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方法有效积累

2024-05-31

立足方法有效积累(精选8篇)

立足方法有效积累 第1篇

一、读背结合促进积累

语言的积累, 说白了就是你要说的话能脱口而出。汉语词语丰富, 运用灵活, 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断思索, 得心应手, 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 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在头脑中固定下来, 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 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来也会吟。”诵读记忆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儿童正处于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 多背诵些妙词佳句, 精品文章,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更有利于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要重视背诵的指导,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的时间。其中品读感悟语言文字, 是有效背诵的好方法。除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之外, 能激发声真情实感的语段也要熟读成诵,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累语言。

二、内外联合加强积累

1. 课堂教学奠基础

语言积累需要大量阅读, 大量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一切都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

( 1) 阅读理解促积累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读多了, 读熟了, 才能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使课文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田, 而只有在理解语言基础上的读, 才会读有所值, 读有所得。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要处理好阅读与理解两者的关系, 让阅读、理解“两条腿”走路, 让阅读、理解能力平衡发展, 从而达到有效积累语言的目的。

( 2) 诵读激情促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 并指出,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以, 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 自然而然地主动积累语言。

( 3) 背诵记忆促积累

背诵记忆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 促进写作, 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 积累语言, 培养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兴趣, 都有赖于背诵。

( 4) 复述课文促积累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 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 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经过筛选, 抓住重点。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 同时通过内化, 规范了口头语言, 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

2. 课外学习拓渠道

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 指导学生读好书, 多读书, 井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 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和心得笔记, 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报告会、朗读会和读书知识竞赛会。同时, 我要求学生每周背两至三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录下来的好句子,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

( 1) 课外阅读促积累

不仅为学生选择好课外读物, 同时也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 促进积累。

( 2) 影视作品促积累

影视作品丰富多彩, 在指导学生收看合适的影视作品的同时, 也可以应道学生学习语言, 积累语言。

( 3) 社会实践促积累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并积极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 学会了品味生活, 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

( 4) 班级活动促积累

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方面应机智、灵活, 有意义地去开拓。可利用晨会、班会和其他班级活动, 让学生去学习、展示、主持、表演, 这是很好的促进语言积累的过程。

三、迁移学习深化积累

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成功片段, 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迁移练习点, 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在语言接受的初期, 学生往往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应用情绪,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 促成学生的语言运用。学生在学习语言时, 往往是直觉的, 一个词可以给学生一个灵感, 一句话可以给学生一个启迪, 而一篇课文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情绪。

如《第一场雪》这篇课文, 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瑞雪图。教学时, 只要抓住文中的有关片断作具体分析, 就可以使学生窥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从中受到启发, 而模仿并迁移运用积累的语言。我引导学生理解下雪时的景象时, 让学生通过“看雪”“听雪”两方面去体会雪的世界, 抓住“纷纷扬扬”一词去想象雪花降落时的纷繁, 抓住“大片大片”一词去想象雪花的大、密、急。然后让学生讨论: 冬天的山村既然是格外寂静, 为什么还用上“簌簌”“咯吱咯吱”两个象声词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用何在通过启发自学, 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作用是以声音反衬寂静, 起着鸟鸣山更幽之效果, 绘出了“山村冬夜雪漫天”的美景。在教雪后景色一段时, 我又让学生画出“粉妆玉砌”“簌簌落下”“随风飘扬”“摇晃”等词, 体会雪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样学生更加明白: 作者采用以静衬动、动中寓静、声色相和的写法, 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更有感染力。这时, 我及时启发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感受及学得的动静结合的写法写自己平时观察到的景物, 并注意运用课文中的妙词佳句。如一位学生下课后写了一段看到的教室的景象: “下课了, 语文教师走出教室。负责擦黑板的同学跑上讲台, 动作麻利地擦着黑板。顿时, 教室里飘浮起白蒙蒙的一片, 纷纷扬扬, 迅速地从黑板撒向讲台, 撒向课桌, 撒向同学们的头上、肩上……”这是帮助学生迁移积累篇章语言。

四、生活锤炼应用积累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 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 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就作文教学而言, 现在的情况是, 一方面学生生活面窄, 造成学生作文内容空洞, 无话可说; 另一方面学生作文又抛弃了实实在在的生活, 而是端起架子去编造“生活童话”。叶圣陶先生说过: “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 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

