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品读范文

2024-09-19

语文品读范文(精选12篇)

语文品读 第1篇

一、对话文本, 激活学生思维

苏教版语文教材经过编者的精心安排, 收录了大量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的文章, 这些文章内容新颖独特, 富于想象, 具有深刻的意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走近文本, 对话文本, 抓住文本中的重点段落或优美词句仔细品味、认真推敲, 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价值,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 在教学《诚实与信任》时, 教师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字词指导学生品读文本, 体会文本内涵,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到文本的第十五自然段, 仔细阅读, 深入思考, 在这个段落中我们应该抓住哪些词语深入探究?读完了这一段, 自己有什么收获?并且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首先抓住文本中“很对不起”这个词语, 从中分析出文中的“我”其实是非常有诚意的, 从文中的“不小心”一词能够发现“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并且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而从文本中提到“我”要求对方提供购货单据, 可见“我”是真心想要赔偿损失, 从而可以发现“我”的朴实善良。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 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要相互谅解, 诚实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 因此, 我们在生活中做人做事要诚实, 也要学会信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话文本, 让学生深入文本寻找答案, 获得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启发。这样, 在学生和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中, 可以有效地品味文本的内涵, 升华学生的情感,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品读标点, 激活无尽想象

一篇文章之所以感人, 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它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也就是以情动人。而文章要想充分表情达意, 就必须借助标点。文章因为有了标点, 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 激发学生的无尽联想和想象, 让人产生一种意味无穷的感觉, 因此, 品读文中的标点, 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如, 《二泉映月》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瞎子阿炳的感人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把分析阿炳的性格特征和阿炳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作为教学重点。文中写到:“在阿炳的世界中出现了自己可爱的家乡, 还有美丽的月光......”之后作者在这个地方使用了省略号, 这一标点的使用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于是, 教师抓住文本的这一空白,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一想阿炳还会喜欢什么。经过教师的引导启发, 学生想到了花香弥漫的花园, 涓涓流淌的溪流等,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提升, 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对于文本中阿炳这个人物的认识也更加透彻, 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 不应局限于文本的固有内容, 而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引领学生不断拓展阅读空间, 让学生的阅读逐渐深化。那么, 教师抓住文本中标点的留白, 利用在标点背后隐藏着的想象空间, 鼓励、启发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品读情感, 增强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选择一些情感内涵丰富的文章,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情感, 接受感情的熏陶, 提升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其中, 教师应重视朗读的作用, 鼓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情感体验。

例如, 在教学《雪儿》一文时, 教师就把教学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意蕴, 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体验情感,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自由朗读文本, 标出自己的疑惑或者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其次, 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朗读互评;最后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 大家一起交流, 找到最佳的朗读方法。在反复读的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形成了自己的感受:孤独的孩子对白鸽奉献了自己的爱心, 也为白鸽的痊愈而高兴, 由此可见这个腿受伤的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灵, 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

不同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仔细品味文本蕴含的深厚情感, 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在个性解读文本的同时,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师, 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还可帮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 提升情感意识。

四、沉静思考, 品味文本意义

好的文章只有静心地咀嚼品味才能得知其中的真滋味, 因此, 品读文本需要宁静的心, 沉下心来, 才能深入地思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 对文本中的名言佳句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语段进行反复的品味,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通过品读文本体会到其中的意义。

例如, 在教学《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意义, 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的标题是《生命的壮歌》, 但是通过初读文本, 我们知道描写的是一群小小的蚂蚁, 微不足道的蚂蚁的举动还能称得上是壮歌吗?而且在文本中作者称小小的蚂蚁为蚁国的英雄, 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首先找到文中有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小蚂蚁的壮举, 并且让学生静下心来默读这些句子, 仔细想一想, 深刻体会小小的蚂蚁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在充分的默读以及思考之后, 学生抓住“迅速扭成一团”等关键语句, 体会小蚂蚁的献身精神——它们为了种族的延续,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做法, 难道不应该称之为壮举吗?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 总是认为热烈的讨论交流就是一节好课的标准, 但是, 我要说的是沉思默想同样重要。沉静的思考, 学生可以直达文本的深处, 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完整地感受文本的语言, 感受文本的丰富意义。因此, 语文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沉思的环境, 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进行个性化解读。

