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体系范文

2024-05-25

传承体系范文(精选7篇)

传承体系 第1篇

中华读书报报道, 文化部部长蔡武近日透露, 2014年, 文化部将从3个层面着手, 努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3个层面的工作分别是加强文物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加强古籍保护。文化部明确, 在2014年开展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全面开展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认定、信息采集和登录。做好第7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四有”工作 (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 。评审第4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建设非遗保护利用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管理系统试点项目。深入挖掘节日内 涵, 开展文化遗产日等宣传展示活动。完善古籍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推进古籍普查。

中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第2篇

“决定”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决定”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决定”部署,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传承体系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强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115-03

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提出,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及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的国内外消费,在内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道德修养及人文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输送中华文明特质价值观,确立中国“文化大国”地位,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

一、“文化强国”战略对于传统文化的定位

当前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既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国际文化大国建设的主动诉求,同时也是受美、日、韩等国“文化立国”战略实施效果的启发。美国乘政治、经济、科技超级大国之势,大力发展电影、音像制品、出版等文化产业,通过承载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的全球消费,维护其文化霸权,确保其文化上的超级大国地位。日本“文化立国”战略是在日本经济于20世纪80年代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期,为解决经济至上主义而导致的生态危机、传统道德沦丧、文化生活贫乏等国内社会问题以及谋求成为国际政治大国而提出的。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出重新评估日本的传统文化,鼓吹日本文化的优越性,提升日本国民的民族文化自信。二是提出大力发展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品的国内消费,提升国内民众的道德文明程度。三是借助强大的文化产品输出,宣扬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文明圈,努力实现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1]。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与日本相似,经济上拯救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低迷的韩国经济,在国内增强了韩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在国际上宣扬了韩国的民族文化,韩国文化被视为有别于日本文化的又一东方文明代表。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球前三,但也面临经济模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民族道德文明下滑、民族文化自信丧失及国际文化大国地位难立等问题,“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可算是顺应天时。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随后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对“文化强国”战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目标与日、韩的“文化立国”战略极其相似。

日韩“文化立国”之文化,是指其民族特色文化。中国“文化强国”之文化,亦当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气质灵魂和血脉传承,是世界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要想象,也应该是当代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也能够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价值观资源。《决定》中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更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现代性转换及产业化运用,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言,必将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传承情况

古代中国,国家天地祭祀、科举考试、公学教学、私学传授、民间婚丧习俗及祭祖拜神仪式等等,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但是,随着清末科举考试的停止,民国初年学校读经科的废除,新文化运动以来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文革中从人物的摧残到孔庙、祠堂、典章等器物的破坏,传统文化不仅失去了体制内的传承,而且失去了社会存在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以来,鉴于传统文化缺失而导致的道德滑坡、审美缺乏、民族及民族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中国大陆社会自发兴起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运动,传统文化传承得以重续。

大学的文、史、哲等专业是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的主要领域。在方法论上,学者们从80年代之前的批判性研究、80年代的辩证性研究、90年代的同情性理解到21世纪的正面性弘扬,大学的传统文化研究与教学越来越具有传承的特征。全国各个层面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纷纷成立,全球性、全国性学术论坛层出不穷,天人关系、道器、理气、心性、中和、仁义、民本等传统文化范畴得到了深入研究并能做出现代意义的发挥。另外,各重点大学面向社会高端人群举办的各类国学培训班,教学内容包括儒学、道学、佛学、兵学、易学等,参加者基本是大型企业高管、政府高官等,他们本身较大的社会影响及立足于本职单位的传统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不但扩大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而且将传统文化贯穿到最底层社会成员,实现了以大学学术传承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大陆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儿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此活动先由台湾王财贵博士发起,后得益于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支持与推动,再由中国大陆的青少年基金会正式立项推动而蓬勃发展。少儿读经活动以“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为口号,以“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为方针,以“小朋友,跟我念”为方法,活动开展十年就有受益儿童近500万,影响成年人超过3000万。至于面向成人的传统文化活动,由佛教界高僧净空法师倡导并由其弟子蔡礼旭等人组织推动的以《弟子规》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论坛为代表。蔡礼旭等人于2003年10月在海南创办“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得益于净空法师在大陆佛教界的巨大影响及其庞大弟子群的主动宣传与推介,蔡礼旭团队前往全国各地举办教师、企业家、大学生、服刑罪犯等各个层面的传统文化论坛,开设《弟子规》研习班,并于2004年在安徽庐江汤池镇投入两亿多资金创办庐江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招收志愿者进行儒家圣贤的封闭式培训,立志打造可以影响全球的现代圣贤道场。由于各种原因,庐江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创办三年后解散,但由净空特色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分散全国各地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另外,清末民初王凤仪(1864-1937)及其弟子的儒化村舍运动,通过以道德教化为人治疗身心疾病的方式在民间弘扬传统文化,创办女子义学,组织对传统伦理有着共同认知的家庭通过自愿迁徙合聚于一村,道德共勉,经济共谋,生活互助,这些活动因中国大陆解放后政治情势大变而停顿。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王凤仪提倡的讲病化人、兴办义学、新农村建设等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重新兴起,影响日益扩大。

