳雇主的秘密 第5篇

在2008年联邦快递得到“中国最佳雇主”奖时,上台领奖的嘉宾除了老总外,还有一名一线员工和人力资源总监,而在此之前联邦快递已经数次获得这个奖项。在联邦快递看来,只有真正地尊重员工,让员工去真正了解他们的雇主服务,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最佳雇主。

而“最佳雇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中国大陆,联邦快递75%的经理或者高级经理都是从内部晋升的,中国区乃至亚太区的许多高官最早都是联邦快递的机坪操作员、销售员或者递送员。与之对应的是,联邦快递的员工离职率非常低,在其他公司还在为如何挽留核心员工而头痛时,联邦快递早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员工培训和晋升体系,让员工伴随着企业不断成长。

2500美元的奖学金

虽然中国物流人才紧缺,现实教育、培训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且随着业务的扩展,联邦快递在未来的几年里,每年员工队伍将以20%的速度增长,此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将不断增长,而如何留住人才,也显得异常重要。

而要留住人才,就要让他看到自己拥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仅是高工资、好福利就能等同的,给予员工在工作上、学习上更多的机会进步,让他们适应整个行业的快速变化。

为此,联邦快递为它的全体员工设计了一系列培训计划,让每个员工都有一个“终身学习的环境”。在联邦快递,每个员工每年都可以获得2500美元的奖学金,员工可充分运用这笔奖学金来挑选相关培训。

所有的递送员和客户服务代理人员要接受一年一次的“在线式”测试以更新知识并适应变化的脚步。所有客户联络员工在他们接到第一个客户电话之前都要接受6个星期的强化训练。

而对于经理和高层,联邦快递会推选有培养前途的经理在数个月内到公司不同的部门实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业务,为今后在公司担任更重要的角色作准备。每一位经理人员在加入联邦快递的三个月内,必须参加公司内部的为期五天的“MAPS”培训,以帮助经理人员理解和认同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在加入联邦快递的六个月内,必须参加公司内部的针对不同阶层管理人员而制定的为期五天的管理培训课程。此外,公司也会经常组织一些其他管理培训或和公司战略发展有关部门的“WORKSHOP”,让公司的管理层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了解公司的发展动态。

而当有新的岗位空缺时,公司也总是优先考虑内部员工。联邦快递会定期拿出一定数量的领导岗位在公司内部公开招聘,凡具有竞争实力的员工均可通过公开招聘上岗。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对《当代经理人》表示:“联邦快递的许多员工都在公司内工作了很多年,其中大多数都为公司服务了五年以上。公司有非常清晰的内部提升政策,在中国大陆,75%的经理或者高级经理都是从内部晋升的。”

特殊的“法庭”

联邦快递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各个方面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时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氛围,使每一个员工能开开心心地工作,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

在联邦快递,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公司内部部门间调职或改变工作城市,他们可以求助于公司的“保证公平待遇程序”,解决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问题。如果员工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可以向上一级领导举报,更可以越级举报,各级都要在7天之内进行评判。

陈嘉良告诉《当代经理人》:“我们每年从内部都要由员工对管理者进行工作评价,而且还在内部设立了特殊‘法庭’,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主管对于自己的管理或者处理决定有意见,那么他就可以向公司的更高管理层提起‘复议申请’,更高层的管理者将组成特别‘法庭’,为员工提供仲裁,如果员工仲裁结果还是不满意,可以继续往上提起‘申诉’,这样能够充分保障员工的话语权。

投资员工

自从2000年成立中国区公司以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联邦快递已经从当初只有十几名管理者、三百多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数百多名管理者、近五千名员工,而且90%以上都是本地员工。

这种变化折射出的是联邦快递的人才战略,按照联邦快递的理解,是否愿意在员工身上投资,最关键就是将员工视为公司的资产还是成本?如果将员工定位于成本,那么经济不好的时候必定要压缩成本。联邦快递中国区的管理层都认为员工是公司的资产,投资是可以升值的。这种投资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薪水和福利上,还体现在沟通、培训、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上。

联邦快递从成立之初就启用了独特的P-S-P管理理念。所谓PSP即“员工(People)、服务(Service)、利润(Profit)”。这种理念的内涵是:如果公司对员工多一点关心,为员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条件和平台,那么,员工一定会开开心心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使公司获得更大利益,公司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公司就会赚更多的钱。