语文品读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设计中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初读、品读、美读三个层次的读,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一种螺旋循环中上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在指导学习的书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落实。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四季景象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材料、实物等。

2.四人小组自制一套生字卡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制作成太阳、动物、植物形状,体现识字的趣味性。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认识这13个生字;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欣赏音乐,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可以打节奏。(师点击课件:播放《种太阳》)刚才大家听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2.交流感受:你们了解太阳吗?请你说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3.导入课题:歌曲中的小朋友他想在寒冷的南极和北冰洋种上太阳,想把温暖送给冬天。那我们课文中的小朋友他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师点击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带着声响依次跃上天空,指名读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由歌曲引入太阳这个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兴奋点。同时从音乐方面给学生以美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读法:同学们,我们平时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怎么办呢?

生:看拼音、问同学、问老师、查电脑等。

那就用上你们的好办法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师巡视,随时接受学生的求助。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认读字词: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会合作,那课文中的生字你们认识吗?

(1)师点击课件:出现本课的13个生字,这13个生字写在13种不同颜色的小太阳上,教师指名认读时,学生读一个生字,教师就点击该字,带有生字的小太阳就升起来,并发出你真棒的声音。

(2)去掉拼音,随机认生字。(课件设计和运用同上一个环节,只是没有拼音。)

(3)认读词语。去掉拼音还读得这么好,那老师想难难大家,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认读。街道、挂在、熟了、伙伴、尝尝、香甜、温暖、冻僵、应该、因为、手脸。)

5.读通长句:老师这里有几个难读的长句子,你们有信心读好吗?自己试着先读一读;指名全班交流读;集体读。(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也是本课难读的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先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尝试自读,边读边找出不认识的字,这是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构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小组合作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的,有调控的,有导向的。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方法识字,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要比教师领着学,记忆扎实,基础牢固。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知情互促,兴趣浓烈。)

品读想象,感受奇妙

1.自由选读:这么难读的长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就把那个自然段多读几遍吧!

2.组内合作,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其他人边听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全班交流,评议补充:

a.指名品读: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其他同学想象一下,在你的面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鼓起了掌。)

b.指名描述:把你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还可以展示自己准备的四季景物的图片和实物,充实自己的语言描述。如有的同学在评价别的小朋友的朗读,说道: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注意了停顿和重读,我的眼前仿佛真的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香蕉,还闻到了水果的香味。你们瞧,我就带了苹果和香蕉,多香呀!(此时,许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做出了闻香味的动作。)

(设计意图: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注重调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想象展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带入课堂中,用规范、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美读感悟,升华情感

1.教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向大家挑战。(学生鼓掌欢迎)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喜欢哪个太阳?(师点击课件:出现《种太阳》的伴奏音乐,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诵。学生很陶醉,有的忍不住鼓起掌来。)

2.感悟交流:你喜欢哪个太阳呢?想想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画个这样的太阳呢?指名交流,并补充。

(师点击课件:出现一年四季有特征的景色和景物,有鲜明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下是播放课件时,教师的一段旁白:

盛夏,烈日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照射着大地一直到黄昏,多么沉重闷人的时光!人们懒洋洋地,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画个绿绿的太阳吧!让大地到处一片清凉。金秋,登高望远,大地犹如茫茫的金海,它给人们献上一个丰收、欢乐的季节。画个金色的太阳吧!它会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让辛勤劳动的人们有更多的收获。寒冬,寒风刺骨,天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画个红红的太阳吧!让阳光温暖每一个的心田。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画个彩色的太阳吧,给人惊喜,给人希望。)

4.课文美读:看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你能不能把这种美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挑战读、比赛读、下位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给他听,请他评价等等。)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本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整的朗读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的选择听众,自由的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在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创新实践,积淀美感

品读,语文课堂的必须 第3篇

一、重点精读,边读边品

语文课堂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比较轻松的,其实不然。语文课不仅仅是读读课文、解析课文这样简单。它对教师的文学水平、知识累积等都提出很高的要求。拿到一篇文章如何能把握其重点,如何能将重点突出出来,引导学生品读便成为考验教师水平的标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的品读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更有助于学生的学。

