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理论范文

2024-06-23

消费文化理论范文(精选9篇)

消费文化理论 第1篇

什么叫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指的就是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文化消费的产生是随着人们物质消费的进步而产生的。很久以前, 人们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人们的消费也仅仅局限于满足日常生活的物质消费上。但是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同时, 人们也会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些感觉就包括了物质消费中精神享受的成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生活中只有物质消费, 所以在空闲的时候, 在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 很多人选择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文化消费这原本只属于少数人的消费现在也走向大众, 成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触及的日常消费。由此可见, 文化消费是建立在物质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下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物质消费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 而文化消费就满足人类的发展性需要和对生活的享受。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 马克思对消费的讨论一般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马克思非常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自由时间”“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等与消费有关的概念进行了深层次的描述和讨论, 这对以后的学者进行文化消费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是这样对自由时间进行论述的“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 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 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在马克思看来, 发展生产力要节约劳动时间, 节约劳动时间使得人们具有更多的自由分配时间, 在这些自由时间里, 人们可以提升自我、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 人们生产相同的商品将花费越来越少的时间, 因此, 人们才会有时间去享受、去体验文化消费。

马克思还全面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社会, 在这里, 人们进行商品交换表面上看是物与物之间的平等直接交换, 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交换, 是商品背后所隐藏的不同劳动行为之间的交换。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 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商品拜物教反映出来的消费文化中, 人们成为了商品的奴隶, 失去了对商品的质疑能力和选择能力。在这样消费文化下, 人们既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也会对社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 人们如果想要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消费, 就要具备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欣赏、审美、选择能力。选择文化消费的种类和方式, 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商品。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地选择文化商品, 那样反而会成为商品的奴隶。

二、我国当前文化消费现状

需求刺激发展, 人们对文化商品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的建设, 这对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的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实际上,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我国文化消费市场中存在很多问题值得人们重视和解决。

1. 文化消费水平发展不平衡

我国因为地域差别, 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文化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文化消费也呈现出地域性的差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文化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文化消费产品在各方面都优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发达地区绝大多数的人们都可以享受文化消费, 但是在落后地区只有少部分的人有能力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水平在城乡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很多农村人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 杂志之类的文化产品也很少购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文化消费越来越普遍, 但是这种普遍局限于大中型城市, 在西部等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 文化消费才刚刚发展甚至没有发展。

2. 消费动机更多寻求感官满足

现代城市中的人们都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 在紧张的工作之后, 人们都会选择一定的娱乐生活来释放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但是, 很多人的文化消费目的仅仅是追求感官上的满足, 对文化商品的内涵关注甚少。在选择文化消费商品时, 更愿意选择黄色与暴力等不良的商品来刺激感官, 而不是追求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对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也导致那些具有丰富内涵、有助于人们陶冶情操的文化商品反而销售量较低。

3. 文化消费市场亟待规范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很多领域都需要改善提高。文化消费市场也不例外, 其所生产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来说, 绝大部分商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确文化需求, 但是也有很多商品中蕴含着黄色、暴力、封建等思想, 危害着人们健康的文化消费。很多不法商家追求极大的盈利, 迎合一些人低俗的审美需求, 而生产和销售违法的、危害社会风气的文化商品, 这对我国文化消费市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提升文化消费的策略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 文化消费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 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以上我国文化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 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积极为提升文化消费提出建议和意见。

(1)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缩小城乡收入差别, 缩小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别。让经济薄弱地区的人们逐渐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人们有了经济基础, 文化消费才会得到发展。一些文化产品生产商应该针对低收入者开发一些适合他们消费的文化商品, 有助于他们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进而提高自己家庭的收入, 促进经济的发展。

(2) 倡导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观, 给大众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消费观, 对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 宣传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观, 大力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引导大众对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消费产品进行文化消费, 坚决杜绝消费那些低俗、黄色暴力的文化产品。同时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精华, 利用到我国的文化消费领域, 鼓励生产商创造不同的文化消费商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消费水平的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

(3) 完善关于文化消费的法规, 加强文化市场的社会监督力度, 确保文化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此外, 文化商品的生产商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意识, 生产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大众身心的文化产品, 坚决抵制和生产低俗文化产品。在党的领导下, 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 我国的文化建设会不断发展, 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人民将会享受到更好的文化发展成果。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更加注重自己精神世界的提高以及个人素质的提升, 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文化消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解读文化消费, 分析现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策略,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消费和促进人民素质全面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程洪海, 薛华.我国文化消费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06 (04) :147—148.

[2]蒋建国.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及其当代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 (03) :31—36.

量化消费资本化理论 第2篇

消费资本化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货币资本,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资本。消费资本化理论把消费和资本原本对立的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哲学上对立统一的突破。自然科学也如此,宇宙间无穷大与无穷小看似是一对矛盾,两者是对立的,而实际上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最终形成一个宇宙,形成一个圆。只有圆才能往前进,只有循环才是个无限过程,才能无限走下去,比如:只有圆形的车轮才可以不断地往前走,方形车轮则寸步难行。

同样的道理,消费资本化理论提出消费这一环节并不是走到了尾端,而是再投资的一个新的起点,与最早的生产环节连在一起,作为一个再生产,从而使得生产、销售和消费成为一个循环,形成一个圆。这完全符合哲学原理,属于对称美,符合逻辑。消费资本定会像车轮一样不断地往前走,最重要的是,它会承载着中国、世界的经济,承载着整个经济往前走。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足够聪明,想得那么周到来拍脑袋计划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自身(企业和消费者)就是个很好的平衡者。消费资本化理论是指导老百姓怎么花钱,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社会每一个个体的作用和他对生产的反作用。因此,定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

另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定量的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就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验证其可行性。我们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正负离子对撞机对撞成功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试验中我们采用了大量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和一些反馈理论来统计正负离子对撞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比如“蒙特卡罗”数学模型,等等,该试验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样,消费资本化理论中的很多必然性和偶然性,也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数学模型、对比分析和反馈理论来进行统计和计算。统计时,要把诸多的参数、概率等制约因素(数学里叫边界条件)考虑进去,从计算经济的角度,来量化消费资本化理论,使其更加严谨、更加客观。我们物理学家定会在定量这个方面尽可能提供最有效的工具来帮助完善这一理论。

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我十分欣赏消费资本化理论。也希望物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能够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长点、形成一个新的分支。让这个理论走向世界,得到国际上的承认,获得成功。这个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应作为一种重大理论创新载入史册。

消费文化理论 第3篇

1 场域理论

关系主义是布迪厄理论立场的核心。与方法论的一元论及强调主客观对立的一元论不同, 布迪厄将社会生活划分为一个个彼此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空间, 每一空间即为一个场域。