在政府层面,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开始对祭孔、祭祀黄帝等活动采取有限度支持的态度,如每年一度的山东曲阜祭孔大典都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省部级官员参与或主祭。随着各地政府对于旅游经济的重视,各地开始重视本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古文化建筑的恢复,如孔庙中的孔子铜像重新竖起,河北衡水、福建武夷山、浙江余姚等地立起了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的大型铜像,围绕这些文化雕像,各地的传统文化祭祀活动或传统文化学术活动随之兴起,虽不乏旅游经济的考量,但仍有传统文化传承的重大功效。

三、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

当代中国社会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必须实现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承方法论上的创造性转变。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文化强国”战略和传统文化传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当代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并不一定要江湖一统,而是应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出发看待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及其坚持者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利益,尊重不同传承者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方式,或主张辩证地继承,或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优秀而无一弊端,或执着《弟子规》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或坚持完全公益,或大张传统文化之目并收商业之利,各种文化理念、文化传承形式和传承者和而不同地置身于国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之中,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维持文化发展的动力,共同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在传承上更多提倡正面性弘扬,培养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升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在传承体系建立上,可以成立国家级的中国文化建设联谊会、中国文化战略研究院和中国文化建设基金会,借鉴日、韩、美等国实施“文化立国”战略的经验,最好由国务院直接牵头并领导,将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组委会、教育部语言委员会、社会上有着全国影响的传统文化推广组织纳入到联谊会理事单位中,将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著名的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民间著名传统文化学者、各传统文化推广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文化产业企业高管等纳入到文化战略研究院的专家队伍中。研究院以“文化强国”战略理念和传统文化传承为中心进行总体理念和总体实施方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联谊会通过定期的理事大会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各机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基金会则为研究工作和具体实施方案提供资金资助,研究院再通过联谊会调查研究各组织机构的实施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先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再组织联谊会理事成员研讨,促进学界、政界、民间等多领域的联系与合作,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共同促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文化战略研究院的工作,要有文化公益和文化产业的区分,文化公益活动只能由国家投入资金,文化产业研究前期可由国家投资,后期则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省、市、县三级政府可以参照国家级组织的架构和运作方式,与国家级组织保持业务上的指导和资源上的共享,吸纳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推广机构、文化产业企业、企业高管及专家学者等为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乡镇一级,可由文化站和政府教育科共同成立文化建设推动小组,在本乡镇幼儿园和小学中推广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为已有的传统文化学习群体提供场所和服务;挖掘本乡镇的传统文化人才,组织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村一级,基层政府可以挖掘农村的传统文化人才,向上级文化组织申请活动资金,利用少数保留下来的孔庙、祠堂等,建立村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因地制宜组织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当代社会,政教分离,但国家可以资助孔子学会、儒学会等民间组织主办祭孔大典,力求还原古代祭孔仪式之宏大庄严,借助现代传媒将影响扩大到全国。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象古琴、昆曲那样建立传承人制度,在有传统文化人才的地方选拔传承人,在缺乏人才的地方培养传承人,给传承人的文化传承活动给予资助。国家及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立,政界、学界、企业界、民间等领域传统文化活动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文化公益与文化产业的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彦辉.日本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的图谋[J].高等函授学报(哲社版),1996(3).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儒家文化传承体系构建中的政府作为 第4篇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直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境界,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 构建儒家文化传承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有所作为。

其一, 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儒家文化的吸引力。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又创新是增强儒家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契入点, 在传承中创新, 在挖掘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以河北省为例, 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据统计, 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30余项, 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文化空间等诸多领域。这些文化形式作为河北主流文化力量, 凸显了河北主题文化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儒家文化的发展也必然依托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形式, 以增强河北儒家文化吸引力。

其二,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增强儒家文化的凝聚力。儒家文化凝聚力的增强, 需要提升城市发展的科学管理水平。把城市管理的“关口前移”, 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即“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 打造城市细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文化可以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儒家文化的考量和渗透。城市的物质文化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等。这是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城市的制度文化对于整个城市文化的属性以及形态有着直接影响。城市的精神文化体现着城市文化更深一层的内核与结构。城市精神文化以城市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城市公民的能力习惯等为主要内容。政府对于城市发展的科学管理水平, 对于城市文化的构建及儒家文化凝聚力的增强有着重要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正是城市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主要方面。

