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内控制度的建设

2024-08-26

财会内控制度的建设(精选10篇)

财会内控制度的建设 第1篇

通过识别监控企业各项风险点, 落实企业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全面管控体系, 杜绝形式主义, 将内控建设工作纳入企业日常工作监管范围。

1.1 具体目标分为五个方面

(1) 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2) 确保企业资产安全;㈢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 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 (5) 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1.2 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范围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 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步骤, 还包括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评价和监督而制订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 因此内控是全员参与的活动。

1.3 内控建设工作长期规划

根据企业内控建设长期规划, 计划用几年时间逐步建立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 从而最终建立完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分为:体系建设年、有效运转年/体系建设年。

1.4 工作原则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实施工作, 将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2 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分要素主要内容

企业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8个《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以及企业特殊业务的要求, 建设内部控制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

2.1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 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确定了企业对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态度, 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指引中具体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

2.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 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在风险评估中, 应识别和分析对实现目标具有阻碍作用的风险。

2.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活动———确保企业上级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 存在于整个机构内所有级别和职能部门。包括批准、授权、查证、核对、经营业绩评价、资产保全措施和职责分工等活动。分为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人工控制、计算机控制等类型。

2.3.1 控制现状描述与分析。

围绕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分析, 编制业务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 并与控制制度相对应, 查找制度缺失和差异。

2.3.2 落实控制。

按照内控指引并结合企业实际业务确认的控制, 在相应的风险控制文档中落实控制, 并分析各自的控制差异和控制缺陷, 补充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2.3.3 按照指引的要求, 完成风险控制管理文件 (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 的编制工作。

2.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不仅包括内部产生的信息, 还包括与企业经营决策和对外报告相关的外部信息。

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使企业的员工能及时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并交换这些信息。

2.5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发现内部控制缺陷, 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 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

3 内控规范体系建设阶段重点工作实施计划

为了实现内控体系建设目标, 提高效率, 按照企业的要求, 结合企业现有的管理基础, 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多项工作内容同时开展。

3.1 自我评价阶段

3.1.1 内控建设组织部门针对确定纳入自我评价范围的业务单位和业务流程展开内控自评工作, 制定具体时间表并设立常设联络机构统筹协调督导各项内控自评工作审查进度, 确保内控自评工作质量。

3.1.2 内控建设组织部门将对被评价单位进行现场测试, 通过专题讨论、实地查验、个别访谈、测试、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编制内控评价工作底稿或内控测试表,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根据一定样本抽样原则, 对重要业务领域、流程环节和重要子企业的关键控制活动进行测试, 充分收集内控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对发现的内控缺陷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

3.1.3 内控建设组织部门负责对发现的内控缺陷进行重要性评价。根据企业性质、行业特点和运营模式等, 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探究企业财会管理的内控监督机制 第2篇

【关键词】金融企业;财会管理;内控监督机制;人力资源;执行力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我国金融企业(如各类银行)的财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财会管理的内控监督愈加被提上日程,毋庸置疑,内控监督对于确保金融企业财会管理高效性不可或缺。针对目前金融企业财会内控监督不健全、不完善的现状,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善于运用多元化、有效性的手段构建健全高效的内控监督机制,提高内控监督的实效性。

一、不断健全财会管理的内控监督机构

从目前我国金融企业财会管理内控监督机构设置来看,很多企业确实设置了相应的内控监督机构,但这些机构往往重形式轻内容,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再者,一些企业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随便设置一些机构敷衍了事行为较为普遍,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财会管理内控监督机构的不完善,不利于其监督功能的发挥。因此,金融企业要不断健全内部监督机构,努力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内控监督机构与体系。具体来说,金融企业要迎合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潮流,健全内控监督机构,一方面不断完善内控监督组织形式,另一方面还积极建立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以及层次清晰的内控机构。无论是财会管理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还是评价监督系统,金融企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内控监督机构,确保了每一个环节高效运行。再者,金融企业内控监督机构要做到精简高效,切忌繁冗复杂,执行效果甚微。

二、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是建立健全内控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内部审计机构是目前很多金融企业设立的专门行使内控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部门,很多内部审计机构都建立了系统、规范和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要想提高企业财会管理内控监督效率,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已经迫在眉睫。诚然,内控监督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而内部审计制度便首当其冲发挥作用。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不受上级、乃至其他部门的牵制,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内控制度上应专门体现该点。其次,内控审计制度应对财会管理工作开展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范化规定,例如事前预防制度、事中监督制度以及事后处理制度等,确保财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要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惩戒制度。对于犯错误的职工要做到违章必究,执法必严。