只有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四角的天空”, 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 走进大自然, 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染情、益智、添趣、增才, 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

语言积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可说中积累, 读中积累, 学中积累, 课外阅读中积累。总之, 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 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让学生乐于积累, 学会积累。扎实的语文功底才会使学生在今后语言运用方面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摘要:学习语言, 重在积累。从读背结合促进积累、内外联合加强积累、迁移学习深化积累、生活锤炼应用积累五个方面, 谈了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立足积累,巧妙梳理 第2篇

我们都知道,“积累”和“梳理”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过程和方法。但在日常语文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是重视了“积累”,却忽视了“梳理”。学生也都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各种资料积累了满满几大本,但用的时候却是茫然无措。由此可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老是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积累”的重要性远远不够,还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梳理”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学习中加以落实。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学习具体在梳理时可以这样做:

一、建议学生分门别类梳理知识。

即把知识分门别类加以梳理,就像图书馆把不同类型的图书放在不同的书架上一样,使读者一目了然,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需要应用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找到所需的知识。例如,可以把语文积累本分为基础知识模块,文言知识模块,阅读习题模块,作文素材模块,错题集锦等,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所学教材特点和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灵活取舍。

比如基础知识模块,可以对其中的字音、字形、字义,古诗句默写,精美语句等进行梳理,可以使知识积累条理化,应用起来方便快速,也可以更细致的把自己已经掌握的还没牢固掌握的也分开来。在梳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卡片摘抄,批注,剪贴报纸等形式,并结合运用好双色笔、彩色笔进行,使之一目了然,从而使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梳理,可以化整为零,既能拿分又不费力。

比如错题集锦,就是把原来所有做过的题订成册,重点在错题上反复背诵,进行笔记整理。一种题型每做三道题就总结一次,定期将各种知识体系、不同文章体裁,其解题思路与技巧在脑海里梳理、过滤一遍,连做题中的思维误区也不放过。

二、立足于课堂,“结”好个性化知识网。

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备好每一节课,通过整理、总结、归类,把精华、实用、而且贴近高考紧扣考点的东西无私的展现给学生,为学生铺就了一条“捷径”,从而避免了学生埋头苦干带来的时间上的过多浪费。因此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根据老师讲解,借助老师的间接经验,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并随时结好自己的知识网。温故而知新。这样坚持梳理下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梳理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第一老师”。的确,不管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趋向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语文学习也是一样,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做好梳理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就会乐意主动去梳理,坚持去梳理,而不会被动的把语文学习当成一项包袱,一味的为完成作业而积累,为应付考试而梳理,这样常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消失殆尽,把语文当成学习中的负担。

要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体对待。如定期展开各项积累本、错题集的展览;及时反馈学生每天、每周、每月乃至每学期积累梳理的情况,如谁的词语音、形、义整理的清晰,工整,谁的作文素材积累了多少页了,谁的阅读是如何分项科学整理的,谁书写有进步等等,公布张贴,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每位学生都是渴望得到表扬赏识的,这样通过表彰先进,鼓励弱差,使之融入到积累梳理的良性循环学习中,争相积累,比赛梳理,大家都不甘落后,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达到最佳状态。

四、精选练习辅助梳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总结整理之外,同学们要选择适当的练习题进行演练,让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获。另外,做题时也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奇,要注重题型的规范性,其实,历年的高考题就是最好的样题,要吃透、悟懂。多思考出题者的常考点,多比较几份卷子上的相似题,你会有很大收获。

题目在精,不在贪多。更重要 的是做后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恰当的反思,及时总结。积累经验,归纳技巧,找准不足,各个击 破,为今后学习做好提升。

五、做好梳理后的总结工作

进入高中阶段,考试一般都会比初中多,尤其是比较大型的考试,更是检测我们所学的好机会,不要太在乎成绩的高与低,而应在每次的测试中耐心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想一想哪些是积累梳理过程中做的比较到位的,哪些方面仍需加强梳理。这样,通过阶段总结,更好的调整学习状态,解决梳理中的困惑,必将事半功倍。

从语文学科特点看,语文学习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与及时梳理。新课标强调要重视积累、梳理、整合。梳理是在积累基础上的梳理。梳理不只是语文书本上的积累整理,不只是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的梳理,做题是一种梳理,考试也是一种梳理,查漏不缺,还有人生体验等要素的融合。梳理是一种方法,梳理是对学习的阶段性总结,总结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对以往的学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梳理更是一种能力,会梳理的学生才是会学习的学生,会梳理的学生学习才能得到不断的进步。