布迪厄认为:高度分化的社会由一个个相对自主的场域构成;场域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 是由各种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 其位置由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把持。代表不同力量的行动者为争夺有价值的支配性资源, 致使场域无时无刻不处于复杂微妙的斗争状态。就相对自律的“文学场”来说, 它结合了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历史的空间结构, 内部不同个体或集团处于为合法性而斗争的形势下, 是不同位置之间不断斗争的产物。

在布迪厄看来, 每个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 一个场域越是从社会场域和权力场域中获得了自主性, 这个场域的存在越具有合法性。另一方面, 各个场域的自主性、独立性又是相对的, 没有彻底的自主场域。而当下社会, 由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 场域分融加剧, 场域间的关联更加复杂, 此时再试图谈论场域的绝对自主就越发困难了。

2 文学场的生成

按照阿多诺的观点, 艺术的社会性应当归因于其作为一个自律、自为的实体站在社会的对立面。艺术不该服从现存的社会规范并由此显示其社会效用, 而应该凭借存在本身对社会展开批判。然而, “独立的艺术”的产生是需要一个独立的文学场作为培养基的, 场域的建构对艺术的成长与走向至关重要。

通过考察19世纪中后期法国文坛的状况, 布迪厄为我们揭示了文学场出现、斗争及最终确定“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法则的过程。

十九世纪中叶之前, 文学领域一直从属于政治、经济等权力场, 受制于商业逻辑和政治势力。首先是市场, 它的制裁或限制要么通过销售量、票房收入等直接作用于文学活动, 要么通过报纸、出版、插图及文学产业的一切形式提供的新职位作用于文学活动;其次, 政治机构和王室成员对文学场或艺术场直接进行管理, 权力场的限制通过市场或权贵的等级森严的沙龙作用于文学场。所以, 文学场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存在, 克服当权者的限制, 摆脱来自于权力场的直接或间接的压力, 只能有赖于取得相对于经济和政治权利的独立。

因此, 文学场要独立必须先确定场域自身合理性的规则、确定自身合法性的律令。于是, 各个阶层的作家和艺术家围绕“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 自发地对既定的文学制度发起挑战, 对美术学院和沙龙的艺术准则进行颠覆。其中, 福楼拜和波德莱尔即是为文学艺术的独立性而战的重要代表。二人“为艺术而艺术”文学观的诉求, 是通过与资产阶级世界断裂, 特别是与资产阶级的文学体制决裂开始的。通过拒绝家庭、拒绝前途、拒绝社会, 波德莱尔确立了“此岸世界的受难是彼岸世界得救的条件”这一类似于宗教教义的文学场内部运动的模式;而福楼拜则通过自己的文学实践, 通过对当时文坛的双重拒绝, 确立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张扬艺术自主性的第二种立场。正如布迪厄所说, “文学场和艺术场是在与‘资产阶级’世界的对立中并通过对立形成的”, “世俗世界与艺术世界的形成密不可分, 艺术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一个国中之国”。

19世纪后期, 唯美主义在一片唏嘘中极端地生长。唯美主义者们推崇艺术的形式美, 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社会效用的因素, 而应追求单纯的美感, 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为艺术而生活”。唯美主义者非理性的狂热体现出他们希望以美学来改善和提升日常生活的梦想, 构建出一个精神贵族的乌托邦。

3 消费文化下的文学场

随着自主性的增强, 文学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颠倒的经济世界:经济上的被统治者在象征意义上往往处于统治阶层, 艺术家只有在经济地位上遭到失败, 才能在象征地位上获胜。换言之, 任何要在场中取得同行认可的艺术家都必须经历最初的淡泊名利、文化苦旅, 来积累象征资本。当象征资本到达一定水准时, 有的艺术家转向了市场和公众, 背离了自主和独立原则, 进而导致象征资本的减低, 新来者则借机进入场域。因此, 文学场的经济法则是建立在与权力场、经济场的基本原则颠倒的基础之上的, 它排斥对利益的追逐, 谴责追求暂时的荣誉和声名, 如同一场输者为赢的游戏。

然而, 布迪厄解读先锋与经典时, 却低估了现时代文化传播机构的力量。文学场“输者为赢”的逻辑, 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作家、艺术家在追求文学场自主的过程中营造的集体幻觉:即通过对艺术自主的崇拜, 使文学场表现为一个颠倒的经济世界, 与外部世界的一般原则断裂。这种断裂在消费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随着新媒体力量的扩大正悄然模糊, 文学场的法则也正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悄然改变。诚如《山楂树之恋》引发的风潮。这部被冠以“纯爱”标签的小说起初并未受到多数读者的青睐。典型的浅阅读方式叙事、过于朴素浅易的语言, 限制了其成为经典的可能。情节的时代性过强, 即使电视人及电影界以影像形式展现, 大多晚于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观众仍做出对禁忌时代的恋爱模式“不太能理解”的反馈。北京作家春树曾评价:“那一代人 (指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人) 是借由老三和静秋这一对虚拟的道德偶像, 重新占领社会舆论的制高点, 至少可以重新自我感觉良好地再欺骗自己一次。”

尽管很多声音对《山楂树之恋》的文本价值提出怀疑, 但是, 营销公司凭借写手在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的摇旗呐喊, 凭借鼓噪庞大的草根群体在网络上引发针对本书的口水战, 凭借50位文化名家的推介阵容, 使得该书上市1个月即售出20万册, 而本书的灵魂“纯爱”亦沦为营销的策略, 变成商业秀的招牌。

4 结论

文学场符号斗争的基础是对文学幻象的信仰, “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核心观念的提出, 本身就意味着文学艺术对任何既定的道德、经济、政治等力量或立场的断然拒绝。然而, 文学场作为社会大场域的一个子场, 必然要与政治、经济隐含着实质上的依赖关系。特别是在消费社会这一新的历史语境中, 消费文化的扩张造成符号等级结构的消解, 经济权力正通过市场、出版等途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文学场渗透。所以说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只能是一种审美乌托邦的诉求, 是以否定经济的方式进行着的一场输者为赢的游戏。

摘要:消费文化下的文学场已非传统社会“为艺术而艺术”的场域范畴, 媒体浪潮的冲击下, 文学场域的自主性正在动摇, 现从“场域”理论出发, 考察文学场的生成及其逻辑法则, 探讨文学场在消费时代的生存境遇。

关键词:场域,文学场,消费文化

参考文献

[1]布迪厄.艺术的法则[M].刘晖,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2]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消费、贫穷与福利理论的新进展 第4篇

无论是在扶贫脱困领域,还是在启动消费这驾马车方面,迪顿的研究成果都能给我们以更多有益的启发和参考,为中国制定有效政策提供依据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2日揭晓,该奖项单独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教授,以表彰其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迪顿基于微观数据,从个人消费行为入手,通过深入研究收入、贫穷和福利等问题,为国家政策设计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相关问题找到了重要支点。

