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程范文

2024-07-11

公共课程范文(精选12篇)

公共课程 第1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道德,德育,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是培养具有会计业务核算、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胜任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而且影响到其个人的发展。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观念, 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与公共德育教育课程共同的任务。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课程与公共德育课程的开设存在严重脱节, 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等互不相干, 不利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下从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课程与公共德育课程开设现状及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就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课程与公共德育课程衔接进行探讨。

一、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课程与公共德育课程开设现状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之于会计职业如同社会道德之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涉及到的是一个根本性的职业生态环境问题。而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要从学习会计开始抓起, 就高等职业院校来说, 就是要在大学生中灌输会计职业道德, 正确认识职业道德, 培养职业道德意识, 初步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为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奠定道德基础。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作为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 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课程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授课目的都以社会会计考试为导向, 几乎没有实习、实践, 只有模拟, 课程也一般有专业系部管辖, 学生学习目的也单纯是为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所以课程开设具有太强的功利性, 没有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角度出发, 也没有考虑与公共德育课程进行衔接。而目前,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德育课程一般由高职院校德育课部 (基础课部) 负责, 授课老师一般都跨专业授课, 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甚了解, 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将公共德育课程内容与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结合起来, 导致德育类课程过于理论化, 难与会计专业学生实际结合, 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不高。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与公共德育课程的脱节, 不利于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也是导致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课程与公共德育课程衔接

1、改变课程教学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应抛弃应试教育目的, 改变以往过于死板的理论化教学内容, 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 寓枯燥抽象的说教于生动具体的案例剖析中, 将会计领域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的事迹引进课堂教学, 使学生可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 人格化, 注重实践性教学, 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抽象概念中演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思想与行为的规范。同时课程教学不限与会计专业领域, 也应引入社会公德教育内容, 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又可以增加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感性认识, 增强教育的效果。

公共德育课程也应该改变传统德育教育大而全的教学内容, 做到结合会计专业实际, 因专业施教。这就要求公共德育课教师熟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变以往公共德育课程过于理论化、大众化的授课内容, 在公共德育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能适当引入与会计专业相关案例,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 做到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 能根据会计领域的现实状况, 或根据教学的需要, 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 使之更好地为会计专业培养服务、为学生服务。

2、改变课程教学方式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内容并不复杂, 教学方式可以由“以教师为中心, 满堂灌”向“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师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见解, 学生自已进行评议。同时引入新颖的教学方式, 增加教学互动。如穿插互动游戏, 调动学生情诸, 活跃课堂气氛;引入先进的记忆方式, 如利用思维树, 勾画全书脉络, 利用联结、印像记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引入细节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加以训练强调提高办事效率和团队精神。

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公共德育课程教育, 是一种专门化、知识化的德育。学生通过德育课程学习道德知识, 这对于其形成道德素质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仅仅把德育局限在知性教育, 培养出来的人就会缺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德育, 社会即学校”。如果公共德育课程能突破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 结合会计专业特征走出课堂, 无疑能使德育教育生活化、人性化。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到会计工作岗位参观, 可以将课程教学与会计专业岗位实训实习相结合, 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用知识指导行动、用行动体验知识, 在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中培育情感、磨炼意志、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3、改变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

在应付考试的动机驱使下,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往往以单纯的理论考试为手段, 一般采取闭卷考试, 题型也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由于考试过于死板,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成了应试的机器, 往往出现考前死记硬背, 考后全部忘记的状态, 考试结果也无法科学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课程考核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 重视学习过程评价, 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如采取开卷考查、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并且, 不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 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与助学贷款、奖学金等持钩, 由学生互相评定,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 将职业道德融入自已的学习生活中, 督促他们身体力行, 见之于行动, 通过锻炼,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为了有利于增强高职德育课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 对当前公共德育课程的评价也应实行多元化, 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即对学生德育课程活动参与、知识学习、德育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除在学期末进行外, 平时每一个环节都要利用, 包括课上、课下。评价的内容也可根据专业特征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 探索合理的德育评价模式、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改进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等, 会增进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体现德育课程服务于会计专业培养的要求。

4、注重师德, 建设队伍

发挥德育课程的教育主渠道作用, 教师是关键。不论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还是公共德育课程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过硬的教学本领, 精湛的教学艺术, 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 敬业精神, 严谨的教风, 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现实高等职业院校并不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普遍存在“兼职的多, 专职的少”、“用非所学的多, 学用一致的少”、“教学能力一般的多, 教学艺术精湛的少”等问题。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重视德育教师的师德教育和专业理论培训。要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 加强对德育课程专职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的课程理论素养的培训, 形成德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专业团队, 为德育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小红:《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 2007, (2) [1]张小红:《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 2007, (2)

[2]胡骏青:《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探讨》[J].审计与理财, 2006, (1) [2]胡骏青:《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探讨》[J].审计与理财, 2006, (1)

公共关系学课程总结 第2篇

2009年3月—6月本人承担了08级市场营销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计划54学时,实践18学时。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懂得公关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应用,了解并掌握公关调查、公关计划、公关信息传播、公关效果评估、公关专题活动、接待工作、交际技巧、礼节习惯、谈判工作等公关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使学生为日后成为合格的企业管理人员而打好基础,作好公关知识技能方面的储备。

本课程不仅为专业培养服务,更是现代大学生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公共关系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形象塑造、策划、沟通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成材,助其达到事业的成功,做人的成功。

课程组织形式采用单元模块分章节安排。在讲授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择选典型案例分析,解析重点或疑点问题,如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本质区别,公众分类,用象限评估提升组织形象地位等,采用启发积极思维的方式师生间展开互动课堂讨论,深化对公共关系管理绩效的认识。本课程兼具理论研究和实务训练性质。所以在课程内容体系安排中设计了原理和实务两大板块。原理部分讲清“是什么”、“为什么”,以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实务部分结合社会实际并展开典型案例分析,弄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明确目标和运作手段。在理论讲授的时候应把基本的理念和原则剖析清楚,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规律,追求课程的学术文化品格,培养思辨能力;同时,借助成都企业公共关系形象考察,联系社会实践,培育敬业精神和公共关系实务运作能力。

课程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学习,参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实际,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的评分方式,平时成绩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期末成绩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计算方式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30%),实习报告(10%)。课程结束,学生全部通过考核。

浅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 第3篇

关键词:艺术  公共艺术课程  课程改革

一、艺术的含义及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

艺术,古代指礼、乐、御、书、数等方面的技能,特指经术。艺术的现代含义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经典的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越来越信息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并且广泛地进入电视和网络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日益密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关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以及想象力创造能力的提高;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自国家颁布《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以来,我国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建设、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目标、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投入、人才的积极培养以及公共艺术教育体制的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如今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迅速,在艺术类比赛中也硕果累累,但是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脱离基础教育要求,课程地位缺失,教育目标含糊,课程内容分单一,师资力量仍然满足不了当下需求,许多高校教育均侧重专业技能教育,对人文教育缺乏重视。”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当代高校艺术教育显著的且亟需改进的问题。