三、加大内控监督力度,确保监督高效

目前,我国很多金融企业的内控监督机构以及相应的内控制度都形同虚设,完全无法起到内控与监督的作用。最普遍的问题是,金融监督审计工作不到位,对于违反相应规则与制度,并为企业发展造成一定损失的人员仅仅给予轻微的警告,或者无关痛痒的惩罚,完全无法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即内控监督机构的执行力不强,监督惩戒力度不够,这造成了全体企业职工对财会管理内部制度的不加重视。因此,必须加大内控监督执行力度,确保监督的有效性。首先,要进一步落实金融企业内控监督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财务管理是金融企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金融业行情来看,做到职权统一,将责任落到实处很有必要。其次,要健全责任追踪制度。坚持“谁犯错谁负责”的原则,将事故责任追究到底。再次,要做到依“法”管理。相关人员要严格依照相关制度以及法律法规,进行样儿的监督。最后,加大惩戒力度,以儆效尤。

四、重视企业财会人力资源的培育工作

众所周知,从事金融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财会管理能力。诚然,内部监督无非是对财会管理人员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成效等监督与控制,要想提高内控监督效率,从财会人力资源培育入手更有利于从根源上堵截金融企业发展的安全事故因素,确保内控监督的有效性。鉴于此,企业应重视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实用性财会管理人才。首先,金融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财会基础知识、管理学知识、基本的法律法规等,还要包括职业道德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内容。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禁止其出现营私舞弊、恶意篡改数据等现象,为内控监督减轻压力。最后,引进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财会管理人才,不断充实企业财会管理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要想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使其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做好财会管理工作,提高财会管理内部监督有效性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金融企业财会管理内控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财务会计的运行成效,同时更影响着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甚至影响着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金融企业主要可通过健全内控监督机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大内控监督力度、重视人力资源培育等途径推动企业财会管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仰桂兰.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09:85-86.

[2]阙彬.分析如何加强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J].经营管理者,2015,16:34.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控制度建设探究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监督

内控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必须重视内控制度的建设, 切实解决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中。

一、目前我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现状

1. 对企业内控制度认识不足

当前, 我国多数企业对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内控制度方面存在不合理或者不足现象, 并且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混乱, 企业内控制度缺乏原则性和严格性。有的企业管理者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往往忽视或者轻视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管理企业的方式还是依靠传统的经验式管理, 管理模式简单、粗放, 内部管理无章可循, 效果不理想;有的企业管理者虽然已经意识到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但是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方式, 工作比较片面, 多是把目光放在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完善上, 忽略了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

2. 企业的内控信息沟通不良

现阶段, 我国许多企业的内控制度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 导致内控制度不能在各部门贯彻到位, 多数企业还存在信息沟通不良, 缺乏有效的统一的内控软件。企业内控信息沟通不良也就导致企业各部门无法有效地执行管理层的决定, 工作协调性不理想, 资源共享不充分, 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3. 企业管理者意识亟待提高

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离不开管理者的监督和领导, 但是, 由于企业管理者自身意识问题, 导致内控制度始终停留的初级水平, 对于内控制度的建设没有真正放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上。另外, 有些企业管理者民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差, 经常滥用职权, 僭越了内控制度的效力范围, 使得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4.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当前, 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多数是由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 使得内部审计的性质由客观公正的监督部门变成了为企业领导者服务的机构, 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只能单向监督, 出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同时, 有些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仅仅流于形式, 许多审计工作都和会计监督混同, 重查错而轻防弊, 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发挥不全面, 无法对内控制度建设起到监督和推进作用。另外, 许多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无法胜任审计监督工作,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内控制度建设。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控制度建设策略

1. 加强内控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需要会计财务控制、人事控制等一系列制度的有机整合, 需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进行统一规范的设计, 然后, 通过规范化的内控制度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因此, 企业必须先加强内控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各种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运行。

2. 加强被控对象的受控程度

一方面, 企业要完善内控信息沟通机制, 建立统一的内控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性, 确保在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下, 被控对象能够进行合规操作;另一方面, 企业要想实现内控的全方面控制, 就需要对内控制度的掌控着进行权利的约束, 防止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 加强权利操纵者之间的制衡, 从而间接地使得受控对象的受控程度得到加强。

3. 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员工, 所以, 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内控制度的建设起决定作用。企业管理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二是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三是要加强经验交流和学习,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四是要加强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的效用, 将内控制度的建设与薪酬、福利、晋升等有效挂钩。此外, 企业要特别重视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是保证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