迪顿获奖的背景及其主要贡献

为设计增进福利并减少贫穷的经济政策,必须首先了解个人的消费选择。迪顿在基于微观数据的个人选择和总体的经济结果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他的研究帮助和促进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领域发生转变。此次授奖旨在表彰迪顿在三个核心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80年,迪顿和米尔鲍尔(J.Muellbauer)共同提出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用于分析消费在不同商品之间的分配;1990年,迪顿发现了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实际关系,即“迪顿悖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迪顿又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一,消费者如何在不同的商品之间分配支出?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度解释和准确预测实际消费模式,而且对评估相关政策和改革成效也十分关键。比如,消费税的变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福利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早期研究中,迪顿建立了“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lmost Idea Demand System, AIDS) 模型。这一模型灵活、简单,能够估算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个人收入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这一方法和之后的修缮版本已经成为现在学术界和实际政策评估的有效工具。

第二,社会的总收入是如何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在1990年前后的几篇论文中,迪顿注意到主流消费理论无法解释总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实际关系,而基于理论所推论出的居民根据个人收入调整对应消费的行为特征与总体数据所呈现的变化截然不同。这一发现被称为“迪顿悖论”。这表明,对个体数据的分析是解开总体数据之谜的关键。这推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的进步。

第三,如何深入研究贫穷和福利问题?在迪顿的研究中,他将贫穷、福利等问题量化,强调家庭消费水平数据的重要性,用以窥探经济发展背后的深层机理。迪顿致力于家庭调查研究,促进了发展经济学的转型,使其从基于总体数据的理论研究领域上升到基于个人详细数据的实证研究领域。

迪顿获奖理论的演进、内容及相关应用

迪顿利用不同国家的数据,对家庭行为、经济发展以及健康和贫穷等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偏重于利用微观计量方法分析问题。最初迪顿在关注消费者行为时,便提出了“迪顿—米尔鲍尔消费需求系统”以及著名的“迪顿悖论”。之后,迪顿又将计量经济研究模式扩展到收入和储蓄、贫穷、健康和福利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迪顿让以往难以挖掘和研究的个体数据走向实用,为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探索了新的方法。

1.近似理想需求系统。迪顿广为人知的学术成就之一是提出了“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这一模型由一系列的方程组成,用以表明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且,需求随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和人口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可靠、有用的需求系统能够适合数据中观察到的模式,并且与理性消费者理论兼容。这一系统模型能够简单、直观、准确地反映出各种变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可以精细地分析消费者需求,从而为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和收入的反应提供了基本工具。这一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之中。

早在19世纪,就有许多研究人员使用参数化方程来表示该系统模型,较为著名的有恩格尔曲线等。1954年,英国经济学家斯通提出了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LES)。这一模型把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用以分析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取向以及收入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然而,LES的主要困难在于无法判断其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模型的计算结果也无从考究,因而未能在实际中得以广泛应用。之后,巴顿结合对数线性需求函数的微分形式,建立了鹿特丹模型(Rotterdam model)。这些模型大都用整体数据来表示某一个体(或家庭),来描述需求量、收入、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

20世纪60至7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对现有需求系统的测试,发现这些系统并不能准确预测需求随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而改变,而且也不符合有关理性消费者的推断。1974年,迪顿明确指出了现有需求系统的两大弊端:首先,即使所有人都是理性消费者,那么消费者的选择也应该是基于个体的,而不应该从整体层面来考虑;其次,已有的一些模型(如LES、Rotterdam model等)关于消费行为的假设约束条件过于严格,无法切实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选择。基于此,迪顿试图建立一个能够表示真实需求系统的简单而有效有模型,这就是迪顿和米尔鲍尔在1980年提出的“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也称“迪顿-米尔鲍尔系统”(Deaton and Muellbauers System)。标志性著作为两人合著的《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1980)。

AIDS模型是在效用水平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求出消费者达到支出最小化的消费选择。这一模型除了具有鹿特丹模型与对数转换模型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明显的优点:非常接近线性,比较容易估计和预测;可以对任意的需求系统给出一阶近似;具有与已知家庭预算数据相一致的函数形式;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选择公理等。显然,这一模型的灵活性和扩展潜力为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推动力。迪顿和米尔鲍尔在书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范式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阐述了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经济理论以及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对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都力求做出合理的解释。endprint

差不多在同时,他们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近似理想的需求系统》(1980)的论文。2011年这篇论文还入选了1970年以来《美国经济评论》最顶级的20篇论文。他们将这个需求系统模型应用于1954-1974年间英国支出模型的研究,发现当人们越来越富有的时候,伦敦居民的食品和住房的实际支出系数反而为负。这意味着收入投入到这些商品中的比例在下降。同时,他们还运用这一模型证明了显著的相对价格影响,尤其在交通和通信的支出上。

AIDS模型提出之后,也经历了一些拓展与改进。比如,将恩格尔系数纳入AIDS模型中,扩展为“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Quadratic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QAIDS)。QAIDS模型极大地简化了估计过程,成为非线性的 AIDS 模型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步骤。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修正的LAIDS模型,对支出和价格弹性等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总体上,AIDS为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和收入的反应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即消费者需求实证分析的重要工具。这一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如CPI测度、国家内部不平等和贫穷统计、国际间福利比较等;同时,这一模型还应用于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各种改革措施效果的判断。

2.跨期消费与“迪顿悖论”。AIDS系统描述了在某一特定时期,家庭内部如何分配各种消费品,其假设前提是这一阶段的家庭总支出已知。然而,现实中总支出往往是无法确定的,这取决于每个家庭的消费计划。跨期消费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迪顿发现此前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在收入和消费方面存在“失真”现象,即尽管收入突然发生改变,但消费却变化得非常缓慢,消费曲线比收入曲线更平稳。这就是著名的“迪顿悖论”。“迪顿悖论”的发现推动了宏观经济研究方法的进步,让研究者不再只习惯于依赖整体数据,而将对个人行为的研究也视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学家关于跨期消费问题有两个著名的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PIH)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Life-Cycle Model, LC),其核心观点在于消费者在生命周期中平滑其消费。根据这两个理论,人们认为消费变动小于收入变动趋势,消费由持久收入而不是当期收入决定。1978年,霍尔首次推导了理性预期对消费的影响,认为如果持久收入假说是正确的,并且消费者有理性预期,那么消费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动是不可预测的,并提出了随机游走(Random Walk)模型。

1990年前后,迪顿和他的同事们从永久收入假说测试中获得了大量重要信息。这些测试改变了理论和数据之间关联的基本看法。当时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研究都基于“代表性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会随着社会总计或平均收入而发生变化。基于这一假设,迪顿指出,永久收入假设表明消费的变化要大于收入变化。因为对于整个经济发展趋势而言,某一意外的收入增加会使得之后几年收入也随之增加。理性消费者则应该在这些收入上涨之前就考虑其使用。然而,从实证数据来看,消费的变化要小于收入变化,对此,迪顿提出了对该理论的怀疑,即“迪顿悖论”。

