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2024-06-2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精选10篇)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第1篇

目前,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数据看, 2001年到2008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 而毕业生人数却因扩招而迅速攀升, 相应的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也在年年增长。2009年4月份, 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目前山东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8%, 距离2009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定下的“力争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的工作目标相差甚远。虽然此调查结果并不能代表全国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但管中窥豹, 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1]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原因有很多, 诸如, 经济发展高度不平衡、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用人单位非理性的需求倾向, 等等。其中一个相对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 由于经济困难、心理素质差、学习成绩差、专业技能薄弱、语言表达能力差, 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外表相貌差等, 使得许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将在心理、身体、学业、经济、综合素质等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称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 除了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因素外, 性别、民族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受这些方面影响的毕业生单靠自身力量无法通过市场选择实现就业期望, 从而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迫切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援助, 帮扶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就业, 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所谓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 就是政府针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特点, 制定完善和实施政策援助、岗位援助、技能援助、补贴援助、创业援助、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等政策, 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的一项制度。

二、就业援助制度的现状

就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课题, 特别是针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 已成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的重要关键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2008年1月生效的《就业促进法》规定, 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 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 对就业困难群众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2]从而使建立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就业成为政府法定职责。2008年2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 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更多的就业援助。

但是, 目前政府就业援助制度尚不健全,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援助范围狭窄

一是援助对象主要是“4050”就业困难人员 (是指男50岁及以上、女40岁及以上, 有劳动能力的失业人员) 和零就业家庭人员, 有部分地区的援助对象虽包括大学生, 但只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二是援助区域范围主要是在城镇, 相关的援助政策没有向农村延伸。

2. 援助政策不完善

政府的就业援助政策内容不完善, 部分内容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难以起到推动作用。

3. 就业援助机制不健全

一是没有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二是各有关部门没能建立起协作机制, 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

三、关于建立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的建议

1. 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取向, 也是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

“以人为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 胡锦涛同志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 都十分明确地指出, 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 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在这里, 我们所说的“人”是一切由于心理、身体、学业、经济、性别、综合素质等方面处于弱势而造成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世界的“本原”, 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 不是“本原”的本, 是“根本”的本, 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 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我们关注的, 不能本末倒置, 更不能舍本逐末。

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一切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为根本, 就业援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利益和面临的困境, 尽力为他们提供完善、切实可行的援助, 使他们尽早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 以健全和完善就业援助体系为主体

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什么样的、什么程度的援助和保障, 是就业援助制度主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就业援助制度扶持力度和实效性的具体体现。

纵观各地对就业弱势群体采取的就业援助, 基本包括政策援助、岗位援助、技能援助、补贴援助、创业援助、法律援助和心理援助。结合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特点, 各项援助的具体措施为:

(1) 政策援助包括设立就业援助政策咨询专门窗口, 组织各种形式咨询活动, 将各项就业服务, 就业援助政策, 各级公共就业机构的联系方式, 以及就业见习的地址、工种需求等汇编成册并免费发放, 实行上门送政策服务, 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了解和熟悉各项就业政策, 鼓励引导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2) 岗位援助包括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毕业生, 开发利用适合就业困难毕业生特点的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等。

(3) 技能援助包括选择劳动力市场有需求, 且适合援助对象从事的实用技能, 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或其他方式确立技能培训项目, 使培训者结束培训后能够上岗就业;组织就业见习基地, 提供参加就业见习的机会;开展企业家带徒授业定向帮扶活动。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免费的, 而且要由非营利的公益机构来承担。

(4) 创业援助包括采用建立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形式, 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扶持、信息咨询、创业交流等“一条龙”服务[3];在规定限额内减免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在一定时间内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5) 补贴援助包括给予就业困难毕业生一定的见习补贴、培训补贴、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

(6) 法律援助。作为就业弱势群体, 其经济权利和利益有被忽视和侵害的倾向, 其政治社会地位呈现“边缘化”趋势。政府应制定促进公平就业的法律细则, 保障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生存权、就业权及社会保障权, 实现经济活动主体在竞争机会与规则上的公平;加大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实施法律援助的保障力度, 在就业困难大学生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 其利益保护的成本应当由政府承担, 应建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制度和法律援助基金制度;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基层工会、雇主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切实保障就业困难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最低工资保障、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及时排解他们在工资及工伤赔偿等问题上的劳资纠纷。[4]

(7) 心理援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极易形成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需要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专家讲座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纠正他们对自我、社会认识的偏差, 建立就业信心。

3. 以构建就业援助的良性运作机制为目标

有了完善的就业援助体系, 那么由谁实施, 怎样实施, 这就需要构建一套良性运作机制。

(1) 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选派具有相应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人员承担职业指导工作。二是要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传、帮、带等形式, 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要扩大职业指导师资队伍规模。随着就业困难人员人数的日益增加, 要实现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职业指导服务, 需要加大就业指导人员的投入。另外, 可以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系统培训, 指导他们考取职业指导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使他们成为职业指导人员, 从而通过此渠道解决一部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 建构就业援助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拓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例如, 给予接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企业以岗位补贴、社保补贴、降低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费率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毕业生;给予采集到各类适合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社会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和单位给予工作经费补贴等, 鼓励其采集更多岗位。二是将收益与就业援助和指导质量及就业效果挂钩, 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就业困难毕业生到农村、西部等不发达地区就业, 例如从事规模农业、高效农业, 激励他们为农村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3) 建立职责分明的多级社会参与机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援助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宣传、司法、劳动保障、财政、人事、农业、民政、税务、工商等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因此, 需要建立健全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就业援助工作领导机构,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 各负其责, 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和对援助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共同做好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金玲.70%的初次就业率, 能实现吗?[N].中国产经新闻报, 2009-5-18.

[2]本刊编辑部.四大举措实施就业援助[J].中国劳动保障, 2007, (12) .

