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分析范文

2024-06-04

旅游文化分析范文(精选11篇)

旅游文化分析 第1篇

对城市旅游的研究, 近年来一直是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竞争力与综合实力[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城市旅游驱动力与发展[3]、城市旅游形象与品牌[4]等方面。从目前研究范围看, 城市旅游研究已形成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的态势, 但很少有专家能从文化空间的角度探寻城市旅游发展规律。从文化空间看, 城市旅游发展实质是不同层面旅游文化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城市旅游发展质量同旅游文化空间布局息息相关。因此, 对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发展规律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旅游的实质是一种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政府则应把重点放在老城发展战略规划上来, 通过完善开发与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来适度参与调控, 鼓励和规范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行为。

北海老城设立政府主导的国有公司即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来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自2006年公司成立至今, 经营业绩与预期尚有较大距离, 一些经营政策也因社区居民的反对而无法推行, 如物业管理、景区禁车等。针对文化旅游开发运作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北海老城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考虑经营模式的调整和创新。在目前的发展阶段, 可以确定“公司 (政府) +社团+居民”的社会参与式经营管理模式。社会参与是在经营模式上设置的一种防止不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机制。为了制止利益驱动造成旅游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 有必要改变决策和管理机构的同质利益者构成的局面。在这一多元参与共同开发的模式中, 社区提供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 公司 (政府) 通过招商引资以资金形式投入开发, 社会团体组织依政策法规进行监督保护。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 在市场力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当然要进行“补位”, 参加非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市场。在政府主导发展的同时, 要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 并逐渐退出营利领域, 引进外资或者民间资本, 以市场需求特征为导向开发旅游产品, 做好营销宣传和市场推广工作。同时, 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引导和规范, 协助社区居民和经营者成立行业协会或民间团体, 保护成员利益, 约束自身行为。

“公司 (政府) +社团+居民”的经营模式, 注重整合不同利益群体, 形成利益共同体, 共同开发共同受益。既便于旅游产品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又能调控新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的一定的无序文化行为, 城市旅游开发实质是促使旅游文化空间的合理布局。本文通过城市旅游文化空间角度的研究来探寻城市旅游发展的规律。

2 城市旅游文化空间

城市旅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高级文化形式, 它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区分之处是这种文化必须要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城市要发展旅游, 就要在多元化的城市文化中辨识最具有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

城市旅游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 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城市空间当中。城市旅游开发的重头戏就是要放大城市旅游文化符号, 让富有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要对城市旅游文化进行开发, 就要按照旅游文化的空间规律和原则来进行, 城市只有合理规划旅游文化空间,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旅游者形成完整的旅游感知。城市旅游文化空间按照不同空间尺度、旅游文化集中度、旅游开发难易度、旅游感知、旅游者行为特征等因素可以分为城市整体旅游形象、旅游文化分区、旅游文化片区和旅游

性, 还能充分调动居民骑楼建筑修复的积极性, 同时利用第三方组织的监督作用, 能持续有效地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一模式平衡了旅游业、文化生态环境与地方社区的需要, 重视游客、居民的共同目标, 关注旅游主体多方之间的协作, 实现游客、社区与生态环境的共赢。

4结语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学会 (ICOMOS) 特别以文化旅游为讨论主题, 通过了《国际文化旅游宪章》, 认为国际旅游业的持续成长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文化遗产欣赏的需求, 应将其视为正面积极的力量, 各遗产地经营者应针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评估, 并确认合理的旅游容量与管理模式, 寻求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点。为构建起一种适合北海老城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选择“公司 (政府) +社团+居民”的经营模式, 以顺应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范翔宇.“北海”的成名定位及历史文化内涵[N].北海日报, 2009-08-16.[2]蒙吉军.北京市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 (3) .[3]黄亮.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 2006, (5) .[4]黄大成.试论珠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 (4) .

[5]戴斌.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

学院学报, 2006, (1) .文化吸引物等四个层次。

2.1 城市整体旅游形象

城市整体旅游形象是一种文化形象, 是城市旅游文化各个要素的集合体或文化要素取舍整合的结果, 或是城市旅游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基于城市旅游文化形成的城市整体旅游形象是一个在客观文化因子的基础上经人工化加工和传播的结果, 这种加工和传播本身就关乎城市旅游开发的成败。杭州是“人间天堂”, 香港是“动感之都”, 昆明是“春城”, 西安是“古都”, 这些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提炼因为能够高度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而成为城市旅游形象开发的成功实践。

2.2 城市旅游文化分区

城市旅游文化分区是从宏观角度按照城市内部文化结构的特点对城市旅游文化的空间划分。现代城市发展趋势之一是空间面积的增大化。在相对广域的城市空间视野下, 文化的多元化是必然的。为了便于城市旅游开发, 特别是随着旅游开发中对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 城市旅游文化分区遂成为一种典型的城市旅游文化发展思路。面对文化多元的城市, 旅游规划者按照城市旅游文化的内在规律和旅游规划的人为技术, 在一定城市空间规划出一定文化特色的旅游区域, 以便于旅游文化开发的进行。城市旅游文化分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干预的结果, 因为这种相对宏观的旅游文化空间在跨越不同城市区域时, 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成分都会与该旅游文化空间的文化主题相一致。

2.3 城市旅游文化片区

相对于文化分区来讲, 城市旅游文化片区是以微观角度来审视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城市旅游文化分区虽然是某一特色旅游文化的富集区, 但因这一分区所涵盖的地理空间较大, 在这一空间中旅游文化元素不可能均衡分布, 而是形成旅游文化特色相对明显的旅游文化片区。城市旅游文化片区是城市旅游规划的核心部分, 是最具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荟萃处, 是最能为旅游者所青睐的地方。城市旅游文化片区的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城市旅游文化分区的背景下存在的, 这种典型的旅游文化空间构成旅游文化分区的主体。另一种存在方式是零散地分布于城市当中, 因其面积不大或影响力有限等因素, 该区域无法形成旅游文化分区, 但其旅游文化价值及其吸引力足以成为微观意义上旅游片区。这两种旅游片区, 其旅游意义是不一样的。旅游分区中的文化片区会成为城市旅游的主体, 特别是一定规模的团体旅游者则会首先选择这些地方。而零散存在于城市中的文化片区, 会成为城市旅游的辅助体。与强势旅游开发下的形成旅游文化分区中的文化片区相比, 城市分散型旅游文化片区虽然规模较小, 但它表达着更为地道的城市旅游文化, 这种文化空间更多地与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是真实的城市旅游文化的载体, 因此会对旅游者传递更加有特色的地方性旅游文化。城市旅游文化片区在大多数城市只是一个旅游规划概念, 因为很少有城市会有足够的财力对所有城市旅游文化分区进行开发, 这种片区式的旅游文化开发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主流。城市旅游文化片区开发通常表现为商业街、步行街、时尚街、历史文化街区、新兴的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区等综合性开发。

2.4 城市旅游文化吸引物

城市旅游文化吸引物指零散地分布于城市的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城市旅游文化要素。文化吸引物的存在空间可以是分布于城市旅游文化分区或片区, 也可以是这些区域以外的城市空间, 因为在广域的城市范围内, 有些旅游文化吸引物不足以形成大范围的旅游吸引力, 但其旅游文化价值却是存在的。因此, 城市旅游文化吸引物是在更加微观的视角下对城市旅游元素进行分析。城市旅游文化吸引物在城市空间以小型的状态零散地分布于城市的不同空间, 这种吸引物与城市普通居民的关系则更加密切, 许多场所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城市空间越来越高密度化, 居民所需求的开放型、公共型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应通过加强开放型旅游文化吸引物的建设来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现代城市发展的问题之一是盲目兴建大广场。大广场在城市中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但与分布广泛的旅游文化吸引物相比, 大广场在很多方面的实际效用要逊色得多。大广场在城市中分布的数量有限, 居民不可能经常去离自己居住地较远的大广场休闲旅游, 大广场实际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小型化的旅游吸引物建设则显得更加灵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规划和建设都应有将城市建设成为景观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的意识, 在城市不同空间, 经过旅游开发的技术处理, 使一些城市建设单元成为旅游文化吸引物, 通过文化表现手法, 来实现经济、文化、旅游、居住、建设、景观等多元化需求的统一。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核心的旅游文化吸引物可以是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对于这些旅游空间, 城市政府会花大力气进行旅游开发, 因为它们关系到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而对于那些更大数量的散布于城市各处的旅游文化吸引物, 无法对城市整体旅游形象产生实质性影响, 可能经常会被城市政府所忽视。其实, 一个真正具有旅游风情的城市, 它最为迷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并不起眼的城市角落。因此, 随着现代化城市向纵深的发展, 随着旅游文化内涵与品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重视, 旅游文化吸引物的建设将成为下一轮城市旅游发展的主题。

3 结语

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客观地存在于城市当中, 它的发展是城市旅游整体形象、旅游文化分区、旅游文化片区和旅游文化吸引物四个层面相互运动的结果。城市旅游发展应遵循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发展的客观规律, 通过城市旅游规划和建设, 为旅游者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

摘要:城市旅游规划要重视旅游文化空间的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分为整体旅游形象、旅游文化分区、旅游文化片区和旅游文化吸引物四个空间层次。城市旅游文化空间发展是上述四个层面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空间,旅游规划

参考文献

[1]丁蕾, 吴小根, 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 2006, 26 (3) :511~515.