三、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现状

目前,“高校的公共艺术课都是以选修课和艺术学院的教师代课为主,老师不专门从事艺术教育研究,”这必然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结构也相对不够均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老师大都以青年教师为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主要靠自己摸索,随意性较大,且很少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和培训交流学习。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任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高校数量的迅速增加,高校师资力量的缺乏,某些学校艺术氛围不够浓厚,对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不到位也不够深刻,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的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都将阻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这不禁引发了我们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发展的思考。

四、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艺术教育一直发挥着表达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传承民族文化、促进身心和谐的作用。对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 明确艺术课程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重视艺术教育的价值,通过艺术教育,实现艺术教育的本质价值,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其次,固化公共艺术课程的地位,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应该将公共艺术课程设立为公共必修课,并纳入毕业学分进行统一管理;再者加大学校艺术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与艺术学院协调建立场地设备共享机制,完善教育实践环境。最后明确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注重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

(二) 在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首先,在认真实施国家所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要力求各学科、各类艺术之间的渗透和综合,避免单一化。其次,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加大综合活动课型的开设比例,改变单一的知识“兜售”和评价考核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互动,使艺术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真实情感。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当下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转变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定势认识,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果、教育质量。

(三)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国高校发展迅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较为缺乏,教学队伍的工作重点是整合师资力量,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艺术知识的学习,做精神文明的引领者,高雅艺术的践行者。科研队伍的工作重点是立足校本研究,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推进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弘扬传统艺术,提炼艺术精品,以科研促教学,推进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学术地位和育人地位的提升,促进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健康科学的发展。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以及想象力、创造能力的提高,对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贵仁.21世纪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全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建平.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艺术探索,2010,(01).

[3]郭声健.新中国高等艺术师范教育50年回眸[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06).

公共课程 第4篇

近年来, 结合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水平, 很多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的重心开始不断转向ESP课程。但是很多高校的ESP课程体系仍未形成,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会资源、教育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通过分析影响高校ESP课程体系的多方面因素, 包括对ESP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ESP课程的师资队伍、适合ESP课程的英语教材、ESP课程的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更加全面具体地探究和完善了基于ESP课程的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能够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专业知识, 进而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ESP课程及其在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1. ESP课程的定义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 (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 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的英语课程, 如科技英语、外贸英语、新闻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学术英语、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等, 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正确运用英语的能力。

2. ESP模式在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随着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我们国家对于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因此在高校构建ESP模式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意义重大, 高校对于这一体系的构建任重而道远。基于ESP模式的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能够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就业前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 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这样不仅使学生能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也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缓和了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ESP课程目前在高校实施的现状

通过调查和研究, 发现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很多相似问题, 比如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不配套以及高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同时也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目的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在这些问题中, 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不合理是学生英语水平难以提升的主要因素, 因为评价学生英语程度高低的仅仅是等级考试, 这样使得教师培养学生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都仅仅是应付考试和拿到文凭, 学生无法提高其走向社会所需的综合应用能力, 高校更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ESP课程的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构路径

鉴于ESP课程目前在高校实施的现状以及ESP课程实施的重大意义, 基于ESP课程的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迫在眉睫, 高校英语教育也任重道远。建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重新进行准确定位

摒弃之前以学生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的教学目标, 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分相结合, 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适应ESP教学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施ESP课程的最关键的角色, 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适应ESP教学的师资队伍。普通英语教师难以胜任专业性强的英语课程, 而专业英语教师又相对难以提升学生的口语及写作能力, 因此在ESP教学的师资队伍中可以让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相互学习, 通过设置课程的比例让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英语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开设ESP课程, 在不断地摸索和提升中建设一支专业的ESP教学的师资队伍, 在专业、交流、应用方面都可以给学生更全面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加快公共英语教材建设, 不断扩充英语教材内容

对于目前使用的单一的应试化的教材进行全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加入专业知识, 提升学生专业口语交流和专业写作能力, 让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到更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英语, 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好地运用, 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4. 转变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方法

目前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灌输式, 应该设计更多的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 通过更多的交流和写作训练来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 同时结合专业英语学习, 使学习思维发生转换, 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专业英语。对于考核评价方法也应该转向多元化, 而不仅仅是考试, 比如可以通过专业口语交流, 专业英语汇报等等, 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结束语

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向ESP教学方向的发展, 符合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习公共英语的基础上提升专业英语水平, 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是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创新, 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表现。本文对于ESP课程的定义与意义、发展现状和构建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 认为在高校实施ESP模式对于学生、教育和社会都有重大意义, 同时希望提出的构建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基于ESP课程的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 (2) :22-28.

[3]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 2004 (1) :35-42.

[4]邹德虎, 高职院校ESP教学情况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公共关系学课程论文 第5篇

物流1134班张琳茹 学号:2111416 通过最近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我对于公共关系学做简单阐述。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公共关系的概念,起源与发展,职责与功能,组织与对象,以及公众心理分析,公共关系过程,传播的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实务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学习了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公关礼仪、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与主要工作。团体、事业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工作。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公共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学习好这门课程以适应这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也为今后充分展现自己才能奠定基础。

㈠ 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公共关系学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新兴专业,开设大专、本科至最高硕士的课程。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㈡ 公共关系的一些基本知识

A.一个核心——形象:社会公众对组织(企业)的整体评价和印象。

B.两种指标——(1)知名度:公众对组织知晓了解的程度;(2)美誉度:组织活的公众满意,赞誉的程度

C.三个要素——(1)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尽管有些个

人,为了某种特殊利益也举办公关活动,但他们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

时,不是以自然人的身份,而是以法人的面目出现的。全面研究组织

是社会学的课题,而公共关系学主要是从公共关系活动的角度,对组

织相关的性质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

(2)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也称作公众关系,因为公共关

系的工作对象就是公众。要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公众。

(3)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当组织明确了公共关系目标,确定了目

标公众,并有了公共关系活动的设想之后,便要考虑如何运用媒介把目

标和设想变成行动。媒介即传播,是连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桥梁,是完

成沟通的工程,也是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惟一手段。

a.传播的含义。在这个意义上,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

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

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正是通过这种双向信

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关系的。

b.传播的要素。传播作为信息交流活动,有其特定的结构,它是由以下

要素有机地组成的动态过程:信源、信宿、信息符号、信息通道。

c.公共关系传播媒介及传播活动的作用。公共关系传播可以分为自发传

播与自觉传播两种。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既有大众媒介,又有群体媒介

和人际媒介。

d.四个层面——状态,活动,意识和学科(职业)。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1、立项阶段。包括主题是否具有迫切性;是否具有主够的经费支持项目的开展;项目的进行是否具有可行性

2、调研阶段。内容包括活动目标的研发;确立目标公众;确立活动主题;

3、策划阶段、论证阶段和决策阶段。

方法:群体组合策划模式、策划会的组织、专题活动的构思等。

四、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内涵: 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

息交流活动。它的目的是沟通传播者与公众之间的信息联系,使组织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一,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是组织,不是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

第二,公共关系传播的客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组织内部公众,另一部分是组织外部公众。

