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2024-09-16

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精选12篇)

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第1篇

一、再生水用于城市杂用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0-2002) , 城市杂用水包括城市绿化、建筑施工、洗车、道路洒水、厕所冲洗用水等。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每升再生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不应超过3个, 因此需要足够的投氯量并延长消毒时间, 以保证病毒或寄生虫卵灭活或死亡。亦可采用其他消毒方法, 但一定要保证输水布水系统管网末端的余氯不小于0.2mg/L。因此, 再生水作为城市杂用水时, 技术选择上首先应提高二级生物处理在低温条件下的硝化效果, 然后在深度处理技术选择时采用过滤技术 (包括砂滤、机械过滤、快滤等) 。过滤前一般应投加混凝剂或助凝剂, 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微絮凝过滤、磁共沉等技术, 最后对出水进行消毒技术处理。

二、再生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1-2002) , 景观环境用水包括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和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水体分为河道、湖泊和水景三类。景观环境用水的关键是控制富营养化, 因此, 需尽可能降低再生水中的氮、磷含量, 同时必须保持水体的流动。景观环境用水标准中要求, 对于完全使用再生水作为景观河道类水体水停留时间宜在5天之内, 湖泊类水体水温高于25℃时水体静止停留时间不宜超过3天。但再生水用于景观环境水体一般都是在地表水供用不足地区, 同时河道和湖泊一次换水量较大, 使得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角度考虑提出的上述水体流动要求难以实现, 因此, 目前部分地区 (如北京) 提出高品质再生水的要求, 即将再生水质提高到类似地表水Ⅳ标准。

综上分析, 二级处理出水难以满足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要求, 再生水处理需进一步去除BOD和SS, 尽可能地降低氮和磷, 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因此, 在再生水处理技术选择中, 应首先提高二级处理过程的生物脱氮和硝化效果, 如采用多级A/O技术、增加缺氧段停留时间、提高内回流比、在好氧池中增加填料等, 再生水处理采用反硝化滤池技术。对于BOD、SS和TP的去除, 再生水处理可选择混凝沉淀过滤、微絮凝过滤、磁共沉等技术, 以满足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在北方城镇水体地表水供用不足地区, 应提高再生水的水质, 可选择膜技术, 包括MF、UF、RO和MBR技术。对于浊度的改善可选择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技术。消毒可选择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或氯消毒。工程中应对上述技术进行优化组合, 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角度可选择“强化二级处理+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滤池+消毒”的技术路线, 或“强化二级处理+膜技术+消毒”的技术路线。

三、再生水用于工业用水水源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GB/T19923-2005) , 工业用水包括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补给水和工艺与生产用水。比较工业用水水质标准与排放标准, 可以发现, 主要水质指标如COD、BOD、氨氮和总磷等一级A排放可满足工业用水水质要求, 一级B排放尚需后续处理去除BOD约50%, 去除氨氮≥20%。再生水用于冷却用水和锅炉补水时, 若水质不能满足需要, 将会影响系统的运行, 导致结垢、腐蚀、生物增长等。结垢是由残余的有机物、钙及镁盐的沉积造成的。再生水中的高TDS、溶解性气体及高氧化态金属会导致锅炉和冷却系统腐蚀。同时, 为防止结垢和腐蚀, 还应对铁、锰、氯、二氧化硅含量, 及硬度、碱度、硫酸盐、TDS和粪大肠菌群数进行控制。根据上述分析, 再生水作为工业用水水源可选择强化二级处理技术 (如在曝气池添加填料, 提高硝化效果) , 后续处理可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技术, 也可采用膜技术来提高处理效果并同时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的重金属, 但“膜处理+消毒”技术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高。防止结垢、腐蚀一般采用化学法及沉淀法, 如加酸酸化或加阻垢剂 (如铬酸盐、多磷酸盐) 等。

四、再生水用于农业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GB/T20922-2007) , 农田灌溉用水包括纤维作物、旱地谷物、油料作物、水田作物和露地蔬菜等灌溉用水。将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 应确保卫生安全, 并防止土壤退化或盐碱化等。含盐量是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最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 标准中规定了非盐碱土地区及盐碱土地区的含盐量标准。另外, 还应防止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富集, 并通过食物链积累于农作物中。如果再生水采用喷灌, 尚需要控制悬浮物, 以防堵塞喷头。对于纤维作物、旱地谷物和油料作物用水, 二级处理加消毒即可满足要求;对于水田作物和露地蔬菜用水, 需采用常规二级处理加混凝、沉淀、过滤等补充处理技术才能达标。

五、再生水用于地下水回灌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标准 (GB/T19772-2005) , 地下水回灌包括地表回灌和井灌两种。井灌对水质的要求比地表回灌要高。再生水回灌于地下含水层, 补充地下水, 用以防止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地面沉降和海水侵入, 而且回灌于地下的再生水可能将被重新提取用作农业灌溉用水或生活饮用水水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仍可能含有有机微污染物、痕量重金属、粪大肠菌、致病菌或病毒等有害物质。为防止对地下含水层的污染, 提供清洁水链, 对于地下水回灌的再生水水质要求较其他回用领域要严格。在地下水回灌再生处理技术选择中, 需要采取多种单元技术组合才能满足回灌地下水水质要求。目前较常选择的技术有多层滤料过滤、臭氧氧化、反渗透、氯化、硅藻土过滤、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技术有臭氧消毒和氯消毒。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汇报 第2篇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汇报

“MsoNormal” style=““>**县隶属于福建省**市,全县面积1842平方公里,下辖13镇5个乡4个管委会,人口近百万,具有多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基础,全县每年回收的各种再生资源约80万吨,其中各类废旧塑料原料40万吨,废旧金属20万吨,废旧纸原料10万吨,废玻璃10万吨。

“MsoNormal” style=““>**县废旧塑料来源范围广泛,包括福建、广东、**江、**、湖北、四川等,初加工后的塑料除提供给本地利废企业外,还提供给福建其它地区、广东、**江等利废企业,目

前全县已自发形成了以废旧塑料为主的再生资源集散地。

“MsoNormal” style=““>**县**尾镇地处324国道与省道三**公路的交汇处,是**县南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区域总面积58.81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下辖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尾镇作为**县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的重镇,辖区内现有从事经营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共有300多家,其中塑料初加工企业40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回收废塑料35万吨,占**县总量的近90%。

“MsoNormal” style=““>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次污染等环境、安全的一些问题,急待予以突破性解决。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引导、政策扶持等原因,当前,我县废旧塑料加工手段仍较落后,没有上档次的专业技术设备,基本上是手工水煮,清洗原料进行加工再生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也未经处理直接排入

河道,造成水源污染;由于产业特性,导致了一些集镇区内待处理的各种废旧塑料随处堆置,占道经营,影响了城镇的文明形象,人居环境大打折扣。这些现象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当地广大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破坏了投资环境。

“MsoNormal” style=““>最致命的是,无证照经营户较多,多数家庭作坊户,集中程度低,不仅给工商管理和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科学发展。因此只有整合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实行园区管理,引导建设加工示范企业,才能促进全县循环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MsoNormal” style=““>正是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县政府为落实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精神,更好地推进**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根据**经贸函商业108号《福建省经贸委