语文学习就是从积累到梳理再到运用的过程,是一个提升与创新的过程,只有立足积累,巧妙梳理,灵活运用,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可能得以质的提高。

立足方法有效积累 第3篇

一、归类, 词语积累趋向系统

发现词语之间内在的联系, 把同一结构或相关内容的词语进行归类, 有助于建立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记忆。归类学习, 能使词语积累省时高效, 同时逐步使语言储备结构化。

1. 结构相同词语的积累

在第一学段的词语学习中, 很多结构相同的词语随着课文逐步呈现, 如ABB式、AABB式、“的”字短语、“地”字短语等, 对这些结构相同的词语,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归类, 把词语的学习与课文的理解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摒弃机械的教学, 就能使学生词语的积累事半功倍。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中有两组典型的词语:

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树枝弯弯曲曲的树枝光秃秃的

浅绿色的衣服小小的叶子又细又长的叶子又大又红的枣子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积累:淤指导读好两组词语———第一组在第一个词后面停顿一下, 第二组的“的”要读得又轻又短;于让学生回到课文, 在课文中找画这些词语, 并轻声读读记记;盂引导发现这两组词语分别写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情况, 再次归类并引说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生长过程———

小柳树:

腰细细的

树枝绿绿的

浅绿色的衣服

又细又长的叶子

小枣树:

树枝弯弯曲曲的

树枝光秃秃的

小小的叶子

又大又红的枣子

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对两类结构的词语进行了充分感知, 在归类的同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境进行深化, 并把词语的积累与课文内容的了解融为一体, 既在归类中增强了词语的系统性, 又在融合内容中使词语的学习更加立体化。

2. 相近或相对词语的积累

在课文的学习中, 经常会出现一组一组的近义词或意思相对的词语, 虽然有时散落在课文的各个部分, 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用慧眼把它们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归类积累, 不仅能活化学生词语的学习, 更能在整体中优化学生语言的习得。

在《画家和牧童》这课中, 写人们对《斗牛图》的喜爱和赞美, 一连用了“夸赞”“称赞”“赞扬”3个近义词;写戴嵩的画技高, 有“绝妙之作”“神笔”“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等;课后“我知道”中还有“栩栩如生”等词。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的内在联系, 加强积累, 如前一组词我们可以这样实施教学, 出示3个句子:

围观的人看了, 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 画得太像了, 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 画活了, 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淤引导学生发现, 3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带“赞”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于相继引导:“夸赞”“称赞”“赞扬”3个词的意思一样吗?读句后学生明白, 都有“称赞”的意思, 却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避免了用词重复, 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了;盂再次引导发现人们在称赞时用了重复的话语, 如“画得太像了, 画得太像了”“画活了, 画活了”, 这样的称赞是人们发自内心的, 这种称赞不绝于耳, 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 从而进一步拓展积累词语“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声赞叹”等。

这样归类, 在积累本课词语的同时, 依据文本特点, 又拓展了相关词语的积累。如果我们能在语文课上根据文本情境经常引导学生如此“日积月累”, 学生的语言仓库就会越来越丰富, 语言的积淀就会越来越厚实。

二、有序, 词语积累逐层推进

把握词语积累的有序性, 让词语的积累在教学的层层深入中推进, 不断扩充词语内在的意蕴, 注重同类词语的勾连, 这样的积累对学生来说是循序渐进的, 是主动积极的。讲究序列, 能让学生的记忆进行立体的建构, 在大脑的储藏库中有序进行, 并逐渐形成一种思考意识, 为以后的信息提取做好有力的铺垫。

1. 有序建构, 逐步积累

仔细研读教材, 《活化石》一文中有散落在全文的这样一组词语:熟悉、珍贵、灭绝、缺乏。如果在词语学习中单纯地进行归类, 让学生知道这类词语的构词特点: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这样教学是机械并理性的, 学生的积累肯定也是消极被动的。在教学的不同环节,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层层推进、有序积累的:

淤师: (出示词卡读“熟悉”) 这里的“熟”就是———

生:知道、了解。

师:如你和你的同桌很“熟”, 就是———

生:很了解。

师:“悉”在这里也是“知道”的意思, 这是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师:课文中说大熊猫是我们———

生:熟悉的动物。

于生读句子:和大熊猫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

师: (出示词卡“灭绝”) “灭”是———

生:灭亡、没有。

师:“绝”是———

生:绝种、没有。

“灭绝”就是指这些动物都———

生:不存在了, 没有了。

师:对这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与“熟悉”的特点一样。

盂生读“熟悉、灭绝”。

师: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生:是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

师:像这样的词语在第二段中还有吗?

