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指标评估体系

2024-05-28

脆弱性指标评估体系(精选3篇)

脆弱性指标评估体系 第1篇

生态脆弱性评估是在特定研究区域内对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作出定量或者半定量的分析, 通过明确生态系统及其环境的脆弱性特征, 可为环境整治、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及环境规划等提供依据, 从而维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下的生态安全。迄今为止, 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且具有普适性的评估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也各不相同, 造成研究结果可比性差和推广价值低等问题[2]。

基于陆域生态脆弱性研究理论体系, 笔者探析了海洋生态脆弱性的概念与内涵及评估方法, 并以黄河口海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海洋生态脆弱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以期为今后开展海洋生态脆弱性评估工作提供基本思路。

1 海洋生态脆弱性的概念

生态脆弱性 ( Ecological Frangibility) 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学者Clements 提出的“生态过渡带” (Ecotone) 概念, 其在1989年的七届SCOPE大会中得到确认, 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研究和探讨。生态脆弱性的概念有多种阐释, 针对不同问题或区域其概念有所不同 (表1) [3]56。

《全国生态脆弱区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生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的过渡区域, 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 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总体来说, 若从环境生态的自然属性和变化类型及其程度来定义, 生态脆弱性可理解为某一区域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 其一种或者几种环境组成要素发生变化, 容易发生正常功能的紊乱并超越自我修复和调节的“阈值”而难以复原所具有的特定性质, 其同时取决于干扰因子的类型与强度以及环境本身的特性和类型[3]56。因此笔者认为, 海洋生态脆弱性概念是陆域生态脆弱性概念在海洋研究领域中的延伸, 其含义应指在自然作用与人类活动强度双重干扰下, 海洋生态环境发生正常功能的紊乱, 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而且一经改变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的特定性质, 而这种性质受人类活动影响制约。

2 海洋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脆弱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环境类型, 有其一定的时空尺度:时间尺度是指环境各要素处于一种动态状况;空间尺度是指环境形态分布的空间范围, 同样处于某种动态的状况;环境要素在时空尺度上的不断变化决定环境特性量和质的不断演化[4]。乔青等认为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环境组成、结构、处境和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 而人类通过采用自然改造、生态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等措施能够促进生态环境向着稳定的方向演替, 从而提高生态环境抵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降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这也正是进行脆弱生态环境研究的现实意义[5]118。因此, 海洋生态脆弱性的内涵也应从自然属性、生态压力和人类活动积极因素3个方面进行解读。

2.1 海洋生态脆弱性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紧密相连

海洋生态脆弱性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环境类型具有自身特定的性质, 其反映海洋生态环境对外界压力变化的响应程度, 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紧密相连。对于有明显脆弱性的海洋生态环境来说, 很容易超出其抵抗外界压力干扰的“阈值”范围, 从而使海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2.2 海洋生态脆弱性是自然属性与生态压力的双重表现

海洋生态脆弱性除与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相关外, 还与其所受的生态压力密不可分。海洋生态环境自身性质仅是导致生态脆弱的潜在条件, 而生态压力往往诱发这些潜在条件。因此, 开展生态脆弱性研究必须考虑生态环境所处的压力状况。

2.3 海洋生态脆弱性在时空尺度上处于动态状态

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 海洋生态脆弱性在时空尺度上处于动态状态, 向有利或不利的方向发展。人类将大量污染物排海或实施不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往往造成一些相对稳定的生态功能失调并发生退化, 导致脆弱生态环境的产生;但人类也有可能通过采用生态修复等措施促进生态环境向着稳定的方向演替, 从而提高生态环境抵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降低海洋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 海洋生态脆弱性的评估方法

生态脆弱性评估的目的是:明确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 从而规范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以维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下的生态安全[5]118, 因此生态脆弱性应根据研究区域所处的环境特征来选择能表现系统特征的评估方法。周嘉慧等认为模糊综合评价法、生态脆弱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等都是我国陆域生态系统环境脆弱性分析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表2) [3]58。由表2可知, 综合评价法包括现状评价、趋势评价及稳定性评价三大部分, 评估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生态脆弱性状况。目前我国拥有长期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数据资料, 因此我国近岸局部海域的生态脆弱性评估比较适用于综合评价法。

4 海洋生态脆弱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力-调控力 (D-PSR-C) 概念模型基础上, 笔者以黄河口海域为研究对象, 初步构建黄河口海域海洋生态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以期为后续评估工作提供工作框架。黄河口海洋生态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项目层和指标层, 以海洋生态脆弱度作为第1层次目标层, 用以诊断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状况及其空间结构特征;第2层次为项目层, 包括驱动力 (D) 、压力 (P) 、状态 (S) 、响应力 (R) 和调控力 (C) 5个项目;第3 层次为指标层, 主要包含容易获取或收集计算得到的指标。

驱动力 (D) 项目层:包括社会和经济发展两个子项目层。一般可用人均GDP增长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用区域内的人口密度衡量社会发展水平。