员会关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通知》要求,提出了由福建省**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同时为加强对**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领导,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经县政府研究成立**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08年11月成立**县再生资源协会,加强对行业规范经营的指导。

“MsoNormal” style=““>为了进一步完善再生塑料储存、集散、初级加工、交易、信息收集发布等功能,我县已在**经济开发区改性塑料园建设**县大型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建设,自项目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就以前所未有的攻坚力度和措施,超常规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协调推进项目推进中的各类工

作。出台了《**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县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尾镇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扶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壮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县国税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征收的增值税扣除中央退税后地方净得财力的60%和县地税征收各项税款的地方级所得部分,由县财政作为奖励基金给予企业鼓励;加强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化工研究院、福建轻工研究院等6家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对接和转化,其中福建师范大学还在我县建立了“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分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科教基地”,今年年底省经贸委、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还将联手在我县举办改性塑料发展专场对接会。“MsoNormal” style=““>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努力下,上述的该项目获得国家财政部、商务部给予1800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支

持,大型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总计划用地565.5亩,其中一期工程用地省政府已批150亩,由“五区二中心”构成,即: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培训中心和信息中心等建筑构筑物,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配备清洗机、烘干机各50台套,建设废旧塑料集中清洗中心,形成年清洗塑料30万吨的能力;建设给排水、变配电、消防等公用工程设备配套设施;配套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物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软件,建设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基地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期3年,总投资1.77亿元。本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入驻再生塑料回收利用企业100户,再生资源交易户200家,年可回收利用30万吨再生塑料,年交易加工额将实现20亿元。该项目已于2010年10月动工建设,计划2012年12月建成,2013年10月投入使用。

“MsoNormal” style=““>**县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于2008年8月成立,注册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是专门从事废旧塑料、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旧轮胎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公司。**县再生资源公司公司股东为**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全县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站18个,基层回收点206个,同时对各站点实行“七统一、一规范” 管理。在县外设立较具规模的废品回收公司45家,其中:福建22家、广东10家、**江5家、江西3家、江苏等地5家。二〇一〇年我司完成再生资源回收交易量43520吨,交易额8653万元,创税1656万元。

“MsoNormal” style=““>我公司在**县赖店镇留仙综合仓储中心投资30万元建设250KV变压器和机井。建设并引进一家PE造粒项目,年可生产再生PE颗粒5000吨;并与**县供销社兴农中心合作,建设PET 瓶片清洗生产线一条,年可清洗加工再生PET净片3000吨,年利润近100万。在枫亭租用场地20亩,建设金属分公司,主要接收全县回收站点回收的废旧金属,进行分类、分拣、整理、简单加工及仓储。并在枫亭投资生产PVC磨粉、回收清洗加工五**用塑料破碎料、生产电力电信线管、农用灌溉管材。“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谢谢!“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 align=“right”> “MsoNormal” style=““ align=“right”> “MsoNormal” style=““ align=“right”> “MsoNormal” style=““ align=“right”>**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MsoNormal” style=““ align=“right”>

2011年6月18日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

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3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能源的大量消耗,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改善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1.1可再生能源资源种类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1.1.1水能

水能是人类最早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之一。水利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到2005年底,全世界水电总装机容量约为8.5亿kw。目前,经济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已基本开发完毕,水电建设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1.1.2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最原始的能源之一。现代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高效清洁利用,将生物质转换为优质能源,包括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等,到2005年底,全世界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5000万kw,主要集中在北欧和美国。生物燃料乙醇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巴西、美国;生物柴油年产量约为200万吨,主要集中在德国。沼气已是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欧洲、中国和印度等地区已建设了大量沼气工程和分散的户用沼气池。

1.1.3太阳能

太阳能是利用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利用方式。光伏发电最初作为独立的分散电源使用,近年来并网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加快,市场容量已超过独立实用的分散光伏电源。

1.1.4风能

风能利用以风电为主,包括离网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已基本成熟。近年来,并网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型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

1.1.5地热能

地热能利用包括发电和热能利用两种方式,技术均已比较成熟。到2005年底,全世界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约900万kw,主要在美国、冰岛、意大利等国家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1.1.6海洋能

海洋能潮汐发电、波浪发电和洋流发电等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规模的主要是潮汐发电,全世界潮汐发电总装机容量约30万kw。

1.2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今后发展较快的可再生能源除水能外,主要是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

水能開发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发达国家的水能开发基本上已经完成,发展中国家的水能开发是今后较长时间的一项重要可再生能源开发任务。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包括发电、制气、供热和生产液体、固体燃料,将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已基本成熟,经济性已接近常规能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近期光伏发电的主要是市场是发达国家的并网发电和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的独立供电;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提高太阳能供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像太阳能供暖和制冷的方向发展。

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偏高,因此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关键是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2.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2.1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政策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国家政策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倾斜,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中国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

节约能源,促进能源多元发展,是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长远大计。2005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技术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努力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先进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

2.2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各种能源的实际出发,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总能源消费量15%;到2050年,我国煤炭、石油与水能的份额大体不变,约占40%、20%和6%;天然气与核能将会增加,天然气由3%增至10%,核能由约1%增至9%,剩余的15%差额要依赖于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等非水的可再生能源来解决。从电力供需方面看,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份额仍保持39%,气电份额略有增长,由2%增至5%,水电将由23%降至15%,核电则由增至11%,其余约30%的缺额约7亿kw,几乎要全部依靠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降低煤的份额和增大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份额,将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全根.世界海洋能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J]. 能源工程. 1999(02)

[2]Wolfgang Palz,周鑫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地位[J]. 能源工程. 1997(01)

[3]张正敏,朱俊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能源. 1999(10)

[4]庞晓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为市场关注焦点[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4(12)

浅析秸秆的再生资源利用 第4篇

1秸秆再生资源利用途径

1.1秸秆还田肥料:秸秆富含有机质、N、P、K和微量元素, 采用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强保肥保水能力。秸秆制作肥料一般采用直接还回、推沤还回和过腹还田等方式, 除此之外, 也能够选择特别的工艺方式及合理的比例搭配, 把秸秆经过处理之后生成复合肥料, 从而运用到改善土壤质量当中,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1.2秸秆加工饲料:秸秆饲料按制作技术可分为氨化饲料、微量饲料、青晒饲料等。氨化饲料是指将尿素、碳氨等含氨物质与秸秆混合后, 通过自然的化学变化使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细胞等膨胀疏状, 便于牲畜消化吸收的一种秸秆饲料。微量饲料是采用在秸秆中加入高效活性菌类微生物, 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藏, 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 使之变成带酸香、酒味的家离喜食的饲料。秸秆微贮与氨化相比, 成本低, 效果好, 且放贮饲料营养价值高, 口适性好。

1.3秸秆制沼气技术:秸秆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 副产物是沼渣、沼肥、沼液。沼渣可用来养猪、鱼, 沼肥可作有机肥和理想的土壤改良剂, 沼液可用作“广谱性生物农药”和种子浸和液。我国在大中型沼气工程方面已掌握了成套技术先进、工艺可靠和设备配套的工程技术, 并拥有一批专业科研人员和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队伍, 以及初步规模的产业体系。