第三,公共关系传播以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主要手段,以人际传播作为辅助手段。

五、公共关系活动的业务方式:

A.宣传型公关: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信息,影响公众,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

B.交际型公关:运用各种交际方法和沟通艺术,广交朋友,协调关系,缓和矛盾,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C.服务型公关:以实际的服务行为作为特殊媒介,吸引公众,获得好评,使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提高组织的社会信誉。

D.社会活动型公关:以组织的名义发起或参与如公益、环保、教育等社会性活动,扩大组织的整体影响

六、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1、掌握公共知识,树立公关意识,提高公馆能力,增进自身素质;

2、树立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益,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3、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4、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发展的要求;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公共关系的运行机制就是传播沟通。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学是如此重要,要好好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通过学习弥补了关于很多方面欠缺的知识,日后会继续保持学习,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公共关系这门学科的学习上,我的思想和认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原来,公共关系不是一件易事;原来,公关关系是那么的有意义;原来,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充满着公共关系。以上是我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学习心得,我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只要自己有一个信念,敢于突破自己,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会掌握好知识,并灵活运用与自己的生活、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坚实的基础。公共关系是一门研究各种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现象

高校开设瑜伽公共体育课程价值研究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瑜伽 价值

随着瑜伽运动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状况的追求,瑜伽运动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瑜伽运动不受场地、时间、人群的限制因素,及其它本身独特的低强度高效果的强健身心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关注。近几年,高校中许多大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加入到社会中开办的各种健身俱乐部的培训班中,尤其瑜伽的参与者人数最多,享受着健身运动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同时,瑜伽对于人们身体各种机能的益处,已受到广大瑜伽爱好者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1. 瑜伽的起源

瑜伽源于古印度,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前印度河文明时期。瑜伽本身曾被赋予过许多涵义,从字面上看,“yoga”一词来自梵语词根“yuj”,瑜伽则是梵语“yoga”的音译。“yoga”和英文中“yoke”有相同的意思,yoke的意思是根据古代的农耕方法把两头牛连在一起,但后来人们将它理解为身与心,人与神,低级自我与高级自我的统一[1]。

2. 瑜伽运动健身效应的生理学分析

瑜伽拥有全面而系统的身体锻炼体系,既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强健的身体,同时还可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瑜伽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众多的观点让人觉得瑜伽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修炼,事实上,瑜伽也同样重视对身体的锻炼[2]。根据查阅大量相关研究资料综合来讲,瑜伽是一门基于身体锻炼和规范日常生活,进而促进身心共同健康的养生运动。

2.1瑜伽体位法健身效应的生理学分析

瑜伽运动是一种外在柔和与内在力量相结合的健身运动,瑜伽体位法是通过对身体各部位肌肉进行伸、拉、扭、挤、屈、推等姿势,达到活化关节、伸展筋骨、改善机体机能的效果。在各种瑜伽体位法的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产生不同的按摩效果,达到调节内分泌系统、强化心肺功能之功效,进而改善神经系统、心肺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氧运输系统等各个系统间的协调关系[3]。瑜伽运动中脊椎扭转式、蝮蛇式等使腰腹产生扭转的体位法可以很好的对腹部肌肉进行特殊、有力的内部按摩按摩,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调节生理机能,同时还能减缓便秘、有效改善痛经和预防妇科疾病[4]。瑜伽运动中脊椎伸展式、叩日式、向太阳致敬式等延伸脊椎伸展能力的体位法,可以使身體躯干部位的各个脊椎关节得到充分的伸展,并增强腰、背、腹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对身体的核心部位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有效预防和改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疼痛等疾病。瑜伽体位中蕴含的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练习效果,长期练习能协调整个身体机体的功能,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发展肌肉力量、提高韧带韧性、加大关节活动幅度,全面提高身体状态,改变身体和心理“亚健康”状态。很多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长期进行瑜伽运动有助于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有效调节人体内部生理机能,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改善神经系统疾病,从而真正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共同提高的效果。

2.2瑜伽呼吸法健身效应的生理学分析

“呼吸是瑜伽运动的灵魂”。瑜伽体位法是进行瑜伽运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体位法的练习都离不开呼吸的配合,合理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促进瑜伽锻炼的效果。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人乃气之聚,气血乃生命之根,气血充盈百病不生,气血双亏乃百病之源”。瑜伽呼吸法的气息始终保持均衡平缓的一呼一吸,一吸一呼的方式,瑜伽体位法不论是简单的延展伸拉,还是高难度的扭转挤压,它的呼吸方式都是一成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瑜伽运动的呼吸方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有很大的区别,呼吸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日常状态下人们采用的都是简单的胸式呼吸,瑜伽呼吸术是在胸式呼吸的基础上结合腹式呼吸共存的呼吸方法,在均衡平缓的吸气过程中吸取足量的空气,并将氧气完全充分的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通过全尽的呼气将进行转化后的废气完全排出体外,达到完全式呼吸。在瑜伽运动的过程中,完全式的呼吸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按摩内脏,刺激各生理腺体的良性分泌,激活轮、脉的潜在力量,更好的清洁身体,让生命之气提供给人体足够的健康养分[5]。瑜伽呼吸术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是因为科学的深呼吸能平静心情,并且能最大限度的将氧气吸纳到肺部,使人体的气血运行充盈,五脏六腑安和,对神经、肌肉、各腺体及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与其说瑜伽是在锻炼身体,不如说更多的是在修炼身心,是使心灵获得平衡,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2.3瑜伽冥想术健身效应的生理学分析

冥想一词听起来有些深奥,但只要你祈祷过,或怀着好奇的心情仰望过星空,那你就已经体验过冥想了。幂想就是在排除了一切杂念后沉思、静虑的过程,他能够使我们放松大脑和心情,接触焦虑、疲惫,回到精神饱满、思维清晰地状态,就像从熟睡中自然醒来一样充满活力。有研究显示,在修行者进入深度冥想状态时,会极其罕见的扩散出强烈的伽马脑电波(人的脑电波按频率课分为三种:贝塔波、伽马波和阿尔法波。伽马波是由脑部额叶和顶叶联合皮质区引起的,这些区域是负责人类情绪以及快乐的),在其影响范围内,各神经系统会产生每秒30-80次同步脉冲信号,他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和紧张情绪,重获清晰思维,使身心产生平衡和安宁,使心态保持在恬和、宁静、快乐的状态。

3. 高校大学生运动价值取向分析

3.1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是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除了增强体质外,愉悦身心、调节大脑、增进人际交往和促进个性发展也为大学生们所重视。

其目的是健康的、积极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是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基本一致的。

3.2对体育的理解程度

以前体育被简单地看成是强身健体,但现在这种观念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悄然转变,大学生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程度在不断提高,高校内的体育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加入第二体育课堂、参加体育俱乐部、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人数逐年递增。

3.3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以上的学生还是为了满足健身的需要,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意志品质、增进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赞成,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在动机的选择上已凸显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为了强身健体,同时女生还偏向于塑体审美,男生则偏向于交往。