生:珍贵。

师:课文第四段还有一个———

生:缺乏。 (生连起来读词语:熟悉、灭绝、珍贵、缺乏。)

师:这类词语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碰到许多, 想想两个字的意思能很快帮助我们理解词语。

三层教学的展开, 让学生对这类词语进行了有序的建构, 从感知到发现再到整体回归,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对这类词语的认识, 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中不断建构词语的特点, 最后水到渠成, 有效地积累了这组词语, 并延伸到后续的学习中。

2. 有序再生, 扩充积累

《丑小鸭》一文中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这类词语是教师们在平常教学中都会关注的教学点, 识记层面的教学是大家都在努力做的内容, 那么怎样能让词语在文本的再生中积累, 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淤读好描写丑小鸭的句子:他的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于其他小鸭子长得怎么样呢?照“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这样的词语格式填一填:

其他小鸭子的毛 () , 嘴巴 () , 身子 () , 多么 () !

盂在学习丑小鸭遭受欺侮时创设情境, 用刚才的词语格式说一说———猎狗追赶丑小鸭的可怕场面:

一只可怕的猎狗跑来了, 他的嘴巴 () , 牙齿 () , 舌头 () , 眼睛 () 。丑小鸭害怕极了!

词语的教学应扎根语言环境, 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推进, 依据文本特点, 随文而练, 对这一类词语的学习创设一个反复滚动的教学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对这类词语的积累, 在认知结构中不断丰满, 不断积淀, 不断创生。

三、变式, 词语积累注重融通

词语是语言材料中最活跃的元素, 它的组合是比较灵活而富有变化的, 因此词语的积累需要融会贯通。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变式, 从变式中体会词语的内涵和实质, 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只停留于表象, 而能比较深入地积累词语。

1. 有意勾连, 形异意相通

如读好《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两组词语:

腰细细的 树枝绿绿的 树枝弯弯曲曲的 树枝光秃秃的

浅绿色的衣服 小小的叶子 又细又长的叶子 又大又红的枣子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积累:

师:“腰细细的”用下面词语的样子来说可以说成———

生:细细的腰。

师:那么“树枝绿绿的”呢?———

生:绿绿的树枝。

师:真好!大家有没有发现, “浅绿色的衣服”可以用上面词语的样子说———

生:衣服浅绿色的。

师:同样“又大又红的枣子”可以说———

生:枣子又大又红的。

师:你们看, 词语就是这么奇妙, 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不一样的说法。

以上对词语学习的进一步引导, 让学生在交替的变化中掌握了词语变化的规律, 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 从“不变”的本质中发现“变”的规律, 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机整合, 从而在变化中领略词语学习的魅力, 体会学习的乐趣, 并灵活地积累了词语。

2. 对应比照, 形似意不同

在第一学段的词语中, 有许多结构相似但意思不同的词语, 如量词的数量不同“一个———一个个”“一片———一片片”;字序不同“牛奶———奶牛”“爱心———心爱”等等, 这些词语的积累学生往往容易混淆,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对应比照, 领悟词语的内涵, 了解构词的规律, 这样就能在变化中有效积累。

如《小熊住山洞》中有“一束束”这个词语, 它出现在句子“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 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中。可以这样引导积累:

淤看课文插图, 说说小白兔、长颈鹿、大象在干什么?———手里都捧着一束鲜花对小熊一家表示感谢。

于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束鲜花, 这么多束鲜花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一束束鲜花。

盂读句子, 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

榆进行扩展练习, 积累同类词语, 在练习中了解“一束束”这类词语的用法:给下面的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一个词, 意思不变。

森林里长着很多棵高大的树木。 (一棵棵)

树上有许多只鸟儿, 小熊舍不得砍。 (一只只)