1.4秸秆作原材料:主要用于造纸, 还有少量用于制帘栅、餐盒、育花盆、包装板、隔音板、保温处理、人造炭、活性炭等。作原材料所消耗的秸秆占全国产生量3%左右。

2秸杆再生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宣传不够深入, 群众对秸杆再生资源利用的好处认识不足, 大多数农民认识不到秸杆是一种宝贵资源, 对秸杆焚烧所带来的资源耗损、大气污染, 以及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等缺少应用的重视。

2.2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执法不严, 环保、农林、公安等部门缺乏有效配合, 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虽然将秸杆焚烧纳入目标管理, 但由于责任不明确, 奖罚不到位, 导致秸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

2.3投资少, 技术落后, 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格局, 作为地方政府对于秸杆问题多开展的开发、宣传及技术普及等事项存在一定的欠缺, 资金投入不足, 秸杆再生资源利用率低。

3秸杆再生资源利用的对策

3.1加大宣传与舆论导向工作的力度, 秸杆滥烧屡禁不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群众对秸杆再生资源利用重要性认识不够, 必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农民普及秸杆焚烧所造成的坏处以及对秸杆加以充分利用所带来的利处, 从而持续增强农民利用秸杆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 使秸杆再生资源利用变成广大公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3.2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秸秆禁烧和充分利用的组织工作。作为地方政府必须将秸秆焚烧禁止及充分全面的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对秸秆禁烧和再生资源利用工作的领导。 (1) 将秸秆禁烧与再生资源利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负责人政绩考核的内容, 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 (2) 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组织的联席会议制度, 把科研、农技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把相关部门责任明确下来, 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及时、高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3) 加大对秸秆焚烧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农收过程中, 相关部门要做好组织检查工作, 运用有效的途径, 设立合理的奖罚制度, 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3加强引导, 疏堵结合,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转化的全新工艺及技术。第一, 作为地方政府必须要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 进一步注重安排专项资金的投入, 重点支持示范基地建设, 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加以扶持, 协助金融部门安排农业政策贷款;其次, 由政府牵头, 建立科研单位, 科技人员与项目应用村和乡镇的联系, 通过现场会、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做好示范和宣传, 以点代面, 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大力示范推广秸秆还田、制沼、制肥等秸秆再生资源利用成果, 让农民看到成果, 得到实惠, 主动参与, 从而实现秸秆资源的再生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秸秆禁烧和再生资源利用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G].北京:1999.

金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项目简介 第5篇

索 引 号:

01123749-2/2010-00128 生成日期:0000-00-00 文号: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关键字:

项目名称: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实施单位:湖北金城大厦(集团)实业公司

一、单位简介

湖北金城大厦(集团)实业公司是一家以经营工业品、建材销售,废旧物资回收,饮食服务等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商贸企业,注册地址为荆门市北门路30号;拥有总资产3.76亿元,注册资金5200万元人民币,总经营面积45000㎡,年销售额6亿元,年上缴国家利税600多万元,公司下设金城大厦、金城时代购物中心、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荆门市金城家居园装饰建材超市、荆门市金城美食广场等子公司。企业现有干部职工1800人,其中高级资格管理人员近50名,中级资格管理人员近200名,具有大专、本科以上学历56名,电脑网络管理人员30余名。公司从1989年以经营废旧物资回收为主的原城区供销社逐步发展壮大而形成,经济效益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并先后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AAA级信用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金城大厦(集团)实业公司所属的荆门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系湖北省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年废钢经营量达20万吨,销售额达3亿元。经营业务网点达200个,购销涉及国内各大钢厂、造纸厂及地区,拓展边贸收购市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国开展边贸收购业务。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拟建成一个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的再生资源回收区域性集散市场,是一个具有回收储存、加工处理、消防设施完善的回收利用基地,选址为城北区子陵镇207国道复线附近。该回收利用基地以废旧物资回收、储存、简易加工为主,采取分购联销、集中处理的合作模式。加工场地相对固定、设施齐全,有围墙隔断的封闭式操作间。“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成后,将更有效的促进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拓展和延伸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充分发挥荆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的资源优势。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对现有收购网点,按照“八统一、一规范、二集中”的要求进行整合,即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税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规范经营、集中调拨、集中纳税。对目前社区回收网点进行科学合理布局。该项目以荆门为中

心,辐射宜昌、襄樊、荆州、钟祥、京山、当阳等周边县市区,计划在县市区及乡镇建立200个废旧物资经营网点,形成规模化网络经营。

成立三个中心暨成立荆门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荆门市旧家电回收拆解中心、旧货交易中心。

该回收利用基地建成后可望达到年回收废旧物资10万吨以上。其中,一期投资4000万元,二期投资8000万元,三期投资6000万元(二期、三期投资主要是分别再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旧家电拆解、塑料加工、造纸原料等加工基地),一期投资已与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废旧电池、废旧塑料及电子废弃物达成合作协议。格林美公司现在已形成了塑木型材、超细钴镍粉末、电池材料等20多种高新技术材料,循环再造的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格林美公司一直专注建设废弃资源的循环再造工厂,已达到年处理废旧电池、废旧钴镍资源、电子废弃物等各类废物量达30000吨以上。形成了2000吨超细钴镍粉末、镍合金和各种钴镍精细产品等高技术钴镍产品的循环再造利用,已具备了废弃物处理资质,并通过了生产技术标准的资质认证。

该回收利用基地位于东宝区子陵镇207国道复线附近,加工场地相对固定,场区内将分设商品交易区、分拣简易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信息中心等分区设置。并配备相应的治污减排处理设施,并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相配套。

积极拓展外埠业务:

①恢复奉节、涪陵、枣庄、候马、济源、石家庄、满洲里、阿拉山口、二连浩特、防城港等省外市场收购业务。

②恢复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边贸业务。

③在武钢、鄂钢、安钢、马钢、大冶钢厂、涟沅钢厂、舞阳钢厂、洛阳钢厂、安阳钢厂、天津钢厂、大连钢厂、上海宝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建立办事处。

④为山东造纸厂、富阳造纸厂、安徽造纸厂、河北造纸厂、河南造纸厂、上海造纸厂、石家庄造纸厂、北京造纸厂、天津造纸厂、浙江造纸厂等省内外大型造纸企业提供原料。

(二)项目组织结构: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成后隶属湖北金城大厦(集团)实业公司,为独立核算的二级法人。设立市场监管部及市场业务部,在组织管理上采取经理负责制,直接向承担单位负责。该回收利用基地总人数60人,其中经营人员50人,占83.3%,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10人,占16.7%。

三、项目建设的现有基础条件

湖北金城大厦(集团)实业公司下属子公司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已有20多年经营历史,位于市城区长宁大道67号,占地面积20亩,内建有综合四层办公楼1栋;现有大小门店的经营面积5000多㎡;旧板材加工设备一套。现有干部员工130人,城区经营大小门店已达50多个,曾开办过废旧物资加工厂,专门从事锻压、压块、拉丝、轧钢等废旧金属的简单及精加工,具有一定废旧金属的加工技术和条件;在废旧物资贸易上,公司多年来与武钢、鄂钢、安钢、马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往来,并一直为省内外大型造纸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业务基础及管理条件。