4. 适度合理的授权

企业的内控单靠某个人或某个部门不可能顺利运行。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需要企业法人进行适度合理的分权。企业法人既要保证经营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还要考虑到企业经济行为的整体性和效益性, 所以, 为了保证内部管理的科学有效, 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行, 就必须进行适度合理的分权。首先, 对于企业的管理授权要合理, 防止盲目授权导致企业管理者权力过大或者过小, 影响到内控制度建设的效果;其次, 对于企业的内控执行者授权要合理, 要跟进其在内控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 给予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授权, 避免授权的无序和紊乱;最后, 为了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 企业法人在授权时, 要进行深入分析, 确保全力制衡, 防止管理漏洞的发生。

5.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关键时期,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和管理, 保证内控制度的合法性, 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一方面, 企业要强化内部会计监督职能, 加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防止违规审计或者审计漏点的出现;另一方面, 企业要强化外部会计监督职能, 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要加强和会计事务所的合作力度, 外聘一些优秀的会计师, 将会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另外, 企业还要加强与工商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等执法部门的合作,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总而言之, 目前我国企业内控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 企业需要将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有效的内控范围,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 并加大对内控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力度, 及时纠正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 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晓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8) :10-11.

[2]张文英.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 2014, (13) :70.

浅议农发行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 第4篇

一、发农行财会内控机制的现状

(一)内控功能未全面有效地发挥。“三道防线”贯彻落实不彻底,员工自我约束机制、部门相互约束机制、内部监督防范机制的思维定势根深蒂固,认为可搞可不搞,随波逐流现象普遍存在,明哲保身不乏其人,只顾自己不触底线,不犯规章,不管他人瓦上霜,导致部门相互制约与监督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面对突然暴露的业务差错、违规违纪问题,各自为政,各管其事,亡羊补牢,纠错堵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内控的预防、纠正、指导和补偿功能,缺乏事前、事中的有效监督和科学高效的自控手段。

(二)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相对较粗放。一是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出现监控盲点。比如新业务拓展后相关制度的制订,配套的管理办法出台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发行职能的履行和经营发展。再如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缺乏严谨的工作程序和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二是部门相互制约监督管理还不够到位。各部门之间、各业务环节之间还缺乏系统的制衡设计,部门之间的制度规定缺乏必要的协调和衔接,达不到内控监督管理的工作要求。三是现有的内控制度和监督管理措施办法,还不适应新时期农发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四是在内控制度执行和监督管理中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疏于管理的现象和问题还时有发生。

(三)业务操作流程不够规范。操作岗仍然存有不规范的问题,有的为了方便省事,人为减少控制点,实行逆向操作,致使内控制度变形,失去了应有的“刚性”。一人多岗,人少事杂,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疲于应付。

二、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会内控监督意识淡薄。经营理念保守,对财务会计工作系统的监督意识比较淡薄,对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简单地认为财会监督机制就是众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对于其实效性从来不予管理。由于对其缺乏系统化的规划,导致财会监督机制的执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财会监督体制不适应发展。虽然经营模式上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但对财会监督机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虽然建立了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由于制度内容滞后于业务发展,导致财会监督机制对财会工作的开展起不到积极的监督作用。

(三)财会审计工作不到位。在经济活动增多的情况下,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人手不足,很难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因而导致财会工作出现混乱的现象。加之,虽然设有审计部门,却因权限受限,独立性不强,审计工作实际效果的发挥受到限制。

(四)财会监督机制执行力度不够。多元化经营需要建立相应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但由于缺乏财会制度执行的保障措施,以致财会监督机制在实际财务活动中缺少实质的指导作用,使财会监督机制始终只是作为一项条例而存在。

三、完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的审计制度。一方面要确保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不受其他主官部门的干预,保证审计部门工作的独立性。因为只有审计部门独立于各个主官部门之外,才能保证审计部门能够对为财务会计部门为主体的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进而保证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审计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审计部门必须要在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之前就对其进行严格地监督,不能在财务会计工做出现问题之后才对其进行管控。同时,审计部门要在经济活动进行之前对具体的活动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并在经济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对其进行严格监控,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审计部门要对整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其工作职责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构建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系统结构。要不断完善内部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系统结构,努力构建适合发展的内控系统结构体系。在内部要建立相互制衡、权责分明的管理结构,使所有的经济活动能够相互制衡,确保各个部门在独立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制约合作,从而有效促进整体的发展。同时要对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精简,防止因为管理人员数量太多,造成日常工作中多头领导的现象发生,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困难。