我们以《钱学森》这篇课文为例,本篇文章朴实无华,它为我们塑造的是一位具有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家的伟大形象。这一形象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文章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利用这篇文章来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的话,这样一堂课便是枯燥乏味的,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这时,就需要品读来解决其枯燥性,让学生边读边品味字里行间的独特美。这是一种心灵对话,跨越文章时空的心灵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在科学家的面前,在与他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更能让学生在心中向往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二、潜心会文,推敲揣摩

读书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是一个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读文的乐趣。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品读文章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揣摩字里行间的独特美感,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教授《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在体味白骨精为吃到唐僧而进行三次变化的语段中,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品读。因为不同的学生文化积淀不同、认知结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不同。而通过细细的品读,加之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对白骨精狡猾、奸诈的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品读,学生体会到多种多样的人物描写的方法,真正地学到知识。

再如,《半截蜡烛》一文对伯偌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保护情报所作了具体的描绘。教学时,怎样去深刻理解文中人物的机智、勇敢,感悟文章内容呢?为了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伯偌德夫人一家三口的形象,我先让学生分别从文中找出三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细细品读;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对这一家人谁的印象最深刻,并借此感受法国人民在危险面前的那种从容镇定和视死如归的决然态度。在品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精妙,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一起共同对文章进行探讨,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及人格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深读广读,活化思维

自古以来,朗读便是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途径。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读。然而,朗读与品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朗读可以是不假思索地读文章;而品读是一个动脑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够品味文章内在的情感,带有一种探索的意味,是一个语言储备、丰富知识、活化形象的过程。

例如,在教授《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要带有感情的读。文章用几件事来表现出詹天佑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尤其是第四段“勘测线路”,詹天佑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詹天佑平时不会苛刻要求工人,反而经常地勉励他们。在介绍这些情景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得更加深刻,教师带领学生品读原文。本篇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詹天佑的伟大。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品读。无论是从修铁路,或是从詹天佑的坚定信念,或是从结果,学生都需要仔细揣摩字句中的意思,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这种深度广度使学生领悟到文章的真谛。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地利用课本,摒除一些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真正学会抓住文章中心内容,积累精彩词句,通过自己的思维,不断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的“品读”艺术 第4篇

一、品读景物之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我们必须要把握理解、分析品读出文中的美妙之处, 以便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如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 为了让学生对这篇写景美文学得轻松自如, 让学生对文中的美景深入感知, 我抓住景物描写内容, 合作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配乐朗读, 让学生在自我品读中自由想象, 感受春的魅力, 拓展关于春的联想, 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幅幅美轮美奂、生气盎然的春景图, 引导学生深层次品味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二、品读语言之美

文学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对课文内在挖掘、品读就应该一字、一词多层次多角度咬文嚼字, 品味文中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在品读中深刻感受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语言之美。我在执教《周庄水韵》时先录音范读课文, 让学生首先从语感上领悟本文特具的语言美, 然后再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挖掘不同凡响的语言之美。如写第一次到周庄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画在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 写小雪后的景色, 古老的砖石与轻闲的白雪黑白分明、对照鲜明,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面”, 对比与比喻的巧妙运用将两次不同的印象形象地描绘出来。作者还用拟人的手法“细细谛听, 水声重重叠叠, 如诉如泣, 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将水声描写得柔绵、动人, 裹着万般柔情, 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像这样充满灵性的句子, 引出学生更丰富的联想。

三、品读结构之美

初中课文的文章篇幅有长有短, 不同文体其构思各有不同, 有的篇幅虽短但构思却极为巧妙, 细细琢磨, 别具一种玲珑剔透之美, 能给读者留下宽广的想象空间, 这类作品值得细细品读。如执教《木兰诗》, 根据此诗结构上的独特之处进行品读指导。如“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唤女声、流水声、嘶叫声, 一面是亲情思家之情, 一面是战情, 卫国之情, 木兰服从国家的需要, 奔赴前方。爷娘唤女声的亲切、关怀、熟悉、深情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颤悚、惧怕形成对比, 细致深刻地反映了木兰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短短几句, 反复咏叹, 耐人寻味, 类似的构思, 《木兰诗》中多处运用, 由此引导学生挖掘品读, 读出作者构思的精妙。