立足学情 设计活动 积累经验 第4篇

关键词:经验;学情;体验;积累

新课标中把“双基”发展成“四基”,即增加了“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其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主体性、实践性、过程性特征,决定着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并组织生动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过程,丰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现结合“认识角“一课的教学加以阐述。

一、童话融入——激活已有经验

在教学前探寻了解学生的前经验,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学生建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前提和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表象已有了较为丰富的认识和定位,如果按情境图—辨认角—抽象出图形特点的流程开展教学,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都只能是走过场,不能成为本课学习的生长点和延伸点,那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

例如:在“认识角”一课的教学中,我用童话引入:(1)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大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已知图形)(2)这个图形就是“角”娃娃了,它很喜欢玩捉迷藏游戏,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它?请大家从身边实物上找“角”娃娃。

这样的童话融入,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轻松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探究角的特征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二、拐杖引领——丰富实践性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所要学习的六种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同样对“角”来说,学生过去的认识仅是感性认识,这里是第一次理性认识几何图形,第一次寻求利用某种方法去抽象并理解图形特征。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会意识到,学习内容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种难度,并非来自数学知识与技能本身,而是来源于数学活动经验与探究方法的缺乏。

在“认识角”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找一找物体面上的角藏在哪里?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找一找角。(2)在小组中互相指一指、说一说。紧接着又指出继续探究的方向:角都有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两条线,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吗?同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自己找到角的各部分名称读一读。(2)同桌相互介绍名称并指一指另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3)角有什么特点?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基于学情分析,这里设置的两次“小组活动”是为孩子抛出的“拐杖”:明确了小组活动的流程,具体指出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拐杖”引领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活动,有序探究图形特征,“生动”了数学活动的同时更获得了实践性体验,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教学的核心。

三、创造共享——获得间接性体验

实践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抓手。

再以“认识角”一课为例,在“做角”教学环节中,我说: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学生积极响应,然后我出示小组活动单:(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2)利用学具袋里的材料,自选材料独自创造一个角,在小组内介绍你创造的角。

这样学生通过“自主选材,独立创作,展示介绍“等一系列活动,创造共享,自主参与,在寻找“角的特征”的活动中形成的经验不断被激活并融入进来,学生已有的经验逐步被丰富、被修正,模糊的经验逐渐清晰,浅层次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提升,新生成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很自然地嵌入学生的经验系统中。

四、集合构建——获得反思性体验

费赖登塔尔认为:“只要儿童没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他就达不到高一级的层次。”当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顾并进行反思,将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变成思维对象,让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而且通过反思与提炼获得理性的经验。

还以“认识角”一课为例,在练习中,我让学生找一找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具体为:(1)出示题目。(2)提出要求:找一找,标一标,填一填。(3)这儿为什么不是角?谁来说说自己的理由。(4)回顾一下角有哪些特征?我们是如何在图形中找到角的?

这当中,学生对“这儿为什么不是角?”进行观察反思,得出结论,这样角的特征内涵被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回顾一下”又使得“先找到一个顶点,再从顶点起有两条直直的边就找到一个角了”。这些更深层次的、理性的数学活动经验就被提炼出来了。学生在反思中将低层次的活动经验进行提升,实现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生成了新的经验。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离不开数学活动,而数学活动的开展是否充分则直接影响经验的质量和层次。以生为本,基于学情,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设计数学活动,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

[2]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立足方法有效积累 第5篇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又叫心智图, 是表达发射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 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 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 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 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因此, 在数学复习课堂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 简化了统计图表的制作, 以利于创新过程、掌握方法、能力培养。在这一节课中, 老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 让孩子自主整理, 梳理统计的全部知识, 具有强大的思维发散性。虽然孩子对此项活动相对陌生, 不能熟练操作, 但是这样的图形、文字、色彩的多面自主整理, 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整理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据整理能力, 也能充分反映孩子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二、小组合作、分组竞赛式

【案例】在复习《比和比例的复习》一课时, 教师将一节课内容分成4块知识点, 并相应设计了四张表格。并将全班分成4组, 由队长抽1个内容, 进行整理。并说明规则:1人汇报, 同组可以充分补充, 全班同学作为评委, 认为满意得10分, 如果本组同学不能回答, 扣2分, 由下一组继续回答。以此类推, 补充一次加2分, 加分来自于扣除的分数。