[3]王朝明.社会弱势群体与就业援助制度[J].财经科学, 2002, (4) .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第2篇

大学生就业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地,从最高政府到各个学校都受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就业也是高度关注。

一、08年和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就业工作的周期是学校的学年周期,不是自然,教育部每年在9月1日要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08年情况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比07年增加了64万,不包括成人高校自学考试,也不包括网络教育,这些学生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学校,研究生是参加全国统考进入学校的。就业率是稳中有升,保持70%左右;08年的主要工作成效是:情况特殊,冰灾地震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突破;信息服务再上新台阶;对地震灾区和特殊困难群体实施了就业援助,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奥运前期确保了08年毕业生安全离校

1.毕业生规模连年扩大,就业人数稳步增加,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04年的毕业生规模是280万,08年是559万,09年是662万,随着毕业生就业规模的增加,就业人数在逐步增加,但是就业率基本稳定。

2.毕业生就业流向多元化

传统意义上的党政机关等的比例在下降,到08年占到1.1%。另外与此相对应的到中小民营企业在明显上升,必须拓宽大学毕业生到中小民营企业的就业渠道。

3.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上升,已连续5年实现就业率和就业人数双增长,近几年教育部提出的高职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改革的方向初见成效。

4.毕业生就业的观念发生很大转变

从04年到08年,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传统的就业不存在大学生灵活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对全社会的劳动者来说,灵活就业是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灵活就业也应成为一种就业方式,这种方式虽不应成为主流,但却是一种就业方式,如自由职业者,搞艺术的,搞设计的,当家教,当翻译,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养活自己,有的人说在飘,但也是一种就业形式,北科大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投资意向调查组07对10个省市54所高校5000多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这个调查对毕业生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作的选择,最多的46%选择从基层做起,逐步奋斗,10%——11%选择继续找工作,参加职业培训。

5.已经落实就业的,对工作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对全国2万名毕业生的调查,基本满意、比较满意的也较高,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12%。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与演变

今天的双向选择是怎样一步步演变 的,是从计划分配的基础演变的。

(一)指令性计划分配(1951——1984年)

1950年6月22日政务院发布《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公令?》,还没有强制性地对所有学生进行分配,从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里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初步形成了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

(二)指导性分配阶段(1985-1989年)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重大决策,决定中指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毕业生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填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不再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毕业生有一定的选择权,但是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

(三)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阶段(1989-1993年)

1989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成为当时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制度。

(四)自主择业阶段(1993-2002年)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确定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办?干部”的毕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自主择业的制度,这跟当时的办学体制有关系,98年以前的办学体制是教育部管36所院校,对于中央部门的学校对国防兵工口?人才有非常强烈的需要。如果自主择业,他们可能就不会选择到军工企业和艰苦行业工作。

(五)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指令性计划分配的作用有:

1.有利地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2.对边远地区输送了大批大学毕业生去学习 3.对人才的合理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4.大学生及时就业有利于社会安定,也有利于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存在的问题有:

1.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 2.影响了学生学习求知的积极性

3.影响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使高等学校缺乏竞争机制和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和活力 4.用人单位吸引和择优录用急需人才

(六)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制度(2002年以来)

02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届专科毕业生就业,02年确立了国务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管理体制,02年之前主管大学生就业的部门是国家发改委,之后是劳动人事部,86年后由国家教育部负责,02年后越发感到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作,于是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个省成立了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导的协调机构,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策框架体系。02年到08年以来,每年国务院和各部门都发布了一系列文件。02年发布的《新时期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一个关键的文件;03年的文件是针对扩招后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以及非典起草的文件;04年的文件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体制,提出以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05年中央下发鼓励毕业生面向自主就业的文件;06年提出了要建立学生就业?数据发布制度;07年文件提出要强调突出政府的职责,采取救济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措施;08年文件提出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和开展毕业生培训,这是整个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脉络。

政府的政策有国家包到不包,是不是国家不管了呢?还是把学生推向市场,政府就不管了呢?实际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02年更强调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到了07年突出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是把学生推向市场一推了之,政府对就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基本建立起了以高校为主,社会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的主渠道还是在高校,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校毕业生的三到位和就业信息跨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是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分配到位。高校就业人员的师生比教育部提出是1:500,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高校就业指导经费,要达到学费的1%现在正在建立信息网,改革开放30年,78年是16.63万,08年是559万,经济发展和体制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化。

三、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05年颁布了《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05年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对西部基层缺乏人才的矛盾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打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通道,经胡锦涛同志的批示,人事部、教育部、劳动部等对10个省市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和初稿,最后由总书记签发。

(二)《意见》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意见》的主要内容有: 1.充分认识到基层的意义

2.坚持市场导向的方向,完善就业市场,消除政策障碍 3.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培训、经费、编制等政策 4.采取项目组织的手段鼓励学生到基层 突出特点是:

1.主题更鲜明,是专门针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2.认识更深刻,提高到新世纪、新阶段的角度

3.机制更完善,是在市场导向的原则下的毕业生自主就业

4.措施更有力,提出了一些经费上的支持,考研加分,考公务员加分 5.更加人性化,考虑毕业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文件出台后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意见》的基本情况较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初见成效 1.毕业生踊跃报名

2.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3.进村进社区成为高校毕业生的新亮点 4.非公有制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2004-2008年中央、地方各类基层服务与就业项目招募毕业生人数统计,04年整个项目数只有18个,各基层服务项目数量08年有118个。

(四)存在的问题 1.许多基层单位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财政紧张,超编严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接受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空间有限,同时基层待遇低,保障机制不健全,某些基层单位用人机制和管理手段落后,影响了毕业生到基层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2.一些政策措施地方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国家有关部委加强协调,进一步作出明确和细化的规定。

3.目前的组织引导措施多为1到3年的短期服务项目,毕业生在基层服务期满后的去留和二次就业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应予重视妥善引导

4.教育力度的问题。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学生所学专业到基层用不上,所学非所用,学生的择业观念还存在偏差。

四、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一)部分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美国、俄罗斯的就业率较高,我们与印度离校时的就业率是25%;我国的就业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就业率统计由三个渠道来做。

1.政府机构:美国是劳动统计局,国家有教育统计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2.中介机构:如美国大学生和雇主协会;英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中心 3.高等学校自己在做统计

(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模式

国外是以劳工部门为主,教育部门结合。这是国外的管理体制。英国原来是教育部和就业部。95年改为教育就业部。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几经改革:

教育部与就业部合成一个部——教育就业部——教育技能部——分为儿童:学校

1.工作模式:政府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事务,并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政策调控和公共服务作用(如日本、德国等)2.以市场调节为主

3.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

(三)国外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措施 1.法律手段 德国有专门的劳动法院

2.行政手段 日本出台了全面就业实施计划,刺激就业岗位的产生

3.经济手段 美国的“为美国而娇”,实施到落后地区从教,由政府发给学费

(四)高等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的高校在就业中的作用超过了政府

1.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我国叫就业指导,国外更多强调的是生涯教育,在美国,在中学就业这方面的教育,从小就开始培养。报考大学时中国考生往往不清楚怎样报自愿,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在美国除中学外,大学有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国外转专业很容易,学生会到就业指导中心区咨询,一对一的进行指导,课程一般按照年级进行。

2.开展就业咨询和辅导,是预约式的、进行量表测试来帮助分析学生喜欢、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业。3.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每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都设有就业信息网。4.举办招聘活动和提供面试服务,美国大学举行招聘会,一年2到3次。5.就业统计和监测,统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率。

6.就业问题研究,有些问题是学校的,有些是区域性的,有些是政策性的,政府担负着研究的责任。(五)国外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 1.校园招聘 2.校企合作实习项目 3.亲朋好友推荐 4.媒体广告

5.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是个性化的服务,是对所有人的最基本的服务。

6.营利性服务机构,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工作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支付这笔费用,占的比例不高。

(六)国外应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基本情况

在美国,高校毕业生创业占15%到20%,但据了解,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并不多。哥伦比亚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仅占4%,世界各地鼓励大学生就业有优惠制度,如日本实行终身雇佣制.(七)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情况

欧美国家:高校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所以高校对社会需求非常敏感能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而我国的情况很难办,学校没有完全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八)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动向

1.政府教育部门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国,2008年成立了大学生毕业专向领导机构,美国纽约州成立大学生就业委员会,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2.先实习,后雇佣

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2008年有一个调查,90%的雇主愿意通过实习发现他们满意的员工。我国的情况很难,找一个实习单位很难,所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有8个不利因素: 1.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重大冲击 国际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1月28日发表的全球就业机制报告指出09年的失业人口和07年相比要增加180万至30万,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失业人口可能增加1000万。

美国2008年失业人口达到260万人,创二战以来最高水平,预计2009年底美国的失业率将达到8.7%.我国的目标是控制在4.6%。

2008年10月以来,世界多家企业纷纷宣布裁员。国内方面:

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解决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8%名为十年开最低增幅。

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出现金融困难,部分企业停产关闭,规模裁员和职工待岗接业现象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的压力逐步加大。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相当充足的大国,与西方大学生不一样,白领当不成还可以当蓝领,但中国的大学生不具有比较优势。

去年10月以后,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三个变化值得注意:

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幅下降,前9个月平均是90%,到十月份是8%。

二是企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下滑,三季度后用工需求下降了5.5%,今后可能还要增多。三是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严重。高校毕业生受影响较大

(1)地域,涉及东、中、西部地区

(2)行业:金融、证券、外贸、房地产等行业(3)学历层次,特别是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影响较大

(4)用人单位类型:中小民营企业冲击大,但是从08年的就业数据看,中小民营企业能吸纳大学毕业生的30%。

从学校的情况来看,校园招聘会,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在减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取消校园招聘会;

2.取消录用已签定的协议的应届毕业生 3.推迟已录用的2008级毕业生的入职时间 4.提高学历要求 5.降低薪水

2.受金融危机影响,高校学生普遍感受到就业形势的幅面压力,在压力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也出现在非毕业生身上。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因素增加,高学历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下降,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率下降。就业忧虑极易转变为就业焦虑。

就业敏感性强的活动、区域、人群等易生事端,一些大型招聘活动有形无实。一是金融的招聘单位减少,二是西部地区,民族院校的学生就业比东部更困难。

3.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

4.高校毕业生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比重持续增加,从04年到07年一直是900万,08年新增就业岗位是1000万,到09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900万,而大学生就占了611万。

5.结构性的矛盾依然突出,就业流向分析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就占了一半。6.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供给解构与社会人才需求解构不相匹配。一级学科:工学就业最高,法学最低(每个学校几乎都有法学专业。)

二级学科:排在前面的是工学,排在后30位的比较复杂,有临床医学、中医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7.大学生的能力问题 有过实习经历的都要高于没有实习经历的,实际上学校也需要反思,大学生自己最欠缺的是实践经验,其次是社会关系。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现有的就业指导课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分析就业信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政策宣讲和咨询,个性化就业辅导。

8.自主创业的人数还在低位徘徊,不到毕业生人数的1%,英国是1.2%。前面谈到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现在谈论如何应对。

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12月14日胡锦涛考察了辽宁考察人才市场,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全方位的促进就业。温家宝也就这一问题提出把高校大学的就业问题,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1月7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个会议在历史是第二次。19日国务办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

《通知》提出七方面政策举措,1.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基层就业单位的范围要有所扩大;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国务院从02年提出高校毕业生落户要取消落户限制;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4.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个体经营免收事业性收费,小额贷款达到5万; 5.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6.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实践;

7.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困难家庭学生、录用公务员,)。

国务院将教育部和人力资源部的职能进行调整。现在由人力资源部牵头,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拟定毕业生就业政策,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教育部负责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加强和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立足教育部门的职责,把战略重点和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创造更加注重教育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上来。一手抓教育培养,一手抓就业指导。

(三)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七项重要举措 1.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逐一作出决定?