四、品读情感意境美

“文学旨在意美”, “凡文以意为主”。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情境交融, 寓情于景, 因此, 很多时候意境与情感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这就需要联系情境具体地读。如《我爱这土地》, 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抓住诗的意象, 读出意象的象征意义, 读出诗中激愤、奔放、热情的感情基调, 读出作者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有的作品寓情于景, 如《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游小石潭山水时看到清澈见底的水中, 鱼儿欢乐地游戏, 也反映了作者当时高兴的心情。后来坐潭上, 看见“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环境触发了作者的情弦, 表现了他因被贬心中愤懑难平的悲凉心情。

五、品读“空白”之美

语文品读 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

时下的小语课堂,执教者热衷于教学方法的巧妙,教学技巧的娴熟、教学风采的张扬,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学耗时多,但效果不明显。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一切教学方法的努力,都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因此必须依托文本,抓住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二、实验的目的1、学生能准确地认读词语,正确地书写词语,合情合理地理解词语,贴切地运用词语。

2、探索学生在品读词语时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法。

3、结合我校学生的特殊性,探索教师在引导不同学段的学生品读词语时采用的策略和手段。

4、通过本课题研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研究的终极目标。

三、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词语教学的目标是: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

1、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模糊理论: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利亚大学的查德教授最早提出了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模糊理论认为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许多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其外延没有分明的界限,如大、小、轻、重等人们把这种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叫做模糊概念,含有模糊概念的语言叫做模糊语言。模糊理论的提出,是对科学方法论的革新,它对语文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妙悟:原指信佛众生对佛法的心解、觉悟。宋代严羽以禅喻诗,认为“诗道亦在妙悟”。妙悟就是要悟到本质、核心,悟诗的真谛,就是要机敏、灵活地悟,圆通地悟,这样就会有一种一通百通的自由。

四、实验内容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日来的语文课堂实践,提出研究的对策:

(一)增强目标意识,凸显语言能力。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应该着眼于有效的语言训练,学生对文章情感和主旨的感悟应建立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要能给学生思想的熏陶,思维的启迪,智力的开发,智慧的开启。

1、整体思考,瞻前顾后

每一堂课的目标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整体考虑它在单元、教材、年级段中的地位,力求做到承前启后、循环往复,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和一般目标有机结合。

2、三维整合,明确适切

在确定目标时,我们应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尤其是情意目标的制订,一定要融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两纲”实施需结合不同年段的学习重点,形成教育序列,在教学目标中使其显性化,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无痕化。

(二)、巧用教学策略,强化语言训练

1、抓关键词句,反复锤炼

语文教学不是泛泛而谈,语言文字的品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只有通过语言文字中字、词、句的咀嚼、才能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表现能力,体会关键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2、借语言坏境,巧设训练

(1)文章空白处

好多文章留有空白的余地,我们就要抓住这些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等进行语言、思维的训练。

(2)读写结合点

最好的“读写结合”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寻找课文中读写的最佳结合点,巧妙地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3)延伸点

我们教材中许多文章的结尾处是言已尽而意无穷,是进行有效训练的大好契机。

(4)拓展点

在教学某一篇课文时,可对文章难理解的地方加以拓展,补充相关资料,以此形成语言训练点。

(3)、立足实践,首尾呼应

(三)、重视课前预设,关注动态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中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教材内容,激发兴趣点捕捉发展点,突破障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引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上有意识,有办法,甚至是独具匠心,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1、充分预设是课堂有效训练的保障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这种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为了使课堂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若是没有这样充分的预设,这一个动态的语言训练就不会这样环环相扣,深入浅出了。

2、动态生成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

在许多教师看来,教学的精采必定在充分的预设中生成,如期达成,这是一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生成,但有的时候,教学的精彩之花也会绽放在绝处逢生处。这种动态的生成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我们要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可贵的语言教学契机,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五、具体方法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的方法。