《比和比例的复习》概念较多, 如果以学生个人力量, 难以把所有的知识点复习到位, 只能靠团队的力量, 通过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以达到整理复习的目的。本节课利用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 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 老师做的就是提供一些素材, 充当主持人、裁判员, 做好比赛的协调和引导作用, 剩下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开展梳理。遇到困难,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可以讨论, 可以看书本, 可以问老师。这样的整理与复习, 能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联系和区别, 学生也能对自己的错题、难题进行分析, 加深印象。这样的小组竞赛模式, 把数学课变成了一个竞技场, 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提高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 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小老师的大特权

【案例】教师们在上课的练习过程中, 优等生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应的练习, 而学困生还在为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而犹豫不决。这个时候, 优等生停下来, 往往造成课堂的资源浪费, 而学困生正处于手足无措、需要帮手。此时, 教师应“解放”一批快而对的孩子, 让他们充当小老师, 协助老师对学困生开展检查和帮助。

生本课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练习过程中, 教师最为忙碌, 且不论观察全班孩子的作业情况, 就是遇到一个学困生就要花费一段时间了。这个时候, “解放”一批优等生, 让他们散步到同学中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错误情况, 能及时指导并汇报。这样能让老师在第一时间掌握每一个孩子学习的情况, 并做出相应的对策。而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有事可做, 帮助老师指导学困生, 让自身的素养也能有所提升。

四、开放题有效设计

数学课堂中, 开放题的设计往往会收到绝佳的效果, 可以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 找到学习的快乐。

【案例】这是一个圆柱形的木桩, 图中 (PPT展示) 给了一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如果对这个木桩稍加改造,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改造方案, 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步骤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

(1) 刷:全刷、部分刷 (只有一个底和侧面;只刷侧面) 分别指出是什么物体, 并计算。

(2) 锯:横锯、竖锯。锯一次增加几个面;增加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计算。

(3) 挖:挖成一个容器, 求体积。

(4) 削:削成一个陀螺 (圆锥) , 求体积。

一个圆柱形的木桩, 孩子经过深加工, 分别从刷、锯、挖、削等多角度开展探索, 它所带来的综合的计算不仅让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有了综合的复习, 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活的操作上, 意义深远。

立足方法有效积累 第6篇

一、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

要带领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当,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白词句的调遣,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准确地使用。遣词造句要服从于内容的表达,要具有表现力,其基本的要求就是准确、流畅、简洁、生动。大凡生动的语言,往往是形象化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具有立体感。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作者准确地用了“触、变、巴、拉、贴、爬”这六个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细节,并用“一脚一脚”这个词写出了爬山虎触着墙的时候有一系列的变化——“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来是直的,巴住墙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弯”“拉”“紧”等有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爬山虎的脚不是像动物一样往上爬,而是爬一脚就牢牢地巴住墙,等长出新的脚后再爬一下。每只脚只爬一下,便巴在墙上不动了。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爬得那样科学合理,那样姿势优美,那样柔韧有劲。通过对以上动词的欣赏,我们可以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敏感度。

二、感受文本语言的具体形象

很多学生在习作中常常表达不清楚,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一件事物具体、可感的程度。倘若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具体形象,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句子的表达方式,将句子描写具体。这样的阅读能力一旦形成,也会帮助学生迁移到作文的表达上,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以及语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中有这样一段具体的描写:“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作者用形象风趣的语言详细描写了蟋蟀的住宅。他巧妙地把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使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不仅设计讲究,而且还有休闲娱乐功能,这种风趣的语言也反映出了昆虫学家对蟋蟀的特殊感情。像这样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现象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我们应该用这样的语言意识帮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具体形象,进而要求学生习作的语言表达也要具体形象。

三、发现谋篇布局的写作思路

文章的“布局谋篇”是指对文章整体结构所作出的规划与安排,它包括怎样开头,怎么结尾;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有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有的文章按照方位顺序写,有的文

低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徐春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得出,在低段开展课外阅读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让低段学生喜欢阅读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索,与大家探讨。

一、营造氛围引兴趣

低段学生,阅读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相对喜欢阅读,但持续的时间较短,此时便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