2.全面系统地对2009年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和推动。3.广泛征集信息 4.挖掘政策潜力

5.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6.强化离校前的实习、实践 7.对于教育领导确保安全、稳定 8.教育引导

(四)应对当前就业形势、教育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五项主要政策 1.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适当扩大工学方面的研究生

2.专业学位允许应届学生报考,正在出台组织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

3.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待岗计划,3直5年制定农村教师岗位新的机制,将来农村教师岗位出现空缺的时候,要优先录用待岗计划服务期满的大学毕业生。

4.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入伍,投身国防建设,每年的11月12日是入伍时期,采取预征的办法,学生离校前征兵部门进入学校进行预征,预征完后,学生先回家庭所在地,到11月份从家庭所在地入伍。

政法院校进行招生体制改革,高职学历的学生免试进入成人本科或者通过一定考核进入普通本科。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探索 第3篇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 待就业人数大于岗位需求

从2002年开始, 大规模扩招带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 意味着全国新增了大量等待就业的大学生, 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提供相应数量的新增岗位, 因此, 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 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 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 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定来说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

1.2 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学科专业来看, 社会对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而对哲学、社会学、农学等冷门专业的需求相对较少。从学历层次上看, 对研究生的需求较大, 本科生基本持平, 专科生的需求量则较小。

从地域上看, 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 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 但由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影响, 毕业生即使想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也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 渠道不畅, 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同时,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也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关系。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 从而相应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 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很大, 这就要求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1.3 就业观念滞后

当前, 随着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 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 身份改变了, 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很多家长认为, 大学毕业生干具体工作就不算体面就业, 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 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 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 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另外, 很多大学生对人才市场用人标准和自身条件都不是很清楚, 在择业观念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 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 导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

2.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各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所以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 改善和解决就业问题是刻不容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 跨过就业这道坎, 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全体毕业生的共同努力, 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多管齐下。

2.1 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可以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运用政策导向及宏观手段, 保证毕业生资源在总体上的平衡和布局上的协调, 使政府就业管理部门成为宏观调控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手”, 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 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大力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的改革, 切实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套性;要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 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杠杆”, 使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要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和项目指导, 激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才智;要通过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热情、周到、高效的就业服务和帮助。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倾斜,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形成就业、立业、创业多种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面, 以化解就业难的矛盾。

2.2 高校的自我调整

从高校来说, 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更好地解决各高校所面临的就业难题。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要有宏观长远的认识, 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坚持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 逐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化。除此之外, 各高校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 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 要健全就业工作体系, 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2.3 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

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更新就业观念, 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 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 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 切忌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放, 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 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

摘要:本文分析了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然后从政府、高校和毕业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娄成武, 史万兵.教育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高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一、引言

大规模扩招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院校招生的常态,带来的是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姑且不论,难免出现就业困境。这是几年来我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家庭的生活幸福,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高等教育“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建设水平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宗旨,建设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常设市场是主要目标,主要包括公益市场、校园市场、社会市场和网络市场。都是在不同平台的基础上,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就业推荐等就业综合服务。在这个市场上,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国营单位、外资及民营企业等用人单位是需求方,他们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择优选择所需人员。高等院校中准备走向社会谋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建设的供应方,他们根据自己的择业意向、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等条件选择工作单位。供求双方的选择结果由供求规律决定。

当前为了更全面的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渐渐从简单的校园市场向公益市场、社会市场和网络市场等复合市场转换,但却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观念仍与现实有差距

总的来看,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一些高校毕业生仍有这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结构上的差异。

(二)就业市场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在社会新增岗位难以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的同时,就业市场中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就业取向因学科专业、地域地区、单位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取向,与此同时,就业门路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缩窄。

(三)创业教育开展不成熟

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大力提倡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种种优惠条件,但由于创业教育课程培训跟不上,大部分的毕业生缺乏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参与的热情仍不高。就是有创业开展的,也主要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因此,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有效途径。

(四)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背景单一、实践能力弱的缺陷,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

三、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体验,只有亲身经历后方能确定自己的目标职业。让用人单位了解学校、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拓宽就业门路,而高校毕业生实习是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的最佳途径。因此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拓宽。

(二)优化就业指导

大多数高校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眼光不长远。应重点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还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方面的课程,聘请相关单位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有关就业指导专家,讲授企业的用人要求、求职策略、行业发展前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便于主动拓宽就业门路。

(三)强化创业教育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再按照过去的思路培养人才,以所谓“适应性”来抢占现成的就业岗位,路就会越来越窄。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是十分必要的。

(四)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坏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培养的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于其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呈现出相对过剩的现象,根源于计划经济下的教育体制与市场化的就业机制之间的不协调。高校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就业市场的发展,及时革新办学理念,科学设置办学层次,合理安排招生,优化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教学体系,实施课程改革,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质量,促进其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提高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拓宽其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1] 李勇、胡春华、胥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15)

[2] 马宏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研究[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02)

[3] 彭时代,用整合的视野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J]. 大学教育科学. 2005(04)

[4] 张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几点做法[J]. 文教资料. 2011(19)

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的研究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问题,援助体系

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 毕业生的数量又有新的增加。当前,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责任, 建立就业援助相关的制度, 建立健全就业援助的运行机制, 已然成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援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就业援助”这一概念的提出, 最早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 特别是对“4050”这部分下岗职工而提出的。而今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大学生在求职中经验不足、社会资源缺乏等因素, 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已然成为影响毕业生、家庭、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故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就业援助的范围内, 建立就业援助制度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对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着积极的作用。2008年1月起开始施行的《就业促进法》中提出, 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 通过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 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二、高校就业援助制度的现状

1. 就业援助对象较为狭隘

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对象应是存在就业困难的大学生, 而当前就业援助的对象主要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者残疾学生为主, 对他们提供相关的就业援助。对其他就业困难大学生还没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例如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受到歧视的女性毕业生、专业较为冷门的毕业生等, 对他们的就业援助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2. 援助形式较为单一

当前, 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援助多以经济援助和政策援助为主, 给予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补助、就业技能培训、设立公益性岗位、将未就业大学生纳入失业体系等, 这种援助形式较为单一, 服务面较窄, 没有照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特点。

3. 高校就业指导缺少个性

目前, 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多为“说教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缺乏个性,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缺乏个性化的指导和分析。针对创业方面的教育也正处于探索阶段, 高校创业课指导教师不够专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机制尚未建成。

4.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欠缺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 更喜欢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 这就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求职过程中, 我们发现大学生综合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 已经成为求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三、高校就业援助制度的建立健全

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援助制度是就业援助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也是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基础平台。