六、实验效果分析

1、有效地解决了小学生重写轻读,重听轻说的弊端,为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更丰富、有益的方法指导。

2、激发了全体师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了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3、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4、大部分学生的错别字也不见了。

5、构建出“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的指导方法与策略。

运用品读教学 提升语文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品读教学 语文能力 教学方式

品读学习是自主实践、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提升的有效途径。

品读教学基本上分为两大环节。初读环节重于感知,教师重于从情景设计、文字疏导、个性化诵读、语脉把握等方面作引导,扫除障碍、避免卡壳,以便在品读中能顺利通畅地理清头绪。精读环节重于领悟,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动性,展现个性风采,教师适当点拨、评价和导引,使学生在自主与协作中把握感情脉搏,感悟情调与思路,品味语言和技巧。为了避免跑题走调、刹车不当的现象,教师对学生思想的火花要适时擦亮,对漫无边际的“奇思妙想”要合理调控与转移,对学生特色的联想要予以肯定,对针锋相对的争执要及时控制并理清思路,使品读课堂鲜活而不呆板,灵动而不凌乱。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以张扬,强烈的情感投入与丰富的人文内涵相结合,使文本学习活泼且有灵性。

品讀教学,一是要读,二是要品。其中读法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或教师指示阅读,如学生单独朗读,或教师、学生集体朗读或录音范读,教师点评与提升等,无论是单向还是反复诵读,都可以在感知的基础上达到感悟的目的。当然,诵后之品更能够拓宽视眼,提升境界,品味文本信息,可以学生品评、教师品味、教师导品相结合,学生的品与教师的品互为照应,不以成人视野强求学生品味的质量,逐步发挥特色作用,抛砖引玉,以激发趣味,增强语势,促进动态化课堂的生成。把品与读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逐渐变得深刻,使情感不断得以丰富。

高中语文说明文品读及范例 第7篇

第一,结合实际,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文品读。

凡事物都有共性,但也各具个性。这种个性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

第二,结合经验,抓住说明文的结构条理进行品读,掌握其行文规律。说明文的结构顺序经常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特别是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采用逻辑顺序。一般要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认识文本的结构。分析课文篇章结构,重在理解说明层次的科学性和逻辑性。通过不同课文不同说明顺序的比较,认识到这方面的规律性。分析行文结构,建议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一些关键句,例如总领全文的句子,承上启下的句子,有些句子或词语提示着行文的结构,我们要发现这些提示语,从而能有条理地梳理出行文的方式。

第三,结合生活,了解说明文多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说明文通常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图表、引资料等,品读多种说明方法时,要着重领会,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强调说明方法的使用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为更有效地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征服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各种说明方法来交流,我们要及时注意作者的表达,有说明的方法出现时,不妨思考是什么说明方法,怎样进一步使说明的事理更生动、形象。

第四,结合情理,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那样的说明文,弄清写作的缘由。

譬如品读《物种起源〈绪论〉》一文,注意一、二小节作者提及的年代,从1831年作者跟随比格尔号皇家军舰进行科学考察,到1859年作者的工作将近结束,再注意中间所提及的年代,不妨思考,达尔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你是达尔文,你该不该发表自己的论文呢?从情感上去感知达尔文严谨、审慎、刻苦钻研的精神,28年的漫长研究,到了工作近结束都不敢发表“摘要”,真是让人感动的科学家,从而告诫我们要养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知道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我们就会带着崇敬的心情品读文本。

第五,教学范例:

贴着生活识国宝

——《景泰蓝的制作》课堂实录

(上课前,让学生看课本封面上关于景泰蓝的插图。)

师:同学们看了这幅图有何体会?

生1:太精美了,非常华贵!

生2:工序一定很复杂,不然做不出这样精美的器皿!

生3:听说它是我们的国宝,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才做出如此精美的结构来!

生4:图案很美,结构匀称,用的材料一定很贵吧?

…………

师:好,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来了解景泰蓝。

(师板书: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

师:为什么叫景泰蓝?

生:是从明朝景泰年间开始流行的,因为制作的时候多用蓝色料,所以叫景泰蓝。

师:说明景泰蓝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师:它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具有哪些特征?