四、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选址。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拟定选址为荆门东宝区子陵镇(二○七国道复线附近),占地面积约200亩。由实施单位按国家土地政策向市政府提出申请,政府按有关政策划拨或落实土地使用权。

(二)项目条件。该项目符合《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令2008年第8号)、《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说明》(商改字2007年第54号)及《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商发2009年第142号)的有关规定。

(三)项目申报和资金申请理由。实施单位按项目总投资计划拟定一期自筹资金2500万元及申请银行贷款1500万元的具体方案,报市财政局审批,银行实施办理。实施单位——湖北金城大厦(集团)实业公司,已形成了以百货业态为主的经营模式,根据现有资金状况,只能进行该项目的基础性投入,该项目现有再生资源业务及固定资产已投入600万元;流动资金及其他规范性设施建设资金需银行贷款支持。

(四)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在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到位的前提下,实施单位迅速开工建设,修建现代化回收利用基地、分类加工车间,安装机床、压块、轧钢、拉丝、塑料制品等配套加工设备。

(五)发展网点。在城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在各县市区及乡镇选址筹建经营网点,在全国大型钢铁等合作企业组建业务办事处,形成集中收购分类加工规模销售的经营格局。

五、项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申请资金理由

(一)投资概算

固定资产投资:一期固定资产总投资2500万元。

投资结构为:土地及前期费用140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例:56%。土建工程65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例:26%。设备及安装费用19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例:

7.6%。装饰工程3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例:1%。建设期利息13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例:4.4%其它费用100万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比例:3.3%。

(二)资金筹措及长期贷款偿还

项目总投资1.8亿元,一期投资4000万元,二期投资8000万元,三期投资6000万元。二期、三期投资主要是分别再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旧家电拆解、塑料加工、造纸原料等加工基地,其中一期自筹资金25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500万元,对于长期贷款及其利息,在贷款期内企业完全有足够的现金偿还能力。

六、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一)市场预测分析

1、国外市场。再生资源产业又视为“社会静脉产业”或“第二矿业”。二十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可达到1.8万亿美元。在今后的30年内,其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该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的30%提高到80%。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蕴藏着无限商机。比如:美国再生资源产业有企业5.6万个,从业人员130万人左右,年产值2360亿

美元,与美国汽车业相当;日本规划到2010年,再生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1400万人,年产值约3500亿美元。

2、本地市场前景广阔。

①荆门经济稳步发展,生产性废旧金属资源丰富。荆门市是一个正在加快发展,迅速崛起的新工业城市,土地面积1240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00.53万人,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规模以上企业达600多家,厂矿多,资源丰富。荆门市现有炼油厂、热电厂、三三0水泥厂、洋丰集团、钟厦水泥等一大批厂矿企业,预计年再生回收利用总额值在2.5亿元以上,废钢铁年回收量为3万吨,废旧有色金属3000吨,废塑料、废纸、废橡胶1.5万吨、废玻璃1万吨,废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回收量可达1万台。

②非生产性金属、生活杂品资源丰富。目前,我国的生活废料年累计堆存量已达60多亿吨;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生活等废料年产出量日益增加,一方面废料存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为人们创造优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

③荆门现有废旧物资回收点近200家(含私营),从业人员近千人。回收点规模小、素质低、分散无序。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加工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市场交易不规范。再加上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跟不上,严重阻碍了我市再生资源行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基本财务指标预测分析

1、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9000万元:

①废钢铁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52.6%;

②废有色金属等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21%;

③废塑料、废纸、废橡胶,废电池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13.2%;④旧家电年实现营业额1500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8%;

⑤玻璃渣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5.26%;

2、总成本预测:按年营业额19000万元,综合毛利率22.1%。

①主营业务成本14800万元;

②经营费用974.70万元;

③管理费用446.50万元;

④财务费用495.11万元;

⑤营业税金及附加:132.48万元。

3、利润估算:该项目正常营业期年实现营业额19000万元,减去总成本费用16848.79万元,年可实现利润总额2151.21万元,扣除25%的所得税等因素,实现净利润1613.41万元。

(四)社会效益分析

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及资源合理利用。目前,全市的回收点大都散落在街、角落,且大多数都是无证经营,这些无证回收点都采取租一间民房或搭个简

易棚户,买一杆秤就可以开业收购,造成这些地方废旧物资回收乱堆乱放,臭气熏天,火灾隐患严重,可造成二次污染。建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就是加强基层网点的规范管理,严格制度,切断不法分子的销赃渠道,彻底改变卫生面貌,各回收点实行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用语,规范仪容仪貌。

2、项目的建成可扩大城市就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的建立,可向社会提供近200个就业岗位,该项目将坚持市场导向、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还可大批吸纳四零五零人员就业,有效地推动我市就业和再就业发展。

3、项目的建成能发挥规模和管理效益。根据规划设想,荆门市金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的建成,将变再生资源的零散为集中,无序为有序,并利用现有设施进行加工和利用,可以节约成本,扩大效益。

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第6篇

关键词:平菇废料再生利用;实践;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71-2

背景分析:利用生产过三茬平菇的培养料,再利用,可再收三茬菇,产量且不低于前三茬。其栽培技术如下:

1.基料把采过三茬菇的平菇培养料晾2~3天,任其风干。然后用薄刀削去表面残菇与菌丝皮,再掰成核桃大小的碎块,即成基料。

2.再生料配方基料10kg,麦麸1kg,白糖100g,麦乳精50g,味精10g,甲三十烷醇20ml,细石灰面100g,高锰酸钾少许,开水1.5kg。

3.拌料前的准备配制营养液:将白糖、麦乳精放入开水里溶化。待溶解液冷却到35℃以下时,再放入石灰面、高锰酸钾以及味精、甲三十烷醇。用竹筷搅动混和液,搅匀后即成营养液。然后把基料摊在水泥地或塑料布上。

4.拌料先把麦麸掺入基料中。然后一人往料上泼洒营养液,一人拌料,边拌边洒。拌匀后,即成再生培养料。

5.装箱在消过毒的破木箱内(竹条筐、硬纸箱、破锅盆、砖框、地坑内也可,以块式发菌在箱筐内最好),先铺一层碎软草,然后剪一块大小适中的塑料薄膜铺入箱内。把再生培养料装入箱内,使中间料厚约40cm,四周厚约35cm,上面呈龟背形。用平面小板凳压实压平料面,再用削尖的竹筷在料面上扎些透气孔。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对传统校本教材中的“平菇栽培技术”已基本掌握,对“食用菌平菇废料再生利用技术”的理论知识即“过程与方法”也已了解,但很多学生还没真正动手做过。因此,这节课重点安排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获得“食用菌废料再生利用技术”的运用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平菇栽培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掌握这项技术的全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掌握平菇栽培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废料利用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掌握这项技术的应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利用这一项目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培养可再生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活动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废料再生利用中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方法。

2.难点:废料栽培方法中的排料和镶实。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四个小组分别搬运好平菇废料;

2.工具准备:每组两把小刀,两把小铲锹,两只水桶。

3.合作分工:每组两人运输,两人拆袋,两人排料,两人镶实。

活动年级:初一年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讨论】

1.同学们平常吃过哪些食用菌?