[2]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 (ReBAM) 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 2001, 21 (4) :354~359.

[3]卞显红, 张树夫.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J].经济地理, 2004, 24 (2) :206~211.

企业文化之资助文化分析 第2篇

作者:张敏 辛春晓 张生祥编辑:studa090420

摘要:企业在从事社会公益活动过程中,企业的资助文化也在不断的形成和发展,并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外部效益)。这种效益典型的表现在社会公众和舆论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认知程度,而公众的这种认可帮助企业形成其产品的差异化,为企业在竞争中带来特有的优势。

关键词:企业资助文化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

0 引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企业的资助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新的独特分支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之外从事社会公益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分支。我们不妨定义企业资助文化为: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为企业成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所认同的,资助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那么企业资助文化作为新的文化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又为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呢?1 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1.1 社会进步 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讲离不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大力提倡。同时,随着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各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纷纷构建自己企业的文化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精神上的优势。

1.2 效益的推动和舆论压力 资助中的效益推动企业不断将帮助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内化,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社会具有人性化特征即社会会以不同的方式回报企业对他的帮助,这种帮助会对企业形成极大的宣传效果,从而让企业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的优势。巨大的效益和舆论压力引导着企业打造自己的资助文化。从中国具体国情来看中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正是这些传统美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企业重视资助投入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很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的大力提倡以及自古以来的民族认同使得这些思想在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3 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也为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和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无论世界经济还是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灾害始终困扰着各国。地震、海啸、洪涝、全球变暖以及诸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疾病地侵袭都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绝望。企业在这个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会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从而在购买产品时倾向于他提供大量资助的企业。媒体的对企业资助的宣传无异于良好的商业广告,在这种双重作用力下,企业自然愿意资助各种公益活动就如:盖茨先生成立盖茨-凯瑟琳基金会积极支持非洲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李嘉诚先生不顾自己企业困难支持深圳大学的建造、王老吉在汶川大地震中捐赠一亿帮助汶川灾民……这些不幸的灾难都给企业提供了生长资助文化的肥沃土壤。2 企业资助文化的社会效益

2.1近期效益 “要解决当今时代的问题必须要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学习”中国的领

导人如是说。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未来的出路,各种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观点中,和谐占据着主流地位。孔子提出的“仁”的哲学观点伴随着孔子学校在世界各地的成立得到不断的宣传。“仁”的哲学体系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正施于人”“仁者爱人”等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市场中关键性的竞争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的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与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企业资助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现和贯穿了“仁”的精髓。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为企业成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所认同的,资助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会伴随着企业跨国经营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向世界各个地区渗透,使其地区限制逐渐减少弱化从而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理念。同时,它的传播除了企业自身的扩展外,还有人们的交相口传和媒体大量报道,这种传播方式往往比教条的书本教育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其影响面就可以更广更深。

2.2 远期效益 企业资助文化提倡的人道援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整个社会充满温馨和支持,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矛盾的解决都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灾害的时候。

企业资助文化的发展最终会形成一种世界范围内共同认可的蕴含“仁“的文化理念。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文化拉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带给世界的是彼此的理解,这对推动世界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企业资助文化无论其有怎样的特殊性,但是它始终是企业文化的新发展也必然具有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3.1 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的经济意义包含企业对利润的心理,企业资助文化对企业利润心理的影响,体现在企业将本来可以留存作为利润的金钱或者将利润的一部分用来购买资助的物质。从理性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违背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是非理性的行为。但是从其获得的信息反馈、和媒体的评价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出企业在放弃既得利润的同时它赢得的是市场和产品的差异化。

3.2 文化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结论

企业资助文化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分支。资助文化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给社会输送的是“仁“的文化理念,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推动了文化的进步,这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企业文化之资助文化分析 第3篇

摘要:企业在从事社会公益活动过程中,企业的资助文化也在不断的形成和发展,并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外部效益)。这种效益典型的表现在社会公众和舆论对企业及其产品的认知程度,而公众的这种认可帮助企业形成其产品的差异化,为企业在竞争中带来特有的优势。

关键词:企业资助文化 社会效益 文化效益 经济效益

0 引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企业的资助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新的独特分支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之外从事社会公益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分支。我们不妨定义企业资助文化为: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为企业成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所认同的,资助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那么企业资助文化作为新的文化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又为这个时

代带来了什么呢?

1 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

1.1 社会进步 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讲离不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大力提倡。同时,随着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各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纷纷构建自己企业的文化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精神上的优势。

1.2 效益的推动和舆论压力 资助中的效益推动企业不断将帮助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内化,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社会具有人性化特征即社会会以不同的方式回报企业对他的帮助,这种帮助会对企业形成极大的宣传效果,从而让企业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的优势。巨大的效益和舆论压力引导着企业打造自己的资助文化。从中国具体国情来看中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而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正是这些传统美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企业重视资助投入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很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的大力提倡以及自古以来的民族认同使得这些思想在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3 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也为企业资助文化的形成和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无论世界经济还是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灾害始终困扰着各国。地震、海啸、洪涝、全球变暖以及诸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疾病地侵袭都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绝望。企业在这个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会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从而在购买产品时倾向于他提供大量资助的企业。媒体的对企业资助的宣传无异于良好的商业广告,在这种双重作用力下,企业自然愿意资助各种公益活动就如:盖茨先生成立盖茨-凯瑟琳基金会积极支持非洲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李嘉诚先生不顾自己企业困难支持深圳大学的建造、王老吉在汶川大地震中捐赠一亿帮助汶川灾民……这些不幸的灾难都给企业提供了生长资助文化的肥沃土壤。

2 企业资助文化的社会效益

2.1 近期效益 “要解决当今时代的问题必须要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学习”中国的领导人如是说。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未来的出路,各种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观点中,和谐占据着主流地位。孔子提出的“仁”的哲学观点伴随着孔子学校在世界各地的成立得到不断的宣传。“仁”的哲学体系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正施于人”“仁者爱人”等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市场中关键性的竞争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的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与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企业资助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体现和贯穿了“仁”的精髓。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为企业成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所认同的,资助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会伴随着企业跨国经营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向世界各个地区渗透,使其地区限制逐渐减少弱化从而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理念。同时,它的传播除了企业自身的扩展外,还有人们的交相口传和媒体大量报道,这种传播方式往往比教条的书本教育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其影响面就可以更广更深。

2.2 远期效益 企业资助文化提倡的人道援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整个社会充满温馨和支持,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矛盾的解决都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社会的整体稳定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灾害的时候。

企业资助文化的发展最终会形成一种世界范围内共同认可的蕴含“仁“的文化理念。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文化拉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带给世界的是彼此的理解,这对推动世界局势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

3 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企业资助文化无论其有怎样的特殊性,但是它始终是企业文化的新发展也必然具有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3.1 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的经济意义包含企业对利润的心理,企业资助文化对企业利润心理的影响,体现在企业将本来可以留存作为利润的金钱或者将利润的一部分用来购买资助的物质。从理性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违背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是非理性的行为。但是从其获得的信息反馈、和媒体的评价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出企业在放弃既得利润的同时它赢得的是市场和产品的差异化。

3.2 文化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4 结论

企业资助文化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分支。资助文化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给社会输送的是“仁“的文化理念,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推动了文化的进步,这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在今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积极发展资助文化是企业获得良好效益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姜学敏等.山东企业文化建设.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3期.第51页.