20世纪80年代,迪顿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来探讨这一问题。迪顿在《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理论与证据一致吗?》(1987)一文中,检验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生命周期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消费和劳动力供给的代表性代理模型做简单的非参数检验,以及对可支配收入的时间序列特征和基于生命周期模型假设下的消费行为做简单化的研究,得出结论,持久收入比当前收入更不平滑。对于为何消费比收入平滑,持久收入理论无法提供直接并被广泛接受的解释。因此,消费的平滑性不能直接用持久收入理论来解释。

迪顿在《为什么消费如此平滑?》(与约翰·坎贝尔合著,1989)一文中,从总消费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美国季度消费数据的变化规律,构建储蓄和劳动收入的两变量VAR模型,对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持久收入并不比当期收入平滑。相对于持久收入假设中的消费函数形式,由实际的消费数据所计算出的消费支出波动性更小,居民消费没有像理论假说所描述的那样随着收入变化而发生同步变化,居民消费对收入冲击的反应表现平滑。

迪顿的研究表明,要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数据,就需要研究收入和消费的个体结构。因为在同一时间里,虽然一些人的收入会下跌而另一些人的收入会增加,总体上看并没有显著变化,但对于个体而言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迪顿认为,当研究个体数据时,标准的理论之外还有额外预测结果。例如,消费者个体的收入分配随着个人年龄的增加呈扇形分散状,扇形范围可以用来评估在多大程度上个人可以确保自身收入免受冲击。

迪顿在跨期消费和收入方面的研究对现代宏观经济研究具有持久的影响。从凯恩斯开始,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主要依赖于汇总数据,然而,在此之后即使是分析宏观层面的问题,学者们通常也先从个体层面开始,然后将个人行为进行加总后再进行整体经济学分析。可以说,迪顿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很好地联系在了一起。

3.基于家庭数据的贫穷、健康和福利问题。迪顿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将其研究方向转到经济发展问题上,并利用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和解释各种经济发展政策问题,从而使普林斯顿成为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迪顿还一直强调建立家庭对于不同商品消费情况的数据集的重要性,进而促成了世界银行有关生活标准测度调查的设计(the Living Standards Measurement Study,LSMS)。近几十年来,迪顿就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和贫穷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时,首要的问题是消费数据的收集。迪顿认为,对于横截面数据的收集,而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跟踪,是非常重要的。他与合作者在研究关于跨期储蓄和劳动供给时,阐述了用截面的时间序列构造真实面板数据的方法。这项成果以及后来的研究被广泛地引用和应用。迪顿在《家庭调查分析:发展政策的微观计量方法》(1997)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家庭调查的构建、适用的经济计量分析工具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问题。迪顿指出,家庭调查不仅能够提供各种受政策影响的经济变量信息(如价格),而且还是一个研究相关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的数据源。endprint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消费和支出数据来衡量贫穷程度。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的家庭面临着不同的当地价格,不同类型的商品或者同一商品的不同质量也都有所区别。迪顿探讨了如何利用单位价值量来构建本地市场价格问题,在这点上,他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成果已经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贫穷通常的定义是在个体层面,而消费则是相对于家庭层面的整体数据而言。所以,以个体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研究问题对模型的结论会有显著的影响。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测量人均家庭总开支来表示个体福利,其中的假定当然是小孩和成年人的消费量是一样的。迪顿通过实践检验表明,更为合理的估计是一个小孩的费用约为一个成年人费用的30%-40%。而人均估计的指标将因此夸大贫穷家庭儿童的贫穷程度。

迪顿在比较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福利方面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他指出,当前贫穷线的设定主要是基于国民统计数据,而正确的方法是使用不同居民户调查的家庭数据。迪顿还对贫穷线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评估,将贫穷用绝对贫穷线和相对贫穷线来度量,前者多用于发展中国家,而后者多被发达国家采用。

迪顿的研究中,经常巧妙地运用家庭数据来分析和解释一系列问题,比如收入和卡路里摄入的关系、家庭内部性别歧视的程度等。迪顿关于收入和卡路里摄入量关系的研究表明,收入增加确实会导致更多热量被消耗,但证据并不支持营养不良是由贫穷导致这一假设。在关于家庭内部性别歧视程度的研究中,迪顿则巧妙地提出利用家庭消费数据来间接估算女儿是否被赋予更少的资源。实证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无法找到任何系统性的差异,但在家庭面临不利条件时,则明显存在性别歧视的情况。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基于单个家庭详细数据的实证研究领域,迪顿的研究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简要评述

迪顿的研究领域涵盖极广,涉及收入与消费、贫穷与福利等许多方面。他的大量研究成果都有相同的理念:架设理论和数据之间的桥梁,以及建立个人行为和总量经济结果之间的关联;从理解和分析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开始,转向研究人们的处境如何变好,再到对国家福利的研究。

迪顿的突出贡献首先体现在方法论上。迪顿关于健康、经济发展以及微观经济层面家庭行为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经济计量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收入、消费、价格、健康以及贫穷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和比较,论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迪顿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给予了计量证明,而且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同时,迪顿的研究对实际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迪顿通过对收入与消费、经济发展、贫穷等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实证性结论。这些结论使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关乎自身利益的各种经济因素,如储蓄、消费价格、收入、健康状况以及幸福感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由于迪顿的这些结论都是基于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得到的,所以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针对性。

另外,迪顿关于收入与消费的微观细分研究,对于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人民币),而且附着经济增速放缓,仍然存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担忧。如何准确度量贫困程度和解决贫穷人口问题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迪顿的研究成果或具有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受到内需不足、消费不振的困扰。所以,启动消费这驾马车就成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消费与收入的关联,进一步研究如何扩大内需、如何准确细分消费、转型时期的消费行为有何特征等问题,为制定有效政策提供依据。在这些方面,相信迪顿的研究成果都能给我们更多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探究 第5篇

1. 体育消费的概念及内涵

消费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 用消费资料 (包括物质、精神消费和各种劳务消费品) 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消费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 这基于人的生理需要, 人必须吃、喝, 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二是社会属性, 人的任何消费都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 消费行为都会带有所处社会的色彩。

体育消费有广义的体育消费和狭义的体育消费。广义的体育消费则包括了一切与体育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消费行为。也就是说无论是作为买方的消费者, 还是作为提供体育产品与服务的卖方-经营组织机构都是为保证一系列现象和关系的发生和运行而提供相应的各自行为。如即使在观看体育比赛中购买的一瓶饮料, 我们也认为是一种体育消费。狭义的体育消费仅指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选择、购买、使用和处理体育产品与服务的一种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和身体活动。