压力 (P) 项目层:包括自然影响和人类干扰两个子项目层。自然影响以黄河口海岸的蚀淤动态来反映, 以蚀淤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人类干扰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三方面进行衡量:以围填海、养殖用海、港口用海和油气勘探开发用海等一系列方式占用海域面积的百分比表示人类开发利用情况, 以水质单因子评价指数指标反映海洋环境污染情况, 以泥螺入侵的面积占潮间带总面积的百分比作为外来物种入侵指标。

状态 (S) 项目层:包括组织结构和功能活力两个子项目层, 主要从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条件出发评价其组织结构和功能活力状况。组织结构方面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指标来衡量, 功能活力方面通过初级生产力水平、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底栖生物量等指标来衡量。

响应力 (R) 项目层:包括生态系统的活力、恢复力以及生态系统功能服务3个子项目层, 用以评估生态系统响应状况。生态系统的活力从渔业资源年产量和鱼卵仔鱼数量方面体现, 恢复力以海水净化能力为参考指标, 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以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衡量。

调控力 (C) 项目层:包括投入量和法律法规政策两个子项目层。投入量引用海洋管理和科研水平以及万元GDP的环保投入比重衡量, 法律法规政策采用法律有效性和执行情况以及公众参与认识程度两个指标衡量。

5 结束语

生态脆弱性评估作为为环境监测与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 已较好地应用到海岸带管理实践[6]。为优化海洋开发与管理决策支持技术, 我国在《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 (2008—2015年) 重点任务中也明确提出要开展“典型生态脆弱性评估, 开发海洋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产品”, 以期规范人类活动的方式和强度, 维护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下的海洋生态安全。鉴于目前生态脆弱性评估指标和方法的选择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因此开展海洋生态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方法研究仍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R].2008.

[2]赵跃龙, 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 1998, 18 (1) :73-78.

[3]周嘉慧, 黄晓霞.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 20 (1) .

[4]庞小平, 王自磐, 鄂栋臣.南极生态环境分类及其脆弱性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 29 (6) :1-4.

[5]乔青, 高吉喜, 王维, 等.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21 (5) .

廉政评估指标体系 第2篇

一、构建科学的的目标和意义

构建的目标。构建的总目标是,通过筛选准确反映反腐倡廉的客观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把群众的主观感受和工作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对反腐倡廉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价,对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正确反映腐败现状。通过对公职人员贪污、腐败、渎职案件的举报、投诉、立案查处等客观信息和群众对上述现象的认知、对反腐倡廉的评价等主观测量加以综合,真实反映反腐倡廉现状。二是客观评估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和纠风等反腐倡廉举措的实际效果。综合运用定点监测、抽样调查、案例分析等手段,多角度综合分析,为科学防范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合理预测反腐趋势。在对数据资料和案例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腐败现象进行类型归纳,评估、定位反腐倡廉现实形势,进而提出有效的政策性建议。

构建的意义。科学评估反腐倡廉形势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前提。构建科学的,有利于分析研究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客观把握反腐倡廉形势,保证舆 论导向的正确性,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信念。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将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产生积极影响。

二、构建科学的的总体要求

构建应以“科学评估”为出发点,把握好四个总体要求。

夯实评估工作基础。一是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全社会反腐倡廉的舆论氛围和党委的重视程度,其中党委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现行体制下,党委的重视是一种号召力和推动力,是反腐倡廉评估工作科学性和客观真实性的重要保证。如果党委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跟不上,评估工作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二是群众基础。主要指民众对党务政务的知情权、监督权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反腐倡廉状况评估中,群众评估的比重相当大。三是技术基础。主要指纪检监察、统计等部门是否具备了反腐倡廉评估信息的采集、储备和处理能力,并形成了日常工作机制。

遵循顶层设计原则。构建的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很强,宏观把握和实际操作要求高,需要调动全社会优势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操作。这一切离不开顶层设计。当然,顶层设计是一种整体而系统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如果把全党全国作为一个系统,中央的指导意见就是全党全国的顶层设计;把省、市、县分别看作一个系统,各省、市、县、乡镇也应有自己的顶层设计。在不同层次的顶层设计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反腐倡廉评估工作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统筹起来进行考虑,既有对上一级顶层设计精神的贯彻落实,更有结合本地实际的通盘谋划。

制定适当的评估标准。在判断反腐倡廉的形势上,必须用相应的标准进行衡量。这个标准必须能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各阶层意愿。

保证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改革需要听取不同方面的声音,评估反腐倡廉形势的主体也必须是多元的。既要有来自党政机关的评价,也要有来自人民群众和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价。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认真分析反腐倡廉的形势,不断探索反腐倡廉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举措,使反腐倡廉建设适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期待、体现科学精神。这种评价固然分量很重,但属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评价方式,执行再好也不可能体现事实全貌。而作为党委、政府本应作为被评判的对象,于是,就需要来自人民群众的评判。江西省今年就引入了社会评价,借助第三方机构和人民群众来评价各地的党风廉政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构建反腐倡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脆弱性指标评估体系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教育经费 绩效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15-02

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下,高校经费使用缺乏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出现效益差、利用率低的现象。随着竞争不断加剧,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率成为广大高校的目标,因此应建立高校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在某个时间范围以某种方式实现的某种效果。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绩效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很多学者对高校图书馆绩效、科研绩效、科技创新能力等作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又太繁琐耗时,民间组织对高校进行排行性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和质疑。总之,对于整个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评估还没有完整简明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一、高校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意义