[2]刘光明等.企业文化.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分析南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第4篇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

所谓旅游文化,是指旅游过程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外在表现的总和。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传统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现代旅游文化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

二、南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陕西两省搭界,总面积26600km2下辖宛城、卧龙2个区、邓州市及南召、方城、社旗、唐河等10个县,人口1045.11万。南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星罗棋布,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璀璨。2008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0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1亿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21.3%、24.4%,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例接近4%。同时,南阳市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评为“2008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分析南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加快南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南阳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

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南阳是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两汉时代,南阳郡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为繁荣和富庶的地区之一。南阳还是东汉的陪都,史称南都,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南都赋》就是这样写南阳的。漫长的历史,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12处,各种专题博物馆14处,其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32处。重要的如:武侯祠、医圣祠、张衡墓、府衙、汉画馆、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荆紫关古建筑群、邓州八里岗遗址、楚长城、菩提寺等。有一句话叫“自古南阳多英才”。历史上南阳名人辈出,仅载入史册的就达2000多人。如:百里奚、“商圣”范蠡,西汉廷尉张释之,东汉光武帝刘秀、科学巨匠与文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南朝史学家范晔,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等等;近现代有冯友兰、冯淑兰(沅君)、冯景兰兄妹和诗人李季、“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语言学家丁声树、作家姚雪垠、建筑学家杨廷宝、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事家彭雪枫、五笔字型“王码”的发明人王永民等。另外,还有享誉当代文坛以二月河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等。

南阳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拥有美丽的自然资源,如中原地区唯一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内乡宝天曼生态旅游区。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等。

2、区位和交通优势

南阳地处中部,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要塞,距关中经济区、武汉经济区、郑州经济区直线距离均在500km以内。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和遍布境内的旅游景点决定了南阳拥有庞大的潜在客源优势。

南阳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铁路、公路(国道311、312、207、209,省道,许平南高速、宛坪高速、信南高速、邓南高速、南洛高速交织成网)、航空纵横交织。列入“十一五”全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焦桐、武西等高速公路也经过南阳并穿越伏牛山、桐柏山等重点旅游区域,对外开放的大交通体系已经形成,为南阳旅游走出盆地打开了门户。

3、发展机遇优势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和启动消费的有力杠杆,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大国的目标。据世界旅游组织分析: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为2.5。我国大部分省区人均GDP已经突破或接近1000美元大关,旅游需求将进入一个高收入弹性阶段,给南阳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并且南阳申办2012年全国农民运动会的成功和两节一会的顺利举行等,都为南阳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南阳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

南阳一些基层文化旅游事业单位,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观念一直停留在过去的计划经济观念之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旅游产业文化的建设,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因此,在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问题上,不愿创新和改革。在当今新形势下创新文化旅游产业机制,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突破,成为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很不利于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呈小规模分散化状态。

从南阳的整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优化,产业组织多数都是规模小、分散化,很不利于规模化、规范化、系列化的经营管理。尤其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度远远不够,景区景点和配套的服务业开发,散乱和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差。例如张衡墓景区内建设了部分游览设施,但是相对简陋,由于该景区是人文景观,而且宣传力度也不大,周围也没有相应的住宿设施,没有专门的旅游商品商场,而只是些为数不多的小摊贩,均是全国性的批量生产的纪念品,没有特色,游客的可进入性降低了不少。

3、文化旅游产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资融资机制,致使景区景点和旅游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不足,财政和有关部门用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专项资金较少。特别是南阳伏牛山所在的区域,大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收入极为有限,文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很不完善。文化景点馆舍陈旧、条件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是影响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条件。

三、发展南阳旅游文化产业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一)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涉及面广,拉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显著,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因此,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和法规,覆盖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领域。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尤其在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进行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使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地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起到主动的指导作用。

(二)整合现有文化旅游资源,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结构。

南阳在春秋时期以来的四千余年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体系,堪称历史文化的富地和沃土。因此,需要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状况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彻底弄清文化家底,筛选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精髓,尽快让那些尘封的文化精髓重现于世,绽放出新的光彩。在诸多文化元素中,本土文化最具诱惑力和竞争力,南阳要特别注重对楚汉文化、官署衙门文化、淮源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曲艺文化、作家文化、手工艺文化等本土文化的挖掘,找准南阳文化的优势和亮点,为跨越性地发展南阳的文化旅游产业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解决文化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全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全方位地优化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发挥较好的文化旅游规模效益。

(三)深挖文化内涵,致力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南阳这片沃土上具有的丰厚文化遗产,是发展南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树立经营文化的理念,运用现代手段,尽快使一些抽象的文化形象化,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的转变过程。要树立精品意识,以弘扬本土文化为重点,进一步精心挖掘,精心打磨,精心策划,努力推出一系列具有南阳特色的高档次“文化大餐”,充分展示南阳的文化底蕴,丰富南阳旅游的内涵,提升南阳文化旅游的品位。努力打造独树一帜的南阳文化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以影响集聚人气,以人气带动旅游,切实有效地实现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积极培育和引进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民间艺术中的旅游文化分析论文 第5篇

摘要: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支持,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兼具文化性,可以说其是一种具有极强综合性的行业。民间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是独特的,同时,也是经过人类长期实践所传承下来的精华。民间艺术资源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从某种角度来讲,民间艺术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同时推动旅游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将民间艺术与旅游业进行有机融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商品类型,而且还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广泛传播,进而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事业做出贡献。可以说,借助民间艺术来传扬旅游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艺术;旅游资源;旅游相互促进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因此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民间艺术与旅游业进行有机融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商品类型,而且还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广泛传播。因此,社会各界对民间艺术与旅游业的结合非常重视,并不断涌现出相关的研究著述。就当前而言,针对于民间艺术与旅游业融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两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方面。但从实际来看,民间艺术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此实践中,存在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问题,仅仅对两者进行表面形式的探讨显然欠缺深度,因此,应对两者融合的规律进行综合归纳,了解两者融合的内在规律,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基于此,下面进行深入探讨。民间艺术是重要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艺术中的瑰宝,它与现代社会文化、现代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展民间艺术,对于发展民间艺术、对于发展社会经济,尤其是对于旅游事业,繁荣旅游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艺术与旅游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民间艺术和旅游事业的双向繁荣,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明显提升,物质生活富足,因此由以往的物质需要逐渐转变为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游释放生活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民间艺术凭借其独特魅力,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并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魅力。下面,笔者针对民间艺术在旅游业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民间艺术一词是由民间艺术拼组而成。民间,往往被解释为农民、牧民和手工艺者眼光探索下的客观世界,穷乡僻壤里未经教化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平民劳动者及人情世态。因此,民间艺术的风味和特点,往往雅拙,天真或鲁莽、辛辣,并受当地习俗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这种特色一旦传播开来,必将给人一种极大的猎奇性和观赏性。

艺术在文学中的本意是“种植”,一种简单复制的商品,比如原先含有手工操作或技艺之意,也就是说,把上述的民意艺术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看作是一种过程,一种记忆的话,这种活动也就升华成了一种艺术给人以美感,旅游文化其实也是如此,人们之所以远道千里,慕名而来,是因为唯到此处可以看到使自己新奇的景色,可以看到与自己日夜栖息的家居风格别异的美境。然而并不是每一地、每一处都能构成旅游胜景,也并非每一个村舍都可以成为人们向往的山庄,只有当自然的钟灵奇秀和历史人文的沉淀,带给人一种美感时,人们才会向往它、追求它,这种自然和人文同样是一种艺术,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地方特色和艺术是民间艺术与旅游文化的两个基本的共同之处,这就使两者之间有了相互发展、相互依存的基点。几乎每个外出旅游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当我们游览于一方景地时,都想购买一些当地一些有特色的商品,以永葆纪念。应该说,一个地方的民间艺术是这个地区人们共同审美的心里反映,它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地方特色。地方特色在民间艺术中应该是至关重要的灵魂,只是近些年来,这种灵魂在商品化的大潮中,一些工艺品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失去了它本身的艺术价值,成为一种简单复制的商品,比如原先流行于四川成都一带的双轮纸风车,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流行到陕西、河南一带,不到两年的时间,在江苏、徐州、连云港、南京、苏州一带辗转开来。试想既然许多地方都有了同样的东西,何必一定要劳神跑到这儿来看呢?把民艺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同样也是促进民艺与旅游双向繁荣的一个重要举措。像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搞个小型的陈列馆,搞个工艺美术售品部,将代表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品陈列起来。老的、新的、传统的、现代的,通过这个小型陈列馆,我们大可以了解到这个地方特有的民俗风情,小可以窥视到这儿人们的生活起居,这本身就是一处极有地方风味的风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就成了一部分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值得一提的是,要把本地的民间艺术变成一种旅游资源,不管办陈列馆也好、办售品部也好,首先应该搞好普查,这就需要我们文化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劳动。日本老一辈的民艺家外村吉之介,曾在一本书中介绍我国江南一件木制的水舀子,他认为是最合理的吸水工具,不但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便用轻便,而且会在使用中产生无穷乐趣,还有日本的秋风芳夫教授,他主要研究日本的“木文化”,他说这些工具技术在日本掌握的人已经不多,快要失传了,但是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智慧,体现着工业设计的原理。在这一点上,很值得我们借鉴。其次应搞好宣传。只有宣传出去,才能为众人所知,才能为社会锁承认,也最终才有可能变成一种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这同样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及有关部门和广大民众的群策群力。这种宣传的最佳效果是让这些民间艺术成为本地的某种标志,在这种标志的呼唤下,能引起人们对于这种标志的自豪感和美感,引起旅游者对这种标志的认识和向往,及至此时,它就可以完全转化为一种旅游资源了。从另一层含义上说,这就是民艺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发挥出来,经过系统的.整理,展出后它就会转化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我们高密,是闻名中外的“民间艺术之乡”。剪纸、扑灰年画、泥塑为高密的民间艺术“三绝”。为了让高密人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优良传统文化,让外面的世界更好的认识高密,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建造了高密民间艺术馆,既有利地了高密特有的民间艺术,也吸引了众多人们的视线,大力推出高密璀璨的艺术之花。聂家庄泥塑艺人名传千里,剪纸艺人更是家喻户晓,他们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使者,走出国门,把精湛的剪纸技艺展现在世人面前,引得无数观众“竞折腰”。一时间,高密民艺再度名声鹤起,许多人更是慕名前来高密,一睹高密民间艺术之乡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旅游业把民间艺术纳入自己的试点和运作范围后,我们应特别注意的一点,那就是“商品化”带来的污染。“商品化”的污染在于牟利心切,出现了内容、题材上的丑陋和制造的精糙及相互模仿诸现象。所谓“精化”和“糟粕”共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民众的淳朴勤劳和富于同情心的优良品质可以在民间艺术中表现出来。同样,部分民众的自私、保守、愚昧也可以在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所宣扬的民间艺术应该是能显示民族的智慧,是健康、有生命力的审美情调的体现。总之,民间艺术和旅游是相互独立的体系,但在某种条件下,有时可以相互统一,相互服务的。在这种服务中,有一个前提应该坚持,那就是健康和特色。谁也不应该为迎合谁而扭曲一些东西,否则,只会昙花一现,而失去永久的芬芳。坚持了这个前提,我相信在有关部门的默契配合下,伴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让民族的变为世界的,让世界的滋养民族的,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旅游事业必将出现一个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民间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民间艺术是民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是民众生存生活的依托,并记载着民间观念、情感、明确意识和潜意识的传承。除在艺术上营造美感外,在旅游活动中,也发挥独有功效。所以说民间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严兆洋.民间艺术旅游商品化与品牌的构建[J].大众文艺,2016(18):96.