其三, 推进文化品牌塑造, 增强儒家文化的影响力。优势产业集聚能量, 精品工程影响大众, 品牌文化创造效益。构建儒家文化传承体系, 必须同当代社会相结合, 同时代共命运, 打造现代儒家文化的品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把产业做大做强、把精品做多做好、把品牌做响做亮。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 围绕打造支柱产业, 鼓励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 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上市融资。实施重点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建设工程, 培育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在实施精品工程方面, 结合“走、转、改”, 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在实践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提炼主题, 创作生产更多具有中国气派、燕赵风韵的精品佳作。文化品牌核心是文化内涵, 是通过产品物质特性与品牌的价值文化统一而形成的境界。在消费者心目中, 他们所钟情的品牌作为一种商品文化的标志, 除了代表商品的质量、性能及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外, 更代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里不仅是实物性的消费, 更多的是蕴含着文化底蕴的消费, 既有显性消费也有隐性消费, 归结根本是文化品牌的消费。唯有将文化品牌精品化、大众化, 才能推动河北儒家文化的影响力。

其四, 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提升儒家文化的感召力。邓小平强调, “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 在艺术上精益求精, 力戒粗制滥造, 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 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不断增强文化感召力, 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的一贯要求, 也是对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商务部陈德铭在2013年两会期间, 就“发展国内外贸易和促进经济合作”的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外记者的采访。在谈到“入世”以及对外开放问题时, 陈德铭表示, 中国完全履行了“入世”承诺, 将会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所谓文化感召力, 就是文化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本质, 要具有吸引力、召唤力、感染力、凝聚力, 能够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团结人。它既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 也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价值认同和亲合度。河北省作为将文化战略列入发展重要目标的省份之一, 必然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使儒家文化走向世界, 以此提升产业文化的竞争力, 进而促进河北儒家文化的感召力。

其五, 大力提升市民素质, 增强儒家文化的亲和力。儒家文化是百姓的文化, 是日用的文化, 儒家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靠市民的广泛参与。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贡献是很大的。就具体措施而言, 可以积极开展文化“六进”工程, 加快推进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把特色文化建设延伸到学校、社区、企业。利用学校教育环境, 注重文化素质养成教育。让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充分体现在各学科课程中。注重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类知识的教授, 积极开辟校园“第二课堂”, 广泛开展无伴奏合唱、音乐美术鉴赏、书法训练等文化话动, 使学生在参与中陶冶情操, 培养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和文艺精品节目。引导企业建立、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 不断提升企业和产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读书月”、“图书漂流”等活动, 激发人们的读书学习热情, 在全社会大兴“多读书, 读好书、善读书”之风。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提高市民应有的各类学科知识水平及运用这些学科知识的能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不断开阔文化视野, 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将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市民普通生活之中, 由此增进与增强河北儒家文化的亲和力。

其六, 加强文化强省人才库建设, 增强儒家文化的支撑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造就一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人才, 把河北打造成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对城市管理干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训, 增强城市管理意识, 提升城市的理念;引进优秀人才, 将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心城市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城市管理第一线, 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注重队伍的思想道德和职业超收的教育, 努力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技术、新媒体等专业, 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新技术、新媒体产业等领域急需人才。把文化领域人才纳入省人才专题计划范围, 建立文化人才库, 设立文化人才专项资金。面向省内外重点培养引进社科理论和文学艺术名家大师、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鼓励文化单位以调动、岗位聘用、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兼职、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 引进或使用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出台民间文化人才职称评聘特殊政策, 发现、培养、扶持民间人才。允许文化人才通过技术、专利、品牌入股, 探索高层次文化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唯有将人才战略纳入整个社会发展体系,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建设, 文化强省的目标才能实现, 儒家文化的支撑力才有所保障。

摘要: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增强儒家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和支撑力等六个方面, 探讨在建设文化强省背景下儒家文化传承体系构建中政府的作为。

传承体系 第5篇

2015四川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背景链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指出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标准表述】 [意义]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要想在发展上生生不息,首先必须充分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失去了文化传统,意味着民族的发展失去了文化根基,失去了独立身份。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日益为各民族所重视,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可以说,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命题。

2015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备考指导

[原因分析]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成熟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着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而,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员的频繁流动,世界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乃至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使我们每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化的“世易俗移”,地方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第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消远,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人们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大多是植根于传统农业的,是农业社会和农耕文明的产儿。培育传统民俗文化“土壤”的退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民俗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是许多传统民俗节日被逐渐“淡化”与“矮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外来文化快速涌入带来的冲击