2. 体育消费类型

体育消费作为人类消费的高级表现形态同样也无可选择地作为社会生产-消费系统的一部分存在, 主要表现为一定的实物型体育消费资料, 实物型体育消费是指人们以货币购买各种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 如各种体育用品、体育信息;这种实物型体育消费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为直接参与体育活动而购买的各种体育运动器械、服装以及饮料等;另一类就是各种与体育有关的传媒制品, 这种体育消费不一定以直接参与体育活动为前提。体育消费的另一种类型为观赏型体育消费, 指人们以货币购买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入场券、门票, 以观看和欣赏各种体育比赛、表演以及展览等。第三种体育消费类型是参与型体育消费, 指人们以货币购买各种与体育有关的各种体育服务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 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健美训练以及健康咨询等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参与型体育消费在“参与”过程中直接消费了各种体育劳务或消费资料。

这些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体育商品通过买和卖的流通过程后成为消费者的私有财产, 如何使用和什么时候使用都完全由消费者来决定;但是, 如果消费者一直将这些体育商品束之高阁, 不再进行下一步使用, 那么人与物两者之间的消费关系就会发生断裂, 体育商品就不能实现其真正的使用价值。这样的体育消费活动也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名义的体育消费,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并没有对体育商品进行真实的占有。这样的体育消费只是实现着商品的交换价值, 意味着购买行为的发生, 也就是只代表了消费主体与购买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并不代表消费者会持续的使用或参与到这些体育产品与服务背后的某种特定体育活动之中。毕竟, 要想持续参与其中, 就必然涉及一定的时间消耗与身体参与。因此可以发现体育消费是一种“过程性”的概念, 也就是说它的整个发生过程至少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名义体育消费, 指通过一定的货币支出购买所得的实物型和非实物型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实践过程;二是实质体育消费, 指消费主体在体育参与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身体参与和时间消耗促使不同体育消费资料获得功能性解放, 满足体育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实践过程;三是体育消费表现为从名义体育消费到实质体育消费的转变过程。

在体育消费这种操作性定义中, 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时间消耗, 往往会受制于体育消费者的自由闲暇时间的安排。可以想象到自由闲暇时间越充裕的体育消费者, 其体育参与的次数就会有越多的保证, 享受到的体育商品所带来的娱乐、健身、社会交往、情感交流等功能效用就越高。这时, 体育消费才能在体育参与的推动下从名义体育消费向着实质体育消费转变。

3. 体育消费不同于体育消费行为

“消费”只是“消费行为”的一部分, 且涵义不同。“体育消费”和“体育消费行为”分别是“消费”和“消费行为”的子概念, 因此也存在以上区别和联系。体育消费作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 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结合体, 实质上是一种外显的个人消费行为, 因此, 应该把体育消费纳入到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范畴。

二、体育消费心理的概念及内涵

体育消费心理是指体育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体育商品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在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中, 既蕴含有消费者的动机、态度、信仰、想象和决策等认知过程, 又包括有消费者的某种心理体验, 比如快乐和满足 (或是相反, 痛苦、不满和挫折) 等。值得着重提出的是体育消费观念, 从时代变迁的角度看, 体育消费观念可以分为现代消费观念和传统消费观念。传统消费观念是以理性消费为主导, 宣扬“节俭”的思想, 即体育消费者会在最大范围内, 以最低的价格来获得最大效用的商品及商品组合。比如自然体育消费即无需以货币交换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这种锻炼方式是传统体育消费观念最深刻的体现。与之不同的是, 现代消费观念则是以感性消费为主导, 甚至在宣扬一种“炫耀性”的思想, 即消费者为了增进自己的荣誉, 往往会选择从事于奢侈的、非必要的事物的消费。[1]在此观念影响下的体育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会以“是否喜欢”“是否时尚”“是否愉悦”为首要考虑因素不会考虑商品的实用性与连续性, 其目的是宣扬个性, 表现个人独特的阶级品位和生活风格。

三、体育消费行为与体育消费心理的关系

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更确切的说是体育消费与体育消费心理的关系。消费心理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耗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消费行为指消费者在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他们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实质上这里所谈的是消费, 即消费的一种外显行为。消费心理是外显消费行为的基础, 就一次消费过程来讲, 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行为活动, 两者不可完全割裂开来。

从心理与行为的范围上看, 心理与行为是每一个具体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两个方面。通常“心理”主要用来描述人的内部活动, “行为”主要用于描述人的外部活动-外显行为。从心理和行为的时间关系上看, 任何一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既可以同时进行, 也可以连续进行, 还可以继发进行。

“体育消费心理”和“体育消费行为”分别是“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子概念, 因此也存在以上区别和联系。

四、体育消费行为的动态系统

体育消费行为是一个动态系统, 它受到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消费学认为:“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 消费行为是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也就是说, 消费行为是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的结合体, 而且更偏重于后者。”[2]体育消费行为作为消费行为的一种, 必然要遵循上述规律, 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从微观上看, 体育消费行为具有体育运动的特征, 消费者通常是为了体验参与体育运动的快感而以体育运动为媒体, 采取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进行消费。因此, 体育消费行为在诸多外显和内隐行为中还包括参与相关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和心理活动。具体而言, 体育消费行为的外显行为主要包括对体育商品 (包括劳务) 的选择、购买、评价以及对体育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等活动。内隐行为主要包括作用于体育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个性、特征、认同以及群体消费价值观等心理活动。从系统论和消费学的观点来看, 体育消费行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开放的系统中, 必定先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即内隐行为, 然后才可能会出现外显活动。因此, 我们把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这些内隐行为, 即心理活动, 作为发生行为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而把之后发生的选择、购买等一系列外显活动作为心理活动的实施或实现, 即发生体育消费行为过程的第2个环节;在第二个环节的一系列外显行为结束后, 消费者紧接着又会出现另一次内容和层次都不相同的心理和身体活动, 即体育消费评价阶段-集中对人们体育消费能力变化动态的决断过程, 它是消费者为满足需要而对前一次体育消费行为的总结, 同时也是消费者对下一次体育消费行为的预期准备, 我们把它称之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第三个环节。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 以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为基础将体育消费纳入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范畴, 对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进行探索, 为体育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构建理论支撑, 改变现有的体育消费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的现状。

关键词: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心理,体育消费行为,体育消费行为动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 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1:76-77.