现在这种独特的投资理念已经得到了回报,联邦快递培养出的经理人往往是同行中的“意中人”,经常会出现双倍薪水挖角的事情,但是联邦快递的员工队伍却一直十分稳定,离职率很低。

联邦快递的成功之路 第6篇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 尤其是在以C2C和B2C为主体的网络个人消费领域。一方面, 它使得商品生产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减少对传统流通渠道的依赖, 迅速实现与现实或潜在客户的直接对接, 有效扩大了客户群基数, 节省了大量的宣传、运营与铺货成本;另一方面, 消费者也得到了更多的知情与选择权, 并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取商品。如今, 淘宝、当当、京东、拉手等电子商务网站俨然成为许多中青年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类似于传统商务, 电子商务的本质依然是商品交易, 仍会涉及到商品流通中所有权转移、货币支付、信息传送、商品配送等核心环节, 是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四流”统一体。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环境日趋成熟, 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全流程已可完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顺利实现。但物流与商流则不然, 尽管一些虚拟商品或服务可通过网络方式完成从下订到发送的全程交易, 但网络交易依然以实体商品居多, 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如果物流出现状况, 如网购的瓷花瓶途中破碎, 顾客拒绝签收, 则商品所有权无法顺利移交, 商流亦无法完成。可见电子商务中物流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现实生活中,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任务通常由快递物流企业承担。可以说, 是电子商务推动了中国快递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具统计, 2010年国内快递物流业务量完成24亿件, 总体收入573亿元。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 快递物流业也将因此拥有更加广阔和美好的发展空间。当然,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当前的快递物流业仍存有诸多不足与隐患, 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阻碍了电子商务的深化发展, 也不利于行业自身的壮大。因而, 如何有效促进快递物流业健康、有序、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已成为一项事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大局的战略任务。

二、中国快递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 行业缺乏有效监管。

由于快递物流市场缺乏严格监管, 致使一些不法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其来递送违禁品、劣质品、仿冒品等, 给消费者权益和正规产品厂商的利益带来了损害;此外, 行业内也面临着统一规范标准缺失和执行难等问题。例如针对客户投诉较多的递送物品丢失、损耗赔偿问题, 迄今尚无统的赔付标准出台。如何对快递延时甚至丢失物品进行合理赔偿, 目前只能依各快递物流企业公司的自行规定, 结果通常都无法令客户满意。

2. 同质化竞争严重。

由于准入门槛低, 再加上炙手可热的网络经济不断催生, 国内快递物流业增速惊人。据相关数据显示, 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快递企业有2000多家, 分支机构多达5000多家, 不少传统物流企业和运输企业亦纷纷开始涉足快递业务。由于业内企业数量庞大, 且都基本定位于服务中低端客户市场, 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自然难以避免。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许多快递物流企业“急功近利”, 不是从改进自身服务与在网点上下功夫, 而是大打价格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快递物流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 甚至出现了业务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局面。长期以往, 企业必将无力升级和改善其基础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 不利于整个快递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函待提高。

由于直面顾客, 快递物流业投递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投送质量及顾客满意度。由于薪酬偏低和劳动强度偏大, 许多快递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大都以农民工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为主, 造成了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流动性过高的现象。许多投递人员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 行为上存在着诸多不足, 不仅业务素质不过关, 流程不规范而且服务意识与态度较差。据调查, 只有13.29%的快递员会友善提醒客户在快递货物时进行保价 (保险) , 34.41%的快递员会将货物送交消费者手中亲自签收。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站上, 常可看到许多关于快递员服务态度差、运输丢件、私拆私吞邮件、递送速度慢、不送递上门、破损难赔偿、签字前不许验货、辱骂顾客等问题的投诉。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 导致了快递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不高, 难以适应电子商务背景下高速发展的快递物流业务需要。