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农耕文明架构下的诸多文化都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快瓦解、涣散甚至泯灭。一些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往往来不及清查就被外来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比如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的遭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演绎的是同样的主题,遭受的却是不一样的待遇,一个火爆,一个冷清。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导致传统民俗节日主体组织机制难以形成,也成为了影响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庆活动运作模式单一带来的制约

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建立在一定经济和社会生活基础上的节日文化活动运作模式也应随之逐步改变。然而,我过节日活动运作模式和组织策划都不够完善,还一定程度存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在“为办节而办节”的问题,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不够,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些也影响了我国各类节日活动的持续性开展。

第四,经济利益驱使导致对文化遗产的漠视

发展经济的势头已经淹没了文化建设,在经济利益面前,众多古建筑和文化名人故居等等只不过是民间危房,而洋节盛行也与商业化的营销模式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关,一致洋节大行其道,而传统节日则遇冷。文化遗产的隐性价值和眼前利益相比,后者更符合相关人员的需求,为了经济利益,可以抛弃文化和道德。

[权威论述]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

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 [措施] 第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第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

第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第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传承体系 第6篇

一、民歌与民俗的关系

民歌即民间歌曲, 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为表达思想情感, 而集体创作、世代口头传唱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中华民族民歌历史悠久, 诗歌总集《诗经》与《楚辞》便记录着中华民族先秦时期的民歌雏形, 映射着先民们的生活。

民俗即民间风俗。《说文解字》曰:“俗, 习也”。《乐论》曰:“造始之较谓之风, 习而行之谓之俗。”可见民俗应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共享、沿袭的自我教化之风俗生活习惯。民俗大致分为: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民间观念、宗教及巫术, 游艺民俗等。

早在汉朝时官府就有采集民歌考察风俗的传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民歌记录、反映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记述着先民们的民俗事项。而民俗则是民歌得以传承的文化载体, 除民众自娱自乐的一些歌曲外, 多数民歌伴有民俗活动参与, 二者相互交融。下面以繁昌民歌为例对民歌与民俗文化的密切关联进行梳理作具体论证。

(一) 繁昌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歌咦歌, 歌咦歌, 三千七百八稻萝。大船装到池州府, 小船装到三汊河。隔壁大姐来拎水, 学了一肚子好山歌。家去床上睡一夜, 肚脐眼里都是歌。”刘西霖搜集的这首《肚脐眼里都是歌》的歌词中, 充分体现了民歌在繁昌人民生活中的广泛传播。山乡、圩区和洲地一年四季都可以听到优美的民歌。正是这方山川秀美, 圩洲交错, 河网密布的水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繁昌民歌, 题材涉及日常生活诸多方面。从其记录历史与承载文化的功用看, 每首民歌从不同侧面忠实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俗民情、节令变化及一些重要事件等。透视民歌, 可清晰了解繁昌先民们的生活、劳作及他们丰富的民俗文化。

1. 民歌中的劳动民俗文化

“水乡 (呐) 三月 (对) 插 (呐) (哎) 秧 (呐) 忙 (呐) , 一阵 (呐) 歌 (呐) 声 (对) 一 (哎) 趟 (呐) 秧 (哎) ……”这首《一阵秧歌一趟秧》真实描述了农事插秧时边劳动边歌唱的喜庆场景。《下田唱起耘田歌》:“手拿耘耙耘青稞, 下田唱起耘田歌, 一人唱歌百人和, 百人唱歌万人和”中不仅详细描述农事民俗耘田活动的细节, 更清楚记录了着劳动时人民歌唱的情形。《繁昌民歌选 (1) 》中《车水歌》之一、二、三、四、五首反映了农事车水民俗文化。《春米号子》之一、二、三则记录了农事春米时的欢乐场景——“春米要唱春米歌, 越唱心里越快活。唱的白米翻千转, 唱的心乐呵呵。”《打硪号子》之一、二、三、四和《打夯号子》之一、二是打硪、打夯劳动民俗文化的真实再现。《开渠》、《积肥》、《春运肥料秋运金》、《抗旱歌谣》、《趁着月光去栽秧》、《割早稻》、《肥堆随着歌声高》等歌曲都是农事民俗活动的完整再现。

2. 民歌中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

打更是繁昌旧时民俗的一种。《荻港镇志》杂志上郭珍仁搜集的《打更歌》:“打更打更, 火烛小心。家有草壁墙, 壁不挂煤油灯。孩子烘尿布, 妈妈要小心。烧锅做饭后, 灶门要扫清……”是繁昌人民旧时打更民俗文化的真实写照。