生:是用红铜做成的,贵重好看。

师:对,景泰蓝是用红铜做成的。造型端庄,图案精致,制作精细。成为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是我国的瑰宝,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的艺术瑰宝啊。

师:全文的字里行间还通过生活化浓郁的语言流露出作者对景泰蓝这一传统手工艺品的敬佩、赞美、感叹之情。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体味一下,好吗?

生1 : 第7小节中“ 值得惊奇”“那么多”“费尽心思”“多么大的功夫”等等,表达了作者参观后惊奇不已的思想感情,由衷赞美工艺师创造性的艰辛劳动。表达非常平实、自然!

生2 : 第1 7小节中“ 全部工作是手工”“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那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这些句子强调了景泰蓝的制作基本靠手工的情形,赞扬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在当下有它的现实意义,生活化意味很浓!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感情。作者是在1955年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之后写的这篇文章。近50年过去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我们和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景泰蓝的制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品种越来越多,制作技术越来越先进,产品出口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品读——让语文课散发语言魅力 第8篇

在教学实践中, 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 品读文本, 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 使语文课返朴归真, 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 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 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 强化了“人文的感悟”, 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 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 抓住课文精妙之处, 引领学生悉心品味, 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 通过细嚼慢品, 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 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 细腻地刻画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 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 老虎“一扑, 一掀, 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 又一闪, 再一闪”的沉着机智及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领略到大家风范, 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再如《钱学森》这篇课文, 通篇以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对内容的感知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就会觉得这篇课文平淡无奇。但若是能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零距离地与课文对话, 就一定能走近科学家, 并感受到本课语言独特的美。在教学时, 我与学生一起紧紧地抓住能体现钱学森杰出才华的三处地方和表现钱学森爱国情怀的几处内心活动进行深入研读, 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深深留在学生的心中, 而且使学生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品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培养了语感。

二、潜心会文, 推敲揣摩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 只有潜心会文, 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 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 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 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 领悟其精髓, 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 提高自身的敏锐感悟能力。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 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 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 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 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 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 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 最后变得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再如, 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 “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 寥寥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 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 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 然后通过细细品读, 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 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的过程中, 透过语言文字, 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 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 却以大局为重, 从容镇定, 胸有成竹。从中, 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 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 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 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 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 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多元探读, 激活思维

在课堂上, 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领悟语言的内涵, 然而, 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 读出语言的滋味, 读出语言的神韵, 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学生通过多元探读, 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 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 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 并启迪自己的思想, 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 有体验地读, 传情达意地读, 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如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 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 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读书, 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 激活学生的思维, 积淀学生的语言。如“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 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 慷慨激昂地勉励他们;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 施工质量不是很高, 语重心长地勉励他们;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 消极怠工, 严肃而恳切地勉励他们。而“詹天佑不怕重重困难, 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则通过想象情境、交流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如引导学生想象“攀山越岭, 勘测线路”、“深夜灯下, 伏案绘图”等这些画面来身临其境地读, 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 该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 那又该怎么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 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 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关键在于能否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学生的每一次朗读, 无不体现着对文本的理解, 无不渗透着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 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 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语文品读 第9篇

先说省略号吧, 您可千万别小看了那六个小圆点, 它蕴含着无穷的语文韵味, 汇集了作者的千言万语。在课堂实践中, 我们会发现省略号有着无限的生成空间, 不仅可以窥探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 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我在执教《灰雀》时,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我就挖掘这个省略号, 引导学生探究小男孩的内心世界:从“……”中你读出了什么?有学生就说了从“……”我知道那只灰雀一定是小男孩抓走的。有的说:“他心虚了, 所以说话结结巴巴。”“他说话结结巴巴, 说明他在撒谎。”可见, 从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就窥透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如我在执教《盘古开天地》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 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 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 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后, 我又放大“……”,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盘古倒下后, 他的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孩子们纷纷发言, 妙语连珠。有的说:“盘古的牙齿化成了坚硬的岩石。”有的说:“盘古的头发变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说:“盘古的手掌化成了连绵不断的山脉。”还有的说:“盘古流淌下的汗滴变成了世界上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江河湖泊。”……多么有创意的想象, 多么生动的表达!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韵味无穷。