1. 建立就业援助的相关部门

高校要在相关部门设立就业援助的专门机构, 并配备熟悉就业方面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队伍从事高校就业援助的相关工作。作为专职从事就业援助工作的一线教师应该具备就业心理咨询、劳动法律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市场分析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能力,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最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提升学生整体的就业竞争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各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从基础抓起,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办学水平, 形成科学育人、全面育人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通过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模式创新等方式, 围绕各校的办学特点, 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 将就业工作重心前移。

3.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时期是人生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 高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给予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上教师的讲授, 了解和体验社会中的职业, 积累社会经验。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对特殊群体要重点帮扶

高校就业援助制度是面向所有毕业生的工作, 也要突出重点,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等就业困难毕业生, 学校要设专人, 进行重点帮扶, 找帮扶对象谈心, 了解其就业进展情况, 并及时进行跟踪回访,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就业心理咨询、就业技能培训以及求职补助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对重点帮扶对象要建立相关的信息档案, 定期跟踪, 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直至其顺利就业。

5. 建立就业心理服务咨询

对高校已经设立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已有新生以及在校生进行心理疏导和个别辅导档案, 在这些学生即将就业时, 他们也是就业心理问题多发易发的人群,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应特别关注。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往往比在校学习期间要多, 在这个时候他们容易产生焦虑、急躁、不安等心理反应, 这就表明在求职阶段毕业生特别需要心理援助, 在毕业年级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使毕业生产生的心理困惑能够及时的解压疏导, 能够使毕业生建立自信心, 更客观的评价自己, 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四、高校就业援助制度建立的建议

1. 就业援助制度的建立要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高校建立就业援助制度也要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援助制度, 各项就业援助工作应围绕学生这一根本展开。高校就业援助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要制定相关政策, 充分考虑他们的就业特点, 面临的问题, 尽全力提供有效、可行的援助, 使毕业生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2. 以建立就业援助的良性运转为目标

从低年级即开始进行的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帮助学生尽早确立和了解职业的意义, 随着第二课堂即社会实践课的深入, 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社会。在此过程中, 开展的就业心理辅导, 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临近毕业的实战中, 就业援助相关方面的援助和保障也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帮助。援助制度通过这样良性运转缓解了当前就业的紧张局面。

3. 政府应建立就业援助的激励机制

对解决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的企业, 政府应适当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福利待遇、降低保险费用等优惠的政策, 扶持相关企业, 以鼓励他们解决就业难题。对到农村、西部欠发达地区做贡献的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与对策 第6篇

一、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市场导向, 政府调控, 学校推荐,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其中, 政府宏观调控在当前形势下尤为必要和迫切。政府调控的内容应包括:将促进毕业生就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导向机制;提高对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实现上述目标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1. 科学规划与实施。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为高校招生提供科学依据,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准确信息, 使不同类型的毕业生通过规划引导就业流向。规划的制定要以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 对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 对人才的布局、结构、层次做出科学规划, 对就业率、失业率、高校毕业生在新增岗位中的比例进行科学判断, 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措施。同时强化规划的实施与考核, 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和规划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康发展。

2. 注重教育和宣传。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其他渠道的作用, 积极宣传党和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总结宣传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 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典型, 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典型, 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教育高校毕业生立志自主创业成才, 把自身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在奉献与锻炼中实现就业与人生价值。

3. 加强监督与管理。

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管, 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资格、竞争方式、中介行为、运行秩序和争议仲裁制度等, 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消除就业市场交易中存在的虚假招聘、就业歧视、恶性竞争等现象, 降低人才交易成本, 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理顺管理体制, 完善就业机制

1. 理顺体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有政府的坚强领导、强力推进、综合协调才能做好。各级应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 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合力。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任务, 界定权限分工, 细化工作任务, 明确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 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通报工作落实和职责履行情况。

2. 完善机制。

健全完善的运行与保障机制, 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 确定一定比例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且每年根据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规模适当增加。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以政府财政、失业基金中的再就业经费、社会筹集经费为资金来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基金, 用于支持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二是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 消除地域和行业分割与封闭。界定市场主体间的基本职能与职责, 使用人单位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确保其真正享有用人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让竞争择优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实现培养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加快建设和完善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机制。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做出规定, 促进高校毕业生多种形式就业。落实毕业生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 将未就业毕业生纳入社保体系, 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实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程, 把困难家庭毕业生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体系, 进行重点帮扶。

三、强化政策引导, 促进多元就业

1.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 (街道) 和农村 (社区) 基层工作, 增强吸收接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实行倾斜政策, 对到艰苦边远地区、贫困落后地区基层就业的大学生, 政府财政全额负担其工资福利与社会保险待遇, 并给予其相应的补贴。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毕业生, 在国家及各级统一组织的考录活动中, 实行优先录用、加分照顾或定向招录等优惠政策。

2.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制企业工作。

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要充分挖掘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潜力。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 畅通高校毕业生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渠道, 重点在社会保险、户籍管理、权益保障、人事代理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落实责任单位, 提供优质服务, 为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同时政府对接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非公有制企业, 在财政扶持、科技投入、社会保障、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倾斜、优惠政策。

3. 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 从注重解决岗位困难转变到注重解决创业环境困难。着眼于毕业生创业技能的提高和劳动准入制度的建立, 明确界定创业产权和创业利益保护, 简化企业审批制度, 强化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公共服务职能, 优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环境。实施“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 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体系, 进一步梳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 通过健全创业培训体系, 搭建创业孵化平台, 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 使创业高校毕业生更便利地享受小额贷款、税费减免、项目推荐、创业培训、跟踪扶持等优惠措施, 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四、搞好就业服务与指导

各级政府所属的人力资源市场, 要着力强化服务职能,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1. 就业推介服务。

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企事业单位毕业生需求情况, 与用人单位建立供求信息联动机制。根据用人单位性质、特点及经营情况定期到相关单位推介对口高校毕业生, 服务上门。根据用人单位需求, 定期组团到各类高校招聘毕业生。采取与上级部门、高校联办或自办的方式,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各具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 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交流平台。组织类型多样的高校毕业生网上专场招聘活动, 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有形无形相结合, 为毕业生就业求职创造更便捷的条件。