[2]林德山.旅游语境中的民间艺术价值再造[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06):65-68.

旅游文化分析 第6篇

电影《功夫》海报

周星驰的电影被看作“无厘头”电影的近义语。《功夫》可以称得上是近些年来周星驰的集大成之作。《功夫》也被称为一部纯粹的功夫片,是一部向中国功夫敬礼的电影。本文将掀开《功夫》外表诙谐、搞笑的面纱,力图分析该电影所体现的功夫文化。并且以《功夫》为例,探讨贯穿周星驰绝大多数电影主题的草根文化。

一、功夫文化

(一)传统武侠因素

剧中实打实的武戏主要集中在隐居在“猪笼城寨”的阿鬼、咕哩强及裁缝三人身上。中国功夫的基本元素都能在他们的武术设计上得到体现。东方近身搏击美学在三人联手打败“斧头帮”喽啰的那场戏里得到充分体现。阿鬼使五郎八卦棍,抓住一根空中散落的木棍,曲双膝,腾凌空中,昂首舒猿臂,颇有过往电影中黄飞鸿的英姿。咕哩强使十二路谭腿,也就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南拳北腿”中的“北腿”。咕哩强由嵩山少林寺第32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释行宇扮演,所以其水准已经超过了《少林五祖》的谭腿功夫。裁缝扮演者是港片中著名武师赵志凌。裁缝绝学是洪家铁线拳,简称“洪拳”,也就是“南拳”。洪拳大气磅礴,至硬至刚,一串护腕钢圈上下翻飞,舞得人眼花缭乱。

剧中多次出现含有金庸元素的人物、剧情:包租公、包租婆其实是隐居的杨过、小龙女——出自《神雕侠侣》;包租婆使的是《倚天屠龙记》里的狮吼功;火云邪神最后使出《射雕英雄传》中的蛤蟆功;最后一个乞丐骗小孩子学武功的镜头,竟然一股脑出现了《千手神拳》、《独孤九剑》、《九阳神功》、《一阳指》、《降龙十八掌》五本全部来自于金庸武侠小说的绝世秘笈。这看上去不成体统的“金庸大杂烩”,实际上体现的是周星驰对经典武侠小说的崇高敬意,对过去武侠小说风靡全港时代的缅怀。

衡量功夫片成败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演员的武艺素质专业程度。除周星驰、黄圣依外,出现的主要演员基本是全武师阵容。除上文提到的阿鬼、咕哩强、裁缝的扮演者之外,饰演包租公的元华和洪金宝、成龙是当年“七小福”之一,70年代入行以来出演过超过一百部功夫电影;饰演包租婆的元秋也是元家班“七小福”之一,按辈分还是洪金宝的师姐;饰演火云邪神的梁小龙,曾和李小龙、成龙齐名,世称“三小龙”,曾出主演过《霍元甲》、《陈真》,在80年代是香港最富盛名的武打明星。

(二)电脑特效:为功夫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周星驰是一位喜剧明星,喜剧明星拍功夫题材的电影当然不能像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专业打星拍电影一样要求他。《功夫》创意的最佳体现莫过于“特效+功夫”。本片武术指导袁和平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他用特效处理的武打场面自然带着一股美国大片的味道。“于是,传统的中国功夫遇上了《黑客帝国》的袁和平,从而缔造出了周星驰这一震撼视觉的动作帝国。”[1]我们几乎可以得出结论:周星驰可以运用电脑特效创造出任何他能想象出来的效果。

二、草根文化

《功夫》和众多周星驰之前的电影一样,塑造了具有小人物气质的大英雄。阿星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小人物,但是不靠勤学苦练,而是靠无心插柳柳成荫般的机缘巧合而成为大英雄,再一次弘扬了香港电影中常见的有别于美国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内地电影惯于说教手法的“草根精神”。《功夫》中的草根文化主要可以从“无厘头”和颠覆式解构、重塑这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无厘头”

“无厘头是广东佛山等地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难以让人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非没有道理。”[2]火云邪神将阿星打得不成人形,问他“为什么打我?”只看见阿星从地上摸索到一根小棒,艰难地举起来,在对手脑袋上无力地点两下。《功夫》这样的处理可谓另辟蹊径、点石成金。阿星难以让人理解的自不量力成为搞笑的最大来源。对爱情的态度同样如此,阿星临死前的真情流露:包租公问他还有没有未完成的心愿,阿星并没有说很煽情的话,而是在地上画了一个象征与哑女之间爱慕和缘分的“血迹棒棒糖”,观众心中的苦涩才泛起不到一秒,就随着包租公一句:“大哥,能不能说中文,看不懂啊”变为哄堂大笑。难以让人理解的小木棒击头、粗俗随意的“定情信物”棒棒糖,都是无厘头的表现。“无厘头的行为或语言一般都有深刻社会内涵,透过的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可以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3]可以说,周星驰的无厘头言行充当了生活中永恒不变的密探和反射镜。

(二)颠覆式解构、重塑

《功夫》是对当代世界的戏仿。通过夸张,打破现实世界中传统的逻辑、规律。它将正常的角色、正常的爱情、亲情、友情关系重新以周星驰特有的无厘头方式进行颠覆性诠释,仿佛刻意“拍什么不像什么”。正因为如此,现实世界的严肃、刻板都被消解,让人感到打倒权威、禁忌的快感。包租婆因为包租公脸上的口红将他打得鼻青脸肿,男人被女人打,这有悖男尊女卑的常性思维,消解了男性主宰的权威地位,强调了女性的力量与尊严。影片一开头,鳄鱼帮头子(冯小刚饰)因为自己女人吐一口口水被捉到警察局,而把局长打得奄奄一息。随后,斧头帮杀掉鳄鱼帮头子后,当街大喊“警察出来洗地啦!”警察和黑社会发生了地位、语言、行为上的错位,警察的权威性被戏谑、颠覆了。从角色定位上看,火云邪神第一次出场时穿着短裤、背心、人字拖,戴着老花镜蹲在马桶上看报纸,这很难让人将其和十恶不赦的江湖第一杀人机器联系在一起。戏中包租公杨过长相丑陋,是一个喜欢偷看女人洗澡、调戏邻居却被老婆打得无还手之力的好色大叔,与原著中英俊潇洒、侠气盖世、刚正不阿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而小龙女有过之而无不及,小龙女是以悍妇形象出场的,只穿睡衣、抽烟、说脏话、举止粗鲁,与原著中温柔淡雅、不食人间烟火的优雅形象大相径庭。原本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阿星在击败了火云邪神而真正成为武林高手以后,还是回到了草根生活,经营着一家棒棒糖店。大部分经典角色都受到了颠覆性的解构、重塑,在这里英雄不再高不可攀,草根和英雄被拉到了同一个层面上。看似一切是低劣、庸俗、结构松散的,但是这确是周星驰心思缜密地精确计算以草根文化为主题的理性批判。

《功夫》是瞄准西方电影市场的野心之作,整部作品具有严谨的主题态度和独立的制作风格,将东方近身搏击的功夫美学与周星驰的“无厘头”结合,一改大陆武侠电影千篇一律强调说教,带有很强意识和道德形态,缺乏创新等不足之处。周星驰的《功夫》对中国功夫电影来说是一份难得的财富,是一次生动大胆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实践。

[1]杨阳.震撼视觉的动作帝国——漫议《功夫》中的经典武打桥段[J].电影艺术,2005(3):58.