不仅省略号有着这样的生成资源, 感叹号、问号、双引号也同样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能激起语文课堂无数思维的浪花。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时, 在学生找出描写铁罐的句子后, 我把它们显示在大屏幕上, 引领学生品读感悟。交流时, 学生们七嘴八舌:我从“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句中的“?”、“!”读出铁罐非常傲慢无理。有的说从“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一句中这两个“!”读出铁罐的恼羞成怒。我从“走着瞧吧, 总有一天, 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读出铁罐蛮横无理。所以接下来的感情朗读, 学生自然是绘声绘色, 水到渠成了。这节课, 我只点拨了一下而已, 教学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可见标点符号在语文课堂上能给我们一定的朗读语气和感情指导, 所以挖掘、品读标点, 能更好地领悟文本, 更好地表情达意。又如在《玩出了名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 欣赏他的“玩具”, 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这几个双引号特别值得我们去品味, 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玩具”、“居民”为什么都要加上双引号?有学生就发言了:“这玩具不是小孩的玩具, 而是列文虎克玩放大镜时发明的‘显微镜’, 所以要加上双引号。”“这居民也不是我们人类, 是列文虎克从显微镜下发现的‘微生物’。”于是, 我不失时机地进行小结:哦,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 通过显微镜, 又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 他可真是玩出了大名堂!这堂课, 挖掘、品味这几个双引号,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品读 第10篇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它由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审美情感、志趣、思维及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等素质构成。简言之, 文学作品, 特别是其中的诗词是构成写作精神资源的重要一环。学生多品读古代文学中的美诗、雅词, 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中国被称为“诗的王国”, 审美中国文化, 首先应该品读中国的古典诗词。《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 竞领风骚, 争芳吐艳。从先秦到明清, 上下三千年, 出现了无数伟大的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每一个名字, 都是文学殿堂上的一座丰碑。而他们流传下来的佳作名篇, 更是繁如星辰, 灿若日月。诗歌里流淌着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飞扬着他们的豪情壮志, 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也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

读诗可将世上沧桑尽敛于眼底, 人生甘苦咀嚼于心间。可感悟屈原的孤傲, 陶渊明的清淡, 李白的飘逸, 杜甫的沉郁, 苏轼的豪放, 李清照的凄美, 陆游的忧国……读诗之趣, 得于目而寓于心。痛苦时, 她让你春风徐徐;困惑时, 给你明灯昭昭。有了这精神资源, 写作时你不会腹中空空, 写出来的文章不会萎靡不振, 不会空洞干瘪。有了这精神资源, 写作时你会文思泉涌, 下笔千言, 你会成竹于胸, 畅所欲言。

古典诗歌名篇都经过作者的惨淡经营、千锤百炼蕴涵了深广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情感色彩。因此, 经常涵咏华章隽语, 既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又可以吸收和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 谈吐作文, 自然文采斐然。

让语文课堂在品读中散发魅力 第11篇

一、扣住关键,品味细读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都属于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信息量大,而且情感丰富,语言细腻,在篇幅布局乃至全文谋划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因而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其信息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根据课题、关键语句乃至关键字词等引导学生去品味,从标点、词语、句子依次去品析,通过揣摩、品读从而调整他们的频率,使之与作者的思想共鸣,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欣赏到语言的魅力。

比如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如果单纯地从内容来看,讲的是一个聋哑人学画的故事,虽然有点励志,但是却平淡无味。然而从语言上分析,却大有讲究。比如题目“鱼游到了纸上”这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能产生很多想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疑问,更是文章的文眼。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疑惑进行分析,进行解读,引出对话。接着又写了年轻面家的高傲,不理睬别人,随之笔锋一转,突出是个聋哑人,他不是不理睬别人,而是不明白别人说什么。最后展开作者与年轻画家的对话,从“鱼游到了纸上”到“先游到了我的心上”作为结尾,突出了年轻聋哑人成功的不易。整篇文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最终才能挖掘出语言魅力。