(三)加强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执行力度。要将内部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进行系统合理地划分,使各个环节具有独立性又能有效配合整体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在各自正常运作的基础上,根据财务会计内部监管机制对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加强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措施 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具体措施

1 前言

内部控制, 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 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 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企业财会内控是为了更好地确保更好地进行自我的调整, 安全稳定的控制经济活动。我国颁布并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 企业在这一制度下,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实习会计制度。企业内控制度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可以使企业有效地避免财务费风险。防范徇私舞弊,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2 企业财会内控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管理方法存在不足。很多企业还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 有些是家族企业。所设置的董事会、监事会大多是摆设, 没有充分发挥应该具有的监督职能, 导致企业内部监控机制过于形式化。而企业领导又缺少对内部监督和约束力的思想, 导致贪污腐败、挪用公款的问题不断地出现。企业管理者过分干涉财会的工作, 过分集中的管理权致使财务内部监督失效,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更有严重者, 随意改编报表数据, 致使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

(2)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大多是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但效果与作用不是十分显著。究其根本原因是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缺少, 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制度不完善。财会内部监管制度的实施还不到位, 财会内部监督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上, 对于发生的经营活动事项没有很好地进行预测、控制, 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过分的注重于事情过后的处理的监督与控制。

(3) 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大多数的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归属与企业财会部门管理, 因为依附于财会部门, 使计部分缺乏独立性, 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丧失监管职能, 还有的企业没有审计部门, 直接由管理者代替, 从根本意义上就没有起到监管的职能。此外还有的企业的审计人员不具有专业性, 专业知识不全面, 造成没有监督的能力, 一些企业的审计部门只是对财务账目进行简单核对, 没有出现过大的疏漏即可, 没有发挥到对其整个企业财会内部的监控机制。

(4)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目前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专业知识匮乏, 不遵守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有的专业操守, 弃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 在一些领导的指使下, 随意的会计报表、财务账目进行改写, 虚假篡改, 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 视财会内部控制管理只是形式, 使会计人员失去了财会内部控制监督的意识。

3 如何有效加强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措施

总体来说, 现阶段的财会内控监督机制实施力度不够, 监督机制还不健全, 存在漏洞, 针对监管机制的问题企业就应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管理机构, 完善审计部门的监管制度, 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其专业知识水平提升, 才能有效地提高财会内控监督体制,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1) 建立完善的财会内部管理体制。大多数企业的财会内控体制不完善, 还存在着一定管理上的疏漏, 致使财会部门的内控监督缺失, 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因此企业既要在符合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下又要符合自身企业的战略目标的情况下, 制定针对企业财会工作的整体控制制度, 方便于各部门和企业职工的执行, 完善监督制度。针对各部门的职能权利不同, 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 明确财会部门的职责, 使财会部门的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规章制度可循。保证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相互监督与牵制。根据财会部门各岗位职能不同进行划分, 例如。出纳、审计、核对财务账目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制度, 让每个企业财会职工都能够起到相互监督作用, 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职工间的不同职能进行分离, 出纳不得从事费用指出收入的登记工作, 对于现金的支出或收入, 要有票据凭证, 要对支出收入及时准确地计入账目, 现金分类的总账目应有其他人员负责;总之, 现金支出的审批人员应该与出纳, 及支票保管人员分开。

(2) 完善管理机构。要使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的实施。就要对其企业的法人智力结构进行规范, 要把企业的最终决策者自身和实施权利的过程收入进内部监管范围内。明确董事会, 股东、监事会公司管理层要严格遵守, 并按照制度履行各自的职责。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 让监事会监督好各职能部门和财务部门, 使财会部门的设立及运行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

(3) 完善审计部门的监管制度。首先, 要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 以往的审计部门都依附在财务部门下, 不能很好建立审制度, 达不到监管要求, 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不受职位权力大小及各职能部门的影响, 确保在企业政策。经营监管等方面发挥作用。其次, 内部审计要监督审查财务账目、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等情况作为重点审查部分,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真实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给财会内部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最后内部审计必须要控制全过程, 在事情发生时要对企业内部进行系统科学的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事情过程中, 有效遏制违法乱纪行为, 避免因会计工作的失职给企业带不来不必要的损失, 在事后, 把审计结果及问题提供给管理者, 使其认清企业法内部控制监督存在那些缺陷, 制定将有效措施弥补内部管理监督的不足, 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4) 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会计人员应该从本质上重视财务工作的内控制度, 树立正确的财务工作理念, 避免工作上的徇私舞弊, 因人为导致的财会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对会计人员要进行职业操守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使会计人员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 让财务人员了解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端正工作态度,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对财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罚与奖励。

4 结论

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变深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成为现代企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企业财会的内部控制, 完善财会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科学管理, 保证生产经营安全的关键, 加强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监督体制, 有效地避免了因徇私舞弊, 产生的违法乱纪的行为使企业的健康, 持续发展下去。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规范化、合理化、可以有效地加快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红.浅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对策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2) .