[2]谭亚明.周星驰现象研究[J].当代电影,1999(2):82.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第7篇

一、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问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与南方的旅游行业融合度不够。由于之前的发展过于注重物质化旅游资产,忽视了文化资源,川东北大木偶现阶段还没有融入到南充旅游行业中。第二,四川地区实施的木偶艺术投入的资金较少,演出经费较少。第三,没有后劲。现阶段,从事大木偶舞台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具有木偶制作技术和丰富舞台经验的青年人较少,各种技能都存在失传的危险。第四,创造能力没有提升。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木偶的更新速度受到的限制较多,新的素材和器材都在研究中,一个新剧本的编排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新元素的要求。第五,市场缺少地位。影视和演唱会的出现影响着南方市场,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受到影响。第六,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出现脱节。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创新,导致演出成本提升,演出效果降低[1]

二、川北大木偶旅游开发的方案

(一)提升宣传工作,做好文化推广工作

文化的流传需要有效的宣传工作,南充对于川东北地区以往文化的宣传工作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要提升对川北大木偶等文化的宣传,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发挥媒体的重要性。提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川东北文化的传播,提升游客对于南充文化的接受率。第二,在不同行业中进行宣传,利用A级旅游区导游等人讲解南充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遗产等,以此为游客提供更为生动丰富的南充文化。第三,提升在网络上的宣传。

(二)注重文化创新,促使文化和旅游的结合

依据地质文化、山水花草等构成完善的景观系统,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平台。其中就有构建完善的文化传播座谈会议,其主要是传播研究专家的观念、南充文化的特点、旅游建设的需求以及城市建设的要求等等,并且与当地的学校进行有效合作,注重青少年时期的文化培养工作,以此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2]

眉县所在的区域属于周原,出土的青铜器非常多,对历史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使其物质和文化得到有效保存,需要依据现阶段的高科技技术和人类智慧,更好地改善传统文化,以此为旅游产业提供有效的附加价值,创造额外的价值。我们可以发现,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南充,结合川北大木偶、灯戏等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开发,并且结合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向旅客展现川东北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等,以此促使传统文化和旅游的有效结合。

(三)政府支持,企业唱戏

四川区域的大木偶剧团现阶段并没有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平台,政府或者其他部门可以依据这一单位空出来的舞台,以川北大木偶为主要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现阶段的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经典的戏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固定在一个区域演出,促使其成为南充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政府补贴,以此保住常年在外的表演团队,更为南充旅游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升旅游工作的有效性,增加旅游经济收益,更好地进行地方宣传工作[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川北大木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偶,发展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要想继续发展和传承川北大木偶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将其融入生活中,真实地展现人们的生活形态。让其与旅游行业有效结合,以此更好地展现川北大木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实现有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对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摘要:川北大木偶也称为杖头木偶,是现阶段世界上最大的木偶。其源于民间艺术,最早出现在清朝初期,主要是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所在地,到现在已经都300多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研究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

关键词: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蒲静,陈万洪.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Z4.

[2]唐国良.文化的坚守与突围——川北大木偶知行录[J].四川戏剧,2015(01).

旅游文化分析 第8篇

一、武阳买荼,烹荼进具

“武阳买荼,烹荼进具”出自于西汉时期王褒的《僮约》,也是有历史考证最早出现茶叶市场的史记,在大量的史记中,都表明,武阳买荼所说的地方就是在现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江口镇境内,这一史记也充分说明了,眉山市有历史记载最早出现茶叶市场的地区。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僮约》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而西南巴蜀的眉山又是最发达的茶叶市场之一。这两句文字,前一句表明西汉时,蜀人饮茶已蔚然成风;后一句说明四川西南地区已是川茶的集散中心。这是中国茶市最早的文字记载。王褒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僮约》尽管可能是一篇游戏性散文,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华阳国志·蜀志》"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的记载,则可知王褒为什么要去武阳买茶。从茶史研究而言,茶叶能够成为商品上市买卖,说明当时饮茶至少已开始在中产阶层流行,足见西汉时饮茶已相当盛行

武阳,即今彭山县江口镇,距黄龙溪锦江下游约10公里。是古代东去成都的第一大码头,锦江在此重回岷江,水面宽阔,利于通航;而武阳及其周边的丘陵、山地自古便是著名的产茶区。《成都通史》称:秦汉三国时期,黄龙溪的前山、后山以及彭山和蒙顶山等地盛产茶叶,并涌现出众多茶叶作坊。这里逐步形成了大型茶市。

这也证明,眉山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茶叶交易的商业史也有两千多年。史上第一个茶市就在距眉山不远的境内彭山县江口镇岷江河边。

二、宋代眉山与茶文化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兴于唐代,盛于宋代之说,川茶产量大,目的是为了交易。唐代已出现了专事茶叶经营的商人。这些茶商分行商和坐贾两种,坐贾指坚守在城市的商人,或零售或批发,即《封氏见闻录》所说的“城市都开店铺”。而西南眉山更是文化发达之地,这与唐五代及宋"靖康之难"后的移民运动密切相关。据研究,眉山是当时接受移民最多的地区,大量的北方"衣冠之族"带来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它与巴蜀本土文化相融合。其中,苏东坡对茶文化的贡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他生长于诗书圣地眉山,耳闻目染,巴蜀茶文化的起源。好一句“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一代文豪苏轼自比卢仝,精于茶道,写有茶诗70多首,在宜兴访友时,还曾设计提梁式紫砂壶,人称“东坡壶”。据说他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种茶,由此自嘲“东坡居士”。他因与新党政见不合,数度被贬,精神上的困惑与空虚靠的多是“品茶得真谛”。“卢仝七碗茶”成了他宣泄心中郁闷、熔化心中块垒、激文思、助诗兴的人生伴侣。正是茶水中的阳刚品质与万种风情,让他的豪放淋漓酣畅:“水光翻动五湖天,半岭松声万壑传。”他还写诗抒发人生感慨:“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表达茶之珍贵:“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并得意于尝遍茗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一代文豪苏轼,正是有着淡然的内心,以茗茶的淡雅清心,浓醇提神,在品茶中敛积生活的胆识、智慧与勇气,体味和升华人生的诗意与禅意,为中国茶文化留下了众多的瑰宝,也是眉山茶文化的骄傲。

旅游文化分析 第9篇

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定位原则,区域开发的主体功能是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与区域经济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引导超载人口有序渐次转移。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换成为区域的重要课题,而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具有生态化特征的产业形式,在限制开发区格局下,自然成为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了。滇西北地区作为金沙江中上游限制开发区的主体部分,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在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表现于产业结构、产业基础、竞争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SWO T分析,基于SPSS13.0统计学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从产业空间结构形态视角,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定义滇西北地区,对该区旅游产业竞合空间结构形态的优化整合予以分析和探讨;以产业本底实力、发展实力、机遇 (机会成本) 为基本研究框架,多层面、交叉分析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问题,以期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对策思路。

二、区域概况

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接地带,对应的地区主要是迪庆州、怒江州和丽江市,该地区平行岭谷地貌突出,地势悬殊,该地区山系发达、河网密布,山原河谷地貌显著,气候上复合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季风气候,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复杂,垂直地带性明显,立体性突出,自然地理景观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旅游美学价值。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民族成分众多,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本底实力渗透着自然地理景观资源的自然性和独特神秘民族文化的人文性。改革开放以来,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2007年,丽江、迪庆和怒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84.82亿元、44.03亿元和49.13亿元,人均GDP分别为6984元、11797元和9312元,研究区域人均GDP分别为云南省同期水平的66.5%、112%和88.7%,旅游总收入分别为58.24亿元、32.37亿元和38.2亿元。旅游产业发展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以丽江市为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与人均GDP、第三产业、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较高的相关度,相关分析数据显示,其R分别为0.996、0.989、0.965、0.969。

三、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SWO 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SWOT分析方法延伸到区域经济学领域,研究对象由企业转成区域,企业竞争战略问题转化为区域结构优化整合问题,研究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问题的SWOT内容,主要基于产业本底实力、产业基础支撑力、产业空间有序度、产业机遇挑战等主要方面。

1. 优势分析。

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的本底实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的结合,即自然地理景观的自然性与独特民族文化的民族性的有机结合。该地区自然地理景观表现出明显的“高险峻”视角特征。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与最低点绝对高差达6002米,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特别是以“三江并流区”为典型代表,高险峻的地形地势特征,本身就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禀赋,显示了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极具优势资源的本底实力特征。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孕育了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群体,形成了具有神秘色彩自然人文底蕴,为区域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优厚的本底资源禀赋。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呈现多宗教并存、多民族共融的文化特色。

此外,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极具地缘优势的区域位置,是我国联系缅甸、印度和孟加拉等国的一个重要中转地,其中的通道地缘经济政治自然具有战略性意义了,而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显然具有地缘经济价值。