二、推敲揣摩,研读课文

读书是需要思考、需要质疑的,只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推敲揣摩,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走进编者,走进作者,与他们开展深层次的灵魂对话。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品析语言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与编者、与文本对话,了解写作背景,了解写作目的,从而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学生在品读语言时,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反复揣摩,赏析,推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语言中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比如《触摸春天》这一课就非常感人,不仅写出了安静的神态以及心态,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自己内心丰富的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时,不仅需要品读语言,更重要的是要触摸语言,感知语言。比如春天为何要触摸,难道不能看吗?由此思考,分析,感知安静是个盲童。她触摸春天是通过自己的嗅觉,感知花香;通过触觉,感知蝴蝶,接着又放走蝴蝶,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安静在不停触摸春天。当然,这里的触摸还有两层含义,一是安静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春天的美好,另一个就是安静没有被残疾所打倒,她的世界依然是春天的,是阳光灿烂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缤纷世界。”安静是这么做的,然而她内心的那种宁静,那种对世界的感知,对美好世界的憧憬,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推敲揣摩来感知,来品味。

三、多元探读,激活思维

学生通过多元探读,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体验、去感知语言,从而体验到课文所要描述的美景,所要抒发的情感,所要品析的语言节奏、绘画与音乐美,并最终丰富自己的情感,启迪自己的思维。

比如学习《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一课,很多老师把目光聚焦到实验上,甚至还有老师亲自做实验,让学生感知。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物理课,学生需要的是体验语言,而不是物理知识,因而品读语言才是关键。比如伽利略做实验前,别人是怎么认为的?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验证其权威的?这里引导学生品读第二、三小节,读亚里士多德的话,读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崇拜,从而可以感知到伽利略所受到的压力。接着引导学生品读伽利略的思考,或者说是理论论证,并且做出各种假设。同时伽利略做了多次试验,最后在斜塔上做实验,这当中的语言叙述,以及具体描述、别人评价等等所包蕴的含义,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品读,甚至还有可能去辩论,从而最终激活他们的思维。

语文品读 第12篇

一、循序渐进, 写前品文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教学中, 教师应捕捉课文的闪光点, 抓住课文精妙之处, 引领学生悉心品味。而读书方法的掌握是提高学生品读与作文水平的关键。先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指导朗读训练, 做到会读:就是读课文不增字、减字, 不错字漏字, 有初步的语感, 能把握“上声、轻声、儿化音”等变音现象, 做到清晰、停顿适当, 避免唱读, 做到边读边思考, 知道读了什么。只有这样, 才能更进一步细嚼慢品, 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 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 课文细腻地刻画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但本文的生字多, 个别句子的表达与现代文略有不同, 如:“这青河县少说也走了一二十遭, 几时听说有大虫?”这里的“遭”不能错读成“遍”, “几时”不能误读为“何时”。又如“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 害我性命”, 这里的“钱财”、“性命”前面都容易多读出“的”……指导读时要加以说明。读正确后, 可通过示范读、分组读、男女读等方法让学生反复读, 读顺、读熟, 达到流利。最后才开始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读熟将对品读及潜移默化到写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品读既是接受文学作品, 感受和理解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 同时也是影响、渗透到自己的写作实践的过程。

二、探究读写, 读中悟写意

在课堂上, 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写出好作文, 需要读出语言的滋味、神韵及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 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 逐渐深入地读。通过多种形式探究朗读, 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如在教学《詹天佑》第4段“勘测线路”时, 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 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如“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 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 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 那又该怎么读?这样多种形式的探究朗读, 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 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体验更深刻。

三、潜心会文, 写意自然生

只有潜心会文, 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领略真情, 才能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才能把“读”内化为“写”的能力。因此, 我们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体味, 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 领悟其精髓, 从而加深学生对表达方法的深刻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 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 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 马上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如先让学生自由读体验这五个省略号分别包含的情感, 提名生汇报, 学生会说“害怕、自责、坚定、矛盾……”。再让学生说出或联系上下文思考说出“桑娜害怕什么”、“自责什么”、“为什么又坚定了”等, 让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 读出自己所理解的情感, 可先让学生用笔标出重读的词语再读。在反复推敲中, 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 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上一篇:横向管理下一篇:可持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