3.4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

在体育锻炼动机多元化的现状下,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男女大学生共同喜欢参与的项目以乒乓球、羽毛球、健走较多,男生还在足球和篮球项目中有所偏爱,健身舞蹈和瑜伽则被女生青睐。

4. 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分析

4.1瑜伽运动可以缓解现代大学生的压力

瑜伽运动特有的呼吸法和冥想术,使参与者在锻炼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将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得到释放。现代大学生在我国人口制度的改革下,多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他们都被视为家庭的核心,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心理还不够成熟。在独立自主的大学生活中,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使大学生抑郁、焦虑情境指数上升,甚至出现自闭症和自杀倾向。作为学校,有义务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瑜伽运动释放学生的压力,使他们从抑郁焦虑的状态中转变过来,轻松、平和、愉悦的生活。

4.2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瑜伽运动的独特运动魅力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他们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投入到这项运动中,在运动中享受健康和愉悦。瑜伽不受场地、时间、人数等因素的限制,使学生们能坚持进行长期的锻炼,并且随着瑜伽运动的不断发展,美容瑜伽、纤体瑜伽、减压瑜伽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们始终充满新鲜感。近两年,瑜伽运动又新增加了舞韵瑜伽体系,把舞蹈和瑜伽美妙的结合在一起,更增添了瑜伽的表演价值,为学生在兴趣和学校体育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主動向终身体育转变。

4.3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在高校开展瑜伽运动不仅丰富了高校体育活动,同时会对处于特殊时期,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不但使参与者得到身体的健康,而且对于健身意识、健康人格、品德修养等人文需求产生特殊功效。参与瑜伽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紧张和疲劳,而且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促使大学生向健康、活泼、高雅的方向发展,丰富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5. 高校开设瑜伽课的实施建议

5.1对瑜伽课程进行完善

通过调查,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瑜伽课程,但多数都是作为选修课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建立统一完善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把瑜伽深入推广到高校的必要前提。

5.2亲近自然,与“阳光体育”相结合

在没有开设瑜伽课程的高校中,大多数是受没有较大室内场地的约束,这正反映了对瑜伽运动的误解,瑜伽本起源于高山密林之处,其本意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之意,将其安排在室外锻炼一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与阳光体育相结合,更体现其价值和功效。

5.3加强瑜伽教师能力的培养

瑜伽运动对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渊博的瑜伽知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耐心细致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使学生正确规范科学进行瑜伽健身的前提,注重教师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能更好的推动瑜伽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推广。

※资助信息:第九批院级教改项目,课题编号:JG11053

参考文献:

[1]斯瓦米·帕拉瓦南达.现在开始讲解瑜伽《瑜伽经》权威阐释[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7:230.

[2]艾扬格.瑜伽之光[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2005,1:1-40.

[3] Raub J A.Psychophysiologic effects of

Hatha Yoga on musculoskeletal and cardiopulm on ary fun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J].Journal Alte in Complement Medical,2002,( 8);797-812.

[4]张蕙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9-51.

[5]陈小英.论瑜伽的健身价值及其市场化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 2);112-116.

作者简介:张雷,1978年1月,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河南省禹州市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讲师,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方向研究。

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教改探索 第7篇

所谓树立的新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在能力,在讲课时让学生懂得怎样独立自主和高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对音乐曲目的观赏能力、理解能力,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即兴的音乐创造和音乐处理对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有推动作用。 现在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音乐,时时刻刻都在与音乐打交道。

二、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音乐教学环境

(一)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创新的决心

和谐融洽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能让学生更加放得开,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才敢于想像、敢于问老师,乃至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关心与信任所有学生,要擅长运用鼓励性言辞和肢体语言等,发掘他们的创新欲望, 让学生敢于创新。 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进行音乐表演,进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育其听觉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对音乐深刻内涵的理解,培育其展现创新思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展现出积极的情绪感受和创新情感。

(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变陈旧的音乐教学法。 当前许多老师仍然将学生当做懵懂少年,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拒绝接受兴事物。事实上学生和教师一样,其内心世界与情感是非常丰富的,音乐老师有时也会出现人们常说的“知识盲区”。 教师们也可以去亲自体验,乃至于屈身向学生学习,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和学生相互间产生强烈共鸣。 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走到学生中间,亲自聆听学生的内心呼唤。

(三)要善于找到学生的创造性闪光点,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想象

音乐老师要尤为重视学生偶然出现的创造性地方,要马上给他们鼓励和赞许。 现在大学生已经出现了很多原创歌曲和创作型歌手,那些对音乐有极大兴趣的大学生都会试图进行音乐创作,可是又不敢表现,此时音乐师要鼓励有自信心,运用表扬的言语激发其音乐创作激情,且找合适的机会作点评和指导。

三、 寻找新路径:切实展现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一)鼓励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探索

音乐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大脑不局限于陈旧思维。理解尊重学生们的想象和好奇心。 提倡学生要多动脑筋、鼓励学生们多多提出问题,学生相互间多多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对问题的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第二,鼓励学生有不同见解, 主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经常表扬学生,让他们能深刻感受到动脑思考获得的成功愉悦感。

(二)鼓励学生多接触新鲜事物

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熏陶,学生们考入大学以后依然被陈旧的教育体制所束缚,导致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处于被动,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 音乐老师应根据音乐课程的自身特征,应该鼓励学生的嘴巴不再封闭,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性格活泼,内心想法很多,因此,要将培育与训练学生勇于表达内心想法放在第一位。

(三)培育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

在进行音乐选修课的过程中,音乐老师鼓励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展现他们的音乐才能。如在开展《春天来了》这堂音乐课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校园,学生们边听音乐边感受大自然的春天味道,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清新气息, 花草树木变绿了,鲜花盛开了,小鸟在叽喳鸣叫等,让他们用其自身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迷人景色。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体验和深入理解音乐内涵,进而展现创造音乐之过程,最终培育学生体会到创造音乐之快乐享受。

(四)正确培育学生形成逻辑性思考问题之能力

现今大学生对某些知识内容的掌握非常迅速,可是对这些知识点相互间的关系却非常模糊,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清逻辑关系且能够很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把那些单个的知识点进行有机连接,例如老师和学生可以展开讨论,或者请学生运用其掌握的知识来演唱音乐作品,且讲述他们的体会,在音乐的高音部怎样打开头腔, 以及中低音部怎样合理利用胸腔等等,让学生在不长的课堂时间中,切实发挥他们的才能。构建较强的逻辑性思维的能够对学生思维拓展有帮助,让学生能够有规律地和有联系地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进而能够对可能会面临的难题进行有效处理。

摘要:由音乐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创造性思维等几个方面出发,分析高等院校音乐选修课程教改现状,且提出怎样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开展引导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意识与创新能力。

高中政治课程与公共精神教育 第8篇

一、不忍直视——展示公共精神失范的现状

公共卫生习惯差, 在课座椅或者厕所乱贴乱画的现象较为严重;集体主义观念较薄弱, 有些学生只顾学习, 不关心班级活动;社会责任感缺乏, 一些学生不关心社区、家乡和国家, 不关注时事。一言以蔽之, 部分高中生严重缺乏公共精神。