2. 劣势分析。

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地区内生经济增长力、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同构现象趋显、产业竞争压力趋大、市场发育水平不高等诸方面。从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横向水平来看,经过SPSS13.0主成分分析,滇西北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相对落后,在云南自治州中,迪庆、怒江、丽江综合得分分别为-0.6467、-2.267、-0.1678,排名分别为第八、第十一和第五。内生经济增长力弱小,导致经济要素形成能力有限,经济聚集效应不显著,阻碍了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来看,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水平,难以同步跟上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交通通信物流信息流设施体系的短板效应明显,据2007年数据显示,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明显低于同期云南水平,公路里程仅占全省的6.8%,是四川凉山州和甘孜州公里路程合计的60.5%,邮电业务总量除了丽江的12.97亿元,迪庆和怒江仅分别为1.62亿元和0.41亿元,与全省的468.56亿元有较大差距。基础设施产业的短板是影响地区旅游产业稳健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通镇通乡公路体系较为薄弱,不利于旅游流通产业的有效发展。同时,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产业结构的虚高化也带来潜在的产业基础缺漏的劣势或威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伴随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渐次升级的结果,是区域劳动力结构、资本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的综合结果,是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集中体现,而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低水平阶段,有些地方甚至属于工业化前期水平,而靠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仅仅表现在产业结构的数量关系上,2007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迪庆和丽江分别为15.68:37.46:46.86和21.8:33.0:45.2,即表面产业结构的“三二一”型,而非区域经济要素结构优化升级结果,即所谓的产业结构“虚高”,这种虚高结构自然掩盖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际水平,“虚高化”的产业结构隐藏着产业实体单一和带动力有限的突出问题。因此,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产业结构的虚高化需要警惕产业风险成本,这一虚高隐患可以理解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在劣势或潜在威胁。

从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地区水平同样与同类地区存在差异,2007年,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为43.65亿元,仅为凉山甘孜合计水平的13.37%,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市场经济发育的低水平,研究区市场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孤点状特征,即依靠中心市镇服务一定半径范围的区域,受地形和交通影响,这种孤点式市场结构的辐射带动力有限,难以激活农村社区市场环境,不利于旅游产业的深度延展,自然不利于产业实力的扩展。因此,存在着有限的市场空间的劣势显然。

3. 威胁分析。

研究区拥有同样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的旅游资源禀赋,产业的同构自然难免,但也为合作提供了先天基因,如何转换同构而实现合作,从而整合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形成区域竞争合力,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潜在的旅游产业同构形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在威胁。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生态化产业形态,需要相应的发展观念、生产方式及消费方式与体制的保证,而现有的非生态化的发展方式与这种相对高级的生态经济发展方式会产生矛盾,即对生态产业认识不足,以及对高额生态化成本投入的却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会出现生态产业的非生态化经营。这种认识误区和现实困难也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此外,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的竞争空间压力不仅来自区内地区的竞争,而且来自有四川和西藏等省区的同类产业的竞争,如区内来自保山、大理等地州的竞争,区外来自四川甘孜、凉山和西藏昌都、林芝等地州的竞争。这种竞争环境几乎是一种“合围”式的竞争格局。

4. 机遇分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既有威胁也存在机遇,随着全国产业结构性转移趋势的明朗化,中西部地区也将顺应形势而成为产业转移的依托体,如何在产业转移趋势下,建设完善好区域发展体制环境和基础设施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家和地方刺激内需政策下,研究区域显然有机遇 (或机会成本) 的惠顾。同时,如前分析,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市场空间还有较大范围的延伸度,特别是农村社区市场的开发,这种市场空间延伸的弹性特征,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机遇。

四、研究区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思路与对策

1. 发挥区域地缘优势,重新定位旅游产业功能和延伸旅游产业链。

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内接川滇藏三省区,外连缅甸,西望南亚,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基于地缘经济格局考虑,重视这一地缘经济优势,对于发展地区经济具有战略性意义,从旅游产业层面来看,重新定位传统旅游产业功能显得很有必要,传统观光性旅游产业难以带动区域关联产业的高效运行,而基于地缘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的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旅游产业定位应予以商贸旅游和生态体验旅游及观光度假旅游方向转变,延伸其产业链,以旅游促进商贸、文化产业、物流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逐步转变单一的旅游一支独大的产业结构局面,同时也是调整地区产业结构的突破口。通过区域旅游产业功能的重新定位及其产业链的延伸,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寻找新思路新路径,也是地区本底优势和本底劣势的发挥和转换。

2. 建设和完善交通通讯物流设施体系,为区域发展提供产业基础。

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产业一直是作为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扶持政策背景下,加快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改善地区发展环境,特别要做好通乡通镇通主要村落的交通通信设施建设规划,并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前行官,加大基础设施产业与主导性支柱产业发展的同步力度。

3. 坚持生态化民族化设计原则,树立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形象。

通过对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极具生态性和民族性,这两个特征的有机统一,便是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最大品牌性优势之所在。因而,以生态化和民族化设计旅游产业,开展形象品牌战略,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域形象,深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延伸力,为区域产业发展营造机遇,是培育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同时,加强保护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文化环境,使区域民族文化资源得以持续开发。

4. 加快地区旅游产业整合,使产业同构向优势互补方向转换。

潜在的旅游产业结构性趋同,不利于区域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产业合作的顺畅,也不利于区域市场结构的有序和统一。严重的同构形象导致产业竞争环境的趋恶性化,导致产业内耗,降低竞争能力,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的这种潜在同构现象不可不察、不可不想,而来自区内区外竞争空间的分割也是面临的问题,因此,加强区内产业合作实为应对竞争的首要战略选择,而非盲目竞争。该区域旅游产业合作的方式可以从产业规划文本、产业管理方式、产业政策协调等方面予以开展,而合作内容则应主要考虑产业基础支撑、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通过产业合作,降低产业内部交易成本,实现产业结构整合、提升竞争实力之目的。

5. 依托优势区位中心城镇,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精品小镇。

在充分调研和评价区域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应依托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实力较强、潜在优势明显的中心市镇,以小镇的基本单位,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精品小镇,集中要素和条件,以点状发展带动地区产业发展。以精品小镇发展旅游产业,基于市镇空间尺度,可以以面状带动小镇经济整体发展;基于区域点状空间尺度,可以吸引一定范围内经济要素的汇聚,增加区域发展梯度。以旅游精品小镇为产业空间依托,可以形成有序的发展格局,各小镇间优势互补,相互竞合,且能给以旅游者最大程度的旅游满足,包括观光性体验、商品性消费、度假性体验等。也是符合地区资源背景和产业基础的有效空间布局形式。

6. 加快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农村社区商贸小镇。

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流通性、商业性很强的产业形式,需要有序、稳定、竞争、统一的市场环境,发育水平较高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市场经济环境的欠完善局面,需要加快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延伸市场空间。滇西北地区现有市场重心集中于县级城镇,而乡镇、村级市场条件相对薄弱,因此,规划出农村社区的商贸型小镇是旅游精品小镇的有力补充,在旅游型小镇格局中发展商贸型小镇,能形成分工明确的小镇功能格局,对于延伸区域市场空间具有重要作用,也能从广大的农村社区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探讨其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 并基于SPSS13.0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影响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研究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 在强化区域旅游产业合作、重新定位区域旅游产业功能和延伸产业市场空间等主要方面, 予以思考和分析, 以期为地区旅游产业稳健发展与区域主体功能发挥提供对策思路。

关键词:SWOT,分析,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高国力.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原则和基本思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7 (6)

[2].朱传耿等著.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7)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修订本)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 (6)

[4].关中美, 王娟.云台山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7 (1)

[5].侯景新, 尹卫红主编.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2)

旅游文化分析 第10篇

渤海国文化的独特与神秘构成了牡丹江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是旅游文化进行深度开发的基点。

1.1 唐代东北少数民族王国

宁安市渤海镇是唐朝时渤海王国所在地。在我国唐代, 东北一带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 其中契丹、靺鞨、高丽、突厥有一定的规模和势力。武则天时期, 由于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不得当, 使得少数民族与中原的矛盾加深, 诱发了战争。契丹人首先发动了反唐事变。靺鞨人趁战乱之机, 建立了政权, 取名“震国”, 意为“东方的国家”, 部落首领大祚荣于公元698年自称震国王, 靺鞨人的王国政权组织正式产生。

唐王朝对东北少数民族采取两手政策:镇压契丹, 安抚靺鞨。713年唐玄宗对大祚荣进行册封, 授予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其中“左骁卫大将军”一职为荣誉性虚职;“渤海郡王”也由于震国领地并不控制渤海全部东岸地区, 因而也是名誉性的虚职, 只有“忽汗州都督”是实职, 统领东北部一个特殊的边地州郡。至此, 不再称呼“震国”而改称渤海。渤海既是王国的名称也成为该王国主体部族名称。渤海成为唐王朝的一个州府, 同时也是番属国。

渤海王国历经15代, 从一个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几乎一无所有的荒芜地, 创建了异常繁盛的局面, 建起了在当时仅次于唐都长安的中国第二大、东南亚第三大的大都市, 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 创造了一个神话。