2. 人事代理服务。

适应当前用人单位需求多样化、用工形式多样化、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拓展服务领域, 增强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质量, 提供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对单位的人事代理要重点面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私营业主等用工形式灵活的单位, 使用人单位从繁杂的人事管理中解脱出来。人事代理服务项目要涵盖档案管理、关系接转、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工资调整、职称晋升、培训考试、职业测评、人事诊断、人才派遣等人事管理的各个领域, 为人才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3. 就业信息服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7篇

建国以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纵向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中, 就业制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

1.1 指令性计划分配阶段1950年, 政务院在《为有计划的合理

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署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中规定, 从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区抽调部分毕业生支援重点工业区东北区的建设, 另从华北区抽调部分毕业生充实中央党政机关。这种做法是计划分配的开始。1951年, 政务院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的制度原则。直到“文革”开始前, 负责和参与这项工作的先后有政务院、教育部、内务部。这个时期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干部。国际下达计划层层分解, 到具体的学校和用人单位, 学校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原则将学生一一对号入座分配学生。用人单位和学生事先不见面, 有人戏称这种就业制度为“包办婚姻”。

1.2 向双向选择过渡阶段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5年, 是由指令性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过渡阶段。

国家开始实行对毕业生的分配确定在国家统一计划下, 同时关注学校主管部门、学校所在地利益, 实行教育部所属高校面向全国分配, 并有一定的地方留成。

1983年国务院决定实行学校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的就业办法, 即“供需见面”, 培养、分配和使用更好的结合起来。这种供需见面、政策公开的做法, 打破了多年就业政策、计划的神秘性, 使毕业生不再感觉被蒙在鼓里, 解决了用人单位“隔山牛”的弊端, 从实质上已经接近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 为下一步的“自主择业”奠了基础。

1.3 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落实阶段1986年, 《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 同时规定了高校学生应当按国家规定交纳学费, 为高等教育招生实行“并轨”改革奠定了基础。

1989年“中改革方案”确立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 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 在定范围 (地区范围、行业范围) 内毕业生自主择业, 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1992年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毕业生就业环节开始引入市场机制, 国家主管部门出了搞好宏观调控, 加强政策引导, 培养就业市场, 扩大双向选择, 建立和完善服体系等就业新思路。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 “随着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制度的改革, 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业生, 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 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 通过人才劳务市场, 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纲要》的颁布成为高校就业制度改革正式跨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阶段的重要标志。

1.4“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阶段1995年, 国家教委在《关于

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的意见》中, 要求各普通高校对“并轨”后所招学生, 毕业时原则上在本系统、本业范围内自主择业, 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到大多数毕业生自由择业, 并在2000基本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1998年, 首批招生“并轨”改革的学生毕业, 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 通过供需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毕业生选择落实用人单位的渠道更加广阔, 流向单位性质也呈现更加丰富的多元化。尤其是随着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 更多的毕业生开始选择到这些单位就业。

为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2002年3月, 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 提出了认清形势, 深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加快调整人才结构, 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等重要指导思想。《意见》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到来。

2 各历史阶段的就业制度对就业难的影响

纵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展历史,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纳入市场轨道,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制度的“统包统分”体现了它的历史特征,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首先, 这种制度在建国初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 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地区、重点建设项目的人才需求, 发展了当时经济。十年动乱后, 高等教育人才在国家干预分配下充实到国家重点建设行业和老少边穷地区, 有重点地保证了一定范围内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其次, “大学生包分配”这种体制是与计划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有着它深刻的社会心理支持, “学好本领, 报效祖国”,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这些思想指引和鼓励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安心学业, 服从分配。但是, 计划体制下的分配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也暴露出与经济运行机制矛盾的弊端。首先, “包办婚姻”使得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需双方的意志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政府完全的干预使得单位和毕业生“用非所长”“学非所用”的知识浪费, 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束缚了人才正常流动, 选人不当和用人不当形成恶性循环。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人单位用人积极性, 也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应该承认, 现阶段在某些家长思想中仍存在的“上了大学, 就是公家的人”, “干部身份”等思想仍是这一时期的影响。另外, 这种分配制度更加制约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 由于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完全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来负责调配, 高校培养人才无须过多担心社会需求, 政府行政计划的主导地位体现招生、下达统一教学大纲, 学生由国家统包学习费用, 毕业生统一分配上, 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比滞后, 甚至脱节。

2.2 就业制度改革经过十几年的时间, 到现在仍有部分计划体制的残留。

例如, 高校现在仍要按时编报每一届毕业生就业计划, 国家审核后向各地方、高校、单位下达计划, 并严格执行。人事、公安等部门要根据计划情况落实毕业生的户口、档案、人事关系:自1999年开始, 教育部为考评所属院校就业情况, 制定了规定时间将“一次就业率”统计排名并向社会公布。“一次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学校就业情况甚至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签发报到证制度、各地方人事主管部门对毕业生人事编制的审批制度 (例如毕业生进入京津沪深圳的就业审批) 、多部门包括部委、省、市各级教育、人事、公安、劳动保障等对毕业生就业的共同归口管理制度都仍然存在, 而且, 根据不同的职责范围, 又制定了一系列不同的管理规章制度。历史形成的制度延续下来, 尽管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改革, 但是政出多门, 协调不够一致、步伐不够统一的现象仍然存在。

2.3 供求杠杆开始受到高等学校的更多重视, 在教学、培养等环节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后, 更多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 有了更加完善的用人机制。人才主管部门、高校主管部门、国家其他职能部门开始重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环节的配合, 一定程度上, 就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葛振国.大学生择业观变化探析:山西青年管理学报.2000.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及对策 第8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问题复杂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 比2009年的611万人多19万人,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1. 供求矛盾尖锐。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一增一减, 两个不畅通, 两个不适应”, 导致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大。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高校毕业生数量将会继续增加。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 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611万人, 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 由于有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 历年累积, 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 高校毕业生需求数量减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 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学生压力大, 家长压力大, 政府压力也很大。

2. 就业渠道不畅。

一方面, 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渠道不畅通。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 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 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 制度不健全, 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 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另一方面, 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 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 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

3. 就业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 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另一方面,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用人需求、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也不完全匹配。