1.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具体地说,通过对各个高校的绩效的比较,高校可以利用评价结果进行自我诊断,找出存在的差距,使学校跃升到更高的水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2.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教育资金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依然是短缺的。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学校的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教学工作安排等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可以使有限的资金及时合理地分配到重点专业学科,使有限的资源配置做到最大化,以取得最大的收益。

3.具有分析和预警功能。通过绩效评价,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经费分配和管理中出现的情况做出分析,对教育投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判断与反应,作出预警。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在教育投入方面出现大的波折及其负面影响。

4.是国家及学校制定有关政策的依据。高校利用评价结果自我诊断,找出差距,从国家层面上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制定决策参考,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力。同时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

二、高校教育投入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高校教育投入评价体系要符合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e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此外,还要重点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性。高校教育投入评价体系是由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从经费投入到使用过程,再到产出,以及成果转移、扩散与产业化的完整过程和多种特征要素的集合。这就要求指标体系要具有系统性,注意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科学性。使指标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评价系统。

3.导向性。引导个高校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4.可比性。科学的指标体系能反映各高校绩效内在共性特征,其中每一个指标既可以在高校间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在某高校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

5.简约性。为了提高考核效率,降低考核成本,指标要有侧重性,根据高校教育经费绩效评估的特点,抓住考核的关键点。指标数量应尽可能少,要使可有可无的指标减少到零。

三、高校教育投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按照以上原则,高校的教育经费绩效评估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等。对此建立年度考核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四、对评价指标设置的解释

1.基础设施使用绩效。教育投入有部分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下评价指标:生均新增土地面积,生均新增学习设备额,图书馆建设,校园网建设状况,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生均新增土地面积包括生均新增教室用房面积、生均新增宿舍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等指标。这里的“教室”包括:普通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绘图绘画教室等,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和相关校舍建设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有利于保证学生有一个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生均新增学习设备额指一年中生均新增用于购买实验仪器、材料、教学用计算机等设备的资金。图书馆建设情况指标主要包括新增图书量(包括电子图书),图书馆自动化与应用水平等{1}。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的达标,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教学绩效评价模块,包括四部分:

(1)重点学科建设。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或特色专业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校择优确定并重点安排建设的学科。某个高校的重点学科往往是在此领域有很大优势和领先技术的,是应该重视和重点发展的{2}。

(2)人力资源利用绩效。包括学校对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等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师生比、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教师职称合格率等指标。一是师生比。反映教师的使用效率,殷玉辉的《构建我国基础教育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中对此指标有明确的说明{3}。二是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这是对教职工人员结构的评价,根据考察或者专家评定可以制定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的合理值,如果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比重小于这个合理值,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或者有人浮于事的现象,高校教育投入绩效不高。三是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比重。师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反映出高校的整体师资能力,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该指标主要用以反映高校师资力量水平,具有高职称的教师越多,该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潜力越大{4}。

(3)人才培养效益。一是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情况。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其质量也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绩效。该指标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科研成果情况、发表论文情况。二是论文或设计质量。本科生毕业生论文或设计是大学学习的总结,是学习成果的考察,其质量也能说明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三是生均教学实践实习经费。现代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为了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就业,高校要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实习能力方面投入经费。

(4)校园文化建设。该模块指标包括学术交流、学生社团情况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术交流反映学术氛围,指承办主持学术会议情况。或者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或省内进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进修。或者面向院校学生学术报告。学风建设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党建,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力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3.科研产出绩效。开展科学研究,创造知识与技术,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包括师均科技成果奖励情况、师均发明专利情况、论文著作。

(1)师均科技成果奖励情况。科技奖是奖励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科技成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大学有多少国家级认可的科技成果。

(2)师均发明专利情况。这一指标体现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高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创新效率。

(3)论文著作。该指标反映了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该指标应该具有权威性,如SCI、SSCI和EI收录期刊源期刊论文等。

(4)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也是科研的一方面的绩效,包括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和科技产业年销售额。

4.经营绩效。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仅有反映教学科研等方面状况的指标,有关反映经营收支等状况的指标很少,这就不能从整体上反映高校资金使用情况。而学校对外投资的一些经营产业也是反映学校绩效的一个方面。对外投资是高校利用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对校办产业和其他单位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收益年增长率、校办产业收益年增长率、单个项目的收益年增长率。

5.学校声誉。学校声誉是高等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社会各界留下的综合印象的一个反映,是社会各个层面与领域的人士从模糊的角度对高等院校绩效的一个评价{5}。

注释:

{1}程卓蕾,胡振华,胡蕾.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46-49

{2}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5-50

{3}殷玉辉.构建我国基础教育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6.26—28

{4}胡瑕,许学军,谢乔昕.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当代经济,2010(10)98-99

{5}竺剑,王迪芝.高校社会满意度测评在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实例研究.上海质量,2007(6)66-69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财务处 上海 201306)

上一篇:多彩的校园和谐的职高下一篇:合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