1.2 都城上京龙泉府宫廷遗址

上京龙泉府遗址是渤海古国的都城遗址。据学者考证, 震国最初的都城建在今吉林省敦化市的敖东城, 后迁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并在此创建了当时中国的第二个大城市, 其规模之巨, 经济之繁荣, 文化之丰富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大祚荣及其后人, 崇尚唐中原文化, 提倡儒学, 以“文治”著称。就连都城也模仿唐朝都城长安, 建立“五京制”, 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建立五京制的古代王国。

“五京制”源于我国古代五行 (金木水火土) 学说。五京指“上京龙泉府”、“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渌府”。“上京龙泉府”为五京之首。“龙泉”, 唐朝时的意思是剑、宝剑。有的学者认为取此名是因为崇尚武艺;也有学者认为泉为水源, 当时渤海处于忽汗海 (镜泊湖) 、忽汗河 (牡丹江) 地区, 龙得泉水而腾跃;“龙”命名是自列至尊帝王, 以天子自居, 意欲称霸海东。都城取名反映了渤海统治者的基本思想及其位列至尊的霸王心理。从而也看出渤海王国的势力之强与影响之广。

上京龙泉府是渤海国的国都, 建设规模特别巨大宏伟, 宫殿豪华, 城墙坚固, 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水平。上京城是古代规范化的都城之一, 其街道宽敞笔直, 里坊整齐。上京不仅是渤海五京之魁, 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牡丹江畔的小“长安城”。

1.3 开发渤海文化意义深远

《新唐书·渤海传》说渤海国“地方五千里”, 并详记四境所至。十世“大仁秀”时期国势最为强盛, 创造了渤海王国的“海东盛国之世”。据《宁安县志》记载, 渤海大祚荣收抚分散的粟末靺鞨、白山、伯咄等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后又以武力扩张, 对邻部落发动战争, 进一步扩大了控制区。渤海的四境:南与新罗以泥河 (今朝鲜龙兴江) 为界, 西南以泊沟口 (今大浦西河口) 西以长岭府之边境 (今开原以北) 与唐为界, 西接契丹, 北至黑水靺鞨, 东迄日本海, 范围包括今吉林省的绝大部分, 黑龙江省大部分, 辽宁省一部分, 朝鲜半岛北部五个道和俄罗斯沿海州等广大地区, 辖5京15府62州137县, 幅员5 000余里。

渤海王国作为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王国, 创造了200多年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 是我国的文化宝藏, 是研究整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史实和依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必将吸引后人不断追寻。

2 渤海国旅游文化开发的难点

渤海国的历史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掘, 而日益呈现其丰富内容, 但是作为旅游的看点却显得太少, 太抽象, 成为旅游文化开发的难点。

2.1 历史遗存太少

契丹人南迁, 为了断却渤海人对故乡的思念, 将渤海王城付之一炬。渤海国是突然出现的也是突然消失的, 没有留下城市的影子, 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有着200多年辉煌历史的大都市, 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宫廷午门大门墩、宫殿的础石、古井, 及兴隆寺内的石灯幢和石佛等一些遗存。这些遗存作为历史的研究价值极高, 但作为旅游看点则无法呈现唐朝时期的一座繁荣兴旺的城市景象。

不断发现的遗址和出土的文物显示出渤海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的繁荣发达, 充满神奇。有的史学家称渤海国为“迷踪王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渤海国的诞生、繁荣与消失就像白山黑水间的海市蜃楼一般。

如此厚重的历史目前的情况是无形的多, 有形的少, 可讲的多, 可看的少。这是旅游文化开发的一大难点。厚重的历史只留存在时间的长河中, 留存在正在挖掘整理的书本中, 是抽象的, 是深邃的, 是无痕的。

2.2 知名度太低

渤海国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灭掉以后就成为了废墟, 几百年荒无人烟。直到清代, 作为大清王朝的罪犯流放地才开始有人来到这里。清朝大兴文字狱, 有很多文人学士因此蒙冤, 被流放到古城故址, 正是这些流人的潜心研究, 解开了渤海国的历史之谜。

渤海国的历史都是间接得来的, 多半是通过考古研究整理的。建国后的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 上京龙泉府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不断发掘遗址遗存, 1991年到1995年间连续发现王陵遗址和平民古墓群, 出土的文物有金银器、陶器、铜铁器等, 其中鎏金饰品、玉雕、玛瑙等均为罕见精品。文物显示出渤海国手工业的发达, 同时也折射出贵族生活的豪华的侧面。

由于地处边疆以及区域文化与内地文化上的差异等诸多历史原因, 这样珍贵的历史文化, 并没有广泛的知名度, 就是在牡丹江范围内了解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基本上还停留在被动的静态保护阶段, 尚未开始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宣传和开发。

2.3 古镇不古

解放以后黑龙江省诸多少数民族迅速摆脱了其原始游牧生活状态, 实现了定居。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导致其民族传统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缺少千年古镇的古貌古风。

有着深厚历史的渤海古国所在地, 如今看不出是古城、古镇。不论是建筑特征还是风俗面貌, 都不显得古老, 没有整体感的古韵味。到处是没有任何特点的现代厂房、现代建筑。古城的大街被农田淹没, 也看不出古味。周边的响水村盛产著名的响水大米, 响水大米一直是贡米, 因而与外界的沟通与交往也因其米贵而频繁。古城故地随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 而“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 所以古味不浓。江西村和小朱家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典型示范村, 村街村貌都呈现当代特征。

3 针对渤海国文化的特点创新思维合理开发

3.1 建造一个仿渤海国展示馆

重新建造一个“上京龙泉府”, 复原一个渤海古国, 是不现实的, 一是耗资巨大, 招商引资难度增加;二是毕竟是仿建, 不可能完全符合历史原有的风貌。

可以建造一个综合展示馆, 在展馆内将渤海古国的原貌、都城的宫廷以及少数民族的生活样态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展示出来。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创造1200多年前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情景。将渤海的历史轮廓制作成动画片, 在馆内进行立体式播放。通过动画片来复原渤海国曾经有的历史面貌。动画制作的最大优势, 是可以将现实中无法再现的古代宫廷及宫廷中的生活情景, 从宏观上全景式加以生动体现。动画制作的好处在于表现内涵的无限扩展性和延伸性, 它的优势是其他载体无法实现的。这样做一是节省建设经费;二是展示手段灵活多变;三是展现内容多样性和全景式。

3.2 与文化产业联姻

以展示馆为依托, 来表现渤海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是为各类文化形式提供舞台。在展示馆内划分几个功能区, 在不同的区域展示绘画作品、音乐作品, 也可以编排成为歌舞剧进行实体演出, 包括古代服饰表演、体育项目表演等, 充分发挥各类艺术家的才华及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这样可以促进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开发, 实现旅游与文化产业双赢。

二是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作用。文化载体是表现方式, 旅游文化载体可以分为静态载体和动态载体, 静态载体主要指景观的实物表现形式, 比如建筑、园林、雕塑、绘画、实物陈列、装饰等。静态载体一般不能随意变更, 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动态载体则主要是指景观的各种情景表演形式, 文艺演出等。

电视剧是很好的展示“渤海文化”的方式, 因为我国居民电视覆盖率高, 电视剧的传播速度更快, 传播面更广。如果能够制作出内容符合历史原貌、品位高又内容生动的电视剧, 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渤海文化由于遗存不多, 供游人观赏的东西太少, 因而应该依托以动态型为主的文化载体形式开发渤海旅游文化。

渤海文化开发一是可以参考“云南印象”的成功案例, 将“渤海文化”的内涵、“渤海文化”的风格, 编排成歌舞进行实体演出, 建立品牌形象。实体演出这种动态的文化载体是目前比较流行的, 因为这种载体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 随时调整。

三是建设高水平的网络平台。网络的重要传播作用日益增强, 应该重视网络的宣传作用, 一是借助网络平台将渤海的形象发布出去, 进行宣传, 二是将网络作为一个文化创作的平台, 通过网络建立渤海文化资料信息库, 为更多的创作者提供素材, 吸引更广泛的人才为渤海文化服务。

3.3 与兄弟省市联手

渤海国曾辖黑吉辽大片地区, 尤其是吉林敦化辽宁的朝阳等地, 曾经是渤海国重要的都城和重要的栖息地, 同样有着开发渤海文化的重要意义, 应该树立大旅游观念, 加快挖掘联合打造, 在确立主题、建立旅游线路方面共同合作开发。

3.4 整合周边景点建立旅游集合区

渤海国遗址地处优越地理位置, 周边有国家级名胜镜泊湖。镜泊湖在唐代称为“忽汗海”, 是万年前火山喷发壅塞牡丹江而形成。镜泊湖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是人类生息繁衍赖以生存的水系。也是满族的发祥地。渤海周边还有镜泊湾、镜泊峡谷、紫菱湖、小朱家等自然风光, 也有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即朝鲜民族特色的江西村, 还有待开发的远古人类遗址莺歌岭、东康遗址、清代遗址以及抗战故址等文化宝藏。既有观光点又有休闲度假点;既有风光的秀美独特, 又有朝鲜、满族的风格特色。开发旅游集合区的条件很充分。