2.人们为什么喜欢吃?

【小结】 我们日常吃的有多种,它营养,保健,防病治病,素有“健康食品”之称,美国人称之为“上帝的食品”,日本人称之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

【讨论】

1.日常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栽培平菇?

2.平菇的生长发育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小结】 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大家对平菇的栽培原理已经掌握。今天,我们来学习和实践前面几届同学探索出来的一项新技术——“食用菌平菇废料再生利用技术”。这就是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把要抛弃的平菇废料,用地栽的方法重新满足它的生长发育条件,可以两次让它产出更多的平菇。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学生聆听,并产生好奇和参加实践的欲望。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旧知,为学新知作铺垫;自然过渡,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新授课

1.教师讲解栽培要领

【学生演示】 安排一组先做示范,要求学生示范时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动作规范,不要急于求成。一组演示,其他小组学生仔细观看,学习并准备纠错。

【设计意图】 让部分学生先体验,有利于大家做得更好。

2.初评:先让学生评价,然后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 安排四组同时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实践,分工合作,集体完成实践任务。

【设计意图】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活动,自主获取知识,解放了学生的双手,人人动手,人人享受实践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3.集体评价

教师巡视指导后,视任务完成情况,安排各组互相评价。学生会从各方面对他人实践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集体评价,客观公正,也会有新的收获,使

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总结的好习惯。

4.总结提升

老师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和集体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包括操作程序、动手要领、合作情况等。

提出探究要求:

1.栽后管理如何达到保温要求?

2.废料再生利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学生聆听并能接受教师的总结评价,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 1.可以让学生肯定自己正确的方法,学习他人好的方法,达到掌握技术,提高技能的目的。2.激发学生探究创新意识,争做创新型人才。

活动反思:

1.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本节课让学生掌握平菇废料再利用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但劳动与技术教育并不只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的训练上,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追思、学生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应注重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2.平菇属广温型,在0℃~3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在每年的7月底播种,生产周期可延续到来年的5月份,采菇可达7茬~8茬。实践证明,在平菇生产结束,其培养基被分解得非常彻底,用手轻搓即可呈粉末状,可直接用作农业优质有机肥。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料的取得已显得紧张,棉籽壳的价格已涨了几倍,玉米芯在市场上很难见到,即使有价格也翻了几倍,势必造成食用菌栽培成本的提高,这对于传统上主要用玉米芯和棉籽壳栽培平菇的模式是一个挑战。本试验活动的结果可以为平菇栽培原料的补给提供一个新渠道,利用平菇生产周期长、分解能力强的特点,彻底分解培养基,把原来既占地又污染环境的废料转为人们食用的优质菌体蛋白和优质农业有机肥,让学生体验低碳环保的理念。

3.从学生课堂上的反映来看,学生参与意识很强,回答问题踊跃,特别是平时在室内课堂上表现不太出色的学生动手、讨论也很积极,很想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看来,通过走出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给他们成功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他们也一定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4.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各学科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探究,强调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国内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第7篇

铋的稀缺性及应用的广阔性决定了铋在金属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通过铋精矿生产铋的产量日趋减少,而通过含铋废渣的再生铋的产量日益增加,有效弥补了铋资源的不足。

2004~2008年国内主要铋生产企业年均产量情况统计如下:1.云南铜业集团昆明云铜稀贵铋业有限公司(国有)800吨,市场占有率11.5%,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80%,利用再生铋物料占20%;2.郴州雄风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民营)700吨,市场占有率10%,生产原料全部来自于再生铋物料;3.湖南有色集团柿竹园有色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有)700吨,市场占有率10%,生产原料全部为铋精矿;4.湖南金旺实业有限公司(民营)600吨,市场占有率8.5%,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70%,利用再生铋物料占30%;5.湖南昭山冶金化工有限公司500吨,市场占有率7%,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75%,利用再生铋物料占25%;6.江西铜业集团(贵溪)新材料有限公司500吨,市场占有率7%,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40%,利用再生铋物料占60%;7.江西南康市鑫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400吨,市场占有率5.7%,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80%,利用再生铋物料占20%;8.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300吨,市场占有率4.3%,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20%,利用再生铋物料占80%;9贵溪市三元冶炼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0吨,市场占有率4.3%,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30%,利用再生铋物料占70%;10.郴州三和有色金属有限公司200吨,市场占有率2.9%,其中利用铋精矿作为原料占20%,利用再生铋物料占80%。

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第8篇

度假经济时代全面到来, 乡村旅游度假产品将成为都市人生活必须消费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私家车的普及也在加速这个过程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都加入到乡村旅游的大军中来, 但可悲的是, 大部分规划都机械地套用了小城镇和风景区的标准方法, 使得原本就“小尺度、平资源”的乡村地区沦为了大同小异的农家乐。针对缺乏大景观资源的乡村地区, 通过什么样的资源利用模式能够实现其华丽变身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乡村旅游起步较早, 乡村旅游产品自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市场、乡村资源保护及乡村地区社会重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关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主要从社区居民感知与参与、市场营销方式、社会与环境影响和区域旅游规划发展变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其中, 如何使当地居民真正参与规划实践是一个研究热点:Abby (2005) 对马来西亚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进行了系统梳理, 发现原有的规划缺少对劳动市场变化所引起的旅游现象的考虑, 导致人力资源与乡村性保持的矛盾, 提出了顾及到农村居民、当地高资本企业与旅游业关系的“发散旅游”开发管理方式。Karoline (2008) 对挪威乡村地区农业景观的价值和居民对其的感知进行了调查, 提出了创建平衡于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农户之间的“旅游景观谈判机制”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 旨在解决规划中涉及到的相关者利益纠纷问题。Donald认为, 小城镇将占据未来旅游业的主导地位, 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要深化当地居民的规划决策参与, 但目前缺乏一种标准来衡量居民的参与度, 因此, 他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旅游规划的社区自我评估工具;另一方面, Dianne (1999) 在前人研究的旅游行为规律、符号吸引系统和节点结构等成果之上,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适合单一节点区域、多个节点区域和综合交叉节点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集成规划模式。Gulfem (2011) 介绍了基于互联网技术设计的一种MCDM技术, 他认为这种介于游客与旅行社之间的信息交流框架, 能够提高旅游规划的精准度和速度。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 至今已经走过20年历程。从开发规模上来看, 从最初的点式农家乐, 到片区式农场景区, 再到综合性旅游乡镇, 都伴随着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学界对乡村旅游认识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和扩大。