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 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进一步落实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 拓宽就业渠道, 深化就业服务,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能作用,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 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规模, 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系统的配套服务。

1.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岗位上去, 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直接体现了“教育是国计, 也是民生”这一重要思想。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带着满腔热情, 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3.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 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状况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需求, 也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强化措施, 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 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会。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举办行业性、专业性、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 有条件的可组织本地用人单位到外地招聘高校毕业生, 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

2. 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招聘大会。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属网站要积极开展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的网络招聘大会。收集整理各类企事业单位针对高校毕业生, 特别是离校未就业和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未就业人员的需求信息, 以网络招聘会形式统一发布。充分利用网络服务资源, 丰富服务手段, 在实现各级人才中心网站相互链接的基础上, 使各地高校毕业生都能通过网络服务了解国家政策, 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全省的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

3. 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活动, 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在所属网站上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专栏”, 发布国家和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就业政策措施;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咨询活动, 对高校毕业生普遍关心的政策性问题, 进行答疑解惑;印发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宣传资料, 集中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法规, 组织企业HR经理进校园、人才市场就业指导讲座等, 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提升就业能力;要结合实际, 把生活困难家庭毕业生、“三支一扶”期满未就业和其他面向基层服务项目期满未就业大学生确定为重点服务对象, 提供重点就业帮扶和援助。

4. 拓宽渠道、完善制度,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 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 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 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 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 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鼓励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 聘用期满, 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 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5. 完善“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库”, 强化就业信息服务。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要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统计工作, 建立“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库”, 以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 立足于服务就业工作, 认真做好专项、定期和年度统计报表工作。加强部门联系, 协调各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努力提高统计调查与分析研究水平。设立专门的登记窗口, 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台账管理工作, 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与就业服务工作, 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职业培训, 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

6. 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是新的就业模式。要积极宣传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 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 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 自筹资金不足的, 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 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 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 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 搭建高校毕业生创业平台, 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各类创业比赛活动, 遴选优秀创业项目予以资金、政策支持。

7. 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活动。

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要积极宣传就业见习政策, 组织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就业见习, 通过网络和现场两种方式提供供需双方对接平台, 并提供相关服务, 通过见习制度, 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实践经验, 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8.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各级人社部门要以校园讲座和人才市场就业指导等形式, 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第一要正确认识就业市场状况。第二, 要正确看待就业、正确看待职业。第三, 有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各类中介机构, 包括高校, 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据统计, 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党政机关大概占1%;事业单位大概占10% (其中:3/4是到教育和医疗单位, 近60%是到县及县以下) ;到国有企业的比例大概是7%;再除去约10%继续读研究生和出国的, 其余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到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是就业, 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工作也是就业, 要看到企业、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就业前景广阔, 而且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就业是大学生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广泛领域和主要方向, 对于毕业生自身能力的提升、阅历的增长, 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论述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大学生人数为118万,2004年达到了280万,2005年达到340余万,2006年突破400万,2007年近500万。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这些数字显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成为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突出问题,并且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是一个急切和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应遵循原则

1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健全就业工作管理模式。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原则,健全领导机制;要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健全工作机制;要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配套,健全政策机制。

2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原则,创新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按照科学化、专业化要求构建就业指导体系;按照全面化、个性化要求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按照信息化、规范化要求开展就业日常管理工作。

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专业与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加强就业市场调研,建立高校就业市场反馈机制。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应对措施

1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要把握毕业生就业的导向,而且还要担负制定就业政策、组织就业市场和改善就业环境的重要责任。政府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者,也是就业政策的主导者和就业环境的营造者。政府在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就业制度安排、就业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功能发挥如何,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首先,政府要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有序增长。其次,政府要加速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第三,政府要协调好社会,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政府应把握好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比例关系。

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边远地区就业的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为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地区就业提供优惠政策,如党政领导干部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或者对到边远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相应的补助等,在政策上体现政府的关心和爱护。

政府应该把毕业生就业率列为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即纳入每五年一次的高校评估中,以切实提高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高校还应该每年分两次定期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就业率,即:每年七月初派遣完毕公布初次就业率,次年五月底分校分专业公布就业率。为全面打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障碍,政府可以规定: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其派遣回生源所在地或各级人才服务中心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可以根据本人要求暂不派遣。毕业两年后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学校配合公安和档案管理部门将其在校户口及档案迁回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过去一直严加限制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可以实行灵活政策,保证各地区对师范类毕业生需求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限制条件,允许其到别的地区或改行就业。

2高校的主要载体作用

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是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理念。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合格与否,任务完成与否主要还是看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即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大学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率直接推动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确定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特别关注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率,认真分析从就业状况和就业率所反射出来的社会对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素质拓展等的不同要求,及时地进行改革調整。学校要把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率做为办学的导向仪,做为教育教学改革试金石。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高质量和社会需求两者不可或缺。从学校完成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的结点是学生就业而不是学生毕业。除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长期从事就业工作外,高等学校要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为就业学生提供丰富、快捷、详尽、方便的就业信息服务。学生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拓展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也是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须具备的条件。

3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原则已基本形成,并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从就业过程和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角度看,当前供需双方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还需要加速转变,用人单位的择人选才标准和毕业生求职择业期望还需要进一步磨合。第一,社会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优化用人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成为市场行为。第二,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市场的需求,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切实转变就业观念。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政府、学校、企业和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与时俱进。我们要紧紧抓住政府功能的发挥、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高校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的调整等重要问题,不仅要关注就业岗位的增长和就业环境的改善,而且要关注就业空间的拓展和用人环境的优化,还要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只要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高校重点落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的就业机制,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模糊评估模型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模糊评价

1 引言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在内容上, 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就业能力作为崭新的、适用的、科学的概念, 应用于高等教育、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对高校及其培养对象评价等领域, 因此就业能力将成为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体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本文首先明确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能力的评价指标, 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用来评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从而明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大学生的奋斗目标, 使学校教育目标、大学生的努力方向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相吻合。