浅析加强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措施 第6篇

一、统一认识,建设良好的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不同于传统的一般牵制或经济责任绩效核算,它是一个涉及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控制,是一整套相互监督、制约、联系的控制方法。许多医院领导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控制度的建设在医院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有的甚至搞不清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质,以为内部控制就是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对下属的部门及员工进行控制。医院负责人控制意识不强,使得在相当一部分医院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者只是用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不能真正落实。这些认识和做法都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医院的内部控制及建设应由各个层次的人员,上到院长下到各部门及职工共同实施。只有全院上下统一认识,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实施。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落实监督,执行岗位责任

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位内部各管理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但事实上,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能界定呈现出不稳定、不清晰的状态,主要表现在许多医院机构之间不能做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没有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医院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负总责。医院的财务部门具体组织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由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指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并使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中得到不断发展、改进和完善。

三、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岗位)相互分离,关键岗位定期轮换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医院同其他经济单位一样,在设置科室时,要设置审计机构或有专门的审计人员。但实际上,很多医院并没有专门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或者虽有审计机构,但是作为财务部门的从属机构,缺乏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控制监督作用的缺失,使得内部监督机制无法正常运行。

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人员经办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有些医院因人员条件限制,对岗位分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见有的单位银行出纳人员兼做银行对账单的余额调节表,不相容岗位没有分设不同人员担任。如果长期以未达账项调节对账单,又没有很好地执行关键岗位定期轮换制,易发生贪污现象,给医院造成损失。

四、建立授权批准控制体系

授权可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授权审批制度能够很好地控制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经济业务的发生。但目前授权审批制度也存在若干问题,一是授权的“度”把握不好。有些医院权力过于集中,如院长“一支笔”制度,虽然能对医院的费用支出的控制取得明显效果,但控制得过死,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造成决策的武断性、盲目性。而一些医院权力过于分散,就难以对费用支出进行有效控制。二是审批程序欠妥,难以达到事前或事中控制的作用。目前一般的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是:先由业务经办人在原始凭证上签字确认,然后由相关医院负责人签字审批,再交给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核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财务人员责任心的减弱,使会计控制监督作用得不到发挥,而且还可能让财务人员陷于两难境地。因此,建立办理常规业务的常规性授权和对办理例外业务的临时性授权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程序和责任,形成责任明确,有权亦有责的管理控制体系极为重要。避免一旦出现问题,又难究其责的情况发生。每项经济业务均纳入授权批准范围,如物资采购、款项支付、预算编制执行与调整等等。

五、健全财产清查制度,定期清点核对医院的财产物资

固定资产、药品等财产物资的购入、领用、报废、处理等,应有完善的制度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操作。财产物资应做到定期清查,并且一定要有财务、审计部门的参与,保证清查结果的真实。对于发现的问题,应查清发生的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在按相关的批准程序报有关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调账处理。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医院应以《医院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思想,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本院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进行完善,以有效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涉及医院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为此, 应针对医院内部控制各环节易出现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促进医院长期、稳定地发展, 更好地完成其社会职能。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思路与措施.商业经济, 2008 (19) .

[2]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9) .

[3]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措施.经营管理者, 2008 (11) .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第7篇

1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的必要性

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当前, 各大企业面对的重要经济改革任务要求企业必须 深化自身 改革,加强自身经营管理,监理现代企业制度。 而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并执行这些决策和监督其执行力度,从而达到落实企业内部责任制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的,促使企业成为现代化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市场法人主体。

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 解决企业信息失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规范企业会计等相关人员的职业行为,加强对他们的有效监督, 督促他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企业信息资料, 可以为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提供有力的管理依据,实现高效管理企业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有效保障[1]。

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我国的资本市场开始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的投资融资面临着很多选择机会与竞争风险。 当前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设和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以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确保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企业内控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

当前, 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都没有真正理解内控管理工作的内涵, 有的管理人员认为仅凭个人经验来进行内部管理便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依赖现代管理方法来监督企业经营;有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仅仅看到眼前利益,很多时候为了降低成本而不设置内控管理机构,更不用说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还有部分管理者认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就是对企业财务会计进行管理,仅仅局限于对企业会计的管控。