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第6篇

卢现祥 (1996) 指出, 在职消费是指企业高管者们凭职位所获得的免费消费或津贴, 包括能分配到更好更大的住房, 私人用车, 利用公款来吃喝、娱乐, 支付国内旅游, 国外旅行费用, 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报销等等。

然而, 本文将其含义延伸开来, 认为在职消费是指员工 (普通员工和经理人, 下面未说明的情况下, 员工均指普通员工和经理人) 凭借自己的职位利用公司资源所实现的消费, 包括工资货币性收入、培训、旅游等一系列开支费用。

二、在职消费与绩效的关系分析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 动机的本质是行为的原因, 是刺激和促发行为反应指明具体方向的内在力量。其一般关系有两种模式:一是一一对应关系, 即一种动机促进某一种行为;另外则是多种动机同时支配一种行为 (如下图2-1所示) 。同时指出, 动机是建立在个人需要基础之上的, 需要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动力源泉。

消费经济学指出, 需要是人类的本质, 消费是外部表象, 是需要的实现过程。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在企业内部组织中, 在职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 在职消费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需要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 管理学理论认为, 企业员工行为是引起企业经营绩效高低的关键举措。在一定条件下, 有什么方式的企业经营行为, 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企业经营绩效。

总之, 根据个人的需要, 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 实现个人自我需要, 会引导企业员工行为朝着所实现的目标而努力。如下图所示: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

马斯洛提出的5个需要层次理论: (1) 生理的需要。指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包括食欲、性欲、住房、医疗卫生等; (2) 安全的需要。包括各种社会保险、就业稳定、生活舒适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 (3) 归属的需要。指人们心理渴望有所归属, 期望成为组织、群体中的一员, 并想得到群体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如家庭亲属之间的沟通、集体组织商议、父辈关爱和同学之间友谊的需要; (4) 自我的需要。即尊重需要, 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自尊, 二是受他人尊重; (5)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能力得到极大地发挥, 经验得到了充分地丰富, 完成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 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 从而对生活和工作感到真正意义。

四、员工需要与在职消费对策

1. 生理的需要。

员工收入的高低, 是一个员工企业绩效高低的晴雨表和显示器。因此, 通过收入需要的在职消费, 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员工经营绩效。在这里, 企业可推行绩效薪酬方案, 指的是在绩效测量的基础上支付员工薪酬, 诸如计件工资方案、奖励工资制度、利润分成、包干奖金等等。

2. 安全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增强, 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进而加大了对未来情况预期的难度, 从而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热忱程度。因此, 企业应通过相应的在职消费措施来稳定员工的工作预期, 使员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如设置员工最低工资制度、不定期开设行业讲座、建立退休公积金账户等。

3. 归属的需要。

让员工时时觉得为公司劳动就是在为自己工作, 树立员工企业归属感和主人翁感, 让员工视公司如同自己的家, 以公司为己任, 为公司出谋划策、集思广益, 努力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如提供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以及在职继续深造的机会, 如MBA、MPA等。

4. 自我的需要。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 企业应一视同仁, 不因某些员工的职位低而觉得地位卑微, 要明白“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对于企业经理人而言, 权利需要显得较突出, 这是由经理人工作性质所决定。经理人是属于具有较高权力欲望的人, 对他人施加影响和控制具有浓厚兴趣, 也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因此, 企业可定期组织所有员工外出旅游, 增加员工之间的和谐沟通, 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对有绩效更高的经理人, 可配小车等一系列整套在职消费权利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期望理论认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期望, 希望自己得到高度评价和尊重, 渴望自己有所建树, 从而体现自己的本领和实力。对于现代企业员工来说, 追求企业的发展, 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业绩不断辉煌, 证实自己的经营才能和价值, 进而获得职业生涯中的良好声誉, 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荣誉和地位, 是其成就需要的一般表现。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己员工的期望, 提供相应的在职消费内容, 为实现员工期望提供必要的基本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企业普通员工和经营层员工同时存在上面多种需要, 且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的条件下, 这几种需要的强度会不同, 起主导作用的需要也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因此, 在职消费内容需随条件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以满足员工的需要, 使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现祥:国有经济中的在职消费[J].国有资产研究, 1996 (05) :39

消费文化理论 第7篇

一、消费与消费主义

从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对物品的使用和消耗开始, 消费活动就开始了, 广义的消费是指对商品的消费, 使用商品和享受服务, 以满足需要和渴望。当代消费主要是意义上的消费, 也就是是“文化渗透的”消费, “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 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种符号和概念”现代社会, 消费己经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一部分, 还是一种生活和生产方式及通过它所表现出来的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形态。消费不仅是经济行为, 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

消费主义是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定表现, 它把符号消费对使用价值的背离推向一个极致。人们不加抵制地接受媒体广告创造出的消费意象, 无节制地追求享乐, 把消费作为人生梦想实现的手段, 严肃的、神圣的主题被丢弃, 通俗的、大众的、肤浅的文化产品大受欢迎;符号的大量生产和复制, 同时, 人们丧失对符号的判断能力, 不能分辨媒体制造的社会舆论与真正社会舆论的区别, 甘愿追随和迷恋媒体制造的热潮、焦点, 以为消费的自由就是全部自由实现本身, 用消费的平等代替了对真实的人的平等的追求, 于是消费主义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实施着对人的控制, 形成一种全面的消费异化。

二、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

(一) 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之前, 人们对消费品的使用更多地或完全地关注于使用价值,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消费观念显然己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和他们的前辈的根本差异, 并不在于物质需要以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方式有了改变, 而在于今天人们的生活目的、愿望、报负和梦想发生了改变, 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最终是作为人的本体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 这种改变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的转变, 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转变。从大众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来看, 大众文化促成了人们的逃避主义、遁世主义倾向。

(二) 对消费实践的影响

在消费社会中由于外表被当作自我的反映, 一个人被作为人加以接受的程度降低, 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 也导致了家庭经济的商业化。在消费者社会中, 人们几乎不为自己做事。消费者社会通常被称为物质主义的, 但物质主义者关心和喜爱物质的东西本身, 而不仅仅是消费它们。但在当今用过即扔的经济学中, 一次性用品激增, 短暂的用过即扔物品代替了作为环境健康典范的耐用品, 这几乎成了带有普遍性的生活方式。

三、中国和谐消费文化模式的构建

(一) 树立整体消费文化观

和谐的消费文化不仅注重消费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还强调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生态之间的有机协调, 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尽可能降低消费风险, 树立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的文化理念, 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 将消费视为促进新型现代型发展的重要前提。整体消费文化观是一种科学、人文、协调和健康的消费理念, 体现了和谐文化的基本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的时代特征。

(二) 倡导理性消费文化观

当前, 在西方强势消费文化加强对世界各国进行渗透和控制的背景下,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的批判精神, 培育消费理性。要引导居民从满足需求发展为创造需求, 拉动经济不断增长, 人们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在观念上应该划清两个界限:一是浪费与浪费的界限。提倡消费, 反对浪费, 提升一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二是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的界限。提倡合理消费, 防止过度消费, 提高消费效益, 实现消费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 培育和谐消费文化理念

消费的最终实现必须依靠消费者, 因此应重视消费者的自由和幸福, 注意消费者的精神消费质量, 而消费者教育是提高消费质量、培育和些消费文化的重要前提。在多元的消费方式的影响下, 各种消费信息和消费观念层出不穷, 给消费者的鉴别和学习带来较多困难, 面对各种消费风险, 消费者也感到无所适从。对于各种消费主义的危害, 消费者普遍认识不够深刻。在提高消费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 要将和谐消费的理念贯穿到消费教育的全过程, 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和谐消费观、价值观, 推动消费文化的大众化教育, 进行消费知识教育、消费观念教育和消费规范教育, 培育视野开阔、健康文明的消费者, 为推动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传播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和谐消费文化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泉, 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彼得·克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版。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译林出版社, 2000年版。