繁昌农村历来有放牛的习俗, 《繁昌民歌选 (1) 》中《牛歌》之一、二、之四——《放牛滩上的歌声》记述了放牛民俗中, 放牛娃猜谜语、游戏、对山歌等快乐的嬉戏画面。

3. 民歌中的岁时节日民俗文化

入选《安徽民谣选》第一集的《二十四节青》和赵仁先搜集的《二十四节气歌》准确记录了二十四节气的对应特征。

《打把剪刀送姐节》完整记录了每个岁时节日时人民的风俗习惯及从事的活动。

《安徽民间音乐》第一集的《划龙船》之一和《繁昌民间歌选 (1) 》中《划龙船》之二中都体现了端午节划龙船的民俗文化及此民俗活动的真实场景, 《祭社歌》反映先民们腊月二十三祭灶神、送灶神上西天的民俗文化。

4. 民歌中的人生礼仪民俗文化

《繁昌县民间歌谣选编》中《十月怀胎》详实记述孕妇从怀孕到临盆的过程, 产妇的痛苦、艰难的生产及孩子出生瞬间的画面, 孩子出生后公婆慌记时辰, “洗娘”给孩子洗身、包裹及家人喜庆心情的场景等。歌词生动刻画了孕妇“生产”民俗文化。

“童养媳”习俗是旧的封建婚姻制度的缩影。“……我在人家做儿媳 (呀) , 轻事 (哇) 少来重事多 (啊) 苦能苦坏我, 苦能苦坏我 (呀咳) ……”[3]反映了旧时婚姻制度中的“童养媳”风俗和童养媳的困苦生活。在旧社会贫穷人家, 忧虑儿子长大了娶不起媳妇, 便从小抱个女孩来家, 抚养长大留作儿媳妇。或因久婚无子, 便抱个女孩来作“压子”, 以后三年、五年生了个儿子便把她做为儿媳妇。《安徽歌谣选》第一集的《一索本当上高粱》和《瞌睡来了不由人》及《繁昌民歌选 (1) 》中的《十八岁大姐周岁郎》都反映了此封建民俗文化。

“一顶花轿四人抬, 抬到门口落下来。轿中有个神仙女, 还要新郎请出来。新郎来把轿门开……”此首由王天喜口述, 赵仁先搜集整理的《旧时婚礼喜歌》, 叙述了旧时整个婚礼仪式从上花轿到入洞房的完整过程。真实、原样再现了古人婚礼的场景。儿歌《家家门口嫁姑娘》中也有所详述。

5. 民歌中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

“ (领唱) 南无祐民 (喽) 祈祷, 弟子敬香 (喽) (齐唱) 阿弥陀佛……”。此民歌《香会祈祷歌》的内容, 体现了当地人民宗教信仰的民俗文化。

6. 民歌中的游艺民俗文化

民歌《打莲箫》记述了繁昌游艺民俗文化——“打莲箫”的场景。表演者手拿一根三尺长并装有铜钱的竹棍, 用两端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臂等部位, 可蹲、跑、滚着敲打, 也可几人互打, 节奏鲜明、悦耳动听, 边打边唱, 边讲边唱, 中间帮腔衬词, 唱词内容通俗易懂。节假日期间, 多随着其他表演队伍同行, 多姿多彩, 很受欢迎。

(二) 繁昌民俗文化中的民歌

繁昌民俗文化底蕴厚重, 目前, 已有繁昌民歌、九连麒麟灯会、群龙朝神山和中分村徐姓祭祖习俗共四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歌在多种民俗文化中渗透并与之交融共生, 在当地的多种民俗文化活动中都有所呈现。

1. 生产劳动民俗中的民歌

繁昌先民们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在农事活动, 如浸种、拔秧、插秧、糊仓、灌水、耘田、打稻、打社、庆丰收过程都伴有民歌的参与。插秧时唱“秧歌”, 一人唱众人和。给稻田灌水, 昔日多用龙骨车, 车水时唱“车水号子”, 一人唱, 众人和。抗旱时演唱“抗旱歌”, 抗旱或排涝时集中排灌, 常以“拼车比赛”, 点香计时, 鸣锣为号, 胜者获奖, 败者多出车。耘田时, 兴唱“耘田歌”, 解劳助兴, 有谚语说:“耘田不唱歌, 秧苗不发棵”。庆丰收后以族中族长或村中长老为首, 请道士设坛打蘸, 或请戏班子唱戏, 欢庆数日, 热闹非凡。