二、反躬自省——分析公共精神失范的原因

上述现象的存在不得不引起大众进行反思,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 三观教育与形式主义

当前, 虽然已进行了多次课改, 专家多次强调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性, 但在异化了的教育面前显得多么单薄和苍白无力。现在很多学校的政治课都只是传授知识, 很多政治老师只是在进行这样的“机械作业”:教师整理知识点——学生背诵知识点——教师小测知识点——学生练题、考试。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在这个唯分数是瞻和奉行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 神马都是浮云, 除了分数。试问, 没有课堂教育教学的渗透, 没有老师点点滴滴的引导, 怎么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怎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现代化国家?由此可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教参和老师的教案之上。

(二) 计划生育与个人主义

由于历史原因, 当前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 家庭人人以他们为中心, 这导致他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乱象丛生, 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在面对中国的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面对各种思想观念激荡之下, 在面临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当前高中生的父母, 由于害怕失去, 教会他们封闭自己;由于害怕麻烦, 教会他们如何“不管闲事”、“只打酱油”。于是乎, 现在的高中生强调个人利益, 忽视公共利益;社会责任感淡薄, 缺乏同情心, 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

(三) 传统文化与劣根主义

历史上, 我国是一个缺乏公共生活空间的国家, 因此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比较薄弱。子曰:“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自家扫取门前雪, 莫管他人屋上霜。”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中举了一个例子。1851年, 道光皇帝死了, 外国人很关心道光的三个儿子中由谁来继承皇位, 继位后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在小酒馆里, 几个外国人试图同酒馆里的中国人讨论这个问题。但中国人说, 干嘛去费精神想那些无聊的推测呢?那是大臣们的事。咱们瞎琢磨政治, 那才叫傻呢。平民百姓是如此, 百姓中的精英——读书人也是如此,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正如梁启超早在1902年指出的:“我国民所最缺者, 公德其一端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 不可谓不早, 虽然, 偏于私德, 而公德殆阙如。”

三、砭庸针俗——治疗公共精神失范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生公共精神失范, 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老师要承担起培养其公共精神的责任, 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应该把公共精神培养渗透到的日常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言谈举止彰显公共情怀

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感慨:“问世间国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关注“社会”, 这就需要一种公共精神, 这就是一种公共精神。“身教”重于“言传”。高中政治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以外, 也要多关注学校事务,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改革、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户籍、物权等公共问题层出不穷。对于这些问题, 高中政治教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要合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时说过:“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些什么, 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中政治教师具有爱国情怀, 更要在这两个“精神”的指引下创新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与时俱进。

(二) 课堂教学渗透公共精神

高中政治课程从生活出发, 主要分为经济模块、政治模块 (含国际政治) 、文化模块、哲学模块等四个模块。为了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完成课程目标,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

1.《经济生活》。

在《外汇与汇率》一课, 讲述我国的外汇储备、汇率政策、人民币的国际化等, 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做理智的消费者》一课, 引人了“光盘行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餐习惯, 引入习总书记关于例行节约、建设美丽中国等时代精神教育学生;在《个人收入分配》一课, 引入基尼系数、纺锤型收入结构等名词, 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社会现状;在《征税和纳税》一课, 积极引入了物权观, 同时也谈到了物权与税权的关系, 向学生推荐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没有理由不纳税》, 引用奥利佛·霍尔姆斯名言, “税收是我们对文明社会的支付”。

2.《政治生活》。

在《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一课, 积极引入班干部竞选模拟、关于食堂餐费涨价的价格听证会,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村、本社区的社会实践, 如小区文化宣传、文明停车建言献策;在讲到《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课, 点击厦门市政府网站, 让学生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支持政府的工作, 寻求政府的帮助, 监督政府的行为;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 积极引导学生观看“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 由学生来谈《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和感想, 让学生了解一些政府重大决策;在《当代国际社会》一课, 在班级召开微型模拟联合国会议,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

3.《文化生活》。

环顾世界,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 力求重整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 推崇“身土不二”, 培育“韩国精神”。因此,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培养公民精神迫在眉睫。在《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课, 通过分析《007系列电影》, 指出美国的文化渗透, 强调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 播放奥运会精彩视频, 引用了肯尼迪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 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来激励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课, 把课堂改编为一场题为《道德和知识哪个更重要》的辩论会, 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学会处理二者关系, 做一个有道德的科学人。

4.《生活与哲学》。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哲学是通过对这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反思, 学会对社会现象形而上的认识。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课,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 组织了《小悦悦事件引发的道德思考》的座谈会, 让学生畅所欲言, 在思维的碰撞中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 社会实践催生公民意识

1. 开展公共空间意识实践活动。

从教育学生“保持课堂学习安静、自修作业安静、图书阅览安静、就餐就寝安静”做起, 通过文明行为大调查、“请你找我这样做”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图案标志征集、“公共空间意识”案例征集活动培养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 进而增强公共空间意识, 在公共空间内提升公德水准,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2. 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贵在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活动, 如:为小区义务画车位、擦电梯、清扫垃圾, 劝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参加拥军拥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参与网上评议政府, 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年满18周岁的积极参加选举, 投出自己理性一票。

曾经有记者问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 哈佛大学招收学生的标准是什么?这位主任回答:能够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的人, 就是我想要的人。这个标准非常具体、形象地概括了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期待, 也非常准确地诠释了公共精神的内涵。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 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 因而也可说是人类教育最高的向往。

摘要: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各种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引领社会思潮。在此时代背景下, 高中政治课程承载着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重任。要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本文着重分析当代高中生公共精神失范的现状和原因, 以及如何将公共精神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程。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程,公共精神,公民意识,失范

参考文献

[1]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3.

[2]张卓玉.构建教育新模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3.

[3]韩玉芳.公德意识·公共伦理·公共精神[J].北京日报, 2012.

[4]李萍.论公共精神的培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走出困境的路径 第9篇

高职公共基础课有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资源, 可以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学科特点优势, 充分发挥文化性、工具性、实用性和为专业服务的作用, 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是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

人文, 相对于个体而言, 重点就是如何做人;相对于人类整体而言, 重点就是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4个层面, 其中,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公共基础课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帮助其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任务的公共基础课, 基本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授课方式, 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则远远不够。很多公共基础课教师认为做到知识传授就已经完成了教育任务, 没有意识到公共基础课重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养成教育。有些教师或者已经意识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但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 也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匮缺的原因。

素质教育高于知识、能力教育, 也难于知识、能力教育, 素质是知识、能力的总和, 是核心, 有知识、能力不一定有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中, 知识是基础、表层, 最容易做到, 是公共基础课的基本任务, 也是学生自身提升理论素养的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上来看, 能力与素质由知识升华、内化而来。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博于问学, 明于睿思, 笃于务实, 志于成人。”这就是边学习, 边思考, 边实践, 解决知识, 能力, 素质三者的关系, 以成就大有作为的人才。所以, 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传授层次上, 而应集学习、思考、实践于一体, 教育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 更要敏于思考, 还要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锻炼能力, 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重理论传授, 也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公共基础课加强实践教学同样重要。