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虽然现阶段有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内控管理制度, 但是其范围和内容并不全面,并未覆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也未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中来, 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要求。 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相对混乱,会计核算工作不落实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部分企业没有严格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部控制,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不能有效的制衡。 因为内控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了企业中经常出现私设小金库、 隐瞒收入以及恶意逃税等现象。

2.3 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

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并未完全分离的状态下, 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建立企业内控管理组织机构。 部分企业虽然在形式上设置了董事会及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却有所缺失,董事会与企业经营层几乎是同样的人,内控管理流于形式。 部分企业从成本效益出发,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或者由同一机构担任多项职责内容,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内控管理制度无法真正建立和完善。

2.4 内部监督机制薄弱

部分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内控管理监督处于真空状态;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无法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准确评价;只关注程序与流程的监督,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高管层无法有效监督;集体审批机制不科学,没有建立相应的民主程序;部分企业工会、职代会以及职工监事没有发挥出自身职能[2]。

3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经营者内控意识

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对内控管理制度有正确的认识,积极更新观念,不断强化内控意识,利用现代管理理念来实施经营管理。 要按照内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内控组织机构,建立全面的内控管理机制。 企业内控管理关系到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同时与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相关, 要动员企业全体职工的力量来做好内控管理工作。

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企业应当为职工创设一个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的良好环境,构建一个执行力强的内部管理系统;第二,要积极培养一批工作责任心强、对企业尽职尽责的优秀员工,强化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与团队建设。 通过各种方式,对重要岗位实行轮岗换岗制度,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填补管理漏洞,消除管理缺陷,避免存在舞弊行为,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建立一个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

3.3 企业组织机构建设

企业组织机构的建设是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当努力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组织机构建设的认识。 科学的组织机构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经营管理活动, 同时也有助于内控制度的建设, 为企业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能够解决管理人员个人经验、知识不足而带来的问题, 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强化沟通,相互促进相互合作,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3.4 建立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属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是经济监督的再监督,同时也是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将内审部门的主要职责从过去的差错防弊逐渐转变为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分析上来, 对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评价,对企业组织结构提出合理建议。 外部控制是对企业内部的再控制, 我们不但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同时还应当依靠必要的外部审计监督,进而有效改善企业会计环境,避免存在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问题。

3.5 内控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应当努力提升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 把经营业务的控制管理需求和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 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来实现企业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利用强化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管来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统一管理, 保证财务报表系统和其他财务监管系统的整合统一, 进而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以及财务会计信息监督能够有机结合,形成相互匹配的口径和原则,避免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因为人为主观失误而造成财务会计信息混乱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3]。

4结语

关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探讨 第8篇

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经过这几年实践, 企业内控已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 对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突显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管控职能, 财务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完善的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的内容极为丰富, 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放与分配等内容, 涉及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投资人、受资人、政府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企业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以及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等等。

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基础, 是抵御企业资金、资产安全等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企业稳定、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完善的目标

企业内控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应围绕企业内控的目标进行,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保证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果, 实现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可靠, 遵守法律和法规, 降低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违法违规等原因造成企业破产、停业以及财产损失等风险。

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风险防范和遵循原则。

企业作为一个生产运营单位, 时刻处在一定的环境中, 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不同生产经营特点的企业影响程度不同, 企业应充分识别、审视内外部环境风险, 加强企业控制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应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政冶、经济环境, 充分认知了解企业的内部环境,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财务内控制度, 应对各种风险。同时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 避免出现内控制度空白点, 重点业务和高风险领域要重点防范, 要具有前瞻性、适应企业生产运营特点、保证企业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相互制约、监督, 并兼顾运营成本和效率, 并使财务内控制度保证具有可行性、合理性、适应性。

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防范能力, 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目标通常有持续盈利能力目标、长期现金流量现值目标、企业可持续成长目标、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等。要促进实现上述职能目标, 企业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中要着重加强以下内容建设:

(一) 按社会政冶法制要求、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重点加强财务工作的合法、合规性建设, 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加强税务管理, 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防范企业遭受法律、法规的制裁风险。

一方面, 企业应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加强会计核算及财务分析工作, 建立起与国家会计法、会计准则相一致的企业会计制度。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真实纪录、反映企业的每项经济活动, 出具真实完整的企业财务报告, 做好相关财务数据指标的分析制度建设, 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经营效果, 为企业决策者及其他报告需求者提供及时准确的重要参考资料。