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第8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造就了一个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世界经济的发展被拖入了一个沼泽, 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贸易收到冲击。中国经济之所以在近几年中得到迅速的发展, 出口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 出口的放缓呈必然态势, 中国经济增长必须要把目光锁定在消费与投资上。其中消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 是最稳定的动力, 在出口陷入严冬的情况下, 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保持经济增长。

2 制约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鉴于我国贫富差距逐年拉大, 低收入阶层所占比重较大的整体情况, 持续上涨的住房、医疗及教育支出给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压力, 同时全球金融震荡所造成的国民对经济形势的不良预期导致了人们消费意愿的下降, 进一步提高消费的增长速度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具体而言, 制约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1)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居民的消费水平, 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 收入增加消费也就增加, 收入降低消费也就会减少。近几年, 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居民、企业与政府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失衡。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约为43%,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 居民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普遍在54%至65%。据统计, 我国消费率下降到改革以来的最低水平。

(2)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近年来,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 社会阶层财富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种分化使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充分释放。从我国总体实际情况看, 高收入群体是高档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低收入者偏好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情况介于二者之间, 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要贡献者, 中等收入阶层需求潜力巨大, 由于所占比重过小, 缺乏相应的购买力, 加之基本消费需求已满足, 因而消费行为较理性。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城镇的下岗失业者和大部分农民, 所占比重较大。其收入状况决定其消费行为较谨慎, 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大, 但由于收入水平低, 制约了潜在消费的实现。

(3)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失业、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 在实现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风险共担的同时, 促进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 减少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公平。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但保障水平以及保障面较低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尤其农村的社会保险体系依然未能建立。在此情况下, 居民通过储蓄来应付这种不确定因素, 这样就制约了即期消费的增长。

(4) 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悲观消费预期也阻碍了内需的扩大。一般来说,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短期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适应市场上消费变化的需要, 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往往会出现滞后, 同时由于收入制约及经济危机带来的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收入大部分被转化为储蓄, 消费的拉动作用不能有效体现。

(5) 福利体制市场化。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福利消费体制的市场化, 居民的支出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 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占居民家庭收入比重的迅速提高, 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的储蓄增加。特别是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这使得居民预期收入也可能随之减速。另一方面, 国内股市和楼市的降温, 又使得部分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今后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造成国民消费实际增长减速。

3 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对策建议

我国正处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的时期, 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内需庞大的发展中大国而言, 经济增长更应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

(1)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过低已经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瓶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以合理调节企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 尽快消除消费者在新旧体制交替期的不安定感。在研究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供需关系, 着力解决消费领域存在的体制性约束和政策性约束, 积极引导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观念, 推进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改革进程。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在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的同时将更多的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投入到农村市场, 增加农民消费需求。此外, 政府应加快城市化发展,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 为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使农村劳动力向其他部门转移, 靠其他部门增加农民收入。还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以及经营能力, 拉动农村的消费需求。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问题。

(2)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首先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建立起科学、透明、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缩小社会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一是要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 消灭灰色收入;二是要加强对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努力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三是要通过制定最低工资等直接对初次收入分配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四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然后完善再分配机制, 实现分配的公平。尽快启动个税的深层改革。必须通过一系列税制的配套改革和整体的设计, 真正实现税负合理和公平, 提高居民购买力。三是进一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随着教育产业化、医疗和住房的市场化, 中央财政在公共产品领域的投入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 地方或因财政不足对保障领域的投入也有削减。因此, 此次拉动内需应以改善民生为主, 政府应增加对公共产品领域的投入, 特别是增加具有民生保障的公共投资;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 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得更多的收入。

(3) 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住房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 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比较重,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当前消费。为此应采取措施控制其对消费者的超额支出, 对给人民基本生活成本带来巨大压力的消费进行控制。此外政府在住房、教育、医疗领域增加公共支出, 有利于改善公众未来支出预期, 有利于增加当期消费。政府公共支出增加的同时, 中低收入者可以将增加的收入投向更高层次的消费。因此,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程, 将稳定社会居民收入预期, 减少分散的“预防性储蓄”。当前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统一化进程,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提高社会居民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信任度、参与的积极性和强制性,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从根本上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4) 积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它反映着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长期以来, 我国的投资率偏高,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弱。这表明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程度还不高, 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还没有相应地大幅度扩展。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适当降低投资率, 提高城乡消费比重, 在资金安排使用上要注重既有效扩大投资, 又积极拉动消费。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 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俞建国.“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2) .

[2]李睿.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J].商业时代, 2010, (5) .

[3]王小刚, 李钢.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探析[J].兰州学刊, 2010, (01) .

[4]张蕾.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消费需求问题[J].网络财富, 2010, (02) .

[5]熊唯伊, 熊海斌.提高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与消费需求扩张[J].消费经济, 2010, (01) .

消费资本化理论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第9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鉴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 不断表现出“为生产而生产”的“唯生产中心”倾向, 对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负有理论责任。人们不得不对“为生产而生产”的理论进行反思。经济学领域对基点和出发点需要从生产转向消费, 经济学需要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型。

1.核心内容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 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 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 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 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此时,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 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 消费转化为资本。这实际上, 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 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 既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 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从而使买卖双方在这种条件下合二为一, 成为一体, 完成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样, 消费作为一种资本, 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 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1]

2.应用设想

对于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陈瑜教授有以下几点设想:

(1) 消费资本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企业实行消费资本化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一是实行消费资本化的企业要建立一个客户电子信息交换系统;二是要建立一个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和服务及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互动式的信息网络;三是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客户服务制度。

(2) 消费资本化适用的行业与产品范围

消费资本化理论适合的范围非常广泛, 但最适用于民航、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耐用或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

(3) 消费资本化的具体方式

给消费者的返利不是来自产品加价或降低企业利润, 因为这等同于商业欺骗。他主张返还给消费者的投资的利润应来自于消费资本化给企业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广告宣传效应和市场竞争优势。

(4) 消费资本化的投资偿还周期

企业返利给消费者的周期是在3~5年之后。因为如果归还期太短, 企业可能会出现现金周转困难;如果归还期太长, 消费者可能会疑虑企业是否有能力并愿意返还投资。

(5) 消费资本化方式因产品价格高低不同而异

对于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高单价产品, 消费者的一次性购买就可以作为消费资本。对于单价较低的产品, 企业可以设置一年累计最低消费额作为消费者获得消费资本的条件。当年满足最低累计消费额的消费者可以获得企业返还的投资额, 当年未满足最低累计消费额的消费者可以将消费额按一定比例顺延到下一年。

(6) 消费资本化的企业如何记录消费者的消费信息

企业记录消费者消费信息的方式因行业、产品和销售渠道的不同可以多种多样。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厂家, 可以建立客户电子信息系统;通过商场、超市、专卖店销售产品的企业, 可在产品包装中附上消费者信息登记卡, 由消费者自行填写并寄回企业, 企业再录入客户电子信息系统。