(一)讲故事诱读

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低段学生更是如此。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挺直腰板,竖起耳朵,用期盼的目光盯着教师。如果教师在讲到精彩的地方时忽然停住不讲了,让学生自己去看,就会营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阅读氛围。记得有一次,笔者跟学生说,最近老师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很有趣,书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因无意中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了监狱。洋葱头去探监时,老洋葱告诉他,监狱里关的都是无辜的人,章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有的文章是直叙,有的文章采用倒叙或者插叙的形式来写。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可以增强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感受作文技巧的表达效果。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就是按照“发现什么—怎样大胆推想—形成假设—艰难论证—形成假说”这样严谨的脉络进行表达,充满逻辑性和条理性。另外,文章又巧妙地运用了过渡句使上下文连贯。如“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一句既承接了上文“魏格纳的偶然发现”,又而真正的坏人却在柠檬王的宫中养着。洋葱头听了以后,决心推翻柠檬王的统治,救出监狱里的人。但是,正当他准备营救南瓜大爷和村民时,却被番茄武士投入了黑牢。那么,洋葱头能脱险吗?他最终能把监狱中那些无辜的人都解救出来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就这样,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笔者顺势推出《洋葱头历险记》这本书,将名著名篇悄然地推荐给学生。

(二)竞赛激读

开展阅读竞赛,能给学生创设一个竞争的阅读氛围。学生阅读课外书,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笔者经常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阅读竞赛。如每月开展一次“阅读之星”评比活动,根据“我是阅读之星”阅读表评出谁看的书最多,读书的等级最高,谁就是这个月的“阅读之星”。对每学期看书十五本以上、达到一定阅读量的学生,颁发“阅读小能手”的奖状。这样通过一系列阅读竞赛,无限放大了学生内心的成就感,逐渐培养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建立读书报告制

低段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建立“读书报告制”会引出了下文“魏格纳的深入探索”;再如,“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的使用,自然地将上下部分连接起来,使文章显得浑然一体。

立足方法有效积累 第7篇

关键词:课堂,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 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

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只顾分数、不顾发展;老师只做知识的传授者,把学生当做容器,不停地灌输知识,不顾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取,不顾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知识无能力,解决问题,没有经验,没有思想,没有方法。 这样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不利,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极为不利。 因此,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

一、在教学知识点时,积累操作、转化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都是以各种方式呈现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是蕴含在知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是无形的。 因此,老师要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归纳、去推理、去验证、去反思,从而获得活动经验,得出数学结论,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五年级数学“ 植树问题”这节课:一是要让学生在“ 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由“ 现实问题到数学模型问题”的建构,二是对 “ 两端都栽 、两端不栽 、只栽一端 ”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 作为老师对分类讨论思想、模型思想既要心中有数,又要逐一渗透。 我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渗透了这些数学思想,同时,也经历了分类、归纳、建模、应用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除了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外,还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中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1) 学生每人伸开五指,棵树、间隔数一目了然;( 2) 学生或一列站起来,或一行站起来,自然形成棵树和间隔数,这些都是数学的植树问题;( 3) 让坐在走道旁边的一列学生站在走道上,“ 手拉手” 表演两端不载, 表演两端都栽, 表演只栽一端。 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不同情况下的“ 棵树、间隔数”的模型问题,因为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通过回忆、归纳,很快得出结论:

两端都栽: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

两端不栽: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

只栽一端:间隔数=棵数( 封闭栽树) 。

再回到生活,让学生通过举例,体会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路灯、排队、上楼等生活现象都与“ 植树问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也给这种数学思想以充分的建模。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 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在构建知识网时,积累探究、归纳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和应用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 数学思想方法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例如,六年级“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整理一节,知识点多,知识容量大,既要掌握每个知识点,又要构建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我首先理清知识网络,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研究蕴含的教学思想。

( 1) 长方形面积是通过数方格的方式呈现的 ,也就是用一个单位的面积来密铺这个长方形, 再通过密铺的数量来计算面积的大小,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以后的平面图形都是通过对图形的改变,来推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