另一方面, 企业应范税务风险、财务资料报送不及时、失真遭受制裁等风险。因此, 企业应建立与税务相关的纳税管理制度、财务报告对外报送管理制度及流程等。

(二) 加强资金收支安全控制管理。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 做好企业资金的来源及各项支出控制管理尤为重要。资金的来源主要为筹资所得和企业收入所得, 资金的支出主要包括投资支出、还本付息支出、购置资产支出、材料采购支出、日常管理支出、经营成本支出、税务支出及利润分配支出等。企业应着重加强企业筹资渠道与还本付息能力的控制、加强企业收入管理与运营资金支出的控制管理、加强企业对外投资、资产购置管理、大额合同管理、大额资金使用管理以及日常资金支出流程等方面的控制制度建设。对涉及资金的所有经济活动均应充分、全面考虑资金内外部风险、加强资金收支流程控制, 加强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管理, 加强资金收支审批环节的控制、监督, 加强不同职能部门、岗位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分配管理, 维护资金安全, 确保资金收支业务的真实、合法, 全面防范资金安全性、流动性风险。

(三) 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其他制度的建设, 如全面预算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资金的集中管控制度、绩效考评控制制度等。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 企业所有人员要高度重视, 严格执行、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才能更好地防范各类风险的产生, 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 为实现其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财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受到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和青睐。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 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作如下探讨, 以期对广大企业领导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意义,目标,风险防范,原则,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素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6)

浅议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建设 第9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主要是利用信用社内部的各个部门通过分工的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制约与联系的关系。并且通过制约与联系可以将信用社的职能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措施与标准,让信用社的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完整与严密。而且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日常的业务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风险,而通过内控制度的建设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让农村信用社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还是会出现,因此就需要对信用社内控制度进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让我国农村信用社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出现的问题

1.没有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的信用社内是存在由社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组成的“三会”,并且在此制度下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定。但是在信用社日常工作中,“三会”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不能在农村信用社中拥有监督权和决策权,并且在农村信用社中的执行权力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很难得到正常的利用。而且由于“三会”目前在农村信用社中没有实际的权力,因此信用社的实际管理者为信用社法人,因此信用社法人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制约,对农村信用社在工作中的收益会造成一些隐患。

2.内控制度的权威性不够

如果内控制度想要在农村信用社中发挥出很好的作用,那么就需要内控制度真正的得到执行。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中的内控制度仍然缺乏权威性与独立性。没有一个独立并且权威的内控机构,那么农村信用社也就不能拥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而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信用社稽核人员仍然属于联社领导,无法在信用社中拥有独立性,并且由于缺乏独立性,在工作中如果发现了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修改建议也不具有权威性,在信用社中得不到很好地执行,对相关责任人也无法作出妥善的处理。

3.内控制度没有落实并且建设不规范

目前农村信用社中内控制度所表现出的一个明显现象就是制度得不到落实,在信用社日常工作中的一些违规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而且在信用社中的经营也注重经营规模的发展,并没有将内控制度的建设放在第一位。而且就内控制度的建设情况而言,很多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建设显得不规范,一些制度的建设无法跟上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情况,还有些制度的建设和信用社的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匹配,因此就会造成信用社内控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的情况,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方法

1.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由于目前的农村信用社中的“三会”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在信用社中进行改进,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能够让信用社法人得到有效的约束。按照这个目标,应该在农村信用社中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组成的“三会”制度,并且需要给予“三会”真正的监督权,执行权以及决策权,通过这些权力可以有效的制约信用社法人的各种权力,从而达到防止信用社中权力滥用的情况发生。

2.让内控机构具有权威性

由于目前的内控机构并没有权威性,并且稽核人员属于联社,因此很多时候不能对信用社中的一些不规范情况进行很好的管理。因此就需要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建设完善机制,并且让稽核人员拥有权威性和独立性,从而能够对信用社工作中的不规范现象进行及时的指正,并且可以很好的制约信用社法人的权力,从根源上避免了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3.落实内控制度

要将信用社内控制度建立的完善,就需要将制度落到实处。在信用社的管理工作方面,需要普及内控制度,将内控制度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真正的显现出来。而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明确信用社中的各种责任,让信用社中每一位责任人都能够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需要严格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去规范信用社中的工作流程,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最好要加强对信用社中各项工作的考核,并且及时作出评价和修改建议。

4.对会计工作重视起来

如果要让内控制度真正的起到作用,就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首先要严格按照工作规范来规范会计工作的操作流程,实施岗位分工的工作措施,让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很明确的责任人,从而能够将信用社的工作情况以最客观,最真实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保证内控制度的进行。