在舂米、夯土、打硪、挑土、抗土, 积肥等农事劳动民俗中都会唱一些诸如劳动号子形式的民歌。

2. 岁时节日民俗中的民歌

繁昌人民在历代的岁时节日, 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中元节、立秋、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腊月二十三祭灶节等民俗节日中都有相应的民俗活动。民歌也在这些节日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增添了喜乐氛围。如春节唱“门歌”, 又称“春歌”, 在春节期间走门串户所唱, 一般有固定曲调, 唱词大多凭演唱者的技巧, 触景生情, 见物唱物。“清明节”有些村庄举行迎神赛会。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有举行”赛龙船”活动的习俗, 繁昌过去盛行划龙船, 在举行划龙船比赛时, 每条船上的鼓手领唱, 桡手和唱, 歌声雄浑高昂, 场面非常壮观。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唱《祭灶歌》。

3. 人生礼仪民俗中的民歌

旧时, 男婚女嫁取决于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择婚须“门当户对”, 礼节繁琐, 如说亲、订婚、迎娶、出嫁、陪嫁、结婚、回门等。而女方在出嫁前三天, 要办待嫁酒, 请祖宗, 拜宗堂。临嫁要洗澡、更衣、坐床, 花轿临门母亲为女儿哭嫁, 也有请专门的人哭嫁, 哭的全是喜庆之词。女方上轿时脚不落地, 由兄弟伯叔背至轿门口。轿门口放筛子, 新娘从筛子上进轿, 待嫁新娘“站在轿钱前, 手持筷子一把, 抬手由肩上向后丢给弟弟, 谓之丢衣饭碗。此时嫁娘唱《十把筷子歌》。婚庆时表示庆贺时唱《道喜歌》类民间歌谣。

繁昌旧时丧葬制度采用木棺土葬, 丧葬礼俗繁多, 一般有送终、回床、进材、停丧、点主、出柩、安葬、复山、做七等。在此活动中都伴有音乐礼仪活动。

4. 生活喜事民俗中的民歌

民间凡搬迁、新屋落成、店铺开张、生日、寿辰、考取功名等, 都视为喜事, 在这些民俗中也会唱一些民歌, 如《道喜歌》, 以示庆贺。

5. 宗祠宗族民俗中的民歌

宗祠民俗属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范畴。由于千百年来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 宗族和血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形成了社会上一定的宗法组织, 各宗族均有宗祠的建立。宗祠除供祖先的木质神主外, 也是祭祀、演唱神戏及族人聚会议事的场所。宗谱修好后, 通常要请道士做法事, 仪式和法式大都伴有音乐与歌唱, 表达对祖先业绩的讴歌与崇敬。繁昌中分村徐姓祭祖习俗便一直延续至今。

6. 宗教信仰民俗中的民歌

民间宗教仪式中有一些歌唱祈祷的歌谣。“在建国前, 繁昌乡下民俗, 每年秋收后, 依自然聚居的同姓氏或异性氏的村民组织起来, 赤脚穿草鞋, 步行朝九华山烧香敬佛, 去九华前, 夫妻不同房, 前后七天不吃荤。”[4]敬香时唱如《香会祈祷歌》之类的民歌。

7. 游艺民俗中的民歌

民间的“叫卖”属游艺民俗形式的一种, 如谢荣卿整理的《梨膏糖叫卖歌》就是叫卖时所唱的一种民歌。

从以上对繁昌民歌与民俗文化相互关联的分析, 可看出二者关系的密切。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蕴育着丰富、多元的民俗。丰富的民俗文化中处处有民歌的参与, 而作为世代口传的民歌, 记录和传承着当地的风俗, 承接着历史与现代。通过民俗可了解当地的民歌, 透过民歌更能窥视到先民们的足迹、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活, 及历史变迁等。然目前这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的现状, 时刻惊醒着世人——祖先们世代相传的文化基业需要传承与弘扬。

二、民歌与民俗文化相互关联的田野个案调查

繁昌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体裁主要有:秧歌、山歌、号子、小调、门歌、儿歌和风俗礼仪类民歌等, 经过整理的约200余首, 其中一部分有词无曲。主要收集于2011年版《繁昌民歌选 (1) 》、1980年版《芜湖地区民歌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第一册、1990年版《繁昌县民间歌谣选集》, 1957年版《安徽民间音乐》第一集等书中。

繁昌县现址在夏商时属扬州, 周时亦属扬州, 武时属吴。“元王四年, 越灭吴, 地属越。显王三十五年, 越王无疆伐楚, 师败, 楚杀无疆, 乘胜尽取吴故地, 遂属楚”。[2]历史上多次中原文化大规模南迁, 使吴、越、楚、中原等多种文化在此融合, 加之山区、洲区, 圩区交错的地貌特征, 形成这里个性鲜明, 风格独特多元、古老地域文化, 蕴育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与民歌。