2 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要求的评价指标

有关文献调查情况如下:共向全国各地的200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填答完毕, 用人单位以邮寄的方式反馈给我们。截至到2007年7月初, 有550多家单位邮寄回了填答好的调查问卷。回收的问卷中, 有国家机关110家, 占19.9%;事业单位202家, 占36.6%;国有或集体企业94家, 占17%;私营企业66家, 占12%;三资企业35家, 占6.2%;其他类型的单位45家, 占8.2%。从问卷分布的情况来看, 与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可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 (答卷如表一, 各单位依照自己的自身情况对应聘者的要求, 由需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第一因素、第二因素、第三因素, 均为不定项选择。)

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方面, 这里设计的问题包括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道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态度、责任心、持续的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刻苦踏实精神、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毕业学校的名气等13个方面。从统计结果来看, 专业基础知识在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和第二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 均居第一位。而正确的工作态度、责任心等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由此可见, 学生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后, 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道德修养等将成为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方面, 而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也将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 (见表1) 。

2.2 模糊评价模型

根据统计情况, 在综合了第一重要因素、第二重要因素和第三重要因素的统计数据后, 13个因素的排序显示出明显的层次性。根据统计总表, 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了聚类分析, 将13个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提及率在40%左右,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责任心;第二层次提及率在15%左右, 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第三层次提及率在5%左右, 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实际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因此根据以上社会对就业的要求, 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反映可用结构图表示如表2。

现在先对二级指标中的“基本素质”作出评价, 其方法是采用下面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令被评判对象所包含的各因素集合为V={v1, v2, v3, v4}={专业基础知识, 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 道德修养, 责任心}, 评判集合U={u1, u2, u3, u4}={强, 较强, 一般, 差};假设rij (i=1, 2, 3, 4;j=1, 2, 3, 4) 是表示从第i个因素vi着眼, 对被评价学生作出的第种评语的可能程度。于是可以得到模糊评价矩阵:

由于V中4个因素ui (i=1, 2, 3, 4) 的地位不尽相同, 因此须给它们加权, 可根据调查中的数据统计给它们加权, 用V上的模糊集A= (a1, a2, a3, a4) 表示vi (i=1, 2, 3, 4) 的权重分配, 一般使且0≤ai≤1, 再令:

其中, , 至此已完成对二级指标的第一项“基本素质”的模糊评价, 并且得出的结果是 (b1, b2, b3, b4) 。连续重复上述步骤, 可以完成对二级指标的中层因素、精英因素的模糊评价, 并得出相应的结果。

另外根据基本素质因素的基础性, 依据《专业人员考核指标细化及评价标准》 (下简称《指标细化》) 的模糊划分为:u1的分数值介于80-100;u2的分数从60-79;u3的分数从40-59;u4的分数介于10-39。则最终分数归为:

数据的收集结果并通过模糊计算可获得以下数据:A1、A2、A3分别表示二级指标基本素质因素、中层因素、精英因素的下级指标的模糊权重, A则表示一级指标即就业能力的二级指标的模糊权重:;

2.3 模糊评价模型的应用

现以某高校学生张三为例, 运用以上模糊评价模型对其就业能力作一个综合评价。

2.3.1 对二级指标“基本素质”作出评价

此时基本素质的各因素集合为V={v1, v2, v3}={专业基础知识, 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 道德修养, 责任心}, 评判集合U={u1, u2, u3, u4}={强, 较强, 一般, 差}。比如“专业基础知识”这个因素可以通过张三的各科科任教师掌握情况反映所获得评价, 可得张三的“专业基础知识”调查情况:

则可得张三同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模糊评价集为 (r11, r12, r13, r14) = (0.4, 0.3, 0.2, 0.1) , 同理可得到其它3个因素的模糊评价集, 一起列表如表2。

根据表3可得出评价矩阵

然后根据文章的模型构建中所得的数据, 以上4个因素的权重为:

于是可得到对张三同学“基本因素”的模糊评价集为

如此可得是“U1”的可能性是39.6%, 是“U2”的可能性是33.1%, 是“U3”的可能性是15.3%, 是“U4”的可能性是12.0%。于是, 可得。由此可得张三具备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故其可进入中层因素的评价。

2.3.2 对二级指标“中层因素”作出评价

由于“身心素质”包含有5个因素, 因此V={V1, V2, V3, V4, V5}={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学校的名气、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 评判集合U={u1, u2, u3, u4}={强, 较强, 一般, 差}。采取同样的方法, 可得“中层因素”的评价权重矩阵分别为:

因此, 可得到对张三同学“中层因素”的模糊评价集为:

2.3.3 对二级指标“精英因素”作出评价

由于“精英因素”含有4个因素, 因此可以完全参照2.3.1的做法, 分别得出张三的“精英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为

最后, 对一级指标“就业能力”作出模糊综合评价。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关于二级指标 (共有3个) 的评价矩阵

然后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特点。即文章开头的调查研究统计为基础, 可得数据

此时由上述模型设计得V= (v1, v2, v3) (基本素质, 中层因素, 精英因素) , U={u1, u2, u3, u4}={强, 较强, 一般, 差}。所以

再次通过我们的《指标细化》可得

由此可得最后得数介于60-79之间, 通过反推可得该生的就业能力程度被列入其对应评判集合U={强, 较强, 一般, 差}中的第二项“较强”故可判断张三同学的就业能力为“较强”。

3 模型的作用与评价

利用该模型处理的结果可接受度较高, 模型的产生不仅给应聘公司带来对应的标准, 还给学校和学生带来指引灯。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注意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积累, 培养自身的基本技能, 并在这基础上让他们培养自身专长以形成核心的竞争力。而所有这些素质的形成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统筹兼顾, 既突出重点又注意各方面素质的平衡, 由此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 真正促成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当然应聘公司也可以用这新潮流的思想加以应用在应聘的学生身上, 对其调查、观察、交谈、提问, 甚至是测试等方面把握, 可以更明确公司需要的人才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 浙江大学, 2006:27-28.

[2]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 中山大学, 2007:36-41.

[3]薛晶, 朱盈盈.大学生就业模型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6) :23-24.

[4]刘宏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52-56.

[5]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33-36.

[6]魏立明.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评价模型[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23-24.

上一篇:复治结核病下一篇:诊断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