三,结语

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中的内控制度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就需要对信用社内控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改进内控制度在农村信用社中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建设仍然存在着缺乏权威性,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没有落实等问题,因此就需要信用社在工作中落实内控制度,并且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让稽核人员拥有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能够让内控制度的建设更加完善,信用社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时代金融(下旬),2013,(2):190-191

[2] 孙若石.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1):355,344

[3] 王羡东.完善和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及执行力[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3):12-13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探析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内控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客观环境和制度本身来看, 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 制约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发挥。为此2008年6月国家五部委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 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并要求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开始实施, 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参照执行, 这一规范的发布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得建设有了基本的依据。

1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为了提升管理效率, 有效保证公司经营效益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企业必须形成一整套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对贯穿于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自行检查、自行制约和自我内部调节, 避免内部运行失控和潜在管理效率损失。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虽然我国的上市公司自我发展比较快, 但还没有实力完全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市场认可度不高。一个规范的、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场认可度, 提高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信心, 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客观需要。

1.1 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 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 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 各部门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整体作用, 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 严密的监督与考核, 能真实反映工作实绩, 再配合合理的奖惩制度, 便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 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1.2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如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 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1.3 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 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直接有关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通过会计工作和现有会计信息, 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 以使它是以国家法规和制度为保证, 用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独立的核算形成, 能够渗透于企业各个方位的管理控制工具。

3 建立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目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划分大致如下:内控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系统有效、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 这些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互为基础和条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包括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两个基本部分, 企业应按《会计法》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以下各个层级管理和业务经管部门及人员的内控权限、职责义务范围。履行方法及其奖惩内容、办法等各项内容都要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尤其是各部门及经办人的内控目标和内容要具体详尽、科学合理。

查错防弊及时准确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 应是企业内部各管理阶层、各管理部门的会计控制目标, 但是各管理阶层和管理部门查错防弊的具体目标、具体方法、具体措施是不尽相同的, 如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过程中的查错防弊, 应由财会部门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相应的授权审批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 各资金使用部门应严格遵守授权与批准程序及权限范围内的规定, 会计部门及会计人员应严格履行审查监督职责。

保证财产安全完整, 既是财产经管部门和人员的内控目标, 又是财会部门的内控职责, 也是所有者及管理当局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它要求企业会计在稳健等会计原则基础上遵循会计职业道德, 在尽可能防范和抵御未来资产风险的基础上, 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所谓业务健康运行是指各项业务活动科学合理、合法, 符合企业整体业务目标要求和效益要求, 业务风险在可预见的控制范围内, 开办业务活动的手段与方法科学正当, 无违法违纪行为, 业务活动效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性和前瞻性, 业务活动运行程序明确顺畅、快捷、高效, 业务经办部门及人员责任心强、积极性高。可见, 业务活动健康运行这一内控目标涵盖了企业所有的、具体的各种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系统有效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种类、内容、风险程度、风险发生及其防范部门, 风险评估机制健全, 防范规避风险措施得当, 风险信息反馈灵敏准确, 防范风险的奖惩制度严明等。

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既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 又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的、非常重要的方法手段, 会计正是通过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的记录、汇总、报告等手段实现其对企业经管责任、对企业财产及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职能的。

会计信息及时有用是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各个控制目标实现的基础, 是内部会计控制应进一步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会计信息是指对企业利益关系者进行管理及经营决策有用的会计资料。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主要是单位负责人、会计部门及会计人员的基本内控职责, 会计资料能否进一步成为会计信息对股东、股东会、监事会等的内控职责, 也就是说会计资料是否有用要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和标准来判断, 忽视会计资料与会计信息的质量及目标的区别, 就会混淆内控制度中的不同职责与任务。

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外的其它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 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还应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与内控制度协调一致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并保证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管理效率真实高效这一目标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应保证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管理效率情况, 也要求内控制度不能过于繁琐、不讲效率, 同时又要保持适度的控制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博弈空间, 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保证国家法规贯彻执行不仅是社会审计、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再控制”的目标, 而且还是国家以所有者和国家宏观调控管理者的身份实施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这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整个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 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这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确保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总体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我国的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 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 而且越来越不稳定, 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施诠强.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时代经贸, 2007, (2) :18-19.

[2]刘静, 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 2005, (2) :31-32.

[3]陈志强.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J].中国终身教育蓝皮书, 2006, (5) :32-34.

上一篇:单侧椎弓根下一篇: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