三、在民俗活动实践活动中“传承”民歌

(一) 现状

社会进步与时代变迁使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民歌赖依生存的土壤也随之发生改变。如在繁昌民歌的文化载体——民俗活动中, 一些过去常见的车水、打夯、耘田等农事项活和夏夜乘凉的习俗离人们生活渐远, 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一些老弱, 青壮年或在企业上班, 或在外地打工使民歌失去了其生存与传唱的基础。老辈民歌传承人即将或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而现代传媒手段使人们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呈多元化, 快节奏的现代人不再满足于唱民歌、闹花灯之类的文艺形式, 其思想意识的变化及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与无知使民歌传承人处于青黄不接状态。民歌有着记录历史、承接文化、净化民风及传承香火的作用和价值。面临目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的现状, 进行民歌及其传承体系的研究对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那么如何传承与弘扬呢?

(二) 构建民歌“活体”传承体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古有官府采集民歌考察风俗的传统, 今亦可通过开展民俗活动弘扬与传承民歌文化。历代通过典籍如《诗经》、《楚辞》、《汉乐府》等记录传承民歌的固态、“标本式”的传承方式, 仅是一种文字式的叙述。这当然是民歌传承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然当今时代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使民歌世代薪火相传, 更重要的是使民歌传唱于民众, 并鲜活呈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传承”, 传承有传递和承接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承接优秀文化方面, 另一方面是先传了才有承。如果为了研究而研究、停留于“标本式”“继承”, 民歌就失去了自身存在意义和发展动力, 终将有一天会成为“标本”躺在“典籍”。因此, 在全面搜集、整理民歌, 建立民歌声、像、文字资料库, 关注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的同时, 必须在政府行为下建立民歌“活体”传承体系, 构想如下:

1.传承与弘扬民歌需在民俗活动中开展。民俗活动是民歌传承的“物”的载体, 没有民俗文化活动, 民歌便缺少依托而几乎无法生存。为使民歌的传承不至论为“标本”, 保持民歌的原生特点, 必须广泛开展民俗活动, 积极维护民歌传唱场所, 与民俗活动实践同步进行。

2.培养当地优秀民歌传承人, 建立传承人体系。从民歌的口头传承特点看, “人”是民歌传承中的活的载体, 加强民间新老艺人间的链接关系非常重要。加大对老艺人生活方面的照顾与扶持力度, 使其有“传”的动力, 同时培养新艺人使其有“承”的自觉意识。在“传”、“承”的基础上求发展。

3.通过民俗活动凝聚当地民众, 并在全民参与范围内举办“民歌汇演”。从民歌的群体性与社会性特点看, 传唱民歌必须在全民范围内进行。

4.扩大民歌传唱途径, 建立民歌示范基地。使民歌传唱进入当地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声乐教材和声乐课堂。如繁昌县于2008年成立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民间音乐采风基地”与当地高校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民歌传唱的互动, 并开展了民歌展演活动。使民歌的传唱范围不断扩大。

5.以“申遗”为契机, 打造各地民歌品牌。以名人演唱与媒体效应宣传当地民歌, 启发当地人的参与激情。

民歌有着记录历史、承接文化、净化民风和传承香火的作用与价值。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 探索民歌的真正内涵离不开特定的民俗活动研究, 关注和借鉴民俗研究材料, 才会使其呈现立体、全方位的研究结果。而民歌活体传承需在其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中进行。因此, 构建民歌“活体传承体系”, 将开展民俗活动与传唱民歌链接起来发展, 才是民歌康健“传承”的真谛。

传承体系 第7篇

近年来,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为了摆脱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 强调一专多能以及音乐文化教育, 但是由于师资引进环节依然师承专业音乐学院, 使得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以及课程结构上都缺少自身的独特性, 这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处在一种被动追随的尴尬处境中。

由于世界化以及本土化的兴起, 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高校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资源有限的省属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教育, 应向何处去, 如何突显本土特色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办出特色, 都在努力探索开展本土特色课程体系的方案,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理论研究方面:2009年, 在杭州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同年,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江燕在核心期刊《中国音乐》上发表文章《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开设区域民间音乐课程之我见——以苏州地区高校为例》;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张映兰等发表《音乐教育本土化与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研究》等。以上理论研究, 立足于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内涵和本质, 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进行了探讨, 较全面地分析了区域民间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但是, 对于湖湘地区高校的本土特色课程研究较为薄弱。湖湘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值得当地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实现区域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教育的对接。

为更好地传承地方音乐文化, 使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有更大地生存空间, 同时进一步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特色, 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当地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相结合, 通过当地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 传承发扬本土音乐文化, 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

“立足于地方, 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之本。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 应以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地方本科院校要办成有区域特色的院校, 就要立足于本土, 加强增设结合地方人才需求的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充分发挥地方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 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 结合地方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地方本科院校自我生存的需要, 也是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本土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区域条件下的具体化, 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同时也是研制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本土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区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征。