王云才 (2001) 提出“田园公园”开发模式, 他认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度假功能的完善、土地整治与乡村景观规划。曹国新 (2007) 认为, 随着中国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型, 乡村旅游的规划模式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强调乡村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活动趣味性的规划模式、强调多元综合的规划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刘德云 (2008) 认为, 乡村旅游规划在空间上尺度较小, 当地社区的根治性与参与性较强, 乡村旅游规划应该以居民的参与为核心, 并建立层级反馈机制来指导规划的实施;周新颜 (2008) 提出了“生态型体验博物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汪秋芬 (2010) 认为, 成都“五朵金花”和北京民俗村的规划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并过于制式, 指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产品趋同现象严重, 并提出要融入创意产业的乡村旅游规划三大模式。另一方面,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以来, 学界不少乡村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都将视角投向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开发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如邹统坚 (2008) 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总结出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6条经验, 并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 即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 (CBD模式) 。

与国外相比, 国内相关研究注重与市场变化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紧密结合, 但理论深度不够, 缺乏对一般资源开发模式的梳理和总结。另外, 缺乏具体操作性建议, 大部分成果还无法很好地指导实际规划开发工作。

三、理论基础及模式构建

(一) 理论基础。

资源再生是指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资源加以回收利用。狭义上的再生资源, 通常指某些有机体和无机体, 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或是在再生技术下可重新利用的金属、化学材料等无机物。资源再生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四种类型:1、资源经过利用, 经过净化处理可以全部或部分恢复原有功能再次利用;2、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功能只有量的减少, 剩余部分仍可利用;3、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多种功能并未完全丧失, 部分功能仍可利用;4、资源经过利用, 原有功能完全丧失且无法恢复, 其潜在动能还可以利用。

从广义上讲, 文化也是一种再生资源, 它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精神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最终实现再生。文化资源与其他种类的资源形态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除了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之外, 还能够衍生出新的文化资源和价值。

文化体系是整个社会的运作基础, 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乡村地区宁静质朴的休闲氛围便是由当地深厚的乡村文化决定的, 对于大部分缺乏稀缺性大景观资源的乡村地区来说, 吸引游客的不是自然景色而正是这种地域乡村文化。但由于大部分规划对地域乡村文化的认识和利用不足, 导致其失去了与游客交流的语言能力, 游客不能充分理解和体验这种文化, 便使消费者满意度大打折扣。就拿钟山镇来说, 当地独具特色的祈梦文化在游客看来仅仅是简单的烧香拜神。因此, 乡村旅游规划应当从如何实现当地文化资源再生这个问题入手, 寻找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切合点, 复原地域乡村文化与游客交流对话的能力。

(二) 模式构建。

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工作的实质是把握好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的思路, 笔者提出“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层级:资源、功能和主题。三大层级之间的关系是累积叠加、逐级上升的, 即资源是基础, 功能是实质内容, 主题就是区别于同质产品的名片。具体操作简单来说, 就是在结合规划区资源定位基础之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完善乡村旅游的各种度假功能;以文化资源再生理论为指导, 将现代主流消费文化融入当地传统文化;最终设计出主题内容, 并连接产品体系中其他要素同步发展。 (图1)

可以看出, 当前乡村旅游之所以出现产品趋同现象, 就是因为大部分规划只做到了“金字塔式”规划模式的第二层级, 即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都具备了休闲、度假、养生和娱乐等功能, 但缺少了串联这些功能的一根主线, 使整个旅游产品形散神乱, 给游客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于是在同质产品中, 游客的选择就变成了随机性而不是必须性。

四、实证研究———福建省钟山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案例

(一) 钟山镇概况。

钟山镇地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东北部山区, 距仙游县城30公里, 面积128.7平方公里, 辖16个行政村, 总人口近3万人。区内有九鲤湖、麦斜岩两大风景名胜区, 覆盖全镇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 大片保存完好的福建山区传统乡村聚落。其中, 九鲤湖是我国汉族居住区祈梦文化的发源地, 何氏九仙是民间流传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司梦神灵。钟山镇以农业为产业基础, 盛产台湾甜柿和食用菌, 目前又引进台湾花卉培育技术, 逐步开发了樱花、玫瑰和七里香等花卉品种。另外, 钟山镇自古是手工艺之乡, 藤编工艺品大量远销海外。

(二) “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的实际运用

1、第一层级:资源定位。

有学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时代, 资源禀赋已不能成为发展旅游的决定性因素。但笔者认为市场营销虽然能够美化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但面对资源等级较低的乡村地区, 无中生有的旅游规划必然将在消费者的验证下暴露“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的本质。因此, 乡村旅游规划要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对资源进行客观定位。所谓资源定位就是要遵循实事求是、去粗取精的原则, 从当地农业、林业、生态环境、乡村田园景观、人文风俗文化等基础资源中, 提炼出最核心、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根据钟山镇的实际情况, 将其乡村旅游资源定位为:独一无二的祈梦文化, 原汁原味的田园氛围, 底蕴丰厚的休闲农业, 高品质的生态环境。

2、第二层级:功能定位。

产品功能被认为是销售的实质内容。旅游需求的变化决定着旅游产品功能的转化, 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 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的各种功能要素。根据对钟山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定位, 可以推出其功能定位:观光游览、乡村休闲、养生度假、户外健身、祈梦文化体验、宗教朝拜、科普教育、购物美食。

3、第三层级:主题定位。

这里的主题定位并不是市场营销中的主题策划, 而是立足于当地传统文化, 融入特定的现代文化, 催生出具备特定功能的特色产品。这个主题特色产品, 在产品体系内部, 是串联所有要素的主线;在市场竞争中是该地乡村旅游产品的身份识别符号。

钟山镇九鲤湖祈梦文化是当地文化的灵魂, 其中包含的深厚理学和道家思想极具开发价值。但由于古老的祈梦仪式复杂难懂, 使得祈梦文化显得神秘莫测, 并没有获得广泛受众。因此, 景区经营者在产品开发中回避了深度挖掘祈梦文化的问题, 大部分游客来到九鲤湖饶有兴趣的听完关于何氏九仙与祈梦的传说, 随后效仿当地信众烧香拜神祈福后便再没下文。类似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游客体验的分离现象, 不仅仅是九鲤湖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地区目前都面临同样的境遇。

考虑到祈梦祈福的仪式性是一种精神寄托, 与现代人的礼事婚庆在本质上相同, 提出结合九鲤湖祈梦文化独创礼事婚庆的祈福仪式, 扩大祈梦文化的受众, 增加祈梦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服务功能。同时, 将九鲤湖礼事婚庆文化的开发也融入到其他资源的利用中来, 凸显这个主题特色产品的主线功能, 实现各功能要素产品的联动发展。如, 利用钟山镇质朴的田园风光和花卉基地, 增设礼事婚庆摄影基地;以当地雄厚的手工业为基础, 开发礼事婚庆用品生产与销售;在乡村休闲度假的基础上, 逐步增加礼事、婚庆、度假、养生的功能, 等等。

五、结语

“金字塔式”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是从资源再生的角度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次创新性思考。它以当地文化资源为切入点, 大胆地将现代社会主流文化融合到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中, 并在此基础上为乡村旅游产品制定主题、扩大产品内涵, 是今后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突破点。但本模式没有将不同文化体系的管理方法与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有待今后的继续完善。

摘要:目前, 国内乡村旅游规划面临着“小尺度、平资源”的尴尬, 缺乏创新的规划套路, 将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了“大同小异的农家乐”泥潭。本文从文化资源再生的视角, 提出了“金字塔”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 并以福建省钟山镇为例, 介绍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模式, 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文化资源再生,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模式,钟山镇

参考文献

[1]Abby Liu.Tourism in rural areas:Kedah, Malaysia[J].Touism Management, 2006.27.