4.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落后。

国内的快递物流业总体上还属新生事物, 行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首先是业务流程与员工监管不到位, 导致野蛮装卸、货品损毁、“手机变砖头”等监守自盗行为层出不穷;其次, 信息化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许多快递物流企业的网络货物动态查询系统等关键信息管理系统在服务和效率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 经常无法有效提供即时运单跟踪信息和查询服务;与其他航运部门的信息系统也没有实现协同联网。一个快件, 一旦上了火车或者飞机, 就再也无法查相关记录, 只能耐心等待其抵达另一分拨中心;再次, 我国许多快递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落后, 基本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设备, 在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仍主要依靠手工作业。由于设备落后和运用的条形码技术较为简单, 缺乏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分件设备, 也使得操作时间过长, 降低了货物的周转速度, 增加了货品损耗的机率, 也使其成为制约管理和监控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另外, 行业内的中小型民营快递物流企业多以特许加盟形式参与经营, 它们表现出小、散、弱等问题, 在合作过程中互信度和协调性也相对较差, 难于为顾客提供令人满意的同质化标准服务。

三、中国快递物流业的发展建议

1. 加强法规监管与行业自律。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和颁布相应的行业法规, 为快递业发展排除政策性障碍。这就需要设立快递行业监管部门和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递监管体制, 为维护快递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正确引导快递业的健康发展, 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此要严格实施相关法规, 规范行业竞争, 并加强对快递服务客户的保障。同时, 政府主管部门应主动承担起推动行业自律的角色, 通过组建快递协会等形式, 积极引导快递物流企业加强自律、树立商业诚信、提升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健康有序地开展各项业务,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鼓励兼并重组, 做大做强。

要改善国内快递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散和管理差的境况, 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推动快递物流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快递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 国内快递物流业的整合已初现端倪:星辰急便成功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注资, 民营快递公司天天快递正式纳入海航集团旗下, 百世物流收购业内排名第六的汇通快递, 其他一些快递物流企业也正与IDG、联想、复星、鼎晖、华平、新天域等投资机构洽谈。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快递物流企业并购案浮出水面。

3. 开拓“蓝海”市场, 经营多元化。

目前, 许多快递物流企业深陷于同质化的“红海”, 在过度拥挤的中低端快递物流市场上与对手展开硬碰硬的血腥竞争, 抢夺日益缩减的利润额, 不仅生存难以保障, 将来也不可能创造获利性增长。因此, 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快递物流企业应该尽早跳离低端压价竞争的“红海”, 通过SWOT分析认清自身优劣势, 努力寻求及开拓最适合自我发展的细分市场, 走“蓝海战略”的创新与差异化之路。在经营过程中要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塑造独特品牌形象, 通过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取得立足之地并最终获得发展。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深化发展, 服务对象多元化已是必然趋势, 这也给快递物流企业的个性化、差异化与多元化经营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快递物流企业应拓展服务领域, 将服务范围向上游产业延伸, 统筹协调快递基本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发展, 研究电子商务快递中代收货款、签收方式、快件保险等问题, 组织拟定相关服务规范, 大力发展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业务, 进一步推进快递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除了在商品流通领域挖掘潜力外, 快递物流企业亦可考虑顺势进入实体制造业的供应链服务领域, 承接相关配送服务。许多快递物流企业已把垂直整合产业链、实行多元化经营提上了议事日程, 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物流企业已在开始部署自建电子商城, 谋划直接涉足电子商务。

4. 苦练内功, 提升自我。

要更好地在竞争中立足和使客户满意, 快递物流企业除了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之外别无选择。快递物流企业应该培养起“向管理要效益, 以服务求生存”的基本理念, 通过优化管理和工作流程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同时,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物流快递企业也应设法多方筹措与引进资金, 整合资源, 改造和升级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提升自身规模实力, 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5.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快递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 吸纳了大量社会劳动力, 截至2010年末, 我国快递从业人员54.2万人, 比上年增长35%。据我国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 未来五年快递物流从业人员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如前文所述, 国内快递物流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偏低的状况引发了诸多问题。尽管国内的《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办法 (试行) 》于2009年9月已审议通过, 却一直都无有效施行。为了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和电子商务能持续、健康、良好地发展, 如何有效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与服务意识培训, 强制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应尽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除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外, 快递物流业还应该通过行业协会的约束机制, 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规范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行为, 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

摘要:电子商务的出现促进了我国快递物流业的飞速发展。本文旨在此背景下, 探讨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幸.浅析电子商务推动下的我国现代物流业[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03) [1]张幸.浅析电子商务推动下的我国现代物流业[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03)