2.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 将本土音乐文化纳入高校音乐教育, 不断优化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当地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 彰显了本土特色, 使之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3.本课题的研究为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 传承了本土音乐文化。

4.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纳入高校教育主渠道, 建立音乐学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共同搭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与院校音乐教育无缝对接的平台, 这对于推进我国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多元化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主要内容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 应以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侧重培养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研究与实践技能、熟知本地区区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的实用型专门人才。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为切入点, 研究“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民间传承”与“高校教育”的对接问题。在2011年,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就开设了《益阳地方音乐》课程, 拉开了本学院音乐教育本土民族化的序幕, 也较好地传承了本地传统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 学院还应进一步加强力度, 对课程体系进行系列改革。笔者认为, 应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认识地方课程在“三级课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2.课程的设置应结合地方资源优势, 突出鲜明的区域特色, 课程内容注重于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和学生现实需求与兴趣相结合。

益阳地域, 民风醇厚, 民俗独特, “厚土珍藏”着不尽的“人文遗韵”。“南洲歌谣”“兰溪山歌”“清塘山歌”“大栗港胡呐喊”等民间歌谣是人们赞美生活、表达爱情的盛会;“益阳弹词”“益阳渔鼓”“益路花鼓”“开湖傩戏”等戏曲舞蹈是南洞庭湖区劳动生活的反映。益阳当地的高腔山歌“胡呐喊”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音乐, 具有鲜明的演唱风格。发声需要强有力的底气支撑, 窄嗓, 声音逼至头腔共鸣。益阳弹词是具有乡土风味和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 流传两百多年, 造就了许多弹词艺人。这些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形式不仅可以作为理论课程的内容, 还可以作为声乐演唱的实践教学内容, 进一步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地花鼓是益阳的“特产”, 益阳地花鼓在全省地花鼓中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地花鼓的舞蹈动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它的动作特点主要体现在矮、扭、曲等方面。另外, 运用颤肩、笑眼、留情眼等达到眉目传情。在舞蹈实践教学中, 可以把这些传统的内容加入, 作为授课的环节。

通过对益阳当地民歌的采风、调研, 挖掘益阳民歌的艺术特征, 将益阳民歌融入“歌曲写作”课程教学, 将益阳特色的音调融入现代歌曲的创作, 体现传统风格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对湖湘传统音乐文化起到传承和传播的作用。同时, 在“歌曲写作”课程教学中, 让学生把握住了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体验, 优化“歌曲写作”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该课程和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 彰显了地方特色, 使之更好地适应益阳地方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3.坚持以科研为先导, 加强高校教育研究, 引导学生深入田野调研, 构建以实践为主导, 产、学、研一体的实施模式。

益阳安化黑茶闻名遐迩, 2007年, 安化黑茶迎来快速发展期;2010年, 湖南安化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 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2012年,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与益阳茶厂有限公司合作, 研究黑茶文化以及茶艺表演艺术, 结合益阳地方音乐特点和黑茶消费区域的民俗风情, 把黑茶文化内涵、制作技艺转化为舞蹈、器乐、声乐、小品等音乐形式, 参加湖南益阳茶厂对内对外接待访问团体演出和各类茶博会的演出, 打造和传播湖南黑茶企业文化。

4.地方课程应紧随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与时俱进, 不断地更新课程结构与内容。

5.课程的开发应紧随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 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四、结语

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 不仅传承本地音乐文化, 还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本土特色课程体系, 具有区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征, 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区域条件下的具体化, 既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也是研制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同时, 突显了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把地域音乐文化与地方本科院校音乐课程设置接轨, 为其他地方本科院校突出办学特色提供了可行性参考。并逐步形成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中心, 影响周围区域的音乐文化体系, 使之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服务。把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不仅当作当地城市高雅音乐文化传播和生长的基地, 同时也将成为当地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之阵营。

摘要:为更好地传承地方音乐文化, 使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有更大地生存空间, 同时进一步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特色, 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当地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相结合, 通过当地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改革, 传承发扬本土音乐文化, 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益阳,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江燕.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开设区域民间音乐课程之我见——以苏州地区高校为例[J].中国音乐, 2009 (4) .

[2]刘敏.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与民族音乐结合模式的探析[J].北方音乐, 2009 (1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传承体系】相关文章:

“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传承体系构建研究09-11

中华武术文化传承传承06-06

传承教学05-06

运用传承05-09

传承保护05-15

传承基地05-24

传承问题06-28

中医传承07-04

民俗传承07-06

民间传承07-10

上一篇:网络计划算法下一篇: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