理论传授要注重学法指导, 不仅教学生“学会”, 更要教学生“会学”, 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作用, 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 甚至让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然后采用学生的设计方案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则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内化, 可以采取更广泛丰富的实践形式诸如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素质养成系列活动、企业顶岗实习等等。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将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二、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理论教育的两个前提

1. 深入提炼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易经》中说:“形而上者为之道, 形而下者为之器”, 孔子说:“下学而上达。”这两句话表达了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思想, 可以指导公共基础课教学。一方面, 让学生掌握形而下的东西即下学, 学习知识, 了解具体的事物;另一方面, 要上达, 要超越知识, 去了解知识所载有的精神, 去领悟具体的事物所包含的抽象本质, 去达到所体现的形而上的东西。二者配合相宜, 既不过分强调素质而忽视知识, 也不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素质, 才能使学生成为有用的高层次人才。比如体育教学, 不能仅仅传授给学生几个动作, 几个招式, 几项技能, 而应将体育所蕴含的形而上的东西, 也就是精神层面的内容、精神的强大力量教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坚强的意识品质, 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显然不同的课程提炼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是不一样的, 但各门课程所要渗透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

(1)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的取向就在于引导学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而奉献终生。对于青年学生来讲, 思想上如何认识人生价值极为重要。公共基础课中的每门课程都包含着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量的正反事例可以证明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利用这些事例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稳脚跟, 做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 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人。

(2) 教育学生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无论什么时代, 什么社会, 每一个人首先要有同本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文精神。高等教育必须教育青年学生有中华魂, 民族根, 个人要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 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教学中, 结合学科特点, 强化人文教育, 教育学生陶冶高尚情操, 锤炼崇高人格, 净化精神世界。

(3)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个人的极为重要的素质。很多知识问题要用良好的思维方式才可以解决。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能够读活书, 驾驭书本, 驾驭知识。比如数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刻苦训练, 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思维方式养成的最佳途径, 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举办读书月、演讲、口才、表演, 思想政治教师带领学生搞断案说法, 搞知识竞赛等, 都属于学以致用, 将死知识变为活知识。每门课程都蕴含着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深入挖掘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文化现象, 都有赖以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 这个文化基础正是需要公共基础课程去深入挖掘的。比如数学, 要研究数学产生发展的历史, 整个过程充满着追求、探索的精神, 研究数学家探索数学的热情和奋斗历程所折射的人生价值观。通过数学史, 了解数学家勤奋治学的精神, 可以坚定学生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勇于钻研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祖国学习奋斗的意志,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价值理性的作用, 即促进学生完整、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格的确立。这个作用恰恰能够弥补高职专业教育教学的缺陷。事实证明, 那些文化素养底蕴越是深厚的学生在专业方面往往越有建树, 在个性方面也更完善, 在个人生活方面也更成功、更幸福。这点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避免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很强的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缺陷而给社会、个人、家庭带来负面影响。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建设,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理论讲述方式已不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也不再能适应学生素质提升的需要, 更不能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所以, 公共基础课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早已引起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重视并相继开发出多种实践教学形式,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些实践形式基本都是各门课程各自为政, 彼此分割, 没有资源共享和合作、协作关系, 没有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合力, 其效力也大打折扣。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 建立融公共基础课教学资源、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职业要素于一体的素质养成教育,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 学生既可以实践公共基础课程理论, 又可以实践专业课程理论, 还可以与企业用人需求相衔接, 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融合共建, 是公共基础课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形成教育合力的新型实践教学形式。

依据素质教育需要, 建设文学社、演讲堂、模拟法庭、音乐厅、美术吧、健身俱乐部、形体礼仪室、情景模拟室、专业技能大赛室、科技发明创新室、与专业相结合的各种工作室等, 不同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选取不同的实践形式, 由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一起,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素质养成教育规律, 将公共课教学目标与专业课教学目标融合在一个项目中, 制定出项目实施方案, 共同组织学生完成既定任务。比如, 旅游专 (下转第22页) (上接第20页) 业可以以组织形象礼仪大赛的形式, 由语文教师、口语教师、礼仪教师、旅游专业教师、合作企业指导教师等与学生一起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将涉及到的公共课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素质和企业用人素质需求凝炼在方案中, 通过组织实施, 三者相互协作, 彼此配合, 共同指导, 使一个项目完成多个教育教学目标。市场营销专业组织营销策划可以由应用文写作教师、专业教师与市场销售专家组成项目小组, 共同制定项目方案。既锻炼学生能力, 又提升学生素质, 既完成公共课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教学目标, 又与社会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 在公共课、专业课和用人单位多方的融合共建、合作协作中完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文章阐述公共基础课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凝炼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发掘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是两个前提。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融公共课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行业企业职业要素于一体的养成基地是人文素质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理论教育,人文素质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论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 1998, (2) .

[2]周远清.知识能力素质[N].光明日报, 2000-4-5.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第10篇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对象现状

目前, 高等职业教学的教学对象仍然以应届高考毕业生为主, 学生均为90后。而90后学生的最大特点都围绕着一个词展开——竞争。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竞争压力。在学校里, 他们要用成绩竞争;走向社会, 他们要用工作的待遇和地位等来竞争, 只有在这样不断的努力、竞争中, 他们才能更好地体现自我的价值。因此, 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从教学内容、模式和评估等各个方面必须突出实用性, 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对象的需求, 更好地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取得不断的胜利。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的“实用性”效果, 笔者对于自己所在学校的3000多大一新生就其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学习英语的目的、大学英语学习计划和其喜欢的英语教学形式和内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13.1%的学生讨厌学习英语, 不愿意背记, 不善于读写, 对英语是既聋又哑;28.05%的学生重视英语学习, 能够认真背记单词、句型, 学好英语的愿望比较强;50.48%的学生,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过级、找工作, 英语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只有8.37%的学生对英语非常感兴趣, 较为了解这门语言的自身特点, 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根据调查结果, 按照教学对象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可以分成厌学型、刻苦用功型、目标任务型和兴趣能动型这四种。

所以, 要想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立足于未来的竞争,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类型的不同, 对其提出不同的能力目标, 并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评估手段等方面突出其职业性。

二、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能力目标的宗旨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由于教学对象的学习类型的不同, 高职公共英语在教学内容一致的前提下, 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英语基础的不同, 对于不同学生所制订不同的能力目标, 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能够在他们今后的学习、求职、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那么, 针对以上四种类型学生的公共英语的学习, 笔者认为应该分别制订以下的教学能力目标。对于厌学型的学生, 英语的学习首先是提高其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估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以“兴趣”为立足点, 让他们在感兴趣的前提下, 在经过高职公共英语的学习以后, 能够熟悉并掌握常用的词汇和一些简单的句型, 了解一些文化知识, 不再是面对英语就害怕、头疼、束手无策;而对目标任务型的学生的要求就要更高一些, 因为他们的学习动机性非常明确, 在让他们了解英语学习的总体目标的同时, 在每一次具体教学活动中, 都应该制订针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并设计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让学生来完成, 这样来增强其英语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在厌学型同学的基础上, 掌握更多的语言点, 并了解英语语言的学习方法;那么, 对于刻苦用功型和兴趣能动型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能力目标应该制订得更高一些, 让他们通过公共英语的学习, 掌握已经学习的所有语言知识以外, 让他们了解并且熟悉这一语言的自身特点和各种学习技巧, 能够运用目标语言较为自如的进行交流, 提高其交际能力, 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各专业和行业的特点, 按照学生未来岗位 (群) 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根据就业需求进行选择。