[2]Karoline Daugstad.Negotiating landscape in rur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2.35.

[3]Donald G.Reid, Heather Mair, WandaGeor ge.Community touism planning-A Self-Assessment Intru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3.31.

[4]Dianne Dedge.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4.26.

[5]王云才.从珠江三角洲的实践看我国田园公园的发展[J].旅游学刊报, 2001.1.16.

[6]曹国新.从极性思维到多元互动: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的变迁[J].旅游学刊报, 2008.7.23.

[7]刘德云.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模式研究-以金门金湖镇为例[J].旅游学刊报, 2008.9.23.

[8]周新颜, 杨玉平, 杨筑.体验生态博物馆-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当代贵州, 2008.18.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问题突出 第9篇

张丽杰指出,目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立法缺失。 在广东省立法层面上,省地方法规仅仅在2013年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其中涉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的条款仅有10条, 且多为 “鼓励”、“支持”、“推广”的原则性内容,省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促进、 监管面临无法可依的状态。 同时,广东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应的配套制度也不够完善。

张丽杰等在议案中提出,建议将企业和公众列为承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义务的主体,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中公众全面参与的制度, 明确对承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义务的个人、企业进行奖惩的条件和范围,立法加强政府对再生资源利用领域的科技投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再生利用 第10篇

1 循环经济的由来

1.1 循环经济的提出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第一次阐述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思想。书中用触目惊心的案例叙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提出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可以看作是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

1.2 循环经济的概念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2.1 我国人均资源紧缺,资源消耗量大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率仅排在世界第53位。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已超过4亿吨,石油1.4亿吨,铝矾土800万吨,铜精矿几百万吨,橡胶300万吨。因此,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重新考虑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2 资源再生与循环经济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应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应将再生资源作为“二次原料”加以循环利用。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目前,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好资源循环利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进展情况

3.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7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

3.2 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取得显著进展

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促进法》)。《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将于2011年正式施行,北京、上海、山东、重庆、深圳等17个省市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决定。

2009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安排。

3.2.1 坚持减量化优先原则

《循环经济促进法》坚持了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前端减量化的潜力很大。因此要特别重视减量化,即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

3.2.2 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在传统的法律领域,产品的生产者只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承担责任,但现代生产者还应依法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即通常所说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循环经济促进法》区分不同情况,对生产者等主体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作了明确规定。由此表明,生产者的责任已经从单纯的生产阶段、产品使用阶段逐步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相应对其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3 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

《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了建立废物交换信息系统、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

国家支持生产经营者建立产业废物交换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交流产业废物信息。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支持废物回收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及信息交流。废物回收交易市场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安全和消防等规定。

3.2.4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仅靠行政强制手段是不够的,必须依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各行各业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循环经济促进法》对激励措施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等。

3.3 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开拓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组织开展示范试点,通过典型引路,逐步推广,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十分必要。

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部分省市开展了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2007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正式启动。第二批试点不是第一批试点简单数量的增加,而是对第一批试点的补充和深化。一方面,将第一批试点中未包含的行业和领域,如矿产资源、机械制造、皮革、食品、包装、纺织(再生纤维)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另一方面,将节能减排任务比较重的重化工集聚区或园区及对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重点城市和地区纳入第二批试点范围。

3.3.1 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

在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涌现出一批由试点到示范的优秀企业。

济南钢铁有限公司积极推进能源梯级利用、钢渣综合利用和废水循环利用,实现电力自给50%以上,煤气“零”放散。中国铝业公司中州分公司被列为试点单位后,全公司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公司下属80%的氧化铝企业首先实现了废水“零”排放,2008年实现了全公司废水“零”排放。

3.3.2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试点园区根据自身特点,按生态工业理念规划园区建设,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很好地实践。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园区现有企业的生态化改造,对新上项目从产业政策、园区规划、准入标准、集约用地、节约用水、废物排放等诸多方面确保园区发展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强度递减,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上海化工区基于化工主导产业建设上下游链接项目,抓好产业链条节点项目,形成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撑的产业集聚整体优势;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仅为全国化工行业平均水平的1/2、1/12、1/8和1/3。

3.3.3 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了雏形

10个试点省市在全社会层面,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产业结构特点,探索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循环利用和废物减排水平,促进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山东省从企业、园区、城市3个层次推进全省循环经济工作,培育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30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重庆市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大力实施主城区环境污染企业搬迁和主城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同时把发展库区循环经济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新思路。辽宁省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6个重点行业、5个城市、10个区县、10个重点园区以及50家重点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提出了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型社会3个循环层次,培育区域性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为主要内容的“3+1”模式。

4 我国资源再生利用工作成绩显著

国家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承担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主要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再生资源利用的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展。

4.1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经济发展模式,其表现形式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是循环经济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

4.2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量持续增加

2007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量持续增加,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旧电子电器以及报废汽车、报废船舶8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1.15亿吨,较2006年的1.03亿吨增长了11.58%。

4.3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不断提高

2007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值达3213.69亿元,较2006年的2421.1亿元增加了792.59亿元,增幅为32.74%。

4.4 再生资源进口总量继续增长

2007年,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报废船舶等5个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3 538.67万吨,占回收总量的73.97%。

4.5 节能减排效果日显突出

2007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1.15亿吨;回收总值为3 213.69亿元;进口量为3 538.67万吨。

按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计算,与使用自然资源相比,可节能1.12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63.6亿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5.6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45.05万吨。

4.6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

上海新格、河南豫光、江苏春兴等企业实现了再生金属加工利用企业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了一批再生铜铝铅锌加工利用示范工程。如上海新格再生铝生产规模超过20万吨,开发应用了多室熔炼炉装备,实现了永磁搅拌熔炼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铝合金的废铝利用率达到87%。河南豫光从国外引进国际一流的废电池预处理集成系统,建设了10万吨再生铅综合回收示范工程,目前生产规模已达5万吨,为铅冶炼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开辟了新的途径。

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4条年处理规模10万台的废旧家电拆解生产线,探索废旧家电定点回收、集中拆解处理,投产试运行以来,为国家制定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政策积累了经验。

湖南汨罗、广东清远通过规范园区管理,实现再生资源统一回收、拆解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同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和产业链延伸,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园区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湖南汨罗形成了约100万吨再生资源回收和集散交易规模,广东清远初步形成了30万~40万吨的拆解加工能力。

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从废物的回收利用入手,引进关键的补链企业和资源再生利用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完善区域静脉产业,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园区发展静脉产业。引进先进的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实现以“原料—产品—废物”为特征的“动脉产业”与以“废物—再生—产品”为特征的“静脉产业”的高效对接,使静脉产业上水平、上规模,促进区域动静脉产业的协同发展。园区年拆解加工能力为100万~150万吨,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原材料铜40万吨,铝15万吨、铁20万吨、橡塑材料20万吨。