3.5 重点包装宫廷文化

渤海国是少数民族靺鞨人建立的王国, 上京龙泉府遗址主要是渤海国宫廷遗址。渤海国是由氏族部落的原始社会形态迅速升华为封建社会形态的, 这段历史很独特, 因而作为旅游文化的资源品味高。在现代社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渤海国以其深厚、博大的容量昭示着其文化的深邃内涵, 又以其神秘吸引着人们的脚步, 作为旅游文化开发, 首先应该分清层次与步骤, 宫廷文化应该是首先重点培植的品牌。应着重进行开发、打造、包装宣传, 一旦品牌竖起来, 可带动渤海文化的整体开发。

参考文献

[1]宁安县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2]镜泊湖畔历史文化名城宁安[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3]朱国臣, 等.渤海故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校园文化建构的文化基础分析 第11篇

德育工作的教育与深化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当我们目睹被应试教育训练出来的莘莘学子们无动于衷的表情和一脸茫然时, 心里不仅仅是酸楚, 尽管各种媒介对思想道德做不遗余力的宣传, 但现代文化的影响和社会变革时期的动荡依然让我们的德育教育变得力不从心和不得其意。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两种文化冲撞所形成的时代背景实际上也是我们面临的德育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两种文化我们必须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文化以其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醇厚底蕴和韵致悠远的艺术魅力执着地走过辉煌的历史, 而现代文化却以它扑溯迷离、五光十色的传播方式与万人簇拥、一夜风行的快捷, 为人们展示了其存在的盎然生机。做为承上启下的年轻一代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冲撞中成长或成熟。因此, 两种文化的痕迹十分明显地在他 (她) 们身上体现, 两种文化的长短都被他们筛选和接受。这更让我们想起时尚文化的无孔不入和国粹京剧的微弱呼号。

1 传统文化的功能性降低

传统文化是涉及门类广、传播对象杂的文明积累。千百年来历经大浪淘沙、火烧令止, 依然根深叶茂。由于其内涵与民族、地域和接受者的喜好、心态有关, 传统文化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仍可笑傲江湖。谁都承认, 传统文化是灿烂的, 并成为历史向今天炫耀的“御赐金牌”。但是, 在今日重建校园文化模式的操作中, 传统文化却难以推行, 这除了有传统文化本身自己如同“大家闺秀”一样从没有想过要成为邻家小妹, 且在其子孙漫不经心的关照下和现代人的盲区中日渐青春鹤去。用这样的文化去影响在充斥现代文化包围下而逐渐成熟的青年学生难度可想而知。

2 现代文化的杂乱无章

假如你用心就会发现新时代娱乐形式的传播速度, 是惊人的。由于速度太快而且品种繁多, 形成不了积淀的条件, 但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存压力的增加, 择业、就业、生存等人生重大问题摆在时刻摆在面前, 由此引发而形成现代文化传播速度让受众者全面吸纳并形成雷厉风行的潮流。于是新的审美观横空出世, 新的审美对象扑面而来。在我们进行的学生问卷的调查中发现, 学生对两种文化认识浅薄的程度远远低于我们乐观的估计, 但是他们对两种文化渴望认知的心理是超出预料的。这也是从事德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最矛盾的问题。

3 校园文化的载体应该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校园文化是承接历史拓展未来的空间, 脉络清晰。

3.1传统文化是根深蒂固和耳闻目染的母体文化从母亲的摇篮曲到外婆的童谣, 传统文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细致而顽强地渗透在人生的阅历中。我国各民族的民歌、精美的国画、耸立的悬檐都成为新一代青年不能排斥和拒绝的艺术。这也证明了丹纳所认同的地域、环境和种族在文化传播与延续上的重大作用。从认识世界开始启蒙而逐渐形成的审美习惯, 在人的一生中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便是传统艺术得以弘场的最佳基奠, 也是我们从文化角度进行德育的有力支点。

3.2现代文化是新颖独特和奔放自如的亚文化传统美学家对现代艺术的横空出世感到惊慌的同时也手足无措。因为现代文化以过去的审美经验从未有过的刺激让人们激动不已:摇滚的嘶声呐喊与狂轰烂炸;流行歌曲的自然亲和与简易上口;广告让你无处藏身;服装让你抬头挺胸。现代文化最大特点是突出个性突出自我。人们多方位地参与文化的改革, 去展示自己的风采, 不必担心高雅与庸俗, 在人体语言意识等方面摆脱条条框框, 充分明显了“重在参与”的时尚心态。这是让美学家头痛却让现代人争先恐后的奇异景象, 实际上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和利用的最好契机。

3.3大环境由混沌至清晰让两种文化交汇融合成为可能如果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历史地比较, 就会发现审美的历史同样婉延曲折。现代文化的膨胀虽然让传统文化成了自我放逐的苦孩子, 但是透过历史发现曲线, 我们仍然可以观瞻到一丝晨光。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习惯以和谐为主, 而现代的生活方式以其金属般的锋锐横亘于传统审美意识这一脉千年的河床之上。它的朝出夕灭, 曾让美学家和道德家痛心疾首。现代文化用随意多变的面容、洒脱的造型和媚俗的姿态, 旁若无人地踏入以传统文化主宰的“皇家乐土”。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时时会感受到它的冲击但又倍感亲切。尽管它登台亮相的时候有些多动症和弄首搔姿。当这两种并行的“亚文化”来势汹汹的时候, 它的受众者恰恰是肩负延续传统文化使命的青年一代。似乎有点不容乐观, 表面上给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许多难度。当代人惊奇地注视着人们好象害病似的追逐着流行, 新生代以其容纳百川的胸怀迎接着流行世界的一切新生事物, 而且信心百倍, 来者不拒。历史总要因积淀而变得明澈, 多元化的时空虽如同春野上的色调时时更变,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辉煌与沉寂。作为传统文化亚文化的现代文化, 让人们从共性到个性的逾越过程变得可望又可及。对于征服时间与空间的结果让人们意识到感觉世界的内容更丰富, 但它也同样能助长对感官刺激的盲目追求, 这恰恰是我们当代对待文化的态度的特征之一。同时受众者在瞬息万变的时尚文化面前的手足无措, 很有可能对永恒的主流文化情有独钟, 以不变应万变。

从审美活动的历史来看, 千百年来审美活动从来都以超越作为证明来完成审美意识的丰富与提高。传统的巨大的道德理念如同审美规律一样, 也同样有着自身的巨大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在我们孜孜不倦所为之奋半的德育教育中, 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因此, 对各种文化包容的时代很可能就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混沌状态。人们热情地参与时尚文化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摒弃, 而是对审美活动更高追求之前的“热身准备”。

4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将携手并肩比翼双飞

包罗万象的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宽容的智者。我们不能痛心指责青年人听不懂绕梁三日的京剧意味, 也不能扼腕叹息青年人看不清龙飞凤舞的书法神韵, 只是我们并没有给他们以足够的教育来让他们认识传统文化, 是我们把他们推向敞开大门的现代文化。由于现代生活的标志是突出自我, 追求个性, 让人们有机会在现代文化的乐园享受创造的幸福与参与的满足, 而不象传统文化的审美只是在吮吸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精化。“东墙西墙皆为墙”, 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继往开来“把根留住”, 但也不能排斥现代文化的勃勃生机。传统文化也有创业难的历史命运, 因此不能苛求现代文化的完美与高贵。如果单纯意义上讲传统文化以美感善长、现代文化以快感为主, 是有些刚愎自用。在愉悦与功利之间一味地责难哪一种文化都难逃偏颇。人类在进步中场弃, 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传统的人文教育是琴棋书画, 而当今社会应试教育是五证俱全, 这是两个都有些极端的教育形式。人都在生存、金钱、地位、事业的压力下惴惴不安, 又何能苛求人们漫步艺术神韵之中。社会终究是多元化的结构。美与丑在美学意义区别不大, 因此不能用一脸怒其不争的教条思想去挖苦在现代文化中乐颠颠的人们。历史的长河千百年从容东去, 它纳新吐故依然不改。由此, 我们可以平和地看到一个希望, 那就是传统文化将以其无以伦比的高贵博大与现代文化的洒脱随意相互交汇, 形成壮丽的文化主体。在儒士和醉汉之间我们不仅仅是等待醉汉的清醒, 更重要的是给醉汉灌醒酒药。也正因为审美活动本身是丰富多彩的, 才会让两种文化相系相连, 共同进步。因为审美活动不能厚此薄彼。

5 校园文化应成为现代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构筑的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以青年多元的成长环境和当代社会环境为前题, 以青年学生活跃的思想为突破口, 以校园文化的思想性, 娱乐性为基础, 打开学生德育教育的僵局是目前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经验之一。

上一篇:山区林下经济下一篇:医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