目前, 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要求学生能通过一些常用的交际会话和外国人进行一般的交流, 听准、听懂他人言语, 清晰的表明自己的看法、意图;能读懂和专业相关的英文宣传广告、产品报价单、生产销售合同, 查阅英文资料;在写作方面则侧重商业信函、邀请函、会议通知、传真;翻译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等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文体。[2]

因此, 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在以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 要了解学生学习需求, 全面了解学生状况, 根据教学侧重点不同, 根据专业及社会需求,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根据其将来就业岗位差异和行业规则, 对教材的实际授课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加或者删减, 按照专业的差异性增加专业词汇量”[3]。

例如, 以英语教学当中“招待客户”这一环节为例, 教学既要在内容上以这一环节中通用的语言点为基础, 又应该突出其职场语境的特点, 并结合不同专业自身特点来进行教学。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就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Product Description, Shopping Online, After-sale Service等这几个方面;酒店专业要将重点放在Making Reservations, Eating Out, Timetables and Schedules等方面;而汽车专业则要把重点放在Greeting, Eating out, Quality等方面。简而言之,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不同专业所侧重的知识点是不尽相同的, 应该根据不同专业来决定其不同的教学重点, 突出其实用性、职业性, 有利于帮助他们今后的就业以及在职业生涯中得以更好的发展。

四、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帮助提高教学对象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人在社会分工中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应具备的精神、素养、知识、能力的总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的能力绝不仅仅体现于学业成绩, 更多的还要体现于职业能力水平和就业态度。在经济迅速增长、技术迅速进步、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对于聘用人才的挑选将更加严格。因此, 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 只有依靠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职业素质。[4]

那么,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架构和岗位要求, 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素质密切相关、应用率高的知识内容的同时, 还应该根据职业的不断变化和新的要求, 结合所学习内容的自身特点, 设计例如“互动”式、“任务型”、“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等课堂教学模式, 充实新的语言技能, 强化实践性教育环节, 逐步建立起以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为目的、岗位实用性和专业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这样,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一方面, 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 还可以让学生逐步注重敬业精神并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这些都是企业考量员工的重点。[4]

五、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评估应该更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估

一直以来,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多以期末考试和英语能力水平考试等形式的终结性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 特别是考试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这样的评估方式造成的结果是, 一方面, 仅凭着一两次的考试成绩片面的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另一方面, 也不能为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和学习方法提供依据。

因此,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修订稿) 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增加了形成性评估的要求。而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 即根据教学目标, 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 跟踪教学过程, 反馈教学信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与终结性评估的区别在于:终结性评估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完成后, 通过期末课程考试和能力水平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而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的持续评价。通过这种注重学习过程的持续评价, 老师不仅可以获取反馈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或方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而且学生也可以调整学习策略,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5]形成性评估方法有多种, 一般包括观察、学生档案、日记、问卷、访谈、文献和资料分析、自我评估等。

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既完善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评估, 改变了一考定乾坤的现象, 又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出更准确、更全面的评估, 从而更好、更有效的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的。

六、结语

总之,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以其教学对象的需求为导向,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制订不同的教学能力目标, 从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革, 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有效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高教司颁布试行, 2000年10月.

[2]韩秋.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提高高职生英语语用能力.鸡西大学学报, 2010 (3) :102-103.

[3]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1) .

[4]安静宜.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教育与职业, 2008 (5) :172-174.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探析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教学 公共英语 课程改革 导游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30-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增长,英语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能解决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交际需要,为专业课程搭建起英语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平台。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错位

许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 仍然属于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没有以职业需求、就业为导向进行适当改革。课程设置体现不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不能发挥为专业服务的作用。有的高职院校即使开设了一些英语应用类课程,比如阅读、听说、写作等,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面也各自独立,性质上都属于基础英语课。既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系统的、完整的英语课程体系,也没有实现与专业的融合。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错位,导致教学模式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节

在教材选取方面,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考虑到本校各专业特点,选用统一的英语教材,这类教材的编写和设计与本科教材类似。比如,教材选用的文章基本上来源于小说、报刊、科普读物,没有体现出专业特点,缺少实践性、职业性、情景性以及实用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在教学内容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基本上以基础英语知识讲解、大学英语三、四、六级考试训练、以及英语日常交际能力培养为主,并没有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发挥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的作用

(三)教学手段落后

一些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招生规模、教学环境、办学效益、社会认同,学生就业等方面与东部高职院校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院校缺少足够的多媒体教室、英语语音室,更不用说计算机网络专业一体化教室、仿真实训室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落后的教学资源限制了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和使用。

(四)评价方式单一

许多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评价方式没有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特点,基本上与本科院校一样,以终结性考试(闭卷考试)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获取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理论知识、忽略能力和素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使教师不能全面地、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关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措施和建议—以导游专业公共英语听说课为例

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基于高职公共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如何从教学内容中找到与专业课的切入点,将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有效衔接,使学生满足岗位任职需求却是许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面临的难题。笔者以高职导游专业的公共英语听说课为例,从教学实施方案、师资建设、人文素质培养三方面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一)依据导游任务,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旅游市场对涉外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秉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构建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实现英语听说知识与导游专业的融合。

目前,在一些高职院校只有涉外旅游专业或英语导游专业开设了“导游英语口语”课程。因此,将公共英语课与导游专业对接,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可以弥补普通导游专业学生专业英语课程不足的情况,并提高学生的行业英语应用能力,从而拓宽了就业面。所谓项目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项目设计、实施为主线,以学生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可以使导游专业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一系列项目任务的准备、训练和完成,获得高素质、高技能导游人才所必需的导游知识、英语知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笔者依据涉外导游工作任务和流程,构建与专业相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做、用一体化的教学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导游服务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1.教学目标设计

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设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大模块,三个模块内容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知识目标方面,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礼仪、以及常用导游英语用语,包括四川著名景点景区导游讲解、欢迎词、首次沿途导游、酒店入住登记和酒店概况介绍、四川菜系文化介绍、四川当地文化习俗介绍、四川特色产品介绍、货币兑换等导游英语用语;在能力目标方面,使学生基本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导游服务、导游讲解及旅游行业其它服务;素质目标贯穿在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具备涉外导游人员优良的职业素质。

2.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涉及家乡、食物、节日、购物、旅行、环境等主题,将这些主题与涉外导游的主要工作场景结合起来,侧重导游讲解、导游服务两大模块,并选取模块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设计内容尽量突出四川本土文化特点。