山东济南复强公司在装备再制造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利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展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形成2万台生产能力,目前年再制造发动机5 000多台。

5 加快推进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正处于阶段性演进过程中,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既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也面临各种困难的严峻挑战。

加快推进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今后一段时期,应着力从以下3个方面推进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

5.1 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配套法规体系建设,应尽早出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同时,加快建立与废纸、废塑料等回收利用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善节能、节水和再生产品标准和标识等。

5.2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按照市场规范、竞争有序、合理布局、环境友好的原则,积极推进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废弃包装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在再生资源回收方面,通过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支持沿海地区建设一批以再生原料为主的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基地。

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抓紧建设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再生铜铝铅锌示范企业,重点支持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项目。

在机电产品再制造方面,选择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铁道设备等再制造示范工程。

在废弃电子电器回收拆解方面,重点支持建设拆解处理示范企业,探索建立回收拆解的相关政策

地方动态

机制。

5.3 着力构建全社会循环经济体系

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5.3.1 资源开采环节

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5.3.2 废物产生环节

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

5.3.3 再生资源产生环节

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5.3.4 消费环节

要大力提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积极推进政府节能和绿色采购。

在此基础上,各地要尽可能将区域内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生产、消费等各环节产生的废物综合利用,努力实现全社会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再生利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可以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静脉产业和低碳发展。

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第11篇

一、解析教材巧取舍,内容合适兴趣高

教材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教材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载体,对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现代信息产业日新月异,近几年信息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直接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内容与信息技术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称。

例如,在讲解“文件的下载”的内容时,教材举例的通用下载工具有“网络蚂蚁”和“网络吸血鬼”等,但这两个下载工具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淡出互联网舞台了。基于信息技术教材更新速度与信息技术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称这一事实,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深挖教材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资源作用。同时,因为高中生正处于独立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极度关心个人的成长,对于与自己成长无关或无益的事物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时,应该基于大纲、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需求为标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挖掘知识内涵、提升知识黏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最终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力开展。

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五章“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教学中,笔者就对教材内容做了这样的取舍:一方面,笔者缩减了“图像的采集”这部分内容,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像的采集方式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手机和数码相机通过不断优化成像质量已经成为普通家庭进行图像采集的常用工具;而扫描工具随着技术的革新,整体结构也出现变化:利用“多功能一体机”进行扫描越来越受青睐,平板式扫描机已经开始进入高端领域,馈纸式扫描仪等其它扫描设备也不断丰富扫描市场。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比较老旧,不符合当前发展状况,难以激起学生兴趣,因此笔者将其删改。另一方面,笔者增加了“图像的加工”这部分内容,对教材中所使用的图像加工软件Photoshop做进一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图层、蒙板的概念,学习多种加工方法。因为,对于图像的设计加工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对于Photoshop相关工作原理学生并不了解、教材也未有体现。因此笔者对教材进行研究、根据学生需求适当扩充,这有利于提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促进学生学习。通过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取舍,能充分开发教材资源,提升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推进。

二、生活经验利教学,感性理解效率优

“生活即教育”。生活经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合理的生活资源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通过感性体验获得理性认知,最终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中信息技术因为处于大学和初中的衔接阶段,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来自于高校计算机课程相关理论;又因为高中信息技术学时少,无法承载过多理论,因此教材在编撰时只能将这些理论进行简化、压缩,这直接导致了高中信息技术理论,特别是一些技术原理知识十分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通过合理导入、生动讲解,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概念,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网络技术》第一章“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教学时,笔者发现:教材将搜索引擎的组成概括为: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而对于这三部分的分析则以抽象文字为主,十分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引入生活资源,做了如下导析:“我们可以把搜索引擎看成是一个大卖场:搜索器类似采购部,它会定期到各个网站去抓取页面,存到数据库,就像定期采购物资放到仓库一样;索引器类似仓储部门,它负责将搜索器收集的页面进行关键字索引,存入数据库,就像仓管人员将采购的物资进行分类,存入仓库一样;检索器则类似前台,它根据用户的查询字串从数据库中提取页面,就好像前台人员根据顾客要求拿出相关货品一样。”通过如此讲解之后,学生豁然开朗,对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掌握既快又好,学习效率有效提升。

三、学科资源利实践,合理联系促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要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需要营造良好的信息学习环境,经常性地开展信息创新活动。但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受制于教育背景和学科性质,学生的信息实践活动多集中于课堂,鲜有学生愿意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实践。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迅速发展,现在许多学科教学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认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联系,将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转化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资源,将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的深入开展。在学科资源利用上,教师应该坚持为我所用、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其它学科教师密切配合,关注各类教学活动,切实发挥学科资源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教学完《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文本信息加工”的相关知识后,笔者联系了所在班级的语文老师,刚好语文老师要布置一篇作文练习。于是笔者便通过协商,让语文老师在作文作业中加入信息技术实践内容,即:本次作文写作还要求用Word排版,标题为黑体三号,正文为宋体四号,首行缩进两个字符,段落间距为固定值24磅;须在文章末尾插入一张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并衬于文字下方。通过这样,笔者有效将其它学科的作业练习转化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活动,拓展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平台,对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整体教学环境仍不利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大环境不会有太大改变。因此,要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运用、实践能力,就需要广大教师,不灰心不丧气,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不断努力尝试,不断钻研探究。

郑州市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第12篇

《意见》指出, 利用2~3年时间, 使流动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 在城市建成区外规划建立9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集散交易市场) 、1个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中心, 配备90台再生资源专用运输车辆。

《意见》要求, 按照方便居民销售要求建设回收站, 原则上城区每2 000户居民、乡 (镇) 每2 500户居民应建设1个回收站, 对新建容纳2 000户左右人口的居民小区统一规划建设回收站或回收中转站, 对市区现有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较大居民小区合理设置回收站或回收中转站。在人口密度高、再生资源产生量大的城市中心区域建设回收中转站。在城市建成区200米范围外和市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外规划设立9个集交易、分拣、初级加工、储存、集散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集散市场) 。

《意见》指出, 要建立加工中心, 通过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中心重点对再生资源品种进行深加工, 形成资源循环利用, 消除二次污染。中心内要建立5大系统, 即废钢铁及废有色金属再加工利用系统、废轮胎再加工利用系统、废塑料再加工利用系统、废玻璃再加工利用系统、废纸再生加工利用系统。

《意见》还明确要求市供销合作社要按照有关法规、政策实施行业管理, 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和体系建设标准, 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培育、扶持、发展再生资源龙头企业, 实施龙头带动;加强对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业务指导, 做好流动回收人员管理工作;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开办者的备案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对再生资源市场进行清理整顿, 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意见》还就推进体系建设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合作社。意见要求成立郑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公室, 办公室隶属于郑州市供销合作社, 负责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规划、指导、监督、管理, 人员纳入正式编制, 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

到2013年, 郑州市将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90%以上的流动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 90%以上的成规模居民小区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或回收中转站, 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规范的市场进行交易和集中处理, 实现再生资源的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上一篇:企业内部条件下一篇:感悟亲情 书写亲情