联邦快递的成功之路 第7篇

近日, 天天快递与萧山农商银行共同尝试“互联网+物流金融”首次成功试水, 发放首笔“天天云仓贷”, 贷款额为500万元。

天天云仓项目是由天天快递与萧山农商行联合推出, 突破银行传统借贷模式, 助力电商企业, 特别是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 打造真正的“银行+物流+电商”的金融模式。天天云仓电商园区利用强大的大数据资源, 统计入园电商销售数据, 农商行以此为审贷依据, 由其提供连带保证责任, 向仓内电商提供融资服务, 入仓电商在萧山农商行开立账户且没有不良交易记录即可申请贷款, 从提供完整资料到贷款流程审核、到放款入账最快1个工作日就可完成。此举增强了客户的黏性, 同时印证了“互联网+物流金融”模式强大的生命活力。银仓合作, 不仅可以打通电商金融血脉, 破解电商融资难题, 而且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天天云仓”的数据开拓电商金融服务的新渠道, 降低电商融资成本, 实现物流、电商和银行共赢。

史密斯和他的联邦快递公司 第8篇

创业的初期史密斯寻求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合作,因为当时的联邦储备系统有很多票据需要在银行之间传输,是一个很大的客户。在与联邦储备系统进行谈判的同时,史密斯就已经信心十足地购买了2架飞机,并投资35万美元,为一笔36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做了担保,将购得的客机改装成货机以适用于运送包裹。但几周之后,史密斯得到的却是联邦储备系统拒绝接受“隔夜快递”服务的消息。因而史密斯计划失败了,特意购买的2架飞机被闲置在机库里动弹不得,刚刚建立起来的联邦快递公司受到沉重的打击。

初战失利后的史密斯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联邦储备系统的回绝,而且他的朋友、竞争对手和媒体都认为他的冒险简直是疯了。每个人都说:“隔夜送包裹服务没有市场。民用航空委员会决不会批准这么做。你不可能找到可靠的送货员。此外,如果这种服务有市场,航空公司早就这么做了。”

史密斯以一个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的胆识继续实现他的目标,正如他自己讲的,他必须创新,哪怕只是为了生存。

此时的史密斯断然决定将自己全部家产孤注一掷地投入联邦快递公司,接着,他竭尽全力游说那些投资商进行融资。史密斯对快递市场精辟、独到的分析以及他的努力、自信和非凡的领导能力,尤其是他的勇气和冒险精神,给这些私人投资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史密斯迅速地筹集到了9600万美元,从而创下了美国企业界有史以来单项融资的最高纪录。

史密斯在获得9600万美元巨额风险投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购买了33架“达索尔特”鹰式飞机,以最快速度开辟新的航线。在开辟西部航线的时候,联邦快递公司挑起了价格战,致使人们怀疑联邦快递公司是否还有利润的空间。

果然不出所料,聯邦快递公司开始出现亏损,史密斯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想法设法地安慰那些越来越心存疑虑的投资者。一年之后,史密斯卖掉自己的私人飞机来还债。

虽然公司在筹款以扩大规模方面遇到困难。可是没有预料到的事态发展却帮助了史密斯。公司成立的时代,航空运输正在迅速发展,1970年航空运输工业总收入为72亿美元,1972年为112亿美元。1977年跃至199亿美元。一些主要的运输公司严重缺少运载工具,只能集中力量于主要城市,而放弃了许多小城市的运输业务。结果是这些公司不能再为自己原来的小型货物客户提供服务,从而为联邦快递公司填补空缺铺平道路。除此之外,1974年,联合包裹公司发生了一次长时间的罢工,接着,对手REA快递公司倒闭,为联邦快递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公司在整个1975年继续亏损,但是到年末,情况明显地开始出现了好转的趋势。公司在1976年营业额为1.9亿美元,纯收入为810万美元。

当时,每一件事好像都对公司有利。公司业务发展的同时,有关管制的条例已开始取消。1977年通过的法律条款允许公司经营较大的飞机的业务。史密斯迅速从别的航空公司手中购买了半旧的波音727飞机100架,大大地扩充了公司的实力。这一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亿美元,盈利为2000万。这足以使史密斯计划第一次向社会发售股票。1978年4月发行了107.5万股,每股3美元。

时间到了1980年,联邦快递公司营业额达到5.9亿美元,盈利达到6000万美元,股值每股上升到24美元,史密斯和合伙人发了一笔大财。

这时,他的创业经历被商学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上一篇:体育展演下一篇:司法改革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