3.评价方案设计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考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反思本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改进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评价应该全面、客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能力素质的提升,要考虑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使评价发挥激励作用。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应重点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使高职教师既能对课程进行科学、系统地理论讲授,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导游专业公共英语听说课为例,如果要实现英语听说知识与导游专业融合,英语教师必需了解并熟悉相关旅游法规、导游服务基本内容、导游礼仪、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公共英语教师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渗透人文素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

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根据现代行业发展模式,就业市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人文”可以指导我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处世之道。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实现优质岗位服务的必备条件,是自身发展的价值度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结语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使学生知其所用、用其所学、学以致用。在本文中,笔者以导游专业公共英语听说课为例,从教学实施方案、师资建设、人文素质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和措施,由衷希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燕如.高职教育项目课程构建—以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2]杨 红.旅游英语教学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亚森·尼亚孜,铁尔巴艺尔.关于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教学学院学报,2013(5)。

[4]马 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浅议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考试制度 第12篇

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是大学生的必须得重要基础课,重要性此处不再赘述,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计算机基础考试形式逐渐转变为网络考试系统、自动阅卷等(即题库系统的教考分离),本文就考察两种主流考试制度优缺点,是不是能够促进教学。

首先分析考试目的与作用:

定义1:考试由主试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在一定的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识、体多方面或某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地测度或甄别活动。

定义2:高校课程考试是指高校内部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高校教育目标的具体规定,自行主持实施的考试活动,包括平时测评和学期考试。其基本任务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督促学生学习,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掌握高校的教学情况,改进教学和督促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定义3: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则是以高校课程考试为对象,以提高考试活动效率,通过严密的考试规程,考试结果的客观评价和公正使用,检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创造能力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高校重要的课程考试科目。除了期末考试,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结合前面高校课程考试的定义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归纳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功能,分五个方面:

(1)测评功能:它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它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内容两个方面。

(2)知识点整合功能:它对提高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悟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期末考试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归纳与总结。任何课程学的时候都是积少成多,知识点都是零碎的,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有机地结合起来。

(3)导向功能: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基本上都是参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大纲制定标准。

(4)激励功能:一方面考试结果可以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激励学生;另一方面考试结果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包括: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总体教学水平等方面。

(5)鉴定功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后,颁发相应证书,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进行鉴定。

1 考试制度与分析

1.1 教考合一

定义4:教考合一是指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估由任课教师一人承担。

优点: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教考合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启动师生的创造性,如:教师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事业心与责任感强等,体现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互补性,展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

缺点:教考合一制度,存在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不规范因素,它主要存在于教者同时作为考者在组织教学到实施考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教考合一情况下,出现个别教师评卷送“人情分”现象,或者考前学生集体要求教师复习、划定范围或降低考题难度的现象,而大部分学生平时听课不用功,抄袭作业,此处就失去了考试的鉴定和激励功能。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有一些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最后的突击过关,使得考试成绩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严肃性。

(2)失去了教学和考试的科学性。在教考合一的情况下,整个过程是教师自己备课、自己讲课、自己命题、自己评卷、自我评价,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就算有,教师的授课行为很少受教学大纲约束),可能导致教师随意增减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很难得到落实,有些教师避开难点,甚至自行删去重要章节;同时命题时往往随兴而发,全然不依教学大纲和命题原则,致使命题的结构不科学、不合理,考试的信度很差,试题的难度、效度、区分度,随意性很大,题量、题型、知识的覆盖面窄,教学大纲难于贯彻,教学质量难于保证。此处失去了考试的测评和知识点整合功能。

(3)失去了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性。行为是学生的最好老师,教考合一制度下滋生的送人情分等现象,有失公平性,使学生感到课堂内外不一,学校言行不一,从而滋长了学生的投机心理,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处就失去了考试的测评、导向、激励和鉴定功能。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使考分难以测出学生真实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教师在命制试题和批阅试卷时,带有很大的主观倾向性。

(4)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在“教考合一”情况下,考试成绩的优劣难以反映教学的质量,这很容易使教师滋长惰性,使得教师上课时重数量不重质量,约束教师工作行为的条件是教师本人的自觉性,监督机制显得软弱无力。最终出现:阅卷时重人情不重原则,命题时重分数不重能力,讲课时重兴趣不重大纲的现象。学生则“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考中作弊,考后求情”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教风、学风、考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此处就失去了考试所有功能。

1.2 教考分离

定义5:教考分离制度是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手段。所谓“教考分离”是指将教学与考试分离进行,即将过去某一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评分的做法,改为从规范、标准的试题库中筛选、组合出符合要求的试卷,或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非任课教师依纲命题,并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阅试卷。

优点:实行教考分离基本上能够解决上述教考合一的缺点。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教学大纲的执行。教考分离后加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增强了教学评估的统一性、标准化、规范性和客观性,减少了在教考合一情况下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随意删减教学内容、减少考试内容、降低考试难度,从而人为降低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2)有利于考试公平性与客观性。教考分离使得教学与考试两条线分开管理,这种制度任课教师不参与出题,能够提高试卷的保密性,使考试能够真正起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有利于规范教学秩序,有利于学风与教风的养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教考分离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学;又能促进教师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避免以往考试过程中存在的漏题和人情分等现象,促进教师的教。既能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良好学风的建设。

缺点:教考分离虽然克服了教考合一的缺陷,根本上解决教考合一所不能解决的矛盾,但也存在问题,如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等。

2 教考分离实施几个关键点

总体上看,教考分离利大于弊。教考分离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与考试的分离,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给学生成绩带来误差,提高考试的效度和信度,保证教育质量,同时采取措施克服其负面影响,使其不断得到完善提高。

2.1 不能一刀切对待教考分离

并非每门课程实行教考分离都有利。某些课程考试(如动画设计)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从学生创新意识角度多一些的课程就不能教考分离。文科类的一些课程,本身要求学生涉猎广泛,如果把试题局限于课堂内的几本书,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一些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后续课程,学校常常只有一两个老师熟悉课程内容,推行教考分离也不太切合实际。所以,我们选择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师多,学生多,教学大纲统一等都便于实施教考分离。

2.2 制度保障,分工合作

教考分离首先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考分离建立前提条件,学校从上到下重视,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2.3 建立高质量的试题库

要能发挥教考分离的优点,克服缺点,使其更科学化实行的重要途径是建立科学的题库。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采用试题库的形式,随机抽题后自组试卷,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杜绝了授课教师在考试环节中参与作弊的现象。建设科学的题库可提高考试的质量与权威性。这也是教考分离最大优势也是最大工程,需要所有本学科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著.考试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页.

[2]胡敏芳.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李兴富“.教考分离”制度:回溯与反思——以英国考试制度为例[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5-78.

[4]朱军,杨万清,代晶.教考分离——高校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20.

[5]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92-94.

[6]张国旭,田红霞,王墨琦《.单片机原理》教考分离的思考和实践[J].科技信息,162页.

上一篇:农村孩子的语文教学下一篇:网络电力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