( 2) 平行四边形通过割 、补 、拼的方法成为长方形 ,也推出了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 3) 三角形通过割 、 补 、 拼的方法成为长方形 , 也可以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成平行四边形,也推出了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 4) 梯形通过割 、 补 、 拼的方法成为长方形 , 也可以成为三角形,还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 5) 圆形通过切割 、拼补的方法可以成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 而且切割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切割以后不拼接,它就是无数的三角形,这样也推出了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知识点的梳理,离不开一次次的操作、归纳、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极限的数学思想、运动的数学思想, 符号意识的数学思想等。 怎样把这些知识点连成知识网,是学生要探究的。 要跳出每个知识点,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审视各个知识点内在的本质联系。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等不同的学习方式,经历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最后学生一致认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可以通用“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看成是特殊的梯形,三角形可以看成是上底为零的梯形,圆形可以看成无数的小三角形,进而看成是上底为零的梯形。为什么梯形可以作为通用的公式呢?学生的讨论此起彼伏,思维的火花碰撞,激起了一个个矛盾……这节课,学生经历了反复的推导归纳,找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了真正的数学,真正体现了“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三、在应用实践时,积累策略、优化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一位好的老师,教给学生知识,一位优秀的老师,教给学生方法,一位高素质的老师,教给学生思想。 成为高素质的老师,是我们教育者一生不懈的追求。 高素质的老师,要把学习还给学生,要把讲授降到最低的限度,把自己的努力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上。

立足方法有效积累 第8篇

一、童话融入———激活已有经验

在教学前探寻了解学生的前经验,是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学生建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前提和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表象已有了较为丰富的认识和定位, 如果按情境图—辨认角—抽象出图形特点的流程开展教学, 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都只能是走过场,不能成为本课学习的生长点和延伸点,那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

例如:在“ 认识角”一课的教学中,我用童话引入:( 1)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大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 课件出示已知图形)( 2) 这个图形就是“ 角”娃娃了,它很喜欢玩捉迷藏游戏, 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它? 请大家从身边实物上找 “ 角”娃娃。

这样的童话融入,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轻松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探究角的特征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二、拐杖引领———丰富实践性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 小学所要学习的六种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接触。 同样对“ 角”来说,学生过去的认识仅是感性认识,这里是第一次理性认识几何图形,第一次寻求利用某种方法去抽象并理解图形特征。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会意识到,学习内容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种难度,并非来自数学知识与技能本身,而是来源于数学活动经验与探究方法的缺乏。

在“ 认识角”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找一找物体面上的角藏在哪里? 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 找一找角。( 2) 在小组中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紧接着又指出继续探究的方向:角都有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两条线,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同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 1) 自己找到角的各部分名称读一读。( 2) 同桌相互介绍名称并指一指另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 3)角有什么特点? 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基于学情分析,这里设置的两次“ 小组活动”是为孩子抛出的 “ 拐杖”:明确了小组活动的流程, 具体指出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拐杖”引领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活动,有序探究图形特征,“ 生动”了数学活动的同时更获得了实践性体验,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教学的核心。

三、创造共享———获得间接性体验

实践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抓手。

再以“ 认识角”一课为例,在“ 做角”教学环节中,我说: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积极响应,然后我出示小组活动单:( 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2) 利用学具袋里的材料,自选材料独自创造一个角,在小组内介绍你创造的角。

这样学生通过“ 自主选材,独立创作,展示介绍“ 等一系列活动,创造共享,自主参与,在寻找“ 角的特征”的活动中形成的经验不断被激活并融入进来,学生已有的经验逐步被丰富、被修正,模糊的经验逐渐清晰,浅层次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提升,新生成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很自然地嵌入学生的经验系统中。

四、集合构建———获得反思性体验

费赖登塔尔认为:“ 只要儿童没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他就达不到高一级的层次。 ”当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顾并进行反思,将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变成思维对象,让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而且通过反思与提炼获得理性的经验。

还以“ 认识角”一课为例,在练习中,我让学生找一找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具体为:( 1) 出示题目。( 2) 提出要求:找一找,标一标,填一填。( 3) 这儿为什么不是角? 谁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4) 回顾一下角有哪些特征? 我们是如何在图形中找到角的?

这当中,学生对“ 这儿为什么不是角? ”进行观察反思,得出结论,这样角的特征内涵被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回顾一下”又使得 “ 先找到一个顶点,再从顶点起有两条直直的边就找到一个角了”。 这些更深层次的、理性的数学活动经验就被提炼出来了。 学生在反思中将低层次的活动经验进行提升,实现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生成了新的经验。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离不开数学活动,而数学活动的开展是否充分则直接影响经验的质量和层次。 以生为本,基于学情,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设计数学活动,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数学课堂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体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对如何设计活动,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做了一定的思考。

上一篇:餐饮价格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