二、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应用

虽然消费资本化理论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论, 但在实践中, 这一理论早已经有很广泛的运用。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都与消费资本有关。很多新技术、新理论、新手段的使用都是为了促进消费, 如信用卡就可以促进全球的消费, 高科技的应用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同样,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实践也可以产生大量的消费者, 既能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也可以使资本有利可图, 从而吸引大量的投资。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及外交史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法学博士、美国亚太CEO企业总裁协会会长邓隆隆 (2006) [2]认为,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实践可以产生大量的消费者, 既能使人们生活得到改善, 也可以使资本有利可图, 甚至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途径, 能促进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能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等。

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道许 (2006) [3]认为, “消费资本化”理论可应用于保险业 (其中“分红保险”便是“消费资本化”的一个实例) , 为解决保险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提供新的思路, 为保险业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提供新的途径, 为保险企业的股份制经营提供新见解。但他同时也指出, “消费资本化”并非对所有商品都适用, 如消费金额较小、消费行为持续较短的商品就很难实现资本化, 保险产品也是如此, 并非任何险种都适用。而且, 在保险业推行“消费资本化”, 还会遇到诸如保险产品如何设计和精算、与企业股东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监管和规范保险企业行为等问题。

张治辉、张敏 (2007) [4]则提出, “消费资本化”理论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他们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 认为绿色节能产品可按陈瑜的设想, 让消费者转化为投资者。骆泽敬 (2007) [5]也提出, 应以消费资本化理论为指导, 构建绿色消费模式, 以促进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的经济学教授陈高桐 (2006) [6]更提出, 鉴于消费资本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同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作用, 认为应当向国家建议, 把这一理论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 争取国家的支持, 拨给科研经费, 组织人员专门进行研究, 使之能成为一个学派或体系, 在第一、二产业运用之外, 还应在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领域推广。

三、消费资本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应用的意义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 一直是以生产为中心, 要加快我国经济从单一的生产中心向消费转移, 必须促进消费市场的启动, 重新审视并平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及时制定政策, 引导生产和消费。消费资本论的基本意义就是把消费与生产一样, 作为一种具有资本增值的特性重要的经济增长力量, 这种理论和基于这种理论下的商业模式, 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7]

1.形成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

中国的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长期偏低, 只有积极改变这种状况, 才能实现我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现行的许多经济政策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只关注数字上的GDP增长。因此重视消费资本论, 加强对消费资本论的研究和基于消费资本论上的模式推广, 有助于人们对重视从消费角度来审视生产, 有利于有质量的增长模式形成, 保障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能把各种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起来, 对实现我们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从理论上比较重视消费者, 但出现了理论和现实的严重脱节。消费资本论主要从消费角度来看待、研究和创新经济行为, 而消费者是消费的主体, 也是消费资本论最主要关注对象, 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强调和运用消费资本论, 推广基于消费资本论的商业模型, 主张了消费者的分配权力, 将更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促进国内市场的发育和经济安全

我国经济目前呈现出较高的外资依存度。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是一面双刃剑。虽然我国现在被誉称为世界工厂,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世界的生产中心或加工中心, 要靠世界的消费来维持经济体的运行。因此中国如果没有自己的一种自我循环体系, 很大程度上就是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身上, 寄托的对象可能还并不是和你有共同利益, 甚至可能还有潜在的矛盾这种情况。中国要立足于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它要在自己生产和消费能够循环的基础之上, 将经济的体外循环逐渐转变为体内与体外的互动循环, 这样才能能够提供这种可持续的基础, 并确保国内经济的安全。消费者决定生产者, 要使人们这种需求的满足处在一个相当核心的位置, 这样才有利于通过经济稳定、有效和高质量的增长, 达到社会的稳定, 这具有宏观的战略性社会价值。

从经济运行角度来看, 基于消费主导的生产可以防止经济波动。通过消费系统将消费者联合起来, 形成一个“自我调控, 自我运行”的微观机制, 它建立在这个体制自身内部的一个宏观体制, 能够自我发挥调节作用, 既有助于政府从宏观角度调控市场, 也有助于市场经济力量的自主性成长。

4.解决国际贸易摩擦:通过国内消费影响世界

中国现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主要是在进出口方面。其实商业模型是对国家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如果中国有了自己的消费系统, 就可以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更大的发言权,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消费系统输出去, 把生产和消费统一起来。

基于消费资本论的商业模型的输入, 就相当于我们对这个失衡的世界输出了一种平衡力。鉴于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学核心价值是建立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上, 如果我们的商业模型可以成功输出, 那么整个世界的经济核心就将被中国人掌握, 由中国人来操控, 就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强大的经济工具。

而且这个模型跟其它所谓的标准还有不同, 其它的标准大多是技术性的标准, 而这个是宏观的核心标准, 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学的根本规律, 也正是数字经济的规律, 它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学的核心。中国是世界的市场, 它更应该在消费领域有自己的商业模型, 现在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滥用了市场的资源, 现在人们只是被我们的消费本身吸引, 并不是被我们的消费标准吸引, 就是说我们应该从这种简单的替别人打工型的消费行为, 变成增值型的消费,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消费模式与标准。要把中国十三亿人口庞大的消费市场变成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消费对市场的平衡作用最大, 因为它是一种平衡力量。

这个消费模型应该是全球的, 它体现了市场是全球化的, 原来各个国家在市场经济方面其实是有壁垒的。而西方的商业模型是发散的, 失衡的, 而我们的系统是统一的, 趋平衡的 (和谐的) 。整个过去的现代化, 在西方理论的主导下, 都变成了一个发散的系统, 生产越来越突出, 消费越来越弱, 全球需要有一种现代化的力量来保证这种平衡, 否则就会产生许多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因素, 而这种模式是三方共赢的和谐模型, 很容易被西方所接受。现在中国对于世界和平与和谐的贡献, 就在于他具有庞大的市场与消费能力, 这是一个巨大的砝码。如果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整体, 就相当于你是生产的一半, 我是消费的一半, 离开了我你生产的东西再多也不能产生任何利润。

综上所述, 通过积极扶持基于消费资本论的消费模型, 将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提升了经济的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 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产和消费的和谐统一, 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瑜.消费资本化理论——城市和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市场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 2003, (5) .

[2]邓隆隆.消费资本化理论可产生大量消费者[J].新财经, 2006, (5) .

[3]周道许.“消费资本化”在保险业的运用[N].中国保险报, 2006, (3) .

[4]张治辉, 张敏.消费资本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个新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11) .

[5]骆泽敬.消费资本化理论与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J].商业时代, 2007, (23) .

[6]陈高桐.消费资本化理论应纳入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规划[J].新财经, 2006, (5) .

上一篇: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下一篇:甲供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